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屋建瓴造句范文
时间:2023-03-30 19:31:04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高屋建瓴造句,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篇1
1、为了活用知识,务求触类旁通,不必硬记死背。
2、从我过去的经验触类旁通,也可推出这件事情的因由。
3、在教学生解决某一问题时,老师应帮助他们看到与其他问题的相似性,这样他们才能触类旁通。
4、团队意识强,学习能力好,接受事物的能力强,遇事能触类旁通,举一反三;最重要的是脚踏实地,不好高骛远。
5、结合“一般拓扑学”的教学实践活动,介绍了该课程教学过程中常用的高屋建瓴法、巧举实例法、几何直观法和触类旁通法4种有效的教学方法。
6、你能触类旁通,才想得出这样的答案。
7、一旦他们养成了能独立解决至少一门功能学习能力之后,他们很有可能会举一反三,在其它学科的学习中触类旁通。
8、摘要:本文从大量课例中精选活动与游戏设计实例,分类归纳,总结活动与游戏设计原则和控制策略,帮助教师在英语教学中触类旁通,让英语课堂焕发生命活力。
9、他才思敏捷,老师每讲完一个,就能触类旁通,灵活运用。
10、老师不厌其烦地讲解例题,就是要我们能触类旁通,举一反三。
11、这就是古人常说的,反求诸己,因此融会贯通,而能触类旁通的道理。
12、对于文字(即中文汉字)学习,()强调“构件组字、触类旁通、识读写用、学以致用”。
13、触类旁通谈《中华全科医师杂志》的定位与发展。
14、出这种思考性题目,就是要增加同学触类旁通的能力。
15、我依据老师的解说,触类旁通,解决了许多问题。
16、如果懂得这点,其它的就可以触类旁通了。
篇2
一、适合现场表达 演讲语言是经过精心锤炼和构筑的口语,是生活化的语言,它的语汇、句式和语气都有浓厚的口语色彩,通俗晓畅,自然流动,没有雕凿的痕迹,没有公文的程式化,没有诗歌式的跳跃和剪辑。因此,它很适合自如的口头表达。演讲语言又为演讲人运用语气、停顿、语调等语音手段和感情、手势等体态语言提供了充分的表现余地。总之演讲语言既要能“讲”又要能“演”,便于现场表达。在起草演讲稿时,要摆脱其他文体的负面影响,在语言体裁的抒情上以适合现场表达为尺度。请看秋瑾的著名演讲《敬告二万万女同胞》:
陈后主兴了这缠足的例子,我们要是有羞耻的,就应当兴师问罪!即不然,难道他捆着我的腿?我不会不缠的么?男子怕我们有知识、有学问,爬上他们的头,不准我们求学,我们难道不会和他分辩,就应了么?这总是我们女子自己放弃责任,样样事一见男子做了,自己就乐得偷懒,图安乐。男子说我没用,我就没用;说我不行,只要保着眼前舒服,就做奴隶也不问了。自己又看看无功受禄,恐怕行不长久,一听见男子喜欢脚小,就急急忙忙把它缠了,使男人看见喜欢,庶可以藉此吃白饭。
这段文字既是精妙的语句组合,又是晓畅通脱的口语;既有催人猛醒的连珠炮式反问,又有冷静剖析的精到陈述;既有信手拈来的散句,又有回环复沓的顶针式排比,且整中有散,不拘一格;既有变化多端的语气语态,又在造句上恣意而为;短句为主,长短参差,如同信口而说,但又富于韵律;既是逻辑严密的议论,又是行云流水般的叙述;既是高屋建瓴的精辟之言,又像拉家常一样平易;既有愤懑之问,又有幽默之语。只是阅读,就觉得演讲人的声口、神情、态度呼之欲出。这样的文字无疑是适合亦“讲”亦“演”的现场表达的。
二、适合于现场调控 写作演讲稿的运思阶段就要顾及针对听众的现场调控。要适当地预设或埋伏一连串能够触发听众的想象、情感、意志、经验等等的兴奋点,以便张弛有度、擒纵自如地驾驭现场,调控听众,促使听众参与,更好地进行现场交流。在成文过程中,要围绕演讲目的和内容,在开头、过渡、展开、收束等各个环节上有意识地运用调控技巧。比如,在行文上,设置悬念以引人入胜,运用蓄势的手法导向情绪的爆发点,形成一个个激荡人心的涡旋。还可以点缀“闲话”,以调节心理、活跃气氛,化隔膜为亲密,化挑剔为欣赏,及时喷洒防止精神疲劳的清醒剂。其实调控手段远不止这些。此外,写作演讲稿时,对风云变幻的“现场”要有所准备,必要时还要对可能出现的情况有所设想。鲁迅的演讲《文学与政治的歧途》有这么一段:
北京有一派人骂新文学家,说:“你们不应该拿社会上的穷人和人力车夫做材料。你们做诗做小说应该用才子佳人的做材料,才算是美,才算是雅,你们为什么不躲进象牙之塔?”但他们现在也都跑到南方来了,因为北京的象牙之塔已经倒塌,没有人送饭给他们吃,不能不跑了。……为人生的文学家,平时就很危险,到了革命的时候,死的死,流落的流落,因为他们的感觉比普通一般人敏捷,他们所看到的想到的,平常的人都不了然,他们的境遇往往是困苦的,所以能够看见别的困苦。
