细胞的生活范文
时间:2023-03-31 06:25:33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细胞的生活,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篇1
《细胞的生活》是人民教育出版社七年级生物学上册第二单元《生物体的结构层次》中的第一章《细胞是生命活动的基本单位》中的最后一节内容。也就是在学习了动物、植物细胞的结构之后,知道了细胞是构成生物体的基本单位后的一节。在统观初中生物学教材,并结合自己对《义务教育生物课程标准》相关内容理解的基础上,我认为这一节的目的是帮助学生进一步完善“细胞是生命活动的基本单位”这一初中生物学的核心概念,在整个初中生物教学中起提纲挈领的作用。
为了使学生进一步完善“细胞是生命活动的基本单位”这一初中生物学的核心概念,《细胞的生活》中前所未有地出现了许多新概念:有机物、无机物、细胞膜的作用、能量转换器、受精卵、遗传信息等,这几乎是整个初中生物学内容的概述。鉴于此,我觉得对于学生来说,现在学习《细胞的生活》内容,只能做到浅尝辄止,不求甚解。就像一个电视剧的序幕,精彩的、主要的情节会在今后的节次中层层展开,步步深入。比如,叶绿体和线粒体如何转换能量,受精卵怎样将遗传信息代代相传等。而本节的教学活动只是让学生认识、知道这些概念而已。
《细胞的生活》由两个主要内容组成:(1)细胞的生活需要物质和能量。(2)细胞核是控制中心。教学中我将它们划分为三个部分:(1)细胞的生活需要物质。(2)细胞的生活需要能量。(3)细胞核是控制中心。学生接受困难主要有三点:(1)有机物与无机物的分类。(2)叶绿体和线粒体的作用。(3)遗传物质。基于对教材和课程标准的理解,我确定了教学目标,对本节教学内容设计了导学案,并辅之以课件。
在导学案的设计中,我从动物、植物细胞的结构来复习引入。让学生观察图片,完成动物、植物细胞异同点的两道选择题,来达到强化“细胞是构成生物体结构的基本单位”这一二级概念。教学中的第一部分“细胞的生活需要物质”,通过让学生阅读课本第50页的内容,知道细胞生活需要的物质分为有机物和无机物两类,并尝试区分哪些是有机物,哪些是无机物。这是学生在课本中可以找到答案的。至于什么是有机物,什么是无机物,只需举种子燃烧的实例略加说明,不能深究。通过观察图片让学生感受这些物质进出细胞是由细胞膜控制的,从而建立“细胞膜能够控制物质进出”这一概念。
第二部分“细胞的生活需要能量”由感受汽车和人的运动都需要能量入手,引出细胞内的两个能量转换器:叶绿体和线粒体。通过展示图片让学生知道叶绿体和线粒体在细胞中的位置及大致形状。知道叶绿体是储存能量,而线粒体是释放能量。至于如何储存,如何释放,提示学生将在今后的生物学学习中加以认识理解,但要告诉学生无论是叶绿体储存的能量或者线粒体释放的能量最终都是来源于太阳的光能。
第三部分“细胞核是控制的中心”既是本节课的重点,又是本节课的难点。这个概念的引入要从分析“小羊多莉的身世”入手。通过分析资料使学生明确看出“多莉长得像提供细胞核的母羊B”,从而形成“细胞核是控制中心”的结论。同时通过阅读课本知道:细胞核中控制生物生长发育和遗传的物质是脱氧核糖核酸,简称DNA,展示图片,了解DNA的结构模型。至于DNA的结构是怎样的?它如何控制遗传信息?那是本节课所不能解决,只能为今后的教学活动埋下伏笔,作为激发学生继续学习和探究生物学兴趣的手段和方式。
根据每个内容的目的和要求,导学案中设计了适当的练习题,来检测本节课的教学效果。大部分练习题是可以在课本上找到答案的,少数的几个综合题,结合前面的知识,大部分学生也有能力完成。在课堂小结后,设计的练习题起回顾、记忆和综合之功效,使学生对整个教学内容有一个整体的结构框架,帮助学生建立相应的知识体系。
为此,整个教学过程帮助学生进一步完善了“细胞是生命活动的基本单位”这一生物学的核心概念。而恰恰课文的最后一段内容又正好是突出和强化这一概念的,所以在课堂的剩余时间里,让学生识记并熟读这个内容,我认为是必须的,也是必要的。
