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鳝的功效与作用范文

时间:2023-03-15 22:01:40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黄鳝的功效与作用,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黄鳝的功效与作用

篇1

1、黄鳝肉营养价值甚高,鳝鱼中含有丰富的DHA和卵磷脂,它是构成人体各器官组织细胞膜的主要成分,而且是脑细胞不可缺少的营养。

2、它所含的特种物质鳝鱼素有清热解毒、凉血止痛、去风消肿、润肠止血等功效,能降低血糖和调节血糖。对痔疮、糖尿病有较好的治疗作用。脂肪含量极少,是糖尿病患者的理想食品。鳝鱼含有维生素A比较高,维生素A可以增进视力、促进皮膜的新陈代谢。

(来源:文章屋网 )

篇2

露蜂房30克,60度以上白酒200毫升,广口瓶1只。将露蜂房浸没于酒中,盖紧瓶盖,2周后即能使用。牙痛发作时,撕下一小块用酒浸泡过的露蜂房塞于牙痛处咬紧牙,夜间放入嘴中过夜,第2天就不痛了。

江苏南京孙永顺

国家药典委员会副研究员白晓菊点评:

牙痛是一种常见疾病。其主要表现为牙龈红肿、遇冷热刺激痛、面颊部肿胀等。牙痛大多由牙龈炎和牙周炎、龋齿(蛀牙)或折裂牙而导致牙髓感染所引起。中医认为牙痛是由于外感风邪、胃火炽盛、肾虚火旺、虫蚀牙齿等原因所致。露蜂房为胡蜂科昆虫大黄蜂的巢,或连蜂蛹在内的巢,味甘、性平,有毒,归胃经。具有攻毒杀虫、祛风止痛的作用,可用于治疗龋齿牙痛。

值得注意的是,从中医辨证论治的角度讲,露蜂房仅对外感风邪、胃火炽盛所致的牙痛有一定的疗效。治疗牙痛同时应注意口腔卫生,养成早晚刷牙,饭后漱口的好习惯。宜多吃清胃火及清肝火的食物,如西瓜、荸荠、芹菜、萝卜等,同时应保持大便通畅。

香桂粉治儿童遗尿

取丁香、肉桂各适量,共研成粉,用白酒调匀。敷于洗净、抹干水分的肚脐眼中,纱布盖上,胶布固定,第2天早起时去掉,一般使用2次即可痊愈。

新疆石河子徐远风

南京中医药大学儿科教授郁晓维点评:

遗尿又称尿床,是指5周岁以上的孩子睡中小便自遗,醒后方觉的一种病症。遗尿的发生多与膀胱和肾的功能失调有关,其中尤其以肾气不足、膀胱虚寒为最多见。

丁香味辛、性温,归脾、胃、肾经,主治中焦虚寒、下元虚冷。肉桂味辛、性温,无毒,有温中健胃、暖腰膝之功效,主治腹冷、气胀。白酒具有辛温、易发散的作用。丁香、肉桂、白酒同用,温阳散寒的力量得到加强,所以能治疗膀胱虚寒的遗尿症。

肚脐,中医称为神阙,中药敷脐可借经络之气,直达病所,并具有吸收快、安全可靠、无创伤、无不良反应等特点,尤其适用于服药困难,又怕针灸的孩子。

蒲公英茶治疗浅表性胃炎

蒲公英10克磨成末,用纱布包紧放入茶杯中,再用沸水冲泡,当茶饮,每日数次。

湖南何希文

成都中医药大学蒲昭和副研究员点评:

中医认为,蒲公英有清热解毒之功效。近年研究发现,蒲公英还有抗幽门螺杆菌及保护胃黏膜作用。临床应用也证明,单味蒲公英治疗胃炎、胃溃疡均有效,但更适用于“胃热”患者。胃热主要表现有:烧心、胃胀痛、吐酸苦水、口臭、小便黄等。

治面神经麻痹(歪嘴)奇方

取黄鳝1条,麝香适量。割黄鳝喉部,接其鲜血于盆中,加入麝香(30滴鳝血、麝香末0.5克)拌匀,涂于纱布上。将涂有麝香鳝血糊的纱布,贴于面部患处对侧(向左歪贴右、向右歪贴左),用胶布固定。隔3天换药1次,半月后,即可痊愈。

浙江李立启

国家药典委员会副研究员白晓菊点评:

篇3

患有冠心病、高血压、动脉硬化等慢性病的病人,尤其是老年人,不要长期呆在冷气环境里;患有关节炎的人也不要老在冷气环境里生活。夏季适当出点汗还是很有益处的。

紫苏叶生姜茶

【基本配伍】紫苏叶6克,生姜15克,红茶叶3克,净水250毫升,红糖适量。

【操作要领】生姜洗净切片,加净水烧开后小火煮5分钟,再加紫苏叶煎煮2分钟,倒入放有红茶叶的容器内加盖略焖即可(喜甜味者可在煮时加红糖)。

【成品特点】辛香微辣,茶色红醇。

【基本功效】受到风寒后,或感冒喷嚏初起服用,达到表汗祛风邪的作用。

【服用注意】服用后出汗注意避风。

【药膳点评】如已感冒,由表开始入里,则应就医或加用抗病毒等感冒药。

藿佩绿豆汤

【基本配伍】绿豆100克,血糯米50克,藿香、佩兰各6克,薄荷3克。

【操作要领】绿豆、血糯米分别加水蒸至熟透备用;藿香、佩兰、薄荷煎汁备用;吃时将绿豆、血糯米盛入碗内,加凉开水和适量藿佩薄荷汁,调味即可。

【成品特点】清香爽口。

【基本功效】清热防暑,温中散寒。

【服用注意】中暑或暑天受寒凉后感冒时可减去薄荷,加用中成药“正气片”等。

【药膳点评】藿香、佩兰与薄荷均含芳香类物质,可开水略煎即可取汁。隔顿服用,注意保鲜和食品卫生。

黄芪鳝鱼羹

【基本配伍】黄鳝400克,黄芪15克,姜10克,盐3克,味精2克,淀粉15克,麻油5毫升,料酒10毫升。

【操作要领】黄鳝活杀,去内脏及头骨,用清水洗净,切成小段,开水浸泡去血腥和黏液,过凉水,再冲洗干净待用;将黄鳝段、黄芪、姜片放入锅内,加清水、料酒,大火煮沸后再转小火煮30分钟;去黄芪渣,加盐,加水淀粉勾芡,放入味精,淋上麻油即成。

