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德经原文范文

时间:2023-03-14 01:28:29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道德经原文,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道德经原文

篇1

道德是一个民族繁衍生息过程中长期积攒的优秀文化元素的结晶体,是约束社会民众个人行为的重要指标。道德水平在很大程度上反映一个社会的发展程度,就青少年群体而言,道德认知水平在很大程度上可以反映基础教育工作的成效。

1.1有助于正确价值观的建立青少年时期是人生的重要时期,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都会在这个时期形成。道德教育工作可以很清楚地告诉青少年什么是对的,什么是不对的,并且通过众多的教育实例以及理论分析,可以让青少年透彻地理解,为什么这样是对的。人的价值观的形成过程是一个复杂的过程,是量变促成质变的过程,只有在青少年时期通过正确的引导,才能够保证他们形成正确的价值观,由此,道德教育十分重要,也十分必要。

1.2有助于良好学习氛围的构建青少年时期是学知识、学文化的重要时期,古语有云:幼学如漆。古时有孟母三迁,可见学习环境的重要性,良好的学习氛围对现代教育十分重要。德道教育工作能够结合具体事例不断教育、不断感染我们的青少年,让他们在学习的过程中耳濡目染,从而形成群体效应,构建起良好的学习氛围。

1.3有助于青少年正确审美情趣的形成审美情趣是一个具体的自然人在长期的观察、判别、思考过程中形成的审美鉴赏能力。正确的积极向上的审美情趣十分重要,若一个人的审美情趣偏离主流审美,就很容易“变态”,进而形成不正确的、畸形的世界观和价值观。展现人性美、社会美是道德教育工作的一个重要主题,只有正确地看美、审美、品美,才能够构建起健全的人格。

1.4有助于构建良好的校园环境人是社会性动物,只要有人就会有群体;相反的,群体的行为也会很大程度上改变一个人。道德教育工作的开展是面对整个青少年群体,每个人都会在学习的过程中不断成长、不断成熟。所有人的共同成长的结果就是构建起积极向上的校园环境。

2当前道德教育存在的问题

2.1网络发达,充斥各类不良信息现代社会是网络社会,网络上健康信息、不良信息鱼龙混杂。而青少年时期正是生理成长和心理成长的重要时期,很多学生分辨不了什么是正确的,什么是错误的,迷恋网络,并在垃圾咨询、不良信息的影响下,形成畸形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

2.2校园环境复杂,不良社会人员较多随着我国城市化的不断推进,城市人员构成越来越复杂,校园也不例外。几乎每个学校校园中都会充斥着这样那样的人群。很多青少年在社会不良人员诱导下,逐渐认同他们的做事行为准则,道德教育工作难以开展。

2.3青少年思想前卫当前,九零后、零零后已经“崛起”,他们从小的生活环境和八零后、七零后有着很大的不同,对世界的看法也有所不一。很多青少年觉得道德教育工作讲述的都是老古董,“不入流”,不认同道德教育工作的内容。

2.4传统文化缺失我国是一个拥有着五千年历史的古国,有着灿烂的历史和文化。但是当前我国经济腾飞的同时,传统文化的缺失也越来越严重。文化是凝聚一个民族、一个国家的思想凝合剂,传统文化的缺失也是当前道德教育开展的一个阻碍因素。

3如何加强道德教育

加强道德教育工作迫在眉睫,笔者结合工作实际,提出以下几点加强措施。

3.1加强传统文化宣传传统文化不能丢,要深入研究历史,要挖掘出我国传统文化中积极的、正面的文化因素,摒弃文化糟粕,在全社会范围内宣传传统文化、弘扬传统文化。只有在文化上形成高度的认同感,才能够有效地在青少年群体中开展道德教育工作。

3.2强化道德教育师资力量道德教育工作专业性、正对性很强,需要专业的教师队伍。要加强道德教育师资力量建设,要从专业教育、培训的角度入手,着重加强队伍业务能力,同时要着力于研究新时达新形势下青少年思想道德发展的动向,进行有针对性的教育。

3.3加强网络舆情管理当前青少年都喜爱网络,从网络上获取知识、增长知识也是十分必要的。但是网络是另外一个世界,只有加强网络舆情管理工作,坚决扫清不良信息,还青少年一个纯洁的网络世界。另外一方面,校园网,校园FTP也是一个重要的信息共享平台,各个院校如果能够最大程度上丰富自身的信息量,也是构建良好网络环境的一个重要措施。

3.4加强正确价值观的引导我们在开展道德教育的过程中,要正确引导青少年的价值观,这个十分重要。要让青少年明白自己是什么样的一个人,将来要成为什么样的人,认同什么样的价值。只有这样,他们才会明白自己当前做的事情有没有意义,对自己将来的人生来说是正能量还是负能量。正确价值观的引导,能够有效避免青少年在最重要的时期无所事事,让他们的每一天都活得充实,有意义。青少年是国家的未来,做好道德教育工作的意义显得尤为重要,只有认真分析研究、有效有力执行才能够做好。

4结束语

篇2

一、担经挑舞蹈的起源与发展

在淮阳这块古老的土地上多少年流传着这样一个传说,往古之时,四极废,九州裂,天不兼覆,地不周载。人类始祖女娲因炼五色石补苍天,斩鳌足立四极,杀黑龙止,孕育万物,抟土造人。因此,触犯了玉皇大帝的律例,被化为黑狗并抛进了恶狗庄,受尽百般折磨。女娲的女儿宓妃决心救出自己的母亲,宓妃做了俩花篮,一个花篮扎成龙,另一个扎的则是凤,插上花,并把她写的孝敬母亲的经文放在里头,用竹扁担挑上花篮,一边哼唱着经文一边担着经挑(花篮),勇敢机智地独闯恶狗庄,并成功救出了母亲。宓妃唱着经文、担着经挑救母亲的故事从此广为流传。世人为了颂扬女娲的功德、传扬宓妃的孝心,于是便模仿起宓妃担着经挑唱诵经文,但是人们觉得只担着经挑来回走有些单调,于是就在“走”的基础上又增加了队形的变化。延续至今,演变成为历朝历代祭祀祖先的(巫舞)舞蹈——担经挑。

仲春二月,春回大地,万木复苏。从农历二月初二到三月初三,每天约几十万的人群涌向淮阳太昊陵朝圣,在陵墓边形成了名闻遐尔的“二月会”,也叫“人祖古会”。在二月会上可看到一群群肩担青龙、彩凤花篮,手敲竹板,边舞边唱的团体。她们时而慷慨激昂,时而低吟诵唱。舞者多是年长的婆婆,每年二月会时,她们高举黄绫青龙旗,浩浩荡荡从四面八方来到太昊陵。她们先祭拜“人祖爷“(伏羲)然后到统天殿、显仁殿、伏羲陵前的空闲场地上为游人香客表演担经挑。如今有越来越多的人加入到担经挑的队伍中,表演者不仅有妇女而且还有年轻的小伙子(在担经挑的习俗中担经挑是传女不传男的),为美好而幸福的生活载歌载舞。有时跳舞的人会越来越多,因为在担经挑的表演过程中,行人都会停下脚步伫立到周围观看,进而加入到担经挑的队伍中。人们或手拿一副竹板,或一个担经挑的花篮,又或着一件担经挑舞者的上衣或头饰,合着竹板敲打出轻快的节奏,跟着舞蹈的步伐尽情起舞。在无形中传承着这种古老的文化艺术形式。担经挑的队员大多是普普通通的农家妇女,她们没有美丽的演出服,没有化演出时的妆容,没有经过专业的训练,她们有的是一颗快乐的心,以及对美好生活的认真的态度与感激。也正是因为这样,她们的舞姿朴素而自然,表情情切而动人,她们所呈现的正是原生态舞蹈艺术的魅力,表达出她们对生活真、善、美的追求。在淮阳,每逢祈福还愿、祭祖庆典、大型庙会等民俗活动,都可看到担经挑。只要有一块空地,就可以无拘无束,尽情地展现唱经(歌唱的一种)和舞蹈的风采。如今担经挑已成了陈州一带的群众娱乐健身的民间舞蹈,每逢初一、十五,民间的妇女就组织成一个个的舞蹈队来太昊陵表演,形成了一道独特的风景。