课件是教学的辅助工具,要为完成教学任务服务,要与学生手中的导学案相辅相成,同时又要尽量避免与教材中的内容相左或重复,以免让学生眼花缭乱。我在选择幻灯片的时候,力求少而精,主要是为学生完成导学案中的练习题提供帮助。图片有复习引入的动物植物细胞的结构、物质的分类、细胞膜控制物质进出示意图,反映生活现象的“汽车和人的运动”。细胞中叶绿体和线粒体的位置、为说明“细胞核是控制中心”的“小羊多莉的身世”资料、DNA的结构模型等。
篇2
[关键词] 非小细胞肺癌;化学治疗;生活质量;焦虑;抑郁;影响因素
[中图分类号] R734.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3-9701(2014)07-0008-04
肺癌是我国发病率和死亡率最高的恶性肿瘤,其中非小细胞肺癌约占80%[1],早期诊断难度大,确诊后大多已为晚期。化疗是治疗肺癌的主要手段,尤其是对失去手术机会的晚期肺癌患者,能有效延长其生存时间。但化疗的毒副作用大,患者在化疗期间可能出现一系列不良反应,有研究显示肺癌患者在确诊后约31%合并焦虑,45%合并抑郁[2,3],化疗可能使心理问题恶化,对患者生活质量造成严重影响。本研究通过了解患者生活质量和心理状态的转变情况,对影响非小细胞肺癌化疗患者生活质量的因素进行分析,为化疗期间对患者进行针对性护理提供参考。
1对象与方法
1.1研究对象
选择2011年5月~2012年12月期间在我科行化疗的非小细胞肺癌患者80例,纳入标准:经影像学检查及病理学检查确诊,此前未经放化疗;根据美国国立综合癌症网络(National Comprehensive Cancer Network,NCCN)制定的TNM分期分为Ⅲ~Ⅳ期;生存期预期>3个月。排除精神障碍或心理疾病史者;不接受问卷调查或无法配合完成问卷调查者。其中,男58例,女22例,年龄48~76岁,平均(61.29±11.64)岁;Ⅲ期45例,Ⅳ期35例;鳞癌42例,腺癌38例;高分化15例,中分化27例,低分化38例,均采用临床含铂类药物化疗方案。
1.2调查工具
欧洲癌症研究与治疗组织癌症患者生存质量问卷第3版(EORTC QLQ-C30 V3.0,下简称QLQ-C30)[4],包括整体生活质量量表1个、功能型维度5个,得分越高表示生活质量越好;症状型维度3个,以及6个单项,得分越高则表示生活质量越差。焦虑自评量表(self-rating anxiety scale,SAS)和抑郁自评量表(self-rating depression scale,SDS)[5]各由20个条目组成,总分均为80分,并计算焦虑和抑郁指数,范围为0.25~1.00,得分及指数越高表示焦虑和抑郁程度越严重,指数0.70为重度焦虑或抑郁。
1.3调查方法
收集患者临床资料,在化疗前、化疗4个周期后分别由专人采用EORTC QLQ-C30 V3.0进行询问,发放SAS和SDS,并当场收回。
1.4统计学处理
数据采用双人双录入,应用SPSS18.0进行统计学处理,计数资料采用构成比表示,等级资料采用秩和检验,计量资料采用均数±标准差(x±s)表示,组间比较采用独立t检验,评分相关性采用Pearson直线相关分析,影响因素采用Logistic回归分析,P
2结果
2.1化疗前后患者生活质量的变化
化疗后整体生活质量、躯体功能、角色功能、情绪功能评分较化疗前降低,认知功能评分较化疗前提高,化疗后恶心呕吐、食欲丧失、便秘评分、经济状况评分较化疗前升高,疼痛、气促、失眠较化疗前降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
表2 化疗前后患者症状型维度评分比较(x±s,分)
2.2化疗前后患者焦虑、抑郁评分的变化
化疗前仅43.75%和38.75%的患者无焦虑或抑郁,化疗后焦虑和抑郁患者略有增加,SAS、SDS评分和严重程度较化疗前升高(P 均
表4 化疗前后患者SAS评分比较
表5 化疗前后患者SDS评分比较
2.3化疗前后患者QLQ-C30与SAS、SDS的相关性
化疗前QLQ-C30量表仅疼痛和失眠与SAS评分有显著相关性,疼痛、气促、失眠与SDS评分有显著相关,均呈正相关(P均
