致橡树范文

时间:2023-04-05 07:15:53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致橡树,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篇1

绝不像攀援的凌霄花,借你的高枝炫耀自己。

我如果爱你 ——

绝不学痴情的鸟儿,为绿荫重复单调的歌曲。

也不止像泉源,常年送来清凉的慰籍;

也不止像险峰,增加你的高度,衬托你的威仪。

甚至日光。 甚至春雨。 不,这些都还不够!

我必须是你近旁的一株木棉,

做为树的形象和你站在一起。

致橡树》,这是我在学校时日记本上的第一首诗抄,那时,我把你比作一株伟岸的橡树,我多想做你身旁一株比肩的木棉,学习、生活、做人以你为榜样,把你作为我的偶像。然而,你也是一株木棉,需要一株橡树的呵护和爱情。人生有很多相遇,有的虽然五彩斑斓,但却是昙花一现;有的虽然平淡无奇,却可托付一生。有的人,一万次回眸,也不过是擦肩的过客;有的人,一次注目,便可缘定终身。似乎,命运是注定的,注定有一株橡树在等你,有一个人儿在爱你。二十八年,那株橡树与你风雨中相伴,那个人儿和你泥泞中同行;二十八年,一万多个日夜,经营着事业,打拼着家庭,酿造着婚姻。说真的,我好羡慕,也好妒嫉,但更多的是祝福。你把你的聪慧,你的才干,你的爱情全部地奉献给了他,给了家,却没有得到回报。而他,之于你,是否他的爱已是对你的伤害。爱情是可以割舍得一干二净的,而亲情却是无法分离的。所以,他还牵着你,粘着你,他还认你做妻子,他还想同你一起去旅行,而你却已经不需要了。

你问我:我以自己的方式爱你,可以吗?我想:“问世间,情为何物?直叫人,生死相许!”谁又能回答我呢?

我只能,也只有真诚地希望你们:

根,紧握在地下,

叶,相触在云里。

每一阵风过,

你们都互相致意,

即使没有人 ,听懂你们的言语。

他有他的铜枝铁干,

像刀,像剑,也像戟,

你有你的红硕花朵,

像沉重的叹息,又像英勇的火炬。

你们分担寒潮、风雷、霹雳;

你们共享雾霭、流岚、虹霓,

仿佛永远分离,

却又终身相依,

这才是伟大的爱情,

坚贞就在这里:

篇2

1、《致橡树》表达了一种独立、平等、互相依厚又相互扶持、理解对方的存在意义又珍视自身生存价值的爱情观。从而表达了自己“应有共同的伟岸和高尚,有共鸣的思想和灵魂,扎根于同一块根基上,同甘共苦、冷暖相依”的爱情观。否定了一方攀附、单方痴恋、一味奉献三种世俗的爱情观。

2、1975年,福建有位曾经在写作上给予她很大帮助的归侨老诗人蔡其矫,到鼓浪屿作客,那天晚上,舒婷陪他散步时,蔡其矫向她说起这辈子碰到的女孩。

3、在二十世纪七十年代公开谈喜欢女孩子是件大胆的事。蔡其矫说,有漂亮的女孩子,又没有才气;有才气的女孩子又不漂亮;又漂亮又有才气的女孩子,又很凶悍,他觉得找一个十全十美的女孩子很难。

4、舒婷说,当时她听了后很生气,觉得那是大男子主义思想,男性与女性应当是平等的,于是,当天晚上,她就写了首诗《橡树》交给蔡其矫,后来发表时,才改作《致橡树》。

(来源:文章屋网 )

篇3

关键字:《致橡树》;罗兰・巴特;木棉

20世纪法国著名学者和思想家罗兰・巴特在其书《恋人絮语》中采用解构主义的思辨方式,以一种高度“发散性”的行文,创造了另一种解读文本的方式。《恋人絮语》是撷取人类爱情片段,而舒婷《致橡树》是通过“两树”――橡树与木棉两种形象符号,直言爱情。受其启发,笔者尝试着以这种“发散性”思维解读《致橡树》。这一题目中“致”,呼号式、告白式地入题,我们不妨将其想象:一棵木棉与一棵橡树彼此相望,“木棉”是陈述者,“喃喃自语”;“橡树”是倾听者,“缄默不语”,而联结双方的是一系列话语成分。

一、“我”――“爱”――“你”

