关于中秋的散文范文
时间:2023-03-23 23:56:49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关于中秋的散文,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篇1
记得小时候,每逢中秋临近,各家各户各人都充满了向往和兴奋,尤其是忙坏了妈妈们。
首先,妈妈要早早收集晾晒盏花、葫芦花、玫瑰花、香豆叶,接着用石头“匠窝子”捣碎挞面,再托人从城里购买些红曲、姜黄。其次,在日常劳作间歇,在田间地头荒坡沙滩上,收集枯树枝烂树根、或挖或拔薅子、冰草、岌岌、艾杆子收工后背回家晒干了,或者在院墙外晾晒些牛粪块。蒸月饼比不得平常蒸干粮馍馍,必须有烧灶火的好燃料才行。
在临近中秋的前几天,妈妈将自家提前制作好的“糟子”用温水泡开了,调上浇头子,发酵了,每隔一两个小时再接续半碗干面,用适量温水搅匀成成糊状,连续接上十次左右,大概有半盆了。再按一碗面的标准加适量温水揉面,揉一次发酵两小时左右,连续揉个十次八次的,积少成多,满满两大盆,松软而劲道,用手一按扑哧扑哧的。
一大早,妈妈就和婶娘、奶奶忙起来。
首先要按照我家“八卦”蒸笼的大小、月饼的薄厚、颜料的品种,将发好的面均匀的揪成若干团。接着,一手揉一手团,揉搓十来个回合,光滑了、瓷实了、圆溜了,用手心按平;再用擀面杖一下一下推开成半公分厚、直径四十五公分大的一张面饼,将新榨的胡麻油均匀地涂抹一遍;黄澄澄的,清香扑鼻,再撒上姜黄,撒上白砂糖,撒上一层厚厚的白面;最后紧紧地卷成一卷压成一团;压实了,再擀成刚才的形状,再撒上一遍,这才是个名副其实的好底层,是最好吃的一层之一。
然后,如法炮制,擀上一层又一层,用备好的颜料撒上一层又一层,一层层撂成十公分厚。或剪开翻出五颜六色的“抓抓子”、或卷成卷拧成“马绊场”、或盖上顶层做成一色“蒸饼”。最后擀一个薄如纸的面皮儿将整块月饼完全包裹起来,双人四手抬到笼屉里,一笼屉只装一块月饼,一次蒸两笼屉或三笼屉或四笼屉。
这时,“坐卧”在灶台上的那口大铁锅里早已烧好了沸腾的开水,按顺序将笼屉次第撂在大锅上;再用干净的碎布片或其它什么软物,将锅沿、笼屉缝隙、锅盖缝等一切可能透气的地方都塞严实了;用枯树权、牛粪块等结实耐用的柴火一口气烧上半个钟头的旺火,防止“溜锅”。等锅盖上面热气腾飞好一阵子了就要暂时停入火;停顿一刻钟热气稍降,再用温火烧半小时。就这样烧四次,蒸两三个钟头,一大锅水也熬干散没了,月饼也就蒸好了。
那时候,为了蒸月饼,每年我都会向老师请假担任“烧火丫头”。
篇2
在今年中秋节来临之时,本刊记者采访了多位明星和主持人,他们讲述了记忆中难忘的中秋故事,同时,本刊记者也有中秋感想。和大家一起分享。
明星中秋记忆
罗旭 难忘秋晚采访余光中,家乡厦门过中秋要博饼
谈起难忘的中秋记忆。BTV主持人罗旭想到的是2010年的中秋晚会,那年的中秋,他采访了台湾著名诗人余光中先生,并被他的平淡深深打动。而在他的家乡厦门,过中秋时有一项海峡两岸共同的习俗——博饼,这是家人团聚时必玩的一种娱乐游戏。
2010年“秋晚”与余光中结缘,被83岁的诗人感动落泪
2010年的中秋,北京电视台制作播出了在故宫太庙举行的“天涯共此时·月上紫禁城”中秋晚会。海峡的名家其聚太庙,共话团圆,共叙亲情。其中有一位重量级的嘉宾——享誉华人文学界的著名学者、诗几、评论家、散文家余光中先生。20世纪70年代,他曾凭借一首《乡愁》打动了无数读者,“小时候/乡愁是一枚小小的邮票/我在这头/母亲在那头……”在录制现场,罗旭作为晚会主持人即兴采访了余老,“谁也没有想到,83岁的余老竟然贴身带来了一大盒台湾的月饼,要让大家尝尝‘台湾的味道’。音乐响起,毛阿敏吟唱着《乡愁》的诗句。当年余光中用了不到20分钟写下这首诗歌,他说,这是因为这首诗在心中酝酿了不下20年。那种赤子情怀让太庙广场上的观众们纷纷落泪。我也是其中之一。”
