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字文化范文
时间:2023-04-03 13:35:03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汉字文化,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篇1
汉字的发展是不同时期文化的反映,这些文化脉络是存在一定的内在联系的。汉字的发展受文化的影响有其内在的联系性,特别是汉字意义的增减,随着汉字有些意义使用的频率减少,意义渐渐不被人们理解,如果能够了解汉字的渊源衍变历程,对于理解现实生活中汉字的含义大有裨益,如“里”字,大家一般都比较熟知“里”字的含义是“里面”、“长度单位”、“街坊”的意思,前两个意思大家比较好理解,但是“街坊”就不那么容易识记了,其实“街坊”这个含义却是“里”字较早的含义之一,“里”字的金文上部是“田”,下部是“土”。这因为有田有土,就形成了居民聚居的地方,所以“里”的本义是古时居民聚居的地方,后从“聚居”又引申为居民单位,先秦以“五家为邻,五邻为里”,这种含义在今天仍在使用,如在我国南方一些地区称呼某些居民单位为“里弄”,在农村称为“乡里”,同学们知道了“里”的原始意义,对于理解“街坊”这个词义就十分有帮助了。
正是因为汉字的内联性,我们可以借助汉字的原始字形追寻古意,通过汉字的古意来理解今意,也可以丰富汉字的文化含义,例如“夙”字,它的含义是“早晨”的意思,我们知道“夙兴夜寐”这个成语,知道有些同学在理解时仅仅为是“早晨醒来,晚上睡觉”的含义,其实这个成语的文化含义更加丰富,“夙”字在甲骨文的左上方是个“月”形,月下跪着一个人形,用双手正在劳作。发展到小篆则变成了左右两个部分,一个是月(夕)字,而另一边则很模糊,是人的变形,到了楷书的时候就完全看不出人形了,而是把月置于凡中了,则成为了纯文字符号。成语“夙夜匪懈”则将“夙”的文化内涵表现得十分生动,这个成语的意思是日夜辛劳,勤奋不懈。
二、汉字的文化多样性
汉字的文化是多样的,特别是古今汉字文化内涵变化的细微的差别,现实生活中,我们不能单一地用现代汉语的含义去理解古代汉语,特别是一些古代汉语的同义词的区分,例如“门”、“户”两个词语的差异,“门”指大的门,“户”指小的门。再如有些汉字在古代意义是不同的,但是到了现代却发展成为了同义词,如“购”、“买”两个词,“购”字的古意是“悬赏征求”,后来有“高价收买”的意思。两种含义都与“买”的意思不同,但“购”和“买”在现代汉语中是同义词。
汉字文化的多样性还体现在繁简并存,但是二者意义并非完全相同,而我们现在要理解它们的区别,往往需要从文化的角度来深入挖掘。如“”与“修”它们之间意义并非完全相同,“”指“干肉”,与“月”字有关,是肉的标志。而“修”主要意思是“装饰”而非“干肉”,所以在古代二者是存在一定的差异的,如“束”这个词语,古代是指学生与教师初见面时,必先奉赠礼物,表示敬意。早在孔子的时候已经实行。《现代汉语辞典》中,“”有两种用法,一是表示“旧时送给老师的酬金”,组词“束”;二是同“修”,并没出现“束修”这种写法。从“束”的运用可以看出汉字的一些原始意义仍然存在。
汉字的多样性还体现在汉字语言色彩的变化,如“侵”字,本义是“渐进”。《说文》:“侵,渐进也。从人又持帚,若埽(扫)之进。又,手也。”甲骨文的字形是一只手拿着扫帚给牛扫土;金文则变成了一只手拿着扫帚给人扫身,表示逐渐的意思。后来逐渐引申为“进攻”、“侵犯”,如 《左传・庄公二十九年》曰:“凡师有钟鼓曰伐,无曰侵,轻曰袭。”后来“侵”就渐渐引申为“偷偷地”的含义。
三、汉字的文化独特性
汉字的文化具有自己的独特之处,一方面它具有一个重要的特性就是具有音乐性,一些古代诗词都是学习汉字的重要载体,我们通过对这些文本的研究与学习,一方面有助于同学们对经典名著的学习与研究,另一方面有助于对汉字的学习与传承。汉字具有自己独特的四声,声调使得汉字具有抑扬顿挫的美感与韵律。我们通过对诗歌中汉字的音韵的发掘,有助于同学们对文字的涵咏,特别是对一些古诗词的讲授,有助于同学们理解汉字这种文化的博大精深,如李清照的《声声慢》:寻寻觅觅,冷冷清清,凄凄惨惨戚戚。乍暖还寒时候,最难将息。……守着窗儿,独自怎生得黑!……这首词中用了很多入声字,如“黑”,如果是南方的同学们,他们对入声字十分熟悉,因为在他们的方言中往往就存在大量的入声字,如果让学生们了解了这些汉字的音韵,对于涵咏诗词大有裨益,也有助于对传统诗词的音的学习,有助于从音韵的角度继承与发展汉字。
汉字的独特性还体现在它作为一个形体文字,文字的构件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因为构件的使用,可以为人们造字和使用汉字提供诸多方便。如我们熟知的耳刀旁,它在左右两面使用看似没有什么区别,但是如果从源头查看,就会发现,左耳刀古时的原始偏旁是“阜”,右耳刀是“邑”,而就一个左耳刀就有着十分诸多的细节。“阜”,象山高竖的形状,往往都与高意有关,如有些是与高山义有关,如“陵”,本义为大阜、“阿”的本义为大陵、“阴”本义为山之北;有些与高义有关,如降,本义为从高处走下来,队,本义为从高处落下来,后来常写作坠;有的与登高的阶梯有关,如除,本义为殿阶,阶,本义为台阶;有些与障碍义有关,如险,本义为地势不平坦,难以通行。
汉字有许多原始意义保存在现有的一些文字形式中,俗称“活化石”,如成语是一些汉字的原始意义的保存载体,成语具有容易识记,且生动活泼的特点,如成语“抗尘走俗”的意思是奔走于世俗之中。用来形容热衷于名利而钻营忙碌的样子。这个成语中的“走”字就是用了“走”的字的原始意义,即跑的意思,现代汉语中“走”字的意思是步行,这一点和古代汉语有着重要的不同了,我们看了这个成语就知道走的原始意义了。
篇2
我以为文化至少包括三个方面:一是物质文化,二是非物质文化,三是精神文化。我们无法用一个单一的观念对文化进行阐释,但是就这三个角度来看,最重要的是精神文化,无论何种形式、何种内容,过渡到一定阶段以后,都上升为精神因素。我们从事的是看得见的、有形式的视觉艺术,还有看不见、属于听觉的艺术形式,它们都是非物质的。无论物质还是非物质,在我们的思想和内心深处,都可以上升到精神活动。这是关于文化的大致定义。
