线上教学的优缺点范文
时间:2023-04-04 14:17:38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线上教学的优缺点,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篇1
关键词:在线学习;网络学习资源;自主学习;传统教学
中图分类号:H319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49944(2017)05019402
1引言
经济全球化带来的是资源全球化,包括资本、科学技术、教育等资源。伴随着智能科技和网络技术的不断进步,教育资源全球化正在悄然改变传统的课堂模式,越来越多的背单词软件以生动形象的图文记忆法和科学的记忆曲线设计等特点成为大学生积累词汇量的首要选择。学生在课下可以通过听VOA、BBC新闻来练习听力;有道学堂、考虫等专门推出了大学生四级和六级课程,解决了学生因线下培训费用昂贵望而却步的烦恼;许多名校也专门推出了线上公开课,让普通高校的学生也能有机会上名师的课。从某种意义上来说,网络科技的高度发展带来的一系列线上学习实现了教育资源的平等,为学生提供了更多的学习机会和学习资源。
2当代大学英语课堂模式变化
2.1教学大纲要求不断改革
大学英语作为最重要的一门基础课程之一,其教学大纲要求在不断变化和革新,旨在不断适应时代对英语应用的要求。隋晓冰(2013)在其博士论文中提到在教育部的指导带领下,大学英语教学改革已经取得一定成绩。从传统的课堂教学向网络环境下英语教学发展,大学英语教学正在经历一场由静到动的历史性改革。早期,中国大学生刚开始学习英语时,出现比较严重的误区是老师在教学的课程中只注重了语法和翻译的讲解,忽略了听力、口语、西方国家历史文化的深入探究。如1980年出版的《英语教学大纲(草案)》仅仅只是对大学生的语法做出了要求,并没有注重口语、听力、词汇等能力的发展。随着先进理念的渐渐深入,老师以及学生对学习英语有了更高层次的需求,不仅仅只是停留在语法这样基础而又枯燥的层面。大家逐渐意识到提高听力和口语能力更加重要和迫切,于是1985年之后逐渐颁布了新的英语教学大纲,更加强调学生对于英语的灵活掌握和交际能力,从以前只注重枯燥无味的语法知识到更加强调学生的听说读写能力,从而让学生能够更加灵活的运用英语。
2.2课堂教学模式的变化
新标准,新要求。随着教学大纲的不断变化,大学教师也在追求课堂教学模式的不断变化。过去的课堂上,老师一直处于主体地位,学生被动式的接受老师传授的枯燥无味的语法知识。老师这种如“灌香肠”似的教学方法持续了很多年,老师十年如一日的教,而学生也在这种长期被动的学习方式下学习。这种“温水煮青蛙”的教学模式在应试教育的要求下还能勉强适用。随着人们学习理念的不断更新和对英语掌握程度的不断提高,老师和学生也逐渐意识到这种传统的课堂教学模式已经不能够再满足大学生的学习需求。从而,大学老师们根据英语教学大纲的最新要求,也在慢慢的改变传统的“满堂言”教学模式。相比较以前而言,老师在传授基础语法知识的同时,也更加注重培养学生的听说读写能力,增加了很多有趣的课堂互动环节,如播放学生们比较感兴趣的英文电影、音乐,从而提高学生对英语的学习兴趣和学生的听力技能;课堂上进行角色扮演,同学与同学之间不会有距离感,在用英文对话的过程中提高口语交际能力;课下作业也不再是枯燥的背单词,老师增加了许多生动有趣的配音作业,学生能够在完成作业的同时,模仿外国人说话的语音语调,使得英语口语更加的流利优美。
3网络在线学习英语的优缺点
3.1网络在线学习英语的优点
网络上学习资源非常的丰富而且可获得成本低,网上在线学习英语也得到了越来越多大学生的青睐。针对网络在线学习英语具有哪些优点,朱玉梅(2007)提到网络为学生提供了足够生动形象的学习空间,让学生能够自主学习。大学生网上在线学习英语具有很强的开放性,网络上学习资源丰富,而且随时保持更新,吸收最新奇最有趣的学习资源,这一点受到了广大学生的喜爱。不仅如此,网上在线学习英语的趣味性很强,不论是背单词还是练习听力口语,网络上的学习资源图文并茂,很容易就能吸引学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3.2网络在线学习英语课的缺点
当然,事物都具有两面性。网上在线学习英语非常的方便快捷,兼具开放性和趣味性的同时也存在一些缺点。当代大学生的自觉性还是不算太强,完全放手让学生在网络上自主学习英语会造成两极分化严重的现象。对于本来就非常喜欢英语的同学来说,在线学习英语无疑是事半功倍,学习成果极佳;但是对于那些本身就对英语抱有抵触情绪的学生来说网上自主学习是很难实现的。另外,大学生网上在线学习英语容易形成各个技能学习不平衡的状况。有的学生喜欢在网络上观看英文电影,这对提高学生的听力和口语有一定帮助,但是长此以往就是忽视对词汇、阅读、翻译等技能的学习。
4贵州大学学生在线学习英语情况
本次调查以网络问卷的形式随机抽取60名贵州大学的学生进行抽样调查。图1的数据显示,在这60名同学中有35名是英语专业的学生,其余25名为非英语专业的学生。不管是英语专业还是非英语专业学生,大家对于网络在线学习英语并不陌生。
从图1中看出,除了比较传统的课堂学习和纸质书阅读、做题等线下学习方式,仍然有53.33%的学生通过在线视频、APP等网络学习方式。
