席慕蓉范文

时间:2023-03-30 22:54:47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席慕蓉,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篇1

异域

席慕蓉

于是夜来了

敲打着我十一月的窗

从南国的馨香中醒来

从回家的梦里醒来

布鲁塞尔的灯火辉煌

我孤独地投身在人群中

人群投我以孤独

细雨霏霏不是我的泪

窗外萧萧落木

(选自《席慕蓉诗集》)

【赏析】

席慕蓉除了爱情诗以外,有关乡情、乡思、乡愁的诗歌也不少,而且这类诗歌她写得更是情难自抑,更能使读者产生共鸣。席慕蓉曾于1964年到比利时布鲁塞尔皇家艺术学院进修,入油画高级班,《异域》这首诗就写于那个时期。诗歌表达了她初到布鲁塞尔时想念家乡的真挚情怀。

诗句一开头营造了一种温馨的气氛。梦中,“我”回到了家乡,一切都那么美好,好似充满了醉人心扉的香气。然而,好梦难久,从思乡的梦中醒过来,窗外的街市灯火辉煌,而窗内却充满着十一月的寒气,“我”是那么的孤独、失落!这一切都是因为“我”身在异乡。

于是“我孤独地投身在人群中”,虽然人潮汹涌,但周围陌生的人也只能带给自己孤独。在这悲凉之时,窗外更是一片凄凉,昏昏暗暗的,只剩下“萧萧落木”,无人来问。窗外的萧萧落木、绵绵细雨、模糊的双眼、雨水和泪水,共同描绘出一幅感人至深的画面。在这样冷清的异域他乡,怎能不引发诗人的思乡之情?

结尾的现实与开头的梦境形成强烈的对比,更突出了夜幕降临,心里浮影的故乡、亲人在诗人心中的沉重分量。那时那地,“馨香”“细雨”“泪水”……无一不宣泄着诗人对回家的渴望。

【总结】

席慕蓉的文学创作涉及诗歌、散文和小说,而她的诗歌最具特色,成就也最高。席慕蓉的诗自然流畅,完全是从心中缓缓流淌出来的,全然没有雕琢的痕迹,浑然天成。

思乡的情绪、对爱情的信仰以及对时光与生命的理解是席慕蓉诗歌的重点。她的乡愁,不会因生活的变化而消失,也不会随文明的发展、世事的喧乱而淹没,那是一种忧郁的、缘于上古时代的渴望;对爱情的信仰则来自历史与现实的彼岸,来自她心灵的深处,绝对的宽容,绝对的真挚,绝对的无怨和美丽,它生长在灵魂的家园,照亮的是她整个人生的长河;在她眼里,她认为时光和生命是没有起始也没有终结的。这三个内涵汇成了她的诗歌所独有的情致与境地,浓缩成一个爱的世界,而那淡淡的感伤、空灵澄澈而又极富内涵的文字,又使她的诗歌具有美感。

篇2

整个人类的生命就有如一件一直在琢磨着的艺术创作,在我之前早已有了开始,在我之后也不会停顿不会结束,而我的来临我的存在却是这漫长的琢磨过程之中必不可少的一点,我的每一种努力都会留下印记。

从出生,到长大,我们在每个时刻都经历着生命的征程。世界上有那么多的生命,每一分钟都有新的生命诞生,也有衰老的生命离我们而去。而我,此时正拥有着一个鲜活的生命,正拥有着一个享受生活的权利。没有灾难,没有痛苦,没有恶疾,生活在世上的我理应多么幸福!

而并不是没有大灾大难就能完全开心地生活。我们有很多烦恼,有很多不随心意的事情市场发生。急促的脚步下,我们渐渐变得不像了原来的那个自己,渐渐在疲惫的旅途中迷了路。生活充斥着混乱,懊恼,悔恨和无所适从,原本清朗的生命,因生活的琐琐碎碎改变了面貌。

篇3

请为我唱一首出塞曲

用那遗忘了的古老言语

请用美丽的颤音轻轻呼唤

我心中的大好河山

那只有长城外才有的景象

谁说出塞曲的调子太悲凉

如果你不爱听

那是因为

歌中没有你的渴望

而我们总是要一唱再唱

像那草原千里闪着金光

像那风沙呼啸过大漠

像那黄河岸阴山旁

英雄骑马壮

骑马荣归故乡

乡愁

故乡的歌是一支清远的笛

总在有月亮的晚上响起

故乡的面貌却是一种模糊的怅惘

仿佛雾里的挥手别离

离别后

乡愁是一棵没有年轮的树

永不老去

台湾诗人席慕蓉,在1989年的夏天,圆了她多年的回乡梦。当这位写了几十年乡愁诗文的女诗人,在内蒙古与河北交界处,远远地看见穿着鲜艳蒙古袍的亲戚端着垫着哈达的银碗向她走来时,心潮起伏,深切感受到来自家乡对她的爱。原来这是席慕蓉未曾谋面的侄子,按照蒙古人接待贵客的习惯,从几百里之外的家乡赶来,在草原的入口处,在等候着她这个来自远方的尊贵客人。

按照蒙古人的习惯,席慕蓉的侄子先给席慕蓉敬的是草原上的牛奶。席慕蓉先用双手捧碗,再用右手无名指触及碗中的牛奶,随后微微举起右手,用无名指向前弹指三下,敬了天地和祖先,然后喝下了第一碗故乡的牛奶。接着,席慕蓉的侄子在银碗里盛满了从故乡带来的草原白酒,又托在哈达的上面端了上来。席慕蓉还是双手捧碗,再用右手无名指点了点碗里的白酒,又一次微微举起右手,用无名指向前弹指三下,敬了天地和祖先,干下了银碗里的白酒。此时,第一次尝到家乡白酒的席慕蓉,从酒香中找到了回家的感觉,感到令她魂牵梦萦的“父亲的家乡,母亲的河”,正在敞开胸怀静候着她。

