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业管理规章制度范文

时间:2023-03-20 19:18:29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企业管理规章制度,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企业管理规章制度

篇1

关键词:电力企业;管理;规章制度

中图分类号:F426.6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8937(2013)18-0043-01

没有规矩,不成方圆,县级电力企业与人们的生活息息相关,其运行涉及很多程序,每个环节都独立存在,各自发挥着应有的作用,为提高整体效益,就必须将每一部分联系起来,即规章制度。相关数据表明,许多企业之所以能够成功,很大一部分原因都来自规章制度,规章制度是顺应企业发展战略和需要而对人力、财力、物力等进行最佳组合的一系列约束条件。晋江电力公司作为福建省大型县供电企业,自2007年股份制改革以来,以创一流为载体,狠抓标准化建设,建立起一套符合经营管理、电网发展的标准制度体系,涵盖技术、管理、工作三大体系,为企业发展奠定扎实的管理基础。总结多年的实践,深感规章制度建设对电力企业发展的重要性,直接影响企业的可持续发展。

1 电力企业管理规章制度的特点和重要性

1.1 特点

①约束性。电力企业的管理工作十分复杂,为避免出现管理混乱,需要制定一定的行为准则让全体人员共同遵守,即规章制度,这些制度的内容主要是该做什么、该怎么做以及不该做什么等,通过对员工的约束促进企业的正常运行。如有违背,则应受到相应的惩罚。

②规范性。每个人的水平都有很大差异,如果都按照自己的方式做每一项工作,很难达到统一,在管理中没有统一的标准,势必会影响管理水平。规章制度是根据企业的实际情况而制定的,将员工的行为规范化,从而促进企业的进一步发展。

③权威性。规章制度是全体人员都应遵守的,并非任何成员都可以制定的,规章制度是企业内部的法律,是领导层或管理者根据实际情况并经过法定程序认可而制定的,具有法律效力。

④系统性。对电力企业而言,规章制度是经过对整体的认真考虑才制定的一套比较严密而且完整的一套程序,其内容或递进,或补充,整体是联系在一起的,通过对企业各方面的规定,促进企业整体水平的提升。

1.2 重要性

①顶层设计。多数企业的最终目的是获得最大的经济效益,电力企业同样如此,这就要求必须按制度办事,对企业内部的各个方面进行统一规划,保证企业的稳定性,实现可持续发展。随着电网事业的发展,电力企业规模扩大,数量增长,技术革新,经营管理的难度有所加大,必须进一步加强规范化管理。许多知名企业都逐渐走上了“法制”的轨道,通过规章制度使企业得以更好地运作。规章制度起着重要的引导作用,和电力企业发展的大方向是一致的,企业越是成功,其规章制度越是科学完善,而且能够落实,反之,规章制度也促进了企业的成功。

②基础保障。电力企业的管理包括大大小小每一个环节,作为企业内部的法律,规章制度是进行管理的重要依据,是管理遵循的一个标准,否则,各项活动难以开展,员工行为无法规范,引起管理上的混乱,很难实现经济效益。

③激励作用。规章制度对员工的行为进行了统一规范,员工从中可以明确获知自己的权责义务,然后对自身的能力进行预测,找到适合自己的方向。规章制度的制定其实就带有一定的竞争意义,给员工施加压力,以调动员工的工作积极性,不断提升自己。

2 规章制度章存在的问题

①制定上的不足。通过多年系统内单位的交流与学习,我们发现,很多电力企业在制定规章制度时都有盲目性,缺乏实际的调差,在还未全面了解企业的实际情况时就盲目制定,或是照搬其他企业的经验,还有很多制定的过于笼统,与实际不符。规章制度是给全体员工共同遵守的,关系着企业的效益,必须具有科学性、合理性,得到多数员工的认可才能延续下去。还有部分企业在制定规章制度时,没有重点,或没有涉及到关键问题,有些制定者水平较低,常出现重复现象,甚至会前后矛盾,加上审查机关的疏忽,制定出来的规章制度缺乏权威性和系统性,很容易引起管理混乱。

②执行时的不足。规章制度的制定固然重要,但关键在于执行落实,发挥其实际作用,实现企业的良性管理。因涉及诸多方面,在执行中会遇到很多困难,如宣传力度不够,员工不配合,不少人认为制度是某个部门遵守的,与自己无关,这是错误的想法,规章制度是针对整个企业而设立的,是所有人都要遵守的。

3 做好规章制度制定和执行工作的方法

3.1 制定原则

在制定规章制度时,有很多要求限制,需要遵循一定的原则。首先要符合企业的实际情况,规章制度是为了企业更好的发展,因不同的电力企业在人员组织、经营战略、企业文化等方面有差异性,制度也不可能完全一样,必须从自身实际出发,制定相适应的规章制度;其次是民主原则,规章制度根据员工的水平和素质而定,必须得到员工的认可,才有可能执行落实。因此,在制定规章制度时,要实现民主化,多倾听员工的意见;此外,内容要详细,语言要简洁,规章制度涉及电力企业的各个方面,比较繁琐,为增强其实用性,制度内容务必要详细清晰,使全体员工明确各自的权责义务。因内容太多,为方便实行,语言一定要简洁易懂,若太专业或过于艰涩,会妨碍理解。最后,要注重制度后的宣贯。

3.2 全面执行

首先,领导者应做好带头作用,他们是企业的领头人,决定着企业发展的大方向,负责各种规章制度的出台及工作方法的确定,坚决执行制度,才能潜移默化地影响奇特员工。中层管理者起着承上启下的作用,也必须认真执行各项制度,树立典范。其次,加大宣传培训力度,通过考试、会议、教育等多种方式,使员工认识到规章制度的重要性,并积极将其投入实践。

3.3 执规检查

规章制度的管理有其规律性,必须严格执行PDCA的闭环管理机制。在实践中,晋江电力公司不断探索规章制度执规检查方式,有效实现规章制度管理的持续提升。首先,建立规章制度受控体系,做到每一份制度有人监控、有人管理,明确责任归口。其次,建立规章制度定期开展执规检查的机制,由企业规章制度归口管理部门分专业抽检的形式,随机抽取若干份制度,以制度的有效性、合理性、可操作性为审点,开展由上而下、由下而上的反复检验与审查,实现以制度为线索,自上而下,全流程访谈、诊断,既检查基层制度掌握与执行情况,又综合诊断制度可执行性,推进专业管理的提升。

4 结 语

随着用电量的骤增以及用电客户对电力企业越来越高的要求,县级电力企业面临着很大的管理压力,为加强企业管理,带来更大的经济效益,需要根据企业的实际情况制定科学合理的规章制度,以此为依据对企业内部不断优化,实现企业的长远发展。

参考文献:

篇2

二、进入车间工作前须做到:

1、首先在来公司的路上调整好自己的心态,整理好自己的厂服,带好厂牌做好工作

2、看生产安排看板中的生产任务或听从主管安排生产,并做好生产准备进行生产。

3、清楚工作台和身边影响工作的物品,做到工作顺畅利索。

4、到仓库找仓管领用生产所需的物料,并做好数据统计。

5、检查生产工具和生产设施是否能正常生产,如果不能正常生产立即上报给主管,由主管到办公室给予解决;如果正常,就开始生产。

三、在工作中应做到:

1、对每道工序都不能马虎,确保工艺质量的优良,尽一切可能做到“零次品”。

2、组装中能用的螺丝钉、螺丝帽、垫片、扎线、套片、压线帽、海绵条等部件不能作为废品乱扔,每位员工都应有节少成本意识,要有把一个能用的螺丝垫片都要检起来用在产品上的作风。

3、在贴产品标签时应帖端正,看上去比较美观正规。

4、各工序应按操作规范进行操作,严防违规操作,确保品质优良。

5、在领安装部件时应填写领料单,然后将领料单交给仓管签字,仓管签字后跟随仓管一起到仓库领料。

四、下班后应做到:

1、生产工具和零部件(如:螺丝钉、垫片、海绵条、扎线、贴标、套片、压线帽等)定位摆放,保持整齐有序。

2、检查风批气管是否漏气和电器线路、开关是否有隐患;如有漏气现象发生应及时报告给主管,并及时解决。

3、按照主管划分的清扫区域来清扫车间,保持车间清洁整齐;并分清用与不用的掉在地上元件,特别是螺丝钉、垫片、海绵条、扎线、贴标、套片、压线帽等,放入各定位的地方,不能乱扔或丢在垃圾里。