汉字,是代表中国文化的符号,而书法是汉字的艺术,也是汉字的文化。如果把汉字淘汰,我们所面对的文化将不再是中国文化,我们所面对的艺术也将不再是中国的艺术。
如果汉字是源,那么书法就是艺术的根。如果不理解这个根,就无法真正切入中国艺术的本质。
在展开讨论之前,有一个主题必须明确,就是文化立场。无论任何职业,任何民族,任何国家,都无法回避的一个最基本的原则,就是文化立场。如果失去了这一立场,就失去了自我。无论东方还是西方,之于文化立场,都是一个坚定的不可改变和调和的立场。汉字,就是我们始终要坚持的一个基本文化立场。
在中国整个历史的文化进程当中,我们始终面临一个不可逃避的现实危机——汉字危机。
在世界上几大文明古国当中,比如说印度、罗马,两河流域,他们这些创造过灿烂文化和辉煌文化历史的伟大民族,到最后都变成一个让人难以接受的悲惨结局,就是他们的文字灭亡了,因而他们的文化也就切断了。一个民族随着外部势力的侵入,往往首先毁灭的是文字。一个民族文字的毁灭,就是文化的消解。印度这么一个古老的民族,但现在用的文字是英文。
中国同样经历了无数次这样的汉字危机,但是每次都以汉文化同化异族文化为结局。最早在北魏时期,鲜卑族入关,从皇帝到民间大兴佛事,佛教由此兴起。好在最终汉字的功能、汉字的语言、汉字的文化,逐渐把外来的鲜卑文化消化,而完善了自己的文化史。第二次是蒙古人入主中原,但最终也不得不以汉字为文字。第三次是满洲统治中原,也被汉族同化。后来,八国联军入侵,日本侵略,加上“五四”运动,以及解放后的汉字改革走平民化的道路,所有这一切都是要改变、毁灭汉字。但是,汉字文化、包括汉字的艺术,在经历这一切变化之后,并没有改变,而是最终完整保留了自我形象和自我文化的传承。从古到今,中国的文化、历史,一直是完整的体系保持到今天,这在世界上是独一无二的。这说明,汉字有着强大的生命力,所以一直延续到今天。而且今天给人的感觉是,汉字不仅在本民族内稳定地存在着,而且大有不可阻挡风靡全世界的态势。为此,我们就不能不感谢秦始皇,他统一六国文字,让全国各个民族的文字趋于一统。当我们每个民族在用自己的口头语言和方言叙说自己,无法交流的时候怎么办?我们就用书写的方式交流:只要一写汉字,大家就都会明白。所以,方言并不影响我们交流。这是汉字一个最大的功能和功用,是几千年民族文化的传统和传承,它灿烂辉煌而面向未来。
从这个意义上来讲,我们不得不返回来关注汉字的艺术——中国书法。中国书法艺术,是中国艺术中最早的、历史最长的艺术门类,它已经有三千多年的历史,在全世界都是独一无二的。我们知道,20世纪以来,中国文化在各个领域,各个方面,都不同程度地受到西方文化的影响和改变,但是唯一没有被改变的就是中国的书法。无论我们今天如何来认识书法,无论我们今天来怎样对待书法,我们不得不承认,书法是我们中国文化、中国艺术的根。这是其一。
其二,近一百年来,我们中国人以各种途径和方式寻求文明、寻求社会进步的时候,遗失了自我。尤其是在八国联军入侵中国以后,我们被西方的坚船利炮打得晕头转向,失去了文化自信和自觉。我们这个民族最落后、最可悲的在于我们的文化对我们的封闭和制约,而且把它推到汉字这一最根本的问题上。80年代改革开放以后,由北大的王选先生对十万个汉字重新探索和研究:汉字到底有没有新的功能可开发,尤其是电脑。因为在这之前,这一切领域几乎没有汉字的可能性。这些对中国文化充满迷恋和自信的专家和学者,他们最终用自己的成就证实了,中国汉字不仅可以进入电脑等现代化领域,而且还有比西方文化有过之而无不及的地方,比如一直以来备受人们关注的书法。
“皮之不存毛将焉附”,现在看来我们根本就不存在失去汉字、失去书法的危机。通过这一点,我们回忆一下“五四”以来著名的学者,那些文化巨人们,他们说废除汉字走拼音化道路,也是不明智的。经过一百年的努力,他们提出的最大口号就是“中西结合”。试想,中西结合一百年了,最终的结果是什么?第一,我们不知道是谁跟谁结合;第二,我们不知道怎么结合,结合了什么。事实上我们被别人结合了。今天“中西结合”的口号该结束了。
我们现在还在用一句话,叫“东西方接轨”,经济、科技、现代化的军事技术,这些根本就不存在接轨,谁先进、谁领先了潮流,就可以学谁。文化就更不存在接轨问题。谁接谁?你跟他们还是他们跟你?接轨后到底是变成什么,这是个无法说清楚的话题,值得我们深思。
文化都是人创造的,不管你是什么肤色,什么民族,什么样的,只要触及到灵魂和生命最本质的体验,那么这种生命体验所呈现的艺术形式及其文化都是可以跨越时空的。但有个前提,这一艺术形式必须触摸到本民族文化最深层的东西,必须有自己的文化立场。
这些年,我们文化艺术界的很多人都停留在空对空的观念争论上。事实上,无论多么高深的理论,无论多么宏伟的思想,也不可能到天上去搭一个茅草棚,必须把根扎在地上,要有着落点。我们要做有落点的事情,而不做无谓的空想。文化存在着一个传承问题,这种传承必须找到嫡系,找到传承的根源,就像儿女出生需要母体一样,不能克隆,不能像科技成果一样拿来主义。当代的艺术家必须自己给自已定位,确立自己的文化立场,必须把自已定在一个立足点上,这样在和世界对话时才能有确切的身份。今天中国的很多文化人没有身份,因为没有立场,没有母体。这样一来,就无法和世界上的其他文化对话。
进一步讲,一个中国人,在骨子里、血液里必然有一种华夏文化的血缘和命脉,失去了这种血缘和命脉,作为一个中国人最基本的立场就丢失了。可以设想,一个没有文化身份的人,在面对世界发言时,哪里会有真正的自信!所以,一个中国的艺术家,在今天这样一个时代,必须要有一种文化上的使命感和责任感。
中国目前面临三大问题,第一是文化立场的缺失;第二是审美价值和审美观念的西化,我们失去了自己的标准;第三是人文素质苍白和贫穷。我们国家目前最大的危险是什么?是文化。在很多人的眼里,一个书法家不过是一个民间艺人而已,一个诗人不过是一个疯子,他们怎么会知道,正是这些“疯子”和“民间艺人”的思考,在催生属于这个民族的伟大思想。现在很多人能够感受到,但是那种感觉很快就消失了。因为他没有责任感,没有民族自信心,没有使命感。在这个意义上,书法家的危机感完全是一样的。
篇3
一、《汉字文化学》之结构内容简介