二、原生态舞蹈担经挑的社会功能

(一)祭祀祖先、祈福还愿

在淮阳,每逢农历的初一和十五,二月二至三月三都会有庙会。初一和十五的庙会是一天,二月二至三月三的庙会是一个月(当地人说二月陵庙会)。在庙会上都可以看到担经挑的舞蹈。淮阳有每年一度的祭祖大典,每逢这天会有太昊陵的管理人员组织,将宰好的整只牛、羊、猪还有酒、水果放在人祖爷(伏羲)的供桌上。在祭祖的仪式中,担经挑是必不可少的。祭祖当天,担经挑的队员早早来到太昊陵,沐浴、更衣、进香,然后才能到大殿前的空地上表演担经挑。老斋公们说担经挑是表演给祖先、神灵看的,是为了歌颂祖先的功德、感谢祖先的保佑。当地的人们会经常去太昊陵祈福,保佑生意兴隆、家庭幸福和睦、身体健康、孩子学业有成等。有时人们遇到难以解决的问题时也会去太昊陵许愿。无论是祈福还是许愿,人们都会去还愿。如果当初与祖先有约定的话,还愿时一定会请上“担经挑”在大殿前恭敬地边唱经文,边担着花篮舞蹈。

(二)强健体魄,愉悦心灵,传承古老文明

担经挑是淮阳人祈福还愿的重要形式,也是淮阳人民在民俗节日里最喜爱的活动。担经挑的成员大多是来自农村的妇女,她们的年龄相差比较大,有30多岁的年轻人,也有已经七八十岁的老人,她们有说有笑,其乐融融,体现出大家庭的友爱。她们伴着竹板轻快的节奏唱着快乐的经歌,担着花篮跳着轻松自在的舞步。如果不赶到农忙时,每天都要跳上好几个小时,即使有时汗流浃背她们也不觉得累。如今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越来越多的人参与进来,曾经传女不传男的风俗基本淡化。随着观念的转变,许多青年男女逐渐参与到这种活动中来,他们认为这是传播古代优秀文化的方式,他们有责任继承发扬这种民俗,让其更好地流传下去。

三、原生态舞蹈担经挑的美学价值

篇3

>> 从传统到现代:文学经典的建构元素 从传统到现代的涅 从传统到现代的衍变 从传统到现代――谈声乐演唱方法的嬗变 英国农业,从传统到现代的突破之路 从传统农户到现代农户的分化与变迁 普育:从传统到现代的嬗变 绿色产业:从传统到现代的嬗变 中国商法的轨迹:从传统到现代 从传统农夫到现代农民的角色转变 从传统农民到现代农民:教育的角色转变 从传统到转向现代:中国“海派”绘画的现代性取向 中国现代文学经典与新闻经典的建构 从传统到现代:实现党的执政理念与模式的根本转变 从传统农庄到现代城市社区转型的曲折历程 从传统到现代:《赵氏孤儿》当代阐释中情与理的转换 从传统到现代:农村基层政权公信力的生成与变迁 英语听写:从传统模式到现代课改的蜕变 孙瑞哲:重构从传统到现代的体系化优势 清末新型知识群体:从传统士大夫到现代知识分子的转型 常见问题解答 当前所在位置:.

{15}王彬彬:《文坛三户――金庸・王朔・余秋雨:当代三大文学论争辨析》,大象出版社2001年版,第3-22页;王朔:《我看金庸》,春风文艺出版社2000年版,第71-78页。

{16}赵勇:《什么时候读金庸》,《文学自由谈》2006年第3期。

{17}{19}{22}邵燕君:《倾斜的文学场――当代文学生产机制的市场化转型》,江苏人民出版社2003年版,第165-166页、第160-162页、第160页。

{18}{20}赵勇:《为什么喜欢读路遥》,《书里书外的流年碎影》,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1年版,第82页、第83页。

{21}赵勇:《今天我们怎样怀念路遥》的网络跟帖,http:///blogger/post_read.aspBlogID=362739&Post

ID=11806739.

{23}戴锦华编:《书写文化英雄――世纪之交的文化研究》,江苏人民出版社2000年版,第136-137页。

{24}黄书泉:《文学消费与当代文学经典建构――以〈平凡的世界〉为例》,《扬子江评论》2013年第1期。有关“恒态经典”和“动态经典”的论述可参见[加]斯蒂文・托托西著,马瑞琦译:《文学研究的合法化》,北京大W出版社1997年版,第43-44页。

{25}{26}赵毅衡:《两种经典更新与符号双轴位移》,《文艺研究》2007年第12期。

{27}[英]约翰逊著,李赋宁、潘家洵译:《〈莎士比亚戏剧集〉序言》,见杨周翰编:《莎士比亚评论汇编》(上),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79年版,第38页。

篇4

在我的书橱里,有一件我喜爱的玩具―一架天文望远镜。 (1)

我说说它的来历吧!它是我爸爸教研室的李叔叔从美国买来送给我的。从那天起,我就和这位“千里眼”交上了朋友。

它是由三个部分组成的。第一部分是看的镜筒,是塑料做的,上面雪白雪白,都能照出人的影子。两头是黑的,里面装有镜片,前面大,后面小。在前面还有一个黑色的盖子。 (2)第二部分是三脚架,它是用来搁镜筒的,上面有一个半圆形的,两边有两个小孔是装螺丝的。最下面是三根黑色的硬塑料管。当它们分开时,就一起支住了镜管。 (3)第三部分是接眼镜,它是一个细直的小镜,也是塑料做的。它不但能帮助我们观察,还使整个天文望远镜更加美观。 (4)

在晴朗的夏夜,我小心翼翼地拿出望远镜,又仔仔细细地装好,然后眯着眼,弓着腰,一声不响地看。有时半天也找不到月亮,我就非把它找到不可。用它看月亮特别清楚。只见月亮上一个个环形坑黑黑的,荒凉极了。 (5)

有一次望远镜上少了一个螺丝,我急得像热锅上的蚂蚁。用扫把在家里扫了一遍,没找到。结果我急得一蹦,“啪”的一声那个小螺丝从我口袋里掉出来。哎呀,我真粗心。 (6)

现在,晚上我做完功课,只要天气晴朗,我就津津有味地趴在望远镜前看着那神秘的夜空。(7)

啊,我爱这珍贵的望远镜!