【基本功效】补中益气,补脾摄血。

【药膳点评】民间认为“小暑黄鳝赛人参”,有“夏季肥嫩、春秋细嫩、冬季脆嫩”之说。

西洋参炖乌骨鸡

【基本配伍】乌骨鸡1只(约750克),西洋参10克,玉米须20克,酒15毫升,姜5克,葱10克,盐5克,味精3克,胡椒粉3克。

【操作要领】玉米须洗净,用清水煮15分钟取汁待用;乌骨鸡去内脏洗净;在瓦罐或砂锅内放入乌骨鸡,加葱、姜、酒、玉米须汁、西洋参、清水,大火烧沸,文火煮35分钟,出锅前加入味精和胡椒粉即成。

篇4

赵先生的疑问是有一定道理的,但恕笔者直言,他夫人关于“秋补”的观点是不妥的。

“清补”与“清淡”是有差异的

清淡,顾名思义,即饮食以“素、淡”为主,如冬瓜、瓠瓜、黄瓜、丝瓜、萝卜、青菜、芹菜、茼蒿菜等。这些蔬菜,虽说也有一定营养,但一个人若长时间食用,减肥或降血压、降血脂等是可以的,但若靠它“滋补”可就成问题了。

清补,即在秋季给予机体一定的补养。我们知道,秋季,因气候干燥炎热的缘故,人们最容易出现口干舌燥及火气较大、心慌胸闷等不适症状,如果在这个季节采取一些“清补”,即可能避免这些症状。一句话,就是在补养的同时兼解热除燥的功用,以对抗秋天干燥的气候。尤其老年人,因为舌面上的味蕾减少,嗅觉细胞更新缓慢,加之燥热引起机体的一系列生理改变,会使食欲进一步减退。如果饮食过于清素、清淡,反而会引起没有食欲。况且,对于老人及儿童以及身体虚弱及运动量较大且出汗较多的人,一味进食蔬菜和瓜果,清淡是清淡,可人体蛋白质和脂肪的摄入就会不足,势必会削弱机体的抵抗力,达不到补养的目的,也许会导致机体的免疫能力下降,引起一系列营养不良性的疾病。

可见,饮食“清淡”对减肥及降血压、降血脂等是可以的,但对不需减肥且身体需要营养的人则是错误的。为此,正确的做法是,在这个季节里,应适当多吃点鸭肉、鱼及泥鳅、黄鳝等。鸭有补虚清热、除湿解毒、滋阴养胃、利水消肿等功效。现代营养学认为,鸭肉含蛋白质、脂肪、碳水化合物、钙、磷、铁、B族维生素等,这些都是人体必需的养料。鸭肝还可治疗贫血、夜盲症等。值得注意的是,鸭皮含脂肪和胆固醇较高,高脂血症和冠心病的人应少吃或不吃。其次,鱼不仅味道鲜美,且营养价值极高,其蛋白质含量高达20%左右,同时还含有丰富的核黄素、硫胺素、尼克酸、维生素D、钙、磷等。

还有就是泥鳅,又称鳅鱼、鳗尾泥鳅,是一种属于鳅科动物的小型鱼类,肉质十分细嫩,味道极其鲜美,且营养也十分丰富。据科学研究测定,泥鳅的可食部分每100克含蛋白质9.6克,远比一般的鱼、肉类高,人体所需氨基酸如赖氨酸等的含量更高。同时,泥鳅含有大量的维生素之类,如维生素B1的含量就比鲫鱼、黄鱼,虾类高3~4倍,维生素A、C的含量也比其它鱼类高。泥鳅还含有多种有益于人体健康的元素,据测定,每100克泥鳅肉中含钙28毫克、磷72毫克、铁0.9毫克。难怪许多食客将泥鳅推崇为餐桌上的珍馐,并誉为“水中人参”。正因为泥鳅的性味甘,平,有滋阴清热、补中益气、祛湿解毒之功用,因此,人们常把泥鳅作为防治消渴、阳痿、时疫发黄、小儿盗汗、痔疾、疥癣及皮肤瘙痒症的佳品。另外,鳝鱼,也称“黄鳝”,质细嫩味鲜美,营养价值高。中医认为,鳝鱼性味甘、温,入肝,脾、肾经。具有补脾益气,除湿理血,强筋骨的功效;适应于体虚乏力、风寒湿痹、产后淋沥、下痢脓血、痔疮、臁疮等症。现代医学研究,用鳝鱼中含有的“黄鳝鱼素”,分离出“黄鳝鱼素A”与“黄鳝鱼素B”;这两种物质具有显著的降血糖作用和恢复正常调节血糖的生理功能作用。但注意的是,死鳝鱼可将所含组氨酸转变成组胺,具有毒性,不可食用。此外,多吃猪瘦肉、海产品、豆制品等,也可起到一定的清补作用。如果能在中医师的指导下,取西洋参1~2克,泡开水代茶喝,可起到一定的扶正气,降火,生津液,除烦倦等作用。也可将党参、黄芪、当归,甘草、陈皮等中草药放在一些食物里炖汤服用,也可达到很好的清补。