因为路很长,经过几个小时的行驶,席慕蓉按照事先安排的行程,在旗的招待所住下。她父亲年轻时的伙伴们和家族的亲戚们都赶来了。酒席上,那些已经上了年纪的老人们端起酒杯后,在解释与席慕蓉家的亲戚关系、回忆与她父亲当年的手足情谊的时候,不时语言哽咽、潸然泪下。接草原姑娘回家的酒席,让人们联想了过去的欢乐、悲伤、离别和漫漫的月下思念。“孩子,叔叔、伯伯接你回家!”老人们说着颤巍巍地端起酒杯跟席慕蓉碰杯,然后都一饮而尽。眼前不相识的这些蒙古老人动情的语言和饮酒时的痛快淋漓,深深地感染了从海峡彼岸第一次踏上家乡土地的席慕蓉。她在给每一位前来接她的老人敬酒的时候,自己也频频干杯,她的心深深地融化在故乡浓浓的酒香和殷殷的亲情里。仿佛她的家乡蒙古高原赋予了她千杯不醉的酒量和心态。

篇4

【关键词】辽西 慕容鲜卑 墓葬 汉化

《晋书》记载:“前燕鲜卑莫护跋,魏初率其诸部入居辽西,从宣帝伐公孙氏有功,拜率义王,始建国于棘城之北。时燕代多冠步摇冠,莫护跋见而好之,乃敛发袭冠,诸部因呼之而步摇,其后音讹,遂为慕容焉”。晋史所载的即为崛起于大兴安岭地区的鲜卑慕容部于曹魏初年,在首领莫护跋的带领下南迁辽西,于棘城(今辽宁省朝阳市)建立政权的史实,还解释了鲜卑慕容部这一姓氏称谓的由来。辽西鲜卑慕容部自南迁辽西始,至公元337年,慕容在大棘城称燕王(史称前燕);公元384年,慕容垂建立后燕;公元407年鲜卑化汉人冯跋建立北燕;再至公元436年北燕灭亡而止,历百余年。这期间辽西地区作为慕容鲜卑的兴起之地以及前燕、后燕、北燕三朝的建都之地,保存了大量自慕容鲜卑入居辽西伊始直至三燕时期的墓葬及遗物。

辽西地区是中原地区至东北地区的必经之路,接近汉族聚居地,慕容鲜卑在此逐渐接受并学习汉族先进文化,本文将以辽西地区发现的前燕政权建立前的慕容鲜卑墓葬及三燕时期墓葬(下文统称为慕容鲜卑及其墓葬)为视角,探讨墓葬中汉文化因素所反映出的慕容鲜卑汉化现象。

一、墓葬形制中的汉文化因素

辽西地区的慕容鲜卑墓葬以大小凌河流域为中心,集中分布于朝阳市直至锦州市一带。其形制的类型划分,田立坤、陈平、王宇等学者均有研究成果发表。通过比对研究,这些墓葬在材质以及建造形式等方面均受汉文化影响。

砖筑墓

锦州李@墓M1及M2[1]无墓道墓门,其材质上均为砖筑墓,采用一顺一丁砌法,墓砖正面素面,背面有绳纹,锦州前山墓[2]与之类似。砖筑墓是中原及南方地区常见的墓葬形制。李@墓是有准确纪年的慕容@时期墓葬,东晋初期,西晋经历“永嘉之乱”后,“流亡士庶多襁负归之”,大量中原士庶迁徙流亡至辽西地区。墓主人李@即为来自今河北的汉人,所以前燕时期的砖筑墓即是源于中原人士带至辽西的汉文化因素的体现,是“永嘉之乱”这一历史事件在考古学上的反映。

梯形单室石构墓

朝阳北庙村M1[3]、朝阳十二台乡砖厂88 M1[4]及朝阳田草沟M1[5]这三处三燕时期墓葬,均为有墓道或墓门的单室墓。墓室平面呈头端宽、脚端窄的梯形,以石材构建,所用石材多为绿砂岩。这种墓葬形制多见于西晋时期的汉地,而以绿砂岩为材料砌筑的石构墓在辽西地区也已随之流行,其流行时间早于三燕时期,因此这种墓葬形制应是慕容鲜卑受辽西地区当地汉族人的影响而来。

石板立支墓壁

朝阳袁台子壁画墓[6]及朝阳袁台子北燕墓[7]的墓壁采用大石板立砌四壁的石板支筑方式,以石条封顶,均有墓道及墓门,这种墓壁采用石板立支的建造方式在汉代就已出现并盛行,在辽东地区也已出现。慕容鲜卑的@种墓葬形制产生于前燕后期直至后燕,即慕容@自汉人聚居的辽东迁回辽西之后。因此这种墓葬形制应是受到魏晋时期辽东墓葬的影响,有辽东地区汉文化因素。

二、丧葬习俗中的汉文化因素

从现有资料可以看出,辽西地区慕容鲜卑墓葬的葬俗中有“毁器”等具有本民族特色的葬俗,也有一些葬俗深受汉文化影响,反映出鲜卑汉化、民族融合的进程。

柿蒂纹装饰

慕容鲜卑墓葬的木棺常在棺两侧装有吊环饰物,而朝阳崔y墓[8]、朝阳八宝村M1[3]的木棺采用了柿蒂纹装饰。柿蒂纹是最早见于春秋战国、盛行于汉代的一种装饰图案,因其代表性图案像柿子与枝茎相连的蒂而得名。柿蒂纹在两汉直至两晋时期的中原及南方地区墓葬装饰中普遍应用,如河南新密市汽车站汉墓[9]、北京大营村西晋墓[10]、南京幕府山东晋墓[11]等均有发现。由此可知,慕容鲜卑墓葬中以柿蒂纹装饰的葬俗是受到汉族人的影响。

瘗钱

《新唐书・王m传》中记载:“汉以来葬丧皆有瘗钱,后世里俗稍以纸寓钱为鬼事”。瘗钱是在墓葬中随葬的钱币,这种葬俗于汉代开始流行。朝阳袁台子壁画墓、朝阳田草沟 M2出土有东汉时期的五铢钱,锦州李@墓M1、朝阳崔y墓中也出土了随葬的瘗钱,足见慕容鲜卑时期也有瘗钱葬俗,应是受到中原汉文化的影响。此外因出土货币为五铢钱等汉人社会行用的货币,也说明了当时辽西慕容鲜卑在经济货币方面融入了汉文化。

朝阳北票西官营子冯素弗墓[12]是夫妻同冢异穴墓,而且石椁内发现有幼儿乳齿,推测该墓中应葬一名儿童。葬这种葬俗,可上溯夏商时期,魏晋南北朝时期开始盛行,中原及南方地区均发现过采用这种葬俗的葬墓。因此,北燕时期的冯素弗墓出现的葬习俗,应是其汉化的表现。

