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天的图片范文

时间:2023-04-07 00:56:44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春天的图片,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春天的图片

篇1

早春寻李校书 (元稹)

款款春风澹澹云,柳枝低作翠栊裙。

梅含鸡舌兼红气,江弄琼花散绿纹。

带雾山莺啼尚小,穿沙芦笋叶才分。

早春寄王汉阳 (李白)

闻道春还未相识,走傍寒梅访消息。

昨夜东风入武阳,陌头杨柳黄金色。

春池闲泛 (白居易)

绿塘新水平,红槛小舟轻。

白扑柳飞絮,红浮桃落英。

春日将欲东归寄新及第苗绅先辈 (温庭筠)

三春月照千山道,十日花开一夜风。

知有杏园无路入,马前惆怅满枝红。

长安春望 (卢纶)

东风吹雨过青山,却望千门草色闲。

家在梦中何日到,春生江上几人还。

春风曲 (齐己)

篇2

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美术(人教版)一年级下册P34-35

二、教学目的

1.放手让学生自己去发现春天、感受春天、读春天、画春天;引发学生热爱大自然的感情。

2.感受春天的美, 用各种线条、形状、色彩、技法等对春”进行表现。

3.激发想象力和创新意识。

三、教学重点 

感受春天及春天色彩的特点。

四、教学难点

把对春天的感受用各种绘画手段表达出来。

五、教学过程

(一)组织教学

(二)引言

用歌曲《春天在哪里》引入新课。

(三)新课学习

1.孩子们,谁知道刚才那首歌叫什么名字?

生..... (知道)

师:对。那么春天到底在哪里呢?春天的颜色又是什么样的呢?今天老师带来了一位小助手,请它帮助我们理解春天,同学们你们说好不好?

生:好!请看大屏幕!

师: (语言引导) 孩子们。有哪位小朋友会背春晓这首古诗呢?看一看这些图片都属于哪个季节?

学生欣赏春天的景色。(课件)

2.说一说:认识春天的色彩,感受色彩的特点。

师:谁来说说,你都发现了什么?

生:大树、小草

生:小花......

师:说得真好! (手势引导) 看:我们的课题是......

生:春天的色彩!

师:对!那春天到底有哪些颜色呢?老师再请大家看一些画家眼中春天的色彩,看完之后你再告诉我。

(1)学生欣赏春天的图片(课件);

(2)学生说说春天有哪些色彩,有何特点;

(3)师生互动小游戏,加强对春天色彩的感受;

3.面一面:引导学生感受点、线、面的造型美,鼓励学生用各种色彩及造型手段表达对春天的感受。

(1)欣赏学生作业、教师范画

师:这是画家面的春天,好看吗?

生:(好看! )老师也面了一幅画呢,小朋友们想不想看?生:(想)

(2)示范做画,引导学生观察作画方法:

师:好,看过了小朋友的画、老师的画现在你最想干什么? (画春.... 别着急!看,老师给每个小组都准备了很多漂亮的颜色。现在,听清楚老师的要求!各小组的孩子先一起说一说,你们打算画什么?怎么面?用哪些颜色?一会儿我请同学说一说。

    (3)小组讨论如何合作画春天、汇报......

    师:好,刚才大家都说得非常好!接下来老师发给每个小组一张大纸, 小朋友们就把刚才想好的内容,一起动手共同画下来好吗?孩子们有信心画好吗?

   (4)小组合作

    (四)展示

    1.学生欣赏作品.

    2.学生点评作品

    3.教师总结

    (五)学生自由创作

    六、教学意图

    1.利用多媒体通过图片、音乐刺激儿童的感官引发学生感受春天、找春天、说春天。

2.激发学习激情及肯定鼓励儿童的良好表现,激发学生的学习主动性。

    3.在整个教学中营造富有童趣交流环境:

    4.让他们更直观的掌握知识。

篇3

[关键词]多媒体 语文课堂 精彩 

[中图分类号] G623.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7-9068(2016)01-077 

教学之所以被称为一门艺术,是因为课堂教学给予了学生充分的自由发展的空间,学生可以像美术家、音乐家、文学家那样进行艺术创作。在语文教学中,如何使课堂焕发出青春的活力与诱人的魅力呢?我认为多媒体课件的运用能让课堂如虎添翼。下面我以人教版四年级下册《和我们一样享受春天》为例来谈一谈。 

教学目标 

1.认识“蔚、弋、频、茵”四个生字,重点认读“巡弋”“频频”这两个词。 

2.通过朗读、想象,感受战争前大自然的美好以及战争给大自然带来的种种灾难,体会前四节诗歌的写作特点,并仿写一节小诗,表达对战争的痛恨与不解。 

3.体会“和我们一样在鲜花中读书,和我们一样享受春天……”等句子的含义,受到热爱和平的教育。 

环节一:对话春天,导入新课 

上课伊始,我播放一组春天的图片,和学生交流。 

师:春天来了,你和谁一起去做什么? 

生1:我和好朋友到草坪上放风筝。 

生2:我和老师、同学到郊外春游。 

生3:我和爸爸妈妈去公园欣赏美景。 

师:你们的心情怎样? 

