树叶粘贴画范文

时间:2023-04-11 12:43:47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树叶粘贴画,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树叶粘贴画

篇1

今天,阳光明媚,落叶飘飘,我没什么事干,我想:就做一幅树叶贴画吧!

首先,我到了树下捡了一些叶子,有的树叶业是红色的,有的是金黄的,还有的是淡绿的,五颜六色的叶子从树上纷纷落到我的袋子里。有银杏叶、红枫叶、杨树叶、柳树叶、梧桐树叶……好多好多叶子真漂亮,我捡点这个,捡点那个,怎么也捡不够,我兴致勃勃地做了起来。

首先,我拿着胶水、剪刀、水彩笔、大白纸。我想:做个什么呢?我又想了想,就做一个勤劳的农民吧。我说干就干,我便开心的做了起来,我用梧桐树叶做了农民的身子,又用银杏树的叶子做了农民的帽子,用两片红枫树叶做了农民的腿,用松枝做农民的手。我用梧桐树叶做了云彩,看,绿油油的云彩好似在天空中翩翩起舞着。我用蒲公英的叶子做了各种各样的麦子。小草尖尖的,弯弯的好像在向农民伯伯表示谢意,弯弯的高粱好似在向农民伯伯敬礼,我用枫树叶做了小狗的头,用槐树叶做了小狗的尾巴,把梧桐树叶剪成了小狗的身子。这只小狗在画上活蹦乱跳,真可爱。

啊!终于做完了,原来做树叶粘贴画这么有趣,这么神奇,做树叶粘贴画给我带来无比的快乐!

篇2

关键词:钢铁厂氧气站;节能;气体输配系统

1 概述

节能降耗、高效环保是目前乃至将来经济发展的趋势,钢铁企业是耗能大户,中国的钢铁企业众多,钢铁市场饱和,竞争激烈。谁能降低能耗则意味着成本降低,竞争力增强,很多钢厂将氧气站的能耗和放散率纳入氧气厂管理人员的考核内容。对于气体公司这种供气模式,投资和能耗更是企业的重中之重,是企业追求效益最大化的关键所在。虽然所有制氧厂和气体公司都明白这一点,但由于缺乏对钢铁企业整体用气制度的把握,找到最佳的配置方案也不是件容易的事。

钢铁企业氧气站的规模是根据各工艺生产规模的最大需求量来配备的。产品气的输送压力也要与工艺设备的需求相匹配。但由于钢铁厂各设备的工作制度不同,气体用量波动很大。有些是连续使用,有些是间断使用,有些瞬间用量很大,但使用时间短,各用户点的使用压力也不尽相同。而氧气站的空分设备是连续平稳运行的,气体产品也是连续稳定输出的。因此,氧气站输配系统必须根据下游各用户的特点,配置相应的产品气压缩机和气体缓冲罐以及压力调节系统、来解决正常用气条件下的波峰低谷调节问题。利用缓冲罐内的高压气体储存能力,把用气波谷时的富裕气体加压储存起来,待用气高峰时再吐出来,经过调压后送往用户。

2 现状

如何确定产品气压缩机的出口压力,以及配备多大的储罐;如何对气体进行压力调节和控制;如何确保工艺的安全生产和不间断供气,既要满足生产,又要尽可能的减少能耗损失,减少气体放散,这时常成为业主和工程设计关心和困扰的问题。很多工程都是根据以往经验或用户生产规模来大致估算压缩机和储罐的配置,与从投资经济、运行节能等角度精确的定位,还有些差距。对钢铁企业氧气站及管网的实际运行状况,如产品压缩机的排压与球罐内压力的波动情况,球罐补偿能力的利用程度,管网压力、氧气、氮气产品气的放散率等还都需要深入的了解。实际大部分钢厂都存在着不同程度的气体放散,但不同配置、不同运行模式,放散率的差别却比较大。

3 气体输配系统节能措施

文章主要就气体输配系统节能措施进行阐述。主要有如下几个方面:压缩机的排气压力;储罐容积的选择;减少气体放散;调压流程的优化设计。

3.1 合理确定压缩机的排气压力及储罐容积

钢铁厂的用量波动主要来自炼钢车间的转炉吹氧和溅渣护炉用氮。因此供氧系统中必须设置中压储气罐,随作业周期吞吐压力氧、压力氮来平衡用量。储罐体积选的太大,即使不吹氧,罐内压力也远达不到设计压力,这样就造成储罐的补偿能力过大,得不到充分利用,而设备投资却很高。储罐体积选的太小,不仅因补偿能力小而影响生产,停止吹氧时还会使罐内压力过高,造成超压放散,使制出的产品气白白浪费掉。因此储罐的设置即要考虑经济性,不能过大,又要留有余地、考虑预留及分期建设。

常规输配流程是利用氧压机将低压氧气加压至3.0MPa,缓冲罐的最高工作压力也设定为3.0MPa,根据炼钢用氧的要求,管网压力的波动范围为3.0~1.6MPa。如果适当加大储罐的总容积,使其补偿能力增大,管网最高运行压力会降低,氧压机排压也会随之降低,压氧能耗减小,虽然此时储罐的设备投资将增大,但是由于氧压机为连续运转设备,其长期的节能效益不可忽视。总之,储罐的最高工作压力取值不要太贴近设计压力,要仔细核算储罐的补偿能力,确定出经济的运行压力。

通过经济性对比分析,一般情况,3.0MPa的氧气球罐,最高工作压力在2.4~2.6MPa较为合适。此时氧压机的排压由3.0MPa降低至2.4~2.6MPa,压氧能耗将降低~4%,单位能耗降低0.0069KW/Nm3O2。

通过对钢铁厂用户的调研发现,如果转炉操作管理调度到位,能够降低多个转炉同时吹氧的时间和几率,则最高管网工作压力还可降低,以凌钢为例,管网最高不超过2.2MPa,氧压机的电流降低10~30A, 压氧能耗降低~7%,单位能耗降低0.012KW/Nm3O2。氧气站的中压氧压机排量通常在10000~40000/Nm3/h,如排压降至2.4~2.6MPa,全年节约电费30~120万元;如排压降低至2.2MPa,则全年节约电费50~200万元。

3.2 气体储罐配置方案经济对比

实例:以一套10000/Nm3/h等级外压缩制氧(配中压氧压机一台,额定排压3.0MPa),2个400m3氧气球罐。由于扩大产能,需要新上30000/Nm3/h等级制氧机一套(内压缩),2台120吨转炉氧气小时平均流量24375/Nm3/h,单台转炉冶炼周期为35分钟,吹氧时间为15分钟/炉。同时吹氧时峰值流量为67000/Nm3/h。(如表1所示)

3.3 减少放散的节能效益

转炉和高炉等用氧大户定期都要进行检修,通常检修制度如下:

