鲁迅故乡范文
时间:2023-04-04 18:29:20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鲁迅故乡,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篇1
我们一走进这古镇,街边的商铺热闹非凡,有买绍兴特产——老酒的,有买木扇与其它木制商品的,更有许多的店铺摆着二三十年代的华丽服装。街边的小湖中停泊着许多乌篷船,这些乌篷船,船头向上翘起紧紧地浮在静静的水面上,有几条则轻轻开过坐落于小镇前头的一座拱型桥,疾驰于湖中……这些景象都是这座古色古香的小镇的几道亮丽的风景。
我与表哥先来到了鲁迅祖居,这里挂有鲁迅家的家谱,在这我知道了鲁迅的本名是周树人,他的父亲兄弟也都都姓周,而“鲁迅”只是周树人的一个笔名,他之所以取这个名字是为了感激在家道中落时精心培养他的伟大母亲鲁瑞,才用“鲁”这姓创作了这个笔名。
听导游说,鲁迅的父亲是当过清朝的官吏,家中也一直比较富裕,直到一次科举时祖父因科场舞弊而被罢官入狱,导致家道中落被迫卖掉祖居来还债,鲁迅的父亲不久也病逝了。我们听了都不仅感到有点惋惜。
接着我们又来到了鲁迅故居。这儿有著名的三味书屋和百草园,还有鲁迅的房间,里面放有鲁迅曾用过的被褥、脸盆和鞋子,供游人参观。
鲁迅的纪念馆里,陈列着鲁迅先生的作品和他的经历介绍,它们被印成了画报挂在墙上让游客们瞻仰,这里还有一句著名的格言:“横眉冷对千夫子,俯首甘为孺子牛”。这正是鲁迅先生一生疾恶如仇、爱憎分明的写照。我深深地敬仰鲁迅先生,也牢牢地记住了这句话。
篇2
本报讯作为鲁迅故乡绍兴的作家,如何运用手中之笔艺术地再现在“未庄”生活着的当代“闰土”?绍兴县作家协会的回答是:紧密结合建设文化强县、服务经济中心的主题,围绕富起来了的绍兴人新生活、新追求、新局面,积极创新文学活动的载体,组织文学创作队伍重点帮助扶持反映聚焦纺织产业、进村入户关注“三农”问题、走进南部山区、对话一线劳模、发掘整理村落文化等为题材的创作项目;同时,采取“走出去,请进来”的形式,广泛开展与县域外的国内外文学团体进行交流采风,拓宽全县作协会员的视野;并致力推出经济强县谋求经济新跨越、致力新农村建设题材的精品力作,打响“文学绍兴兵团”品牌。
作为法人社团的绍兴县作家协会于2005年成立,他们坚持正确导向,明确职责,健全机制,鼓励全体会员深入生活,开拓进取,多出作品,使以农村题材为主的文学创作渐入佳境。绍兴现已从一个传统的农业大县发展成“纺织强县”。已拥有200多名会员的绍兴县作协制订各门类的创作计划,科学安排会员以小组或小分队的形式,在过去组织会员到农家“串门三日”、进车间“打工三日”、赴工业区“挂职三日”的基础上,更加紧密了与村厂的联系。现在该作协已在全县19个镇(街道)结成了100多个对子。由此,在田间地头、车间班组一年四季活跃着作家创作采风的身影。该协会与县粮食局联手推出了为期近一年的“粮食杯”文学笔会,启动了“新县城、新记录――百名作家看柯桥”大型采风活动,还积极组织参与反映绍兴县农业综合开发10年成就的采风创作,并将作品结集出版。
在创作中,他们为创作骨干会员做好选题把关、交流等服务,改变过去成书出版,由零星式单兵作战逐步向组合型团队联手相结合的方式迈进。在理性的思考和分析中,大家形成了打响“文学绍兴兵团”品牌的共识。前不久,绍兴县作协主席蒋鑫富与徐志耕合作的长篇报告文学《鉴湖长歌》,作为“文学解读浙江”的创作工程之一,以100个绍兴人亲历25年改革开放的100个故事主题,讴歌了这个伟大时代的伟大进程。该书一经推出,即得到了文学界有关人士的好评。
中国作协副主席、浙江省作协党组书记、主席黄亚洲曾寄语绍兴作家:“希望鲁迅故乡的作家,在创作中要有‘野草’一样旺盛的生命力,在立志写作文学精品时不要有任何的‘彷徨’。”绍兴的作家也决心继续坚持“三贴近”的方向,把今后的文学之路走得更坚实。
篇3
[关键词]《孤独者》;鲁迅;魏晋
《孤独者》开头第一句就很特别“我和魏连受相识一场,回想起来倒也别致,竟是以送殓始,以送殓终”。这是一个暗示:“死亡的轮回”的沉重阴影将笼罩小说人物的命运,以及整篇小说。
小说的叙述也从“送殓”始:魏连受一直跟他的祖母生活在一起,这个祖母其实不是他亲祖母,是他父亲的继母。后来祖母死了,他从城里赶来奔丧。他是有名的洋学堂里出来的异端人物,所以村里的人都很紧张:他来了,能否按照我们的传统规矩办事呢?于是提出三个条件:必须穿孝服、必须跪拜、必须请和尚道士。魏连受来了,大家没想到,他毫不犹豫地很爽气地答应了,而且他装殓祖母的时候,非常地耐心,这些都出乎人们意料之外。但更奇怪的是,当一切都正常进行,许多女人又哭又拜,他作为孝子却一声没响,大家都在哭,他不哭,这就引起了“惊异和不满”,等到大家哭完了,要走散了,“连受却还坐在草荐上沉思。忽然,他流下泪来了,接着就失声,立刻又变成长嚎,像一匹受伤的狼,当深夜在旷野中嗥叫,惨伤里夹杂着愤怒和悲哀。”
根据王瑶先生的提示,很自然地使我们想起了当年的阮籍。据《晋书》记载,阮籍的母亲死的时候,阮籍正在和别人下围棋,他的对手说,你的母亲死了,别下了,赶紧去奔丧吧。但是阮籍说,不行,我们饮酒。既而饮酒二斗,饮完酒后,举声一号,大哭一声,吐血数升,然后说,那些人都是礼俗之士,我要施之以白眼。这个细节跟小说里魏连受的表现非常接近,而且更主要的是,鲁迅曾经说过,秘康、阮籍表面看上去是反礼教的,其实他们是最守礼的。同样的在魏连受那里,他为什么那么耐心地为祖母去装殓呢?他那样放声一哭,说明魏连交是真正讲礼教的,是孝子,他是真孝,他反对的是礼俗。从这里可以看出,魏连受和阮籍不仅在行为方式上很接近,更多的是精神上的接近。进一步我们在魏连受身上看到的,正是鲁迅本人和魏晋文人的相通。魏连受这个人既体现魏晋文人的精神,同时也体现了鲁迅本人的一些精神本质的东西。这里正好找到了一个契合点。
于是,我们发现,鲁迅在《孤独者》这篇小说里,始终突出的是两个感受,而且都是趋于极端的,一个是极端的异类感、一个是极端的绝望感。可以说,鲁迅是把历史上魏晋时代的文人和现实生活中他自己的异类感和绝望感在《孤独者》这里淋漓尽致地表现了出来。《孤独者》的主人公魏连受正是一个异类。小说一开始就说他对人总是爱理不理的,常常喜欢管别人的闲事,所以大家把他像外国人一样看待。而最让人感到异样的是他喜欢发表议论,非常多,而且往往颇奇警。这是典型的魏晋风度,也是典型的鲁迅风度。这样一个异类,与整个的社会是绝对地不相容,开始有种种流言蜚语,结果校长把他解聘,没有饭吃了。于是有一天,“我”在马路边的书摊上发现一本魏连受的书,魏连受嗜书如命,把书拿来卖,就说明他生活陷于绝境了。于是魏连受有一天来到了“我”家里,吞吞吐吐,有话又不说,最后临走的时候,说,你能不能给我找个工作,因为我还要活下去。魏连受是何等骄傲的一个人,他最后这样乞讨工作,是真被逼到无路可走的地步了。所以小说情节的发展带有很大的残酷性,写整个社会怎样对待一个异端,怎样一步一步地剥夺他的一切,到最后,他生存的可能性都失去了。这是社会多数对一个异端者的驱逐――一种非常残酷的驱逐。
这种驱逐显然既有魏晋时代的感受,也有鲁迅自己的感受。小说中出现了“我”这个人物,他有个名字叫申飞,这正是鲁迅曾经用过的笔名。我们明显感觉到“我”对魏连受是非常同情的,非常理解他,然后发现“我”的命运逐渐跟魏连受的命运差不多了。“我”同情魏连受,和他来往,为他的工作奔走,这都成了“我”的罪状。于是报纸上开始有文章攻击“我”了,自然是不指名的,措辞很巧妙,一看就是“我”在挑剔,于是“我”只好一动不动,除了上课之外,关起门来,躲着,有时连烟卷的烟钻出窗隙去,“我”也怕犯了“挑剔”的嫌疑。这个描写显然带有象征性,概括了很多人的境遇。我们也不难从中听到鲁迅的声音,“挑剔”,“躲起来”,这都是鲁迅的境遇。于是我们发现,原来叙事者“我”也是指向鲁迅自己,或者说他也是鲁迅的一部分。当然叙事者“我”和魏连受不完全一样,他更沉稳,善于用自嘲的方式来化解对外部世界的痛苦感受,他也善于掩饰自己的情绪。所以他在讲述魏连受故事的时候,有意控制自己的情感,他把对魏连受的同情收敛在自己感情的最深处、最隐蔽处,偶然闪现一点,更多的是用一种客观的打量、一种平静的讲述来讲。但是这一切,这样一种自嘲的方式,这样一种控制自己的情感、掩饰自己的写作,正是鲁迅的另一面,也是鲁迅的叙事策略。所以我们可以看到,在这里,小说中的“我”和魏连受,即小说叙述者和主人公,他们都是“我”的不同侧面,或者说是“我”内心的两个不同声音。