生1:开心! 

生2:快乐! 

生3:幸福! 

师:春天来了,我们可以和家人、朋友一起做许许多多快乐的事情,那是因为我们生活在一个和平的年代。可是,当我们沐浴着春光,享受春天的时候,有许多国家正弥漫着战争的硝烟,有许许多多和你们一样大的孩子,正饱受战乱之苦。他们在战争中失去了家园,失去了亲人,甚至失去了如花的生命!他们多么祈盼能和我们一样享受和平,享受春天!今天我们就来学习一首呼唤和平的诗歌《和我们一样享受春天》。 

【设计意图:现在的孩子生活在和平年代,多么幸福、快乐!怎样让孩子们的情绪沉下来,从美好的现实进入战争的情境?这样的设计为理解课了很好的铺垫。】 

环节二:体验美好,痛恨战争 

学完生字词后,重点学习第一小节。 

师:哪些诗句描写了春天般美好的景象? 

生1:蔚蓝色的大海,是海鸥的乐园。 

师:蔚蓝色的大海是怎样的?海鸥的乐园又是怎样的?(课件展示大海的图片,播放海鸥的叫声) 

生2:大海好美啊!我听见海鸥快乐的叫声,他们好像在唱歌。 

师:多么美好的景象!可是,当战争袭来,这一切还存在吗?(播放爆炸的声音及战舰的图片。) 

接下来学生进行说话练习: 

大海多美啊!你看:蔚蓝色的大海                ,微风吹来,海面上荡起                ,一群海鸥                ,海底                ,多么                啊! 

轰!一声巨响,海面上掀起         ,海鸥们           ,海底的           ,海水           ,海面上漂浮着            ,多么令人              啊! 

【设计意图:首先通过听海鸥的鸣叫声,让学生插上想象的翅膀,感受大海的美丽。“轰”的一声,战争到来,原先美好的一切毁于一旦。两幅截然不同的画面形成鲜明的对比。通过朗读,学生很快理解“这究竟是为什么”的含义,深切感受战争给大自然带来的灾难,体会对战争的痛恨、抗议或控诉。】 

环节三:合作学习,自主探究 

多媒体出示阅读要求: 

1.哪些诗句描写了春天般美好的景象?用“______”画出来。 

2.哪些诗句描写了战争的景象?用“~~~”画出来。 

3.你从哪个词感受到战争对大自然的破坏? 

师:同学们,刚才我们采用“读—画—品—读”的方法学习第一小节,你们能用这样的方法学习第2-4小节吗? 

(小组合作探究,反馈学习情况。) 

师:这是诗歌的前四节,仔细观察,你们发现了什么? 

生1:我发现每一节诗的后面都有一句“这究竟是为什么”。 

师:它表达了什么? 

生2:表达了作者对战争的痛恨、抗议。 

生3:我还发现前两句描写大自然的美好,接着写战争给大自然带来的种种灾难,最后作者发出抗议。 

课件出示:仿照第1-4小节的写法,写一节诗,表达你对战争的痛恨与不解。 

的                               , 本来                                                          , 

可是                                                          , 

这究竟是为什么? 

课件出示几个场景:美丽的校园、秋天的田野、茂密的森林、动物园、游乐场等,学生很快就完成了小练笔。 

【设计意图:“授人以鱼,不如授之以渔。”学生掌握了第一小节的学习方法,就能举一反三,很好地培养合作学习的能力、主动探究的能力,并达到迁移运用的目的。】 

环节四:呼唤和平,享受春天 

教师播放战争的图片及悲伤的音乐,让学生再次感受战争的罪恶。(师旁白:因为战争,人们每天都生活在水深火热之中,他们每天都面临着恐惧、饥饿、疾病的痛苦。因为战争,孩子们失去了家园,失去了学校,失去了亲人,失去了原本属于他们的幸福生活,这就是战争,这就是战火中的儿童。) 

学生观看战争图片,教室里静悄悄的,有些男同学的眼眶红了,还有些女同学在擦眼泪。 

师:此时此刻,你的心情怎样? 

生:我心里好难受。 

师:你好像看到了什么? 

生:我好像看到战火中很多儿童无家可归,他们真可怜。 

师:你又好像听到了什么? 

生:我好像听到一个孩子在喊“妈妈,你在哪里”。 

师:这是什么造成的? 

生:战争。 

师:如果让你对战争及发动战争的人说一句话,你最想说什么? 

生:战争,离我们远远的,我们不需要战争,我们需要和平! 

