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心亭看雪范文

时间:2023-03-24 00:59:14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湖心亭看雪,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篇1

崇祯五年十二月,余住西湖。大雪三日,湖中人鸟声俱绝。是日更定矣,余拏一小舟,拥毳衣炉火,独往湖心亭看雪。雾凇沆砀,天与云与山与水,上下一白,湖上影子,惟长堤一痕、湖心亭一点、与余舟一芥、舟中人两三粒而已。(余拏 一作:余挐)

到亭上,有两人铺毡对坐,一童子烧酒炉正沸。见余大喜曰:“湖中焉得更有此人!”拉余同饮。余强饮三大白而别。问其姓氏,是金陵人,客此。及下船,舟子喃喃曰:“莫说相公痴,更有痴似相公者。”

2、译文

崇祯五年十二月,我住在西湖边。大雪接连下了多日,湖中游人全无,连飞鸟的声音都消失了。这天初更时分,我撑着一叶小舟,穿着细毛皮衣,带着火炉,独自前往湖心亭看雪。湖面上冰花一片弥漫,天与云与山与水,浑然一体,白茫茫一片。湖上的影子,只有一道长堤的痕迹,一点湖心亭的轮廓,和我的一叶小舟,舟中的两三粒人影罢了。

篇2

余住西湖三日,余绕一小舟,舟中人两三粒而已,上下一白,中无舟粒。

余湖心亭看雪,看雪又看雪,看雪又看雪,两眼都是雪。白雪飞飞,拉余同饮 ,强饮三大白而别,开开心心回家。途,余复强饮三大白,不够,继而强饮三大白,又复强饮三大白。

沉醉不知归路,复而强饮几十大白,晕于船上。醒之,余于家中,已过三日矣。惊叹不已,余饮几十大白,竟沉醉三日!

欲强饮几白大白,沉醉不醒!

篇3

张岱

崇祯五年十二月,余住西湖。大雪三日,湖中人鸟声俱绝。是日更定矣,余拏一小舟,拥毳衣炉火,独往湖心亭看雪。雾凇沆砀,天与云、与山、与水,上下一白。湖上影子,惟长堤一痕、湖心亭一点、与余舟一芥,舟中人两三粒而已。

到亭上,有两人铺毡对坐,一童子烧酒炉正沸。见余,大喜曰:“湖中焉得更有此人!”拉余同饮。余强饮三大白而别,问其姓氏,是金陵人,客此。及下船,舟子喃喃曰:“莫说相公痴,更有痴似相公者!” (选自《陶庵梦忆》)

王子猷居山阴

刘义庆

王子猷①居山阴,夜大雪,眠觉,开室,命酌酒。四望皎然,因起彷徨②,咏左思《招隐诗》。忽忆戴安道,时戴在剡,即便夜乘小船就之。经宿方至,造门不前而返。人问其故,王曰:“吾本乘兴而行,兴尽而返,何必见戴?”

(选自《世说新语·任诞第二十三》)

【注释】

①王子猷(yóu):名徽之,字子猷,王羲之的第五子,性格不羁。

②彷徨:徘徊的样子。这里指逍遥流连。

1.解释加点词语。

(1)俱绝 (2)是日 (3)方至

2.翻译句子。

(1)余强饮三大白而别。

(2)造门不前而返。

3.下列与“更有痴似相公者”中虚词“者”的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

A.隶而从者,崔氏二小生。(《小石潭记》)

B.城北徐公者,齐国之美丽者也。(《邹忌讽齐王纳谏》)

C.忠志之士忘身于外者,盖追先帝之殊遇。(《出师表》)

D.或异二者之为,何哉?(《岳阳楼记》)

4.以上两篇小品文在行文风格上均言简文约,文笔简静而不乏诗意,格调奇特而又不失幽默风趣,请分别找出两文的点睛之笔。

5.茫茫六合,知己难逢。结合短文,谈一谈二人在人生态度上有何相似之处?对此,结合你的生活经历谈谈你对于“知己”的理解。

【参考答案】

1.(1)消失 (2)这 (3)才

2.(1)我痛饮了三大杯就告别了。(2)到了戴逵家门前却又转身返回。

3.A

4.《湖心亭看雪》:莫说相公痴,更有痴似相公者!

篇4

【关键词】湖心亭看雪;张岱

《湖心亭看雪》是张岱的代表作,出自回忆录《陶庵梦忆》,作者看雪时为崇祯五年,此时张岱35岁,写作本文时,明朝已亡,张岱五十多岁。我们要注意到看雪的张岱和写作《湖心亭看雪》的张岱处于不同的时空,全文将赏雪人融入了茫茫雪景之中,痴迷之状描绘得生动逼真。文章融入了作者孤独寂寞的心境和人生渺茫的慨叹,寄托了作者对故国的无限思恋,同时也透露了张岱特立独行、孤芳自赏、清高脱俗的情怀。

一个“痴”字贯穿全文,刻画了一个“痴人”的痴举、痴景、痴情。

一、足下痴举

这天夜深时分,张岱驾一叶扁舟,“拥毳衣炉火”,孤身前往西湖的湖心亭。一个“独”字中隐含了张岱的孤高自傲,他不愿意受人打扰,也不愿意搅了别人的清梦。“更定”即晚上八点以后,必是既不欲见人,又不欲人见。