《汉字文化学》从总论、本体论、关系论三个方面着眼,较为完备地地阐述了汉字作为一个符号和信息系统自身所具有的文化意义,以及汉字与中国文化的关系。总论部分主要对汉字文化学理论产生的背景和发展现状进行概括,呈现给读者一个宏观的视野。本体论部分作者则立足于汉字本身,通过对汉字的结构形式和其声符中存在的文化因子的分析,进而说明汉字形体和音读所具有的文化功能。作者在本书的最后一个章节即关系论中,主要通过论述汉字与汉语和其他文化内容的关系来说明汉字文化不是孤立发展的,它处于一个与其他事物相互作用的动态发展过程。本书不仅对汉字的历史和特征作了详尽的描述,还对以汉字为载体的辉煌文明进行了系统的介绍和论述,从而展现了汉字文化的方方面面。
二、《汉字文化学》之学术和思想价值概述
《汉字文化学》一书强调汉字本身就是一种文化现象,汉字文化则必然就蕴含着丰富的文化信息。研究汉字文化要把汉字置于民族文化背景之下,对汉字的本质及改革历史做出客观科学的评价。本书具有丰富的学术和思想价值:首先,本书倡导用一种积极开放的心态对待汉字文化的研究,汉字文化学还处在一种建构的过程中,这一学科的很多东西都还没有准确的定性,所以在其发展的过程当中要敢于提出新的想法。其次,本书敢于突破传统的束缚,在肯定前人的研究价值的基础上,也对其中某些观点进行大胆地质疑和反驳。例如,唐兰先生认为,文字学本来就是字形学,不应包括训诂和音韵。何九盈先生则在本书中指出让音韵学和训诂学完全独立于文字学之外是不符合辩证原则的。因为汉字学的研究要注重与其他文化现象产生融合从而进行综合全面的研究。再次,本书对汉字文化学的研究方法也有独特的思考。该书提到在进行汉字文化研究时,可以用现代思维方法去构建理论框架和理论规则,但在具体的探讨古文字的造字原理时,就要用一种原始思维和神话思维去构建一个“历史的话语场”。例如,本书说明了《说文解字》为何要说“羊,祥也。”这是因为在原始社会中,曾经有过羊图腾崇拜,所以羊才会是吉祥之物。最后,本书还惯于站在独特的角度和运用以小见大的手法,去探讨汉字的文化精神。例如,本书认为每个汉字的内部结体要不偏不倚、均匀方正体现的是“中庸”精神,汉字的“随字变转”“各有别体”等特征体现的是“和而不同”的精神,而汉字形体注重主客体高度结合的特征则体现了“天人合一”的精神。
三、《汉字文化学》之时代价值刍议
汉字文化学还处在一个萌芽阶段,关于其研究任务和研究方向以及研究方法等都还没有被系统的阐释。而本书正是主要围绕这些内容展开。本书认为汉字文化学的任务为“阐明汉字作为一个符号信息系统,它的自身所具有的文化意义。以及从汉字入手研究中国文化,从文化学的角度研究汉字。”[1](P74)这一说法的提出既肯定了汉字本身深层的文化属性,还说明了汉字文化学的研究重点在于“汉字”,它便不同于文化语言学。书中也提到,汉字文化学与汉字学也并不是完全等同的,古文字的研究在于解读汉字和通向历史,而汉字文化学主要对古文字进行文化分析,并进行跨学科的比较研究。如此一来,汉字文化学的研究任务也就有了较为清晰地界定。另一方面,从汉字文化学产生的理论背景方面,我们也可以看到本书的时代价值。一直以来,人们对汉字的研究往往只是局限于汉字的字、形、义三方面,如此诚然取得了很大成就,但却没有对汉字的意义进行深层挖掘。本书则把汉字置于民族文化之中,不仅运用汉字自身的形音资料探求其蕴藏的文化因子,还把汉字文化及其外部关系作为研究目标,进而把汉字的性质全面和全新的展现给大家。汉字是社会文化的产物,它的存在是具有价值的。但自清末以来,随着列强的侵入,中国的政治经济陷入衰退,随之汉字也被用来与西方的拼音文字进行比较并饱受轻视。故本书提出研究汉字文化的目的不仅在于挖掘汉字所蕴含的丰富的文化宝藏,推动文化的完善和发展,还在于让中国人乃至全世界都能看到汉字文化的博大精深,从而消除那些“汉字不灭,中国必亡”等轻视汉字的谬论。
篇4
一先祖造字法则的智慧可直接引用到生活,并将汉字直接设计和再创造,便捷省事又不脱离文化之本;二是因为文字本身是一种表意符号,除了易读易识别的特点,还具有趣味的可观性和形式美感,由此可看,汉字的易识别性和易读性与标志的直观表达性和赏识性是相近的,都属于“直抒胸臆”。其次,以标志的构成因素来看,汉字字体设计标志是普遍是以含有象征意义的汉字造型作切入点,然后再对其变形添加再创造,又利用汉字的字形、字义、字音三位为一体的特点,设计出既具意象美、形式美,又符合现代造型特征和设计主题内容的形式美法则,相得益彰,使之图案化并兼具视觉、听觉的功能,将可视性与可读性融为一体,既丰富了画面效果,又增强了吸引力,使人即可一目了然。
二、汉字的文化特征在标志设计中的表现形式
2.1、字形组字的表现手法特点是以汉字本身为主要设计元素来进行创意的改变和表达
纵观现代标志字体设计可看出,以书法体的古朴畅快、宋体的娟秀、黑体的严谨肃穆,以及现代化的印刷字体等为元素来进行装饰而成的设计法则居多。如“生命人寿”的标志,它以印章外形,篆文内容来构形表意,乍见可看出生命两个字,但仔细看则会发现生命两个字其实合成了一个“寿”字,代指人寿保险,把生命和人寿两个含义巧合结合,印章的严谨既体现出浓厚的中国韵味又道出了人寿保险的可靠性。
2.2、图文结合性表现形式。
是以汉字与图形相结合来表达标志的内涵的形式。汉字作为典型的图文一体的表象符号,它除了自身的直观特性之外还有悠远的内在意蕴。如为国人最为骄傲和喝彩至今的2008年北京奥运会会徽:“中国印•舞动的北京”。这个标志设计准确地把中国特点、北京特点与奥林匹克运动元素的三大主要内容巧妙融合又精炼统一,没有冗杂的多余附带,就以带中国浓郁文化味道的古朴印章为背景框围,将印章传统气质和书法神韵的艺术特点与运动表意特征对接,又经过艺术手法夸张的变形将之幻化成一个形似现代“京”字的、向前奔跑的、舞动着并迎接胜利的运动人形,可谓中国文化意蕴的浓郁与现代设计的灵动生机兼备。二是以印章红直接作为主体图案基准颜色,直观简练传达和烘托出中国文化吉祥,喜庆,并带有代表奥运会以“热情会友”的气氛。
三、结语
篇5
汉字体系是特殊形态的中华民族文化思想史料,是博大精深的中华文明智慧库。汉字的文化构成是一个复杂的文化大系统,具有多生态、多层次、多体征、多功能的特点。
1.多生态系统:生命系统、生产系统、生活系统、心态系统(思维、心理、神灵、宗教)。