转炉:修炉是一年修一次,15天;年检是集中检查3天;月检是每隔10天检修8小时。

高炉:年检~3天;每月正常情况下1~2次集中检查,每次2小时左右。

还是以凌钢氧气厂为例,按照表1方案2的配置,储罐的富裕储存能力16380Nm3。由此减少的放散节能效益如表2所示。

以上为保守的估算,并没有计算日常短时检修。对于高炉检修,储罐可保证1.5小时以内的检修完全不放散。对于转炉来说,储罐可以杜绝80分钟内的因检修或其它因素暂停用氧而导致的放散。当遇到8小时的例行检修时,80分钟可以让上游空分设备有充分的时间来降低负荷运转(最低75%),减少氧气产量。(仍以凌钢为例,总量40000Nm3/h,降负荷可以减少10000Nm3/h,基本与一台转炉停用的氧气量相当)。按照空分设备从接到变工况指令到稳定运行需要30分钟计算,一次8小时的转炉检修导致空分产氧气富余量为:

12188×0.5+(12188-10000)×7.5=22504Nm3

每次的放散总量仅为22504-16380=6124Nm3

由上述可以看出,虽然方案2的储罐数量比方案1的多,设备投资增加了260万,但压氧能耗和放散率的降低带来的节能效益至少达到120万/年,基本上两年就能收回设备成本。

因此,对于外压缩流程的用户来说,首先要明确下游用户对于储罐补偿能力和压力波动范围的需求。在场地和外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适当加大储罐的补偿能力,降低管网压力,减少放散,其节能效果非常明显。而且,管网压力波动范围减小了,也更安全、更稳定。

篇3

学习活动(一)树叶粘贴画

学习目标:

1、幼儿熟悉各种树叶的名字。

2、幼儿利用树叶组合出各种东西。

3、培养幼儿的动手操作能力及合作能力。

学习准备:

1、收集各种树叶。

2、教师制作几幅粘贴画。

3、各种粘贴用具:胶水、棉棒、小盘、16开白纸。

学习过程:

一、谈话引题:

小朋友现在是什么季节?(春天)春天到了,天气渐渐转暖,大树妈妈的树叶宝宝纷纷长了出来,它们像向可爱的小精灵,它们非常漂亮,现在小朋友学做树叶宝宝,一起来跳个舞蹈《会跳舞的叶子》。

二、认识各种树叶:

师:我的树叶宝宝都到哪里去了呢?我来找一找,(老师掀开已经准备好的树叶)惊奇得说:哇,这里还藏着好多树叶呢!让我们来看一看都是什么树叶。老师一一出示几种树叶,让小朋友说出它的名字,并说出他像什么?

小结:小朋友认识了这么多树叶宝宝,我们可以用它来干什么呢?(粘贴画)

三、出示范画:

老师带来了好多树叶粘贴画,小朋友看一下,他们像什么:小猫钓鱼、小帆船,狐狸偷鸡,金鱼戏水,农家小院。

怎么粘贴画呢?小朋友说,老师来粘贴。

四、示范讲解:

1、老师拿一片法国梧桐叶,问小朋友说:他像什么?(像狮子的脸),老师用白乳胶将叶子粘到白纸上。

2、狮子的身体是什么形状的呢?(椭圆形的)用一片樱花树叶子做身体站在合适的位置。

3、用柳树叶添上四条腿,一条细细的尾巴。

4、用手四处圆圆的眼睛,大大的嘴巴。

5、背景修饰:启发幼儿自己动脑筋添画。

老师的画做成了,小朋友想做一幅什么样的画呢?个别幼儿回答。

五、幼儿动手操作:

教师将各种树叶分组发给幼儿,幼儿进行操作活动。(放上轻音乐)教师巡回指导:

六、展示作品:

1、幼儿完成作品,教师组织幼儿进行展示,个别幼儿对作品讲解,说说作品的内容,其他幼儿指出它的优点与不足。

3、教师对幼儿的合作情况进行评价,培养幼儿的合作意识。

学习活动(二)树木的作用

学习目标:

1、使幼儿知道树木在人类生活中的作用,懂得爱护树木。

2、教育幼儿爱护花草树木,促使其逐步养成环境保护的意识和良好的行为习惯。

学习准备:

图片七幅

学习过程:

一、导入:

教师出示图片,幼儿分组观察讨论。

1、教师提出看图要求:图片上有什么?并能用完整的话讲述。

2、幼儿分组观察,自由讨论。

二、展开:

1、教师引导启发幼儿讲述意图

2、幼儿分组讨论七幅图片:

图一:早上人们锻炼身体,树能使空气清新。

图二:夏天,人们可以坐在树荫下乘凉。

图三:果树可以结出各种果实,庄稼可以提供给我们粮食。

图四:森林可以防止风沙。

图五:树林可以吸收工厂排出的废气。

图六:树林可以防止水土流失。

图七:树木可以做成许多家具和生活用品。

三、组织幼儿互相交流并讨论。

1、树木给人类带来哪些益处?除图片外还有什么作用?

2、教师小结:树木能给我们带来这么多的好处,在日常生活中我们应该爱护花草树木,做个保护环境的小卫士。

四、延伸活动:

组织幼儿生活中充当环保宣传员,向周围的人们宣传爱护树木,保护环境的指示。

学习活动(三)我喜欢的树

学习目标:

1、通过对园内各种树木的观察、探索、发现和了解,使幼儿产生保护树的欲望,说出为何喜欢它。

2、学会主动关心照顾小树或大树。

学习准备:

1、活动前对园内树木进行观察,不同树上都挂有树牌(树的名称、树龄及生活习性)及编号(以便幼儿记录)。

2、彩笔、图画纸、铅笔。

3、幼儿卡(幼儿姓名、性别、年龄)。

4、小桶。

学习过程:

1、在观察了解园内不同树种的情况下,开展自由讨论:你看到哪些树?它是什么样子的?叫什么名字?提问:用幼儿已有的经验描述不同树的外形特征,你喜欢什么树,它是什么样子?

2、通过老师的提问和讨论再次带幼儿去室外观察,引导幼儿仔细观察,从下到上,从树根到树冠、树叶及不同部位的粗细高矮、大小、长短、形状、颜色等。讨论提问:你喜欢哪些树?为什么喜欢?你如何对待它?