【治疗方案】

这是篇状物习作。状物好比静物写生,既要写得准确、具体,还要生动有味,读来情趣盎然。

但这篇习作写得杂乱含糊,天文望远镜的结构、用途均未写清,更突出的问题是习作写得毫无情趣。状物不是工厂的产品说明书。状物常常和抒情、寓意相连。比如 《我爱故乡的杨梅》,作者描摹杨梅树,果的形、色、味,是为了抒发眷恋家乡之情。所以文章的字里行间都透出作者的深情。这篇习作题为 《我心爱的天文望远镜》,可是综观全文,除了头尾有“喜爱”一类的词外,几乎找不到其他体现“心爱”之情的文句。

该怎么改呢?首先可改用和李叔叔交谈的方式,介绍天文望远镜的来历、外形、质地和结构。这样写既真实又易于表达“心爱”之情,文句也会生动活泼些。其次要在联想上下功夫,要用充满情感的语言写。要描绘用它观察星空时的所见所思,要写观察到的景物,更要写好由景物触发的幻觉、遐想、志向……这样有情有景,有虚有实,读来自会耐人寻味、引起共鸣。

【康复出院】

我家里有好多新奇有趣的玩具:自动冲锋枪、电动小汽车、杂技小飞机……这些我都喜欢,可是我最心爱的还是那架放在小书橱里的天文望远镜。

因为它是爸爸教研室的李叔叔从美国带给我的礼物。

记得去年的“六一”节前,爸爸带我到刚从美国留学回来的李叔叔家玩。一进门,李叔叔就笑盈盈地说:“动动,来,送你一件节日礼物。”“真的?那太好了!李叔叔,现在就能让我看看吗?”我迫不及待地说。“可以。”李叔叔一边应着,一边转身从屋里拿出一个穿着“花衣裳”的长盒子说,“这是一架塑料做的天文望远镜,美国的孩子可喜欢它啦!送给你,好好观察星星和月亮,长大也去研究宇宙吧!”我捧过望远镜盒,心里乐开了花,再一细看,这盒子比我手臂还长呢!

李叔叔帮我打开盒子,一边组装着望远镜一边向我介绍着。这望远镜分两大部分。第一部分是单管镜筒,镜筒中间是银白色的,光溜溜、亮闪闪,都能照出我的小脸。镜筒两头是黑色的,装着镜片。前面大的镜头叫物镜,平时上面还有一个盖子保护着镜片。后面和镜筒呈直角的是接眼镜。有趣的是,镜筒上还有一个像钢笔那么大的瞄准镜。它呀,不但能帮我更快地找到月亮、星星,而且使得镜筒更加漂亮。第二部分是三根黑色的支脚。两枚金属小螺丝将望远镜盒三脚架连成了一体,粗看像一挺最新式的机关枪。我看着看着,不住地点头。

回家以后一连三天都是阴天,我恨得直跺脚。好不容易等到第四天才放晴。晚上,妈妈说:“今晚去看《自古英雄出少年》,你去不去?”这部电影我很早就想看,但那时,我的心早已被天文望远镜深深地吸引住了,便说:“不去!”爸爸妈妈走了,我小心翼翼地将望远镜装好,然后眯着眼,弓着腰,一声不响地俯在镜头上看。先看到的是我家的窗户框,再是黑幕似的夜空。啊,眼前终于出现了月亮。那又圆又亮的月亮上满是一个个黑色的环形山。镜头再一移,眼前出现了满天眨眼的星星,像镶嵌在黑丝绒上的宝石,又像神秘的宇宙老人撒下的诱人的一串串诱人的夜明珠。看着看着,我的眼睛模糊了,再看月亮,月亮不再那么荒凉了。我仿佛看见了正在翩翩起舞的嫦娥,桂花树下提斧的吴刚……我仿佛随着望远镜中射出的光,在星空中追逐飞翔……啊,要是有一天我能上天,到月亮上去再用这望远镜看看咱们的地球、祖国的长城、可爱的家乡,那该多美啊!

我这珍贵的天文望远镜,它给我装上了“千里眼”,使我懂得更多,给我无穷的乐趣和美好的遐想。

篇5

福建永安一中 陈聿章

纵观十多年中学语文教改的轨迹,可以看到,中学语文教学是沿着“加强基础——培养能力——开发智力—培养非智力因素——学法指导”的方向逐步深入发展的。当前,中学语文界为引导学生生动活泼、生动有地学习语文,正在深化改革,探索规律,走“教会学生学习”之路,已成为广大语文教师的共识,也是语文学改革的科学总结和深化改革的必然趋势。

一、学法指导的原则

以中学语文教学大纲为指导,以语文学科本身的特点和中学生学习语文的特点为依据,语文学法指导应遵循以下若干原则:

(一)改革教法与指导学法并行不悖的原则

就教学过程而言,教与学是同一事物的两个方面。我国古代教育名篇《学记》中就有“教学半”的说法。吕淑湘先生则更是言简意赅:“教学,教学,就是‘教’学生‘学’”。美国认知心理学家奥苏贝尔指出,教与学是一回事的两个方面,两者在逻辑上是可以分开来研究的,但实质上是联系在一起的。就一般而言,好的学法是以好的教法为前提而获得的,好的教法又是保证好的学法的运用而选定的,教法与学法必须协调同步。而语文学法指导,则是探索教法与学法融合规律,解决教法与学法怎样组合、渗透更科学的问题,它的基本思路就是:实现教法与学法在教学过程中的最佳结合。教师指导学生学习语文好比指导学生去掰一个壳子,既要讲清掰开壳子的目的、知识、方法,又要重视学生在得到知识与方法后更想掰开壳子摸到核心的心理,从而使教法与学法得到有机组合。在这方面,湖北黎世法老师的“六课型单元教学法”给我们提供了不少经验。他研究中学生学习的八个环节,并从中抽象出十条心理规律作为中学生的本质学情,同时根据中学生最优学习方法中的六个主体环节设计了相应的六种基本课型:自学课、启发课、复习课、作业课、改错课、小结课,以此来保证教学适合学情的要求,教法适合学法的要求。这种课堂结构的设计使学法与教法互为作用,优化了课堂教学结构,改变了过去单纯重视教法改革而忽视学法研究的状况。

(二)在掌握知识过程中发展智力的原则

学生的智力,既是教学培养的目标之一,也是影响教学效果的一个很重要的因素。按照学法指导的理论,传授知识本身,是为了让学生在掌握一定知识基础上具备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这就是思维能力,而思维能力是智力因素中的核心,由此看来,向学生传授知识的目的的一个极其重要的方面就是发展学生的智力,而不是单纯的积累知识。

智力是不能传授的,然而传授知识与发展智力又是互相联系的。古人云:“才,需学也,非学无以广才,非志无以广学。”一方面,学习知识不仅必须以一定的智力发展水平为前提,而且必须通过紧张的智力活动才能完成,教学过程中,学生一点脑子不动,不进行一点智力活动,教学活动也无法进行。另一方面,智力的发展也不是凭空的,是在学习知识的过程中逐步发展的,离开了知识的学习与传授,发展智力就犹如空中楼阁,无所依托。反过来,智力的发展又促进了知识的掌握,所以,教学的全部努力即是让学生在掌握知识的过程中发展智力。我国语文教育受千百年传统教育的影响,历来重视学生掌握书本知识,忽视智力的发展。当前,我国学校教育工作中普遍存在片面追求升学率,作业量大、难题多,考试频繁,学生死记硬背等现象,极大不利于发展学生智力,这一现象不可避免地影响和左右着语文教学。有的学生抱怨说:“现在学校里语文教学是:记忆力用得过多,而思维力用得过少。”这兴许还是学生“重理轻文”的一个很重要的原因。庄子《逍遥游》中说:“水之积也不厚,则其负大舟也无力。”离开了知识就谈不上学习,离开了智力就谈不上会学,离开了方法就谈不上善学。知识积累越丰富,就越有利于智力发展,学法的掌握也就越容易。因此,学法指导,必须把知识的习得、智力的开发与学法的掌握有机结合起来。