因为签证快要到期,余光中不得不在第二天起程返回宝岛台湾,因为被余老的爱国清怀所打动,罗旭坚持去首都机场亲自为余老送行。“因为连日参与晚会工作非常疲劳,担心错过时间,我在清晨4点钟就来到了余老下榻的饭店等候。本来我还想帮余老收拾收拾行李,没想到一大早老先生已经收拾妥当,静静地在屋里等着我。”罗旭被余光中的这份平淡深深打动,到了首都机场3号航站楼后,他特意请同行的晚会导演于守山帮自己和余光中拍下了一张珍贵的合影。事后,罗旭在微博中写道:“下午回电视台的路上我听着思乡曲,想起余先生临别时清瘦的背影,想起先生退房时屋里整整齐齐干干净净,想着纷扰的红尘中竟然还有这样平静淡然的心灵……当我写着这些文字的时候,泪水簌簌滚落。”
家乡厦门每年过中秋都要博饼,今年中秋和家人团聚北京
在罗旭的家乡厦门,过中秋时有一项传统活动——博饼。“闽南地区对过中秋是非常重视的,博饼是闽南地区几百年来独有的中秋传统活动,不光是厦门、漳州、泉州一带,包括台湾,这是两岸共同的习俗。相传博饼活动的创始人是郑成功,当年是军中的一种游戏,大家用这种方式团结亲情、增加友谊。”博饼的玩法很有意思,“把饼分成好多等级,根据色子投出来的大小点数确定你能获得哪种奖励。这种博饼在厦漳泉特别流行,每年到中秋,大街小巷全是掷色子的声音,很热闹,大家都赶回家,全家人其乐融融地博饼。不仅在家里博,还要跟朋友博,在单位和同事博,这是一种联络感情、博取好运气的活动。”过中秋的时候,罗旭没少参与博饼,“在厦门,我妈妈家是个大家族,整个家族一起博饼,很欢乐的。在北京有时老乡也会邀请我参加这样的活动,叫中秋博状元饼。据说博中状元的人,一年运气总是会特别好。”
参加工作10年来,每年的中秋节罗旭总是很忙,几乎没怎么回家,今年中秋,他终于可以团聚了,“今年家人都在北京,应该能—起过中秋。希望大家能够团团圆圆、快快乐乐。”
常露文
我拍的中秋题材短片就在中秋节这天首映
北京电视台新闻主播常露文是个东北姑娘,独自在北京闯荡多年,所以对她来说中秋节本来就意味深长,而今年中秋节因为自己拍摄的一部中秋题材的电影短片要在网络上首映而变得很不寻常了。
谈到一个北漂人在京城的过节情怀,常露文告诉记者:“对于一个东北姑娘,我和所有的‘北漂’一样,在京城里,怀着全部的虔诚和念想,希望一颗种子能够生恨发芽,长出自己的枝干。来北京七八年的时间,因为职业原因,我几乎没有机会真正过节,尤其是感受中秋。每逢中秋月圆时,万家灯火,一片团圆和祥和,但是像我—样的很多异乡客,却难掩心底的寂寞。那时候我年轻,就告诉自己,中秋,和平常的日子—样。而周围的北漂们也都在埋头拼搏,所以也就不在乎是否与亲人在—起。”
但是,随着年龄的增长,常露文在渐渐改变。常露文说,最近这几年,关于亲情的公益广告逐渐多起来了,媒体也在呼吁大家,尤其是在北京的外地人,过年过节常回家看看,而更有法律层面将子女关爱、赡养以及经常看望老人作为规定。随之而来的,周围的氛围和情绪也在发生着变化,“其实我很感激《北京电视》周刊在这个时候采访我,让我有机会可以抒发思乡的心绪和佳节的感怀。因为那个曾经懵懂的、怀揣梦想的东北姑娘已经长大,她已经读出了他乡和故乡两片土壤中的相似但却永远无法混同的味道,她似乎也明白了事业的成功永远无法填充家庭和亲情的空洞。所以我想给同样的北漂说,过节常回家看看,别以忙为借口不伴在亲人左右。”
常露文告诉记者,今年中秋,对她来说别有一番滋味。她难得地感受到了中秋佳节的氛围,也读出了中秋佳节的味道。这是因为她拍摄的以中秋节父女团圆为主题的电影短片《寂寞》就在9月19日中秋节这天在网络上开始播放,“影片中,影星任达华饰演我的父亲,他为了在中秋团圆时见女儿,一面,只身从香港飞到北京,但是女儿却被公司在上海的项目绊住脚,要失约于父亲。女儿认为自己的工作大于天,亲情是可以靠后一些的,今年不见,还有明年。父亲认为,父爱就是要默默地站在女儿背后,于是正当父亲准备黯然返回香港之际,在他离开酒店的那一刻,看到丢下上海所有工作的女儿,就站在自己的眼前,那会是怎样的欣喜和温暖!”