【设计意图:战争的图片和悲伤的音乐非常震撼,烘托出战争下人们生活的悲惨,并和现实中美好的和平环境形成鲜明的对比,学生们入情入境,心中充满了对战争的痛恨,对和平的渴望。】 

环节五:拓展延伸,情感升华 

学完课文,学生自主阅读《儿童和平条约》,而儿童歌曲《让世界充满爱》,再次激起学生对和平的祈盼。 

篇4

儿童诗因其童心的发现和童言的表达、充满儿童化的想象和情趣、优美的语言和意境、鲜明的节奏和韵律,引起了儿童的共鸣和反响,使他们从中获得情感的滋养,并引导他们追求和向往美好的事物。而多媒体的集成功能恰好为小学生学习儿童诗创设了图文并茂、形神兼备的情境,大大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动机,使儿童在形象生动的视听环境中喜欢阅读与创作儿童诗,为儿童诗教学锦上添花。

1 巧用多媒体,引导儿童天性自然流露

尊重儿童的天性,促进儿童健康成长是新课程改革在小学阶段的具体表现。儿童诗以儿童的眼光把个体对生命、对世界的真切体验,自由灵性地表达出来。引导儿童天性自然流露,是儿童诗的核心要素。在教学过程中,结合诗歌内容,设计精美有趣的课件,会紧紧抓住儿童的视线,给他们带去独特的体验,让他们在不知不觉中成为天生的诗人。如执教《会飞的……》一课时,教师先给小朋友播放了一首儿童歌曲《小星星》,童稚可爱的歌声配着漫天星斗的夜空图,一下子就把孩子带入了令人充满幻想的美好夜晚。小朋友不由自主地跟着音乐轻轻摇晃身体,营造了良好的课堂氛围。在教学童诗《会飞的小星星》时,教师又选择了动态的萤火虫图片,孩子们惊奇地跟着夜晚的萤火虫“一忽儿高,一忽儿低;一忽儿东,一忽儿西”,仿佛自己就是那灵活小巧的“小星星”。而练习创作儿童诗的环节中,接连出示的五彩气球图令孩子想到了会飞的棒棒糖,阳光下的肥皂泡是会飞的许愿珠……

儿童诗语言精练简短,往往有大量的留白,运用多媒体技术,提供形象、生动的参照物,诱导学生进行多角度、多方位的观察,激发学生兴趣,给予体验之乐,就能使学生的观察能力和表达能力得以培养,这些贴近孩子生活的图片,使教学内容形象生动,感染力强,和孩子的童心产生了共鸣,激发了孩子的好奇心和求知欲,带着孩子在童诗的世界里慢慢飞了起来,课虽尽而意无穷。

2 巧用多媒体,激活儿童丰富奇特的想象力

儿童是富有想象力的群体,他们用好奇的眼睛、纯真的心灵在大自然中、生活中感受、捕捉、发现和探索。这种想象构架了儿童诗的内核。多媒体能有效促使学生思维活跃,兴趣盎然,不仅大大提高了他们对儿童诗语言文字的理解能力与感悟能力,而且形成了思维的敏捷性、广阔性、灵活性、以及独创性等良好的思维品质,充分激活了儿童丰富奇特的想象,为儿童诗的欣赏与创作打开了一扇神奇的门。

在花卉儿童诗创作教学中,多媒体不仅把孩子们带到了绚丽斑斓的花的海洋中,更为孩子的儿童诗创作提供了许多灵感。月季被孩子想象成“精致的酒杯”,白玉兰是“安静的白鸽”,迎春花是“叫醒夏天的小喇叭”,风铃草是“风儿手里的小铃铛”。

执教《兔子花》一课时,教师先出示了几幅“仙客来”的花朵图片,美丽的花朵一下子吸引了孩子的目光。接着介绍“仙客来”又叫“兔子花”,可以让孩子猜想它为什么会有这么好玩的名字。孩子一边猜想,多媒体一边出示小兔子和“兔子花”的对比图,于是孩子猜到:是因为长得像兔耳朵,想要听清春天的脚步?是离家出走的小兔为了躲过妈妈寻找的眼睛?或者是被施了魔法的小兔子,变成了一朵花?还是月宫里嫦娥姐姐手里的那只玉兔下凡,变成了美丽的“兔子花”?孩子每一个奇妙的猜想都变成了一首有趣的童诗:住在暖房里的/兔子花/最大的愿望/就是长成一只/真正的小兔子/出去呼吸/新鲜的空气/在草地上/蹦蹦跳跳。

而执教儿童诗创作课《路》时,教师在强大的网络图片库中搜集了许多巧妙的和“路”有关的图片,一边出示,一边以诗意的语言激活儿童丰富奇特的想象:小瓢虫在路上/和走来的阳光聊天,铁路琴弦上/火车弹奏着远行的歌,山间的路/最牢的长绳/把大山系在一起,高架桥/一个漂亮的蝴蝶结/打在城市的衣服

上……孩子在大量的神奇美丽的图片和教师适当的语言提示下,创作出了大量充满想象的儿童诗。

儿童知识面狭窄,生活阅历浅,表象储备贫乏,多媒体技术则能变抽象的语言文字为具体的视觉画面,丰富学生表象,激活学生的想象力,创作出生动形象的童诗。

3 巧用多媒体,唤醒儿童纯真美好的情感

教育在呼唤诗歌。儿童诗教育是施加于儿童心灵的教育,是儿童的心灵与大千世界的对话。优美的诗歌,能使孩子们愉快、热烈的情绪持久不衰。著名儿童诗人圣野说:“一个自幼受过儿童诗熏陶的人,长大肯定是个有是非观、有真性情的好人!”儿童诗教学应区别于语文教学的咬文嚼字和片段分析,更强调美好情感的呼唤和优美意境的感悟。运用多媒体光声的有感模象,能积极调动儿童的情感因素,让学生得到情感充沛、形神兼备的印象,以便准确引导学生进入诗歌所营造的奇妙纯真的情境。

