故都的秋原文范文

时间:2023-04-01 19:45:14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故都的秋原文,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篇1

在阅读中迅速而准确地把握作者的思路是一种很重要的能力。有些课文层次丰富、头绪众多,不易快速把握,这时教师可以要求学生先阅读课文,理清思路,总体把握文意。如《拿来主义》一文,根据议论文为什么、是什么、怎么办的结构模式引导学生思考讨论,最后明确:作者先破后立,批驳“送去主义”的弊端,即抱残守缺、落后挨打,一味“送去”实为求荣,必将亡国。这解决了为什么要提倡“拿来主义”的问题。接着解决“拿来主义”是什么的问题:即运用脑髓、放出眼光、自己来拿。最后是怎么办,即如何拿来,方法是批判三种错误态度(不敢进、放火烧、欣欣然接受一切),提出要占有、选择、创新。学生因此对议论文说理逻辑严密、层次丰富、针对性强的特点有了较深入的认识。

二、引入比较

在培养学生的阅读思考能力时,单凭教师讲解,学生的体会只能停留在表层。为了强化学生体验,提高其阅读思考能力,可以引入比较,将课文重点、精彩点抽出来,换上另一种内容或表达方式进行比较;还可以课外找文句,与课文配合,求同比异。如《故都的秋》第一段,原文如下:“秋天,无论什么地方的秋天,总是好的;可是啊,北国的秋,却特别地来得清,来得静,来得悲凉。我的不远千里,要从杭州赶上青岛,更要从青岛赶上北平来的理由,也不过想饱尝一尝这“秋”,这故都的秋味。”初读文章第一段,大多数学生觉得平淡无奇,体会不出其中的语气、情感。这时,教师可以抛出对第一段的改写,引导学生诵读比较,体会语气情感。改写如下:“秋天,总是好的,北国的秋,却特别地来得清、静、悲凉。我不远千里,从杭州赶上北平来的理由,也不过想饱尝一尝这故都的秋味。”通过诵读、比较,学生很快发现原文多处用了反复,如三个“来得”“,要从”“更要从”“,这秋“”这故都的秋味”,这使文章有了一种一唱三叹之感,舒缓了语气,同时也为全文笼上了淡淡的感伤基调。再如教《咬文嚼字》一文时,在学习课文后,可指导学生从学过的课文或读过的古诗、古文中,找出用词精练准确的例子,把它设置成题目,由其他同学揣摩回答,然后由出题者评判,在评判中和答题者进行交流,在交流中加深对用字用词精练、准确、严密的体会。如:选择:1.半篙流水夜来雨,早梅何处春。A、几点B、一枝2.地湿厌天竺雨,月明来听景阳钟。A、闻B、看分析:第1题应选A。句中点明是“早梅”,“几点”说明少而分散,符合“早”的特征;“一枝”表明枝上的花较繁密,和“早”不吻合。第2题应选B。如果选A“,闻”和“听”是同义重复,在对偶句中显得不和谐;选“看”,可以通过抬头看雨的动态,形象地把人厌恶连天阴雨的心情和盘托出,感情强烈而自然。学生通过阅读、体会、设题、解答、评判、交流,对语言文字的推敲、应用有了较深的体会。为了进一步激发兴趣,还可以由学生评选出最佳题目设计,张贴并予以表扬。四、延展表达语文特级教师李元功说过:“有阅读就要有表达,无论口头还是书面,不把自己的阅读收获表达出来就不算真正完成阅读任务。”阅读是为了表达,阅读之后的表达对培养学生的阅读和思考能力起着至为重要的作用。在实际教学中有两种办法:

(一)联系课内进行延展表达

如学完史铁生《合欢树》一课,可要求学生写一段表现母爱的细节,学完《埃菲尔铁塔沉思》一文,可要求学生抓住自己对事物的主观感受进行描写,并在班级进行交流。

(二)课外选文并要求学生批注

教师可在课外选一些和课文相联系的文章给学生阅读,要求学生阅读后作批注、写感受,并在班级进行交流,最后把较好的批注及感悟文章印发给学生看。如学习高中语文必修五后,笔者选了相关文章给学生阅读批注。所选文章有《庄子,会飞翔的人》《流泪的滕王阁》《遥想苏武在匈奴》《司马迁,关于生死的话题》《想起范仲淹》《天才徐志摩》《千载心香域外烧》《2008感动中国人物颁奖词》等。

三、总结

篇2

首先,多媒体教学可以创设情境,让学生更好的融入课文,感受文章风格,体会作者感情。比如,在《声声慢》的教学中,如果在介绍了两宋之交动荡不安的社会环境、李清照漂泊丧夫的创作背景后,播放配乐朗诵,学生会对李清照词中的家国之悲、丧夫之痛和漂泊之苦感受的更加深刻。在《念奴娇·赤壁怀古》的上课前播放《三国演义》的主题曲《滚滚长江东逝水》,营造一种激越雄壮的情景,让学生热血沸腾,那么在讲解苏轼词豪放旷达的风格时就轻松自如了。在讲解《故都的秋》时,用多媒体展示出秋晨庭院图、落蕊轻扫图、秋雨图、秋果图,通过声音和画面对感官的刺激,学生可以很直接地感受到故都的秋的清、静和悲凉的特点,也很容易像作者一样深深地爱上北国之秋。

其次,多媒体教学可以化难为易,让传统教学方式中的难点变得浅显易懂。比如,《滕王阁序》中第二、三段所描绘的景物让人如痴如醉,写景的手法也让人叹为观止。然而,北方的学生,没有去过南方的话,按照自己的在北方秋天生活体验去感受滕王阁的景色,这和原文是有很大的出入,甚至个别同学会感到滕王阁的秋景不过如此,怀疑滕王阁怎么会被誉为“江南三大名楼”之一。如此的经典美文,绝妙的写景手法,按照传统的讲解方式,很难激发学生的想象,身临其境地体会滕王阁的秋景的美妙,更不用说培养美感了。如果运用多媒体展示出滕王阁秋日美景的图片,让学生一目了然地看到滕王阁的秋景,就很容易让学生发现它的美,身临其境地感受它的美。在讲解写景手法的时候,用多媒体播放动画,图片和声音相结合,就像拍电影一样,有远镜头、近镜头和中镜头,也有全景镜头和特写镜头。随着镜头的变换,很容易让学生理解并掌握描写景物时远近错落有致、上下浑然一体、色彩变化、动静相衬、虚实相生和视听结合的手法,并真正的赞叹王勃的才华。

再次,多媒体教学能提高课堂效率。语文课程的知识点很零散,尤其是文言文,文言知识既是重点又是难点。比如《苏武传》,文章比较长,按照传统的教学模式,教师在讲课的时候,大多是边讲课文边讲文言知识点,如果学生稍不留神就会错过重难点。如果教师把文言知识点全写黑板上,又要占去大量课堂时间;一个教师教多个班级的话,还要反复去写,耗费大量人力物力。如果换成多媒体教学就不会出现这样的情况,教师在课堂上通过多媒体展示重难点,学生偶有开小差,还可以看屏幕解决,并且一旦制作成课件可以循环使用。另外,利用多媒体教学可以在课堂上直接快捷地了解学生对知识点课前预习和课后复习的情况,像《苏武传》这类比较长的文章,往往需要几课时才能讲完。按照传统的教学模式很难实时、快捷地检测学生的预习和复习效果,而运用多媒体教学就迎刃而解了。

