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尖流露出的故事范文
时间:2023-03-15 14:32:27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笔尖流露出的故事,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篇1
纸:
我喜欢用有一点发灰的纸,朴实而厚重,加入了一些岁月的沧桑。用指尖轻轻的触摸纸,可以捕捉到一些不易察觉的文理,那是纸身上的伤疤和印记,每一道伤疤都是一个美丽而痛苦的故事。
笔;
黑色中性笔是我的最爱,随着笔尖的滑动,一个个一尘不染的天使降临在人间。用他们的语言来告诉我们那些美丽的曾经。
文字:
我不是冰心,我写不出那么唯美的文字。我不是金庸,我写不出那么绚丽的武打场面。我不是琼瑶,我写不出那么天花乱坠的爱情。和他们相比,我的文字是咿呀的,是苍白的,是无力的。但,也是我心里所想的。我写的是自己的文字。即使有很多大师级的人物,在文学的天空下也有我的地盘。
篇2
我通常用日记完成等待灵魂的这个过程。
但在最初,我还不会用它。叼着笔头,搜肠刮肚地寻找一个又一个或欣喜或悲伤的故事。
直到朋友伤了我的心,我懊恼地回到家,满脸泪水尽显我的悲伤。噙着未干的眼泪,对朋友失望的心情从笔尖倾泻到那雪白的日记本上,化成了一行行被泪水浸湿的文字,这时我才真的动了感情。那一次的一气呵成,让我完成了由心境到文字的转换。
从此,日记走进了我的生活。每个夜晚,扭亮台灯。在淡淡的微光下,它安静地躺在那里,不声不响,给了我倾诉的渴望。“执子之手,与子偕老”。
但有一段时间,日记成了我抱怨的工具。学习、友谊以及些许琐碎的小事,织成了一张沉重的网,让我日渐消沉。
仍是一个夜晚,我疲惫地翻开日记本,准备写下失落的心情,却无意中看到了以前的日记。以前的我开朗、乐观,小小的失败不至于将我打倒,幼稚的文笔中流露出来的是阳光明媚的春。我瞬间意识到“车到山前必有路,船到桥头自然直”,无论笼罩着多少阴霾,我仍然坚信“柳暗花明又一村”。生活仍是充满希望的,只不过我背负了太多,低头弯腰,看不到光明。“人要学会放下”。我第一次在日记中总结我的发现。
笔杆的倒影在日记本上回旋,一页页地回顾过去,我的心静了下来,我又迈上了一个新的台阶,学会通过日记审视我的生活。写日记,坦诚地面对自我,更加有利于我们去伪存真、去粗取精;站在旁观者的角度,更加有利于剖析自己、认识自己。日记伴我成长,让我独具慧眼。
一本日记,一部生活,它深沉地讲述了一个人由幼稚走向成熟的成长历程。虽然大多数时候,它悄无生息,任由我们留下伤痛的疤痕,但它的沉静抚平了我浮躁的心。在这个繁华喧闹的社会中,为我开辟了一湖波澜不惊的绿水,让我透过它看清了世间的清与浊。
“此时无声胜有声”,安静的日记,让我们学会了内省,学会了沉思,学会了等待。
篇3
读书留下印象的,有《红楼梦》的尼姑,《阿Q正传》的尼姑,命都挺苦的。或许那毕竟是小说家言,而胜本华莲是尼姑,有住持资格,最近出版了一本书,就叫作《尼姑真命苦》。这书名来自电影,渥美清主演,片名译作“寅次郎的故事”,确不如直译为“男人真命苦”传神,但尼姑命真苦,可没有寅次郎那般到处艳遇的故事。
做错了事情,有什么过失,日本人有一个做法,那就是剃秃头以示悔悟。所以人们看和尚,尤其是尼姑,总觉得出家有因,不大被世间敬重。追溯历史,日本第一个出家的是女性。在鉴真和尚渡海而来,日本也可以正式受戒之前,公元584年,从高句丽来的惠便(还俗僧)为司马达等(生卒年不详)的女儿岛和另两个女子受戒,后来她们又前往百济,正式受戒。宗教被用来镇护国家,男人据之为己有,把女性排除在外。到了平安时代,从中国取经归来的天台宗鼻祖最澄和真言宗鼻祖空海分别在比睿山、高野山开修行道场,以不净而有五障之说,严禁女人入山。女人靠他力救济,也得变成男子才往生净土。日本历史影视剧常出现尼姑,其实那不是真尼姑,而是贵妇、寡女或老妪断发齐肩,私自“出家”。 1872年明治政府宣布解禁,从此尼姑可以跟和尚同样修行。翌年,尼姑婚姻也自由。和尚结婚是应当的,不然,和尚没有老婆,小菩萨哪里来!而且,寺庙跟店铺差不多,子继父业,香火是世袭的。尼姑却少有成家,本来世人就往往猜疑她们无非为感情问题而出家,这甚至是不敬重的主要原因。尼姑老龄化,尼姑庵后继无人,若不被和尚接手,就只有荒废一途了。
《尼姑真命苦》一书好像是作者对尼姑行业的揭发和控诉。她生于1955年,大阪人。设计专科学校毕业后从事广告业,正赶上日本经济不可一世的年月,二十六岁时薪水已经是一般女性上班族的三倍,过上独身贵族的日子。三十三岁时遇见一佛教信徒,用冥想法(观法)看太阳或者水什么的,看得眼花缭乱,眼前便出现亲鸾圣人。不可思议的体验让她关掉了公司,迁居比睿山麓,函授读佛教大学佛教学科,同时在睿山学院听讲。三十六岁得度,自己用电动推子推光了头,上天台宗的比睿山修行两个月。这种修行与其说是求得证悟或解脱,不如说是从事尼姑业的职业训练。
修行之后,拒绝了两所不是困窘就是偏僻的小庵,进了其他宗派的一等尼姑庵,私心在每周去京都大学听两堂课近便。岂料这尼庵,住持年过七十,执事八十来岁,其余也都是弯腰驼背的老尼。有一对夫妇做饭干杂活,但男的有病入院,女的也多病,胜本华莲进庵就下厨。尼姑们的食性很有点可怜,蔬菜冷冻在冰箱里。食材缺乏,营养不足,作者很快就贫血了。庵里腌,唯住持有看报的自由,久居其间自然就与世隔绝。把猫当孩子溺爱,猫身上生满了跳蚤。附近的尼姑来聚,谈论的话题基本是猫狗。作者不愿被榨取劳动,半年后“从尼姑庵出家”,当然也没人送行,三十九岁考入京都大学研究生院,课题是佛弟子研究。取得博士学位,又留学斯里兰卡。现今住公寓,头是光的,但不穿尼姑服,不为死人做法事,也不搞茶道花道书道。房间里有一尊从印度买来的小释迦像,不供养,不祈祷。每天念经,其实是从事研究。胜本华莲已不能算传统意义上的尼姑,充其量半尼半俗。似乎为人也不是省油的灯,笔尖隐隐流露出怨恨。
书中不厌其烦地指出,遇到不顺心的事,以为能够在尼庵中脱离世俗,以求清心,或者凝视自己,其实呢,蛮不是那么回事,入庵为尼简直是自讨苦吃。不要上影视剧的当,尼庵的常识是世间的非常识,内外的价值观截然不同。那里整个是落后于时代的封建社会,不是修行道场,而是生活的场所,被迫做“家务”,就像是管吃管住的保姆或护工。如果师傅、前辈值得尊敬还可以忍耐,但可悲的是,周围净是些反面教师。像她一样进了门就转身退出来的,不绝如缕。
男人剃秃头未必是和尚,但光头女性十有八九是尼姑。近年来日本把喜好历史的女人叫“历女”,又把喜好佛教或佛像的女人叫“佛女”,似含有女人涉足了男人所好的意思。剃发出家的尼姑越来越少,但在家的“佛女”,也就是佛经里说的“善男子、善女人”,日渐其多。
篇4
审阅同学们的作文,笔者往往会遇到如下情形:写议论文时,由于有些同学对论据缺乏全面、本质的了解,往往会滑入“论据失真”的写作误区。而内容虚假的论据,不仅不能证明论点,有时反而会贻误论点的正确表述。写记叙文时,有些同学拿到题目就胡乱拼凑,想当然地编造故事却又不能自圆其说,由此导致了感情失真,为情而造文。殊不知,文章中的联想和想象必须合乎情理,必须源于生活,漫无边际的“瞎想”是无法达成作文要求的。