于是小说展开了魏连受和“我”之间的对话,这种对话其实是鲁迅内心深处的两个“我”的对话。小说的特别之处就在于叙述的故事中,插入了“我”和魏连受的三次对话、三次辩论。每一次讨论,都有一个主题――这种围绕一个主题来互相辩驳的方式,正是魏晋“清谈”的特点,小说写的就是“我”和魏连受两个人在自己房间里清谈,这是其它小说里看不到的。而三次清谈都不是一般地发牢骚,而是把他们现实的痛苦提升到了形而上的层面,在某种意义上说,这是三次玄学讨论:这应该是特别有意思的。
第一个问题是从孩子说起的。从表面看起来是讨论孩子问题,其实争论的是,“人的生存希望”在哪里。魏连受认为有希望,希望在孩子,人的本性是好的,只是后天的环境造成了人的坏,既然是环境造成的,就有改造的可能性。“我”认为不是环境造成的,是人的本性,人的“根苗”就是坏的,无法改造,也就没有希望。这里实际上是从人的本性这个根底上来辩论人的生存有无希望的。两种观点相互质疑和颠覆,这个讨论是没有结论的,所反映的正是鲁迅自己内心的矛盾。
第二次讨论是围绕“孤独”问题展开的。有一天,“我”看见魏连受的样子,觉得很悲凉,却装着微笑说:“你实在亲手造了独头茧,将自己裹在里面了。你应该将世间看得光明些。”这就是说,境由心造,这种孤独处境是自己造成的,因此也可以用自我调整的方式改变。魏连受却说起了祖母:她是我父亲的继母,我跟她是没有血缘关系的,因此虽然我们生活在一起,但我是不理解她的,我和祖母之间是不通的,但是那一天我看到祖母的孤独感时,“我虽然没有分得她的血液,却也许会继承她的运命”。小说结尾,“我”来看魏连受,又感到“我”跟魏连受有某种关系。所以在《孤独者》里,从祖母到魏连受,再到“我”,有一个“孤独者谱系”,这里没有血缘关系,却传承下来了。所以“孤独”不是境由心造,而是本体性的,是命运造成,注定如此的,而且会代代传下去。这是一种对“人的生存状态”的追问――鲁迅总是通过一种现象进行本体的追问,刚才追问生存希望,这里又追问生存状态:这种孤独的生存状态是可以改变的,还是无可改变的宿命,鲁迅自己是矛盾的。
第三个问题就更加深刻。到最后魏连受来求“我”的时候,他说了一句话:“我还得活几天!”说完就走了,“我”没有来得及和他进行对话,但正是这一句话像火一样烙在“我”的心上。于是就有这样一个晚上,“下了一天雪,到夜还没有止,屋外一切静极,静到要听出静的声音来。我在小小的灯火光中闭目枯坐,如见雪花片片飘坠,来增补这一望无际的雪堆”,就想起了小时候跟小朋友一起塑雪罗汉,仿佛看见“雪罗汉的眼睛是用两块小炭嵌出来的,颜色很黑,这一闪动,便变了连受的眼睛。”“我还得活几天,’,仍是雄样的声音;“为什么呢?”这是“我”发自内心向千里之外的魏连受的追问。正在这个时候,咚咚敲门,一个人进来,拿了一封信给卿,打开信,是魏连受来的。这里有一种心灵感应,“我”想着他,他的信来了,而且第一句话就说:“先前,还有人愿意我活几天,我自己也还想活几天的时候,活不下去;现在,大可以无须了,然而要活下去……”就是回答那个问题:你为什么活?这里又提出了“人的存在的意义和价值”的问题。从魏连受的回答,结合他的经历大概有几层意思。第一个层次,是为自己活,为自己某种追求、理想、信仰而活着,魏连受是曾经这样活着过的,人们为什么觉得他是个异端呢?就是因为他是有信仰、有自己的追求的人。但现在他说他活着是因为有人愿意我多活几天。这就是说,他不可能为理想、追求而活着,因为理想完全破灭了。而还要活下去的动力,就来自是有人――例如我的父母、我的朋友、我的孩子希望我活着。这个时候,我活着的全部意义就不是为了我自己,而是为爱我者。这是一种力量,而且是很大的力量,魏连受说,“我愿意为此求乞,为此冻馁,为此寂寞,为此辛苦。”因为我毕竟活得有意义:为爱我者活着。但是,现在爱我者自己也活不下去了,人们也不爱我,不再对我寄予任何希望了。到了连爱我者都不希望我活的时候,人的生存价值己经推到了零度,几乎没有价值了,已经到了底线了,但是我还要反抗,我要反抗这个不可抵抗的命运,我还要活着。这个时候,我为什么活着呢?我只能为那些不愿意我活下去的人活着:你们不是不愿意我活着吗,那我就偏要活着,我就是要让你们因为我的存在而觉得不舒服。这是“为敌人”而活着,这真是太可怕了,这是一个残酷的选择。
于是,就有了最后的“送殓”。魏连受找到了杜师长,一个有权有势的人,他做了杜师长的顾问,这样他就有权有势了,然后他以以毒攻毒的方式来报仇:利用自己掌握的权力,给压迫者以压迫,给侮辱者以侮辱,以其人之道还治其人之身。于是昔日的敌人纷纷向自己磕头打拱,于是面临着“新的宾客、新的馈赠、新的颂扬”,我一个复仇之神践踏着所有的敌人,我胜利了,但是我已经真的失败了。因为“我已经躬行我先前所憎恶,所反对的一切,拒斥我先前所崇仰,所主张的一切了”,我是以背叛我自己和爱我者为代价来取得对敌人的胜利。也就是说,他的复仇就不能不以自我精神的扭曲和毁灭作为代价,并且最后必然导致生命的死亡。最后“我”赶去看魏连受,只能面对他的尸体――“连受很不妥帖地躺着,脚边放一双黄皮鞋,腰边放一柄纸糊的指挥刀,骨瘦如柴的灰黑的脸旁,是一顶金边的军帽。而且有了最后的印象――他在不妥帖的衣冠中,安静地躺着,合着眼,闭了嘴,口角间仿佛含着冰冷的微笑,冷笑着这可笑的死尸。”
这是死者的自我嘲笑,又何尝不是鲁迅的自我警戒?他的爱的哲学与恨的哲学,构成了鲁迅生命本体的一个内在矛盾的。鲁迅显然主张复仇,但他并不回避复仇的严重后果。他看到了为真恨而活着的复仇者,是怎样在杀伤对手的同时又杀伤了自己:这是一把双刃剑。其实魏连受最后的选择,也是鲁迅自己可能设想过的选择。鲁迅在《两地书》里跟许广平这样说过,“为了生存和报复起见,我便什么事都敢做。”按我的理解其中就可能包括魏连受这种复仇方式。
在《孤独者》里,鲁迅就是通过两种声音,叙事者“我”的声音和主人公魏连受的声音互相对峙、互相辩驳,写出了自己内心深处的困惑。所以小说有两个层面,一个是对历史和现实的孤独者命运的考察,但在更深层面上展开的是关于人的生存状态、人的生存希望,以及人的生存意义和价值的思考与驳难,而且我们可以发现,这种讨论是极其彻底的,因为本来为爱我者活着已经是生存意义的底线了,还要追问在底线之后还有没有可能性,就出现了为敌人而活着这样的残酷选择。“活还是不活”,这是哈姆雷特的命题,其实正是人类共同的精神命题,在鲁迅这里是用中国的方式来思考与回答的:他看得很深很远,从历史看到现实,从魏晋时代文人看到他自己的同辈人,这样一种关于人的存在本身的追问,充满了鲁迅式的紧张,灌注着鲁迅式的冷气。
到小说的结尾,人的灵魂被拷打到这个地方已经无法忍受了,到了人所能承受的极限,于是“我快步走着,仿佛要从一种沉重的东西中冲出,但是不能够。耳朵中有什么挣扎着,久之,久之,终于挣扎出来了,隐约像是长嗥,像一匹受伤的狼,当深夜在旷野中嗥叫,惨伤里夹杂着愤怒和悲哀。”
这只受伤的狼,在小说中再次出现,却把那笼罩全篇的面对“死亡的轮回”的绝望挣扎的生命感受螺旋式的推向顶点。这深夜在旷野里发出的长嗥,夹杂着愤怒和悲哀的长嗥,无疑是魏连受的心声,“我”的心声,也是鲁迅自己的心声,可以说是千古文人共同命运的一个象征、一个隐喻。
但“我”还想从这里“挣扎”出来:这正是鲁迅之为鲁迅,他不会停留在某一点上,当绝望与痛苦达到顶端的时候,他又对绝望与痛苦提出了质疑,开始了摆脱绝望与痛苦的新的挣扎――“我的心地就轻松起来,坦然地在潮湿地路上走,月光底下。”最后他由极度的痛苦恢复到平静,更准确地说,是把这种痛苦真正内化,隐藏在心灵的最深处,开始新的挣扎、新的努力,永远不停留地“走”;正是这“轻松”与“坦然”,把前面所有的惊心动魄的追问,全化做了长久的回味与更深远的思索。