表6 化疗前后患者QLQ-C30与SAS、SDS的相关性(r)
注:*P
2.4非小细胞肺癌化疗患者生活质量影响因素分析
对相关临床资料分别进行赋值并采用Logistic回归分析进行单因素和多因素分析,文化程度、经济收入、SAS评分和SDS评分是非小细胞肺癌化疗患者生活质量的主要影响因素(P均
表7 非小细胞肺癌化疗患者生活质量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
3讨论
恶性肿瘤是一种身心疾病,患者在确诊后往往会出现严重心理问题,进而可能对病情进展和治疗带来不利影响,因此目前对恶性肿瘤患者的治疗尤其强调心理护理的重要性,不仅有助于树立治疗信心,更有利于患者积极配合提高治疗效果,重新融入社会生活,甚至实现带瘤生存[6]。化疗作为肺癌重要的治疗手段,无论是否接受手术治疗,患者都能通过化疗获益,但化疗药物对人体毒副作用较大,不良反应较多,患者可能同时经历疾病和化疗不良反应的折磨,在此期间生活质量不仅无法提高反而会降低,引起或加重生理和心理不良状态的恶性循环,从而可能影响整体治疗效果[7]。
本调查结果显示,患者在化疗前QLQ-C30、SAS和SDS量表所反映的生活质量和心理状态已处于较低状态,化疗4个疗程后生活质量和心理状态均出现显著下降。其中QLQ-C30量表整体生活质量和躯体功能、角色功能、情绪功能等功能型维度评分下降显著,恶心呕吐、食欲丧失、便秘等胃肠道不良反应症状评分升高明显,但认知功能却得到提高,肺癌损害所致疼痛、气促、失眠症状得到明显改善,但随着治疗的持续,患者经济负担也不断加重。表明非小细胞患者进行化疗后生活质量下降,主要表现为呼吸道症状和失眠得到改善,对自身疾病的认知也得到加强,但化疗药物的毒副作用导致的不良反应尤其是胃肠道症状增加,使躯体、社会角色及情绪功能受到影响而降低。化疗前本组合并焦虑或抑郁的患者均过半数,但主要为轻中度焦虑或抑郁,化疗4个疗程后焦虑或抑郁患者有所增加,而症状程度的分布则更趋向中重度。表明非小细胞肺癌患者化疗后易出现焦虑、抑郁等负性情绪或加剧已有症状,甚至可能增加同时合并焦虑和抑郁的情况,使患者心理状态更为复杂[8,9]。
心理和生理状态存在相互作用,正性情绪更有利于提高人体机能的协调和代偿,改善肿瘤患者免疫功能紊乱,促进康复;而负性情绪,以焦虑和抑郁最为常见,可促使机体神经、内分泌、免疫调节功能进一步紊乱,对肿瘤治疗和康复产生严重的不良影响[10,11]。本调查结果显示,化疗后患者QLQ-C30和SAS、SDS评分的相关性因子明显增加,并呈现扭转现象,化疗前与SAS、SDS评分相关性较弱的整体生活质量、情绪功能、认知功能、恶心与呕吐、食欲丧失、便秘、经济困难等因子在化疗后均与SAS、SDS评分存在显著的相关性,而化疗前与SAS、SDS评分有关的疼痛、气促、失眠因子在化疗后则均失去相关性,此结果与化疗前后QLQ-C30各因子的变化相应,亦说明化疗后的生活质量下降与焦虑和抑郁关系更为密切,化疗后出现恶心呕吐、食欲丧失、便秘、经济困难是使焦虑和抑郁症状加剧的因子,疼痛、气促、失眠的缓解则可能从一定程度改善患者的负性情绪,负性情绪加剧可使各项功能因子和整体生活质量均明显下降,反映了心理状态对患者生活质量的重要作用[12]。
本调查结果显示,非小细胞肺癌化疗患者生活质量主要受到文化程度、经济收入、SAS和SDS评分的影响。文化程度越高,患者情绪控制和理性思维能力越好,则有利于自我调节和接受外界帮助[13]。经济收入则针对QLQ-C30中经济困难因子,经济状况越好对化疗方案、疗程和不良反应治疗的负担能力越好,则可能减少症状对生活质量的影响。以上两者都是较为客观的患者个人条件,而SAS和SDS评分则是当下患者的主观情绪反映,是最具干预可行性的潜在作用点,可以作为提高患者化疗期间生活质量的突破口,在积极预防和缓解患者不良反应症状的同时,利用SAS、SDS量表准确了解患者心理状态,给予有针对性的心理护理或专业心理辅导,从而提高患者生活质量。
[参考文献]
[1] 郭素敏,孙超英,宗会迁. 肺癌患者化疗前后免疫功能的研究[J]. 中国医刊,2013,48(3):48-49.