【技法指导】
为避免同学们滑入素材“内容虚假,有悖常理”的写作误区,笔者特提供了以下技法,以供大家参考。
(1)选择真人真事。无论是记叙文还是议论文,都应该选择真人真事来写,这样才能保持生活的原汁原味。如果不能保证真人真事,那么就有可能出现“内容虚假,有悖常理”的情况。
(2)抒写真情实感。这就要求我们在作文中能够自然地表达真情实感,使感情的流露给人以真实感、真诚感,而不是附加感、装饰感。要真实记录自己的情感历程,真实地抒发自己的生活感悟,真实地表现自己的审美情趣,做到有感而发,缘情、缘事、缘理而发。
(3)引用真实论据。写作议论文要选择论据,论据的选择必须真实确凿,如果内容虚假,有悖常理,拿来证明论点就缺少说服力。同学们选取的论据,不少是从家长、老师那里获取的,绝大多数内容正确,但也不能排除有少部分是不妥当的,甚至是错误的、不可取的。我们所说的论据真实,是一种相对的真实,而不是没有扬弃鉴别,完全照搬照抄。作为论据的素材要来源于生活,必要时还要高于生活。对于一些经典素材,也要核实清楚,确保无误,方可入文。
【原文展示】
两周与永远
浙江省路桥中学 吴莉花
慧要走了!恍若相识才是昨日,短短两周,白驹过隙般稍纵即逝,留给我的却是无穷的伤感和悲哀。
慧是实习的大学生,初出茅庐便执掌我们班大权。她来的时候恰逢月考,大家因为备考忙得焦头烂额,没有太多的人关注她。她呢,也不过是在课间悄悄走进教室。
真正感到慧的重要,是从运动会开始的。当其他班早已完成入场式训练时,我们甚至连方阵的雏形都没有――原来的班主任生病了,慧第一次行使了她的权力,她不仅指挥我们排好了方阵,还亲自喊着口号带我们训练。此后两天,她和我们一起为运动员呐喊、助威,处处见到她忙碌的身影。每当喜报传来,慧总是第一个欢呼雀跃,比我们还激动。她的激动感染着我们,让我们对她油然而生敬意并且深深留恋。
慧的课堂最有生气,效率也最高。她以云雀般的语调让我们快乐,她的微笑如庐山瀑布般飞溅,让我们来不及捕捉。大家习惯于慧的语调、慧的微笑。我们笑啊,叫啊,充满激情地完成每一节课,课后还不禁苦叹,为何一星期只有可怜巴巴的两节生物课?要是每一天每一节都是生物课,那该多好!
我们也有不听话的时候,比如,有一次晚自习的铃声响起许久,班里还叽叽喳喳地闹个不停。这时,慧从后门探进个脑袋,突然嘟哝起来:“看我新来的,就欺负我是不?别以为咱们混熟了,就可以肆意妄为啊!”全班爆笑。“我做学生那时,可比你们会折腾多了。”慧的表情严肃起来,“那时我真不是好学生,迟到、旷课、违纪、顶撞师长……每天倒是过得轻松愉快,可现在却留给我太多的遗憾。我多想像你们一样,再坐到课桌前认真地读书,但这样的生活不会再有了……”这时,慧眼中流露出无尽的悔恨,连面色都暗淡了许多,我们从中读到了人生的无常,读懂了她的良苦用心。
我们都默然了。我想,慧的话一定深深烙在了每个人的心上。也许过了许多年,大家都会彼此淡忘,这段岁月也会渐渐模糊,但一定会清晰地记得,曾经有个老师对我们说过这番知心话,曾经有个老师为我们操碎了心。
相见时难别亦难。那个恬静的午后秋雨飘飞,教室中气氛沉静。慧在课堂上说出了让我们心痛的消息:这是她的最后一节课。
不知是谁先“哇”地一声哭了出来,接着便是一大片的啼哭声,大家走上讲台,围着老师哭成一团,老师也是泣不成声。这时候大家的眼泪就像决堤的大海,立即将整个教室淹没。
慧终究没留下。她的离去,是我们人生的一次沉重打击。当再次走进教室时,茫然间已寻不到她那熟悉的身影和灿烂的笑容。慧,还能回来吗?我真切地领悟到,以后的人生中像这样的离别还有很多,它们是我无法逃避而又必须面对的苦痛。昨日已经翻过,但我坚信,慧没走,她永远留在我的笔尖,书中,心上……
(开头铺设告别情景,情感深沉。但“留给我的却是无穷的伤感和悲哀”则是有点虚假,有悖常理。)
(回忆人物,表现珍惜之情,但“深深留恋”不符合生活逻辑,太突然,太夸张。)
(段首对慧讲课所使用的比喻及表述的语言过于夸张,不真实,不自然。段末句缺少生活的情感基础,缺乏真情实感的依托,显得比较荒诞离奇。)
(“读到了人生的无常”,格调不高,有些灰暗,“读懂了她的良苦用心”有些夸大其词,无病。)
(“曾经有个老师为我们操碎了心”一句缺少依据,感情虚假失真,感情的夸饰也失度。)
(此段文字严重失实,为情而造文,杜撰痕迹过于明显,想象、联想失当,生活体验不足,非常不合常理。)
(“她的离去,是我们人生的一次沉重打击”一句空发议论,矫揉造作,缺少情感的真实基础。)
篇5
关键词:积累 情感 素养
“情动于衷而发于言”,情感世界是人类活动中的最生动、最集中的表现。作文是对生活的写照,同样讲究一个“情”字,不管写什么内容,都要求有真情实感、真实的体现。如何让学生以情作文,以情动人在作文教学上一直是个值得探讨的重要问题。
在作文教学中,常常见到“情感的伪化”:如虚情假意的“浅吟轻唱”,空话连篇的“文字泡沫”,全然不见少年出乎自然的纯真和本该属于他们这个年龄的独特体验,字里行间“神圣”得再也找不回一个真实的自我。对此,我曾苦苦思索:如何调动学生作文时的真情?要努力培养真诚性,就是要把过去作文中教学双方“合谋作伪”的现象坚决予以摒弃,要让学生养成“说真话,写自己”的作文意识。叶圣陶先生曾这样说过:“假若有所表白,这当是有关于人间事情的,则必须合于世理的真实,切乎生活的状况;假若有所感兴,这当是倾吐不舒快的,则必须本于内心的郁积,发乎情性的自然。这种要求可以称为‘求诚’。”他还对“求诚”作了具体的界定:“从原材料讲,要说真实的,深厚的,不说那些不可征验、浮游无着的话;从写作讲,要说诚恳的、严肃的,不取那些油滑、轻薄、卑鄙的态度。”这就彻底去掉了作文中的虚假浮夸之风,既有利于写出真实之文,也有利于培养真诚之人。须知“求真”之心乃是一切教育之所以能有成效的基础。
在新课程标准中对写作教学也提出了同样要求,强调“学生说真话、实话、心里话,不说假话、空话、套话”,“写作要感情真挚,力求表达自己对自然、社会、人生的独特感受和真切体验。”如今,这应该是明智之举和疗疾之药。
1 以周记为起点,打开学生的情感世界
心理研究表明:宽松、民主和谐的气氛,能使学生产生亲和力和积极的情感。周记,顾名思义是一周记事,是学生个体情感和体验的表达,是学生与教师勾通的渠道,一般来说写作心灵处于自由的状态,这一种状态如果受到一点干涉,就会敏感的关闭。通过周记谈心,就不一样,因为谈心时大家的心灵都处于同一种放松状态,它能创设一个宽松民主的氛围,让学生自由地表达真实。
只要心灵之窗打开了,你就可以用潜移默化的方式诱发学生对生活的感受,有意识地培养学生较为稳定的情感素质,形成体验——积累——打磨——升华——再体验——再积累——再打磨——再升华的良性循环,促进学生作文能力的提高,并有意识地用丰富的感情去唤起、激发学生的情感体验。这是“双赢”的:一方面可以了解学生心理,接近学生,培养与学生之间的感情;同时学生个体方式成长的愉快和满足,会积沉下来,在作文中不时表露。
2 加强历史文化学习,增加学生的人文素养?