现在再说一说什么叫底补。底补,又称引补,通俗地说就是从秋天“补”为冬天进补打基础。老年人及体虚或患有慢性病的人,因年老、体虚及身体欠佳的原因,不能承受进补之品,进补后易引起消化不良,进而则影响吸收功能。这种“虚不受补”或“病不受补”的情形,可在秋季就开始纠正不良体质,服食某些性味平和的补品,逐步调整人体脏腑功能,使人体慢慢适应冬季的严寒气候,为冬令进补“垫底”,从而达到调理身体,增强体质,提高自身抵抗病邪的能力。秋季“底补”以食补为宜。可食用芡实、山药、大枣、龙眼肉、核桃肉、百合、莲子等性味平和的滋补品。打“底子”时,可重点选用黄芪、红枣、花生仁加红糖炖服,以调整脾胃功能。其中,芡实是人们喜爱的滋补品,营养丰富,易于消化,具有健脾益胃、祛病强身之功效。可用芡实炖牛肉食用。多食山药也很有益处。山药有补益气血、健脾补肾和调整脾胃的作用。体质较虚的人,亦可适当多吃一些瘦猪肉、牛肉、鸡蛋、豆浆、红枣等,此类食品有扶正祛邪功效。亦可在中医师的指导下,适当服用生晒参或西洋参,以补气生津、健脾安神。同时,风湿病是体弱年老者在冬季的多发病,凡由肝肾亏虚、气血不足、寒湿痹阻引起者,如能在秋季服用独活寄生丸以扶正祛邪,则能在冬季拒外邪于体外,慢性支气管炎与支气管哮喘等症,为肺。肾两虚之病,冬季寒冷时常使咳嗽,气喘加剧,如能在秋季服用蛤蚧大补丸或肾气丸,并食用核桃肉等,以补肺益肾纳气,则可减轻在冬季的发作。一句话,“底补”搞好了,在此基础上,再服补药便可增加滋补效力。当然,这样的“补”应以“清补”为主,既可达到“补”又可达到“除燥”的作用,可谓“一箭双雕”、“一石二鸟”。

赵先生,您弄明白“清补”与“底补”的意思了吗?清淡不完全等同于清补,而“清补”科学合理就是最好的“底补”。秋季“底补”科学合理,冬令进补再合理科学,那么,这“补”也就补得对头,补得“锦上添花”。

附:药膳三则

芝麻粥

原料:芝麻50克,粳米200克,蜂蜜50克。

制法:先将浸泡好的粳米洗净,放入水锅内慢火熬煮,待米“开花”以后,将炒好的芝麻研成细末与蜂蜜同时拌入米粥内,稍煮一会儿即可食用。

功效:此粥有滋养肝肾、润燥滑肠、强身健体及延年益寿的作用,适用于五脏虚损、脱发、头目眩晕、皮肤干燥、大便燥结等患者食用。

鸭粥

原料:雄鸭净肉200克,粳米200克,葱白4克。

制法:(1)将鸭肉切成细末,粳米淘洗干净。(2)先将鸭肉末,加水适量,葱白用小火焖制,再加粳米煮制稀粥即可食用。

功效:适用于身体虚弱、骨蒸潮热及一切水肿等患者食用。

参芎鳝鱼丝

原料:鲜鳝鱼片250克,净青笋丝100克,川芎汁水12克,党参汁水25克,泡红海椒丝15克,色拉油75克,料酒25克,胡椒粉2克,味精2克,水豆粉10克,精盐4克,生姜丝15克。

制法:(1)将鲜鳝鱼片洗净,切成二粗丝,拌上适量精盐;将水豆粉、党参汁,川芎汁味精、胡椒粉、料酒、精盐调成汁水待用。

篇5

“小暑大暑,上蒸下煮”,小暑的到来,意味着即将进入三伏天。此时,天气炎热,人体出汗多,消耗大,养生保健一定要注意补充体力,解热防暑。民间在这个时节素有吃三宝——黄鳝、蜜汁藕、绿豆芽的习俗。

1、食新(食辛)

过去民间有小暑“食新”的习俗,即在小暑过后尝新米,农民将新割的稻谷碾成米后,做好饭供祀五谷大神和祖先,然后人人吃尝新酒等。据说“吃新”乃“吃辛”,是小暑节后第一个辛日。城市一般买少量新米与老米同煮,加上新上市的蔬菜等。

2、黄鳝

俗话说,“小暑黄鳝赛人参”,各地经典菜肴几乎都有以黄鳝为原料的。黄鳝生长在水岸泥窟之中,最滋补、最味美的莫属小暑前后一个月的夏鳝鱼。另外,这个时期往往是慢性支气管炎、支气管哮喘、风湿性关节炎等疾病的缓解期,根据冬病夏治的说法,此时用黄鳝滋补更能起到补中益气、补肝脾、除风湿、强筋骨的作用。

3、绿豆芽

炎炎夏日,烹制一道绿豆芽菜肴可以清热解毒、利尿除湿。同时,绿豆芽的热量很低,而水分和纤维素含量较高,可促进肠蠕动,具有通便的作用,是人们公认的夏季瘦身佳品,也是便秘患者的健康蔬菜,对食道癌、胃癌、直肠癌患者也有良好的食疗价值。

健康提示:虽说绿豆芽的食用价值高,但食用起来也颇有讲究。绿豆皮不要随便去掉,要知道,这层不起眼的绿豆皮具有比绿豆还要强的清热解毒功效。另外,绿豆芽性偏寒凉,吃多了容易损伤胃气,因此,慢性肠炎、脾胃虚寒、慢性胃炎者不宜多吃。不过烹调时配上一点姜丝或椒丝,或是搭配些偏温的香菜、韭黄,就能很好地中和掉它的寒性了。

4、莲藕

不少朋友曾有过这样的体验:每到夏天,稍不注意,就会流鼻血,去医院也查不出什么问题,医生只是叮嘱道:多吃点莲藕就可以了。果真没过多久,问题自然消失了。其实,这里边也存在着一定的因果关系,在空气干燥、补水又不足的时候,常吃莲藕可以凉血、滋阴、清热,解决流鼻血这种麻烦可以说是小菜一碟。对老年人来说,夏藕更是补养脾胃的好食材。此外,莲藕也是高血压、肝病、食欲缺乏、缺铁性贫血、营养不良者的保健食物。

