难忘的泼水节范文
时间:2023-03-31 17:04:14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难忘的泼水节,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篇1
今天上午,老师吩咐我们下午带些洗洁用品来,今天下午要搞大扫除。下午,同学们有的摩拳擦掌,有的捋胳膊挽袖子,准备大干一场……看来万事俱备,只欠东风了。同学们犹如八仙过海——各显神通。有的扫地,有的拖地,有的擦窗……我和一些同学被分配到了楼梯口。我们正热火朝天在地干活时,一大片水滴泼下来。又过了一会儿,又一大片水哗啦啦地泼下来,幸好我们躲得快。李卓凡再也忍不住了,单枪匹马地上去和他们评理。谁知不幸“牺牲”——被淋了一个“落汤鸡”。衣服都被淋湿了。他只好“休战”。
我们又干了一会儿,可是那些搞恶作剧的家伙却变本加厉了,玩命地泼水。我和张国豪决定“深入敌后”,查出“幕后真凶”。我们刚刚上了第三楼,就有一个六年级的学生拿着两个大水桶快速的往上走,我的第六感告诉我:有危险。果然,一大片水落向我们。幸好我们躲得快,才没有被淋湿。可袜子就遭殃了。又过了一会儿,一阵 “人工降雨”又泼下来了。下面又有一位仁兄被淋湿了。又一个“连弹”泼下,我们班有两个女同学又被淋湿了。这时,李卓凡回来“重战”。可他刚回来时又被人“暗算”——裤子被淋湿了……
“泼水节”结束了,我们都带着自己的“战利品”回家了。这个“泼水节”真令我难忘阿!
篇2
一、给加点的多音字选择正确的读音,打上“√”。
盛水
chéng
shèng
盛开
chéng
shèng
床铺
pū
pù
铺路
pū
pù
二、拼一拼,写一写。
pō
shuǐ
lóng
chuán
huā
pào
(
)
(
)
(
)
fāng
xiàng
chuān
zhe
dù
guò
(
)
(
)
(
)
lìng
rén
nán
wàng
(
)
三、辨一辨,再组词。
跑(
)
炮(
)
今(
)
令(
)
向(
)
问(
)
穿(
)
窗(
)
四、照样子写一写。
例:敬爱的(总理)
欢乐的(
)
难忘的(
)
例:一条条(龙船)
一串串(
)
一只只(
)
五、朗读下面五个感叹句,应该用怎样的语速语气?把正确答案的序号填在“(
)”里。
①欢快而热烈
②缓慢而陶醉
1.人们欢呼着:“来了!”
(
)
2.清清的水,泼啊,洒啊!
(
)
3.和傣族人民笑啊,跳啊,是那么开心!
(
)
4.多么幸福啊,1961年的泼水节!
(
)
5.多么令人难忘啊,1961年的泼水节!
(
)
六、按要求写句子。
1.用括号里的词把句子写具体。
来到人群中。(笑容满面地)
2.照样子写句子。
例:多么幸福啊,1961年的泼水节!
(1)多么快乐啊,
!
(2)多么
,
!