石灰枕

朝阳崔y墓、朝阳北票西官营子冯素弗墓、朝阳八宝村M1均随葬有石灰枕,这种石灰枕呈长圆形、两端翘起。另外,朝阳柳城镇郭家前燕墓M1[13]在墓主人头下发现枕状物,推测也应为石灰枕。随葬石灰枕的葬俗常见于两汉直至魏晋时期的汉族墓葬,所以这又是一种慕容鲜卑墓葬葬俗中汉文化因素的体现。

墓内设奠

墓内设奠这种葬俗在汉代开始流行,标志着祭祀方式由宗庙祭祀为主要形式的对祖先的集体祭祀逐渐转变为针对墓主个人灵魂的个体祭祀,人们开始在墓内或墓前对死者进行祭奠追思。墓内设奠这种葬俗,有的设有祭台,即在墓内设放置祭祀品的祭台;还有的在祭台上方悬挂帷帐。朝阳八宝村M1,有一土台位于椁室南壁附近,其上铺设石板,石板上置有漆器、牛腿骨、陶罐等。土台上铺石板即是作为祭台,另发现五件钩状帷帐构件。朝阳袁台子壁画墓中出土的漆案、漆盘、盛装有羊骨的漆盒等器物,应是墓内设奠所用的明器祭品,同时在漆案附近也发现四件鎏金铜帐角,也应为帷帐构件。墓内设奠以及帷帐的使用,均说明中原的丧葬习俗已深入影响到慕容鲜卑时期的辽西地区。

三、墓葬壁画中的汉文化因素

中原汉族古代神话元素

朝阳袁台子壁画墓东壁下部绘有昂首张口、屈身卷尾的青龙,龙上方绘有展翅飞翔的朱雀;西壁前部下方绘有白虎及朱雀;北壁上方绘有被长蛇缠绕的浅绿色龟,应为玄武。青龙、白虎、朱雀、玄武是中原汉族古代神话中的瑞兽,被称为四神、四象或四灵,春秋战国时期已盛行。其所代表的祛邪、避灾、祈福寓意以及“前朱雀后玄武,左青龙右白虎”的方位标示等内涵至今仍在民间使用。

朝阳北票西官营子冯素弗墓的椁顶九块盖石上绘日月星云图,其中第四块盖石绘一轮红日,内有黑色线条,发掘者推测为金乌图案。第三块盖石中部绘有圆月,内有玉兔图案。朝阳袁台子壁画墓中的狩猎图上方顶盖上绘有红色太阳,内有一只昂首展翅的三足金乌。三足金乌是一种中国古代神话传说中的神鸟,居于日中,有三足,常作为太阳的象征。以玉兔形象作为月亮的象征同样来源于中原古代神话。辽西地区慕容鲜卑时期的墓葬壁中出现四神、金乌玉兔形象是慕容鲜卑受汉文化影响的产物。

牛耕

朝阳袁台子壁画墓西壁上绘有红色及黄色二牛拉犁耕作图,有一扶犁者穿方领短衣,下着长裤,左手扶犁,右手持鞭赶牛,牛前有二人协助耕作。朝阳北庙村M1墓室西壁中部也绘有牛耕场景,一红色耕牛挽犁在前,后有一人扶犁耕作,最后一人手持锄头劳作。农业上的牛耕技术,汉代时已见于中原地区,牛耕场景出现于慕容鲜卑时期的壁画上,可以看出慕容鲜卑进入辽西地区后逐渐学习汉人的农业耕作技术,与汉族社会融合使农业得以发展的状况。

四、随葬品中的汉文化因素

铜魁

朝阳袁台子北燕墓随葬有5件铜魁,均敞口平底、矮圈足、乳足,一侧有螭首曲柄,其形制与十六国时期中原地区的铜魁极为相似。锦州李@墓M1也有1件铜魁出土,其侈口平底微凸,一侧有曲柄,三乳足。此外朝阳十二台乡砖厂88M1、朝阳崔y墓、朝阳袁台子壁画墓也都有铜魁出土。铜魁是两汉魏晋时期中原地区墓葬里较常见的器物,所以慕容鲜卑墓葬中出现铜魁应是受汉文化的影响。

饰品

锦州李@墓M2随葬长、短共2件发钗,其顶部弯成半圆形,下分两股。朝阳北票西官营子冯素弗墓随葬发簪1件,柱状螭首,上粗下细。朝阳前燕奉车都尉墓[14]随葬铜带钩4件,呈琵琶形,勾首似禽鸟形。朝阳单家店 M1[15]随葬有花钿,材质为铜鎏金,中间有一小孔,周边有圆形和六瓣花形两种嵌花。关于花钿最早的记载见于《太平御览》卷三十“时序部”引《杂五行书》说:南朝“宋武帝女寿阳公主人日卧于含章殿檐下,梅花落公主额上,成五出花,拂之不去,皇后留之,看得几时,经三日,洗之乃落,宫女奇其异,竞效之”。可见在南朝时期,花钿作为汉族人的饰品就已出现,并一直流行至唐宋时期,比如南京幕府山东晋墓中发现了形制相近的金花钿。鲜卑慕容时期墓葬中随葬的钗、簪、带钩及花钿等饰品均为中原汉族人常见的饰物,可见当时的辽西地区慕容鲜卑在日用饰品上也在不断汉化。

步摇饰

辽宁北票房身村M2[16]出土金步摇一大一小计2件,其基座均为透雕的金博山。大步摇从基座上伸出16根枝条,小步摇为12根,枝上系金叶,已脱失不全,大的存有金叶30余片,小的存27片。此外,朝阳北票西官营子冯素弗墓中也出土金步摇冠1件,该冠饰通高约26厘米、枝形步摇高约9厘米,是在两条弯成弧形的窄金片的十字相交处安装扁球形叠加仰钵形的基座,座上伸出6根枝条,每根枝条土以金环系3片金叶。有资料认为步摇饰物起源于公元纪年前后的西方,后传播至我国汉族地区,最迟至汉代在中原地区流行,所以晚于汉代的三燕墓葬出土的步摇饰应是由中原汉族地区传播过来的。