常露文告诉记者,她通过这部短片,想要表达这样一种心情:每个人心中都会有一个难忘的中秋节,虽然情节各不相同,但是都希望大家的中秋节是蛋黄色的、团圆的、温暖的。
温峥嵘
军训那年的中秋在拉练的路上看月亮
今年的中秋,温峥蝾要和父母及老公家人—起在北京度过,“中秋节吃团圆饭,赏月,和妈妈唱唱歌,想想都觉得幸福。”
中午用蜡烛烤了一个馒头
对于中秋,温峥蝾有特殊的记忆,她难忘的是刚上北京电影学院时度过的那个中秋,“正式开学之前是军训,我们是在炮兵学院军训,我从贵州到北京上学,到了一个陌生的地方,陌生的环境冰土不服,而军训时,对学生的要求是不能吃零食,所以我水果吃得也不多,那段时间气候也干燥,我就常流鼻血,我老拿纸蘸水塞鼻子里,湿润鼻子。”
军训对于温峥嵘来讲不太适应,“穿的是厚厚的皮靴,有时候晚上还要站岗,跟同学那时候也不太熟,所以我很想家。”
那年中秋,军训已经到了尾声,“我已经很馋零食,中午那顿饭,我偷了一个馒头出来。回到宿舍,我决定把它烤了。没有炉子,就用蜡烛烤,但是面上全给烤黑了,我把黑的皮剥了,吃里面,觉得真香。”
到了晚上,部队给了来军训的学生—个意外,进行拉练,“从学校步行到卢沟桥拉练,这天是过节啊。等拉练快结束时,给大家发月饼,一人一个小月饼,其实那个月饼很硬,我们一路走一路吃,天上是圆圆的月亮,我们觉得月饼很好吃,那可能是我吃过的印象最深刻的月饼了。”在剧组。妈妈会给我寄来家乡的月饼和辣子鸡
从北京电影学院毕业,当上演员,这些年的中秋,温峥嵘基本上是在剧组度过,“像中秋这段时间,是拍戏的旺季,因为天气不冷不热,很舒服。而在剧组中,对于过节,大家都有意识地淡化,毕竟工作为重。”
但是,到了中秋,温峥嵘的妈妈总会给女儿惊喜,“我妈妈会提前从家乡贵州给我寄来贵州的火腿月饼,很好吃的。还有我妈妈会给我寄来她做的辣子鸡。”温峥嵘形容母亲的辣子鸡是世界上最好吃的辣子鸡,“妈妈会把做好的辣子鸡进行小包装,装成一袋袋的小袋,再用真空包装装好寄给我。”
有了月饼、辣子鸡,温峥嵘在中秋的这天,会把这些东西跟剧组的工作人员分享,“给大家一点小礼物,请大家喝喝茶,增加一点节日的气氛。”
而母亲给温峥嵘寄月饼和辣子鸡时,总是要附上一封信,“或者是长文,或者是写:女儿,节日快乐。或写;寄来东西给大家分享。等等,只言片语流露出妈妈对我的爱。我妈妈是语文老师,她习惯于用文字表达情感。”
斓曦
从小到大爱吃月饼中秋团聚是最高待遇
电视剧《错伏》刚在北京电视台影视频道热播完毕,斓曦饰演的冷梅给观众留下了深刻印象,生动诠释了不同于《甄嬛传》中沈眉庄的又一形象。自从当上演员,斓曦很少能够在中秋节和家人团聚,今年中秋她终于能够好好陪陪家人。
因为爱吃月饼最爱过中秋节,吃一年也不腻
中秋节和端午节是斓曦最爱过的两个节日,“因为我特别爱吃月饼和粽子。小时候过中秋节前一周,我就会催着家人买月饼,如果有人送月饼,我一定会把着,不让妈妈再送出去。”斓曦至今还记得当年当兵时吃月饼的情形,“那时候我十七八岁,在安徽省军区演出队当兵,中秋节会发各种口味的月饼,我们吃下来,发现椰蓉、凤梨的最好吃,五仁的最不好吃。”从小到大,斓曦对月饼口味的喜好一直没变,“我喜欢吃椰蓉、蛋黄、凤梨和各种水果味的月饼,不喜欢吃五仁和豆沙的。如果有朋友送我月饼,拆包装时发现是我爱吃的口味,我会非常高兴。”斓曦对月饼的钟爱并不仅限于中秋节期间,“我可以从年头吃到年尾,早中晚餐,永远吃不腻。”
去年中秋在剧组拍夜戏。今年难得能团聚
当了演员之后,因为忙于拍戏,斓曦很少能和家人在中秋节团聚,一般也就通过电话互致问候,“去年中秋,我在上海车墩拍摄电视剧《九死一生》,剧组提前一周给我们发了月饼。当时我还想中秋节会不会早点收工,结果正赶上拍夜戏,连着好几天都拍到很晚。我在车上等着拍我的戏,等着等着就睡着了,一觉醒来已经天亮,也没能赏月。”