[2] Chinmoy K,Bose Subhashis Dey,Ashis Mukhopadhyay. Hyponatremia of non-small cell lung cancer: Indian experience[J]. Indian Journal of Medical and Paediatric Oncology,2011,32(3):139-142.
[3] Myungsoo Kim,Jihae Lee,Boram Ha. Factors predicting radiation pneumonitis in locally advanced non-small cell lung cancer[J]. Radiation Oncology Journal,2011,29(3):181-190.
[4] 李绒,石海燕. 心理护理路径在肺癌晚期病人首次化疗不良情绪中的应用[J]. 护理研究,2013,27(3):200-201.
[5] 梁骊敏,刘雪莲,廖英桃. 肺癌术后化疗患者的癌因性疲乏及影响因素研究[J]. 中华现代护理杂志,2012,18(1):38-41.
[6] 李淑芳,王燕,辛士珍. 化疗对肺癌患者生活质量及焦虑情绪的影响及分析[J]. 中国肺癌杂志,2012,15(8):465-470.
[7] 王丽军,王朝娟,宋润珞. 个性化护理对放化疗肺癌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J]. 实用医学杂志,2013,29(1):135-137.
[8] Tiehong Zhang,Long Meng,Wei Dong. High expression of PRDM14 correlates with cell differentiation and is a novel prognostic marker in resected non-small cell lung cancer[J]. Medical Oncology,2013,30(3):605.
[9] 李洁,季枚,朱丽娜. 顺铂时辰化疗治疗晚期非小细胞肺癌的随机对照研究[J]. 中华肿瘤杂志,2013,35(1):43-44.
[10] 陈延治,刘丹,赵玉霞. 手术治疗的老年与青年肺癌患者临床病理特征对比[J]. 肿瘤研究与临床,2013,25(5):343-345.
[11] 曹建存,王燕,张丽. 肺癌化疗前后生活质量及抑郁情绪改变分析[J]. 中国肺癌杂志,2011,14(4):358-361.
[12] 龙伟,刘云贵,周锐. 心理干预对肺癌化疗患者的影响[J]. 现代临床护理,2010,9(9):11-14.
篇3
1 教材分析
本节是高中学生学习了必修3的第一节,其主要内容包括细胞生活在细胞外液中、细胞外液的成分、细胞外液的渗透压与酸碱度、内环境是细胞与外界环境进行物质交换的媒介4个方面。该节内容是学生理解稳态及其生理意义知识的基础,对学好“动物和人体生命活动的调节”、“植物的激素调节”等章节有着极其重要的意义。
2 学情分析
内环境的相关知识在初中新课程中涉及较少。初中新课程仅仅就人体中系统的结构和功能做了简单的介绍,但因初中学生初二下学期会考结束后就没有再学习有关这方面的生物知识,间隔时间较长,印象也不是很深刻。这就需要教师为学生创设一定的教学情境,引导他们回忆相关知识。由于笔者执教的班级是选修生物的班级,相对而言,他们对学习生物的兴趣要浓烈些。通过初中阶段已学习到的人体几大系统功能,总结出内环境如何与外界环境进行物质交换不是特别难。
3 设计思想
内环境是细胞与外界环境进行物质交换的媒介,细胞与内环境之间进行物质交换的内容是比较好理解的。内环境如何与外界环境进行物质交换的内容,相对于前者要难理解些。教师借助一些内环境与外界环境进行物质交换的技能训练,学生既能领悟出模型方法,又能进一步理解有关知识内容,在培养能力的同时还学习了知识。在组织教学过程中,笔者运用启发教学理念,并配以一些图片、动画、探究实验等教学手段,为学生营造宽松的学习环境。这样做的目的是要吸引学生们的注意力,让抽象的情景更为直观和真实,有利于激发学生学习的热情,从而更好地完成教学目标。
4 教学目标
(1)描述内环境及其作用。
(2)说明内环境是细胞与外界环境进行物质交换的媒介。
(3)尝试建构人体细胞与外界环境的物质交换模型。
5 教学重难点
(1)描述内环境的组成和理化性质。
(2)说明内环境是细胞与外界环境进行物质交换的媒介。
6 教学过程
课前教师准备多媒体课件,设计学案。学生预习本节课本内容,完成学案基础知识内容。教师依据学生的先学情况,考虑实施后教的策略。