4、关电、关水、关电器、关窗户,以防车间安全;火灾、水灾、偷盗、损失。

5、整齐有序地到打卡机前打卡下班。

五、规章制度:

1、以上

二、

三、四项不管是谁如果不按规定操作或违规,发现一次罚款30元;如果三次违规除处罚外给予辞退。

2、员工要服从主管安排,分配到每个人的工作任务要认真做好做完,不得拖三拉四完成不了任务和质量要求,否则给予重罚。

3、车间工作中不能说与工作无关的话和说脏话,更不能吵架、打架斗殴;违者:说与工作无关的话和说脏话者每次罚10元,吵架、打架斗殴者,不管是谁,也不管是什么原因罚50元,并给于辞退。

4、不能带陌生人进厂,如有违者每次罚款30元。

5、不能在车间内抽烟和玩打火机,违者罚款200元。

6、装车不能托托拉拉,应听从发货员的安排进行装车;如有不服从者每次罚款20元。

7、退货回来的拆机配件和装机零部件不能丢在垃圾里,违者罚款50元;如果查明不了违反者,车间班组统一罚款5元。

8、如那个车间将垃圾没有丢在垃圾棚里而丢在外面,罚所丢者20元;如查明不了所丢者,车间班组统一罚款5元。

六、质量操作制度

1、员工必须严格按照工序质量流程进行作业生产,不得任意妄为。

篇3

1.目的

1.1为提高效率,兼顾公平,对员工正常工作外劳动进行合理补偿,保证公司生产经营的有序进行,特制定本制度。

2.职责

2.1公司各部门负责本部门人员的加班管理,对本部门及基层班组的加班情况进行例行监督检查,同时按规定将本部门人员的加班情况报至人力资源部。

2.2各部门经理应承担控制本部门年度加班时间总量的责任,加班时间原则上控制在批准的年度总加班小时以内(其内容详见《年度加班考核指标表》)。

2.3人力资源部协助各部门作好员工加班管理工作,不定期检查加班管理制度在各部门的执行情况,对加班异常情况进行监督检查。

2.4人力资源部负责按照《加班申请单》的加班结算方式及规定标准计发加班工资和累积调休小时数;负责每季度统计各部门加班执行情况并通报给各部门经理和分管副总。

3.适用范围

3.1本公司全体员工。

4.原则

4.1效率至上原则。各部门须有计划的组织生产经营、开展各项工作,提高劳动生产率和工时利用率,对加班加点从严控制。

4.2调休优先原则。员工加班后,应优先安排调休,确因工作需要无法调休的,方可计算加班工资。

4.3总量控制原则。对各部门加班时间参照历史数据进行年度总额控制。

5.内容

5.1加班种类

5.1.1工作日加班:即在工作日标准工作时间以外延长时间工作,包括遇紧急事件需要在非工作时间到工作现场进行处理。

5.1.2双休日加班:即安排在每周六、日工作,包括四班三运转员工的倒班周末。

5.1.3国家法定节假日加班:即安排在国家法定节假日工作。

5.2加班认定

5.2.1各部门只有在具备下列条件之一时,才可组织员工加班:

5.2.1.1在正常休息时间和节假日内工作不能间断,须连续生产、运输或作业的。

5.2.1.2须利用休息时间和节假日停产时间进行设备检修保养、工程施工的。

5.2.1.3发生自然灾害、事故或者其他原因,威胁生命财产安全或有可能造成较大负面影响,需要紧急处理的。

5.2.1.4为完成公司下达的紧急任务的。

5.3加班审批程序

5.3.1员工加班前须填报《加班申请单》(见附件),写明加班时间、地点、事由,由部门经理及主管副总审核。原则上各部门申请的加班申请单需在实际加班的前一工作日下午16:00前,把经过批准的加班申请单交到人力资源部,收到加班申请单的负责人需要在上面签收时间,包括日期和钟点。

5.3.2遇紧急情况的,经部门经理批准,可先实施加班,并在加班后下一个工作日内补填《加班申请单》。

5.3.3任何未按上述规定履行加班审批手续的,均不视为加班,不得计发加班工资或安排补休。

5.4加班免除

5.4.1公司所有员工按公司规定在国家法定节假日(如:元旦、春节、清明、五一劳动节、端午、中秋、十一国庆节)继续工作均算加班,计算加班工资。

5.4.2下列行为不享受加班工资:

5.4.2.1无论是工作日、公休日或是节假日加班,员工均需如实打卡(上、下班),记录加班时间。人力资源部核算加班工资时,需将员工的加班打卡记录与实际加班情况统计核对。核对发现没有加班打卡记录或与加班打卡记录不一致的行为。

5.4.2.2不办加班审批手续和未经批准擅自加班的行为。

5.4.3下列人员(除文件内容中5.4.1款外)不享受加班工资:

5.4.3.1主管人员及中、高层管理人员(但可以调休)。

5.4.3.2因工作性质特殊,实行综合工时或不定时工作制的销售、售后类员工,和其他无法按标准工作时间衡量的员工。

5.4.3.3实行业绩提成工资的业务销售人员。

5.5加班工资支付与加班调休

5.5.1加班工资计算标准及计算方式:

5.5.1.1约定加班工资计算的基数:参照珠海市最低工资标准计算。

5.5.1.2国家法定假加班工资(日)=约定加班工资计算基数/21.75x300%

5.5.1.3周末加班工资(日)=约定加班工资计算基数/21.75x200%

5.5.1.4延长工作时间加班工资(小时)=约定加班工资计算基数/21.75/8x150%

5.5.1.5根据考勤表排班规律,倒班员工如遇倒班周末与法定假日重逢,按200%计发工资。

5.5.2加班调休

5.5.2.1员工工作所产生的加班时间,所在部门(车间)经理应优先在适当时间安排员工调休。

5.5.2.2员工可以要求将加班时间累积到一起调休,但每次调休时间原则上最长不得超过一周。具体调休时间由员工所在部门(车间)经理安排。

5.6罚则

5.6.1加班期间消极怠工,在指定加班时间内未完成交付的应完成工作者,取消加班补偿,并记警告一次处分,扣罚绩效工资100元。

5.6.2为获取加班补偿,采用不正当手段(如“正常工作时间故意降低工作效率”、“虚增工作任务”等)取得加班机会进行加班者,一经发现并核实,取消加班补偿,并记大过处分一次,扣罚绩效工资500元。

5.6.3在监督检查过程中,如发现虚报加班的,按照500%的加班工资扣罚,其中50%由部门经理承担,50%由申请加班的直接主管承担,并根据情节轻重对有关人员进行处分。

5.6.4在监督检查过程中,如发现本属正常工作时间完成的工作任务却安排加班的,按照300%的加班工资扣罚,其中50%由部门经理承担,50%由申请加班的直接主管承担。

5.6.5在监督检查过程中,如发现加班人员、频次、时间安排不合理,公司责令有关部门限期改正,并对主要责任人予以通报批评。

企业员工加班管理规章制度范文二

1、公司员工加班,需部门主管同意加班,在次日将加班时间和内容上报总经理核查、审批。

2、部门主管要求加班。公司员工必须配合部门主管完成工作。

3、公司员工在本月加班需领取加班费用的,需及时写申请到人事部(申请单上应有部门主管签字确认),再由人事部门上缴财务部核算加班工资。

4、公司员工在本月内不愿领取加班费者,需及时写申请到人事部(申请单上应有部门主管签字确认),由人事部发于补休条,可在第二月补休。

5、公司员工未经部门主管同意私自加班者,均不可享受加班费用和补假待遇。

6、公司员工加班若享有加班工资待遇的,则不享有补假待遇。

7、员工在补假一天的情况下,须提前一天向部门主管提申请,

部门主管在补休条上签字认可,将补休条交于人事部后,方可同意休假。

8、员工在节假日加班,加班费按《国家劳动法》规定执行。

企业员工加班管理规章制度范文三

一、总

为规范公司的加班管理工作,明确加班的审批程序及有关费用的计算,特制定本规定。

二、适用范围

本制度适用于公司所有员工。

三、加班原则

1.公司鼓励员工在正常工作时间内完成本职工作,不鼓励加班。

2.确因工作需要加班,才予批准。

四、加班范围及规定

1.员工在正常工作时间以外的时间工作为加班。

2.因生产需要员工必须在正常工作时间外提供劳动,并通过加班审批确认为加班。

3.员工加班结算加班工资或办理补休。

五、加班申请、审批、撤消步骤

1.因工作需要必须加班时,负责加班的部门主管必须填写《加班申请单》于加班前提交经理审核批准。

2.公司经理对加班申请审核并估算加班时间,批复发回申请部门。

3.不能在规定时间提交加班申请,且无正当理由,其实际加班时间将视为无效。

4.因突况需要加班者,

负责加班的部门主管必须于事后1个工作日内补填《加班申请单》。

5.因特殊情况需撤消加班的,部门主管必须于加班前书面通知经理及加班人员,撤消加班申请。

6.《加班申请单》上填写加班人数及名单、预计加班时间,部门主管和公司经理需要对加班时间进行监控和评估。

7.《加班申请单》经公司经理批复后,不得擅自改动,否则一律无效。

六、加班确认

1

2

1.加班完成后,加班时间需经车间主任或部门主管确认。

2.

