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诗词范文

时间:2023-03-30 19:13:30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古代诗词,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古代诗词

篇1

何谓悼亡诗?“抚存悼亡,感今怀昔之诗也。”[1]“悼亡”本指对亡者的哀悼之意。但在我国古代,并非所有悼念亡者的诗都能称之为悼亡诗。自西晋潘岳首先以“悼亡诗”为题,抒发追悼亡妻的伤逝之情后,悼亡诗才成为了特指悼念亡妻的诗,从此作为历史过程中文人们约定俗成的界定。所以,应将悼亡诗“视为夫妻间丧偶后,生者哀悼亡者的诗篇”。[2]

既然悼亡诗词取材于伤逝亡妻的主题,那么就决定主宰其间的是一种感伤之美。死者与世长辞,生者的悲哀却缠绵不去,故以天下至语写天下至情!悲哀的情感贯穿于字里行间,以寄托诗人不能排遣的感伤。

一、抚今追昔,以内心哀婉的悲情和妻子高贵的品格渲染其感伤美。

悼亡诗词的感伤美,首先源于夫妻间共同生活中所产生的鹣鹣深情。恩爱夫妻,本该白头偕老,可亡妻的现实又是诗人不能不接受的,于是抚存感往,巨大的悲痛从作者的心底涌出,使得作品染上了一层浓郁的悲彩。如江淹《悼室人》之六:“牕尘岁时阻,闺芜日夜深。流黄夕不织,宁闻梭杼音。凉霭漂虚座,清香荡空琴。蜻引知寂寥,蛾飞测幽阴。乃抱生死悼,岂伊离别心。”;又如李商隐《房中曲》:“忆得前年春,未语含悲辛。归来已不见,锦瑟长于人。今日涧底松,明日山头檗。愁到天地翻,相看不相识。”诗人们或表达佳人早逝,空留遗迹,独帏凄寂之苦;或抒发追思迷离,呜咽难绝的心绪,其情其境,哀怨动人。

“为文造情不容易,为情造文更艰难”。[3]所以悼亡诗词在情感真挚这一点上,比其它任何诗歌都来得严格,可以说容不得半点虚假。它往往以爱情为经,以死亡为纬,在表现人生爱与死这两种生命的极端情感时,句句带泪,曲曲传情。而贯穿其间的主线,就是作者丧妻后无法排遣的一怀愁绪、满腹心酸。如元稹《六年春遗怀八首》其五:“伴客销愁日长饮,偶然乘兴便醺醺,怪来醒后旁人泣,醉里时时错问君!”悼念亡妻,流泪的应该是诗人自己,可诗人偏偏不写自己伤心落泪,只写旁人哭泣,从旁人的感泣中表现出自己的伤心,以醉里暂时忘却丧妻之痛,写出永远无法忘怀的哀思。其蓄情之深,含情之真,令人赞叹。象这种化解不开,挥之不去的感伤之情,在悼亡诗词中可谓俯抬皆是:元稹《遗悲怀》:“昔日戏言身后世,今朝都到眼前来。”;“诚知此恨人人有,贫残夫妻百事哀。”;纳兰性德《浣溪沙》:“瞬息浮生,薄命如斯,低徊怎忘。”这些读之令人喉喧气塞的悲妻诗行,是作者丧妻后心灵伤痛的自然流露。一首首悼亡诗词,就如同一个个喷射口。诗人郁结于胸,无法排遣的悲伤,在字行间得到渲泄、转移、疏导。使人“一读则改容,再读则泪下,三读则断肠矣”[4],其打动人心的魅力,正源于它所独具的感伤美。

悼亡诗词都是以一种追悼的形式来表达作者的情感,妻子生前留给作者的恩爱与温馨只能成为美好的回忆。妻子的美丽与贤惠在诗人伤感的思念中显的更加无可替代,往往是“见尽世间妇,无如美且贤。”(梅尧臣《悼亡三首》);“我辈钟情故自长,别于垂老更难忘。不如晨牡兼狮吼,少下今朝泪几行。”(陈祖范《悼亡》)而更有细述者如元稹《遣悲怀三首》:“谢公最小偏怜女,自嫁黔娄百事乖。顾我无衣搜荩箧,泥他沽酒拔金钗。野蔬充膳甘长藿,落叶添薪仰古槐。”;又如王海洋《悼亡》“千里穷交脱赠心,芜城春雨夜沉沉。一官长扬吾何有,却捐闺中缠臂金。”这里作者从生活小事忆起,前者回想当初家境拮据时,妻子勤俭持家,体谅丈夫,粗茶淡饭,却毫无怨言。后者则回忆妻子生前为人大方豪爽,急丈夫好友之所难,不惜将腕上金镯相赠。平凡的锁事,衬托出妻子贤惠、无私的品格,清贫的生活更显出夫妻的患难情深,而诗人平和的叙述,却充满了对贤妻的赞叹与怀念。

陈寅恪说:“韦氏(元稹妻韦丛)不好虚荣,微之(元稹字)尚未富贵,贫贱夫妻,关系纯洁。”[5]正因如此,元稹才会在《离思五首》中吟出:“曾经沧海难为水,除却巫山不是云。取次花丛懒回顾,半缘修道半缘君。”这样的千古名句来表达妻子韦丛在他心中无可取代的位置,从而更加渲染了诗歌的感伤之美!二、触景生情,睹物思人,以眼前的凄凉景致和妻子的生前旧物衬托其感伤美。

触景生情是我国古典诗词常用的表现方法之一。触景生情,即先有景,而后生情,情与景合而为诗。悼亡诗词正是常常通过景物表达情感,赋物以情,移情于景,使景物人情化。这时景物已不再是客观的自然物,而是移入自然物中诗人的自我情感,景物成了诗人悼念亡妻悲凄情感的象征。试看以下作品:李商隐《正月崇让宅》:“密锁重关掩绿苔,廊深阁迥此徘徊。先知风起月含晕,尚自露浓花未开。”;史达祖《过龙门》:“一带古苔墙,多听寒螀,箧中针线早销香。”;沈叔培《山花子》:“碧柳千条露未干,金衣百啭晚风寒。”这里绿苔寒露,晕月晚风,残蝉啼莺,都是渗入作者主观悲情的景物。句句写景,又句句含情,它是作者怀悼亡妻悲伤孤寂心灵的写照,是凄清落寞处境的再现,作者虽未直接言悲说愁,但悲愁之情自见。

悼亡诗词的作者本来就敏感多思,偏又遇上丧妻的人生巨痛,所以眼前之景、触目之物从悲伤的心灵滤出,一切都染上了伤感的色彩,睹物思人的文字比比皆是。如潘岳《悼亡三首》:

“望庐思其人,入室想所历。帏屏无仿佛,翰墨有余迹。流芳未及歇,遗挂犹在壁。”(其一)

“展转盼枕席,长簟竟床空。床空委清尘,室虚来悲风。独无李氏灵,仿佛睹尔容。”(其二)

“茵帱张故房,朔望临尔祭。尔祭讵几时?朔望忽复尽。悲怀感物来,泣涕应情陨。”(其三)

潘岳借助对亡妻故物进行铺叙状写,以表达对亡妻沉痛哀悼之情,感情真挚,读罢不觉泪已湿襟。无怪后人陈柞明夸赞地说:“安仁(潘岳字)情深之子,夫诗以说情,未有情深而语不佳者。”[6]又如李商隐《房中曲》:“玉簟失柔肤,但见蒙罗碧。归来已不见,锦瑟长于人。”;再如梅尧臣《悲书》:“有在皆旧物,唯尔与此共。衣裳昔所制,箧笥忍更弄。”诗人们以悲愁之眼观物,使所见皆愁,即使是美好的景物,在他们的笔下也被摧残、毁损,他们的诗词始终透着一股睹物思人的悲痛之情。因此这不仅仅是外在世界的悲凉,更是作者内心的悲凉。悼亡诗人们正是借眼前景物,渲泄出丧妻后的万念俱灰,其无法掩抑的沉哀茹痛,令人回味不巳。

三、情含事中,以往昔夫妻间的平凡琐事对比如今人去屋空、孤独寂寥的处境,展现其感伤美。

“望庐思其人,入室想所历。帏屏无仿佛,翰墨有余迹。流芳未及歇,遗挂犹在壁。怅怳如或存,回遑忡惊惕。如彼翰林鸟,双栖一朝只;如彼游川鱼,比目中路析。”(潘岳《悼亡诗》)作者的妻子杨氏已经离他而去,只留下作者独自一人。回想起曾经和妻子的幸福生活,而如今却是人去屋空,如此强烈的对比下不难想像作者在感情上承受着怎样的痛苦。妻子似乎在存亡之间,想象中的形影不断在眼前出现。当诗人从幻想中清醒过来,痛定思痛,就不能不接受冷酷无情的现实---自己已经与妻子阴阳永隔,留下的只是对妻子无尽的思念和自己的孤独!

这种人去屋空的感伤之情,在清朝词人纳兰性德的《金缕衣·亡妇忌日有感》中更显出孤独凄凉,可称之为此中绝唱。一首词,悼尽人间悲情!

“此恨何时已?滴空阶、寒更雨歇,葬花天气。三载悠悠魂梦杳,是梦应久醒矣!料也觉、人间无味。不及夜台尘土隔,冷清清,一片埋愁地。钗钿约、竟抛弃!