“我爱你”是爱情双方传递情感的暗号,“我”是主体,“你”是客体,二者在一个行为动词“爱”上建立联系,是一个单向度的关系。罗兰・巴特在分析“我爱你”时,将其归为在某种特定情境里产生的特定话语,来表达恋爱中语言的模糊性和多义性。本诗“我如果爱你――”(两次),“如果”即是假设性,破折号“――”则引出下文,在我们未往下进行阅读,已经有了一个随机的认识:一切行动与想法均以“我爱你”为前提,否则不成立。

诗中,“我”字出现五次,“你”出现十次,“我们”出现四次,这种人称的反复出现及变化造成阅读中读者轻易对一方或双方的评判。“我”实施的是个体行为,如“我如果爱你”,“我必须是你近旁的一株木棉”,而且与“我”搭配的一个使用频率很高的词“不”,突出否定之义,“决不”、“绝不”、“不止”、“不够”等六次。“绝不像”、“绝不学”表达“强烈否定和坚决反叛”,“不止”是包容之词,表示超出某个范围的意思。这些是“我”之于“你”有强制性、并有意识发出的意愿及行为。而“你”常为陪伴性地出现,不具有强制性及自觉性,而是“我”行为的陪同着。“我们”带有共同的指向性,是“我”和“你”在爱情的过程中的一致性表现。

二、“木棉”身上的“橡树”气质

橡树是坚硬、高大、挺拔的植物;木棉,则是赋有美、富有生机和活力的。“我必须是你近旁的一株木棉/作为树的形象和你站在一起”,木棉即为树的形象,再深入一步,这株木棉在橡树有“铜枝铁干/像刀、像剑,也像戟”时,自有其“红硕的花朵/像沉重的叹息/又像英勇的火炬”,而且“我们分担寒潮、风雷、霹雳/我们共享雾霭、流岚、虹霓”,笔者认为,这也暗含一个前提,如果我们能站在一起,“我”这株木棉必须也同样的刚强、坚韧,换句话说,就是“木棉”身上必须带有“橡树”的气质,柔中有刚,带有男性化色彩。这种女子男性化的原因主要不在于她的恋爱,而在于她所处的位置。

三、“叹息”

对于诗句“叹息”一词,是木棉的声音。在全诗,尤其从“不,这些都不够厂开始,诗情逐渐高涨,呈刚强之气,而“叹息”独为突出,显性阴柔,笔者认为这是“我”作为一个女性在构画一种理想爱情时潜在的落寞和质疑。木棉试图寻求与对方交融,组成一个相互拥抱的整体意象,而令人伤感的是,在这种“伟大的爱情”来临之前,“我”是无枝可依的,无形可托的。“你”若来了,“我”与“你”分担与共享苦与乐;“你”若不来,“我”的“火炬”该为谁而举?

在《致橡树》,“我”对“我”作为女性形象的设定――株木棉,以及对“你”作为一棵橡树形象的寄语。整首诗罗列种种意象、整散不一,给人的是一种冷静与激情交织的理性之感。罗兰・巴特在《恋人絮语》中告诉大家:所谓“恋人”是一个复合体――纯洁幻想的恋人与智慧深邃的作者的结合,想象的激情与冷静的自制的统一。《致橡树》是通过一株木棉的形象及逻辑来展示女性式微的爱情观,而诗中透露出一种等待,等待一棵橡树及一份理想的爱情,而这份等待,则处于一种移情状态。参考文献:

[1]舒婷著,《致橡树》,江苏文艺出版社,2003年版。

篇4

关键词:关联理论 隐喻 诗歌

一.关联理论与隐喻

1.关联理论简介

1986年斯波伯和威尔逊在他们的专著《关联:交际与认知》(Relevance: Communication and Cognition)中正式提出关联理论,关联原则是他们书中的主要论点。关联原则被表述为“每一个明示交际行为都传递一种假定:该行为本身具有最佳关联”。在1995年。斯波伯和威尔逊将该表述改为第二关联原则,即交际关联原则,并另外增加了一条第一关联原则,即认知关联原则。具体表述为(1)认知关联原则:人类认知倾向于追求关联最大化。(2)交际关联原则:每一个明示交际行为都传递一种假定:该行为本身具有最佳关联。要想理解关联理论,首先应理解什么是关联。关联有两层含义,关联性和关联度。斯波伯和威尔逊对关联性所下的定义是:一个假设当且仅当在某语境中具有语境效果时,它才在该语境中具有关联[5],即关联性。关联也是是一个程度问题,关联度由两个因素决定,语境效果与为了获得语境效果而付出的处理努力。人们为了理解他人的话语,并需进行加工处理,从而获得相应的语境效应。语境效果与关联度成正比,处理努力与关联成反比[5]。也就是说关联度越大,语境效应越大,则处理努力越小;反之,关联度越小,语境效应也越小,则处理努力越大。