文化的沉淀,是几千年来中华文明历史长河里流淌至今依旧熠熠发光的金子,是一个民族情感的长廊:如明月、霜露、白发、杜鹃等融合的乡愁,如阳光、春天、莺啼、燕语等组成的希望,如梅、兰、菊、竹等体现的气节……这些传统的氤氲、美妙的意境对于积累学生情感作用很大。
除此之外,一个人名垂至今,为我们提供了教材,那一个个鲜活的学习楷模:如婉约中透出英气的李清照、意气豪迈又浓郁冷峭的陆游、身经乱世仍关心天下寒士的杜甫……不仅可以增加学生的人文素养,而且可以丰富学生的情感。
让历史文化来影响学生的认知规律,很多教师觉得这样会让作文教学失去“主心骨”,会让学生在历史的淹没、文化的阴影中失去自己的声音,实践证明:不会。十六七岁的少年,正是思想活跃的时候,个性的张显、生命的活力注定他们不会在历史洪流中流失,而往往能撷取一瓢或与之交流、畅谈。因为在对待这些内容的时候,他们不是简单的抄袭、搬用、套用,而是在引用的基础上,加深理解,是在雄浑的历史文化支撑下找自己的路:如有的学生为了弄清《诗经》中黄河的清浊,翻找史料,如学生将赋比兴的写作手法与现代的表达手法进行区别……历史折射出的光辉经过学生敏感的心灵过滤,散发出的文学底蕴深沉而有内涵。
3 精心创设条件,多途径地对学生进行情感教育
全方位地对学生进行尽可能多的情感教育,就能丰富学生内心的情感体验,有利于其情感的积淀,从而达到积多于内而后能发于外,直至流之于笔端的良好效果。
首先,利用教材进行情感教育。初中语文教材中就包含有丰富的情感个案:如《背影》中父亲表现出的感人肺腑的一幕幕令人难以忘怀;如《岳阳楼记》中范仲淹“心忧天下”的爱国情怀让人叹惋;《曹刿论战》中曹刿非凡的战略思想和卓越的军事见解令人叹服。
其次,引导学生走进大自然,走进社会,在实践中进行情感教育。用海啸的图片来引导他们体味生命的美好;“用父母在泥石流中的接力赛”来感受亲情的可贵;用美妙的花草来勾起他们对大自然的热爱;用社会中黑暗的一面让他们理解正义,激发他们对光明的渴望。
当然这些图片或影片也不仅仅为了看而看,结合诗句和成语来加深学生的理解。那么学生对生命、对社会、对人类的关注和理解就不会限于生硬的文字。
4 教师真情体现,促进学生思维扩展?
这是我去某所中学听课得到的收获。当时那个老师所举的事例是他自己七十年代的经历,但是他就是把这个平易的事例与“如何选材”这一个写作方法天衣无缝的连在了一起,并不漏痕迹的伸展开,谈到如何把握文体,如何缩小范围等。20分钟课程就在这个老教师煽情的故事和学生激情的回应中过去。令我暗暗佩服。我想,我如果在这个班,一定不会为思路展不开而担心。
毕竟,能“切问而近思”的人并不多,平凡而真实的生活感受,经过老师浓缩提炼,正值有穿透力和心灵辐射的效果,运用起来就能克服写作中常见的抒情议论空洞疲软,获得自然贴切的效果,而这些感受对于学生却是一种别样的感受。只要学生能抓住向他们袭来的,由一个小人物、一桩小事情、一幅画而产生的真情实感,抓住像一根扎到心头的长针,像一阵奔涌而来的怒潮,让学生用最真切、最简练的文字,指出心尖上的那一霎惊惶。
真情在作文中渗透,作文在真情中升华。只要教者有心,在语文课堂里,以作文教学为载体,真情教育得到的将是实实在在的落实。学生在作文教学中得到爱国情、责任感、革命英雄主义、爱父母、爱他人等情感锤炼,最终成就了一颗颗善良的心。可以预想,在有意识、有计划的训练实践下,学生将形成稳定的情感素质,而稳定的情感素质将又会极大地促进学生作文能力的提高。逐渐让学生养成说真话、写真事、抒真情、做真人的习惯,真正让学生在笔尖下流露出自己的真情。
参考文献
篇6
我说,正是因为时光不断地离去,才有了我们的缅怀。
流年里那些伤痛和眼泪,快乐和欢笑,还有那些繁盛而离散的生命,都在新年的钟声里,扑向了盛大的死亡。
我所能做的,仅仅是将记忆里那些永不消散的片段从笔尖流淌出来,以自己特殊的方式去纪念那些逝去的年华。
浅浅的碧色,清甜的凉意,在风中漾起了柔柔的波。那份安静和柔和一下子刺痛了我的眼,迅速地,我的眼睛里氤氲起了一片雾气,浓得化不开。
然后,属于我们的那抹回忆缓缓地弥漫开了……
记忆里一直有着这样一个女孩子:淡牛奶一样洁白细腻的皮肤,薄荷绿色的瞳孔,黑色的长发直直地披着。夏天总是穿着白色带着荷叶边的衬衫,纯白色的裙裤。有着安静且甜美的笑容。
那是个多么惹人心疼的女孩子呀。
我和寒落的初次邂逅应该是在初夏吧,那个暑气欲来未来的时期。
在那个天很蓝的午后,我戴着耳机去楼下的小店买了一支甜筒消暑。隐约听到了水流淌的声音,我抬起头,看到了大人们所说的那个奇怪的女孩子。嗯,好像是隔壁家的婆婆从孤儿院收养的。
我看到她拿着水管对着一片土地浇水,脸上有着安静而甜美的笑容。我叼住嘴里的甜筒轻轻俯下身,清晰地看到长长的睫毛在她的脸上洒下一簇小小的阴影,微微颤动着。
“呐,你在干什么?”