2.多层次构成:与生俱来的文化构成———发生学上的生成价值———原生层;有生以来的文化传承———发展学上的传承价值———次生层;伴生带来的文化衰变———流变学上的认识价值———劣生层;今生将来的文化创新———应用学上的交流价值———新生层。
3.多体征特点:单体性、合体性、族体性(字族、字群)、谱系性(结构系列、意象系列)。
4.多功能价值:工具,思维,繁衍,文化。用哲学视野来观照,汉字本身的生命活力、生命状态、生存环境、生存发展,具有无比丰富的哲学思辨意义和哲学思想智慧。汉字文化体现了天—地—人的三元存在,包含着自然—社会—宇宙的三维空间,涵盖了过去—现在—未来的三维时间,沟通了源头—发展—创新的三重机制。以上论列,可图示如下:
二、汉字文化研究的意义
当下的中国,“文化”是一个高频词,是一个热门话题。从庙堂到江湖,从象牙塔到草根族,似乎不谈文化就没有文化。不管逮住一个什么东西,都可以堂而皇之冠以“文化”。这是文化之幸,也未尝不是文化之累,文化之悲,简直可以说是文化的“皇帝新衣”。在文化被污名化的时代,研究汉字文化,要有理论勇气,有理性自觉,更要有学理抱负,有道义担当。汉字,由于其悠久、持续的文明传承历史,丰富、浩繁的文献承载功能,更有活跃、生动的当代演绎发展,汉字文化成了举世无双的文化样本,成了天下无匹的研究文化记忆的宝库。汉字的文化原型意义,在语源学/字源学中,具有溯源性的认识价值;在文化寻根/文化建设中,具有资源性的智慧库存;在民族灵魂/集体人格的塑造中,具有自信力、向心力、凝聚力、创新力的文化品格。一部汉字发生、发展的历史,一部汉字文化研究、深化的历史,构成了中华民族的心灵史、思想史、文化史。汉字文化的辉煌,记录了东方古老智慧的新生,也反映了人类文明的进步。汉字文化所熔铸的精神世界,所塑造的认知方式,所建构的智慧场域,使汉字学成了举世追慕的中华元典学,成了东方智慧的“三江源”。汉字文化丰富、复杂、深博,使用的时空场域宽广,使用的人群众多,不仅是工具性学科,更是人文性学科;不仅担负学术建设的重任,同时也兼具产业运作的效益;不仅具有东方智慧的能指学理,更兼具与华夏文化同义,与人类文明同构的同心圆基趾。因此,汉字文化研究,不必标榜“走向世界”而自在世界之中;不必张扬“全球性”话语,而自有话语的独特意义和普世精神。
三、汉字文化研究的突破
篇6
在人们移居到地上生活以后,“宫室”成为了房屋的通称。宫和室本来是可以不分的,所以《尔雅》说:“宫谓之室,室谓之宫。”当时的“宫”并没有宫殿的意思,宫殿的意思是秦汉以后才产生的。而在上古的时候,不管什么身份的人,所住的房子都叫宫。郝懿行《尔雅义疏》说:“古者贵贱同称宫焉。”所以《孟子•滕文公上》说:“且许子何不为陶冶,舍皆取诸其宫中而用之?”许子是对战国时候农家学派的代表人物许行的敬称。许行主张每个人都要亲自种地才能吃饭,亲自织布才能穿衣,这种主张人人平等的思想的出发点是好的,但却忽视了社会分工的必要性,因而遭到了孟子的批驳。孟子质问:许行为什么不亲自去制作做饭用的陶器、耕种用的铁器,而是什么工具都从自己家里拿来用呢。这里的宫中,就是指许行家里。可见此时的“宫”确实是指一般人居住的地方。“宫”字甲骨文作、,其中为屋子的整体轮廓。里面的两个“口”或相离,或相连。有的字形则没有外面的轮廓,只写作或(见图1)。按照罗振玉的解释,这些“口”是“象有数室之状”,或者“象此室达于彼室之状”。这说明,当时“宫”的形制已经比较复杂了,再也不是先民穴居时简单的“单人间”了,而至少是经过改良的“两居室”了。《释名》:“宫,穹也。屋见于垣上,穹窿然也。”穹是圆形的屋顶,垣即墙。将《释名》的解释与半坡遗址的房屋复原模型相对比,可以肯定,当时的“宫”是在圆形基础上建立围墙,墙的上面覆以圆锥形屋顶。这种有墙有顶的“穹窿”房屋,相对于当时的“穴居”来说,无疑是一种较为高级的建筑形式。
秦汉以后,为别尊卑,宫才从一般住房的意义演变成帝王居所的专用名词。这正如《风俗通义》所说:“自古宫室一也。汉来尊者为号,下乃避之也。”皇帝把宫作为自己住处的专称,普通百姓就之后避开这个字不用了。就好像“雉”本来是野鸡的称呼,但到了汉代太后吕雉掌权后,谁也不敢再称野鸡为“雉”了。
再看“室”字。《说文》解释说:“室,实也。从宀至声。室屋皆从至,所止也。”按甲骨文,是从宀从至,它的形体结构从甲骨文到后来的金文没有很大的变化。有的甲骨文“宀”下面有两个“至”,意思与一个“至”是一样的。“至”甲骨文作,像箭从远处来降到地面的情形,有到达的意思,因而引申为止息,即停留在某一个地方居住的意思。《释名》的解释很能体现“室”这种功用特点:“室,实也。人物实满其中也。”通俗地说,就是“室”里注满了人,摆满了东西。
洪成玉认为:室的初义就是穴室。《诗经•唐风•葛生》:“百岁之后,归于其室。”郑玄笺:室,犹冢圹。冢圹即墓穴。王力先生认为,在远古时代,室就是穴,穴就是室,因为当时人们居住的地方就是“穴”。到了殷代,有了上栋下宇的房屋建造,人们的居住地由地下搬到了地上,室和穴才有了分别。
由上最初人们建造的房屋内部单元比较简单,“室”和“宫”一样,都可以泛指人所居住的房屋。后来,随着建筑水平的提高,房屋逐渐形成了一定的格局模式,“室”便逐渐成为一套住宅内部的一个组成部分。这个时候的住宅,一般由堂、室、房三个主要部分组成。前面是堂,通常是行吉凶大礼的地方,不住人。堂的后面是室,住人。室的东西两侧是东房和西房。整栋房子是建筑在一个高出地面的台基上的,所以堂前有阶。要进入堂屋必须升阶,所以古人常说“升堂”。《论语•先进》:“由也升堂矣,未入于室也。”这就是成语“登堂入室”的来历。
《释名•释宫室》说:“古者为堂,自半以前虚之,谓之堂,自半以后实之,谓室。”可见室与堂是有区别的,其用途也不相同。“堂”是整个房屋建筑靠前面的部分,堂没有前墙,是敞开式的,只有东西两根楹柱支撑,所以比较敞亮、开放,是人们祭祀、视朝、接待宾客的地方。《孟子•梁惠王上》记述了这样一件事:“王坐于堂上,有牵牛而过堂下者,王见之。”王问这牛要牵到哪里去呀,对方回答说要前去杀了举行祭祀,王说,我不忍心看到它被吓得哆哆嗦嗦的样子,还是放了它吧!王坐在堂上面,之所以能够清楚看到堂下发生的事情,就是因为堂是敞开的。
