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文明行为范文

时间:2023-03-27 21:53:00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不文明行为,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不文明行为

篇1

今天我演讲的题目是“告别校园不文明行为”,那么,我就先讲一下我们身边的一些不文明行为。比如,我校车棚上的一个个饮料瓶。我大概计算下也有几百个,因此,曾经我有过这一个想法:要是哪一天没钱了,我可能和兄弟们去拾些卖掉。。。

说出这个想法呢,是因为我想告诉大家:当我们在不文明行为中清醒一分,就可以得到一点好处。比如,整洁、干净的自己,可以给别人赢得一个好印象;而一个肮脏、嘴里吐不出象牙的自己,只会让别人远离你。而且,当我们踏上工作岗位,文明的行为必然会赢得单位的欢迎;毕竟,有几个人不希望和文明的人交流、工作呢?所以,在这方面,是值得我们学生思考的。

有些人也许会发难,说这应该很困难,自己很难坚持。我也想过这样的问题,我发觉坚持是必要的。这就像做一个学生一样,如果自己不努力学习,不认真完成自己的工作,只可能落后在别人背后,甚至还拖着别人,从而害了别人。

在场的各位,我可以告诉你们,当我在些这篇演讲稿时,有人正在将粉笔头掷向我,叫我去关门。这些无理取闹的同学,他们并不是真正意义上的不文明,只是开一个微小的“玩笑”.但是,一个个的这样的“玩笑”,迟早会引得别人学习上的分心,从而结果就变得我前面说的一样了。拖累别人,害了别人。

我也曾在一些书上看过一些国家的景点告示牌,往往就有一些用中文写着的字“不要乱丢垃圾”。一些人看了后会觉得愤怒,说这明显是针对我国。而反之想想我们自己,如果在校园就养成如此的待见么?

篇2

“刹——刹——刹”一声难听的刹车声划过了宁静的夜空,原来是有人抢过红灯而差一点便被撞了。只见那人将一箱东西揣在怀中,只见他连走带跑的来到了街上。原来是远处卖电器的商场打五折啊,只见那么大的一箱东西,都让他不知道怎么抱了。这箱子在那人一边跑是一边好像要掉。那人是不是弯腰揣正,很麻烦。

但不管怎样,也不应该闯红灯啊,刚才的汽车差一点儿便失去了控制就会撞到他了。只见他被吓得一声惊汗,大气不敢出,望着那车。

闯红绿灯是种不安全,不文明的行为。这种行为轻则幸免,重则死亡!尤其是刚才那人,还抱着一个沉重的大箱子,那就更行动不便了!很容易便会撞成残疾,造成终生遗憾!也有可能直接造成人亡的惨故!

宽阔平坦的灰色的柏油马路,看似是那么的平静,但时时存在着风险,随时都有被撞倒的风险。

篇3

关键词:不文明旅游行为 原因 对策

在人们可以尽情享受轻松的同时,一些不文明的旅游行为也随之产生,比如损坏旅游设施、随手题刻、在禁烟区吸烟等。这些层出不穷的旅游不文明行为的出现,不但损害了旅游环境和游客的形象,也为旅游市场蒙上了一层阴影,成为我国旅游市场上一块不容忽视的巨大“伤疤”。

1.不文明旅游行为的界定

目前,我国对于不文明旅游行为的界定有很多种,一种认为不文明旅游行为等同于不道德旅游行为,比如2013年5月中国男孩在埃及卢克索壁画上涂鸦事件就是十分典型,这一旅游不道德的行为更是对文化遗产的历史价值无知的表现;还有一些专家学者规章制度、法律法规的角度来界定不文明旅游行为,他们认为只要不符合旅游相关条文规定的行为都可以被称为是不文明的旅游行为。笔者认为,不文明旅游行为是游客对当地旅游资源、环境、居民造成不良影响的破坏行为,应该是处于法规和道德之间。常见的不文明旅游行为有大致有三种:一是因为旅游者自身素质低下而导致的不文明旅游行为,比如吐痰、乱扔垃圾;二是旅游者具有一定的文明意识,但是在知晓行为不道德情况下依然出现的故意性的作为,比如在文物上刻画“到此一游”等字样,;三是受到环境的影响而做出与有悖于旅游者态度的不文明行为,比如有些游客在法国薰衣草地因为争夺最佳拍摄地点而产生的斗殴现象。

2.不文明旅游行为的特征

不文明旅游行为具有两个典型的特征,首先,不文明旅游行为具有一定的复杂性。旅游在旅游景点所表现出来的不文明旅游行为有很多种,这主要是由于游客自身在文化、修养、习惯等多个方面都存在着很大差异,同时,这些不文明旅游行为所带来的影响也是大小不一的,造成的后果也具有可恢复和不可恢复之分。其次,不文明旅游行为具有一定的普遍性。从地域范围来看,这种不文明行为不仅存在于我国的旅游行业当中,在世界其他国家也比比皆是,从时间来看,不文明行为几乎伴随着旅游业的兴起而产生,与旅游行业具有一定的同步性;从人群来看,不文明旅游行为的发生人群遍布于各个年龄阶段、各个文化层次。

3.产生不文明旅游行为的原因分析

经济的飞速增长进一步带动了我国旅游业的发展,旅游休闲项目正在不断满足广大人民群众的现实需求,可以说我国旅游业正呈现万紫千红的发展态势,国外游也成为人们度假休闲的一种风尚,与此同时,一些不文明旅游行为的出现严重损害了我国形象,究其原因,主要是受到以下几种因素影响:

一是从我国文化的角度来看,我国一直奉行的是以“仁、义、礼、智、孝”为主体的传统文化,对于公民的公德心和文明修养方面的培养还较为薄弱,这就导致了公德文化还没有在全社会形成一定的氛围,长期处于这种私德文化下的旅游者,往往只顾及自己或者家人的感受,而不会将精力放置在保护旅游资源、环境等方面,大部分景色优美的旅游胜地都会在长假过后变成遍地垃圾,这种“中国式”丢垃圾的现象,不仅表明了我国国民在公德心和文明修养还亟待提高,也暴露出我国教育传统中有关公民教育的缺失之处。