篇3
摘要:文章重点介绍教师如何才能熟练的驾驭语文教学课堂,提升语文课堂教学效益,结合自身教学经验,提出看法。
关键词:课堂教学;激发兴趣
目前很多学校的初中语文教学存在着教学模式僵化,缺乏灵活性;教师与学生的角色定位模糊;这就割断了语文与生活的联系,抑制学生的思维,削减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如何提高自身教学能力,激发学生的学习语文的兴趣,把学生重新拉回到课堂。成为语文老师要深思的问题,我经过多年教学探索与实践,总结出以下几点:
一、教师要着力提高备课的能力
1、以“文”为本是根本
李海林先生说过:语文教学的中心就是“学生与语文的接触”,语文教学的一切设计都是围绕“学生与语文的接触”来进行的,语文教师的作用就是为实现“学生与语文的接触”提供帮助,指导学生完成这个过程。没有实现“学生与语文的接触”就没有实现语文教学的目的,就不是一堂好的语文课。
2、“吃透”教材是关键
吃透教材,表现为“广、准、深、巧”。广,一是将文本放在广阔的知识背景之中去学习,让课有广度──作者的生平经历,思想历程,写作背景等都可以信手拈来增加文本底蕴;二是拓展延伸,扩展视野。准,对语文新课程标准做到心中有数;深,是对教材理解深,教师对文本应有自己独特的见解、深刻的体悟。巧,一巧在设问;二巧在选准突破口;三巧在问题来自于学生。
3、“材料”的选取要合宜
如果没有合宜的教学内容,就很难上成一堂成功的课。合宜的教学内容涉及一系列的问题,我想最起码有两个要求:一是教师对自己的教学内容要有意识,即知道自己在教什么,并且知道自己为什么教这些内容;二是一堂课的教学内容要相对集中,因而使学生学得相对透彻。由此,在选择、取舍教材时,要因人制宜,因时制宜,因地制宜,因文本制宜,因目标制宜,可以千变万化,千姿百态,不拘一格。
4、模式,要灵活多变
教师要灵活变换备课模式,让学生的思维处于积极运作状态,在大量的语文实践中掌握运用语文的规律。
二、教师要着力提高驾御课堂的能力
有些教师为了改变传统教学模式的僵化,在课堂上把大部分时间留给学生,只让学生自己读、自己写、自己想。这看起来是发挥了学生的自主性,但让学生自己自由的学习,很容易忽略教师的主导地位,使教师很难把握课堂教学效果。教师应打破“师道尊严”的圣框,在课堂教学中重视师生的交往与对话。语文课堂应该处处体现出教师对学生的激励与唤醒,体现出一种情感的熏陶,一种思想的启蒙,一种习惯的养成,一种信念的获得。同时,在课堂中充分发挥教师的亲和力,给学生一种潜在的向心力、感染力。这种力量,使学生对老师产生亲切感、信任感,最大限度地缩短了师生之间的距离,营造出一种亲近祥和的课堂气氛。因为只有“亲其师”,才能“信其道”。
三、教师要着力提高学生参与的热情
初中生在很大程度上是凭着兴趣学习的,对学习一旦产生兴趣,就会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在全面实施素质教育的今天,激发学生的语文学习兴趣是语文教学中首先要解决的问题。只有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营造自主愉快的学习氛围,才能让学生成为学习语文的真正主人。
1、创设情境,激励兴趣。
作为一名语文教师,在新教育理念的指导下,应创设多种多样的教学情境,运用情境引入、启发式谈话引入等,激励学生主动参与,用外部刺激引起学生学习的直接兴趣。如在教《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这篇课文时,我用录音机播放《童年》这首歌,让学生在优美的音乐中,再现童年美好的生活。一上课就把学生引入美的境界,使学生与读者产生共鸣,也有利于教学情景的进行。在学习课文的过程中,我让学生一边听录音,把握朗读节奏,一边积极开动脑筋,品味文章遣词造句之精。学生说出了自己的见解,主动与老师交流,与同学争论,整堂课气氛活跃。朗读课文更是抑扬顿挫,有声有色,语言积累水到渠成,达到了优化的效果。
2、分层要求,激励信心。