3、领养小树或大树活动,让幼儿把自己的卡片挂到自己喜欢的树上,与大树拥抱感知粗细,与小树牵手,给小树浇水。

4、观察记录:用不同方式记录所观察到的树种(根据树叶的不同形状、高矮、粗细、是否开花);记录小树家的路线图。

5、让幼儿说出树的种类,老师用图表示出数量,让幼儿学习点数。

篇4

说起来,儿子集叶的爱好还来源于他3岁那年对我那本《拾荒集》的发现。看到我收集的一枚枚形状各异,色彩缤纷的树叶,儿子颇感新奇“妈妈,你的树叶真好看,从哪里来的,我也想要。”于是,我为儿子讲了自己大学三年级时的香山之旅;深秋的香山热烈地火红着,面对俯拾皆是的片片枫叶,我实在不忍踏下足去,这枚喜,那枚爱,不知不觉中,就成就了我的《拾荒集》。

听着我的描述,儿子对“踏着落叶拾落叶”的“游戏”产生了浓厚的兴趣,马上拉着我到门前的小花园里拾来了满满一小包的树叶和花瓣,然后学着我的样子,将树叶和花瓣一枚枚地洗净、抚平、晾干,夹在厚本子里。几天后,儿子神神秘秘地将我召进他的房间,向我展示他美丽的“落叶树”这是火红的枫树,这是金黄的银杏,这是葱郁的冬青,这是玫红的月季……他竟能将我在陪他“拾秋”过程中对树木的介绍和对落叶的形容,清清楚楚地记了下来。“咱们把秋天的小花园装在书里它们会一直这么好看,对不对?”我欣喜于儿子由“拾秋”而引发的丰富想像和浪漫情调,并将他的厚本子命名为“贝贝拾秋”。

“贝贝拾秋”尚在充实,儿子又开始秘密策划他的另一项更大的工程了。有一天,我到幼儿园接儿子时,看到“小制作”的展栏中有两幅儿子制作的叶贴画:用花瓣,树叶粘贴的金鱼,刺猬、小人栩栩如生,童趣盎然。跑过来的儿子,小手里拿着六颗美丽的幸运星:“老师奖给我的,因为我的叶贴画做得好。”真想不到,一次“拾秋”竟让儿子“拾”来这么多灵感。从那以后,我们的“拾秋”活动作为一项“制度”确定了下来;每年的秋季,我都要带着儿子从小花园拾到植物园,从城里拾到郊区,儿子的“叶贴画册”也正式开始制作,但他始终作为“专有技术”向我保密他说要做好多好多张叶贴画以后再给我看。

那天,儿子果然拿出了一大本画册向我炫耀:“妈妈,你看我的叶贴画怎么样?”他一张张指着给我看:“这是一个老头在钓鱼。这一枚大叶子漂亮吧?这几条鱼像不像真的?”

儿子的成果着实让我眼前一亮,那一刻,我感觉到,“拾秋”带给儿子的不仅仅是简单的游玩,沉淀其中的还有他对自然的贴近、感受和热爱,还有不经意间想像力和审美感的形成。我庆幸自己没有让这座喧嚣城市中林立、冰冷的水泥建筑隔断孩子与大自然的联系,更庆幸孩子在自然中训练出了一双探索,发现的眼睛,发散出无穷的想像和创意。

篇5

结合我校办学实际情况,了解、分析、掌握了学生的基本水平和能力后,遵循新课程理念,初步探究乡土教材的开发和应用。在开发校本教材时,我们注重突出本地的乡土资源,就地取材,因材施教。开展农村特色化美术教学活动,学生更爱学美术了,还培养了爱家乡的情感。

一、以人为本,因材施教

美术课程标准非常重视美术课程资源的开发和利用。在美术课程标准第四部分实施建议中,课程资源的开发与利用同教学建议、评价建议、教材编写建议并重。作为美术课程资源重要的组成部分──地方性美术课程资源已随着新课程实施的不断深入,被广大一线的美术教师所重视,并在实际教学中进行开发和利用,取得了不菲的成果。我也对本地有特色的美术教学资源进行搜索整理,并在实际教学中加以利用。

我校地处农业为主的地区,这里蕴涵着丰富的美术文化,为我们乡土资源的开发和应用提供了得天独厚的条件。广大学生生在农村,长在农村。我们在美术教学中利用这一特点,在全校大力开展了贴近学生生活体验,利用乡土自然材料资源,就地取材,开发美术学习内容。

首先,我们要让学生了解自己的家乡,于是就设置了欣赏评述环节,通过一些图片和文字向学生介绍了家乡的历史、名人、古迹、特产、民间工艺品等,增强学生的乡土情感和意识,使学生了解家乡、立志建设家乡,扮靓家乡。

二、发挥优势探索创新

家乡地处山西河北交界地,旅游景点较多又是革命圣地和古中山国的遗址,人杰地灵,拥有大量内容独特、类型丰富的地方性美术课程资源,怎样有效地开发和利用这些丰富的地方性美术课程资源,已成为我们美术教师亟需突破的一个课题。于是,我们通过以下的一些举措进行了初步的尝试

(一)、罗列、筛选地方性美术课程资源

地方性美术课程资源丰富,若要将它作为美术课程进行系统学习,先将这些美术课程资源罗列出来,并将它们进行分类、筛选,是首先要做的事情。帮助学生去挖掘和欣赏。

(二)、根据教材抓住时机,有效渗透地方性美术资源。

我们在学习三年级下册第七课《我们的百花园》一课时,学生在校园写生中发现学校的花草稀少可塑性低,透过大门可以看到山边和喝水旁的花草已陆续开放,于是我们走出校门近距离接触自然的美丽和描绘花草的动人的细腻。使学生在无声无息的情境中体会和揣摩。

(三)、以本地自然资源为材料,开展具有地方特色的美术创作。

1、布贴造型教学

我们在上《春天在哪里》一课时,带领学生走出了校园,学校外面就是田地,同学们在地头田间观察、畅想,回到教室用各种花色的废旧布头再现美丽的田野,学生的制作完全出乎老师的的意料。有的粘贴出了自己和父母丰收时的喜悦,有的表现了雪夜村庄的幽静,有的表现了蝴蝶纷飞的情趣,有的表现了田野风光的另类,各具特色。这是以往美术课看不到的。布贴画的妙处不仅在于它活灵活现地再现了人们的生活,而且应用的材料颜色丰富。跟画笔相比布贴有它独特的优势:一块带红点的布就可以做一条石子路,一块小花布就可以成为一块绿草地,上面还点缀着一丛一丛的野花。此处根本不用担心颜色涂不匀的问题。粘贴的材料也是在开发的过程中一步步摸索出来的,一开始我们用乳胶,用双面胶,但效果都很不理想。学校的老教师提议用白面打糨子粘布。我们试过后果然粘得很结实,而且还很环保,也不用花太多的钱买,真是经济实用。

2、树皮贴画造型教学

农村学生出门见庄稼,抬头见树木。各种各样的树叶是贴画教学的好材料。树叶千姿百态,与很多物体的形状相似,用树叶来贴画各种物体,既经济实惠,又能提高孩子的绘画能力,对提高学生的动脑、动手能力都有很大的促进作用。

《春天在哪里》的又一个收获是,学生们在走出校园观察的时候拣回来一些树皮,树叶,小野花等材料,上《拼拼贴贴“马赛克”》纸贴画那课时有学生就问我:“老师我们能用这个树皮做大树吗?”这句话启发了我,我说:“我们下节课所有同学都去找这些树皮,树叶,野草之类的的乡土材料,我们用这些材料在上一课。”学生们一听是用这些材料兴趣更浓了。课上大家都分别举着自己手中的树皮说,我这个象个大虾、我这个象只老鹰、我这个象只狐狸……学生的想象力被激发了出来,我又顺着他的想象讲解了构图,画面的完整性等相关知识,引导学生:你看看给老鹰添加什么背景,它就成了一张完整的作品了。在制作的过程中,学生们分工合作,有做主体的有做背景的,有加工形状的,有粘贴的。平时被用来当柴烧的树皮树叶,在学生的手中变成了一件件生动的艺术品。