鲁迅当年在谈到《孤独者》这篇小说时,曾直言不讳地对他说:“那是写我自己的。”对别的作品鲁迅似乎没有说过这样的话。我们看小说中主人公的这幅肖像:“他是一个短小瘦削的人,长方脸,蓬松的头发和浓黑的须眉占了一脸的小半,只见两眼在黑气里发光”,对照许广平笔下的鲁迅给学生的第一印象:“突然,一个黑影子投进教室里来了。首先惹人注意的便是他那大约有两寸长的头发,粗而且硬,笔挺地竖立着,真当得‘怒发冲冠’的一个‘冲’字”,是不难看出两者的相似――当然,更重要的还是神似。读完这两篇小说,最容易注意到的自然是鲁迅小说的“自我辩驳”的性质,这反映了鲁迅“多疑”思维的特点。他的多疑首先是指向自我的,如日本学者木山英雄先生所言,鲁迅有一种“内攻性冲动”,对自己拥有的全部观念、情感、选择,都要加以“多疑”的审视。如我们在这两篇小说中所看到的他对自己的“漂泊者”的身份与选择,以及他的“复仇”理念,都有一种坚守中的质疑。但他也绝不因为这种质疑而趋向另一极端的绝对肯定,他总是同时观照、构想两个(或更多)不同方向的观念,命题或形象,不断进行质疑、诘难,在肯定与否定之间不断往复,在旋进中将思考引向深入与复杂化。
[参考文献]
[1] 张秀琴.《论鲁迅作品的刚性美》.《北方论丛》2007.3.
[2] 杨新刚.《狂人病愈候补后怎样――感悟〈孤独者〉》.《名作欣赏》,2007.07.
篇4
关键词: 组工干部;教育培训;评估体系;改革完善;路径设想
中图分类号:D262.3 文献标识码:A DOI:10.13677/65-1285/c.2016.02.08
欢迎按以下方式引用:彭世杰.改革完善组工干部教育培训质量评估体系的路径设想[J].克拉玛依学刊,2016(2)43-50.
组工干部教育培训质量评估是指根据组工干部教育培训的目标,通过制订科学规范、切实可行的评估办法和评估指标体系,对组工干部教育培训的需求调研、课程设计、实施过程、培训效果等进行科学评判的过程。《2013―2017年全国组工干部教育培训规划》(以下简称《规划》)指出,要“加强组工干部教育培训机构建设,不断提高培训水平和质量。选好配强组工干部教育培训工作者,加强教育培训,努力提高调查研究、需求分析、培训设计、组织实施和质量评估等能力和水平。”[1]而组工干部教育培训质量评估是整个组工干部教育培训工作的重要一环,是检验和确保组工干部教育培训工作质量的重要手段,具有不可替代的地位和作用。本研究以贯彻落实《规划》精神为出发点,综合运用多种研究方法,在全面回顾和审视浙江嘉兴市组工干部教育培训质量评估工作的基础上,对改革完善组工干部教育培训质量评估体系进行了初步研究和探索。
一、开展组工干部教育培训质量评估的必要性
(一)开展组工干部教育培训质量评估是落实培训规划的必然之选
《规划》指出,要“建立科学有效的培训考核和评估机制,组织学员和有关专家对培训设计、培训实施、培训管理、培训效果等进行评估,并定期对参训学员进行跟踪评估,及时根据评估结果查找不足、改进工作、提高质量。”[1]将“加强质量评估”单独作为一项内容列出,着墨如此之重,这在以往的组工干部教育培训规划中是没有的,可见培训质量评估工作越来越受到重视。因此,贯彻落实《规划》,必然要积极开展组工干部教育培训质量评估工作。
(二)开展组工干部教育培训质量评估是完善培训工作的应有之义
一般来讲,一个完整的培训流程包括培训需求分析、培训方案设计、培训组织实施、培训效果评估4个环节,4者之间密切相关。培训需求分析、培训方案设计、培训组织实施最终要落到培训效果的提升上,而培训效果需要通过特定的评估方法和机制得出。然而在组工干部教育培训工作实践中,往往只注重培训方案设计和培训组织实施两个环节。从完善培训工作意义上来讲,不仅要加强培训需求分析,而且要将开展培训质量评估列为每一个组工干部教育培训项目的必设环节。
(三)开展组工干部教育培训质量评估是提高培训质量的现实之需
组工干部教育培训的目标是培养和造就高素质的组工干部队伍,这一目标需要通过提高培训的质量来实现。构建科学合理的评估指标体系、开展组工干部教育培训质量评估,有利于客观真实地了解组工干部参训后在知识、能力等方面获得的成长和进步,也有利于引导和激励各干部教育培训机构树立质量意识,把办学水平和办学质量作为安身立命之本,深化教学改革,创新培训方式,增强组工干部教育培训的针对性和实效性,不断提升培训质量。
二、组工干部教育培训的特点及质量评估中存在的问题
本次研究采取问卷调查法,面向浙江省嘉兴市、县(市、区)两级组织部门及市级机关部门的组工干部共发放调查问卷323份,回收323份,其中有效问卷308份;同时,本研究还就培训情况及其质量评估相关问题随机选择参加过培训的组工干部进行了半结构式访谈;研究还就组工干部参加培训及其质量评估相关问题进行了结构式访谈。综合以往开展组工干部教育培训的文献资料及调研情况,对组工干部教育培训的特点及质量评估存在的问题进行了梳理和分析。
(一)组工干部教育培训的特点
1.培训方向的政治性
组工干部是从事党的组织工作的主体,在加强领导班子和干部队伍建设、党的基层组织和党员队伍建设等方面肩负着重大责任。加强组工干部培训,不断提高其理论素质和业务水平,是促进组工干部内强素质、外树形象的内在要求,对进一步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建设学习型政党、推进党的建设、加快全市经济社会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因此,开展组工干部教育培训必须牢牢把握培训方向上的政治性,在培训目标、组织、实施、保障等过程中始终贯彻政治性要求,致力于培养又红又专、讲党性、重品行、作表率的新时期组工干部。开展组工干部教育培训质量评估工作也应该体现这样的导向。
2.培训内容的实战性
由于组织人事工作的政策性、业务性、操作性很强,组工干部教育培训在内容安排上往往以提升组工干部业务素质为主,既包括对最新组织人事政策的解读,又包括如何根据政策开展实务操作,注重实际、实用、实效,具有较强的实战性。这一特点在此次问卷调查中也得到了充分印证,3年内参加过组工干部教育培训的138名干部中,在对“培训内容”(多项选择)的回答中,选择“组工业务知识能力教育”的人数最多,共108人,占78.3%,远远高于其他选项的人数。(见图1)另外,从嘉兴市举办的最近一期全市组工干部能力素质专题培训班来看,5天的培训时间一共安排了16门课程,其中,以干部选拔任用工作、人才工作、基层组织建设等为主题的组工相关业务课程10门,占总课程的63%,这也充分印证了培训内容上的实战性特点。
3.培训时间的短期性
由于组织人事部门普遍存在人员紧张、事务繁多的现象,因此在组织开展组工干部教育培训班时往往会压缩培训时间。在此次问卷调查中,3年内参加过组工干部教育培训的138名干部中,培训时间为1周之内占比82%,1周至1个月的占比4%,1至3个月的占比13%;3个月以上的占比1%。(见图2)调查说明,当前组工干部教育培训主要以1周之内的短期培训为主。培训时间偏短,导致工作中往往只注重培训的组织实施,而忽略培训质量评估工作的开展或对培训质量评估工作重视程度不够。
4.培训对象的多样性
培训对象既有来自嘉兴市、县两级党委组织部门的组工干部,也包括市级机关各单位的组工干部。同时,培训对象在年龄、学历、职级等方面均存在显著差异性。(见图3、4、5)可见,组工干部教育培训的对象具有多样性。
(二)组工干部教育培训质量评估工作存在的问题
1.思想上不够重视
组工干部教育培训质量的提高事关组工干部整体素质和综合能力的提高。从实践来看,无论是主管部门还是培训机构,对组工干部教育培训质量评估的重要性认识都不够。主管部门认为培训质量主要由培训机构负责抓好落实,未进行有效监督;而培训机构因上级主管部门未作具体要求,重视程度不够,甚至认为开展质量评估工作没有什么实质意义,因而没有将这项工作提上议事日程。从这次访谈反馈的情况来看,各地各单位普遍认为组工干部教育培训开展偏少,对质量评估思想上重视不够,存在重培训、轻评估的现象。
2.实践中开展不广泛
根据问卷调查,在对“培训评估情况”(多项选择)的回答中,没有进行过评估的占42%;而进行过评估的,大多也只是对课程设置、授课师资、学习效果等方面进行单方面评估,进行过综合评估的仅占20%。(如图6)这表明组工干部教育培训质量评估工作开展的覆盖面并不广,评估重点以培训实施环节为主,一般在项目结束时由培训机构通过问卷形式进行评估。
3.操作上不平衡