学生是存在差异性的,他们对知识的掌握程度各不相同。因而设计问题,布置作业时都要照顾到学生的个性差异和不同的学习需求,充分激发他们的探究意识和进取精神。特别对于后进生在学习上的障碍,教师要千方百计地积极引导,帮助他们度过难关。课堂上常有这样的情形发生,后进生的发言或因吞吞吐吐或因不够贴切,引起同学的哄笑,使他们的自尊心受到沉重的打击,此刻激励心理就显得尤为重要。教师决不能采取责难排斥的态度,要看到学生的差异,尊重学生的人格,因材施教,因材施“励”。教师要善用显微镜和望远镜,用显微镜看学生的闪光点,用望远镜看学生的潜力。当学生通过自己的努力解决了学习中的障碍时,教师要及时给予鼓励。如赞赏的目光,亲切的话语,直接表扬,让他们为自己感到骄傲,充满自信。在尝到甜头之后,他们便会自觉地想去再啃“甘蔗”,产生一种跃跃欲试的劲头。教师要适时地给予指导,为学生创造自我表现的机会,让学生感到“我能行”、“我很行”,看到成功的希望,树立了克服困难的自信,学习就变成了轻松的事情,享受的事情,变成学生自觉的行为。
在课堂上,我总是根据不同层次的学生,设计不同层次的问题,并对他们提出不同的要求。在布置作业时实行“作业超市化”,也就是针对教学的重难点,结合学生实际,分层布置作业,让学生自由选择,自主探究。
四、教师要着力提高激励质疑,启迪思维的能力
质疑问难是学生自主学习的重要表现,优化语文课堂结构,激活学生的主体意识,必须鼓励学生质疑问难。教师要创造和谐融合的课堂气氛,允许学生随时“插嘴”、提问,争辩,甚至提出与教师不同的看法。以前,对待学生的这类插话,我认为是“耍小聪明”“出风头”,甚至是“目无师长”,“破坏课堂纪律”,往往恼羞成怒,加以斥责。这样做,有伤学生的自尊心和自信心,不但扼杀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思维的创造性,而且在学生心目中的威信也大打折扣。
学生有疑而问,质疑问难,是用心思考、自主学习,主动探究的可贵表现,理应得到老师的热情鼓励和赞扬。现在对学生的随时“插嘴”,提出的各种疑难问题,我总是抱欢迎、鼓励的态度给予肯定,并尽量做出正确的解释。
五、提高教师文学素养迫在眉睫
篇4
笔者在长期的工作实践中深深体会到,主持人必须亲自参与节目的采、编、播工作,熟悉和掌握现实生活中的新情况、新问题。在节目制作过程中,尤其要重视前期采访和调研工作,坚持辩证唯物主义精神,深入基层,多方观察,调查座谈,舍得下工夫把前期采访与后期编辑、制作、播出紧密结合起来。全国许多电台主持人多采用开放性结构,主持人现场直播、记者通过电话报道,听众直接或间接地广泛参与。形成了具有一定空间的规模感。为保持这种气氛活跃而有序。主持人需要不断地提供背景材料,作必要的议论,引申强化重点使节目内容深化。俗话说得好:“台上一分钟,台下十年功。”主持人现场发挥的能力是与平时的积累分不开的,这就要求主持人不断提高文化素质,增强新闻敏感。高尔基说:“没有任何一种力量比知识更强大,用知识武装起来的人是不可战胜的。”新闻节目主持人作为播音主持队伍殊的群体,集记者、编辑、播音主持于一身,没有良好的文化素质作坚实的后盾。是绝对不能胜任的。长期担任直播节目的主持人都曾有过这样的尴尬。那就是在记者提供很好的新闻事件之后,主持人本应作必要的引申,以强化重点、深化主题,但是临场发挥时主持人却捉襟见肘,语言颠来倒去,主次不分,思维不清晰、无条理,抓不住根本的东西,使节目流于平常。因此,新闻节目主持人要不断汲取新的知识。并增强创新思维能力的培养。
一、思维能力的培养
首先是直觉能力。即对目标的思维洞察力,对事物本质的直接把握。主持人在直播过程中,常遇突发事件,很少有思考过程,需立即作出判断、反应、组织语言,这一切都要在短时间内形成。没有机敏的直觉反应能力是把握不好的。有经验的节目主持人应根据听众、嘉宾不同的社会层次,恰如其分地提问,巧妙地解答。由此我们领悟到新闻节目主持人应提高分析、判断能力,努力做到客观地实事求是地对新思想、新见解的正确分析判断,达到对本质的把握。
其次是灵感思维。灵感即创作火花。灵感来时思路开阔,反应敏捷,反之,则显得反应迟钝。人类的思维是大脑对周围世界的高级反映形式,也是人时周围世界间接和概括的认识过程,思维不是凭空产生的,思维材料从客观世界而来。因此,提高思维能力的第一点。就是要加强对客观世界的接触和观察,大脑接受的刺激越多,反应越多,大脑中的各类信息越丰富,思维就越活跃。人的经验获得分为直接经验和间接经验两种。所谓“行万里路”是直接经验;所谓“读万卷书”则是间接经验。丰富的直接经验对于人的思维发展有莫大的好处,但就个体而言,每个人的直接经验都非常有限,而经由学习而获得的间接经验却是可以无穷尽的。每个人的思维品质是不同的。接触同样的信息,不同的人会有不同的思维方式和不同的思维成果。思维品质高的人往往富于创造性,而优秀的节目主持人之所以优秀,前提是拥有出色的思维能力。
新闻性节日不断出现新信息、新情况,要求主持人也要有新思想,在接受信息后进行加工处理,从而形成自己的认识、想法,这就是思想的过程。主持人平时注意积累知识,注意通过偶然事件去触发联想。点燃灵感之火,会使节目大为增色。如果说直觉能力是强化主持人对问题本质的把握,那么灵感思维就是处理问题的思维源,二者相辅相成。