她一惊,猛地抬起头。
就是那一刹,我看清了她的眼睛。那是……碧色……是的,非常漂亮的碧色。我从来没有见过一个人的瞳孔会是这种最纯净的薄荷绿。我怔怔地说不出话来。
看着愣住的我,她的神色一暗,微微低垂下眼睑,眼底浮现出满满的落寞:“很奇怪吧……我的眼睛……你也跟他们一样……很讨厌我的吧……我真是一个怪物呢,呵呵,居然有这么奇怪的眼睛……”
突然到来的忧伤覆盖了她甜美的脸庞, 她的声线里有着颤颤的尾音,蓦地缠绕住我的心,然后一点点收缩,在心上勒出微微的伤痕。那种疼痛的感觉一下子漫了出来。
“ 如果……能抹去她的悲伤就好了……如果我的笑脸能让她精神起来就好了……”我悄悄掩盖起对她的疼惜,换上我最纯净明朗的笑容。
“那种事情有什么关系呀,碧色是多么好看的颜色。”我装作满不在乎的样子笑嘻嘻地吃下最后一口甜筒,“我呀,最喜欢碧色了。”
她一下子怔住了,眼睛里有着不知名的光辉在闪烁,定定地看着我。
“啊!是薄荷耶!”我微笑着指了指生长在旁边的那丝毫不起眼的生物。
“嗯,不知什么时候悄悄长出来的,即使没有人欣赏没有人疼爱没有人关注也一直努力地活下去。它一直在努力地向阳生长。所以,我想,哪怕只有一点点也好,我想让它明白,即使是它,也是有人关心的。”温柔地看着那几株薄荷,她那薄荷色的眼眸里闪动着柔柔的光,像是一条条碧绿色的水草在水里摇曳。
“原来是这么顽强的生物呀。说起来,你浇完水了么?”
“嗯。”
“那……”我狡猾地一笑,猛地牵起她的手跑向小区里的喷泉,“就跟我一起去玩吧……”
“流音姐姐,为什么他们都那么讨厌我?我的眼睛真的那么讨厌么?你说,如果我没有这双眼睛的话,他们是不是会接受我……是呀,要是没有这双眼睛那该有多好……”坐在喷泉边的她低下头,额前的刘海在她脸上洒下阴影,模糊了她的表情。
我在心里重重地叹了口气,把汩汩往外冒的泪水硬生生地逼进心里。
这不是你的错,真的,寒落,这不是你的错。
真的不想再看到这孩子难过的神情,真的不想,我怕,我会控制不住地哭泣。
我迅速地解开蹙着的眉头隐去面上的心疼,笑嘻嘻地弯下身子扯住她的脸,努力把它拉成微笑的样子,然后把一颗薄荷糖送入她的嘴里。
“痛痛痛……姐姐,很疼呀,松手啦……”听到她略带嗔怒的声音,我笑着摇了摇头:“才――不――呢!”
终于精神起来了呢……这样就足够了。请不要再伤心,不要再让我看到你的悲伤了。你只要……只要做最真的寒落就行了。就足够了……
从一开始认识寒落时,她就不怎么喜欢说话,很多时候都是在倾听我的诉说。她的脸上总是有着安静的神色,偶尔会在我说到好笑的地方的时候才露出浅浅的微笑。
不知从什么时候开始,习惯在放学后骑着单车飞速往家冲,然后,在那个坐在紫藤花架下安静看书的单薄背影映入眼帘后,蹑手蹑脚地走过去蒙住她的眼睛,把整个人趴到她的身上。她柔顺的头发总是把我的脸蹭得很痒,漂亮长发上若有若无的香气,像是夏日里最消暑的薄荷一样能让我在一瞬间平静下来。
那几年的时光在不经意间灰飞烟灭,带着曾经的快乐一起死在那些流年的终点。在那些消逝、不复存在的韶华里,我几乎可以说是见证了寒落所有的笑容。
寒落的笑清而纯,伴随着她左嘴角的酒窝浅浅地露出,带着一种欲笑还羞的含蓄。
寒落的眼睛里总是流转着温柔的水光,我一直都觉得,寒落的眼睛非常漂亮,有着很温柔的神采,像是暖阳下的溪流,柔柔地包裹着人的心。
我和寒落虽相差两个年级,却出乎意料地被同一个老师教英文。
在一个春寒料峭的早上,我像往常一样把本子送到了寒落的班级。长长的走廊里隐隐约约地传来了英语老师(也就是寒落的班主任)严厉的训话。
我偷偷地瞄了一眼教室里的状况,好像是某个学生英语课偷看奇幻小说被逮到了,我耸了耸肩,正准备走出去。突然,骂的还不解气的老师把那本书“刷刷刷”地用力翻开,随便将里面的某一段读了出来:
“‘……她有着碧色的瞳孔和卷曲的金发……’这都是些什么呀?你们难道认为现实中会有这样的人么?这都是小说都是骗人的!我真不明白这有什么好看的……”她的脸因为气愤泛出红色。
“有呀……葛寒落不就是的么?”不知是谁在下面小声嘀咕了一句,原本寂静的教室再次传出了嬉笑声。
“就是就是,你看她那双眼睛有多怪异!我妈妈说呀!只有不乖的坏宝宝才会有这种瞳孔呢!”
“她明明就是妖精嘛!那么诡异的一双眼睛。说不定她会吃人呢!”
……
十几岁儿童的无心之语却最是伤人,虽然我知道那并不包含什么恶意,只是出于纯粹的好玩。
当那些异样的眼神、嘈杂的嘲笑传进寒落的耳中时,寒落咬着下唇忍耐着,因为低着头,她的脸上蒙上了一层阴影,以至于我看不清她的表情。
终于,当那些嘲笑的声音渐渐开始肆无忌惮起来时,寒落从座位上跑了出去,和我擦肩而过的瞬间,我分明看到了她眼中不断涌现的泪水。
来不及思考的,我紧跟在她的后面跑了过去,实在是担心她会不会出什么事。
最后,终于在学校里的人工水池旁找到了她。
她坐在水池边,低着头,身子弯成弓状,从后面看竟带着说不出的落寞。她的肩头不断抽动着,时不时地会有一两声破碎的呜咽从她的口中逃出。
我默默地走到她身后,轻轻覆上她柔顺的黑发,那些安慰的话语不知该如何开口,我所能做的只是沉默着站在她的身边。
“呐,流音姐姐,人家说,很久以前世界上是没有海的,只因为有一条悲伤的人鱼为她所爱的王子哭泣,她的泪汇聚成了海,所以海水是咸的。你说我这样一直哭一直哭最后我的眼泪会不会也变成一片海?我的海会不会也是绿色?会不会也会被大家远远地避开?”
虽然那句话是如此的苍白无力,但我还是只能一直抱着寒落不断地告诉她:“一切都会好起来的。没关系的,一切都会好起来的……”
世界在一瞬间回归寂静,只有呼啸的风夹杂着若隐若现的呜咽回荡在耳边。
相对无言。
我的寒落,就是在那个时候一点点地沉默,沉默到连跟我也说不上几句话。
更多的时候,我总是能看到她单薄的背影出现在城畔的公路旁边,她出神的目光随着那些来来往往的汽车一起奔向远方的看不见的尽头。那双清澈的眸子里隐含着的,是多么强烈的渴望。
就是在那个时候,我有一种真实到让人不断发慌的恐惧感在心里不断蔓延。我隐隐约约地察觉到,寒落不一样了。她……想要离开,离开她的家乡,离开疼她的流音姐姐,但我,却是这么的无能无力……
也就在那年的冬天,寒落从医生那里得到了一张诊断书――严重自闭症患者!
