象征手法范文
时间:2023-03-23 09:15:12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象征手法,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篇1
关键词 意识流,内心独自;无意识
作为一部现代电影的开山之作《广岛之恋》表面上是一个难于抉择的爱情故事,实际上却是暗示着一种难以愈合的伤口,同时,大量运用了象征的手法。《广岛之恋》中,在暧昧的爱关系里,女主角不断受到二战期间在家乡内韦尔与德国士兵相恋的往事的困扰:当她与德国士兵恋爱并筹划在巴伐利亚举行婚礼时,她的德国恋人被法国抵抗运动战士的冷枪打死了。第二天,内韦尔解放了。由于她和德国人的恋爱,人们把她当做德国内奸关进地窖,后来,她还被剃成光头,到街上示众……有一天,她的母亲告诉她,她可以走了,于是她骑着自行车来到巴黎,看到所有报纸都刊载了广岛的消息。当她真的来到广岛,她看到的不仅仅是广岛的创伤,还看到了许多年前发生在家乡内韦尔的场景。当她遇到爱情,纷乱的现实和纠缠的过去令她处在进退两难的境地,战争令她失去了男友,而噩梦般的伤痛使她今天无法陷入爱情。阿伦・雷乃特这样说:“没有超时代的爱情故事,也许在梦中才有。难道梦不受制约:为什么做这样的梦,而不是那样的梦?再说,我们的逃避现实的梦往往是神经衰弱的征候,为充满恐怖的社会所特有。”事实上,从他的《格尔尼卡》到《夜与雾》等等,无不反映当代的历史事件以及对人类命运的影响,这也是现代主义电影的主要题材之一。
弗洛伊德在解释梦的性质时,根据显像和隐义把梦分为显性的梦和隐性的梦。需要探查梦境中隐藏的思想内容,从而对梦进行适当的解释。而不是就其表面内容作解释。他假没出“每个人在其心灵内均有两种心理步骤。第一步骤是在梦中表现出愿望的内容,而第二个步骤起着扮演检查者的角色,它促成了梦的伪装变形。凡能为我们所意识到的必须通过第二步骤的认可。否则,第一心理步骤的材料是无法通过第二关的,无从为意识所接受,它必须由第二关加以各种变形到它满意的地步。”通过对影片的“显性”分析。我们可以看到广岛与内韦尔之间的关系是象征性的,日本男子与德国的士兵是象征性的。象征必须借助相关联的东西,《广岛之恋》借助的是痛苦的心理历程。广岛事件,原子弹的毁灭,毁灭的不仅是一座城市,也毁灭了人们的心灵,在心口留下了难以磨灭的创伤。“在主人公流动的意识中,观众也产生了‘意识幻化’:晶莹的露珠和汗粒变成可怕的原子尘,的两个相拥的人体慢慢地变成被原子辐射后丑陋腐烂的尸体……这些以独特的电影语言展现出来的物象无疑具有深刻的象征意味,这些象征手法的使用也使得影片的人物与内涵超越具体的物或人的层面而具有抽象和普遍的意义,呈现出非常浓厚的阿伦・雷乃特有的风格化标记。”。
我们看到了这部影片中对人物的外在真实常常是有意忽略的。于是男人和女人没有名字,他们是高度抽象了的人,特别是那个日本人长得非常像西方人。或者说只是一个“男人”。编剧说:“如果观众总是忘不了这是一个日本男人和法国女人的故事,影片就失掉了它深奥的含义。”日本人不仅外形抽象化,整个人都是抽象化了的产物,他身上谈不上有任何个性的东西。其实,这也可以看做是作者对环境外在真实的忽略的一部分。在影片中,男女主人公各代表着一个是惨受战争摧残的城市――她叫内韦尔;一个是饱经战火涂炭的民族――他叫广岛。他们的爱情悲剧具有更为普遍的意义。战争对爱情的摧毁从来都没有结束,从来都不是只对一个人的,它不论在过去,现在或是将来都没有结束。反对战争,始终都是全人类不应忘记的主题。
电影中的台词具有很深的内涵,影片中男女主角的对话是简洁的,不断重复的。她和他的初次对话,是他们慢慢步入记忆的过程。法国女人不断重复说道:“在广岛,我看见了,我什么都看见了。”镜头随之指向战争博物馆,并穿插了原子弹毁坏广岛的纪录片,而男人却回答都是:“你在广岛什么也没有看见,什么也没看见……”女主人公不断重复着:“我都看见了,都看见了。”没有看见的是什么,看见的是什么,在此影片没有直说,留下了思考空间。她看到的不仅仅是广岛的创伤,而是多年前发生在内韦尔的那场战争的类似物,那场战争令她失去了他的男友,而噩梦般的伤痛使她今天仍然无法再次陷入爱情。爱情的悲剧与战争的悲剧达到了深层次的相似,结支配而形成精神的不平衡。女主人公在广岛上的神经质,她在日本人面前的失控,她在日本人面前对内韦尔往事的诉说,是在日本人的诱导下进行的。日本人相继问内韦尔和诺瓦河是个什么样子,然后突然跳到了“你在地下室忍受痛苦的时候,已经死了吗?”就引出了她在地下室忍受痛苦的叙说和画面来:“你已经死了……而且……”
我们知道,弗洛伊德认为要治疗精神病人,就要帮助病人把导致精神失常的创伤找出来。最好的方法是诱发病人去进行自由联想。自由联想法是发掘埋藏在患者无意识深处的症结和病源的更有效的方法,它能够有效地触及人的精神的内在构成机制。在弗洛伊德看来,人的所有联想都是预先被决定的,其中包括治病因素,这些被压抑的因素通过得到准确的表达而被客观化了,因而也就被超越了。而在影片中,法国女人对往事的述说,正是在日本人的诱导之下进行的自由联想,使她能对所受到的创伤有了理解和认识。
对于经受过压抑和创伤的她来说,需要保护自我,维护保持一种精神状态的平衡。“在她生活中留下的创伤不是被人剃光了头和受到侮辱,而是前面已经提到过的那个失败经历:1944年8月2日在诺瓦河没有为爱情牺牲。”于是,“她把她最宝贵的东西――今天的她、内韦尔的爱人死后残存下来的她――在广岛,献给了这个日本人。”作者为法国女人在广岛的行为做了注释,使她的性本能得到了升华和崇高化,至少为她在日本放纵找到了辩护的理由。
现代主义在形式上千变万化,没有固定的形式,正如索尔・贝娄所说:“奇特的脚穿奇特的鞋。”它的特点是故意打破时空顺序,大量运用梦境、心理时间,黑色幽默及魔幻、意象、象征和意识流等手法去表现生活和人的性格。阿伦・雷乃特在片中确立了无技巧闪回的电影叙事结构,通过大量的闪回镜头和画外音手段,把历史与现在、现实与虚幻等等都以一种流动跳跃性的结构完美地连接起来,使得主人公对往事的回忆完全打乱了时间顺序,表现出了极大的随意性和跳跃性,把人物内心的潜意识的活动真切地呈现出来。在剪辑上打破了过去、现在和未来的三种时空,从而淡化了过去和现在的界限,同时使用音画对位,画面是纳韦尔,而声音却是广岛,使过去和现在交织在一起,人们清楚地看到过去的那场战争对人从外部生活到精神世界的侵蚀和异化,这种由剪辑而带来的震撼效果 在1958年的电影界是别开生面的。果将这一场短暂而平凡的爱情提升至全人类的高度上。随着男女相拥的特写,场面调度到原子弹轰炸后的恐怖影像。影片最后出现了这样的对白:男主角:“你的名字是‘内――韦――尔!?’”,女主角:“你的名字是‘广岛!?’”无疑,这又是个象征性的语言。
我们可以看到:“在一系列矛盾中,主人公从始到终一直处于‘记忆与遗忘’的痛苦挣扎之中,影片中的法国女人在回忆完一切以后,接下去说‘我记忆力很好,但我会遗忘一切’‘和你一样,我忘记了’。为了彻底走出失去男友的痛苦阴影,告别不堪回首的岁月,她走出了内韦尔,走出了诺瓦河,她试图忘记战争年代自己在家乡的痛苦恋情,她自以为已经忘记了,可是在广岛当她遇到这个日本男人再次陷入疯狂边缘时,她明白了自己并没有忘却。”影片中的女人一声接一声的呐喊,是那么撕心裂肺的啐喊:看我正在忘掉你。看我正在忘掉你。看我正在忘掉你。《广岛之恋》不是单纯写男女之爱的,而是在写生与死的关系,在写回忆和遗忘之间的关系。精神分析学认为,遗忘是由于一种相反的情感阻止了原有的记忆或者意向,而这种相反的情感乃是发自于人的深藏的无意识之中。遗忘大致分为两类,一类是印象和经验的遗忘,也就是知识性的遗忘;另一类是决心或意向的遗忘,这种遗忘使我们忽略某些预定要做的事情,但是“任何一种遗忘都有动机可寻,而这个动机通常是一种不愉快的经历”。