二、知识的培养
只有学识丰富渊博,思想才能博大精深,主持节目时也才能旁征博引,见解新颖,使所主持的节目内容充实,丰富多彩。要具有跨文化交际能力,要有对文化差异的敏感性和处理文化差异的灵活性。只有多了解政治、经济、历史、地理、文学、风俗、习惯等情况,才能使听众和观众喜欢你的节目。只有具备多方面的知识,并且善于使用各类工具书和参考书获取知识,独立解决工作中遇到的有关问题。才能胜任节目主持人的工作。
实践证明,知识面不丰富,新闻节目主持人在采访有关专家的谈话就很难展开。一名新闻节目主持人采访一住地质学家,专家谈的一些基本地质学名词主持人都不懂,以致不断打断专家的谈话,请其解释这些名词。最后这位专家转身从书架上抽出一本通俗的地质学科普书让主持人回去读完后再继续谈下去。
一位优秀的新闻节目主持人对知识的培养还表现在文字功底的深浅,进而反映出他的文化素养如何。可以说,新闻节目主持人文化素养的高低,文字功底扎实与否是一个重要方面。因此,文字功底、语言表达能力是新闻节目主持人最主要的基本功之一。这种能力包括严密的逻辑思维能力、丰富的语法知识及运用能力、大量的词汇与良好的修辞能力三个方面,它们之间有着密切的联系。对新闻节目主持人来说,逻辑思维使其把话说得正确、说得合乎事理。语法研究连词造句规律。使其把话说得通顺,合乎民族文化习惯。修辞研究提高语言表达能力,使其在主持节目时主持语言更精彩、更生动,还要准确、明确、通俗。
篇5
一.示范策略:引领美读,奠定基石
(一)范读美文,教者授之以“渔”。美文阅读是积聚写作素材的最佳途径。如何取舍,是一个值得斟酌的话题。笔者做了以下尝试:精选名家名篇,范读美文。一批美文大家走进初中生的阅读视野:毕淑敏、张晓风、三毛、刘墉、泰戈尔等,学生在听读过程中,轻嗅字里行间的浓郁的人文气息,品味到大师们的哲思睿理的精华,从而亲近了文学之源,领略到人性之美好。在听读了丁立梅的《祖母的葵花》后,“祖母伺弄土地,就像她在鞋面上绣花一样,一针下去,绿的是叶,再一针下去,黄的是花。”农家的孩子们自然衍生出对家园的深深眷念,城里的孩子也萌生出对乡村生活的向往。那是一种怎样的期待呵,所有的孩子都是乐淘淘的神情,无一不是心驰神往!范读美文,就像在孩子纯净的心田里,播下一粒神奇的种子,就等雨水充盈之际,破土而出!
(二)自读美文,学生储存以“余”。吕叔湘先生说:课外阅读抓得好,对学生帮助很大。这里所说的帮助,主要是对学生的作文成长的帮助。一个中学生,从起步到成熟发展,需要一个较长的过程,如何让这个成长期缩短,恰是每个教者要探索的根本。学生自读美文,不仅是捡拾好的语言“瑰宝”,更是从大师的字里行间捕捉高超的技法和不尽的写作素材。大师的文章,不仅能奠定学生丰厚的写作“地基”,更能激发孩子写作的激情。引导孩子对生活、对社会现象批判地接受和敏锐的思考。学生自读美文,减少了许多繁冗的写作环节,直接进入“我要写”的自由表达的空间。
二.积累策略:积累美文,厚积薄发
(一)互荐美文,拓宽视野以“娱”。个人的感知是有限的,如果汇集了很多人智慧的结晶,那么,这个感知的世界是无限的。作品的灵魂,需要很多双灵性的眼去挖掘,才能真正达到人高,文高的境地。让学生互荐美文,交流彼此“切问而近思”的思维火花,将这些散发出人性光辉的珍品意蕴呈现在每个阅读者的面前,相互之间融合,裨补缺漏,不仅可以互通有无,更能在有限的时段内,拓宽出广博的视野,达到“互娱”。
(二)汇编美文,怡情养性以“愉”。汇编美文和学生习作,让农村的初中生全方位的接触多人的审美领域,名篇佳作,展现在每个初中生面前的,并不是都适合他们的,只有经过了自己的精心筛选,挑拣出来的,才是对自己写作有助的。学生个性不同,喜好不一,精选的美文亦不同。汇编美文,既能补自己不足,又能吸纳他人所长。这等“愉己”之美事,怡情养性,缩短了自己成长的时间,节省了自己摸索的路程,何乐而不为?
三.实写策略:方法指导,彰显个性
登山,则情满于山。不同的人,因登山的心境、路径、偕同者等的不同,胸怀中所蓄之情亦不同。发展性教学理论认为“差异是一种资源”。只有承认学生个体的差异,才能让各异的方法各显神通。
(一)造句,嵌词,摸着石头过河。最初的简单做法是,让学生将自己印象最深的妙词佳句,运用到自己所写所说的句子中来。一孩子写自己的外婆:那身影,在风中摇曳着,仿若一种花开无声,香气四溢,守候着疼爱的外孙的到来,那是一种幸福的等待,等待,成了外婆的一门必修的课程。很显然借鉴了《祖母的葵花》中的借物抒怀:“葵花开了,就快有香香的瓜子嗑了。这是一种很香的等待,这样的等待很幸福。”正是这种最浅层次的造句、嵌词,让孩子们尝到了写作的乐趣。比谁最会活学活用,现学现写,已经成了初学写作文的孩子们的一种风尚!