知道结果的寒落显得太平静,她单薄的背影里总是盈满了落寞。
我所能做的,仅仅只是默默地看着她孤单的背影难过。我一直都相信着,我所认识的寒落,虽然言语不多,但却是非常非常温柔的人。
但现在的寒落,任谁跟她说话,她的眼底浮现出的都是一片漠然。
我们说的话,她听见了,也没听见。
她原本清亮的瞳人里,总是弥漫着一片茫然。
我很想告诉她,真的不必去在意,寒落,你只要做最真的自己就可以了。无论他人怎么说,你薄荷色的眼眸,都是姐姐心里那泓最温柔的泉眼。一直一直用自己的温暖包裹姐姐的心。
那一天,我去看寒落,寒落依然像往常一样蜷缩在阴暗的角落里不言不语。只是手里攥着些什么东西。任婆婆怎么努力地想要掰开,她都丝毫没有松手。
我走到她身边,她像是没有注意到一样地保持着原先的沉默,竟怎么也不愿看我一眼,她只是固执地盯着手上的东西不停地喃喃自语,我微微倾下身,努力辨别她嘴里残破的句子。
她变得有些嘶哑的声线几乎不可闻,但是我仍然听清了,我的寒落,我的寒落……
她在说:“……姐……姐……”
她的手渐渐松开,身后的窗户投进一束光线,不偏不倚地照到寒落的手上,一张微微泛黄的照片静静的躺在她的手上。
照片上的我笑颜如花,眉梢眼角处都飞扬着熠熠的神采。
被我抱在怀里的寒落恬淡地微笑着,下午和煦的阳光在我们身旁缠绕出一条若隐若现的线――我和寒落之间不灭的牵绊。
突兀的,有种不明的液体就那么怔怔地落了下来。心底里的痛沿着神经渗透到了每一个角落。
寒落,我的寒落。
无论如何,我都想要请你记住,你不是一个人。姐姐会一直在黑暗的尽头等着你,等着姐姐那薄荷色的温柔泉眼的归来。■
篇7
关键词:《古都》;自然;象征
在20世纪30年代,川端康成对自己的人生进行了细致的分析与重新审视,在此基础上他的文学呈现出了回归传统的倾向。《古都》是作者于1961~1962年所著的长篇小说,更是他后期在回归与继承传统文学中对东方传统文化的礼赞。可以说《古都》是川端康成对于不断消亡的传统文化的一曲抒情哀婉的乐章。川端康成是个唯美主义者,正因为这种对纯美的无限执着追求,使他对于自然有了更为敏锐的观察力。《古都》是川端康成心灵皈依于自然的真实写照,因而对于《古都》自然意象的分析从某种意义上说是了解川端康成“心灵美”的一种捷径。
一、自然物的象征意义
在《古都》中,自然物俯拾即是。紫色地丁作为《古都》中一个独特而普通的意象,作者将紫花地丁的命运和千重子与苗子这对姐妹融合在一起。两株紫花地丁寄生在枫树上,千重子与苗子在某种程度上也以不同形式“寄生”于世间。川端康成使用纤细、委婉的语调将人的命运与物的命运结合在一起,传承了日本人“人与自然一体化”的观念,将自然风物的灵性与人的心灵世界巧妙地融合在一起。在文中:
“在树干弯曲的下方,有两个小洞,紫花地丁就分别在那儿寄生,并且每到春天就开花。打千重子懂事的时候起,那树上就有两株紫花地丁了。”
“上边那株和下边那株相距约莫一尺。妙龄的千重子不免想道:‘上边和下边的紫花地丁彼此会不会相见,会不会相识?’它所想的‘相见’和‘相识’是什么意思呢?”[1]
在这里作者以朦胧的笔调为后了铺垫:这两株紫色地丁花会相遇吗?其实在文中的开头部分就早已为读者设好结局。在文中以明线与暗线的形式展开。在千重子与苗子这对姐妹由“分离――短聚――分离”则是小说发展的明线。通过明线的发展变化来抒写传统的京都文化。而“紫花地丁”这个意象就是文中故事发展的暗线,以紫花地丁的生命历程以及它与周围的交集来暗示明线的发展形式。文中通过“明线”与“暗线”的流动来展现川端康成的内心世界,表达了作者对于京都传统文化的赞美。但在“战后”美国文化不断冲击日本固有传统文化,日本在经济复苏的过程中不断促使日本传统文化“边缘化”,在此种社会背景下,作者作出反思。
在后文中“蝴蝶”这个意象可以让两株花间接地相遇,文章写道:“然而,蝴蝶却认识它。当千重子发现紫花地丁开花时,在庭院低低飞舞的成群小白蝴蝶,便朝着枫树干飞来,并飞到了紫花地丁的附近。”[2]在川端康成从早年到晚年的许多作品中,都经常有“蝴蝶”行于字里行间。如《雪国》中也有使用。这里使用“蝴蝶”的意象,通过蝴蝶这个媒介,使近在咫尺的两株紫花地丁有了相遇的可能性,但也暗示千重子与苗子这对姐妹相遇的短暂性。一是蝴蝶不能像“精卫填海”那样风雨无阻,它是短暂生命的代表,二是蝴蝶是“且美且悲”的代表者。蝴蝶的意象将两姐妹的相遇到相离的必然性从侧面进行了交代,突出人生“无常”的哀伤以及“幸福是短暂的而孤独是长久的”的人生哲理。从心理象征的层面上,蝴蝶便具备了一种唯美、敏感、纤柔而又隐含着物哀的特质。而这种特质恰好契合了川端的个性、风格和爱好,所以才会比其它动物更加引起他的关注,从而引发尤为丰富多彩的文思。
“蝴蝶”这个意象在川端的《古都》属于“暗线”。暗线起到烘托和暗示的作用,增强文章的美感和厚重感。而暗线与明线之间则处于相辅相成、融为一体的有机整体。作者在“明线”中具体表现传统的文化,包括传统节日、传统的习俗、传统的人格美等。而在文中千重子则代表了典雅的传统文化的象征,而苗子则作为朴实勤劳的日本劳动人民的象征。正因为这些传统文化的内核正受到西方文化无形的影响而逐渐消失或是转变,川端通过笔尖触及到社会变化发展中即可能消亡的美好的东西时表现出一种朦胧的伤感,他巧妙地将这种“无常”融于景中。在文中作者除了使用“暗线”的“蝴蝶”意象来表现“明线”中“孪生姐妹”的悲欢离合外,也展现出传统文化在面对西方、现代文化面前的脆弱性。