5、黄瓜+煮鸡蛋

山东有的地方吃生黄瓜和煮鸡蛋来治苦夏,入伏的早晨吃鸡蛋,不吃别的食物。

6、吃饺子

伏天民谚有“头伏萝卜二伏菜,三伏还能种荞麦”,“头伏饺子,二伏面,三伏烙饼摊鸡蛋”。头伏吃饺子是传统习俗,伏日人们食欲不振,往往比常日消瘦,俗谓之苦夏,而饺子在传统习俗里正是开胃解馋的食物。

7、吃面

伏日吃面习俗至少三国时期就已开始了。《魏氏春秋》:“伏日食汤饼,取巾拭汗,面色皎然”,这里的汤饼就是热汤面。《荆楚岁时记》中说:“六月伏日食汤饼,名为辟恶。”五月是恶月,六月亦沾恶月的边儿,故也应“辟恶”。伏天还可吃过水面、炒面。所谓炒面是用锅将面粉炒干炒熟,然后用水加糖拌着吃,这种吃法汉代已有唐宋时更为普遍,不过那时是先炒熟麦粒,然后再磨面食之。唐代医学家苏恭说,炒面可解烦热,止泄,实大肠。

篇6

木耳拌黄豆芽清炖香菇蒸三菇爆炒三鲜荷叶茶芹菜炒鳝片

首选食材:黑木耳

属性 味甘、性凉

功效 养血驻颜、清涤肠胃

存放 干燥、阴凉处

挑选 以色泽纯正、朵大肉厚、大小均匀、水发性好的春木耳为佳

中年以后最易发生动脉粥样硬化,早期病理变化是胆固醇和脂质沉积于动脉内膜中层,并可由主动脉累及心脏的冠状动脉及脑动脉、肾动脉,从而引起管腔狭窄、血栓形成甚至闭塞,导致有关器官的血液供应发生障碍。其主要致病因素是脂肪代谢紊乱和神经血管功能失调。治疗方法主要在于调整脂肪代谢和神经血管功能。适当的体力活动、少吃动物性脂肪和不吸烟为重要防治措施。此外,该病还有动脉中层硬化和小动脉硬化等形式。

对于早期的动脉硬化病患者,大多数患者几乎都没有任何临床症状,都处在隐匿状态下潜伏发展。对于中期的动脉硬化病患者,大多数患者都或多或少有心悸、心慌、胸痛、胸闷、头痛、头晕、四肢凉麻、四肢酸懒、跛行、视力降低、记忆力下降、失眠、多梦等临床症状,不同的患者会有不同的症状。冠状动脉粥样硬化者,若管径狭窄达75%以上,则可发生心绞痛、心肌梗死、心律失常,甚至猝死。

木耳拌黄豆芽

原料:黄豆芽300克,水发黑木耳200克,香油、精盐、味精各适量。

用法:黄豆芽洗净,放入沸水锅中,焯至断生,不能焯烂,以保持脆嫩,捞出;黑木耳择洗干净,切丝,放入沸水锅中焯透、变脆。黄豆芽和黑木耳丝均放入盘内;再放香油、精盐、味精等拌匀食用。

功效

黄豆芽性凉味甘,有清热利湿等功效,可用于治疗胃中积热、水肿疼痛、小便不利诸症。黑木耳性平味甘,有补气益智、活血润燥、凉血止血等功效,可用于治疗动脉硬化、高血压、冠心病等症。

青炖香菇

原料:鲜香菇150克。

用法:先将香菇洗净,去根,放入炒锅内,加入植物油和精盐炒过后,再加入适量清水,用文火煎煮成汤。

功效

香菇营养丰富,味甘,性平,有降脂作用,可防治动脉粥样硬化。此汤适合高血脂、高血压、动脉硬化及冠心病患者食用。

蒸三菇

原料:水发口蘑、水发平菇、水发草菇各100克,香菜5克,黄酒15毫升,味精2克,精盐4克,豆油15毫升,白糖5克,高汤适量。

用法:将口蘑去杂,洗净,下入沸水锅内焯一下捞出,放入冷水中浸泡;平菇、草菇均去杂洗净。香菜洗净,剁两刀。将平菇、口蘑、草菇同放入炖盅内,加入高汤、精盐、白糖、黄酒、味精、豆油,盖上盅盖,上笼蒸半小时,取出,撒上香菜即成。

功效

活血化瘀,降脂降压。

爆炒三鲜

原料:芹菜250克,玉米笋150克,香蕈20克,植物油、食盐、调料各适量。

用法:先将香蕈泡好,芹菜择洗干净,切成段与玉米笋一同入锅,以植物油爆炒,待熟时加上调料,翻炒几次即可。

功效

调中开胃,降压祛脂。

荷叶茶

原料:干荷叶60克,生山楂、生薏苡仁各10克,花生叶15克,橘皮5克,茶叶60克。

用法:上药共为细末,沸水冲泡代茶饮。

功效

活血化瘀,降脂减肥。

芹菜炒鳝片

原料:黄鳝120克,西瓜翠衣 (西瓜皮)150克,芹菜180克,姜、葱、蒜茸各少许。

用法:黄鳝活宰,去肠脏、骨、头,洗净,用沸水焯去血腥,切成片,西瓜翠衣洗净,切条;芹菜去根、叶,洗净,切段,全部放入热水中焯一会,捞起备用。起锅下麻油,下姜、蒜茸及葱炒香,放入鳝片,炒至半熟时放入西瓜翠衣、芹菜翻炒至熟,调味,勾芡,略炒即成。

