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岱湖心亭看雪范文

时间:2023-04-07 01:14:31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张岱湖心亭看雪,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篇1

崇祯五年十二月,余住西湖。大雪三日,湖中人鸟声俱绝。是日更定矣,余拏一小舟,拥毳衣炉火,独往湖心亭看雪。雾凇沆砀,天与云与山与水,上下一白,湖上影子,惟长堤一痕、湖心亭一点、与余舟一芥、舟中人两三粒而已。(余拏 一作:余挐)

到亭上,有两人铺毡对坐,一童子烧酒炉正沸。见余大喜曰:“湖中焉得更有此人!”拉余同饮。余强饮三大白而别。问其姓氏,是金陵人,客此。及下船,舟子喃喃曰:“莫说相公痴,更有痴似相公者。”

2、译文

崇祯五年十二月,我住在西湖边。大雪接连下了多日,湖中游人全无,连飞鸟的声音都消失了。这天初更时分,我撑着一叶小舟,穿着细毛皮衣,带着火炉,独自前往湖心亭看雪。湖面上冰花一片弥漫,天与云与山与水,浑然一体,白茫茫一片。湖上的影子,只有一道长堤的痕迹,一点湖心亭的轮廓,和我的一叶小舟,舟中的两三粒人影罢了。

篇2

经常教的就那么几本书。第一次教的时候,只想完成教学任务,课文中的很多美点没有做深入探究,几轮教下来,会咀嚼文字之美、语言之美、创作之美。一个有思想的老师,品评文中的美点,并引发探究与争论,拾遗并释疑,进行批判性思考,增加了文字的活力和教学的趣味。教师储备多了,课堂也灵动起来了。

《湖心亭看雪》一文中“独往湖心亭看雪”一句的“独”有很多人作了解释,欣赏的角度不同,理解也不同。

《教学参考》:“一个‘独’字,充分展示了作者遗世独立的高洁情怀和不随流合污的生活方式,而一人独行于茫茫的雪夜,顿生‘寄蜉蝣于天地,渺沧海之一粟’的人生彻悟之感。”

《鼎尖教案》:“这里并不是作者行文的疏忽,而是有意为之。在作者看来,芸芸众生不可为伍,比如舟子,虽然存在犹如不存在,反映出文人雅士式的孤傲。” “独”不仅强调数量(只有自己一个人),更写出了作者与众不同的心态与情趣。

吴战垒《诗的小品 小品的诗――读张岱〈湖心亭看雪〉》中说:“‘独往湖心亭看雪’,这是一种何等迥绝流俗的孤怀雅兴啊!‘独’字,正不妨与‘独钓寒江雪’的‘独’字互参。在这里,作者那种独抱冰雪之操守和孤高自赏的情调,不是溢于言外了吗?”

笔者认为这个“独”也许没有这么深奥,没那么多的含义。因为这篇文章中的叙事、写景用的都是白描的手法。作者只是将自己那一晚的行程、行程中所看到的景物及心理感受呈现出来。张岱从家出门去湖心亭看雪,本身就是一个人去的,所以说“独往湖心亭看雪”。联系时代背景,张岱在明朝灭亡之后,他曾参加过抗清斗争,后来消极避居浙江剡溪山中,专心著述《陶庵梦忆》。他隐居西子湖畔,怕见人,也怕别人见。由于 文人的雅趣,想象大雪三日的西湖应该是别有趣味的,于是独自出门,往湖心亭看雪,身旁应该没有人与之同往。在西湖边上租了一条小船,此时才有了舟子,因此,张岱在后面景物描写中这样写:“舟中人两三粒而已。”这和前面张岱“独往湖心亭看雪”没有矛盾,舟中是否有其他人,也未可知。张岱并没有什么以文人自居,看不起其他人的意思,不是“芸芸众生不可为伍……反映出文人雅士式的孤傲”。

有人可能根据行文结尾写“及下船,舟子喃喃曰:‘莫说相公痴,更有痴似相公者!’”这句话推想,这位舟子是张岱带去的书童或下人,不然他不会称张岱为“相公”。如果有这样的想法,是不是有失偏颇呢?《辞海》中对“相公”的解释:①古代称宰相为“相公”。顾炎武《日知录》卷二十四:“前代拜相者必封公,故称之曰相公。”王粲《从军》诗:“相公征关右,赫怒震天威” 中“相公”指曹操。②旧时对上层社会年轻人的敬称,《通俗编・仕进》:“今凡衣冠中人,皆僭称相公或亦缀以行次,曰大相公、二相公。”现代人对“相公”的称谓,多了一项――妻子对丈夫的敬称。由此我们可以看出,舟子称张岱为相公并不是什么家人之间的称呼,也并不是什么昵称,而是对文人士大夫一类人的通称。舟子不是和张岱一同出行的,舟子只是西湖边上的一个船夫,可以是舟子甲,也可以是舟子乙,他们都可以称呼张岱为“相公”。因此,笔者认为“独”无需过多解读,它只是客观地描述了作者出行时的状况――独往湖心亭看雪。

过度解读,看起来很美,但也许偏离了文章原来的意思,张岱在明亡以前没有做过什么官,一直过着布衣优游的生活,对舟子这样的人有什么看得起、看不起?更没有必要在文章中表现出来。过度解读不需要,当然,并不是不需要我们老师对文本有自己的解读,哪怕是千年传诵、脍炙人口的经典词句,仍然可以赏读和玩味。

刘禹锡《陋室铭》是古代小品文中的精品,家喻户晓。文章开头写“山”“水”“仙”“龙”, 用比兴的手法引出主旨(文眼) “斯是陋室,惟吾德馨”主旨句,文章中注释是:“‘德馨’, ‘品德好’”,这一句话的理解是“这是简陋的屋舍,只因我(住屋的人)的品德好(就不感到简陋了)。斯,这。馨,能散布很远的香气,这里指德行美好。” 很多老师解读为“只是我的品德高尚,陋室就不陋了”。“品德高尚”,“陋室”就真的“不陋”了吗?似乎在文章中找不到这样的答案。