3、家乡布艺——虎头帽﹑虎头鞋造型教学

我们这的小孩在百岁这一天一定要头戴虎头帽,脚踏虎头鞋,做个老虎枕头,自有一番喜庆气象,为了寻找素材我们在家乡的集市上搜寻卖虎头鞋的老太太,老奶奶很高兴她的有人欣赏她的作品,为了让学生了解有关虎头鞋的传说及相关知识,我们带着学生走访民间老艺人听他们讲述虎头鞋的故事。不光是女生喜欢,男生做出的鞋也很棒,学生制作的简直是没有两只重样的,全部都各具特色。

三、大胆尝试、初见成效

通过两年多的实践与摸索,依托家乡丰富的自然资源和人文资源,挖掘了大量的可以利用的美术课程资源,并将一些课程资源在自己的美术教学中加以开发利用。在实践的过程中有以下几点体会、收获。

一是学生能够就地取材来上美术课了,他们经常把身边经常听到、看到的一些自然资源和人文景观与课堂有机地结合。

二是教师在实践过程中提高了教科研水平。学习地方性美术课程,并没有现成的教材,教师教学时必须自己去开发、编写、实践。提高了教师自己参与科研、进行科研的水平。

三是发掘了地方性美术课程资源,使地方具有特色的美术资源深入学生内心,增强了学生的爱乡之情。

农村学校最大的优势在于拥有丰富的自然资源,只要有一双发现美的眼睛,你会看到诸如小溪边的卵石、泥土、家禽羽毛、各种树叶、农家的各种秸杆等等都是进行工艺制作的好材料。结合当地资源,可以设计出很多有趣的课。

实践证明,充分开发利用农村人文、地理、自然资源,开展农村特色化美术教学活动,不仅使农村中小学美术教学充满活力与生命力,更重要的是热爱美术、学习美术的人多了,孩子们欣赏美、感受美、创造美的能力大幅度提高。

篇6

农村虽然有不少学生拥有美术天赋,但往往因为所在学校教学设施简陋、师资力量薄弱等原因而得不到正常的美术教育,一些农村薄弱小学的美术课堂成了名副其实的摆设课。但农村的孩子渴望美术老师!其实喜欢美术的农村孩子很多,但是很多的农村学校连一位专业的美术老师也没有。为此我个人认为我们应该这样:

一、转变教育观念,使美育彰显活力

美术课在农村学校中地位的弱化,除了应试教育思想的干扰外,还与人们普遍对美术学科缺乏认识不无关系。一般认为,美术课就是教会学生一定的绘画等美术技能。在这一观念的影响下,学校普遍重视不够,教学设备投入不足。美术教师的教学观念仍旧是:美术教学就是传授知识与技能,教室是唯一的教学场所,教材是唯一的教学内容。致使很多教师在教学时没有有效地启发学生的创新精神和自主性,更没有激发出他们学习美术的兴趣。在新课程下,美术教学要求更多的是注重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教学过程应是师生互动、共同发展的过程。因此,我们应该在思想上进行改革,打破传统观念,确立新的“教育观”,使学生全面发展。让美术为学生创造美好的心灵,让学生走向开放,把生活融入到美术中来,真正培养出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人才。

二、 我们要提高农村薄弱学校的美术教育工作,就应该因地制宜地利用农村的优势(处处发现资源美:山水田园,小桥流水人家,牛背上牧童与短笛)开展美术教学。认识到提高农村学校美术教学有效性,美术教师做个有“心”人很重要。留心、细心,处处发现资源美;关心、耐心,提供学具助发展;恒心与爱心,教学协作勤指导。不但提高了美术教学的实效性,还使农村儿童参与美术实践,获得一定的美术素养,促进农村美术教育发展。下面具体介绍如何就地取材上好农村小学美术课 :

1. 树叶贴画造型教学。农村学生出门见山河,抬头见树木。各种各样的树叶是贴画教学的好材料。树叶千姿百态,与很多物体的形状相似,用树叶来贴画各种物体,既经济实惠,又能提高孩子的绘画能力,对提高学生的动脑、动手能力都有很大的促进作用。美术课前可引导学生按要求采集各种形状、颜色的树叶,放在旧书里面压平,阴干备用。上美术课时先让学生备好剪刀、胶水等,然后指导学生在图画纸上勾画草图,再选用合适的树叶修剪后组合拼摆后粘贴成画。

2. 麦秆造型教学。春天,金黄的小麦丰收了。农村学生总喜欢玩,他们把麦秆当吹管,吹出各种悠扬动听的乐曲,模仿自然界各种动物的叫声。其实,美术课还可进一步激发学生这种兴趣。教师可预先安排学生每人带一小把麦秆。在美术课上先让他们修剪整齐,然后像树叶贴画那样指导学生拼、摆、贴,连成各种图案。

3. 布贴造型教学。布贴画是一种既古老又新颖的艺术,它源于历史悠久、应用极广的民间刺绣的贴补工艺。而作为画的一种独立表现形式,它又给人一种崭新的印象。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花布的花样日益繁多。为此,布贴艺术造型教学,也是农村小学美术教学的好方法。可利用不同颜色、不同花纹的布角废料,剪贴成不同题材的布N装饰画。不仅丰富了美术课程资源,而且可以让学生用布贴画扮亮教室、居所。

4. 刨花贴造型教学。农村家庭制作家具后会有很多的刨花,我们可以收集起来贴成一幅幅精美的图画。先选长条平整的刨花在温水中浸泡30分钟,然后擦干、着色并压平,接着构图(想好你要贴一幅什么图画),最后剪刨花并粘贴。若能用精美的画框装裱起来,效果更佳。

此外,黄豆、蔬果、粮食、石子、玉米秸、树皮、树根、吹塑纸、瓷砖、易拉罐等都是绝好的美术资源,在学生灵巧的手中都可以变成一幅漂亮的画或者是另一个有用的东西。“生活中不是缺少美,而是缺少发现美。”每一位美术教师都应做个有心人,善于在纷繁的社会生活中去粗取精,提炼适合于学生的美术资源,潜移默化地培养锻炼学生敏锐的观察力和在平凡的事物中发现美、创造美的能力。美术课程资源在农村蕴藏着丰富的开发潜力,只要我们师生携起手来共同努力,就会发现身边的美术课程资源真是享之不尽、用之不竭。

二、 要当好农村美术老师,就要做到让农村孩子和家长们“走出农村”了解日新月异的当前发展形势,随着社会的发展越来越快,人类的进化也越来越完善,对人才素质和教育质量的要求也越来越高。农村孩子,对美术没有任何概念、兴趣,首先要激发这些孩子们对美术学习的兴趣。兴趣是学习美术的基本动力。教师应充分发挥美术特有的魅力(作为美术老师衣着要比较前沿、整洁,发型美丽、大方,从视觉上冲击和感染学生,让学生认为学过美术的就是品位高;向学生们展示自己的得意的美术作品,让学生们有要是我也能画出这样的画儿就好了的感叹,并及时予以鼓励),使课程内容呈现形势和教学方式都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并使这种兴趣转化成持久的情感态度。在实际训练中,组织不同的学生练习不同难度的绘画部分,以适应不同素质的学生,因材施教。