二是旅游过程中的“道德感弱化”也是引发不文明旅游行为的一大因素。人们进行旅游消费时是为了更好的享受一种休闲、放松的感受,这种心境之下的旅游者往往会放松对自己行为的约束,道德的约束力也容易被大幅度减弱。从这个角度来看,一些文化层次和个人修养都较好的旅游者,他们在旅游过程中发生的不文明旅游行为往往是受到这一因素的影响。

三是我国社会还没有形成完备的环境保护意识,旅游活动的暂时性、随意性决定了人们并不重视由不文明旅游行为引发的后果,常常在无意当中就会造成旅游环境的人为伤害。除此以外,我国旅游行业的兴起时间不长,短短几十年内,人们所积累的旅游经验尚浅,人们还不能平衡旅游资源保护与个人私心之间的关系,导致我国很多景区都会出现不同程度的物品丢失情况,比如在深圳一个景点中,一些极具特色的泥塑被市民拿走或损坏,给景区造成了巨大的经济损失。

4.应对不文明旅游行为的措施

为了提升我国旅游行业的形象,降低游客不文明行为的发生,则必须从多个方面对不文明旅游行为进行控制,这才能让“文明旅游”真正融入大众的生活当中。

4.1通过文化和教育来根治不文明旅游行为

旅游过程中出现的不文明现象如同一面镜子,映射出我国的文化和教育中应该加强人文精神渗透,培养民众的公德心是杜绝不文明旅游行为的根本所在。从游客来说,强化自身文明素养教育,是一生的课题。不光要教育孩子从小养成文明出游习惯,家长和老师更应该率先垂范,以身作则,以自身行为去影响下一代。由此可见,文化与教育对人们的行为影响力最明显,通过文化和文明来塑造良好的旅游氛围,这也成为全社会都需要努力的事情,将文明灌输到每一个旅行者的头脑中,就可以使他们在享受美景的同时,也可以明晰如果因自己不文明行为给旅游景点带来的损害,那便与休闲活动愉悦身心的初衷背道而驰。

4.2通过法律法规来约束不文明旅游行为

不文明旅游行为介于道德与法律之间,除了在道德方面要加强约束力之外,法律规范也是约束游客不文明行为的“利刃”。近些年来,我国已经制定了一些相应法律、法规或者规章来处罚那些不文明旅游行为,并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从实际角度来看,法律法规已经将一些不文明行为相关执法权赋予给景区管理者,使得旅游不文明行为的惩处变得有法可依。尽管如此,法律并非万能,在法律之外还有更多努力可做,对不文明的旅游行为更需要相互提醒,把自律与他律相结合,教育和约束相融合,让文明出行变成旅游者应尽的责任和义务,促进旅游者良好行为习惯的养成。

4.3旅游景区和导游应该发挥引导监督作用

对于不文明的旅游行为的发生,景区和导游也承担一定的责任,从管理者的角度来看,景区应该承担起提示、引导、劝阻、督查的责任。一方面,要通过有意识地设置文明宣传提示,时刻提醒游客的行为不要跨越文明界;另一方面,要在景区配置完善配套的服务设施,方便游人来丢弃垃圾,除此以外,景区管理人员巡视巡查,也可以减少不文明行为的发生。从导游的角度来看,跟团旅游是大部分人进行出行的首选,旅行社更应该让导游们在维护文明上尽责任,对于那些因相关文化和知识缺乏而导致的不文明行为,导游应及早提醒,发挥他们的监督功能。

5.结束语

综上所述,面对我国旅游行业的大好发展前景,治理不文明旅游行为是一个长期过程,要让文明旅游变成常态,还需要从完善民众的个人修养和素质入手,不仅要形成文明出游的良好意识,还要将这种旅游资源、环境的保护落实到行动中去,避免成为不文明旅游行为的旁观者。唯有如此,不断的去改善旅游环境,才能够让文明旅游蔚然成风,进而保证“大声喧哗、不守秩序”等不文明行为消失的无影无踪。

参考文献:

篇4

关键词:职场;不文明行为;压力源;越轨行为

中图分类号:B84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1—4608(2012)04—0099—06

不文明行为的存在可谓久远,早期的研究多是针对社会公共场所中的不文明行为,内容多局限在道德层面,缺乏细致的心理层面分析。1990年代西方学者开始关注组织中的消极行为及其影响。研究之初多集中于高强度且带有明显伤害意图的负面行为,例如,攻击行为(aggression behavior)、暴力行为(violence)、越轨行为(deviant behavior)和行为(antisocial behavior)等等。近年来,研究者开始关注工作场所中那些强度低、伤害意图不明显,但却违背相互尊重准则的行为。“职场中的不文明行为(workplace incivility)”是其中一个主要的研究热点。

不文明行为是工作场所中一种普遍的现象。组织构成的多元化特征与不文明行为密切相关。以国籍、民族、年龄、权力地位等为基础的小群体在组织中大量存在,不同群体间容易因利益冲突而产生矛盾,成为不文明行为产生的主要诱因;裁员、角色不平等、工作压力等是不文明行为产生的温床;电子信息时代改变了职场中人际沟通的方式,面对面的交流更多地被电子邮件、视频会议等取代,使得不文明行为的发生更便捷,更具有隐蔽性。不文明行为在组织中普遍存在,给个人和组织都会造成不可估量的损失,研究这一主题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一、职场不文明行为的概念界定及典型特征

较早的研究者Brown、Levinson(1987)和Morris(1996)提出,工作场所中的不文明行为是指在工作中对他人的粗鲁的、麻木的或失礼的行为。后来,Lagrange、Ferraro和Supancic(1992)将职场中的不文明行为归属于一种低强度的行为。Andersson和Pearson(1999)吸收了上述研究成果,使职场中不文明行为的界定更加完善。他们以文明行为作对照,从社会互动的视角来界定工作场所不文明行为。他们认为工作场所不文明行为是一种违背工作场所相互尊重的规则、伤害意图不明确、低强度的越轨行为,其表现为粗鲁、没有礼貌、缺乏对他人的尊重。他们认为伤害意图模糊性是不文明行为与行为、越轨行为、暴力行为、攻击行为等概念的最大区别。