评估工作应该贯穿培训项目策划、实施的全过程,但目前评估工作存在覆盖面相对较窄的问题:一是重反映层面和学习层面的评估,轻行为层面和绩效层面的评估。主要侧重于对培训期间学员反映和学习情况的评估,很少对学员行为变化和工作绩效影响进行评估。二是重训后评估,轻训前和训中评估。基本上是在培训结束时开展评估,训前评估基本上没有开展,训中评估也较为简单,导致很难准确掌握学员的培训需求,对培训计划的执行情况也难以有效监控。三是重即时评估,轻中期和长期评估。评估工作往往终止于培训结束时开展的评估,而学员返回工作岗位一段时间后(3―12个月)进行的中长期评估则仍处于空白状态。
4.保障上存在欠缺
评估工作的开展,要靠科学的指标体系、评估手段和工作人员作为保障,事实上这方面还存在明显欠缺。主要表现在:一是评估指标不全面。调查中被调查对象普遍认为,现有指标以培训过程管理和培训对象满意度评价为主,而对培训需求调查、培训计划制订、培训长远效果等环节涉及不足。二是评估手段不科学。评估工作基本还停留在人工和纸质阶段,信息化程度较低,问卷调查面对面,数据统计靠手工,导致数据的收集、整理和存储耗费大量人力和时间。三是评估人员不专业。由于评估工作本身的复杂性和专业性,决定了评估工作人员需要具备一定的理论素养和专业知识。实际上当前从事干部教育培训工作的人手本身就比较紧张,专业评估人员更是缺乏,现有人员也少有对评估工作有深入研究和把握的。
三、改革完善组工干部教育培训质量评估体系的路径设想
根据《规划》要求,参考此次调研成果,开展组工干部教育培训质量评估应在明确评估主体的基础上建立科学合理的评估指标体系,规范操作流程,健全评估工作机制,以评促改,以评促建,切实提高培训质量和效益。
(一)树立正确的评估理念
理念是行动的先导,没有科学的理念作为指导,实践就会迷失方向。开展组工干部教育培训质量评估,首先要破除传统的“只教不评”“重培训、轻评估”的陈旧理念,从思想上高度重视,采取切实可行的措施,推动组工干部教育培训质量评估工作科学、有序开展。组工干部教育培训的目的是为了提高组工干部的理论素养、党性修养和业务能力,更好地服务于组工干部工作。而培训是否达到预期目标、成效如何,离不开对培训项目的质量评估。通过质量评估,可以发现培训中出现的问题和不足,归纳经验和教训,帮助改进培训方式,为今后的培训工作提供重要依据。基于质量评估工作在组工干部教育培训中的重要作用,一是必须从思想上高度重视,树立“凡培训必评估”的理念;二是要加强对组工干部教育培训质量评估工作的理论研究,围绕组工干部成长的规律和路径以及开展组工干部教育培训的目的、任务、方法、手段、评估等主题,开展系统性、战略性、前瞻性研究,形成一批理论研究成果,为组工干部教育培训质量评估奠定坚实的理论基础。
(二)确立科学的评估原则
根据对组工干部教育培训的特点及其培训质量评估工作中存在问题的分析,在开展组工干部教育培训质量评估工作时应遵循以下原则:
1.突出组工培训特点
与一般的干部教育培训相比,组工干部教育培训有其自身的特点,如前面讲到的培训方向的政治性、培训内容的实战性,等等。在开展组工干部教育培训质量评估工作中,要充分考虑这些特点,确立相应的评估指标。
2.评估指标简洁、通用
组工干部教育培训具有培训时间的短期性特点,一般课程安排比较紧凑,不宜再开展复杂的培训质量评估工作。同时,组工干部在人员构成上的复杂性,也不宜分门别类地开展培训质量评估工作,因此在设置组工干部教育培训质量评估指标体系时应尽量简洁、通用,做到既能科学评估培训质量,又不会因质量评估工作而牵涉过多的人力和时间。
3.注重培训全程评估
当前,组工干部教育培训质量评估在评估内容上主要集中在对培训内容、方式、师资、保障等方面的评估。实际上,组工干部教育培训质量评估应该是全过程评估,除了上述相关内容以外,还要包括培训前的需求调研、方案设计以及培训后学员素质、能力、工作绩效方面的变化等。
4.加强评估信息反馈
组工干部教育培训质量评估的目的不是为了评估而评估,而是通过评估查找和发现问题,进而不断加强和改进评估方法,促进培训质量的不断提升。当前,组工干部教育培训质量评估往往止步于评估结果的汇总,缺少对评估信息的反馈,因而在实践中很难起到推动培训质量提高的作用。因此,在评估中必须体现这一导向。
(三)选取合理的评估内容
根据调查中反映的组工干部教育培训质量评估工作中重反映层面和学习层面、轻行为层面和绩效层面,重训后评估、轻训前和训中评估,重即时评估、轻中期和长期评估等方面的问题,此次研究在设置评估内容时将其向前、向后分别延伸,确定组工干部教育培训质量评估包含对培训方案的评估、对培训实施的评估、对培训保障的评估、对培训效果的评估4个环节。
1.对培训方案的评估
当前,组工干部教育培训质量评估往往都会忽视对这一环节的评估。实际上,开展培训需求调研、了解组织及学员的培训需求,是设计、策划培训项目的依据,这决定着能否设计、策划出高质量的培训项目方案;而培训项目方案的质量,又在很大程度上决定着培训组织实施的质量和培训的实际成效。因此,必须将培训前的需求调研和方案设计纳入评估范畴。
2.对培训实施的评估
培训实施是培训方案的落实环节,包含培训的管理与服务、教师教学水平和教学态度等,由此可对培训机构进行能力水平的认定。
3.对培训保障的评估
培训保障是组工干部参训期间获得的教学设施、住宿、餐饮等方面的保障水平。教学设施(教师环境、多媒体设备、桌椅等)的质量、食宿条件的好坏,也直接影响对培训质量的评估。
4.对培训效果的评估
当前在实践中对这一环节重视程度还远远不够。事实上,培训的最终目的应该通过培训后学员在知识、能力、素质等方面的效果得以体现。这一环节理应纳入组工干部教育培训质量评估范畴,并加大其所占比重。
(四)构建规范的指标体系
基于以上考虑,此次研究将对培训方案、培训实施、培训保障、培训效果的评估列为组工干部教育培训质量评估体系的4项一级指标。其中,对培训方案的评估包括培训需求调研、培训方案设计两个方面,对培训实施的评估包括教学内容、教学材料、教学方法、教学师资、教学管理5个方面,对培训保障的评估包括教学设施、教学保障两个方面,对培训效果的评估包括工作态度、工作能力、工作绩效3个方面。在此基础上,就相关指标进行了进一步细化,并由此设计了一份组工干部教育培训质量评估指标体系。(见表1)
(五)形成有效的评估方法
在构建组工干部教育培训质量评估指标体系的基础上,确立科学的评估方法,通过对训前、训中、训后的全程培训评估,实现对培训过程的全程控制,从而使培训需求更加准确、培训计划更加符合实际需要、培训内容方式更加相得益彰,促进培训质量的不断提升。
1.评估主体
由于组工干部教育培训涉及组织部门、主办单位、学员单位、学员个人等多个主体,各个主体在培训过程的不同阶段承担着不同的职责,因此,将组织部门、主办单位、学员单位、学员个人共同确立为组工干部教育培训质量评估主体,在培训的不同阶段负责对相关内容进行评估。
2.评估方法
按照全程评估的理念,根据确立的组工干部教育培训质量评估指标体系,分3次对培训项目进行评估,每次评估的内容和评估的主体不同。同时,根据评估内容在整个培训项目中的重要程度分别确定不同的分值(3次评估的总分值为100分),各评估主体确定不同的权重,综合3次评估的结果后作为最终评估结果(见表2)。3次评估开展情况如下:
第一次:训前评估(10分)。在培训方案制订后到实施前开展,由组织部门、主办单位对培训需求调研和培训方案设计情况进行评估,评估的一级指标为“培训方案”,其中组织部门和主办单位分值分别为A1、A2,二者权重比例为3∶2。
第二次:训中评估(50分)。在培训进行中至结束的时候,由参训学员、组织部门、主办单位对培训实施和培训保障情况进行评估,评估的一级指标为“培训实施”和“培训保障”,其中参训学员、组织部门、主办单位分值分别为B1、B2、B3,3者权重比例为5∶3∶2。
第三次:训后评估(40分)。在培训结束后3个月左右,由参训学员、参训学员所在单位对培训效果进行评估,评估的一级指标为“培训效果”,其中参训学员、参训学员所在单位分值分别为C1、C2,二者权重比例为2∶3。
3.计算方法
组工干部教育培训质量评估最终分值为3次评估分值的总和,其计算公式为:最终分值M=训前评估分值M1(A1×0.06+A2×0.04)+训中评估分值M2(B1×0.25+B2×0.15+B3×0.1)+训后评估分值M3(C1×0.16+C2×0.24)。