七、读下面的段落,完成后面的练习。
开始泼水了。
端着盛满清水的银碗,
拿着柏树枝蘸了水,向人们泼洒,为人们祝福。傣族人民
欢呼,
向泼水,祝福他健康长寿。
1.选择恰当的词语填在文中的横线上。
一手……一手……
一边……一边……
2.文中写向傣族人民泼水,为他们祝福的情景是哪一句?请画上横线。
3.这段话共有
句话。主要写
和
互相泼水祝福。
参考答案:
一、chéng
shèng
pù
pū
二、泼水
龙船
花炮
方向
穿着
度过
令人难忘
三、跑步
花炮
今天
命令
方向
问好
穿衣
窗户
四、鼓点
日子
花炮
小鸟
五、1.①
2.①
3.①
4.②
5.②
六、1.笑容满面地来到人群中。
2.(1)我们的“六一”儿童节
(2)美好啊
我们的生活
七、1.一手
一手
一边
一边
2.第二句。
篇3
关键词:抽象;具体;兴趣;朗读最近几年,我一直从事小学低年级语文的教学工作,为了适应教育教学改革的需要,我在教学中不断的探索,虚心向有经验的老师请教,寻找一条适合低年级语文教学的好途径。力求在有限的教学时间内,能够全身心地投入教学活动中,实现教与学的优化,我认为这在小学低年级教学别重要。下面我就从两个方面探讨一下:
一、把抽象的内容转变为具体生动的画面
小学生由于受年龄、知识的限制,抽象思维才刚开始发展,在课堂上,教师单纯依靠语言文字来进行抽象的讲课,学生就会感到很难理解,很枯燥。这时,就要求老师把枯燥无味的文字转变为生动形象的画面。
例如:《太空生活趣事多》一课教学,我利用小学生好奇心强的特点,向学生们问:“你们想看看神舟七号是怎么发射的吗?”同学们高兴极了,接着我放了一段“神七”发射的短片。随着发令员的一声令下,巨大的呼啸声骤然而至,似炸雷滚过,如天崩地裂。飞翔!飞翔!火箭加速上升,一束炫目的金色火光划破了墨蓝色的天幕……数千米外观摩席上的观众同时高呼。接着我问:“同学们,你们想知道宇航员在太空是怎样生活的吗?”“想!”学生们异口同声的回答。“那我们一起去读读课文吧!看看文中写了什么有趣的事?”于是孩子们很认真地读起来,还分析出课文是从宇航员“睡觉、走路、喝水、洗澡”四个方面向人们介绍了太空趣事的,但小朋友们觉得很难理解这四个方面的内容,我就因势利导给学生们放了另一个短片:《太空生活趣事多》配乐朗读动画片,这时学生很轻松地明白了,还跟着读,有声有色。这样既充分调动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又培养了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也养成了善于思考的好习惯。同时我又结合我国神舟五号、六号、七号载人飞船遨游太空的事件,适时对学生进行学科学、爱科学及爱祖国的教育。
二、兴趣是最好的老师
爱因斯坦曾经说过: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如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呢?我认为利用电教手段,可以为学生创造生动和情趣盎然的学习环境和氛围,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诱发学生的学习动机,从而最大限度地提高课堂效率。
例如:在《难忘的泼水节》一课的教学中,我通过课件,播放傣族人民和一起过泼水节的画面,引述一年一度的“泼水节”被傣族人民视为是最美好、最吉祥的日子,是傣族人民最隆重的节日。而1961年的泼水节,又是傣族人民最幸福、最难忘的一个泼水节。那是什么原因呢?因为敬爱的和边疆人民共同欢庆了这个富有情趣的民族节日。通过图上特有的西双版纳的背景风光,茂密的树木,地上朵朵凤凰花铺成的“地毯”,以及穿着节日服装的傣家儿女。看着他们有的拿着银壶,有的端着花碗,有的敲着象脚鼓,有的打着镲,以及站在画面中间的总理,双手端着银碗,穿着傣族服装,面带笑容的图面,学生就知道这是总理同傣家儿女过泼水节的情形。我又通过“你想和他们一起过节吗?你想知道文中是怎么写的吗?看谁知道得多?”这些引导性的质疑问题,使孩子们认真地去读课文,从而激发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采用新的方式教学,是时代的需要,发展的必然,它就像一片沃土,值得我们去辛勤耕耘;似一棵新芽,值得我们去精心培育。因而,小学低年级语文教学,更具有可研究性。