有关印象和经验的遗忘,弗洛伊德曾举出自己的例子:弗洛伊德曾因为他的妻子在他所厌恶的人面前说了蠢话而大为光火。但是后来他和他的一位亲戚抱怨他妻子的不懂事,说起了这件事,却怎么也想不起有关他的妻子所说的蠢话来了,他认为。这次的健忘无疑是他尊重他妻子、不愿失她的面子的结果。在弗洛伊德看来,人类心灵的结构,可分为高低不同的层次,分别放置不同的材料。而这种防卫势力隶属于较低的心理现象,而常为较高级者所压制。于是,人们不得不借助遗忘这种根本的防卫力量,阻止痛苦感觉再度涌现。
篇2
关键词:象征 原罪 红字A
美国文艺复兴时期的著名作家霍桑,深受清教意识、超验哲学和神秘主义影响,他的代表作《红字》自问世至今,一直受到广大读者和评论家的青睐。小说充分体现了霍桑象征主义手法运用的高超技艺,通过这一表现手法,他的行文摇曳多姿,引而不露,含而不发,耐人寻味。
一、在人物描写中运用象征手法
小说中,霍桑在刻画人物时便赋予了他们深刻的寓意。罗杰・奇林沃斯,这一邪恶的清教徒形象的最大特点是伪善和狠毒。这个外表消瘦,畸形的老人在一个受人尊敬的“医生”的身份的伪装下,以治病抚伤为由,秘密地进行着复仇活动,一步步地偷窥,挖掘着人内心的秘密,慢慢地摧毁人的灵魂。他为了满足自己的私欲,心安理得地将海丝特的青春占有,当发现自己妻子的背叛之后,为了报仇,他像一条毒蛇一样缠住狄梅斯迪尔不放,竭尽折磨狄梅斯迪尔的灵魂。他虚伪地以“一个最可信赖的朋友”的面目出现,哄骗狄梅斯迪尔将“一切的恐怖、惭愧、痛苦、无效的悔恨、无法摆脱的内心谴责,都要对他和盘托出!”而他内心却是“绝无怜悯,绝无容赦!'”在海丝特与罗杰的谈话中,罗杰曾说:“我的手指只要对他一指,便会将他从他的讲坛弹到大牢里去,说不定还要上绞刑台呢!”这个阴险的小人自认为手中的强大力量正是当时教会的暴虐,严峻的统治。珠儿是小说中极具神秘色彩的一个人物,她纯洁无邪,敏捷灵巧,却生来就要承受“恶魔之女”的罪名,她是性“罪过”的有形产物。她的存在时时刻刻让人想起海丝特的“罪过”。然而,珠儿对于海丝特而言,更是上帝对她莫大的恩赐。珠儿是她美好爱情的结晶,代表着纯洁,她的名字象征着高贵。因此,珠儿象征着海丝特承受罪过的极大勇气和激情。
二、红字A的象征意义
霍桑对红字A的多种象征意义贯穿于全书中,赋予了它丰富多样的象征意义,从不同角度不同层次审视,出现不同或完全相反的象征意义。小说中红色象征了海丝特与丁梅斯代尔之间纯洁、美好的爱情。海丝特胸前耀动的红色,又如一团熊熊烈火在愚昧冰冷的社会环境中给她以温暖,在死一般的孤寂和绝望中给她以生的希望。红色是的象征。海丝特和丁梅斯代尔在爱情的驱使下,放纵了自己的,一个丧失了贞洁,一个辱没了自己的使命,他们都成了上帝的罪人。这里红色又是罪恶的象征。给海丝特带上红色的A字就等于给她贴上了“”的标签。海丝特胸前戴着红色的A字,而丁梅斯代尔在胸口刻着一个血字A。他们一次次登上刑台使人联想到祭坛上的祭品以自己的鲜血甚至生命昭示着一条解脱罪孽,走向天堂的光明大道。正是有了这丰富多彩的象征意义,红色才在深刻地反映了作者思想和认识的同时,又取得了含蓄蕴藉的艺术效果。字母A,它的象征意义与红色相比更加丰富多彩。A字是字母表中的首字母即是开始,而按基督教的教义来说,开始即是堕落,是人无法幸免的原罪。小说开篇即是海丝特与丁梅斯代尔犯了通奸罪,这正是暗示了“开始即堕落”这一命题。在清教徒看来,海丝特犯了通奸罪(Adultery),把代表通奸罪(Adultery)的A字戴在她的胸前是要让所有人知道她是个的不洁之妇。然而随着故事的展开,情节的进一步发展,作者赋予了A字不同的新意,在世人的眼中红色的A字已不再是罪恶的标志了。海丝特默默承受着最坏的待遇,她远离人群,过着单纯的生活,她靠刺绣抚养珠儿,她的绣品精美绝伦,巧夺天工。人们因此说A是艺术(Art)的标志。她天性善良富有同情心和献身精神,在别人需要的时候,总是不遗余力的给予帮助。海丝特以美德赢得了人们的尊敬,在人们心中红色的A字就如同修女的十字架是象征着“使徒的行为”(Acts of the apostles)象征着天使(Ange1)把爱心撒满人问。然而海丝特毕竟不是神,而是个感情丰富的年轻女子。她精心绣成的A字正代表了她心底澎湃起伏的情感(Affection),以及天性和真爱受到压制的巨大痛苦(Agony)。精神的痛苦和世俗的磨难使她更加成熟,将她锻炼成一个坚韧的女斗士(Amazon),表面服从而在心底里却顽强地与清教统治对抗。在小说中,霍桑对红字A的象征意义揭示得十分深刻具体,它是爱的象征,也是罪的象征;它代表了上帝的惩罚,又是上帝的怜悯。
三、结语
在整篇小说中,大量的象征无所不见,构成了一条条推动人物命运,故事情节发展的脉络。显而易见,若不是采用了这么多的象征,作品内在的含义也不会表现得如此深刻,具体。霍桑正是用了象征这一神奇的表现手法,才使其作品保持永久不衰的魅力。
参考文献:
篇3
[关键词]象征性符号;室内设计;应用手法
象征性符号是在长期的积累中人们对某一事物形成的共同认知,具有“约定俗成”的特点;它有一定的稳定性,不会因个人意志改变而转移。象征性符号的这一特征,使符号接收者能够在较短的时间解读符号传达的意义。如在中国代表平安寓意的瓶子,被摆放在家中的桌子上;插有几束象征富贵的牡丹,寓意“富贵平安”;石榴多籽,籽与子同音,引申出子孙满堂之意;古典园林建筑中绘制松、鹤,取其长寿之意,表达主人期望长寿的愿望。象征性符号除具有约定俗成的特征外,还具备隐喻性、文脉性等特征。(1)隐喻性。隐喻是抽象的象征手法,使用一种含蓄的符号传达信息,表现空间情感,符号本身则隐喻在空间中。(2)文脉性。象征性符号在长期的积累中形成,与历史文化有密切关系,这一特点使之能够传达建筑所具有的文脉性、场所感,被后现代主义建筑师借用,丰富了建筑的意义,运用在室内空间中,则会提升空间的文化意韵。基于象征性符号的特征,将象征性符号运用在室内设计中,能够在满足基本功能需求的前提下,丰富室内空间形式,增加精神内涵。对于象征性符号在室内空间中的应用,本文归纳了以下几种手法。
一、断裂的手法
断裂是后现代主义建筑中经常使用的一种手法,打断重组后的新形式仍然保留旧符号的意义。被破坏的、残破的形式能够打破稳定、乏味的空间,给空间带来活力。由汉斯·霍莱茵设计的奥地利维也纳旅行社大厅,运用丰富的象征性语言符号,创造了一个跨越时空、地域的空间环境。大厅中非常醒目的一个柱子,就是采用了断裂的手法,将希腊古典柱式打断,拼接不锈钢材料,形成新形式的柱子,传达出西方古文明历史久远,却能和现代契合;拼接材质的四周环绕不锈钢材质的摩洛哥棕榈树林,又有热带地区的风貌;另外,大厅内有象征东方久远文明的古印度风格的休息亭、金字塔形倾斜的墙面、随风吹起的奥地利国旗……场景中的每个元素都有强烈的象征意味,激发人们旅行的热情与冲动,感受到旅行生活是轻松的、富有浪漫色彩的。
二、戏谑的手法