然后,作者笔锋一转,叙及在湖心亭的奇遇,发现有此痴举的不仅他一人。湖心亭中竟然有二客,无比殷勤地“拉余同饮”,张岱还“强饮三大白”。遇到与自己兴趣相投之人,本是人生一大乐事,可是细细品味却感觉张岱并不是那么欣慰激动。“强饮”说明本不能饮酒,只是遇到热情好客的金陵客,张岱一时之间或被感染,或无法推脱,喝了三大杯酒。豪饮之余,本应坐下来畅谈人生,张岱却立即“而别”,这一别绝对不是因为张岱有何要事,那为什么如此仓促?离别之时,“问其姓氏”,金陵人语焉不详,只答道“是金陵人,客此。”似乎有答非所问之嫌。

笔者猜测,张岱心中凄清的原因有二:一是他这么一个孤高之人,以为大雪三日后只有他才会独自一人赏雪,别人难得有如此闲情雅致,却不想早已有人先他一步拥抱了雪景;二是客人回答可能比较详细,而他只敏感地记得“金陵”。

张岱自己说:“人无癖不可与交,以其无深情也;人无痴不可与交,以其无真气也。”古人中的痴人痴举其实不在少数。如李白的“仰天大笑出门去,我辈岂是蓬蒿人”是一种恃才傲物,刘禹锡的“斯是陋室,惟吾德馨”是有德者的自许,坡在《记承天寺夜游》一文中写道:念无与乐者,遂至承天寺,寻张怀民。这些行为正是我国古代文人“清高”之气的集中体现。

二、眼中痴景

请看作者以怎样空灵澄澈之笔来描摹湖中雪景:雾凇沆砀,天与云与山与水,上下一白;湖中影子,惟长堤一痕,湖心亭一点,与余舟一芥,舟中人两三粒而已。

远看真如一幅淡雅苍茫的水墨雪景图!“雾凇沆砀”是总写天地之间一片冰花弥漫,而句中三个“与”字生动的刻画出模糊难辨的天地山水融合之景,然后变化观察角度,“长堤一痕”、“湖心亭一点”、“余舟一芥”、“舟中人两三粒”,其镜头则是由小而更小,直至微乎其微,顿时让人触发天地阔大,人生渺小之感。正如苏轼所说“寄蜉蝣于天地,渺沧海之一粟”。同时,“一痕、一点、一芥、两三粒”,运用白描,仿佛中国的写意山水画,淡淡几笔,就勾勒出富有意境的画面,悠远脱俗。这一段是写景,却又不止于写景。

三、心中痴情

文章最后,舟子的话意味深长:“莫说相公痴,更有痴似相公者!”试想,张岱还痴迷于什么呢?

我们来看看文章写作独特的时空背景和作者的人生经历。时间是“崇祯五年十二月”,写作本文时清朝已经取代明朝,但文中任然是明代“崇祯”的纪年。地点湖心亭,位于西湖中,明嘉靖三十一年在山上建成亭阁。一“看”字似乎有“让我把这个世界看得清清楚楚,明明白白”的味道。

张岱的清醒,决定于他的一生经历。他自己在《自为墓志铭》中说到:“少为纨绔子弟,极爱繁华,好精舍,好美婢,好娈童……年至五十,国破家亡,避迹山居……布衣蔬食,常至断炊。回首二十年前,真如隔世。”

了解张岱其人,我们更能理解《湖心亭看雪》其文。出行时间是崇祯五年,地点是明代建成的湖心亭,连偶遇之人也是明朝旧都金陵客,读到此,亡国之思、家国之梦悠然而现。眼中之景是苍茫一片的洁白雪景,作者又“独往”,可见他不与世俗同流合污、不随波逐流的品质。天与地与山与水相融相生,万物一体,无法分辨,人生渺茫。茫茫天地间一痕堤,一点亭,一芥舟,两三粒人,不仅感觉天地阔大,人小如微尘。即使遇到热情相邀的金陵客,他也似有些敷衍之意。临行才想起问人姓氏,并不久留,转身而去。莫非张岱是一个孤僻之人?又或者是在他眼里,金陵客不配成为他的知己?皆非也。张岱在《陶庵梦忆》自序中提到:“繁华靡丽,过眼皆空,五十年来,总成一梦”,明将亡之时,张岱故国情深,这时的他遇到来自金陵的客人,心情自然就随着明朝风雨飘摇起来。

理解了时代背景和张岱的人生经历,我们才能理解他的个性独特甚至乖张、他冒寒看雪的激情、他偶遇金陵客的凄清落寞、他感慨人之渺小的惆怅、他钟情于明朝的忠贞。

基于以上对文本的理解,我就设计了抓住“论痴行”、“赏痴景”、“品痴情”三个教学环节。以下是我的教学设计:

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利用注释或工具书,借助旧知,疏通文意,积累文言词语。

2.理解白描手法及融情于记叙描写的写作特色,说出其作用。

3.感悟作者高雅志趣和孤芳自赏的情怀,对故国的思恋。

重点难点

1.教学目标1和2。

教学方法

诵读;咬文嚼字;知人论世。

课时安排: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情境导入

播放湖心亭四季美景,配上解说词,了解湖心亭建造于明代嘉靖三十一年,位于西湖。

(余略)

【参考文献】

篇5

一、空灵淡雅的画

欣赏《湖心亭看雪》当首推那幅水墨朦胧的湖山夜雪图,慨叹张岱竟能以如此空灵之笔点染出中国传统艺术里的西湖之美。尤其是四个“一”,江天茫茫的宏大背景之下,宛若游龙的长堤也只是淡淡的“一痕”,往日直映眼帘的湖心亭也只是静静停驻的“一点”,小舟及舟中之人于浩淼深邃的宇宙而言本就显得渺小如“一芥”,更何况于今夜“上下一白”更多了一份旷远的孤独。