从川端康成的人生历程来看,在十五岁之前,他的至亲相继离世。在此之后,他由西成郡丰里村母亲娘家那边的黑田秀太郎家收养,他正式过上寄人篱下的生活。在这种生存环境中他的性情变得更为敏感脆弱。而在“二战”后日本战败给大和民族带来的耻辱感中,川端康成精神同样受到重创。在观看了战后人们受难的苦痛后,他更觉得自己处于长期的孤独漂泊之中。在《古都》中有一段描写紫花地丁的:“紫花地丁每到春天就开花,一般开三朵,最多开五朵。尽管如此,每年春天它都要在树上这个小洞里抽芽开花。千重子时而在廊道上眺望,时而在树根旁仰视,不时被树上那株紫花地丁的‘生命’所打动,或者勾起‘孤独’的伤感情绪。”[3]川端康成通过稀零的花来领悟人生,不禁悲从中来,这体现了日本民族“物哀”的传统心理情节,同时也表现人性心灵世界的漂泊无依。“日本战败前后,川端康成的好友,如片冈铁兵、岛木健作、武田麟太郎、横光利一、菊池宽等相继去世,这使他儿时就萌生的虚无感、人生无常更加强烈,对东方文化、日本文化更加钟情。”[4]他“感叹日本传统的不继与衰落,实际上是感时伤世,嗟叹战败后的荒芜,以图唤发国人对保护京都传统和发扬民族精神文化的热忱。也是对战后美国化的风潮冲击日本传统的一种警告,表现了川端康成对日本传统的珍爱。”[5]川端康成对于景物的运用是及其讲究的。而《古都》以“紫花地丁”这种意象来寄托情感,在日本人的意识里,紫色是美好的象征,而美好的事物在时间的长河里是易变与虚幻的,因而容易引起人的哀伤心理。通过这些细微的意象特征,我们可以了解川端康成的心灵深处的心声,在长期的孤独中形成的性格使川端康成在表现自己的内心世界时较为朦胧与伤感,这也与日本传统文化的“物哀”相一致。从这个层面去分析,应该可以说《古都》是一部川端康成精神的“寻根文学”。这种文化的寻根是川端康成受到传统文化熏陶的表现,是川端对美的执着追求的表现,这可能也是川端康成为什么反对自杀,而最后又选择自杀的原因:以死来践行孤独、践行追求美的心灵,从而在最美的时候达到永恒。借用日本著名风物画家东山魁夷的话来表达川端康成离世的情景,便是:“四周庄严肃穆,先生的表情却温和而安详。”[6]
二、对消失景观的焦虑
《古都》在雨雪交加里结束,这里“细雪”已不仅是纯粹风物的代表,而且还是在时间的长河中变化着的事物。京都作为作者的文学创作的源泉,它的消存与否都会牵动川端康成的心弦,在作者的世界里他甚至觉得这种社会影响可能会导致他文学生命的枯竭。京都是一座古老都城,日本文化的象征,心灵的故乡。作者在创作过程中多次前往京都各地进行考察。京都的变化牵动川端康成的心,他敏感的心能体会到这些变化对于日本传统文化的深层影响。“今秋我在京都听说,山崎、身日町一带的竹林,被乱砍乱伐,辟作住宅用地,京都味的竹笋的产的也渐渐消失了……岚山大约有几千颗松树无人管理,听之任之,都快枯眼模糊'望京都吧”自然风景遭到前所未有的摧残。”[7]“二战”后,日本民众的生活形态、意识形态等发生巨大的改变,促使川端康成儿时滋生的孤儿情结凸显出来。千重子的悲剧就是他心灵深处痛苦的映射,而作者又将千重子的感情转移到京都的自然物中,为小说奠定了哀伤的氛围。
在《古都》的最后作者写道:
“苗子摇摇头。千重子抓住红格子门,目送苗子远去。苗子始终没有回头。在千重子的前发上飘落了少许细雪,很快就消融了。这个市街也还在沉睡着。”[8]在文本的最后作者将“人”物化了,在这里“千重子”成了“古色古香”的传统美的一切代表,而“苗子”作为“千重子”生命里互补的一切东西,这些东西代表着看不见的传统文化,包括日本民族的传统文化、意识形态、审美意识等。作者以一种朦胧的手法将一切情感融于消失了的“苗子”与“雪”中,川端康成将自己的心灵与自然的一场融合,这种内心的矛盾与苦痛仍在折磨川端康成。但川端康成却也认为:“在一个季节里必然感到下一个季节的来临,冬季总孕育着春天,春天总孕育着夏天。”川端康成将这种心灵的悲哀转化到佛禅之中,唯有“虚无”才能得以永生,此种信念让他的文章在冬天里戛然而止,将一切未知的悲凉化为“虚无”,因而他将淡淡的哀愁融于即将消散的细雪里而没有批判现实社会。雪花的稍纵即逝,不断的升华以致达到“虚无”的美学境界。亚里士多德将文艺本质论定为真实摹仿论。川端康成在《古都》的创作中融入了自己的人生经历,尤其是在冬天的细雪消失的过程中结束作品,实现矛盾有无的超越,实现“物我一如,万物一如”的境界,达到了心灵与自然融合。川端康成曾说:“《古都》从春天的花季开始,一起写到冬天的阵雨,雨雪交加时结束。”春天的紫花地丁、夏天的红樱、深秋的杉林,转化为冬天的雪花,雪花落地即化,成为一种“无”的存在。“雪花”不断被虚化,进而转向禅宗――一种永恒的美。在对京都的刻画中,川端康成选取独特的视角,以特写的形式细致入微地观察与刻画古都景物,将自己的情思藏在有限的空间中:紫花地丁与雪花象征流逝的时间,通过千重子从春天到冬天的活动,反映出作者心灵的创伤与苍白无力的呐喊。
三、结语
川端康成以季节流动的方式向我们展现了京都独特的美,他将自己纤细的情思融入古都自然景物之中,通过对景物的描写来抒发心灵深处对于生命、亲情、爱情等感慨。《古都》融入了川端对战后余生的深层思考,他还将这种思考的结晶与京都的自然景物融为一炉,表达了自己对于美丽京都之景的赞美,流露出因社会的改变而对逝去的古都的充满眷念之情。
参考文献:
[1][2][3][8](日)川端康成著,叶渭渠,唐月梅译.雪国/古都/千只鹤[M].南京:译林出版社,2010:93,94,93,226.
[5]曹志明.日本战后文学史[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0:72.