堂与后面的室之间有墙隔开,并有户相通。“户”在古代经常与“门”相对,“门”是较大的门,“户”是较小的门,“户”的甲骨文字形正是(“门”)的一半。有了堂的遮挡,室就显得私密、封闭得多。室是人们日常生活起居的地方,室内主要的活动者是妇女,因此“室”又引申指“妻子”。《礼记•曲礼上》:“三十曰壮,有室。”郑玄注:“有室,有妻也,妻称室。”
“室”两旁的建筑叫“房”,也用于地位稍低之人居住。由于“室”在房屋中的中心地位,所以在古代的婚姻形态中嫡妻又被称为“室”或者“正室”;相应地其他妻子也即妾就被称为“房”了,这也是“房”在整个宫室建筑中的地位的反映。
古代的房子一般是朝南的。在室的北墙上一般要开一个窗户,这个窗户古代称作“向”。“向”字甲骨文作、,正像房子上有窗户之形。金文中的则更为形象。《说文》说:“向,北出牖也。从宀从口。”意思是向北的窗户。正因为“向”强调的是北边的窗户,方向性很强,所以“向”字后来便有了方向的意义。古代常用来指称窗的字有两个:一个是,即现在的窗字,《说文》:“,通孔也。”指在墙上挖的通气、透光的孔;另一个是牖,《说文》:“牖,穿壁以木为交窗也。”指在墙上挖出个孔,然后穿上木棍作为窗棱。“牖”字的左边从“片”,就是因为窗户需要穿上木棍或木片。“片”的小篆字形正是(“木”)的一半。上古时期人们的居住条件是很简陋的,所谓的窗户就是在墙上掏一个洞,复杂一些也只是在洞上穿木棍,不像后来有窗框,窗扇等复杂的结构,更没有精致的雕琢,艳丽的色彩。既然已经有了两个字可以泛指所有窗户的字。为什么还要单独为房子北面的窗户造一个字呢?有学者认为古代房子的北墙按规矩是没有窗户的,但民间有些人不管那么多规矩,在房子北墙掏出个窗户,由于这样的窗户比较特殊,人们便给它造了一个专用字“向”。《诗经•七月》所说的“塞向户”的“向”,指是指北边的窗户。“”是用泥涂抹的意思。古人冬天为了保持室内温度,要堵住北窗,并用泥把南门(用荆竹编扎的)涂实,以防冷风吹入室内。
篇7
“酒”跟“酉”最初其实是一个字。甲骨文“酉”有很多种写法,如、、、、等,尽管模样有差异,但都像是一个盛酒的容器;有时甲骨文“酉”字还加上表示酒滴儿的三点,作、等,这便成了“酒”字。金文还有将酒滴置于酉器之中的写法,如等,这种写法更加强调了酒滴和酒罐的实际方位关系。
甲骨文“酉”的字形底部多为尖形,据此有人认为当时的盛酒器多用兽角制成,如牛角、犀牛角等,因其表层坚硬、内部空心而被用来盛放酒。所以后来一些表示饮酒器的字形多从“角”,如觚、觯、觞、觥等。后世小说中有所谓“一角酒”的说法,这可能就是古代用兽角制作酒器的遗留。当然,“酉”的甲骨文字形底部也有圆形的,如、等,这表明一些酒器应当是用陶土制成或者用青铜等金属铸造的,从中可以看出当时手工制造技艺的发展。
“酉”字在甲骨文中既表示酒,又被借去表示十二地支之一,在很长一段时间内都没有明确的分工。据刘信芳《包山楚简近似文字辨析》考证,在战国时期的包山楚简中,凡干支名都写作“”,而“酒食”都写作“酉食”,但这样的分工并没有延续下来。后来人们以“酉”作为干支的专用字,而以“酒”作为饮酒的专用字。
除了“酉”之外,表示酒器的字还有很多。“爵”就是一种重要的饮酒器。“爵”字甲骨文作、、,非常形象地描绘出这种饮酒器的形体特征:敞口,口的一侧有供倒酒的流,另一侧有尾,腹小,外表有纹理装饰,腹旁有把手,底部为高足三脚之形。如此复杂的饮酒器,反映出商周时代青铜器制造技术已经相当成熟。“爵”字小篆作,其上部本来应该是像爵之形,但已经看不出来它像什么了。下面加上了部件“鬯”和“又”。加“又”是表示以手持爵;而“鬯”是《说文》中的一个部首,以“鬯”为部首的字都和酿酒有关,“爵”字加“鬯”正取此义。
“尊”也是古代常用的酒器之一。《说文》:“尊,酒器也。”“尊”在甲骨文中有两种基本写法,一种从“酉”从“廾”,像手捧着酒杯的形状,如。另一种是在此形体旁再附加一个部件“阜”,写作、、等形。甲骨文、金文中“阜”作偏旁时常常写作、,像台阶、高地之形。据此可以看出,尊作为一种酒器有登进奉献的意思,表示诚恳地向人进献美酒,应该多作祭祀或进献宾客之用。《周礼•司尊彝职》:“六尊:牺尊、象尊、箸尊、壶尊、大尊、山尊,以待祭祀宾客之礼。”正因为尊具有登进奉献的意思,才有了后来尊卑之尊的引申义。中间像酒器的部件在甲骨文中都作,金文中出现了从“酋”的形体。著名古文字学家唐兰认为,凡从“酉”之字多变作从“酋”,如尊、奠等。秦简文字中“尊”字开始出现“酉”下作“寸”的写法。“寸”就是“又”,古文中“寸”“又”两个部件是可以通用的。“又”是一只手,“廾”是一双手,其构字意图是一样的。也有学者认为,凡从“寸”的字都有法度的意思,所以“尊”的字形变为从“寸”,正反映了尊这种器物在礼制上的特殊作用。后来“尊”又引申为尊卑之尊,这种酒器的名称便另造“樽”“”二字来表示了。
古人饮酒,是先将酒放在等较大的盛酒器中,然后再从中舀出斟入爵、觯等较小的饮酒器中饮用,经常用来舀酒的工具是“斗”。“斗”字甲骨文作,像一个有柄的盛器。本义指舀酒或舀水的器皿,其字形上部是勺头,下部是勺柄,中间两点像酒滴或水滴。《诗•小雅•大东》:“维北有斗,不可以挹酒浆。”北斗星因其排列像勺斗的形状而得名,诗人又因北斗而联想到了舀酒的勺斗。其中的“可以挹酒浆”正反映了斗的最初的功能。后来“斗”字又加上了部件“木”,写作“”,说明用于舀酒的斗勺多以木质材料制成。
酒在古代的祭祀中有着非常重要的地位。《周礼•天官•酒人》:“凡祭祀共酒以往。”可见,古时祭祀不可无酒。“祭”字在《龙龛手鉴》中有一个异构字作“”,字形从“酉”,这个字形更印证了古代祭祀神灵是离不开酒的。除此之外,“奠”“醴”“”等从“酉”之字都与祭祀有关。奠,甲骨文作,像一个酒器置于台上之形,表示将酒摆放在几案上以供祭祀。“醴”是一种酒的名称,字形从“酉”从“”,其偏旁“”即礼仪的“”的初文,甲骨文、金文作,像在器皿“豆”中盛放两串玉以供祭祀的样子。醴字从“”,体现了醴酒与祭礼之间的密切关系。《周礼•酒正》:“以醴敬宾曰礼宾。”进一步指明了醴酒在古代礼仪中的功用。,甲骨文作,由酉、廾、束三个部件组成,像手捧着一束茅草放在酉(酒)旁。《说文》:“,礼祭,束茅,加于圭而灌鬯酒,是为。象神歆之也。”大意是说,在根据礼制举行祭祀时,先摆放捆束好的茅草,然后用圭这种酒器将鬯酒浇在茅草上,酒马上就会渗进茅草里,就像是神把酒喝光了一样,这种仪式就叫“酒”,又作“缩酒”。《左传•僖公四年》:“尔贡包茅不入,王祭不供,无以缩酒。”说的就是这种仪式,其中的“包茅”就是“束茅”。
