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陆漂移说范文

时间:2023-03-23 22:43:23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大陆漂移说,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篇1

关键词 大陆漂移;月球撞击;演变;自然灾害

中图分类号 P5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1674-6708(2014)106-0135-02

0引言

魏格纳提出大陆漂移说已有百年的历史,魏格纳认为,“在地质历史上距今三亿年的古生代,地球上只有一块大陆—泛大陆。大约在两亿年前,由于太阳和月亮的引潮力作用,以及地球自转产生的离心力作用,浮在大洋壳上的大陆壳便相对落后并分崩离析,花岗岩层在玄武岩层上做水平漂移,到了距今三百万年前,大陆最终漂移到我们今天所看到的位置”。月亮产生的潮汐力和“极地漂移”力(pohlflucht),即由于地球自转而产生的一种离心作用。但是,魏格纳懂得,大陆运动的起因这一难题的真正答案仍有待继续寻找。

然而,在实际问题中,如果用“大陆漂移说”解释,则留下诸多谜题。如浩瀚撒哈拉沙漠的形成,大西洋的形成,太平洋岛屿的形成,维多利亚大沙漠的形成,北美众多湖泊的形成,南极州维多利亚地以西的麦克默多海峡中干谷的形成;漂移过的板块与母体板块为什么都有一定的规律和一定的角度等等这些现象都无法作彻底清楚的解释。本文利用力学原理分析了大陆板块从断裂、破碎、漂移这一过程存在重大疑问,“大陆漂移说”中的力是无法实现的。根据原始月球撞击地点,利用其撞击产生强大的爆炸能量,瞬间破坏了地球的整体结构,在膨胀力的作用下,整体板块爆裂破碎弹起(振起),随着当时地球倾斜和逆转,陆续回落地球后形成了我们今天看到的‘漂移’格局。

1“大陆漂移说”的力学分析

大陆漂移说认为﹐地球上所有大陆在中生代以前曾经是统一的巨大陆块,称之为泛大陆或联合古陆﹐中生代开始﹐泛大陆分裂并漂移﹐逐渐达到现在的位置。大陆漂移的动力机制与地球自转的两种分力有关:向西漂移的潮汐力和指向赤道的离极力。较轻硅铝质的大陆块漂浮在较重的黏性的硅镁层之上,由于潮汐力和离极力的作用使泛大陆破裂并与硅镁层分离,而向西﹑向赤道作大规模水平漂移。该理论被确定为理想学说而载入地理教科书中,影响几代人。在人们的意识中成为不变的“定律”,是对是错无人怀疑。在实际应用中,解释地震、火山、海啸、山体滑坡及断裂带、大陆岛屿边缘断层、沿海断层等自然现象,难圆其说,更有牵强附会之感,实在令人叹息!在此,本文依据客观自然地理现象据理做一番必要的论证。

依据魏格纳所言,远古地球在没有大西洋、没有墨西哥湾、没有加勒比海、没有红海时,地壳长度从南到北海岸线长约20000km、从东(加勒比海东缘)到西(红海海口)长约7000余千米、地壳厚度达6000余米(大西洋两岸),面积如此广大、线路如此远长、板块如此巨厚、要使它垂直交叉断裂并同时分开形成宽阔的大西洋及相应的墨西哥湾、加勒比海、地中海、红海等,仅凭地球本身的能量是无法完成的。如果按大陆漂移推理,则违背了两大定律:其一,违背了牛顿第一定律:任何物体在不受任何外力或所受合力为零的情况下始终保持静止状态或做匀速直线运动。试想,极其巨大的板块在没有外力的作用下,怎么能断裂分开呢?其二,与摩擦力公式相悖。按公式

计算:美洲板块与欧非板块(西欧与非洲简称)回拼之后覆盖大西洋,形成整体结构,以岩石比重每立方3000千克计算,其产生的摩擦力初步估算为2.52×1021千克。公式内容认为:你对表面施加的压力越大,那么你受到的摩擦力也越大。况且、大西洋海底还有大面积的海盆,海盆低于周围环境,按其说:产生大西洋时,板块分开后需抬升起来,才能越过大西洋海盆外的高地漂移到现在这个程度。仅凭‘潮汐力’、‘极地漂移力’、‘海底扩张力’根本是无法完成的。显而易见,要使巨大的板块分裂成四大八块,再漂移成宽阔的大西洋,“大陆漂移说”中的力完全不可能的。

2“撞击”完成地球演变

近年来、中国科学院北极考察队在挪威的斯瓦尔巴群岛北纬74°~81°、东京10°~35°的地区范围内考察发现:植物化石中含有很多种类的植物,有蕨类植物,如紫箕植物,种子植物则更多。初步鉴定有桦树,鹅尔栎,槭树等,这些植物是温带落叶林。说明很早以前斯瓦尔巴群岛是比较温暖的。在此,还可通过爆破方法得到相同的效果:一块巨大的岩石或山体,如果想从中分成多块,在任何人力和机械无法完成的情况下,爆破专家采取了强力爆破手段如愿以偿,非常成功。从爆炸产生的岩石形态查看,其断面比较平直,棱角分明,大小石块不等,大块断裂岩石与原体有明显的还原性。爆炸能量虽天壤之别,但与产生大西洋雏形及抛泄出来的岩石、板块、山脉、石沙等形成的非洲高原、萨哈拉大沙漠、维多利亚大沙漠、南极干谷地貌等等结构同出一理。因此、“撞击”产生瞬间的爆炸能量才是破坏整体结构或排开整体结构最有效的动力。

