过故人庄孟浩然范文

时间:2023-04-11 20:23:29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过故人庄孟浩然,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篇1

【关键词】孟浩然 《过故人庄》 赏读

【中图分类号】I22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1671-1270(2014)02-0011-01

唐朝诗人王勃的《送杜少府之任蜀川》的名句“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此句真切地表达了知心朋友,情谊深厚,即便远在天边,也好像近在眼前,显示出友谊的真挚,胸怀的旷达。可见人生中拥有真诚的朋友,心中便不会孤独,当代人也常说:多一个朋友,便多一条路。是啊,真正的友谊就是不顾及对方的社会地位,富贵贫贱,美貌与丑陋,而注重双方的心有灵犀一点通,注重自然,注重默契。很多唐诗中体现了这种情感:王昌龄的《送魏二》“忆君遥在潇湘月,愁听清猿梦里长”。王维的《山中送别》“春草明年绿,王孙归不归”。李白的《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孤帆远影碧空尽,唯见长江天际流”。而我最欣赏的友谊之情,是孟浩然在《过故人庄》中体现出的那种“淡”“真”“切”的淳朴自然的朋友之情,让我带领大家共同赏读:

故人具鸡黍,邀我至田家。

绿树村边合,青山郭外斜。

开轩面场圃,把酒话桑麻。

待到重阳日,还来就。

首句“故人具鸡黍,邀我至田家”,这“一邀一至”,文字上毫无渲染,招之即来,简单而随便,好似小学生在日记本上写得一日行程一样的朴素而平淡,再加上“鸡黍”相邀,既显出田家特有风味,又见待客之简朴而随意,这样,客人和主人彼此的心扉毫无顾及地向对方敞开,客人不嫌弃你农舍之主而降低身份,主人不谄媚你达官显贵而升官发财,那就盘腿而坐,促膝而谈,气氛融洽而平静,不讲虚礼和排场,如此幽静而祥和,这不仅是主人和客人的真挚情谊所至,也有清新愉悦的坏境所衬托,你看那外景――“绿树村边合,青山郭外斜,”这两句一近一远,近景绿树环抱,自成一统,别有天地。下句荡开笔锋,展示一片开阔的远景:郭外的青山依依相伴,让村庄不显得孤独。一“合”一“斜”,静中含动,景都活跃着,人怎能闲坐,于是主客敞开胸怀,娓娓而谈――“开轩面场圃,把酒话桑麻”。轩窗一开,放眼望去的不仅是主人和客人,而且也将读者的眼球引向这一特定情境当中去,随着主人和客人一起欣赏:强烈的农村风味,劳动生产的气息,映入眼帘,让人心旷神怡,那一片打谷场和菜圃,在绿荫怀抱之中,又给人以宽敞,舒适的感觉。于是,话桑麻中,主人与客人的欢声与笑语都仿佛萦绕在我们耳际,正是在这种情景氛围中,客人忘记了仕途的荆棘丛生,名利得失,他从主人的笑语中寻到了安然,坦率,真实,从他对青山绿树的顾盼中,盼到了已久的向往之地,从他与朋友对酒而共话桑麻中,他心境平和,思绪舒展,举措灵活,自然省净,这样的坏境,谁愿意离去,谁不渴望再来,虽然没有说出自己乐而忘返的想法,但客人和主人的情谊无需再遮掩,淳朴而诚挚溢于言表,于是,再不虚客气,我想我做客人即主人,主人即客人,下次的约会,定在了---“待到重阳日,还来就”,不请自到,那种率真,那种理直气壮的情怀,好比小女孩在父亲跟前撒娇:“我要,我要,我就要”。故人相待的热情,作客的愉悦,不分主客关系的亲切融洽,都跃然纸上。此句看似信笔写来,却首尾衔接。首句“一邀一至”尾句“还来就”,此处既感到篇法圆紧,又体会到客人的洒脱自然。