戏谑本是小说的一种叙事手法,它拒绝规范,打破常规,呈现出幽默化、生活化的色彩。戏谑的手法被运用在后现代主义建筑设计中,一改国际主义建筑的冷漠,具有戏谑、调侃的色彩。室内设计中运用戏谑的手法可以使设计变得轻松、有趣。美国建筑师文丘里在艾伦美术馆的扩建部分,将希腊的爱奥尼亚柱式在比例上和式样上做了大胆夸张,形成的形象被人们戏称为“米老鼠爱奥尼亚”。这一抽象的符号,在新的建筑语境中获得新生,并承载了城市的历史文脉。美国华盛顿特区国务大厦的室内设计,在大厅的地面上“转述”了米开朗琪罗广场图案,在科林斯柱式的凹圆线脚内嵌入装饰物,材质的拼贴、历史元素的混合使空间具有轻松的戏剧效果,又不失古典主义的庄严。戏谑的手法是对古典词汇的对比、夸张,可以将不同的词汇并置在同一环境中,但又不离其宗,出人意料,给予观者丰富的想象空间和观感体验。
三、转换的手法
1.具象符号与抽象符号间的转换
符号传达者和符号接收者之间存在一定关系。符号的传达者,在运用符号时,必须要考虑接收者对符号的解读能力;符号接收者能够解读符号,理解甚至延伸符号传达的意义。人们如果理解形式符号传达的深层次意义,其获得的审美体验将会上升到理性的精神层次,形成一种意境美。深圳万科第五园的设计,运用中国传统建筑中的白墙、黑瓦,运用“借景”“借水”等古典园林设计手法,庭院中采用自然材料:木、竹子,抽象的方与圆等象征符号等,无不是中国传统建筑的语言符号。设计师对这些象征性符号语言进行抽象、凝练,创造出具有现代感的形式,又不失江南水乡建筑典雅的意境,富有诗意。
2.置换材料
运用现代技术和材料对传统的经典元素符号进行材料置换,使其既有传统的形态和意味,又是新的造型语言。如:在现代室内空间中,摆设具有经典造型的明清家具,而将材质置换为不锈钢、亚克力等,使传统家具富有极强的装饰意味与现代感,又不失古典韵味。中国新锐设计师琚宾,在深圳大梅沙京基喜来登酒店内陈氏会所的设计中,选用具有中国古典造型的家具、中国古典绘画和中国传统花卉图形等元素,采用的却是全新的材质和工艺:亚克力材质拼接的条案、亚克力材质雕刻的中国古代仕女图、树脂材质的高背椅、电脑雕刻技术形成的牡丹花,这些元素彰显了浓郁的中国古典气质,又极具现代意味。
四、隐喻的手法
在建筑空间中,符号可以表达一种文化立场、一种态度、情感或行为方式,它可以通过有形的载体含蓄地表现出来,如通过材料、色彩、肌理、陈设等,形成一种“有意味的形式”,传达空间气质。像使用曲线、蓝色代表海洋,就是隐喻的手法。2012年琚宾设计的中海千灯湖1号样板房,运用隐喻的手法创作了具有东方古典气质的现代空间。空间的创作灵感源自中国的瓷器—盘子,盘子的边缘处用细细的线收边处理;同样的方法运用在室内空间中,在客厅墙面、棚面、地面等处用不同材质形成分隔界限,富有形式感,再辅以瓷器、古典绘画等陈设,整体空间以现代的形式传达对传统文化的向往和体验。运用隐喻的手法需要设计师具备深厚的文化功底,方能在设计时一气呵成。
五、结语
象征性符号在现代室内设计中有很广阔的应用空间,因为其承载了几千年积淀下来的文化,其承载的文化底蕴厚重,喜闻乐见,具有强大生命力。对象征性符号应用手法的探究,蕴含中国传统文化的精华部分,是对中国传统文化的继承和创新;同时希望以此为出发点,探索一种设计方法,启发设计师构建自己的设计语言、方法体系,而不仅仅停留在形式表面的设计,真正做到从人们的需求出发,综合全面考虑,创造有个性、有情感、有内涵的空间环境。
参考文献:
1.保罗·科布利,莉莎·詹茨.许磊译.视读符号学.安徽文艺出版社,2009
2.王受之.世界现代设计史.中国青年出版社,2012
篇4
象征手法在文字语言修辞中的含义是指不直接表达比较深沉的思想感情和抽象的事理,而采用描绘具体事物的形象加以寓意的修辞方法。运用象征这种修辞手法,可以使抽象的概念具体化、形象化,可以使复杂深刻的事理浅显化、单一化,还可以延伸描写的内蕴、创造一种艺术意境,以引起人们的联想,增强作品的表现力和艺术效果。中国传统文化中赋予一些事物特殊的象征含义也为镜头语言借鉴其意象表达提供了可能。电视新闻镜头的象征手法即是文字语言的象征修辞手段与传统文化的意象表达结合起来的视觉语言修辞。将象征手法巧妙地嫁接到新闻镜头语言中,可以在很大程度上弥补新闻画面单调、直白、浅薄的缺陷,使新闻镜头也能够表达出主观、内在的思想感情,丰富其叙事、表情、说理的手段,给人以意境无穷的感觉。
升华主题:电视新闻中,无论是主题性报道还是事件性报道,新闻事实本身能够提供的镜头语言是有限的具象,其主题的揭示与表达经常要靠文字解说来辅助完成。但是,只要能够恰当地运用与新闻事实具备关联的某种画面,镜头完全能够独立承担起表现抽象主题的任务,而象征性镜头的运用,则更能对主题的深化起到不可替代的作用。例如中央电视台《新闻30分》曾经播出过一条北京市开展“扫黄打非”活动的消息,在利用镜头对文化、工商等职能部门检查市场、销毁收缴物等过程做完整交代之后,画面转换为某中学学生在操场做课间操的镜头,继而又转换为操场边的一排参天大树,这些画面看似与消息无关,实则大有深意,它利用学生做操和绿树挺拔这一组具有象征意味的镜头,揭示了净化社会环境、保护青少年身心健康、促使其幸福成长的报道主题,可谓匠心独运、意味深长。
刻画人物:典型人物的报道是电视新闻最为常见的内容,这类报道由于典型人物本身的事迹或经历比较曲折感人,可供选择的镜头相对比较丰富,但如果仅仅围绕人物的言行或者工作生活状态来组织画面,会给人以重复、芜杂的印象,这就要求记者要跳出人物之外寻找能够表现其品格、展示其精神的镜头,特别是象征性镜头,来寓情、寓理于报道画面中,传达人物的内心世界和外在风采。驻马店电视台播发过一条关于某玻璃制品厂青年民营企业家拼搏奋斗,发展、壮大企业的典型报道,中间几次运用到象征手法来丰富画面的内涵,比如用车间正在熊熊燃烧的炉火象征主人公火热的青春,同时隐喻其燃烧自己、奉献光热的精神;用报道对象办公桌上一尊耕牛塑像的特写传达出主人公拓荒不止、勤奋耕耘的追求等。这些看似不经意的镜头,因其本身所具备的象征性含义,对人物的刻画起到了画龙点睛的效果。
烘托氛围:新闻报道离不开对新闻事实发生环境的交代,电视新闻虽然在强化氛围、交代环境时有直观、形象、生动的优势,也仍然需要将主观感受诉诸镜头语言。为了增强电视新闻报道的现场感,需要使用各种元素和调动一些手段来烘托氛围,比如现场声、同期声的运用,镜头的快慢转接等等,而象征性镜头在电视新闻中的应用无疑能在烘托新闻事实发生发展氛围的同时,给报道更深厚的主观表达。2005年春节,国务院总理同志到上蔡县和阳光家园的小朋友一起欢度除夕,驻马店电视台在新闻节目中以《“祖国是最大的阳光家园”》为题播发了一条新闻特写,在消息的最后,当总理在阳光家园活动室面对大家动情地说出“祖国是最大的阳光家园”这句充满深情的话时,镜头从现场所有领导和孩子们热烈的掌声中切换到屋外阳光家园的夜空,一束束烟花竞相绽放,夜幕被礼花映照得分外美丽。此时此刻,夜空中的礼花烘托出了浓郁的节日气氛,祖国大家庭的温暖、总理的关怀、人们的祝愿、孩子们的憧憬都化作礼花朵朵、爆竹声声,在除夕之夜久久不散,真可谓“画”有尽而意无穷。
赋予张力:莱辛在《拉奥孔》里指出“一副诗的图画不一定就可以转化为一副物质的图画”。这句话的意思是指诗的语言要比画面语言更加充满张力。但反过来,一副物质的图画完全可以转化为一副诗的图画,因为画面语言同样可以描绘出诗的意境,所谓“诗中有画,画中有诗”是也。达到这样的效果,就需要强化画面的表现手段,诸如视角的变化、光与影的应用、长短焦镜头的使用等,以赋予画面更为充足的语言张力。在电视新闻中,画面语言张力十足的报道在视觉上能够给观众以强烈的冲击,从而收到好的报道效果。但新闻画面由于受到客观情况的限制难以在视角、光影、焦距上做过多的文章,象征性镜头因其“单位画面所承载的信息量”大,在扩充画面语言张力上就不失为绝好的选择。