文章主体部分的文字:“苔痕上阶绿,草色入帘青。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可以调素琴,阅金经。无丝竹之乱耳,无案牍之劳形。”应该是支撑文章主旨的句子,是对“惟吾德馨”进行进一步说明的。这些文字是不是在进一步阐明陋室主人“品德”呢?我们一句一句来读:“苔痕上阶绿,草色入帘青”写了室周围的环境;“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写的是与室主人交往的是学识渊博的人;“可以调素琴,阅金经。无丝竹之乱耳,无案牍之劳形”写室主人的生活态度、生活方式等。从文字上来看,似乎没有写“陋室”如何如何,只是写到陋室周围的环境,来往陋室的人和陋室主人的生活,谈何“陋室不陋”?又何以能看到“品德高尚”呢?其实,这景――“苔痕”“草色”只是普通人家极常见的景,没有修饰的、朴实的景、谈不上什么“美”还是“雅”,也不会让人牵强到什么“德馨”。刘禹锡被贬,又受到县令不公正的待遇,文人士大夫骨子里的那种孤傲不羁,使得他不与市井交往,最多只能说明室主人博学孤傲,这不能说是 “品德高尚”。“素琴”指不加装饰的琴,“金经”指佛经,普通的琴、普通的经,主人可以用来修性、怡情。 “无丝竹之乱耳,无案牍之劳形。”没有“素琴”以外的音乐扰乱耳鼓,没有官府公文劳累身形,充其量就是高雅脱俗的生活志趣,跟“品德高尚”挨得也不是很紧。

那么,这个“德”我们可不可以理解为追求“宁静淡泊的一种生活志趣”。“简朴、雅致、清净、淡泊”是一种生活态度,不流世俗的生活方式。“馨”,指散发出来的香气,诗人主观感受到的芬芳,“如兰之馨”,沁人心脾。如果说“德”是人内在的气质之美,那么,“馨”就是人外在的芬芳与洒脱。“陋室”客观上仍然是陋室,所以,文章开头的“斯是陋室,惟吾德馨”就可以理解成“这是一间简陋的屋子,只是室主人的生活志趣高雅、脱俗,散发出迷人的芬芳”。

篇3

关键词:强 字义 张岱 注释

中图分类号: G633.3 文献标识码: C 文章编号:1672-1578(2014)9-0101-01

2001年人教版初中《语文》八年级上册,选录了明代散文家张岱的小品散文《湖心亭看雪》。文下注释④强(qiǎng)尽力。在教学实践中,师生往往理解为“张岱尽了最大的努力喝了三大杯酒。”似乎是因为遇到了知己而超过了自己的酒量多喝了酒。若真是如此,前文为何要用“拉余同饮”,似乎有强迫的嫌疑;再者,若真遇知己,为何不尽兴而归,却只饮三杯而别,不应该是酒逢知己千杯少吗?且后文也未读出作者有酒醉之意,这种理解可能有些问题。

为更好理解“强”字的真实含义,本文试着从“强”字的含义和张岱思想情怀的角度来探讨这个问题。

1 “强”字源流

《说文解字》载:“强,也。从虫弘声。”段玉裁注引“释虫曰:,捋。郭曰:以自摩捋。借为弱之。”即“强”的本义应该是苍蝇一类的虫子,在后世的使用中把它用做“”(音qiáng)的通假字,由此可看,“尽力”的这种解释无法从“强”字获得。

《说文解字》载“,弓有力也。从弓声。”即“”的本意是弓强劲有力。如:“材官引。”(《史记・绛侯世家》);“强弩之末。”(《汉书・李广苏建传》)后引申为“?强健;健壮,有力”如:“筋骨之强。”(《荀子・劝学》);然后再引申为“强盛;势力大”如:“不可谓强。”(《墨子・公输》);“兵革之强。”(《战国策・秦策》);再引申出“刚强;坚决”如“申生甚好仁而。”(《国语・晋语》);“”如:“,暴也。”(《尔雅》)此处仍难以找出一个合理的例证进行解释。

段玉裁注释“”时说“弓有力也。引申为凡有力之称。又为强迫之强。”即“”字假借为“强(qiǎng)迫,强制”的“强”。如:“强饮强食。”(《考工记・梓人》);“三君皆将强死。”(《左传・文公十年》)在这意义的基础之上,词性发生变化由动词变为副词“勉强”如:“功不可成。”(《淮南子・务》);“乃自强步。”(《战国策・赵策》)再进一步引申为“竭力;尽力 ”如:“知困然后能自强也。”(《礼记・学记》);“大臣强谏。”(《战国策・赵策》)

2 景中寓真情

文人墨客赏雪咏雪历来被当作一件雅事,咏雪之作更是数不胜数。这篇《湖心亭看雪》有些与众不同,甚至可以说有点另类。首先是赏雪时间的选择“崇祯五年十二月”张岱当时的写作时间已是清初,作者不用清代的年号而是沿用明代的年号,这并非是误笔,而是有意为之,表明作者不忘明朝,隐含了一种亡国之痛。从这个小小的细节上,张岱就向我们传递出了自己忠贞不渝的气节。第二个时间“是日更定矣”这是在夜深人静,人多已入睡,选择出行,其用意非常明显,就是要寻找一个无人打扰的时间,在这天地之间独自赏雪。再来看赏雪地点“湖心亭”,深更半夜已是行人稀少,再往湖心亭,那么赏雪之人更是少之又少。

赏雪人员“余一小舟”、“独往湖心亭看雪”从字面看是张岱自己独自撑着小船一个人,前往赏雪。真的如此吗?后文写到“舟中人两三粒”、“舟子喃喃曰”,由此两句来看并非是作者自己一个人,而至少应该有一名船夫。这就形成了一个矛盾,但是结合前面讲到的赏雪的时间“更定”来看,作者所追求的就是一个无人打扰赏雪空间,他的这种情怀又岂是一个舟子所能理解的,也就可以当做不存在了,这天地之间也就只我张岱一人。

雪景的选择“大雪三日,人鸟声俱绝” 这句妙在一个“绝”字上。这个“绝”字是通过听觉写大雪的,传达出冰天雪地、万籁俱寂的画面,没有任何的外在的打扰。字里行间流露出深沉沧桑之感。“惟长堤一痕,湖心亭一点,与余舟一介,舟中人两三粒而已。”这些景物都是这白茫茫的天地间渺小而孤单的景物。高度抽象概括,寥寥几笔,白描出景物的形与神,形象地描绘出眼前景物的渺小,与广阔的背景形成强烈鲜明的对比,创设了寂静、空旷、混沌的意境。