6.1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展示视频:边防战士、炼钢工人、抗洪抢险战士的工作环境。提出问题:视频中的恶劣环境对人体健康有没有影响?他们是如何维持体温的?大量出汗后为何要及时补充淡盐水?这样使学生知道人体必须维持内环境的稳态,引出本章课题。
教师借用《红楼梦》里的一句话:“女人是水做的。”通过问题:那男人是不是水做的呢?引起学生的关注。出示资料:成年男性体内含水量大约是体重的60%,成年女性体内的含水量大约是体重的50%,出生一天的婴儿,体内含水量大约是体重的79%。教师顺势提出体液的概念。
设计理念:让学生体会这些人工作的艰苦,认识他们工作的重要性,进行人文精神的渗透,注重了对学生情感教育的渗透。
6.2挖掘已有知识,切入主题
学生阅读教科书第2页正文前三段内容,观察视频:草履虫、血液中的血细胞的生活环境,思考并讨论二者的区别。教师引导学生概括出:单细胞生物直接生活在外界环境中,细胞可直接与外界环境进行物质交换;多细胞生物的细胞生活在体内的液体环境中,一般不能直接与外界环境进行物质交换。教师引出本节课题:细胞生活的环境。
设计理念:从学生熟悉的现象人手,放眼于生命世界中“细胞生活的环境”的广阔视角。这样的话,不但可以很好地衔接必修1《分子与细胞》,充分调用学生已学过的知识经验,还能更好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6.3联系生活,构建核心概念——内环境
教师引导学生回忆手脚磨出的水泡情景,思考水泡中的液体来源于哪里。并展示血浆的实物,出示内环境的示意图,要求学生尝试归纳体液的组成和内环境的组成。
设计理念:生活化的事例,更加有益于学生的求知欲,让学生对“细胞生活的内环境——细胞外液”有感性认识。
6.4学习内环境的组成
教师用动画演示组织液、淋巴和血浆之间物质交换的动态过程,引导学生讨论、观察、归纳三者之间的关系,尝试构建概念图。
学生阅读课本资料分析,归纳出生命起源于海洋,尝试从组织液、淋巴液和血浆之间联系的角度分析三者成分的差异。
设计理念:学生归纳推理能力的培养和提高是一个主动探索的过程。让归纳贯穿于教学中,将单调的知识串成知识链,有利于学生学习能力的形成。这样不仅让学生学到了知识,训练了学生的思维,还能较好地完成教学任务。
6.5分析内环境的理化性质
教师引导学生分析讨论内环境理化性质之一是渗透压,拓展组织水肿的相关知识。教师设置疑问:为什么蚊子咬了会起疱,过段时间疱为何又消失?为何婴幼儿食用劣质奶粉后会变成大头娃娃?
设计理念:教学融入生活中,才具有生命的活力。教师要让学生感受知识源于生活,再用学到的知识回归生活并解释一些生活现象。
6.6讨论内环境是细胞与外界环境进行物质交换的媒介
教师用模式化的方法模拟和展示人体细胞、内环‘境以及与外界环境进行物质交换的大致过程。质疑:我们每天摄取一定量的食物为机体提供营养物质,这样的营养物质是如何到达组织细胞的呢?并引导学生回顾消化、呼吸、循环、泌尿系统等相关知识,展开讨论,尝试构建人体细胞与外界环境的物质交换模型。
设计理念:学生在建构模型的过程中必然要去探究、交流和学习,并且印象一定非常深刻。这样对实现新课程的教学目标,提高生物的科学素养有很大帮助的。
篇4
学龄前期是宝宝良好生活习惯养成的关键期。在这一时期,宝宝愿意听从成人的教导、喜欢模仿别人、特别容易受外界影响,是最容易接受教育的时期。
爸爸妈妈如果能够利用好这个时期,就可以帮助宝宝培养良好的生活习惯。使用图画书就是一个不错的方式。在这一阶段,宝宝们喜欢听故事,用图画书既可以引起他们的兴趣,又能寓教于乐,使宝宝在轻松愉悦的亲子共读过程中逐渐模仿、学习并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
妈咪对照:宝宝的生活习惯达标了吗?
由教育部颁发的《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中,对不同年龄阶段宝宝的生活习惯养成均作了详细阐述,我们不妨来对照一下:
0~3岁的宝宝
逐渐养成有规律的、自然入睡的睡眠习惯;
愿意吃各种食物,逐渐学会用勺子吃饭、用杯子喝水;
逐渐形成一定的排便规律,在爸爸妈妈的帮助下做到便后洗手;
长牙之后,在爸爸妈妈的监督下能够坚持每天刷牙。
3~4岁的宝宝
在爸爸妈妈的提醒及引导下,能够按时睡觉和起床,并能坚持午睡;
不挑食、偏食;
愿意饮用白开水;
每天早晚刷牙;
饭前便后洗手。
4~5岁的宝宝
每天按时睡觉和起床,并能坚持午睡;
不挑食、偏食,不暴饮暴食;
常喝白开水;
每天早晚刷牙,饭前便后洗手,并且方法基本正确。
5~6岁的宝宝
养成每天按时睡觉和起床的习惯;
吃东西时细嚼慢咽;
主动饮用白开水;
每天早晚主动刷牙,饭前便后主动洗手,并且方法正确。
培养良好生活习惯,从哪些方面入手?
