草原歌曲范文
时间:2023-03-27 08:36:25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草原歌曲,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篇1
2、《地平线》赵鹏的,十二级男低音,这首歌很好听的,咋一听没什么,需要漫漫品味。
3、《游牧情歌》格格的,这首歌公园里的大爷大妈很爱跳。
4、《陪你一起看草原》乌兰托娅的,她的歌都蛮好听的。
篇2
快马美酒尽在草原
在刚到达草原之时,远远就能看见热情好客的主人早已等候在蒙古包前,欢迎我们的到来。醇香的美酒斟满银碗,托在洁白的哈达上,耳畔还响起蒙古族传统的敬酒歌,这就是为远方客人接风洗尘的下马酒,据说这是蒙古族待客的最高礼仪。
接过下马酒,可别着急喝。下马酒的饮法颇有讲究,饮酒之前要先敬酒。客人应左手端着乘酒银碗,用右手的无名指蘸酒弹向天空,称为“敬天”;同样,用右手的无名指蘸酒弹向地面,称为“敬地”,向前方平弹,称为“敬祖先”。再敬完天、地、祖宗之后,便可双手端碗饮酒,最好一饮而尽,这表示着对蒙古族主人的尊敬以及感谢。同行人有不善喝酒的,也要用唇轻轻地一沾,以表示接受了主人的情谊。
在感受过蒙古族这种传统的欢迎仪式之后,一群牧民骑着马呼啦一下围过来,他们吹着口哨,大声吆喝着,一个个在马背上表演着种种高超的骑马技巧,有的平躺马背,有的镫里藏身,特别是两三个十二三岁的蒙古族小孩,在马背上也显得那样的英姿飒爽,让人忍不住有想骑马的冲动。
于是,牧民为我们各自挑选了一匹马,在上马摆好姿势后,双腿一夹,在马屁股上一拍,只觉得马身一颤,便一个箭步冲了出去。在骑马的过程中,只要双脚紧踩马镫、双手抓牢缰绳和铁环,基本上就不用担心会从马背上摔下来,只管尽情地在草原上飞奔起来,两耳呼呼生风,去追逐草原与天空交界处的那条优美的曲线,
蒙古包里牛乳鲜甜
辽阔的草原是蒙古民族纵马征战和自由放牧的大舞台,而最适合他们这种游牧民族的居舍就是蒙古包了。在草原上,随处可见一座座蒙古包错落的点缀其中。一个蒙古包就是一个家,它的存在历史已有几千年,要想了解到蒙古族生活的方方面面,大可进入其中一窥究竟。
走进蒙古包,其内部的使用面积远超出我们的想象。中央为饮食和取暖的炉灶,烟囱从天窗出去。火炉西边铺着地毡,地毡上摆放矮腿的雕花木桌。蒙古人喜欢用图案装饰自己的日常用品,虽然家具结构简洁,但其表面雕刻的龙、虎、云钩、花草等图案清静宽广,呈现出古朴典雅和浑厚之感,于华美古拙之中,透出浓郁的蒙古风情。
按照蒙古族的规矩,进蒙古包要从火炉左侧走。人刚就坐,主人就会献上一碗热气腾腾的奶茶,接着又端上来炒米和一大碗一大碗的奶油、奶豆腐和奶皮子等奶制品。当然,手抓羊肉是必上的一道菜。在蒙古包里吃手抓肉,没有什么特别的规矩,当大块大块的热气腾腾的手抓肉上来时,可以挑肥,也可以拣瘦,客人吃得越多,主人就越高兴,只是要把骨头啃净,以示对他们劳动成果的珍惜。
此外,吃蒙古同胞的羊肉串,是一件让人惊讶的事。他们端上来的羊肉串,不像我们内地在街道上见到的羊肉串,烤得那么黑,串得又那么短。这里的羊肉串足有一米长,且嫩黄透亮,散发着诱人的清香,想要吃完一串,真心让人觉得信心不足。
1.住宿:海拉尔市内有各种不同档次的宾馆,在一些小规模的旅店里,通常只需几十元即可。另外,还可以入住在草原上的蒙古包,感受地道的草原风情。蒙古包住宿每人50左右
篇3
【关键词】内蒙古民歌 欣赏 学唱 伴奏 创编
【中图分类号】G62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4810(2014)34-0141-01
〖教学内容〗
人音版第五册第二课《我是草原小牧民》。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目标:(1)通过学唱歌曲《我是草原小牧民》,初步了解蒙古族歌曲的音乐风格。(2)根据歌曲《我是草原小牧民》的旋律创编歌词,提高学生的想象力、创造力与表现力。
过程与方法目标:让学生在风景欣赏、乐器伴奏、歌曲学唱、舞蹈创编的过程中层层深入递进,逐步了解蒙古族的音乐文化。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通过对歌曲《我是草原小牧民》的学习,以及对歌词的创编,激发学生热爱家乡、热爱蒙古族文化、热爱祖国的思想感情。
〖教学重点〗
通过学唱歌曲《我是草原小牧民》,初步了解蒙古族的音乐文化知识。
〖教学难点〗
在视听、表演及创编过程中逐步感受蒙古族文化及蒙古族音乐艺术的魅力。
〖教学准备〗
电子琴、双响筒、三角铁、碰铃、多媒体等。
座位设计:U形座位。
课时安排:1课时。
〖教学过程〗
一 创设情景,导入新课
第一,音乐问好,烘托气氛:音乐大本营,天天在进行,同学们,你们好!欢迎走进今天的音乐大课堂。
第二,播放音乐,出示内蒙古的风景图片,学生在老师的带领下随音乐一起律动。
设问:沿途你们都看到了什么?