篇8
关键词:三言;青楼女子;抉择
毋庸讳言,随着社会的进步,中国妇女的社会地位也在不断提高,女性意识也空前觉醒。但回顾历史,明代也曾有^一群在这条路上摸索抗争,甚至牺牲过的一个特殊的人群――青楼女子。为人所不齿的这个人群却在冯梦龙的笔下勾勒得栩栩如生、可歌可泣。对她们来说,理想与现实的距离是那么遥远,哪怕理想是多么的微笑。但若要逃离那种被人主导的“非人”的青楼生活,她们必须付出很大的努力,甚至牺牲生命。若要苟且下去她们又只能忍受、顺从。不过,最耀眼的还是那些甘愿牺牲生命也要争得做人权利的悲剧性的女性形象。读者在其悲剧性的生命历程中,在其光辉的形象里体会到了悲剧的力量,并在其顺从抑或反抗的两难抉择中体悟了女性张扬的个性,并得到了审美享受。
一
冯梦龙(1574――1646),字犹龙,又字公鱼、子犹,别号子犹等,又曾以顾曲散人、詹詹外史等为笔名或化名,长州(今江苏苏州)人,被《苏州府志》赞为“才情跌宕,诗文丽藻”。《三言》是经过冯梦龙加工润色、编撰而成的经典之作,是冯梦龙“尊情”思想的文学结晶,让人没想到的是封建社会中最为卑贱的青楼女子竟成他“至情”思想的最佳载体。据统计,《警世通言》、《喻世明言》和《醒世恒言》中以青楼女子为主角的篇目就有九篇,她们或贞烈,或顺从,或毁灭,或苟活,大多具有个性,都是作者的“情”化之人。冯梦龙在《情史》中说“天地若无情,不生一切物;一切物无情,不能环相生。”“我欲立情教,教诲诸众生:子有情于父,臣有情于君,推之种种相,俱作如是观。”“万物如散钱,一情为线索”。冯梦龙之所以把“情”的表现对象固化于青楼女子而不是良家妇女,是因为一般封建的正统人士认为良家妇女本身就该守节并从一而终,而青楼女子则已失去了做人的权利,甚至是做女人的权利,她们已蜕变为了“物”了。也就是说她们已无权拥有“情”了。世俗的偏见是,“烟花之辈,少真多假”“无定情,其情伪也、强也”,是“以利相交者”。 但在冯梦龙笔下青楼女子反而是最重情者。
文学作品是要通过形象说话的,冯梦龙往往善于将人物放在广阔的社会环境中去刻画,去张扬个性。《三言》中青楼女子的被活化就得益于冯梦龙将其放置在真实的社会环境中,悲悯、赞颂的在笔尖流露出对这个群体的关注。面对社会的高压,她们要么顺从,要么反抗型,要么无可无不可,但都值得去去解构,去思考。
顺从型即在封建道德桎梏下形成的逆来顺受、忍气吞声的青楼女子。这类青楼女子或许认为,身为不幸堕入红尘,本已不节只能迎合道德,只能迎合世俗。因此,作为社会制度畸形产物的她们,只能蜷缩于社会的一隅,寻个没有的时候发出几声喑哑的叹息。其社会角色和社会地位是“卑贱如物”。因为其迎合的特性,所以也就赢得了封建主流社会的认可。
《众名姬春风吊柳七》(《喻世明言》)中的周月仙,她“颇有姿色,更通文墨。”“原来月仙与本地一个黄秀才,情意甚密。月仙一心只要嫁那秀才,奈秀才家贫,不能备办财礼。月仙守那秀才之节,誓不接客。老鸨再三逼迫……月仙自料难以脱身,不得已而从之。”这里,我们可以看出,起初月仙为了捍卫爱情,为了自己心仪的人守节而誓死不接客。哪料到刘二员外贪图月仙的美色,约其不得便设了趁月仙渡船去与黄秀才相会的时候命舟人轻薄她的诡计。月仙内心渴望得到纯洁的爱情,而刘二员外卑鄙没人性的行径毁灭了它。月仙的“不得已而从之”正好是她“顺从意识”的体现。“自恨身为妓,遭污不敢言。羞归明月渡,懒上载花船。”这是月仙遭污后所吟的一首诗,她为了维护爱情,并不敢把这件事情告诉黄秀才。此后,卑鄙的刘二员外利用月仙所吟的那首诗作为“证据”以此要挟月仙,让月仙顺从于他。所幸的是月仙遇到了当时的县官柳蓍卿,他因怜悯月仙并出钱八十千作身价,替月仙除了乐籍。于是周月仙和黄秀才才得以“有情人终成眷属”。她的成功是因为多情的县官柳蓍卿的出现促成的,即她的成功是因为有“贵人”相助。
此外,《三言》中“顺从型”青楼女子形象的还有《月明和尚度柳翠》(《喻世明言》)中的吴红莲形象等等。之所以出现“顺从型” 青楼女子,一方面是受封建礼教的毒害过深而不能自觉地进行反抗,还因为男尊女卑的传统意识已根植于女性人格心理,它成为一种“集体无意识”,更可悲的是它已成为广大女性自觉接受并有意识遵从的基本准则。从另一方面来讲,她们可能也产生过反抗的念头,也想到过要改变自己的生存状态,但她们也知道反抗的结果可能是很可悲的,所以只得顺从再等待机会改变命运。
这类女性是在依附主流社会而生存,依靠别人的施舍而生存,是迎合封建道德而生存。其个性的外在特征往往是所谓的柔顺、贤淑。让人感动得撕心裂腑的却是反抗型的青楼女子。尽管其反抗或是悲剧,或是成功,但是她们在反抗中凸显出了做人的尊严和价值,富有悲剧美。
(一)反抗失败者
“妇女虽然总是被符号、形象和意义所代表和界定的,但由于她们也是这一社会秩序的‘否定’,所以在她们身上总有某种东西是过剩而无法代表的。”[1]而这些“过剩而无法代表的”的东西就愈来愈发展为觉醒和反抗。《杜十娘怒沉百宝箱》(《醒世恒言》)中杜十娘是“京城第一名姬”,从小在青楼这个畸形环境里长大,见惯了各形各色、奸诈不堪之人,也深知自己只是一个供男人们取乐的。按理说,杜十娘对人性的了解已经够透彻,但还是没能识破李甲的真面目,使得自己一路苦心追求的理想生活在李甲的“负心”后瞬间成为泡沫。之所以导致这样的悲剧,是因为杜十娘错看了李甲,在她眼里的“人间天堂”就是随李甲返乡。但是她对毕生所向往的“人间天堂”却不是很熟悉,李甲的“忠厚志诚”让杜十娘产生了被尊重、被理解的幻觉,所以将全部的希望寄托在李甲身上。杜十娘了解了人的性格,却忽视了整个社会的力量,这就注定了其悲剧性。杜十娘的反抗表现得机智勇敢、冷静精明、有勇有谋。在赎身时,老奸巨猾的鸨母也中了她的“圈套”,虽然当时李甲身无分文,但她仍坚持只“任其半”从而考验李甲的诚意。李甲是她从良的对象,她想追求一份“虽死无憾”的真情。虽然她对李甲爱之如痴,但还是没有放松警惕和怀疑。对李甲的“筹及此事,寸心如割”她心里很愤怒,但并没有哭闹反倒“冷笑一声”,表现出惊人的自制力。杜十娘是一个“孤独的抗争者”。李甲懦弱的个性注定了他们的爱情只能是幻影。李甲惧怕“老父性严”,另一方面又受到利益的驱使,仅凭孙富的“若为妾而触父,因妓而弃家,海内必以兄为浮浪不经之人。异日妻不以为夫,弟不以为兄,同袍不以为友,兄何以立于天地之间?兄今日不可不熟思也!”这些耸人听闻的话,使李甲动摇了和杜十娘的爱情,把杜十娘当作“之尤”出卖。李甲背叛了爱情、背弃了一个深爱着他的女人。当杜十娘知道她被李甲变卖给孙富后,珍藏的夙愿已被片片击碎,对美好生活的希望变成了绝望,她没有乞求,没有眼泪,她痛骂孙富、痛斥李甲,怀抱宝匣、纵身投江,以死来表示出“想做人而不得”的愤怒。杜十娘的故事是悲剧性的,但其抗争意识为人们所叹服。
杜十娘的反抗失败了,并付出了生命的代价。但其悲剧震撼了人们,告诉女性解放者一个信息:女性要获得解放要靠自己,而不是靠一个貌似“忠厚志诚”的男人,或金银珠宝。
(二)反抗成功者