中可以看出76.67%的学生认为学习是一件个人而严肃的事情,一个人安安静静进行就好,也有23.33%的学生觉得网上在线学习英语需要与人互动,原因是与好友一起学习更有动力,很多问题需要别人来答疑。
5结语
本文通^分析当代大学英语课堂模式变化、在线学习英语的优缺点以及贵州大学学生在线英语的情况可以看出,当代大学英语课堂模式正在发生变化,对于老师来说,应该与时俱进,更改教学观念,改变教学方法。学生应该增强学习的自主性,积极配合课堂教学,充分利用网络学习资源,进行有趣高效的自主学习。
参考文献:
篇2
一、改变着眼点,以兴趣激发练习的积极性
队列队形练习的内容比较单调,主要包括立正、稍息、向左转、向右转、齐步走等。在反复的训练中,学生容易感觉枯燥疲惫,从而渐渐失去了对队列队形练习的兴趣,把它看作是一件苦差事。教师如果对教材加以分析与研究,加上采用一些学生喜闻乐见的形式,就会产生理想的教学效果。
1.游戏法。游戏能令孩子兴奋,因此利用游戏法进行教学的效果也是相当有效的。如在教学中,我采用 “看谁反应快”的小游戏进行方位教学,收到了良好的效果。“看谁反应快”的游戏是通过教师的语言、手势、信号等手段让学生通过抬腿、跺脚、跳动等形式快速掌握上、下、左、右、前、后的方位。由于动作简单易行,所以学生在不知不觉中得到方向感的培养。同时我也通过 “看谁掌握快”的游戏型比赛,使学生在自我锻炼中也能主动、积极地进行练习。
2.儿歌法。小学一年级学生在幼儿园时期就经常学习儿歌、绕口令等,他们对此很感兴趣,所以我就把它利用在了教学里。例如:教立正时,在讲解示范动作的基础上让学生边做练习,边说顺口溜:“你不动、我不动,看谁的立场最坚定。”然后站好;做稍息时,就边说 “你也好、我也好,看谁的稍息做得好”边做动作;在转法的教学过程中,通过儿歌法和运用师生对口令 “方向脚翘一翘,配合脚抬一抬”的方法,让学生自己不知不觉地掌握动作方法;在集体整队的过程中,我们不难发现部分学生容易出现注意力不集中的现象,我利用了“靠脚跟,脚尖分,五指并拢,贴裤缝,沉肩挺胸,眼看前,向右看齐,一直线”的口令,即对学生的站立姿势进行了简单明了的要求,又利用口令充分集中了学生的注意力,提高了教学过程的有效性。这种练习方法,学生不感到疲劳与呆板,又能集中注意力,收到了良好的效果。
3.哨子法。哨子是体育教师的常用教具,同样也是体育教师的“第二语言”。哨子对于小学生,特别是刚进小学的低年级学生来说有一种新鲜感,这就使得教师在使用哨子的时候,学生的注意力比较集中,而且学习兴趣有所提高。因此,我们在队列队形的教学过程中,可以充分利用哨子来提高学生的学习热情。比如,在练习一些肢体性的练习时,我总是用哨子引起学生的注意,并做动作,这时学生会模仿我达到吸引学生注意力的目的。
通过这三种方法的教学实践,学生克服了枯燥乏味的心理情绪,促进了其学习兴趣和积极性。因此,在教学中教师应钻研教材,从中发现提炼适合于学生年龄、特点的教学手段,以利于教学效果、教学目的的顺利完成。
二、改变语言风格,以表扬促进学生积极向上的意识
用惩罚、批评作为激发学生的因素,往往会对学生产生不良的影响;寻找闪光点后多鼓励、常表扬,成了让一年级学生乐于听话、接受教育并且聚精会神训练的有效举措。因此,教师的体育语言要以鼓励和表扬为主,并且表达要具体形象,生动活泼,要符合小学生的特点,要迎合他们的心理需求。如在练习立正的时候,有些学生动作比较标准,有些学生却精神不集中,摇摇摆摆。教师就根据小学生好胜心理强的特点,马上表扬好的学生,夸他们精神抖擞、威风凛凛,像个顶天立地的战士。简短的几句话不仅使被表扬到的学生斗志昂扬,也使更多学生学有榜样,按老师的指令去操作。通过鼓励与表扬,提高了学生对动作技能的认识过程,能有效激发学生的练习主动性。
三、改变常规教法,以适当竞争促队列队形的正确性
篇3
(一)远程教育中的教学设计改革
首先,交互式电子白板远程教育应用过程中,我们可以根据专业特点以及不同专业课的特性进行教学设计。中国汉字学的课程设计过程中多采用flash的形式,把汉字更加灵活的进行解读;古代汉语则可采用ppt、Flash等综合方法把古代汉语进行现代语言环境的纵向剖析。其次,运用大型开放式网络来处理大众的互动和回应,但是这需要解决交互式点在白板的软件难点,使交互式电子白板在使用过程中能够实现教师与学生的互动。最后,使用客观、自动化的线上评量系统,像是随堂测验和考试。基于交互式电子白板软件难点的解决,进行随教、随学、随考的教学模式。并进一步建立客观、自动化的网络评量系统,让学生对教师的讲授进行评价。
(二)学生学习方法、学习内容的改革
学习方法,传统的远程教育过程中,学生能够通过网络随时进行知识学习,记录学习笔记等方法学习。只要学生能够在学期时间内完成课程听取,达到学校的课时要求,并交付学习作业以及心得体会,最终通过学校各个学期的期中和期末考试便意味着完成学业。学习内容,与传统的远程教育形式相比较,在交互式点在白板的教学使用过程中,庞大的资源库可以随时补充、复习、联想到相关的知识点,使学生的学习内容更加的丰富、知识面更加广阔、更加全面。
二、交互式电子白板在远程教学中的优缺点
(一)交互式电子白班在远程教学中的优点
与传统远程教育形式相比,交互式电子白板为教师提供了一种更为方便灵活的教学演示方式,可以与多种教学模式相结合,减少了传统远程教育方式的呆板性,提高了“教”的效率;同时由于资源库的存在,不但可以随时保存和再利用教学资源,还可以扩充教学内同,为学生提供更加丰富的学习资源,最终实现知识的基础分类、归纳,使“面”的知识得以横向总结。另一方面还为学生与教师的知识讨论提供了一个新的教育平台。