综合时间、人员、景物来看,作这无一不是要追求一种清净的、“独”的境界,不想有任何外来的打扰。

亭上已有两个人对坐饮酒,“见余大喜,曰:‘湖中焉得更有此人!’拉余同饮。”此处看似是知己相逢,实则并非如此。先看此处的动作“见”、“拉”,神情“大喜”,语言“湖中焉得更有此人”并非由作者发出,全为二位金陵客人的行为。而张岱的动作只有“强饮”、“别”,若真为知己,为何不酒酣之后再分别,而只饮三杯?“酒过三巡,菜过五味”也就到了该入正题的时候。这正题就是“分别”,是否是知己就显而易见。

再来看二人的身份“是金陵人,客此”,作者用的是分别之后的补叙,而不是放在整个事件的行文的叙述之中,这是张岱刻意为之。二人是“金陵人”又是“客此”,好一个“金陵”,再加一个“客”,这是张岱内心中眷恋着的故都,已是不堪回首,又都是客居于此,本应该是“同是天涯沦落人”,但是,这却触碰到了张岱内心中最脆弱故国之思。而此二人却在这天地之间,无心雪景以酒为乐,“客居”、“故国”已不知何处去了,这与张岱已成天壤之别。

张岱用舟子之口道出了这本不是同道之人的真意。将自己与金陵客人对举,“似”我,却“非”我。“我”是痴于天人合一的山水之间,痴于故国之思,痴于内心的清高与孤傲,一切都不言而喻了。

3 结语

综观张岱清高、孤傲的情感,以及内心深沉的故国之思,与二位金陵客人绝非知己,那张岱也无须为了他们尽力饮酒。

再结合“强”字含义的发展,唯有“勉强”一义最适合文中的语境。

因此,教材该处注释应该解释为“勉强”,是张岱勉强饮了三大杯酒之后起身告辞离开。

参考文献:

[1]许慎.说文解字[M].南京.江苏古籍出版社,2001.

篇4

关键词:比较阅读;种类;问题

一、什么是比较阅读教学

比较阅读教学是教师运用比较阅读方法进行阅读教学的教学形式,具体说来,就是在语文教学中把两篇或两篇以上的相应的课文或文段结合在一起进行教学,找出其中的相同点和不同点,通过比较,让学生比较全面地掌握语文知识与技能,进而逐步提高自身的阅读分析能力。

在教学初二语文张岱的《湖心亭看雪》一文时,为了让学生更好地理解“湖上影子,惟长堤一痕、湖心亭一点、与余舟一芥、舟中人两三粒而已”一句白描写景的手法,我把这单元前面的几篇文章写景的段落即《三峡》一文中描写三峡四季景色的段落、《答谢中书书》一文中描写山水景色的句子、《记承天寺夜游》一文中描写月夜美景的句子以及《观潮》一文中描写钱塘江潮来时的句子提炼出来,让学生朗读,并且比较与本文写雪景的句子在语言上有什么异同。学生经过比较,很轻易地就得出了结论,相同点都是描写景物,不同点即本文写景的句子简练朴素,没有过多地运用修饰语和修辞手法等,而前几篇文章写景的段落都运用修饰语或修辞手法大力加以渲染。通过比较,关于什么是白描手法,学生也就很容易理解了。白描手法不仅可以用于写景,还可以用于写人,于是,我就把本学期前面学的《背影》一文中描写父亲背影的白描句子和《芦花荡》中描写“老头”的句子加以比较,学生也就很快地掌握了白描写人和细腻绘人的方法。这样,学生的片段作文在分别用白描手法和细腻刻画写一段景物或者人物时都达到了理想的效果。

二、比较阅读教学的种类

比较阅读中可供比较的方面很多,主题、内容、结构、语言、手法等均可以作为比较点。下面我将讨论一下整篇课文的比较阅读教学。

1.可以就同一题材的课文进行比较阅读

比如初二语文上册第一单元的5篇课文都是关于战争这一题材的文章,但五篇课文采用的形式不尽相同,从而表达的思想感情也不尽相同。如:的《新闻》两则采用的是新闻的形式,赞扬了人民的英勇善战等;孙犁的《芦花荡》采用的是小说的形式,赞扬了抗日根据地人民的机智勇敢等;西蒙诺夫的《蜡烛》采用战地通讯的形式,反应了法西斯的凶残和反法西斯人民的深情厚谊;雨果的《就英法联军远征中国给巴特勒上尉的信》则采用了演讲词的形式,控诉了英法联军的厚颜;聂华玲的《亲爱的爸爸妈妈》又控诉了非正义战争的罪恶。学完这一单元后,我让学生进行了比较阅读,体会不同形式的文章如何来表达同一题材,扩展了学生的视野,同时也提升了学生的迁移、阅读、写作能力。

2.可以就同一主题的课文进行比较阅读

例如,朱自清先生的《背影》和李森祥先生的《台阶》都表达了对父亲的思念之情,但《背影》选取的是父亲给我买橘子时的背影,更多地表达了父亲对“我”的爱,《台阶》一文选取的是父亲修新房造新台阶的普通事件,表达的是父亲那种坚韧不拔的精神以及对父亲同情而又敬佩的复杂感情。我让学生通过课文比较了两种不同类型的父亲形象。

3.可以就相关联的作家作品进行比较阅读

比如,陈与义的《登岳阳楼》,可以和杜甫的《登高》《登岳阳楼》作比较,还可以和张岱的《湖心亭看雪》作比较阅读,因为他们都蕴含着国家衰亡的悲痛,这样就进一步扩展了学生的视野,加深了其对文章的理解,提高了对文章的阅读和理解能力。

三、比较阅读教学中应注意的问题

1.要教会学生在精读课文的基础上学会比较分析

比较的难点主要在于“异中求同”和“同中求异”,因此,比较阅读教学应该使学生善于从相异的读物中寻找到它们的共同点,从相同的读物中寻找到它们的不同点。比如,在前面的《湖心亭看雪》教学中,既让学生找到了前面几篇文章的共同点,同时也让学生找出了他们与《湖心亭看雪》的不同点。

2.教学生掌握比较阅读的方法,采用由浅入深、循序渐进的方法

由“同中求同”“异中求异”的简单比较过渡到“同中求异”和“异中求同”的复杂比较。在《三峡》一文中,安排了与白居易的《早发白帝城》作比较,主要是寻找两文的相同点,即“同中求同”,接着在《观潮》一文中又安排了与潘阆的《酒泉子》作比较,两篇文章有同有异,但主要是“同”,在《湖心亭看雪》一文中又安排了与柳宗元的《江雪》作比较,两篇文章也是有同有异,但主要是“异”。所以,我们在利用好这些比较材料的同时,应注意采用由浅入深、循序渐进的方法,遵循学生的认知规律,这样才能收到更好的教学效果。

对阅读材料进行比较阅读,不仅能使学生深入理解文本,还可以拓宽学生的思路,激发学生的阅读学习兴趣,从而为提升学生的阅读、分析、鉴赏以及迁移思维能力奠定良好的基础。

参考文献:

[1]傅永安.中学语文比较教学.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1998.