斯波伯和威尔逊还提出明示--推理的交际过程,明示和推理是交际过程的两个方面。说话人明示,即把信息意图明白地展示给对方;听话人推理,即听话人根据说话人的明示行为,结合语境并通过推理获知交际意图。这个推理过程也就是听话人寻找话语和语境的最佳关联的过程[6]。斯波伯和威尔逊还区分了最大关联和最佳关联。最大关联就是话语理解时付出尽可能小的努力而获得最大的语境效果,而最佳关联就是话语理解时付出有效的努力之后所获得的足够的语境效果[5]。当处理努力与语境效果达到合理的平衡时,话语就具有了最佳关联,人们在交际是追求的是最佳关联而非最大关联。

2.关联理论阐释隐喻的适用性

隐喻是建立在事物相似性的基础之上的,事物之间的相似性是隐喻存在的必要条件[7]。本体和喻体之间必然存在着一定的相似之处,两个概念域之间才能实现映射。这个映射过程与交际中寻求最佳关联的过程相一致。可见,关联理论对于隐喻理解的适用性。此外,关联理论之所以可用于解释隐喻,笔者认为可以从隐喻的本质和推理过程两点来进行阐释。

第一,从隐喻的本质来说,传统的隐喻研究将隐喻视为一种特殊的语言现象,是对正常语言使用规则的偏离。格赖斯(Grice)也明确指出,隐喻、反语、夸张等语言现象是说话人有意违反会话质量准则所产生的结果[8]。然而关联理论主张隐喻是语体学上的形象表达,而不是对语言使用规则的可以违反,所以隐喻并不需要特殊的解释程序,只需将其视为一般的话语进行处理。

第二,从关联理论视角下隐喻的推理模式来说,隐喻是说话人或作者交际意图的间接表达,只有通过关联理论中推理寻求最佳关联的过程,真实的交际意图才能展现出来。一般来说,对隐喻的理解主要分两个阶段:一是隐喻的识别;二是对隐喻含义的推导。隐喻往往是用来表达抽象的概念,这必然要求两个概念域之间存在相似点即关联性。在关联理论视角下解释隐喻,这个理解过程可通过“明示推理”进行解释,说话者或作者通过明示话语将隐喻的信息表达出来,听话人或读者在了解话语的显义后,即知道了隐喻的字面意义后,通过结合语境的推理,补足缺乏的隐含前提,推导出隐含结论,隐含前提与隐含结论即是话语的隐义。

3.关联理论对诗歌隐喻的解读

关于隐义,关联理论还区分了强隐义和弱隐义。隐含的强弱取决于言者信息意图的互显性:互显性越大隐含越强,互显性越小隐含越弱[。诗歌中的隐喻对于读者选择语境的限制较为宽松,不同的读者有着不一样的背景与生活经历,所以他们的感受是不同的,不同的读者对同一首诗歌就会有不同的理解。强隐含对于寻找符合关联原则话语释义是必不可少的,弱隐含增添话语的诗意效果。语境效果是一个概括性词语,诗意效果也包含其内,所以追求诗意效果的过程就是寻求语境效果的过程,即诗歌隐喻的理解过程就是在强隐含的基础上不断挖掘弱隐含,追求最佳的诗意效果的过程。然而,诗歌的隐含意义往往是多层次的,对诗歌中隐喻的单次解读不能完全挖掘出诗歌背后的弱隐含。根据关联理论,语境是动态的,为了寻找话语的最佳关联,可以延伸初始语境。加入语境不能满足理解话语的需要,可进行多次延伸。在多次延伸语境的过程中,诗歌隐喻的含义才能被更好地解读。

二.《致橡树》隐喻的关联理论分析

致橡树

我如果爱你,绝不像攀援的凌霄花,借你的高枝炫耀自己;

我如果爱你,绝不学痴情的鸟儿,为绿荫重复单调的歌曲;