(三)在发展智力因素过程中开发利用非智力因素的原则

语文教学目标的完成,固然与学生的智力因素,诸如注意力、观察力、记忆力、想象力、思维力等有直接的联系,以前传统的课堂教学也着重抓了这些能力的培养,但与学生的非智力因素,如学习兴趣、学习动机、学习情绪、学习意志等不无关系,有时甚至有很重要的关系。根据学生感知教材的心理分析,学生掌握知识、形成技能,是通过对教材的感知、理解、巩固、应用四个基本环节来实现的,而在这些环节中学习兴趣、学习动机、学习意志都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

巴班斯基说:“如果学生养成积极的学习态度,如果他们有认识兴趣,有获得知识技能和技巧的需要,如果他们形成了义务感、责任心以及其他的学习动机,那么他们的学习活动就一定会更有效。”上海师大燕国材教授曾概括出公式:A=f(I·N),意即在其他条件相等的情况下,学习的成功(A)是由智力因素(I)与非智力因素(N )共同决定的,学习的理论告诉我们,除了发展学生的智力因素外,还要开发和利用他们的非智力因素。学法指导的实践证明,不解决“愿学”、“乐学”的问题,也就谈不上“会学”、“善学”的问题。学习方法的掌握和学习能力的发展作为一个动态过程,“愿学”和“乐学”是推动其发展的前提和动力。

(四)从学法理论指导操作训练中体验学法的原则

对学生实施学法指导,必须让学生了解一些有关学习的理论知识。例如,指导学生掌握记忆的方法,就应当先让学生知道什么是记忆和记忆的心理过程,如何提高记忆水平等有关知识。又如,智力水平问题,对学生而言是一个极其敏感的问题,教师有必要就智力的内涵,各要素的核心及其相互间关系,发展开发智力的途径等知识作精要讲解,使学生明确学习的关键及其指归是什么。然而学法指导绝不可停留在对方法知识的介绍上,而应当通过实际的操作训练,让学生体验到学法是否可行有效,以资转化为技能,养成习惯。这里的“训练”不等于一般的“练习”。练习往往放在新课结束之后,常常仅限于书面作业,教师的“主导”作用并不明显,而训练则突出了教师的主导作用,贯穿于整个教学活动之中,使学生在有计划有指导的训练中获得知识,形成能力,发展智力。

理想的中学语文教学过程应当是:“在教师的激励、组织、启发、诱导下,学生主动地获取有关语文的真知,逐步学会语文的方法,初步地掌握听、说、读、写、思的能力,并为进一步发展这种能力终至形成习惯提供基础。这样一种有领导的学习思考、研究和练习的过程使学生在这一过程中能自始自终多方面受到严格、认真的语文训练,以提高教学的有效性。这是一种以提高训练效率为中心组织教学过程的思想。在具体的教学中,力求每节课的教学过程都由若干互相联结渗透的有关听、说、读、写、思的练习群组成的,尽量压缩非训练性因素,突出训练性因素,或变非训练性因素为训练因素。

(五)坚持统一指导与个别指导相结合的原则

统一指导是学法指导的重要形式,它可以面向全体学生,使学生掌握学法的一般知识。但每个学生都有各自的性格特点、学习基础和学习习惯,只有当学法指导和学生各自的特点、各自的知识与经验水平产生共鸣时,才更有针对性,才能发挥方法的功效。因此,教师在重视统一指导的同时,要针对学生的实际情况进行个别指导,指导学生选择适合自己个性特点的行之有效的科学学习方法,使二者相辅相成。

二、学法指导的方式途径

(一)精心计划,多形式进行学法指导

语文学法指导,要结合语文学科的特点,以学生的学习心理、学习过程和认知规律为研究对象,揭示语文学习的本质、规律、探索科学的语文学习方法,加强语言修养,指导学生学习,提高语文能力。学法指导从内容上讲,首先要注视指导学生掌握优化语文学习环节的方法;其次要从端正学习态度、坚韧学习意志、良好的学习习惯等方面,对学生加强激发学习动力的方法指导;再次要加强开启智力潜能,培养创造才干的指导。从具体操作上看,应当长计划,短安排,坚持循序渐进,一以贯之。

(二)有机渗透,寓学法于教学之中

课堂教学,是学法指导的根本途径,也是学法指导经常化、具体化,出效益的最有效途径,因此,学法指导必定应走渗透课堂教学这个主渠道。课堂教学应当是一个过程,而不是一个支离破碎、杂乱无章、随意组合的复合结构。在这个过程中,要为学生“怎样学习”导向,教学生学会学习。为此目的,就必须改革传统的“教”为中心的课堂结构,设计以“导”为核心的课堂教学结构。按此结构,课堂教学应从以下几个环节有机渗透学法指导:(1)备课要明学情,备学法, 即了解本班学生的学习实际情况,有针对性地设计学法训练,提高学法指导的自觉性。(2)预习设计要指点方法,即要教会学生全册预习法、 单元预习法,又要根据课文特点指导相应的具体的预习方法。(3 )教法的选择应有利于指导学法,为学生良好学法的形成提供借鉴和规范。(4 )教师讲解过程要示范学法和点拨学法。(5 )整个教学过程要重视指导自悟和总结学法。(6)练习设计要有助于学生运用学法,迁移学法, 使之“受用终身”。

(三)建章立制,确保学法指导到位

学习常规,是学法指导的合理积淀,能对学生学法实行有效调控,并处于有序运行和良性运行状态,具有较强的激励、制约和导向作用。叶圣陶先生给《中学生》杂志写的复刊词别强调,“凡是好的态度和好的方法,都要使之化为习惯。只有熟练得成了习惯好的态度才能随时随地运用,好像出于本能,一辈子受用不尽。”要使学生形成良好习惯,就要帮助学生拟定一些学习常规,如自学(预习)常规、上课常规、阅读常规、作业常规、复习常规、课外学习常规等等。让学生按常规学习,以便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只有按一定规范形成的习惯,才是良好的习惯,这是人们常说的“大匠诲人,必以规矩”。如,指导学生自学(预习),按照“读查思写”程序进行,要求按“自读”(阅读感知课文内容,动笔进行圈点批画),“自查”(查阅工具书和有关资料,参阅课文下面的注释和课文前后的“学习重点”、“学习提示”、“思考和练习”等),“自思”(思考自学目标提出的要求,思考课后习题与课文内容的关系),“自学”(写出自学笔记,检索积累自学收获)四个步骤进行自学,每一步都有具体有效的操作规范。学法指导设计的特点:(1)每课学法指导都要紧扣教学目标;(2)每课的学法指导都要依据课文特色;(3)每项学法都要有具体的操作要领;(4)每项学法都有相应的系统训练题配套,从而保证了学法指导的到位。