加班结算有补休与计酬两种方式。员工加班后,负责加班的部门主管必须根据实际加班情况填写《员工加班表》,并由公司经理审批确定加班结算方法。在2个工作日内提交行政部进行考勤处理。

七、加班结算

1.补休

1.1员工的加班补休

为了保证员工有充分的时间休息,公司尽量安排加班员工补休,补休时间等同于员工加班时间,补休条由行政部根据《员工加班表》发放,员工自行保存,补休条有效期为一年。

1.2凡补休的员工均应填写假期申请表并附上补休条,按审批权限报批。

2.计酬

2.1当月给予计酬的加班内容如下:

2.1.1国家法定节假日

2.1.2因离职等原因引起人员不足的加班

2.1.3驾驶员接送客户或者正常公出。

2.2年终结算后计酬的内容如下:

2.2.1预计不能安排的年假、补休等

2.2.2其余时间加班若无法在当年12月底内安排补休的,员工提出申请可给予计酬,也可继续持有补休条。

2.2.3属年终结算计酬的于次年3月前结算完毕。

篇4

【关键词】现代物流企业管理制度

一、什么是现代物流企业管理制度

现代物流企业管理制度是现代物流企业制度的重要组成部分。它是依据现代物流企业内部各种环节、各项工作的特点,从各个侧面规定在物流活动中应该遵循的原则和方法,它是现代物流企业管理物流活动的基本制度。它相当于现代物流企业内部的“法律”,它是保证现代物流企业物流经营活动正常进行的手段。

二、现代物流企业管理制度的内容

现代物流企业的一切管理规章制度,都是依据现代物流企业运输、仓储、配送等方面的内容而定。现代物流企业的物流活动,决定了现代物流企业管理不仅要加强对经营过程的全面管理,而且还要加强对经营要素的管理。现代物流企业管理制度的内容如下。

(一)实现全面计划管理的规章制度

编制计划应作为现代物流企业管理的一项主要规章制度,应当以“立法”的方式,让全体员工遵守,发挥计划职能的作用。首先,它要求现代物流企业各部门、各环节的物流活动都要实行计划化。实行计划化就是要使现代物流企业物流作业和经营活动所涉及的一切方面都必须根据经营决策做出相应的计划安排。其次,要使计划管理贯穿于现代物流企业物流活动的全过程之中。最后,要使计划管理层层落实,成为现代物流企业全员性的计划管理。

(二)人力资源管理方面的规章制度

人力资源是现代物流企业经营的最主要因素,加强这方面的管理特别重要。一般来说,人力资源管理规章制度,包括人事管理制度和劳动管理规章制度两个部分。人事管理制度的基本内容大致有:各类员工的招聘、录用、培训、考核、晋升、奖惩的原则和方法的具体条文。劳动管理制度主要有劳动定额、劳动定员、劳动力组织的管理制度、劳动纪律、劳动保护制度、劳动操作规程,安全守则、劳动竞赛奖励等方面的管理制度。

(三)物流作业管理方面的规章制度

现代物流企业物流作业管理方面的制度包括物流作业操作管理制度和物流作业工具管理制度。现代物流企业物流作业操作方面的管理制度包括:采购管理制度、运输管理制度、储存保管管理制度、装卸搬运管理制度、流通加工管理制度、配送管理制度、物流信息管理制度等内容。

现代物流企业物流作业工具方面的管理规章制度有:各种机器设备的使用规程、维护、保养、修理以及领用发放制度等。它主要根据机器设备使用说明的技术文件要求,规定员工操作驾驶的正确方法,维护和修理的周期和方法等。这些制度的作用在于充分发挥劳动手段的效用,保持机器设备的完好程度,避免人为破坏,有利于现代物流企业物流活动的开展。

(四)营运物资方面的管理规章制度

营运物资主要是现代物流企业开展物流活动的各种物资。这些物资的管理规章制度主要有:物资验收入库制度、保管的原则和方法、维护保养质量规程、物资的盘点制度、储备量控制等方面的制度。这些规章制度的作用在于,保证经营过程的稳定性和连续性,保证各种物资的质量完好、数量准确。

(五)财务管理方面的规章制度

财务管理制度是现代物流企业按照国家有关物流财务方面的方针、政策制定的,适合本企业物流财务活动的一项管理制度。物流财务管理制度贯穿于物流活动的全过程,现代物流企业的全体员工都必须遵守物流企业的财务管理制度。它具体包括:资金管理制度、报销管理制度、会计管理制度和审计管理制度等内容。

三、现代物流企业管理制度的创新

波士顿咨询公司的研究表明,1970年《财富》杂志中评出的500强企业,近1/3在1990年的名单中消失。这些企业“消失”的原因就在于没有对环境做出认真、准确、及时的分析和判断,或者讲环境已经变化了,但管理企业的方式和制度仍然没有作相应的调整而引起的。现代物流企业也应该吸取这些企业“消失”的教训,随时要根据物流环境的急剧变化而做出适当的改变。现代物流企业管理制度的创新应具备的特点有:

(一)先导性

现代物流企业要从市场环境出发,及时调整现代物流企业的发展战略,修改和重新制定现代物流企业的管理制度,组织现代物流企业的创新活动,这就是现代物流企业管理制度的先导性。 现代物流企业只有具备了创新性的管理制度,才能形成现代物流企业的一种主动创新和持续创新的动力。

(二)协调性

现代物流企业管理制度的创新应与外部制度创新相互协调,形成内外统一的现代物流企业管理制度。比如,美国的3M公司,成立于1902年,它是一家涉及办公用品、通讯运输、航空航天的综合性公司,它的全称为明尼苏达矿业公司。它以创新为公司价值观的核心,公司形成了一套多层次的“利于创新、勇于创新”的制度体系。它把公司的管理制度分为公司整体层次的管理制度、小组层次的管理制度和个人层次的管理制度。特别是它保证“员工有15%的创新时间的规定”激发了员工的创新意愿。3M公司的制度创新与外部环境相互协调。

(三)动态性

篇5

关键词:煤矿 一通三防 实施要点 未来发展

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迅速发展,企业发展就需要在管理上规范。就煤矿企业来说,煤矿安全生产开采必须引起一定的重视,因此煤矿企业应该完善相关的安全生产开采管理制度,加强完善煤矿“一通三防”系统,同时对煤矿生产开采工作人员进行安全思想政治教育。在此基础上广泛宣传煤矿“一通三防”安全生产开采知识。从而有效促进煤矿安全生产开采。此外加强煤矿生产开采煤矿“一通三防”制度的落实,从而有效避免工作人员的伤亡及经济损失。

1 煤矿“一通三防”技术实施要点

现代企业要发展,就需要在企业管理上进行规范。就煤矿企业来说,煤矿安全生产开采必须引起一定的重视,因此煤矿企业应该完善相关的安全生产开采管理制度,加强完善煤矿“一通三防”系统,因此对煤矿“一通三防”技术实施要点进行分析显得十分必要。具体内容如下。

1.1 煤矿井通风管理要点

众所周知,我国大部分煤矿生产开采工作在地下矿井中,因此有效保证煤矿企业安全生产开采工作,做好煤矿井通风管理显得尤为重要。在此基础上,煤矿企业在进行煤矿井通风管理过程中,需要充分了解通风管理注意事项,主要为以下两点,其一是完善煤矿井通风管理系统,在实际的煤矿生产开采过程中,煤矿企业安全管理应该有效结合生产开采工作情况,建立煤矿井安全生产开采监督组织,对煤矿安全进行时时监督管理,有效避免人为因素造成经济损失;其二是制定相关安全管理规章制度,在煤矿生产开采过程中,依据安全管理制度对煤矿企业生产开采工作人员进行管理[1]。