第三,简单介绍蒙古族。
设计意图:通过多媒体课件,向学生展示美丽奇特的蒙古族风光,潜移默化地让学生喜爱上蒙古族文化。
二 新课学习,体验情感
第一,读歌词,整体感知音乐。教师出示三角铁、碰铃、双响筒等,学生听其音色后选择音色和马蹄声相似的乐器进行伴奏。
第二,教师加入双响筒伴奏范读歌词。
第三,教师和学生一起加入双响筒伴奏或学生就地取材寻找身边的乐器伴奏朗读歌词。
第四,学生加入双响筒伴奏或就地取材寻找身边的乐器伴奏朗读歌词。
设计意图:学生就地取材,寻找身边的乐器为歌词伴奏,充分发挥他们的主体创造性。通过音乐伴奏朗读歌词,借助音乐的弥漫性,让学生在不经意间记住歌曲的旋律,为后面学唱歌曲做好充分的铺垫。
学唱歌曲,深入理解音乐。(1)听范唱,设问:歌曲表达了一种什么样的思想感情,我们应该用怎样的情绪去歌唱它?(2)师生用la模唱旋律。(3)教师教唱歌曲。(4)师生接龙唱歌曲。(5)学生分组比赛唱歌曲。(6)教师纠错:纠唱歌词“草儿青青”。纠唱衬词“啊哈啊哈嗬”。讲解正确的歌唱方法。(7)班级表演唱歌曲。(8)舞蹈创编:分组创编舞蹈。分组表演舞蹈。师生一起舞蹈。
分组合作,快乐演绎歌曲。教师电子琴伴奏,学生分器乐组、声乐组、舞蹈组与教师一起快乐演绎歌曲。
设计意图:通过分组表演和师生集体表演,在进一步体验蒙古族音乐的同时,培养生生、师生之间的合作意识。
三 教学拓展,情感延伸
第一,展示家乡旺苍的风景图片。
第二,歌词创编:根据《我是草原小牧民》的旋律创编歌词。
第三,歌词展示:
我是旺苍小
我是个旺苍小,保卫着家乡多自豪。山儿青青水儿秀,美在眼里喜在心喜在心。啊哈啊哈嗬,啊哈啊哈嗬,美在眼里喜在心喜在心。
第四,师生同唱展示歌词。
第五,结束语:同学们,你们创编的歌词真是太好了,老师有一个小小的建议,就让我们骑上骏马,回到我们的家乡旺苍,保卫家乡,做一次真正的小吧!
篇4
1、《父亲的草原母亲的河》是著名蒙古族歌唱家、草原歌王齐峰演唱的歌曲。
2、歌曲分为伴奏版和清唱版,相继收录在2003年1月发行的齐峰个人音乐专辑《我和草原有个约定》和2005年发行的齐峰个人音乐专辑发烧天碟《我和草原有个约定》中。作词:席慕蓉,作曲及编曲:乌兰托嘎。
3、齐峰曾经应台湾蒙古族女诗人席慕蓉的邀约相聚在北京中华世纪坛,为她演唱以她的诗为词谱写的歌曲《父亲的草原母亲的河》,感动的席慕蓉真的如她歌词所描写的那样”泪落如雨”。席慕蓉评价齐峰的歌声太具有感染力了,能够带人进入一种境界,好像又走进了草原,回到了自己的家。
(来源:文章屋网 )
篇5
一、《鸿雁》美丽的传说
《鸿雁》是一首传唱大草原几百年的酒歌逐步演变而成。据记载,1790年盛夏,乌拉特西公旗莫日更庙一世活佛云游到现今呼勒斯太苏木境内,现今五原县境内的海子堰,二百多年前,那里是一片,一个天然大湖泊,里面长满了芦苇,是鸿雁等水鸟的天堂。
这一天,湖边有一户牧民家接待远方来的弟弟,有四、五个亲朋好友正在他家里最大的蒙古包里,活沸被邀请到进来,他们一边喝奶酒、喝酸奶,一边吃手扒肉,一边唠着家常。天色不早,弟弟因路途遥远将起身告辞,在哥哥真诚的再三挽留下,弟弟答应再住一个晚上,宾客再度入座,继续喝酒、吃肉、聊家常,在酒精和当时的气氛下,弟弟一边是难以割舍兄弟情谊,一边是牵挂远方自己的家人,感染者每个人,心里都产生了莫名的惆怅,活佛信步走出包外,放眼望去,南面呼勒斯太湖,湖面上畅游着一对对洁白的天鹅;北面是连绵的山川,一群群悠闲嬉戏的牛羊。此情此景触动了活佛的灵感,吟唱了一首词,这便是现在《鸿雁》歌词的雏形。
活佛回到寺庙后,把@首歌让乐师们记谱演唱。一首传唱大草原几百年的酒歌就这样产生了。据了解,《鸿雁》这首歌的最终成型,是呼勒斯太苏木的内蒙古直属乌兰牧旗作曲家祁达楞太完成的。
二、《鸿雁》的旋律美
中国民歌表现乡情之美的歌曲,一般都是旋律幅度不宽,一般采用级进或者小跳的旋律进行,五声调式,羽调式居多,曲调较为平稳、舒缓,表现恬静、柔和的思乡情感。