篇3

关键词: 散文翻译 选词 影响因素 翻译策略

文章要写得漂亮,选好字词很重要。翻译是一种再创造,它要求译者像作家一样善于炼词,用词准确、生动,译文就会满纸生辉,反之,则寡然索味。翻译选词十分不易,严复曾发出“一名之立,旬月蜘躇”的感慨。

目前,国内散文翻译研究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展开:对散文翻译个案进行评析,对名家散文翻译风格进行评价,还有一些学者把翻译理论引入散文翻译研究,等等。本文通过译文赏析、译例比较等方法,探讨影响散文翻译选词的主要因素及译者可以采取的翻译策略。在影响散文翻译选词的因素中,散文的行文方式、语境(包含语言语境和社会文化语境)、情感、意境等因素对选词的影响尤甚。

一、行文方式

英汉语属于不同的语言体系,受东西方思维方式的影响,两种语言在表达上有契合的地方,但分歧更多。针对散文翻译,本文为了研究的方便,做如下归纳。

1.声律

从古代的刘勰、姚鼐到近代的朱光潜、季羡林等人都曾提到散文的声律美问题。季羡林提倡“写散文应该用写交响乐那样的方法来写”。朱光潜说:“文字传神大半要靠声音节奏。声音节奏是情感风趣最直接的表现。”刘士聪指出“声响与节奏”是表现散文韵味的一个重要方面[1]。散文作家在组词造句时,常常通过节奏形态的变化,即声韵、声调、长短、轻重、快慢、音顿、抑扬等的变化,使平仄相间,声调有起有落。此外,对偶、排比、对仗、整散句等在散文中使用频繁,使行文达到一以贯之的效果,音、形俱美。关于散文的音韵与节奏及其翻译,国内不少学者曾撰文进行过探讨,本文从选词这一角度展开讨论。

例:去的尽管去了,来的尽管来着,去来的中间,又怎样地匆匆呢?(朱自清《匆匆》)

译文:Those that have gone have gone for good, those to come keep coming; yet in between, how swift is the shift, in such a rush? (朱纯深 译)

原文用排比加设问描绘时光匆匆流逝,朱纯深先生用swift,shift,such,rush等词,通过短元音和爆破音、摩擦音的集中重复,意在影射匆匆中的纷扰[2]。

汉语音系中有平仄的分类,散文语言的平仄相间及尾韵的使用,能营造抑扬顿挫的乐感。

例:“在南方每到秋天,总要想起陶然亭的芦花(平平),钓鱼台的柳影(仄仄),西山的虫唱(平仄),玉泉的月夜(仄仄),潭柘寺的钟声(平平)。”(郁达夫《故都的秋》)

译文:When I am in the South, the arrival of each autumn will put me in mind of Peiping’s Tao Ran Ting with its reed catkins, Diao Yu Tai with its shady willow trees, Western Hills with their chirping insects, Yu Quan Shan Mountain on a moonlight evening and Tan Zhe Si with its reverberating bell.(张培基 译)

“文似看山不喜平”,原文句式整齐,平仄的使用使音调富于变化。译文还原了原文的排比结构,用介词短语做定语修饰地点名词,chirping insects对应“虫唱”,非常贴切,用多音节分词reverberating修饰bell,读起来音韵绵长,恍若钟声回旋于耳。

2.用词习惯:具体与重复

汉语散文不乏富有画面感、生活化的场景描写,有时一个表示动作的词会连续使用多次,但读起来并不觉得唆;反观英语,词汇量非常庞大,即使是同义词,意思也会有细微差异,词语表达讲究具体明确。

例:它在院里跳,有时飞一下,不过是由地上飞到花盆沿上,或由花盆上飞下来,看它这么飞了两三次,我看出来;它并不会飞得再高一些……(老舍《小麻雀》)

译文:It hops and flutters, up to the edge of a plant pot or back to the ground again. After it has fluttered up and down a couple of times, I realize that it can not fly any higher.(刘士聪 译)

原文聊聊数句,反复出现“飞”字,强调小麻雀想飞却飞不高的困境,译文用flutters对应第一个“飞”,用up to,back,fluttered up and down等对应后面几个“飞”字,表达准确,句式紧凑,最后一个“飞”强调飞行能力,用“fly”比较贴切。

3.平实之风

追求朴素之美,是中国美学的范畴和审美追求,对中国语言艺术产生深远的影响。老子《道德经》“见素抱朴”、庄子《天道》“朴素而天下莫能与之争美”、支谦所谓“词朴而旨深,文约而义博”,韩愈的“文从字顺”,都在强调朴素平实之美[3]P292-293。但“平易近人的语言,往往是作家费了心血写出来的”(老舍语),因此,平实的语言需要译者细心体会,描摹作者情感。

例:咬着小鸟,猫一头跑进厨房,又一头跑到西屋。我不敢紧追,怕它更咬紧了,可又不能不追。(老舍《小麻雀》)

译文:With my eyes fixed on the bird, I watch the kitten run first to the kitchen and then to the west room. I know I must not press too hard after her, but I have to follow her in case she tightens her jaws.(刘士聪 译)

译文从字词的选择到句子的组织都很通俗明了,散发着朴实的生活气息。

4.语气

语气通常反映了作者的情感和生活态度,比较难以把握,翻译起来更难。鉴于英汉语中,虚词有时能起到衬托语气的效果,在散文翻译过程中,适当使用虚词较为有效。

例:对于一个在北平住惯的人,象我,冬天要是不刮风,便觉得是奇迹;济南的冬天是没有风声的。对于一个刚由伦敦回来的人,象我,冬天要能看得见日光,便觉得是怪事;济南的冬天是响晴的。(老舍《济南的冬天》)

译文:For someone like me who is used to living in Beiping, a winter without any wind is a bit of a miracle. Well, one never hears any whistling winter winds in Ji’nan. For someone like me who has just returned from London, sunshine in the winter seems quite unusual. Well, Ji’nan has bright sunny winter weather.(施晓菁译)

《济南的冬天》语气慢条斯理,娓娓道来,作者似乎在与读者对话,有时又似自言自语,语言亲切自然。原文中,“对于……象我……”反复使用,译者用“well”传递这种复调,保留了原文对话式的语气。

二、语境

关于翻译语境问题,有不少专著和论文有过研究,普遍认同的是,语境分为情境语境、文化语境、语言语境和认知语境[4]。针对散文翻译特点,本文从语言语境、情境语境和文化语境角度探讨语境对选词的影响。

1.语言语境

语言语境更多是指语言使用所形成的上下文,“Words have no meanings without context”。Context,也就是上下文,或称语境。语境对词义起限定作用,翻译时需要译者通盘考虑。

例:I should have felt little desire to seek elsewhere its gratification, for on no country have the charms of nature been more prodigally lavished. Her mighty lakes, like oceans of liquid silver; her mountains,with their bright aerial tints; her valleys,teeming with wild fertility; her tremendous cataracts,thundering in their solitudes; her boundless plains waving with spontaneous verdure; her broad deep rivers, rolling in solemn silence to the ocean; her trackless forests, where vegetation puts forth all its magnificence.(Washington Irving:The Sketch Book)

对于这段文字中“charms of nature”的翻译,高健用“大自然的妩媚”,夏济安用“品类繁多”。对照下文罗列的“大湖”、“高山”、“苍穹”、“山谷”、“大瀑布”与“大平原”,多为气势磅礴的景致,夏译似乎更贴切。

2.情境语境

散文,尤其是叙事散文,不乏生活化场景的描写,这些描写创设具体情境,形成一定的氛围。

例:那晚上底天色不太好,可是爹爹也来到,实在很难得!爹爹说:“你们爱吃花生么?”