也不止像泉源,常年送来清凉的慰籍;也不止像险峰,增加你的高度,衬托你的威仪。甚至日光,甚至春雨。

不,这些都还不够!我必须是你近旁的一株木棉,做为树的形象和你站在一起。

根,紧握在地下,叶,相触在云里。

每一阵风过,我们都互相致意,但没有人听懂我们的言语。

你有你的铜枝铁干,像刀,像剑,也像戟,

我有我的红硕花朵,像沉重的叹息,又像英勇的火炬,

我们分担寒潮、风雷、霹雳;我们共享雾霭流岚、虹霓,

仿佛永远分离,却又终身相依,这才是伟大的爱情,坚贞就在这里:

爱,不仅爱你伟岸的身躯,也爱你坚持的位置,脚下的土地。

1.语境的初次延伸:以诗寄情

《致橡树》是我国女诗人舒婷创作于上世纪七十年代的著名爱情诗歌,以“橡树”和“木棉”作为中心隐喻贯穿全诗,以女性的口吻宣誓了一种独立自主的爱情观。正文中,该诗以两个假设和六个否定性比喻开篇,直截了当地道出了诗人所反对的传统爱情模式。诗人反对像“凌霄花”、“鸟儿”、“泉源”、“险峰”、“日光”和“春雨”那样爱着“橡树”,在此诗中“橡树”是男子的喻体,显然对“凌霄花”等意象的理解不能局限在其字面意思,而是与“橡树”相关联的一连串女子的形象。凌霄花是一种依附于高枝的植物,诗中用“攀援”一词来形容凌霄花,在读者的脑海中展现的是缠绕在橡树高大树枝上的凌霄花形象,透过字面意思,读者可以推理出这样的隐含结论,“凌霄花”用来比喻那些趋炎附势并极度依赖男性的女子[15]。在该语境中,下句中“痴情的鸟儿”用来比喻通过取悦男性而谋取衣食无忧的女性,对这样不平等的爱情,诗人也毫不留情地予以唾弃。随后的四个意象“泉源”、“险峰”、“日光”还有“春雨” 都是比喻那些传统的贤妻良母型的女子,她们愿意为爱情无条件地奉献与牺牲[16]。诗人构建了六个比喻,并一一进行否定,以此来更生动更有力地表达自己对不平等爱情模式的反对。

“橡树”的意象隐含着男子的力量与阳刚,“木棉”则隐含着女子的独立与自强,这两棵树并排而立,揭示了作者渴望平等的爱情模式。“根,紧握在地下;枝,相触在云里”,隐含着在平等的爱情关系中男女间“分离性的交融”。分离是外在的、表象的,相依则是内在的、本质的[13]。“铜枝铁干”的隐义是男性的阳刚与力量,“红硕花朵”隐含着女性的热情与柔美,两者一刚一柔,分担着“寒潮、风雷、霹雳”,共享着“雾霭、流岚、虹霓”,相互扶持走出人生的困境,相互分享着生活的喜悦。

整首诗以“橡树”和“木棉”两个隐喻贯穿始终,并用了“凌霄花”、“鸟儿”等否定隐喻衬托主题,这些隐喻相互关联,读者运用关联理论,可以将全文的隐喻前后贯通,经过推理,找出最佳关联,理解诗人对平等、自由的爱情的向往,独立自强的女性意识。

2.语境的再次延伸:以诗言志

根据关联理论,语境是动态的,为了寻找话语的最佳关联,可以延伸初始语境。加入语境不能满足理解话语的需要,可进行多次延伸。延伸语境的办法主要有三个,回顾过去已经使用过的语境,将相关的百科知识词条加入语境,还有将现场情景中的信息加入语境[5]。从诗的写作背景来看,隐藏于强隐义后的弱隐义可以更好地被发掘。在理解本篇诗歌的时候,可以运用前两个方法,回顾已知语境以及运用相关的百科知识。《致橡树》写于上世纪七十年代末,刚结束而改革开放还未开始的时期,百废待兴,文学也蓄势待发。而在时期,文学沦为政治宣传的工具,众多文学家都希望在新的时期,文学能有新的发展[17]。此外,回顾我国古代诗歌,在《楚辞》等作品中,君臣关系可比喻为男女关系[18]。若将这首诗放入当时的时代背景下,并联想古代诗歌中君臣关系隐喻的处理方法,激活过去这种隐喻用法的语境,读者可以将“橡树”看成是国家的喻体,“木棉”则是当时的文人的喻体,把文学与国家政治的关系比喻为男女关系。文学与国家的发展有着密切的关系,但是,文学应坚守自己的阵地,拥有独立的意识与地位,不可一味地依附于国家,成为政治的附属品。

