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四运动的意义范文
时间:2023-04-08 11:55:40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五四运动的意义,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篇1
【关键词】 交易性金融资产;公允价值变动损益;公允价值变动;会计信息有用性
“公允价值变动损益”是新会计准则下一个全新项目,正确理解与运用“公允价值变动损益”进行账务处理,是会计实务工作者需要解决的实际问题。目前研究此问题的文献不少。对会计准则关于“公允价值变动损益”的处理提出种种质疑,但都没有从会计准则的立法理念上理解“公允价值变动损益”会计处理的实质。为此,本文就新准则对“公允价值变动损益”处理的有关规定进行解读,以期能对贯彻实施新准则有所帮助。
一、会计信息的有用性与“公允价值变动损益”账户的涵义
2006年2月15日财政部的新企业会计准则,在诸多方面都进行了重大变革,其中公允价值的运用是最为显著的方面。公允价值计量直接而客观地反映了企业资产价值的变动,保持“随行就市”,从而极大地保证了会计信息的有用性,使企业提供的会计信息更加相关、可靠。也体现了新企业会计准则立法理念,即财务报表的目标是向财务会计报告使用者提供与经营决策相关的会计信息,强调的是会计信息与经营决策的相关性。在这种观念下,按公允价值模式计量企业的资产更能说明企业的资产状况和经营情况。公允价值计量属性的运用使得经济业务的具体会计处理与原处理发生了实质性的变化,对交易性金融资产、交易性金融负债及投资性房地产的会计处理新增“公允价值变动损益”科目,核算公允价值变动对资产、负债带来的影响,从而及时体现该项投资的变动对企业损益的影响。
“公允价值变动损益”科目是用来核算企业交易性金融资产、交易性金融负债,以及采用公允价值模式计量投资性房地产等公允价值变动形成的应计入当期损益的利得或损失。
以交易性金融资产为例,在资产负债表日,企业应按交易性金融资产的公允价值高于账面余额的差额,借记“交易性金融资产―公允价值变动”科目,贷记“公允价值变动损益”科目;如果公允价值低于其账面余额的差额,做相反的会计分录。出售交易性金融资产时,应按实际收到的金额,借记“银行存款”等科目,按其账面余额,贷记“交易性金融资产―成本、公允价值变动”科目,按其差额,贷记或借记“投资收益”科目。同时,按“交易性金融资产―公允价值变动”科目的余额,将原计入该金融资产的公允价值变动转出,借记或贷记“公允价值变动损益”科目,贷记或借记“投资收益”科目。期末,应将“公允价值变动损益”科目余额转入“本年利润”科目, 结转后“公允价值变动损益”科目无余额。
二、交易性金融资产公允价值变动的会计处理
下面根据新会计准则的规定,举例说明“公允价值变动损益”的会计处理。
甲公司在2008年1月1日以每股10元从二级市场购入乙公司股票100万股,另外支付1万元的交易费用。甲公司将该投资划分为交易性金融资产。2008年6月30日,该股票的市价涨至15元/股,2008年12月31日该股票市价为14元/股,2009年1月15日甲公司将股票以每股18元予以全部出售。若不考虑其他因素,甲公司的会计处理为:
1.2008年1月1日,购进乙公司股票时:
借:交易性金融资产―成本10 000 000
投资收益10 000
贷:银行存款10 010 000
2.2008年6月30日,确认该股票的公允价值变动:
借:交易性金融资产―公允价值变动5 000 000
贷:公允价值变动损益5 000 000
同时, 将公允价值变动损益科目余额转入本年利润
借:公允价值变动损益 5 000 000
贷:本年利润 5 000 000
3.2008年12月31日,确认该股票的公允价值变动:
借:公允价值变动损益 1 000 000
贷:交易性金融资产―公允价值变动1 000 000
同时,将公允价值变动损益科目余额转入本年利润
借:本年利润1 000 000
贷:公允价值变动损益1 000 000
4.2009年1月15日,出售该股票:
借:银行存款18 000 000
贷:交易性金融资产―成本10 000 000
交易性金融资产―公允价值变动 4 000 000
投资收益 4 000 000
同时, 将原计入该金融资产的公允价值变动转出
借:公允价值变动损益 4 000 000
贷:投资收益 4 000 000
三、“公允价值变动损益”账户运用中的疑问与分析
上例中,甲公司2008年6月30日,交易性金融资产的公允价值大于账面价值500万元,调增“交易性金融资产”账面值500万元,并增加“公允价值变动损益”500万元;2008年12月31日,交易性金融资产的公允价值小于账面价值100万元,调减“交易性金融资产”账面值100万元,并减少“公允价值变动损益”100万元;2009年1月15日,出售该交易性金融资产时,将原计入该金融资产的公允价值净变动400万元转出,借记 “公允价值变动损益”400万元,贷记“投资收益”400万元。然而,一些文献的作者对以上交易性金融资产会计处理提出以下疑问:
一是资产负债表日,因公允价值变动而发生的损益是一笔持有损益,将未实现的损益计入本年利润,会虚增或虚减企业利润,同时,这种处理方法也给企业人为的调整账面利润提供可乘之机(黄志红《新准则下“公允价值变动损益”的相关处理》,财会研究2008年第8期);