陶壶

锦州李@墓M1出土的陶壶,泥质灰陶、侈口圆唇、溜肩鼓腹、平底有小圈足,这种陶器形制应该也是受汉文化的影响。

五、结语

辽西地区慕容鲜卑墓葬中出现汉文化因素主要有三个直接来源――中原地区、辽西本地和辽东地区,与之对应的是传播汉文化的三种汉族人――辽西本地汉族人、中原流亡至辽西的士庶和辽东迁徙的居民。这三种文化来源归根究底是中原地区的汉文化,辽西及辽东地区均受到直接或间接的影响。通过对辽西地区慕容鲜卑时期墓葬中出现的汉文化因素进行梳理探讨,可知这三地的汉文化对辽西地区慕容鲜卑的汉化都有影响,这种汉化的进程由浅入深渐进地涉及到生产生活的方方面面。从一个侧面反映了慕容鲜卑在迁居辽西地区后,不断汲取汉文化的先进营养,同时结合自身特色文化,从而不断发展壮大的历史进程。这一汉化进程是我国历史上民族融合的重要体现。■

注释:

[1]辛发,鲁宝林,吴鹏.锦州前燕李@墓清理简报[J].文物,1995,(6):42-46.

[2]鲁宝林,辛发.辽宁锦州市前山十六国时期墓葬的清理[J].考古,1998,(1).

[3]徐基,孙国平.辽宁朝阳发现北燕、北魏墓[J].考古,1985,(10).

[4]张克举,田立坤,孙国平.朝阳十二台乡砖厂88M1发掘简报[J].文物,1997(11).

[5]王成生,万欣,张洪波.辽宁朝阳田草沟晋墓[J].文物,1997(11).

[6]李庆发.朝阳袁台子东晋壁画墓[J].文物,1984(6).

[7]璞石.辽宁朝阳袁台子北燕墓[J].文物,1994(11).

[8]陈大为,李宇峰.辽宁朝阳后燕崔y墓的发现[J].考古,1982(5).

[9]河南省文物考古研究所、新密市博物馆.河南新密市汽车站汉墓发掘简报[J].华夏考古,2005(3).

[10]黄秀纯,.北京市顺义县大营村西晋墓葬发掘简报[J].文物,1983(10).

[11]易家胜,阮国林.南京幕府山东晋墓[J].文物,1990(8).

[12]黎瑶渤.辽宁北票县西官营子北燕冯素弗墓[J].文物,1973(4).

[13]华玉冰.辽宁省道路建设考古报告集・2003[M].沈阳:辽宁民族出版社,2004.

[14]田立坤.朝阳前燕奉车都尉墓[J].文物,1994(11).

[15]李宇峰.辽宁朝阳两晋十六国时期墓葬清理简报[J].北方文物,1986(10).

篇5

关键词:项目融资;风险管理;BOT方式

一、国外研究现状分析

项目融资作为一种筹资方式,在国外的研究中,对项目融资也只是进行了一种方法的介绍。而对项目在融资过程中,如何去志别、分析、控制、管理风险,没有做出系统、深入的研究。

在国际上,对项目融资风险管理的学术机构和学术会议很多,但最重要的也最有影响的国际项目管理机构是国际项目管理协会(IPMA,International Project Management Association)。该协会每两年召开一次世界项目管理大会,出了论文集《Management by Projects》,收集大量项目融资风险管理的文章。在出版论文和专着方面,英国的学者J.P. Turner的着作《The Handbook of Project-base Management》专辟一章讨论风险管理问题,最具有代表性的期刊是英国的《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Project Management》。

N.Kartam与S.Kartam从项目订约人角度对科威特建筑行业的风险及风险管理进行研究,在问卷调查基础上探讨如何评估、分散以及管理科威特建筑项目的风险,并提出了两种风险管理方法,即预防风险措施与缓和风险措施。

Patrick T I Lam指出电力、交通、通信等公共基础设施建设的融资方面要考虑潜在的风险影响,并以BOT这种融资方式为例,通过实例分析指出风险因素的种类以及相应的规避方法。

Jyoti P Gupta和Anil K Sravat通过分析印度电力项目中融资和建设方面的关键因素,其中包括相关的政策、电力交易、风险因素和融资等,介绍了外国投资的第一个IPP项目,并提出了相应的风险应对措施。

Mansoor Dailami和Danny Leipziger提出了在BOT融资方式中通过特许权协议降低风险的一些策略,如控制关键风险因素的变化,通过法律手段固定项目参与方和贷款银行之间的义务和权利等,并且运用实例进行了分析。

二、国内研究现状分析

我国风险管理教学、研究和应用也是开始于20世纪80年代,可惜系统地研究项目风险管理理论与方法的不多。文献首次对项目风险管理作了理论综述,文献详细介绍了风险管理体系,文献论述了工程项目的风险管理体系及各种风险评估定量方法,另外文献引进了重大工程项目风险管理中的综合集成方法。

近年来,我国已经在项目风险管理方面开展了卓有成效的工作。中国(双法)项目管理委员会发起并组织开展了中国项目管理知志体系研究,于2001年5月推出了中国项目管理知志体系,建立了项目风险管理的框架结构。目前在国内开展的项目管理专业资质认证、项目管理学术研究与培训等工作,使项目风险管理得到了普遍的重视。

目前,国内对项目融资风险的研究尚处于起步阶段,对项目融资风险管理的研究还不很成熟,主要是一些较为初步的定性分析。

田琦、赵凤(2004)对SCERT在项目融资风险评估中的应用进行了研究。范小军、王方华、钟根元(2004)分析了大型基础项目融资风险的动态模糊评价方法。张建坤、张璞(2004)对房地产投资项目融资风险的灰色模糊评判进行了研究。屈哲(2003)对项目融资风险引入了动态分析的定量评估。王上铭、李树丞、王贵军(2002)对AHP法在项目融资风险管理中的应用进行了研究。李汉军、何亚伯(2000)、张曼、屠梅曾、王为人(2004)提出了项目融资风险动态管理方法。袁业虎(2004)对融资风险测量方法的进行了探讨。钱春沁、孙晓安(2004)建立了项目融资指标体系及其风险评估方法。

徐大鹏、赵梅(1999)、王晶(2000)、李云磊(2000)、薛桦(2001)、屈哲(2002),尹昱、吴旭光(2003)对项目融资的风险规避与控制的措施和技术进行了研究。尹昱(2001)、陈赟、张凤明(2004)\范小军、钟根元(2005)、侍玉成(2008)对项目融资中风险分担与博弈问题进行了探讨,研究了项目融资的风险分摊和控制机制以及项目融资风险的最优分配模式。 转贴于

邱晓晨、张颖(2004)对公路建设项目融资风险及其特性进行了分析。丁莉(2002)、王准、彭新民(2004)对水电项目融资的风险进行了分析。袁俊霞(1999)研究了项目融资在煤炭领域中的应用及其风险分析。

参考文献:

[1] 王卓甫.工程项目风险管理——理论、方法与应用[M].北京:中国水利水电出版社,2003.