不文明行为是一种由施体和受体组织的不良社会互动行为,研究者从不同角度对于职场不文明行为的具体表现形式做了大量的描述。John和Indvik(2001)从不文明行为的施体角度列举了11种最常见的不文明行为:傲慢、无故决定、破坏会议秩序等行为。管理者是职场不文明行为的常见施体之一。Davenport等学者(2002)以管理者为施体描述了工作场所中常见的几种不文明行为,例如,频繁的改变规则和条例、额外的控制和监督、不守信用。Pearson等学者(2000)从不文明行为的受体角度描述了职场中常见的不文明行为,例如,被迫接受一个恶劣的主意、被当作小孩对待、被排斥在会议之外等。Gonthier(2002)将攻击性电话和粗鲁的电子邮件等行为表现加入了不文明行业之列,反映了电子时代的不文明行为的新特征。总之,视角由施体转向受体,内容由传统扩展到现代,职场不文明为的界定和描述越来越趋于完善。

Andersson、Pearson和Wegner(2001)以律师、管理人员和医生为样本,通过访谈以及问卷调查,概括出职场不文明行为的四个典型特征:

1 低强度(Low-intensity):相对于暴力和攻击行为来说,不文明行为一般是一种强度较低的行为。不文明行为不仅限于语言上,还包括一些非语言上的对人不敬的行为,例如,表示忽视、排斥等含义的肢体行为。不文明行为在一定情况下可能进一步升级为暴力犯罪行为。

2 伤害意图不明显(Ambiguous intent):因为其伤害意图的不明显性,不文明行为的施体容易否认或掩藏其真实意图。例如,声称对方误解了自己的行为,或声称对方过于敏感,为自己的不文明行为辩解。

3 违反相互尊重的准则(Violation of norms of respect):由于文化、组织和产业的差异,工作场所的准则千差万别,但是每个工作场所都有一个共享的基本准则,即相互尊重。不文明行为显然违背了这一准则。

4 表现为粗鲁或没有礼貌(Rude/discourte-ous behavior):不文明行为违背文明礼节,因此常被斥之为职业不端或者道德败坏。

二、职场不文明行为研究的理论基础

从已有的研究成果来看,研究者多是依据情绪事件理论、挫折一侵犯理论、和社会交换理论为依据来分析不文明行为产生的过程的。

根据情绪事件理论(Affective Events Theory,AET)理论,雇员所经历的不文明行为是工作场所中的负面情感事件,可能伤害员工的自尊心,使其产生负面情绪,降低其工作满意度甚至会产生心理健康问题,进而产生离职行为意向或身体健康问题。换言之,工作满意度在不文明行为和离职意向中起着中介的作用,心理健康在不文明行为及身体健康中间起中介作用(Lim,2008)。

依据挫折-侵犯理论,当员工遭受不文明行为侵扰时,易产生挫折感,体验到消极的情绪,进而产生报复行为。Thomas(2011)依据挫折一侵犯模型理论对不文明行为及其相关变量进行了研究。他以507名员工为被试,检验工作场所中受挫事件、情绪反应、行为反应以及组织承诺和员工满意度多个变量之间的关系。研究结果表明:在控制了人口统计学变量(年龄和性别)和人格变量之后,经历压力事件时,员工易产生挫折感(消极的情绪体验)。此时,上司或同事觉得员工的不良情绪不利于生产,有碍于工作目标的实现,而且是没有道理,就容易对员工实施不文明行为。而上司和同事的不文明行为又会导致员工的组织承诺和满意度下降。

依据社会交换理论,Taylor等人(2011)以190个在职员工及其上司为样本,探讨了情感承诺和尽责性在职场不文明行为和组织公民行为之间的中间作用机制。调查结果表明:遭受上司不文明行为侵扰时,作为“交换”,员工会降低自己对于组织的情感承诺,进而减少其组织公民行为。员工的尽责性人格是影响职场不文明行为和组织公民行为的关系的调节变量。即对于高尽责性的员工来说,职场不文明行为通过情感承诺这一中介对于组织公民行为的作用更强些。

依据压力转移理论,受体在工作场所中遭受不文明行为之后,常会把压力从工作场所带到家庭,成为家庭的一个压力源,进而影响受体和配偶的婚姻满意度以及家庭一工作冲突之间的关系(Ferguson,2011)。Lim和Lee(2011)以新加坡不同组织中抽取180名员工为样本,并将一般的工作压力作为控制变量,结果发现:同事的不文明行为引起受体对同事满意度的下降,感受到人际交往中的不公平感,且抑郁感增强;而上司的不文明行为引起受体对上司的满意度下降,将这种不满和压力带到家庭之后,导致其工作一家庭冲突增强。家庭支持是工作场所不文明行为与结果变量之间的调节变量。具体来说,家庭支持度高时,来自上司的不文明行为和受体的工作一家庭冲突之间、来自同事的不文明行为与受体的公平感及抑郁水平之间的相关程度更强。

三、职场不文明行为的测量

目前关于不文明行为测量量表主要有以下几个:

1 Cortina、Magley、Williams和Langhout(2001)以1180名事业单位员工为调查对象,开发了第一个工作场所不文明行为量表(WorkplaceIncivility Scale,WIS)。WIS是个单维的量表,包含7个项目,要求被试报告在过去的五年里遭遇过的不文明行为经历。该量表采用5点计分法,衡量被试遭受到来自上司或同事的不文明行为的频率。项目举例:“羞辱你或者用傲慢的态度对待你”“对你的意见视而不见或者对你的态度漠不关心”。该量表的内部一致性系数为0.89,具有良好的区分效度、聚合效度和同时效度。该量表有较好的测量学意义,且被最广泛地引用,但是由于其过于简洁,仍然有不能全面概括工作场所不文明行为全貌之嫌。

2 Burnfield等人(2004)编制的不文明行为的测量量表(the workplace incivility Scale)分8个维度:不顾及他人的行为、不当的领导行为、社会排斥行为、不当玩笑、打断行为、搭便车行为、流言蜚语、敌对氛围。该量表共有29个项目,项目举例:“未经允许拿走我东西。”“老板就一些不重要的事情对我大喊大叫”等。该量表的内在一致性系数为0.93。该量表较为细致的维度,有助于研究者更加细致全面地测量工作场所不文明行为。但由于条目较多,实践中不如WIS广泛。