本文以此结合其四周断裂痕迹与整体地理位置分析,斯瓦尔巴群岛是受到月球撞击作用,瞬间爆炸断裂,在膨胀能量的作用下直接从中纬搬移过去的可能。钟关村在研究中发现:月球撞击地球产生的爆炸能量,迅速使南美洲板块、北美板块,非洲板块与欧洲板块四散分开。南美板块受力后被弹起脱离北美板块,迅即以巴拿马地区为轴心产生由南向西方向的旋移;非洲板块受力弹起,脱离欧洲板块向南、向东移去;格陵兰板块以及斯瓦尔巴德群岛等受力弹起后在地球倾斜、逆转和爆炸能量的推动下迅速移至北方高纬地区。同样,北美州板块受到了强大的挤压和大量的搬移,形成了大量的堆垒山脉、褶皱山脉等等;西欧、中欧的重撞,在作用力与反作用力的作用下,大量的搬移与少量回落的板块、岩石等在其上形成了大面积的低陷地、喀斯特地貌、石林地貌、乱石岗地貌、山岭地貌、断裂带等等。与此同时,亚洲板块的东、南、北面及美国与俄罗斯交界的薄弱地带,板块爆裂后飞天而起,在当时地球倾斜、逆转中陆续落入太平洋之中,太平洋岛屿与白令海峡相继而生。

大西洋的产生,板块爆裂破碎产生大量的石沙随着当时地球的倾斜、逆转,形成了浩瀚的撒哈拉大沙漠;地中海、红海、波斯湾、黑海、里海、咸海的产生,在东欧及亚洲形成了部分山脉、高地、高原、沙漠、喀斯特地貌、石林地貌等等。西欧、北美位于撞击点附近,强烈的作用力与反作用力及当时地球逆转的作用,使西欧形成了大片的低陷地,北美的搬移产生的巨坑成为后来众多湖泊,如著名的北美五大湖等等。撞击能量作用在地球上转换成的反能量,从地球内部出发,在地球周身形成一个垂直向上的膨胀能量,该膨胀能量经地壳底部时,使整体板块产生不同程度的断裂、破碎、继而受力振起(弹起)脱离地球,同时在当时地球倾斜、逆转过程中,使回落的板块及大小物质,根据质量的不同陆续回落地表后,产生了由西北向东南方向的堆积现象。撞击点背面,也就是现在亚洲大陆的东、北、南三面,在当时地球倾斜和逆转的过程中分离出来了堪察加半岛、萨哈林半岛、韩朝半岛、日本列岛、台湾岛、海南岛、菲律宾群岛等大大小小的岛屿;澳大利亚板块原本是与亚洲大陆南面相通的,月球撞击后,其引发地球周身的膨胀能量使板块破碎分离抛入空中,在当时地球逆转、倾斜作用下,不同程度的落入南太平洋中。从太空观测地球,表现出由大及小、由西北、向东南分散排布规则。产生太平洋岛屿之时,大量的石沙、尘土在当时地球倾斜时间里,堆垒于澳大利亚板块之上,形成了后来著名的维多利亚大沙漠。澳大利亚板块“受力”弹起后,由于当时地球的倾斜和逆转,回落后相对于原位置产生了向南向东方向的移动,同时分裂出了塔斯尼亚岛、新西兰岛等。

地球受撞击,非洲板块向南向东落下后产生了著名的东非大裂谷,逆转中断裂的板块又形成了马达加斯加岛。地球受撞击使印度板块断裂分离产生了斯里兰卡岛。从板块断裂形状观测分析:这些分离出来的板块减去它们的行程距离和角度之后与原大陆板块边缘是逐一吻合的。这些广布地球的地质结构及其地貌现象,成为月球撞击地球,迅速完成“地球演变”的客观依据[1]。据中国国家地理网获悉:南极州维多利亚地以西的麦克默多海峡中的干谷,被认为是地球上最酷似火星的地方,其地表荒芜砾石散落地面,与南极州周围岛屿断层、大陆边缘断层等形成结果分析,此乃月球撞击能量波及地球周身所至。因此,用“大陆漂移“”解释南极地貌现象,出现盲点不足为奇。归根结底:别人指错了路,你将无法达到预定目标。那次因撞击形成的山脉、板块、岩石、断裂带等表现出其独特的地貌特点: 1)明显的垂直断层,如大西洋沿岸、地中海海岸、红海两岸等等;2)悬崖绝壁十分陡峭,四周如刀削一般,如中国黄山地貌、云南石林地貌、地球上的岛、岛屿等等;3)形成的山脉与原出处产生了翻转角度,这是由于产生和下落时地球转动及自由落体、风阻作用的结果。如:黄山、桂林、湖南、湖北等景区山体形态等等;4)断裂带深长且宽,基本形成直线形,如东非大裂谷、中国的雅鲁藏布大峡谷、长白山断裂带等;5)回落的巨石或石砾相互叠加置放或放于山顶之上,如中国黄山风景区中的千姿百态的奇异地貌、云南石林地貌等等。

显而易见“大陆漂移说”疑点重重,经不起推理。很难与证据充分的“撞击理论”相提并论。但 “大陆漂移说”已贯穿于人类大脑骨髓,严重阻碍和误导了人们对地球的深度认识和探索进程,导使自然灾害成为预测的“盲点”、“误区”。在此、“大陆漂移说”势必有待重新“评判”的必要性,是值得我们科学前辈及科学家们重新深度认识、思考的一项重大而艰巨的革命性课题。有理由认为:古老的地理学、天文学把人类导入了误区,亟需重新研究评定完善。让人类真证运用其中真理,澄清理论,让科学造福人类。