当然,朋友之间的深厚情意,也有用张扬和比喻的手法体现的,如李白的《赠汪伦》:“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伦送我情”中,桃花潭水是那样的深湛,更触动了离人的情怀,难忘汪伦的深情厚意,水深情深自然地联系起来,以比物手法形象性地表达了真挚纯洁的深情,潭水已“深千尺”,那么汪伦送李白的情意更有多少深呢?李白毫无掩饰地用夸张的手法表达他与汪伦不一般的情意:“不及汪伦送我情”。耐人寻味。清朝的沈德潜很欣赏这一句,他说:“若说汪伦之情比于潭水千尺,便是凡语。妙境只在一转换间。”(《唐诗别裁》)显然,秒就秒在“不及”二字,好就好在不用比喻而采用比物手法,变无形的情意为生动的形象,空灵而有余味,自然而又情真。而孟浩然的《过故人庄》与《赠汪伦》相比较,纯属于平淡的叙述之词,没有一句夸张之句,没有一个兴奋之词,淡到了平头百姓的谈话,让我们觉得这种淡淡的平易近人的风格,与作者描写的场景――朴实的农家田园和谐一致,表现了形式与内容的高度适应,恬淡亲切却又不是平浅枯燥,诗词是在平淡中蕴藏着深厚的情味,一方面固然是每个句子都几乎不见费力锤炼的痕迹,另一方面每个句子又都不显得薄弱。比如诗的头两句只写友人邀请,虽只有鸡黍,但那份友谊之情,却一点都不薄,而是主客情深的精妙之处。

沈德潜称孟浩然的诗“语淡而味终不薄”(唐诗别裁)。的确不薄,语淡仅仅是外表,主客之间的情谊,由淡初到情真最后清切。这是内在的韵味散发出来的醇香,淡中有味,含而不露,细细读来,却是词浅情深,含着悠然不尽的意味。正是谢榛语的那种“清音有余的感觉。

一个普通的农庄,一回鸡黍饭的普通款待,将主人与客人之间的情宜演绎的淡中含真,真中含深,深中含切。孟浩然的《过故人庄》体现出的人际之交,让这个物欲横流,唯利是图的社会中生活的人慨然相叹。

篇2

故人具鸡黍,邀我至田家。绿树村边合,青山郭外斜。开轩面场圃,把酒话桑麻。待到重阳日,还来就。

2、《宿业师山房期丁大不至》唐朝·孟浩然

夕阳度西岭,群壑倏已暝。松月生夜凉,风泉满清听。樵人归欲尽,烟鸟栖初定。之子期宿来,孤琴候萝径。

3、《夏日南亭怀辛大》唐朝·孟浩然

山光忽西落,池月渐东上。散发乘夕凉,开轩卧闲敞。荷风送香气,竹露滴清响。欲取鸣琴弹,恨无知音赏。感此怀故人,中宵劳梦想。

4、《与诸子登岘山》唐朝·孟浩然

人事有代谢,往来成古今。江山留胜迹,我辈复登临。水落鱼梁浅,天寒梦泽深。羊公碑尚在,读罢泪沾襟。

5、《题大禹寺义公禅房》唐朝·孟浩然

篇3

1、《夏日田园杂兴·其七》范成大:

昼出耘田夜绩麻,村庄儿女各当家。童孙未解供耕织,也傍桑阴学种瓜。

2、《过故人庄》孟浩然:

故人具鸡黍,邀我至田家。绿树村边合,青山郭外斜。开轩面场圃,把酒话桑麻。待到重阳日,还来就。

(来源:文章屋网 )

篇4

摘 要:陶渊明与孟浩然是中国古代比较有名的山水田园诗人。他们的诗分别代表了诗歌的两种发展方向:田园诗和山水诗。在中国诗歌史上起到了举足轻重的作用。本文从他们诗歌的相似和相异处进行分析,力图解释出陶孟诗歌的特点。