我们都争着回答:“爱!”

“谁能把花生的好处说出来?”

姊姊说:“花生底气味很美。”

哥哥说:“花生可以制油。”

我说:“无论何等人都可以用贱价买它来吃;都喜欢吃它。这就是它的好处。”(许地山《落花生》)

译文:The weather was not very good that night but, to our great delight, Father came all the same.“Do you like peanuts?” Father asked.

“Yes!” We all answered eagerly.

“But who can tell me what the peanut is good for?”

“It is very delicious to eat,” my sister took the lead.

“It is good for making oil,” my brother followed.

“It is inexpensive,” I said.“Almost everyone can afford it and everyone enjoys eating it. I think this is what it is good for.” (刘士聪 译)

为再现争答的场面,译者把每个回答都放在句首,“爱”翻译成“Yes”,比“Yes,we do”简洁有力,几个人说,分别用take the lead,my brother followed,I said,使译文用词富于变化,同时突出争先恐后的情境。“爹爹”并未译成Daddy或Dad,而是Father,“实在很难得”译成“to our great delight”,这些都凸显传统家庭中父亲的分量。整体感觉家庭氛围热闹和睦,温情绵长。

3.社会文化语境

文化因素深深蕴藏在各民族的语言当中,刘宓庆认为,语言中几乎处处有所谓“文化符号”,留待译者“解码”[5]。王宏印认为:“要理解和研究一位作家的散文作品,我们也没有别的更好的办法,那就要了解他的时代背景和社会环境,了解作者的出身、生平和主要经历,然后再研究他的感受和思想,以及对于生活和社会的态度,尤其是政治态度。”[6]419

例:1981年秋,天津作家协会刚刚恢复工作,曾任美国作家联盟主席的约翰・赫赛到天津来了。他是自费来中国旅游,又是特地来重温故乡之梦的。(周骥良 《出生在天津的美国著名作家》)

译文:In the autumn of 1981 when Tianjin Writers’ Association had just resumed its normal function in the wake of the Cultural Revolution,Mr.John Hersey,Ex-Chairman of American Writers’ Federation,visiting Tianjin.He had come to China as a tourist and made a point of revisiting his former home there.(刘士聪 译)

译者意识到英语读者无法体味“刚刚恢复工作”的言外之意,故而增加了in the wake of the Cultural Revolution,这种背景方面的释义性增补(有时用剪裁)是允许的,也是必要的。“自费”译成tourist,是因为英语读者一般理解旅游是个人的事情,当然应自费,无须照实译出[7]。

三、情感

“感人心者,莫先于情”(白居易)。中国传统美学中,“情”的命题提出很早,《国语・晋语五》里有“身为情,成于中;言,身之文也”。清代刘熙载说:“情景齐到,相间相融。”王国维说:“一切景语皆情语。”散文语言既注重叙事,又注重抒情,文情并茂是散文语言的一大特征。现当代散文往往字里行间渗透着作者浓浓的真情,“情致俞深而语言就俞缠绵委婉”(朱光潜语) 。

老舍先生《养花》语言平实,情感真挚,散发出浓浓的生活气息。要翻译好这篇散文,译者就要把握好情感,根据情感的程度,从意义相近的英文词语中选择最恰当的表达。

例:我爱花,所以也爱养花。

译文:I love flowers and hence have taken to growing them.(张培基 译)

take to 表示“喜欢乃至成为习惯”,比继续用love要贴切。

例:珍贵的花草不易养活,看着一颗好花生病欲死是件难过的事。我不愿时时落泪。

译文:It is difficult to grow a precious flower species. And I feel bad to see a good flower dying of illness. I don’t want often to shed tears over that.(张培基 译)

“难过”对应的英文表达有feel sorry,feel bad,be grieved,be saddened,等等,哪种表达更符合作者的情感,feel sorry力度不够,be grieved语气过重,be saddened风格硬朗。一番比较下来,还是feel bad最符合作者的情感。对于落泪的翻译,shed tears比weep,sob都要好,更符合实际,传递了作者深邃真挚的感情[8]。

四、意境

意境是中国传统的美学观念中的一个显著特色,是一种“山情即我情,山性即我性”的理想艺术境界,物我同一。“艺术境界主于美”(宗白华语)。“意境”是散文的重要元素,刘士聪提出构成散文“韵味”的要素之一是“意境”。作家孙犁曾言:“状景抒情,成为散文的意境。”散文作者深邃的思想、微妙的情感,通过富有诗意的语言表达,营造了一种意境。

林语堂曾言:“意境的译法,专在用字传神。” 译者要“入乎其内,出乎其外”,发现隐含在字里行间的思想和感情,蕴涵在言语之中的绵绵韵味。然后通过恰当的词语,有时需要打破原文的表层结构,在译文中创造感染人的艺术美和力量。

例:On one of those sober and rather melancho1y days, in the latter part of Autumn,when the shadows of morning and evening almost mingle together, and throw a g1oom over the decline of the year, I passed several hours in rambling about Westminster Abbey. There was something congenial to the season in the mournful magnificence of the old pile; and, as I passed its thresho1d, seemed like stepping back into the regions of antiquity, and losing myself among the shades of former ages. (Washington Erving: Westminster Abbey)

译文:时方晚秋,气象肃穆,略带忧郁,早晨的阴影和黄昏的阴影,几乎连接在一起,不可分别;岁将云暮,终日昏暗,我就在这么一天,到西敏大寺去散步了几个钟头。古寺巍巍,森森然似有鬼气,和阴沉沉的季候正好调和;我跨进大门,觉得自己已经置身远古,相忘于古人的鬼影之中了。(夏济安 译)

原文节奏舒缓,句子层次分明,sober, melancholy, shadows, gloom, mournful magnificence, antiquity, shades等词营造了古雅幽静的气氛。译文打破原文的表层结构,用了大量四字结构和小句,读起来朗朗上口,抑扬顿挫,“晚秋”、“肃穆”、“忧郁”、“阴影”、“云暮”、“昏暗”、“古寺巍巍”、“森森然似有鬼气”、“阴沉沉”、“远古”及“古人的鬼影”等词也较好地还原原文庄严肃穆的气氛,颇似中国散文中的“情景交融”的艺术境界。

五、结语

“散文应该是美文”(贾平凹语),散文翻译是一门艺术,译者需要懂得散文的艺术特点,具备一定的人文情怀,深切体会和把握原文的声律、行文特色、语境及意境,领悟原文的美,并通过恰当的选词和句法的使用,“描摹其神情,仿佛其语气”(马建忠语),在译文中再现原文的美。

参考文献:

[1][7]刘士聪,主编.英汉.汉英美文翻译与鉴赏(新编版)[C].南京:译林出版社,2007.