重泉若有双鱼寄,好知他、年来苦乐,与谁相倚?我自终宵成转侧,忍听湘弦重理?待结个、他生知己,还怕两个惧薄命,再缘悭。剩月零风里,清泪尽、纸灰起。”

这是作者在妻子亡故三周年的忌日写的一首悼亡词。作者怀念亡妻,表现了沉痛孤寂的心情,写得哀婉凄恻。这首悼亡词以决绝表情深,说妻子魂梦不回,是因她觉得“不及夜台尘土隔”,想结再生之缘,却“还怕两个俱薄命”,又希望死者复生“湘弦重理”,成为连理枝,幽魂相守。整首词充满了孤独之感,格调低沉凄婉。作者对妻子的失去产生的生者徒伤悲,死者长已矣的慨叹用人去屋空、孤独凄凉的情感模式来表达,更显示出作者对妻子的情深,也更加映衬出了作品的感伤之美。诗人们追思往事,最令其悲痛欲绝的是永远失去了妻子的温柔体贴,这一痛苦倾注于笔端,一首首催人泪下的诗词便由此产生了。如元稹《六年春遗怀》其二:“检得旧书三四纸,高低阔狭粗成行,自言并食寻常事,惟念山深驿路长。”全诗仅叙述一件小事,即翻检到亡妻生前曾写给自己的书信,信上妻子淡淡诉说对“并食”而炊的清苦生活早已习惯,唯一惦念的是在外奔波劳顿的丈夫。又如李商隐《悼伤后赴东蜀至散关遇雪》:“剑外从军远,无家与寄衣。散关三尺雪,回梦旧鸳机。”隆冬时节,诗人从军边塞离家远行,旅途中顶风冒雪,自然盼望妻子寄衣御寒,可妻子已逝,还有谁能记挂我的冷暖?追思往

事,诗人们情不自禁地记起妻子曾给予自己的关心温暖,对比眼前孤寂无助的处境,怎能不感慨系之,黯然神伤呢?再如史达祖《寿楼春·寻春服感念》:“裁春衫寻芳。记金刀素手,同在晴窗。谁念我,今无裳。”;邵曾鉴《金缕曲·到家》:“年时握手揩双泪,两相看,千头万绪,从何说起?任是纤腰墉无力,强要瘦扶花倚,强要做,欢颜破涕。”一个由今日的“无裳”,引发对当初的绵绵怀想,一个由往日的生离,抒发今天孑然一身的愁怅,貌似客观平淡的叙述中,包含着诗人对亡妻不能自已的深情。

如果说回忆夫妻共同度过的艰难岁月,使作者对亡妻的贤德更加敬重、赞叹的话,那么回忆夫妻间曾有过的欢情趣事,则更令作者柔肠寸断、痛苦万分。如纳兰性德《浣溪沙》:“被酒莫惊春睡重,赌书消得泼茶香,当时只道是寻常”;“记绣榻闲时,并吹红雨,雕栏曲处,同倚斜阳”;“最忆相看,娇讹道字,手剪银灯自泼茶。”当日夫妻把盏对饮的欢乐,剪灯泼茶的趣事,红雨斜阳的诗情画意...这些令人心醉的情景,在作者的脑海中仍记忆犹新,可情投意合的妻子却撒手而去,作者越是回忆,越是陷人痛苦的深渊无法自拔,内心交织着悲戚、依恋、痛苦等种种复杂的情感,其中悲伤的滋味只有诗人自己心中明白。

四、以梦托情,以虚驭实,借虚幻的梦境返照现实的残酷,深化其感伤美。

篇2

1、转身,一缕冷香远,逝雪深,笑意浅。来世你渡我,可愿?

2、我自是年少,韶华倾负。

3、谁应了谁的劫谁又变成了谁的执念。

4、用我三生烟火,换你一世迷离……

5、尘缘从来都如水,罕须泪,何尽一生情?莫多情,情伤己。

6、人生若只如初见当时只道是寻常。

7、既不回头,何必不忘。既然无缘,何须誓言。今日种种,似水无痕。明夕何夕,君已陌路。

8、总在不经意的年生。回首彼岸。纵然发现光景绵长。

9、缘聚缘散缘如水,背负万丈尘寰,只为一句,等待下一次相逢。

10、只缘感君一回顾,使我思君朝与暮。

11、一年老一年,一日没一日,一秋又一秋,一辈催一辈一聚一离别,一喜一伤悲,一榻一身卧,一生一梦里寻一夥相识,他一会咱一会那一般相知,吹一会唱一会。

12、有一种隐忍其实是蕴藏着的一种力量,有一种静默其实是惊天的告白。

13、心微动奈何情己远,物也非,人也非,事事非,往日不可追。

14、几段唏嘘几世悲欢可笑我命由我不由天。

15、就这样吧,从此山水不相逢。

16、经流年梦回曲水边看烟花绽出月圆。

17、心有猛虎,细嗅蔷薇。盛宴之后,泪流满面。

18、也许是前世的姻也许是来生的缘错在今生相见徒增一段无果的恩怨。

19、你若撒野今生我把酒奉陪。

20、一花一世界,一叶一追寻。一曲一场叹,一生为一人。

21、看那天地日月,恒静无言;青山长河,世代绵延;就像在我心中,你从未离去,也从未改变。

22、雾散,梦醒,我终于看见真实,那是千帆过尽的沉寂。

篇3

古诗词鉴赏作为近几年高考的热点,备受关注,但受其特殊文体的影响,教师难教、学生难学已成为共识。学生读不懂诗歌题目、把握不准思想内容、答题步骤和语言表述没有规范的诸多问题尤其突出。虽说教无定法,但有效的技巧却可以使我们的教学事半功倍,在诗歌教学过程中,不妨引导学生找准以下“抓手”去“多学”。

一、从诗词标题入手,搜寻相关信息

标题是文章之眼,是解读诗歌的窗口。诗歌的题目往往包含丰富的信息,关注题目,挖掘其中蕴含的信息,能有效帮助考生打开鉴赏之门。如《蝉》《寒菊》《咏梅》《早雁》等一些以事物来命题的诗,在手法上多采用托物言志或借物抒情的方式;有些诗歌的题目直接表明了主旨,如《枫桥夜泊》中的“泊”字提示我们,诗歌表现的是一种羁旅情怀。《旅夜书怀》《月夜忆舍弟》《悯农》《独坐敬亭山》等,主旨取向亦非常清晰,而像《伤田家》《长恨歌》《闺怨》《江陵愁望寄子安》等,这些题目中的“伤”“恨”“怨”“愁”等情感词,正是作者的情感倾向及诗歌的感情基调所在,抓住它们理解诗歌主题,难度显然会大大降低。

二、从所选意象入手,揣摩作品意蕴

意象大多都有特定的含义,诗人通过选取特定意象来表达内心独特的情感。“明月”寄相思,“流水”叹年华,“杜鹃”喻愁苦,“杨柳”传别怨……抓住意象,调动知识积累,结合诗句仔细揣摩,从而理解作品的意蕴。例如:“金井梧桐秋叶黄,珠帘不卷夜来霜。熏笼玉枕无颜色,卧听南宫清漏长。”诗中“梧桐”“秋叶”这些意象带有悲伤凄凉的色彩,渲染出萧瑟冷寂的气氛。“熏笼”又进一步烘托了深宫寒夜的环境,结合末句可知,正是宫女内心凄凉,愁恨难眠,才感到来自深宫的漏声如此凄清悠长。

三、从诗眼句子入手,直击情感主旨

诗眼是诗歌中最能开拓意旨和表现力最强的

关键词 句。抓住了诗眼,明白了主旨,就可以有效地帮助解题。“春风又绿江南岸”中用“绿”而不用“到”“过”“人”“满”等字,是取“绿”字的色彩,增强文章的形象性。如李白的《鲁郡东石门送杜二甫》:“醉别复几日,登临遍池台。何时石门路,重有金樽开。秋波落泗水,海色明徂徕。飞蓬各自远,且尽手中杯。”“落”“明”二字精练传神,是诗眼句。“落”给“泗水”以动感,好像从天上落下一般,使静态的形象动态化;“明”赋予静态的自然色彩以动感,诗人把山水写得如此隽美、秀丽,是为了衬托他与友人的情谊纯洁无邪。

四、从作者经历入手,力求“知人论诗”

“诗言志。”诗人所要选择的题材,表达的思想、抒发的情感和他所处的时代背景、人生经历、学识修养、思想性格、诗风倾向等因素不无关系。知其人,晓其风格,才能更好地接近作品。李白由于传奇的经历、狂放不羁的个性、愤世嫉俗的人生、富有揽日月游龙宫的神奇想象,使其诗歌清新飘逸;苏轼多次被贬官降职,但能坦然面对厄运,所以有“大江东去”的豪放语;李清照身处乱世,国破家亡,读其“昨夜雨疏风骤”时,自然不会说它是“直抒胸臆”,诸如此类,鉴赏可以作者所处的时代背景及其生活经历为突破口。

五、从诗词典故入手,把握主题思想

借助典故来表现广泛而深刻的主题,抒发丰富复杂的情怀是古诗常用的手法。关注典故,理解含义,无疑会帮助我们更准确地理解诗歌主题。用诗多借古抒怀,引用或化用前人诗句则是为了加深诗句的意境,促人联想而寻意于言外。“想当年,金戈铁马,气吞万里如虎。”(辛弃疾《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写的是刘裕当年北伐抗敌的英雄气概。作者借赞扬刘裕,讽刺南宋朝廷主和派屈辱求和的无耻行径,表现出了作者抗金的主张和恢复中原的决心。“过春风十里,尽荠麦青青”(姜夔《扬州慢》)中的“春风十里”引用杜牧的诗句,虚写往日扬州十里长街的繁荣景象;“尽荠麦青青”实写今日所见的凄凉情形。两幅图景对比鲜明,寄寓着昔盛今衰的感慨。

六、从诗词注释入手,领会诗词含义

为了降低试题难度,命题者往往有意识地在诗歌后面给出一些注释。抓住这些提示材料,往往是把握诗歌思想感情的关键。比如赵嘏的《长安秋望》中有这样两句:“鲈鱼正美不归去,空戴南冠学楚囚。”诗后有注:①“鲈鱼正美”:典出《晋书·张翰传》,张翰思念故乡的鲈鱼,便辞官回家;②“南冠”、“楚囚”:典出《左传》,为囚徒的代称。注释①用西晋张翰事,表故园之情和退隐之思;注释②用春秋锺仪事,“戴南冠学楚囚”而日“空”,是诗人痛言留居长安之无谓与归隐之不宜迟,表毅然归去的决心。两相结合,思乡归隐的思想已昭然纸上,注释的提示对我们解读诗人情感及诗歌主旨非常关键,而且思归典故的运用,使得全诗意境深远和谐,风格峻峭清新。