生活中这么多事情,要一件一件地教给宝宝。那么,培养宝宝良好的生活习惯可以从哪些方面入手呢?
刷牙
宝宝一般在2岁之后开始长牙,这时就需要爸爸妈妈来帮助宝宝学习刷牙的方法,保护牙齿。
怎样才能让宝宝喜欢上刷牙呢?首先,可以带着宝宝一起去挑选他喜欢的牙具、牙膏,这样宝宝就会对刷牙产生兴趣。然后,爸爸妈妈可以和宝宝一起刷牙,起到榜样示范的作用。最后,爸爸妈妈一定要坚持住,不能宝宝不想刷就放弃,想着明天再让宝宝刷牙,这样就不能养成良好的习惯,宝宝也会认为只要自己耍耍赖就能不刷牙了。
关于刷牙,爸爸妈妈可以和宝宝做一个有趣的小实验:
让宝宝将含氟牙膏挤到玻璃碗或杯子里,将一半鸡蛋浸在牙膏里,然后用保鲜膜封住碗口或杯口,放置四天;四天以后将鸡蛋取出,擦干净,再放置一天后,将鸡蛋放入醋里浸泡(被牙膏浸泡过的一端做上标识);在醋中浸泡10个多小时后,将鸡蛋取出。结果:被牙膏浸泡过的一端蛋壳还很坚硬,没有被牙膏浸泡过的一端蛋壳明显变软。
这个小实验可以引起宝宝的兴趣,同时让宝宝了解刷牙的重要性噢!
如厕
学者黄小莲在《婴幼儿如厕训练的合理性思考》一文中提到:从生理角度来说,宝宝在1岁半时差不多就学会了走路,也就是说,这时宝宝的神经系统已经趋于完善,能够自主控制负责排泄的括约肌,此时就可以进行如厕训练了。美国儿科学会关于训练大小便的建议也是在18个月之后。
那么,训练大小便,具体要怎样做呢?
1.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可以先给宝宝买一个他喜欢的儿童马桶,带着宝宝一起去挑选,看看宝宝最喜欢哪个造型。然后鼓励宝宝每天在马桶上坐一会儿,开始的时候可以不脱裤子,让宝宝慢慢熟悉使用马桶。
2.爸爸妈妈如厕时,可以让宝宝在一旁观看、模仿,这样能起到示范的作用。
3.最后,宝宝表示有便意时,爸妈应立即带他到他自己的小马桶那里排便。
Tips:
1.对宝宝良好的排便行为,爸妈应及时给予鼓励,以增强他的自信心。当然,也不能忘记告诉宝宝:大小便后要记得洗手,才能把细菌都消灭掉,保证身体健康。通过经常提醒、反复强化,让宝宝养成良好的排便习惯。
2.值得注意的是,在如厕训练过程中,爸爸妈妈要避免过于关心宝宝的大小便情况;切不可责备宝宝尿床,造成宝宝紧张;户外活动时,也应该避免随意选择大小便的地点,缺乏隐私意识。
3.每个宝宝的生理发育情况不同,应该依据宝宝的自身情况来进行如厕训练。
饮食
给宝宝吃什么,怎么吃,吃多少?这是令许多爸爸妈妈头疼的问题。合理饮食是良好生活习惯形成的重要一环,会直接影响宝宝的正常发育和他们长大后的健康状况。培养宝宝良好的饮食习惯,要注意以下几个问题:
1.创造轻松愉快的进餐气氛。
一个整洁有序、轻松愉快的环境,可以让宝宝保持愉悦情绪进餐,促进消化和吸收。
2.定时、定量、定点吃饭。
a.一日三餐最好有固定的时间,这样宝宝一到这个时间就会产生饥饿感,知道该吃饭了。需要注意的是,在饭前要避免给宝宝提供零食,否则会影响宝宝的正常进餐。
b.根据宝宝的食量给予适量的饭菜,并且要求他们全部吃完才能离开餐桌。
c.要有一个固定的进餐地点,让宝宝意识到这是用餐的地方,只要到了吃饭时间就要到这个地方去。这样持之以恒,才不会养成追着喂才肯吃饭的坏习惯。
3.教育宝宝不要偏食。
a.长期偏食会引起营养不良、贫血等症状,严重影响生长发育,还容易使宝宝养成任性的坏习惯。
b.爸爸妈妈应该注意的是,不能以自己的饮食习惯来要求宝宝,否则会间接导致宝宝偏食。要按照合理的营养搭配来给宝宝制作饮食。
宝宝吐槽:为什么大人们从来都不觉得自己偏食呢?因为他们买来的都是自己想吃的啊!