(四)横向联系,实现学法“三个沟通”

横向联系,就是要在学法指导中把语文学科的学习同其它学科的知识广泛联系起来,由局部转向全面,由微观转向宏观,使语文知识同其它学科知识在相互渗透中融会贯通,协同发展,产生相互促进的“共生效应”,从而有利于学生结构向智能结构转化,有利于学生语文素质的提高。美国著名教育家华特·B ·科勒涅斯说:“语文学习的外延和生活的外延相等。”所谓“三个沟通”,就是语文学法指导与社会生活沟通,课内语文学习与课外活动相沟通,语文学科与其它学科相沟通。学法指导不能教师“剃头挑子一头热”,还必须重视学生在学学法、用学法、创学法方面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三个沟通”,沟通了学法指导的多种途径,充分发挥家庭、社会环境和相关学习背景的指导渗透作用。

三、学法指导应注意的问题

(一)要把“指”和“导”统一起来,对已揭示出的学法不可时过当堂便弃之不用。

(二)要具体可行,即不可用“只言片语”或“教条”揭示学法,导致学生自主学习时不能迁移操作和灵活调控。

(三)要把教师总结与学生自我总结结合起来,避免再次落入“包办式”和“注入式”的窠臼。

(四)要把学法指导纳入教学过程中,作为一个重要环节,而不是大撒手的“放羊”,致使其名存实亡。

(五)要力戒“模式主义”,防止盲目的生搬硬套,而背离教学重点。

(六)要循序渐进,由简到繁,从浅入深,形成过程,忌要求过高,急于求成。

篇6

[关键词]辅导员;引领学生;践行;大学精神;文化

辅导员在引领当代大学生践行大学校园精神和文化的过程中必须明确自身的职责,双管齐下,全方位监管,建设一支高素质的辅导员队伍,从学生的角度出发,切实帮助学生解决学习中和生活中遇到的实际问题,缩短辅导员和学生之间的距离,进而促进学生的成长和发展,推动高校的快速发展。

一、大学精神与大学文化

辅导员要想引领当代大学生践行大学校园文化和精神,必须明确大学校园文化和精神之间的关系,大学文化是在大学发展的过程中逐渐形成并发展起来的,大学文化也是一所大学的办学宗旨和教学战略,坚持以学生和教师为主体和根本,学生和教师都是大学文化建设的空间背景,围绕校园活动展开,不断积累沉淀,并把大学文化作用于学生和教师的行为和思想中。大学文化包括以下内容:一是物质文化,二是制度文化,三是精神文化。校园文化是大学特有的文化景象,根据教师和学生的实际需求所形成的大学发展目标。虽然大学文化是隐性文化,但是大学文化充满整个校园,对学生的成长,教师的发展都有着至关重要的影响。大学文化也是大学精神最直接的体现,大学精神可以更好地推动大学的发展。辅导员作为大学文化和精神践行者,在大学精神和文化传播建设中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

二、辅导员在大学精神和文化建设中的意义

大学文化是大学建设的关键环节,建设的主要形式就是开展思想政治教育,辅导员是校园文化和精神建设的关键实施者。辅导员已经成为大学管理队伍中不可或缺的部分,辅导员要明确自身的工作职责,全力做好本职工作,自觉参与到大学文化和精神建设中。辅导员也是大学文化和精神建设的动力,有利于大学生整体素养的提高,进而弘扬大学文化和精神。辅导员的角色有以下几个:一是校园文化和精神的创造者,二是校园文化和精神的组织者,三是校园文化和精神实施者,四是校园文化和精神的引领者,五是校园文化和精神的服务者。辅导员在大学中主要会为学生讲解以下内容:一是《思想道德和法律基础》二是《中国近代史》三是《形势与政策》。辅导员和学生接触的比较多,可以潜移默化的影响学生的思想和行为,其中比较符合学生意识的文化精华会被保存下来,成为大学文化和精神的一部分。由此可以看出,辅导员在引领当代大学生践行大学文化和精神中的作用。大学是为社会输出高素质人才的场所,大学必须坚持“以学生为本”的教学和管理理念,辅导员要起到承上启下的作用,连接学生和大学领导者,和谐教师和学生之间的关系。

大学生是大学的主要群体,学校的教学和管理活动都是围绕大学生开展的。辅导员会在校园内开展多形式的文化活动,为学生搭建广阔的平台,促进学生的成长和发展,辅导员主要负责当代大学生的第二课堂,合理利用校园资源。辅导员可以定期举办以下活动:一是艺术欣赏,二是歌曲表演,三是舞蹈表演,四是书法,五是绘画,六是摄影,七是辩论,并在各项活动和比赛中起到引导作用。

辅导员已经成为当代大学生的专职教师,对学生的学习和生活进行管理。大学辅导员还需要开展以下工作:一是协助院校制定学生管理方案,二是检查学生的日常学习情况,三是三好学生的评定,四是学生标兵评选,五是优良班级的评定,这些都需要辅导员做到细心,精心。随着社会的快速发展,网络技术也得到迅猛发展,网络技术已经广泛应用于大学文化和精神建设中,网络文化成为大学文化中不可或缺的部分。但是,网络信息量非常大,辅导员必须起到引领作用,取其精华,充分利用好网络技术。辅导员已经成为大学文化和精神建设的服务者,必须从学生的角度出发去看待问题,一切为了学生着想,对大学生的生活和学习进行合理规划,并为学生提供展示自我的空间和机会,为大学生提供良好的生活和学习环境,促进大学生的成长和发展。因此,辅导员必须加强自身学习,多阅读书籍,丰富自身的知识储备,以身作则,为学生做一个好的榜样。辅导员还需要多和教师进行学习,多和经验丰富的辅导员进行沟通和交流,丰富自身的工作经验。

三、辅导员引领学生践行大学精神与文化的几要素

要想充分发挥出辅导员在引领大学生践行大学精神和文化中的作用,高校管理人员要认识到大学辅导员的重要性,并结合实际情况合理采取措施,充分发挥出辅导员在引领大学生践行大学精神和文化中的作用。高校管理人员还必须认识到加强辅导员培训的重要性,丰富辅导员培训形式,加大辅导员培训方面的资金投入。辅导员内部需要定期开展研讨会,研究分析日常工作的重点和难点,如果发现自身工作中存在问题,就必须详细分析问题存在的原因,并针对存在的问题及时采取调整对策。辅导员的一言一行都对大学生践行大学精神和文化有很大影响,辅导员必须自觉规范自身行为,提高自身的综合素质,用行动去感染当代大学生践行大学精神和文化。高校还需要在辅导员内部设置奖励和惩罚机制,对于表现优秀的辅导员给予一定的物质奖励和精神奖励,提高辅导员的工作热情和积极性,对于表现不佳的辅导员,高校也要给出相应的惩罚,规范辅导员的行为。高校辅导员需要从以下几个方面加强自身学习:一是政治思想理论,二是时事政策,三是学生事务管理,四是就业指导,五是职业生涯规划,六是管理学,七是社会学,八是心理学,九是美学。在新形势下,高校和社会对于辅导员的要求都比较高,对辅导员的内在修养和综合素质都提出了较高的要求,高校辅导员必须不断补充知识,才能做到有问必答,把知识传授给学生,提高自身在学生心中的信任度。辅导员要时时关注大学生的情感变化,特别是在网络时代,大学生的思想会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辅导员必须及时掌握大学生的相关信息,并对此做出合理的判断和决策。辅导员要对于自身的工作作出合理归化,明确自身的发展目标。