3 Blau和Andersson(2005)从不文明行为的施体和受体两个角度开发出相应的问卷。受体的不文明行为问卷(experienced workplace incivilityscale)直接用的是Cortina(2001)编制的问卷,施体的不文明行为问卷(instigated workplace incivility scale)则是在Cortina等人的工作场所中的不文明行为问卷和人际越轨问卷的基础上,将引导语“在过去的一年里,工作中其他人对你做下列事情的次数为?”改为“在过去的一年里,工作中你对他人做下列事情的次数为?”,这样问题所针对的对象就由不文明行为的受体变为施体,问卷由他评变为自评。通过对211名工作人员的调查,开发出针对施体的不文明行为问卷,并对问卷做了信效度检验。显然,原问卷中询问的是“过去五年内”,该问卷变成了“过去一年内”,有利于被试更清晰地回忆自己所发生的不文明行为。

4 Martin和Hine(2005)在质疑Cortina等人(2001)的单维量表是否能在揭示职场中不文明行为全貌的基础上开发了一个新的不文明行为量表(the Uncivil Workplace Behavior Questionnaire,UWBQ)。该量表有四个维度,分别是:“敌意”、“侵犯隐私”、“排斥行为”和“闲言碎语”,共有17个条目。该量表的内在一致性系数(0,92)略高于本测验中Cortina等人(2001)编制的WIS水平(0,84),这与其项目数多有一定的关系。四个维度的内在一致性系数均在0,81以上。UWBQ分量表和WIS的相关性介于0,28至0,65。探索性和验证性因素的结果均表明,四因素比单因数结果更有说服力,四因素能够解释总变异的52%。该量表具有良好的会聚效度、同时效度和区分效度。在一定程度上,该量表更全面地揭示了职场中的不文明行为现象。

问卷由单维发展到多维,受试由不文明行为的受体扩展到不文明行为的施体,回忆的时间由五年缩短为一年,标志着职场不文明行为的测量越来越细致和科学了。

四、职场不文明行为的受体特征

不文明行为常被看作职场中的一种压力源,其压力体现在它让受体产生紧张感。下面从不文明行为受施者的人口统计学差异、人格特征方面来分析影响不文明行为的受体特征。

什么样的个体容易遭受不文明行为的侵扰?研究者考察了工龄、年龄、性别和权力等因素的影响,结果发现只有权力是一个显著的影响因素,即地位较高的个体常会凭借自己手中的权力对地位低者实施不文明行为(Cortina,et al.,2001)。

女性比男性更少受到上司不文明行为侵扰,而对于是否受同事的不文明行为侵扰方面却没有显著的性别差异(Thomas,201 1)。受体对于不文明行为的应对方式也具有显著的性别差异。遭遇不文明行为时,女律师比男律师更可能动用社会支持的力量,或者求助于社会网络(Cortina,et al.,2002)。Pearson和Porath(2005)进一步阐述为,面对不文明行为的侵扰,男性更可能采取直接、公开的报复方式,特别是当不文明行为的施体和受体都是男性时,双方更容易为获得公正而争斗,冲突不断升级且陷入恶性循环之中。相比较而言,面对不文明行为的侵扰,女性则倾向于回避侵扰者。即使不能完全回避,也会尽力与侵扰者保持距离。女性较少在组织里散布不文明行为实施者的不良言论,她们更愿意对家人和组织外的朋友倾诉自己的感受,以期获得他们的支持,稳定自己的情绪。

受体的大五人格与不文明行为密切相关。自律性差、容易冲动的人更容易卷入到不文明行为事件中。宜人性和不文明行为呈负相关,即高宜人性者更容易有积极的生活体验,不容易感受到不文明行为的侵扰。低宜人性者更容易感知到不快,消极的心态下更容易体会到不文明行为的侵扰;神经质和不文明行为呈正相关。高神经质与消极情感紧密联系,高神经质的个体容易将同事本无恶意的评论和行为感知为威胁,从而进行还击。因此在别人眼里高神经质的个体也是一个挑衅性的个体,容易遭到同事不文明行为方式的回击,挑衅是一个重要的中介变量。低宜人性的个体喜欢与人争辩和否定他人的观点,且具有较高神经质,这会导致他们社会互动不良,被他人认为是挑衅者,从而引发他人的不文明行为(Alex,et al.,2009)。

情绪稳定性、刺激寻求与不文明行为也有密切的关系。在遭遇工作挫折的情境中,情绪越不稳定,挫折感越重,其绩效行为表现越不好,越容易受到上司和同事的不文明行为回应。高刺激寻求者遭遇挫折时更容易愤怒,更可能做出冲动或具有冒险性的事情,这种人格特质容易使其成为上司或同事的不文明行为回应目标,并陷入不文明行为的螺旋模型(Thomas,2011)。

由上面的分析可知,自律性差、冲动性高、感情稳定差、宜人性低、神经质高、易于挑衅、高寻求刺激等个体容易受到不文明行为的侵扰。原因主要有两个方面:一是这种类型的个体比较敏感,情绪反应激烈,更易于将他人的行为感知为不文明行为。二是他们的行为多具有挑衅性,更容易招致不文明行为的侵扰。

五、职场不文明行为的消极后果

不文明行为对于受体个体及其家庭、组织、旁观者有什么消极影响?这方面已经有大量的研究成果。

首先,在个体水平上。员工遭受的不文明行为越多,其抑郁、焦虑及紧张水平越高,心理健康水平就越低(Cortina,et al.,2001)。反复遭受不文明行为和经历暧昧的情境状态可能使受体产生受排斥的感觉,进而发展为控制感减弱,认知功能降低,导致无助、抑郁、自我效能感下降等心理问题。不文明行为导致员工彼此间充满敌意,工作环境不再有乐趣,进而使得员工感到压抑,容易诱发身体及心理疾病。

遭受不文明行为的员工常花费较多时间和精力去思考自己为什么会成为不文明行为的侵扰目标、如何回避侵扰目标等问题,易导致其工作承诺降低,工作努力程度减弱,生产率下降。有的不文明行为受体甚至偷窃组织或施体的物品,破坏生产设备,以发泄内心的不满。不文明行为使受体工作压力增强,产生离职意向或工作的不稳定状态(Cortina&Magley,2009)。