c.爸爸妈妈可以用语言对宝宝进行积极的心理暗示,例如“今天的胡萝卜真好吃,真甜”等等,调动宝宝的食欲。
d.还可以运用不同的烹饪方法或是好看的摆盘,来调动宝宝的食欲。
睡眠
现在有许多宝宝都是白天睡觉、晚上不睡,这让爸爸妈妈十分头疼。那么,应该如何培养宝宝按时睡觉的习惯呢?
1.要给宝宝一个属于他的空间,也就是单独的小床。这样宝宝能够在固定的地方睡觉,久而久之,他就能够知道,只要躺在小床上就要睡觉了。
2.给宝宝一个舒适的环境。在睡觉前,可以给宝宝放一些轻缓的音乐或者摇篮曲,创造一个轻松、平静的氛围。再把宝宝放在他自己的小床上,轻轻地拍拍他。值得注意的是,爸爸妈妈不能一直抱着宝宝从入睡到睡醒,这样容易养成不良的睡眠习惯,以后想要让宝宝自己睡就会很难了。
3.要逐渐养成按时睡眠的习惯。白天到时间就要叫醒宝宝,不能贪睡;中午也要养成睡午觉的习惯,最好是在13~15点之间,如果过了时间就不要再睡了,不然会影响晚间的睡眠。
图画书阅读指导手册――生活习惯篇
培养好的生活习惯不是一朝一夕就可以完成的,爸爸妈妈要有足够的耐心来帮助宝宝。在宝宝做得对的时候给予一定的奖励;做错的时候,也可以给予一定的惩罚。下面就给爸爸妈妈推荐一本关于刷牙的图画书。
书名:《小熊不刷牙》
作者:斯伐拉纳・提欧利那
出版社:湖北长江出版社
出版时间:2007年9月
总体介绍
故事中,小熊哈利不喜欢刷牙,在几天不刷牙之后的一个晚上,它在梦里体验了一次没有牙齿的旅程……
分步指导
Step 1:封面
在封面上,一只小熊用双手扒着自己的嘴巴,露出脏兮兮的牙齿。而旁边的水龙头在哗哗地流水,小熊却什么也没做。
爸妈可以这样做
这时爸爸妈妈可以问问宝宝:小熊在做什么?为什么旁边开着水龙头?进而引起宝宝继续阅读图画书的兴趣。
Step 2:第1页~第2页
在书的第1页~第2页,可以看到小熊哈利扮成海盗的样子,和正在牙膏、牙刷进行战斗,互不相让。
爸妈可以这样做
爸爸妈妈可以对宝宝说:“哈利正在做什么呀?它为什么要这么做呀?我们来看看接下来发生了什么?”
Step 3:第3页~第6页
在书的第3页~第6页,熊妈妈提醒哈利该去刷牙了,而哈利却躲在浴室,打开水龙头假装在刷牙,而且将牙刷上的牙膏用水冲洗掉。
爸妈可以这样做
爸爸妈妈可以提前和宝宝一起做个小实验,让宝宝自己去理解牙膏的作用。例如:
1.准备两个煮好的白壳鸡蛋。
2.玻璃杯中倒入深色饮料(如可口可乐),将煮好的鸡蛋放入杯中,静置5~6个小时。
3.将鸡蛋取出、擦干,跟宝宝一起讨论出现在白色鸡蛋上的污迹从何而来。向宝宝讲解鸡蛋壳就像牙齿的釉质,并引导宝宝思考如何将鸡蛋壳上的污迹去除。
4.给宝宝牙膏和牙刷,宝宝们会很积极、热情地给鸡蛋“刷牙”的。
Step 4:第7页~第10页
在书的第7页~第10页,哈利像往常一样不刷牙就去睡觉了。结果哈里发现自己的牙齿不见了,它特别高兴,因为这样它就再也不用刷牙了。
Step 5:第11页~第16页
在书的第11页~第16页,哈利向朋友们炫耀自己的牙齿不见了,而它的朋友们却都嘲笑他。由于没有牙齿,哈利面对自己喜欢的食物,也不能吃了。
爸妈可以这样做
鼓励宝宝:赶紧帮小熊哈利想想办法吧!
