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大学研究生范文

时间:2023-03-24 14:30:45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香港大学研究生,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香港大学研究生

篇1

一、硕士。

1、哲学硕士全职,一般两年,兼读一般为三至四年。

2、文学、理学和教育全职,一般时间为一年,兼读为两至三年。

二、博士。

1、哲学博士全职,一般三年,兼读为四至七年。

篇2

早在2013年7月26日,刘丁宁参加湖南卫视“天天向上”节目时,就已经流露出了选择离开香港大学的想法。当时她曾经深情告白:“五院(北大中文系)的老师同学们,等我来,我一定会回来的!”很像是一句誓言。曾有网友表示,在节目中,刘丁宁确实是表达了自己的真实想法,甚至还可发现,在说“真心想去北大中文系”的时候,刘丁宁情绪有多么饱满,而在回答闯到“香港大学”四个字时的那种落寞。“真心想去”和“听从家长老师劝告出去闯练”,可能从得知自己考分的时候,就一直在刘丁宁心中纠结。或许,在“天天向上”的舞台上,刘丁宁就已经作出了选择。

“状元”的选择

不寻常?

广东河源网友“品秋”:当今社会能不为那厚厚的奖学金而坚持自己的内心的人已经很少了。

北国网网友“二狗家隔壁”:聪明人知道自己需要什么,属于什么地方,并且有实力和勇气进行二次选择,羡慕!

辽宁丹东网友“鹤翔青云”:看后很惊愕,也很敬佩!反问北大,像这样优秀的孩子,为什么不放开规则,破例录取,还要让孩子等明年高考?哪怕与港大协商办理转学也可!我们的教育体制为什么这样死板僵硬?

著名主持人崔永元:这件事在我看来是很正常的。之所以被舆论热议,成为新闻,是因为在内地环境下,人口基数大,优质的教育资源不足,要想获得优质教育资源,需要经过激烈的竞争,付出很大的代价,对多数人来说,一旦考上了名校,轻易不会放弃。

刘丁宁舅舅张晓望:最终的决定是一家人共同协议的,刘丁宁很懂事,并没有把这个挫折怪罪父母,家人间关系依旧融洽。

辽宁本溪高中校长李玉成:刘丁宁是一个特别优秀、心态特别好的学生,现在在学校一切都好,情绪和心态都非常好。

不适应香港教育体制?

海外网专栏作家汤嘉琛:概括而言,香港高校全英文授课环境、文化和生活习惯上的差异、难以融入香港社会等因素,都容易让内地学生出现心理落差和身份危机。从这个意义上讲,刘丁宁的“逃离”非但没有反抗色彩,反倒更像意欲通过退学复读来重归主流。她的这种回归,就好比一个曾经离家去闯荡江湖的人,在碰壁之后决定重新回到熟悉的环境,重新选择一种更稳妥、胜算更大的生活模式。

广西南宁网友“看风吹过的逍遥”:刘同学既然是个不适应香港教育体制、方式的学生,香港大学为什么还要以72万的奖金收一个无用书生来教呢?

福建厦门网友sushuocan:我倒是理解并且支持她的选择。北大人文气息浓厚,环境优美,又出现过那么多国学大师,很适合学习中文,很适合天马行空和修养家国情怀。对港大不了解,但是香港那样的地方,过于职业化倒是真的,学经济金融有优势。但是一大堆讲广东话和英语的人的聚居地,很难和中文学习环境挂钩。

对内地教育方式的反思

北京网友“最尽头”:归根结底,大家是想要反思内地的教育理念。北大真有真正的国学?弱弱问一句:是北大适合她,还是她不适应港大?

文化学者薛涌:中国香港无纯粹国学?看看从钱穆到余英时!要反省内地的教育,如此高分学生到中国香港都适应不了不同文化,那么到日本、美国会怎样?全球化时代如何生存?

广东汕尾网友hvbirds:中国的教育是严进宽出,所以造成现在的大学生或高材生们,进了校园之后就只要等着放行条(毕业证)了,教育部或有关部门是否考虑一下如何提高这代人的实践能力呢?

中国教育科学研究院储朝晖:内地长期以来的学习方式和环境形成了固定的模式,最常见的问题就是,老师给什么学生就学什么,欠缺自主性学习。不仅仅是内地生到了港大不适应,很多学生在内地升入大学也会遇到很多不适应。大学的学习应该多样化,而不是模式化。

新浪博主晨雾:选择港大,是因为港大确实是一所非常出色的学校;选择北大,是因为姑娘梦寐以求的是学中文,而不是其他什么专业。从这个例子我们看出,考生和家长在高考志愿选择时,需要更务实一些,特别是搞清楚自己的喜欢点是不是高校的强项。

理解与尊重

山东青岛网友“痞子大饼”:这个……我到觉得和小姑娘适应环境与否无关。首先小姑娘本身想去的大学是北大,港大是家里人让报考的。其次,这个小姑娘酷爱中国古文化已经到了一种痴迷的状态,无论她作何选择,至少在这个浮躁的社会能够潜心喜欢一门没什么就业前景的学科,本身就很了不起。所以,每个人人生的选择都该被尊重。