篇5

一、巧用课件,激发学生兴趣

利用课件教学有着“粉笔加黑板”传统教学所无法比拟的优势,它能将文字、图片、声音、动画、视频等有机地统一起来,能不受时间和空间的限制,将教学内容中涉及的事物现象或过程生动地再现于课堂。因此选题得当,制作精美的课件,不但能吸引学生的注意力,而且能激发学生的兴趣,引起学生丰富的想象和联想,激起学生探究的欲望,提高课堂教学效率。如,我在教学《宇宙里有些什么》时,我查阅了大量的天文资料,下载了好多星座、星云、恒星、行星的图片,以及有关“神六”的飞行报道,做了二十几张PPT,并设计了这样几个环节:遥想宇宙―感知宇宙―探索宇宙。上课时我从“两小儿辩日”导入,谈古人探索天空的梦想到现在的“载人飞船”的宇宙遨游,运用画面把抽象的文字描述变成可视实物图画,既让学生加深了对课文的理解,也化解了课文重难点,不少学生还对天文学产生了浓厚的兴趣。因此这堂课也收到了预期的效果。

二、展示图片,提升学生审美观

优美的写景散文,不但字美句美,而且文美景更美。比如《七年级》上的第四单元“多彩四季”中的几篇课文《春》《济南的冬天》《三峡》《夏》,我认为若能从网上精选相关图片或链接网站,给学生直观的美的感受,不仅能让学生深刻领会作家语言文字的魅力,更能平添学生对祖国大好河山的热爱与赞美之情。本学期我对语文组的公开课教学,我选择的课文是朱自清的抒情散文《春》。为方便学生把握学习要点和难点,我将整堂课设计成这样的环节:“会晤作者―快乐旅途―结构览胜―曲径探幽―放眼四望―归途拾贝”。为了实现最优化的学习效果,导入新课时,我在PPT上连接了一首儿童歌曲《春天在哪里》的Flash,运用动画一上课就吸引学生注意,学生跟着画面找寻小朋友眼中的春天,然后引导学生跟随朱自清先生一起进行“寻找春天”的快乐旅程。加以配图朗读课文,“春草图”“春花图”“春风图”“春雨图”“迎春图”,一幅幅画面声色并茂,学生就容易感受到春天的美丽。再加上几张“曲径探幽――放眼四望――归途拾贝”的PPT,这样增加了文章的容量,拓展了学生的思维。另外,在讲解《济南的冬天》时,我也找了几张图片,刮着大风的北平、雾气弥漫的伦敦、赤日炎炎的热带风光,然后是济南的风景图,一上课学生头脑中就有了比较,更能引发对冬天济南的憧憬。所以借助信息技术,既有利于学生对课文的学习和把握,又能提升学生的审美观。

三、获取信息,创设学习情境

通过多种感官的刺激所获取的信息量,比单一地听教师讲课强得多。借助多媒体,可以有效地扩大学生知识面。教师引导得法,更有利于学生阅读面的拓宽,同时,也能有效地创设语文学习情境。创设情境还能让学生对写作产生兴趣,唤起学生原有的认知和情感。在教学《诺曼底号遇难记》一课时,我首先让学生观看影片《泰坦尼克号》,把冰山撞船的情节展现在屏幕上。相应的声响或音乐、图片,不仅带给学生全方位的视听感受,更能激起学生学习的兴趣。这时候,再讲解小说的三要素,分析哈尔威船长的人物形象就水到渠成了。接下来就诱发学生的表达热情:“观看了影片,学习了小说。我想,此时此刻同学们一定有很多的感想,假如你当时就是一名乘客,目睹了这么轰轰烈烈的场面,你心中一定有许多的话要说,那么请你把自己的感想表达出来……”通过情境的创设唤起学生与本次作文有关的情感积累,让学生提前进入写作的准备。我特意还将写作要求通过PPT巧妙地呈现出来。并且添加了这么一句,有条件的学生可以将这次完成的作文用电子邮件的形式发送给我。这样,对于学生来说觉得很新鲜,大大激发了学生去探究、去完成的激情。这次作文学生通过积极地挖掘、运用知识、积淀创作情绪,很好地完成了习作任务。传统的语文学习环境,往往局限于课堂内,这对培养学生运用课堂以外的语言表达技巧很不理想,因为学生缺少适当的示范和练习机会,而多媒体教学手段能够弥补这一缺陷,它可以创设情境,从而扩大学生语文学习环境,提高教学效率。

篇6

要发展幼儿口语表达能力,必须设法为幼儿创造一个轻松愉快的环境,使幼儿心情舒畅,有话想说,有话可说,有话敢说,有话会说。首先,无论幼儿的表达水平怎样,教师都应抱着积极、鼓励的态度,增强幼儿说的信心和勇气。尤其是对少言寡语的幼儿,更应给予关心和帮助。同时应丰富幼儿的生活,为幼儿创造说话的机会和条件。例如:晨间接待幼儿入园时,教师观察每个幼儿的表现及情绪变化,寻找话题与幼儿做一次简单对话。又如:游戏活动中,让幼儿“做前说”——先说说自己的计划、打算,然后按自己的构想去做;“做中说”——边做边说,借助说,推动游戏情节展开,丰富游戏内容;“做后说”——活动结束后,让幼儿说说自己是怎样做的,对自己的活动做一个简单的评价。