在斓曦看来,小时候过中秋有着浓浓的节日气氛,“我还记得上小学的时候,爸爸让我看月亮,之后写篇作文纪念中秋节。当时我的父母都觉得我的那篇作文写得不错。”而现在,过节时最盼望的就是能礼家人团聚,“我觉得传统的节日对于我们这种职业的人来说,最高的级别就是和家人团聚。中秋节能跟家人在一起就很好,不在乎吃什么山珍海味,我每次回家还是最爱吃妈妈做的家常菜。”
前不久,斓曦在拍电视剧《陆小凤与花满楼》时脚受伤,休息了三个月,现在还不能穿太高跟的鞋。接下来有多部不同类型的电视剧邀请她出演,“有抗战戏,也有古装戏,在题材上我还得斟酌一下。”于是,今年的中秋节,斓曦有了难得的空闲可以陪伴家人,“每次过中秋父母都会买好双方老人爱吃的月饼提前送过去,还会多买一些我爱吃的月饼。我爸妈喜欢吃椒盐月饼,我也会买他们喜欢的口味,陪他们一起吃月饼,开心过中秋。”
宋春丽
部队6层阳台上的中秋让我留恋
宋春丽主演的《大地情深》正在北京卫视播出,谈到即将到来的中秋节,她说:“今年的中秋我和家人一起过,陪陪爱人,过一个团圆节。”作为演员,宋春丽也多次经历过中秋在剧组度过的场景,“那些年,中秋快到了,我心中也着急,想要回家陪我的老妈。”而有一年中秋,外地的一家电视台希望宋春丽能参加他们的中秋直播晚会,但是宋春丽婉拒了,“我说,把这个时间给我的母亲行不行,我要和她—起过。”
在宋春丽的记忆中,最难忘的中秋是她在部队度过的,“我十几岁就离开家到部队了,那个时候每个中秋节我都是在,每—个中秋节我印象都很深,我们住的是5层,中秋节那天,基本上都是老同志们把我们叫到6层的平台上。我们都叫‘走走走,上6楼阳台’。到那儿后,地上铺一面席子,然后老同志就会把水果、月饼什么的拿到上面,大家就坐在一起,一起赏月,一起聊天,一起吃月饼、水果。那个时候大家其乐融融,真的是很留恋那个时候。”
高峰
中秋在剧组看见女儿那一刻我浑身的幸福
你还记得电视剧《士兵突击》中性格略带“残酷”的齐桓吗?那个让人又爱又恨的角色扮演者,就是演员高峰。其实,数一数,高峰塑造了不少军人角色,从形象而言,高峰绝对硬汉一个。但如果你留心,会发现他偶尔在微博上晒自己与女儿的合影,非常有好爸爸的“范儿”,也显得分外柔软。高峰最温暖的一次中秋欢聚,也与女儿有关系。
因为拍戏的缘故,高峰很少在家过中秋。而让他最难以忘记的是有一年,妻子带着女儿特意到剧组,来陪他过中秋节。“那次在外地拍戏,正赶上中秋。老婆带着女儿特意来探班,那时女儿还很小,晚上我收工时,一出现场就看见女儿踉踉跄跄地跑过来抱住我,那一刻我觉得浑身幸福,觉得工作再辛苦都值得。”
刚刚结束一部新戏的拍摄,高峰这次再度出演军人,却是很“拧巴”。“电视剧讲述的是上世纪30年代日本时期全民抗日的故事,我在剧中饰演的‘海川’是个卧底,一直被大家误认为是‘汉奸’,心里很痛苦,最后因帮助八路军安全撤离而牺牲,就是到最后一集才沉冤得雪。”
郄路通
跟妈妈一起做63人份大月饼
中秋节,吃月饼不稀奇。但是要是亲手做月饼,还做一个63人份的“巨无霸”,还真有点新鲜。而这也是小演员郄路通最美好的一次中秋节记忆。还在读高中的她,因为电影《青春派》的精彩表演,首次“触电”,便获得2013年第16届上海国际电影节之第10届电影频道传媒大奖最佳新人女演员提名。这也让她有了一个做演员的梦想。
还在上学的郄路通,几乎每一个中秋节都是与家人共度的,说起最难忘的中秋团聚,她想到的是与妈妈一起做月饼的经历。她说:“每年中秋节妈妈都会自己做糖月饼,做成很大一蜓儿,然后切好每人一份儿。有一年中秋,妈妈说要做63人份的大月饼,全家人一起上手做,然后客厅里被弄的全是面粉,大家都在一起玩,学做月饼,那是最开心的一次中秋节。等到晚上,我和哥哥、弟弟一起把月饼送给邻居们,特别难忘。”
电影《青春派》让郄路通收获关注,也让这小姑娘有了做演员的计划。“最近开学,我已经回学校上课了,正式进入高考复习阶段,希望安心学校做功课。今年,我会报考中戏、北电、上戏等专业学表演的学校,希望接受正规的训练,成为专业的演员。”