篇4
语文课程标准基本理念:“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语文素养是学生学习其他课程的基础,也是学生全面发展和终身发展的基础。”要全面提高学生语文素养,使他们具有基本的阅读能力,关键离不开阅读方法的培养。阅读方法的培养对于刚进入阅读阶段的二年级学生来说,难度似乎大了一些,由于二年级的学生年龄特征和心理状况,他们对于阅读还存在着非常模糊的概念,这样对于学生阅读习惯的培养,实在不易。但如果在阅读教学中注重培养学生的阅读习惯,就像刚要学走路的孩子一样需要有人手牵手领着他一步一步的走,扎扎实实的走下去,不久孩子就会稳稳当当的走路了。阅读能力的培养也是需要这样扎实的训练。
1 要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
爱因斯坦说过:“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学生对于某件事产生兴趣,就有兴致,就会孜孜不倦地学习。学生对于学习产生浓厚的兴趣时,无意中就产生了一种内在的动力,这种动力会促进他积极完成学习任务。要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首先要利用学生感兴趣的东西导入,可以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如:学习人教版二年级下册第六单元《丑小鸭》时,笔者先告诉学生什么是童话,接着问,你们喜欢谁的童话,看似非常简单,但是童话时学生喜闻乐见的一种文学形式,也是学生经常能接触到的东西。因此,问题一出,学生此时情绪已发生了变化。他们争先恐后的抢着说:“喜欢格林,喜欢安徒生,喜欢郑渊洁等”说出了许多童话作家,并且也能说出部分童话作品,如《海的女儿》《皇帝的新装》等等。此时此刻笔者又说:“今天我们就来学习安徒生的童话《丑小鸭》。学生已兴趣盎然,迫不及待地看课文,结果此篇课文的学生学习积极性高涨,可见阅读教学中培养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是非常重要的。
2 要从抓重点词句做起
孩子从娘胎到呱呱落地,虽然不会表达,但从大人的眼神、表情、动作中就已开始接触母语的学习,直到进入学校接受正规学习之前,对母语已经有了丰富的积累。但对字词句篇的概念还是含糊不清的。因此在教学中让学生抓住重点词句来理解课文,对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是一种有效的途径。如:学习《寓言二则.揠苗助长》一课的第一自然段时,利用“巴望”一词,指导学生读出种田人的焦急心情,以此来理解种田人为什么会有拔苗助长的举动。又如:利用第二自然段中的“终于、筋疲力尽”来体会人物的语言和心理,理解了文本就达到了理解课文的目的。再如:《小蝌蚪找妈妈》中青蛙作为有益于人类的动物,作者用优美的语言把他写的十分精彩:“荷叶上蹲着一只大青蛙,披着碧绿的衣裳,露着雪白的肚皮,鼓着一双大眼睛。”学习这部分时,先让学生找出几个关键词:“蹲、披、鼓、雪白的、碧绿的,从中感受青蛙生动活泼的形象,使学生对语言的美感更为深刻,思维更加活跃,同时还培养了学生的语感及思维能力。
3 要培养学生边读边思考的阅读习惯
低段的阅读教学在小学阶段处于一个初始阶段,讲深了,不符合低段学生的心理特征和年龄特征;讲浅了,学生没有收获。无论从学生的眼前考虑,还是为学生的终身学习打算,他们必须是一个爱读书,会读书,并且能从读书中获得益良的人。作为一个语文素养高的人,不仅要爱读书,更重要的是要有读书的方法,没有读书方法,盲目的读是一种浪费,只能是白费功夫。因此,从低段起就要重视学生的学习习惯的培养,边读边思考是会读书的一种体现,这种习惯要在长期的实践中扎实地训练逐步形成。如:学习阅读课文时,先提出问题,让学生带着这个问题去读课文,边读边想,同时,对问题的有关字词句进行勾画,在旁边写上自己的看法理解。再如:学习课文时,要求学生边读边把体会深的句子画出来,这种阅读的方法在学习中经常训练,就会为学生的终身学习奠定基础。正如《语文课程标准》中所说:“语文素养是学生学好其他课程的基础,也是学生全面发展和终身发展的基础。“