二、通过和幼儿进行有主题的“话题”,发展幼儿的口语表达能力。选择主题可以从以下两个方面考虑:

(一)据幼儿的知识经验来确定谈话的主题。幼儿的知识经验越多,谈话的内容便越丰富。比如进行关于“春天特征”的谈话,就必须在春天特征明显的时候,在幼儿对春天特征进行了长期的观察和充分了解后才能进行。谈话时可从气候、植物、动物以及人的服饰和活动等方面的变化着手,将春天的特征准确地描述出来,将春天的知识系统化。这样既有利于培养幼儿的观察力、概括力、记忆力,又发展了幼儿的口语表达能力。

(二)围绕观察对象的主要特征确定谈话的主题。如参观旅行后的谈话,教师可以围绕参观对象的主要特征有顺序地提问,让幼儿按照参观顺序讲参观的印象。当然教师的提问要尽量明确、具体,富于启发性和兴趣性。在主题谈话活动中发展幼儿的口语表达能力,还可以充分发展幼儿的概括能力和分析问题能力。

三、引导幼儿“讲述”,发展幼儿的口语表达能力

幼儿的“讲述”是一种比谈话复杂、周密的口头语言表达方式,它要求幼儿用比较完整连贯的语言详细地表达自己的思想。讲述的内容有以下几个方面:

(一)看图讲述。看图讲述是培养幼儿口语表达能力的一种好方法,它容易引起幼儿讲述的兴趣,同时有利于发展幼儿的观察力和描述能力。可以从以下两个方面引导:(1)提问。教师可以通过提问引导幼儿观察图片,帮助幼儿理解图片,最终用恰当的词语讲述出图片的内容来。这就要求教师事前要有充分的准备,想好了先问什么,后问什么,怎么问。提问要注意三点:第一要围绕图片的主题;第二要有顺序,从整体到局部,从主要情节到次要情节,从具体到抽象;第三要有启发性,促使幼儿积极思维,有利于发展幼儿的语言。(2)示范。教师做好个别词句、发音方面的示范和段落的部分示范,让幼儿模仿着说。幼儿说完后教师再用简单、扼要、完整、生动的语言讲述,讲述后不要求幼儿一字不差地模仿,只要幼儿理解,会用自己的话连贯、完整地讲就行了。看图讲述结束后,可以让幼儿给图片取名,以培养幼儿语言的概括能力。

(二)拼图讲述。教师提供各种拼图材料,如各种动物、几何形体的图形卡片,以及拼板积木、雪花积木、小太阳设计师积木等结构型玩具,让幼儿自己拼插成各种立体结构的物体或画面,然后进行讲述。由于拼图讲述的内容是由幼儿自己创作设计出来的,用语言表达出来,既容易,又具有浓厚的兴趣。拼图讲述是以玩具作教具,幼儿边玩边讲,动静自然结合,这样的方法符合幼儿好奇、好问、好动手的心理特点,不仅培养了幼儿的口语表达能力,而且手、脑、口同时并用,能使幼儿得到全面发展。

(三)绘画讲述。美术课能充分发挥幼儿的想象力、创造力和思维能力。由于画面的内容是幼儿自己构思的,课后让幼儿讲述自己的画面,能充分发展幼儿口语表达能力。同时还可以利用捏泥、手工制作、剪贴画等多种机会让幼儿进行讲述,发展幼儿口头语言表达能力。

(四)除以上三种方法外,听音乐讲述,排列图片讲述,看展览讲述等都是发展幼儿口语表达能力的好方法。

四、运用儿童文学作品,发展幼儿的口语表达能力

篇7

课堂上,孩子们声情并茂的背诵加上自编自演的动作将气氛推向了。看着孩子们意犹未尽的样子,我趁势引导:“孩子们,你们都喜欢读儿歌,想不想自己编儿歌呢?”孩子们充满信心地冲口而出:“想!”

以下是我指导学生模仿课文编儿歌的片段:

一、出示图画《桃花与蜜蜂》

1.分步指导。

师:桃花怎么样?

生:桃花红红、桃花美美、桃花艳艳、桃花香香……

师:他会对蜜蜂说什么?

生:我是春天。

生:我是美丽的春天。

生:春天来了。

2.根据学生意见,示范编儿歌。

师:桃花红红,他对蜜蜂说:“我是春天。”

师:还可以怎样编?

生:桃花艳艳,他对蜜蜂说:“我是美丽的春天。”

生:桃花美美,他对蜜蜂说:“春天来了。”

生:……

二、出示春夏秋冬四幅图:《燕子与柳树》、《知了与大树》、《苹果与小朋友》、《雪花与人》,根据图画编儿歌

师:这四幅图分别画的是哪个季节的景象?你是怎么知道的?