[2]杨平,主编.名作精译――《中国翻译》汉译英选萃[C].青岛出版社,2005.

[3]赵秀明,赵张进.英美散文研究与翻译[M].吉林大学出版社,2010.

[4]李运兴.论翻译语境[J].中国翻译,2007(2).

[5]刘宓庆.翻译美学导论[M].北京:中国对外翻译出版公司,2005.

[6]赫兹列.潘文国,译.王宏印,评点.赫兹列散文精选[M].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11.

[8]卢敏,主编.英语笔译实务(2级)[C].外文出版社,2013.

篇4

要想深入了解这座古代都城,就必须首先对整个楚国历史及它所创造的灿烂文明有所了解。

按《史记·楚世家》和《国语·郑语》的说法,楚人是祝融的后裔。祝融是火神兼雷神,“能昭显天地之光明”,生时为高辛氏的火官之长,死为火官之神。祝融部落在夏朝时就已发展成为一个势力较大的部落集团,号称祝融八姓。殷商时期,祝融部落集团分布于上商之南境,因其生长牡荆,被商人称之为“荆”。西周时期,荆人的首领鬻熊,审时度势,率楚民背弃商纣王,西行投奔周文王,并受到周文王的器重。后来,周成王封鬻熊曾孙熊绎为楚君,荆楚开始跻身于诸侯之列,楚国正式诞生了。

熊绎建都于丹阳,即今襄樊市南漳县境内。熊绎的第四代孙熊渠,是一位既有才识又有进取心的君主,他整军习武,趁着中原动乱之机,开始了开疆拓土的进程。春秋战国时期,楚地之主熊通,继续了熊渠的开疆拓土历程。熊通自称“楚武王”,成为天下诸侯中第一个敢于自己称王的国君。后文王即位,迁都于“郢”,今湖北宜城境内。楚成王时,楚国在令尹子文的治理下更显强盛,楚国的大国声威真正建立起来了。

楚庄王励精图治,武功之时,选拔孙叔敖实行文治,楚国出现了经济繁荣,文化灿烂的鼎盛时期。共王继位后,楚国开始走向衰弱。康王,灵王,平王,昭王之时,进一步衰落。公元前506年冬,吴,蔡,唐三国合兵攻楚,并陷落郢都,后秦楚联军击败吴军,昭王回到破败不堪的郢都,感伤满怀,与臣僚商议后,迁都长江北岸的今湖北荆州,都名仍为郢。

楚悼王谋求富国强兵之道,任用吴起变法,并取得了成效,一时间,楚国兵强马壮,横扫中原,初露称雄之势。威王后期,楚国成了七雄中唯一能与秦国抗衡的大国,“筚路蓝缕,以启山林”的楚国进入了最鼎盛的时期。但怀王未能把握好合纵连横的机遇,致使楚国在战国斗争中处于不利的地位,楚国开始走下坡路。公元前312年春,秦大败楚于丹阳,并夺取了楚汉中郢。公元前278年,秦军对楚国国都发起总攻势,很快占领了郢。顷襄王东逃至今河南淮阳,建立新都陈郢,后考烈王时,迁都寿郢,即今天安徽寿县。公元前246年,秦王赢政即位,开始统一全国的进程。公元前223年,秦军攻陷寿郢,绵延800年的楚国就此灭亡。

纵观整部楚国历史,楚子受封,昭王南征,楚子问鼎,吴起变法,宣威盛世,可以说春秋战国时期的湖北历史,从某种意义上说,就是一部楚国的兴衰史,其都城变迁丹阳,荆州纪郢,淮阳陈郢,安徽寿郢,纪南城见证了楚国的兴衰。

纪南城,位于荆州城北5公里。荆州为我国历史上的名城重镇,农商兴盛,地理位置十分重要,三国时诸葛亮称它 “据汉沔,利尽南海,东连吴会,西通巴蜀”,为历代兵家必争之地。因在纪山之南,故名纪南。它是春秋战国时期我国南方最大最繁华的城市,楚国的国都,因楚国人将作过都城的地方叫“郢”,因此,纪南城又被称为“纪郢”。

据文献记载,公元前689年,楚文王“始都郢”,至公元前278年,秦国“白起拔郢”,楚顷襄王迁都陈郢,楚国共有二十个王在此建都,长达411年之久。

纪南城西有沮河自北向南流入长江,城东有夏水,扬水与江水交汇,城北有大道直通中原,水陆交通方便。在军事上,它可锁巴蜀,控吴越,争衡中原。在经济上,江汉平原沃野千里,物产丰富,是一个少有的富庶之地。

使楚国成为霸主的杰出人物是楚庄王。在这个历史人物身上,还颇有些传奇色彩呢!据《史迹》记载,他即位后的三年中,日夜作乐,不出号令,而且不准大臣讽谏。有位叫伍举的大臣,见庄王左抱郑姬,又抱越女,终日坐在钟声鼓乐之中,再也看不下去了,便采用寓言的形式讽谏说:“有鸟在于阜,三年不飞不鸣,是何鸟也”。庄王充满自信地说:“三年不飞,飞将冲天;三年不鸣,鸣将惊人”。遂罢乐听政。他任用贤能,开疆拓土,争夺中原,先后统一了五十多个诸侯国,被各诸侯国推为“盟主”。楚国的疆域在全盛时期,北至黄河,东到海滨,西至云南,南到湖南南部,包括长江,汉水,淮河流域最重要的地区。

在此基础上,楚国孕育了辉煌灿烂、影响深远的荆楚文化,孕育了世界文化名人屈原和他的《楚辞》。楚文化因楚国楚人而得名,是兴于周而对中华文化产生广泛影响的一种区域文化,绵延800多年,与周朝相始终。随着楚国一步步走向繁荣强盛,楚文化脱颖而出,进而与中原文化分庭抗礼,共同成为中华文化的两大主流。在以后的岁月中,南北两支华夏文化相互融合、转变、更新,一起铸就了古代中国的灿烂文明。楚文化是在漫长的历史岁月中,不断发展壮大的。按楚文化不同时期的发展特点,可以把楚文化划分为滥觞期,勃兴期,鼎盛期和转变期四个阶段。楚人建都丹阳至周平王三十一年,即公元前740年,是楚文化的滥觞期;春秋时期是楚文化的勃兴期;战国时期是楚文化的鼎盛期;秦汉之际是楚文化的转变期。楚文化在民族精神层面的特征是积极进取,开放融合,革新鼎故和致死不屈。在民族心理层面的特征是崇火尚凤,亲鬼好巫,天人合一,力主浪漫,与中原文化尚土崇龙,敬鬼远神,天人相分,力主现实形成鲜明对比。在物质方面主要表现为漆器,木器及青铜器,丝织,刺绣及工艺品,郢都,宫殿及台榭建筑,帛画,壁画及屈骚庄文,编钟,琴弦及轻歌曼舞,祭祀膜拜等民俗。

纪郢作为楚国政治,经济,文化的中心,是当时我国南方最大的城市和全国最大的都会之一。汉桓谭《新论》记载:“楚之郢都,车毂击,民肩摩,市路相排突,号为朝衣而暮敝”。就是说,当时纪郢中,车碰车,人挨人,早晨出来穿的新衣服,到晚上就挤破了。这当然是有些夸张,但也说明当时纪南城是非常繁华的。