关键词:山水诗;田园诗;相似;相异

自从南北朝出现了山水田园诗以来,中国的诗坛上又多了一种新题材和新的诗歌动向,并一直延续下来。其中以陶渊明和孟浩然为代表的一批诗人,将山水田园诗演绎的光彩照人,熠熠生辉。分析山水田园诗自然要以他们为范例。这样才更见得条理清晰,使人信服。

陶诗的题材主要有五大类:田园诗,咏怀诗,行役诗,赠答诗,咏史诗。但是对后世影响最大的还是他的田园诗。可以说,陶渊明整整开创了一个诗歌流派,他对田园的热爱是非同一般的。孟浩然也是一位隐逸诗人,他偏爱山水田园,写下了很多清新风格的华丽诗篇。

一、陶孟之同

同样是怀才不遇,不与世俗同流合污,一心只向往于山清水秀田园中,同样是才华横溢,热爱自然,热爱生活,怀有崇高的人生期许,并有着深深的济世情怀。也同样都写出了千古流传的华丽诗篇,为后世所垂范,同样的风格却是清新秀美,一泄千里,风光无限。

陶渊明的田园诗大都是通过描写田园景物的恬美,生活的简朴表现出自己悠然自得的心境。或春游,或饮酒,或登高,或读书,或与朋友谈心,或与家人团聚,或盥濯于檐下,或采菊于东篱,以及在南风下张开翅膀的新苗,日见茁壮的桑麻,无不化为美妙的诗歌。①也正是由于有了“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的豪迈情志,他才得以遨游天地之间,探寻没心深处最隐秘的情怀。无论如何,离开田园的陶渊明是不能成为真正的诗人,真正的隐士的。于是,他在《五柳先生传》中强调:“闲静少言,不幕虚利。好读书,不求甚解,每有会意,便欣然忘食……”在屡仕屡隐之后,陶渊明终于确定了自己的人生理想:归隐田园,忘却故我,努力创造适合己居的山水田园生活。在那篇著名的《归去来兮辞》中,他开头便发问:“田园将芜胡不归,即自以心为行役,奚惆怅而独悲?”归隐对他来说是一种心灵的解脱,是一种彻底的释放,有一种历经千山万水找到家园后的归属感,安定感。

孟浩然也是同样,他在早年曾有入仕的愿望。他发愤功名,他勤奋读书,但是最后却没有换来他想象中的荣耀和地位。他在《临洞庭湖赠张丞相》中写道:“欲济无舟楫,端居耻圣明。坐观垂钓者,徒有羡鱼情。”这首诗是赠给张说的(一说张九龄),“临渊羡鱼”而坐观垂钓,把希望通过张说援引而一登仕途的心情表现的很迫切,有一种不甘寂寞的豪逸之气。故诗写得境界宏阔,气势壮大,尤其是“气蒸云梦泽,波撼岳阳城”一联,是非同凡响的盛唐之音。孟浩然秉性孤高,不愿折腰屈从。当他求仕无门,就高吟:“不才明主弃,多病故人疏。”于是,走向山水,寄情于自然之间以抒发自己的怀才不遇。他写下了《宿建德江》《过故人庄》《耶溪泛舟》等优秀诗篇。可以说,孟浩然的这种性情正造就了他在山水田园诗中的游刃有余,造就了他在诗歌史上的不同凡响,让他在山水间充分体味到了难以言说的自由与欢乐。陶渊明大概是受了当时社会习气或者文坛风气的影响,他的诗风一直都是平稳畅达,清新自然,朴实无华。那首《归田园居》中“少无适俗运,性本爱丘山……狗吠深巷中,鸡鸣桑树巅,户庭无尘杂,虚室有余闲……”写的明白如话,让人一目了然,那种平民生活的图景跃然纸上。不用多想,即能看出作者闲适自安的心境,诚无愧为田园诗的楷模。而孟浩然的《过故人庄》也是如此,“故人具鸡黍,邀我至田家。绿树村边合,青山郭外斜。开轩面场圃,把酒话桑麻。待到重阳日,还来就。”同样的明白如口语,生动活泼地展现了一副农家乐,那种清新的笔法跟陶渊明如出一辙,似乎是有意模仿吧!这就不得而知了。