(二)仿写,领写,转换角色下水。单是会嵌词、造句,远远不能满足孩子们的写作兴趣和写作所需。进一步深入写作的领域的做法是,方法探索阶段。仿写过程中,注意将自己所要写的题材,找寻贴近的范文,可以追寻自己欣赏的语言风格,可以超越自己所认可的写作思路,可以驾驭自己所敏感的心灵过滤出的具体方式方法……不一而足,为我所用。模仿并不可怕,相反,对刚起步的初中生来说,拄着柺棍前行,要稳当得许多。如果,有心的执教者,还可以充当最佳的角色——“领跑者”!先示范给学生,怎样由“克隆——仿制——自由创作”一步步前进。就是中学生写作航程中的最好的舵手了!这种由羡慕别人写作的好手,转入到自己畅所欲言的写作的创造,就是作文本身的一大乐趣!
(三)创新,个性,万类霜天竞自由。真正进入自由创作的领空的做法是,方法实践阶段。生活是写作之源,生活是现实的存在,而学生的作文,就是真实的折射。写作源于“胸中有积累,不吐不快”。在经过了造句,嵌词,摸着石头过河到仿写,领写,转换角色下水的尝试后,带着个性,创新写作,就自然衍生至“万类霜天竞自由”的境界了。
四.范例策略:范例引领,自掘源头
叶圣陶先生曾经说:生活犹如源泉,文章犹如溪水,源泉丰富而不枯竭,溪水自然活泼流之不尽。要引领学生,学会用审视的目光打量生活,用审美的目光注视生活,用醇正的心灵之眼拓展生活。
(一)范评美文,精点妙笔之“术”。在读过《祖母的葵花》一文后,教者让学生自由谈谈听读后的感受最深的一点。孩子们最初只能说出一两句自己的认知:有的从主题角度入手,有的从创作风格着眼,有的从语言斟酌角度切口,不一而足。此时,教者从不同层面给学生示范点评:幸福,是“香香的”。葵花子的香,不仅流淌出孩童等待嗑瓜子的幸福快乐,更描画“我们”的童真童趣。文字中,瓜子是花儿吸足阳光和花香结出的果实,是祖母深沉的爱的积淀,突显本文主旨“爱的最强光”。写作手法上,巧用叠音词、比喻、拟人等修辞,生动形象地表现祖母精心伺弄土地,热爱生活的乐观,给孩子们创设了幸福的殿堂。从主题,到写作手法,到意境品读,一步步教给孩子精到的点评之“术”。随着教者评点示范的增多,学生的赏析角度越来越多,在对照自己所写文章时,公正地评价自己的文章的眼光自然越来越高。
(二)范例写作,引领潜游之“正”。写作课程,教者自己率先“下水作文”,不仅仅有意识的引领学生选材亮色而阳光,更能让孩子产生“跳一跳,够得着”的挑战意识。那些平凡而真实的生活小事,经过老师的浓缩于派生,就能有穿透孩子心魂的魅力,让孩子在写作中,从根本上摒弃假大空的写作思路,从而取得自然贴切的实效。
学生的擂台作文,如“有时候,爱,很浅淡,比如耳边不断响起的足音。那熟悉的由远而近的脚步声,在耳边响起。熟悉得仿佛能让人忘却它的存在,是母亲送来了温热的牛奶,乳白色的液体兴奋地迎着母亲的脚步声左右晃动。那有节奏的足音丝丝缠绕,叩响心灵,而爱恋也一直从喉咙暖到了胃里。铿然的足音不断响起,是不断传送的关怀。那些浅淡的爱一点点慢慢地漾开,像一枚石子投入湖面激起的一圈圈涟漪。聆听爱的寂音,犹比天籁!”
这些在范例引领之下,还要担心孩子的思想潜游“正”与“歪”吗?真的是“无花水也香”啊!
(三)范评习作,自寻优劣之“根”。学生习作《煤油灯下的岁月》范评:“岁月无声,爱,却被沉淀下来。煤油灯,伴着母亲的青青岁月,燃烧出了最至真的情愫。灯,始终是明亮的,只要你心灵的殿堂中,有一处容纳之地,就会散发出无尽的光来。阳光下的旧煤油灯,记忆中的点亮的灯,串起的,都是照耀“我”成长的光源。倾心,倾情,都是岁月的河流打磨成的珍珠”。学生在看到我的点评后,跃跃欲试,争相为其他孩子评点作文,让性灵的文字,真的做到在“阳光下曝晒”!将评点的权利交给学生,让孩子自寻文章的优劣之“根”,比起单纯的一次又一次的说教强上百倍。
五.评价策略:评价鼓励,明确标准
“善教者使人继其志”,动态的评价,能让学生于睿智的片言只语中,达到“不言不语念真经”的境界,自然享受到“意在笔先”的神奇魅力。
(一)点评巧妙适中,体现人文关怀。对初学者来说,文章叙事顺畅,懂得真情流露,就该给予适当的肯定,在此基础之上,做巧妙的提升,如:你的“爆芽”的“爆”用得富于张力和活力,写出了春日的蓬勃和鼓胀。真希望你的文字中多“爆”些这样的字眼!这种人文关怀,对每一个孩子都很重要,他们也都珍视老师的这份出自内心的肯定!