三、农村教师应正确看待先进的设施设备先进的设备为美术教学带来了便利,实物投影仪可以放大所需的图片,多功能设备可以制作视听效果极佳的画面。因此当我们的农村教师看完城里教师运用先进设备上的一节节精美的美术课后,误认为农村美术教学与城市美术教学之间的差距就在于此。农村孩子没有城市孩子会画的原因之一也在于此。不得不承认先进的教学设备促进和改善了我们的教学。但先进的教学设备毕竟是为教学服务的。没有这些设备是否就会影响教学呢?我想不会。凡高、毕加索、达・芬奇难道是先进的教学设备教育的结果吗?不是。其实要教好学生,无论是农村的学生还是城市的学生,关键在于我们美术教师。我们美术教师要懂得美术教育,要知道怎样帮助学生懂得美,表现美。

篇7

关键词:自然材料;创意美术;应用分析

《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指出:“每个幼儿心里都有一颗美的种子,在大自然中萌发幼儿对美的感受和体验,丰富其想象力和创造力,用自己的方式去表现和创造美。”[1]大自然中具有丰富的自然资源。为了让幼儿更好地认识世界与自然,让他们通过创意美术活动贴近并感受大自然,在幼儿美术创意活动中,教师应有效地应用自然材料,引导幼儿创作出具有创意的优秀作品,以此激发幼儿的创作灵感,使幼儿获得全面发展。

一、引导家长参与自然材料收集活动,激发幼儿的活动兴趣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只要幼儿对活动有足够的兴趣,那么开展美术教学活动往往就能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大自然是幼儿向往的“天堂”,自然材料大多是在自然环境中获得的。因此,教师可以充分利用家庭资源,让家长陪伴幼儿共同收集自然材料,促进幼儿快乐成长。教师要让家长了解自然材料对于发展幼儿艺术感知能力的作用,鼓励家长利用空闲时间带着幼儿感受大自然,如周边的公园、乡村。在保证幼儿安全的情况下,家长可以引导幼儿到小溪、小河旁听听水声,体会水流动的韵律感,踩踩松软的沙子,摸摸光滑的石头。家长要为幼儿准备“百宝袋”,让幼儿装一些沙子、石头、泥土,拾一些树叶、树枝,摘一些野果子、野花等,让幼儿感知并了解这些自然材料,为将来的创作积累足够的素材。家长可以带领幼儿到大自然中野营,稻草、树枝、泥巴、麦秆等都是幼儿喜爱的自然材料,家长应引导幼儿将这些自然材料运用于美术创作,以此创作出具有创意的美术作品,让幼儿在创作的过程中体验美、感受快乐[2]。有了家长的参与和引导,幼儿走进自然、亲近自然的活动就变得更有目的性、更有意义。幼儿对自己收集的自然材料也会更加珍惜,对于利用这些自然材料开展的美术创意活动也会更感兴趣。

二、运用丰富的自然材料,激发幼儿的创作情趣

自然材料是在自然界中随时随地都能找到的素材,如泥巴、沙石、树叶、种子等,这些形态各异、各具特色又天然存在的自然材料,会以独特的自然魅力吸引幼儿的注意力。自然材料本身不能成为美术作品,如松果、石头等,幼儿要改造与加工这些自然材料。因此,教师可以组织幼儿利用空闲的时间前往野外或公园收集不同的石头。每当将这些自然材料带到幼儿园时,幼儿都十分高兴。教师可以鼓励幼儿观察并把玩这些石头,让幼儿对石头的形状特点有深入了解,并让他们深入思考。如,怎样可以将手中的石头变得更加美丽,如何在石头上进行创作,等等。有的幼儿说,他的石头是圆圆的,他可以用绿色与黑色的颜料把石头变成西瓜;有的幼儿说,他的石头是扁扁的,他可以把它变成小鱼;有的幼儿说,他的石头很像人脸,可以为它添上鼻子、眼睛、嘴巴。通过教师的有效启发,幼儿的创作灵感不断被激发,进而创作出不同的创意美术作品。除了石头,教师还可以使用树枝、松果等自然材料对幼儿进行引导。教师也可以根据自然材料的不同特性引导幼儿创作不同的美术作品,和幼儿一起讨论,引导他们构思并创作,由此创作出完整的创意美术作品。由于幼儿的年龄比较小,他们的思维还较为幼稚,有时难以说清自己想要创作的作品是什么样子。因此,教师在日常的教学活动中,可以多多开展形式多样的美术欣赏活动,从而拓展幼儿的思维。教师应引导幼儿学会使用语言和同伴一起交流作品的构思与创作。教师要让幼儿了解美术作品的材料和创作方式。另外,教师要及时鼓励和肯定幼儿新颖的、有创意的想法,鼓励他们大胆创作,体验不同的美术创作游戏。

三、巧妙运用自然材料,充分展现幼儿的创作能力

当幼儿对自己收集的自然材料有了一定的认知后,就会初步探索这些材料,会对教师或同伴说出自己的想法。这时,教师要适时地引导幼儿,让他们充分使用这些自然材料,创作出生动的美术创意作品。幼儿敢想、敢做、敢创造,教师应鼓励幼儿利用自然材料,充分展示美术活动的艺术之美[3]。

1.自然材料在色彩里的应用

(1)拓印

在拓印活动中,教师可以让幼儿运用菜叶、树叶、花瓣等材料进行拓印创作,也可以使用生活中幼儿熟悉的卷心菜、花菜、藕、秋葵等蔬菜的横截面进行拓印创作,以此清晰地展示材料的自然纹理,让幼儿创作出一幅幅美丽的作品;教师可以引导幼儿利用树叶拓印出树叶的纹理,开展添画活动等。在创作活动中,教师要引导幼儿发挥想象力、尽情展示,让他们体验创作的神奇,感受拓印的乐趣。

(2)染色

在染色活动中,教师可以指导幼儿浸染小木棍、树枝、小草、松果、种子等自然材料,让他们把这些材料染上自己喜欢的颜色,之后进行创作。如:可以把染好的松果跟小木棍制作成各种各样的风铃;可以借助超轻黏土等辅助材料制作不同款式的壁挂等;可以利用各种染色的树枝进行创意造型活动。这样不仅能让幼儿在制作的过程中亲近大自然,而且能提升他们的色彩感知能力,让他们尽情地享受用自然材料创作的作品体现的艺术之美。

(3)石头画

石头具有天然的造型,不同的石头形状不一。在运用石头进行创意美术活动时,教师可以引导幼儿根据自己的需要选择相应形状的石头,然后充分运用不同的颜料、油画棒等材料在各具特色的石头上涂鸦,让他们充分感知色彩,体会图案、线条的艺术之美,进行大胆的艺术创作。如:幼儿可以利用石头特有的扁平造型,设计出仙人掌的造型;利用石头大小、形状不一的特性创作石头拼贴画;等等。奇形怪状的石头造型、新鲜的绘画材料,可以快速吸引幼儿的注意力,让他们在好奇心与兴趣的驱使下完成自己的作品。教师可以将石头当幼儿创作与学习的工具,这样不仅能开阔他们的视野,而且能锻炼他们的手工操作能力,让他们发现自然之美,以更饱满的热情探索自然界的奥秘。