3“撞击理论”有望揭开自然灾害成因

有证据证明:地球演变是月球 “撞击”瞬间所为,并不是经过几亿年的大陆漂移慢慢形成。因此、“大陆漂移说”缺乏必要的科学依据,成为不科学的学说。100年前的理论有值得我们今天重新论证的必要性,去伪存真,力求完美,是对人类对科学应持责任的态度。撞击理论的深入研究,可以判断和掌握地震、海啸、火山、山体滑坡、泥石流等自然灾害发展、发生之规律,大大提高人类防范自然灾害的能力。

篇2

【关键词】板块构造三维目标

“三维目标”是地理教学目标的三个维度,其内涵是通过知识与技能载体,依托过程和方法,达到情感和价值观的实现。因此,地理教学目标就是将知识与技能,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获得,融合贯穿在过程和方法中。这就要求在教学内容的基本概念、原理、技能的基础上,深入挖掘其中蕴含的地理概念、地理思想方法;设计出针对性强,易操作的知识、技能、过程、方法和情感态度,价值观相统一的教学目标。这是一个创新的过程,也是展示教师个性才华的地方。以下,通过“板块构造学说”一节教学目标的确定,谈谈对三维目标的落实与实践。

一、知识与技能

了解大陆漂移说,海底扩张说和板块构造理论的主要论点,进一步理解底壳运动对自然环境的影响以及大陆和大洋的形成演化过程;通过“海底扩张”的学习,了解海底扩张的证据。这部分内容是大陆漂移说的引伸与发展,也为板块构造学说打下了基础,起着承前启后的作用。通过“板块构造学说”的学习,概括出板块构造学说的基础论点,岩石圈被一些构造活动带分割成若干个板块,板块漂浮在软流层之上,在地幔对流作用下,不断流动。板块内部是比较稳定的区域,板块地界是构造活动带,板块相互碰撞形成山脉,海沟和岛弧,板块相互背离运动形成裂谷和海洋。

二、过程和方法

通过阅读“大西洋两岸大陆轮廓图”,了解魏格纳如何从中得到启发,进一步搜集资料,发现大西洋两岸大陆的地层,地质构造,古生物化石等均有密切联系,利用大陆漂移图,了解在漫长的地质历史中,以一个联合古陆发展为今天的海路分布的过程,使用计算机拼合世界各大陆。通过阅读“太平洋海底地层年龄和地磁场分布图”,识别太平洋洋中脊的具置,然后分析太平洋洋底沉积物的主要特征和海地磁场证据,归纳出:由洋中脊向两侧,深海沉积物从无到有,从薄到厚,年龄越来越老;洋中脊两侧磁条呈对称分布,得出大洋底在海岭处增生并向大陆方向运动的结论,阐明大洋地壳从增生扩张到消亡的发展更新过程。通过阅读“六大板块示意图”,了解板块具体划分和板块边界类型,认识到,生长边界一般发展为裂谷和海洋,消亡边界一般形成山脉、海沟和岛弧。通过“六大板块俯冲示意图”,说明新大洋壳从生长到消亡的全过程,以及与地震、火山分布的关系,进而揭示出板块构造学说的核心思想。

三、情感态度和价值观

通过收集有关日本大地震和印度洋海啸资料或播放录像,应用板块构造学说探究地震和海啸的成因,培养理论联系实际,学以致用的观念。在学习板块构造学说的过程中,学会应用所学知识解释地形、地貌成因,认识到地壳的变迁是有规律可循的,是可以认识的;分小组,组织研讨,对板块构造学说的历史发展进行探讨,认识到板块构造学说是不断修正,不断完善的,并非完美无缺,仍需科学地修正和补充,养成求实求真的科学态度。

参考资料

[1]《海洋地质学》厦门大学出版社.

篇3

本节内容选自人教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地理教科书七年级上册第二章“陆地和海洋”第二节,主要达成以下两条课程标准要求:①举例说明地球表面海洋和陆地处在不断的运动和变化之中。本条“标准”的目的是通过一些具体的实例来说明海陆处在不断的运动和变化之中,其重点在于进行科学观念教育。鉴于学生受活动范围、思维能力和知识量的限制,恐难以举出说明海陆运动和变化的例子,需要教材或教师提供更多的实例,提供的实例应包括海变陆和陆变海两个方面。②知道板块构造学说的基本观点,说出世界著名山系及火山、地震分布与板块运动的关系。对于本条“标准”,课程标准作了说明:“要注意科学史教育及科学兴趣的培养”。因此,对本条“标准”可理解为:第一,板块构造学说是对海陆运动变化的理性认识,即说明科学家对于海陆变化原因的探索。第二,作为探索,重在过程(即科学史教育),因此需要从大陆漂移学说讲起。第三,魏格纳与大陆漂移说的内容应注意逻辑顺序,体现科学的方法,即发现问题―思考假设―找证据论证。第四,板块构造学说只作基本的了解,即板块划分(六大板块)和地壳比较活跃地带(板块交界地带)。第五,世界著名的山系及火山、地震分布是作为板块运动的例证。