李岷城
有一种青春,叫月饼
一首《同桌的你》,不知唤起多少人的青春记忆。如今,高晓松正在厦门拍摄同名电影。青年演员李岷城将与林更新、周冬雨联手,演绎高中时代美好的初恋。“片中与林更新是室友、好兄弟,宿舍的4人都喜欢周冬雨,周冬雨是高中时代的女神。这次电影主创都是同龄人,大家相处得很开心。”而李岷城最难忘的一次中秋回忆也与青春、与哥们儿有关。
李岷城说:“自上大学以来,已经有近十年没和家人—起过中秋节了。印象最深刻的是在大学宿舍的。记得上大学时,中秋节没回家。当时学校给每个同学发月饼,大家—边吃着月饼,一边聊家里面的事。那么多男人坐在—起聊天,偶尔也会有伤感,还是挺难忘的。”
李岷城因主演香港导演张泽呜的电影《非常之恋》崭露头角。2011年,李岷城与新锐导演孔令晨合作拍摄电影《宝贝别哭》而备受肯定。2012年,李岷城获得吴天明导演的赏识。受邀拍摄了其最新力作《百鸟朝凤》。说到这里,李岷城开心地说:“《百鸟朝凤》入围了2013年第29届中国电影金鸡奖的4项提名。我会与吴天明导演—起去颁奖礼为影片助威。”
记者 中秋记忆
外婆做的月饼永远热腾腾
我记忆中的中秋永远和外婆相连,在西南的一座古城之中,外婆和外公生活在那里,那是一座带水井的大杂院,木板的房子,街上是青石板的路。
中秋节快到了,外婆已经忙碌起来,除了买来又红又大的石榴外,最重要的事情是做月饼。从邻居奶奶家借来月饼模子,外婆把面团揉好,压进饼横,塞进豆沙、板栗等……拿出来后放进弱里蒸烤。
院里弥漫着香喷喷的味道。我从街上滚着铁环,疯跑着到家里,就等着月饼做好。出锅的那一刻,是我最兴奋的时候,外婆说:“小心,烫。”但是我已经迫不及待地咬了一口。烫嘴的感觉我现在想不起了,现在我记得的只是那种热腾腾的香。这种香伴随了我之后的30年的岁月。
有时候,思念,会狠狠地在你心头咬一口,咬得你想流泪。月饼,是我思念外婆的一座桥。
中秋夜,黄河边的畅想
人的记忆很奇妙,有些事情早已忘得干干净净,但还有一些事情不管发生多少年后,什么时候想起来,都会历历在目,恍若昨天。
每到中秋节来临之际,我都会想起上个世纪七十年代后期的那个中秋节,我在兰州过节时的情景。
那是在我成为甘肃省乒乓球队队员的第二年,只有16岁的我孤身一人在远离父母的地方过的第一个中秋节。印象中那年的中秋节临近十一,但并不是周末。当天下午三四点钟的时候,教练突然停止了训练,说今天是八月十五,少练三个小时,大家先去食堂领月饼,然后自由活动。当时大家因为训练紧张,都没有想起当天是中秋节,所以当教练宣布这个消息的时候,大家先是一愣。等反应过来以后,便笑着叫着,呼啦一下都离开了训练房。
我和几个女队的队员一起相约前往兰州的黄河边赏月,当天天气特别好,我们几个是在晚饭以后去的,在河边逛了—会儿天才黑下来。在来到河边的时候,我们就看到一轮明月在空中慢慢升起来了。我们几个人为了能更惬意地赏月,也制造点儿小情调,专门跑到黄河边的一片空地上,铺开一块早就准备好的大塑料布,然后把带来的月饼、瓜子、花生等倒在上面,大家面对着黄河,呈弧形围坐在一起。
等我们坐下来的时候,天已经完全黑下来了。这时圆圆的明月已经挂在半空中,皎洁的月光照射下来,白白的又有些冷冷的,远处的河水月光下渡光粼粼,也泛着冷色调的光。我们几个人—边吃着一边聊着,虽然大家只是来自甘肃各个区县,但彼此环境不一样,所以也有很多可聊的话题。除了聊家乡生活,还畅想今后的发展。有的人说今后想调到大城市的乒乓球队,有的人说希望自己好好训练,将来能进入国家队。当时我是剧组的队员,谁的志向高就附和谁,也跟着说想进国家队。正说着的时候,月亮逐渐升高了,不知谁说了一句“我想家了”,勾起了我们大家对父母家人的思念,有一个伙伴竟然哭了起来。我赶紧上前安慰她,可话没说两句,我的眼泪也在眼眶里打转,因为我也想爸爸妈妈了。
篇3