(六)建立全面的反馈机制
开展组工干部教育培训质量评估是手段,其目的是确保组工干部教育培训质量,促进相关工作开展。如果评估的结果得不到有效利用,那么必将导致评估流于形式。针对调研中反映的评而不用、评用脱节的问题,建议应在评估结束后做好信息反馈、结果运用等方面工作。
1.建立评估结果公布制度
组织部门、主办单位要对组工干部教育培训质量评估数据进行分析,将评估结论及时反馈给培训机构,促使培训机构认真研究评估中存在的问题,并及时改进提高。
2.建立培训质量评估档案
评估结果是衡量培训机构办学质量和水平的重要依据,对组工干部教育培训质量评估工作的组织过程、重要结论和整改意见都要准确予以记载,并以适当方式在一定范围内予以公布,增强外部力量对培训机构的监督。
3.建立激励约束机制
对学员反映较好、培训质量较高的组工干部教育培训班、培训项目,要进行表彰奖励。对评估中发现的问题,属于方案设计环节的,要及时进行调整完善;属于实施环节的,要帮助培训机构查找问题,并要求限期整改。同时,要根据评估结果,确定培训机构的培训质量和星级档次,作为今后选择组工干部教育培训合作机构的重要依据。
总之,教育培训是提升党员干部综合素质的重要手段。对组工干部教育培训质量进行评估是提高组工干部教育培训质量的重要保障。教育培训质量评估体系还需经过不断实践和长期调研,加强改革,进一步健全和完善。
篇5
【关键词】鲁迅;莫言;闰土;暖姑;归乡
故乡是文学作品里说不尽的话题。在故乡塑起的童年,在故乡经历的成长,在故乡怀念的亲人,是我们无论走到多远的地方也无法改变的。在鲁迅《故乡》中,读者会发现小说中的一个内在情节模式,即作为当代的一个觉醒的知识分子的“我”,为追求心中的理想而离开落后封建的家乡。然而,“我”所追寻的心中的梦,在当时的社会并没有提供给“我”现实的条件,繁华的都市没有我想要的精神世界,面对理想的破灭和生活的艰辛,带着满身的疲惫重新回到家乡,希望归乡能带给自己些许安慰。但故乡也时过境迁,历经的改变早已不是儿时的记忆,使我在失望中再度离去。钱理群先生认为,鲁迅小说中的这种情节模式为“离去――归来――再离去”的模式,也可称为“归乡”模式。
在品读莫言的《白狗秋千架》时,读者会发现在这篇小说中也体现了“归乡”模式。作者莫言,用第一叙述者“我”的身份讲述我离乡的原因,和归乡再遇“暖”后内心的彷徨和失落。在“归乡”模式中,《故乡》容纳了我和闰土的少年友谊。《白狗秋千架》则讲诉了我和暖曾经那段朦胧的恋爱,这两者都是故乡美好生活的一部分。但闰土和暖的改变使作者发出了对“人性”问题的思考和质问。《白狗秋千架》和《故乡》两部作品所体现出的异同之处,不禁让读者对“归乡”这个模式有了更多的深思。
一、记忆中的“人”与“乡”
对于走出家乡的游子,思乡是一个自然而然的情绪。当现实中的不尽如意和失落感充满了游子的生活时,家乡的记忆就被思乡的感觉慢慢唤起,归乡仿佛也成为寻找慰藉的一种选择。在鲁迅的《故乡》里,我对故乡的记忆被唤起时,故乡是一个五彩缤纷充满神奇的地方。在故乡中有深蓝色的天空,有碧绿可口的西瓜,有金黄色圆圆的月亮,还有我的记忆中少年闰土。少年的闰土是生活在大自然里的顽童,他纯真可爱,没有受到封建礼教的侵害,我们之间没有等级的观念,少年的闰土是自然的,在他的脑海里充满着丰富的向想象力。在少年闰土的世界里,连贝壳也是无比的美丽的。闰土的银项圈,可爱的紫色笑脸,站在瓜地里。他的小英雄形象是《故乡》中“我”最美丽的回忆。高密东北乡是《白狗秋千架》中主人公“我”的家乡。记忆里的家乡是热闹的,那时我对暖的爱慕,和暖在一起的日子,是我青少年时家乡中最美的感受,是对家乡记忆中无法抹去的美丽。少年的我,对暖有着朦胧地爱意。“我”喜欢暖的明亮的双眸,喜欢她的漂亮。我带着几分的色彩,打趣的叫她小姑。少年的暖是活泼,充满活力的女孩,是村中男子爱慕的对象。
二、现实中的“人”与“乡”
作为一个从乡土走出来的知识分子,一个在家乡长大的作家,鲁迅和莫言常常从故乡出发来审视社会。童年成长的经验,往往成为写作的重要题材。这一题材的出现,表现出作者对家乡的爱和思念,也正是因为爱和思念当我鼓起勇气回家时,家乡人的变化才使作者痛苦悲凉。
在《故乡》一开篇,“我”回到别了二十余年的家乡,家乡却变了模样。那时的家乡是阴晦的深冬,快到故乡时,冷风不断的吹进船内。“我”向外看到的家乡的景色是一片萧条,暗黄的天底下,是“我”那没有一丝生气和活力的家乡。“我”甚至在怀疑这是我曾经的家乡么,这是我记忆中的家乡么。记忆的故乡和现实的故乡的鲜明对比,让“我”的心中充满了悲凉,阔别二十余年后,我再见到的闰土,他的身体长高了,但眼神却麻木了,记忆中的紫色圆脸也变的灰黄,连手都变得又粗又笨像松树皮。成年的闰土没有了我记忆中闰土的影子。面对记忆里熟悉而现实中又陌生的闰土,“我”带着兴奋又有些尴尬的心情,叫了一声:“阿!闰土哥,――你来了?”。可我的闰土哥,早已被封建那吃人的礼教,被礼教中的等级关系侵蚀,他对我说了一声:“老爷!”。在这一句“老爷”让文中的“我”明白,少年富有活力的闰土以离我远去,我们中间隔着的是一堵无声的墙。
无独有偶,莫言的《白狗秋千架》中的“我”,虽不是对自己生活状态的描述,但作者莫言依旧以第一叙述者的身份。以“我”在父亲再三的催促下而归乡的知识分子的身份,讲述了暖生活的变化对“我”影响。一别十年,“我”在父亲的再三嘱咐下回到了故乡。在令人窒息的热夏,在桥上,“我”看到从远处蹒跚走来一个人影,这个人影艰辛的走来。这个人影身上搭着一大捆高粱叶子,她步子蹒跚而来,沉沉的高粱叶压弯了她的身体。在如此闷热的夏季,这个人依旧干着沉重的农活。这个人穿着蓝色的褂子,黑色的裤子,黄色的胶鞋。尽管她离我越来越近,如果不是她歪下的辫子,我无法分辨出她是女人。而且这个在夏日里劳作的人,偏偏是又是暖。当“我”自欺欺人的问她,过的还好么时,她的回答是让我沉默和辛酸的。她尖锐的回答说:“怎么会错呢?有饭吃,有衣穿,有男人,有孩子,除了缺一只眼,什么都不缺,这不就是‘不错’吗?”暖的回答里,透着对生活彻骨的悲伤,和对命运安排的无奈。这时候的我是懦弱的逃避,我似乎无法在面对暖,我心中的忐忑不安,分分秒秒都催促着我快点的离开。
三、现实中的“人”与“我”
在鲁迅的文学生涯中,他把“国民性”的思考贯彻在文章中,提出“为人生”的主题。问起鲁迅为什么做起小说来,鲁迅回答是,他仍然怀着多年以前的“启蒙主义”的思想,要改良人生,写作是为人生的观点。在品读《故乡》中,我们不难发现,鲁迅的一贯思想。除了他对旧中国和传统文化中的封建礼教弊端的鞭挞外,还向读者展示了,鲁迅对于人与人之间的孤独冷漠,思想上的隔阂的反映。突出了他对“国民性”问题的思索,以及他对农民问题的关注。
同样,有关“人性”问题的思考,《白狗秋千架》也有着深刻的解读。小说中归乡后的“我”,看到暖不再是年少时那样貌美纯真、对爱情充满幻想的女子,她变成一个在闷热地令人窒息的夏日,仍在劳作的妇女。她与我的归乡后的初次见面,语言辛辣,在尖刻的话语中充满了怨恨,但又有着对命运听天由命的叹息。暖的个人命运的悲惨转变,看上去是秋千架上,由于我造成的偶然事故,但在品读时,读者会发现,秋千架也可以看成乡土社会的人生中由于偶然性造成的无法抗拒的厄运。
《故乡》和《白狗秋千架》在“归乡”这一情节结构模式中,共同审视了农村社会存在的问题。表达了“我”离开而又归来的心境。在文章的最后,鲁迅和莫言又共同发出了对未来希望的呼唤,在不同的事物中寄托了自己的对未来的希望。《故乡》与《白狗秋千架》,在同样的情节结构模式中,两部作品都采用同样的叙述视角。同时两篇文章的作者同样采用了限知视角第一人称“我”,也同样描写了一个人的变化对文“我”的影响。在《故乡》中,闰土的改变是封建社会的对他腐蚀的结果。而《白狗秋千架》中的暖人生的变化,却是由于“我”的过错让暖从高高荡起的秋千架上摔下,使暖失一只明亮的眼睛,失去了美丽的容貌造成的。虽然两者的原因不同,描述的对象不同。但都让文中的“我”对归乡后的心情充满了失落感,侧面叙述了在历经变革的年代里农民存在的问题,体现了现代知识分子对自我定位的迷茫,以及对自我精神的探索与追寻。
参考文献
[1] 钱理群,温儒敏,吴福辉.中国现代文学三十年(修订本)[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89.