二、学习目标

知识与技能:运用实例说明海陆的变迁,认识海陆处在不断运动和变化之中;了解大陆漂移和板块构造学说的基本观点,说出世界著名山系及火山、地震分布与板块运动的关系。

过程与方法:运用资料、图片、多媒体手段等激发学生参与学习的兴趣,组织课堂合作交流、与学生讨论探究、鼓励质疑提问等使学生体会学习的乐趣;在层层探究、步步求证的学习过程中,初步掌握探究的思路和方法。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列举海陆变迁的证据,树立海陆不断运动变化的辩证唯物主义科学观点;通过学陆漂移─板块构造学说的发展过程,进行科学史教育及科学兴趣、科学方法和探究精神的培养。

三、教材分析

本节内容由“沧海桑田”、 “从世界地图上得到的启示”和“板块的运动”三目内容组成,是第一节“大洲和大洋”的自然延伸和拓展,与第一节内容是相辅相成、互为因果的关系。第一节介绍全球的海陆状况这个“果”,本节则分析全球海陆面貌的成因。教材围绕“海陆变迁”这一线索,三目内容互为因果,引导学生层层探究、步步求证,加深对“海陆变迁”的认识。整节教材逻辑严密,涉及内容广且理论性强,蕴涵着丰富的非智力教育因素,特别是对学生的科学史和科学观教育及科学兴趣和科学精神的培养,具有很高的价值。

“沧海桑田”:以成语故事切入,利用第一段正文直接点出海陆变迁的观点;第二段正文结合“活动”中图2.13~2.15三个海陆变迁的实例举证,使学生对海陆的变迁先有一个直观感性的认识:图2.13喜马拉雅山中发现了海洋生物的化石,说明喜马拉雅山区在地质时期曾经是海洋,这种海陆变迁的原因是地壳运动;图2.14我国东部海域发现了古河流和古人类活动的遗迹,说明我国东部海底大陆架在地质时期曾经是陆地,造成这种桑田变沧海的原因是地壳的变迁或海平面的升降;图2.15以荷兰填海造陆为例说明人类活动对海陆变化的作用。

“从世界地图上得到的启示”:该目是上一目内容的自然延伸,探讨海陆轮廓的形成原因。首先,教材以发生在20世纪上半叶地学科学史上的一场争论为切入点,通过图2.16反映当时争议双方对地球两种截然不同的认识,引导学生从具体的、局部的海陆变化转入宏观的、全球的海陆轮廓形成的探讨,使学生从更深层次、更大尺度上认识海陆的变迁。第二,教材利用第二段正文配以“难道仅仅是巧合吗?”图(图2.17)介绍非洲西岸与南美洲东岸轮廓线的相似,为引出大陆漂移假说作铺垫。图2.17将一幅大陆拼合图和一幅破损的书页拼接图组合在一起,利用这种强烈的实例对比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和探究兴趣。为排除拼合大陆的巧合因素,教材安排“活动1”中的图2.19和图2.20来对图2.17的实例举证和资料补充,从中体现出科学的探究思路和方法。第三,教材利用第三段正文结合“大陆漂移”图(图2.18)介绍魏格纳的大陆漂移假说及其基本内容。阅读材料“从地图上得到的启示”蕴含着丰富的非智力教育因素,是对学生进行科学史和科学观教育及科学兴趣与探究精神培养的好素材,教学中应给予充分重视。

“板块的运动”:介绍板块学说的基本内容,是对第二目中“大陆漂移假说”原因的解释与拓展。教材利用第一段正文结合“六大板块分布示意”图(图2.22)介绍板块学说的基本内容,利用第二段正文结合“世界主要火山、地震带及主要山系的分布”图(图2.23)认识世界主要火山、地震带与板块分布的关系;通过“活动”中具体的案例来了解板块间的张裂运动与碰撞挤压对地表的影响,认识世界山脉、海洋的形成原因,回扣课文“海陆的变迁”这一标题。

本节知识网络如图1。

四、图表利用

本节图表系统形式多样、图文并茂、内容丰富,各类图表多达13幅(见表1),对探究理解正文、形成地理能力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教师可根据教学实际灵活使用。

五、活动建议

本节教材共安排3组活动计4道题目,内容主要涉及对教材知识的复习与巩固,也有对教材知识的延伸与拓展,既重视对教材知识的运用,又重视对学生理论联系实际解决实际问题能力的培养。

活动一:本活动属拓展验证类,通过具体的实例验证海陆变迁的事实,探讨海陆变迁的原因。可首先让学生观察3幅图,对海陆变迁有直观感性的认识,在此基础上分组讨论探究原因,各组展示交流成果。

篇4

我昨天看电视时,发现有一个台是播关于恐龙的,我十分好奇,便看了一会儿。电视上说:恐龙灭绝是一个众说风云的事情。有许多说法,比如:陨星碰撞说,气候变迁说,物种斗争说,大陆漂移说,地磁变化说等等一系列说法,相信的人数最多的是陨星碰撞说。

陨星碰撞说指的是:在恐龙时代末期,一个巨型的陨石从天而降,正在他快脱离大气层的时候,许多恐龙就已经看不到世界了,这时气温高达40摄氏度,许多恐龙相继死亡,这并不是最可怕的,最可怕的是那颗恒星已经撞上了地球,森林燃起了熊熊大火,这颗行星霎时间分成了千百块石头,飞到了大气层上面,落了下来,它带着火光,飞向了地球,大部分陆地成了火海,有的巨石落到了海里,发生了大海啸,淹没了很多岛屿,恐龙也自然而然的灭绝了。