4 要重感悟,重体验
篇5
报 到
我和妈妈到人武部去报到的那天下午,晴空万里,非常炎热。当我走进人武部大门时,妈妈被拦在门外,我心里可不是滋味了,但我还是义无反顾地提着行李跨进大门,迈向报到处,领了一套合身的军装向寝室走去。换上军装后,我心里更不是滋味了, 因为我必须离开爸爸妈妈,在这陌生的地方生活十二天。
军营第一夜
当天晚上,寝室里的小姐妹们闹翻了天。不知是不适应还是兴奋,大家都睡不着觉,一会儿这个问几点了,一会儿那个问几点了,像一窝麻雀唧唧喳喳闹成一团。好不容易睡了一会儿,又听见呜呜的哭声,结果把大伙儿都吵醒了,一直熬到天亮。
思 念
第二天早上训练时倒还好,可下午训练时就有点儿没精打采了,因为我又开始想念爸爸妈妈了。忍哪忍,眼泪终于没从眼眶流出来,因为我要坚持训练到底,让爸爸妈妈看到我出色的表演。8月10日的晚上,学唱《军中绿花》这首歌时,全体学员都忍不住哭了。我也不例外。因为歌词让我们更想家了。
西瓜晚会
8月12日晚上,我们开了一个西瓜晚会。晚会的欢乐让我们暂时停止了对爸爸妈妈的思念。那一刻,我们最关心西瓜放在哪儿。我们东瞧瞧,西望望,哪儿是在看节目哇!一个个的眼睛都在搜寻西瓜的“藏身之处”。搜寻了半天的西瓜最终还是被教官抬了出来。哇噻!好大的瓜!学员们都把“攻击”的目标投向了西瓜。节目是无法进行下去了,朱老师只好说:“吃西瓜。”在一片欢笑声中,好几个滚圆的大西瓜转眼之间就只剩下一堆皮了。我们的战斗力还真不错。
难忘的“泼水节”
虽说烈日下的训练是那样的辛苦,但我们也常常在苦中感受到乐趣。记得有一次下暴雨,我们在雨中训练全身都湿透了。回到寝室,姐妹们还幽默地说:“今天洗了一个天然淋浴。嗯,不错!”在少年军校,晚上是没有热水洗澡的,也没有澡堂。但洗澡也是我们一天中最热闹最开心的时候。我们寝室里有十四个姐妹,每天晚上拿着脸盆到卫生间端自来水洗澡。洗着洗着,我们就玩起了“泼水节”,你给我泼水我给你泼水,寝室里一下子乐开了花。清清的水浇去了一天的疲劳,也浇艳了我们的友谊之花。
篇6
面对熟悉的家乡,有的学生也许未能领略家乡美在何处。介绍地域文化就能激发学生对本乡本土自然人文的热爱之情,激发学生对故乡的亲切感和自豪感。我们在平时的教学中,应该引导学生努力了解本地的历史、地理、经济、文化、风土人情等,并学会思考和表达。
课文有丰富的地域文化内容,如《难忘的泼水节》一文记叙的是一个感人的地域文化故事。“一年一度的泼水节”,被傣族人民视为最美好、最吉祥的日子,是傣族最隆重的节日。教师应该采用图文对照的方法,引导学生自主观察,进行探究式阅读,感受傣族人民和一起过泼水节的快乐。在这篇课文中就涉及到民族、节日、风俗等多种传统文化,需要教师搜集、查找资料,引导学生了解傣族的节日和民间习俗。再如教《广玉兰》一文,在学生了解了广玉兰树、花的特点及写法之后,再引导学生了解广玉兰是我们南通市的市树,课后可以带领学生观察校园、路边的广玉兰树。进而可以引领介绍学生认识,因为是南通市的市花,每年秋季南通的展览都会吸引大量的中外游客云集南通,为一年一度的“港口经济贸易洽谈会”增色不少,博得中外来宾的赞赏,促进了经济发展。在不知不觉中让学生接受家乡南通的地域文化熏陶,学生自然感到无比自豪。
新课标明确要求学生“能较熟练地运用阅读和浏览的方法,扩大阅读范围,拓展自己的阅读视野”。这就要求教师在教学中进行有效的拓展延伸,而有效的拓展延伸要立足文本,然后对教学内容作有益的补充。这样做可以增强教材的趣味性,调动学生的学习热情;也能让学生了解自己的家乡风俗特点,传承优秀的地域文化。
如学习《安塞腰鼓》一文时,笔者还播放了一段南通市海安县花鼓的表演视频,让学生享受了一次视觉盛宴,接着笔者向学生介绍海安花鼓的由来、悠久的历史和深远的影响等,学生真切感受到地域文化竟如此灿烂辉煌!