2.自然材料在构图里的应用

(1)粘贴画

在自然界中有一些造型各异、种类繁多的物种,如树叶、花朵等,教师应引导幼儿发挥天马行空的想象力,创作出一幅幅充满魅力的图画作品。如:可以将花瓣与树叶等粘贴成活泼生动的小兔、小鱼等动物造型,也可以制作美丽的衣服等;利用豆子、花生、稻草等材料,经过画一画、贴一贴、剪一剪等操作,制作出一个个美丽的吊饰;精心挑选出有明显脉络的树叶、花朵,通过拓印、涂色、拼接粘贴,制作成书签、挂饰;自由修剪树叶,拼贴出各种造型,然后进行喷画,由此创作出富有美感的树叶喷画;等等。幼儿在树叶的世界中可以感受树叶之美与创意美术活动带来的乐趣。在创作粘贴画的过程中,幼儿的构图能力也会大幅提高,他们的想象力也会得到充分发挥。

(2)沙画

幼儿普遍喜欢玩沙子,他们喜欢在幼儿园的沙子池中堆一些高楼或小山,为此,教师可以引导幼儿开展沙画创作[4]。首先,教师可以播放一些与沙画相关的视频让幼儿欣赏,让他们了解沙画并积累创作经验。其次,在有安全保证的前提下,教师指导他们学习并创作沙画。如,教师可以利用各种沙盘,让幼儿在沙盘上进行构图,教师还可以把沙子染色,让学生利用胶水在纸盘上构图,先撒上沙子,再把沙子倒出来,由此创作出形态各异的图形。沙画活动可以提高幼儿参与美术创意活动的乐趣。教师将沙画创作引入美术活动,提升了幼儿玩沙的兴趣,提高了幼儿的想象力与表现力。

3.自然材料在造型上的运用

(1)泥塑造型

幼儿往往对泥土有亲近感,为此,教师可以引导幼儿将自然材料和泥塑相结合,如,将叶子放在泥里做成小飞机,将豆子镶嵌在泥里做动物的眼睛,将树叶、树枝放到泥里做成小雪人,等等。教师还可以引导幼儿利用泥巴捏出自己喜欢的小动物,引导幼儿通过泥塑将一些具体、形象的东西淋漓尽致地呈现出来[5]。

(2)瓜果蔬菜造型

瓜果蔬菜也属于自然材料。在美术活动中,教师可以为幼儿提供萝卜、茄子、苹果、土豆、生姜等材料,让他们利用塑料刻刀进行实践。如,给茄子刻上笑脸、把土豆做成小鱼形状、把苹果做成篮球形状,利用生姜制作小动物,等等。需要注意的是,在活动中,教师要时刻注意幼儿的安全,在指导他们使用正确的方法进行画、切、刻、摆的同时,避免过多地限制幼儿,让他们尽情地发挥创造力与想象力。

四、安全适宜的自然材料,促进幼儿创造力发展

自然界中的自然材料种类繁多,利用不同的材料可以创作出不同的艺术作品,给人不同的艺术感受。但教师不能为幼儿提供过多的材料,以免让幼儿难以抉择。为此,教师要培养幼儿对自然材料的选取能力,有序归纳与细化这些材料。当幼儿出现选择困难时,教师要及时给予他们一些建议或指导,让幼儿根据自然材料的色彩、形状、性质等特点进行选择,让幼儿意识到不同的材质可以产生不一样的艺术效果。如,在让幼儿利用种子开展粘贴活动时,教师要根据幼儿的年龄特点与要粘贴的作品特性,为幼儿选择大小、形状、色彩适合的种子。在幼儿园创意美术活动中,教师要注意自然材料的安全性与适宜性。如:对于小班的幼儿,教师要尽量选择大一些的材料,如蔬菜、树叶、瓜果等;对于大班的幼儿,教师可以准备一些小巧、精致的材料,如种子、沙子、豆类等。在活动前,教师要整理收集的自然材料,及时消毒并检查,在保证这些材料安全的情况下,将其投入使用,同时要保证活动的安全性,让幼儿在安全、舒适、放松的环境中开展美术创作活动。

结语

教师在美术创意活动中选取适宜的、安全的、丰富的自然材料,能激发幼儿的活动兴趣与创作激情;巧妙地运用自然材料,能充分展现幼儿的创作能力,促进幼儿创造力的发展。在幼儿园创意美术的活动中,教师要引导幼儿主动发现美、创造美,在活动中获得美的体验。

参考文献:

[1]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M].北京:首都师范大学出版社,2012:38.

[2]刘杨.幼儿园创意美术中乡土材料投放的有效性策略分析[J].考试周刊,2019(7):190.

[3]徐丹.幼儿园创意美术中材料投放的有效性策略浅析[J].新一代:理论版,2019(20):237.

[4]张娴.农村幼儿园开发利用自然资源开展创意美术活动的行动研究[J].学周刊A版,2019(3):174-175.

篇8

关键词:创意;应用;想象;兴趣

幼儿美术教育活动的意义在于:低年龄幼儿是人类大脑成长和智力发展的最佳时期,抓住幼儿这一关键期实施教育,会为幼儿的茁壮成长打下坚实的基础。有利于幼儿创造力的开发,有利于培养幼儿发现美、欣赏美的能力,有利于培养幼儿健全的人格

一、美术活动在幼儿园教学各个领域中的应用

(一)语言领域中的应用

幼儿阅读活动与美术活动有着密切的关系,美术是幼儿最容易接受也是最能表现自我的活动,在幼儿尚不能自如地运用和理解文字和文章内容时,图画起到了一个很好的桥梁作用。幼儿通过图文并茂的书籍,在看不懂文字和文章的时候,通过观察文章中的图片也能大概理解文章的内容。其中具有故事情节,图文并茂的图书最能吸引幼儿,在教学中教师可以选择几个短小、有情趣的小故事,结合画面讲给孩子们听,在边看图边讲述的过程中,美术活动有效地与语言活动相结合,幼儿通过对图片内容的阅读,插上自己想象的翅膀,运用自己的语言表达对画面的再次理解。

(二)音乐领域中的应用

美术与音乐都属于艺术领域。幼儿园的音乐活动可以利用美术活动为载体,使幼儿更好地去理解音乐。老师在播放音乐以及教学中,可以结合音乐所表达的内容和符合的图片,给予幼儿听觉上的冲击和视觉上的冲击,让幼儿更好地去理解、接受音乐。例如,音乐欣赏活动《天边》,这是一首蒙古风韵的歌曲,作者借助歌曲来表达自己思念家乡的情感。由于幼儿的年龄较小,单单光靠一而再再而三的欣赏音乐还是不能理解歌曲的内容以及蒙古歌曲的韵律。这时老师可以通过先欣赏与蒙古族相关的图片开启幼儿对歌曲的兴趣,再通过歌词中的草原、骏马、天空等结合图片辅助幼儿理解歌词。通过绘画音符、节奏等方式,让幼儿更为直观地去理解音乐节奏。对一些复杂的歌词幼儿未必能够理解和记忆,这时通过一些简单的图片代替歌曲中复杂的歌词,加深幼儿的记忆,在幼儿忘记歌词的前提下,通过图片提示可以迅速记忆起歌词。