古代诗歌积淀着中华文化的精华,内涵丰富隽永,诗歌鉴赏的题型、题目可以千变万化,但只要我们掌握了扎实的诗歌文化知识,找到鉴赏评价的有效抓手,就可以以不变应万变,从容应对诗歌鉴赏。

篇4

一.数学入诗

一去二三里,烟村四五家,

亭台六七座,八九十枝花。

这是宋代邵雍描写一路景物的诗,共20个字,把10个数字全用上了。这首诗用数字反映远近、村落、亭台和花,通俗自然,脍炙人口。

一片二片三四片,五片六片七八片。

九片十片无数片,飞入梅中都不见。

这是明代林和靖写的一首雪梅诗,全诗用表示雪花片数的数量词写成。读后就好像身临雪境,飞下的雪片由少到多,飞入梅林,就难分是雪花还是梅花。

一窝二窝三四窝,五窝六窝七八窝,

食尽皇家千钟粟,凤凰何少尔何多。

这是宋代政治家、文学家、思想家王安石写的一道《麻雀》诗。他眼看北宋王朝很多官员,饱食终日,,反对变法,故把他们比作麻雀而讽刺之。

一篙一橹一渔舟,一个渔翁一钓钩,

一俯一仰一场笑,一人独占一江秋。

这是清代纪晓岚的十“一”诗。据说乾隆皇帝南巡时,一天在江上看见一条渔船荡桨而来,就叫纪晓岚以渔为题作诗一首,要求在诗中用上十个“一”字。纪晓岚很快吟出一首,写了景物,也写了情态,自然贴切,富有韵味,难怪乾隆连说:“真是奇才!”

一进二三堂,床铺四五张,

烟灯六七盏,八九十枝枪。

清末年间,鸦片盛行,官署上下,几乎无人不吸,大小衙门,几乎变成烟馆。有人仿邵雍写了这首启蒙诗以讽刺。

西汉时,司马相如告别妻子卓文君,离开成都去长安求取功名,时隔五年,不写家书,心有休妻之念。后来,他写了一封难为卓文君的信,送往成都。卓文君接到信后,拆开一看,只见写着“一二三四五六七八九十百千万万千百十九八七六五四三二一”。她立即回写了一首如诉如泣的抒情诗:

一别之后,二地相悬,只说是三四月,又谁知五六年,七弦琴无心抚弹,八行书无信可传,九连环从中折断,十里长亭我眼望穿,百思想,千系念,万般无奈叫丫环。万语千言把郎怨,百无聊赖,十依阑干,九九重阳看孤雁,八月中秋月圆人不圆,七月半烧香点烛祭祖问苍天,六月伏天人人摇扇我心寒,五月石榴如火偏遇阵阵冷雨浇花端,四月枇杷未黄我梳妆懒,三月桃花又被风吹散!郎呀郎,巴不得二一世你为女来我为男。

司马相如读后深受感动,亲自回四川把卓文君接到长安。从此,他一心做学问,终于成为一代文豪。

二.数字

明代书画家徐文长,一天邀请几位朋友荡游西湖。结果一位朋友迟到,徐文长作一上联,罚他对出下联。

徐文长的上联是:

一叶孤舟,坐了二、三个游客,启用四桨五帆,经过六滩七湾,历尽八颠九簸,可叹十分来迟。

迟到友人的下联是:

十年寒窗,进了九、八家书院,抛却七情六欲,苦读五经四书,考了三番两次,今日一定要中。

据说明朝中叶,江西九江有一船夫,见一位连中“三元”的状元坐在他的船里,就道出一个上联给这位状元去对。这位状元冥思苦想,还是对不出。以后也无人对出,成了绝对。时过几百年,直到解放后的1959年,佛山一工人用轮船装运木料“九里香”(一种名贵香樟木),触发灵感,对出下联。

船夫的上联是:

一孤舟,二客商,三四五六水手,扯起七八尺风帆,下九江,还有十里。工人的下联是:

十里运,九里香,八七六五号轮,虽走四三年旧道,只二日,胜似一年。南阳诸葛武候的祠堂里有一副对联:

取二川,排八阵,六出七擒,五丈原明灯四十九盏,一心只为酬三顾。

平西蜀,定南蛮,东和北拒,中军帐变卦土木金爻,水面偏能用火攻。

此副对联不仅概述了诸葛亮的丰功伟绩,而且用上了“一二三四五六七八九十”各个数字和“东南西北中金木水火土”十个字,真是意义深远,结构奇巧。

我国小说家、诗人郁达夫,某年秋天到杭州,约了一位同学游九溪十八涧,在一茶庄要了一壶茶,四碟糕点,两碗藕粉,边吃边谈。结帐时,庄主说:“一茶、四碟、二粉、五千文”。郁达夫笑着对庄主说,你在对“三竺、六桥、九溪、十八涧”的对子吗?

有“吴中第一名胜”之称的江苏省苏州虎丘,有一个三笑亭,亭中有一副对联:

桥横虎溪,三教三源流,三人三笑语;

莲开僧舍,一花一世界,一叶一如来。

下面是民间流传的一副对联。它既是一副对联,又是两则拆字谜语,读后细想,别有一番情趣。

凉雨洒人,东两点西两点;

切瓜分客,上七刀下八刀。

解放前,有人作如下一副对联:

二三四五,六七八九。

横批是:南北。

这副对联和横批,非常含蓄,含意深刻。上联缺“一”一与衣谐音;下联缺“十”,十与食谐音。对联的意思是“缺衣少食”,横批的意思是“缺少东西”,也是内涵极其丰富的两则谜语。

三.妙题

清乾隆五十年,朝廷为了表示国泰民安,把全国65岁以上的老人请到京城,为他们举行一次盛大宴会。在宴会上,乾隆看见一位老寿星,年高141岁,非常高兴,就以这位寿星的岁数为题,说出上联,并要纪晓岚对出下联:

乾隆帝的上联是:花甲重开,又加三七岁月。

纪晓岚的下联是:古稀双庆,更多一度春秋。

上、下两联都是一道多步计算应用题,答案都是141岁。上联的“花甲”是指60岁,“重开”就是两个60岁,“三七”是21岁,就是60×2+7×3=141(岁)。下联的“古稀”是指70岁,“双庆”就是两个70岁,多“一度春秋”就是多1岁,也就是70×2+1=141(岁)。

又如下面一副对联,也是两道算题,并巧妙用上一、三、七、九、十各数,不嫌生拼硬凑。

尺蛇入穴,量量九寸零十分;

七鸭浮江,数数三双多一只。

上联是讲蛇的长度,九寸加十分是一尺(旧制长度单位进率是1尺=10寸,1寸=10分);下联是讲鸭的只数,三双加一只是七只。

四.诗歌趣题

1.百羊问题

明代大数学家程大位著的《算法统宗》一书,有一道诗歌形式的数学应用题,叫百羊问题。

甲赶羊群逐草茂,乙拽一羊随其后,

戏问甲及一百否?甲云所说无差谬,

所得这般一群凑,再添半群小半群,

得你一只来方凑,玄机奥妙谁猜透?

此题的意思是:一个牧羊人赶着一群羊去寻找青草茂盛的地方。有一个牵着一只羊的人从后面跟来,并问牧羊人

:“你的这群羊有100只吗?”牧羊人说:“如果我再有这样一群羊,加上这群羊的一半又1/4群,连同你这一只羊,就刚好满100只。”谁能用巧妙的方法求出这群羊有多少只?

此题的解是:

(100-1)÷(1+1+1/2+1/4)=36只

2.李白打酒

李白街上走,提壶去打酒;

遇店加一倍,见花喝一斗;

三遇店和花,喝光壶中酒。

试问酒壶中,原有多少酒?

这是一道民间算题。题意是:李白在街上走,提着酒壶边喝边打酒,每次遇到酒店将壶中酒加一倍,每次遇到花就喝去一斗(斗是古代容量单位,1斗=10升),这样遇店见花各3次,把酒喝完。问壶中原来有酒多少?

此题用方程解。设壶中原来有酒x斗。得[(2x-1)×2-1]×2-1=0,解得x=7/8。

3.百馍百僧

明代大数学家程大位著的《算法统宗》中有这样一题:

一百馒头一百僧,大僧三个更无增;

小僧三人分一个,大小和尚各几丁?

这题可用假设法求解。现假设大和尚100个,(3×100-100)÷(3-1÷3)=75(人)…………小和尚人数100-75=25(人)大和尚人数

4.哑子买肉

这也是程大位《算法统宗》中的一道算题:哑子来买肉,难言钱数目,一斤少四十,九两多十六。试问能算者,今与多少肉?此题题意用线段图表示,就一目了然。附图{图}

由图可以看出:

每两肉价是:(40+16)÷(16-9)=8(文)哑子带的钱:8×16-40=88(文)哑子能买到的肉:88÷8=11(两)(注:旧制1斤=16两)

5.及时梨果

元代数学家朱世杰于1303年编著的《四元玉鉴》中有这样一道题目:

九百九十九文钱,及时梨果买一千,

一十一文梨九个,七枚果子四文钱。

问:梨果多少价几何?

此题的题意是:用999文钱买得梨和果共1000个,梨11文买9个,果4文买7个。问买梨、果各几个,各付多少钱?

梨每个价:11÷9=12/9(文)

果每个价:4÷7=4/7(文)

果的个数:

(12/9×1000-999)÷(12/9-4/7)=343(个)梨的个数:1000-343=657(个)梨的总价:

12/9×657=803(文)

果的总价:

4/7×343=196(文)

6.隔壁分银

只闻隔壁客分银,不知人数不知银,四两一份多四两,半斤一份少半斤。

试问各位能算者,多少客人多少银?

此题是民间算题,用方程解比较方便。

设客人为x人。则得方程:

4x+4=8x-8

x=3,4×3+4=16

答:客人3人,银16两。

(注:旧制1斤=16两,半斤=8两)

7.宝塔装灯

这是明代数学家吴敬偏著的《九章算法比类大全》中的一道题,题目是:

远望巍巍塔七层,红光点点倍加增,

共灯三百八十一,请问顶层几盏灯?