当然,根据关联理论,对于隐喻的解释要从认知出发,结合语境才能透彻地理解。然而,不同的人具有不同的思维方式、认知能力。而且,在关联论中,语境是动态的,是一个变量,它不仅包括先前的话语或者话语发生的环境,更多的是指解读话语所激活的相关假设集,可能是一系列的语境[5]。所以对诗歌隐喻的理解也是仁者见仁,智者见智的。

三.结语

隐喻是语言中的普遍现象,无论是在人们的口语交际中还是书面的文学作品中,隐喻都是随处可见的。隐喻又不仅是语言现象,更体现了人们的思维方式和认知方式。隐喻通常用来表述抽象的概念,通过喻体向本体的映射,使得本身抽象的概念具体化生动化。本文探讨了关联理论对隐喻的阐释力,关联论从认知出发,以寻找话语和语境的最佳关联为目标,通过推理,使得隐喻最终得到最合理的解释。关联理论弥补了传统隐喻理论的某些不足,隐喻的本质以及推理过程得到了解释。通过运用关联理论阐释隐喻,关联理论的工作机制也得到了更好的体现。在诗歌中隐喻是无处不见的,隐喻与诗歌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诗人通常运用隐喻把一事物的性质、特点、内涵等奇妙地转嫁到另一事物身上,产生意想不到的效果。在关联理论视角下,诗歌中的隐喻是诗人追求情感与文字最佳关联的结果。关联论对隐喻的阐释为诠释诗歌隐喻的理解拓宽了道路,通过延伸语境,补足隐含前提,充分推理,得出隐含结论,找出隐喻与诗歌的最佳关联。关联理论弥补了传统隐喻解读方法的不足,为读者解读诗歌提供了更深刻更全面的方法,值得大家去学习与探究。

参考文献:

[1]何英. 从舒婷《致橡树》的意象观其女性意识[J].名作欣赏,2011 (35):35-36.

篇5

文采指数 创新指数

寒月如纱,伴着天边寥落的冷星。诗词似笔,画着骚人傲然的风骨。呷一口清茶,执一卷诗词,追寻那古典的美,聆听那空灵的音。(排比句渲染出诗词古韵的意境,让人不禁用心聆听,仔细感受。)

——题记

落花殇

花谢花飞飞满天,红消香断有谁怜?

黛玉是骄傲的,即使为那个“似痴而狂”的花花公子偿还了一生的眼泪,她亦是骄傲的。同时,她也是脆弱的,对着一地落花和那潺潺流水的沁芳闸,吟出了“冷月葬花魂”的诗句。花魂是谁?自是黛玉自比。她似乎早已预想到自己的结局,如同那遍地落花,绝美却惨淡凋零。

潇湘妃子的结局,美到凄凉。

美在红楼,我读懂了其中的辛酸。

橡树情

我必须是你近旁的一株木棉,作为树的形象和你站在一起。

一首《致橡树》,成为新时代的爱情经典。舒婷,一位活跃于20世纪80年代的朦胧诗人,以自己的方式追求着爱情。我时常在想,一直思索,脑海中浮现出这样一个画面:她一定是位喜欢化着精致优雅淡妆,穿着碎花连衣裙,喝着苦咖啡的女性,颇有小资情调的一个人,爱听轻快的布鲁斯小调。她不愿做那攀附橡树的凌霄花,而是愿红红的木棉花像火炬一样燃烧着热情。