辅导员的工作是一项长期性工作,辅导员不仅是学生的老师,也是学生的家长,切实帮助大学生解决生活中和学习中遇到的实际问题。通常情况下,大学辅导员会管理一个或者多个班级的学生事务。辅导员需要帮助大学生树立科学的人生观和价值观,实现大学生的理想,坚定信念,引导大学生树立科学的人生目标,并不断提高大学生的道德品质,多和学生进行沟通交流,引导学生做到自爱,自尊,自信,培养当代大学生用于克服困难的能力,有针对性的帮助大学生开展学习活动,养成健康的生活习惯。辅导员要引导学生关注当今社会热点和焦点问题,及时对大学生进行教育和管理,维护校园秩序。每位学生的家庭状况不同,辅导员要针对家庭比较困难的学生采取帮助对策,可以让学生进行勤工助学,帮助家庭困难的学生渡过难关,完成学业。对于即将毕业的大学生,辅导员必须做好大学生就业指导工作,帮助大学生树立科学的就业观。辅导员还需要组织、协调班主任、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和组织员等工作骨干共同做好经常性的思想政治工作,在学生中间开展形式多样的教育活动。辅导员要结合班级内每一位学生的特点和实际情况合理制定学生管理方案,提高学生学习的热情和积极性,实现有效管理,促进学生的成长和发展,引导学生践行大学精神和文化。辅导员还需要协助教师对于学生的家长进行沟通交流,把学生在学校的情况告知给家长,这样才能实现有效管理。

篇7

根据卫生部的统计资料显示,2002年医患纠纷事件有5000多起,2004年是8000多起,2006年发生了10248起,2010年陡增至17243起,年均增幅在30%以上。中国医院协会等机构于2012年12月至2013年7月期间的统计表明,我国暴力伤医事件逐年递增,每年每所医院发生的平均数从2008年的20.6次上升到了2012年的27.3次。虽然相比目前全国医疗机构每年提供的20多亿人次医疗服务,真正属于医患关系紧张的还是少数,但对构建和谐社会,还是产生了不可忽视的影响。

一、调查对象与调查方法

本研究先对湖北省和河南省的城市和乡镇医院的医护人员进行结构化访谈,然后对患者进行问卷调查。问卷采用PDRQ-15中文译本和维克森林医师信任量表(WFPTS)分别测量患者对医患关系的看法和患者对医生的信任,问卷共回收322份问卷(患者年龄的M=25.05,SD=8.67),其中男性157人,女性162人;其中162人有直接住院经历,75人有间接住院经历,85人无住院经历。

二、调查结果

(一)医患信任表现出城乡差异

由访谈结果可知,患者对医生的信任感普遍偏低,但表现出城乡差异。相对于城市医院,乡村医院患者对医护人员更加信任。而且患者对医护人员的信任受自身人际交往范围的影响,表现出熟人效应。

(二)医患新闻报道对医患关系的影响因人而异,存在负强化现象

由访谈结果可知,新闻对于大众的影响因人而异,但大多数人都认为夸大的新闻报道会使医患关系恶化。所有医生都表示医患纠纷事件及其新闻报道不会影响到其对患者的态度,但会对其职业预期、心态、情绪产生影响。而且医患人员工作年限越长,新闻报道对医患关系的影响越小。而大多数患者对于医护人员的印象还是比较好的,并没有完全受到外界的影响,还是注重自己的亲身体验。

对医患纠纷的报道大多是消极的,一般给人留下不好的印象。在阅读时,医生多由于自身职业道德关系,能更加理性阅读,避免其对自己的消极影响,而患者多感性阅读。此外,大部分患者对这方面没有过多地关注,都是通过网络和他人经历得知,往往不清楚前因后果,但一般结果都是医护受罚,患者得到赔偿。这些都容易让部分患者可以效仿,产生负强化。真正的新闻报道应该实事求是,追求真实性。

(三)就医过程中存在的刻板印象和负性情绪不利于医患关系的改善

综合访谈和问卷的调查结果可知,关于刻板印象主要表现在两方面:一是间接经历,由于各种医患纠纷现象由来已久,患者在就医过程前可能就形成了对医患关系的消极印象。比如,有患者就谈到,身边的人说过医患纠纷事件,原因是医生没有医德,解决方法有的是医生给钱或者医生下岗。而对其看法是,现在的医院很黑,医生有时候乱开药,开很多没必要但价格很贵的药,医保报销也报不了多少;二是直接经历,表现为经常在门诊看病的病人,医患人员容易在患者心中留下服务态度差、不和患者沟通、就医程序繁杂等消极印象,以致患者产生愤怒等负性情绪,再加上无处发泄,对医生的不满意越积越多。而对于长期住院治疗的患者,他们多认为医护人员关心自己,表现出医患关系较好的情况。

从表1可得出,有直接住院经历、间接住院经历和无住院经历的不同患者在对医生的信任(F=5.79,p

进一步对住院经历与医患信任、住院经历与医患关系进行多重比较,由表2多重比较的结果可知,直接经历与间接经历、直接经历与无经历间均存在显著差异,在医患信任得分上,有直接住院经历的患者,显著高于间接住院经历和无住院经历的患者。这说明有住院经历的患者,相对于有间接住院经历和无住院经历患者对医生的信任水平高。

由表3多重比较的结果可知,直接经历与无经历之间存在着显著差异,且在医患关系得分上,有直接住院经历患者显著高于无住院经历患者。这说明相对于无住院经历的患者,有住院经历的患者与医护的关系更好。

三、分析与讨论

(一)医患信任表现出城乡差异

有研究发现,经济收入与调查对象与医生的不信任成正相关,经济收入越高越不信任医生。这与我们的研究结果也是一致的,乡村的整体收入水平低于城市,因此乡村的患者对医生的信任程度更高,医患关系更好。

(二)医患新闻报道与负性情绪

单方面从患者角度报道的医疗纠纷,容易让人觉得事故就是因为医护人员造成的,易激起愤怒等负性情绪;从医患双方报道医患纠纷相对于单方面从患者报道而言,读者的愤怒等消极情绪相对减轻;而院方的道歉声明诱发的负性情绪最低,因此报道医患新闻,应从多角度入手,保持中立,从解释清事件原委的立足点出发。但同时随着负性情绪的减弱,医患双方的医患信任和医患关系并未出现显著变化,可能医患新闻对医患双方的影响并不只是通过负性情绪产生影响,还有其他的心理变量。

(三)直接经历和间接经历共同影响医患关系,并受个性的制约

由表1方差分析结果可知,有无住院经历的患者对医护人员的信任和与其的医患关系有显著性影响,其中有住院经历的患者,相对于有间接住院经历和无住院经历患者对医生的信任水平高,而且相对于无住院经历的患者,有住院经历的患者与医护的关系更好。这说明住院的病人反而比没有较多与医护人员接触的人来说,医患信任和医患关系都要好。

有研究表明,当我们缺乏对某一群体的互动和全面认知时,多数人会通过与其少数成员接触的经验来构建对于这一群体的刻板印象。还有研究得出,缺乏了解会使人们对外群体更容易产生敌意,难以理解对方,站在对方的角度想问题。这与本研究所得结论是一致的。