总之,他们的诗风关于田园的描写就是如此的相似。甚至连那首脍炙人口的《春晓》,也透漏着些许陶诗的风格和烙印。诗人自身境遇的相仿本来也可能引起他们诗风取向的相同吧?在我看来,这只是部分原因,更重要的是他们都拥有高洁的人格,坦荡的品性,智慧的心灵和不屈于世俗的特立独行。于是,成就了他们的生前身后名。

二、同中之异

虽然陶孟诗是如此的相似,但是不怀疑他们也有相异的之处。先从题材说起。田园诗和山水诗往往并称,但这是两类不同的题材。田园诗会写到农村的风景,但其主体是写农村的生活,农夫和农耕。山水诗则主要是写自然风景,写诗人主体对山水客体的的审美,往往和行旅联系在一起。②我们可以看出,陶渊明的诗属于田园诗,而孟浩然的绝大部分诗应该归于山水诗,这也是两种不同的诗歌描摹对象。陶渊明的诗主要写日常生活,是一种开创。他将日常生活诗化,在日常生活中发现诗的韵味,发现对他来说有重要意义和久而弥淳的诗味。由此,我们读到了日间劳作的场景,“晨兴理荒秽,戴月荷锄归。”我们仿佛切身感到了劳动的艰辛和不易。从而,深深地为陶渊明平淡中见警策,朴素中见绮丽的诗风所打动。

其二,孟浩然较之陶渊明,对山水的刻画更多,更精。如他的《耶溪泛舟》:“落景馀清辉,清桡弄溪渚。澄明爱水物,临泛何容与。”这四句清新自然,一副落日的美景立现眼前。孟浩然对山水情有独钟,他所向往的也正是这种泛游于山水间的旅居生活。如《宿建德江》:“移舟泊烟渚,日暮客愁新。野旷天低树,江清月近人。”《华子冈》:“落日松风起,还家草露稀。云光侵履迹,山翠拂人衣。”两首诗都写得大气自然,感人至深。孟浩然的乘舟行吟之作,给人以洗削凡近之感,情思的净化,语言的省静和诗境的明秀融为一体,将淡泊纯净的山水之美透彻地表现了出来。③他的语言是省静的,但比陶渊明的朴实更显得空灵透脱,自有一种不输陶诗的风范。他的语言似乎更加优美,更加清晰,更加灵动,更加秀逸,深深地吻合了山水那种灵秀通透的美感。

其三,我们了解陶渊明,还可以看出,除了诗的题材和手法并不一致外,诗风也是不尽相同的。陶渊明的语言通常是平静的,但那是具有高密度的平静。平静的内部,复杂而浓厚,并在激烈碰撞冲突。就像深渊之水,表面沉睡在一片令人静穆的碧色之中,可在它的底下,几股相互矛盾冲突的潜流在撞击着,争斗着,它们的力量的平衡产生了表面的沉静。④所以,我们可以看出陶诗比孟诗更深沉,更老练。孟浩然显得比较率直,比较豪爽,虽然他也有不平,但他更达观、更能释然。

要之,两人的诗风有相近,也有相异。我们在研读他们作品时更多的是一种享受,是对山水田园的敬畏,也是对自然人生的热忱与殷切的盼望。虽然诗风有别,但是诗意确是如此的相近。特别是两位诗人驾驭语言的技巧,更是炉火纯青,妙手天成,这尤其值得我们探讨与思考。(作者单位:喀什师范学院)

注释:

① 袁行霈:《中国文学史》第二卷,高教出版社,63页。

② 袁行霈:《中国文学史》第二卷,高教出版社,63页。

③ 罗宗强:《中国古代文学史》,高教出版社,320页。

④ 吉川幸次郎:《中国诗史》复旦大学出版社,章培恒等译,185页。

参考文献:

[1] 袁行霈:《中国文学史》,高教出版社,第二版。

[2] 吉川幸次郎:《中国诗史》,复旦大学出版社。

[3] 罗宗强:《中国古代文学史》,高教出版社。

篇5

唐·孟浩然

故人具鸡黍,邀我至田家。

绿树村边合,青山郭外斜。

开轩面场圃,把酒话桑麻。

待到重阳日,还来就。

2、《绝句》

唐·杜甫

迟日江山丽,春风花草香。

泥融飞燕子,沙暖睡鸳鸯。

3、《绝句》

唐·杜甫

两个黄鹂鸣翠柳,一行白鹭上青天。

窗含西岭千秋雪,门泊东吴万里船。

4、《山居秋瞑》

唐·王维

空山新雨后,天气晚来秋。

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

竹喧归浣女,莲动下渔舟。

随意春芳歇,王孙自可留。

5、《鹿柴》

唐·王维

空山不见人,但闻人语响。

篇6

1、九月的花语。性格独立,朴实大方,富有正义,孤芳自赏,性格豪放,刚做敢当。

2、是中国十大名花之三,花中四君子(梅兰竹菊)之一,也是世界四大切花(、月季、康乃馨、唐菖蒲)之一,产量居首。因具有清寒傲雪的品格,才有陶渊明的“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的名句。

3、中国人有重阳节赏菊和饮酒的习俗。唐·孟浩然《过故人庄》:“待到重阳日,还来就。”在古神话传说中还被赋予了吉祥、长寿的含义。

(来源:文章屋网 )

篇7

陶渊明的诗作主要以田园生活为主题,代表作有《归园田居》五首、《饮酒》、《归去来兮辞》等,其中诗句“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是脍炙人口、千古流传的田园诗佳句。

谢灵运代表作有《石壁精舍还湖中作》、《登池上楼》、《初去郡》等。

2、唐朝时期的山水田园派诗人众多,有王维、孟浩然、柳宗元、常建等。

王维,唐代诗人,被称为“诗佛”,宋代苏轼评价王维的田园诗是“诗中有画,画中有诗”。他的诗歌主要描写田园隐逸生活和自然风光,代表作有《鸟鸣涧》、《积雨辋川庄作》、《山居秋暝》、《鹿柴》等。

孟浩然,是唐代第一个大量写作山水田园诗的诗人。他的诗歌以山水诗居多,如《宿建德江》、《临洞庭湖赠张丞相》、《江上思归》等。他的田园诗主要是写隐居生活的高雅情怀和闲情逸致。如《过故人庄》、《游精思观回王白云在后》等。