美在橡树,我读懂了其中的坚强。

雨巷愁

独自彷徨在悠长,悠长又寂寥的雨巷……

初读这首诗,我便为作者细腻的笔触感到惊讶。戴望舒,不知他可寻到了那位丁香似的姑娘?像梦一样,太息般的眼光。

蒙蒙细雨编织着,密密地编织着,不知何处生了湿烟?白茫茫,白茫茫……

不是那“我嗒嗒的马蹄声是个美丽的错误,我不是归人,是个过客”的遗憾,而是那寂寥的雨巷造成这美丽的遇见,遇见,遇见……

佛语曰:“万事皆随缘。”遇见,理应是最美丽的缘分吧!戴望舒撑着油纸伞,遇见他那美丽的女郎,丁香一样的颜色,丁香一样的芬芳。

美在雨巷,我读懂了其中的忧伤。

夜半了,夜深了,我合上诗词,低头,轻嗅着那醉人的墨香,茶香已渐渐朦胧,淡了……

美就在其中,我见识了他们的经历。

美就在其中,我领悟了骚人的心境。

美在其中,记载在写美的书卷中。

篇6

我的课余生活丰富多彩,打乒乓球,玩游戏,跳舞、去图书馆看书……其中,最让我乐此不疲的还是看书。

高尔基说过“书籍是人类进步的阶梯”,这就是看书使我进步的原因。以前,妈妈常说:“书中自有黄金屋,书中自有颜如玉”,我本以为书里也有黄金和玉,但当我真正看过一本《小女生金贝贝》后才明白,书给我们的是知识,是欢笑,是悲伤;但书带给我们的并不是金钱财富。

一天晚上,我正坐在暖和的被窝里津津有味地看着《爱的教育》,忽然被吸引住了,这部处处洋溢着爱的小说,讲述了:亲子之情、师生之情、朋友之情、乡国之恋……但这本书带给我们的并不止这些。

书籍是我永远的伙伴,给了我无穷无尽的知识,书是知识的源泉,我离不开书,我的生活更离不开书。

篇7

书籍,是打开知识宝库的钥匙,是医治愚昧的良药,是?望世界的窗口,是观照历史的镜子,是传承文明的纽带,是社会进步的基石。

一个深秋的夜晚,我趴在书桌前,无聊地数着天上闪烁的星星,困倦袭来,眼皮越发沉重……

一束柔和的晨光撒在我的身上,我揉揉眼睛,惊异地看着周围的一切——青翠欲滴的草坪,随风起舞的蒲公英,远处还有两棵高大的橡树。远处的橡树下,矗立着一个单薄、美丽的身影。我轻轻地走过去,站在她身边。一阵悠扬如乐曲般的美妙声音,随着风,轻轻地飞入我的耳中——

“我如果爱你——/ 绝不学攀援的凌霄花,/借你的高枝炫耀自己;

我如果爱你——/绝不学痴情的鸟儿,/为绿荫重复单调的歌曲;

也不止像泉源/长年送来清凉的慰藉;/

也不止像险峰,/增加你的高度,/衬托你的威仪;

甚至日光/甚至春雨;

不,这些都还不够/我必须是你近旁的一株木棉,作为树的形象和你站在一起;

根,相握在地下;叶,相触在云里。/……”

我陶醉其中,却见她含着一抹苍白而美丽的微笑,凝视着眼前的橡树。蒲公英飘来,她整个人朦胧得仿佛云间的天使,近在咫尺,却远在天涯!

“姐,醒醒”。我从朦胧中醒来,见表妹正使劲摇着我,我顿时有些失落。

随手拿过一本还没读完的书,只瞥了一眼,我就愣在了那里,说不出话来。书的末尾一段便是:

“每一阵风吹过,我们都互相致意,/但没有人听懂我们的语言……”

篇8

当你们走进我的校园时,你会发现有两位站岗的军人,挺立在花坛。这两位“军人”真是和当兵的军人截然不同哟!其实他们是两株具有坚强毅力的铁树。

铁树一年四季适应温和的阳光,铁树的叶子长长的,尖尖的,像羽毛似的。听老师说:"铁树开花起码就要几十年,真是难得一见呀!所以人们后来常常用来比喻很难做的事情。铁树它的叶子的顶头上还有一个小刺,这个刺是为了防护天敌用的。每当有人想靠近他的时候,他的次就会刺伤别人。别的花草树木移到冬天就凋谢了,可是铁树总是不论严寒酷暑,总是挺立在那,从来不说一声“累”字。在四季中,它总是尽情展现着他的美,把它生命中的美丽拿出来奉献给了大自然,使他自然更加美了。