酒在民俗文化中也扮演着很重要的角色。如“配”字,甲骨文作,从“酉”从“卩”,像一个人跪坐在酒器旁边的样子。部件“卩”甲骨文作,像人跪着的样子,反映出当时人典型的坐姿。《说文》:“配,酒色也。”这一说解与字形不合,且无文献用例可考。在先秦文献中,配多作匹配、配偶讲,如《左传•隐公八年》:“先配而后祖。”贾逵云:“配成夫妇也。”其中的“配”就是配偶之义。而且配当匹配、配偶讲,也与“酉”的字形相符合,因为在古代婚仪的每一个程序中,都可以找到酒的影子。如《仪礼•士昏礼》:“赞者酌醴,加……妇升席,左执觯,右祭脯醢。以祭醴三。降席东面,坐啐醴。”《礼记•昏义》:“妇至,揖妇人,共牢而食,合卺而,所以合体同尊卑以亲之也。”这都是描写古时婚礼仪式中的具体场景,无论是妇“坐啐醴”(即坐下来品尝醴酒),还是夫妇二人“合卺而”(相当于现在的喝交杯酒),都表示婚配仪式中饮酒这一重要过程。据此可以推测配的本义应该是配偶之配。
酒不仅是饮品,它还具有重要的药用价值。这一点可以从医生的“医”的古字形中得到反映。在秦简、汉印、《说文》等文献中,“医”字均写作“”,其字形从酉,即酒字。这说明,当时医生已经常常用药酒来给人治病了。《说文》:“,治病工也。酒所以治病也。《周礼》有酒。”《汉书•食货志》:“酒,百药之长。”《礼记•射义》:“酒者,所以养老也,所以养病也。”可见酒与药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古人酿酒的目的之一就是充当药用。长沙马王堆三号汉墓中出土的一部医方专书,后来被称为《五十二病方》,被认为是公元前3世纪末秦汉之际的抄本,其中用到酒的药方不下于35个,至少有5个就是酒剂的配方,用以治疗蛇伤、疽、疥瘙等疾病。中医学里很多药物都可以用酒泡制,如鹿茸龟甲、参桂芪术等。迄今为止,酒对于中医仍是不可或缺之物。
篇8
汉代的许慎在《说文解字》中提到了“六书”――象形、指事、会意、形声、假借和转注,总结了古人的六种造字法。小学低段的教材中,象形字、会意字、形声字出现频率较高,教师在教学中要注意归类,不同类型的字采用不同的教学方法,引导学生发现构字规律,促进学生思维发展,提高学生自主识字的能力。
1.图字结合,形象识字
象形字在汉字中的数量虽然不多,但它们的构字能力强,是让学生学好其他汉字的基础。它的字形虽不复杂,但由于经过长期的演变,并不好认,学生记忆起来也未必容易。低段学生以形象思维为主,在进行象形字的教学时,要将古代的象形字附在旁边,同时在课件中呈现出这个字所代表的事物,这样图字对照,形象生动,学生学习起来会觉得很有意思。
如一年级上册集中呈现的象形字《口耳目》一课,教材中就配有相应的古字与图画,教师要引导学生去观察、思考、发现它们的相似之处,让学生建构起图与字的联系,这样学生对字的记忆就会更加形象和牢固。
还有一部分象形字分散在课文中,教师可选取有代表性的进行重点教学。如教学“虎”字,教师可出示老虎的图片和“虎”字的古象形字图,再通过多媒体演示“虎”从甲骨文到楷体的变化过程。然后让学生对照图画与古文字,在现代的楷书“虎”中去寻找哪些笔画代表老虎的头、身子、尾巴、腿。学生们很快就能发现虎字中的部件“卜”是虎头,“七”是虎身,“几”是虎腿,“厂”是虎身和虎尾。
这样一来,在学生的脑海里,汉字就不再是抽象的符号,而是一幅幅形象的图画,一个个蕴含着丰富知识的鲜活实物了。
2.形义结合,见字会意
会意字是由两个或两个以上的独体字根据意义之间的关系合成的字,部件的意义联合起来就是整个字的意思。会意字的教学,除了关注字形外,更重要的是引导学生从字的构成部件去联想字义,可采用以下几种方法。
一是图文结合法。如教学“灭”字,在课件上先呈现一堆柴火,然后出现一个类似盖子的东西,把火扑灭了。学生能从字形上一下子明白“灭”就是“火熄灭了”的意思。
二是动作演示法。如“从”字的教学。可让学生上台表演一个人在前面走,另一个人跟在后面,并告诉学生这就叫“跟从”。
三是创编儿歌法。可仿照《日月明》一课将会意字编进简单易懂、琅琅上口的儿歌中。
四是字谜识记法。教材中有会意字的字谜,如“一个人,两个人,一人在前两个跟,团结起来力量大,人多谁也不离群”,谜面即提示了谜底的形和义。学生也可仿照着给其他会意字编字谜。
用以上几种方法教学会意字,既让学生识记了字音、字形,又理解了字义,同时还能锻炼学生的思维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
3.寻找规律,举一反三
汉字中的80%都是形声字,形声字具有形旁表义、声旁表音的特点。在识字教学中,教师要向学生介绍常用的偏旁部首的意义,学生就能通过偏旁表示的意义对这一类字的大意有所了解。例如,当学生知道了“扌”与手的动作有关后,当他们看见凡是带有“扌”的字,如“打、拍、拔、折、拉……”,就能很快说出这些字与手部的动作有关。
此外,在学生不清楚字的读音时,还可通过形声字声旁表音的特点进行识字。如学习了“巴”字后,再教学“吧、把、爸”等字,可引导学生发现这类字的特点,它们都是形声字,都含有相同的部件“巴”,由此可推测这些字的读音与“巴”相同或相近。
通过这样的教学,学生就能掌握大多数形声字的一个规律,那就是可以根据它们的形旁了解字义,根据它们的声旁推测字音,这样,既达到了记忆字形的目的,又进行了观察、联想的思维训练。
二、品词析句,选一选,让思维更立体
汉字往往具有一字多义的特点,因此,不能孤立地就字识字,应该字不离词,词不离句,让学生在具体的语言环境中识字,这样,学生才能对汉字的音、形、义有更为全面、立体的把握。在小学语文一年级下册的教材中,语文园地二和语文园地五就出现了“张”和“打”这两个字组成的多个词语,每个词语中的汉字的意思都不相同,这是集中让学生体会汉字“一字多义”的特点。教师要注意领会编者的意图,在日常的识字教学中,抓住典型的具有一字多义特点的生字,在课堂上有意识地进行这方面的训练。
例如,在教学“画”时,当学生认准了字音,认清了字形后,可出示这样的一个句子:小青画了一幅画。让学生思考这句话中出现的两个“画”字意思是否一样,再出示“画”的两个意思,一是动作,二是图画,让学生分别选一选。学生一下子就能明白,前一个表示动作,后一个表示图画。