篇7
语文课的总结
在语文课堂上,幸老师带着我们一路寻找春天,闻到了小鹿的玫瑰花香,听到了叮咚的泉水声,感受到了雷锋精神。幸老师还带着我们到过风景如画的日月潭,走过五光十色的吐鲁番葡萄沟,还和傣族人民过了一个难忘的泼水节……走过千山万水,我觉得最美的地方是首都北京,她多么明亮,多美辉煌!
我要记住幸老师的话,要像张衡那样细细观察,多多去想;要像爱迪生那样爱动脑筋,勤动手;要像丑小鸭那样克服困难,学会生存。
推荐的数学书籍
篇8
语文教材申的课文大都文质兼美,具有典型性,有时代特点和现代意识。一是思想内涵比较全面,蕴含着丰富的情感因素;二是题材广泛,有利于学生认识大千世界;三是体裁多样,增强了趣味性、可读性和感染力。基于对语文阅读的理解,笔者认识到培养学生在语文学习中的自主学习能力必须与学生的生活结合起来,笔者在教学中采取了一系列有层次性和有序的教学活动。
一、教师的教学准备需经过三次对文本的角色处理
以往的教学中我总是从教师教的角度和角色出发,将课本中的知识“生吞活剥”给学生,以为这样一定会给学生以“营养”,增强其能力。但看到将某些食物嚼碎喂给儿子时,孩子非但沒有感激反而抵抗表示不愿吃。这偶然间的发现让我和自己的教学活动中学生的反应做了一对比,认识到自己的好心、简单、强制的教学方法存在着不足。于是我从阅读教学的根本出发,明确了阅读教学的意义:
在教学中对于文本的处理必须首先从一般的生活中的普通阅读者角色出发获得体会;继而再从教师的角色出发处理文本;最后从学生的角色出发来体会文本。三者汇总在一起使我对于文本的处理更加贴近生活,使我在某些文本片段中能够有的放矢地给予学生一定的独立思考的空间,而不是为其自主而自主的死板的、教条的教学。例如教学《难忘的泼水节》一课时教学中通过对重点词句的理解来体会和傣族人民一起欢度泼水节时对傣族人民的美好祝福,从而体会到“难忘”的主旨。重点句子是一手端着盛满清水的银碗,一手拿着柏树枝蘸了水向人们泼洒,为人们祝福。通过对句子的处理不难发现:此句中的“银碗”和“柏树枝”都有招财进宝和长命百岁的民俗意义。所以在和学生一起分析时我就有意识地引入过年时吃饺子这一活动让学生迁移体会这两个词语的在文本中的意义。教完后我对于这一段文本的处理很满意,学生理解到了的真心的、朴实的祝福,感悟到了难忘的意义。可当我教完后一学生问我:不是泼水节吗,此处为什么要蘸水向人们泼洒呢?我顿悟到:身为总理这一身份允许他能泼水,也同样因为他的总理这一身份人民都想得到他的祝福,他也想尽可能多地将祝福送给更多的傣族人民,所以他把银碗中的水用“蘸”的方式来更多地为人们祝福。这也是细心考虑的表现,更加说明了总理爱人民、人民爱总理的主题。反思我的教学,正是从三个方面有效地处理了文本,从而找到了理解语言的那一个环境,才恰当地引用了这一生活中的例子,才会促使学生顺着这一思路积极地思考。
二、阅读教学后的反馈
反馈是将重点的词句为其设计一定的语境,即设计语段,让词句和语境进行迁移后的还原。语言学的观点认为阅读是一种语境还原,表达是语境到言语,阅读是言语到语境,阅读过程实际上是一个由言语到语境、透过言语寻找直觉语境的过程。把阅读对象当作一种实际媒介,在文章中让教师和学生理解和运用这些重点的词句,以此来间接地体会自己是否已经理解了文章后面的发出信息。失去语境的语言是符号,沒有任何的意义。最简单的语境还原就是造句,继而是对于重点词句的引用到语段的练习,或是一种模仿课文的文章。所以我认为这是一种有效的检查,是在尊重了阅读教学本身意义基础上的反馈。