铁树的毅力是我们成功的主旨,胜利的风帆,铁树使我们的老师,我们要想铁树致敬,向铁树学习。

篇9

一九九七年初次接触香港书店,是一个阅读饥渴的失业青年对一座此前从未开启的繁体字书籍宝库的接触。尤其是一家家二楼书店,我的引路人是香港诗人王敏和黄灿然,至今仍记得买的头两本中文书是赵振开(北岛)的小说《波动》和台湾诗人杨牧的散文诗集《星图》,第一本外国文学是卡尔维诺的《看不见的城市》。机缘也因此开启,在当时势头最猛的旺角二楼书店“洪叶书店”我看见一张招聘店员广告,我马上去应聘,老板叶桂好问了我一个问题:你有多喜欢看书?我问了她一个问题:店员买书能打多少折?我说:我不但喜欢看书还喜欢写书;她说:店员买书不但按成本打折还能借书回家看。于是皆大欢喜,开始了我的香港书店生涯。

洪叶是当时所谓新派二楼书店,叶桂好是一代著名文艺青年,她首创书店内有咖啡角、定期举办文艺沙龙活动、推荐书籍每天更换等等,一时生意红火亦好评如潮,逼得当时的老字号如田园、乐文等也纷纷思变,但老行尊们也深知香港阅读环境之艰难,时而束手旁观,给人看你风流多少年的感觉。洪叶迅速扩大,在租金高昂的铜锣湾和中环都开设了分店,此后五年,陆续结业。我在洪叶只工作了一年多,最大贡献是与叶桂好拓展了书店里的简体字书领域,当时香港繁简体书店壁垒分明,我们是第一家不分繁简,惟好书就卖的书店。

但洪叶毕竟商业,不是当年理想主义青年我的梦想。在离职之后正好碰上另一批土生土长的香港理想主义青年,那是一个诗社――“我们诗社”的几位诗友,商量数次后决定他们打本我出主意,创建了当时香港最理想主义亦最清高的书店――东岸书店。1998年底的东岸书店基本上是一个童话,我们一意孤行,无视当时香港绝未成熟的阅读环境,想在旺角闹市建立一个南方的万圣书店。起码在选书上我们做到了,一进门最当眼的三个书架的现代诗,隐蔽角落处一个书架的新左派及叛逆文化书籍,对面是摇滚乐爵士乐书籍及独立出版CD的专架……这些都是票房毒药,之前没有书店敢碰的。

东岸的活动也是当时香港绝无仅有的。开帘卷西风幕日同时办展览“中国地下诗刊展”,展出黄灿然和我收藏的大批所谓“民刊”,台湾著名诗人鸿鸿和夏宇都慕名而来,夏宇抱着一摞书来结账,问我据说诗人买书有特殊折扣?我说是啊你是谁?夏宇报上名来,我给她的书全部六折。后来几乎每月轮流举办诗歌分享会、实验音乐会、读书会,来参与的著名诗人包括多多、肖开愚、孟浪、黄灿然等。当时书店营业额每月仅两万左右,但租金就接近两万了,我们烧着钱来圆一个最奢侈的梦,好让后人说起九十年代末的香港书店,能有这么一个光辉乌托邦回忆。

一年多后租金猛涨到两万五,书店在原址无以为继,我们也意兴阑珊,创办人两人离去,两人决定迁址和改变风格。我远赴北京继续文艺青年生涯,东岸书店搬到尖沙咀后又搬回旺角,虽然卖的书多了商业流行,但文艺活动和出版依旧,如是他们还坚持了两三年,终不敌狂涨的租金而结业。我就是从那时开始憎恨房地产霸权的,在香港书店或艺术场所最大的敌人不是冷漠的读者观众,而是贪婪无尽的房东和发展商。书店惨淡经营,读者戮力支持(很多香港作家坚持来东岸这类书店买书,即使折扣不如许多大书店,还有的一买多本来赠送朋友),终不敌这些巨鳄大口一张。艰难的九十年代末一过,旺角书店胜地西洋菜南街的二楼书店纷纷搬离或者上升到十几楼上,原址纷纷被影音、化妆品、电讯公司所代替,的确,放一本书的空间可以放两部手机以上,一本书的利润只有十块钱左右,一部手机呢?