二是“公允价值变动损益”已转入 “本年利润”,在出售时,再将已转入“本年利润”的公允价值变动损益转出,计入“投资收益”,则重复计算了利润(叶继英《浅析“公允价值变动损益”的会计处理》,财会研究,2008年第8期)。
针对以上疑问,这些文献的作者提出以下改进建议:
一是交易性金融资产出售时,因“公允价值变动损益”科目转入“本年利润”,“公允价值变动损益”已无余额,不需要转入“投资收益”,则会计处理为:
借:银行存款 18 000 000
贷:交易性金融资产―成本10 000 000
交易性金融资产―公允价值变动4 000 000
投资收益4 000 000
二是“公允价值变动损益”账户余额应于处置该项投资时结转,在投资持有期间,由于公允价值变动形成的利得与损失通过“公允价值变动损益”账户自行调节。上例投资公允价值变动数额若于处置时结转,其会计处理为:
借:银行存款18 000 000
公允价值变动损益4 000 000
贷:交易性金融资产―成本10 000 000
交易性金融资产――公允价值变动4 000 000
投资收益8 000 000
笔者认为,作者以上建议也存在以下认识上的误区:第一,作者没有准确掌握按照新会计准则规定交易性金融资产要按公允价值计量;第二,作者没有理解账户要反映交易或事项的经济性质与实质。根据《企业会计准则第 22 号――金融工具确认和计量》第32条规定,企业应当按照公允价值对金融资产进行后续计量。企业会计准则――应用指南对“交易性金融资产”科目解释,出售交易性金融资产时,应将原计入该金融资产的公允价值变动转出。甲公司将持有乙公司的股票出售后,为了真实完整地体现所持有乙公司股票给企业带来的损益,将原计入“公允价值变动损益”的金额转入“投资收益”科目。这里的原计入该金融资产的“公允价值变动损益”,是指从购买到出售为止整个持有期间公允价值变动的净额,即 “交易性金融资产―公允价值变动”科目的余额,而非“公允价值变动损益”账户余额。其目的是向报表使用者提供企业持有的交易性金融资产信息,因为公允价值变动而发生的损益是一笔持有损益,只有在出售时才变为实现损益。准则正是处于这样的考虑,出售时需要将“公允价值变动损益”转出,计入“投资收益”,以便核算实现损益。上述建议,在交易性金融资产出售时不将“公允价值变动损益”转入“投资收益”,会使“投资收益”少计400万元,不能反映甲公司出售持有乙公司股票给企业带来的真实收益。
至于资产负债表日,因公允价值变动而发生的损益是一笔持有损益,将未实现的损益计入本年利润,会虚增或虚减企业利润,给企业人为的调整账面利润提供可乘之机,也是站不住脚的。根据新会计准则规定,利润表既反映已实现的收益,也反映未实现的利得和损失。在利润表中,公允价值变动损益是作为当期损益计入营业利润的,也就是说,持有损益与实现的损益都是利润的组成部分。新企业会计准则中,对于采用公允价值进行后续计量的交易性金融资产,资产负债表日的公允价值变动计入“公允价值变动损益”,并列示于利润表中。这种处理原则在实质上体现为从资产和负债的角度来度量收益,通过期初和期末的资产和负债的增减变动来确定收益,贯彻了资产负债表观的理念。公允价值变动损益转为投资收益的处理,其目的是向报表信息的使用者提供企业持有的交易性金融资产。由于公允价值变动而发生的损益是一笔持有损益,在出售时已变为实现损益的信息。资产负债表观实际上是一种更为注重交易和事项实质的方法,侧重反映的是交易或者事项的整个变化过程,而非利润表观只是简单反映交易或者事项的结果。例如,公司为了短期获利购入股票40万元,认定为“交易性金融资产”,期末该批股票的公允价值为45万元,站在该时点看,企业持有的股票发生公允价值变动5万元,如果不考虑相关的税费,公司实质上获利5万元,列示于利润表“公允价值变动收益”项目;假定该时点公司以45万元的价格售出,不考虑相关的税费,公司实质上也是获利5万元,列示于利润表“投资收益”项目中。由此可见,资产负债表日,公司无论是持有该股票还是出售该股票,企业均获利5万元,只不过持有股票的损益计入“公允价值变动收益”,反映的是企业未真正实现但应计入利润表的持产损益,而“投资收益”反映的是企业已经真正实现的损益,如同传统意义上的“落袋为安”的概念。利润表分设两个项目单独反映,更能把握经济交易的实质,会计信息使用者更能把握企业的经营状况。同时也减少了企业人为的调整账面利润的机会。
“公允价值变动损益”转入“投资收益”,一方面增加投资收益,另一方面也减少了公允价值变动损益,从总额上并未影响利润。期末若不将“公允价值变动损益”转入“本年利润”科目,则违背了对损益类科目处理的惯常做法。
综上所述,新企业会计准则引入“公允价值变动损益”,部分交易或者事项采用公允价值模式计量,强化了为投资者和社会公众提供决策有用会计信息的理念,体现了我国会计收益的计量由利润表观向资产负债表观转变,实现了与国际惯例的趋同。因此,只有正确理解企业会计准则变化的精神实质,才能更好地贯彻执行新企业会计准则,使会计准则能够真正发挥其效力。
【参考文献】
[1] 财政部.《企业会计准则――应用指南2006》. 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2006 ,(11): 1 .