篇7

孕妇为何易得痔疮

新妈妈得痔疮有两种情况:一种是原本有旧疾,怀孕后复发了;另一种是怀孕后新长的。怀孕后静脉内的压力升高,血管弹性降低,又因增大的子宫压迫盆腔的血管,使腿部、外及直肠等处的静脉血不能通畅地返回心脏,这就使直肠下段和周围的静脉充血膨大而形成痔疮。另外,孕期胃肠道蠕动减慢而出现便秘、排便困难、腹内压力增高,也是促使痔疮发生的原因。

痔疮经常反复出血,日积月累,可导致贫血,出现头昏、气短、疲乏无力、精神不佳等症状,这不但影响孕妇自身的健康,也影响胎儿的正常发育,易造成发育迟缓,低体重,甚至引起早产或死亡。内痔或混合痔发展到一定程度可脱出外,由于痔块不断变大和脱出,以至孕妇在行走、咳嗽等腹压稍增时,痔块即能脱出,无法参加活动,使妊娠后期的妇女增大了精神和体力的负担。 由于腹腔压力逐渐增加,尤其在妊娠晚期,不少孕妇出现双下肢水肿,上下静脉扩张、淤血加重,最后在自然分娩过程中用力屏气,使腹压急剧上升,导致痔疮水肿、外翻、脱出或嵌顿,难以还纳,给产妇带来极大的痛苦,甚至影响到整个产褥期和产假的身心健康。孕妇得痔疮的几率和危害都远远大于一般人群,无论是对孕妇自身还是腹中的胎儿来说都相当危险。

痔疮本身不会影响到孕妇和胎儿,但是怀孕后期会加重痔疮病情,给治疗带来困难,增加肉体上的痛苦,因此最好在孕前及时治疗。

首先要养成良好的饮食习惯。孕妇日常饮食中应多吃新鲜蔬菜水果,尤其应注意多吃些富含粗纤维的食物,也要多吃些粗粮,如玉米、地瓜、小米等等。孕妇应该注意不吃或少吃辛辣刺激性的食物和调味品,同时还要养成多饮水的习惯,最好喝些淡盐水或蜂蜜水。

其次,要养成良好的排便习惯。孕妇要养成定时排便的好习惯。排便时间要相对固定,一般可定在某一次进餐后为好。排便习惯一旦形成后,不要轻易改变,到排便的时间,即使无便意也要坚持如厕。但每次蹲厕所时间一般不要超过10分钟。如果一次排不出来,可起来休息一会儿再去。千万不要蹲在厕里看书、看报,反而增加腹压和周围血流的压力,导致痔疮或加重痔疮。

此外,还要适当进行一些体力活动和保健。孕妇应防止久坐不动,提倡适当的户外活动。适量的体力活动可增强体质,促进肠蠕动而增加食欲,防止便秘。每日早晚可做两次缩肛运动,每次30~40遍。这样有利于增强盆底肌肉的力量和周围的血液循环,有利于排便和预防痔疮。还可经常做按摩来改善局部的血液循环,方法是:排便后先用温水清洗局部,再用热毛巾按压,按顺时针和逆时针方向各按摩15次。

饮食调理

痔疮初起时,主要依靠饮食调理,不吃辛辣食物,如胡椒、花椒、生姜、葱、蒜等,以及油炸的食物,少吃不易消化的东西,以免引起便秘,可多吃富含膳食纤维的蔬菜和水果,如马齿苋、芹菜、白菜、菠菜、木耳、黄花菜以及苹果、香蕉、桃、梨、瓜类等。要多饮水,最好早晨起来后喝一杯淡盐水或蜂蜜水。这样可避免便秘,减少硬结粪便对痔静脉的刺激。遇有便秘时还可多食一些含植物油脂的食品,如芝麻、核桃等。

提肛运动和按摩

并拢大腿,吸气时收缩,呼气时放松。如此反复,每日3次,每次30下,以增强骨盆底部的肌肉力量,有利于排便和预防痔疮发生。

按摩部位有两处,即和腹部。大便后用热毛巾按压,按顺时针和逆时针方向各按摩15分钟,改善局部血循环;腹部按摩取仰卧位,双手在下腹部按顺时针和逆时针方向各按摩15次,每日早晚各进行一次,有利于排便,防止便秘,有利于痔疮的好转。

改变生活习惯

早晚可散步、做体操,平时卧床休息时可将骨盆部抬高20-25厘米。避免久坐、久站,适当增加休息。手纸宜柔软洁净,内痔脱出应及时托回。也可进行收缩运动,每天早晚各做一次提肛运动,每次30下,可以加强肛周组织的收缩力,有助于肛周组织的血液循环。定时排便,养成良好的排便习惯,如厕时不读书看报。

熏蒸治疗

如果担心外用药对胎儿的影响,准妈妈可以试试中药祛毒汤坐浴或湿敷。其方法是把祛毒汤加热后倒入盆中,孕妇蹲坐于盆上进行熏蒸。或是用棉球或纱布蘸祛毒汤敷于患处,每天2~3次,每次20分钟,即可有效缓解痔疮。

药物治疗

当孕妇患痔疮出现出血症状时,可使用含有复方角菜酸酯成分的栓剂,直接放入。该成分是海洋生物提取物,不会对胎儿造成影响。如果是感染引起脓肿,可用中药十味金黄膏直接涂在脓肿处,它的成分为黄连、黄柏、大黄等。

如果处形成了裂口、创面,则可使用促进创面愈合的藻酸钙敷料,一天敷两次即可。使用上述药物时,除了复方角菜酸酯,其他的药只能涂抹于痔疮表面等外皮肤,而不能直接放入中。

对于大家常用的痔疮膏,孕妇则要谨慎使用。因为,痔疮膏由麝香、牛黄、珍珠等药物组成。其中,麝香有活血散结、止疼和催生下胎的作用,药理研究表明,麝香还对子宫有明显的兴奋作用,孕妇使用后容易发生流产或早产。因此,孕妇选用痔疮膏时,最好不要选用含麝香成分的。