篇6

木芙蓉别名芙蓉花、拒霜花、木莲、地芙蓉、华木、醉芙蓉、三变花、九头花、铁箍散、转观花、清凉膏。锦葵科木槿属,落叶灌木或小乔木。高2~5米。枝被星状短柔毛。叶大,互生,阔卵形至圆卵形,长10~20厘米,宽9~22厘米,掌状3~5裂,裂片三角形;基部心形,先端短尖或渐尖,边缘有波状钝齿,上面稍有毛,下面密被星状茸毛;叶柄长5~8厘米。花腋生或簇生于枝端,直径7~10厘米;早晨开花时白色或粉红色,至下午变深红色;花梗粗长,被黄褐色毛;小苞片8~10枚,线形,长1.5~2.5厘米,被毛;萼5裂,长3~4厘米,被毛,裂片阔卵形;花冠大而美丽,花瓣5片,外面被毛,单瓣或重瓣;雄蕊多数,花丝结合成圆筒形,包围花柱;子房5室,花柱顶端5裂,柱头头状。花期8~10月。蒴果球形,室背开裂为5瓣,长约2.5厘米,被粗长毛,10~11月成熟。种子肾形,有长毛。

木芙蓉常见品种有:白芙蓉:开白花;粉芙蓉:花色粉红;红芙蓉:大红色花,花大重瓣,酷似牡丹;黄芙蓉:又名黄模,黄色花,钟状,花芯暗紫色,花大重瓣,酷似牡丹,为稀有品种。

有一种“三醉芙蓉”,宛如爱妆扮的仙女,曙光初照,身着洁白新装;中午时分,换上桃红衣裙;一到暮霭将浓,华灯初上,她就披上深红的睡袍,娇艳丽质。在木芙蓉家庭中,最为稀有的是“弄色木芙蓉”,也叫文官花、三弄芙蓉,是古代遗留下来的一个珍贵而稀有的木芙蓉品种。据南宋《种艺必用》一书记载:弄色木芙蓉产于邛州,其花一日白,二日鹅黄,三日浅红,四日深红,至落呈微紫色,人称“文官花”。普通的木芙蓉花一般是朝开暮谢,而弄色木芙蓉却花开数日,逐日变色,实为罕见。由于每朵花开放的时间有先有后,常常在一棵树上看到白、鹅黄、粉红、红等不同颜色的花朵,甚至一朵花上也能出现不同的颜色。无怪乎有人说:“群芳谱里群芳消,俏中还数木芙蓉。”

木芙蓉原产我国,已有三千年的栽培历史,黄河流域至华南均有栽培,尤以四川成都一带为盛。据《成都志》记载:孟后主于成都城上遍种芙蓉。每到秋天,芙蓉花开,四十里如锦绣。故后人称成都为“蓉城”。早在一千多年前,木芙蓉就遍及湘江沿岸,唐末诗人谭用之就有“秋风万里芙蓉国”的诗句,赞美芙蓉花盛开的壮丽景象,而湖南也因此有了“芙蓉国”之称。

木芙蓉喜温暖湿润和阳光充足的环境,稍耐半阴,有一定的耐寒性,对土壤要求不严,但在肥沃、湿润、排水良好的沙质土壤中生长最好。

木芙蓉作为花中的高洁之士,屡屡出现在文学作品之中。屈原的《楚辞》中有“采薜荔含水中,擘芙蓉兮木末”的赞美诗句。白居易更有诗云:“花房腻似红莲朵,艳色鲜如紫牡丹。”极言木芙蓉的芳艳清丽、妩媚可人。其他许多名家也都有木芙蓉诗,对其大加赞美。柳宗元诗云:“新亭俯朱槛,嘉木开芙蓉。清香晨风远,溽彩寒露浓。”韩愈诗云:“新开寒露丛,远比水间红。艳色宁相妒,嘉名偶自同。采江官渡晚,搴木古祠空。愿得勤来看,无令便逐风。”

另外,芙蓉也常作为佳人的象征深受人们的青睐。王安石诗云:“水边无数木芙蓉,露染胭脂色未浓。正似美人初醉著,强抬青镜欲妆慵。”白居易在《长恨歌》中也写道,“芙蓉如面柳如眉,对此如何不泪垂”,记叙了唐明皇与杨贵妃的爱情故事,以花喻人。

对于木芙蓉,人们更为赞美的是其凌寒霜、舞秋风、傲然高洁的气质。苏轼诗云:“千林枉作一番黄,只有芙蓉独自芳。唤作拒霜知未称,细思却是最宜霜。”明代诗人吴孔嘉更赞誉它“堪与菊英称晚节,爱他含雨拒清霜”。

木芙蓉以花(芙蓉花)、叶(芙蓉叶)和根入药。夏秋摘花蕾,晒干,同时采叶阴干研粉贮存;秋、冬挖根,晒干。

中医认为,芙蓉花性平味辛,有清热、凉血、解毒、消肿、排毒之功,适用于肺热咳嗽、月经过多、白带过多、痈疽肿毒、疔疮、水火烫伤等疾病。《本草纲目》言其“治一切大小痈疽,肿毒恶疮,消肿,排脓,止痛”。药理研究表明,木芙蓉含黄酮甙、花色甙等成份,其花的水煎剂对溶血性链球菌有较强的抑制作用。其叶的水煎剂则对金黄色葡萄球菌有抑制作用。用木芙蓉花加凡士林,配成20%的软膏,对治疗局部感染有显著效果。