[2]曾祥芹.阅读学原理.郑州:大象出版社,2002.

篇5

1奇人

课文开头写到“崇祯五年十二月,余住西湖。大雪三日,湖中人鸟声俱绝。是日更定矣,余一小舟,拥毳衣炉火,独往湖心亭看雪”。本文写于明亡后,其中“崇祯五年十二月”一句不用清朝年号,而依旧用明朝年号,可见作者对故国依旧恋恋不忘,也是他不仕清朝的心理暗示。另外“独往湖心亭看雪”中一个“独”字,可谓独具匠心,一个人独自前往湖心亭,是一种何等迥绝流俗的孤怀雅兴,所以要夜深独往,大约是既不欲人见,也不欲见人。这个“独”字与后文出现的舟子看起来好象是矛盾的,实则是作者故意为之。作者自视清高,在他看来舟子虽然存在犹如不在。一个“独”字表明他超凡脱俗的一面,更是在有意铺垫,为下文湖心亭上遇知音蓄势,使文章波澜起伏。这些都充分展示了作者遗世独立的高洁情怀和不随流俗的生活方式。其实张岱是一个喜欢热闹的人,能有如此孤寂情怀,正是他避世幽愤的表现。以上两点可看出作者是一个与众不同的奇人,之所以有此怪异的心理和行动,这与作者家庭环境密切相关的。

张岱出生在明朝万历二十五年(1597年),名维城,字宗子,又字石公,号陶庵、天孙,别号蝶庵居士,晚年号六休居士,山阴(今浙江绍兴)人。他的曾祖父曾状元及第,官至翰林院侍读,詹事府左谕德。祖父考取进士,官至广西参议。父亲张耀芳,副榜出身,为鲁藩右长史。他出生在书香门第的仕宦家庭,受文学艺术熏陶影响很大,他好文学,,晓音乐、戏曲,为他以后成为著名文学家、史学家、散文家奠定了基础。

但张岱的文学创作又受到他所处时代的影响。他生活于明朝末年,明中叶以后,宦官擅权,佞臣当道,特务横行,党争酷烈,内忧外患,愈演愈烈。贤能忠直,或被贬逐,或遭刑戮。与此同时,思想界涌现了一股反理学、叛礼教的思潮。在这种思潮的推动下,文人士子在对社会不满之余,纷纷追求个性解放:一方面标榜高雅清逸,悠闲脱俗,在风花雪月、山水园林、亭台楼榭、花鸟鱼虫、文房四宝、书画丝竹、饮食茶道、古玩珍异、戏曲杂耍、博弈游冶之中,着意营造赏心悦目、休闲遣兴的艺术品味,在玩赏流连中获得生活的意趣和艺术的诗情;另一方面他们在反叛名教礼法的旗号下,放浪形骸,纵情于感官声色之好,穷奢极欲,焚膏继晷,不以为耻,反以为荣。如果说前者主要表现他们的避世玩世的话,那么后者主要发泄他们的傲世愤世。在张氏祖孙的交游中,不乏这样的文人名士。正是这样的家庭出身,这样的社会思潮、人文氛围,造就了张岱的纨绔习气,他少为富贵公子,好山水,爱繁花似锦,爱热闹,凡遇热闹总要等热闹散尽才肯离去,所以明亡后他能独善其身,这不得不说是一个奇迹;同时也成就了他的名士风度,他在与名士文人玩世颓放中,对经史子集无不该悉,对天文地理靡不涉猎,一生笔耕不辍,老而不衰,尤其最擅长散文,最终完成了影响后世的《琅文集》《陶庵梦忆》《西湖梦寻》《三不朽图赞》《夜航船》等文学名著,让我们有幸赏析他的这篇小品文。

2奇景

游记的重点是写景,写景就要抓住景物的特点,如何将夜色中的雪景最动人的地方表现出来,往往是作家们难以把握的。然而张岱却以他独特的、准确的感受寥寥数字将雪景展现在读者的眼前,看似简单,却让人体会到简单背后的震撼。他描写的夜色中的雪景重在一个“奇”字上,写出了自己眼睛观察中的奇特之处。

“雾凇沆砀”写出夜色下的西湖湖面冰花一片弥漫,给人模糊朦胧之感。“天与云与山与水,上下一白”连用三个“与”字,生动地写出了天空与云层、山峦、湖水一片混沌,难以分辨的景象。作者以第一眼的感觉总写雪景,给人浑然一体的印象。接下来变换视觉,将景物拉近,给读者一个特写镜头:“湖上影子,惟长堤一痕,湖心亭一点,与余舟一芥,舟中人两三粒而已。”作者紧紧抓住了夜色中雪景的特点,也是茫茫雪景中的亮点,即“一痕”、“一点”、“一芥”、“两三粒”,使用白描手法,宛如中国画中的写意山水,寥寥几笔,就包含了诸多变化,长与短,点与线,方与圆,多与少,大与小,动与静,简洁概括,给人一种似有若无、依稀恍惚之感,让宇宙的空阔与人的渺小构成了强烈的对比。同时人与自然共同构成富有意境的艺术画面,悠远脱俗是这幅画的精神,也是作者所推崇的人格品质,这就是人与自然在精神上的统一与和谐。所以作者笔下描绘的夜色中的雪景其实就是一幅奇特朦胧的画。

篇6

【关 键 词】 《湖心亭看雪》;张岱;西湖情节;知己

在教授《湖心亭看雪》时总觉得张岱的个人情感过于隐晦,文章主旨不甚明了——即使结合教参意见也总有龃龉之感。课堂内容要么浮于表面,要么经不起推敲,师生存有疑惑。经过交流,笔者注意到,这一现象仍较为普遍。由此,笔者在这里提出个人的疑问和理解,以期引玉之效。

一、置疑

疑点一:张岱为何要“强饮三大白”?