生:……

师:小组交流为这四幅图图画配上儿歌。

小组内编的儿歌精选(略)

三、为你喜欢的季节编一首新的儿歌。

师:这是四季送给我们的礼物。(出示从网上下载的四季精美图片的课件,让学生接触课外的信息)

学自己观赏课件中丰富多彩图片的集锦,自由地讨论。

师:每个季节都由他们不同的特点,你还知道哪些,说给你小组内的小朋友听一听。

学生分组交流。

师:抓住季节的特点,为你最喜欢的季节编一首儿歌。

四、把你编的儿歌告诉你的好朋友。(在互动中进行语言交际)

生编儿歌精选:

小河里的冰要融化,他对小鱼说:“我是春天。”

荷叶圆圆,他对小朋友说:“我是夏天。”

冰淇凌甜甜,他对小朋友说:“我是夏天”

葡萄紫紫,他对小朋友说:“我是秋天。”

秋叶飘飘,他对大地说:“我是秋天。”

篇8

关键词:小学美术;《春天来啦》;教学策略

中图分类号:G613.6

现代教育理论认为,人是在活动中生成和发展的,在教学中,只有让学生去经历各种实践和活动,学生才能逐步培养成自我创造和自我超越的精神。小学美术课是培养小学生美感和审美观的重要课程,因此,在课堂上教师要注重运用以儿童的体验和认识为主的教学和学习方式,让学生在学习中欣赏到春天的美好,感受大自然的魅力,从而激发学生不断探究的兴趣。

一、确定教学目标

(1)态度和情感:在带领学生学习的过程中仔细的观察大自然,充分感受春天的美好,让学生体验到春天带给人们的愉悦,培养学生对大自然和生活的热爱之情。

(2)行为和习惯:向学生教授人类在春天时的行为活动,激发学生爱护自然环境和花草树木的情感,引导学生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

(3)知识和技能:带领学生观察春天的特点,寻找春天来到的时候自然界会发生哪些变化(主要是气温、动物植物等显而易见的元素),提高学生对色彩的识别、感受与表现能力。

(4)过程与方法:通过与学生进行交流,让学生亲身体验,赞美春天等形式让学生感受到春天的美好,鼓励学生大胆的用自己的方式来描绘春天,掌握与春天有关的常识。

二、课前准备

教师准备以下材料:课件、绘画颜料与绘画工具、与春天有关的图片资料、范画。

学生准备以下材料:水彩笔、油画棒、水粉颜料、中国画颜料等绘画材料,至少一种。

三、组织教学

1.引春天

首先,教师要检查学生的课前准备情况,并让学生安静下来,把注意力转移到课堂上。

然后,请学生听歌曲《春天来了》,并要求学生听完后回答:

(1)小朋友们,听到了什么,听懂了吗?

(2)这首歌主要歌颂了什么?

(3)你喜欢春天吗?为什么?

教师:春天已经悄悄地来到了我们的身边,让我们一起去找找,看看春天在哪里好吗?

在“引春天”这一环节中,以儿童所喜闻乐见的歌曲来引入课题,既能有效调动课堂气氛,又能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

2.找春天

教师可带领学生走出课堂,观察校园里气温、动植物、人们衣着的变化。

在校园中观察植物时,教师可进行以下提问:

(1)花瓣的形状都相同吗?

(2)小朋友们数数,这朵花有几个花瓣呢?

(3)哪一根枝条是最长的?

在“找春天”这一环节中,教师可带领学生走出教室,走进校园,从校园中的变化找寻春天的气息,让学生寻找春天到来的迹象,并用自己的方式大胆的表达出来。

3.说春天

“找春天”的环节结束后,教师应带领学生回到教室,并展开交流。

教师:刚才我们一起在校园中寻找春天,小朋友们都十分仔细。请问,你看到了哪些色彩?听到了哪些声音?闻到了哪些味道?想到了什么?学生积极发言后,教师可对学生进行爱护花草树木教育。并继续提出以下问题:

(1)春天是什么样子的?跟你的朋友们说说,你找到的春天是什么样的?

(2)除了学校里的春天,你还在哪里看到春天来了?

(3)春天给大自然带来了哪些变化?说说你印象中的春天,如草――绿绿的、嫩嫩的、软绵绵的;天――蓝蓝的;水――清清的、凉凉的;花:粉黄的、粉红的、粉白的,柳树长出了嫩芽......

(4)小朋友,你们已经看到了校园中的春天,想不想再看看其他地方的春天?

此时,教师可利用多媒体播放课件中的相关图片,如春天放风筝的场景,桃花盛开的场景,植物生长发芽的镜头。在该环节中,学生在校园中观察完春天后,回到教室就会迫不及待的要展示,教师要注意营造宽松的课堂氛围,让学生自由地表达,说自己想说的,并相互之间开展交流和讨论,从中学到知识,还可让学生分小组进行讨论,交流经验,充分体现教学的开放性。此外,教师还要交给学生一定的自我保护知识。

四、引导探究

通过以上环节的学习后,学生对春天的认识已经有了一定的基础,教师可继续提问以下问题:

(1)春天有哪些色彩?教师可先让学生说出自己观察到的春天的色彩,再与教科书上的色彩相结合,还可分组讨论。教师还可展示其他季节的图片,并让学生找出其他季节和春天的不同。也可让学生们欣赏同龄人和大师的绘画作品,分析作品中使用了那些颜料和表现手法。

(2)尝试表现:让学生按照自己的思路画出心中的春天。学生在作画前,教师可先提问一些引导问题,如:

哪些颜色可以用来表现春天?要用那些材料?哪些方法?你能创造新的方法吗?