(二)评语中肯突出,倾注人性关爱。学生的潜意识里,有着许多成年人所没有的敏感神经。空洞的“赐予”褒扬,他们的心田里,自然会长出抗拒的芽苗,对写作的热情,自会淡去直至虚无。而中肯的建议和突出的肯定相结合,能让他们享受到关爱的幸福。
(三)鼓励艺术通透,孕育人心似海。阅读初中生的作文,教者不止是高屋建瓴的引领者,更应该是蹲下身子的欣赏者。在评点学生作文时,用通透的语言,艺术地进行评价,更是一种教学智慧。肯定、赞赏、激励的鼓动策略,能让初中生对写作的热情高涨,持久不衰。
篇6
关键词: 中学语文课堂教学 教学目标 教学切点 语文实践
随着新课程改革的深入开展,中学语文课堂教学较之以往更具活力,这是值得欣喜的。但与此同时,我们也应该看到,语文教学“少慢差费”、效率低下的状况并无多大改变。究竟症结何在?原因是多方面的。但透过日常教学行为,我们看到,教学行为的盲目性、随意性,教学内容的取舍不当,教学过程的拖沓,以及语文实践活动的不落实等,制约着语文教学效率的提高。因此,语文教师必须在确立学生的主体地位,引导学生自主学习的前提下,明确目标,找准切点,强化实践,优化教学过程,全面培养、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
一、明确目标
教学目标是教学活动的出发点,是教学活动的导航灯,也是教学活动的归宿。明确、恰当的教学目标,能最大限度地避免教学活动的盲目性、随意性,从而做到有的放矢,更好地完成教学任务。如果目标不明确,教学活动必然缺乏指向性,也难以这样操作。自然谈不上效率,教学失败也就在情理之中。
而我们发现,许多老师在教学中恰恰缺乏目标意识,主要表现在:1.目标不明确。就学段而言,缺乏对各个学段教学目标的系统的总体把握,不明了教学内容在整个教学体系中的地位、作用,就文教文,只见树木不见森林,知识的学习、能力的培养缺乏前后联系;从课文教学来看,往往课时教学目标不突出,胡子眉毛一把抓,想到什么教什么,能教多少教多少。2.目标不恰当。不是根据课标、教材与学生实际来确立目标,而是简单地搬用参考书、教案集上课;课堂教学多目标、无主次,教学思路紊乱,或是拔高要求,或是目标错位。3.三维目标的偏废或不顾实际的“求全”。新课程背景下的语文教学的一大亮点,就是变单一目标(知识与技能)为多维目标(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而许多课堂要么沿袭传统,坚守“知识与技能”,而忽略其他,要么以突出“人文性”为幌子,过于追求“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弱化“知识与技能”,造成目标的偏废。也有的课堂片面理解“三维目标”,生搬硬套,一味“求全”。如《台阶》(八年级上册)的教学目标是这样的:
知识与技能目标:
1.积累“尴尬、烦躁、微不足道、大庭广众”等词语;
2.整体把握课文内容,学习课文围绕“台阶”组织材料表现主题的方法;
3.把握父亲形象的特点及意蕴。
过程与方法目标:
1.把握课文的叙述角度,体悟作品兼有崇敬和怜悯的双重感彩;
2.学习抓住关键语句,理解故事和人物思想、感情的阅读方法;
3.明确课文围绕“台阶”组织材料,安排详略的写法;
4.培养学生的自主、合作、探究问题的能力。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
1.感受父亲性格中的艰苦创业精神和坚忍不拔的毅力,培养对人生的积极健康的心态;
2.深入了解、认识自己的父亲,理解父亲。
且不说目标的合理性,单是像这样煞费苦心、面面俱到的目标追求,显然是不切实际的。众多的目标难以在一节课中实现,即使都有涉及,也不过蜻蜓点水,难以取得实效。
目标意识的淡薄,最直接的后果,就是造成课堂教学的高耗低效。因此,教学之首务,就是树立目标意识,把握好总目标―学段目标―学期目标―单元目标―课文目标―课时目标的位次关系,按“依标据本看学情,实在可控有层次”的原则,确立好教学目标。在目标确立后,教师不但要心中有数,而且要让学生心中有数,使这些目标成为一个个“挂在技头的苹果”。剩下的事,就是引导学生把这些“苹果”摘下来。
二、找准切点
要使学生更好地把“苹果”摘下来,在目标确立之后,教师最主要的工作就是要找准教学的切点,从而引导学生集中力量进行扎实的语文实践活动,更好地掌握知识,形成能力。
这里所谓“切点”,指的是学生学习课文的切入点,它是知识网络的关键、重点,是解读课文的突破口,是“牵一处而动全文”的教学点。切点找准了,往往能“纲举目张”、“以一当十”、“以点带面”,有效地提高教学效率。
事实上,许多老师在这方面并没下多大功夫,常见的是不顾文体特点和文章个性,沿袭固有模式,按部就班地按“揭题导入―背景介绍―文章解读―写法分析”的程式进行教学,不是串讲,就是用一些无多大意义的问题点缀,以致教学活动内容臃杂,过程拖沓,毫无灵气,在无形中扼杀了学生学习的欲望和创造力,事倍功半、效率低下也就成为了必然。