“强”在以往的教材中翻译为“勉强”,现在翻译为“尽力”。但即便如此,也还是无法与教参中“酒逢知己千杯少,几人痛饮而别”的话语靠在一起,这里的解释明显牵强。如果说是尽力或勉强喝酒,想来就只有两种解释。一是酒量小,喝起来不尽力不行;二是不想喝,勉强应付罢了。

张岱的文字里没有评述自己的酒量,只是在《不系园》中称“至定香桥,客不期而至者八人:南京曾波臣,东阳赵纯卿,金坛彭天锡,诸暨陈章侯,杭州杨与民、陆九、罗三,女伶陈素芝。余留饮。”能留饮他人,想来酒量不会太差的。而且从该文的歌舞助兴情节来看,大家喝得很是尽兴,断没有“强”的意味。退一步说,就算是酒量真的不行,面对知己总应该是高兴的,该是欣然的,不应面露难意啊。再退一步讲,就算是真的喝得很勉强,也没有必要把“强”字写出来破坏气氛——更可以换一种说法,如“余虽不善饮,仍畅饮三大白”来反衬陌路知己间的情谊嘛。可是,作者偏偏选择了最耐人寻味的写法,意在何指呢?难道说是第二种解释?

疑点二:“知己”间的交流为何如此简单和不符逻辑?

“见余,大喜曰:‘湖中焉得更有此人!’拉余同饮。余强饮三大白而别。问其姓氏,是金陵人,客此。”短短四句话就是三人整个的交流活动。无名无姓、无歌无舞、无文无艺、无情无趣,简单得就像没发生过一般。对此,教参作出了这样的解释:“这样一方面是由于张岱是性情中人,最关注的是朋友之间在情致心灵方面的沟通,至于朋友的身份地位、官职爵里等世俗的问题并不在意;另一方面能够真实地体现作者喜极而悲的情绪变化……”

张岱无疑是性情中人,但绝没有“性情“到连朋友的姓名、个性、情趣、才艺都不了解的地步。恰恰相反,这些都是他引为知己(朋友)所必须考量的要素(当然,姓名除外),也正是教参中所说的“情致心灵”。而且张岱还鲜明地提出了交友原则:“人无癖不可与交,以其无深情也;人无疵不可与交,以其无真气也。”这足见他择友之严,交友之慎了。张岱一生好友,知己故交颇多。要好的有红颜知己王月生,近友朱楚生、祁止彪、祁止祥、秦一生等,其余如伶人、近侍、医生、僧侣、匠工、名妓更是不胜枚举。他们个个形象鲜明,个性独特,即使不得传文(张岱为其中多人作传)也绝不会被忽略得连个名字都没有。更何况,文中问姓氏却答籍贯,明显驴唇不对马嘴——而且是在别后补叙这无用的“废话”,岂不令人诧异?纵观宗子文章,这种现象绝无仅有。我们不禁要问,此处明显的荒诞是否另有深意呢?

疑点三:既然张岱有意与友人同游,为何在“更定”时“独往湖心亭看雪”?

农历腊月、更定时分,天已经转暗了,作者却独自一人去西湖看雪,为什么呢?

我们知道陶庵好游且完全不缺朋友,常常是“组团”出游的。他曾在“崇祯七年闰中秋,仿虎丘故事,会各友于蕺山亭。每友携斗酒、五簋、十蔬果、红毡一床,席地鳞次坐。缘山七十余床,衰童塌妓,无席无之。在席者七百余人,能歌者百余人,同声唱‘澄湖万顷’,声如潮涌,山为雷动。”即使是平时出游,他也是无友不欢的。这在《天童寺僧》《牛首山打猎》《雷殿》《龙山雪》《过剑门》等游记里都有记述。可这次他不仅没邀朋友,竟连个近侍都没带,只雇了两个不认识的“舟子”而已。以致最后还苦得与两个萍水之友道别时“喜极而悲”,这又是为什么呢?

疑点四:文章的风格何以含蓄晦涩,异于常文?

张岱是一个有真性情的人,来不得半点矫饰,对真、善、美的追求率性而张扬。“在张岱眼中,生活是光彩耀目,审美乃是人间至真”。他的文章往往情感直露、性灵氤氲,题旨鲜明。其写人状物描写细腻,形象鲜明,唯美且幽默,生动而详尽,可谓言简意赅,韵致无穷。可本文的情感却含蓄模糊,主旨隐晦,人物形象极为轮廓化,风格刹那间由工笔转为写意,着实又令人费解了。

有此四点疑惑,我们就不能不去尝试着另辟蹊径,用新的角度来重新审视《湖》文的独特情感和内涵了。

二、西湖情节

张岱是一个矛盾的统一体,兼有纨绔习气和名士风度。这是由那个时期的政治形势、思想风潮和他的家世背景决定的。明清鼎革之际的很多知识分子都有此特点,张岱只是其中一个典型代表罢了。所以我们看到他有放浪形骸、纵情声色的一面。“少为纨绔子弟,极爱繁华。好精舍,好美婢,好娈童,好鲜衣,好美食,好骏马,好华灯,好烟火,好梨园,好鼓吹,好古董,好花鸟,兼以茶橘虐,书蠹诗魔。”同时我们也看到“张岱博洽多通,经史子集,无不该悉;天文地理,靡不涉猎。虽无缘功名,却有志撰述。一生笔耕不辍,老而不衰。”他既雅且俗(而且是大雅且大俗),既颓废又进取,既松散疲沓又执着严谨,既有娱乐思想又有学习精神,既追求喧嚣热闹又注重宁静沉稳。该俗就俗、该雅即雅、该动就动、该静即静,好一个宗子先生啊!

无疑,面对西湖,张岱是雅的、静的。他来这里的目的不是游乐喧闹而是欣赏、倾听、仰慕,而是与西子进行心与心的交流。此时,他们当独处。

张岱的西湖情节是很重的。他为西湖奉上《湘湖》《西湖香市》《西湖七月半》等文彰显西湖的妩媚、可人与亲近感,喻之为“名妓”(张岱所好),表现出西湖的明艳、热闹和真实。同时又以本篇及《西湖梦寻》展示西湖的苍凉与旷远,正所谓“在春夏则热闹之至,秋冬则冷落矣;在花朝则喧哄之至,月夕则星散矣;在晴明则萍聚之至,雨雪则寂寥矣”。西湖就如一位红颜知己在张岱的面前尽展曼妙身姿,娇羞颦愁无不应和才子的心境。二人始终保持距离却心意相通,何等默契!无外乎,宗子愤言“世间措大,何得易言游湖”,“善读书,无过董遇三余,而善游湖者,亦无过董遇三余”!连有的读书人对西湖的见识都不入他的耳目,更何况只给西湖添乱的普通游客呢?正因如此,张岱游湖岂愿与他人同行,受他人干扰?