1.2 煤矿井防瓦斯管理要点

在煤矿生产开采过程中,瓦斯管理工作至关重要,因此需要加强防瓦斯管理工作。具体步骤为建立煤矿井内瓦斯浓度监控系统,对煤矿井中的瓦斯浓度进行时时监控,在此基础上,利用现代高等计算机技术对煤矿井内生产开采情况进行监控。由于煤矿开采需要进行爆破,因此还需要对爆破时煤矿井瓦斯浓度进行检测,严格遵守相关安全管理工作制度,确保瓦斯浓度不会出现超标情况,从而有效避免安全事故的发生。

1.3 煤矿井防煤尘管理要点

在煤矿生产开采过程中,煤尘极易导致煤矿井内的爆炸,因此需要做好煤矿井的防尘管理工作。在企业管理煤矿井防煤尘过程中,需要企业了解相关防煤尘技术要点,主要是煤矿井供水设施铺设。需要保证供水管道布满煤矿井。在此基础上,加强煤矿井供水管理的养护与维修[2]。由于地下煤矿井通道多处弯曲,因此在铺设供水管道过程中,加强弯道处供水管的连接管理,确保供水不会在弯道处出现不通情况,从而满足煤矿井防煤尘管理要求。

2 煤矿“一通三防”技术未来发展研究

随着煤炭行业迅速发展,我国在煤矿开采过程中,还存在一系列安全问题,从而影响煤炭正常开采,实施“一通三防”技术有效避免煤矿生产开采安全事故的发生,对未来“一通三防”技术发展还需要加强研究,具体内容如下。

2.1 重视专业技术人才培养

在煤矿生产开采过程中,煤矿“一通三防”管理工作有效解决了安全问题,因此需要专业技术人员做好煤矿井“一通三防”管理工作,同时需要管理工作人员保持高度的安全责任意识。在煤矿生产开采过程中,需要专业技术人员加强生产开采工作人员的安全知识教育工作,促使所有煤矿生产开采工作人员了解安全隐患产生原因,从而使得工作人员在生产开采过程中,能够有效自行解决存在的安全问题,有效避免安全问题的产生。

2.2 重视煤矿井科学安全管理

随着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迅速发展,我国现代化发展逐渐加快速度。在煤矿企业发展过程中,煤矿企业安全引起社会各界重视,因此煤矿“一通三防”管理工作应该逐渐应用现代技术,实现科学管理。这就需要煤矿企业制定相关的“一通三防”管理工作规章制度,在此基础上,为了鼓励生产开采工作人员认真进行工作,应该进行物质或者精神奖励。从而有效提升煤矿生产开采工作人员安全防范意识,有效避免煤矿井安全事故的发生[3]。此外,加强认真负责模范工作人员宣传工作,以此提升煤矿生产开采工作人员认真工作态度,促使煤矿企业生产开采零事故。

2.3 完善煤矿生产开采安全管理规章制度

在煤矿生产开采过程中,为了便于安全工作管理,需要将煤矿生产开采工作进行细化,从而有效将生产开采责任落实到每一个人。从而能做好在煤矿生产开采安全管理工作,各级安全管理工作负责人在进行安全检查工作过程中,一旦发现安全隐患,需要及时上报并做好安全防护措施,及时解决煤矿生产开采存在的安全隐患,以有效避免煤矿生产开采安全事故的发生[4]。此外,一旦发生煤矿生产开采安全事故,可以根据安全管理规章制度,对安全工作的责任人员进行处罚。在此基础上,需要加强煤矿生产开采安全管理规章制度执行力度,只有如此,才能有效促进煤矿安全生产开采。

3 结语

综上所述,随着在煤矿企业发展过程中,煤矿企业安全引起社会各界重视,煤矿“一通三防”有效解决了煤矿生产开采安全问题,在煤矿井实施“一通三防”技术中,需要注意煤矿井通风管理要点、煤矿井防瓦斯管理要点及煤矿井防煤尘管理要点。此外,为了更好地促进煤矿生产开采工作顺利开展,使得生产开采工作员工安全得到保障,需要在煤矿“一通三防”未来发展过程中,重视专业技术人才培养、煤矿井科学安全管理及完善煤矿生产开采安全管理规章制度,从而建立一个完善的安全管理体系,使得煤矿生产开采安全工作得到有效的保障。

参考文献

[1]金保忠.试论金凤煤矿“一通三防”安全管理措施及发展趋势[J].中国高新技术企业,2014(35):137-138.

[2]崔松涛,李v飞.煤矿“一通三防”安全管理工作质量提升路径探索[J].科技创新与应用,2016(31):154.

篇6

1.在目标上具有很强的实效性

企业行政管理的根本目的是,通过性质有效的管理手段,合理利用和调配企业的各种资源,使其发挥效果最大化。其着眼点在于充分调动企业员工的创造性和工作积极性,并全力为其提供保障服务,提高企业经济效益,从而推动企业发展壮大。

2.在管理架构上具有很强的层级性

对企业内部不同的组织机构而言,决策层和执行层是其中两个重要的层级。在这两个层级之中,行政管理部门主要起到一个对上传企业员工工作成效、意见建议,对下传达企业决策层意志和思路,从中发挥服务协调和监督的作用。

3.在具体应用中具有很强的时效性和灵活性

企业行政管理工作的方法需要及时的传达和反馈企业在人、财、物、产、供、销等生产经营活动中的调节意志,并且通过执行——回馈——调整——执行的这样的操作过程,来减少执行过程的时问滞后。同时,企业行政管理也具有很强的灵活性,它需要经常进行一些变革、变通,来满足企业发展的实际需要,跟上企业管理的节奏。

二、影响企业行政管理效率的主要因素分析

1.工作作风

在这种企业行政管理过程中,具有很强的家长制、人身依附等封建主义的影响,严重削弱了企业行政管理系统的活力和效率,极大挫伤了企业员工的积极性,对企业民主化决策、科学化管理也造成了严重的负面影响。同时,也使企业行政管理偏离了服务的轨道,而是突出了管理,这种脱离实际、不讲实效的工作方式极大影响公司效益。

2.运行效率低下

有些行政部门的领导缺乏科学的工作态度和方法,没有一个完整的实施工作计划,严重浪费了企业资源;还有些企业行政管理部门为了显示自己的存在,与公司业务部门争锋吃醋,闹内讧,更有甚者,利用本部门在对对公司资源支配上的优势和便利,为部门或个人谋取私利,严重危害了公司和其他员工的利益,对公司的正常运营造成了影响。

3.规章制度不健全

有些企业虽然制定了一些企业行政管理规章制度,但是这些制度不够完善或者还只停留在书面,并没有很好的执行。因为规章制度不健全,导致企业内部员工出现矛盾纠纷,互相扯皮推诿的情况时有发生;尔争我夺,辩论不休;或遇事不议,或久议不决,或决而不行,或行而不果,导致内部矛盾重重,办事效率极低。

4.行政管理人员素质欠缺

一些管理人员不了解、不熟悉本企业的业务工作,出现了“该管的不管甚至没管好,不该管的脱离实际”这种现象;企业行政管理部门制定的规章制度无法推行或根本不能推行,其它部门对行政管理部门不信任、反感和排斥。由于行政人员对其它业务部门发触,不愿意和业务部门打交道,导致行政部门对其它部门的工作接触越少,就越不了解,管理就越脱离实际;反过来,行政管理越脱离实际,就越受各部门的排斥。

三、提高企业行政管理效率的对策分析

1.建立合理的行政管理模式

合理的企业行政管理要有符合企业内外特点的组织机构,进而保证企业有关决策能得到迅速贯彻,达到行政管理目标。首先,按规范化要求,适当调整企业行政管理部门,按实用性和科学性的原则合理建立行政管理系统;强化企业行政管理部门的企业管理职能,将“行政口”与“企管口”合而为一,要将一般企业的“企业管理部”的职能注入企业行政管理部门,强化其企业管理职能。

2.引进科学的企业管理方法

主要是引进科学的目标管理、绩效评估、成本核算等方法。通过将企业管理讲求投入和产出、讲求成本核算的精神引入企业行政管理之中,提高企业行政管理人员的责任感,同时还可以科学地衡量管理人员的工作业绩,有利于提高行政效率。

3.建立完善的企业规章制度

行政效率的提高,加强行政管理法规的建设非常关键。企业要健全必要的工作制度,以法律和规章制度的形式促进行政效率的提高,建立健全和认真执行行政部门的各项管理制度、岗位责任制度、工作程序以及一系列规范化表格、图表等,从而建立起行政部门的法治秩序。