再如,一年级下册《四个太阳》中有一个生字“熟”,教学时可结合形声字的特点,抓住“灬”了解“熟”的字义与火有关,本义是把东西煮熟。之后,教师要告诉学生这个字在不同的句子里意思不一样。接着可出示这样四个句子:
1.果园里的果子熟了。
2.锅里的饭熟了。
3.我把课文背得很熟了。
4.我和她已经很熟了。
四个句子的内容符合学生的生活实际与认知水平,此时,再呈现这样四个词语:熟悉、成熟、煮熟、熟练。让学生读一读,想一想:每个句子里的“熟”分别是哪个意思呢?学生在朗读、判断、表达中对“熟”这个生字的字义就进行了充分的了解,由单一走向多元,由陌生变得熟悉了。
三、追根溯源,辨一辨,让思维更精准
汉字中的形近字较多,识字教学中,对于形近字的辨析成为了一大难点。在课堂教学时,教师往往用分析字形的方法来区别,忽视了字义的辨析,导致学生书写时易出错。虽然教师反复强调,并让学生通过反复抄写的方式加以巩固,但学生依然会错。究其根本原因,还是在于识字教学时,对于容易混淆的字,没有进行字理分析,学生只知其然而不知其所以然。
形近字中,形声字占绝大部分比例,学生易错的也往往是这些或者声旁相同或者形旁相同的形声字。教学时,要学会利用形声字形旁表义、声旁表音的特点,充分辨析形近字的形、义差别,使学生准确理解字义。
形旁易错的字,该如何辨析呢?下面以“礻”与“衤”为例加以说明。因为只有一笔之差,所以凡是带有这两个偏旁的字特别容易混淆,究竟哪些字是“示字旁”,哪些字是“衣字旁”呢?在教学独体字“衣”时,就要从字的本源入手,让学生了解“衣”是象形字,它的甲骨文字形上面象领口,两旁像袖筒,底下像两襟左右相覆。它可作偏旁,变化为“衤”,凡是带“衤”的字都与衣服类有关。在学习“初”时,很多学生都要将其弄错,认为是“礻”,教师在教学时要告诉学生“初”是会意字,古人在造字时结合生活经验认为用刀裁衣服是做衣的开始,它的本义是起始、开端的意思。了解了字的本源,学生自然就会把“初”与“补、被、袄、衬、衫、袜、裤”等归为一类,不会再出错了。同样的道理,在教学独体字“示”时,仍然要从字的本源入手,了解它是个会意字。“示”的甲骨文写成“T”,像个祭台形。作为偏旁变成“礻”,其义多与祭祀、礼仪有关,例如:神、社、祝、福、祖等字。
声旁易错的字,又该如何辨析呢?下面以教学中常见的易错声旁“氏”与“氐”为例加以说明。学生在书写“低、底、纸”等一类字时,常常搞不清楚,为什么一些字右边部件底下有点,一些字没有,到底怎么区分?教师往往也搞不清楚,只能一味地让学生死记硬背,结果学生依然会错。如果识字的时候从汉字文化入手,对“低”与“底”的声旁“氐”的字源字义加以了解,学生对字形的掌握就会更牢固。根据《说文解字》中的解释,“氐”字下面的一点指地下,有头向下垂之意,“低”与“底”的字义就与之相关。同时,“氐”念作dǐ,以它作声旁的字如“低、底、抵”等读音皆相同或相近。
篇9
关键词:汉字;字体设计;民族文化;融合;民族特性
引 言
在我国政治经济稳步发展的基础上,人们对文化和艺术活动不断发展的要求显得日趋重要。人民群众不仅要满足日益增长的物质需求,又要满足精神上的不断追求。尤其在精神文明的建设中,艺术领域的发展与弘扬民族文化[1]之间的关系是十分密切的。
汉字字体设计这门基础课程在艺术类院校的设计专业中占有举足轻重的作用,我们不仅仅要思考汉字字体设计这门课程的建设和发展,更要充分研究汉字字体设计与民族文化的融合的重要性,以及展开对汉字字体设计怎样融入到民族文化这样一个大文化背景中的探索。
一、汉字的产生和发展
汉字是记录汉语的文字,是中华民族语言文字的一种,也是我国应用最广泛的文字,它有着悠久的历史和不同的发展阶段。
中国的文字从出现至今,已经历了早期的图画文字、甲骨文字、古文、篆书、隶书、楷书、行书、草书,以及印刷朮发明后为适应印刷要求而逐渐派生出来的各种印刷字体等漫长的发展历程。
甲骨文字是商朝后期写或刻在龟甲、兽骨之上的文字。金文是雕刻或铸造在青铜器皿上的文字。篆书又分为大篆和小篆,是汉字书体发的重要阶段。隶书的出现和发展有着一段较长的时间演变过程,种类繁多,但它是当时人们喜爱而又得到长期使用之文字。楷书,其笔画端庄一直沿用至今,被视为标准字体而为世人所喜爱。行书,是介于楷书与草书之间的、运笔自由的一种书体。草书,又称破草、今草,由篆书、八分、章草,沿袭多种古文字变化而成。
印刷朮发明后,为适应印刷的需要,文字逐渐向适于印版镌刻的方向发展,出现了横平竖直、方方正正的印刷字体─宋体。随着文化事业的发展,几百年来,在宋体字的基础上又衍生出长宋、扁宋、仿宋等多种变体。这些新生的字体,都是应雕版印刷和传统的活字印刷的需要诞生的。近代西方印刷朮传入后,在西文字体影响下,又出现了黑体、美朮字体等多种新的字体。然而,由于宋体字即适于印刷刻版,又适合人们在阅读时的视觉要求,一直沿用至今,是出版印刷使用的主要字体。
二、汉字与民族文化
汉字是汉语的书写符号,汉语是民族文化信息的载体,而民族文化又包括各种类型的文化。汉字与民族文化的各类型文化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和多种形式的关联。
民族文化行为的发生大都建立在语言的基础上,语言的发展对人的思维和各种社会生活、文学艺术产生重要影响。比如汉语方言众多,这对以方言为基础的地区性艺术作品的形成、发展和极大的丰富提供了条件。语言的产生和发展也极大地促进了其它文化事项的产生和发展。
从汉字文化学的角度去理解有宏观与微观两个角度:宏观的,是把汉字也看成是一个文化项,来探讨它与其他文化项的关系;微观的,是把汉字字符作为文化的载体,来探讨它所承载的文化信息。[2]汉字承载的文化信息是本民族的文化发展动向,它以各种的载体形式广泛推动我国民族文化的发展,是民族文化发展的基本要素。
所以说汉字在每个历史发展时期对我国的民族文化的发展都起到了一定的促进和影响,是本民族文化发展的重要源泉和基本保障。
三、汉字与汉字字体设计
在汉字不断的发展过程中,不同的字体演变同样可以说是一种字体设计过程,它在人们的设计思维中得到不断的创新与巩固。
时代赋予我们崭新的形式美,所以我们对民族文字的形式美有了更深层次的变化,这种变化同时也来自经济发展的需要,新时代的汉字应出现更多的字体设计来满足不同领域的需要,使汉字作为民族文化的信息载体更充分的融入到各行各业中去,这也是汉字与汉字字体设计在商品经济中的重要关系。