对于患者而言,不论是间接还是直接经历医患纠纷事件都会对医患关系的看法产生影响。但在间接经历方面存在极大的个体差异,这部分患者对医生群体的接触较少,再加上近年来新闻媒体对于医患关系负面消息的大量报道,使部分患者很容易对医患关系形成片面的消极刻板印象,很容易受到个别人遭遇的影响,表现出对医患人员的不信任和不满,只有部分患者能够理性看待。而对于长期住院的患者而言,他们有更多的机会接触医生和护士,对于医护人员有更多的了解,使其更能够理解对方,站在对方的角度思考,医患关系也就更好。所以在间接和直接经历对患者哪一个影响更大时,患者表现出更愿意相信直接经历。这就存在一个今后非常值得研究的地方,受刻板印象的影响,当患者关于医患关系的间接经历和直接经历相矛盾时,患者如何抉择,其心理会如何变化。

对于医生而言,他们不仅仅拥有医生的身份,也会成为患者或患者家属,再加上长期与患者的接触,使他们对于患者一方有很深的了解和互动经验,所以他们更能够理解患者,站在患者的立场看待问题,再加上他们受到自身医德和理性态度的影响,不会仅仅通过新闻媒体、身边同事的间接经验来形成对于医患关系的整体印象,也不会因为自身的医疗纠纷事件而将错误归于患方,能够理性看待医患关系,但相对而言,对待患者的热度会下降。

篇8

关键词: 独立学院 辅导员 队伍建设

一、研究背景

独立学院是20世纪90年代中国高等教育制度背景下的新兴事物,而独立学院的高校辅导员在我国已经有五十多年的发展历史了,从最初的政治指导员、政治辅导员,再到辅导员,经历了长期的演变过程,教育部2006年《普通高等学校辅导员队伍建设规定》明确阐明了高校辅导员是教师与干部的双重身份,是开展大学生思想政治教师的骨干力量,是高校学术日常思想教育和管理工作的组织者、实施者和指导者。将辅导员角色明确定位为教师,由此可见,一个学校教育质量的好坏与辅导员队伍建设水平的高低密不可分。

二、独立学院辅导员队伍建设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本文采取调查问卷、网络调查、电话采访的方法,对南京理工大学紫金学院、南京大学金陵学院、东南大学成贤学院、南京师范大学中北学院四所院校的辅导员进行了采访研究。通过对上述四所独立学院的调查,多角度、多方位、直观立体地了解当前辅导员队伍建设中的具体情况,本次问卷调查的问题主要涉及:辅导员的目标定位、辅导员薪酬福利、辅导员培训考核及辅导员队伍的晋升机制等,问卷调查的结果将作为本文分析当前独立学院辅导员队伍建设研究现状的重要理论依据。其中,辅导员队伍建设的问题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角色定位模糊,任务繁重,无科学明确的工作体系。

在研究调查的四所独立院校中,绝大部分辅导员对自身的角色定位模糊,对自身工作的认同感和归属感感到十分迷茫,同时,大多数独立学院辅导员所带学生的数量与教育部要求的不高于1:200不相匹配,有的达到了1:400,据统计,辅导员的常规工作包括学生课堂行为管理、心理健康教育、宿舍行为管理、学生课外实践、科技创新活动、就业指导、党建团建、学生贫困生疏导、社团活动甚至包括学生的情感恋爱,部分辅导员还承担思政教学工作,在辅导员看来,工作内容太多繁杂,没有科学体系,所带学生数量太繁杂,以至于辅导员很难完全认识每一个学生,导致大部分工作无法因人而异、因地制宜,只能全面撒网,没有工作的针对性,辅导员坦言这个工作就是学生的生活保姆,没有工作归属感和荣誉感。

2.辅导员队伍没有合理梯队,人员配备结构不尽合理。

从调查研究的数据看来,以南理工紫金学院的辅导员队伍建设为例,37名辅导员的平均年龄较小,只有1名教师具有长期的学生工作经验,具有思政教育背景的辅导员比例偏低,大部分是从学校到学校,缺乏经验丰富的人生经历,属于摸着石头过河,没有前人的经验指导和帮助提高,从学生身份直接转变为需要为学生排忧解难的辅导员,属于一边学习一边工作,一边工作一边积累经验,一帮一带的梯队无法形成,有的学院的辅导员干满四年,立即申请转岗,重新招聘毫无经验的辅导员,周而复始,辅导员的人员配备始终处于新的周期,没有形成一个良性的帮带圈,而在现实生活中,恰恰需要这种一帮一带的工作氛围。同时,紫金学院辅导员队伍的学科背景呈现出多元化的特点,大部分辅导员自身缺乏思想政治教育基本知识、管理知识、心理健康教育知识。

3.专业培训体系不完善。

辅导员在上岗前后都缺乏必要的专业技能培训,有的独立学院辅导员培训只有5天的课程,缺乏系统性、专业性的培训指导,简单的岗位职责介绍和工作简介,对工作的开展非常不利。在工作之后,多数院校的辅导员在工作期间未受过系统的专业理论和技能的培训,工作一直处于自我摸索、自我总结、自我消化、自我探讨中,缺乏工作的计划性、系统性和科学性。

4.考核机制的不健全。

考核机制在制定过程中缺乏科学有效的全方位调查,虽然包括党团建设、学生违纪处理、查课查宿舍、评奖评优等常规性日常工作,但是对辅导员个人技能的素质提升、心理健康教育辅导能力及如何进行学生就业指导等具有创新性的工作内容涉及比较少,大部分辅导员怀着得过且过的思想和心态进行考核,没有从思想上重视和行动上提高,无法发挥以考核促学生工作水平提高的作用。

三、如何解决辅导员队伍建设中存在的问题

1.大数据时代下科学定位,合理规划辅导员的工作体系,做到精细而专业。

辅导员的工作定位直接影响其工作体系,辅导员是学生的良师益友,在学生学习和生活中,现代化信息化社会利用科学技术互联网能极大地解放这个繁杂的工作体系,在学生日常查课下,广泛利用互联网技术实现脸谱点名,在日常宿舍行为管理中,用宿舍一卡通就能及时有效地知道哪些学生夜不归宿,而不必事事躬亲,保持每天查课每天查宿舍不停歇的工作状态,同时,有利于缓解学生与辅导员之间的对立情绪,将辅导员从繁杂的日常事务中回归到学生的行为和心理指导的思维性工作,高效及时解决学生出现的各种问题。同时,广泛利用各种微博微信工具,将安排的各项通知事务清晰明确地告知学生,做到上传下达,真正成为学生的良师益友。

2.建立科学规范的辅导员培养成长体系。

(1)加大对辅导员的培训与学习力度。建议设立专项经费,对辅导员进行有组织、有计划、有层次的培训和学习。特别是与学生密切相关的心理辅导、职业规划、突发事件应急机制,尤其是与外校优秀的辅导员多交流,多开展深层次的合作与交流。

(2)重视扶持力度,学院各个层面加大对辅导员的扶持力度,调查中,南理工紫金学院在最新薪酬制度改革上充分优化辅导员的薪酬体系,从物质层面明确辅导员的工作表现,确保辅导员队伍的稳定性。在精神层面上,明确辅导员的地位,充分提高辅导员工作的荣誉感和归属感。