从那时开始,香港的书店史就是伤心史。我和许多关心香港文艺空间问题的作家多次为文抨击:香港一天不改变这地产霸权式畸形经济,香港一天不可能真正发展成文化大都会,这是贸发局投多少钱和宣传办香港书展、西九怎样发展M+博物馆、艺术发展局怎样扭尽脑筋都于事无补的。艺术真正的根脉永远始于民间,民营书店仅仅是其中一脉但却是非常关键的一脉,最鲜活也最脆弱。

进入二十一世纪,一零年代,书店继续演义,东岸倒了,洪叶倒了,神州搬到工厂区了,青文倒了,青文的罗志华老板殉书惨烈而逝……这是大量随自由行而来的大陆书痴所不知道的幕后悲剧。但香港的二楼书店们苦笑一声,又变着法子生存下去――意外的是,这次大家的生存策略:给自由行游客卖自由之书,也许无意参与了香港改变中国的大业,亦未可知。这真是周星驰一般的含泪英雄故事。

(选自《南方都市报・南方阅读周刊》,2011年)

篇10

【关键词】绝对数值;相对数值;相对性

如何让小学生能够比较清晰的体会分数的相对性呢?本人作如下设计:

一、简单导入,初见“相对性”

师:今天是个特殊的日子,这一天你能用一个数字表示吗?(1)你还能用其他的数表示吗?(24小时,1440分)你还能用其他数来表示这一天吗?1[]7,1[]31,1[]366为什么同样是一天,你却能用不同的数字表示呢?

设计意图:让学生初步感受“1天”相对不同的比较对象(单位1)得到不同的分数的情况,使学生对分数的相对性有初步的感受.

课堂反馈:因为一周7天,当一个学生说出1[]7后,另外两个分数学生根据3月份有31天、2012年共366天,可以很高兴的回答.

二、展现自学,领会意义

学生结合自己课前寻找分数的过程用数学语言描述它的意义.教师注意强调:什么看作单位“1”,平均分成几份,表示这样的几份,它的分数单位是多少,有几个这样的分数单位.

设计意图:让学生结合其他同学的回答与教师的板书,通过其数学语言的描述,暴露其数学思维的过程,在与同学、老师的思想交流中不断修正自己的数学思维,促使他们能够很好的掌握课本知识,充分理解分数的意义.

课堂反馈:学生经历了众多的、不同而具体的分数产生的过程,经过自己的思维整合后,基本上都能够用数学的语言来描述“分数的意义”.

三、操作演示,理解“相对性”

1.教师出示一个密封的袋子(内装8片小卡片),问:这袋子装的一些卡片,它的1[]2你怎么理解?你能说出它的1[]2是几个卡片吗?(第一个问题是分数意义的延伸,只是“单位1”模糊化,但可以让学生对分数的意义有进一步的理解.第二个问题是为了与后面的教学作对比.)

2.教师把袋子里的8张卡片展示在黑板上后问刚才的问题.

3.个别学生回答、操作、评价后,教师问:你们还可以提出什么问题?(于是就产生了1[]4,2[]4,3[]4,4[]4,1[]8等分数).

4.学生自主操作12个卡片,和同桌说说所产生的分数的意义(学生操作、交流).

5.学生汇报.

6.追问:同样是1[]4,8张卡片的1[]4与12张卡片的1[]4所代表的数量一样吗?为什么?

设计意图:通过具体的数学操作活动、语言表述,加深对分数意义的理解.经历比较1[]4,让学生进一步感受分数因单位“1”不同而产生的相对性.

课堂反馈:学生在被追问同样是1[]4,为何数量不同时.他们那一刹那的表情是呆滞的,后来却吼出来似的“因为单位‘1’不同”,那一刻学生的脸上充满着幸福.教师顺势告诉学生——这就是分数的相对性.

四、抽象提升,内化意义

1.12张卡片平均分成a分,每份是它的几分之几?5份呢?

2.a张卡片平均分成b分,每份是它的几分之几?5份呢?n份呢?

设计意图:从数字到字母,由具体到抽象,逐步引导学生从表面呈现的规律深入去探寻规律背后的数学本质,符号意识的培养有助于学生更好的进行数学表达和数学思考.使学生不仅能掌握分数的意义,更培养学生深刻性的思维,为将来学习分数问题奠定基础.

课堂反馈:大部分学生经过思考,都能回答.前面的学习铺垫比较扎实.

五、课堂练习

课堂练习内容(略)

设计意图:老师把教材上的内容讲解完后,一定要对所学的内容进行练习,所以老师有必要在课堂中拿出点时间让学生进行练习,这样能加深学生们对所学知识的理解,再加上老师针对具体事例进行讲解,能使学生们达到活学活用的程度.

六、课堂总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