篇5

关键词: 古代女性诗词 意象 语言 笔触 意境

中国古代女性诗词是中国传统文化的瑰宝。女性诗人重兴象、擅白描,用平静的语言表达了内心微妙的情思,构建了以男性为中心的封建社会中女子的精神世界。其诗词内嵌女性特质,富含女性文化,意境缠绵哀婉,“其妙处透彻玲珑,不可凑泊,如空中之音,相中之色,水中之月,镜中之象,言有尽而意无穷”。

一、意象之美

中国古代女性诗人的诗词重兴象,“通过运用比兴手法,在自然景物中寄托自己的情思,以达到情与景浑、意在言外”。(陈清贵,2007:48)

1.色彩美

女性诗人在其诗词创作过程中运用了大量的色彩意象,可分为:颜色意象和嵌色意象。第一种有红靴、黄花、红云、青草、绿杨、红雨、白云、绿水、紫箫、落红、绿枝、白鸟、红蕊、红杏花、碧弦、白石、紫燕、青毯、朱弦等,这些意象色彩鲜艳,给人以视觉冲击。如李淑媛的《咏燕》:“绿杨门巷东风晚,青草池塘细雨迷。”谢五娘的《春日偶成》:“桃花红雨梨花雪,相逐东风过粉墙。”陆卿子的《吟》:“白云掩秦关,绿水阻荆梁。”纪映淮的《鹧鸪天・有感》:“落尽红香绿满枝。”徐媛的《秋夜效李长吉体》:“紫云孤烟扫白壁。”商景兰的《喜次儿读书紫芝轩》:“水白光分树,花红影动楼。凤毛池上回,鹤发镜中愁。”第二种有翠袖、梨花雪、粉墙、翠翘、翠眉、翠梧、霓裳、残花、翡翠、芙蓉、苍松、雪、寒梅、金樽、玉笋、海棠花等,这些意象不像第一种那样明显,但别具风味。如徐灿的《青玉案・吊古》:“紫箫低远,翠翘明灭。”严蕊的《如梦令》:“道是梨花不是;道是杏花不是。白白与红红,别是东风情味。”朱静庵的《湖曲》:“红分夜火明书屋,绿涨晴波没钓矶。惟有溪头双白鸟,朝朝相对亦忘机。”《染甲》:“金盘和露捣晴霞,红透纤纤玉笋芽。翠袖笼香理瑶瑟,绿阴新绽海棠花。”鱼玄机的《重阳阻雨》:“满庭黄菊篱边拆,两朵芙蓉镜里开。”这些意象在女性诗词中分散呈现,给读者以清新明快之感。

2.动静美

女性诗人给她们的意象赋予了动静美,尽管数量不多,但其塑造的意境却深远而优美。如杨玉环的《赠张云容舞》:“罗袖动香香不已,红蕖袅袅秋烟里。轻云岭上乍摇风,嫩柳池塘初拂水。”给人一种轻柔飘逸之感,静中带动,动静结合,把侍女张云容的舞蹈形容得像春风一样芬芳四溢、轻盈柔美。李清照也有一首运用静态和动态意象的词――《浪淘沙》:“素约小腰身,不奈伤春。疏梅影下晚妆新。袅袅娉娉何样似?一缕轻云。歌巧动朱唇,字字。桃花深径一通津。怅望瑶台清夜月,还送归轮。”许渊冲先生说:“‘素约小腰身’是静态,‘歌巧动朱唇’是动态,动静相衬,素腰又和朱唇形成对比,使形象更加鲜明。”(许渊冲,2003:535)

3.层次美和对比美

通过运用含有层次和对比之美的生动意象群,女性诗人最大限度地表达了她们的情思,给读者以言有尽而意无穷的美感。如李清照的《点降唇》:“柔肠一寸愁千缕。”关盼盼的《燕子楼》:“独眠人起合欢床。”陈玉兰的《寄征外衣》:“一行书寄千行泪。”晁采的《子夜歌》:“相思百余日,相见苦无期。”周月仙的《君刍如兰》:“不学路旁柳,甘为幽谷兰。”薛涛的《罚赴边有怀韦相公》:“羞将筵上曲,唱与陇头儿。”宋氏的《秦筝怨》:“妾意如弦直,君心学柱移。”王玉京的《孤雁诗》:“昔年无偶去,今春又独归。”窦玄妻的《古怨歌》:“衣不如新,人不如旧。”苏伯玉妻的《盘中诗》:“黄者金,白者玉。高者山,下者谷。”徐惠的《长门怨》:“旧爱柏梁台,新宠昭阳殿。”徐月英的《送人》:“两人同去一人归。”会计女子的《题新嘉驿壁》:“一句诗成千泪垂。”乐昌公主的《答越国公》:“今日何迁次,新官与旧官。笑啼俱不敢,方信作人难。”

二、语言之美

“文艺作品和别的作品不同,一个作家不会把所有的话都说完。尤其是诗人,他只能提几个要点,其余的部分要靠读者自己去想象、配合、组织”。(吴世昌,1986:8)古代女性诗词的清新在于语言的质朴和含蓄。

女性诗人擅于用铺陈和白描的手法来表达内心的情思,通过白描和含蓄使情与景混、意在言外,为读者留下了广阔的想象空间。其感情真挚自然,不像男子作闺音类诗词那样言辞激烈,正所谓平淡中见真情,不着一字尽得风流。如魏夫人的《系裙腰》:“谁念我,就单枕,敛双眉。”“我恨你,我忆你,你怎知!”陈玉兰的《寄征外衣》:“一行书寄千行泪,寒到君边衣到无。”管道升的《我侬词》:“你侬我侬,忒煞情多;情多处热似火!把一块泥,捏一个你,塑一个我。将咱两个,一齐打破,用水调和,再捏一个你,再塑一个我。我泥中有你,你泥中有我!我与你生同一个衾,死同一个椁。”易祓妻的《一剪梅》:“功名成就不还乡,石做心肠,铁做心肠。”李清照的《点降唇》:“蹴罢秋千,起来慵整纤纤手。”《临江仙》:“试灯没意思,踏雪没心情。”《如梦令》:“道是梨花不是;道是杏花不是。白白与红红,别是东风情味。”李冶的《结素鱼贻友人》:“欲知心里事,看取腹中书。”武则天的《如意娘》:“不信比来常下泪,开箱验取石榴裙。”女诗人用朴素的语言表达了内心真实的情感,仿佛在与读者面谈而非书写诗词,真实而深刻。

由于感情表达内敛间接,含蓄美不像白描那么直截了当。如崔氏的《赠卢校书》:“不怨卢郎年纪大,不怨卢郎官职卑。自恨妾身生较晚,不及卢郎年少时。”诙谐委婉地吟出了崔氏内心的矛盾。“后两句说明了前两句是‘一半儿真来一半儿假’。‘不怨官职卑’是真,‘不怨年纪大’是假。真能恨自己‘生较晚’吗?不,因为想‘卢郎少年时’那样的青年还是有的,但自己没有与之匹配的自由”。(李晏平,1988:131―132)李玉英的《送春》:“柴门寂寂索残春,满地榆钱不疗贫。”含蓄地写出了诗人因后母焦氏迫害伶仃穷迫的悲苦之情。“诗作借《送春》悲伤自己青春年华被摧残,借榆钱哀叹自己的贫穷”。(李光伟,1998:124)陈凤仪的《一络索》:“海棠也似别君难,一点点啼红雨。”借助于“海棠”把惜别之情委婉曲折地表达了出来。朱淑真的《菩萨蛮》:“多谢月相怜,今宵不忍圆。”巧妙引用拟人手法,移情于物,“好像月是因为不忍心触动她的伤心事才残缺不全的”。(张显成,1999:291)李清照的《凤凰台上忆吹箫》:“新来瘦,非干病酒,不是悲秋。”巧妙借用“酒”来说明思念丈夫的孤寂之情。清・陈廷焯赞云:“‘新来瘦’三语,婉转曲折,煞是妙绝。”(徐北文,2005:18)

三、笔触之美

古代女性诗人谦卑、内敛、含蓄而温婉,其创作笔触细腻温婉。女诗人常常用生活中细小的事情来反映内心复杂微妙的情思,给读者留下美的感受。如盼盼的《倦秀有感》:“坐绣日高花影移,天涯人怨云遐思。珠珠泪似针纫处,寸寸肠如线结时。欲困分明非酒使,沉吟端的是心痴。鸳鸯一对团花巧,解语应须为我悲。”整首诗描写细腻,柔肠跌宕,“抒发了这位不幸的女子难以磨灭的对幸福的无限渴望之情,语言平实而又饱含深情,徘徊吟咏,催人泪下”。(沈立东,1992:141)杨玉环的《赠张云容舞》:“罗袖动香香不已,红蕖袅袅秋烟里。轻云岭上乍摇风,嫩柳池塘初拂水。”笔触轻柔细腻,恰似张云容的舞蹈轻盈飘逸。顾春的《江城梅花引・雨中接云姜信》:“故人千里寄书来,快些开,慢些开!不知书中安否费疑猜。别后炎凉时序改,江南北,动离愁,自徘徊。徘徊,徘徊,渺予怀。天一涯,水一涯。梦也梦也,梦不见,当日裙衩。谁念碧云凝伫费肠回,明岁君归重见我,应不是,别离时,旧形骸。”整首词一唱三叹,“字句参差,跌宕起伏,抑扬顿挫,极富节奏感……‘快些开’、‘慢些开’,以一快一慢的犹豫心情,来描绘举止不定的动作,形象生动,表情细腻,显得新颖奇特,情趣横生……此词以通俗的语言,白描的手法,重叠往复、曲折回环的词藻,又选用了声律流动、节奏感很强的曲调,形象生动地写出了两位女友间的深情厚意”。(王筱云,1994:43)