(二)交互式电子白板咋远程教学中的缺点
在具体的教学应用过程中,交互式电子白板的应用还存在着种种弊端:
1.硬件方面
(1)价格昂贵。交互式电子白板是一种高端的新兴的教育技术手段,它由计算机、投影仪、交互设备以及相关软件组成。无论是从硬件购买还是软件的研发角度,一般的交互式电子白板就动辄上万元的成本,如此昂贵的价格严重阻碍了电子白板的应用普及。
(2)普及面积较小、利用率低。由于交互式点在白板的价格昂贵等种种不利条件的限制,现在只有在部分中小学校中有所应用。就中国当前的远程教育而言,交互式电子白板的普及面小,使用率较低。且由于这种教学形式主要以固定安装位置为主,对于远程教育而言,有效利用率也还是有限的。
2.软件缺点
(1)演示功能欠缺。交互式电子白板的核心功能室交互功能,而这个功能的实现往往是通过notebook这一软件实现的,但是这款软件现阶段并不具像powerpoint软件的演示功能,教师在授课过程中往往要想达到交互与演示的全部教学效果,需要在两个之间进行切换使用。
(2)资源库有待改进。由于当前交互式电子白板在我国当前教育规模中应用的“小众性”,导致其资源库存在相当的资源不足的现象,使其在实践应用中往往难以成为教师资料整理和累计的平台。
篇4
共缆调频载波同声传译系统,是在总结了“无线调频5点频同声传译系统”的优缺点后开发的,主要是由调音台、锁相环,频率合成器、高功率放大器、接收解调器、信号放大器及系统净化电源供电系统等组成,原理图如下。
共缆调频载波同声传译系统的工作原理是,各译员单元的语音信号分别由话筒1、话筒2……话筒5转换为电信号经屏蔽电缆接入调台的话筒信号输入端MIC1、MIC2……MIC5由调音台分别对各译员单元的话音信号进行选择,音调、音量调整,信号电平控制,并分别将信号放大至OdB左右后。经线路信号输出端LINE1、LINE2……LINE5输出并分别经屏蔽电缆边接至锁相环频率合成器的线路信号输入端LINEI,LINE2……LINE5,分别将各译员单元的音频线路信号传送给锁相环频率合成器,锁相环频合成器分别对线路信号输入端LIE1、LINE2……LINE5,输入的音频信号进行预加重处理后,对频率合成器合成产生的高频载波信号分别进行频率调剂,并将各译员单元的音频线路信号分别调制为不同频率的高频信号,各通道间高频信号中心频率间隔大于76KHz,将LINE1的信号调制为CH1(频道1)=85KHz。将LINE2的信号调制为CH2(频道2),165KH z(CH1+80KHz),将LINE3的信号调制为CH3(频道3)=245KHz(cH2+80KHz),将LINE4调制为CH4(频道4)=325KHz(CH3+80KHz)……调制后的高频信号分别进行预放大和带通滤波后,分别由锁相环频率合成器的输出端CH1……CH2……CH5,高频功率放大器将来自锁相环频率合成器输出的各频道的高频信号混合并放大至功率为1w左右,由高频功率放大器的高频调频功率输出端FM OUT,输出经同轴电缆连接至所有的接收机的FM输入端。
接收机将来自系统主机的高频调频信号经高频窄带滤波电路滤波后送至频道选择电路选频,选择出所要收听的各译员话音的相应的频道信号,选择出的高频信号经超处差式调频解调电路解调出所收听的译员的话音,音频信号再经去加重处理后,送至音频功率放大电路进行功率放大后,经电缆连接至耳机,推动耳机发出声音。
系统的供电由净化电源供给,净化电源的输入端通过电缆连接到220V交流电力线上,将来自电力线的220V交流电压进行滤波,滤除来自电力线上的各种用电设备造成的干扰,稳压后,由净化电源的220V交流电压输出端分别经电缆边接至调音台。锁相环频率合成器,高频功率放大器,直流整流电源为系统设备提供电源直流整流电源将来自净化电源的220交流电压经变压整流为+15V的直流电压滤波后,由净化电源的直流电压输出端+15V和负极,经电缆连接至所有的接收机为接收机提供电源。
共缆调频载波同声传译系统的主要特点是系统主机输出的高频信号,通过一根阻抗为50Q的同轴电缆与接收机连接所有接收机的高频信号输入端都并连接于这根同轴电缆上,系统主机输出的直流电压,+15V和负极分别通过两根电缆分别与接收机电源输入端+15V和岁极连接所有的接收机电源输入端+15V和负极都分别并连接于这两根电缆上。
篇5
察之以精,开启写字教学之门
唐代书法家孙过庭说:“察之者尚精,拟之者贵似。”要使学生养成良好的书写习惯,关键是要教会学生观察。
写前观察―贵在细 一方面,引导学生整体观察字形结构。像上下结构、左右结构的字,先让学生观察是什么结构,再观察比例情况,比如左窄右宽、左宽右窄或者左右均等,上宽下窄、上窄下宽或者上下均等。教师可以事先设计两块硬纸片(分别代表字的一个部分),让学生到黑板上的田字格中摆一摆。像全包围结构和半包围结构的字,也可以用摆纸片的方式强调结构比例以及位置。然后教师一笔一划认真范写,边写边强调结构比例。另一方面,引导学生局部观察笔画位置。低年级的学生都是在田字格中写字,目的就是让他们借助田字格看清笔画位置。教师可以先让学生熟悉田字格,记清田字格中表示方位的横中线、竖中线、上半格、下半格、左半格、右半格、左上格、左下格、右上格和右下格。在观察的过程中引导学生经常利用田字格说清笔画的位置,有利于学生把字写端正,写匀称。比如,一年级生字“一”“十”“土”“木”等结构简单的字,只要让他们看清横中线和竖中线上的笔画,就能把握字的结构了。像“室”“旗”“猴”“暖”等一些结构复杂笔画比较多的字,更应该引导学生观察字的结构比例和横中线竖中线上的笔画,尽量做到结构比例适中,笔画匀称。