拓展空间:电视新闻画面语言一方面承载着再现报道事件发生的地域空间及其转化的任务,同时也承载着表现记者通过事件所要传达的主观感受、理性分析和价值判断,即记者的思维空间的任务。另一方面,电视新闻画面还要为观众在接受这一新闻信息后留下足够的想象空间。象征性镜头因其本身形象化和创造意境的功能,在拓展思维空间、想象空间上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
需要注意的是,象征性镜头的运用并不能脱离修辞学的基本规律和传统文化中约定俗成的意象指向,更不能脱离基本的新闻事实。象征性镜头的选择必须与新闻事实的发生有着内在、客观的必然关联,甚至必须在新闻事实发生的时间空间范围之内。我们不可能凭自己的主观意志用新闻事实之外的镜头生搬硬套,因为这样做的话将会失去新闻的真实性,而真实是新闻的生命。基于此,是否善于在采访拍摄中发现或有意识地找寻那些能够对报道产生催化作用的象征性镜头,是检验一名记者对画面语言感知、领悟和运用能力的钥匙。而要具备这种能力,需要记者在工作实践中不断学习,在采访过程中勤于思考,在拍摄画面时保持高度的注意力和敏感度;需要记者始终敏锐地判断新闻现场发生的各种事情和细节,随时打开捕捉镜头的灵感之门,在众多记者一哄而上关注于某一普通对象的时候能够及时地抽身而退,以独到的眼光拍摄到具有独特意味的独家镜头。
篇5
关键词:《了不起的盖茨比》 《夜色温柔》 象征主义
司各特•菲茨杰拉德是美国文学史上一位极其重要的作家,是“迷惘的一代”的杰出代表。发表于1925年的《了不起的盖茨比》奠定了他在美国文坛上的地位,而发表于1934年的《夜色温柔》使他在美国文学史上的地位进一步巩固,使他与海明威、福克纳齐名,成为20世纪美国最杰出的小说家之一。
《了不起的盖茨比》和《夜色温柔》都是反映“美国梦”幻灭主题的小说。它们的时代背景都是一战后的美国社会,尽管后者的故事情节围绕在欧洲展开,但大环境还是美国年轻一代战后的生活状态。《了不起的盖茨比》讲述的是出身下层阶级的盖茨比为了实现自己的梦想而苦苦奋斗,却最终被自己的“梦想”扼杀的悲剧。《夜色温柔》讲述了出身于中产阶级的精神病学医生迪克与出身上流社会的患者尼科尔相爱并结婚,因为对妻子的精心护理,他逐渐荒废自己的事业而最终崩溃的悲剧。前者描绘了理想没有实现的幻灭,后者描绘了实现的未必是理想的幻灭,其幻灭感比前者更加沉重。在这两部作品中,为了突出人物性格,深化小说的主题意义,菲茨杰拉德大量地运用了一系列的象征主义手法。笔者通过对两部作品进行对比分析,发现作者在象征手法的运用上具有极大的相似性。它们的象征意义尽管各不相同,但在反映作品主题方面达到了异曲同工之妙。
一、场景象征
在《了不起的盖茨比》中,作者将美国的中西部与东部对立起来,是别具一番深意的。小说的叙述者尼克来自于中西部一个家道殷实的家庭,一战后回到家中觉得百无聊赖,于是决定到东部去学债券生意,因为“中西部不再是世界温暖的中心,而倒像是宇宙的荒凉的边缘”。然而在东部短短一年的时间里,他亲眼目睹东部有钱阶级的虚伪、冷酷与欺诈及盖茨比的悲剧,他感到“东部在我心中就是这样鬼影憧憧,面部全非到超越我眼睛矫正的能力”,于是他打道回府,回到那个卡罗威家族居住的地方。尼克之所以到东部发展而最终又回归到中西部,是因为他已深刻地认识到东部是世袭贵族的天堂,他们在物质财富极大富足的外壳下,掩盖着虚伪、自私、冷酷的灵魂;而中西部尽管比不上东部的富有和优雅,它仍然充满着生机和希望,是最具纯朴民风的地方。来自中西部的盖茨比,怀着对美好未来生活的憧憬,来到东部矢志不渝地追求他的理想,但他理想的化身却是一个“声音里充满了金钱”的女人。在东部这样一个没有理想,没有道德的社会去实现只有在中西部才可能实现的理想,这只是一种痴心妄想,盖茨比的梦必然断送在东部。
另外,纽约长岛的两个小岛――东卵和西卵也有不同的象征意义,它们尽管在外形上一模一样,但却代表着两个不同阶层的社会地位。住在东卵豪宅的人们是“世袭的有钱阶级”, 住在西卵的人则是像盖茨比一样的暴发户,即:所谓的“新兴的有钱阶级”。前者对后者不屑一顾,他们之间存在着一道永远也无法跨越的鸿沟。
在《夜色温柔》中,作者借用海滩和别墅来表现上流社会的富有。海滩是迪克亲手用耙子从乱石堆里整治出来的,后来成为上流社会名流们的避暑圣地。海滩是身份、地位和财富的象征,也是迪克展示自己才华和取悦名流们的地方。然而随着情节的发展,迪克和尼科尔的关系因为迪克事业的日益荒废而逐渐冷淡,迪克日渐消沉颓废时再一次来到海滩时,情况也发生了很大的变化。迪克和尼科尔离婚后首先去的地方也是海滩,在最后离开之前,他向海滩祝福告别。
戴安娜别墅与海滩具有相同的象征意义,也是迪克付出太多心血的地方,但它坐落在距离海滩很近的悬崖上,给人一种摇摇欲坠的感觉,也预示了迪克在沃伦家族里地位的不牢固,终究会离开不属于自己的上流社会。
二、人物象征
黛西是世袭的有钱阶级,是物质主义的象征,和汤姆•布坎农一样,他们完全丧失了人生信仰和传统道德,拥有的只是一个华而不实的臭皮囊。但在盖茨比的眼中,黛西是世间最美好事物的化身,象征着他的梦想和希望,但正是他的“梦想”将他推向死亡的深渊。
盖茨比是“美国梦”的象征。出身贫寒的盖茨比怀着对爱情和美好生活的向往,开始了艰苦的奋斗,力图重温往日的旧梦。盖茨比为爱情、为财富孜孜不倦的追求分明就是“美国梦”的真实写照。盖茨比的悲剧在于他将自己的理想寄托在一个浅薄、无知的女人身上,却浑然不知这种“理想”本身就是一个虚幻的、不切实际的梦想。黛西根本不可能成为盖茨比梦想的化身,因为她属于汤姆的现实世界――金钱、地位,而不属于暴发户盖茨比自己营造的梦幻世界。在物欲横流的金钱社会里,为实现梦想而表现出的顽强执着以及敢于承担后果所表现出的高度的责任感,使盖茨比完全立于他人之上,具有无与伦比的英雄气概。
在《夜色温柔》中,尼科尔代表着上流社会及存在于上流社会一切顽症。
她出身上流社会,但在少女时被父亲奸污,身心受到巨大的伤害,结果患上了精神分裂症。遇到迪克后,迪克给了她父亲般的呵护和关爱,使她逐渐康复,但她最终又投入了无政府主义者汤米•巴尔邦的怀抱。她的人生很曲折。她的精神病象征着整个上流社会的病症:冷酷、自私、堕落、暴力和享乐。巴比•沃伦――尼科尔的姐姐是一个彻头彻尾的金钱主义者,是她计划给尼科尔买一个医生,也是她支持尼科尔抛弃迪克。汤米•巴尔邦则是一个野蛮的为了金钱愿意和任何国家交战的无政府主义分子。萝丝玛丽更是一个为了金钱和个人前途而出卖自己灵魂和身体的放荡的好莱坞演员。
迪克•戴弗(Dick Diver)的姓氏Diver的字面意思是“潜水者”。它象征迪克在不了解上流社会深浅的情况下,他毅然决然地投身进去,恰如一只扑向火苗的飞蛾,走上自我毁灭的道路,具有强烈的悲剧色彩。他扮演着救世主的角色。
三、色彩象征
在《了不起的盖茨比》中,作者运用了大量的颜色来突出小说的主题,其中最为典型的有白色、蓝色和绿色等。