本文为全文原貌 未安装PDF浏览器用户请先下载安装 原版全文

四、意境之美

意象是构成诗歌意境的一些具体、细小的单位,正如构成一座完整建筑的砖石。不同意象的组合构成不同的意境。女性诗词中的意象拥有色彩美、动静美、层次和对比美,其所创造的意境也清丽脱俗。如聂胜琼的《别情寄李生》:“寻好梦,梦难成。有谁知我此时情,枕前泪共阶前雨,隔个窗儿滴到明。”“阶前雨”便是这“枕前泪”的知音,也只有这阶前的雨能知道“此时恨”。虢寿麓云:“妙在以雨作衬,情更凄悲。枕前、阶前,一窗之隔,而雨声眼泪,两下无休。泪共雨长,雨滴心碎。”(李晏平,1988:212)意境清幽,仿佛能看到梨花带雨,听到伊人伤悲。朱淑真的《春怨》:“独行独坐,独倡独酬还独卧。伫立伤神,无奈轻寒着摸人。此情谁见,泪洗残妆无一半。愁病相仍,剔尽寒灯梦不成。”描写词人孤寂幽怨,凄恻哀悲。“用‘剔尽寒灯’四字来写长夜无眠,意境凄清,伤感之极”。(沈立东,1992:290)李清照的《点降唇》:“见有人来,袜铲金钗溜,和羞走。倚门回首,却把青梅嗅。”把少女的娇羞展现在读者面前。正如杨宇全所言:“女性文学作品叙述之如歌如泣,描写之细腻柔美,想像之瑰奇微妙,意境之清灵脱俗,可谓清词丽句,锦心绣口,读罢不能不让人一咏三唱,叹为绝妙。”

五、结语

中国古代女性诗词的美犹如中国古代女诗人,诗词色的意象、质朴含蓄的语言、细腻的笔触和清丽脱俗的意境塑造了无数镶嵌着女性特质并富含女性文化的美丽诗篇。在完全男性主义的封建时代,它们散发着中国古代女性主义的光芒,写出了以男性为中心的封建社会中广大受压抑女性的心声,它的美“言有尽而意无穷”。

参考文献:

[1]陈清贵.从“构象”及“词意与文化建构”探讨中国古代女性诗人诗词翻译[J].西南科技大学学报,2007,(1):48.

[2]许渊冲.文学与翻译[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3:535.

[3]吴世昌.诗文鉴赏方法二十讲[M].北京:中华书局,1986:8.

[4]杨宇全.女性诗词:古典诗词王国中不容忽视的角色[N].中国文化报,2003-3-8,(3).

[5]李晏平.郭美德.历代女诗人诗词[M].贵州:贵州人民出版社,1988:131-132,212.

[6]李光伟.中华启智童诗宝鉴・古代神童卷[M].兰州:甘肃文化出版社,1998:124.

[7]张显成.李清照朱淑真诗词合注[M].成都:巴蜀书社,1999:291.

[8]徐北文.李清照诗词评注[M].济南:济南出版社,2005:18.

[9]沈立东,葛汝桐.历代妇女诗词鉴赏辞典[M].北京:中国妇女出版社,1992:141,290.

篇6

【关键字】初中语文 古代诗词 教学方法

诗歌的特点是富有节奏感和音乐美,并且往往是以情来感人。初中语文教材中有大量的古代诗词,这对传承统优秀的文化遗产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在中考中,古代诗词大约占到了10分左右,所以,初中语文古代诗词的教学效果在一定程度上也关系到学生语文素养的全面提升以及学生的考试成败。本文主要结合教学实践,就初中语文中的古代诗词教学进行必要的探讨和分析,以期可以更好地做好语文教学,全面提升学生的综合素质。

一、注重对于诗歌的朗读,让学生感受到古代诗词的美感

古典诗歌之所以能够流传至今,深受广大学生的喜爱,和古典诗词语言的音乐性有着十分密切的关系。语言本身也就是具有一定节奏和旋律的,具有一定的抑扬顿挫。在进行教学的过程中,要结合学生的实际情况,进行诵读的教学。首先是让学生学会听读,让学生能够真切地感受诗歌的内容和韵律,老师可以给学生播放录音或者是采取示范的朗诵,让学生进行闭目感受和聆听,通过这种方式让学生感受到古代诗词的美感。其次是进行诵读,诵读可以有效地读出诗歌的抑扬顿挫,同时学生也可以通过诵读体会到诗歌的不同语言风格。最后是背诵。教学中老师可以开展多种形式的背诵比赛,这能够起到活跃课堂气氛的作用,同时也有助于增强学生的表现欲望,促使学生的注意力能够得到很好的强化。

古代文人雅士也都非常的注重吟诵诗歌,这个过程要求眼、心、口进行密切的配合。在进行教学的过程中,老师可以通过示范来让学生掌握好停顿、语速等等关键要领,然后让学生自己进行诵读。通过这个过程,让学生很好地消化作者写作的意图和理解作者在写作时候的情景。这种境界,也只有经过反复的吟诵才能够真正的获取。

二、逐字逐句的体会古代诗歌所凝练的语言美感

古诗文在字词的使用方面都非常的严谨,王安石“春风又绿江南岸”中的绿字就是经过反复的推敲思考才使用的。古诗文的诗句都这样的严谨,老师在教学的过程中一定不能给与忽略,老师在教学的过程中要抓住诗文中的关键字,将诗文中的所有意境都要很好的表达出来。另外,要从修辞的角度出发,认真体会诗词的美妙,感触诗歌语言的丰富内涵。另一方面,因为古代诗词的教学不可能像文言文那样面面俱到的去分析,所以在进行讲解的过程中,一定要引导学生抓住诗词的关键字句,只有这样,才能让学生真正的理解和掌握知识,提升课堂教学的效果。

三、将读诗和写作进行很好的结合,以达到培养塑造学生创新思维的目的

在中考中虽然不考诗歌写作,但是老师应该鼓励学生尝试诗歌的写作,并且要给予一定的指导。如何才能够很好的进行诗歌写作,很多学生都会觉得比较难。学习诗歌写作,一方面要求学生对经典的诗歌进行熟读,确保诗歌可以烂熟于心,另一方面要进行说写的练习,从而确保百炼成钢。在平时的教学过程中,老师可以让学生先练习口头或者是书面的作文,另外要注重日常的知识积累,指导学生多进行名言名句的摘录,多进行模仿的写作。通过长时间的积累,就会在诗歌写作的过程中有一种“为有源头活水来”的感觉。另外,在课外学习的过程中,老师还要指导学生进行大量的课外阅读,丰富学生的课外知识。同时也可以针对学生的特点,开展一系列的课外诗歌学习的课外活动,增强学生学习的热情。在课堂教学的过程中,为了可以将诗词的教学常规进行,老师可以在课前三分钟让学生来背诵自己喜欢的诗词。另一方面,老师也要注重诗词赏析课程,通过进行诗歌的赏析和对比,让学生对诗歌有更加全面的理解,汲取一些研究者对于诗词的独到看法,这有益于学生加深对知识的理解,从而形成自己的看法。

总而言之,要想更好地进行古诗词的教学,老师必须要坚持以诗歌的形象去感染学生的原则展开教学,让学生可以更好的融入到教学地过程中去。充分利用诗歌中的内容和作者的写作手法来调动学生的形象思维,使得学生的情感能够和作者的情感产生共鸣,从而有效地展现出诗歌的美感。重视对于学生价值观、情感以及态度的正确引导,同时也要处理好学生的创新能力和学生的基本素养之间的密切关系,努力让学生能够成为具有很强综合素质,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人,为学生后期的进一步深造以及走向社会自身修为的发展打下夯实的基础。

参考文献:

[1]赵立忠.浅谈古代诗词教学[J].新课程学习(上). 2011(09).

[2]张亚明.主观体验与初中语文古诗词教学[J].中学语文. 2011(12).

[3]冯家纯. 初中语文古诗词教学之我见[J].考试周刊.2009(07).

[4]易军.初中语文古诗词教学中的问题、对策及创新实践[J].新课程(教育学术).2011(07).

篇7

关键词:小学语文;古代诗词;教学方法;研究

一、古代诗词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重要性

1.丰富学生的知识,陶冶情操

语文是与语言文化相关的学习课程,学生学习的知识涵盖面较为广泛,古诗词是中华传统文化中的精华,当前人们所读到的不少诗词名作,不仅意境优美,也有一定的教育和启迪作用。随着素质教育的兴起,人们开始注重学生多方面的语文需求,古诗词文化的学习,对于丰富学生知识、陶冶学生情操具有重要作用。

2.传承中华文化的需要

古诗词文化是中华文化的一种,它流传至今,被时代赋予了重要的意义。小学生学习古诗词除了能够丰富自己的知识,感受古诗词的美之外,还有一个重要的意义就在于文化的传承。任何一种文化要想使其经久不衰,都必须要有人将其传承下去,古诗词文化也一样,如果不是依靠一代又一代人的传承,在今天,人们是绝对见不到那些具有韵味的名作的。小学生是未来文化传承的重要力量,学好了古诗词,才能将其更好地传播下去。

二、当前古诗词教学现状

1.教师过于注重诗词文字的翻译

古诗词文化与小说、散文等文学体裁一样,注重的是学生的理解。然而,在具体的教学中,教师受传统观念的影响,普遍希望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能够取得更高的分数,部分老师甚至觉得学生的理解能力有限,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多是注重对诗词文字的解释,而忽视了学生对于诗词的理解,导致学生无法感受诗词的意境,觉得诗词学习枯燥无比。

2.教学受考试的影响大

目前,在考试中古诗词的考试题型较为单一,主要有诗词默写和诗歌分析两种。不少教师为了让学生在考试的时候取得更高的分数,不管学生愿不愿意,理解诗歌没有,只一味要求学生将考试时可能会考到的篇目背诵下来。同时,在考试时诗歌分析也是考试的一个大类,因此,教师在进行具体的诗词教学时,也多是以逐句逐句的分析诗歌为主要教学方法,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难以感受诗歌的美,学习积极性难以提高。

三、古代诗词教学的方法研究

1.以文表意,引发学生的情感共鸣

在语文教学中,教师常常会说到一种表现手法,“托物言志”“以物寓情”,这种表现手法在诗歌中是最为常见的。教师在教学中要让小学生真正地W到诗歌的精髓,就不能完全按照考试的考题来,而是应当以文表意,引发学生的情感共鸣。