《鸿雁》运用级进和小跳的旋律进行,分节歌形式,歌曲五声调式4/4拍,有徵调式和羽调式的交替感,歌曲前奏厚重低沉旋律模进,后又轻轻的拨动着人的内心,歌声自然进入:鸿雁 天空上,对对排成行;第二句旋律和第一句旋律进行方向相反,类似于文学作品中的顶真手法,给人以相思之情缠绵不绝之感;第二段旋律相同,歌词不同,情绪有了进一步的抒发,反复一句:天苍茫 雁何往,心中是北方家乡;进入间奏,竹笛吹奏的悠扬旋律,旋律的张力逐步加大,间奏直接升高伴音到降A调,思乡之情绪进一步膨胀,愈加难以自制,牵动着游子那颗难以排遣的思乡情绪;第三段歌词,歌声进入:鸿雁 北归还,带上我的思念;第四段歌词,歌声进入:鸿雁 向苍天,天空有多遥远;歌曲结尾反复了这一句:酒喝干 再斟满,今夜不醉不还;落在羽音上,给人以意犹未尽的感觉,仿佛歌者在难以排遣的乡思情绪中,在奶酒的微醺下,渐渐的甜甜入眠了,又仿佛梦到了自己变成了鸿雁,飞回到自己日思夜想的北方草原上。
三、《鸿雁》的歌词美
中国民歌乡情之美的歌曲从歌词内容上看,主要描写远离故乡的人们对故乡的地理环境、饮食、民俗等的思念。人们对故乡思念其实是一种寻根的思想,中国人自古以来就有落叶归根的传统思想,对故土的强烈依恋,更重要是一种精神的依托和回归。海外游子身在异国他乡,对祖国的思恋,更包含着深厚的民族精神,对祖国,对故土生活的人们一种强烈的爱,一种血浓于水的深厚情感。
第一段歌词描述在秋风萧瑟的草原上,鸿雁面对寒冷的冬天来临,呈一字形准备迁徙的画面,世世代代生活在草原上的人们,拉起了马头琴,凄凉的琴声仿佛是倾诉着和鸿雁的依依惜别;第二段歌词,描述了鸿雁南飞,离开自己生活的家乡,越过广袤的芦苇荡的悲壮画面,仿佛草原上的人们,也和鸿雁在对话,一种留不住的挽留,一种明知故问的问句,鸿雁啊,你们这是要到哪儿去啊,可别忘了北方是你的家乡哦!第三段歌词,视角转移到南方,作者看到鸿雁北归,勾起了自己浓浓的思乡情绪,恨不得自己能插上双翅,只有拜托鸿雁把自己对故乡的眷恋带回故土,也希望自己内心的呼唤化作悠远的歌声,能与草原的琴声遥相呼应,此时的作者恍惚中,仿佛闻到了草原上春天的气息;第四段歌词,恍惚中作者问鸿雁:鸿雁啊,飞到哪儿了,替我问问苍天,究竟还有多远才能到我心中的草原?一定记住把我的思恋带回去,带回到我心爱的北方草原,我就边喝酒边等着你的好消息咯,“酒喝干,再斟满,今夜不醉不还。”描述作者在浓浓思乡情状态下,难以抑制内心的孤独,只管举杯痛饮,一杯接一杯的干,醉了就回去了,仿佛也盼望着梦中能回到那日思夜想的故乡。
四、《鸿雁》多样性的二度创作美
《鸿雁》由著名歌手呼斯楞首唱,呼斯楞出生在内蒙古大草原乌拉特前旗的一个牧民家中,草原母亲赋予他一副好嗓子,他的歌声蕴藏着蒙古草原特有的沧桑粗犷和悠长韵味,适逢时代的发展,市场经济和各种文化思潮的冲击,大批背井离乡常年在外追逐梦想的人们,总是有难以排遣的孤独,一曲《鸿雁》,使得无数思乡人潸然泪下。
《鸿雁》是许多演唱者青睐的作品,有许许多的歌手、歌唱家参与了对作品的演绎,可以说是各具特色。按照习惯的唱法划分,民族唱法、通俗唱法、美声唱法的歌手对《鸿雁》演绎,都有其擅长的情感阐释,这也证明这首作品包容性强,任何唱法都可以找到自己情感的切入点,这也是作品独特的成功之处。
五、小结
篇6
次真拉姆的意思是神灵惩戒犯罪的人,次真是戒律的意思,为戒,止息犯戒炎热,防禁制罪,性罪的守护之心。拉:是神的意思。姆:指女孩。也是歌手白玛多吉演唱的一首单曲,收录于专辑《云上西藏2》中。
歌曲《次真拉姆》是一首歌颂民族风情的歌,歌曲豪迈,朗朗上口。《云上西藏2》是一张草原风情发烧主题歌曲人声天碟,精挑细选了具有浓郁草原风情好歌13首,全碟自始至终透露着草原特有的少数民族讯息。
(来源:文章屋网 )
篇7
“草原童年的歌谣――《五彩传说》‘心’生态童声嘉年华”(以下简称“五彩传说”)采用音乐、故事、舞蹈和多媒体结合的方式,在孩子们演唱时,大屏幕上轮流显现出孩子们纯朴的小脸和演唱时的认真表情,并且有关于五位小演员的五个故事以纪录片的方式穿插在歌舞表演中间,既有趣又感人。大屏幕中播放的孩子们的幕后生活,投影仪投射出的孩子们母亲的照片,以及舞台上的摔跤表演、服饰表演都让真实而又浓郁的草原气息扑面而来。相信看完这场演出后,所有的观众都会被打动,都会记住这些单眼皮孩子们的歌声、故事和笑容。