[2] 鲁迅.鲁迅全集(第1卷)[M].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2005.
[3] 莫言.白狗秋千架[M].上海:上海文艺出版社,2012.
[4] 鲁迅.我怎么做起小说来[A].鲁迅全集(第6卷)[M].北京:人民大学出版社,1981.
篇6
一、授课思路上一定要注意深入浅出
以鲁迅的文章《风筝》为例,要当作鲁迅的作品来教,而不应当简单地当作一般的文学作品对待。对于鲁迅的生平、主要著作及《风筝》的写作背景等应当涉及。但如果按一般程序:作家作品、背景介绍、字词教学、文本解读、美点探究、延伸拓展,则又会显得呆板、枯燥。可以换一个思路:不妨先不介绍鲁迅,先从文本入手,从文本语言文字的解读出发,去感受作品所描绘的文学形象,进而理解文本的思想内容。
作品思想的深邃,选材的精巧,结构的别致,加上语言运用的高超的艺术功力,使《风筝》这篇作品不仅具有深沉的思想力量,而且具有强烈的艺术感染力。那么在这时候再去探究作者、作者的生平、作者的家世、作品所折射出的思想内涵,学生就会有兴趣,探究的结果会使他们感受到鲁迅先生的人格美、人情美。他们会情不自禁地爱上鲁迅,为以后更进一步学习鲁迅先生的作品打下良好的心理基础。
二、倡导联读,运用比较法
语文教学中,比较的方法可以说无处不在。这种方法在鲁迅作品教学实践中,是一个有效的途径。因为鲁迅作品中主题的相互关联与暗合的现象大量存在。如鲁迅的一生是对奴性宣战的一生,《阿Q正传》中阿Q在大堂受审时,知道审问者有些来历,膝关节便自然而然的宽松,跪了下去,虽然别人吆喝他不要跪,但总觉得站不住,终于由蹲下趁势跪下了。而在《灯下漫笔》中,鲁迅更是一针见血地写道:“中国人向来就没有争到过‘人’的价格,至多不过是奴隶。”而事实上,鲁迅多种文体的作品,尤其是小说和杂文,尽管题材、结构、表达方式不同,但思想内涵却是反复表现的,互为印证。鲁迅小说通过对艺术典型的生动描画来批判国民弱民,这恰恰是杂文的形象化;而杂文则意旨更明显,表达更直接,那正是小说的注释。对学生而言,比较法常常会给他们带来豁然开朗的感觉,与顿悟相伴的学习本身就具有奖励的性质,极大的调动学生的阅读兴趣。
三、中学语文教师要加强与鲁迅研究界的联系,及时使学术成果反映到中学鲁迅作品教学之中,增加鲁迅作品教学的生气,活跃鲁迅作品教学课堂
“”结束以后,鲁迅研究突破了30年来的政治图解模式,逐渐扭转把鲁迅思想一味紧贴文艺思想的倾向,力图还原鲁迅以本来面目。但中学鲁迅作品教学与鲁迅研究界多年隔绝,使得新的研究成果不能及时进入中学鲁迅作品教学。改革开放后的相当长的时间里,关于中学鲁迅作品的思想主题教学,基本沿用五六十年代的阶级分析方法,进行抽象政治观念的说教。这就造成了一个尴尬的现象,在中学语文界,一方面,大家都承认鲁迅及其作品的伟大,另一方面,却有许多教师和学生不喜欢鲁迅和他的作品,认为其作品“深奥”“难懂”“怪僻”;其人尖刻,爱骂人,动不动就对人“打棍子”“扣帽子”。所以,有一部分教师比较抵触鲁迅作品,对鲁迅作品教学不是积极钻研,而是消极应付,以致中学鲁迅作品教学课堂气氛沉闷,缺乏生气。这直接影响了中学语文教学的整体效率,也影响了鲁迅这一世纪精神遗产的有效传播和继承。
篇7
二十年来于故乡的怀抱中嬉戏,从来不曾想过自己终有一天会离开这个熟悉的地方。远离那熟悉的土地、相知相识的伙伴,还有那生我养我的父母,尽管没有想过,可一切还是那样悄无声息的发生了,而且一切都是那么突然,却又是那么的自然,我不知道有一天当我归去时是否会像鲁迅一样感慨:你看到的是变了的一切,而别人看到的是变了的你,月光下的故事已然成为永久的追忆,儿时的伙伴促膝而坐也如不曾相识——这就是故乡。也许这仅仅是鲁迅眼中的故乡,毕竟时代已经变了,因此我们永远都不可能再奢求另一个鲁迅出现。
有人讲,乡愁是一种空间上的阻隔,是一种距离上的遥远。当人们远离了那片故土之后,自然而然地便开始怀念起那片故土,这是人的本性。大自然告诉我们狐死必守丘,而叶落归根又一直是影响了中国人几千年的一种传统思想,它有一种根深蒂故的作用。可是难道故乡真的就只是那一方故土吗,我默然。从小到大我第一次开始认真的思考这个问题,可是我却找不到一丝慰藉。席勒说,哪里给我爱,哪里就是我的故乡。那么我离开的那方故土毫无疑问就是我的故乡,而我追忆的也应该是那方土地,甚至于那里的一草一木,一砖一瓦,可是现实真的是那样吗,我怀疑了,但又不知道为什么怀疑。那是一种心伤的刺痛,而且更多的是一种迷茫。
可是渐渐地我发现现实并不是单纯的恋物,而更多的是一种对逝去韶光的追忆,人们怀念故乡,我相信更多的是对童年的一种留恋,是对时间飞逝的一种无奈亦或是一种感慨吧。毕竟当一个人回到故乡时多少都会有一种物是人非的惆怅与凄婉。故乡在变,事物在变,我想纵使我从未离开过这片土地,这一切依然会变,而在记忆中的故乡多半是不变的,就像儿时嬉戏的小河在记忆中永远是那么清澈,鱼儿会时不时地来咬自己或同伴的脚丫,痒痒的却很舒服、很幸福。永远不会有人把一条浮着垃圾散着臭气的河流放在自己最宝贵的关于故乡的记忆中。于是故乡在记忆中永远是那样完美,那样纯洁。而那种纯洁与完美是我们儿时脑海中的一种自然构像。因此与其说我们是在追忆故乡不如说是在追忆童年,追忆那段逝去的美好。
篇8
在过年之前,我曾设想过很多新年计划。如与父母好好的到处游玩、全家吃顿团圆饭,还是好好的玩一天电脑。我沉思了,经过三番四次的思索,我决定回家乡。那是一种多么美好的事,多么温馨的感觉。
我真的很怀念故乡,特别是冬天,不管怎么玩都别有一番风趣。童年中最快乐的就数玩雪了!那些雪花飘飘淡淡的落下,总是使人陶醉。使人联想到世界各地,人在此,心却早已随着雪花飘飘自我。那感觉真爽!其实,过年有很多种玩法,有时去亲戚家拜年,正好又可以与小侄儿、下外甥等人玩。把人埋成雪人,在雪地里打滚,看着那一双双冻得通红的小手,赶紧去烤火,其实心里却是热乎乎的。有时父母会给我们这些小孩少许的钱,隔壁家邻居的小孩——丁涛,总是拿着钱去买零食。我们总是亲密的叫他:国宝,熊猫。像我这样的“猴子”通常都是买鞭炮,爆竹等。还记得有一次,我与伙伴们比赛扔鞭炮,其实都是吓唬别人的。勇敢的人往往点燃鞭炮后,迟疑几秒钟再扔,百试百灵,从未受伤。而我呢!拿起鞭炮就扔,伙伴则嘲笑道:“胆小鬼,扔什么扔,等一下嘛!”“碰”我被鞭炮炸到了,这时才发现自己上当了!手虽然火辣辣的疼,心里却是美滋滋的。叶骥最勇敢,居然叫我把鞭炮扔进他的衣服里面。我愣了愣!要我用鞭炮放进我最好的朋友衣服了,我办不到。他大声嚷嚷道:“别犹豫了,快点,干脆点!”我只好把鞭炮慢慢放进他的衣服里。“碰”的一声鞭炮爆炸了,他被炸出了血,明明痛得要命,可还是装做一副若无其事的样子。那样子真酷!威风凛凛,真英雄!