物种斗争说是:恐龙年代末期,最初的小型哺乳类动物出现了,这些动物属啮齿类食肉动物,可能以恐龙蛋为食。这种小型动物缺乏天敌,越来越多,最终吃光了恐龙蛋。

恐龙灭绝不至这几种,要想正真知道,还得看科学家的能力了。

庆师附小四年级:刘峰

篇5

青春是美好的,是崭新的,我们需要在青春懂得太多的道理,所以你不知道明天会发生什么,是理想的成绩,还是严厉的批评,是突如其来的意外,还是意想不到的惊喜。这时自信就成了关键。要有自信,要相信“我能行”。才可以主动申请任务,得到更多的锻炼机会,培养动手能力,从而使我们的青春更加美好。

青春需要自信。青春时常有烦恼,有忧伤,除了解决问题的能力,自信和勇气,也是成功必不可少的。小到平时课堂上的举手发言,大到面对全校的演讲,没有了自信,还可以干什么呢?

青春需要自信。青春拥有羞愧、胆怯,也正因为如此,青春离不开自信。社会一直在进步,其中少不了人类的自信,亚里士多德提出地球是球形,魏格纳提出的大陆漂移说,哥白尼主张的日心说,不都是在后来证实后,自信的发表出来的吗?

我们要自信!这能使我们坚强、勇敢。我们要自信!这是无法用考试分数来衡量的。我们要自信!

篇6

关键词: 地理教材智力价值创造思维

现行的中学地理教材版本有多种,有的教材编排体系不太合理,有的教材欠生动有趣,对于这样的教材,教师要下功夫深入分析,挖掘教材的智力价值。怎样挖掘教材的智力价值呢?

一、重新编排教材

教材编排得是否合理和精巧,对于教材智力价值的体现往往具有决定性的作用。教材编排所运用的智力技巧不同,可以使具有内容相同,但表现形式不同的知识所凝聚的智力因素不同,而造成的智力价值不同。对于编排设计不太合理的教材,教师可重新编排,挖掘教材的智力价值。例如,关于黄土高原的成因,如果采用探究式的编排,从物质的组成探索物质的来源,以及古地形、古气候的变化启发诱导学生得出正确的结论,则比现行课本平铺直叙的编排更能引人入胜,从而体现出较高的智力价值。

二、围绕教材质疑作答

教育心理学告诉我们,设疑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是一种点燃学生思维火花,进而开发智力、激发创新的教学艺术。

1.巧设侧向性问题

创新教育揭示,人通过侧向思维,可以从某一事物的作用得到启示,从而产生新设想。地理学科是一门综合性的学科,教师要善于从地理教学中挖掘出一些具有侧向思维的素材进行设疑,并通过学生的联想和类比推理训练,锻炼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如在讲到治理长江中上游水土流失时,可设问:“为什么有专家提出,在治理水土流失问题上,要中下游区域省市对上游区域省市进行补偿。”虽然这一问题不是学生必懂的内容,但可锻炼学生的侧向思维,培养创新意识。

2.巧设具有逆向思维的问题

逆向思维要求学生常常与自己对话,向自己提问,或者不断与别人讨论自己的新想法,经常审视自己现有的答案,因此逆向思维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创造与创新思维。据此,教师应在讲课过程中,有意识地将一些知识进行反向设问,以此达到培养学生地理创新思维的目的。如讲到黄河时,可以设疑:“假若黄河中上游河水含沙量几乎为零,那么黄河及华北平原将呈现怎样的地理景观?”等等。

3.设置具有探究性的问题

从思维的心理过程而言,当你把思维的结果明白地告诉思维者时,他只有对客观现成知识结构的认同,缺乏对知识的体验、领悟,思维的必要性难以体现出来,创新思维就无从谈起。教师在教学中应相应设置一系列无法直接从课本上找到答案的具有探究性的问题,来激发创新思维。如讲到板块构造学说时,教师可以提问:“奥地利气象学家魏格纳如何从各大洲的形状图得到启示而提出‘大陆漂移说’?”等等。

三、设法使教材生动有趣

有的教材平铺直叙,智力价值较低。对于这样的教材,教师要设法使教材生动有趣,富有启发性和探索性。例如,介绍大陆漂移说时,可以从“青年科学家魏格纳的偶然发现――大西洋两岸大陆轮廓惊人的相似”来引出正题,描述时也带点文学色彩以激发学生的兴趣。又如,地球的公转和自转也可以穿插一些诸如“金星很奇怪,它的自转方向和地球相反,那么同学们想一想,在金星上看,太阳是怎样升落的呢?”之类的问题来提高学生的兴趣,这对启发他们的想象力和思维力是有益的。再如,阐述南美洲自然环境的内在联系时可举一例,先给一标题:“洋流和鸟类的奥秘”,继而阐述洋流―微生物―鱼类―鸟类之间的联系。这样既能讲清地理学原理,又能使学生兴趣盎然。这些素材渗透着各种智力因素,具有多种智力价值,最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启发学生观察思考,对于丰富学生的想象力尤具特殊作用。

此外,适当增加一些诗歌、故事性的内容,穿插一点幽默的例子,也是教材生动有趣的可取措施。美国的一本《世界地理》教材,用“瞎子摸象”的故事并配以大篇幅的彩色漫画,激发学生认识地球的欲望,这给我们以深刻的启示。国外的一些课文往往用词幽默诙谐,使学生阅读起来轻松愉快、妙趣横生,这都是值得我们借鉴的。我国的很多名山大川、古迹建筑都有很多有趣的传说、神话和历史故事,我们尽可选择使用。这些教材能使知识的智力因素渗透进来,能起到启迪学生智力发展的作用。