【Abstract】Haiku is a traditional form of Japanese poetry and occupies an important position in the history of Japanese literature. It uses condensed words to express the rich connotation, leaving the reader a very interesting imagination. The readers’ perceptions of the translation of haiku have a direct impact on their aesthetic appreciation of Japanese literature and their understanding of Japanese culture. This paper intends to place the translation of haiku into the framework of accepting aesthetics and to explore the translation strategies of haiku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readers’ acceptance. It also illustrates the importance of accepting aesthetics in guiding practical translation of haiku.
【Key words】Accepting aesthetics; Readers accept; Haiku; Translation
俳句原是俳谐连歌的第一句,因其奠定了全诗的主题和风格,后在十五世纪中期逐渐独立出来,形成一种简短的诗歌形式。一般由三句十七个音组成,全文按五-七-五的格式排列。以来,一大批翻译家、学者开始活跃在俳句翻译的领域。综观先行研究,俳句的译法、译文得到了广泛的讨论,但从西方文学理论视角处理俳句翻译的研究较少。本文拟用西方流行的一种文学批评理论的新范式――接受美学理论为指导,从读者接受的角度探讨俳句的翻译,丰富俳句翻译研究的方法理论,以期更好地引领读者发现俳句之美。
1 接受美学
接受美学又称接受理论,二十世纪六十年代中后期出现在德国,八十年代中期传入中国,给中国的文学翻译理论研究注入新的活力。并日渐成为翻译质量的标准之一。接受美学的理论基础为现象学与阐释学,关注读者接受,研究读者在作品接受过程中的影响。其主要理论代表是德国康斯坦茨学派学者姚斯(Jauss)和伊瑟尔(Iser)。
以姚斯为代表的接受研究,把重点放在读者期待和美学感受。姚斯和霍拉勃[1]认为作品在没有读者参与之前只能称之为文本,只有潜在的审美价值,“只有通过读者的阅读过程,作品才能够进入一种连续变化的经验视野之中”,从而体现出实际的审美价值。伊瑟尔[2]主张的读者反应论认为,作品本身存在留白,它的召唤结构使读者需要运用自己的经验来填补空白。
接受美学理论强调读者的中心地位,把翻译研究的焦点从传统的直译和意译转移到读者身上,“重视读者,把读者放在突出的地位,强调读者阅读、接受的能动作用成为接受美学的一个显著特征”[3]。根据接受美学理论要求,译者应在注重原文的前提下,切实把握目标读者的需求,采取最适当的翻译方法。
2 接受美学与俳句翻译
与一般的文学形式相比较,诗歌翻译成与原文意义相对应的汉语十分不易。因此,一直以来,译诗被译者们视为文学翻译领域最具难度的工作。而俳句作为短型诗之一自然不例外。
俳句源于日本独特的诗歌形式――和歌。中国现代著名散文家、翻译家周作人[4]曾在其著作中如此推崇俳句:“简单微妙处,几乎不能着墨……寥寥数言,寄情写意,悠然有不尽之味,仿佛中国之绝句,而尤多含蓄”。