“五彩传说”由“五彩呼伦贝尔”儿童合唱团演出,这是中国第一支全部由人口较少的民族和部落孩子们组成的合唱团。他们分别来自呼伦贝尔大草原的鄂伦春族、鄂温克族、达斡尔族和布里亚特、巴尔虎两个蒙古族部落。合唱团的37名成员是从300多个孩子中经过两轮筛选脱颖而出的,他们最大的13岁,最小的5岁,其中三分之二的孩子生活在我国北方最边远的牧区、森林和农庄。尽管只是些孩子,但他们是崇尚英雄的民族的后代,在他们活泼可爱的歌声和表演中,同样传达出了或豪迈、或坚强、或深情、或忧伤的民族气质。
演出中孩子们表演了24首歌曲,这些歌曲以五个民族部落的传统民歌为主,从题材内容上分有巴尔虎民歌《海拉尔河》、达斡尔民歌《忠实的心》等爱情歌曲,鄂温克民歌《鄂呼兰,德呼兰》、鄂伦春民歌《好猎手》、巴尔虎民歌《巴尔虎靴子》等劳动歌曲,鄂温克民歌《毛敖吉坎河》、布里亚特民歌《吆胡尔》等节日歌曲,巴尔虎民歌《嘿嘿,岱日查》、鄂伦春民歌《耶会加》等游戏歌曲,布里亚特民歌《兴安岭的云雀》等人生哲理歌曲,还有赞美家乡,尊崇自然,倡导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巴尔虎民歌《小白兔》、达斡尔民歌《百鸟会》、布里亚特民歌《乌拉勒吉》、鄂温克民歌《天鹅》、鄂伦春民歌《高高的兴安岭》《远古的祝福》等等。几首创作歌曲例如表现草原那达慕的《勇敢的博克手》、表达对母亲思念的《梦中的额吉》也都带着浓郁的草原气息。
演出之所以命名为“五彩传说‘心’生态童声嘉年华”,“‘五彩’代表五个手指、五个民族部落,‘心’生态则传递出平和自然的气息,而孩子们载歌载舞、极具生活气息的表演就是一场盛大的嘉年华表演。演出推广人、派格太和环球传媒总裁孙健君把这台演出称为孩子们给成年人的一次让心灵成长和快乐的机会,观众在这幅五彩的草原音乐文化版图里,欣赏到的是既保持文化上的原汁原味又符合当代文化欣赏要求的表演,而不是一种单纯的原生态方式。”①
传统与现代的融合
“五彩传说”采用“非原生态”的方式是有一定道理的。一方面,改革开放二十多年来,生产、生活方式在变化,那些世代居住在草原和山林里的民族的传统文化受到西方文化、汉族文化的冲击,有所保留也有所改变。另一方面,在传统文化不断改变,传统民歌遭遇传承危机的同时,城市观众的欣赏品味也在不断变化。纯粹原生态的演出可能对于普通观众来说虽然新鲜,但却有一份脱离生活、难以接近的距离感。
在这样的情况下,“五彩传说”融合了传统与现代,从形式上,它一定程度地借鉴了美国音乐剧的表现形式,将音乐、舞蹈、故事和多媒体手段结合在一起;内容上,它从后现代意识和现代审美的角度出发解读呼伦贝尔四个民族的传统文化;音乐上,它把传统民歌与西方和声巧妙融合在一起,在一定程度地保持民歌原汁原味的基础上,结合孩子们的特点和现代舞台表演的需要,让音乐更丰富;从意识上,这台晚会向大家传递了保护自然生态和文化生态同样重要的观念。“五彩传说”这种对于民族传统文化的展示和演绎方式值得我们思考和借鉴。
尊重民族文化
尽管采用了“非原生态”的方式,但“五彩传说”始终把尊重民族文化放在首位。演出的第一个节目就由12岁的巴尔虎蒙古族小姑娘阿木尔其其格用非常熟练的蒙语、汉语普通话和英语同观众们打招呼,这传达出一个理念,那就是世界再变化,交流方式再多元,母语永远应该是被放在首位的。
在这样一个理念支撑下,晚会上演唱的二十四首歌曲多数是五个民族部落的传统民歌,仅有几首是流传比较广的创作歌曲。不仅这些歌曲全部是采用本民族语言演唱,从合唱团成员的选定到演出选曲、编排都充分尊重了文化局内人的意见,并且发挥了他们的力量。
合唱团艺术指导是布仁巴雅尔和乌日娜,他们一个是巴尔虎蒙古族,一个是鄂温克族。并且合唱团的五位专业老师也分别来自五个民族部落,他们都是当地著名的文化传承人。据巴尔虎蒙古族的乌日图那顺老师说,合唱团成员的挑选除了要达到音准和嗓音方面的要求外,长相具有本民族特点,会讲民族语言并用母语演唱爷爷奶奶们教的传统民歌也是非常重要的条件。