《语文课程标准》指出:评价的目的就是全面地考查学生的语文学习情况,激励学生的学习热情,从而有效地促进学生的发展。同样,这一类型的检查和反馈均给学生预留了一个较大的自由发挥的空间,使学生在主动积极的思维和情感活动中加深了理解和体验,有所感悟和思考,受到了情感熏陶,获得了思想启迪。实践也证明了学生在平时的阅读教学中已经对文本有所感悟,加上又给予了适合学生发挥和体现自己个性化阅读的方式,学生的阅读积极性和主动性都得到了锻炼和提高。
三、“教学即生活的阐释”,“阅读即生活的体验”
阅读书本就是阅读生活。所以我们应该把课堂中的阅读活动视为一种生活或者说首先是一种生活,其次才是教学。引导学生融合生活的阅读和融合阅读的生活应当是阅读教学的追求。
篇9
传统的教学模式是老师认真钻研教材、教参,体会文章思路,然后写出教案。其主要内容是课堂上提哪些问题,这些问题的标准答案,跟这些问题、答案配套的板书提纲。教师的教学过程就亦步亦趋地实施自己教案的过程。在这种模式下,学生不可能有自己的独立思考,只能被老师牵着鼻子走。不是看作是学习的主人,而是把学生看成被动接受的容器;不是要求学生创新思维,而是对课文的同构解读;不是要求学生设疑解疑,拓展思维,而是要求学生对教师“权威”答案的认同。这种把学生捆起来齐步走的做法,泯灭了学生的个性,扼杀了学生的创造和天赋,也违约了学生的心理规律。学起于思,思源于疑。疑问是促使儿童积极思维的有效方法。在教学中,教师恰当地布疑设疑,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求知欲,使学生处于注意力高度集中、思维敏捷积极的状态,让学生快速、全面、深刻地掌握知识,从而提高课堂教学效率。《语文课程标准》指出,“语文课程中丰富的人文内涵对人们的精神领域的影响是深广的,学生对语文教材的反应也往往是多元的。”这就是要求我们在教学中给学生留有充分的独立理解和感受的空间。在多年来的低年级语文教学实践中,我是这样布疑设疑的。具体操作如下:
一、从整体布疑设疑 传统的教学方法,从教学过程来看,都是从第一段讲到最后一段;从教学形式来看,都是教师问,学生答;从教学内容来看,都是故事情节,人物形象,文章的中心等等。我彻底摒弃了繁琐的分析,空洞的说教,代之以多疑、多思,以学定教。在教学《妈妈的爱》时,我从课题整体布疑设疑:“同学们,想想课文中妈妈的爱分别讲了哪几件事?”配乐自由默读课文,边读边看图思考。结果同学们都能自己释疑。其实,学生的资源是丰富的,学生的天赋是无穷的,只要我们因文而异,因人而异,创设情境,就能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又如教《难忘的泼水节》,我也是从课题整体布疑设疑“为什么说今年的泼水节是难忘的?”“今年的泼水节与往年有什么不同?”同学生们很快就能找出与往年不同的地方,加深了对“难忘”一词的理解。又如教《蜜蜂引路》,我也是采用了从课题整体布疑设疑:“读了课题,你明白了什么?不明白什么?”同学们各抒已见,自己大胆设疑:1、为什么要蜜蜂引路?2、蜜蜂给谁引路?3、蜜蜂是怎样引路的?同学生们发言热烈,我马上肯定和表扬学生大胆设疑的精神,然后因势利导,话题一转:“同学们,刚才大家的设疑非常好,我也和大家一样想,这些问题课文中可能会给我们答案。我和大家一起默读课文,边读边看图思考,把有关的句子划出来,看谁找得又快又好。”这一导,又把学生带进认真读书的角色,创设了自主学习的情境。学生通过自主学习,设疑解疑,很快把课文内容弄懂了,学得轻松、记得牢固,培养了学生问题意识的能力。