篇7

金融管理的可持续发展决定着金融行业的发展方向和金融机构能否实现利润最大化的经营目标的实现,坚持金融管理的科学发展,全面促进金融机构和金融行业的可持续发展是避免金融危机,促进金融机构科学、规范、依法发展的重要发展战略。解决困扰金融管理科学化、规范化、现代化与金融机构利润最大化之间的矛盾,必须在金融管理中深入贯彻和落实科学发展观,坚持金融管理的可持续发展,建立健全科学、规范、严格的金融管理体系,全面落实金融管理各项规章制度,从金融管理的无序、盲目扩张向可持续发展转变,对金融管理实现事前的预防、事中的管理、事后的完善,实现金融管理的资源配置优化、管理流程明确、分工合理、职责分明、运行高效、科学规范,以金融管理的可持续发展,促进经济社会的全面、可持续发展。因此,如何满足金融管理的可持续发展需要,成为金融管理的发展方向,是否有利于全面促进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地发展,是否有利于不断提高金融管理的水平是衡量金融管理可持续发展成败的关键因素。

二、金融管理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性分析

金融行业对社会经济的发展有着巨大的推动作用,随着经济社会的全面发展和经济全球化的来临,金融行业对全球经济的影响力达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金融行业的逐利性决定了金融行业发展存在着极大的风险,金融危机成为金融管理的头号死敌,而金融危机的影响日益扩展到全球经济发展领域,美国次贷危机、亚洲金融危机、巴西金融危机等金融危机的爆发,对世界经济产生了严重的冲击。因此,全球金融界对金融行业的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性的人是越来越深刻,金融管理的可持续发展被提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金融管理的可持续发展科学发展观对金融行业的客观要求,经济社会的发展在各个层面上都离不开金融行业的资金支持,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同样需要金融管理的可持续发展,就要求金融管理必须针对金融行业的具体条件,打破传统的金融管理思维模式,以可持续发展的观点科学对待金融管理中可能出现的诱发金融危机的因素,从不同层面多视角、多角度地剖析困扰金融管理可持续发展的障碍,进行认真的比对分析,找出金融管理中困扰金融行业资金良性循环的主要矛盾和问题,剖析产生这些问题的原因,创新金融管理思路,在认真探寻金融管理发展规律的基础上,全面促进金融管理的可持续发展,谋求整个金融行业利润的最大化。要善于抓住金融管理可持续发展中的关键节点,努力开创金融管理的新局面。竭尽全力掌握经济运行过程中金融管理可持续发展的客观规律,在金融管理实践中按照金融行业发展规律全面改进金融管理措施,善于总结金融管理可持续发展过程中好的经验和做法,认真总结和吸收世界金融管理发展成熟的、经过金融危机考验的管理方式,不断更新金融管理理念,以世界金融发展中总结提升出的先进理论指导金融管理的实践,在金融行业内部建章立制,完善管理流程的基础上,针对金融行业发展的外部环境建立健全利于金融管理可持续发展的机制体制,保障金融管理的经济成果和社会效果。实现金融与社会、金融与经济、金融与环境保护的全面、协调发展。

三、金融管理可持续发展的具体措施

(一)建立健全运转协调的法人治理机构,全面落实现代企业管理制度

建立健全运转协调的法人治理机构,全面落实现代企业管理制度是实现金融管理的可持续发展在金融管理机构保障方面必须采取的措施。对金融管理可持续发展起决定作用的就是金融行业的法人治理机构,法人治理机构是金融管理的大脑和神经中枢,金融行业是否建立现代企业管理制度,法人治理机构是否运转协调,能否适应金融行业发展的内部管理需求和外部发展环境的有效协调,直接决定着金融行业的有序扩张和健康发展。运转协调的法人治理机构有利于金融管理各项措施的全面落实,有利于给金融机构带来巨额的利润,实现金融机构资金的良性循环、资产的保值和增值。现阶段,由于我国正处于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的转型期,又受到经济全球化的影响,国民经济的发展基础相对薄弱,抵御市场风险和金融危机的能力相对较弱,资金市场的运行尚不规范,民间高息借贷、食利者阶层的出现严重影响了金融管理的健康发展。在这样的外部环境下,金融行业更应该排除干扰,认真进行法人治理机构的健全和完善,规范市场运作和金融管理行为,不断提高金融管理的现代化程度和金融管理的水平,促进金融管理的全面、可持续发展。

(二)不断优化金融管理内外部环境,为金融管理的可持续发展提供支撑

不断优化金融管理内外部环境,为金融管理的可持续发展提供支撑是实现金融管理的可持续发展在发展环境保障方面必须采取的措施。首先,要实现金融管理的规范化和法制化,中国人民银行、银行业监督管理委员会要制定适合中国国情的金融管理行业规范和管理流程,并监督金融机构严格按照金融管理行业规范和管理流程开展各种金融管理活动,并尝试大力发展小额贷款有限公司、村镇银行、社区银行等多种类型的金融主体,丰富金融机构的构成,逐步开放金融市场,降低金融行业的门槛,规范金融市场行为,使大量有志于从事金融行业的资金拥有者拥有从事金融行业的机会,从而为金融行业注入新鲜的血液和大量的资金,为金融管理的可持续发展奠定良好的基础。其次,要建立健全规范的金融管理体系,建设以中国人民银行为中心,各大商业银行为主体,其他商业银行为补充,小额贷款有限公司、村镇银行、社区银行等小型金融性公司、中小银行为链条的金融机构体系,完善各类金融性机构的管理规章制度和管理流程,大力发展在农村基层和偏远欠发达地区的金融机构的建设,全面促进金融机构的发展深度和厚度,做好金融管理可持续发展的后备力量的储备,确保我国金融管理的良性、健康、科学发展。第三,建立健全金融管理规章制度,并能够严格按照金融管理规章制度进行各种金融活动,建章立制工作是金融管理可持续发展在制度建设方面的重要工作,这是一个长期的、相对灵活的、与时俱进的系统工程,既要从硬件上给予足够的重视,又要在软件上注入大量的精力,有效建立金融管理信息自动化控制平台,实现公共资源的共享。在具体的金融管理实践活动中,严格按照金融管理规章制度办事,将金融管理规章制度落实到金融机构的每一个工作环节和重要节点,实现有章可依的良好局面。第四,加强对金融管理的监督管理,虽然我国的银行业监督管理委员会履行着对金融机构的监督管理职责,但是,由于力量薄弱,监督管理规章制度和监督管理标准、风险控制措施过于程序化,缺乏有效的可操作手段,致使一些金融机构在资金运作过程中存在一些违规行为,给金融管理带来了巨大的风险,制约着金融管理可持续发展的健康运行。因此,必须参照和学习国际金融管理成功的监管经验和监管标准,结合我国金融行业发展的实际,制定切实可行的监管标准和相应的措施,加强对金融管理的监督管理力度,确保金融管理的可持续发展得以实现。

(三)加强精通金融业管理业务、了解经济发展知识的复合型金融管理人才的选用和培训,为金融管理的可持续发展提供充足的人才储备

加强精通金融业管理业务、了解经济发展知识的复合型金融管理人才的选用和培训,为金融管理的可持续发展提供充足的人才储备。金融市场的竞争,其实就是金融管理人才的竞争,我国金融管理复合型人才的缺乏是一项历史遗留问题,要实现金融管理的可持续发展,就必须加强精通金融业管理业务、了解经济发展知识的复合型金融管理人才的选用和培训,大量培训复合型金融管理专业人才充实到金融管理人才队伍中去,为金融管理的可持续发展做好人才储备。

参考文献

[1]刘冰,周晓冬.创新金融管理与服务的对策[J].现代经济信息,2011(17).

[2]郑良芳.“十二五”规划,金融业肩负着历史发展的重任[J].中国农业银行武汉培训学院学报,2011(01).

[3]李富有,窦育民.中国商业银行技术进步的实证分析[J].西安交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06).

[4]贾小雷,刘媛.国外金融产品监管的新动向及其对我国的启示[J].经济研究参考,2011(54).

[5] 吴剑.电子银行发展问题探讨[J].商业文化(下半月),2011(11).