尤其是“‘雾凇沆砀,天与云与山与水,上下一白’,正是张岱中的西湖,她的领域是神圣的,她的寂寞是高不可攀的,她的灵魂是与张岱一起呼吸的。张岱趁盛雪无人独自泛舟于西湖,与心底热恋的情人素面相见。这情景就是风流才子与青楼佳人之郎情妾意的绝唱,更悲壮的是,很可能张岱一生就见过这么一次素雪中的西湖(想来西湖是少雪的。笔者注)。”何其难得!何其期待!又何其值得珍惜啊!

三、文意解析

如此爱西子的一个诗人,千年等一回,终于迎来了一次——或许只有一次——素雪伴佳人的机会,于月上梢头的时候独赴佳约,几许欣悦、几许期冀、几许惊惶,几许憧憬……

孰料!“到亭上,有两人铺毡对坐,一童子烧酒炉正沸。”显然,二人是来“寻欢”的,“醉翁之意重在酒”而不在西湖啊。“拉余同饮”更是让人无法赏湖了。然而,虽说不是知己,却也不便慢待了别人的这份热情,更何况不知者无罪嘛……罢了,罢了,也便强颜欢笑,饮上几海吧。白乐天是“醉不成欢惨将别”,先生这里自是“不欢难醉只愿别”。既然“话不投机半句多”,也就之乎者也过生活了。看整个过程,我们难说一个“欢”字,沮丧与败兴倒在言语之间。

谁承想,走了,走了,舟子竟送了一个“痴”,正道中先生一片痴情。可惜痴情难诉,一声长叹哪!不想一句“痴似相公者”让人顿觉讽刺和悲凉:搅局者倒成了“知己”。真是一杯浊酒喜相逢吗?非也!

想来,宗子先生孤傲一生,不被人理解至此!以舟子之言作结更显伯虎难觅秋香之怨,寓意深刻。

突然想起雪芹先生的偈子来:“满纸荒唐言,一把辛酸泪。都云作者痴,谁解其中味?”不知我们此时是否又一次误读了古人呢……

【参考文献】

[1] 张岱. 陶庵梦忆 卷四[M]. 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5.

[2] 张岱. 陶庵梦忆 卷四[M]. 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1.

篇7

【关键词】动态生成 课堂精彩 疑惑 质疑 争论

叶澜教授曾说:“课堂应是向未知方向挺进的旅程,随时都有可能发现意外的通道和美丽的图景,而不是一切都必须遵循固定线路而没有激情的行程。”课堂教学的全部魅力就在于充满悬念,正如看一部悬疑大片,你永远不知道下一刻会出现哪些情景。课堂中的疑问,正是教师动态生成的教学资源,这种资源是学生真实感受的抒发,更是一种稍纵即逝的教学财富。

一、疑惑中生成,引发精彩

古人云:不愤不启,不悱不发。学生的“愤悱”状态正是教师生成教学问题和情景之时,教师要善于抓住学生的疑惑有效生成启发式教学场景,引导学生探究,让学生获得知识的发展和智慧的提升。例如,在教学《社戏》这一课时,我抓住文章结尾的总结句“真的,一直到现在,我实在再没有吃到那夜似的好豆,――也不再看到那夜似的好戏了”,结合前面对社戏和吃豆场景的描写,向学生提出疑问:戏并不好看,豆并不好吃,可结尾为什么还要这样说呢?学生顿生疑惑,这正是课堂教学最好的生成,我让学生自由讨论交流。经过一番激烈地讨论,学生们明白了:那夜的戏看得让人“打起呵欠来”,忍不住要“破口喃喃的骂”,那夜的豆第二天吃来味道也很平常。而“我”之所以认为那戏好,并不在于戏本身有多好看,而在于看戏前后“我”所经历的种种人和事。“我”之所以认为那豆好,也并不在于罗汉豆本身有多好吃,而在于这豆是同伙伴们一起偷来吃的,这过程中泛出的童心和野趣,才使得普通的罗汉豆有了无比的美味,令我久久难以忘怀。这样一来,学生疑惑中清楚了“我”离开赵庄时留恋的到底是什么,令“我”久久怀念的不仅仅是罗汉豆,也不仅仅是社戏,从而更好地理解了文本所蕴含的深刻思想,感受了作者所要传达的情感。

二、质疑中生成,创造精彩

质疑既是学生主动求知、主动学习的生动体现,也是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重要途径。教师要鼓励学生挑战文本,超越文本,让学生在不断的思维拓展中求得生成。这样才有利于学生创新思维的培养,使得我们的课堂因生成而精彩。如张岱《湖心亭看雪》,我在快要结束课堂时,一个学生突然举手问:“张岱去看雪是一个人吗?”对于学生的问题,我有些措手不及。我首先充分肯定了这位学生认真钻研、大胆质疑的求学精神,顺势请同学们帮忙解答。于是全班同学带着浓厚的兴趣立刻开始了深入地研读和热烈地讨论,发现课文开头说“独往湖心亭看雪”,而后来说“舟中人两三粒而已”,最后还以舟子的话作结。这看似矛盾,可仔细品读,发现在“人鸟声俱绝”的冰天雪地里,竟有人夜里出门,“独往湖心亭看雪”,这是一种何等迥绝流俗的孤怀雅兴!“独”字,与“独钓寒江雪”的“独”字互参,作者那种独抱冰雪之操守和孤高自赏的情调,不是溢于言外了吗?其所以要夜深独往,大约是既不欲人见,也不欲见人,这种孤寂的情怀中,不也蕴含着避世的幽愤吗?在他眼里,芸芸众生不可为伍,舟子不是他的知音,无法理解他来湖心亭的心情,他们虽然存在犹如不存在。一个“独”字,充分展示出了作者遗世独立的高洁情怀和不随波逐流的生活方式。一个质疑的问题,点燃了学生深入作者情感的火花,穿越了文本世界。