与杜十娘一样,玉堂春和莘瑶琴也是那个逼良为的罪恶社会的牺牲品,不同的是她们两人似乎成功了。在《玉堂春落难逢夫》(《警世通言》)中,玉堂春是一个情有独钟、矢志不移的风尘女子形象。玉堂春非常珍视与王三官的感情,当王三官没钱受到老鸨的奚落并设法赶走他时,玉堂春挺身而出,怒斥虔婆“没天理”,之后也因此而受到了亡八的鞭打。在三官无奈之下劝她去接客时,玉堂春却坚定的说“哥哥,那亡八任他打我,你好歹休要起身。哥哥在时,奴命在;你真个要去,我只一死。”即使在她被老鸨卖给了沈洪做妾后也是抵死以保贞节,这时的贞节是她对心中的“情”的守侯。玉堂春那种“宁为玉碎,不为瓦全”的坚韧性格,“为情而不为钱”的高洁品格在她与老鸨和沈洪等人的斗争中表现得非常明显。她为了维护自身的尊严与争取做人的权利而进行了不懈的努力和斗争。在《卖油郎独占花魁》(《醒世恒言》)中被人们称为“花魁娘子”的莘瑶琴虽然其从良之路历经辛酸,但最终还是得到了幸福的生活。从她不幸误落风尘之日起,她一直为保卫自己的人格尊严而拼死进行着抗争。因为从她被骗失身后,她就定下了以“入地狱求出地狱”的自救大计。从一开始对卖油郎秦重的不屑一顾到把“从良目标”锁定于他,这一系列过程中都渗透着一种“反抗意识”。莘瑶琴从良目标的转变是缘于吴八公子对她的“百般折辱”,使她顿悟了“王孙贵客”只是把她们这类人当作,可任由践踏罢了。而秦重虽贫,可他的一片真心感动了她并让她认识到了婚姻需要志诚,她这才下定决心将“爱情的船头”驶向秦重。其实这并不是幸运女神垂青于她,让她找到了好的归宿,而是莘瑶琴自身努力改变生存状况的结果,使她能够彻底摆脱了以往被玩弄被蹂躏的生存状况,过上了所向往的理想生活。
玉堂春与莘瑶琴的反抗成功了,她们都嫁给了自己喜欢的人,都过上了幸福的生活。不同的是玉堂春的成功除了自身的因素外,取决定因素的还是做了官的情人王三官,莘瑶琴却主要依靠的是自己的智慧与勇气。虽然她们的结局似乎是由她们的过人胆识、智谋,还有依靠的男性品质较好而成功的,因为,她们成功的关键还主要建构在一些非己的偶然因素上。
小说中的青楼女子除了顺从与反抗,还有许多不好归类的我们都把其归入“灰色型”,诸如《赵春儿重旺曹家庄》(《警世通言》)中的赵春儿等,赵春儿她勤劳贤淑,重情轻财,在一定程度上具有古代妇女的传统美德。《三言》中有句话说:“有智妇人,甚过男子”。赵春儿用她的才智帮助了曹可成重振家业。再如《新桥市韩五卖春情》(《喻世明言》)中的青楼女子韩金奴,这是一个地道的形象,在生活上放荡不羁,而且、善骗、贪婪、重财轻义、唯利是图。
二
丹纳在《艺术哲学》中说:“不管在复杂的还是简单的情形下,总是环境或是风俗习惯与时代精神决定艺术的种类,环境只接受同它一致的品种而淘汰其他的品种,环境用重重阻碍和不断的攻击,阻止别的品种的发展。”明代中后期,政治上日趋混乱,社会习尚以贪图享乐为主流,“逐利”现象日趋普遍,生活糜烂,而且由于重农抑商政策有所松动,大批的商人出现了,于是市民阶层急剧扩大,而且市民与士大夫之间的 “冷冻”关系也渐渐得以消融,思想意识上也相对开放,于是“明后期的文W急剧地向着世俗化、个性化、趣味化流动,从内在精神到审美形式,都有鲜明而强烈地打上了这种转变的色彩。”[2]冯梦龙作为一个敏感锐利的文人,他已先感受到了这种社会气息,并将其转化为人物形象写到小说中,还把自己的思想贯彻到诸多青楼女子形象上。他还通过三言书名中的“喻、警、醒”三个字眼给读者许多留白。
冯梦龙认为,以形象反映社会不必一定非要遵循客观真实。冯梦龙在《警世通言》序中说:“野史尽真乎?曰:‘不必也’……人不必有其事,事不必丽其人。其真者可以补金匮石室之遗,而赝者亦必有一番激扬劝诱、悲歌感慨之意。事真丽理不赝,即事赝而理亦真。”古代男权社会里,青楼女子的地位十分低下,冯梦龙在三言中塑造了众多的青楼女子形象就是想告诉读者,即便是为社会所不屑的青楼女子也是重情的,所以杜十娘、莘瑶琴等无一不是作者理想化的产物。
其实,女人的存在,首先是人的存在。在父权社会下,女性的命运几乎由男性来掌控,她们只是男性的附庸、似乎只是一件会说话的物品,可以随意买卖或者丢弃。久而久之,女性逐渐形成了一种顺从意识强,自我意识缺失的群体。但是在封建社会男尊女卑的社会环境下,青楼女子的选择只有两条路:一是甘愿成为供人使唤、利用的工具而失去做人的机会和权利;二是为了自主命运而去抗争,当然结局可能是悲剧性的。《众名姬春风吊柳七》中的周月仙,她本来也有自己想要追求的爱情,可惜在封建制度和恶势力下,她妥协了,屈服了。《单符郎全州佳偶》中的邢春娘也是封建制度的摧残者。因她从小受过教育,所受到的封建思想意识的影响也更深,所以她竟然认为即使男子纳三妻四妾也是理所当然,在她的思想意识里根本就没有一种男女平等的观念意识。
从结局看,反抗者中的成功者有莘瑶琴型和玉堂春型的。她们的反抗过程本身就是争取一个做人的权利的过程。爱因斯坦曾说过:“一个人真正的价值首先取决于他在什么程度和在什么意义上自我解放出来。”莘瑶琴最终与卖油郎秦重结合,并与生父团圆,大团圆了。玉堂春受尽磨难最终也在多情的王三官的寻找、营救下终得与所爱的人团圆。她们都在用女人的微弱身躯与一个窒息人的强大社会抗争,显示出人性解放的巨大力量,迸射出美的火花。
女性的地位丈量着社会的文明程度,而处于社会底层的青楼女子的辛酸命运往往能够折射着社会的文明进程。如果说“在任何社会中,妇女解放的程度是衡量普遍解放的天然尺度”[3]并且,“社会的进步可以用女性的社会地位来精确的衡量”[4]的话,那么,文学作品中的女性形象也就在一定程度上映照出这个特定历史时期的社会生活风貌。无论是顺从型的周月仙、邢春娘还是具有强烈反抗意识的杜十娘、莘瑶琴、玉堂春等,她们的命运史就是她们所生活着的那个时代的社会史;她们的遭遇和悲欢,深刻、生动而又形象地反映了时代的某些本质特征,她们的伤痛不幸,她们的追求抗争,揭示出了明末王朝日趋衰颓的破败景象和不断发展与深化的尖锐矛盾。杜十娘、玉堂春等女性意识在一定程度上的觉醒也具有一定的进步意义。
冯梦龙塑造的这些青楼女子形象“已由道德化、符号化、妖魔化走向了人化、女性化”[5],她们的最终目的不过是从良,只不过是想像一般女子那样与自己喜欢的人一起生活下去。然而我们可以从这些被剥夺了做人权利的“非人”身上发现女性的觉醒意识,这种意识呼唤着人性的激扬。她们身上整体呈现出的坚强,以及依靠自身的智慧和意志与不公平的社会抗争,并且拥有独立人格意识等特质,对于当今女性地位的提高和自身的发展都具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参考文献:
[1]秦言.知识经济时代[M].天津:天津人民出版社,1998:36.
[2]黄峰.三言中形象研究[M].宁夏大学,2004.
[3]恩格斯.社会主义从空想到科学的发展[M].北京:解放社出版,194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