这些方法虽然相对安全,但也应在专科医生的指导下进行,不能自己擅自用药,以免引发意外。

①姜汁猪血菠菜

菠菜300克,姜25克,猪血100克,酱油15毫升,香油3毫升,精盐2克,醋、味精、花椒油各少许。将菠菜带根洗净。切成约5厘米长的段,于滚开水中焯2分钟后取十,沥去水分,装盘抖散。猪血洗净切片后先人热油锅爆炒,熟后取出与菠菜混匀。姜去皮,洗净后捣烂取汁。待菠菜,猪血凉后加入姜汁和其他调料即可。佐餐食。功效生津补血,降血压,通肠利便,解酒毒。适用于便秘,痔疮,高血压等症。

②米醋煮羊血

羊血200克,醋、精盐各适量。将羊血切小块,加入醋1碗煮熟,以精盐调味,食羊血。功效化淤止血。适用于内痔出血,大便下血等症。

③清蒸黄鳝

黄鳝250克,植物油、精盐各适量。将黄鳝占肠杂洗净,切段,加植物油、精盐调味,隔水蒸熟。佐餐顿服。功效补虚损,通血脉,祛风湿。适用于痔疮及痔疮出血等症。

④白糖炖鱼肚

色肚25克-52克,白砂糖50克。将鱼肚和白砂糖同放沙锅内,加水适量炖熟。每日服1次,连续服用。功效补肾益精,止血消肿。适用于痔疮。

⑤木耳柿饼汤

黑木耳6克,柿饼、红糖各50克。将上3味同置锅中,加水适量,煮汤。每日服1剂,连服5-6日。功效活血祛瘀。适用于痔疮,痔核初发,黏膜淤血,瘙痒不适,伴有异物感,或轻微出血,疼痛等症。

⑥绿豆糯米猪肠

绿豆60克,糯米30克,猪大肠300克。先将猪大肠洗净,绿豆、糯米用水浸泡半小时,然后把绿豆、糯米灌入猪大肠内并加水适量,肠两端用线扎紧,放砂锅内加水煮2小时左右即可。隔日1次,连服7~8日为1个疗程。功效补中养气,清热解毒,通便止痢。适用于湿热下痢,便血,痔疮初起,脱肛等症。

篇8

为了增强孩子的免疫力,要注意食物多样化,荤素搭配要合理。在食物选择上可考虑增加一些瘦肉、鱼、鸡鸭肉、鸡蛋、牛奶、豆类及其制品、各类新鲜蔬菜与水果,同时要注意适合孩子的体质,避免太热或太凉的食品。

秋季饮食从夏季过渡而来,又要向冬令饮食转变,因此,晚秋可以适当进补,但要以食养为主。可适量给孩子吃一些含维生素B、维生素E丰富的食物,如花生、腰果、杏仁、核桃等,以健脑补脑。适当食用一些清热生津、润肺止咳的食物,如莲藕、萝卜、南瓜、莲子、银耳、桂圆、黑芝麻、红枣、核桃、蜂蜜、梨、苹果、荸荠等。

此外,秋天比较干燥,容易引起孩子口、鼻、皮肤等部位的干燥,或出现上火现象,故不宜选择太多热性食物,要少吃辣椒、大葱、生姜、大蒜等刺激性食物,煎炸食品也要少吃,以免伤阴助燥。所以在烹饪食物时应多采取炒、汆、烧、炖等方法,多补充一些汤水。平时多让孩子喝白开水,少食用各种市场兜售的饮料。

下面推荐几道秋令食补的菜肴,爸爸妈妈不妨一试。

五彩荤素酸丝

主料:

云丝豆腐干100克、茭白100克、胡萝卜100克、莴笋100克、瘦猪肉150克、鸡蛋2只

辅料:

少许淀粉,黄酒、镇江醋、白糖、精盐、味精、麻油各适量

制法:

1.茭白、莴笋去皮洗净,入沸水汆熟,捞起切成细丝。

2.胡萝卜去皮洗净,切成细丝。

3.云丝豆腐干洗净,入沸水汆熟,切成段。

4.瘦猪肉入沸水煮沸,加葱、姜、黄酒少许,文火焖至六成酥,捞起切成细丝。

5.鸡蛋打匀,调入少许淀粉,铁锅内加少量精制油,倒上一半蛋液,转动锅子使之摊成蛋皮饼,继续用小火加热成蛋皮起锅。如此制作两张大蛋皮,分别切成细丝。

6.将各细丝一一装入盆内,将调料按口味均匀浇在丝上。食用前再淋上麻油拌匀即可。

小提示:

1. 茭白不要太酥,摊蛋皮最好用平底锅或不粘锅。

2. 各丝宜切得细,长短基本一致。酸甜要适合孩子口味。

菜肴特点:

生脆微酸,色彩纷呈,有荤有素,搭配合理。

水果奶汁鲈鱼

主料:鲈鱼1条(约500克)、苹果50克、梨150克、青豌豆50克、鲜山楂50克

辅料:淀粉100克、鸡蛋1只、淡奶20克、糖25克、盐2克、胡椒粉少许、白醋20克、番茄酱50克、油50克

制法:

1.鱼洗杀好后,在鱼身两面划上斜刀片,然后洒些盐、少许胡椒粉。

2.鸡蛋打匀,将鱼放入,蘸上蛋液,再放入干淀粉中拍上粉,然后放到热油中炸成金黄色取出装盘。

3.苹果和梨削皮后切丁,山楂洗净后去核并掰成两半,青豌豆入沸水用旺火煮熟,捞入冷开水中急冷后沥干备用。

4.另取锅入油,放入番茄酱,待炒出红油时再放入水及已切成丁的水果、山楂等,待熟后再加糖、盐,然后加入白醋、淡奶,用淀粉勾芡后加入少许热油,将汁浇在鱼身上即成。

小提示:鱼要炸脆。

菜肴特点:

糖醋味配入水果,能使甜酸中带有果香,有助味作用;奶汁、糖醋的结合使菜肴色泽更柔和,味道更香醇,孩子就更喜欢啦!