四、努力挖掘教材的知识容量和智力价值

图像是地理研究和信息传递的重要载体,是地理教学的重要工具。地理教材中的图像,不仅知识精度高、鲜明直观,而且知识容量大。因此,教师在使用地理教材时,要注意挖掘教材图像的知识容量和智力价值。围绕图像,精心编制思考题,使学生边读图边思考是培养学生读图能力和开发学生智力的有效方法。例如,观察“世界1月和7月气温分布图”,教师可编制这样一组思考题:(1)找出0℃、10℃、20℃等温线,并分析它们的分布与纬度高低的关系。(2)为什么纬度越高,温度越低?(3)找出最热的地方,对比说明为什么没有出现在赤道上?(4)找出南北半球最冷的地方,为什么南极成为全球的“寒极”?北半球的寒冷中心为何出现在西伯利亚而不是北极地区?(5)南北半球相比较,哪半球等温线较弯曲?为什么?等等。

五、利用教材辅助内容培养学生创造思维

许多教师在进行创新教育时,都觉得素材难找,要花很多功夫收集资料。其实,我们现在地理教材中许多内容都是培养学生创造意识、发展学生创新能力的极好素材。譬如,教材中的漫画就是培养学生创造性思维的源泉之一。漫画是指运用夸张而简炼的方法绘制的图画,经常采用变形、比拟、象征等手段,它本身就是一种发散思维的产物。学生阅读、分析漫画的过程,就是一种通过集中思维和发散思维,运用直觉思维和逻辑思维,借助形象思维和抽象思维,对漫画反映的信息进行加工组合的过程。由于漫画本身的特点,加上学生思维活跃,学生往往能突破传统习惯,打破思维定式,敢于标新立异,畅所欲言,各抒己见,培养创造能力。在初中地理教材第一册有漫画“苦难的母亲”,学生能从这幅漫画的表象看出,人口增长过快造成地球这位“母亲”存在着饮水、吃饭、穿衣等问题。同时我引导学生对“人口与自然环境、资源的关系,人口与经济发展的关系,人口发展是不是越慢越好”等问题展开讨论,展开多端思维,讨论热烈,发言非常活跃。

总之,只要以“本”为本,充分利用和挖掘教材提供的地理事物和现象的图文信息,就能最大限度地发挥教材在开发学生智力方面的基础作用。

参考文献:

篇7

1.活动浅层化。在教学《地球公转》时,一位老师随机叫了两个学生分别扮演太阳和地球,在讲台旁演示地球绕日公转,一个学生拉着另一个同学的手转圈,全班哄堂大笑。这种简单知识点,对高中生来说,显得浅层化、低幼化,不能为“活动”而“活动”。

2.活动超越学生认知水平。在《农业与地理环境》的教学中,一位老师设计了这样的情境活动:假如你是某市市长,你打算如何合理规划某市的城郊农业?虽然老师提供了某市的简图,也帮助学生分析了影响农业的区位因素,但由于学生阅历有限,课上并未出现老师预想中的思想碰撞,学生无法呈现本来就不是一个人或几个人短时间内能完成的农业规划方案。

3.活动偏离教学重点。在《海底地形的成因》的教学中,有位老师设计的专题讨论是:“魏格纳提出大陆漂移说的理论依据是什么?”有学生说是魏格纳卧病在床看地图,突发奇想;有学生说不是卧病在床,而是魏格纳长期潜心研究的结果。这一讨论竟然花去了10多分钟的课堂宝贵时间,与教学重点一点儿不相干。

至于拓展延伸性的活动脱离教学内容,地理活动成为个别人表演的舞台,成为缺乏地理学科特点的班会课、个人才艺展示等等,也不鲜见。

出现这样的误区,主要原因是一些老师对地理活动缺少深层次的思考,以为实施新课程就是一味增加学生的活动,表面上热热闹闹,实际上收获不多,教学绩效较差。究竟应该如何设计、开展地理活动?本文似从地理活动的原则及有效形式三个方面谈几点个人的思考。

一、地理活动的原则

作为地理教学的课程呈现形态的地理活动,设计时要遵循科学性、有机性、针对性、综合性的原则,组织实施时应遵循自主性、开放性、参与性、互动性的原则,活动的效果方面则需体现有效性和发展性。

所谓科学性主要是指:地理活动的目标应该是课程目标的细化,应体现出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活动内容要体现正确的价值取向,要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和认知特点,不能超越或滞后于学生的需求。缺乏地理学科特点的活动实际上不能算是地理活动,因为它背离了地理课程标准的要求。

有机性是指活动内容要与学生当前的学习内容融为一体,可以是当前学习内容的组成部分,也可以是当前学习内容的拓展或深化;二是指地理活动应与地理的其它教学形态有机融合。比如教学《大陆漂移说》时组织讨论“魏格纳是否在生病时提出了这一假说”,便割裂了活动与学习内容的有机联系。

针对性至少有五层含义:活动要针对地理学习的重点、难点,是对重点难点的突破和解读;活动应针对学生学习的薄弱环节;活动要针对学生自身的思想现状;活动要符合学生的心理特征和心理需求;活动应基于可能的教学资源。教学实际中,缺乏针对性的地理活动是经常出现的,它使活动失去了应有的价值和意义。前面提及的《大陆漂移说》的专题讨论偏离了学习重点,《城郊农业的规划》的情境活动则没有针对学生的认识实际。