三、争论中生成,体验精彩

学生的思维异常丰富,对同一问题,常有这样那样的想法,我们的课堂也常因此“开战”。这时,教师应该鼓励学生大胆地说出自己的想法,这样既尊重了学生,又能让他们在辩论中掌握正确的知识。比如,在执教《背影》“望父买橘”片段时,一位同学大胆站起来说:“假如我是朱自清,看到父亲这样艰难地爬月台为我买橘子,我不会只在车上流泪,我一定要亲自去买橘子。”他的话顿时激起千层浪。一个女生反驳说:“要是朱自清去买橘子了,那我们还会读到《背影》这样脍炙人口、感人肺腑的作品吗?”“宁愿没有《背影》,也不能让父亲去买橘。”又有一生回应说。大家各抒己见,两种声音针锋相对。此时,老师灵机一动,布置晚上的作业,让学生回家查资料,明天举行辩论会――朱自清该不该自己去买橘子,要用道理和实例证明自己的观点。《背影》教学设计中并没有预设“辩论会”这一环节,老师及时抓住了争论生成点,组织学生下节课辩论,获得了情感的体验和价值观的提升。因此,教师在教学中,必须有意识地从学生的反馈和争论中发掘隐藏的文本资源,生成始料不及的新课程。

篇8

十八岁那年,寒假,杭州百年不遇的大雪。火车晚点,从车站出来,晚上十一点多,奔杭州大学去找老同学。直穿解放路,路上人影车影几绝,偶尔看到挑担辛勤在雪地里踯躅的,一路街两边的灯火俱无,城市,城市里的人,都在大雪的夜里睡着了。静。

走过长长的解放路,来到西湖边,第一次见到了西湖。那是一个没有月亮的夜,湖滨路厚雪如堆,树上盖雪如被,放眼望去,整个西湖都覆盖在厚雪里,除了少年宫路旁和白堤上隐约的一排路灯,惟一能看到的就是雪。西湖中的水并未结冰,却在雪中安静得像童话,没有风,只有安静。

没有月亮的西湖,安静得神秘而神圣,没有南屏晚钟,没有灵隐的木鱼磬声,西湖安静得像隔了一世。此时面对西湖,只有无言;每回忆西湖那时,依然无语。天地有大美而不言,何须人言?

明张岱“湖心亭看雪”写道:大雪三日,湖中人鸟声俱绝。是日更定矣,余一小舟,拥毳衣炉火,独往湖心亭看雪。雾凇沆砀,天与云与山与水,上下一白。湖上影子,惟长堤一痕,湖心亭一点,与余舟一芥,舟中人两三粒而已。后至亭中,金陵人二人铺毡对坐,大喜,拉余强坐大饮三大白而别。舟子喃喃痴更痴者也。时光逝去数百年,而西湖情景竟与张岱笔叙惊人相似。

张岱曾喻西湖为名妓:“西湖则为曲中名妓,声色俱丽,然倚门献笑,人人得而亵之矣。人人得而亵,故人人得而艳羡;人人得而艳羡,故人人得而轻慢。”不像张岱痴心的人,难以感觉西湖为盛光明媚的女人。如苏轼曾将西湖比西子,淡妆浓抹间,水光潋滟山色空之境变幻倾国。其中倾注着多少对西湖的喜爱和怀念,无法猜度。

而我宁愿将雪中西湖,看作一尘不染的处子。心血来潮、起心动念时,让心胸一尘不染的纯净圣洁的西湖,这才是绝世之美的西湖。似凄婉,实宁静空灵得不知如何感受;看寂寞,却包含着自然深邃的空无;本来无意,却让十八岁的美,长留岁月中;那将羽毛而去,分明又坐落在人间的湖,众人梦里千寻,情人心尖百度。千万次回眸,雪中的西湖,在时光里永恒。时光的永恒,从来就是美的永恒。

那一夜踏着湖滨路上的雪,安静而激昂。断桥上的白娘子,正由赵雅芝演绎着天上人间的深情缠绵,爱情的力量便是天意也不能逆转;长桥上祝英台和梁山伯十里相送不舍,直把尺长之桥送成杭州著名的长桥,终以化蝶之美而绝唱世间。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而春有白居易的山寺桃花盛开,秋有启功先生大笔书下平湖秋月,冬日里依然茶花灼灼九里松下郎马青聪地相逢。飞来峰静看人间烟火,灵隐寺枕闻钱江潮涌,三生石里一相逢,缘与遇早定五百年前。西湖所有的美,似乎都是雪夜西湖的伏笔,难比那惊世骇俗,圣洁剔透,夜色下厚雪覆盖的西湖。走过湖滨走过少年宫,直向那杭州大学大门,一路厚雪,一路雪中湖景。天光放亮时,正感觉雪后的晨曦破晓而出。

我说只是五分钟,转眼间一小时溜走了。

时光永恒不止,而生命就像被风干的过程一样,剥蚀了葱茏的岁月和青春。感觉,情感,理性,直觉,随天性而来,又随时间而去。生命像一棵兀立风中的树,风来摇曳,风去无痕,时光赋予年轮的同时,无情地带走了岁月,也带走了郁郁的青春。依然感觉敏锐、更敏锐,依然感情细腻、更细腻,理性渐渐成为感觉和情感的帮凶一样的固执者,直觉错了百次,依然骄傲在心,树却老去了,就像人老去了。时间这样无情。

可以用时尚和前卫包装得年轻、快乐,甚至尊贵奢华,但每天努力回忆起快乐,沉浸于快乐,时间依然无情地带走了时光本身,更带走了属于树的年轮和岁月,让树在风中兀立着寂寞,也带走人的青春,让人额上沧桑累累,让目光也随着心和岁月一起沧桑。沧桑同样浸入所有的尊贵和奢华,一起在风中被侵蚀而沧桑累累。风,像是时间逃逸的帮凶。

巩俐成了天皇巨星,章子仪又是一国际巨星,小燕子在千家万户的电视里翻飞,张学友、刘德华四大天王皱纹突现。时光能粉碎所有人心中的偶像,你我都不再年轻,浸染着无数诗人墨客的日和月,虽风雅如故,却也不抵时光的无情。而千年等一回的白娘子依然在凄婉热烈,祝英台化成翩翩飞舞的蝶在钢琴上敲进多少人的梦想――和时光对峙的故事和情景却早已胜过一筹。

匆匆的时光里,生活就像一次和时间伴随的旅行,实质是一次时光的旅行。不论旅行的脚步走到哪里,时光都会带着我们前行不休、直达终极。也许天涯海角,也许梦中故土,或者是那被称为地狱和天堂之处。

惟有那雪中的西湖,如那夜的初相见,不增一分,不减一寸,绽放着最初的神圣安详。我只能说,十八岁的青春,如真能停留,就停留在那一夜,那夜中的湖,那形而上的美的体验,清晰又不可思量的,如在情人心尖颤颤不已的鹅黄嫩色,明媚,原来是用岁月沧桑沉淀下的酒,醉一生,又醉了岁月?