举俳圣松尾芭蕉的名句为例:
古池や蛙?wび?zむ水の音
这一句可能是日本俳句最广为人知的一句吧。从现代至当代,译者众多。下面来看其中九个译案:
(1)古池――青蛙跳进水里的声音(周作人译,1924)
(2)古池,蛙纵水声传(金中?g,2010)
(3)古池历沧桑,蛙入水声响(宋协毅译,2001)
(4)苍寂古潭边,不闻鸟雀喧。一蛙穿入水,划破镜中天。(姜晚成,1981)
(5)春日古池幽,青蛙跳水破寂静,夏日若将至(陈光译,2001)
(6)古老水池滨,小蛙儿跳进水里,发出的清音(沈策译,1981)
(7)幽幽古池塘,青蛙入水扑通响,几丝波纹荡(陈岩译,2004)
(8)古旧池塘边,青蛙默然跃中间,叮咚水声喧(佟君译,2004)
(9)秋风古池寒,孤伶伶蛙纵身跃,入水声凄惨(宁粤译,2000)
从以上译文可看出,俳句的可汉译性是毋庸置疑的。作为译者,将文本的信息以适当的形式完整地传递给读者,是接受美学理论其中要义。因此在翻译文本之前译者对文本的理解显然是十分关键的。作者写作的背景、作品体裁结构及作品的特征等要素都是应该掌握的。古池一句突出了“闲寂”“风雅”的风格,与中国唐代名句“蝉噪林逾静,鸟鸣山更幽”有异曲同工之妙。整句仿佛描绘了一幅栩栩如生的画卷,令读者感受到了悠远的艺术享受。
上述译文均表达了原句中古池、蛙、水声这三个主要意象,但仔细分析,表达方式却有所不同。第(5)句的“春日”“寂静”“夏日”等词过于赘言,译者似乎不太相信读者的鉴赏能力;第(6)句的“池滨”“小蛙儿”“清音”等词则在原意上过度地添加了译者想象的内容;第(9)句虽然遵循了“五-七-五”的格式,然而译者因为错误理解季语和句意,导致误译。将第(7)句和第(8)句与原文比较,第(8)句基本忠实地还原了原作,甚至与原句词意分布简直一模一样,押韵也使其更具古典音韵美,然而“喧”字打破意境的闲静之美和诗歌的含蓄之美,在向读者传达该俳句意味方面稍显不足。第(7)句的译法完整地传达给读者原句的意思,“静-动-静”的对比使读者阅读之后能产生美感,末一句又能使读者产生悠远的联想,可以说该句译文质量上乘。俳句是由五、七、五共三句十七个音节组成的定型诗,不是自由诗。它作为诗歌的一种形式,音美、意美、形美应该是相辅相成的。第(1)(2)(3)(4)句未遵循俳句五-七-五这一独特格式,这就缺少了一些俳句独有的韵味。即使将原句意思完整地表达出来了,在对读者传达??国文学形式美方面仍有欠缺。相比较之下,笔者认为第(7)句可称之为较合适的译法。
即使局限于“五-七-五”的格式,俳句的译法当然也不止一种,以上只是举一例进行译法的探究,译者应根据俳句的不同意义选择最佳译法。先行研究主要以原文的可译性和译文的可读性为出发点,较少注意到读者的可接受性。下面我们运用接受美学理论指导俳句的翻译。大致可以从以下两方面加以考虑:
2.1 结构处理探索
译界曾经对俳句的汉译形式进行过一些非常有意义的探究。王树藩等[5]主张定型翻译,即将俳句译成“五-七-五”、“三-四-三”、“三-七”等形式,“即令按原诗字面译出来能使读者明白了原意,也远不如‘五?七?五’更为符合原诗,诗是以生动的形象来感染人的,单是让人明白一点‘意思’,是远远不够的”。后来又有佟君[6]用万叶集佐证“五-七-五”诗型的合理性。林林等[7]则主张不定型翻译,即译者翻译俳句时,不用拘泥一种固定的结构,应根据具体情况灵活翻译。
俳句数量数以万计,大部分俳句虽然都遵循五-七-五的结构,但俳人作句风格、内容多少以及含义的深浅有分别,即使译者绞尽脑汁,也未必能寻得最恰当的译法。美国诗人罗伯特?弗罗斯特[8]曾感叹“Poetry is what gets lost in translation”。如何能使译文在读者最佳接受范围内?根据俳句内容和句子成分分布上的不同,也许尽量采取灵活的形式来翻译俳句比较符合译者的习惯,也较容易达到翻译的目的。但如果考虑到向中国读者传递日本俳句的意味方面,采取“五-七-五”的译法自然最佳。以如下俳句为例:
名月や池をめぐりて夜もすがら(松尾芭蕉)
对此俳句,请看以下译文:
秋月明,一夜绕池行(林林译,1981)
秋夜月儿明,悠悠闲步绕池行,不觉已深更(贺明真译,1983)
中秋一夜绕池行,不觉明月落天边(何薇译,2014)
三句译文都将原句中出现的“秋月”“池”“整夜”等意象完整地传递给读者。林译结构为三-五型,颇有宋词曲调。但原句“夜もすがら”中的“も”有强调整夜不睡去赏月的喜悦之情,有加强语气的作用。林译虽将字面意思明了简省地表达出来,但译文似乎意味未尽,正因为如此,使读者感觉不到俳句的意趣何在。正如佟君[6]所说:“汉语的特点有时是言有尽而意无穷,而日语则是言未尽而意茫然。俳句的省略含蓄法,只有日本民族才能以其独特的心理感受去理解和创造”。所以,将俳句翻译给中国读者,务必要考虑到这两种语言之间的差异。贺译遵照了俳句“五-七-五”的格式,节奏和韵律整齐,词句并无添枝加叶,具有画面感的用词良好地表现出俳句所营造的意境:“月儿”具有诗趣;“悠悠”表现出俳人月夜散步的神韵,“不觉”给读者留下了想象空间――也许是思考心中事,也许是夜色迷人令人流连忘返,竟不知不觉走了一整夜。在不失原句意味和美感的前提下,能将俳句独特的形式美介绍给读者,不失为较上乘之译法。何译的结构参考了中国古诗的七言编排,第一句将原句意味表现出来,第二句则添加使读者了解更确切的时间点的说明,字词和谐明朗,朗朗上口。如果实在不能遵守“五-七-五”的格式,该译案也有可供参考的价值。翻译俳句,首先要了解俳句的特点。俳句本是内涵丰富而表达不彻底的文学形式,翻译俳句不仅要思考怎样将俳句意趣传递给读者,还要考虑到中文的表达形式是否能使读者更好地接受,所以要利用俳句的特点,在原句的基础上适当地增补字数表现诗韵,务求使之能为读者理解接受。
2.2 文化差异考量
翻译是一种跨语言、跨文化的交际活动,译诗亦然。原句的格式、内容、韵味要通过另一种文字表达出来更是极为不易。译者作为原文与读者之间沟通的桥梁,应该要考虑牵涉其中的文化要素。发挥主观能动性,努力克服差异性。
关于诗歌翻译有过可译性和不可译性之争,但是大多数学者赞成诗歌是可译的,只是有个限度问题。日本明治大学教授成濑武史[9]针对翻译的可译性曾如此论说:“通过语言传达信息这种方法是相似的,人类的经验和意识也是类似的,这依赖于国际交流的频繁和不同文化之间的渗透”。在翻译领域,也有过归化和异化的讨论。归化和异化概念的提出者,美国翻译理论家劳伦斯?韦努蒂[10]提出了归化和异化两个翻译专业术语。他认为,归化就是采取民族中心主义的态度,使外语文本符合译入语的文化价值观,把原作者引入译入语文化。他也明确指出,异化是一种对文化价值观的民族偏离主义性质的压力,它接受外语文本的语言和文化差异,给读者带来外国情调。
俳句是表现日本人独特价值观、自然观和审美观的文学形式,其中一定会有中国人比较难理解的内涵趣味。但同时,由于中日文化交流源远流长,文化又总是映射在文学作品中,所以总会产生一些共鸣。事实上,中国古代的唐诗宋词对日本的俳句产生了十分深远的影响。在面对中日文化差异时,应合理处理归化与异化,在尽量减少原句意味损耗的前提下,使译文拥有阅读意义。正如陶友兰[11]所言:“在翻译古诗时,面对文化差异,若过多归化,则丧失异域色彩;若过多异化,译入语读者理解上会产生困难,很难产生共鸣。所以,在处理文化差异时,要在语言和形式统一的基础上,寻求一个平衡点,以译入语读者为中心,对目的语系统所固有的价值观念、文化取向和审美习俗等方面进行分析,并作出准确的判断,然后再制定相应的翻译策略,最低限度地减少文化差异,让译语读者获得与原诗读者一样的感受。”
3 结束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