黛西的主色调是白色。五年前黛西与盖茨比约会时是一身白色衣裙;五年后尼克第一次去黛西家里,黛西还是穿着白色衣裙,黛西去盖茨比约会开着白色的敞蓬汽车,盖茨比和尼克应邀去黛西家作客时,黛西和乔丹“躺在一张巨大的长沙发上,好像两座银像压住自己的白色衣裙”。白色几乎与黛西同在,甚至黛西的名字也是一种白色的雏菊。白色象征着纯洁,但也代表着空洞、冷酷、无情、邪恶与死亡。在小说中,白色一方面暗指黛西的精神空虚,道德缺失,另一方面也预示着她将把盖茨比引向死亡。
蓝色是深沉、平静的象征,而与蓝色最密不可分的是“灰谷”上空那幅巨大的广告牌上T•J•埃克尔堡大夫的眼睛。“埃克尔堡大夫的眼睛是蓝色的,庞大无比--瞳仁就有一码高。这双眼睛不是从一张脸上向外看,而是从架在一个不存在的鼻子上的一副硕大无比的黄色眼睛向外看。”“他留下的那两只眼睛……光彩虽不如前,却依然若有所思,阴郁地俯视着这片阴沉沉的灰堆。”这双蓝色的眼睛因为尘世的喧嚣和金钱的遮掩而失去光泽,但他依然能够目睹“灰谷”中所发生的一切。威尔逊的勤劳,莱特尔的谎言以及夜幕下的车祸都脱不过他的眼睛。难怪乔治讲到他妻子的欺骗时说:“上帝知道你所做的事,你所做的一切。你可以骗我,但你骗不了上帝。”说这话时,威尔逊直盯着T•J•埃克尔堡大夫的眼睛。T•J•埃克尔堡大夫的眼睛其实就是上帝的化身,是信仰、诚实和忠诚的象征,正好与东部精神的虚无形成强烈的对比。
在《了不起的盖茨比》中,黄色与盖茨比紧密相连。首先是他五年后约见黛西时佩戴的金色领带,其次是黛西肇事时开的正是他的黄色豪华轿车,再就是他心中的“黄金女郎”。这些肤浅的颜色与盖茨比联系在一起,一方面反映了盖茨比逃脱不了世俗的观念,为了实现自己所谓的“梦想”,对金钱近乎病态的迷恋和崇拜,同时也预示了盖茨比将丧命于自己用金钱编织的梦。
在《夜色温柔》中,黄色与尼科尔的关系最为紧密。尼科尔与萝丝玛丽在沙滩上认识后不久,她就把一只萝丝玛丽的母亲相中的黄色拎包送给了她,并把她能找到的所有黄色物品全部塞进包里。尼科尔因为对迪克的误解而精神病发作,差点出车祸时穿着黄色的衣衫,“犹如飘动着的一条神奇的黄色绸带”,还有尼科尔有关一座雾气朦胧的黄色房子的话,甚至尼科尔与迪克恋爱时唱的歌曲里,也有黄色的“银元”。黄色与尼科尔密切相关并非偶然,这是因为黄色在西方社会里是金钱的象征,如“yellow boy” 就是金币的别称,所以,黄色就是尼科尔身份的象征,她是以黄金包装出来的一个“黄金女郎”。美丽的躯壳里面裹着金钱的铜臭,肤浅而无头脑的她直接将迪克推向痛苦的边缘。此外,黄色在小说中还象征着尼科尔因为精神病而不健康的身心状况,也反映出作家对上流社会追求享乐,惟利是图,道德沦丧的厌恶之情。
四、动作象征
在《了不起的盖茨比》的第一章中,尼科对盖茨比的最初了解是通过后者的动作。尼科看到盖茨比从大厦的阴影里走了出来,两手插在口袋里站在那儿“仰望”银色的星光,然后他又朝着对面码头上的绿灯“伸出”两只胳膊,颤抖着。星光和绿灯都象征着盖茨比的梦想和希望。他仰望和双手拥抱的动作都象征着盖茨比对心中梦想的热切渴求和追求,但这种梦想好像近在咫尺,但实际上却遥不可及,难以实现。
在《夜色温柔》中,与迪克相关的动作有两处。在故事刚开始不久,有几行文字专门描述了迪克在海滩上表演的一个小节目。“他装模作样地摆弄着一把耙子,似乎在清除沙砾,然而,渐渐地表现出某种意义隐晦的滑稽来,虽然他脸上仍是一本正经不动声色。”这一动作从表面上看是指迪克用耙子耙去沙滩上的石子,使沙滩更加纯净柔和,更加完美。但它的象征意义则是迪克在充当一个“殉道者”的角色,试图通过自己的双手来清除这个龌龊世界的各类顽症:诸如尼科尔父亲留给她的污渍及同性恋、精神病、枪杀、暴力等等。
迪克和尼科尔离婚后去的地方也是海滩,在最后离开之前,“他站在高高的平台上,抬起右手,划了个十字,为这片沙滩祝福。”向海滩祝福告别这一动作具有特殊的象征意义,它除了表示迪克向这片他付出心血而熟悉的地方告别之外,更多地表达了迪克与沃伦家族告别,与不属于自己的上流财富社会决裂的决心。
菲茨杰拉德之所以在美国文学史上取得如此大的艺术成就,是与他在自己作品中大量的使用象征主义手法分不开的。在刻画人物性格,突出小说主题方面,他对象征主义的运用达到了炉火纯青的地步,使得他的作品具有典型的象征主义特征,也使他成为20世纪最为杰出的小说家之一。
参考文献:
[1]李宜燮、常耀信主编:《美国文学选读》(下),南开大学出版社,1991。
篇6
1、想打好正手响鞭,必须先知道响鞭的形成原理,甩鞭者让力量顺着发力的方向,传递鞭子的末梢,发出的响声。当你打出响声后,正手响鞭就能在你不断的练习动作中产生了。
2、打正手响鞭时,可以先花样动作。将某个动作练习熟练,让响声产生音爆现象,是比较理想的甩鞭效果。可以从最简单的花样练起,左右手交替甩鞭练习,速度有慢到快,要练习到发出清脆的响声。
3、当以上双手的基本动作练习熟练后,可以再进行深一步的练习,练习一种在甩鞭后迅速抬腿让鞭子从腿下传递过去,这个花样动作熟练后,好像响声是从腿部发出的一样。
4、正手响鞭,是在举臂甩鞭时,让鞭子在身子背后转一圈,接着甩出去,让鞭稍抖出响声,开始从慢到快的练习,练习熟而流畅,就是很协调的花样响鞭动作。
(来源:文章屋网 )
篇7
关键词:思想政治理论 教学方法 手段 辩证扬弃 实效性
中图分类号:G641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673-291X(2011)24-0317-02
一
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以下称该课)实效性的问题,已成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教学中需要亟待解决的问题;而对该课程教学方法与手段之现实的最优化的辩证研究,是解决实效性问题的重要一环。
科学地总结国内对该课题方面的研究,客观地讲,该课的教学方法与手段的国内外研究取得了一定的积极成果,如教学方法与手段现状的研究与改进举措、双边教学方法的研究、“两课”“知、情、意”的实效性的研究、教与学的主体地位的研究、思想政治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研究、多媒体教学条件的配置与运用等方面的研究。
在上述研究中,指出了该课的教学内容陈旧,教学形式单一,教学方法呆板,教学手段落后。课堂上往往是:老师讲的多,学生听的少;一言堂多,群言堂少;学习书本的多,接触实际少;被动学习者多,主动学习者少;专注听课的少,课上做其余事情的多;更有甚者,老师不愿意讲,学生不愿意听。教学手段上,虽然采用了多媒体教学,但多数教者只是把书本内容简单地搬到电脑、屏幕上,内容不丰富,形式单一,图、像、网络联接等现代传播技术、条件还没有充分的有效利用。该课没能达到科学性、系统性、价值性、审美艺术性、选择性和实践性的辩证统一,没能做到“知”、“情”、“意”三者完美的结合。故此,大学生中相当一部分人存在着对该课学的好坏与自己关系不大的模糊认识,进而产生了厌学情绪、抵触情绪,逃课现象时有发生。
对此现状,国内的专家、学者提出一些较有建设性的观点,如,为改变单一的课堂灌输现象增加专题讲授、实践考察、课堂讨论、演讲辩论、知识竞赛、案例分析等;提出比较方法教学法,使学生融会贯通;提出优化教学手段,提倡运用现代教学手段等。
然而,面对经济全球化,政治多极化,意识形态的多样化,信息传播的广泛性,大量信息传播形式的多样化、方便快捷性,该课的教学方法与手段面临新的困惑,现实的实效性、针对性之出路在何方?