木芙蓉的性味、归经、功用见诸各种典籍。在性味方面,《本草图经》言,本品“味辛,平,无毒”。《滇南本草》言,本品“性寒,味苦甜”。《四川中药志》言,本品“性平,味微苦,无毒”。在归经方面,《滇南本草》言,本品“入肺”。《本草求真》言,本品“入肺、肝”。在功用方面,《本草图经》言,本品“主恶疮”。《滇南本草》言,本品“止咳嗽,解诸毒疮”。《滇南本草图说》言,本品“敷疮,清肺凉血,散热消肿”。《纲目》言,本品“治一切大小痈疽,肿毒恶疮,消肿、排脓、止痛”。《生草药性备要》言,本品“消痈肿,散疮疡肿毒,理鱼口便毒,又治小儿惊风肚痛”。《分类草药性》言,本品“治目疾,女人白带,补气和血”。《贵州民间方药集》言,本品“通经活血,治妇科崩带诸病”。《四川中药志》言,本品“治腹泻”。《本草推陈》言,本品“外敷打扑伤,肿痛”。《上海常用中草药》言,本品“凉血,止血,清热解毒,消肿,排脓,止痛”。

同时,《江醴陵集》、《民间常用草药汇编》、《生草药性备要》、《本草图经》、《滇南本草》、《四川中药志》、《重庆草药》、《上海常用中草药》、《湖南药物志》、福建《民间实用草药》、《奇效良方》等医药书籍对其药用效方也有很多记载,归纳起来有:

治月经过多:木芙蓉花、莲蓬壳等份,研末,每次6克,1日3次,米汤送服。

治咳嗽:木芙蓉花60克,猪心肺适量,共炖熟后,加红糖60克,食肉饮汤。

治水火烫伤:木芙蓉鲜花,晒干,研末,用芝麻油调匀涂患处。

治肿毒:木芙蓉叶、苍耳等份,研末,蜂蜜调匀,敷患处。

治腮腺炎:术芙蓉叶,研末,用鸡蛋清调匀,敷患处,1日2次。

治乳腺炎:木芙蓉鲜根、鲜叶等份,共捣烂,用白酒调敷患处。

治疮痈肿痛:木芙蓉鲜花30~60克(干花减半),冰糖15克。将木芙蓉鲜花加水煎煮,取汁加冰糖溶化,代茶频频饮服。

治妇女白带多:芙蓉花50克、鸡冠花30克,水煎服,每日1剂。

篇7

本刊讯 (记者邓园生)为展示近年来江西省期刊出版成果,充分发挥优秀期刊的导向和示范作用,鼓励先进,激励期刊出版单位提高期刊出版质量,促进期刊业出精品、出人才、出效益,推动期刊出版业的大发展大繁荣,江西省新闻出版局组织开展了第三届江西省优秀期刊奖评选工作。本届评选活动设有“优秀期刊奖”以及“优秀栏目”“封面设计”“版式设计…‘创新奖f整体设计)”等单项奖。《江西教育》“杏坛沙龙”栏目在全省期刊中脱颖而出,荣获优秀栏目奖,、

栏目是刊物基本的、重要的元素,体现着刊物的特性和风格,代表着刊物的高度和亮度,彰显着刊物的核心竞争力。“杏坛沙龙”栏目是《江西教育》重点打造的品牌栏目。该栏目自2005年开办至今,通过网络论坛、编辑深入学校现场座谈、访谈省内外教育教学专家等形式,以新颖的视角关注热点话题,以独特的视角解析常规话题,共推出了“现场怎样评好课”“如何做好新课程背景下的中小学教学衔接”等40多个有影响力的话题,这些话题融合各个学科,把脉教育教学的热点问题,剖析教育教学现象,贴近读者、贴近实际、贴近教学,既扩大了读者的参与面,又极大地激发了读者的教研热情,不少读者来信反映,他们将“杏坛沙龙”栏目的稿件整理成册,作为资料保存。

这次获奖是《江西教育》继“育人艺术”“苦味茶”栏目分别获得江西省首届期刊奖“十佳专栏”奖、江西省第二届优秀期刊奖优秀栏目奖后又一次获得的栏目奖殊荣。

跪着上课 以生为本

最近,在南康市教师进修学校举办的英语教师培训班的课堂上,发生了令在场听课教师震撼的一幕,美籍教师jim跪在教室里的过道上给一个学生作辅导讲解。课后,Jim老师的解释简单得让人感动:“当时那位学生有问题要问我,因为跪着能更方便地在她的本子上写字,能更好地与她交流。”在场的一位老师说:“评判一种行为,不在于它的外在形式,而在于它所折射的行为人的主观意识和价值观。我们教师应该学习Tim老师那种以学生为本的理念,真正做到以民主和平等的方式来对待每一位学生。”(刘明阳 陈志敏)

短波

近日,从中国教育学会物理教学专业委员会组织的“首届全国优秀物理教研员表彰大会”上获悉,我省余江县物理教研员董文化等7名物理教师被评选为全国优秀物理教研员。(苏天科徐常福)

永丰中学把解决课堂教学的实际问题作为教研的突破口,各教研组每周开展一次合作备课活动,鼓励教师之间互相听课、评课,形成了以评促教、以教促研的教研机制。(黄检仔)

篇8

对于溶液中有关溶解度的题目,许多同学觉得一头雾水找不到解题的突破口,如果借助图形处理相关的问题会思路清晰,一目了然,事半功倍。

常见的溶液三种情况,分别用图1、图2、图3示意:上面代表溶质的质量,下面代表溶剂(水)的质量。

基本的图形含义:

图1上下对齐说明溶液在该温度下为饱和溶液;图2上面溶质多,说明该温度下溶液也是饱和溶液,且有溶质析出,析出的溶质可用上面多出来的一块表示;图3下面溶剂(水)多,说明该温度下溶液是不饱和溶液,多出来的水可用下面多出来的一块表示。可以通过增加溶质(多出来的水对应溶解的溶质的质量)或者蒸发掉水(多出来的水)将不饱和溶液变为该温度下的饱和溶液。这是从图形中很容易看出来的结论。当然还可以改变温度。

例如(2003年全国卷)某温度下向100 g澄清的饱和石灰水中加入5.6 g生石灰充分反应后恢复到原来的温度,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沉淀物的质量为5.6 g