写时观察―贵在比 其一,写的时候要利用好语文课本和课堂作业本上的描红。要在语文课堂中充分利用课本后的描红练习,先让学生根据书中的描红书空,然后一边描红一边念笔画,最后在空白田字格中按照描红笔顺认真书写。这样,便于学生扎实地掌握汉字的笔顺,从一开始写字就能按笔顺讲规范。课堂作业本上的描红可以作为巩固练习,对于一些笔顺易错字,可以在做课堂作业时再强调一遍。其二,边写边观察自己写的字跟范字的区别,写好一个就要观察一下,要一个比一个写得像,一个比一个写得好,就是发现有写得不够好的也没关系,只要下一个字能有进步就好,尽量不用橡皮擦。
写后观察―贵在说 课堂上学生写字后,笔者经常把他们的作业投影在大屏幕上,让他们观察一下自己的字跟范字比较,分别有什么优点和缺点。这时候他们观察地特别仔细特别用心,往往说出来的优缺点也比较客观。然后让大家一起来观察,也是先说优点再说缺点,这样学生能对别人的写字有所评价,积极性比较高。写后观察能促进低段学生延长有意注意的时间,强调观察的过程,从而培养学生观察的习惯,提高学生观察的能力。
打基础是前提
小学低年级是形成良好的写字姿势,同时也是纠正不良姿势和习惯的最佳时机。
编儿歌顺口溜 养成学生正确的写字姿势是一个漫长的过程,是一项看似简单实则艰巨的工作。笔者认为儿歌和顺口溜学生比较喜欢,而且文字短小,内容简单,朗朗上口,便于记忆。每次在课堂上写字之前,我总是让学生念一句坐姿口诀:头正、肩平、身直、足安。学生边念边检查自己的姿势,坐端正。接着念一首握笔姿势的儿歌:老大老二对对齐,手指之间留缝隙,老三下面来帮忙,老四老五往里藏。学生边念边检查自己的握笔姿势,握正确。就这样反复记忆,反复练习,反复强化,循序渐进,逐渐养成正确的写字姿势。
提笔就是练字时,端正态度 《中小学书法教育指导纲要》指出:提笔就是练字时。有人说“态度决定一切”,教师和学生对待写字的态度就决定着学生的写字质量。一方面,教师要做到“提笔就是练字时”。低段教师在学生的眼中是高大的神圣的,教师的一举一动都是学生模仿的榜样。所以教师要做好榜样示范作用,只要在学生面前写字,就应该一笔一画态度认真,尽量把字写规范、写漂亮,让学生看了就想模仿。另一方面,学生要做到“提笔就是练字时”。学生要养成习惯,无论什么时候写字,都要先端正姿势,再落笔认真书写。养成这种习惯不是一朝一夕就能做到的,我们低段教师要在所有的课堂写字中坚持强调写字的“双姿”,要树立写好字的主观愿望。
保证课堂练习时间 2014年浙江省《小学低年级语文教学要求的调整意见》提出,每节语文课应留出10至15分钟练习时间。《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年版)》也指出,第一、第二、第三学段,要在每天的语文课安排10分钟,在教师指导下随堂练习,做到天天练。这样,教师可以每节课都有时间培养训练学生正确的写字姿势,良好的写字习惯。低年级学生的写字姿势总是在正确和错误之间摇摆不定,需要教师正确地面对面引导纠正。教师只能坚持在每一天每一次的练习中反复强调,通过长期训练,使正确姿势成为学生自然而然的习惯动作。
及时纠正不良姿势 首先,教师要密切关注,及时发现,一有情况马上纠正,千万不要等他们养成错误习惯,那样,改正起来难度就大了。其次,对于一些个别现象,教师要跟踪关注,争取家长配合。最后,教师应该注意语言幽默。在课堂上,笔者在学生练习写字的过程中,总是会说:现在,老师开始看看,有没有驼背的小老头和小老太婆?有没有人低头准备吃字了?学生听了,一个个笑眯眯地挺直了背,抬起了头。
激发写字教学兴趣
合适的评价有利于诱导激发学生识字、写字的兴趣,帮助学生养成良好的写字习惯,养成写规范字的习惯,减少错别字。
基本笔画笔顺、结构的评价 低段语文教师在对学生进行写字评价时,要注重字的基本笔画、笔顺、结构。对于一些笔画漂亮,笔顺正确,结构匀称的学生作品及时给与各种形式的好评,多表扬,多肯定,并抓住机会展示给别的同学看,评价时指出哪些笔画写得漂亮,哪些结构特别匀称,当然可以适当指出不足之处。对一些笔画笔顺不正确,结构不匀称的现象,尽量要采取个别指导,就是批评也应该不指名,尽量保护孩子的自尊心,引导积极向上的风气。
写字姿势的评价 对写字姿势的评价,应该在每节语文课中都有所体现。对写字姿势特别好的学生教师要多表扬,可以拍照片展示,大家一起看他写字,然后大家跟他比赛,看谁的写字姿势最漂亮。对一些姿势不正确的,要加强个别辅导,每天每节课跟踪评价,只要发现有一点点进步马上表扬,而且表扬的内容要明确,比如背挺得特别直,脚放得特别稳,头抬得特别正,手指的姿势特别正确等等。尽量使教师的评价改正学生的写字姿势。
写字态度的评价 对学生写字态度的评价应该关注一些细节,比如是否保持本面清洁,尽量不用橡皮擦,是否字迹清楚,是否有一定的速度等等。教师评价时要有针对性,让学生明确哪些是好的,可以得到老师的表扬,本子上会得到五角星,哪些做得不好就没有五角星。尽量激起学生认真写字的态度。
篇6
一、用多媒体创设教学情境,用板书整理思路