开篇闲闲两句,却不着痕迹地为我们展开了一幅清淡悠远的水墨山水画卷:“大雪三日,湖中人鸟声俱绝。是日,更定矣,余一小舟,拥毳衣炉火,独往湖心亭看雪。雾凇沆砀,天与云、与山、与水,上下一白。湖上影子,惟长堤一痕,湖心亭一点,与余舟一芥,舟中人两三粒而已。”整幅画的底色是“上下一白”,水天茫茫沆砀一气,那种素雅的淡白扑面而来,既让人感觉到三天大雪之后云气茫茫浑然难辨的湖光山色,又顿然给人一种身世浮沉之时精神依稀恍惚的感觉。其中点染着“长堤一痕”“湖心亭一点”“余舟一芥”“舟中人两三粒”等,小到微乎其微,淡到依稀难辨,在视线的移动中辨别画中之物,在辨别画中之物时感悟作者心中之境。审视画之法,长与短,点与线,方与圆,多与少,大与小,动与静,简洁的笔法勾勒出一幅富有意境的艺术画面;揣摩画之境,混沌的冰雪世界,苍茫的人生天地,让人恍若身处其中静静品得西子雪妆的丰姿神韵。

此情此景与人物的现实经历不无关系,尤其是其文风雅致与其个人内在情蕴,与其深谙传统文化真谛直接相关。张岱生于家境殷实的官宦之家,虽此时繁华落尽往事成空,但此时的他不是沉浸在往日挥金如土、纵情嬉游的记忆里,而是想在湖心亭看雪的景致中找寻自己生命的归依,于是静静地观赏,默默地品味。这也决定了他的人格理想与审美情趣不是那种酣畅淋漓的宣泄,不是那种精雕细琢的渲染,而是选择了承载深厚文化内涵的传统书画的技法,来表达他对历史与传统文化的审视。之所以是淡雅的水墨山水画,其中有两个最具影响力的要素。一是时风影响文风,远的有晋宋以来优雅{逸、寄情山水的文化遗韵对他的影响,近的有张岱父辈们的影响,他们多是富有个性、不拘于俗的奇异人物,时风之下骨骼灵秀的张岱又怎能脱于时俗?中年的张岱就曾追慕陶渊明的淡泊纯真之气,晚年就曾模仿《世说新语》记录文人名士的轶事,这些与本文的“冰雪之气”如出一辙,淡雅自在其中。二是题材决定写法,“张陶庵盘礴西湖四十余年,水尾山头,无处不到。湖中典故,真有世居西湖之人所不能识者,而陶庵识之独详;湖中景物,真有日在西湖而不能道者,而陶庵道之独悉”[1],就是这样熟悉得不能再熟悉的潋滟波光与空魃缴兼具的西湖,却因战乱流离变了模样,再加上28年阔别也让这份记忆沉淀了颜色,变成了一幅黑白的淡墨山水。

二、清幽淡远的境

作者选取这样白描的手法作画为文,一方面源于他内心对家国的记忆是黑白的世界混沌一片;另一方面,他驾轻就熟于中国传统绘画的精髓,深谙此情只有此景、此手法才能淋漓尽致地体现。作者笔下的“人鸟无声”的世界不仅仅是听觉上湖山俱已封冻的冷寂,更是心理上大雪威严逼人的气场再现,或者审美上的那种人生天地间茫茫如“太仓米”的深沉感慨。“张岱观照西湖山水有其独特的审美眼光,强调领略山水的自然状态、原质原形、原色原味,即所谓的‘幽致’‘幽赏’‘真性情’。张岱游赏西湖,具有一种‘深静’‘灵敏’的审美心胸,厌嚣杂而喜幽绝。”[2]于是,作者笔下的雪中西湖就具有了一种清幽淡远的文化美。

文简意丰。开篇就是大手笔的山水泼墨,“湖中人鸟声俱绝”传递出冰天雪地、万籁无声的森然寒意,而其间透着一股深藏在作者心胸中的孤高超俗、寂寞旷逸之气;“雾凇沆砀,天与云、与山、与水,上下一白”则是胸墨随意泼洒,扑面而来,天地间万物自然被裹挟而去,声俱绝、景俱白,大气之中透着中国传统文化的柔美。大泼墨之中隐隐现出“长堤一痕,湖心亭一点,与余舟一芥,舟中人两三粒而已”,生命的律动划破了底色的沉默,充盈的空灵之气使静美的自然多了几分文化的静柔与灵动。

但作者不仅仅是以雪之意象传情达意,抒写胸中块垒,萦绕在张岱心头挥之不去的不止这场雪,雪对于张岱对于大明王朝还有别种意味。据《明季北略》记载:“元旦,雪积旬,厚至四五尺。飞檐邃阁,有巨人面形须眉毕具,及人马交驰迹,识者占兵戈之象焉(出邑录)。”[3]元旦异雪让朝野震恐,而与“大雪三日”紧承的“十二月二十五日黎明,无锡雾蔽空,飞雪如霰,着树木悉成花朵及璎珞、刀剑之状”[4]的记载,则更是让张岱的大明之梦处于风雨飘摇之中。不管历时多少年,那场雪(不一定是实指)都已深深下在了张岱的心底,这也是《湖心亭看雪》不能承受之重。

到这里才读明白都市诗人的为文,天低云重,山水朦胧,痕点芥粒,身处其间自会物我两相忘,但作者又怎能忘却呢?梦忆西湖,梦忆故乡,还是如此清幽淡远,只是多了几分沧桑,多了几分空蒙。