楚国后期的统治者不思进取。骄奢逸,使国力日渐衰退。顷襄王迁都陈郢后,楚国的大都会纪郢沦为废墟。

不过,人类在自然界留下的记载是难以泯灭的。1961年和1975年对纪南城进行的考察,获得了大量资料。当年的土城墙,仍尚存在。城内城外,地上地下,有春秋战国时期丰富的文化遗存,是研究当时社会变革和楚国历史极为重要的文化宝库。通过考古发掘,纪郢城内楚王台榭,宫殿及古建筑遗址历历可寻,陶器,铁器,铜器,筒瓦,板瓦等东周文化遗物俯拾皆是。纪南城址东西长4450米,南北宽3588米,面积约为16平方公里。城垣用灰褐色或黄色土筑成,现有高度3.9至7.6米,垣顶面宽10至14米,除墙身外,内外均有护坡。城垣外绕护城河,宽40至80米,与穿城而过的古河道相通。城垣四周发现城门7座,东垣1座,西,南,北各2座。西垣北门有3个门道,中门道宽3.6米左右,可通船只,是迄今为止世界上已发现最早的水门。城的东南部有大型宫殿遗址。附近有纺织,冶炼等作坊及商业区遗址。今城垣上立有郭沫若题写的“楚都纪南城”标牌。1962年楚都纪南城公布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纪郢城遗址周围楚墓遍地,离城不远的纪山,八岭山,雨台山和长湖边上的墓葬,规模相当庞大,埋藏了许多重要历史文物。几年前发掘了几座中型墓葬,出土文物就数以千计,其中如吴王夫差矛,越王勾践剑,越王州勾剑,楚王孙鱼戈,彩绘木雕小座屏,凤纹铜尊,错银龙凤纹尊及彩绘石磐等,都十分珍贵。是我国古代劳动人民智慧的结晶。至于出土的成批的楚国竹简,更是研究当时历史的宝贵资料。这些历史文物是湖北历史悠久,文化灿烂的真实写照。

篇5

人文主题组元的教材是新课改过程中出现的一种新的组元方式,它带给语文教学新的元素。十多年来,大家使用人文主题组元的教材,享受探索的乐趣,也增加了许多困惑。当课程改革走过了15个年头,我们重新检讨人文主题组元教材的得与失,对完善教材编写,引领教学实践具有极其重要的现实意义。

一、人文主题的内涵

谈到语文教材,大家都会提到“人文主题”,但什么是“人文主题”,我们又很难说得清。检索中国知网,翻检相关文献,结果令我们失望。为此,我们只好把目光集中在语文教材上,我们试图通过对教材的调查分析,搞清楚这个问题。

查阅文献,可以看到“人文主题”“人文话题”“主题单元”“单元主题”,但什么是人文主题,似乎大家都知道,所以就鲜有论述。我们只好把目光聚焦在当下的6种高中语文教材、8种初中语文教材上,考察这些教材编辑理念、组元方式,试图从中得出结论。

综观上述所列6套教材,我们发现,不论是人教版的单元组元还是语文版的混编组元,不论是鲁人版的人文话题还是苏教版的人文主题,大家都在自觉不自觉地把目光放在了学生身上,都把学生发展放在了重要地位。从教材的组元方式看,似乎都在往“人文”上边靠。人教版、语文版虽然强调文体,但是也不是不顾及人文话题,2012年人教版修订教材时就开始在作文部分体现了人文话题特征。

如果将这些主题归纳一下:向青春举杯、获得教养的途径、月是故乡明、像山那样思考(苏教版高中);人生、情感、生活、自然、社会、艺术、科教、文化(鲁人版高中);亲近文学、金色年华、民俗风情、多彩四季、关注科学、奇思妙想、人物风采、童年趣事、建筑艺术、动物世界、道德修养、人生体验(苏教版初中),我们可以从中发现这些主题、话题涉及了人类文化的方方面面。

那么,这些文化现象是什么?《辞海》中写道:“人文指人类社会的各种文化现象。”据此,我们可以得出一个基本结论:所谓人文主题,就是指承载文化特质的主题。以这种主题凝聚课文,形成一个个教学单元,这就是当代语文教材的新特征。

二、为什么要搞人文主题组元

2001年实施课程改革,各家出版社应时推出“新课标”语文教材。虽然编辑理念有所不同,但是组元方式大同小异。为什么新课程改革会催生人文主题组元的教材呢?

第一,时代使然。大家都还记得,1997年《北京文学》发表了一组批判语文教育的文章,《中国青年报》《光明日报》《南方周末》纷纷加入,痛扁语文教育。标准化考试难倒作家,儿童作业大人不会做。鄢烈山指出:“教育的根本目的就在于提高全民族文化素质,在于‘立人’‘立国’。‘立人’既有问题,‘立国’也就可忧。”钱理群先生指出:“面对日趋商业化与工具化的教育,面对人的独立创造性与想象力的压抑,我们必须高扬教育的科学精神与人文精神,以培养独立的、自由的、具有批判精神与创造力的‘人’作为我们的教育的出发点与归宿。”②社会的舆论开始关注“人”,开始关注普通人的生存。以前我们强调学生学习成绩,却忽视了学生作为“人”的存在。学生已经沦为被压迫者,要解放他们,语文教材理应承担起应有责任。“人文主题”就是一个很好的选项。

第二,课程性质使然。2001年国家的语文课程标准首次提出工具性与人文性是语文的基本特征。既然人文性是语文的基本特点之一,那么,语文教材就必然要体现这一特点,人文组元也就是最好的追求。洪宗礼先生指出:“新教科书要实现‘以人的发展为本’‘全面提高学生语文素质’这一目标,最重要的是优化教材内容和结构。这里所说的教材内容和结构的优化,不仅指范文系统的优化,还应包括阅读、写作、口语交际、综合实践活动等系统的优化;不仅指这些内容本身的优化,而且包括教材各个部分之间组合的优化。”课程性质是课程的灵魂,教材的编者就要把这个魂落地生根。

三、人文主题组元教材的得与失

人文主题组元教材是教材发展史上的创新举措,是教材编写者践行国家课程标准的创新性实践。这种创新对引领实践起到了重要作用,无视这一点就不是实事求是;但一味追捧也不是学术研究应有之义。

1.反思人文主题组元的“得”

第一,“人文性”落地生根。“人”的觉醒是时代的进步,课程改革将“为了每位学生发展”作为核心,也是适应时代的要求。党的十提出“立德树人”是教育的主要目标,“树人”“立人”就成了语文教育的应有之义。顾振彪先生指出:“以学生的发展为本,着眼于学生语文素养的全面提高。从教材编排方式来说,普遍采用‘主题一情境’式。过去的中学语文教材或者以内容为本,从学习内容上分类组元;或者以训练为本,注重学科体系的建构,按语文训练的项目和步骤组织教材。在‘主题一情境’式教材中,‘主题’是指统摄一个单元所有阅读材料及听说读写实践活动的文化主题,‘情境’则指围绕这个主题设计的一系列语文实践活动的背景。‘情境’由‘主题’申发,‘主题’靠‘情境’呈现。”教材是国家课程标准与一线教学实践的链接纽带,教材将“人文性”落到实处,教学实践也就容易做到实处。