篇10
出版时间:2014年5月
定价:278.00元
推荐理由:
《汉字文化新视角丛书》为山东省宣传文化专项基金项目,主要研究了中国语言文化的汉字转向问题。本丛书立足于汉字本身固有的特点,综合利用语言学、解释学和文化学的最新成果,梳理、提炼并构建汉字与中华文化之间的关系,探讨文字的固化和语言的泛化对中华文化的影响与保存,进而探究民族心理与特质形成的文化路径。丛书力求穿透语言与文化分析中华文化的特有基因,从而为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提供学理基础。
佳作试读:
一、汉字何以成为一种文化
“汉字何以成为一种文化?”这个题目以“普通语言学”的眼光审视,暗含着一个“制度陷阱”,因为它预设了汉字的文化属性,而文字的定义――依西方文化的教诲――早已被否定了文化内涵。手头一本已经翻烂了的伦敦应用科学出版社《语言与语言学词典》(中译本)对文字的定义是:“用惯用的、可见的符号或字符在物体表面把语言记录下来的过程或结果。”也就是说,文字的存在价值仅仅是记录语言的工具。这样一个冰冷的定义让中国人显然很不舒服,它和我们传统语文对汉字的温暖感受――“咬文嚼字”、“龙飞凤舞”乃至“字里乾坤”距离太远了!抽出我们的《辞海》,看看它对文字的定义:“记录和传达语言的书写符号,扩大语言在时间和空间上的交际功用的文化工具,对人类的文明起很大的促进作用。”这就在西方语境中尽可能照顾了中国人独有的汉字感觉。
汉字成为一种文化首先是因为汉字字形有丰富的古代文明内涵。且不说汉字构形映射物质文明的林林总总,即在思想,如《左传》“止戈为武”,《韩非子》“古者仓颉之作书也,自环者谓之私,背私谓之公”,字形的分析总是一种理论的阐释,人文的视角。姜亮夫先生说得好:“整个汉字的精神,是从人(更确切一点说,是人的身体全部)出发的。一切物质的存在,是从人的眼所见、耳所闻、手所触、鼻所嗅、舌所尝出的(而尤以‘见’为重要)。……画一个物也以人所感受的大小轻重为判。牛羊虎以头,人所易知也;龙凤最详,人所崇敬也。总之,它是从人看事物,从人的官能看事物。”我们可以说汉字的解析从一开始就具有思想史和文化史的意义,而不仅仅是纯语言学的意义。
汉字成为一种文化又因为汉字构形体现了汉民族的文化心理,其结构规则甚至带有文化元编码性质,这种元编码成为中国人各种文化行为的精神理据。汉字在表意的过程中,自觉地对事象进行分析,根据事象的特点和意义要素的组合,设计汉字的结构。每一个字的构形,都是造字者看待事象的一种样式,或者说是造字者对事象内在逻辑的一种理解,而这种样式的理解,基本上是以二合为基础的。也说是说,汉字的孳乳,是一个由“一”到“二”的过程,由单体到合体的过程,这正体贴了汉民族“物生有两”、“二气感应”、“一阴一阳谓之道”的文化心理。
汉字的区别性很强的意象使汉字具有卓越的组义性。莱布尼茨曾说汉语是自亚里士多德以来西方世界梦寐以求的组义语言,而这一特点离不开表意汉字的创造。在汉语发展中大量的词语组合来自汉字书面语的创新,由此大大丰富了汉语书面词汇。组义使得汉字具有了超越口语的强大的语言功能。饶宗颐曾说:“汉人是用文字来控制语言,不像苏美尔等民族,一行文字语言化,结局是文字反为语言所吞没。”他说的正是汉字极富想象力且灵活多变的组义性。难怪有人说汉字就像“活字印刷”,有限的汉字可以无限地组合,而拼音文字则是“雕版印刷”了。比较一下“鼻炎”与“rhinitis”,我们就可以体会组义的长处。《包法利夫人》中,主人公准备上医学院了,却站在介绍课程的公告栏前目瞪口呆:anatomy, pathology, physiology, pharmacy, chenistry, botany,clinical practice, therapeutics,hygiene and materia medica。一个将要上大学的人,对要学的专业居然“一字不识”,这样的情节在中国人听来匪夷所思。
汉字成为一种文化,更在于汉字的区别性很强的表意性使它具有了超方言的“第二语言”作用,维系了中华民族的统一。汉字的这一独特的文化功能,其重要性怎么强调也不为过。索绪尔晚年在病榻上学习汉字,明白了“对汉人来说,表意字和口说的词都是观念的符号;在他们看来,文字就是第二语言。在谈话中,如果有两个口说的词发音相同,他们有时就求助于书写的词来说明他们的思想。……汉语各种方言表示同一观念的词都可以用相同的书写符号。”汉字对汉语“言语异声”的表达进行观念整合,达到“多元统一”。这样一种“调洽殊方,沟贯异代”(钱穆语)的功能,堪称“天下主义”!一位日本友人说,外国人讲日语,哪怕再流畅,日本人也能发现他是“外人”。而她走遍了中国大地,中国人并不在意她的口音――在西北,有人以为她是南方人;在北方,有人以为她是香港人或台湾人;而在南方,人们则以为她是维族人。中文“四海之内皆兄弟”的观念整合性,在这位日本人看来,与英文相似,是天然的世界语(当然,汉字的“世界性”和拼音文字的世界性,涵义是不一样的)。汉字的观念整合性,一方面自下而上,以极富包容性的谐音将汉语各方言文化的异质性在维护其“言语异声”差别性的同时织入统一的文化经纬,另一方面又自上而下,以极富想象力的意象将统一的文化观念传布到九州方域,凝聚起同质文化的规范和力量。由此我们可知,汉字本质上是一种意识形态的建构,是中华文化的深层结构。正如柏杨所说:“中华字像一条看不见的魔线一样,把言语不同,风俗习惯不同,血统不同的人民的心声,缝在一起,成为一种自觉的中国人。”
与汉字的观念整合性相联系的,是汉字的谐音性使地方戏曲有了生存空间。汉字的观念整合走意会的路径,不涉音轨,客观上宕开了方音艺术的生存天地。在汉字的语音包容下,汉语各方言区草根性的戏文唱腔与官话标准音“你走你的阳关道,我过我的独木桥”,相安无事,中国几百种地方戏曲源远流长,由此形成西方拼音文化难以想象的异彩多姿。汉字保护了方言文化生态多样性,也就保护了中国各地方文化的精神认同和家园意识。当然,这种保护是有代价的,即方言尤其是中原以外的方言及其戏曲,不再具有汉字的书写性,从而不再在中华“雅文化”或者说主流文化中具有话语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