篇8

所谓企业行政管理效率,是指衡量企业行政管理部门及其工作人员,按照企业行政管理有关规章制度,行使行政管理工作职责效果的重要标准,体现在企业行政部门和行政人员的具体执行活动中。提高企业行政管理效率,对确保和推动现代企业运营水平具有重要的作用

一、企业行政管理的特点

1. 在目标上具有很强的实效性

企业行政管理的根本目的是,通过性质有效的管理手段,合理利用和调配企业的各种资源,使其发挥效果最大化。其着眼点在于充分调动企业员工的创造性和工作积极性,并全力为其提供保障服务,提高企业经济效益,从而推动企业发展壮大。

2.在管理架构上具有很强的层级性

对企业内部不同的组织机构而言,决策层和执行层是其中两个重要的层级。在这两个层级之中,行政管理部门主要起到一个对上传企业员工工作成效、意见建议,对下传达企业决策层意志和思路,从中发挥服务协调和监督的作用。

3.在具体应用中具有很强的时效性和灵活性

企业行政管理工作的方法需要及时的传达和反馈企业在人、财、物、产、供、销等生产经营活动中的调节意志,并且通过执行——回馈——调整——执行的这样的操作过程,来减少执行过程的时问滞后。同时,企业行政管理也具有很强的灵活性,它需要经常进行一些变革、变通,来满足企业发展的实际需要,跟上企业管理的节奏。

二、影响企业行政管理效率的主要因素分析

1.官僚主义工作作风

在这种企业行政管理过程中,具有很强的家长制、人身依附等封建主义的影响,严重削弱了企业行政管理系统的活力和效率,极大挫伤了企业员工的积极性,对企业民主化决策、科学化管理也造成了严重的负面影响。同时,也使企业行政管理偏离了服务的轨道,而是突出了管理,这种脱离实际、不讲实效的工作方式极大影响公司效益。

2.运行效率低下

有些行政部门的领导缺乏科学的工作态度和方法,没有一个完整的实施工作计划,严重浪费了企业资源;还有些企业行政管理部门为了显示自己的存在,与公司业务部门争锋吃醋,闹内讧,更有甚者,利用本部门在对对公司资源支配上的优势和便利,为部门或个人谋取私利,严重危害了公司和其他员工的利益,对公司的正常运营造成了影响。

3.规章制度不健全

有些企业虽然制定了一些企业行政管理规章制度,但是这些制度不够完善或者还只停留在书面,并没有很好的执行。因为规章制度不健全,导致企业内部员工出现矛盾纠纷,互相扯皮推诿的情况时有发生;尔争我夺,辩论不休;或遇事不议,或久议不决,或决而不行,或行而不果,导致内部矛盾重重,办事效率极低。

4.行政管理人员素质欠缺

一些管理人员不了解、不熟悉本企业的业务工作,出现了“该管的不管甚至没管好,不该管的脱离实际”这种现象;企业行政管理部门制定的规章制度无法推行或根本不能推行,其它部门对行政管理部门不信任、反感和排斥。由于行政人员对其它业务部门发触,不愿意和业务部门打交道,导致行政部门对其它部门的工作接触越少,就越不了解,管理就越脱离实际;反过来,行政管理越脱离实际,就越受各部门的排斥。

三、提高企业行政管理效率的对策分析

1.建立合理的行政管理模式

合理的企业行政管理要有符合企业内外特点的组织机构,进而保证企业有关决策能得到迅速贯彻,达到行政管理目标。首先,按规范化要求,适当调整企业行政管理部门,按实用性和科学性的原则合理建立行政管理系统;强化企业行政管理部门的企业管理职能,将“行政口”与“企管口”合而为一,要将一般企业的“企业管理部”的职能注入企业行政管理部门,强化其企业管理职能。

2.引进科学的企业管理方法

主要是引进科学的目标管理、绩效评估、成本核算等方法。通过将企业管理讲求投入和产出、讲求成本核算的精神引入企业行政管理之中,提高企业行政管理人员的责任感,同时还可以科学地衡量管理人员的工作业绩,有利于提高行政效率。

3.建立完善的企业规章制度

行政效率的提高,加强行政管理法规的建设非常关键。企业要健全必要的工作制度,以法律和规章制度的形式促进行政效率的提高,建立健全和认真执行行政部门的各项管理制度、岗位责任制度、工作程序以及一系列规范化表格、图表等,从而建立起行政部门的法治秩序。

4.加强企业行政管理人员的素质

良好的个性和心理特征、以及择优决断能力和用人知人善任、协调统筹全局、应变临阵不乱的决策制定能力是对现代企业行政管理人员素养的基本要求。企业要择优使用行政管理人才,建立完善的企业行政管理人才评估体系,从人才学角度,综合运用定量分析与定性分析等科学手段准确做出评价,使得企业员工对企业的发展有综合的清晰的发展轨迹,从而为企业制定的目标而努力。

参考文献:

[1]杨春梅:浅谈企业的行政管理工作方法[J].魅力中国, 2009 (25)

[2]丁玉贞:对企业的行政管理的几点思考[J].时代经贸(学术版),2008 (4)

篇9

国务院于2002年4月11日的《电力体制改革方案》标志着电力体制进入了“打破垄断、引入竞争、厂网分开、主辅分离”的新阶段。电力企业逐步形成了一个在政府监管下的“政企分开、公平竞争、开放有序、健康发展”的体系,并且不可避免的置身于市场竞争的大环境中。必须承认,在电力体制改革后的十多年里,电力企业的发展取得了长足的进步,企业的经营自主权更大,较好的满足了电力企业参与市场竞争与社会化大生产的需求。然而,在政策、制度及管理模式等方面,很多电力企业仍然延续了老的行政管理模式,严重的阻碍了电力企业的行政管理工作的有效性。因此,全面的实现电力企业行政管理改革势在必行。

二、电力企业行政管理的现状

(一)企业行政管理概述

企业行政管理是企业管理和行政管理相结合而产生的,是按照行政渠道管理企业的一系列措施和方案,它不涉及企业具体产品的生产或经营,而为生产(经营)过程提供相应的资源和服务。企业的行政管理和政府的行政管理不同,其更注重内容和实质,并且更直接的与企业效益挂钩。企业行政管理的最终目标就是通过行政管理制度和措施,在企业各部门之间以及与其他企业之间形成良好的关系,保证企业在日常生产经营过程中的有效运转,为企业生产经营目标的实现提供保障。

(二)企业行政管理的主要内容

一般来说,企业的行政管理包含三个内容:一是管理。在处理好企业日常事务,确保企业顺利运行的同时全盘考虑企业的经营理念、管理策略、企业精神和文化建设,为高层决策提供参考。第二是服务。为企业各个部门之间的运转提供后勤保障服务。第三是协调。为公司不同层级部门之间、不同职能部门之间的沟通起到桥梁和纽带的作用。总的来说,企业的行政管理工作可以用十二个字概括,即:搞好服务,管好事务,参与业务。

(三)企业行政管理对企业发展的重要性

首先,有利于提升企业对经济市场的适应能力。当前形势下,企业只有全面的增强自身的行政管理能力才能更好的落实党和国家的各种战略任务与战略思想;只有适应国家战略思想与战略任务才能更好的适应当前经济发展新常态的发展,从而使企业适应经济市场的能力得到有效的提升。

其次,有利于增强企业的核心竞争力。企业的核心竞争力是企业可持续发展能力与科技竞争能力的综合体现;而行政管理工作又为企业的核心竞争力不断提升提供了保障,发挥了关键性的服务作用。

第三,有利于促进企业更为健康的发展。企业通过完善的行政管理工作,可实现与外部的有效沟通,有利于管理层及时的发现企业内部存在的漏洞,同时可以敏锐的感觉到外部经济市场的变化,这对于当前企业适应新常态的发展是非常关键的,可及时的查漏补缺,促进企业健康发展。

(四)电力企业行政管理现状

目前,我国的电力企业体制改革正稳步进行中,随着投入资金量的增加,电力企业迎来了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但是大多数供电企业的发展思路和改革措施跟不上电网建设发展速度,普遍存在着只重视业务不重视管理的观念,没能够充分关注市场的需求,没能及时更新自身的运营机制。虽然目前电力企业已经在一定程度上实现了商业化的运作模式,但是从整体上看,由于绝大多数电力企业都是国有企业,是在计划经济的大环境中形成的,人员的配置以满足企业的生产需求为前提,因此行政部门的定位是作为企业的后勤保障部门存在,企业上下对行政管理工作缺少认同,不够重视。

随着电力企业改革的不断深入,一些企业的管理层逐渐意识到行政管理工作的重要性和必要性,并逐渐形成了以总经理为最高领导,副总按授权分管工作,公司各部门实行部门经理负责制,行政部门作为一个独立的部门行使行政管理工作的网状体系。在这样的情况下,产生了两种极端的管理模式,一种是把行政、人事、财务、工会、企宣、党政工团等事务捆绑在一起,没有主次,不分轻重;另外一种则是把行政工作从中脱离出来,成为单独的后勤保障部门而存在。