3.不断加强辅导员自身素质建设和专业素养学习。

辅导员必须不断加强自身学习,才能不被时代淘汰,只有不断促进自身专业能力提高,才能在学习和生活上对学生进行引导和提高,在调查采访中,作为紫金学院的辅导员,马老师坦言现在的“95后”大学生,知识更新速度迅速,如果不抓紧学习,很快就会被学生反问住,特别对学生的专业要有一定程度的了解,他才会信服,“95后”大学生有其独有个性特征,必须比他们了解得多,才能做好他们心中的辅导员。所以,坚持不懈地加大辅导员自身素质建设和专业素养学习是辅导员队伍建设的重中之重。

四、结语

本文在调查研究江苏省4所独立学院辅导员队伍建设存在问题的基础上,对独立学院辅导员的工作环境进行简要了解,对独立学院辅导员队伍建设存在的问题进行深入分析,通过理论与实际的比较,对独立学院辅导员队伍建设提出相应的对策构想。独立学院辅导员队伍建设这项重要工作是长期的,也是艰巨的。辅导员队伍整体素质直接影响独立学院学生工作的成效。因此,以不同方式,有针对性地激发他们的工作热情,激励他们自我学习、自我发展,以最好的状态投入学生工作的第一线,才能更好地促进独立学院学生工作可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胡敏,李盛兵.高校辅导员队伍建设:离专业化有多远[J].高教探索,2009(03).

[2]吴海云,吴学兵.独立学院辅导员队伍建设的现实路径[J].河南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08.

[3]金劲彪.《劳动合同法》视野下民办高校的政治辅导员队伍建设[J].现代教育科学,2008.

[4]侯可,韩江河,陈国斌.浅议大力加强高校辅导员队伍建设的必要性[J].科技情报开发与经济,2009.

篇9

《道德经》是春秋时期老子的哲学作品,又称《道德真经》《老子》《五千言》《老子五千文》,是中国古代先秦诸子分家前的一部著作,是道家哲学思想的重要来源。

道德经分上下两篇,原文上篇《德经》,下篇《道经》,不分章,后改为《道经》37章在前,第38章之后为《德经》,并分为81章。

《道德经》文本以哲学意义之道德为纲宗,论述修身,治国,用兵,养生之道,而多以政治为旨归,乃所谓内圣外王之学,文意深奥,包涵广博,被誉为万经之王。

《道德经》是中国历史上最伟大的名著之一,对传统哲学,科学,政治,宗教等产生了深刻影响。

2、道德经字数:

《道德经》的总字数因为版本不同而有所差异,马王堆帛书,甲本为5344字,乙本为5342字本,河上公《道德经章句》为5201字,王弼《老子道德经注》为5162字,傅奕《道德经古本》为5450字。

篇10

为了进一步加强全矿员工的思想道德建设,不断提高员工队伍素质,促进__矿持续快速健康发展。矿决定,以纪念学习雷43周年为契机,结合三月份学雷锋活动,在全矿开展以“弘扬雷锋精神,做文明员工”为主题的员工思想道德教育活动。一、目的意义

弘扬雷锋精神,做文明员工,是时展的需要。今年是主席“向雷锋同志学习”题词43周年。四十多年来,雷锋精神激励了一代又一代人。当前,在市场经济的新形势下,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进程中,我们的员工如何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和价值观,如何处理个人与集体、个人与矿井的利益关系,以怎样的姿态投身矿井建设、投身企业的改革实践、投身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伟大实践中,雷锋精神以其博大深刻的思想内涵为我们提供了很好的学习教材。弘扬雷锋精神、做文明员工,就是学习雷锋做新时代建设者的具体实践。

弘扬雷锋精神、做文明员工,是__矿建设发展的需要。今年是我们__矿进入持续、快速、健康全面发展的一年,是实现高起点起步、跨越式发展,再创各项工作新辉煌的重要一年。实现矿井发展目标,需要建设一支高素质的文明员工队伍。在员工中开展“弘扬雷锋精神、做文明员工”活动,推动《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的进一步落实,加强员工的思想道德建设,是建设高素质文明员工队伍的重要措施。

弘扬雷锋精神、做文明员工,是教育员工爱矿山、做主人,爱护公物、爱护环境,树立文明新风的需要。试生产以来,我矿两个文明建设协调发展,员工队伍整体素质不断得到提高。但近一段时间,却出现了一些与我们新矿井那种积极进取、奋发向上的精神氛围不和谐的现象。如副井下刚粉刷过的巷道被抹上黑手印,标准化行人上山阶梯的设施被损坏,浴池新装修的插板被划上道道、扎上眼,有的员工洗澡时在池内打肥皂,有的上厕后不冲刷。甚至有个别员工在井下打架,还有的集体工偷铁,等等。这些行为和现象,既损害了员工的工作环境和生活环境,也损害着员工队伍形象和矿井形象。弘扬雷锋精神、做文明员工,对于教育员工爱护公物、维护集体利益,树立文明新风有着重要意义。

二、活动的时间

此项活动以三月份为重点,贯穿全年。

三、方法和步骤

这次教育活动分学、查、帮、评、树五个步骤来进行。

第一步:学。

由各单位利用班前会等形式组织员工学习雷锋事迹,进行雷锋精神教育。同时,要结合学雷锋进一步学习《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有关内容,学习矿规矿法,学平矿员工道德规范“十提倡、十反对”,及先进人物精品故事。通过学习,使员工在提高思想认识的同时,在心灵上受到启迪和熏陶。

第二步:查。

在认真学习,进行雷锋精神教育基础上,各单位要组织员工查摆本单位思想道德方面存在哪些问题,存在哪些不文明行为,有哪些具体表现,有哪些典型的人和事例。

第三步:帮。

各单位对查摆出的不文明行为、不文明现象典型的人和事,要制订和落实帮教措施,落实帮教责任人,进行帮助教育,使其深刻认识并得到转化。

第四步:评。

“评”即考评文明员工。从三月份开始,每月进行考评。文明员工的考评同安全矿工奖励挂钩。对于一般不文明行为,按矿有关规定处罚;对于严重不文明行为,取消安全矿工奖。不实行安全矿工奖的单位与奖金挂钩。具体考核由安监中心、武保科、行政科、劳动纪律检查组负责。并设立曝光台,每月对不文明行为进行曝光。同时在安全办公会上进行通报。对问题严重单位的党政正职要给予一定的处罚。

第五步:树。

在每月评选文明员工的基础上,要注意培养选树弘扬雷锋精神、思想道德方面的先进典型,矿将在适当时候进行命名表彰。通过宣传树立先进典型,进一步影响和带动广大员工,达到典型引路的目的。在全矿营造“弘扬雷锋精神、做文明员工”的良好氛围,充分体现新矿井、新气象、新面貌。

四、几点要求

1、加强领导、抓好落实。为了加强对此项活动的领导,使活动扎实有效的开展,矿成立教育活动领导小组。

组长:______

副组长:

成员:

各单位也要相应成立本单位的领导小组,认真组织实施,把活动落到实处,抓出成效来。

2、提高认识、教育先行。各单位要提高对教育活动的认识,加强对员工的思想道德教育。通过开展此项活动,使员工进一步提高思想道德素质,告别不文明行为,做文明员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