三、不堪回首的痛

这时张岱已是晚明遗民,不仅仅是一归隐的隐士,他依然活在大明的时代幻想里。时过境迁,经年的山水已变了颜色,流年的痛楚却已深深烙在心头,“千磨万难,备受熟尝”。文中流溢的黍离之悲又怎是一介布衣承受得起的?在他心头,分明有一段不堪回首的记忆,沉淀成淡雅脱俗的西湖。

甲申年三月大明灭亡,而远在江南的弘光政权在帝国的余晖中匆忙建立,又在清兵的铁蹄践踏下匆匆落幕,随之而来的是鲁肃王监国台州,张岱一生追随朝廷的时光就在这风雨飘摇中。他忠心耿耿上疏朝廷,甚或是请缨带兵三千欲斩杀权奸马士英,但激烈的措辞与激荡的情怀并没有挽回一个监国空衔的鲁王的心,于是在绝望中辞去职务,潜隐深山二十年。这二十年忍辱处于不死不仕的夹缝中,让人情何以堪!

于是我们明白了“问其姓氏,是金陵人,客此”的特殊意味,不仅仅因为明朝太祖朱元璋定都金陵而怀恋故都,更是因为清军入关之际在南京匆忙建立的弘光政权。这一段生活才与张岱命运攸关,曾经的秦淮河的舞榭歌台、西湖的烟柳长堤在战火的笼罩下繁华不再,曾经的纸醉金迷、情趣雅致尽随满清铁蹄而灰飞烟灭,且把一介书生推向了不甘国破家亡而肝脑涂地上书乞从戎杀敌的别样境地,当然也有梦碎以后披发入山不仕与满清的决绝。于是在这样朦胧迷离的画境中现出了扑朔迷离的“金陵人”,从何处来到何处去,问其姓氏却云是金陵人,因为这一段生活“才下眉头,又上心头”,这种忘却而不得的痛直彻心扉。

再回到开篇的“崇祯五年十二月”,清朝已建立二三十年了,作者依然流连于那个时代,简洁之中透着酸楚,酸楚之中饱含坚忍。时代变迁之际,个人的命运更多地系于时代的沉浮,而明末清初更甚,异族的统治让汉族臣子无颜以对,所以虽然天空早已变了颜色,张岱还是活在大明的江山里,活在自己的梦忆中。迷梦与现实交错,逝去与留恋交织,于是就有了亦真亦幻的《湖心亭看雪》。

四、魂牵梦萦的情

张岱的怀念有别于一般的明朝遗民,他的为文更是有别于一般的回忆,这与他47岁时“国破山河在”的情势有关,也与他闲暇优雅落尽而空灵、幽绝的情怀有关。于是一种独特的情感就有意无意地浸在《湖心亭看雪》中,形成了一种旷古绝世的凄楚人情美。

到亭上,有两人铺毡对坐,一童子烧酒,炉正沸。见余大喜,曰:“湖中焉得更有此人?”拉余同饮。余强饮三大白而别,问其姓氏,是金陵人,客此。及下船,舟子喃喃曰:“莫说相公痴,更有痴似相公者。”

在这段文字中,有两个字柔软中透着刚强,凄迷中融着倔强,那就是“更”和“痴”。先来看看“更”字,这个字出现了两次,两处些微的欣喜与淡淡的落寞交织不一。文章前半部分流露的是冰天雪地之中万籁无声的无边寒冷与孤独,而此时忽然一句“湖中焉得更有此人”,既照应了前文“人鸟无声”,又可想象出于此茫茫湖雪中并未人踪灭而大喜。此时的“更”只是限于情感的第一层面,是有人同来的欣喜,甚或是欣喜于漫天飞雪之中亭下赏雪饮酒的高雅情趣,同时也可反衬湖中赏雪之人孤独凄楚之深;而舟子所说“更有痴似相公者”,则是深味其中的悲凉,深味其中的执着,深味其中的痴情,已经不是简单的相识,更是情感上的相知,是一种神交。

“更痴”虽是舟子的感悟,又何尝不是作者与金陵人二人的衷情,或者说这就是作者本人的情感挣扎。暂且不说金陵人的有无,但从写法上来说,就如苏轼在其《赤壁赋》中借虚拟的“客”以主客问答的形式表情达意,金陵人也应是一假借的人物。一是其言行描写极少,少得让人根本无法看清其面目,作者的写作用意不在于此;二是写自己“独往湖心亭看雪”意在排遣情绪,而“铺毡对坐”的金陵人的出现,就是为自己情绪的流转而现身。潇洒饮酒何尝不是借酒浇愁,“是金陵人”又勾起了内在的愁绪,于是不擅饮酒的张岱“强饮三大白”,下船而去。我们可以想象,“更痴”的金陵人的出现可令“我”将茫茫江雪之上的孤独暂时忘却,“我有真性情,别人也有。这么看待世界,就可以避免过分的偏执与孤傲”[5]。也就是说,夜幕沆砀之中的湖心亭之行,让作者少了份孤独与孤傲,心情归于常性。这种常性与曾经的情趣雅致无关,与故国的“痴”情相连,这份凄楚的人情直教人魂牵梦萦,不能忘怀。

参考文献

[1]王雨谦.西湖梦寻序[M].∥陶庵梦忆;西湖梦寻.北京:中华书局,2011:7.

[2]夏咸淳.论张岱及其《陶庵梦忆》《西湖梦寻》[J].天府新论,2002(2).

篇6

认识人生感悟的文言文

《陋室铭》

刘禹锡

山不在高,有仙则名;水不在深,有龙则灵。斯是陋室,唯吾德馨。苔痕上阶绿,草色入帘青。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可以调素琴,阅金经。无丝竹之乱耳,无案牍之劳形。南阳诸葛庐,西蜀子云亭。孔子云:“何陋之有?”