乌日图那顺老师说为了适应孩子们的特点,演出中选择的曲目多数是节奏性比较强的欢快民歌,令他感到骄傲的是,唯一选用的一首蒙古族长调民歌《小白兔》是他从小就会唱的,《小白兔》是一首倡导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歌曲,它以小白兔的口吻向人类发出这样的问询:“我是一只小白兔,蹦蹦跳跳无害处……猎人大哥带着狗,追杀从未停止过……世界之大无限阔,但连个兔子都容不下吗?”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和世界的不断变化,人类看世界的眼光也在不断变化,许多时候当我们认识到一些事情例如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重要性时,却发现在祖先们留下的古老智慧中早就有类似的教诲。
“五彩传说”对于传统民歌的改编是有合唱团的老师们参与的,并且获得了他们作为文化传承人的认可。编曲上,在保留原来旋律的基础上配以和声,使音乐更加丰富;歌词上,根据孩子们的特点和演出需要进行了删节和改编。
孩子们本色出演
对于合唱团的37名孩子,“五彩传说”中的表演完全可以说是他们的本色流露。导演小锤嫠弑收撸他们很少把大人的想法强加给孩子,而是任凭他们自由发挥孩子的天性,孩子们在舞台上的姿态和舞蹈很多都是自然做出来的,这也是为什么他们的表演特别自然、特别打动人的原因。
这些来自草原、山林的孩子们,他们已经从父亲们那里继承了草原男子所特有的豪迈与傲岸,无论唱歌还是拍照,他们都喜欢举起双臂,俨然已经是一个个顶天立地的男子汉;她们从母亲们那里继承了牧区、林区、农区女子特有的坚韧和柔美,正像余秋雨先生所说,他们的姿态必然来源于他们的“经历之前或经历之外”。那是从血脉中继承下来的气质,混然天成,没有一丝的造作。
合唱团的组建困难重重
合唱团从组建到进京演出才经历了半年多的时间,其间遇到的困难是组织者们所没有预料到的。导演小此担骸拔颐敲媪俚牡谝桓隼难就是虽然找到这些孩子,但是没有办法集中起来训练,因为他们住得太分散了,70%都住在农区、牧区、林区,甚至不大可能到城市里来训练,他们没有这个能力。我们通过政府和朋友的帮助,使他们都转学在呼伦贝尔的首府海拉尔市,这样才有可能集中排练。这是一个很艰难的过程,有些孩子即使免了学费,给他们资助,他们仍然来不了海拉尔上学,因为城市的生活消费比他们家里毕竟要高得多。我们又找朋友资助他们,给他们每个月300块钱的补助费,使他们能够来到城市里面上学,能够参加我们的合唱团,能够排练。但是非常有意思,越是来自比较偏远地区的孩子,他们的艺术素质和天赋就越好。所以,当时我们是完全从艺术本身出发,对挑选出来的孩子完全没有考虑他们的家庭状况。等选出来以后才发现,原来我们在做着多么大的一个文化工程。”②
“五彩传说”的意义
对于这样一个文化工程,它的资金投入和复杂程度是可想而知的,策划人王纪言道出了自己的想法:“我们眼看着文化在近20年间所发生的风云突变,眼看着文化急速地、不可挽回地沦为商品。当文化的灵魂被商业标尺替换,我们难道没有察觉失落些什么?没有察觉失落后的痛感?我们脚下的土地,已经被各种作为催生剂的文化化肥侵蚀、板结得太多,剩下的原乡母土、根性活壤已经罕见,再不出发,我们已经没有了故乡。”③
“寻找‘尚未忘却母语的、能将自己民族的歌唱得动听、优美的孩子’不是因为其浪漫,而是因为其悲怆,幸运的是那些循声而来的孩子们传递了一个信息:故土家园的大树上,花与果尚未凋零殆尽。有意思的是,如果说这是一场寻根之旅,但是,寻根指向的却是孩子。花蕊般的孩子,民族文化的老根――这是生命的两极,是两种最富有弹性的、最有灵性的端点。”④这也就是在“五彩传说”演出结尾处我们看到的一幕,孩子们去问老奶奶:“还有哪些歌是我们没有学会的?”