三、当前电力企业行政管理存在的问题

(一)行政管理体制不够完善,机构设置不合理

由于很多电力企业仍旧保持着原有的国有企业性质,所以从内部管理这个方面来说,事实上依然未能够摆脱以往计划经济发展的模式,在企业的改革和发展过程中,企业管理人员未能从市场需求出发及时对企业发展模式进行更新和优化,采用更加科学合理的发展方法和管理模式,相反是照搬党政机关管理模式,企业行政管理流于形式;另一方面,企业在发展的过程中过多受到电力主业的影响和干预,这就造成了企业的改革和管理只能够局限在一定的活动范围之内,缺乏必要的自主决策和经营能力。由于企业的行政管理部门不具备必要的创新意识,没能够时时刻刻去关注市场动向、深入探讨什么样的发展或管理模式能够大力提升企业的经济效益,进而导致了企业行政管理体系的不完善。

由于电力企业所具有的特殊性,我国的电力企业普遍存在着员工众多、分布较广的特点,这也导致了电力企业的各项资源没有得到合理的配置与利用的情况,行政机构各部门以及各个环节的工作设置没有做到科学合理,导致一部分部门或环节产生了重复的现象,在处理一些重大事项时,会出现企业在发展和管理环节受阻、各项信息不及时不准确等情况。另外就是审批程序较为繁杂,将时间过多的消耗在请示和汇报上,也造成了行政效率低下。

(二)工作定位存在偏差

理的作用认识的不同导致了对社会乃至企业内部对行政部门的定位不清、分工不明,行政人员疲于应付领导交办的各类杂务,有的甚至仍旧将管理重点放到管理具体事务上,例如:收发文、办公室管理等具体的细节管理工作,根本没有精力和能力把工作做精做细,更勿论创新。

由于前文所述的两种管理模式普遍存在于电力企业的行政管理中,对行政管理含义有什么样的理解呢。行政管理,从字面意义上可以看出其有着管理功能,但仅仅只拥有管理功能是不够的。真正的行政管理还应该在企业发展和管理过程中起到服务和协调的作用,这当中管理就好比人的躯干部分,协调就好比人的中枢神经部分,而服务就好比人的大脑部分。行政管理不是只在企业的日常工作中协助领导做事,还需要在企业的各个环节为企业领导出谋划策、当好参谋的角色。行政人员不但要充分履行“服务”和“协调”的职责,还要将二者进行科学合理的分配,在日常工作中不是仅仅负责为领导传达命令或为领导完成任务上,还要在企业管理的各个环节做好沟通与协调工作。

(三)行政管理的规范化建设亟待加强

一个企业行政管理的顺利开展离不开企业的各项规章和制度,而如何才能够提升企业行政管理的工作效率,充分发挥行政管理的作用,那么一套完善合理的规章制度是不可缺少的,在企业行政管理开展过程中需要有制度可依。但是在我国电力企业的行政管理规章制度中普遍存在着下面两个特点:首先是缺乏健全的行政规章制度。有很多电力企业的行政管理制度都是沿用的多年之前的,这样的规章制度是不可能与现代电力企业发展相适应的;其次是企业的各项规章制度的实行不具备有力的监督。很多电力企业的各项行政管理规章制度仅仅停留在表面上,其目的只是为了应付上级部门的检查,很少从企业的实际情况出发去真正遵循各项规章制度。再次是电力企业部门结构不合理,这给行政管理工作造成了诸多的问题。比如企业的考核制度不完善、晋升和奖惩制度不科学、没有建立起必要的竞争机制,这导致行政管理部门的多项规章制度不能得到有效落实。

分析出现此类现象的本质,仍旧为计划经济管理思想在作怪,导致电力企业行政管理的重点失位,没有在总体、宏观的层面上实现对电力企业有效的行政管理,同时电力企业行政管理工作过多的围绕一些细节进行管理,在很大程度上也是电力企业行政管理制度不够完善的体现。

(四)业务多元化,依托主业明显

电力企业在经过多年的发展和积累之后已经逐步形成了多元化发展的模式,在产业发展过程中涉及到其它各个产业领域,与此同时,电力企业多元化发展过程中同时也增加了许多风险。并且在电力企业的长期发展过程中过多受到计划经济体制的影响,再加上电网垄断保护的存在,在产业发展以及定位的过程中,始终未能摆脱过度依赖内部市场的情况,缺乏足够的服务意识,销售网络尚不健全,所以在市场经济中面临着严峻的考验。

四、提升电力企业行政管理的改革有效性的相关对策

(一)选择合理有效的行政管理模式

在高速发展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下,电力企业的相关管理者需要充分结合快速发展的市场,提升管理意识,真正将行政管理工作重视起来,建立起科学化和规范化的行政管理模式,大力弘扬创新精神,不断开发新的模式来应对快速变化的市场环境。当前我国电力企业的行政管理模式已经被实践证明不适应当代经济发展的需要,因此必须根据电力企业实际需求与电力企业行政特点,选择出科学合理的电力企业行政管理模式,建立起一套科学完善的管理模式,充分发挥行政管理的职能作用,使其能够真正为电力企业发展和管理作出贡献。与此同时还需要引入必要的监督机制,可以专门设立一个监督部门来履行监督职能,保障行政管理工作能够正常运行,维护企业行政管理工作的不断前进,努力提升我国电力企业行政管理效率。

(二)建立健全企业规章制度,优化设计行政组织机构

企业行政管理工作的顺畅进行在于设置科学有效的管理制度以及组织结构,在电力企业发展和管理过程中要选择与企业发展相适应的组织机构,确保完成行政管理的既定目标。想要做到规范化和科学化就必须要先精简部门,降低管理成本,提高管理质量。要明确各部门和岗位的职责权利,增强行政管理部门的企业管理职能,使行政管理部门的工作能融入到各业务和部门的工作中,充分发挥自身的协调作用,让各部门、各岗位之间能够在良好的协调下处于健康的运作状态。

行政规章制度是企业行政管理工作顺利实施的前提,一套科学完善的规章制度对促进企业行政管理工作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因为它能够有效提升行政管理工作效率。电力企业需要充分结合自身需求,从实际情况出发,建立起符合企业自身的制度和规范,以制度的形式来保障行政管理工作的有效实施。另外,针对行政规章制度执行不力的问题,电力企业则应以企业法规的形式强制企业员工执行这些规章制度,对不严格执行规章制度的部门或者是个人要进行严厉的处罚,坚决不能存在姑息的状况,因为只有保障了企业制度的权威性,才能够让各部门和员工严格遵守企业规章制度,才能从根本上来提升企业行政管理的效率。

(三)充分的联系实际,开展电力企业行政管理工作

电力企业行政管理必须要朝着提升企业经济效益而努力,必须要反对为了管理而进行管理的工作模式;必须要将工作落实到实处,工作要讲究成效;必须要大力提倡勤俭节约,反对铺张浪费;必须要从电力企业自身发展情况出发对各项管理办法进行合理选择,所有工作都要本着电力企业的利益为首要原则,坚决反对墨守成规、因循守旧。

此外,需要重视电力企业内部文化的建设,努力培养和提升电力企业行政管理工作人员的凝聚力和责任感,从根本上提升管理人员的道德素质和职业素质,促使他们能够以身作则,坚决遵守电力企业的各项规章制度。

(四)构建科学合理的电力企业员工激励制度

众多实践表明,在科学合理的激励制度下,员工工作积极性将会更高,给企业带来效益往往远远超过给其的奖励。因此,构建科学合理的电力企业激励制度是非常重要的。首先,要建立起科学合理的薪酬制度,科学合理的薪酬制度才能够让员工感受到自身的付出与收获是成正比的,进而激发员工的积极性和创造性,从而提升工作效率。其次,适当的设置激励办法,激励政策能够有效提升员工工作热情,进而更好的服务于企业,其主要内容包括现金奖励、股权奖励等,一套科学的激励体制应该是充分结合了精神奖励和物质奖励的。科学合理的激励方式能够从根本上对企业管理者甚至是员工进行激励,力争能够让企业利益和员工的个人利益实现最大化,进而达到双赢的局面。