一个高洁之人,灵魂有香气,居室亦有香气!

《诫子书》

诸葛亮

夫君子之行,静以修身,俭以养德。非澹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夫学须静也,才须学也,非学无以广才,非志无以成学。慢则不能励精,险躁则不能冶性。年与时驰,意与日去,遂成枯落,多不接世,悲守穷庐,将复何及!

有所求,有所为,有所忠,方不枉此生!

《爱莲说》

周敦颐

水陆草木之花,可爱者甚蕃。晋陶渊明独爱菊。自李唐来,世人盛爱牡丹。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中通外直,不蔓不枝,香远益清,亭亭净植,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

予谓菊,花之隐逸者也;牡丹,花之富贵者也;莲,花之君子者也。噫!菊之爱,陶后鲜有闻。莲之爱,同予者何人?牡丹之爱,宜乎众矣!

莽莽红尘,出淤泥而不染者,几人?

《陆游书巢》

陆游

吾室之内,或栖于椟,或陈于前,或枕籍于床,俯仰四顾无非书者。吾饮食起居,疾病,悲忧愤叹,未尝不与书俱。宾客不至,妻子不觌(dí,察看),而风雨雷雹之变有不知也。间有意欲起,而乱书围之,如积槁枝,或至不得行,则辄自笑曰:此非吾所谓巢者邪!乃引客就观之,客始不能入,既入又不能出,乃亦大笑曰:信乎其似巢也!

与书为伴,一生足矣!

《书舟中作字》

苏轼

将至曲江,船上滩欹侧,撑者百指,篙声石声荦然。回顾皆涛濑,士无人色,而吾作字不少衰,何也?吾更变亦多矣,置笔而起,终不能一事,孰与且作字乎。

每一个泰然自若的人,都有颗饱经沧桑的心。

《诲学说》

欧阳修

玉不琢,不成器;人不学,不知道。然玉之为物,有不变之常德,虽不琢以为器,而犹不害为玉也。人之性,因物则迁,不学,则舍君子而为小人,可不念哉?

玉不琢还是玉,人不知上进,修养和学识便会有所缺失。

《湖心亭看雪》

张岱

崇祯五年十二月,余住西湖。大雪三日,湖中人鸟声俱绝。

是日更定矣,余一小舟,拥毳衣炉火,独往湖心亭看雪。雾凇沆砀,天与云、与山、与水,上下一白。湖上影子,惟长堤一痕、湖心亭一点、与余舟一芥、舟中人两三粒而已。

到亭上,有两人铺毡对坐,一童子烧酒炉正沸。见余,大喜曰:“湖中焉得更有此人?”拉余同饮。余强饮三大白而别。问其姓氏,是金陵人,客此。

篇7

所谓“多维解读”,就是指从不同维度对文本的内容和形式进行深度阅读理解。其重点,倾向于对文本的优点、特点、难点等阅读附加值较高的因子进行探究、赏析,逼近文本的核心和作者的内心。

《湖心亭看雪》这篇晚明小品,篇幅短小,文言浅近,教学起来看似容易。然而,在教了多遍之后,我们仍深感遗憾,总感觉如“隙中窥月”。

众所周知,诵读课文、默写名句、积累词汇、理解大意是文言文阅读教学的重要任务和考查要点。在完成这些基本任务后,我们还可以在文本解读上追求些什么呢?于是,我尝试了“本色阅读”状态下的文言文多维解读教学。

一、读西湖奇景

西湖为杭州胜景,历史悠久。自唐代以下,游西湖之名士多矣,写西湖之名篇亦多矣。白居易的“乱花渐欲迷人眼,浅草才能没马蹄”、苏轼的“水光潋滟晴方好,山色空饔暌嗥妗薄⒀钔蚶锏摹敖犹炝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早已家喻户晓。然而,冬夜泛舟西湖赏雪如张岱者的确少有。

西湖雪夜,人迹罕至,万籁俱寂,大雪和夜幕遮掩了一切的繁华丽锦,看不出丝毫的名胜气象,冷清至极。雾凇、天、云、山、水、长堤、湖心亭、舟、舟中人,在夜的背景下共同组成了一幅冷色调的画面,而张岱要寻觅的恰恰就是这种与常人所爱迥异、与自己心灵契合的景致。张岱笔下之景,湖以雪奇,雪以人奇。“西湖奇景”可以说是张岱“痴”的外物寄托。

二、读白描手法

从语言风格上看,张岱运用了极简约、省净、质朴的白描语言。白描原是中国画的一种技法,指描绘人物和花卉时用墨线勾勒物象,不着颜色。后来被借用到文学创作上,成为一种表现手法,指用最简练的笔墨描写出鲜明生动的形象。文中最典型的白描为“雾凇沆砀,天与云与山与水

,上下一白。湖上影子,惟长堤一痕、湖心亭一点、与余舟一芥、舟中人两三粒而已”两句。这两句白描又有两个突出的特点:一方面,张岱创造性地使用“一痕”、“一点”、“一芥”、“两三粒”几个数量词描绘“长堤”、“湖心亭”、“余舟”、“舟中人”的影子,精准而巧妙,令后人实在无法找出更恰当的词语去替换;另一方面,白描笔法与西湖雪夜的黑、白、灰色调极为切合,后人也实在难以运用其他写法去替代。“白描手法”可以说是张岱“痴”的语言魅力。