当笔者在采访中和老师们聊起这些孩子时,他们的表情总是充满自豪的。乌日图那顺老师说:“少数民族的孩子舌头比较灵活,而且他们在学习音乐方面的天赋是令人惊讶的。这些孩子不识谱,小一点的也不识字,而且五个民族部落的语言各不相同,他们却要一起来演唱所有的歌曲。在教唱时老师们只要把歌词内容简单介绍一下,然后一句一句地教唱,他们很快就能掌握。”
12岁的甘迪格告诉笔者,进合唱团之前他一直生活在牧区,进合唱团以后他“更喜欢说民族语言了,因为以前在牧区生活时每天除了学习就是劳动,什么都不想,进了合唱团后才知道自己的民族有多么伟大。”是啊,对于这些出生在上个世纪90代甚至是21世纪的孩子们来说,我们不可能用说教的方式告诉他们祖辈的歌谣有多么珍贵,但却可以让他们在音乐里、在故事里,在人们对他们的关注里感受一种自豪感。
可以说“五彩传说”做到的不是一次表层意义上的文化寻根,它的意义也不仅在于孩子们继承了祖辈的音乐或在于它用实践证明了传统的“口传心授”教学方式之所以存在的科学依据,更重要的是它把民族自觉的种子种在了孩子们的心里,又通过孩子们稚嫩却充满力量的小手,种进了每一位观众心里。
结语
在“五彩传说”的演出过程中,观众席上掌声迭起,笑声不断,相信在笑声之外,每个人都有一分感动,一分思考。虽然大多数人听不懂孩子们唱的歌,但在音乐之外由五个故事串起的情感主线不但让大家在北国风情浓郁的纪录片中理解了草原,也理解了牧场、林区来的孩子们脸上那份纯真之外淡淡的忧伤和苍凉。孩子们纯真的歌声、纯朴的笑容和没有经过太多后天雕琢的舞蹈为我们吹来一股来自草原的清新的风,提醒我们什么是“不同”,世界正是因为这种“不同”才真实、才美丽,而这种“不同”来自文化、来自传统。
余秋雨先生用最诗意的、也最有分量的话概括出了“五彩传说”的动人之处:“声音一起,这些孩子立即失去了年龄。几百年马背上的思念和忧伤顷刻充溢屋宇,屋宇的四壁不见了,千里草原上最稚嫩和最苍老的声音都在共鸣。这种首尾相衔的共鸣一下子贯通了天地伦理,使稚嫩不再稚嫩,苍老不现苍老。或者说,稚嫩既是苍老,苍老即是稚嫩。”⑤
①刁艳《草原童谣飘荡内蒙北京》,2007年8月1日,《音乐周报》
②《“五彩传说”新浪聊天,草原长大的孩子震撼人心》,2007年8月21日 .cn/y/2007-08-21/ba1683974.shtml
③④郑茜《纯美》,2007年8月17日,.cn/onews.asp?id=14576
篇8
第一天:王若琳遭哄台,张楚压轴献唱
整个音乐节有三个舞台:主舞台、副舞台、花儿舞台,主、副为摇滚乐,而花儿舞台则是民族、民谣音乐,是今年张北音乐节首创的舞台,民族风的音乐搭配草原更能体现出民族的风情韵味。在帐篷区的最前面还有一个电子DJ舞台,是全场表演时间到最晚的,不少民众在结束摇滚音乐后意犹未尽,都到DJ舞台前继续狂欢共舞。
首日开场的歌手有张楚、王若琳、周云山、声音碎片、逃跑乐队、液氧罐头等乐队。台湾爵士天后王若琳登场时,天色已渐渐转暗,王若琳以连身长裙及一头金发登场,散布在其他舞台的民众渐渐往主舞台移动,可见王若琳的人气不小,但她所演唱的歌曲多为新专辑中的英文歌,也许是乐迷并不熟悉,也不习惯她的花式唱腔,于是有许多人在台下暴喊:“下台,再见!”王若琳仍冷静唱完两首中文歌《亲密爱人》《夜来香》才结束。
而王若琳之后登场的老将张楚一开唱《孤独的人是可耻的》,全场即为之疯狂。张楚不仅演唱了许多怀旧金曲,也让歌迷有幸欣赏到他即将发行的新专辑新歌。张楚演唱的《光明大道》《冷暖自知》《结婚》《轻取》《蚂蚁》和《姐姐》对于他的老歌迷都有共同的历史记忆,这种发自内心与音乐的共鸣令人动容。
第二天:汪峰深情约定张北
次日小雨,主舞台的演出迟了近两小时,但这样的小意外使民谣歌手和副舞台的歌手获得大家的青睐。在主舞台首先登场的是走轻快的流行风格大粉乐团,接下来是麦田守望者、脑浊及后海大鲨鱼,最后才由最受瞩目的汪峰和英国电子乐团Orbital接连压轴。
在雨中,汪峰登场了。歌迷都记得汪峰去年的约定,说好了在这片草原上再相见,一出场就获得全场掌声与尖叫。汪峰一开场就唱起《当我想你的时候》,他手指天空、充满感情地说:“去年,我们曾在此刻经历,为我们自己活,但今年,为了我们自己,希望我们可以更幸福、更有尊严、更快乐,为每一个可敬的生命指向天空。”台下乐迷都手指天空,场面极其震撼。接着,汪峰一连串演唱多首经典曲目,《不能停止的哭泣》《春天里》《光明》《北京北京》《怒放的生命》,特别的是汪峰演唱时,台下所有的人都随着音乐和唱,就在一首接一首的大合唱中,音乐会已过了深夜11点多。可以说,汪峰是张北音乐节的系铃人,每年都会有许多民众为了遵守他的约定前来朝圣,他是张北音乐节不能缺席的一位。