说到怀念故乡,我也不禁想起鲁迅先生笔下的《故乡》,那篇小说写得具体生动,写了少年闰土和中年闰土。虽然对比过于鲜明,但真的很不错!比起我来,鲁迅先生更是怀念故乡,比起我来,鲁迅先生更加不幸!毕竟我回家乡的机会很多,则鲁迅先生才回去了一次!
故乡真的很值得怀念!我清楚的记得我的一位老师曾说过:“故乡不可忘,乡音更不允许忘记,如果我的孩子有朝一日藐视了他的家乡,我第一个把他赶出家门。”对,没错!
篇9
在中学语文教材中,鲁迅的作品占有非常重要的地位,其作品数量也渐为古今中外名家之首。但由于鲁迅的作品既富于思想深度,又比较重视行文的技巧,在实际教学过程中,教师们普遍认为鲁迅的文章往往比较难教,学生则觉得较难理解。在教学中,我发现抛锚式教学是一个比较好的策略。其主要的方法,就是从组织“有感染力的真实事件或真实问题”入手来展开教学,鼓励学生自主学习和协作学习,并在此过程中寻求对作品的理解。
抛锚式教学的过程结构可用以下简式表示:
创设情境确定问题自主学习协作学习效果评价
一、创设情境
所谓创设情境,就是使学生的学习能在和现实情况基本一致或相类似的情境中发生。
建构主义认为,学习者要想完成对所学知识的意义建构,即达到对该知识所反映事物的性质、规律以及该事物与其它事物之间联系的深刻理解,最好的办法是让学习者到现实世界的真实环境中去感受、去体验,通过获取直接经验来学习,而不是仅仅聆听教师关于这种经验的介绍和讲解。抛锚式教学的最基本要求,就是要创设一个有感染力的真实事件或问题的情景,也就是设计一个宏观情境下的“锚”。
二、确定问题
在上述情境下,选择出与当前学习主题密切相关的真实性事件或问题作为学习的中心内容,让学生面临一个需要立即去解决的现实问题。选出的事件或问题就是“锚”,这一环节的作用就是“抛锚”。
例如《记念刘和珍君》一课,根据“抛锚”这一思路,我们可以先让学生思考以下几个问题:
1.刘和珍是什么人?为什么要纪念她?请在文中找出刘和珍不平凡的事迹来。
2.这篇文章浓缩了作者的真切的感情。你能了解这种情感是怎样的吗?请在文中找出作者所寄予的深厚感情。
这两个问题相当于为学生设计相应的有感染力的真实事件或真实的问题——一个“真实宏观情境”的“锚”。而这些问题都是学生比较容易感兴趣的,并且也能从课文中寻找答案。有了这些设计,学生理解课文就容易多了。事件清楚了,作者的思想感情基调就一目了然,而文章的教学难点也就可以迎刃而解。
三、自主学习
在抛锚式教学中,不是由教师直接告诉学生应当如何去解决面临的问题,而是由教师向学生提供解决该问题的有关线索,鼓励学生围绕“锚”自己发现解决问题的方法,如收集信息、确定完成任务的子目标、利用并评价有关信息与材料、提出解决问题的假设等。教师则应在学生遇到困难时提供一定的“脚手架”,以使学生的理解进一步深入。
例如,《祝福》运用了鲁迅小说最常用的“归乡”模式,这种情节结构模式的特点是:叙述者在讲述他人的故事的同时,也在讲述自己的故事,两者互相渗透,构成一个复调。作者选择了一个独特的视角,采用了第一人称叙述方式。在这里,恰当的视角是作者展开故事与读者理解作品的关键。在《祝福》中,作者为什么选择“我”这一个远离故乡的知识分子作为叙述人,而不用其他人,如鲁四老爷、四婶、冲茶的短工或是柳妈呢?在学习中,可让学生围绕着这个“锚”去收集材料,从而获得对作品的理解。
四、协作学习
讨论、交流,通过不同观点的交锋,补充、修正、加深每个学生对当前问题的理解,这是协作学习的要旨。在学生自主学习的同时,应该鼓励师生之间、生生之间(特别是后者)的讨论或对话,从多个角度寻求解决“锚”中问题的可能办法,提高学生的合作、交流的能力。例如,《故乡》一文中写了三个“故乡”:一个是回忆中的,一个是现实的,一个是理想中的。小说突出描绘的是现实的故乡。现实的“故乡”是什么样子呢?它与回忆中的和理想中的故乡有什么内在的联系呢?它是由哪些不同的人及其精神关系构成的呢?怎样概括自己对这个“故乡”的具体感受呢?“故乡”与鲁迅心目中的“祖国”有何关系呢?这些问题,就需要通过同学之间和师生之间的合作和交流,才能达到对作品的充分的理解。
五、效果评价
篇10
关键词:鲁迅 《呐喊》 儿童形象
中图分类号:I21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5312(2009)11-
鲁迅是现代伟大的文学家、思想家、革命家,同时也是儿童文学的奠基人。鲁迅是很爱孩子的,他认为作为长者,要“自己背着因袭的重担,肩住了黑暗的闸门,放他们到宽阔光明的地方去;此后幸福的度日,合理的做人”。①但这种对儿童的爱又是矛盾而困惑的,因为他时时看到儿童沾染了成人世界的恶俗,不知不觉中被扼杀了纯真的天性,变得麻木而可憎。鲁迅在谈到他的小说题材时曾经说过:“我的取材,多采自病态社会中的不幸的人们中,意思是在揭出病苦,引起疗救的注意。”②他对少年儿童形象的刻画亦是如此,儿童永远是鲁迅于绝望中寄托的希望,虽然也有无奈和动摇,但这渺茫的希望却是拯救中国最大的希望。
一、聪慧纯真的儿童形象
《社戏》中的“我”因为母亲回祖母家消夏的原因,来到“乐土”平桥村,终日与小伙伴游戏。随后的一场社戏更加深了“我”对平桥村村民,特别是对那些活泼善良的小伙伴的感情,从双喜聪明的提议用八叔的航船晚上陪“我”去看戏,到看戏返回时因为肚饿桂生提出偷罗汉豆来煮着吃,再到阿发主动提出应该偷自家“大得多”的豆,我们可以看到这群小伙伴的聪慧、纯真又憨直、公正无私。多年之后,平桥村儿时玩伴们的纯净透明的心灵还时时让“我”难以忘怀,所以在《社戏》结尾时,作者这样说到:“真的,一直到现在,我实在再没有吃到那夜似的好豆,――也不再看到那夜似的好戏了。”③年长后的作者对儿时美好的友谊持以深切的怀念,面对黑暗的社会,现实中难见真情,愈发引起儿时的感慨,我们再看一下他的《故乡》便可理解。
《故乡》用在儿童身上的笔墨不多,但西瓜地的小英雄闰土给读者留下了深刻的印象,闰土是他儿时崇拜的对象,与闰土相伴玩耍成为作者永恒的回忆。二十年后“我”重回故乡,记忆中美丽温馨的故乡已全然改变,变得萧索而悲凉了,而“我”再见的成年闰土,活泼的天性已经泯灭,代之以世故、麻木、困苦不堪,相见时的喜悦完全被闰土恭恭敬敬的一句“老爷”所击碎。作者慨叹于和闰土之间的隔膜,同情闰土的辛劳,又有些迁怒于他的麻木,成年闰土是中国农民的一个缩影,而萧索的故乡则是中国社会的缩影,这里不免渗透着对社会的批判。社会现实如此破败不堪、使人失去希望,但作者此时又在下代人宏儿和水生身上看到了希望,他们“应该有新的生活,为我们所未经生活过的”。④
《兔和猫》、《鸭的喜剧》中虽然没有明确独立的儿童形象,但这两篇文章无疑是以活泼可爱孩童的视角和口吻写成的,展示了人间的爱与美。《兔和猫》中,邻居三太太买了一对白兔,“小小的通红的长耳朵,动着鼻子,眼睛里颇现些惊异的神色”,和乌鸦争食时“躬着身子用后脚在地上使劲的一弹,砉的一声直跳上来,像飞起了一团雪”,和小孩子玩耍时 “驯良的站在小手的圈里,但一有空,却也就溜开去了”。⑤《鸭的喜剧》中的爱罗先珂买的四只可爱的小鸭“遍身松花黄,放在地上,便蹒跚的走,互相招呼,总是在一处”,⑥它们自作主张跑到仲密夫人挖的河池里去洗澡,把爱罗先珂养的蝌蚪吃得精光,却让人又爱又恨、舍不得责罚。作者以未泯的童心,写出了对自然、对小动物的热爱,透过写作,我们能看到一群天真、欢乐的儿童的形象生动地展现在眼前。
二、无辜受害的儿童形象
鲁迅从人道主义出发,对中国儿童的命运有着清醒的认识,他曾犀利地形容道:“大小无数的人肉的筵席,即从有文明以来一直排到现在,人们就在这会场中吃人、被吃,以凶人的愚妄的欢呼,将悲惨的弱者的呼号遮掩,更不消说女人和小儿。”⑦
《明天》中的宝儿和《狂人日记》中狂人的妹子都是无辜死亡的儿童,三岁的宝儿被一个装神弄鬼的中医何小仙误诊而死,狂人的五岁妹子死于“被吃”,他们都是封建社会的牺牲品.无辜早夭令人痛心,更为痛心的是,作为长者的单四嫂子和狂人的母亲,虽有着更为独立清晰的思考能力,也没有看出此时社会的“吃人”本质,对于子女的惨死,她们伤心之余,也不过表现的是理所应当的接受和顺其自然的无奈。鲁迅在《明天》的结尾中这样写道:“只有那暗夜为想变成明天,却仍在这寂静里奔波”。⑧这里他用曲笔痛心地向所有人反诘:人民都不起来打破头顶的黑暗,明天如何到来?儿童关系着祖国的未来,面对这么多无辜被害的孩子,中国的明天何在?