什锦山药八宝鸭

主料:

光鸭1只(约重1500克)、栗子10只、白果20只、通心莲20粒、花生仁50克、水发香菇5枚、瘦猪肉50克、糯米250克、新鲜山药500克

辅料:

香葱15克、八角茴香2颗,黄酒、酱油、白糖、味精各适量

制法:

1.去鸭内脏并洗净;糯米淘洗干净、沥干;栗子、白果去壳,连同花生仁用沸水泡后去衣,鸭肫、瘦猪肉、香菇各切丁,与莲心、花生仁、糯米共8样加酱油、糖、葱末、味精拌匀,放入鸭肚中,用棉线将开肚处缝合。

2.鸭置烧锅中,加清水及酱油、茴香,用旺火煮沸,加黄酒,改用中火煮沸半小时,然后加入大块新鲜山药,用大火再煮半小时后,用小火焖熟,然后加盐、糖、味精即成。

小提示:

1. 糯米不要放得太多,连其他7物一起,共约占鸭肚1/2为宜。

2. 煮时水要浸没鸭身,煮沸后不能用文火;酱油加少量即可。这样,煮沸1小时后剩汤不多,汁稠味鲜咸。

菜肴特点:

鸭肉香酥滑嫩,八宝饭糯软可口,“八宝”口味各异,满口生香,山药酥软,有健脾、补肺肾之功效。中秋佳节,用来招待宾客再恰当不过了,而且烹饪过后,家里香气四溢,很能激起孩子的食欲哦。

芦笋白煮蛋盖交饭

主料:芦笋750克、鸡蛋3只、米饭300克

辅料:

精制油适量、盐和味精少许、淀粉20克

制法:

1.将芦笋掰成1寸长的小段,较老的部分可用刀削皮后再掰。芦笋的皮不要弃去,洗净后可以熬水当茶喝,有清热排毒之功效。

2.将新鲜鸡蛋大头处用针打一小孔,然后放入已沸腾的开水中煮5分钟,用冷水冷却后去壳待用。

3.起油锅,将芦笋放入油锅翻炒片刻,然后加小半碗冷水,加盖焖煮至香气外溢,去盖后加适量盐和味精并勾芡即成。

4.将适量米饭装入浅盆内,将一个鸡蛋和1/3芦笋浇在饭上,吃时将蛋黄与米饭拌匀后食用。

菜肴特点:

此盖交饭是从德国友人处学得的,制作方法简单,但营养丰富,口味极佳。饭后可以喝些用芦笋老根和外皮熬出的水。此款菜肴适合早秋食用,具有清热排毒的功效。

红烩牛肉膏

主料:牛肉300克、猪肉100克、鸡蛋2只、洋葱100克

辅料:

植物油30克、酱油5克、精盐3克、砂糖25克、番茄酱25克、淀粉30克、葱姜水15克、鲜汤60克、黄酒5克

制法:

1.将牛肉、猪肉洗净,除去筋膜,斩成肉酱。加盐、鸡蛋、葱姜水、黄酒、淀粉,用筷子朝一个方向拌匀,待拌出黏性后,将肉糜放进涂过油的盘子里,用手抹平后直接放入沸水锅蒸25分钟,待冷却后取出切成小块。

2.炒锅烧热,倒入植物油,将切成细丝的洋葱煸透煸软,加少许水后加盖焖煮至香气外溢,揭盖加入番茄酱,待熬出红油时加鲜汤、砂糖、精盐、酱油、肉酱,大火烧开后,转小火焖烧15分钟,用漏勺捞出装盆。余下汁水用大火熬至稠浓,浇在肉膏上即成。

小提示:

牛肉膏蒸熟后,要冷却透了才能切成小块,否则易碎。

菜肴特点:

色泽红亮,口味咸甜鲜美。牛肉膏极嫩,适合孩子食用。牛肉含蛋白质高,是孩子生长发育所必需的营养品之一。洋葱能健胃杀菌,可提高孩子的抗病能力哦。

小链接:适合秋季食用的食物

1.百合:有补肺润肺、清心安神、消除疲劳和润燥止咳的作用。

2.莲子:既能祛余暑,又能滋补强身,是秋天适时补品。

3.山药:健脾补气,适合脾虚儿童食用。

4.白扁豆:初秋,用白扁豆煮粥或煎汤服用,可消余暑、化暑湿、健脾胃、增食欲。

5.藕:生藕,能清热生津止渴;熟藕能健脾开胃益血。故有“暑天宜生藕,秋凉宜熟藕,生食宜鲜嫩,熟食宜壮老”的说法。

6.黄鳝:入秋食鳝,不但补益力强,对人体血糖还有一定的调节作用,烧鳝段、清炖鳝段、炒鳝丝、黄鳝粥等均可。野生黄鳝为宜。

7.栗子:有健脾养胃、补肾强骨的作用。

篇9

中医还有“燥易伤肺”的说法,而“肺燥”是秋季就医时患者听到最多的名词。因此,秋天养生,最重要的就是润肺。

干燥环境易伤肺

肺脏受伤,多有咳嗽。秋之咳嗽,常为干咳无痰或胶痰难咳,谓之“燥咳”。

鼻乃肺之窍,鼻干燥于秋后尤为常见,喉、咽也分别是肺的门户和肺气之通道,秋燥袭击,往往会导致咽干、口燥、音哑等不适。肺又外合皮毛,秋季出现的皮肤干涩、皲裂,甚至毛发不荣,都和秋燥有关。

可通过具有滋阴润燥、灌溉脏腑等功效的中药,来弥补秋燥对身体的伤害,减少甚至避免干燥的发生,如西洋参、百合、玉竹、沙生、麦冬、天冬、黄精、桑葚等。

秋季润肺要加强运动

参加体育锻炼可强健肺脏功能,如散步、做体操、舞剑、打拳、做气功等,其中气功效果尤佳。

拍肺功:每晚临睡前,坐在椅子上,身体直立,两膝自然分开,双手放在大腿上,头正目闭,全身放松,意守丹田,吸气于胸中;同时抬手用掌从两侧胸部由上至下轻拍,呼气时从下向上轻拍,持续10分钟;最后用手背随呼吸轻叩背部肺俞穴数十下。