我总是轻率地说五分钟,又一小时过去了。

时光总是无情剑,割裂了破绽百出的记忆。而记忆中的美,仍依然如初相见。风景如风水,风水轮转不休,风景却如倾城容颜依旧。

十八岁后,又是一岁,又是一年。岁岁年年中,容颜唤不回临安暖风,今日山外青山楼外高楼,三秋桂子十里荷花,山寺桂子月中落几回,枕上潮头年年惊回千里浪。惟时光流逝,绝世之美不休。

26年过去,我终于想到时光的秘密:时光也在老去。尽管时光的脚步快到让人无法察觉它的容颜沧桑,但匆匆行走的步伐里,看似无情的时间光色,时光正在你眉心里穿梭起一个晨曦,又一个夕阳时,败在你永远年轻的明媚里,宁静而圣洁。

篇9

古时的文人在抒感时,多数是借助于自然景物。通过对风花雪月,四时之景的描绘,融入自身的情感,锤炼出脍炙人口的千古名句。他们有的是羁旅他乡,触物伤怀;有的是报国无门,寡欢释然……

例如:《天净沙秋思》中,作者马致远将看似平淡的藤、树、鸦、桥、水、家、道、马几个不相关联的事物,冠以枯、老、昏、小、流、人、古、西、瘦几个修饰词语,在深秋苍凉的暮色笼罩下,统一成一个整体。这几个修饰词语,既不夸张又不做作,显得恰到好处,其目的在于烘托渲染。寥寥几个字一下子就将读者带入深秋时节:在夕阳的余晖下几根枯藤缠绕着几棵黄叶凋零的枯树,在秋风中瑟瑟地颤抖,天空中的寒鸦,哀鸣声声,一座农家小院坐落在小桥旁边,流水潺潺,炊烟袅袅,其乐融融。然而镜头再转向作者,则是孑然一身,只有一匹瘦马相伴,拖着疲惫的影子在寂寞的古道上踽踽独行,了无栖身之所。然而现在已是暮色苍苍,禽鸟已回巢、人儿已归家的团圆时刻,奔劳一天的生灵即将归于平静。面对如此反差巨大的景象,作者怎能不撕心裂肺,怎能不柔肠寸断!此处通过对比的方式,将一颗羁旅他乡,凄楚而悲怆的游子内心世界,展现在读者面前,给人以震撼人心的艺术感受。让人读之而倍感其苦,咏之而具感其心。

这首小令用看似简单的几个修饰词语渲染出夕阳笼罩下,深秋凄凉悲怆的景象,又以昏鸦归巢,人家和乐的景象对比自己孤凄悲凉的漂泊异乡,不得不让人眼泪盈眶。此文触景生情,情由心生,情景妙合无痕,毫无做作之嫌。

古时的文人墨客在表达心境时,除了运用恰到好处的修饰词语渲染烘托之外,还有什么修饰词语都不用,直接用白描的手法将事物罗列在文章中,让人耳目一新,回味无穷。

篇10

凡是景物描写都要按照一定的逻辑顺序进行(或时间或空间)。抓住重点景物突出景物特点。景物描写的方法大致有以下几种:

一、白描法

白描就是对景物进行描写时不修饰烘托和雕琢,只将景物主体客观呈现在读者眼前。运用白描手法写景,给人以形象感的同时增强真实感,使人有返璞归真的感觉。

《湖心亭看雪》(张岱)中“雾凇沆砀,天与云与山与水,上下一白。湖上影子,惟长堤一痕、湖心亭一点、与余舟一芥、舟中人两三粒而已。”这个句子寥寥几笔,就包含了诸多变化,长与短、点与线、方与圆、多与少、大与小、动与静,简洁概括。它不求细致与文饰,只求神似和形象,写出典型的轮廓和气质。

二、使用修辞法

在描写景物时为使景物真实生动,往往在描写中使用各种修辞方法。写景时常用的修辞方法有比喻、拟人、排比等。比喻的修辞可以使景物具体形象。拟人可以使景物活灵活现,富有生命的灵性,景物更有感情。排比则使景物给人以更大程度上的感染力。

《济南的冬天》(老舍)中“山坡上,有的地方雪厚点,有的地方草色还露着;这样一道儿白,一道儿暗黄,给山们穿上一件带水纹的花衣;看着看着,这件花衣好像被风儿吹动,叫你希望看见一点更美的山的肌肤。等到快回落的时候,微黄的阳光斜射在山腰上,那点薄雪好像忽然害了羞,微微露出点粉色。”这段描写使用了比喻和拟人的修辞,写出了薄雪覆盖下的小山秀气动人的景色。表达作者对济南的冬天的喜爱之情。

三、感觉组合法

人类通过各种感官感受认识自然环境,耳闻目睹,皮肤接触,舌品鼻嗅,世界才在我们眼前变得多彩起来。景物描写前除了用眼睛观察之外,还要用其他感官去感受,之后将景物根据需要表述出来。在以视觉为主的描写中辅以听觉、嗅觉、味觉、触觉等,这样有些无形事物(比如空气、风、声音、味道)才能被描写得更具体。

《春》(朱自清)中“风里带来些新翻的泥土的气息,混着青草味,还有各种花的香,都在微微润湿的空气里酝酿。鸟儿将窠巢安在繁花嫩叶当中,高兴起来了,呼朋引伴地卖弄清脆的喉咙,唱出宛转的曲子,与轻风流水应和着。”这段话中成功的运用了视觉、听觉、嗅觉等感觉,勾画出一幅美妙动人的春风图,使人如在田野里沐着阳光吹着微风一般轻松惬意。

四、色彩搭配法

为了将景物描写的更美丽,突出视觉的色彩搭配是很好的方法,使画面色彩鲜明更具视觉的冲击力。

《紫藤萝瀑布》(宗璞)中“只见一片辉煌的淡紫色,像一条瀑布,从空中垂下,不见其发端,也不见其终极。只是深深浅浅的紫,仿佛在流动,在欢笑,在不停地生长。紫色的大条幅上,泛着点点银光,就像迸溅的水花。”这段描写中“淡紫”“紫”“银”给读者很强的色彩感,使人觉得藤萝花开得无比的辉煌壮丽。句中同时使用了比喻、拟人的修辞。

五、动静结合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