多媒体信息技术具有图文并茂,动静结合的优点,容易建立一种开放式的教学环境,有利于充分揭示数学概念的形成与发展,展现数学思维的过程和实质,展示数学思维的形成过程,使数学课堂教学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如在讲《直线与圆的位置关系》这一内容时,利用多媒体制作教材中的三幅太阳升起的图片,通过欣赏动画,让学生感受生活中反映直线与圆的位置关系,从而较容易地引入直线与圆的位置关系,这样也激发了学生探索直线与圆的位置关系的兴趣。同时利用几何画板做出三种直线与圆的位置关系的示意图,然后学生观察、讨论,最后教师用板书写出三个基本结论:①直线上所有的点与圆心的距离都大于圆的半径;②直线上有唯一一个点与圆心的距离等于圆的半径;③直线上有二个点到圆心的距离等于圆的半径。这样使学生动态地了解到圆的半径与圆心到直线的距离之间的关系,然后板书给出三种直线与圆的位置关系。教师在书写板书时有一个时间的停顿,可以为学生提供需要思考的时间,使得学生能够更好地理解所学知识。
二、用多媒体渲染情境,用板书记录发言
多媒体课件可以把视频、音频和动画等结合起来,模拟逼真的现场环境,代替、补充或加强传统的实验手段,给学生留下深刻印象。所以利用多媒体信息技术,能激活整个课堂气氛,学生兴趣盎然,由此就产生了学习动力,就能产生积极的情感,学生的学习将是积极的、主动的、高效的。如在教《数据的收集与整理》时,要统计一个路口在十分钟内各种机动车通过的数量,并制成统计表和条形统计图时,可以利用电脑创设教学情境,把课本上的插图变成实景,从网络上找一段视频动画显示出一辆辆摩托车、小汽车、大客车、大货车通过一个路口,使学生处在安全的实景中收集数据,解决了课本中难以解决的问题。同时在黑板上记录下学生所得到的统计数据,这样就做到了学生既能看到模拟实景,又能得到课堂教学所需要的数据,可使课堂教学改变过于强调接受学习、死记硬背、机械训练的状态,发挥学生主动参与、乐于探究、勤于动手的精神,培养学生收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获取新知识的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及交流能力。
三、用多媒体直观展现图形特征,用板书归纳总结
学生观看课件的演示时大脑中进行的是瞬时记忆,还不能把所看到的感性内容上升为理性内容。板书内容在板面上保留时间较课件演示的时间长,有的可以贯穿课堂始终,当一堂课结束时,黑板上的板书内容仍赫然在目,便于学生总结归纳、复习巩固。特别是在动态型问题的教学时,利用几何画板向学生展示出动态图形,首先可以使学生在掌控整个运动的过程中能够从中捕捉到有用的信息,然后在这些信息的刺激下,通过联想从头脑中提取出解题的依据与解题方法,分析出运动状态的信息,确定运用哪种解题策略,最后利用板书在黑板上画出相应的图形及其条件,就有可能顺利解决这个问题。用多媒体在课堂教学中进行动态演示,形象揭示图形的生成过程,化抽象为具体,化复杂为简单,不但能彻底消除传统教学中的凭空想象似有非有、难以理解之苦,同时还能充分激发学生学习的主观能动性,借助于观察和比较,逐步探究图形的形成过程,突破课堂教学难点。同时板书的存在又可以让学生有时间充分思考,在思考过程中总结归纳、复习巩固。
四、用多媒体展示错解作业,用板书示范解答疑难
篇7
1.活动设计要遵循“最近发展区”理论,让学生跳一跳才能摘到果子。
前苏联教育家维果茨基的研究表明:教育对儿童的发展能起到主导作用和促进作用,但需确定儿童发展的两种水平:一种是已有水平;另一种是儿童可能达到的发展水平,表现为“儿童还不能独立地完成任务,但在成人的帮助下,在集体活动中,通过模仿,却能够完成这些任务”。这两种水平之间的距离,就是“最近发展区”。
在英语教学中,如果所设计问题过于浅显,学生不费吹灰之力便可给出老师想要的答案,表面上看课堂教学气氛积极活跃,而本质上学生的思维活动仍停留在低级、单一的水平线上,这样不利于学生各方面的提高。故在设计问题之前,应充分了解学生,在学生现有的能力水平上变换高度,使所设计的问题新颖独特,富有挑战性。把握“最近发展区”,能加速学生的发展。
2.活动设计要具有阶梯性,体现分层的需要。
面向全体,关注个体,使所有的学生都能积极参加到课堂学习中去,不能搞“一刀切”。教师作为整个教学活动的组织者,更应注意到学生的个体差异性,对不同的学生布置不同的任务,做到阶梯性。在设计活动时,可把学生分成如下几层,如:A层学生要全面落实教学目标,培养自学能力;B层学生要落实部分教学目标,激发兴趣、增强信心;C层学生要过好单词关、知识点关,夯实基础。
3.活动设计要遵循灵活性和多样性原则。
再好的教学方法,如果经常使用也会失去它的魅力。为了激发保持学生的兴趣,教师要根据教学内容的不同,使用不同的方法,如初学、巩固和复习,教学方式方法不能太过单一,这就要求教师要有探索、创新精神,设计灵活多样并适合学生口味的活动。如教单词,可充分利用直观教具;教句子,可以进行听力、朗读比赛、单词组句比赛等等;教课文,可采用模拟对话、角色表演、复述课文、即兴口头作文、看图说话等多种形式。
只有根据英语学科的特点和学生年龄的特征,采用灵活多样的教学手段和教学方法,创设丰富多彩的教学情景,才有利于引起学生学习的动机,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从而调动全体学生英语学习的积极性。
4.活动设计要活而有序,实施教学中要考虑全面。
课堂活动要做到富于变化,难易适中,循序渐进,要能给学生一种前进感。一般来说,活动顺序的安排要遵循由简单到复杂、由易到难、由理解到运用的原则,要使学生活动之后感觉到进步,获得成就感。教师要发挥组织、引导和调控作用,使活动具有可操作性,这样才能保障学习过程顺利进行。如:各个活动的时间要分配合理,明确每个活动的注意事项,并在活动前提出要求;设计的活动时要便于操作,并且要有客观的评价标准,以保证活动顺利有效地进行。