(三)科学领域中的应用

美术活动中,我们一般会通过一种隐含的方式来感受科学、表现科学。在中班《秋天的落叶》这一活动中,老师和幼儿通过捡拾落叶来了解叶子的形状、纹路等!老师鼓励幼儿大胆发言,之后由老师总结并讲述树叶的形状、树叶的基本结构和常见的树叶的名称。在科学活动中,可以延伸到让幼儿按照所收集的树叶绘画出树叶的样子或者是通过收集的树叶进行树叶粘贴画,并给自己的粘贴画取个好听的名字,之后对幼儿作品进行展览,提高幼儿的兴趣和积极性。

(四)社会领域中的应用

社会活动是幼儿园活动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幼儿园中应加强幼儿在品德、行为习惯等方面的培养。在社会活动中,美术活动可以起到辅助的作用,同样在美术活动中,社会活动也有相同的作用。在幼儿进行完美术活动后,经常会出现桌子上有彩笔或者蜡笔的痕迹或者是有纸屑在地上,这时老师可以根据这些现象给幼儿进行一次社会活动,告诉幼儿每次美术活动结束后,要注意地面的卫生,不要乱扔纸屑,也不要在桌椅上涂画,告诉幼儿要讲卫生,做个干净、文明的好孩子。在社会活动中,例如“节约用水”,老师可以通过几张缺水、浪费水和没有水的后果的图片,直观地让幼儿理解缺水的危害性以及要养成节约用水的好习惯。

二、美术活动在幼儿园实际应用中应该遵从的几点建议

(一)从幼儿兴趣点出发,以幼儿为主体

花不一定就要用红色来表示,叶子也不一定非要用绿色来表示,幼儿应该根据自己的想象和想法进行绘画,作为老师要鼓励幼儿大胆创作,画出富有自己个性的、具有幼儿独特创意的作品。老师更不应该用所谓的范例来扼杀幼儿的想象力和创造力,杜绝一味地依葫芦画瓢进行美术活动。由于幼儿的认知水平、生活经验比较接近,孩子最容易从同伴之间获得学习,产生灵感。

(二)尊重幼儿的年龄特点选择合适的美术活动形式

对于处于涂鸦阶段的幼儿,教师可与幼儿一起玩线的游戏,同幼儿一起发现所画出的随意线中隐藏的东西。3岁后的幼儿随着认知、语言能力的发展,特别是经历过涂鸦期的绘画体验后,开始进人运用象征符号表现认知世界的绘画时期。这个时期安排绘画的内容,主要是选择那些外形近似于圆形的事物,老师要引导幼儿通过图形与线条的组合表现感兴趣的事物。

(三)启发幼儿围绕主题进行联想或想象,鼓励幼儿根据自己的意愿大胆创造

教师要为幼儿美术创作提供多种展示方式,让幼儿有充分的机会根据自己的兴趣及水平来表现、交流和分享。进行主题意愿画:以老师拟定一个主题为中心,鼓励幼儿通过自己的意愿大胆组织画面,画出自己的想法。老师应鼓励幼儿积极参与美术活动,充分想象、大胆创造。

参考文献:

篇9

 

重阳节尊老活动策划方案1  

  “尊老爱幼”是我们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作为炎黄子孙,应继承、弘扬传统。为引导孩子们敬老、亲老、爱老、助老,树立良好美德观念,增强同学们的社会责任感,我班在重阳节之际,针对全班同学,开展尊老,敬老重阳节活动。

  一、活动目的:

  1、让孩子解重阳节的风俗及民族文化含义。

  2、培养孩子敬老,爱老的良好品质,弘扬中华民族尊老爱幼的优良传统。

  二、活动时间:

  xx年10月15日星期五

  三、活动准备:

  1:背诵

  《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

  2:同学和家长一起准备一个尊老的故事:古代的、名人的、身边的。

  3:同学和家长一起准备一句国学里关敬老,孝道的名句。(最好能理解并背诵下来)

  4:同学根据各自实际情况写一句“尊老承诺”。

  例:

  亲爱我,孝何难;亲恶我,孝方贤。(左上角写搜集的名句)

  承诺:我每周帮爷爷,奶奶整理一次房间。(每一位同学都要做力所能及的事,让老人感受亲情的温暖。)

  承诺人:某某某

  监督人:家长签名

  年月日

  四、活动过程:

  1、重阳节的时间。

  2、重阳节的来历。

  3、重阳节的习俗。

  4、重阳节的诗句。

  5、重阳节尊老。

  6、尊老的名句交流。

  7、尊老的故事:古代、名人、身边。

  8、我们可以这样做。

  9、尊老承诺。

  10、在节日里为老人送上一份礼物(重心意)。

  五、总结

  活动结束

 

重阳节尊老活动策划方案2  

  又是一年重阳节,在这美好的日子里举办相关活动。

  活动时间:20xx年10月**日(星期日)

  活动地点:zz

  参加人员:本小区业主及工作人员

  活动主题:秋高气爽重阳节,人寿花香祝福重阳

  活动内容

  序号时间活动内容备注

  1、08:00由风格出发前往zz游玩(07:30)集合

  2、中午在zz附近吃农家饭,午饭后自由活动

  3、15:00返回园雅小区

  活动统筹: xx

  活动目的: 用文化打理社区,始终以顾客服务为导向,彰显长城“安全、整洁、完好、温馨的阳光服务。

  主要事项:

  一、活动所需物品:水,药品。

  二、活动实施责任人:zz

  三、配合部门:安保部,工程部,客户中心

  四、费用:租车费、午餐费、门票费总计:XXX元

  园雅管理处

  20xx年**月**日

 

重阳节尊老活动策划方案3  

  设计意图:

  金秋时节,重阳已至,中国的传统节日重阳节。是一个登高望远、品糕登高的日子,是一个属于敬老爱老的日子,我们中班的孩子们邀请了自己的爷爷奶奶、外公外婆来到幼儿园,开展了一次丰富多彩的九九重阳亲子活动,为老人送上自己的美好祝福。

  活动目标:

  1、初步了解重阳节是爷爷奶奶的节日。

  2、使幼儿从小有关心爷爷奶奶的意识,为爷爷奶奶做力所能及的事。

  3、与爷爷奶奶们一起操作粘贴画,体验亲子间欢乐气氛。

  活动准备:

  糖果、重阳糕、各种树叶、胶水等

  活动过程:

  1、介绍重阳节:

  小朋友,知道明天( 9月初9)是什么日子吗?(重阳节) 重阳节还有另外一个名字,你们知道吗?重阳节又叫老人节。小朋友的节日是六一儿童节,那爷爷奶奶的节日就是重阳节。爷爷奶奶真辛苦,明天是他们的节日,我们一起来给他们过节,好吗?