《药》中的华小栓同样是封建社会的无辜牺牲品,他患了痨病,据旧社会的说法吃人血馒头可以治愈,于是华老栓为了自己的儿子不惜花重金去买当天行刑的犯人的血,小栓毫不知情地吃掉了这个馒头,在周围人一片“包好、包好”的保证中,还是摆脱不了死亡的命运。更为戏剧化的是,华小栓吃掉的是革命者夏瑜的血,如果说黑暗的封建社会是“吃人”的,那么这些看似懦弱的国民用他们的愚昧反而吃掉了试图帮他们打破黑暗的革命者,这是何等的悲哀而可憎,一场不彻底的过去后,留给国民的只有依旧的麻木。鲁迅以华小栓的悲剧为中心,批判了革命的不彻底和人民的愚昧麻木,呼吁着更为彻底的变革社会的方式,急切地渴望中国国民摆脱冷漠和呆滞。
与前三篇相比,《风波》显得相对轻松调侃一些,但儿童受害的悲剧色彩却丝毫没有因此减弱。故事围绕着皇帝坐龙庭,到底要不要留辫子的争论展开,闹了一场复古的风波。如果说七斤的剪辫子是民国进步的表现,那七斤的女儿六斤则是另外一副装扮:“伊虽然新近裹脚,却还能帮同七斤嫂做事,捧着十八个铜钉的饭碗,在土场上一瘸一拐的往来”。⑨鲁迅用诙谐的玩笑笔调,讽刺了革命过后,社会在貌似向民主进步的同时,遗留在女子和儿童身上深深的封建残余,如此更加深了批判和讽刺的力度,加深了儿童不自觉受害的悲剧色彩。鲁迅以他犀利的目光洞察社会,看清了中国儿童面临的险恶的发展环境,他用这些不幸的孩子的形象警示世人,呼吁国民的觉醒和反抗。
三、麻木可憎的儿童形象
鲁迅以超越时代的眼光,就像他冷静地评价后的社会现状一样,他也对儿童生活环境透露着无尽的忧虑。儿童在“吃人”的封建礼教侵染下,在成人的影响下,耳濡目染了世故,变得麻木而可憎,鲁迅在《呐喊》中痛心地描写了一些沾染了成人恶习的儿童的形象,目的在于揭出黑暗社会的伤疤,以此引起疗救的注意,他是在急迫地仍抱着一丝希望地渴求“救救孩子”。
《狂人日记》中的狂人就曾经惊惧于小孩子的眼神。狂人的胡言乱语看似荒诞不经,实际上却句句道破了封建社会的黑暗、触动了其坚不可摧的纲常伦理,因此受到众人的打击压制,而小孩子呢?“何以今天也睁着怪眼睛,似乎怕我,似乎想害我。”⑩儿童的天性是纯真的,但社会是一本教科书,在封建伦理纲常压抑的氛围下,毫不自觉地承袭了社会的弊病,所以狂人后来会发出“这是他们娘老子教的!”的慨叹。这里我们能看出鲁迅对这部分已经丧失了变得麻木不仁、善恶不明的儿童又怜又憎的心情。哀其不幸、怒其不争,但他出于对儿童的爱又无法把责任全部归咎于儿童自身,因此鲁迅在《狂人日记》中时时透露出社会应该承担起儿童变得麻木不仁的大部分责任的思想。
《孔乙己》描写的是一个迂腐的封建礼教牺牲品,全文通过一个酒店的小伙计的眼睛看开去,小伙计因温酒的工作而认识常常来柜台喝酒的孔乙己,他穿戴破旧,是一个典型没落老书生的形象,所有的人都以取笑孔乙己为乐,小伙计也可以“附和着笑,掌柜是决不责备”。这个十来岁的孩子和成人对待孔乙己的态度是相同的,他们的笑不是在批判封建社会科举制度的不合理,也不是在规劝孔乙己放弃科举,只是在取笑、戏谑孔乙己的无望的前程罢了。他们正是通过对自认为卑劣生命的挖苦来寻求平衡、作为取得欢乐的调料。小伙计已经耳濡目染了身边成人的恶俗:畏惧权者、欺凌弱小,我们在看到《孔乙己》批判封建社会“吃人”礼教的同时,也应该看到其中渗透着急迫的拯救孩子的思想。
鲁迅在《呐喊》中用不多的文字刻画了三种不同的儿童形象,聪慧纯真的、无辜受害的和麻木可憎的,但无论对于哪一种儿童,鲁迅都是热爱的,也就因为对儿童的热爱,他才会在《呐喊》中的每篇主题下都附带着几个儿童形象,也因为爱之才会怀念之、甚至责备之、憎恶之。他之所以描写更多的受害的、麻木的儿童,也是为了增强读者的感触,引起国民、社会的关注,呼吁人们重视儿童幼小生命的生存、发展问题,因为儿童的问题是民族存亡、发展问题的关键。在黑暗的现实中,鲁迅对儿童的热爱和予以的厚望也时时会灰心动摇,对于儿童“人性恶”的问题,他时而怀着对幼者的爱和对社会文化的思考坚持“环境论”,时而又会在真实遭遇中发出直抵人性弱点的“本性论”的慨叹,并且在两种思想中犹豫徘徊,但正如鲁迅在《两地书》中所言:“我的作品,太黑暗了,因为我常常得惟‘黑暗与虚无’乃是实有,却偏要向这些作绝望的抗战”,又因“不能确知是否正确之故”而不愿将思想传染给人,正是因为他的反抗绝望思想和多疑自剖思维,使得绝望的体验并不必然导致绝望的理智,所以儿童始终是鲁迅在消极看待社会现实中的一丝渺茫的希望,也正是这线希望,使他在前行中即使步履艰难、即使深感绝望也从不放弃。
参考文献:
①鲁迅.鲁迅杂文全集.坟.我们现在怎样做父亲.郑州:河南人民出版社.1994年版.第41-42页.
②鲁迅.鲁迅杂文全集.南腔北调集.我怎么做起小说来.郑州:河南人民出版社.1994年版.第482页.
③鲁迅.呐喊.社戏.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2008年版.第185页.
④鲁迅.呐喊.故乡.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2008年版.第73、83页.
⑤鲁迅.呐喊.兔和猫.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2008年版.第161-163页.
⑥鲁迅.呐喊.鸭的喜剧.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2008年版.第171页.
⑦鲁迅.鲁迅杂文全集.坟.灯下漫笔.郑州:河南人民出版社.1994年版.第69页.
⑧鲁迅.呐喊.明天.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2008年版.第45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