B.沉淀物的质量为7.4 g

C.饱和石灰水的质量大于98.2 g

D.饱和石灰水的质量小于98.2 g

分析可知: 5.6 g CaO 加入到Ca(OH)2 饱和溶液中会和H2O反应生成Ca(OH)2

CaO+H2OCa(OH)2

5618 74

5.6x y

x=1.8 gy=7.4 g

原溶液为饱和溶液,现在加入溶质相当于图2的情况, 相当于消耗掉1.8 g水,同时加入7.4 g Ca(OH)2, 因此7.4 gCa(OH)2 会析出,原来1.8 g水溶解的Ca(OH)2也会析出。因此原溶液析出的Ca(OH)2和H2O的质量将大于7.4 g。 因此饱和石灰水质量小于98.2 g。答案选D。使用该图表可一目了然。

例如:(2003年上海卷)某温度下,甲、乙两个烧杯中各盛有100 g相同浓度的KCl溶液,现将甲烧杯中的溶液蒸发掉35 g H2O,析出晶体5 g;乙烧杯中的溶液蒸发掉45 g H2O,析出晶体10 g。则原溶液的质量分数为

A.10 %B.15 % C.20 % D.25 %

分析:原题中甲烧杯蒸发掉35 g水后析出5 g晶体,乙烧杯中的溶液蒸发掉45 g H2O,析出晶体10 g,发现两次蒸发的水与析出的晶体不成比例,说明原来的100克溶液没有饱和。乙烧杯可以看作在甲烧杯蒸发掉35 g水析出5 g溶质(此时溶液已达饱和)的基础上,继续蒸发掉10 g水又析出5 g溶质,如图所示。因此相当于5克KCl溶解在10g水中形成饱和溶液。根据饱和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和溶剂的质量成比例,可求得KCl的溶解度S:

若涉及到带结晶水的晶体析出的问题,使用该图形能更加发挥其优势,可以将抽象的问题具体化形象化,其中的关系可以理得清楚有条理。

例如:某温度时,CuSO4的溶解度为S g/100 g水,向足量饱和的CuSO4溶液中加入b g无水CuSO4,溶液中有晶体析出,问析出的晶体多少克?

温度不变,由于溶液已经是饱和溶液,再加进CuSO4晶体也不会溶解(正确的表述为溶解后又析出),由于析出的CuSO4晶体是带结晶水的CuSO4・5 H2O, 也就是说原来的饱和溶液中会有水减少,且减少的水中原溶解的CuSO4也会随之析出来。

因此溶液中组成的变化包括三部分即Ⅰ、Ⅱ、Ⅲ。其中,Ⅲ相当于加进的b g无水CuSO4,Ⅰ相当于饱和溶液中析出的CuSO4,Ⅱ相当于饱和溶液中析出的水。进一步分析Ⅰ和Ⅲ的质量和为析出晶体中CuSO4的质量,Ⅱ为析出晶体中结晶水的质量,两者之比为160∶90;Ⅰ和Ⅱ的质量比为S∶100。

设析出的晶体为x克,

篇9

一、建立扎实的知识基础

1.遵循考点复习的基本逻辑。概念、判断、推理是理论认知与应用的一般规律。首先,考点复习的“基础工程”是对考纲中的考点进行重新梳理,如考纲中的“市场经济基本原理”可以打破考纲规定,整合出“市场优点与缺陷的统一”、“市场调节与政府调控的统一”、“市场经济共性与个性的统一”三个具有实际操作价值的考点。其次,坚持“基本概念——核心解读——误区警示——解题示范——试题演练”的复习逻辑,对考点进行由浅入深、正误辨析、从认识到理解运用的系统复习。以“市场优点与缺陷”考点为例,上述逻辑的具体内容如下表:

在复习过程中,因为课时紧凑或认识不足等原因,重核心解读直奔主题、轻概念认知忽视基础,重试题演练反复做题、轻误区整理忽视效率是普遍存在的问题。如2012年全国新课标卷12题考查货币基本职能、2011年广东文综卷考查市场机制如何发挥作用等,考生均因概念理解不准、误区关注不够而直接失分。复习逻辑的完整性与现实时间制约这一矛盾使得考点复习常常偏入“时间到、事情了”的错误轨道之中。

2.兼顾知识的宽度,着手主干理论构建。传统一轮复习在这一环节上存在两点误区:一是偏重考点深度,将主干理论建构视为二轮复习的任务;其次,将主干理论与知识框架等同,未能真正处理知识的主次关系。如前所述,一轮复习要坚持三维目标的融合,既有高考能力要求与复习时间制约等原因,更有各类联考对能力考查“迫不及待”的现实原因,因此主干理论的构建是一轮复习的题中之义。主干理论与知识框架的主要区别在于它可以直观地解决非选择题的理论支撑与运用问题,因此务必删繁就简。以货币流通理论为例,其主干理论应由通胀成因、影响及对策构成,而对于通胀的定义与表现、通胀与通缩的比较、货币流通公式等则可以大胆舍弃,这些逻辑清晰的主干理论构成考生解题的重要知识依据,如右图所示。

二、实现能力的提升与突破

1、厘定一轮复习能力训练目标等级。在一轮复习中针对考生实际水平确定不同的能力训练目标是选题、练题、讲题与反思的基础。以非选择题为例,获取和解读信息与调动和运用知识这两项基本能力在一轮复习中相较于描述和阐释事物与论证和探讨问题的能力,不仅基础而且至关重要。在这一能力目标确定的基础上对试题进行分类:材料题、图表题、探究题、辨析题等,才能避免能力目标混乱和难度把握不准。

2、调整试题训练结构,开展题型反思。在高考真题全面共享的前提下,试题结构是否合理所产生的训练效果是不同的。选择题部分,除了常规意义上考点训练和单元训练外,还应该开展题型反思,如将近几年高考难度系数较大的选择题分为新表述与变式表述类试题、时政背景与理论渗透类试题、理论判断与应用类试题、题干与题肢关联程度类试题,进行题组分类训练,这样能够有效提升学生的理论认知与判断能力。对非选择题,目前解题技巧与方法等技术性问题已基本得到解决,差别在于考生运用熟练程度的不同。但每年各地高考试题评析报告还是反映出考生的真正瓶颈在于获取信息与运用知识这两项基本能力的欠缺,考生应在这两项能力上多做提升训练。