其次,不文明行为对组织的影响也是巨大的。一方面工作场所不文明行为通过影响受体的工作努力程度使生产率下降,导致组织生产力降低,管理成本上升,经济利润损失巨大,另一方面不文明行为还使组织中相互尊重的企业文化遭到严重损害。不文明行为导致组织成员减少或停止角色外的志愿工作,并导致混乱的秩序和随后工作绩效的下降(Porath&Erez,2007)。Viekers(2006)的研究表明,不文明行为使得员工间相互合作和理解减少,员工孤独感和隔离感的增强。而若工作人员之间的不文明行为被他们的服务对象看到或听到,有可能导致其对公共组织提供的服务产生不信任。不文明行为是对组织道德生态环境的侵蚀,严重危及组织的健康发展。

六、研究前瞻

职场中的不文明行为是组织背景下的一个新兴的研究课题,未来的研究应在以下几个方面有所突破。

1 中国文化背景下的不文明行为研究

职场中哪些行为是文明的,哪些是不文明的,会受到民族文化及组织文化等因素的影响。中国文化背景下,人们重面子,爱和谐,对于不文明行为的容忍度高,这一点有别于西方。例如,西方文化背景下,个体可能认为上级对下级的居高临下态度是不文明的表现,但在东方,由于权力距离较大,下级对于上级的这种态度反应容忍度更高,容易认为这是领导应有的威严,而不是不文明的表现。因此中国文化背景下职场中的不文明行为表现及特征与西方应该有很大差别。当前职场中的不文明行为研究在西方刚刚起步,中国文化背景下的职场不文明行为研究应该是未来研究的重点之一。

2 施体的不文明行为研究

已有的研究多将不文明行为作为职场中的一个压力源,关注的是不文明行为对于受体态度和行为的影响。但是对于施体为什么会发生不文明行为、组织如何干预不文明行为,这些方面鲜有研究成果。此外,组织中角色不同,彼此之间的利害关系不同,其人际交往的方式也不同,因此来自上司、同事及下属不同的不文明行为对于受体的影响是不同的。过去的研究对象主要集中在由上级指向下级的不文明行为,缺乏对来自下或平级的不文明行为的研究。目前文献中有限的关于施体不文明行为的分析没有超出职场中其他越轨行为研究的窠臼,直接套用相关的研究理论,没有突显出不文明行为研究的独特性。因此分析不同的不文明行为施体的动机因素及行为特征,有针对性地提出组织干预措施,是未来研究的又一重任之一。

3 关于不文明行为的测量

篇5

第二,污损破坏书籍刊物;

第三,偷窃书刊;

第四,手机铃声随意响起;

第五,随意占座位、占柜子现象 ;

第六,恋爱现象“扎眼”;

第七,随意制造扔放垃圾;

第八,高声喧哗;

第九,追逐打闹;

篇6

自古来,中华民族就被称为礼仪之邦,志高存远,品质高洁是我们成长的方向,因为人类绵延的智慧赋予我们同样的灵秀,同样的精神,我们在新时代的楷模引领下求真,向善,审美的过程中,领略人生,采撷生活真谛。

曾几时,这个星球上弥漫的稻麦清香,那样安静闲适。而随着蒸汽机推动火车发出的第一声轰鸣,人们开始像鸟儿一样在空中飞翔,随着混凝泥土的崛起,李后主的一座座巨栏玉砌倒塌了,秦皇汉武的一棵棵参天树倒下了,旧时王谢堂前的旧燕也一去不复归。更令人忧心的是,芸芸众生在世俗利益下竟忘了自己拥有的另外一灵魂。

诚然,科技要进步,也不能焚琴煮鹤呀!在生活水平日益提高到底同时,我们的心灵花园却一片荒芜。现代物质的欲望使以往纯真的向往变成了蝇营狗苟和逐利争名。

我翻开了蒙着沉沉灰尘的典籍:儒生修身治国,倒是炼丹修行,释子寂灭观禅,而俗者欲念缠身,执意求金。无须如尼采所说将生命当做一件艺术品来完成,只要文明,便已足矣。

沧浪之水洗不净世上昏昏,屈原唯有盱江。朝廷满是尔虞我诈“谪仙人”岂肯停留。曾认为只有南欧那破落的荒凉破碎的残缺才是最真实的美丽,南欧却是繁荣过,兴盛过,可几千年的历史浪潮,灭落与死亡携去它昔日光辉,留下来的却是值得人们细细品味的一片废墟,那一片文明。

划过苍凉的悲哀。

像是圆明园,昔日的灼灼光华只消八国联军的炮火就成了一片废墟,文明也一同断裂,沉淀。文明等待时光接住。等待中寄托着希望,希望依偎等待。

曾几何时,美丽的海南也曾落扩。破碎的阳光很刺眼地将眼前的城市分开,空气越来越少了。我们就像一只只被水藻缠住的深海鱼,透不过气来。昔日那些“笃笃笃,糖葫芦来咯”溢满甜香的老街已被污水覆盖,曾经麦田里清香也被垃圾的臭味所覆盖,垃圾箱旁散落一地的纸片,耳边掠过的是人们粗俗不堪的语言,被红男绿女装扮得妖媚的夜……

那湛蓝空灵的天空呢?那井水甘甜伙伴欢笑的小巷呢?那标准漂亮的语言呢?我们揪心自问,它们去哪了?在二十一世纪海南岛将建设为海南国际旅游岛的今天,我们能以此面貌示人吗?