五、结束语

篇10

1行政管理概述

行政管理工作人员以及整个部门在企业内部运行过程中,对规章制度的落实情况、行政管理措施的执行力度等就是衡量企业行政管理效率的重要因素。

11特点

第一,层级性。现代企业经营中,两个主要层级存在于内部,即决策层和执行层。而行政管理部门位于两个层级之间,在运行中,需要对决策层制定的策略、经营战略以及发展目标进行传达,通过各种行政管理措施,指导执行层高效完成企业决策和目标;并在这一过程中增加对执行层工作人员思想的了解,对执行层工作中的态度、意见等进行总结并向决策层进行汇报。在这一过程中,行政管理部门充当着协调企业高层和基层关系的工作,同时也对企业各个层级的运行状态进行监督。[1]

第二,实效性。行政管理工作的有效开展,有助于企业更加高效、充分地利用内部资源,提升生产效率和产品质量。行政管理措施有助于激发职工的潜能,为企业实现技术创新奠定良好的基础,更重要的是,通过行政管理措施,能够有效提升职工工作积极性,促使其在全身心投入到工作中时,为企业创造更多的经济效益。

第三,灵活性。企业经营过程中,资金利用、原材料供应、产品营销等一系列环节之间是紧密联系的,要想提升企业的生产效率,就必须确保各个环节能够实现有效的信息流通,而行政管理部门就负责对相关信息进行调节,从而实现对企业生产经营整个流程的优化。[2]因此,行政管理工作的灵活性至关重要,只有这样,才能够促使企业更加有效地应对市场经济的变化,提升自身的综合竞争力。

12功能

第一,有助于提升企业适应市场的能力。通过有效的行政管理工作,企业调配内部各项资源的能力、各个部门之间的沟通能力都有所提升,在这种情况下,企业可以更加灵活地面对市场经济的变化,更加高效地展开生产经营活动。

第二,有助于提升企业综合竞争力。近年来,现代企业在经营发展中,需要面对来自国内和国外两大市场的激烈竞争。在这种情况下,企业要想实现可持续发展,就必须在经营中努力实现技术创新、管理创新,从而为消费者提供更加优质的服务。在这一过程中,就必须将企业行政管理工作的服务功能充分发挥出来,为企业经营理念和模式的转变创造可能,同时通过对职工的监督、激励和引导,促使职工在积极主动参与工作时,实现技术的创新,最终为企业综合竞争能力的提升奠定良好的基础。

第三,有助于企业实现可持续发展。现代企业经营的最终目标就是实现可持续发展,要想实现这一目标,必须通过行政管理工作,为企业构建良好的内部经营环境,同时帮助企业有效识别外部环境以及市场风险,在提升企业规避市场风险能力的基础上,为企业实现可持续发展奠定良好的基础。

2现代企业开展行政管理工作中的缺陷

21缺乏健全的行政管理规章制度

行政管理工作的落实是以健全的规章制度为基础的。然而,现代企业经营中却一定程度上缺乏健全的行政管理规章制度。部分企业在对相关规章制度进行制定的过程中,完全照抄大型企业的制度,行政规章制度同企业实际运行特点明显不符,导致行政管理工作?能被削弱;还有部分规章制度在落实的过程中,力度明显不足,执行力度过低。

22没有合理的行政管理模式

行政管理模式不合理主要体现在没有对行政机构进行科学设置上。现阶段,我国部分现代企业在设置行政管理部门时,部门内部结构过于复杂,工作人员对各项行政管理措施的理解不统一,因此管理力度被削弱,企业决策也无法快速、准确地进行传递,企业行政管理的功能没有充分发挥出来。

23行政管理工作理念落后

现代企业行政管理工作在开展的过程中,受传统行政管理理念的影响相对严重,这集中表现在行政管理部门将对基层职工的监督当作工作中的重点。[3]通过家长制式的管理,严重削弱了职工的工作积极性。而行政管理工作的激励职能、信息沟通职能等都没有充分地发挥出来,导致科学化管理无法在现代企业中充分体现,对企业长期发展产生了阻碍作用。

24行政管理工作人员综合素质有待提升

行政管理工作人员的综合素质对行政管理工作效率具有直接影响。然而,从我国现代企业整体上来看,行政管理工作人员的综合素质呈现出参差不齐的特点,甚至还有部分行政管理工作人员并没有对自身工作岗位的职责产生深刻的认知,对自身工作的重要性理解也不够深刻,在这种情况下,其开展日常工作的过程中,就严重缺乏针对性,降低了行政管理工作的效率。同时,企业经营中制定的规章制度也无法得到落实,内部各部门之间的信息流通无法达到顺畅的效果,最终降低了企业整体管理质量,制约了企业综合竞争力的提升。

3现代企业提高行政管理效率的措施

31实现工作的制度化和程序化

制度建设是企业提升行政管理工作效率的基础,健全的工作制度,可以指导行政管理措施的有效落实,也为相关事物处理工作提供依据。值得注意的是,制度建设,可以一定程度上约束行政管理工作人员,促使其更加明确自身的工作内容、工作职责和义务。通过完善行政管理工作制度,现代企业就可以利用绩效考核和目标管理等措施,对行政管理工作人员的表现做出客观、科学的评价,从而有效指出行政管理工作中的不足,为工作人员改进工作方法和理念奠定良好的基础。

值得注意的是,现代企业在积极完善行政管理规章制度的过程中,必须做到从现阶段企业发展的实情出发,提升相关制度内容的科学性、合理性和可行性;同时还应当积极构建严格的监督制度,企业领导在工作中,应给予行政管理工作高度的重视,并加大对行政管理部门的监督力度,确保行政管理人员能够严格遵守相关制度来落实相关行政管理措施,从而提升行政管理效率。[4]因此,在对行政管理规章制度进行制定的过程中,这一制度的可行性是关键,缺乏可行性的行政管理工作,不仅不利于行政管理工作的落实,还会扰乱企业的正常运行秩序;同时,相关规章制度不仅应当将行政管理工作人员的监督、管理职能体现出来,还应当促使行政管理工作的沟通职能、信息传递职能被充分地激发出来。

32构建科学行政管理工作模式

现代企业在创新行政管理工作模式时,应坚持“坐标”原则。即企业运行中,内部各个机构都必须明确掌握自身在未来一段时间内的运行目标以及应当履行的义务,同时行政管理部门应将自身的指导职能充分发挥出来,通过沟通、监督以及激励等措施,同企业内部各个机构建立紧密的联系,从而更加高效地将企业决策层制定的发展战略下达到各个机构,并通过互相合作,提升企业生产经营效率。

值得注意的是,现代企业在积极对行政管理模式进行创新的过程中,必须从自身发展的实际出发,对现阶段企业的行政管理工作中的缺陷进行明确的掌握,并通过引进先进的信息技术等措施,构建全新的行政管理运行模式,才能够有效弥补传统行政管理工作中的缺陷,将新型行政管理工作的职能充分发挥出来。同时,规范化是行政管理工作模式创新和构建的基础,只有规范的行政管理流程,才有助于行政管理职能的全面发挥。

33转变传统行政管理理念

现代企业在积极落实行政管理工作的过程中,必须转变传统的行政管理工作理念,在发挥行政管理监督职能的基础上,还应当将行政管理工作的激励职能、沟通职能等全面发挥出来,从而实现对职工积极性的调动、对企业决策的快速传递。在这一过程中,现代企业可以加大对信息技术的应用,促使信息化成为行政管理工作的一大特点。例如,在对ERP软件进行应用的背景下,实现自动化行政管理办公,确保行政管理工作随时随地地开展,提升效率。

34提高企业行政管理工作人员素质

行政管理工作人员的素质对企业行政管理工作效率具有直接影响,在这种情况下,现代企业必须加大对行政管理工作人员的培养力度:

第一,企业决策层应给予行政管理工作以高度的重视。只有企业领导在工作中意识到行政管理工作以及行政人员专业素质的重要性,才能够严抓行政管理工作质量,严格要求行政管理人员,促使相关工作人员不断努力提升自身的专业素质和综合素质,从而不断壮大企业行政管理队伍,为高效开展行政管理工作奠定良好的基础。

第二,为行政管理工作人员提供学习平台。在对行政管理工作人员素质重要性产生高度认知的基础上,企业应加大资金投入,通过多种形式提升行政管理人员的专业素质。[5]例如,在日常运行中,应定期聘请专业人才来企业进行讲座,引导行政管理人员积极进行学习;同时同其他企业行政管理部门建立紧密的联系,通过互相学习,不断提升自身行政管理工作人员的素质;定期对行政管理人员的理论知识、执行能力等进行考核,确保行政管理人员可以应用理论与实际相结合的方式,切实提升工作效率,确保企业运行中,各项资源得到灵活、及时的调配,促使企业创造出更多的经济效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