若实现该课的实效性、针对性的教学目的,客观辩证地分析上述研究成果,不难看出:上述研究在教学方法和手段研究与实践方面,缺乏最优化的系统分析,缺乏该课的教学方法与手段的最优化的评估系统及认证体系;缺乏实施认证的目标管理体系;缺乏良好的人文环境;缺乏反馈机制及动态的教学方法与手段最优化组合。教学方法和手段研究与运用是定性的多,而定量的少;随意性多,系统性、计划性、有目的的实施少;不符合教学规律的教学方法和手段多,符合教学规律的教学方法和手段少;寓教于生活的少,寓教于乐的更少;由于对该课在观念上、管理上不重视,对该课程的内容与教学方法、手段的理论研究深度也不够,系统性不强,实践上又缺乏规范性;同样,缺乏针对不同层次教育对象的教学方法及手段的研究与运用;缺乏对该课程教学方法与手段适用环境的选择;缺乏教学方法与内容结合方式的研究;缺少教学方法与手段的系统有机的转换、更新;缺乏教学方法与手段的技术含量的支撑;更缺乏课堂学习及课下研讨的浓厚求知欲的有效激励机制;缺乏思想政治课新知识新思想的有效的传播量;缺乏大学阶段与中学阶段思想政治理论课在内容与形式、在教学手段与方法等方面的有效研究;故此,该课程以往的教学方法与手段的研究与应用不深入,其教学实践的针对性、实效性不高;教学的实践的实效性有较大的或然性;教学方法与手段的研究与应用在某一高校某一班级,某一阶段可以,但仅具有特殊性意义不具有普遍性的指导意义。
全面客观的辩证地总结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方法与手段的研究与实践,在辩证扬弃的意义上,针对其存在着诸多不足及缺陷,突出该课程各种教学方法与手段的最优化研究的科学性、系统性、客观性、实践基础性、可操作性;坚持以哲学为指导,运用现代教育学理论、心理学理论、传播学理论、公共关系双向传播与沟通的理论与实务技能,以与时代相吻合的思想政治理论为核心内容,以现实重大理论与实践问题为切入点,密切联系高校大学生的思想、心理实际,从解决大学生当前及长远的关注的问题入手,着眼树立科学的人生观、价值观和世界观这一至关重要的问题为出发点,以此达到“知”、“情”、“意”共鸣。继而,以实效性为目的针对授课对象、授课环境,客观、系统、科学的优化高校思想政治课的教学方法与手段,在实用性、普遍性意义上得以推广,使受教育者由不愿意学,转变为愿意学,再转变为我要学;使受教育者从学习无用,转变为学习有用,再转变为终生受益等等。这是实现该课程实效性的最现实的选择。
辩证研究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方法与手段这一问题的全部意义和价值在于,是解决该课程实效性的重要一环,是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事业的需要,是培养时代所需的人才的需要,是培养大学生正确人生观、价值观、世界观,有利于青年学生身心健康发展的需要。
二
辩证扬弃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方法与手段的研究,就是要在克服其不足,保留积极成果的基础上确定其研究的主要内容和重点难点、主要观点、基本思路和方法。
这些内容主要之点是:第一,教学方法与手段最优化的本质规定、原则、特征、切入点、归宿点;第二,以该课程的内容及大学生的心理特点及需求,筛选、确定、排序教学方法及手段;第三,以该课程的教学环境、条件及学生的不同层次、不同年级、不同专业优化教学方法及手段;第四,以该课程的学期的不同阶段(如期初、期中、期末)及不同课程阶段(课前、课中、课后)系统设置教学方法及手段;第五,以该课程的知识性、系统性与多方面、多视角的网络、多媒体等现代传媒相结合来确定、优化教学方法及手段;第六,以该课程的全程教学的战略系统性与各个阶段教学战术的灵活性相结合,优化教学方法及手段;第七,以该课程传统模糊性的教学方法及手段,向科学的量化教学方法及手段过渡;第八,教学方法与手段最优化的现实选择及具体模式:突出教师与学生主体的双向性,通过疑难问题专题式、座谈式、对话式、演讲辩论式、案例式、调研式、论文式、报告式、网络交互式等丰富和优化教学方法及手段。
辩证地扬弃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方法与手段的研究,不仅是理论意义上的,更重要还是实践意义上的。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方法与手段的最现实的应用,主要表现在:第一,形成完整的、科学的教学方法与手段最优化体系方案,方案指导思想是贴近生活,贴近实际,贴近大学生,上升理论,升华理论;各种方法手段交融交互运用,先后重轻有别。第二,建立系统的评估及认证体系,以保证最优化教学方法与手段的有效实施。第三,建立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方法与手段实施认证目标管理体系。第四,建立良好的人文环境提供人文实践条件,培养学生良好的人文习惯。
辩证地扬弃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方法与手段研究的主要观点和创新之处在于:第一,高校的思想政治教育理论课的教学方法与手段的最优化,是富有实效性的各种教学方法与手段的现实、具体的系统的统一;第二,建立该课的教学方法与手段的最优化的系统评估及认证体系;实施认证目标管理体系;建立良好的人文环境;第三,建立反馈机制,实施动态的该课程的教学方法与手段最优化组合;第四,该课程的教学方法与手段的最优化是以哲学指导,以现代心理学、现代公关学、现代传播学、现代管理学等学科相交融,并以此为科学理论依据,对其教学方法与手段的综合性优化;第五,该课程的教学方法与手段最优化是具有共性与个性相统一的教学方法与手段的选择;第六,该课程的教学方法与手段最优化是科学与艺术相结合的、对于受教育者是喜闻乐见的集知识性、理论性、欣赏性于一体的教学方法与手段最优化的选择;第七,掌握和运用方法与手段的人,必备实施最优化教学方法与手段的条件,应是事业型、学究型、宣传型、讲演型、主持型、沟通型、辩说型等几者于一体的通才教师;第八,教学方法与手段的最优化必须是建立在现代科技、传播技术的新生产力基础之上,使之具有科学化、标准化、信息量大,感染力强等特色;第九,教学方法与手段最优化,应以哲学、数学的科学定性、定量为基本思路;第十,创立其有共性、个性相适应的教学方法与手段的最优化组合的各种模式。
辩证地扬弃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方法与手段研究,其基本思路和方法是:第一,从个性意义的教学方法与手段入手,从教学的实践中概括和推导出具有共性的教学方法与手段;第二,从分散的、不系统的教学方法与手段到系统的形成教学方法与手段规律性的运用;第三,从该课程的内容到形式,结合学生的心理特色,选择最适宜的导入点,如疑难的社会问题、关系到自身发展前途问题、价值取向等问题为切入点,并以此为契机进行教学方法与手段最优化研究与实践。
辩证地扬弃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方法和手段研究,其现实性的选择是:第一,依据课堂教学实际,客观、科学的区别分受教育者注意力、兴趣点的不同时段,有针对性地实施其相应的教学方法及手段;第二,建立反馈机制,在一定的时段,对该学习方法的运用情况进行抽查,评估其效果,以不断地加以修正,进而采用更为现实可行的、更有效的教学方法与手段。
参考文献:
[1]汪建华.“全国高校第二十一届哲学教学学术研讨会”综述[J].教学与研究,2002,(11).
[2]李文海.新世纪人文、社会科学面临的三重挑战[J].高校理论战线,2001,(10).
[3]郭凤志,张澍军.关于加强“哲学原理”课教学内容针对性的思考[J].思想理论教育导刊,2002,(9).