第三天:朴树《那些花儿》伴着美景
音乐节迈入尾声,雨后天空特别干净、艳阳特别耀眼,蓝天白云阳光开启音乐节最的一天,所有的观众都沐浴在一望无际的草原天空里。
王牌歌手唐朝、朴树、王勇是当天的重头戏。朴树是首次参加张北音乐节,他曾表示相当期待在草原上演唱的震撼,身穿简洁有力的黑T-shirt和一副帅气的太阳眼镜,朴树一出场即获得全场的喝彩,朴树以改编后的《别》开场,还唱了《colorful days》《白桦林》《生如夏花》等歌曲。朴树演唱的经典曲目更是引起千人大合唱。伴随着朴树演唱的《那些花儿》,云霞渐渐转为橘红,草原上的夕阳特别唯美,对于乐迷而言,一首好歌一个美景就是天堂。
篇9
一、歌唱发声练习的目的和要求
歌唱发声练习的目的,简单地说,就是歌曲的技术方面的多样化需求,通过定期发声练习一步步响起,逐步提高语音的生理,调节器官培养良好的,移动协作唱的每一首歌的身份让歌声技术。作为一个强大的歌唱表演方式,演唱会,实现极其丰富的服务。我们的方法的目的是调整声音,声音的科学巩固状态,状态仍然是一个不错的歌里唱的改变日常生活,自然的声音,使符合歌声和状态的习惯,就必须习惯很显然,我们的发声练习,而不是目的,只是“开开声”而已。
经过反复实践和歌唱来消化,验证其健全的法律实践中唱歌。在语音训练过程中应注意以下几点要求:
(一)每位歌手必须充分认识,利用呼吸和呼吸控制方法,因为它使用了一系列声乐,歌唱呼吸是基础设施整首歌曲的最重要的部分,所以需要的重要性显然呼吸,呼吸需要培养歌唱的基本技能。
(二)打开喉咙,只有喉稳定,基本训练是唱歌,这是关键的歌手的顺利声乐技巧,很多歌手的声音在这个问题上,主要的原因之一发展有没有看开嗓唱歌,核心的不稳定性,而正确的位置协调喉咙呼吸练习,稳定,声音效果和流畅的关键。
(三)要正确使用良好的歌唱共鸣,声音遥远,充满了戏剧性,优美动听,这是要经过初学者专门培训,所以比较难以把握的问题。由于共鸣与其他声音为基础的培训,往往需要分不开的,因此通过母音的转换,稳定的喉咙口,呼吸等手段来调节歌手的要求。
(四)有了正确的声音和正确的发音,吐字相结合。为了提高运动能力和灵活的嘴唇,牙齿,舌头,通过文字,声音结合的练习,使之更加完美和生动,情感的歌曲和内容。
(五)当唱歌中,还要注意语调、节奏训练。通过发声的练习,逐步掌握连,顿,强,弱,整体表现技巧是指歌声,丰富的歌曲,唱的歌曲,来增加容量。
(六)在每次练习中,我们必须保持正确的歌唱姿态,正确的歌唱姿势,歌唱着良好的先决条件进入状态。
二、歌唱发声练习的步骤
歌唱练习基本技能,练习的规律,一般过程可以分为三个阶段。
(一)中声区的基本方法,调节和肌肉适应区域演唱技巧的完美,完美的掌握了培训的基础。从声音方面是否应该开始训练。听起来实践中声区相对巩固,然后再逐步扩大声乐学习的范围,了解的基本知识,基本的声区是歌唱的发展,打了坚实的基础已经记住“欲速则不达”的道理。
(二)中声区在声音在适当的范围扩大,根据大气和共鸣与加强锻炼,增强过渡区,为了进入训练区头了良好的基础的声音。演习的第二个阶段是,它需要一个相对长的时间的一个关键组成部分,但要有耐心和信心,不要急于唱高音,宽容等在此之后的交易范围,则移动到高音质的地区。
(三)这两个阶段可以巩固训练量投球,进一步扩大音域,发声练习做更复杂的,因此所有的声音类型,实现了区域基础,提升理想的响亮的音高范围。这是一个课堂练习要特别注意高过渡,三个区域统一的声音低声裂缝和节不会发生,重点加强了语音训练,获得头腔共鸣高位置,从而达到统一的声音目标区域。
三、歌唱发声练习曲
练习曲练习声乐唱法是一种重要的基本训练。每首歌曲可以混合声乐元音或元音或图片电式混合动力,也可用于规模音名1234567来练唱,也可安排在歌词与发声练习一句话叫做练习的歌曲。语音训练过程中,根据标准的轻度肌肉器官,调节器官功能和发声状态的声音效果和声音的发声器官的各个结构中,语音状况,声音的类型,不同的饮食的声音,因此是不是每一个类型的运动唱的,但有计划地选择针对实践和学习的不同阶段,选择的发声练习是不同的,但在一般情况下,总是选择一个元音开始锻炼,并开始练习音阶相对稳定的声音。
篇10
以下内容由收录,希望能为大家提供帮助
1.学会14个生字,会认4个字,能正确读写勾勒、骏马、无限、鞭子、疾驰、马蹄、礼貌、拘束、摔跤、襟飘带舞等词语。背诵课文一、二自然段。