终于,在二十一世纪钟声敲响之际,人们已经意识岛文明礼仪的重要性,文明礼仪开始走入各家,为新世纪的升华达后盾。

篇7

1、在旅游景点立一些宣传标语,倡导游客文明旅游;

2、平时多进行文明教育,如在电视上、手机上多推出文明旅游的节目或文章,倡导文明出行,不给别人带来不便;

3、完善有关法律,加大对不文明旅游的处罚力度;

篇8

【关键词】课堂不文明行为;课堂管理;有效课堂

1课堂不文明行为及研究现状

随着高等教育大众化进程的不断推进以及信息技术特别是移动互联网技术的飞速发展,在大学生数量快速增长和获取信息渠道日益丰富的同时,大学生群体在课堂教学中的自制力和注意力下降;同时,高校教师面临教学与科研双重压力,课堂教学存在重数量轻质量现象。多方因素导致大学课堂不文明行为频发,进而影响课堂教学效果,这种现象已引发国内外高等教育工作者和心理工作者的重视,并在此方面进行了一系列的研究工作。在大学的课堂教学中,教师与学生作为课堂的两大主体,他们之间的互动交流构成了整个课堂的主旋律。早期的研究中,大学生常常被认为是课堂不文明行为的主体。大学课堂不文明行为(ClassroomIncivility)通常特指学生故意破坏和影响教学秩序的行为[1]。教师在教学过程中的不当行为,往往容易被忽略。而研究表明,课堂不文明行为通常是相互影响的,教师和学生都是不文明行为的制造者。从广义上讲,课堂不文明行为是指由教师或学生参与的,违反教学环境中相互尊重这一准则的行为[2],也是指与课堂教学的和谐一致性相违背的,干扰教师或其他学生,破坏课堂教学活动,阻碍教师教学和其他学生参与教学活动,使教学活动偏离目标的行为[3]。

2表现形式及其危害

课堂不文明行为的表现形式是多种多样的,既有主动的、有意识的行为,也有被动的、无意识的行为。从对教学秩序的干扰程度来看,学生在课堂上的不文明行为可分为以下几类:1)消极怠慢的行为。包括注意力不集中、打瞌睡、对授课内容无动于衷、对老师提问无任何反馈等无意识地对课堂教学氛围产生影响的消极行为。2)漠视纪律的行为。包括迟到早退、与他人聊天、接打电话、发短信、手机上网、做其它课程作业、看其他书等行为。3)敌意行为。包括对老师的教学表现出明显的厌烦情绪、中途出入教室、针对老师或其他学生的言语攻击乃至身体上的威胁行为等行为。学生不文明行为直接破坏课堂的整体学习环境,对其他学生的受教育权利是一种公然侵犯,也会使教师上课思维受阻,影响教学水平和教学技能的发挥。特别是对新教师而言,最初的两三个学期的时间大部分用于课堂教学,一旦教学上失败了,会很容易造成额外的压力、不满和倦怠,影响教师身心健康和职业发展。与学生的课堂不文明行为不同,教师的不文明行为往往是无意识的甚至是出于良好动机,而效果却适得其反。教师的不文明行为常见的有以下几种:1)上课迟到、未提前通知取消课程。2)教师以快速地、拒绝参与的讲述方式漠视学生。3)擅自改变教学安排和教学内容、甚至将讲台作为个人情绪的宣泄地。4)用冷淡的、疏远的态度对待学生,言语中透露出对学生的歧视或不尊重,甚至人格侮辱。5)用考试和分数恐吓学生,或试图通过引发学生的内疚感来激发学生学习动机[5]。教师的不文明行为也会影响到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学习效果,对学习产生抵触和厌烦情绪。大学生正处于人生观与价值观的形成与固定时期,教师的一些严重不文明行为甚至对学生的人生产生深远的负面影响。学生是否有进步或发展是衡量教学有效性的唯一标准。不文明行为频发的课堂,通常课堂教学气氛沉闷,学生注意力难以集中,老师的教学热情、清晰性、组织性和直观性较弱。无论学生还是教师的课堂不文明行为都直接影响到课堂教学的有效性和教学质量,使课堂教学趋于无效甚至负效。其影响甚至可以波及到课堂之外,影响整个学校的学习环境,降低学生对于老师和学校的尊重和认同感,影响学校教育质量,最终损害学校的声誉。

3产生原因分析

形成课堂不文明行为的原因是多方面的,有社会和学校的因素,也有学生和教师的因素。从社会和学校的方面来看,大学教育从精英化走向平民化,学生数量的迅速增加导致大学生群体在自主学习能力和自制力方面的整体素质有所下降。其次,科技的发展尤其是移动互联网的普及,使得大学校园已经不再是封闭的象牙塔,各种网络游戏、社交平台、碎片信息极大分散了学生的课堂注意力。再次,从高校管理方面来讲,学校考勤制度实施不力,对学生日常学习的监管和约束力有限,对教师的工作评价机制不够完善,使教师忙于科研而忽视了教学。从学生的角度来看,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的原因:1)部分学生尤其是低年级学生的学习意识仍停留在初等教育阶段,对教师管理的依赖性强,缺乏自觉性和自制力;2)学习态度不端正,认为学习的目的是通过考试,平时上课开小差,考试临近抱佛脚;3)大学课堂容量大大增加,学生若不提前预习,很难跟上老师的思路,导致注意力下降;4)与老师交流有限,特别是公共课程的教学,由于学生数量众多,学生与教师之间的陌生感也助长了课堂不文明行为;5)同学相互间构成影响,少数人的课堂不文明行为可影响他人。从教师的角度来看,可以从两个大的方面考虑:一是,教学态度。教学和科研都是高校教师工作内容的一部分,而后者往往对教师本人的职业发展有更重要的影响。这导致很多教师不能很好处理二者的关系,忽视课程准备和课堂管理。教师以完成任务而不是传授知识为目的,更注重教学内容而不是教学效果,更加关心传授而不是学习。部分老师担心对课堂的管制会招致学生反感,影响学生对自己的评价,因而对课堂不文明行为采取放任态度。二是,教学技能。教师忽视教学技能的提升,上课内容枯燥,不能吸引学生的兴趣,讲课过于以自我为中心,忽视与学生的互动,不能根据学生的反馈调整自己的讲课节奏。这些都是引发课堂不文明现象的原因。