柳宗元的山水田园诗,善于表现孤峭高洁的境界,寄托精神上深刻的痛苦,在艺术上很有特色,如《溪居》《江雪》。

常建,诗作以田园、山水为主要题材,风格接近王、孟一派,代表作有《题破山寺后禅院》,著名诗句“曲径通幽处,禅房花木深”。

3、两宋时期著名的山水田园诗派诗人主要是杨万里和范成大。

杨万里对自然景物有着特别的敏感,独具眼光和心胸,观察细致,领会深刻,描写别有生趣,蕴含哲理。代表作有《过松源晨炊漆公店》、《暮行田间》等。

篇8

2、绿蚁新醅酒,红泥小火炉。 —— 白居易 《 问刘十九 》

3、绿竹入幽径,青萝拂行衣。 —— 李白 《 下终南山过斛斯山人宿置酒 》

4、苔痕上阶绿,草色入帘青。 —— 刘禹锡 《 陋室铭 》

5、庭中有奇树,绿叶发华滋。 —— 佚名 《 庭中有奇树 》

6、今日云景好,水绿秋山明。 —— 李白 《 九日 》

7、入水文光动,抽空绿影春。 —— 李贺 《 竹 》

8、客路青山外,行舟绿水前。 —— 王湾 《 次北固山下 》

9、纱窗倚天开,水树绿如发。 —— 李白 《 经乱离后天恩流夜郎忆旧游书怀赠江夏韦太守良宰 》

篇9

(一)“酒文化”出现的场合唐人嗜酒,诗人们尤其如此,酒已经成为他们进行创作的基本条件,如李白的《将进酒》、杜甫的《饮中八仙歌》、王翰的《凉州词》、李贺的《致酒行》等。然而,“酒文化”除了在文人骚客们进行创作的时候出现,还会在哪些场合出现。带着这个问题,我对于《唐诗三百首》中出现“酒”字的诗又进行了语料库检索,得出了以下结果:1.感怀在“感怀”场合出现的共有12次,占了总数的40%,分别是:1杜牧《遣怀》2杜牧《泊秦淮》3李商隐《无题》4李商隐《无题》5元稹《遣悲怀三首之一》6杜甫《闻官军收河南河北》7李商隐《风雨》8李白《行路难三首之一》9白居易《琵琶行并》序10韩愈《八月十五夜赠张功曹》11李颀《听安万善吹筚篥歌》12韦应物《寄全椒山中道士》。由上可见,“酒文化”在人感怀的时候出现频次最高,如白居易的《琵琶行并序》中“钿头银篦击节碎,血色罗裙翻酒污”听闻歌女的悲惨身世,诗人和朋友联想到自己的命运,仕途坎坷,竟也泪如雨下,湿透青衫。这首诗,既反映了平民百姓的疾苦,也反映了仕途不如意的官员的无奈。2.聚会在聚会场合出现的有8次,占总数的27%,分别是:1王翰《凉州词》2白居易《问刘十九》3杜甫《客至》4孟浩然《过故人庄》5李白《将进酒》6元结《石鱼湖上醉歌并序》7李颀《琴歌》8韦应物《郡斋雨中与诸文士燕集》。除了人们在感怀的时候爱喝酒,聚会上,酒也是必不可少的“调味品”,它出现的频率是27%,如孟浩然:《过故人庄》中“开轩面场圃,把酒话桑麻”三两好友,在这恬静的小村庄中就着这一片场圃,一片桑麻,把酒言欢,同时寄托了诗人一种安和的心态和美好的愿望,待到重阳花开日,再饮美酒看。3.送别在送别的场合,出现了7次,占了总数的23%,分别是:1韩愈《谒衡岳庙遂宿岳寺题门楼》2岑参《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3李白《金陵酒肆留别》4李颀《送陈章甫》5王维《送綦毋潜落第还乡》6王维《送别》7温庭筠《送人东游》。在送别的情景中,“酒文化”更是显示出它独特的魅力。如岑参《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中军置酒饮归客,胡琴琵琶与羌笛”主帅的营中摆上了酒席,为即将归京的使臣送别。抒发了诗人对友人的依依惜别之情和因友人返京而产生的惆怅之情。4.登高在登高场合出现的共有4次,占总数的10%,分别是:1杜甫《登高》2许浑《秋日赴阙题潼关驿楼》3孟浩然《秋登兰山寄张五》4王维《渭城曲》。除了以上三种场合之外,诗人历来爱游历名山大川,登高望远时也会以酒助兴,如杜甫:《登高》“艰难苦恨繁霜鬓,潦倒新停浊酒杯”。这首诗就是五十六岁的老诗人在这极端困窘的情况下写成的。那一天,他登高临眺,百感交集。望中所见,引发了他身世飘零的感慨,渗入了他孤老无助的悲哀,最终诗人将这化作一杯浊酒,咽进肚里。不管在任何时候,任何地方,人们无论是在高兴,郁闷,难过,还是忧愁的时候,都会喝酒,酒在某种程度上来寄托了人们无法言喻的情感,通过对这些语料的整理,我们可以看到唐朝“酒文化”博大精深,盛唐多繁荣,晚唐多战事,社会疾苦,人生百态,皆在酒中。