2.通过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感受草原的自然美和人文美。理解蒙汉情深何忍别,天涯碧草话斜阳的意思。受到热爱祖国和民族团结、和谐的教育。
3.在草原自然美和人情美的熏陶下培养美感。初步感悟作者的表达方法。
教学重难点
让学生通过语言文字展开丰富的想象,在脑海中再现课文中描述的精彩情景,体会句中所含的意思。
理解蒙汉情深何忍别,天涯碧草话斜阳。的意思及表达上的作用。
突破重难点的方法
1.带着想象结合生活实际展开有层次的朗读,获得身临其境的感受和体会。
2.运用音乐的情感引导作用体会文中美景及表达的情感。
教学课时:二课时
第一课时
一、音乐铺垫、孕育情感
1.播放歌曲《美丽的草原我的家》,让学生说说歌曲中描绘的是哪里的景色。听着歌曲,在你头脑中呈现了怎样的景象?出示课题。
2.引导学生联系生活实际及见闻说说草原的美丽景象,与实践阅历相结合,缩短文本与生活的距离,调动学生学习的热情。今天我们将在老舍先生优美文字的引导下走进那美丽的草原。
二、自读感悟、整体感知
1.自读课文,要求正确流利。
找出生字、词语,注意读准字音。
学生自由结成旅行伙伴,去游览草原的美景,在美景中细细观赏。
2.汇报交流,共同感悟。
课文中哪些地方给你留下了深刻的印象?把印象深刻的句子勾画出来,有感情地读一读,说说你有怎样的感受?请把你的收获和大家一起分享。
3.内容归纳,整体感知
引导学生说说作者老舍从哪些方面向我们介绍了草原?分别根据学生留下印象最深刻的部分得出介绍了草原的自然景色和蒙古人民的热情好客及民族间的团结友爱。(引导学生明确课文内容。)
三、分层朗读,感悟美景
1.找出描写草原美丽的自然风光的段落,自己有感情地朗读,把你喜欢的词句勾画下来,细细品读。
2.引导学生说说草原的自然风光给作者留下了怎样的感慨?
既使人惊叹,又叫人舒服,既愿久立四望,又想坐下低吟一首奇丽的小诗
3.是怎样的一种景象让作者有了如此的感慨呢?以此引导学生说说草原的天、地的景色各有什么样的特点?找出相应的句子读一读。
4.找出第一自然段中描写天的句子有感情的朗读,说说天的特点。在这样的天空下你会有怎样的感受?引导学生说出自己的感受,读出作者的感受。
5.学生有感情地朗读描写羊群和小丘的句子,说说给自己在头脑中留下的印象。读中评价,体味美感。
6.在这样的境界里你会有怎样的感受,让学生根据自己的感受来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一自然段。
7.齐读感悟、练习背诵。
四、品味练笔
通过老舍先生优美的语言描写,让草原美丽的自然风光深深地打动了我们。请同学们用自己的'话写出一两句描绘草原美景的句子或小诗。也可以用你手中神奇的画笔画出草原的美景。
交流展示。
五、巩固练习
有感情地朗读、背诵课文第一自然段。
第二课时
一、回顾美景、导入新课
引导学生回忆草原自然风光,今天让我们接着走进草原,继续我们的草原之旅。
二、朗读理解
1.请同学们自读课文第2自然段,说说你又看到了什么?
2.行车在草原上所见到的景象、蒙古人民骑马几十里欢迎远到而来的我们的情景。
3.请同学找出来有感情地读一读,读中评议。
看到这样的场面你有何感想呢?引导学生说出自己的感受。
4.交流感受,齐读第二自然段。
三、读中体会
1、请同学们自读课文3.4.5自然段,在你感受最深的地方做上记号。
2、引导学生结合课文内容说出自己的感受,抓住课文片段进行理解体会。
(1)主客见面时那真挚的感情。从课文哪些地方可以看出来,用--线标出、交流。引导学生从词句中体会(如:
握手再握手,笑了再笑中的两个再。总是热乎乎地握着中的总是,人很多,都是从几十里外乘马或坐车来看我们的中的很多都是体会到主客双方的感情热烈、深厚。)
(2)自由读思考,好客的主人是怎样款待客人的?把你体会最深的一点讲给同学们听。找学生朗读,同学们边听边想象画面。看到这样的情景,你有什么样的感受,你有什么话要说,你又会做些什么呢?引导学生联系课文内容体验。
(3)学习第五段:
齐读最后一段,说说你对蒙汉情深何忍别,天涯碧草话斜阳。的理解。
四、总结感悟
1.总结全文谈谈你的感受。本文通过写老舍先生第一次访问内蒙古草原看到的美丽景色及受到蒙古族同胞热情欢迎的情景,表现了民族团结的精神。
2.齐唱《爱我中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