三、读名士风骨

张岱其人非凡夫俗子,通过阅读课本注释,学生可知:他“出身仕宦世家,少为富贵公子,爱繁华,好山水,晓音乐、戏曲,明亡后不仕,入山著书以终”。基于此,学生可以在头脑中对张岱其人初步建构起一个有钱、有闲、有情、有趣、有学问、有节操的封建士大夫形象,与舟子之类的俗人是迥然不同的。

在张岱所做的《自为墓志铭》中,他自称“少为纨绔子弟,极爱繁华。好精舍,好美婢,好娈童,好鲜衣,好美食,好骏马,好华灯,好烟火,好梨园,好鼓吹,好古董,好花鸟,兼以茶橘虐,书蠹诗魔。”可见,在张岱身上,纨绔子弟奢靡放浪的享乐习气和晚明文人隐逸玩世的颓放作风兼而有之。不过,张岱为学涉猎广泛,著述宏富,虽无缘功名,却笔耕不辍,老而不衰。于此可见,他与一般纨绔子弟亦有区别。“名士风骨”可以说是张岱“痴”的个性基因。

四、读人生况味

纵观张岱的一生,前期和后期的生活际遇在他心中烙下了深深的印记。他在《陶庵梦忆序》中说:“鸡鸣枕上,夜气方回,因想余生平,繁华靡丽,过眼皆空,五十年来,总成一梦。今当黍熟黄粱,车旅蚁穴,当作如何消受?遥思往事,忆即书之,持向佛前,一一忏悔。”晚年张岱复杂的内心世界由此可见一斑。年少青春、繁华靡丽、适情雅趣皆转目成空;故国不再、避隐他乡、才高命蹇、遗世独立,他始觉人生如梦。留恋与厌倦、自赏与忏悔、超脱与孤独、积极与消极诸种矛盾因素郁结之际,他的灵魂仿佛在现世和空门两个世界游走,一部《陶庵梦忆》正寄寓了这位没落的贵族文人无限的人生况味。这种况味在张岱笔下,总是深藏于叙事写景之中,绝非轻易表露。

例如文中写湖上奇遇一处,一个“喜”字,表面上是随口点出金陵客人的知遇之喜,实际上更是张岱内心世界的写照,折射出他积年的悲凉与孤独。一个“客”字,表面上是随口点出金陵人的人生际遇,实际是张岱自身命运的写照,由人及己,暗藏着无尽的漂泊之感。特别是文章结尾,张岱借舟子这个“粗人”的话来为自己的文章作结,更起到了“四两拨千斤”的表达效果。在舟子看来,四季之中,唯有冬季不是游西湖的时令,一天之中,唯有夜晚不是游西湖的时间。而主人偏偏在“大雪三日”之后、“更定”之后“独往湖心亭看雪”,实在是“痴”。 更让舟子意想不到的是,主人竟然在湖心亭遇到两个和他一样“痴”的金陵人正围炉煮酒。他们姓甚名谁?为何客居杭州?又为何夜饮湖心亭?这一切都令舟子摸不着头脑,难怪他下船后喃喃自语。不过张岱对舟子的话并未发表任何看法,文章到此戛然而止,令人拍案叫绝、回味无穷。一个“痴”字,表面上是舟子对主人和金陵客的不解和怪罪,脱口而出,率性为之。实际上,这恰好成了对张岱晚年人生表象的绝好概括。张岱貌似“痴”,实则“知”,对人生况味的“知”,“知”到极点化作“痴”!这或许是张岱“痴”的生命真谛。

除以上课例,教材中尚有很多文言短篇,内容平实而深邃,文笔简约而隽永,可谓言有尽而意无穷,令人百读不厌。教学时,在完成了诵读课文、默写名句、解释词语、翻译句子等基本任务后,如果不能继续向文本的深处追溯,那么势必浮于阅读的浅表。这不仅是对文本资源的巨大浪费,更是对培养学生阅读能力这一教学重任的不作为。

当然,多维解读也并不是没有边界的。我认为至少应遵循以下原则:保持阅读的本色,不搞伪阅读;在完成文言文教学基本任务的基础上进行,不弱化“文言”;忠实于原作和创造性阅读相统一,不肆意曲解;结合学生实际设定相应标准,不搞一刀切;根据文本的优点、特点、难点等确定解读维度,不漫无目的;借助丰厚背景资料、印证解读成果,不无中生有。

篇8

一、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

教师在发挥自身主导作用时,应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为此,我有意创设民主、平等、和谐的教学情境和学习氛围,使学生敢说、敢疑、善疑,从而培养学生的思辨质疑能力和崇尚真理的态度。在教授《湖心亭看雪》一文时,要求学生四人小组合作完成翻译,当时就有学生提出疑问:“文中开头说‘独往湖心亭看雪’,后来又写到‘舟中人两三粒’,况且文章末尾舟子还出现了,有些矛盾。”于是我又要求学生围绕这个问题思考,最后得出结论:“这里并不是作者行文的疏忽,而是有意为之。在作者看来,芸芸众生不可为伍,比如舟子,虽然存在却犹如不存在,反映出他文人雅士式的孤傲。”可见,民主和谐的教学氛围是培养学生主动探究、勇于创新精神的基本前提。

二、重视学生的思维发展

在课堂上,小组合作讨论时,就会发现积极参与思考、讨论的总是A层、B层的学生居多,而C层、D层的学生不参与的较多。带着这种困惑,我尝试每节课一定要参与到至少两个合作小组中去和他们一起讨论,目的就是要在讨论中由浅入深地引导D层、C层的学生回答问题,刚开始有些学生在面对我的问题时第一反应就是三个字:“不知道。”我便耐心地告诉他们:“不是你们不会,是你们在遇到问题时没有经过思考,只要你在老师提问后认真思考就一定会回答出来。”就这样逐步使他们在思考中得到老师的肯定,并且一定给予他们小组展示的机会,激发他们的自信心。