找准教学切点对提高课堂教学效率的重要性是无疑的。那么,如何找准切实呢?一般说来,文章的解读抓“文眼”、抓线索,语段的分析抓中心句、支撑句,句子的理解抓关键词,知识的把握抓特征、抓联系,能力的训练抓生成点,等等。如《苏州园林》,抓住了“务必使游览者无论在哪个点上,眼前总是一幅完美的图画”,就抓住了全文的内容;《怀疑与学问》,抓住了“怀疑不仅是从消极方面辨伪的必要步骤,而且是积极方面建设新学说、启迪新发明的基本条件”,作者的思路、文章的结构层次也就了然于胸了;《白杨礼赞》,抓住了“不平凡”,就抓住了文章的主旨。这样抓住要点,引导学生读、思、议,提纲挈领,通过触摸文章关键所在,可收事半功倍之效。又如《故乡》,抓文末中的警句:“希望本无所谓有,无所谓无的。这正如地上的路,其实地上本没有路,走的人多了,也便成了路”;《孔乙己》,抓住孔乙己是“坐着用手走来的”中的“走”,进行把玩、欣赏,既能更好地帮助学生理解文章的内涵,又能提高他们的遣词造句的能力。
当然,教学切点的选择不是一成不变的,它可以根据课文的不同特点,学生的学习实际和具体的教学情境而定,即因文因人因时而定。但不管怎样,找准切点,课文的重点、难点也就“瓜熟蒂落”,得以突破和解决。教学也就高屋建瓴,犹如登山揽胜,“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收到奇效。
三、强化实践
语文教学最主要的任务,是使学生“具有适应实际需要的识字写字能力、阅读能力、写作能力、口语交际能力”。能力的形成是需要通过语文实践活动来实现的。语文教学高耗低效的一个主要的原因,就是实践意识淡薄。教师满足于对教材的条分缕析,把方法、能力当作知识教,分析多、讲解多、无意义的提问多,给学生的自读、自练、自悟的机会少。这是一个方面。另外,误解语文实践活动,认为强化实践就是做大量的机械练习。为此,我们要充分认识实践性是语文学习的根本规律,是语文教学增效的关键,要“增加学生语文实践”的机会,“在实践中学习,运用语文”,让学生通过大量的反复的语文实践活动,在语文学习的“历练”中“习得”识字写字、阅读、写作、口语交际的基本功,形成能力和习惯。
落实语文实践活动,教师要做到以下几点。
1.让学生多读。读是感知语言最好最有效的方式,是一种重要的语文实践活动。教师要让学生通过自己的读,进而理解、感悟、掌握知识,发展能力。多读,除课内阅读外,课标规定的课外阅读总量不少于260万字,背诵80篇(段),应作为保底要求予以落实。这个过程,教师应给予一定的启发、指导、点拨,以避免流于形式。
2.让学生多写。写可以训练学生把已积累的内在语言转化为书面语言,把语文知识转换为语文能力,是语文学习的又一种重要形式。这里的多写,不仅指平时应让学生多练笔、多习作,而且指学生在课堂教学活动必须进行必要的书面训练。
篇7
词汇、语法与修辞是构成语言材料的三大基本要素,词汇解决的是用什么来表达的问题,语法需要解决的是表达的对不对的问题,而修辞是告诉人们所要表达的内容好不好的问题。词汇、语法与修辞三位一体,共同构成了语言这座大厦。而重视语法教学一直是我国英语教学的传统,其在英语教学中的地位与作用一直受到人们的肯定与赞同。可是随着中学英语新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在以强调功能意念为主的教学活动中,人们关注的是语言的交际功能,而语言形式的对错与否似乎已不再显得那么重要。因此淡化语法就和小学阶段不学音标一样,成为一个很时尚的做法。英语语法教学成为新课改背景下的一个雷区了,以至于走到了人人喊打的地步!事实果真如此吗?语法真的那么可怕吗?语法教学真的是可有可无的吗?
学习语言的目的就是用来交流,因此在这一层面上,我们怎么强调以功能意念为主的情景教学活动也不过份。但是我们好像忽视了一个前提,那就是语言的习得,它得有充分的习得条件——学习者得在自然语言环境下有意或无意地在交际过程中对母语进行不断地输入和输出,请问我们中国人学习英语,有这样的习得条件吗?一个中国人,他可能不认识汉字,更不谈什么语法了,但他能用自己的语言和别人进行流利地交流,但是我们能把这两者混为一谈吗!
如果我们再认真的考察一下历年的高考试卷,离开了语法这一工具,我们对试题的理解,对语言结构的分析,甚至于对文章整体思路的把握还能那么得心应手、手到擒来吗?离开了语法这一拐杖,可以大胆地说一句,我们有时候恐怕寸步难行;再说了中国人学习英语绝大部分不是为了与外国人面对面的交流,而是为了掌握以英语为媒介的与自己的工作和生活密切相关的有关材料,没有语法,行吗!
因此,无论从哪一方面来说,我们对语法教学,不仅不应该淡化甚至于弱化,而是要进行一定的强化,作为教者,更应该理直气壮的喊出:重视语法,从我做起!