二、从句子布疑设疑 教学《秋天》时,我以课文最后的一句“啊!秋天到了。”为布疑点。因为这个句子是全文的统帅。直奔中心教学,容易调动学生的问题意识,开发学生的资源,培养学生多元化的发展。我问:“同学们,你们从图上哪些景物知道秋天到了?”他们可热闹了,一下子就进入了角色,不但把图上表示秋天的景物说了出来,还拓展了思维,有声有色地把图外的景色也说得很完整,开发了资源。又如教《我选我》时,我抓住了“突然王宁站起来,说:‘我选我。’”这句话为布疑点。这句话是课文的中心句,这个中心句在课文的中间,它明显地与上下文有密切的关系。所以我把这个关键句子作为布疑点,诱导学生自己学会学习。设疑:王宁为什么说:“我选我”?围绕这个问题,以四人小组合作探究,小组气氛热烈,激发了学生自主交流的欲望,引导其在交往互动的过程中得到口语交际能力的锻炼。在教学活动中,学生之间的关系是平等、合作、互助的。教师亦完全以伙伴身份来到学生中间,与学生共同探究。最后由小组代表发言,大家都能联系上下文回答,而且能用上“因为……所以……”说完整话回答。从重点句、中心句入手布疑设疑,能把学生的学习热情高度集中起来,调动起来,创设情境,披文入情,唤起情绪,激发兴趣,人人参与,提取知识,引导学生自主学习,使学生在愉快的情境中熏陶。
篇10
姓名:朱珠
职业:大学生
爱好:徒步穿越
座驾:路虎发现4柴油版
大概是父母希望她有一个健康的人生吧,从小学时代朱珠就开始练习体育。家庭环境比较优越的她选择体育真的只是为了强身健体,但十年的跳高和三级跳远运动生涯、良好的运动天赋以及好多枚各级运动会的金牌还是让她被保送上了大学。这个东北女孩义无反顾地选择了家乡最有名的吉林大学和自己最喜欢的汽车专业。
10年的运动生涯给了朱珠强健体魄、旺盛精力的同时,也让她从一个遇事就爱哭鼻子的小女孩,成长为一个活泼开朗、自立自强、外柔内刚的“女汉子”。勇于尝试新鲜事物的她在大学期间接触到了户外运动,并在大二时参加了当地著名的磨岩俱乐部,成了这个400人大家庭中的一员。
没有了做运动员时枯燥机械的各种训练,在大学里的每个假期,朱珠都会参加俱乐部组织的户外活动,呼伦贝尔草原骑马;秦岭太白山徒步穿越;黄河大漠露营;五台山法会活动;衡水湖湿地摄影;查干湖冬捕体验;重庆古镇踏春;青海湖环湖徒步;杭宁古道清明穿越;徽杭古道徒步穿越;海南尖峰徒步穿越及潜水……神州大地上遍布她稚嫩但坚实的足迹。
说起最难忘的两次徒步经历,朱珠的双眼闪烁着光芒,眉飞色舞地打开了话匣子:一次是在绍兴坐乌篷船、喝花雕酒的徒步活动,那是她第一次感受古城特有的平静与浪漫。那次她参观了陆游的故居,被这位宋代大诗人和唐婉的爱情故事所感动,在那里系了颗许愿铃,希望有一天能和心爱的人一起去还愿;另一次是去孟定傣族乡参加一年一度的泼水节狂欢活动,大家在昆明集合,夜宿官渡古镇客栈,游古镇夜景,品云南美食,在傣家寨子中打地铺。泼水节当天,大家一早起来盛装打扮,穿上傣族服装,头戴鲜花去广场集合,听当地德高望重的法师作法祈福,然后男女老少一起跳傣族舞,随后大街上到处都是湿漉漉的人。那次让她深深感受到了少数民族兄弟的淳朴和好客,也爱上了徒步这种与目的地距离最近的旅行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