4预防和应对

预防和应对课堂不文明行为,需要学校管理者、教师和学生的共同努力,特别是学校管理者和教师,更应是主动的发起者。学校需有明确的规章制度来对学生的平时学习效果进行监督和管理,并保证规定的有效执行。同时,也应完善对教师工作的评价机制和师生教学互评机制。使教师安心于教学并从教学中获得成就感。对于教师而言,以下几个方面的努力可以降低课堂不文明行为的影响:1)上好第一堂课。每学期第一堂课明确课程要求、课程安排、考评方法等重要信息,让学生有明确的学习目标和规范。同时,教师的亲和态度和言行举止也会产生影响,学生对老师的第一印象很大程度上影响了后续的课堂行为。2)注意授课技巧。课前准备充分、授课内容丰富充实、条理清晰,有合适的例子。授课时精力充沛、语速适当,根据学生反馈及时调整讲课内容和节奏。教师要具备反思意识,对教学过程不断总结,更新教学理念,在所属学科领域不断充实自己,完善知识体系,不断改进教学。3)加强课堂组织和管理。对已发生的课堂不文明行为及时予以制止,对即将发生的课堂不文明行为的及时提醒和适当包容。适当地包容无伤大雅的不文明行为并予以善意提醒,或从自身找原因并谦虚回应,往往会对其它不文明行为的产生起到事倍功半的抑制作用。4)与学生进行积极的交流互动。除了直接的讲授法教学外,教师应灵活运用讨论、合作学习、发现学习等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方法。善于应用多种平台增加与学生的交流互动,如高校内部的网上教学平台、各种即时通信工具都可以成为师生互动的良好工具。5)给予更多理解与共情,避免说教与抱怨。一直保持亲切感和积极激励的态度,如果师生关系是积极的、鼓励式的、亲近的,教师就能运用激发因素和亲近关系去减少课堂不文明行为。对于学生而言,尤其是被动课堂不文明行为的学生,合理有效地安排时间,做好课前预习和课后复习,若对老师的教学内容或方式有意见,积极沟通而不是消极对抗,都有助于在课堂上集中注意力,杜绝课堂不文明行为的发生。

5总结

无论是学生还是老师的课堂不文明行为,都严重影响着大学教学的有效性。只有从学校、老师、学生多方面努力,才能有效预防与应对课堂不文明行为,保证大学课堂教学的效率。

【参考文献】

[1]Morrissette,P.J..Reducingincivilityintheuniversity/collegeclassroom[Z].InternationalElectronicJournalforLeadershipinLearning,2001:5(4):1-12.

[2]Clark,C..Thedanceofincivilityinnursingeducationasdescribedbynursingfacultyandstudents[J].AdvancesinNursingScience,2008,31,E37-E54.

篇9

所谓的一杯水,平淡无味--平庸;所谓的一杯茶,先苦后甜--品味;所谓的一杯奶,酸酸甜甜--可口。。。。。。

当幸福来临时,我没有好好珍惜。而是无所谓,而它离我而去时,才明白,不能失去它,至少我--不能。我会崩溃,会炸裂,会消失,但没人在乎吧!没人,没有人,虚伪的人类啊!难道连自己也是虚伪的吗?不值得一提的吗?不在乎啊!是,不--在乎!

家庭的背叛,朋友的虚伪,学习的失败,全都来了!凑在一起来了,一股股像雷电般的向我压来,啊!好重,好难受,好失落。。。。。。

他,一直都不明白,抱着一切希望向这他的我,也不再了,不再了,不再去想些。。。。。。哭,哭完了,还是睡一觉醒来,什么都没变。还天真地以为,睁开眼地一刹那,会,会--在不变--不变,会吗?

没有,事实告诉我,没有!好希望能--变。。。。。。

希望的一刹那,才了解,原来什么都没变,是哦!原来什么都没变!还以为。。。。。。可笑的以为--了解。。。。。。

篇10

张楚廷教授曾说:“像每个人的指纹代表自己,像每个人的手迹代表自己一样,每个人的语言也代表他自己,就是他自己。”①儿童是祖国的未来,民族的希望,他们的语言不仅代表他们自己,也代表国家。儿童使用文明语言有利于其健康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的形成,有利于其正常的人际交往和健康的人生发展。培根曾说:“一个人的天性不长成药草,就长成莠草;所以他应当以时灌输前者而芟除后者。”②因此,我们要引导儿童使用文明语言,摈弃不文明语言。本文试图通过对儿童使用不文明语言的现象进行分析,向教师提供一些以情感为手段的矫正策略,使儿童“说话文明,讲普通话,会用礼貌用语”。

一、不文明语言的含义

“不文明语言”在《辞海》中解释为“下流,猥亵的话”;在日常生活中,一般指粗俗不雅的日常用语。在此,笔者定义“不文明语言”为不礼貌的粗话、脏话。

二、儿童使用不文明语言的特征

(一)无意识性

意识作为一种觉知,意味着个体觉察到了某种“事物”。无意识是相对于意识而言的,是个体不曾觉察到某种“事物”的心理活动和过程。儿童使用不文明语言已成为一种习惯,成为一种无意识行为,不文明语言已成为其日常交际的口头禅,根本意识不到自己在使用不文明语言。

(二)从众性

从众是儿童社会化过程中接受社会影响的一种方式,是个体在真实或想象的群体压力下改变自己的信念或行为,使之与群体中的大多数人保持一致的心理倾向。儿童在与同伴的交往过程中,如果同伴使用不文明语言,无形当中就会受到同伴群体的压力,必然地跟随同伴一起使用不文明语言。

(三)盲目性

盲目是指对事物认识不清,目的不明确。儿童由于道德认知能力的局限,使用不文明语言具有很大的盲目性。他们虽然使用不文明语言,但对所使用的不文明语言认识不清,并不明白其真正含义,只是一种有意无意的模仿。

三、儿童使用不文明语言的原因

(一)儿童自身内部原因

1. 儿童道德认知能力低下。有关儿童的一项测查表明:大多数10岁以下的儿童的道德推理处于科尔伯格道德认知发展阶段的第1、2阶段水平,10岁以后开始进入习俗水平。③在发展心理学上,一般把儿童的年龄界定在3~10、11岁,其中3~6、7岁为学前儿童,6、7~10、11岁为小学儿童。根据科尔伯格道德认知发展理论,儿童的道德认知尚处于前习俗道德水平及习俗道德水平的第一阶段,没有形成自己内在的道德判断标准,只是看别人的“眼色”行事,易受外界环境的影响。