例如,在教学五年级上册的“古诗三首”《泊船瓜洲》、《秋思》、《长相思》三首诗歌的时候,教师就可以在正式的讲解之前,先讲一讲作者做诗的原因和作者的一些人生经历,如王安石为什么要泊船瓜洲,张籍又是为什么“欲作家书意万重”,教师在教学时通过讲解人物经历融入感情,引发学生的共鸣,可以有效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动力。

2.适当联想,描绘诗歌美丽画卷

小学生的思维还是以形象思维为主的,他们没有高中生那样丰富的阅读量,缺乏深厚的文学积累,但是毋庸置疑的是小学生的想象能力是最丰富的。流传至今的古诗词,都是历史上许多著名诗人的呕心沥血之作,不少诗词里都含有十分优美的意境,教师在教学时,可以根据学生想象能力突出的特点,引导学生进行适当的联想,描绘出诗歌的美丽画卷,激发学生的学习欲望。

例如,在学白的《望庐山瀑布》这首诗的时候,其中“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这句诗大气磅礴,富有想象力,教师在教学时,可以让学生也想象一下,自己脑海中的庐山瀑布是什么样的,通过联想学生更容易理解这些古诗词。

3.运用诗人故事,感染学生

在我国的许多著名诗人都有着属于自己的故事,许多诗人的人生经历都十分丰富,如屡试不中的张继曾在姑苏城外的寒山寺下听了一夜的钟声,而壮志未酬的辛弃疾也曾在夜里挑灯看剑,感叹英雄气短。

诗歌的世界是一个无比宽广的世界,这些著名的诗人忧国忧民,怀抱着一个赤子之心。小学生大多喜欢听故事,教师在教学中将这些与诗人有关的故事讲给学生听,不但可以感染学生,而且还能通过故事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使他们从更深层次理解诗歌,提升自己的品味,开阔学生的视野,丰富学生的精神世界。

总之,中国古代诗词作为文化的瑰宝,是民族文化的重要遗产,在小学阶段做好古诗词教学工作,并不只是为了提升学生的语文成绩,丰富学生的语文知识,学好古诗词更多的是为了让我国的传统文化更好的传承下去。小学生是民族未来发展的希望,肩负着复兴民族的伟大使命,文化的传承和发展,也是他们的一项重要责任。

参考文献:

篇8

关键词:长亭;木兰舟;意象;古诗;意境

“长亭兰舟”的意象在诗词中较为常见,在不同的诗词中有着不同的内涵。“长亭”与“木兰舟”作为离人送别常见的景致,往往和悲凉萧瑟的景象紧密联系而容易遭到读者的片面理解。其实,在中国古代诗词中,长亭与兰舟有着自己的独特意义,凄清并不是它全部面貌和本色。在诗词中,景象特征和作者当时的心境是密切联系的,所以不能把它作为一种独立的、单一的意象来解读,应该全面分析,把它作为心境的表现来审视。在思乡怀远时,兰舟是长居的处所,充满了浓郁的乡情;在爱情诗与闺怨诗中,长亭是美好爱情的象征,倾注了多情男女的相思之路;在怀友送别与酬唱诗中,长亭、兰舟是友情的象征,传递着朋友之间的真挚情谊。

一、借长亭兰舟象征爱情,表达恋人间的离愁别绪

长亭外,古道边,兰舟催发处,一对恋人“执手相看泪眼,竟无语凝噎”。柳永在《雨铃霖》中描写的“秋江别离图”可谓是恋人相别的经典场面。“一切景语,皆情语也”[1]p34,送别气氛之凄清,客情之冷落,风景之清幽,离愁之绵邈,完全凝聚在画面之中。词中既有傍晚时分的长亭,又有不解风情的兰舟,使得恋人内心的缠绵悱恻呼之欲出。再加之“寒蝉凄切”的衬托和渲染,使离情别绪更显浓郁。

望君远去伤断肠,长亭送别泪千行。在众多描写恋人惜别的诗文中,王实甫《西厢记》中的《长亭送别》一折戏,可称是唱绝了离愁别恨。斜阳衰柳,凝霜不解风情,秋风下依依惜别的痴男怨女,使得这愁人的秋景更显凄迷。落叶萧萧,马随车行,只留有车碾碎叶之痕迹;遥望长亭,泪打长襟,万般离别之情已化作相思泪。千丝万缕,理不清愁绪;千言万语,诉不尽衷肠;千山万水,隔不断想念。此时此刻,十里长亭俨然成为离人无尽愁苦的来源,十里有多长,牵挂就有多长。

长亭望君去,使人悲;兰舟亦不解人情,惹人怨。例如,晏几道在《清平乐》中写到:“留人不住,醉解兰舟去。”起笔“留人不住”四字 ,扼要地写出了送者、行者双方不同的情态:一个曾诚意挽留,一个却去意已定。兰舟载着酒醉的男子而去,独留多情之人望江神伤。“留”而“不住”,故启末二句“此后锦书休寄,画楼云雨无凭”之怨思。世间的恋人往往因多情而生绝望、因绝望而生不忍割舍之情。周济评曰:“结语殊怨,然不忍割。”[2]p19实乃深透之语。

兰舟除了载恋人而去,亦可载情郎而归,只是舟不至,人未还。尤善“男子作闺音”的温庭筠就曾从女子细腻的内心出发,将对郎君的思念寄托在乘风而归的兰舟上。“梳洗罢,独倚望江楼”,这幅看似和谐的美人凭栏远眺图,其实是“误几回,天际识归舟”的“离情正苦”。从“梳洗”到“望尽千帆”是一个漫长难耐的焦躁时光,同时也是迷离着玫瑰色梦幻的希望时期。然而,“过尽千帆皆不是”却无情地将热烈的希望之火破灭于冰冷的现实之下。兰舟未载君归,却带愁来,使诗歌整体蒙上了一层浓重的离愁别恨的色彩。

不论是对爱情的期许与些许焦虑,还是因爱绝望却不忍割舍的情感,“长亭”与“兰舟”传递的正是有情人对爱情的期待与分别时的离愁别绪。

二、借长亭兰舟寄托友情,传达友人的依依惜别情

“长亭”与“兰舟”自古被寄予“送别”的意蕴。诗人往往借长亭兰舟,寄托对即将远行的友人的依依惜别之情。

李白《谢公亭》诗说:“谢亭离别处,风景每生愁”;李频《送僧入天台》诗说:“长亭旧别路,落日独行僧。”亲友离别的场景反复不断地在亭下上演,使优美的长亭也染上了一层离愁。相形之下,司空图的《长亭》中所写的长亭则完全成为了离别的代名词,全诗四句二十个字,处处是离别,却无一个是实写长亭。“梅雨和乡泪,终年共酒衣。殷勤华表鹤,羡尔亦曾归”,“长亭”成为一个蕴含着依依惜别之情的意象。

秦观《调笑令》诗云:“始信别离情最苦,兰舟欲解春江暮”;柳永《采莲令》词云:“一叶兰舟,便恁急桨凌波去。”相似的惜别景也在江边上演,给兰舟载上了满满的别绪。白居易的《南浦别》虽未提及“兰舟”,却亦有一番离愁在心头。“南浦凄凄别,西风袅袅秋。一看肠一断,好去莫回头”。诗歌的语言虽然清淡如水,却款款地流泻出依依惜别的深情。江浦送别,兰舟初发,诗人劝慰朋友不要频频回头,可是自己早已悲情难抑制。

此外,王勃还有反复回旋、别情深挚的七绝《秋江送别》:“已觉逝川伤别念,复看津树隐离舟。”冷秋送别是万古不变的悲情,就像东逝的江水流不尽。“霜天月色,江上风烟,笼罩着别浦离亭、津树寒渚,也弥漫着客子寂寞的心头。”[3]p115目送乘舟远去的友人已让诗人不堪凄凉,遮住视线的树木又来平添烦忧。此刻,兰舟载去的不只是远行的亲友,还有王勃给予的不可承受的深情。

“醉别江楼橘柚香,江风引雨入舟凉。忆君遥在潇湘月,愁听清猿梦里长。”(《送魏二》)王昌龄在橘柚清香的高楼上设宴为朋友送别,江风引来江雨感到了夜凉后送友人上船。望着远去漂泊的兰舟,诗人好像看到了友人在远方潇湘的月照下难以成眠,愁绪里听到两岸猿啼一声一声而感到夜长难眠。清代敖英的《唐诗绝句类选》评论道:“道伊旅况愁寂而已,惜别之情自寓。”另有陆时庸《诗境总论》评价:“代为之思,其情更远。”

三、借长亭兰舟代表漂泊,抒发诗人的孤独与忧愁

数不尽的长亭,是走不完的归程,也是道不尽的乡愁。“何处是归程?长亭更短亭。”(《菩萨蛮》)漂泊久未归乡,太白眼中的亭舍俨然成了隔断游子归乡路的屏障。征途上紧密相连的长亭与短亭,提供了诗人饯别之处,而无归去之期。万般愁情无法用语言说清,只好借数不尽的长短亭来含蓄道出,言尽而意无穷,愁情浓得化不开。诗人心中极为含蓄、深沉,惆怅的伤感之情尽在这亭亭相连的景物描绘之中了。

长亭有多长,游子的乡愁就有多浓。杜牧的《题齐安城楼》写到:“呜咽江楼角一声,微阳潋潋落寒汀。不用凭阑苦回首,故乡七十五长亭。”渔舟唱晚,夕阳西下,诗人在晚年依然流浪在外,回想故乡的点点滴滴,追忆离乡时的意气风发,对比今夕的寥落冷清,诗人不禁感受到了一丝丝的苦楚。“故乡七十五长亭”,实指诗人与故乡长安相距二千二百五十五里,驿站恰合“七十五”之数。如此遥远的距离,即使回首又岂能望尽这迢递关山?诗人的孤独与忧愁可想而知。