三、注重对学生评价的激励

篇9

关键词: 语文课堂 有效文本 教学设计

综观新时期的语文课堂,教学方式呈现多元化,解读也称得上丰富多彩,但不可否认的是,语文课堂教学仍未摆脱效率低下的困境,主要是部分教师忽略了对文本深层次的解读,注重课堂气氛而忽略课文主题的深究,囿于课堂环节的完整而忽视学生主体作用的发挥等。教材文本是教学之本,课堂教学要想效率高,一切教学活动都应该根植于教材文本之中。“只有师生对文本积极深入的研读,课堂才会激起美丽的浪花”[1]。我现结合自己的课堂教学实践,从课堂设计的实际操作的层面对文本进行解读,谈以下几点认识。

一、选择教法时研读文本

语文课堂效率的生长点在于贴近学生,有效的源头是促进每一个学生“最近发展区”的提升,每个学生已有的知识储备、认知能力、接受空间等的差异,呼唤我们因材施教,呼唤我们实行问题层次化,尊重差异,倡导有个性的阅读,实施有个性的教育。教法无新旧,关键在适合,即何种方法能让学生容易读懂文本的内容,明白文章的结构,理清文章的主题。如讲解法,它让信息传输变得快捷而准确,使学生在知识的积累中厚积薄发,能力自然提升。如讲授《湖心亭看雪》时,白描手法是本课的习题一第2小题的内容,学生对白描难于理解,相关设计如下:投影白描的含义及其作用,然后让学生思考品味本文作者是如何抓住事物的特征,运用联想和比较,突出其妙处的(以质朴的文字,寥寥几笔使事物的形象生动显现)。

教师活动在课堂教学中的时限,关键看文本的内容,因文施教。简单的,要让学生有展示权和话语权;有难度的,要维护学生的思维的主动权和读悟权。同样是读,品类不一,预设的教法也应有差异,讲《湖心亭看雪》用的是串读记诵法。课文要求背诵,采用情节引导、串读背诵的方式开展教学活动,提问“何时、何地、何情、何人、带何物、何景、见何人、做何事、何情况、有何评价”,让学生思考记叙的要素,再背诵,由线到面,缀玉连珠,自然成诵。学散文《春》时,用的是品读联画法,让学生选择自己最喜欢的一段文字,进行联想和想象,用语言品读并试着描述这幅优美的图画。学生通过读来触摸文字,熟悉文本,习得语言。读透文本是品与悟的基础,在细节上下功夫,功夫自然在诗外。

二、课堂提问时研讨文本

课堂提问是一门艺术,余映潮老师讲:“有质量的课堂教学问题,是深层次课堂活动的引爆点、牵引机和黏合剂,在教学中显现着‘以一当十’的力量。”[2]牵一发而动全身的“主问题”如何设计?从文本中来,到文本中去,深读熟虑才能产生有价值的感悟。

1.实施曲问悟其意

如钱梦龙先生教《愚公移山》可谓是课堂提问紧扣文本的典范。“老愚公有多大年纪了?那个遗男有几岁了?小小年纪去移山,他爸爸肯让去吗?”曲问激发了学生阅读文本进行思考的兴趣,是引导学生认真阅读教材,对字词与语意加以思考而设计问题的典范。

又如教《桃花源记》,文章有几个古今异义词,原来准备直接讲述的,在课堂教学也学习借用了曲问的方式。“桃花源人的祖先为什么不带自己的子女来?”以此让学生理解“妻子”古意为“妻子和子女”。“桃花源人的祖先为什么愚蠢的将人带到没有出路,相当困难的地方居住”,让学生明晰“绝境”是指“与世隔绝的地方”而非“困难的境地”。通过这两环节的曲问激趣,学生习得古今异义,洋溢着浓厚的兴趣,收到了较好的学习效果。

2.研讨细节悟其情

于永正先生曾说过,教学中最能给人留下印象的,往往不是整体的构思与设计,而是对文本细节的解读。品读细节的过程更是师生与教材、与作者思维碰撞和心灵交流的动态过程。如在教《湖心亭看雪》时,设计以下几个提问,其中之一是联想作者的个性,思考“余强饮三大白而别”中“强”义项:“A 倔强;B 勉强;C被强迫;D痛快。”这样进行提问,依纲据本,研讨作者,让学生明白选D的原因,阅读和思考文本中的细节,达到细中见真情的目的。

又如在教《背影》时,可以设计:“于是扑扑衣上的泥土,心里很轻松似的”,为什么“轻松”了?A.身上的泥土少了,觉得很轻松;B.凭自己的身材翻过月台,很有成就感;C.父亲临行又为儿子做了一件事,心里感到轻松;D.自己买来了儿子喜欢的橘子感到很轻松。在课堂提问中要有所选择,让学生加强文本细节的阅读与感悟,自然领会提问者的匠心。解读教材的细处才容易披情入理,容易理解文章的言外之意、情外之致。细节让学生学会在文本中获取信息,在解读文本中学会解读,在欣赏作品中学会欣赏,在情感体验中学会陶冶情操。

三、质疑生成时掌控文本

《课程标准》指出,阅读是学生的个性化行为,不应以教师的分析来代替学生的阅读实践。课堂即使教师讲得再多再细,设计的活动再新再奇,如果不让学生反复诵读文本,就不会有多好的效果,生动而高效的课堂应该立足于对文本的立体研读。