第二,围绕学生需求选文。教材的选文也称教材的文选系统,这个系统的建构仁者见仁、智者见智,很难找到一个大家满意的标准。几十年的教材编写,我们崇尚三大文体组元:记叙文、说明文、议论文。我们强调螺旋上升、逐步发展。实践的效果并不理想。因为这些选文追求高大上,脱离了学生的生活实际,学生对课文不感兴趣。人文主题组元打破了原有的选文格局,文体的藩篱被拆除了,文章与学生的生活更贴近了。“苏教版”教材的《十八岁和其他》《我的四季》很适合学生阅读,“语文版”教材的《北京喜获2008年奥运会主办权》(许基仁等)、《生命之舟》(梁家新等)、《杂交水稻之父——袁隆平》(谭士珍)选白当代生活,具有浓浓的生活气息。这种选文就一定程度上满足了学生的需求。

第三,传承民族文化。文化是人类历史的结晶,它记载着人们的探索。而人文主题则撷取了文化中的精华奉献给学生,这种奉献是有价值和意义的。“鲁人版”“苏教版”都十分关注经典的古诗文,且考虑具有地域特色的选文,“鲁人版”的儒家经典比例最高,“苏教版”吴文化经典作品比例较高。这些作品历经时代的洗礼,具有很高的文化价值。用民族文化精粹滋养学子,这是对下一代负责任。

2.反思人文主题组元的“弊”

第一,文体杂糅,不利于教学。人文主题是一个标志,在这个标志下选择什么文章,各家出版社都铆足了劲,进行了多种尝试。围绕主题,编辑安排了散文、诗歌、小说、议论文、文言文,这些文章都紧扣主题,主体也明确了。但是使用时就困难了,学生前边学的是诗歌,下节课学的是小说,诗歌与小说无非是主题相近。学生难学,教师难教,于是就出现了教材的二次开发。我们在许多学校发现,老师们又把课文重新整合了,仍然是文体组元。究其原因,就是老师学生习惯于文体教学,而不习惯于这种混编文体教学。正如温儒敏先生指出:“可以说现在所有新出的教材都与人文素质教育靠拢了,有的靠拢并没有脱离语文教学规律,有的可能走得过远,把语文的含量稀释了,甚至把教学秩序打乱了。”

第二,生活认识错位,不利于学生发展。教材关注生活,这是教材编写的一大进步,但是关注生活又是一件十分困难的事情。有些教材过于贴近生活,又出现了与生活错位的现象,生活可以分为现实生活与理想生活,我们教材的经典课文大都描写的是理想生活。为什么世界各国的教材都关注经典作品,就是因为经典作品可以引领学生关注理想生活,对学生情感态度价值观产生潜移默化作用。但是当编者把自己对生活的理解强加给学生的时候,就容易出问题。我们曾经在语文骨干教师班执教《沉船之前》,课后调查学生学会了什么,学生普遍认为学会了“正确面对死亡”,我们进一步了解学生为什么会有这个认识,学生讲课文前面有四个字“直面死亡”。看过《泰坦尼克号》的人都知道,电影中的爱情故事令人动情,电影中人性的美与恶令人震撼。这些都是常人对生活的认识。但编者却给课文贴了一个标签,把“直面死亡”的主题强加给学生,使学生的认识发生了错位。

第三,缺乏研究,不利于教学实践。教材编写是一件影响几代人的大事,需要科学的精神。首先要研究学生。卜个世纪三四十年代,艾伟等教育家不辞辛苦进行长达十年的研究,他们选出400字的短文、500字的短文、600字的短文,在城市、农村不同学校不同学生身上做实验,验证哪些课文适合学生读,哪些不适合学生读。这种研究就是一种科学的负责任的态度,他的研究结论就是可信的、具有实践价值的。其次要研究课文。我们曾经要求研究生核对当下教材的原文,对照的结果令人震惊,一些文章被删改得面目全非,究其原因就是编者没有认真研究原文。某教材选编《故都的秋》时修改了一些字句,如:“原文:一层雨过,云渐渐卷向了西去,天又青了,太阳又露出脸来了:着着很厚的青布单衣或夹袄的都市闲人……,课文:一层雨过,云渐渐卷向了西去,天又晴了,太阳又露出脸来了;着着很厚的青布单衣或夹袄的都市闲人……”“中问只有一字之差:原文“青”变成了“晴”,从语境角度看,“青”韵味更丰富,“晴”语义重复。如果我们的编辑认真研究课文,这样的问题是可以避免的。

人文主题是一种标志,它不仅仅要照顾人文这个主题,更要考虑人文依附的语言文字。为了人文而人文,就会出现“泛语文化”“去语文化”倾向,这是教材编辑不愿意看到的,也是实践者不希望看到的。

①鄢烈山《杞人忧师》第2页,中华工商联合出版社1999年。

②钱理群《教育的真谛》,《小学语文教学》2000年第9期。

③洪宗礼《构建面向21世纪中国语文教材创新体系的尝试》,《中学语文教学参考》2f)(J2年第1期.

④顾振彪《回望六十年语文教材编写改革的轨迹》,《语文建设》2009年第1期。

⑤温儒敏《就语文新课标的学习谈九个问题》,《中学语文教学》 2012年第3期。

篇6

新课标也强调语文课程的审美教育功能,要求“语文课程应关注学生情感的发展,让学生受到美的熏陶,培养自觉的审美意识和高尚的审美情趣,培养审美感知和审美创造的能力。”在高中语文课堂教学中的进行审美教育,不仅是素质教育和生命教育的需要,也为语文教育开拓了更为广阔的空间。

一、在情境营造中感受美

“审美不是自然现象,而是社会现象,人们对美的感受能力也不是天生的,而是后天获得的。”中学语文教材中的美育内容十分丰富,语文教师可以利用各种不同的美营造良好的课堂氛围,给学生以不同的审美感受。无论是恬淡优美的荷塘月色,还是具有鲜明的个性特征的人物形象,或者是比喻、排比、比拟、夸张等修辞手法,都能使学生的在思想、心灵、情感上受到感染,得到美的熏陶。与其把课文分解得支离破碎,分析得头头是道,不如引导学生把课文中隐藏的美挖掘出来,从而让学生去理解、把握课文的内涵。这样,使学生在学习知识的同时能获得美的享受,有利于陶冶学生的性情,净化学生的心灵。

叶圣陶说:“教师当然须教,而尤其要致力于导。导者,多方设法,使学生能够逐渐自求得之,卒底不待教师教授之谓也。”如果把一节课比作一个完美的整体,导语就是这节课的凤头,可以吸引学生进入到美的意境中去。在教《边城》这一课时,笔者设计了这样一段导语:“沈从文先生说,水的德性为兼容并包,并不排斥以不同方式浸入生命的任何离奇不经事物,却也从不受它的玷污影响。水的性格似乎特别脆弱,且极容易就范。其实则柔弱中有坚韧,如集中一点,即涓涓细流,滴水穿石,却无坚不摧。有着如水性格的作家向我们描绘了一座有着清清江水和小小渡船的健康、优美、自然的边远小镇,给我们刻画了一群淳朴、善良、柔中带刚的苗族人民,他想让我们去领略世外桃源般的神奇的凤凰古镇的无限风光。”在笔者的引导下,学生仿佛置身于拥有美丽人物的美丽小镇中。自然,他们更想亲自从课文中去领略湘西的美丽,感受翠翠的自然之美、外公的纯朴之美、傩送的坦荡之美,明确作者“爱”与“美”的美学理想。良好的教学氛围和优美的学校环境一定会给老师和学生带来意想不到的效果。