[4]徐朝旭.“两课”教学如何理论联系实际[J].高校理论战线,2001,(11).
篇8
一、《手稿》中蕴含的实践辩证法思想
(一)对黑格尔辩证法的抽象性的批判。否定了精神的神秘性、万能性和辩证法的不彻底性。《手稿》中马克思说:“但是,因为黑格尔根据否定的否定所包含的肯定方面把否定的否定看成真正的和唯一的肯定的东西,而根据它所包含的否定方面把它看成一切存在的唯一真正的活动和自我实现的活动,所以他只是为历史的运动找到抽象的、逻辑的、思辨的表达,这种历史还不是作为一个当作前提的主体的人的现实历史,而只是人的产生的活动、人的形成的历史。”可见,马克思认为黑格尔辩证法是对历史活动所做的抽象的表达,其关键就是把运动的承担者、运动的主体理解为神、绝对精神、哲学精神、宇宙精神、自我意识,把人理解为人的抽象。“在这里,不是人的本质以非人的方式同自身对立的对象化,而是人的本质以不同于抽象思维的方式并且同抽象思维对立的对象化,被当作异化的被设定的和应该扬弃的本质。”马克思指出,这是“神秘莫测的”,是自我意识“在设定这一行动中从自己的‘纯粹的活动’转而创造对象”。
(二)在实践基础上对黑格尔辩证法合理内核的肯定和继承。黑格尔辩证法的积极成果都汇集到人的实践活动上,在实践活动中体现出辩证运动的一切要素来。《手稿》中马克思说:“黑格尔的《现象学》及其最后成果——辩证法,作为推动原则和创造原则的否定性——的伟大之处首先在于,黑格尔把人的自我产生看作一个过程,把对象化看作非对象化,看作外化和这种外化的扬弃;可见,他抓住了劳动的本质,把对象性的人、现实的因而是真正的人理解为他自己的劳动的结果。”这里可以看出马克思的实践辩证法是对黑格尔唯心主义实践辩证法的批判继承与唯物主义颠倒。接着,马克思就“在异化这个规定之内”,“通过异化的方式”考察了“黑格尔辩证法的积极的环节”,并对他的“有关自身的否定的积极意义”作了总结说明,即“把人的自我异化、人的本质的外化、人的非对象化和非现实化理解为自我获得、本质的表现、对象化、现实化。简单地说,他在抽象的范围内把劳动理解为人的自我产生的行动,把人对自身的关系性理解为对异己本质的关系,把那作为异己存在物来表现自身的活动理解为生成着的类意识和类生活。”在这里,经过马克思的人的实践活动的唯物主义立场的改写,黑格尔意识发展的辩证法变成马克思的实践辩证法。
(三)提出实践主体与客体的辩证关系。在《手稿》中,马克思鲜明指出:“人直接地是自然存在物。人作为自然存在物,而且作为有生命的自然存在物,一方面具有自然力、生命力,是能动的自然存在物;这些力量作为天赋和才能、作为欲望存在于人身上;另一方面,人作为自然的、肉体的、感性的、对象性的存在物,同动植物一样,是受动的、受制约的和受限制的存在物,就是说,他的欲望的对象是作为不依赖于他的对象而存在于他之外的。”上述观点清楚地表明了自然界的优先地位和劳动实践主体即人对自然的依赖关系。人来自自然界,生活于自然界,是现实的、感性的存在物,是受动的存在物。同时,马克思还指出:“人不仅仅是自然存在物,而且是人的自然存在物,就是说,是自为地存在着的存在物,因而是类存在物。他必须既在自己的存在中也在自己的知识中确证并表现自身。”也就是说,人不仅仅是受动的自然存在物,而且是有人的特性的自然存在物,也就是有意识的、有目的、有创造力的能动的自然存在物。正如同其他自然存在物有其自身的形成过程一样,人作为自然存在物,也有自己的形成过程即历史,历史是人的真正的自然史。人类的历史也是以自然史为前提的,历史本身就是自然界生成为人的一个现实部分,二者具有内在的一致性。只有能动与受动的结合,才有了人的实践并产生了人及其周围世界的辩证运动。世界发展的秘密就在人与自然基于实践的这种辩证运动之中。 转贴于 二、《手稿》中蕴含的否定的辩证法思想
否定的辩证法对于马克思来说,事物发展的动力源泉也在事物自身内在的否定性上,也是一系列前后相继的否定性构成事物发展的统一链条。人的事件本身就是对外部世界的否定,这种否定性正是来自外部世界与人的不协调上。人全部历史都是否定自然和社会现存状况的历史,也都是一部不断创新的历史。
(一)异化与发展的辩证关系。在马克思看来,人的发展过程其实是异化与异化的扬弃过程,一方面,异化作为发展的特定环节有其必然性;人的发展目标是要达到“人和自然界之间、人和人之间的矛盾的真正解决”,达到“存在和本质、对象化和自我确证、自由和必然、个体和类之间的斗争的真正解决”,在《手稿》中,马克思划分了发展的三大社会形态,正体现了人与社会发展的辩证规律,后一阶段的发展是以前一阶段的发展为基础并对它的否定,人与社会正是在“肯定一否定一否定之否定”这样一个辩证过程中向前发展的。从人类发展的历史长河来看,异化正是人在发展过程中必然要经历的一个否定阶段,它也是人自身发展的一种特殊形式。另一方面,异化带来的负面效应又决定了它必定被发展所代替。马克思曾经指出:个人能力的普遍性和全面性,“正是以建立在交换价值的基础上的生产力为前提的,这种生产力在产生出个人同自己和同别人的普遍异化的同时,也产生出个人关系和个人能力的普遍性和全面性”。也就是说,人在异化劳动的过程中得到发展,人的发展采取了异化这种特殊的否定性形式。异化作为发展的必经环节,是人的发展的一种否定性形式。异化的负面效应又决定了它终将被扬弃,在发展过程中为新的更高级的阶段与形式所取代,以达到下一个“否定之否定”。
篇9
(一)路容、路貌(40分)
1边沟、边坡修整完好,边沟排水通畅,无阻塞(8分)发现一处边沟、边坡破损扣0.2分,发现一处边沟堵塞扣0.2分,扣完为止。
2村、组、屯路路面整洁干净无路阻、路障(8分)发现一处路阻、路障扣0.2分,发现一处垃圾扣0.1分,扣完为止。
3村内道路两侧无违章建筑,无桥涵阻塞。道路两侧边沟内无粪堆、垃圾堆、柴草垛等(10分)发现一处违章建筑或桥涵阻塞处扣0.2分,路两侧边沟内路肩发现一处粪堆或垃圾堆、柴草垛扣0.2分,扣完为止。
4村内无占道经营、沿街摆摊现象(7分)发现一处扣0.1分,扣完为止。
5及时清除道路积雪(7分)没按规定时间清除的每次扣0.2分。
(二)村容、村貌(45分)
6配置保洁人员(8分)没配置保洁人员不得分。
7配备垃圾清运工具(7分)没配备清运工具不得分。
8村内有布局合理的固定垃圾箱(池)垃圾定点存放、日产日清。每屯要有固定垃圾点。(5分)有一个屯无固定垃圾点扣0.5分,扣完为止。
9村内无乱贴、乱画、乱悬挂现象。(5分)发现一处扣0.1分,扣完为止。
10沿路住户无乱扔乱倒行为。(5分)发现一处扣0.1分,扣完为止。
11庭院围墙、栅栏整齐。(5分)发现围墙坍塌倾斜,或者栅栏不齐一处扣0.2分,扣完为止。
12庭院整洁、房前屋后无杂草、庭院内农机具及物品摆放合理、整齐。5分)发现一户不合格扣0.1分,扣完为止。
13实行家畜圈养。(5分)发现一户散养扣0.2分,扣完为止。
三绿化、美化。(15分)
1村屯内道路绿化(5分)村屯内道路全部绿化,成活率达到80%得5分,绿化率60%以下扣1分,成活率60%以下扣1分,扣完为止。
2庭院和宅旁绿化(5分)房前屋后空闲地,院墙内篱笆周围闲散地全部绿化得5分,每低一个百分点扣0.1分,扣完为止。
3建设完善村内文化娱乐广场,健身器材齐全,场所内绿化美化良好(5分)无文化娱乐广场不得分;无健身器材扣0.5分,绿化美化效果不好扣0.5分,扣完为止。
二、检查验收方式及程序
检查验收采取定期与不定期相结合、专项考核与全面考核相结合、集中考核与分散考核相结合的方式进行,检查程序一是听被检村的汇报,查看相关的资料。二是实地检查工作效果,现场评分。
三、结果评价
检查验收结果评定为优秀、达标、合格、不合格四个等次。90分以上(含90分)为优秀;80分-89分为达标;60分-79分为合格;低于60分为不合格。
篇10
关键词:玻璃体切除术;手术中并发症;手术后并发症
微创玻璃体切割手术又称为免缝合技术,同传统的20G手术相比,具有切口创伤小,手术中无切口渗漏,眼内压控制平稳,手术后恢复快,舒适,节省手术时间等优点,其安全性和高效性已得到广泛认可[1],尽管如此,仍存在其特有的并发症和手术风险。