五、作业要求

让学生选择自己准备的材料,画出独一无二的春天。教师可来回巡视,辅导色彩倾向和表现方法。

六、作品展示,互评小结

学生完成绘画后,可要求学生展示自己的作品,让学生自己选出最美的部分,说说自己的感受和创作思路,再由教师进行总结。最后,还可将学生的作品组合成一大幅春天图画。

课后,可进行一定的延伸,如你能用其他的方式表现春天吗?

总结:

小学生性格活泼好动,在教课时教师应注意引导学生的注意力,让学生保持良好的积极性。同时,还要注意在授课的同时教导一些生活知识和传统美德,让学生更加全面地发展,为小学生的成长创造良好的教育环境。

参考文献:

[1]尹品山.从生活中来,到生活中去――思想品德教学浅见[J].新课程(教研).2011(06).

[2]朱凯.在课堂教学中培养小学生数学语言表达能力的实践与认识[J].教师.2011(22).

篇9

关键词:小学语文;阅读教学;表达训练;例谈

中图分类号:G623.2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010X(2014)05-0021-02

表达训练是小学语文阅读教学的重要任务之一。表达训练除激发学生兴趣外,有三个方面的要求:第一,文本中的训练点,即根据文本中能训练学生表达的字、词、句、段、篇等资源,设计系列训练题,引导、启发学生进行自主表达训练;第二,学生心中的疑问是最好的教学资源,教师要引导学生充分阅读文本,并联系其他资料解决问题,使学生掌握,按一定的思路、方法自主解决对表达的疑问;第三,师生协同搜集与文本相关的图片、音频、视频等资料,并运用于教学,引导学生深入地理解文本,学会表达内心感受。

找准了训练资源,学生的表达方式可自由批注、互动对话、实践表演、感情朗读等,即付诸于听觉的有声语言的表达和付诸于视觉的举止、仪表、态度、表情等无声语言的表达。有时候,学生虽然对文本有所感悟,但表达时不知从何处下手,不明确表达的步骤和过程,还是不能达到一定的学习成效。为此,教师要进一步指导学生表达的方法,使其受到启迪,将心中的感悟以一种方式表达出来。

不同学段的训练资源不同,指导的表达方法也应不同。同一学段的训练资源设计应逐步深入,指导的表达方法要环环相扣,由易到难、由浅至深。

一、第一学段应以识字、写字训练为主,学说普通话

训练时,教师要不断地对学生举例、耐心地提示、深入地启发等,还要给学生补充有利于表达训练的课外资源。

如教学冀教版一年级下册第6课《风》,可这样设计表达训练:

训练一:作者是怎样写风的?找出有关的语句读出感情。

训练二:1.过 2.点 3.说、沙 4.谁、和

认真观察这些字,再认真地写一写,想出记住这些字的方法。

训练三:1.“但是树叶沙沙响的时候,我们知道风在唱歌了。”

还有在什么情况下,风也会唱歌?(出示图片以提示:麦苗响,树叶哗哗响,墙角呼呼响,国旗扑啦啦响……)

2.“但是树木点头的时候,我们知道风在跳舞了。”

还有什么情况下风在跳舞?你还看到过风给大自然带来的什么舞姿?(出示图片以提示:树木摇晃身体,垂柳摆动枝条,庄稼弯腰……)

3.“但是河水起波纹的时候,我们知道风来游戏了。”

还有什么情况下风在游戏?(出示图片以提示:庄稼相互碰撞着身体,纸片满天飞……)

训练四:按原文适当地补充句子。

但是 的时候,我们知道风在微笑了。(出示花儿开放的图片。)

但是彩旗飘舞的时候,我们知道风 了。(出示彩旗飘舞的图片。)

但是 的时候,我们知道风 。

(出示图片:动物的毛发被风吹动,麦浪翻滚,垂柳摇曳,树叶哗哗,花朵摇晃……)

二、第二学段以词、句、段的表达训练为主,能用普通话交谈

启发学生联系生活实际,强化词、句的训练,不断地对学生提醒、指点、举例等,在运用中提高学生想象思维、口语交际的能力,使其向抽象的、复杂的表达训练过渡。

如教学冀教版三年级下册第1课《春的消息》,可这样设计表达训练:

训练一:画出文中的生词,想办法理解并记住这些词。

训练二:风,摇绿了树的枝条;水,漂白了鸭的羽毛。

句中的“摇”、“漂”还能换成什么词?(出示相应的图片。)

(预设:吹、晃、摆、拂…… 洗、染……)

读了这个句子,你想到了什么情景?春天还有什么变化?

训练三:文中哪些词句能体现高兴、欢快的心情?