(二)“酒文化”的组成部分也许有人认为,饮酒是一件非常简单的事情,其实饮酒实际上是一种境界颇高的艺术享受,特别是在古代,人们对于饮酒的地方,时间,酒类,方法都是很有讲究的。“酒文化”的博大精深正是源于此,我们通过语料库检索的办法,以“酒”字在词或是短语中出现的位置为依据,重新归类分析:1“.酒+名词”分别是:酒舫酒杯酒徒酒家酒肆可以看出来,“酒”字出现的位置与这个词的语义关系是有迹可循的。首先,“酒+名词”的组合,一般表示的是饮酒之地,如“酒舫,酒家,酒肆”,或是饮酒之人如“酒徒”,如李白:《金陵酒肆留别》,本诗是李白即将离开金陵东游扬州时留赠友人的一首话别诗,“酒肆”指酒馆或是酒店,古人饮酒的地方。2“.动词+酒”分别是:置酒载酒有酒压酒酿酒取酒祭酒举酒添酒翻酒使酒进酒把酒纵酒沽酒醅酒然后,我们再来看“动词+酒”,呈现了这样一个流线图“酿酒,醅酒酤酒,沽酒置酒,载酒压酒,取酒把酒,进酒翻酒,添酒使酒,纵酒”从酒的生产流程到饮酒,无不包含其中,也是这类词语在《唐诗三百首》中出现的最多,占了53%。由此可见,唐朝的酿酒业十分发达,平民百姓家也有自酿的酒,如,白居易:《问刘十九》“绿蚁新醅酒,红泥小火炉”酒是新酿的酒。新酿酒未滤清时,酒面浮起酒渣,色微绿,细如蚁,称为“绿蚁”。3“.名词+酒”分别为:脯酒清酒新丰酒春酒。饮酒之人众多,酿酒业发达,酒的种类自是很多,从我们统计的语料中,我们看到了四种酒“脯酒,春酒,新丰酒,清酒”。汉代的新丰酒是古代的四大名酒之一。4“.数量词+酒”分别为:一杯酒一瓢酒(酒一瓢)斗酒樽酒。表示的是装酒的容器或是酒的多少。古人用酒杯,或是樽来装酒;“一瓢酒,斗酒”指的是酒的多少。从以上的总结来看,唐朝酒文化的博大精深,“酒+名词”一般表示的是饮人,饮地,其他四种类型表示的则是饮酒的过程和酒的种类。

二.结语

篇10

1、按照花期分,可分为夏菊、秋菊、寒菊(冬菊)三种;按照花茎长短可分为小菊、中菊、大菊三种;按照颜色分可分为单色菊、复色菊两种;按照栽培方式可分为造型菊、地被烫、盆栽菊和切花菊四种。

2、(学名:Dendranthema morifolium (Ramat.) Tzvelev):在植物分类学中是菊科、菊属的多年生宿根草本植物。按栽培形式分为多头菊、独本菊、大丽菊、悬崖菊、艺菊、案头菊等栽培类型;有按花瓣的外观形态分为园抱、退抱、反抱、乱抱、露心抱、飞午抱等栽培类型。不同类型里的又命名各种各样的品种名称。

3、是中国十大名花之一,花中四君子(梅兰竹菊)之一,也是世界四大切花(、月季、康乃馨、唐菖蒲)之一,产量居首。因具有清寒傲雪的品格,才有陶渊明的“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的名句。中国人有重阳节赏菊和饮酒的习俗。唐·孟浩然《过故人庄》:“待到重阳日,还来就。”在古神话传说中还被赋予了吉祥、长寿的含义。

4、是经长期人工选择培育的名贵观赏花卉,公元八世纪前后,作为观赏的由中国传至日本。17世纪末叶荷兰商人将中国引入欧洲,18世纪传入法国,19世纪中期引入北美。此后中国遍及全球。

(来源:文章屋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