5.在活动的实施中,要及时对学生的表现进行准确的评价。
篇8
关键词:教学;实验;方法;创新
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强者生存,弱者淘汰是实践证明了无数次的真理。当今世界上谁拥有了先进的科学技术,谁就会赢得当今社会上文化、经济等方面的主导地位。为了使学生将来能适应这种形势,就应该从现在就加强实验教学,尽快培养学生严谨、求实的科学态度。本人根据多年的教学经验,来浅谈实验教学的重要性。
一、重视实验教学的现实意义
1.有利于培养学习兴趣和良好的学习习惯
心理学原理告诉我们,学习最好的方法和目的是在于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高度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学生对课文中的理论学习缺乏兴趣,而实践教学过程则能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参与意识和表现意识,实验是检验理论的最好方法,而理论又是指导实验的最好依据。实验教学使学生更形象生动地掌握了原来枯燥无味的理论知识,又锻炼了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创造能力,从而最大限度地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因此,重视和加强实验教学,是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关键。
2.有利于培养务实的科学态度并促进智能的发展
针对专业目标,体现专业技能。在实验教学中,可以有效地激发学生们浓厚的学习兴趣,调动每一个学生的积极参与性,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思维能力、分析能力、解决问题的能力和实验设计操作的能力。在实际的操作中解决了理论中似懂非懂的问题,使学生在具体的实践过程中掌握了重要的专业知识和专业技能。
教师在演示实验过程中启发学生观察实验现象、过程,并进行思维分析,从而得出科学的结论。学生在实际操作过程中能形象、生动、直观地理解和掌握专业技能,并学会以科学务实的认真态度考虑问题、分析问题、处理问题。
二、加强实验教学的理论依据
1.授以良好的学习方法,培养创造精神
老师在实验教学中发挥主导作用,目的是提高学生的观察力、思维等综合素质,从而培养和发挥学生的科技创造的精神。课堂教学是教师的主导作用与学生的主体作用的有机结合,要提高教学质量,提高学生的文化素质,关键要认识各学科中实验课的重要性,从而最大限度地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和锻炼学生的实际动手操作能力。
使学生掌握科学的学习方法是教学的重要任务,而理化生的实验教学既是传授知识的过程,又是传授学习方法的过程,学生有了兴趣与方法,才会真正主动探究学习,才能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通过实验操作充分调动每个学生的实际动手能力,并带领学生很好地运用分析、归纳、总结等学习方法,更好地掌握知识,去发现、去创造。而学生掌握了各种学习方法从一定程度上说也拿到了知识之门的“金钥匙”。
2.符合“强调发展,突出能力”的教学理论
现代教学论之所以特别强调学生的创新能力,也是社会发展新形势的需要。而各学科中实验教学的加强能够更好地提高学生各方面能力,能够很好地达到“知识与智能”“教学与发展”的相互统一,也是理论联系实践的最直观教学。
实验教学过程中不仅调动了学生的积极参与意识和表现意识,而且更全面地促进了理论和实践相结合,更好地为学生提供了自我展示、自我提高的空间,也锻炼了学生多方位地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三、重视培养实验创新能力,实验教学中理论与实践有机结合
1.探索性实验教学模式的实践
探索性实验是指在化学实验的基础上,通过综合、分析、归纳、总结等思维过程来获取知识,这就要求学生有较多的思考和讨论,学生若能主动探索知识,就能培养好他们的创新能力。例如,在原电池的原理教学时,为了构建原电池的概念,我首先演示“苹果原电池”,我用铜片、锌片、导线改造的音乐卡和苹果组成了一个趣味实验,当开关一打开,“祝你生日快乐”的歌声响起时,我就问:没有电池,这个构造简单的音乐卡为什么也能发出声音呢?学生的探究欲望被激起,有的到书上找到了答案,但一知半解,全都全神贯注地看着这个被改造的音乐卡。这时,我趁机鼓励学生讨论质疑:音乐卡发声肯定有电流通过,电流从何而来?若用番茄或橘子代替苹果行不行?直接用稀酸代替苹果效果是不是更好呢?是什么原理?
学生带着疑问积极地进行实验探究:
(1)先观察铜片、锌片插入稀硫酸的现象分别是什么?并记录。
(2)把插入稀硫酸的铜片、锌片用导线连起来,分别又有何现象?
(3)实验前后测量铜片、锌片质量有无变化?
(4)溶液中的[H+]有何变化?H+在铜片上得到的电子从何而来?