1资料与方法
2013年3月~2014年3月应用23G微创玻璃体切割手术治疗的120例患者纳入研究。其中,男性54例,女性66例;年龄41~79岁,平均年龄(64.1±10.O)岁。均常规行视力、眼压、裂隙灯显微镜、前置镜、间接检眼镜、三面镜等检查,根据病情选择B型超声、光学相干断层扫描(OCT)、视网膜电图(ERG)、视觉诱发电位(VEP)等检查。患者中,黄斑疾病74例,占61.7%。其中黄斑前膜42例,黄斑裂孔32例,孔源性视网膜脱离36例,占30%,玻璃体积血8例,占6.7%,增生型糖尿病视网膜病变(PDR)2例,占1.7%,患者眼压均正常,所有患者均行23G微创玻璃体切割手术。术中均采用球后阻滞麻醉完成手术。常规消毒铺巾后,采用2%利多卡因联合罗哌卡因等量混合2~3 ml球后注射,按摩眼球3~4 min。采用Accurus 600玻璃体切割仪(美国Alcon公司),负压150~200 mm Hg(1mm Hg=0.133 kPa),切速1500~2500r/min,3D模式控制切速和负压。应用Alcon 23G微创玻璃体切割手术套管穿刺一步法。采用标准23G穿刺系统(美国Alcon公司),分别于颞下、颞上、鼻上象限斜行15°穿刺安放套管,有晶状体眼角巩膜缘后3.5mm,无晶状体眼角巩膜缘后3.0mm。应用镜环固定接触镜,手术中眼后节操作包括眼内镊剥除或玻璃切割切除视网膜前膜、剥除内界膜,其中吲哚青绿染色辅助剥除内界膜68例;眼内电凝、眼内激光光凝、二氧化碳冷凝、气液交换、C3F8或硅油填充等。结束时检查穿刺口是否渗漏,如有持续渗液、眼压不能维持则行7-0可吸收缝线缝合切口。联合晶状体超声乳化、人工晶状体植入手术43例,占35.8%。全部手术均由娴熟掌握玻璃体手术技巧的同一医生完成。每例手术均录像,以放置开睑器及取下开睑器为手术开始和结束的标准记录手术时间。患者手术时间30~100 min,平均手术时间(45.1±18.9)min。其中,黄斑疾病平均手术时间为(41.7±17.7)min;孔源性视网膜脱离平均手术时间为(50.7±19.7)min;PDR平均手术时间为(62.9±18.6)min。手术完毕时涂妥布霉素地塞米松眼膏并包扎术眼,结膜下或球旁均不注射抗生素和糖皮质激素。手术后随访3~12个月,平均随访时间8个月。手术后1、2、4w,每月,6个月后每3个月常规检查视力、裂隙灯显微镜、90D前置镜及双目间接检眼镜眼底检查;非接触式眼压计(NCT)眼压测量。酌情行眼B超、OCT检查。记录手术中及手术后并发症并分析其影响因素。
2结果
120例中,手术中发生并发症4例,占3.3%。其中,灌注套管松脱致脉络膜上腔灌注1例,占全部患者的0.8%;穿刺口渗漏,切口缝合2例,占全部患者的1.7%;穿刺口出血进人玻璃体腔1例,占全部患者的0.8%;灌注套管松脱致脉络膜上腔灌注者经及时处理,原位复位灌注,脉络膜上腔液体手术中自行吸收。120例中,手术后发生并发症30例,占25%。其中,视网膜脱离1例,占全部患者的0.8%;玻璃体积血2例,占全部患者的0.17%;白内障3例,占全部患者的2.5%;眼压
3讨论
在应用23G技术过程中可能发生的问题可以归纳为两方面:一是玻璃体切割手术相关并发症,如出血、医源性裂孔等,是非特异性的;另一方面是23G相关的并发症,主要发生在23G手术中,如与切口相关的并发症和手术后一过性代眼压等。23G玻璃体切割手术中,多种情况可能影响手术后切口自闭性:①套管针重复使用可能会影响巩膜切口的自闭性;②高度近视等情况下巩膜壁相对较薄,切口自闭性下降;③玻璃体液化显著或手术中需要尽量清除周边玻璃体时玻璃体对切口的填塞作用下降;④较多眼内操作,如较多处理上方病灶,会导致切口巩膜组织较多变形,降低切口处巩膜张力。已有较多文献报道了手术后低眼压以及增加发生眼内炎的风险[2,3]。本组患者中,15.8%的患者手术后发生了低眼压,但末次随访时未见眼内炎发生。套管脱出是另一与切口相关的并发症,灌注导管固定不牢固及手术中患者眼球转动幅度大可增加此风险,本组患者中发生灌注管部分脱出,导致脉络膜上腔灌注1例,经及时处理,原位复位灌注,脉络膜上腔液体手术中自行吸收。23G手术器械仍存在强度不足的问题,如果需要处理周边病变,可能会导致器械弯曲,从而增加操控的难度,增加误伤视网膜的风险。25G等微创手术亦有类似报道[4],考虑有如下几个方面因素:器械强度不足;玻璃体切割头开口设计更接近头端;使用较高切速加剧了机械疲劳。但同样情况未见20G玻璃体切割头发生断裂的报道。20G与23G等微创操作应用同一个设备平台进行。应用套管技术,避免了手术中切口渗漏和玻璃体视网膜嵌顿,也为手术中眼压精确控制提供了可能。但是器械管径变小,液流阻力增加,为提高效率和安全性,需要设备提供更大负压和高切速。虽然设备可以提供3D模式,但仍需要手术者通过调整负压与切速来平衡效率与安全。在高负压低切速的模式下会有液流灌注不足的情况,表现眼球壁塌陷,增加了手术风险。另外对于有较多玻璃体需要清除的病例,23G的效率仍略显偏低。目前有自动灌注、眼内压控制及开合比可调的设备很好的解决了小口径下玻璃体切割手术效率和安全的矛盾。免缝合技术使表面麻醉下玻璃体切割手术成为可能[5]。稳定的液流系统、灌注压控制等综合措施可以对某些严重患者的微弱视功能提供最大限度的保护,也极大提高了全身状况不良患者的手术安全性。表面麻醉可以满足多数手术需要。但缺陷是部分患者不能很好配合,手术中不自主的眼球运动会影响黄斑前精细操作的安全性。因此,对于需要较长时间、复杂操作及黄斑前精细操作的患者不适用单纯表面麻醉技术。由于黄斑疾病和PDR手术要点不同,本研究未进行不同疾病手术中和手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的对比分析。对于孔源性视网膜脱离的23G手术应用经验则有待积累。目前23G免缝合技术还主要应用在黄斑疾病、单纯玻璃体混浊等选择性病例,随着手术技术的进展,应用范围在逐渐向相对复杂手术拓展[6]。但同时也应看到,23G技术和设备的出现并不能从根本上改变患者的预后,20G手术中的并发症仍然会在23G手术中发生,认识23G手术的不足,有助于今后进一步改进和提高安全性。
参考文献:
[1]Tewari A,Shab GK,Fang A.Visual outcomes with 23-gauge transconjunctival sutureless vitrectomy[J].Retina,2008,28:258-262.
[2]Woo SJ,Park KH,Hwang JM,et a1.Risk factors associated with sclerotomy leakage and postoperative hypotony after 23-gauge transconjunctival sutureless vitrectomy[J].Retina,2009,29:456-463.
[3]Parolini B,Prigione G,Romanelli F,et a1.Postoperative complications and intraocular pressure in 943 consecutive cases of 23-gauge transconjunctival pars plana vltrectomy with l year follow-up[J].Retina,2010,30:107-111.
[4]Inoue M,Noda K,Ishida S,et a1.Intraoperative breakage of a 25-gauge vitreous cutter[J].Am J Ophthalmol,2004,138:867-86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