综合性是指地理活动可以跟其它学科学习内容及社会生活有机结合,从而拓宽地理学习和运用的范围;二是指地理活动可以将地理知识、地理技能的掌握运用和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形成融为一体;三是指地理活动培养的地理能力是综合的、多维的。需要指出的是,强调地理活动综合性的同时,不能忽视地理学习的主线,否则就不是地理活动了。

在地理活动的组织实施方面,自主性主要指学生是地理活动的主体,活动应以学生自主设计、组织、实施和评价为主;开放性既指地理活动的空间是开放的、形式是开放的,也指活动的内容是开放的、参与是开放的;参与性既指学生要主动参与到地理活动中,也指学生在地理活动中应全面合作、共同提高;互动性既指生生互动,也含师生互动,它要求老师在活动中与学生平等对话,实现真正意义上的互动。本文开头提及的一些活动设计缺少学生的主动参与,因此就很难出现真正意义上的自主、参与、开放和互动,活动的效果可想而知。

地理活动的效果应体现学习的有效性和学生的发展性,要处理好短期效益和长期效益的辩证关系,要从学生地理素养提高的角度考虑效益问题。活动成果包括显性成果和隐性成果两方面,我们要重视显性成果,更要重视学生的活动体验、方法积累、反思总结等隐性成果的作用。只有这样,地理活动才可能步入健康发展的轨道。

二、地理活动的若干有效形式

有效的地理活动应该是与当前学习内容相契合、与学生已有知识相适应、体现正确的价值取向、科学合理地利用相关资源、符合学生心理且为学生所乐意参与的。在具体的教学实践中,出现了多姿多彩的地理活动的有效形式,归纳起来主要有下列几类:

1.以语言表达为主的活动。以语言表达为主的活动包括专题讨论、演讲、辩论等形式。这类活动外在形式上重视语言的有声表达,其内涵则着眼于地理素养的提高。开展这类活动,要求学生能个性化解读专题讨论的论题或演讲、辩论的主题,主动收集与学习有关的材料,掌握演讲与辩论的技巧……这类活动可以根据教学内容有机设计,如结合鲁教版高中地理必修教材中的“活动”内容,有选择性地开展演讲、辩论活动;学习《地球的宇宙环境》可组织讨论“天宫一号空间站对我国人民生产生活的影响”,学习《城市化对地理环境的影响》可组织讨论“城市化建设与耕地保护之间矛盾的问题”;或者结合教材中设计的语言表达活动(如鲁教版必修三第二单元《人地关系思想的演变》中“人口增长的极限”乐观派与悲观派的不同观点,组织班级辩论会等)。教师要与学生一起,积极发掘教材中和生活实践中的各种语言表达类活动题材。

2.以综合表达为主的活动。以综合表达为主的活动包括课件制作活动、班级地理主题班会、小论文竞赛等。这类活动绝不是简单的娱乐或休闲活动,也不是随意摘抄一段文字,而是地理教学内容深化的一种方式,是多方面地理能力的综合实践。开展这类活动,确立鲜明的主题是关键,通过活动要达到培养学生综合表达能力的目的。这样的活动,学生参与面广,每个学生都能参加,在活动中要充分调动学生的创造性思维,组织学生充分交流合作,分享活动的艰辛与成功的喜悦。这类活动在地理教学实践中可以有较多的运用,如举办“我与环境保护”、“海岸变迁与人类生存”等主题班会;至于学习课件的制作,应用范围更广,大多数课文都可以设计这方面的活动。

3.以社会实践为主的活动。以社会实践为主的活动包括野外实习、社会调查、研究性学习等,是地理学习综合性、开放性的体现。这类活动强调的是学生的学习过程,培养的是学生发现问题的能力、探究能力、合作能力等。组织这类活动,首先要组织学生认真研读案例文本,从案例文本的解读中获得感性知识;其次应组织学生收集并学习与活动有关的理论知识,获得理性认识;第三要指导学生去寻找、发现、分析社会生活中存在的问题;第四是设计方案,组织实施;最后应指导学生认真总结反思,形成成果。这类活动在地理教学实践中运用广泛,如结合必修一各单元开展野外考察,结合必修二、三的教学组织学生开展社会调查,也可从地理教学的角度结合“综合实践活动”组织研究性学习。社会实践类为主的活动可以是综合性的,也可以是单一性的。

篇8

一、紧密结合当代社会的发展变革现象,激发兴趣

在地理教学中,若能将课本的资料与现代社会的发展变化联系起来,赋予学科一定的生命力,使其呈现知识的价值,那么学生学习地理的积极性就能调动起来。比如:在上绪论课或各章的导言时,可引用著名科学家钱学森讲的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需要有一门新的科学技术大部门,那就是地理科学。时至今日,地理科学在社会主义建设中,已成为国土规划、合理布局工农业生产、政府决策的重要理论依据。《21世纪议程》所强调的协调人口和资源及环境的关系,也离不开地理科学。又如:讲交通运输时,可结合当前"路通、财通”的形势,来说明在现代经济建设中交通的重要性,我国已经建成的京九铁路就是一个很好的例证。这样,学生就会觉得所学的知识有用,于是就有兴趣去学。