二、在诵读欣赏中品味美

德国教育家弟斯多惠曾说:“教学的艺术不在于传授本领,而在于激励、唤醒、鼓舞。”在语文教学中要想使学生能感知到美,需反复诵读课文,感受语言文字本身的义美、形美、音美;再充分调动学生的生活和知识积累,去联想、想象;运用多种方式帮助学生把诸种审美感受集中、升华、凝聚为一种比较鲜明概括的审美感受,达到对课文内容的领悟与把握,从而完成一次审美过程。通过反复诵读,引导学生积极地联想和大胆地想象,将对美的诸种感受概括、凝练出来,便会得到一种美的陶冶。

夸美纽斯说:“一个能动听地、明晰地教学的教师,他的声音便该像油一样浸入学生的心里,把知识一道带进去。”“美读”是获得美感的主要途径,它把无声的文字变为有声的语言,入于眼,出于口,闻于耳,记于心,使文中的人、物、情、景等跃然纸上,形成学生的立体思维,使学生能多方面地感知文本。如朗读诗歌《再别康桥》时,应该用舒缓的语调,一些重点词语则需加以强调,如“招摇”“放歌”“漫溯”等。而“荡漾”一词,还可以辅以动作,表达内心涟漪阵阵的起伏。诗歌的节奏、音韵之美只有通过朗读才能很好地领悟。如演讲稿《我有一个梦想》,应该是慷慨激昂地朗读,把作者演讲时的气势表现出来,让读者充分地理解作者的美丽梦想。如朗读《故都的秋》中的“秋院晨景”时,其中的动词“泡”“坐”“看”、“听”“细数”“静对”等让学生感受到人的一种悠闲、落寞的心境,感受到环境的清与静。这幅图中又有蓝色、白色、紫黑色和淡红色这些冷色的对比,心情的悲凉也从朗读的过程中缓缓渗出。不妨想象这样一幅画面:碧天辽阔旷远,蓝色的牵牛花淡雅清幽,微黄的秋草点缀其间,高大的槐树叶缝里漏下参差斑驳的日影,院子里的人手捧茶碗,斜靠在竹椅上,举头望碧空,俯身摘牵牛,耳边不时传来驯鸽的飞声,何等的清闲,何等的静谧。冷色的牵牛和微枯的秋草令人顿生寂寞、悲凉之感!

如果语言不作为一种创造手段占据学生的心灵,只会熟背别人的思想,而不创造自己的思想并通过语言来表达出来,他就会对语言冷淡、漠不关心、麻木不仁。有感情的朗读课文,注重语音、语调的变化,着重培养学生的语感,充分调动学生的想象,让他们领略到语言中蕴涵的美。或清新、或幽默、或犀利的语言表达出了丰富的内容,体现了不同的风格特点。养成良好的朗读习惯,对学生的语文学习是非常有益的。

三、在问题探究中发现美

有位教育家说:“教学的艺术全在于如何恰当地提出问题和巧妙地引导学生作答。”可见,教师的提问是讲究技巧的,问的问题让学生的思维活跃起来,那才可能达到预设的效果,或者生成令人喜出望外的结果。如《祝福》一课,可以问:“祥林嫂被鲁家赶出后,临死前为什么对魂灵有无表示怀疑?”经过解读,学生了解了因为她在用辛辛苦苦赚来的十二元捐门槛之后依然不能被赋予摆放祭祀酒杯的资格,所以她很恐惧,生怕死了后会被已经去世的两个丈夫争夺。封建礼教对她的毒害之深会让学生感到愤怒,对她的悲剧命运则会无比的同情。如《金岳霖先生》一课,问:“金岳霖先生是个怎样的人?”通过讨论,知道他是个有趣的人,无论是穿着、言行举止和习惯,学生都能从中感受到一种快乐。除此以外,他很重情,对学生对朋友都如此,学生对他的敬重之情油然而生。

教材的课后练习中,大多配有极富启示性和参考价值的问题。教学时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带着这些问题去阅读文本,关注文本的审美价值。当然,教师也可以根据教学目标和学生特点,设计问题,引导学生进行审美训练。如设计问题让学生运用审美经验以口头或书面的形式进行审美评价;引导学生进行比较,以凸显美的特征。

在教《孔雀东南飞》时让学生思考:如果把文末“合葬”一节去掉,诗的表达效果会有何不同?只要用心揣摩,学生不难发现,删掉结尾的确为读者留下了更大的想象空间,但同时也暗淡了人物命运的悲剧色彩,弱化了诗歌对封建礼教的谴责力量。而《最后的常春藤叶》的文末如果加上“画藤叶”那样一段,和原文相比有何不同?纵观全文,学生能领悟到:欧·亨利出人意料的结尾除了给读者留下深刻的印象,更能表现贝尔曼在凄风苦雨的夜晚爬上梯子费力地画上那片希望的藤叶的崇高精神,强化了文章的主题。通过对比,学生能更好地理解不同文章运用不同结尾的匠心。

四、在思维训练中创造美

语文教育家叶圣陶先生更是一直强调语文课上的思维训练。他说:“语言与思维密切相关,语言说得好在于思维的正确。因此锻炼思维极为重要。”在语文教学过程中,要多角度地训练学生的思维能力,让学生在丰富的想象中获得美的感受,并学会创造美。在鉴赏诗歌时,可以分析字词的妙用,比较运用不同字词的效果有何不同。如“红杏枝头春意闹”中的“闹”字,它描绘出了枝头的杏花开得红火、繁茂的美景,也让人联想到红杏枝头嗡嗡嘤嘤的蜜蜂、蝴蝶忙忙碌碌的景象。如果换作“浓”、“现”等字有什么区别?分析之后,才明白“闹”字具有动态的美感。在学《祝福》时,按照故事情节理清小说的思路,发现作者把结局放在序幕之后,就会知道作者采用了“倒叙”这一叙事手法,这样更能揭示祥林嫂的悲剧命运。联系学生平时写作的惯常思路,他们就会体会出文章的结构美。朗读《相信未来》时,学生几次读到“相信未来”,思考之后,能明确反复的修辞手法强调了作者对未来充满信心,也加强了语言的气势。那么,恰当运用修辞手法也能增加文章的美感这一印象在学生的头脑中会根深蒂固。

在说、写训练中,学生的思维也能得到发展,可以再现美,更能创造美。如《最后的常春藤叶》中的人物对话,让学生分角色朗读,苏艾的关心、体贴,贝尔曼的暴躁、热情仿佛能真切地感受到。学过朱自清的《荷塘月色》之后,可以让学生仿写四、五、六三段,具体写学校的某一处景点,表现出学校特有的美丽风景。在讲诗词的时候,不妨把名诗佳句中的一些词句删掉,让学生填空,再和原词句比较,分辨出它们的优劣,理解作者用词的精心。