二、 当前的英语语法教学现状及改革方法
当然,我们说要重视语法,并不是要走到过去以讲为主,以讲代练的老路上去。而是要积极主动的融入新课程改革的大潮中去,当然也要吸收过去语法教学中有益的东西。我们需要解决的是改变过去注重讲解——讲解的过多、过深、过细,面面俱到,只注重语言的形式而忽视语言的实际应用,所谓的课堂操练也仅仅是流于形式而已,看起来热热闹闹,事实上一无所获;课堂上学生只能被动的接受,老师讲解的眉飞色舞,学生听的是头头是道,下课后不知所云,遇到题目时无从下手。这样的语法教学当然不适应现代教育理念,也必定受到师生的唾弃。
因此,为了使语法课的教学适应新课改的要求,既要符合新大纲的种种要求,也要满足高考升学的实际需要。我们要对语法内容进行必要的整合,注重课前预习和小组合作在英语学习中的重要性,例句有学生收集,如在刚刚学过的课文里,在刚刚做过的讲义中,在日常用语里,在格言谚语里,在一些流行的经典歌曲中寻找与所学内容有关的例句;其规律有学生总结:它的构成,它的标志词语,它的一般用法和特殊用法,和其他相似语法的区分所在等等;重点问题可以有组与组合作解决,实在不能处理的问题,可交有老师协商解决。既不能低估学生学习的能力和他们的主观能动性,也不能扩大他们,把课堂完完全全的交给他们。学生毕竟还是学生,无论是在生理上还是在心理上,都有其不成熟的一面。也正因为他们没有成熟,才需要我们来教育、引导和培养。
这样学生对所学的内容就有了一定的感性认识,即使遇到一时不能解决或解决不了的问题,经过老师的巧妙点拨,恰当讲解,他们往往会豁然开朗,一通百通。这样会激发学生强烈的求知欲望,学生的能力也会在这样的实践中慢慢的不知不觉中形成。
这里需要强调的是实行新课改之后,有些老师在课堂上,不敢讲,把课堂的一切都交给了学生,看起来这样的课堂热热闹闹,事实上再聪明的学生,再团结的团队,没有一个好的组织者与领导者,其效果往往很难说。因此作为老师,作为课堂这一阵地的最高指挥官,我们能袖手旁观吗?要理直气壮的,大胆的讲出必须讲的东西,帮助学生更快更好地掌握所学内容,真正起到一个引领者的作用。作为教者,你的讲解要做到高屋建瓴、一针见血!
高中学生,可能不像小学生那样在课堂上表现得很活跃,因此作为老师要想尽一切办法,调动一切手段,使自己的英语课堂动起来,活起来。动的是学生的求知欲望,动的是学生的学习热情,动的是学生的积极认真的思考。这样你的课堂才会有活力,才会有生命力。学习的内容活了,学习的主体活了,只有活力的东西才有生命力,学生才能主动的接受。语法不再是空洞的说教,不是一条条呆板的规则,而是有血有肉的精灵!教师要促使学生归纳、合作、探究多样化的学习方式完成语法学习的任务。鼓励学生“动中学、动中悟、动中用”,这样你的语法教学课堂充满动感的旋律。
三、 我们学习英语的目的
多年的英语教学经验告诉我们,初中英语教学淡化语法,使得许多学生连一些最基本的语法知识都搞不清楚,如:不少学生不知道十大词类,不知道简单句的五种基本句型,不知道句子最基本的成分主谓宾,更谈不上其他更为复杂的语法概念了。因此,如果在高中阶段还是一味的淡化语法教学的话,如果在高中阶段不采取断然措施的话,对学生的伤害不仅是眼前的,也将是永远的。我们可以看看无论是全国的还是各地方的英语高考试题,尽管高考试题年年都在强调变化,都在求新,但是试卷改革的方向是很明显的,那就是突出语篇,强调应用,注重交际。但是万变不离其宗,经过分析我们不难发现对语法的考查不仅没有中断过,而且从过去的单纯的对一个个简单的语法知识点的考查转向把语法知识放在一个特定的语境中来考查,是把几个知识点放在一起来进行考查,既考查了学生的语法知识的掌握程度,更考查学生在一定的语境中的实际运用能力,而这种能力的考查在完形填空和阅读理解中显得尤为明显。
历史的经验值得我们重视,历史的经验我们更不能忘怀。早在20世纪60年代美国和英国的语言教学界曾兴起一阵热烈而且普遍的讨论,主题是:“在学校的语文课程中,英文法是否有必要列入”。结果,“英文法”纷纷地从各学校的语文课程中消失了。可是事隔20多年后美国和英国的教育界发现把英文法从语文课程中排除出去后不但没有获得教学效果的改善,反而引起了不少负面的影响。于是这些专家又开始主张重新把英文法列入学校的语文课程中。
为什么“英文法”会被排出学校的语文课程呢?语言学家的理由之一是英文法的学习无助于学生的写作能力之增进。经过20多年后,语言学家又发现问题的症结不在于文法而是在于“…what is taught and how it (grammar) is taught.(教的内容与教的方法). The Oxford English Grammar,Sidney Greenbaum,Oxford University Press,1996)”。实际上学校文法所教的造句法、语序、标点、句子的承接,段落的处理等都是属于语文教学的很基本的事项,对学生的写作能力确实有增进的功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