三、掌握科学的时政复习方法

1、让时政学习成为一轮复习的常态。高考政治试题的背景材料是时效性与价值导向性的统一,但这并非意味着猜押时政是高考复习的必要环节,尽管这一做法从未消失。让时政学习在一轮复习中变成一种常态,这有助于端正复习态度、减少投机心理、切实实现三维目标。首先,视角是选取时政资源的重要前提,建议选择《人民日报》、《瞭望》中具有前瞻性和一定深度的时政资源,也可以选择《半月谈》、《时事》中较通俗的时政资源。其次,将有价值的时政素材贴在容易看到的地方,通过文本阅读,结合教材主干理论,自主分析某一事件的过程、原因与影响、解决措施等,并在笔记本或错题本上进行积累。

篇10

关键词:高速公路;建设项目;融资模式

0 前言

高速公路是重要的基础设施,在保障国计民生方面发挥着极其重要的作用,《国家高速公路网规划》中明确指出,至2020年,我国高速公路的总里程应该达到8.5万千米,近年来我国高速公路建设项目日渐增多,对高速公路进行建设的过程中需要大量的资金,现阶段,我国高速公路建设项目融资方式主要为政府投入、银行贷款、股权融资等,其中,银行贷款所占比重较大,这样的融资模式,还存在一些不合理的地方。因此,需要对当前我国高速公路融资模式进行分析,构建与我国高速公路建设实际情况相符合的融资模式。

1 我国高速公路建设项目融资模式存在的不足

1.1 忽视了国家财政资金的引导作用

二十世纪八十年代初期,我国开始建设高速公路,受到当时计划经济的影响,建设高速公路的资金主要来源于国家预算资金、地方财政资金、中央财政专项拨款。近些年,政府可以支配的资金有限,不能像以往一样为高速公路的建设提供全额资金支持,需要对融资的思路进行转化,应用市场经济条件,融通高速公路建设资金[1]。

1.2 过度依赖银行信贷融资

当前,在我国高速公路建设中,50%以上的资金来自于商业银行的贷款,这导致企业承担着较高的负债率,同时银行也面临着很大的潜在风险,极有可能使金融体系的风险增大,不利于我国社会经济的发展。如果企业自我调控的能力不强,不能适应市场的变化,就需要银行和政府来承担经济结构调整的成本,增加银行的不良信贷资产,增大政府的负担,从而增加了经济发展、运行的社会成本。

1.3 外源融资模式也难以满足高速公路建设的资金需求

在改革开发的初期,我国在对资本市场进行发展时,强调资本市场对宏观经济调控的作用,强调融资在国有企业改革中的作用,在这样的背景下,部分企业一味地追求上市,以便于“圈钱”,在很大程度上忽视了企业发展结构的科学性,导致企业运行效率低下。而在当前,股票市场并不理想,利用股票市场来对高速公路建设资金进行筹集并不具可行性。

2 关于构建我国高速公路融资模式的建议

高速公路的建设是一个国家现代化的重要标志,目前,我国高速公路的建设中的资金缺口还比较大,单一地依靠传统融资模式已经难以保证高速公路建设的顺利进行,因此,需要积极对融资模式进行创新,本文对高速公路建设项目融资模式的构建提出了相应的建议,主要有以下几点。

2.1 设立专门用于建设高速公路的资金

美国在建设高速公路时,资金主要来源于国家专门设立的高速公路建设资金,融资的主体是政府,我国高速公路建设项目融资可以借鉴这一点,设立国家、省级两项专门用于建设高速公路的资金,并出台一些针对这些资金运行、使用的法律法规,规范资金的使用。在此过程中,应该重视市场机制的主导作用,以我国具体国情为依据,逐步设立高速公路建设专项基金,首先,应用混合性的融资模式,继续投入国家的财政资金,允许相关高速公路公司收取相应费用;其次,征收相应的税收,并把这些税收纳入到高速公路建设专项基金中,以高速公路的规划为依据,把这一基金合理应用到高速公路的建设中,实现“专款专用”。

2.2 注重高速公路建设债券的发行

在资本市场中,债券市场是一个重要的组成部分,债券市场的发展规模是基本市场发展成熟度的判断标准之一。我国高速公路的建设急需大量资金,但从近二十年的融资情况看来,高速公路投Y主体具有单一性,融资渠道也比较单一,利用资本市场进行融资所占的比例较小,债券发行不但金额量小,而且次数不多,社会上还有很多闲置的资金,而高速公路建设所需的资金却大量缺乏[2]。因此,需要积极探索发行高速公路建设债券的合理性措施,逐渐拓宽高速公路建设的融资渠道,从而为我国高速公路的建设提供长效、稳定的资金支持。

2.3 积极应用PPP项目融资模式

PPP模式(Public―Private―Partnership)指的是公共部门与民营企业相合作的模式,政企双方“利益共享,风险共担”,共同对高速公路进行开发、投资与建设,合作进行高速公路的运行、维护和运营。高速公路建设项目单一依赖政府投资已经远远不能满足资金需求,在这样的情况之下,PPP融资模式的应用前景较为广泛。相关高速公路建设项目管理部门应该积极把PPP融资模式应用到高速公路建设项目的融资中,对政府方来说,不仅解决了资金的问题,还能提高政府基础设施的运营水平,对民营企业来说,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都得到有效提升,提高了民营企业在市场中的占有率,进而促进民营企业的持续发展。目前,高速公路建设项目的资金缺口比较大,单一依靠一种融资模式不能有效解决资金问题,需要在认真分析高速公路建设项目实际情况的基础上,把多种融资模式结合起来使用,以最大限度满足高速公路建设中的资金需求,保证高速公路工程顺利进行。

3 结语

当前,我国高速公路的建设还面临着比较繁重的任务,而在建设高速公路的过程中,离不开资金支持。因此,在对高速公路建设项目进行融资的过程中,需要积极探求拓宽融资渠道的方法,在充分分析我国高速公路建设项目实际情况的基础上,积极借鉴国外先进融资模式,构建起适合于我国高速公路建设项目的融资模式,为我国高速公路的建设提供稳定、长久的资金支持,促进我国交通运输事业的健康、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程勇.基于BT融资模式下高速公路建设项目风险控制分析[J].北方交通,2015,(6):124-1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