如在《湖心亭看雪》的教学中,学生找到“作者在短文中犯下的一个颇为严重的错误”――夜里能否看到“一痕、一点、一芥、两三粒”? 教科书把“是日更定也”中的“更”字意思定为“初更”,学生由此产生怀疑。解决的关键不仅是弄清夜里能否看到“一痕、一点、一芥、两三粒”,可以以“大雪三日”映照答之,而且应灵活机动地引导学生品味文本所折射的主题,立意在于考虑到张岱其人率真的性情。

教师有高屋建瓴的统筹观,做到“教有余”。读书时给学生留有思考的时间,评讲前给学生留下联想的空间,如同书法中的“飞白”艺术,学生学有所思,学有所疑,才能学有所进。只有师生双方的能动性都得到发挥,学生才能学会“捕鱼”的方法,才能做到纲举目张,举一反三。信任产生力量,放手促进成长,教师在课堂上把学习的主动权还给学生,学生思维活跃,深入研读文本,才能出现学习的灵性与奇迹。

如我在自己的获奖教案《猫》中,请同学们深究“假如是第二只猫在时,鸟被吃了,武断的我是否会挥舞着大棒?”学生各抒己见:“如果是第二只猫,说不定会获得‘英武神勇飞天将军’的称号呢!”“从第三只猫身上,我们学会了什么?”学生延伸联想到猫自身也存在问题,应该学习,完善自己。我又请学生对三只猫进行分析,觉得有文章可做,就激发学生思考应聘时应注意的事项。“假如十年后,你想到联想公司工作,你该考虑如何去见总裁柳传志呢?”一石激起千层浪,学生讨论热烈:仪表堂堂,富有才华,按需要申请工作。当听到一名学生说出“最好是找一个好的推荐者,假如微软公司总裁比尔?盖茨就OK啦!”我心飞扬,深感教育就应该为学生的终生幸福奠基。学生能从文本中提炼出:推荐工作找引荐人这一富有灵性的思维,真好。教师所做的是强调内因的主导作用罢了。

四、拓展迁移时衔接文本

语文教学的外延与生活的外延等同,教材的阅读量远远不够,适当补充与所教课文相关的课外知识,扩大学生的知识面,应当成为语文教学的一道风景。拓展应是课堂教学内容的自然延伸,是在语文教学的基础上对教学内容理解后的惯性拓宽,既包括知识内容的扩充,又包括情感态度的加深和升华,或者是运用已掌握的知识能力对相似问题的解决。[3]无论如何,这些都应是水到渠成的结果,要注意拓展迁移决不等于喧宾夺主。

如我在讲述张岱的山水小品文《湖心亭看雪》时,让学生结合课后问题思考柳宗元《江雪》与课文在写景与立意上的不同,在情感态度方面又与“雪夜访戴”时的王子猷的性情合拍。如在讲授周敦颐的《爱莲说》时补充陶渊明的《归园田居》及杜甫“一丛新色花,十户中人赋”(《买花》)、刘禹锡“惟有牡丹真国色,花开时节动京城”。(《赏牡丹》)虽说想锦上添花,但花枝缭绕,主次混淆。总之,脱离文本和偏执于文本是两个极端,实质上都是因为学生对文本的作用认识不够,没有“吃”透文本,难以熟练地驾驭文本。

教师充分了解教材,认真研读文本,合理设计教程就会少走弯路,就会从教材中汲取营养,就会使课堂教学流畅而高效。在教学实践中,教师需要用好教材,坚守语文学习的阵地,研读文本,使课堂锦上添花,根据自己对教材和班情学情的理解进行个性化设计,钻入文本,跳出教材,充分激活学生积极的学习状态,使课堂高效成为可能。

参考文献:

[1]寇永生.有效生成与文本细读.中学语文教学,2008,(12).

篇10

一、资料助读法

如,《春酒》一文,领会文章中所含的思念故乡、追思亲人的情感是难点。教师只需一问:“如此美好的春酒作者现在还喝得到吗?”再顺势进行资料分享:“自去台湾以后,琦君50多年没有回过故乡。2006年,90高龄的琦君永远搁下了那支生花的妙笔。临终前,她还在病榻上一再念叨着:‘我想回到自己的家乡啊……’”如此,难点不攻自破。

资料助读法不仅可以增加学生的阅读兴趣,拓展学生语文外延,更可以轻松实现理解难点的突破。

二、类文比较法

语文教师在进行阅读教学时不能只局限于课文。应当在学生制订教学目标后,引导学生冲破课文界限,适当将思维引向文外空间,有时只需进行类文阅读比较,就能突破教学难点。如,都德的《最后一课》中,领会小说的爱国思想内涵是重点也是难点。不同的国情、不同的时代,很难让学生“透过故事看内涵”。教师可在带领学生达到基础教学目标后,推荐学生阅读老舍的《第一堂课》和郑振铎的《最后一课》。用中国作家拉近学生与文本的距离,利用中国国情跨越“难点”鸿沟也就顺理成章了。

三、增删替换法

《湖心亭看雪》一文中理解写景的白描手法是重难点。“湖上影子,惟长堤一痕、湖心亭一点、与余舟一芥、舟中人两三粒而已”一句尤其精彩,但是学生往往“只能意会”。七年级学生的生活阅历非常有限,对许多课文的内容不了解,这就为学生准确理解文章主旨造成了重重障碍。所以,教师首先应为学生创设故事发生的背景情境,帮助学生了解文章内容,为其由现实角色进入文章角色提供言传。这时,老师让学生将“痕、点、芥、粒”换成正常的“条、点、艘、个”,学生自然能够体会出白描的妙处了。

四、换位思考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