(5)若说是从导线上来,如何证明导线上有电流通过……
学生一边做实验,老师一边指导学生层层深入思考,教师再借助多媒体课件模拟微观离子运动和电子转移就更形象直观,再进行详细的分析讨论,总结归纳原电池的原理、构成条件、能量转化、两极反应和电池反应方程式等。
在掌握了原电池的工作原理及电极反应式的书写后,我又带着学生进行知识的迁移扩展:学生讨论得出日常用的干电池就是铜-锌原电池;探究干电池的结构和电极反应;进一步研究原电池的缺点与金属腐蚀和环境污染的关系,激励学生不断在探究中创新。
2.开展实验探究,激发创新意识
实践是创新的前提,实验探究是一个让学生可以手脑并用并可以培养学生能力的过程。通过学生自己努力设计出来的实验,既可以培养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又可以培养学生的发散思维能力和创新设计能力。如:在复习“实验气体与喷泉”的内容时,要求学生自己设计一套形成喷泉的实验装置,学生在开展实验探究时,我再适当地给予指导和评价。学生以前学过在圆底烧瓶中的氨气、氯化氢气体与水作用都能形成喷泉,形成喷泉的原因是什么呢?那其他的气体行不行呢?实验装置有哪些优缺点?实验装置还可以做哪些改进?此时学生思维活跃,精心设计,努力创新,探究设计出了很多方案。很多学生的设计新颖,把化学与物理的有关知识进行了有机的结合,并与其他同学们分享自己的设计思路,同学们也对其方法的可行性进行了讨论分析并完善,学生在手脑并用的活动中发展了创新的思维。这样既激发了学生的创新意识,又调动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还培养和锻炼了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
在化学实验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方法是多种多样的,其重要地位是其他学科不可替代的。教师要在教学中积极探索,利用化学学科的独特优势提高学生的多方面能力,可以收到事半功倍的教学效果。
篇9
1. 运用“几何画板”精确绘制常用的几何图形
在很多教辅资料、习题集里都存在题目条件中的数量关系反映在图形中位置、大小不相符合,导致学生思考问题的偏颇。 “几何画板”恰好就具备了准确作图的功能. 如图1~图12
2.运用“几何画板”的函数图象功能讲解函数的图象和性质(以二次函数为例)。
函数的图象,一直是初中数学教学中传统的难点。学生学过函数的图象之后多数并不理解函数关系式与图象的对应关系。运用“几何画板”可以通过学生们直接的感性认识和直觉思维,经过教师的引导,升华到理性的认识,达到加深学生的认知能力。
在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人教版)数学九年级下册第26章二次函数教学中最大的困难就是学生徒手画出的图像不准确,造成其对二次函数图象性质的曲解。比如学生作函数y=x2图像时,原点附近的图像(出现尖点)性质就呈现不出来,利用“几何画板”画出的图像(如图15)就很好的解决了这个问题,同时将原点附近的图像变大可以更清晰的看到图像的真面目(如图16)。这样就不必由老师进行过多的讲解,而学生对二次函数的理解却要更加深刻。
3. 运用“几何画板”测量计算功能使数学的学习形象化、高效化
在以往的数学教学中,往往只强调“定理证明”这一个教学环节(逻辑思维过程),而较少考虑学生们直接的感性经验和直觉思维,致使学生难以理解几何的概念与几何的逻辑。几何画板则可以帮助学生从动态中去观察、探索和发现对象之间的数量变化关系与空间结构关系,使学生通过计算机从“听数学”转变为“做数学”。同时减少了学生大量的运算、繁琐的绘图,节省了更多的时间,为自主探究式学习提供了方便。
如图17-----图21
利用“几何画板”中“测算”和“自动计算”的功能测算线段的长度、角度、面积等具体的数据,从而直观地得出结论。这样我们就形象直观地解决了传统教学的难点问题。
4.利用“几何画板”的动画功能研究动态几何
动态的数学知识比静态的数学知识更有利于学生理解吸收。在数学教学中,如果能较好地利用动画,可以启发学生思考,引导新知的发现,帮助他们更好地理解和掌握知识。
如图22,过两点A、B的圆有无数多个,同时学生还可以发现这类圆的圆心在线段AB的垂直平分线上。这就达到了事半功倍的效果。
如图23,圆椎体(属于立体几何)在初中数学教学中本身就是个难点,现在配合动画,可以让学生更深刻的认识圆锥体的形成过程,加深对圆锥体性质的理解。
5.利用几何画板开展数学实验
这里所述的数学实验,是指用几何画板等电脑应用软件根据数学问题制作的各种动画素材以及教师和学生操作运用这些实验素材(软件)的过程。学生通过探索、猜想、验证的实际操作,优化了知识形成的过程,达到提高数学素质的目的。
例如:菱形ABCD中, 点P在BD上,点E是BC的中点,已知PE+PC=1,则菱形的边长最大是多少?