呼吸功:晚餐后两小时,选择室外空气清新之地,先慢步走10分钟,然后站定,面对明月,两脚分开与肩同宽,两手掌相搭,掌心向上,放于脐下3厘米处,双目平视,全身放松,吸气于两乳之间,收腹,再缓缓呼气放松,持续半小时即可。

饮食要以滋润为主

秋季养生以肺为先,故饮食以滋阴为宜,要少食辛辣之品,如辣椒、生姜、生葱等。

少吃辛辣味的食物是要防止肺气太盛。中医认为“金克木”,即肺气太盛会伤肝,故在秋天要多吃酸味的食物。酸味入肝,可增加肝脏功能,以抵御过剩的肺气侵入。

根据这一原则,秋季人们一定要控制食用辛辣的食物,以达到滋阴、润肺、防燥的目的。适合秋季食用的食物有很多,如山药、白扁豆、藕、黄鳝、栗子、胡桃、花生等。

秋季前期用于温燥的饮食养生要以清热滋润为主。应坚持“两粥一汤”的饮食方法,即早晚餐食粥,午餐喝汤,粥汤的内容可有所不同。

在煮粥时加些切碎的梨块,有生津止渴、滋阴润燥、止咳化痰的作用,适合秋季干咳少痰、失眠多梦者食用。煮粥时加些发好的银耳,可滋阴润肺、养胃强身,适合身体虚弱、高血压、血脂异常及慢性支气管炎者食用。羹汤类则以西红柿蛋汤为佳,蛋白质及维生素丰富并有利于消化吸收。

润肺宜吃哪些果蔬

天气渐渐转凉,但夏季的余热并没有完全的消退。气温仍有些高,加之天气极不稳定,时雨时晴,有时还会出现“秋老虎”的酷热天气。中秋以后天气就渐渐干燥起来,人体很容易出现皮肤干裂,口干咽燥、咳嗽少痰等秋燥病症。而这时大量上市的水果、蔬菜正好具有滋阴养肺、润燥生津之功效,而且能治疗与肺有关的疾病,是秋季养生的不二选择。介绍几种最常见的秋季润肺宜吃的果蔬:

葡萄

葡萄营养丰富,酸甜可口,具有补肝肾、益气血、生津液、利小便等功效。生食能滋阴除烦,捣汁加熟蜜浓煎收膏,开水冲服,治疗烦热口渴尤佳。经常食用,对神经衰弱和过度疲劳均有补益。

大枣

大枣能养胃和脾、益气生津,中医常用其治疗小儿秋痢、妇女脏燥、肺虚咳嗽、烦闷不眠等症,用途广泛。

柑橘

柑橘性凉味甘酸,可生津止咳、润肺化痰、醒酒利尿,适用于身体虚弱、热病后津液不足导致的口渴、伤酒烦渴等症,榨汁或蜜煎,治疗肺热咳嗽尤佳。

柿子

柿子有润肺止咳、清热生津、化痰软坚之功效。鲜柿生食,对肺痨咳嗽、虚热肺痿、咳嗽痰多、虚劳咯血等症有良效。红软熟柿,有利于缓解热病烦渴、口干唇烂、心中烦热、热痢等症。

萝卜

萝卜能清热化痰、生津止咳、益胃消食,生食有利于缓解热病口渴、肺热咳嗽、痰稠等症,若与甘蔗、梨、莲藕等榨汁同饮,效果更佳。

梨肉香甜可口,肥嫩,有清热解毒、润肺生津、止咳化痰等功效,生食、榨汁、炖煮或熬膏,对肺热咳嗽、麻疹及老年咳嗽、支气管炎等有较好的缓解作用。若与荸荠、蜂蜜、甘蔗等榨汁同饮,效果更佳。

石克华主任门诊时间:

篇10

2、食新。小暑食新,是客家人的一种民俗活动。客家人,即广东、福建、江西、台湾等地原住民的主要组成部分。在小暑过后尝新米,客家人将新割的稻谷碾成米后,做好饭供祀五谷大神和祖先,然后人人吃尝新酒等。据说“吃新”乃“吃辛”,是小暑节后第一个辛日。一般买少量新米与老米同煮,加上新上市的蔬菜等。所以,民间有“小暑吃黍,大暑吃谷”之说。

3、吃六面。在小暑前后还有一个重要节日,即每年农历六月六日举行的“天贶节”。过去人们还讲究要在天贶节吃六种不同类型的面,伏日吃面习俗至少三国时期就已开始了。之所以有这个讲究,跟小暑闷热天气有关,这个时候,多数人都会胃口不好,也是借着这个机会丰富面食品种,让人们多吃主食。《魏氏春秋》:“伏日食汤饼,取巾拭汗,面色皎然”,这里的汤饼就是热汤面。

4、吃三宝。“小暑大暑,上蒸下煮”,小暑的到来,意味着即将进入三伏天。此时,天气炎热,人体出汗多,消耗大,养生保健一定要注意补充体力,解热防暑。民间在这个时节素有吃三宝--黄鳝、蜜汁藕、绿豆芽的习俗。。

5、吃饺子。伏天民谚有“头伏萝卜二伏菜,三伏还能种荞麦”,“头伏饺子,二伏面,三伏烙饼摊鸡蛋”。头伏吃饺子是传统习俗,伏日人们食欲不振,往往比常日消瘦,俗谓之苦夏,而饺子在传统习俗里正是开胃解馋的食物。而且这一天吃到的饺子多是素馅,爽口的蔬菜包裹着荞麦的清香,有效改善了人们食欲不振的情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