二、通过直观的教学和科学的记忆方法,增加兴趣

直观的教具和形象的语言,往往可以把复杂纷繁的地理事物由近及远、由陌生变熟悉、由难于理解变得易于掌握,而科学的记忆方法则可降低难度,增加学习的兴趣。比如:在讲解《九月星空图》时可这样描述:晴朗的夜晚,遥望苍茫的天穹,展现在人们面前的是一个神话般的世界。暗蓝的星空天幕上,银河闪烁,牛郎、织女隔着银河互相辉映,大熊(座)、小熊(座)母子相偎。色彩鲜明的挂图,伴以形象生动的描述,给予学生的已不再是静止的画面,而是动态的拟人化的情景,学生学来有趣,记忆牢固。

三、通过培养思维能力,巩固兴趣

浓厚持久的学习兴趣不能仅凭表象的刺激,而是在不断给自己提出问题,在好学深思中发展深化。因此,在地理教学中要注意设疑激思,促进学生理解知识,培养思维能力。比如:在讲授“大陆漂移说”时,可先提问:“为什么在极其寒冷的南极大陆发现了只有在暖湿环境下才能形成的巨大煤层?”“为什么在炎热干燥的非洲靠近赤道处,却发现了古代冰川的遗迹?”学生迫切想知道答案,就必须认真听课,积极思考。思维被启动了,兴趣也就得以巩固。

四、掌握技能,实现知识迁移,发展兴趣

篇9

作为考察团的随团记者,我在探访埃塞俄比亚、肯尼亚和坦桑尼亚期间,曾多次穿越大裂谷,对其中的重要地点作了考察。

在肯尼亚与坦桑尼亚接壤的地段,高原边缘部和大裂谷最低处之间高差一般超过1000米。乘车到谷底时,要下一个巨大的陡坡,从公路切开的剖面上可以看到一个很厚的砾岩层。大约向下600-700米后便是较平坦的台地,上部主要被上新世早期的熔岩所覆盖,宽度3-5公里不等。穿过台地,又是一个陡坡,然后才进入起伏的谷底。谷底中部常为湖泊所占据,湖的两侧是宽达20-30公里的第四纪沉积物地带,大致堆成低矮的山脉。裂谷边缘的巨大断裂,可深入地壳40-50公里,一直到上地幔,成为地球内部炙热岩浆喷出的通道。研究资料表明,自东非大裂谷形成以来的2500万年间,曾有过大规模的熔岩溢流和多次强烈的火山爆发,这些物质填塞了裂谷底部,掩盖了大片东非高原。大裂谷中,沿裂谷走向,排列着众多的大小火山。火山口小的仅几平方公里,大的超过300平方公里。在坦桑尼亚北部、塞仑盖提高原顶部覆盖有一层时代较晚的火山灰,据放射性碳法测定,其年代为1100多年前。

不过,东非大裂谷并不是所有的地段都深陷下去,有的地方却是高高凸起的。例如坦桑尼亚境内著名的恩戈罗恩戈罗火山(海拔2260米),虽然位于裂谷之中,但它竟高出其西面的塞仑盖提高原近千米。这是因为,这个在世界上喷发规模排第二的火山在地质历史时期用它的熔岩流不断地筑起了屹立于裂谷之上的火山口。每年旱季时,大裂谷里虽然干燥,白天气温在30℃左右,但恩戈罗恩戈罗火山上却非常凉爽,甚至需烤火御寒。从塞仑盖提高原眺望恩戈罗恩戈罗火山,只见山下阳光灿烂,山顶雾气沉沉,山的轮廓忽隐忽现,中间界限十分明显。这一界限大约在海拔1800米的位置上。

篇10

在各地村落或庙宇,时常可见高大树木被人们披红挂彩、焚香膜拜,以前没有多想,就以为是人们迷信,因为被膜拜的树木大都有或神奇或灵异的传说故事,敬奉大树也就是敬神畏鬼。许多村头的大树,也许根本就没有什么神奇灵异的传说,就是长了几十年几百年,从爷爷的爷爷开始就为人们遮阳挡雨,成了村庄不可或缺的一员,于是就成了人们心中的大树爷爷、奶奶,过年过节人们像奉神一样给大树焚香……

读完英国人科林・塔奇所著《树的秘密生活》一书后,突然觉得这些想法未免有些简单武断。科林・塔奇在书中说:“如果没有树木,我们这个种群就不会演变成今天的人类。”这其实是从进化论演绎出来的观点,按照进化论的说法,猿猴从树上下来变成了人,人类是从森林里走出来的――由此想来,人们对大树的膜拜,或许是对祖先栖居所的膜拜,更可能是人类深层记忆中对故乡的追念。

人类大家族是从树上开始的。从树上下来之后,木材成为人类的燃料,而火的使用使得人类从石器时代,一路进入陶器、铜器、铁器时代;而浮木的使用使得人类迁徙的范围更广,所以说没有木材,就没有人类文明……人类生存依赖于树木,但《树的秘密生活》是一本讲树木科学的书,虽然讨论了树木对人类的意义,本书大部分内容却与树木的用途无关。树是什么样的或者说怎样的植物才算树、树如何生长、世界上有多少种树、都生长在哪里、为什么生在那里而不是这里;树木在自然界怎样生存的、与周围生物如何竞争合作;树木之间怎样相互交流、怎样借风捎信来警告其他树木周围有大象或长颈鹿正在靠近觅食;树木是怎样模拟害虫的气味以便诱惑其天敌来捕食蚕食树叶的害虫;除了这些冷知识,当然还有我们熟知的树在不断进行着水汽循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