若说长亭隔断了游子回家的路,加重了游子的乡愁,那么一叶扁舟,天水茫茫,就越发比照出人的渺小;人在旅途,所见多异乡之物,更易触发无限思绪。

最善以“舟”为意象,表现漂泊之感的诗人,当属杜甫。无论是“细草微风岸,危樯独夜舟”(《旅夜书怀》),还是“疏灯自照孤帆宿”(《夜》),还是“老病有孤舟”(《登岳阳楼》),诗句中的“舟”俨然已经成为诗人漂泊身世的象征与写照。而“丛菊两开他日泪,孤舟一系故园心”(《秋兴八首》),更将孤舟与诗人的身心直接联系在一起:丛菊两度开放,远在他乡的诗人见之落泪;一叶小舟承载着还乡的希望,系住了它,就如同系住了他的身心,系住了归家的梦。

说到背井离乡、漂泊无依,就不得不提及杰出的女词人李清照了。在经历过一番国破家亡、颠沛流离的生活后,晚年的李清照终日浸泡在“愁”的憔悴中,所作之词亦沉潜着无尽的愁苦与孤独。然而,“她的愁再也不是莫名的闲愁,再也不是离别愁绪,而是整个人生整个社会的大悲大痛。”[4]p55例如《武陵春》,就用深沉忧郁的旋律,倾吐了她去国怀乡的内心悲苦。“只恐双溪舴艋舟,载不动许多愁”,此处的“舟”成了身心疲惫的词人寄存孤独与思念的容器。移“愁”于舟,欲求浮生半日闲,无奈被太多的愁绪与感情牵绊。移愁而未解愁,这忧愁太重,只怕双溪的舟载不动,双溪的水流不走。

“长亭”与“木兰舟”在古诗词中是承载着抒情功能的自然意象,随着历史的发展,“长亭”、“木兰舟”的意象被历代文人反复使用。所以,长亭兰舟所蕴含的情感意义是很丰富,很复杂的。在对一首诗歌进行赏析的时候,必须把诗歌中的意象与作者当时的心境联系起来一起考虑,才能更好地把握诗歌中所包含的意蕴。

参考文献

[1]王国维.人间词话[M] .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8.

[2]周 济.宋四家词选[Z] .上海:古典文学出版社,1958.

[3]葛晓音.山水田园诗派研究[M] .辽宁:辽宁大学出版社,1993.

[4]杜新科.论李清照词中的“愁”情和抒情艺术[J].陕西师范大学继续教育学报,2004,(4).

篇9

【关键词】实物传播 传播媒介 文化

中国五千年的历史长河孕育了丰富多彩的诗词作品,而在这些作品中也不乏典型的传播现象。而现在国内学者的研究领域也多局限于西方或现阶段国内的传播现象,把目光投向中国古代则很少,这不能不说是一种遗憾,毕竟西方的传播学理论和模式无法涵盖博大精深的中华文化里蕴藏的传播现象和观念。

一、“鱼传尺素”出典

秦观在《踏莎行》中写道:

驿寄梅花,鱼传尺素,砌成此恨无重数。

这首词是秦观在北宋绍圣四年因被贬在郴州所做的,上句的意思是说作者在郴州旅舍,不断收到亲友的寄赠,但这些寄赠却无法安慰自己,反倒勾起被贬谪的愤恨。[1]

用“鱼”来传递书信的典故,最早出现在秦汉时期一部叫《饮马长城窟行》的乐府诗集里,说的是秦始皇为了修长城,强征大量男丁服役,造成了许多家庭的离散,而亲人之间的书信大多只能让他人代为传递。为了防止信件在途中被私拆,古人发明了在鱼腹中放置书信的方法。该乐府诗中的一首五言写道:

客从远方来,遗我双鲤鱼;呼儿烹鲤鱼,中有尺素书。

长跪读素书,书中竟何如?上言加餐食,下言长相忆。

其实,诗里的“双鲤鱼”不是指真正的鲤鱼,而是指用两块木板拼成的木刻鲤鱼。写有书信的竹简、木牍或尺素是夹在两块木板里,而这两块木板通常被人们有意刻成了鲤鱼的形状,便成了诗中的“双鲤鱼”了。两块鲤鱼形木板合在一起,用绳子在木板上的三道线槽内捆绕三圈,再穿过一个方孔缚住,在打结的地方用极细的粘土封好,然后在粘土上盖上玺印,就成了“封泥”,这样可以防止在送信途中信件被私拆。[2]

二、“鱼传尺素”的传播学分析

就传播的本质而言,人类的传播活动是社会信息流动的过程。如同物质的流动一样,社会信息的流动也需要借助一定的方式,通过一定的渠道才能完成,这些方式和渠道在传播中称为媒介。[3]根据媒介的发生发展与变化变革,传播学界通常将人类的传播活动划分为四个历史阶段,依次是口语传播时代,文字传播时代,印刷传播时代,电子传播时代。

而我们上面所说的成语“鱼传尺素”,却很难在这四个传播时代中找到具体的位置,笔者更倾向于把“鱼传尺素”归入实物传播的范围中。实物传播最早是艺术领域的一种传播方式,艺术的实物传播,是以实物的形式把艺术信息直接呈现在受传者面前的艺术传播方式。[4]这里所说的“鱼传尺素”,指的就是文学作品里的实物传播。所以笔者为实物传播下的定义是:以一定的文化内涵为背景,用客观存在的物体或其符号承载并传递信息的传播方式。独特的文化内涵也是古人选择鱼作为媒介的原因之一。在我国,自古以来鱼的地位都是非常特殊的,除了味道鲜美,是逢年过节每家餐桌上必不可少的美食外,鱼还代表吉祥的意思。鱼在中华民俗中的吉祥意义,可从上古历史文化背景着眼进行考察:初民的谋食方式及对司水鱼神的崇拜使鱼成了丰收富裕的象征,而由水生殖信仰演化来的鱼生殖信仰及鱼本身繁殖力强的特点,使鱼在传统文化中染上生殖色彩,成为婚姻、情爱的象征物或性及隐语。[5]

随着时代进步,媒介发展对人类的文明和文化都带来了巨大的影响和冲击,小小的“鱼传尺素”固然没有这么大的魔力,却也在中国古代文学作品里留下了些许足迹。像晏几道“蝶去莺飞无处问,隔水高楼,望断双鱼信”,宋琬“不见伊人久,曾贻双鲤鱼”,以及李商隐“嵩云秦树久离居,双鲤迢迢一纸书”。这些诗词都借折成鱼形状的书信,表达了作者对恋人、朋友的思念。鱼的形象演化为了一种信息符号,承载讯息的同时自身就传递了其他的含义。加拿大传播学者麦克卢汉提出了“媒介即讯息”的观点,用“媒介即讯息”的观点解释这些诗歌呈现的传播现象,就会发现以鱼或类似其形状的物品传递信件,都可以让受者在不看书信内容的前提下,明白传者没有或难以用文字抒发的心意。而传者与受者的心意相通,不能不说是共同的文化经验前提下,实物传播的盛行所带来的。

如今,在实物传播的功效远比不上电子时代的大众传媒,但日常生活中还是可以看到一些残存的实物传播的影子,比如恋人之间的玫瑰花语。潘忠党老师认为,如果将我们的日常交往看作是文化活动的话,那么传播媒介是文化不可分割的一部分,同时他提出了三种理论模式来阐释传播媒介与文化的关系,分别为:媒介是表述现实的工具;媒介是传递信息的工具;媒介是社会交往仪式和文化的生存与再生的场所。[6]的确,“鱼传尺素”中以鱼为媒介不仅充当了表述社会现实和传递信息的工具,还起到了承接中国自古以来的鱼文化的作用。媒介的工具性在其中得到了很好的体现,更重要的是“鱼传尺素”从文化的角度揭示了传播媒介的另一层含义,作为一个分析概念,它是社会传播或交流的工具以及沉淀于这些工具并通过这些工具所表现的符号交往的形式和常规,这些交往发生于一个文化,同时也再生这个文化。[7]这样的媒介定义,更强调了文化和媒介间的互动,传播媒介是文化发生和传承的场所,我们不能离开信息的交流来谈论文化,也不能忽略文化来审视媒介的功能,因为特定的文化时代是实物传播出现的重要因素。

三、实物传播的案例分析

案例一:折柳送行

“折柳送行”的习俗最早见于我国第一部诗歌总集《诗经》里的《小雅;采薇》:“昔我往矣,杨柳依依;今我来思,雨雪霏霏”。起初离别赠柳是表示难分难离,不忍相别,恋恋不舍的心意。之后在文人墨客中,赠柳枝成为了当时社会的一种时尚。张籍《蓟北旅思》:“客亭门外柳,折尽向南枝。”周邦彦《兰陵王》:“柳荫直,烟里丝丝弄碧。隋堤上,曾见几番,拂水飘绵送行色。……长亭路,年去岁来,应折柔条过千尺。”从“折尽向南枝”和“柔条过千尺”这样的词句中,可以看出这种社会时尚存在的普遍性。

为什么要选择柳作为委婉表达情感的媒介呢?这种风俗还有更深的文化内涵吗?常见的解释是,“柳”谐“留”音,赠柳表示留念,一是不忍分别,二是永不忘怀。另,清朝褚人在《坚瓠广集》卷四中又提出:“送行之人岂无他枝可折而必于柳者,非谓津亭所便,亦以人之去乡正如木之离土,望其随处皆安,一如柳之随地可活,为之祝愿耳。”[8]这样的解释确实要合理得多,柳树与其他树种相比,更加容易成活。“折柳送行”喻意亲人或朋友离别去乡正如离枝的柳条,希望他到新的地方,能很快地生根发芽,好像柳枝一样随处可活,是一种对亲朋的美好祝福。并且,由于折柳的习俗出自《诗经》,作为五经之一,《诗经》对这一文化习俗的传承作用是毋庸置疑的。