[2] 企业会计准则.中国财政部.经济科学出版社,2006,(2).
[3] 黄志红.新准则下“公允价值变动损益”的相关处理.财会研究,2008,(08).
篇2
关键词:动机;持久性;积极性
中学生正处于体育参与意识的形成和定型阶段,在校学习期间能否形成正确的体育参与意识,对其未来的学习和生活都有着重要的作用和深远的影响。加强对学生体育参与意识的培养,树立正确的体育参与意识,对初中生形成终身体育的兴趣、能力和行为习惯有着决定性作用。
一、研究对象
本文以四十五初级中学初一、初二年级学生为研究对象。
二、研究方法
文献资料法、问卷调查法、数理统计法。
三、结果与分析
(一)中学生体育运动参与意识调查结果与分析
调查表明,具有良好的参与体育锻炼意识是中学生参与体育锻炼的主要原因,学生体育锻炼参与意识受参与体育锻炼行为和体育教育效果的影响。本文对四十五初级中学学生的体育运动动机、参与的持久性、运动时的着装、参与积极性四个方面进行了有关调查。
1.体育运动动机方面
结果表明,中学生参与体育运动都有明确的目的,而且有一部分学生参与运动的目的是多元化的。
2.参与的持久性调查
结果表明,仍有大部分学生对自己以后的运动参与目的不是很明确。因此,学校、社会应尽量多给青少年创造参与体育运动的机会,这对促进学生终身体育意识是非常重要的。
3.中学生参与体育运动时的着装
中学生在参与运动时是很注意的,并了解有利于体育运动参与的一些因素,这对提高中学生体育运动参与意识是很有利的。
4.中学生参与体育运动的积极性
据调查得知,有大部分学生会劝说其他同学到自己喜欢的运动中来,也会尝试参与到新的运动中,这表明中学生对参与体育运动的热情还是很高的,并且希望越来越多的人参与到自己喜欢的运动中,体育运动是一项需要大家积极参与、拥护的项目,只有大家都参与到其中,才能体会到其中的乐趣。
(二)影响中学生参加体育锻炼的因素
缺少场地器材是影响体育运动的主要因素。
学习任务重,没有时间是影响体育锻炼的因素之一。
身体素质差是影响体育锻炼的因素之一。
缺少指导阻碍了学生的锻炼。
没有兴趣影响了他们参加体育锻炼。
四、结论与建议
(一)结论
1.初中生的体育参与意识总体上是积极的,但由于主客观因素影响,阻碍了初中学生参与体育运动。
2.初中生终身参与体育意识较低,大部分学生还没有明确的目的和态度。
3.初中生在体育运动参与方面,如时间、精力和运动项目上都有投入,但距国家教委规定的体育锻炼要求还相差很远。
(二)建议
1.改善影响初中生参与体育运动的主观因素,提高青少年体育锻炼的参与意识。
2.加强师资队伍建设,提高教师本身素质。注重教师能力的培养,增加体育课上的体育运动内容,并加强技术技能指导。
3.增强器材内容的趣味性、实用性、新鲜感、时代感。
4.更新教学方法,不墨守成规,使学生通过体育教学都能学有所得、学有所成。
5.将“减负”落到实处,增加学生的课外活动时间。
6.加强中学场馆建设和器材配备,不断增添新的事物,从而提高学生的运动参与兴趣。
7.家长要提高自己对体育的主观认识,引导孩子参加体育锻炼。
参考文献:
[1]霍岩.沈阳市高中生体育参与意识的现状调查及影响因素分析[C].东北师范大学,2004.
[2]李静.大学生中学阶段参加体育锻炼情况的研究[J].北京体育大学学报,2003(04):460-461.
[3]梁莉.中学生体育意识与体育行为的调查研究[C].西北师范大学,2006.
免责声明
公务员之家所有资料均来源于本站老师原创写作和网友上传,仅供会员学习和参考。本站非任何杂志的官方网站,直投稿件和出版请联系杂志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