分析:显然,点P是BD上的动点.随着点P的运动,PE+PC的值在变化.已知与所求之间到底有什么关系?借助几何画板,拖动点P(如图24),发现PE+PC值在接近点B、点D时都增大,在点F时最小,经过反复观察、讨论,认识到:
在这里,“几何画板”是探求、解决问题的工具,学生自觉、主动地参与到了教学活动之中。通过操作,聚焦几何关系、数量关系的变化过程,展示、暴露了判断何时边长最大、辅助线是如何想到的等思维过程,再次领略到了“数学是思维的体操”的感觉。
通过以上分析,我们可以看到“几何画板”在初中数学教学中的诸多优势。
1、数学知识直观形象,突出重点,突破难点。
2、学生的注意力集中、提高了学习的兴趣。
3.能够充分地发挥学生主体性、实现个体化学习。
篇10
一、巧设情境,引进演讲,让学生的表达“活”起来
学生的语文表达能力普遍不尽如人意,不仅表现在书面表达上,更体现在口头表达上,游离中心、缺乏气度、没有“声”势、层次混乱、不够流畅是常见问题。如何提高学生的“表达”能力呢?笔者认为,一方面,要在语文教学过程中为学生创设尽量多的机会,例如,加强朗读教学,提供发言机会。另一方面,应当创设语文表达活动,强化“表达”训练,发掘学生的最大潜能,激发起他们“表达”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演讲是这种表达活动中一项有效的活动。为此,笔者在教学实践中,不断创设情境,开展演讲活动,让学生的表达“活”起来。
所谓创设情境,一是结合文本阅读教学,适时选择,组织演讲。例如,我在讲授必修四的第四模块“走进语言现场”时,在预习课文的前提下,我在课堂上先请两个同学演讲《不自由,毋宁死》一个片段,然后让其他同学指出演讲的优缺点,这时要注意的是不能只讲缺点,更应挑选优点加以肯定。这一情境设计,既促进同学研读教材文本,体会作者情感,训练演讲技巧,也让学生获得相互评价的机会,改变以往只听老师评价学生的现象。所以这堂课学生踊跃发言,从各个角度来评价演讲的同学,建议都很中肯。接下来老师与同学一起总结了演讲的特点、要求和注意点,并请同学在自己的位置上站起来放声自由演讲。学生的积极性很高,每个同学都积极参与。二是结合学生的生活与学校、班级的活动,确定主题,开展课前五分钟小演讲。轮流进行,阶段评比。不仅评演讲,而且评演讲稿。学生的书面表达与口头表达都得到训练。这样,既活跃了课堂气氛,也活跃了表达活动。“活跃”的突出特征,就是学生在教师指导启发下“思”和“言”的活跃,尤其是“言”的活跃。
二、巧择角度,组织讨论,让学生的交流“活”起来
语文学习的过程,就是一个生命对话交流的过程:学生与文本对话交流,学生与教师对话交流,学生与学生对话交流。对话交流最适宜的活动就是讨论活动。如何提高讨论的质量,让学生的交流真正“活”起来呢?首先,抓住学习过程的机遇,选择适当的角度,设计恰当的讨论题,激发学生讨论的兴趣。以前的一些讨论通常有以下一些问题,往往是把教师想说的话让学生说出来,就整堂课的教学思路来看,还是灌输式的。换句话说,取消这个讨论,并不影响达成教学目标。所以这种讨论只是一种点缀,一种故意安排的形式,而学生讨论出的答案往往是限定的,所以讨论的积极性不高。其次,教师要组织并参与学生讨论,点拨讨论的角度、讨论的方法,并引导学生进行自我总结,体会讨论交流的收获。
真正的讨论必须是学生产生兴趣具有讨论冲动的一种行为,是一个质疑、解疑的过程,是学生之间思维火花的一次碰撞。讨论的结论可以是单一的,也可以是多项的,尤其在语文教学活动中,由于学生欣赏角度不同,鉴赏能力有高有低,所以答案不可能是唯一的。我在教学高建群的《西地平线上》这课时,在简单朗读、想象三次落日的情景的基础上,让学生参考作者的感受,讨论“最喜欢哪一幅景象,为什么喜欢这一幅(切入点可以是背景和观者的感受)”。学生分三组讨论,把讨论的结论写下来。结果学生的讨论出乎意料的精彩,讨论后所形成的文字比起老师逐一分析每一幅画面要美得多,学生真切感受到西部景象的壮美。这种巧择角度的讨论是学生所喜欢的,乐意参与的。这样的讨论是有意义的,是能够让学生畅所欲言的,这样的讨论也是能够真正让他们在课堂上焕发出生命的活力的。
三、巧设提问,激发思考,让学生的思维“活”起来
陶行知说:“发明千千万,起点是一问。禽兽不如人,过在不会问。智者问得巧,愚者问得笨。人力胜天工,只在每事问。”可见,提问确实是一门艺术。提问的好坏,会直接影响课堂教学质量。富有启发性的提问,能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激发学生旺盛的求知欲,发展学生潜在的思维能力。语文课就是通过一个个提问来组织教学的,提问在课堂教学中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
为此,备课时教师应根据学生实际水平的差异,设计一些难易程度不同的提问。但是,设计富有启发性的提问也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这里有个效益问题,如果问题提得太细,太碎,往往会把课文讲得支离破碎,教学目标难以达到;如果问题太大,太深,学生会感到老虎吃天,无从下手,结果是启而不发;如果问题太浅,又不能调动学生的积极性,问题成了无需跳一跳便能摘到的果子,对培养学生的能力、发展学生的智力也没有什么作用,有些提问甚至根本没有效果。要想上好一节课,课堂提问要讲究效益,提问要讲究艺术。怎样让提问达到“一石激起千层浪”的效果呢?
首先,要学会曲问。课堂的提问如果只是一味地直来直去,启发性就不强,久而久之,学生对这样的提问会感到索然无味,并在一定程度上妨碍思维的发展。假如我们把问题以“曲问”“活问”的方式提出,就能促使学生开动脑筋,并且要求学生在思维上拐个弯才能回答上。
其次,问题的提出可以分层次,化难为易。提问设计时,由易到难,由简到繁,层层递进,把学生的思维一步步引向新的台阶。《学记》中载:“善问者如攻坚木:先其易者,后其节目。”说的就是这个道理。设计问题,必须在问题的难易度上下功夫,让人人有思考的机会,个个有答问的条件,每个学生的答问都能显示其思维的深度和广度。正如特级教师钱梦龙所讲:“先问一些比较易懂有趣的问题,让学生尝到解决问题的乐趣,然后逐步加大难度。这样,同学们就好似登山一样,过了一个高峰,又有另一个高峰在自己的面前了,于是他们登高的兴趣会越来越浓,课堂气氛也就越来越活泼了。”有的问题,因与果之间相距很远,拐弯甚多,学生不易理解到位,在提问中我们就要增加思维的梯度,衔接知识链,做到无梯架梯,有梯加梯,增加提问梯级的密度。对难度较大的问题,只有教师给学生多设解疑之梯,学生才能跳起来,摘到成功之果实。做到循序渐进,自己解决疑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