2. 归属与爱的需要。马斯洛认为,归属与爱的需要是人的基本的社会性需要。归属与爱的需要是指个体被人或群体接纳、爱护、关注、鼓励及支持的需要。④儿童为了满足自己归属感的道德需求,就会“随大流”,产生一种从众心理倾向,附和其他小伙伴儿,与多数人保持一致,以表明自己是这个群体的一员,从而获得心理上的安全感。因此,儿童为了和小伙伴儿处好关系,当其他小伙伴儿使用不文明用语时,就会故意迎合,跟着说不文明语言。

(二)外部社会环境原因

现代社会学习理论的代表人物班杜拉认为人的社会主要是通过观察学习形成和改变的,并且认为语言的学习是一种社会学习。因此,语言可以通过观察学习获得。观察学习指通过观察环境中他人的行为及其后果而发生的学习。⑤

外部环境中不文明语言的使用以及社会舆论对它的评价都会对儿童不文明语言的使用产生直接的影响。其中,榜样人物使用不文明语言及其后果,对儿童使用不文明语言有着重要影响。儿童通过模仿会习得榜样人物使用的不文明语言。作为榜样的人物首先是与儿童直接接触的父母、教师和同伴。此外,符号化的社会精英人物、社会公众人物、教材中的主人翁、大众传媒宣传的人物等等,他们使用不文明语言也会对儿童潜移默化地产生示范作用。

四、儿童使用不文明语言的矫正策略

儿童使用不文明语言受内外因素共同作用的影响,由于儿童自我认知发展的局限性,儿童使用不文明语言的矫正主要从外部环境着手。大众媒体、互联网等社会因素我们无法控制;家长对儿童的影响主要是榜样示范作用,要注意日常生活中文明语言的使用,做到家校合一。而教师不仅是儿童模仿的对象,也是教育者,在教育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充分利用教育者的身份,运用情感手段进行矫正。下面针对教师提出一些策略。

(一)提高儿童的道德认知水平

提高儿童的道德认知水平就是要发展儿童品德中的“认知”成分,提高儿童的道德判断力,就是要儿童认识到使用不文明语言是一种不道德行为,这就需要向儿童阐明学校对儿童的道德要求及评价标准,等等。但是,其有效性取决于儿童在多大程度上接受,然后内化为自己的道德行为准则。而情感具有疏导功能,即情感能够提高或降低一个人对他人言行的可接受性,因此,教师可以从以下几方面着手矫正。

1. 教师在表述学校的道德要求时要富有真挚的情感。一般来说,一个人容易接受、悦纳他人真挚的情感及言行,对冷漠、无情或不真实的情感,则易于产生反感而予以拒绝。所以,教师在向儿童阐述学校道德要求时要富有情感。比如,教师在向儿童提出“说话文明,讲普通话,会用礼貌用语”的要求时,要声情并茂地表现出对使用文明语言的喜爱,以及对使用不文明语言的厌恶,这样,儿童更易接受学校的条条规则。

2. 教师要与儿童形成融洽和谐的师生感情。彼此间感情融洽,有利于提高一个人对他人言行的可接受性,反之,则会降低一个人对他人言行的接受性。儿童更倾向于听取喜欢的老师的话,“亲其师而信其道”就是这个道理。教师与儿童形成融洽的师生感情后,教师要向儿童表明自己不赞赏不文明语言的立场,使儿童摒弃不文明语言。

3. 教师要寓教于乐。当一个人处于快乐的正情绪状态时,更容易接受外界事物,反之,则易于拒绝接受。教师在进行道德教育时,寓教于乐,让儿童处于一种快乐的学习心境中,这样儿童更容易接受教师的要求。面对儿童使用不文明语言,教师不要制造压抑的课堂气氛进行说教,而要让儿童在快乐中明白使用不文明语言的不道德性,这样更容易提高儿童的接受性,减少儿童的反感。

(二)培养儿童高尚的道德情感

培养高尚的道德情感有助于儿童摈弃不文明语言的使用。教师可以从两方面来培养儿童高尚的道德情感,引导儿童使用文明语言。

1. 教师要让儿童获得积极的道德情感的情绪体验。儿童高尚的道德情感的养成有赖于积极的道德情感的情绪体验的积累。积极的道德情感是指与社会的道德规范、行为准则相协调的快乐的或不快乐情绪情感。教师富有情感的给儿童提供使用文明语言的榜样及其受到的奖励,和使用不文明语言的榜样及其受到的惩罚,使儿童获得真挚的感受,并由此产生积极的道德情感的情绪体验。此外,当儿童使用文明语言时及时给予表扬,使用不文明语言时及时给予适当的批评,让儿童获得真切的情感,产生积极的道德情感的情绪体验。

2. 培养融洽的师生情感,且让儿童认识到教师的好恶。一个人对某人的情感会迁移到与之有关的他人或他物上去,这种情感迁移现象在年龄越小的儿童身上表现得越明显越普遍。融洽的师生情感,会使儿童爱教师之所爱,恨教师之所恶。在融洽的师生感情中,让儿童认识到教师厌恶不文明语言的使用,儿童自然而然地就会摒弃不文明语言,转而使用文明语言。

(三)塑造儿童的道德行为

儿童内部的道德认知和道德情感并不必然地表现为外在的道德行为,所以对儿童进行道德行为的塑造同样重要,使儿童做到知行统一。情感具有巩固和改变一个人行为的效能,“快乐”或“不快乐”的情绪体验可以作为一种强化物,影响人的后继行为。教师一方面要让儿童体验到使用文明语言时快乐的情绪,另一方面也要让儿童体验到使用不文明语言时不快乐的情绪。使用文明语言时快乐的情绪体验能够作为一种正强化,增强儿童文明语言的使用。使用不文明语言时不快乐的情绪体验能够做为一种负强化,减少儿童不文明语言的使用。教师面对儿童的文明语言的使用要及时给予表扬和鼓励,使儿童产生快乐的情绪体验,以巩固儿童使用文明语言的行为。教师在面对儿童不文明语言的使用时,要给予儿童适当的批评和具体的指导,既要使儿童产生不快乐的情绪体验,又要使儿童懂得如何去做,从而改变儿童使用不文明的行为。

参考文献:

①张楚廷.教育哲学[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6:104.

②[英]弗・培根著,水同天译.培根论说文集[M].北京:商务印书馆,1983:143.

③莫雷主编.教育心理学[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7:233-23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