案例二:红豆寄相思

相传,古时有位男子出征,其妻朝夕倚于高山上的大树下祈望,因思念边塞的爱人,每日以泪洗面。泪水流干后,流出来的是粒粒鲜红的血滴。血滴化为红豆,红豆生根发芽,长成大树,结满了一树红豆,人们称之为相思豆。日复一日,春去秋来,大树的果实,伴着恋人心中的思念,慢慢的变成了红色心型种子――相思豆,又称红豆。[9]红豆和人类的相思联系起来,得归功于唐朝诗人王维的那首《相思》,红豆生南国,春来发几枝?愿君多采撷,此物最相思。中国人从来都很注重感情,“行人难久留,各言长相思”既是汉代李陵赠苏武的诗句,也是历代民间流传的谚语。[10]现在人们大多把红豆看成是恋人间寄托相思的媒介,其实最初相思也指朋友间的友情,王维的《相思》原题为《江上赠李龟年》,李龟年是唐代著名的宫廷乐师,也是诗人多年的好友。而之后红豆在古代诗词中多是代表爱情的象征物,如前蜀牛希济《生查子》云:“新月曲如眉,未有团圆意。红豆不堪看,满眼相思泪。”唐末诗人温庭筠《新添声杨柳枝词二首》:“井底点灯深烛伊,共郎长行莫围棋。 玲珑骰子安红豆,入骨相思知不知。”此外,在特定的历史时期,红豆还被赋予了新的内容,溶入了诗人怀恋国家的情感,明末抗清志士屈大均《红豆曲》:“江南红豆树,一叶一相思。红豆尚可尽,相思无已时。”

红豆成为一种相思的代言物,不仅因为其形状类似心脏,颜色鲜红,质地坚硬,永不褪色的物理特征,而且在封建礼教占统治地位的古代社会,红豆代表了一种转喻,让文人们毫无顾虑地在作品中描绘真切的相思之情。红豆文化也经由诗人们的笔下流传着,演变为了民间的一种流行文化。而“红豆寄相思”的实物传播形式在这种文化的影响下,今天的生活中仍然可以见到,红豆作为媒介一定意义上传递的是传者的情感,受者无须其他的信息,比如书信之类的,就可以很清楚地明白传者想念自己的心意。随着这种传播形式的扩散,红豆这个媒介符号继而又促进了相思文化的发展和传播。

上述两个案例,只是中国古代诗歌中比较典型的两种实物传播形式,其他如鸿雁传书、驿寄梅花等也是人们耳熟能详的媒介寄情手法。与我们所熟知的传播形式相比,实物传播更多地强调传播的主体文化和传播媒介的互动关系,因为是文化赋予了传播媒介特定意义下的信息,才使像柳和红豆这样的媒介在历史发展中演化成一种即定的感情符号,继而通过人际交往,这些媒介从空间和时间上继承了自身特定的文化。美国传播学界文化学派的著名代表人物凯利宣称,传播的最高表现并不在于信息在自然空间内的传送,而是通过媒介符号的处理和创造,参与传播的人们构筑和维持有序的、有意义的、成为人的活动的制约和空间的文化世界。实物传播里的“鱼”、“柳”、“红豆”等媒介就在人们的传播活动中形成了独特的文化,媒介与文化的互动继而促使这样的文化流传下来。

结语

诚然,现代社会中实物传播的方式似乎逐渐被人们遗忘,因为它不可能有大众传播那样令人惊叹的传播效果,也不可能在电子媒介占主导地位的今天,吸引住大众的眼球,对注重实际效果的现代人也没有太多的现实意义。但这样的传播方式还是可以带给我们一些思考,至少实物传播对文化的重视和传承能启发我们研究人们的传播活动时,不要忽视传播媒介所存在的社会环境和文化背景,毕竟没有媒介符号的创造和交流,古老的文化就不可能在悠长的历史诗篇中持续存在和演化。■

注释

[1]陈祖美:《秦观〈踏莎行〉简析》,《文史知识》,1986年第11期。

[2]

[3]李彬:《传播学引论》,新华出版社, 2003年版,第2页。

[4]宋瑶林:《论艺术传播方式的特征》,《理论与创作》,2005年第4期。

[5]潘莉:《中华民俗中的“鱼”文化》,《齐齐哈尔大学学报》2000年第9期

[6][7][11]潘忠党:《传播媒介与文化:社会科学与人文科学研究的三个模式(下)》,《现代传播》,1996年第5期

[8]

篇10

三、抒写兴亡感慨与家国之恨

在“望帝化鹃”神话的一种说法中,望帝杜宇因“其相妻”而导致失位亡国,魂化为杜鹃鸟,终日啼叫哀鸣。如唐代诗人胡曾《成都》诗中所云:“杜宇曾为蜀帝王,化禽飞去旧城荒。年年来叫桃花月,似向春风诉国亡。”于是在古代诗歌中便有很多诗人以此来写自己的兴亡感慨和家国之恨。

如唐代杜牧《杜鹃》诗云:“杜宇竟何冤,年年叫蜀门。至今衔积恨,终古吊残魂。芳草迷肠结,红花染碧痕。山川尽春色,鸣咽复谁论。”面对杜鹃的种种传说,诗人只对其年复一年的哀鸣不止提出疑问,展开想象。前四句是说:杜宇啊,你到底含有什么样的冤屈,以至于年复一年地朝着蜀国宫门大声呼唤?时至今日,你仍怀着千年的积恨,歌唱那凋谢的精魂。后几句说:芳草,凝结着游子迷失归路的愁怨,红花是杜鹃啼出的鲜血浸染。如今,高山大川都是春光灿烂,杜鹃啊,你为什么仍彻夜哀啼?这首诗借杜鹃之神,用杜鹃之意,抒发诗人的块垒。杜牧是有远大抱负的诗人,但他生活的时代却已是晚唐的多事之秋,唐王朝已接近没落的尾声。杜牧受家庭影响从小就有经邦济世的抱负,注意于定乱扶衰之策。他多次向朝廷提出有益的方案,但均未得采纳,于是在诗中便借杜鹃抒发自己的牢骚和不平:杜鹃你叫得再久再凄惨有什么用啊,当朝的君主也不理会,他们照样寻欢作乐,不会反思自己,只有我才能体会你的良苦用心啊。

四、表达惜春伤春之情

正如唐代陈润《东都所居寒食下作》诗中说:“江南寒食早,二月杜鹃鸣”。在每年的暮春之际,正值花谢春残烟雨迷离的季节,杜鹃彻夜啼鸣,而其啼声又十分清促,催人急迫,因而容易引起人们的惜春伤春之感。唐代杜牧《惜春》诗云:“花开又花落,时节暗中迁。无计延春日,何能驻少年。小丛初散蝶,高柳即闻蝉。繁艳归何处,满山啼杜鹃。”此诗极写春之凋零,人之无力。但从“蝶”“蝉”来看,整首诗却写得哀而不伤。陆游《三月三十夜闻杜宇》:“斗转春归不自由,韶华已逐水东流。子规独抱区区意,血泪交零晓未休。” 诗中也用杜鹃写伤春之情,只是内涵更为丰富,在伤春中又饱含了身世之感和家国之痛。杜鹃声声,血泪交零,很易引发有心人之感伤。《红楼梦》中的孤女林黛玉背井离乡、寄人篱下,心思细腻敏感,即是此种有心人。《桃花行》的末句写道:“一声杜宇春归尽,寂寞帘栊空月痕。”诗中既有林黛玉的伤春之情,也包含她的身世之叹。

五、借杜鹃表达离情别绪

唐代白居易《江上送客》诗中写道:“江花已萎绝,江草已销歇。远客何处归?孤舟今日发。杜鹃声似哭,湘竹斑如血。共是多感人,仍为此中别!”杜鹃啼鸣声声急促,哀怨凄凉,似哭;娥皇、女英千里寻夫,泪洒斑竹,如血。在这首诗中,诗人把杜鹃和斑竹组合在一起,表达了送别的凄苦哀伤。

南宋辛弃疾《贺新郎别茂嘉十二弟》则云:“绿树听鹈鴂。 更那堪、鹧鸪声住,杜鹃声切。 啼到春归无寻处,苦恨芳菲都歇。 算未抵、人间离别。 马上琵琶关塞黑,更长门、翠辇辞金阙。 看燕燕,送归妾。将军百战身名裂。 向河梁、回头万里,故人长绝。 易水萧萧西风冷,满座衣冠似雪。 正壮士、悲歌未彻。 啼鸟还知如许恨,料不啼清泪长啼血。 谁共我,醉明月。”

鹈鴂、鹧鸪、杜鹃都是在暮春时节啼叫的鸟,叫声都很悲切,辛词借鸟兴咏,以烘托赠别之意,气氛营造精妙到位。通过鸟的叫声,上阙集女子离别之怨典,下阙则都用男子离别之典,很好地表达了送弟赴北的悲凉和心中的隐恨。

六、烘托愁苦幽怨之情

白居易《琵琶行》中写道:“其间旦暮闻何物?杜鹃啼血猿哀鸣。”这是白居易写杜鹃鸟的名句,当时白居易被贬谪到浔阳,又患病卧床,心情十分凄苦。这里一年到头听不到丝竹之声,住处低洼潮湿,房子周围长满了黄芦苦竹,从早到晚听到的不过是杜鹃的啼叫和猿的哀鸣罢了。诗中用了杜鹃和猿这两种叫声最为凄厉哀伤的动物意象,表现了作者谪居生活的无限悲伤和凄苦。

北宋秦观在其《踏莎行》中写道:“雾失楼台,月迷津渡,桃源望断无寻处。可堪孤馆闭春寒,杜鹃声里斜阳暮。驿寄梅花,鱼传尺素,砌成此恨无重数。郴江幸自绕郴山,为谁流下潇湘去?”

在“可堪孤馆闭春寒,杜鹃声里斜阳暮” 一句中,诗人有意识地将杜鹃的原有象征与黄昏的意象作有机的结合,独处“孤馆”,遭受“春寒”,耳之所听者“鹃声”,目之所见者“斜阳”,使人从生理到心理都感到寒冷。本来“雾失楼台”“桃源望断”就已使作者生愁,凄苦难耐,又怎忍受得了“孤馆”“春寒”“鹃声”“斜阳”的交叉袭击呢?作者笔墨沧桑,表达了被贬郴州时的孤独处境和屡遭贬谪而产生的不满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