请找出来读一读,读出感情。

训练四:作者倡导人们在春天里应该参加的一些活动?请用自己的话说一说。

在春天,你还想进行哪些活动?请给课文补充一些内容。(出示有关的图片。)

三、第三学段应侧重培养学生主动发现问题、拓展、想象等方面的训练

培养学生主动寻找表达的资源,按一定的方法、结构、顺序表达心中的想法、感受。同时,要多选择较抽象的能激发学生自由表达的问题资源,进行表达训练。

如教学冀教版六年级下册第21课《再见了,亲人》,可这样设计表达训练:

训练一:1.是您带着全村妇女,顶着打糕,冒着炮火,穿过硝烟,送到阵地上来给我们吃。

您们将打糕送到阵地上来给我们吃。

上面一组句子在表达方面有什么不同?哪个表达的感情更强烈?

再找一找这样的细节描写,朗读体会一下。

2.找出文中的反问句,改写成陈述句,比较哪种句式表达的感情更强烈。

训练二:1.仿照前三自然段的结构说一段心里话,可以对父母说,还可以对其他人说。

2.默读最后三个自然段,在感受深的地方做点儿批注,写下心中的感受。

训练三:请同学们分组编演课本剧,可以加入自己想的语言、动作、表情等,要体现中朝两国军民的深情厚谊及难舍难分的情感。

篇10

一、诵读猜主题,激趣导入

导入部分以猜主题的形式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激起学生的学习兴趣,以本期所学古诗《游园不值》以及春景图打开学生思维,让学生在不知不觉中运用思维导图的重要方式――联想与想象,为后面的教学埋下伏笔。

二、多角度、多层次感悟春天―看、听、说、画、写结合

“《游园不值》写了诗人叶绍翁在游园之时发现了美丽的春景,那你所见到的春天是什么样子的呢?”让学生用一个词或一个句子说春天,启发学生说出对春天总的感受并板书,再由师生一起探讨决定:用绿颜色粉笔写“春”字揭示作文的中心主题,表达春天留给人们的总体印象。

接着,欣赏图片,欣赏摄影师捕捉到的春天。以摄影师的视角启发学生从不同的角度观察春天,比如:破土而出的嫩芽、含苞待放的花朵、淋雨后的枝丫、金黄的油菜花、姹紫嫣红的映山红、爬上栅栏的藤蔓;采蜜的蜂、吃草的马群;趴在草地上沐浴阳光的小男孩、散学归来放风筝的孩子们……在观赏图片的过程,教师引导学生发挥想象与联想,用自己的语言描述春天,既锻炼了学生的口语交际和口头表达能力,又打开了学生的思维。

接下来,在教学设计中,是学生“再说春天”的环节。首先,让学生先在小组内讨论,说说自己见到的春天是怎样的;再每组派一位学生在班上交流。这是学生进一步加深对春天感悟的过程,尤其是小组讨论、班级讨论的形式可能有助于学生思维的发散,发现创新点。然后,听听自然界音乐家的声音:有布谷鸟、黄鹂鸟婉转动听的声音,有滴滴答答、淅淅沥沥的春雨声,还有儿童们欢快的歌曲声。最后,学生边听音乐边“画春天”,教师巡视指导,画完后生生、师生互评,最终学生根据自己的画“写春天”。

三、以思维导图的板书方式,引导学生绘制思维导图

与一般作文课不同,这节课的教师板书采用的是一种比较特别的形式――思维导图。课前,教师自学了关于思维导图的相关理论知识,并尝试熟练掌握了思维导图的绘制技巧,且预设了学生可能想到的相关词,绘制了一份以春天为中心主题的思维导图,并配上相对应的符号、图形、色彩。课上,教师在师生互动的环节中,把学生的想象和联想到的词汇、图形、色彩等添入整个图中并加以分类、整理和归纳,为学生的绘图提供参考。同时,也为了避免限制学生思维,教师提供了多个分类,如:看、听、闻、感,植物、动物这两种分类,并在巡视指导环节,肯定了学生们的其他分类方式。

学生作品1:该生作品以“春”为画面中心,画了太阳、云朵、小河、草地、花朵、大树等景物,还有蝴蝶、蜜蜂、鱼这些小动物,画面清新,很有春天的特色。本作品的特色之一在于画面左下角的小河,“吐着泡泡”的鱼儿被小作者生动形象地画了出来,描述到了她后来的作文中。特色之二则在于小作者画的太阳。她在后来的文中写道:“天空上,太阳顽皮地向我们笑了笑,晒得我们心里暖暖的。”这其中,太阳是小作者实实在在看到的,而“顽皮地向我们笑了笑”则是小作者的想象,“暖暖”一词则是其由此而感受到的。

学生作品2:该生作品以绿为主色调,色彩明丽,充满生机。小作者把“春”写在图纸正中,并在“春”字上添上自己在春天看到的花儿、小草、蜜蜂这些景物来衬托“春”这一主题,表达了她对春天的整体感知。此外,小作者还画了两棵大树,树上有啄食的小鸟、盛开的花;花的形状、大小各异,这些都在其作文中有所描述。

四、学生根据自己所绘制的思维导图自由写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