篇7

一、文化旅游是旅游产业发展的基本趋势

人类社会的进步,有两方面的基本需求,首先是生活生存资料的需求,这主要是物质方面的;其次是精神欲望的需求,这主要是指文化方面的。其中,生活资料的需求是第一位的,生活资料得到了基本的满足以后,就会产生精神文化的需求。而精神文化的需求的适当满足,反过来又会进一步促进物质资料的生产。因此,旅游的产生,首先是人类物质生活出现富裕的结果,旅游产业的发展,是人类满足自身精神文化需求的必然,是人类社会文明进步的基本标志之一。

现代旅游学认为,旅游可以分为若干的种类,比如山水旅游、探险旅游、民俗旅游,等等。伴随着旅游产业的发展,各种各样的旅游都在竞相披上“文化”的外衣,比如草原文化旅游、酒文化旅游,等等。这种现象的出现,首先得到证明的不是旅游产业本身对于文化这一外衣的需求,而是人类社会的对于通过旅游的方式吸纳精神文化食粮的发展趋势。如果说随着人类物质生活水平的提高,旅游产业的发展具有广阔的发展空间的话,那么,旅游产业中的文化旅游无疑就是最具发展潜力的劲旅。

山东省是文化资源大省,从沂源猿人说起,东夷文化、齐文化、鲁文化,一直到现代的海尔企业文化,文化资源异常丰富,大力发展文化旅游,既是旅游产业发展的必然趋势,同时也是山东省旅游产业发展的优势所在。

从旅游资源学角度来看,不管是自然资源也好,还是人文资源也好,只有在经过了充分的加工以后才能适应旅游产业的需要,才能称为旅游资源,泰山之所以能够成为著名的旅游资源,首先是因为泰山上面具有数千年来的文化积淀,这些文化积淀,实际上就是先人们对于泰山有意识甚或无意识的人文加工。白蛇传的故事本来只不过是一个精彩的民间传说,属于无形的人文资源,但是,人们在西湖上建起了断桥,建起了雷峰塔,在一个实实在在的建筑体中间,装进了这个虚无缥缈的神话传说,于是,这个无形的人文资源就变成了一个品位很高的旅游资源。

简而言之,从人类自身的发展对于社会的基本需求角度来看,文化的需求将是一个最基本又是最为重要的方面。因此,如何解决精神空虚将是一个极其重要的问题。而旅游对于解决这一问题则是一个比较理想的办法,旅游可以多方面的满足人们的不同层次、不同类型的精神需求。大力发展文化旅游产业,不仅可以促进经济社会的发展,更重要的将是有利于提高人类的文化素质,满足人类日益提高的精神文化需求,促进人类社会的文明进步。

二、构建淄博东南部山区齐鲁文化旅游平台的基本条件

构建新型的齐鲁文化旅游支柱,我们以为主要有以下几方面条件:

第一,从地理位置上看,鲁文化旅游的中心在曲阜市,泰山文化旅游的中心在泰安市,齐文化旅游的中心在临淄区,南北纵列,三点一线,淄博东南部山区位居鲁中山区的北部,北接临淄,南连莱芜而与泰安相通,在春秋战国时期属于齐鲁交界之处。从地理位置上看,这一地区具备支撑泰安到临淄之间的弧垂线的基本条件。

第二,从交通条件来看,贯穿这一地区的核心道路是沿淄河岸边形成的。从整体上看,这一地区已经形成了四通八达的交通网络,具备了发展旅游产业的交通条件。

第三,从资源的存量上看,在这一地区范围内,已经形成相当规模的旅游景区,自南向北主要有:沂源溶洞风景区、樵岭前溶洞风景区、鲁山风景区、原山国家森林风景区、焦裕禄纪念馆、开元溶洞、泉河头风景区、马鞍山风景区、太河水库风景区等。具有重要开发价值而尚未进行开发的旅游资源自南向北主要有:沂源猿人遗址、长峪道遗址、齐长城遗址、齐兵营遗址、孟子山、土峪村大教堂等。已经形成的旅游景区,基本上是以吸引本地和周边地区的游客为基本目标的,尚未开发的资源,比如齐长城遗址、齐兵营遗址、孟子山、土峪村大教堂,等等,伴随着齐文化旅游的整体开发,越来越显现出巨大的开发潜力,具有抢占国内市场、吸引国际游客、形成知名品牌的实力。

第四,从这一地区的生态环境来看,淄博东南部山区地处鲁中山区北部,这一地区正在淄河上游,山体此起彼伏,连绵不断,山涧河流穿行其间,山林茂密,水流淙淙,狼嗥、兔跳,山鸡高歌,野鸟清唱。受自然环境条件的限制,长期以来,这里基本上还没有得到开发,至今还保持着比较原始的自然环境。从生态环境来看,有利于满足现代人崇尚自然的需要。

总体上看,淄博东南部山区境内丰富的文化存量、较好的交通环境和生态环境、独特的地理位置,完全可以满足构建一个齐鲁文化旅游平台的基本需要。

三、构建淄博东南部山区齐鲁文化旅游平台的基本构想

构建淄博东南部山区齐鲁文化旅游平台,基本的支撑点考虑有三个方面:

第一,盘点现有旅游景点,打通淄河沿线的临淄齐国故都、淄川马鞍山和齐长城以及齐兵营、博山开元溶洞和原山国家森林公园以及樵岭前溶洞、沂源猿人遗址的南北旅游专线。

第二,依托孟子山,开发利用稷下学宫这一著名品牌,建设高品位的齐鲁文化会展中心。

第三,利用淄河沿岸的长峪道,以齐鲁文化为基本内容,在淄川区境内建立中国先秦影视制作基地。

总体上说,构建淄博东南部山区文化旅游平台,我们认为前景十分广阔,这可以从多个不同的角度来窥测。

从文化旅游的角度来看,首先,这一地区本身的文化底蕴足以建设一个独立的品牌;其次,这一地区的开发可以带动周边地区的经济发展,可以预见到的是能够形成一个突兀的经济发展圈;其三,从旅游的角度看,在曲阜、泰安和临淄之间,依托古代文化,建设一个现代化的旅游平台,既是对于山东省文化旅游平台建设的进一步扩展,同时,对于齐鲁文化的进一步弘扬广大具有更大的促进作用。

从经济发展的角度看,这一地区在计划经济时代是以传统的山区农业经济发展为主体的。改革开放以后,受经济利益的驱动,山区农业经济的投入与收益相差比例太大,农民出现了两部大分流,一部分走出山门外出创业,一部分开办了地方工业。这两个分流,虽然在很大程度上提高了农民的经济收入,但是,首先造成了这一地区广大农村的有户无人现象,随之严重阻碍了这一地区的城市化建设步伐。对于这一地区的开发,实际上就是一种依托文化资源的区域扶贫方式。通过这一项目的开发建设,带动这一地区的经济发展,必定会极大地促进这一地区的现代化进程。

从产业结构上来看,一方面传统的山区农业很难得到快速的发展,一方面工业的发展对于山区的生态环境又会带来了很大的破坏,与此同时,沉睡了数千年的高品味文化资源却得不到利用。从这一角度来说,这一地区的开发,不仅有利于利用文化优势发展地区经济,而且可以实现产业结构的逐步调整,最大限度地避免农村城市化发展过程中生态环境的破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