刘丁宁的同学魏新元:路是每个人自己的选择,我们对于刘丁宁自己的选择,可以不理解,但必须给予足够的尊重。她内心已经承受着巨大的压力,我们不应该再对她给予打击,而是要由衷祝福,希望她不后悔。

香港大学研究生管羚雅:可能她这么短时间内就离开肯定还是有适应的问题。如果这个状元是有自己想法的人,她就是觉得这边不合适,或者她真的像报道里说的想探寻更纯粹的国学,我觉得是没问题的,只要她相信她能考上北大。

香港大学发言人:香港大学视每一位学生为独立的成年人,认为同学有能力在对问题作出独立思考后,作适当的判断和适当的决定,大学对同学的决定均会尊重。

北京大学新闻发言人蒋朗朗:已经关注到刘丁宁的情况,选择北大是孩子自己的兴趣,至于来北大能不能求仁得仁,也要看她自己。对所有想考北大的学生发自内心地欢迎,尤其是有志于中文系的同学,那也是我自己的专业。但是读北大中文系必须通过正常的途径和程序,北大不会直接录取。

个人的发展与选择权

中国人民大学社会学系教授周孝正:现在外界评论为“最优秀的学生辞别最优秀的大学”,进而认为遗憾可惜,这大可不必,也会给学生带来压力。目前社会的审美越发差异化,差异化是最为宝贵的财富,这个个案不会引起学生效仿,也无法效仿。这个学生的选择是对是错,不需要被评价,只对她个体有意义。

21世纪教育研究院副院长熊丙奇:这是刘丁宁个人的选择,学校与专业的选择需要根据个人的发展。这也反映出一些问题,学生高考作选择时,家长应该尊重学生自己的意愿。不能因此得出港大不如北大之类结论。没有任何一所大学适合每个学生。择校选专业前合理规划、仔细比较也不能减少这类问题的产生,国外学生五年级就开始规划,但大学也有不少学生转校、换专业。学生在不断尝试、学习中找到自己所好。

中国教育学会原会长顾明远:尊重她个人的选择最重要。公众有一定的思维定式,会谈排名,谈高校的国际性,还有人强调那72万奖学金,这些都不是重要的,重要的是学生自己的兴趣和追求,高校强调的也是学生的爱好和选择。

篇3

我想无论哪个听到这样的消息都是沉痛而惋惜,研究生在校自杀、参加工作后自杀已经不是什么稀奇的事情了,据不完全统计,自2001年来共有12位博士生以及26位研究生自杀,对于高知自杀这一现象,我们不应该单独地看待这一事件了。如果说杨元元自杀的最大原因在于贫困进而带来的无助和压抑,袁健的自杀在于被解聘后的极大压力以及情感原因,那么这一系列现象又有什么值得我们深思的?

社会普遍的观点是这样看待的:如果说大学生、研究生自杀只是极个别的现象,那也就不能够归结于大学生的普遍心理素质问题,但确实近来社会机构和大学自身一些机构的调查表明,大学生特别是研究生中存在极大的心理问题。因此,当我们一听闻大学生、研究生等自杀,我们往往第一想到的原因是心理素质的原因。

确实大学生一部分是存在着心理素质的问题的,但我一直认为,社会应该给予大学生,特别是名校毕业的大学生一种期望上的宽容,社会大众许多时候并不知道正是他们的看法、正是他们的期望在这些自杀事件中充当了重要的一环。事实上并不如许多社会上的人所想的,那些自杀的大学生、研究生、博士生他们的心理素质是极度脆弱的,而许多情况下他们的心理素质是很好的,这些自杀的高知中有相当一部分走的就是一条不平凡的路,走的是一条艰苦的路,他们在一路上进的过程中也遇到了许多的压力,他们也是一直顶过来的,为什么这么多年都没有出问题,在某一事件出现后就一冲动自杀了呢?心理上有一种叫做暂时抑郁,他们中的一部分就是在暂时抑郁的时候选择自杀的。

如果我们就事论事地说,袁健的自杀是因为公司残酷的末位淘汰竞争法则和情感原因,在心理极端脆弱的情况下造成的,那许多人一定会将原因归于末位淘汰制度以及心理素质原因。但这并不能够完全解决问题,因为心理素质可能是他的个别原因,而社会上这一淘汰法则我们现阶段不可能限制。

在社会大众的眼里,他们是名牌大学毕业的高材生,理所应当进入一些优秀的单位从职,而在当今竞争激烈的社会,许多工作需要从底层做,成功对于绝大多数人来说不可能一蹴而就。当他们面对初步失败后,难以面对社会仰望的眼睛,就会产生极大的落差心理,进而造成心理的进一步障碍,许多大学生、研究生、博士生自杀就是这样一步步走入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