  2、 合唱歌曲《好娃娃》

  一首我们学的歌曲《好娃娃》,让我们用最好听地声音唱给爷爷奶奶听。

  3、爱爷爷奶奶:

  小朋友都很爱自己的爷爷奶奶,现在我们为爷爷奶奶做些事吧,喂他们吃重阳糕和糖果并说一句爱爷爷奶奶的话:爷爷奶奶辛苦了爷爷奶奶我爱您。

  4、亲子制作:

篇10

幼儿园美术教育是幼儿教育的一项重要内容,也是实施素质教育的具体体现。教师在美术活动中,唯有给幼儿创设一个良好的学习环境,这样才能够对幼儿进行引导,帮助其在适宜的环境和相符的意境中去学习感受美、欣赏美并创造美。当前,“节能降耗、绿色环保“已成为世界发展的方向。幼儿园的美术教育也应与时俱进,多运用自然生态的,回归生活的环保材料开展有意义的创造性活动对幼儿的综合素质的培养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我们要从幼儿的兴趣入手,有目的地选择与幼儿生活经验、兴趣密切相关的美术材料、工具开展美术活动,从而使幼儿在愉悦的学习中提高想象力、创造力、合作能力等。

1 美术材料的投放

美术材料是经过加工可以转化为美术作品的物品。一般属于一次性消耗品,如纸、颜料、自然材料和综合制作材料等等。本研究的美术材料指在美术教学活动中让幼儿运用到的可操作的材料,包括绘画材料和手工材料,绘画的材料主要包括三个方面。一是画面材料,二是颜料及调料,三是画具(主要是笔)。手工材料则指手工活动中运用到的一些材料,包括泥工材料、纸工材料和制作玩具的材料等等。本研究的美术材料的投放就是在美术教学活动中,主要是绘画活动和手工活动,幼儿在教师引导下自由选择可操作的美术材料,或者是教师提供特定的美术材料让幼儿进行创作。

孩子对周围环境和生活中美好的事物极易产生兴趣。教师要善于发现他们的兴趣,根据其已有经验,在他们生活的周围环境中选择相关的美术材料,激发和促进他们创造美的情趣和对美术活动的探索与追求,让他们在强烈的自我表现需要和匮乏的表现技能上找到一个平衡点。这既能让幼儿积极主动又轻松地利用材料进行美术活动,又能保护幼儿对美术活动的兴趣和操作的欲望,还能相应地获得成就感和自信,一举数得。

2 生活环境中美术材料运用的原则

2.1 适龄化原则

教师在选择材料引导幼儿创作时要充分尊重幼儿年龄特点。如对于小班孩子来说,材料选择要考虑容易操作,只要进行简单的拼一拼、贴一贴、印一印、吹一吹,就能有所呈现。这样保证了幼儿不会因为技能的限制而操作困难,同时达到锻炼动手能力、增加对美术活动的兴趣、培养想象力的目的。

2.2 适时化原则

教师在组织幼儿进行美术活动时要充分结合活动主题准备美术材料。如以喜庆节日为主题的活动,就得多准备一些艳丽、暖色调的美术材料;如果是以植树节、绿化环境为主题的活动,则应多准备一些“绿”色调的美术材料。

2.3 多样化原则

在美术材料的选择上,只要是有利于激发孩子兴趣和有利于培养孩子创新精神的,就应多做尝试。只要符合创作主题,在美术材料的选择上就不应该有限制。

2.4 层次化原则

美术材料的投放不仅要关注材料中蕴含的创造性因素和价值,更要关注孩子的个体发展差异,让他们进行自主选择,充分发挥各人所长进行活动。也只有这样,他们才会在整个美术创作过程中充满好奇,充满快乐。

3 生活环境中美术材料的运用

日常生活中的诸多元素都可以用作美术材料,如废旧的报纸、形态万千的石块或是贝壳、或长或短,或粗或细的毛线、色彩分明的植物种子……这些材料有着各自的特征和性能。但要完全发挥它们的美术功效,在一次操作中并不一定能够实现,所以教师必须根据材质等基本属性进行分类,再根据本班幼儿的能力、水平,有梯度地逐层开展活动。

3.1 生活用品材料

一类是废弃物类。如:盒子、纸袋、纸筒芯、瓶罐、报纸、牙刷、瓶盖、各种纸张边角料等等。这类物品既可以制作汽车、房子、小动物等各种教玩具,又可以将大的纸袋进行再加工,制作服装,还可以根据不同纸质的特性进行撕贴……有一次,几位小朋友躲在厕所里撕卷纸,笔者发现后,一边让小朋友观看录像,了解纸是从哪里来的,并告诉他们应该爱惜纸张,一边将一地的碎纸条收集好,和孩子们一起完成了一幅“小羊的新衣”撕贴画。孩子们在制作的过程中学得轻松又快乐。第二类是辅助物类(如各类绳子、棉签、吸管等等),第三类是玩具类(如小汽车、积木、弹子等等)。这两类物品由于材料的使用简单,因此小朋友们最喜欢在区角中自由操作。常常是一名小朋友将染好颜料的毛线绷直,另一名小朋友拎起毛线轻轻弹下,一块漂亮的格子手帕就完工了;小朋友选出心仪的彩色毛根,在手中随意拧一拧,一束漂亮的鲜花就捧在手中;小朋友还将小汽车的轮胎、弹子浸泡在各色颜料中,然后在画纸上“滚动”,立刻留下一道道五颜六色的印

迹……这些看似简单的操作,既培养了孩子的观察能力、感知能力、初步的合作能力,又使得他们的探索表现能力得到不断地提高。

3.2 自然界中的材料

大自然丰富多彩,它为孩子们的艺术创作提供了天然的素材,赐予了我们随手可得、千姿百态的美术材料。

其一是自然物类,如各种色彩、造型的花朵,不同形状、纹理的树叶,大小、形态各异的沙石等等。在“多彩的秋天”主题活动中,笔者与幼儿一起收集各种树叶、花瓣,组织开展“树叶变变变”美术活动,引导他们按某一特征将树叶分类放在书本中压一压,叶子风干后用它们进行创意粘贴画。孩子们相互合作,创意无限。有的用刺槐树的叶子做金鱼的身体、枫叶做金鱼的尾巴,有的用各种各样的叶子做成蚂蚁的小船、飞舞的蝴蝶……

其二是蔬菜瓜果类。在绘本故事《鼠小弟的小背心》第二课时“制作小背心”活动中,笔者准备了一些蔬菜(如芹菜、青椒、莲藕、花菜、竹笋等)。首先切开这些蔬菜,引导幼儿观察它们的横切面;接着再鼓励幼儿运用不同的蔬菜蘸色印画。当一块块蔬菜的切面在画纸上呈现的时候,孩子们感到惊奇和兴奋:没想到蔬菜能让鼠小弟的背心变得如此美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