Step 6:第17页~第20页
在书的第17页~第20页,描述了哈利没有牙齿的悲伤心情,它十分想要找回自己的牙齿。此时猫头鹰出现,问哈利今后能不能每天早晚按时刷牙、保护自己的牙齿,而哈利也做出了保证。
爸妈可以这样做
此时,爸爸妈妈可以让宝宝注意哈利的表情以及动作,问问宝宝“哈利怎么了?它现在是什么样的心情?他为什么会感到伤心呢”?引导宝宝自己说出刷牙的重要性。
Step 7:尾页
在书的结尾,哈利从梦中醒来,发现自己的牙齿都在:“啊!原来只是做了一场梦呀!”
爸妈可以这样做
“哈利已经太久没刷牙了,都不记得正确的方法了,我们一起来教教他,好吗?”爸爸妈妈和宝宝一起复习刷牙的正确方法。
图画书推荐
培养宝宝良好生活习惯的图画书还有:
饮食类
《我绝对绝对不吃番茄》(接力出版社,2006年4月)
《肚子里有个火车站》(北京科学技术出版社,2011年6月)
《胖国王》《瘦皇后》(少年儿童出版社,2006年12月)
如厕类
《要上厕所了!》(江西科学技术出版社,2012年4月)
《马桶的故事》(少年儿童出版社,2009年9月)
睡眠类
篇5
【关键词】得力生注射液;TP方案;非小细胞肺癌
The clinical efficacy of DeLiSheng injection combined with TP regimen for advanced non-small cell lung cancer
WANG Yang,WAN Li-xin.Department of Radiationtherapy,Nanyang Central Hospital,Nanyang 473000,China
【Abstract】 Objective To observe the efficacy and side effect of Delisheng injection combined with TP regimen in the treatment of advanced non-small cell lung cancer(NSCLC).Methods Combined group including 50 patients were treated with DeLiSheng injection combined TP regimen.control group including 48 patients were treated by TP regimen.cycles were repeated 3 weeks.Results in the combined group effective rate is 52%.in the control group effective rate is 45.8%.significant difference was not observed between the two groups(P>0.05).For the side effect and life quality,significant differences were observed between the two groups(P
【Key words】Delisheng injection;TP regimen;non-small cell lung cancer
多西他赛是目前治疗非小细胞肺癌疗效较好的药物之一[1],它与顺铂联合治疗NSCLC已在临床广泛使用,但如何减轻其化疗毒副作用是临床肿瘤学关注的问题之一。临床研究证明,中医药在中晚期非小细胞肺癌的治疗中具有一定的优势。南阳市中心医院放疗科自2005 年 10 月 至 2007 年 12 月采用得力生注射液联合TP方案治疗非小细胞肺癌50例,并与同期单纯TP方案化疗的48例患者在疗效和毒副作用方面进行比较。现报告如下。
1 临床资料及方法
1.1 一般资料 所有患者均为我科自2005年10月至2007年12月住院患者,均经病理学证实为NSCLC,临床分期Ⅲ-Ⅳ期(按UFCC1997年TNM分期),均无胸水、心包积液、脑转移,预生存期≥3月,KPS评分≥60分。随机分为联合组和TP组(见表1)。
1.2 治疗方法 两组均采用TP方案:多西他赛(齐鲁制药,商品名多帕菲)75 mg/m2,d1,静脉滴注;顺铂(齐鲁制药公司生产)25 mg/m2,d1-d3,静脉滴注。化疗前1 d开始地塞米松16 mg/d,分两次口服,连续3天以减轻水钠潴留。21 d为1周期,2个周期后评价疗效,如病情进展更换化疗方案,如病情缓解或稳定继续原方案2周期后评价疗效。联合组同时配合得力生注射液(步长集团北京正邦制药生产)40 ml加入5%葡萄糖注射液500 ml缓慢静滴,每天一次,每个周期连用20 d为一疗程。化疗前后均做血常规、肝肾功能、心电图、胸片或胸部CT、腹部B超,化疗期间每周查1~2次血常规。平均随访一年。
1.3 评估标准 近期疗效按WHO实体瘤评价标准进行评定:完全缓解(CR)、部分缓解(PR)、稳定(NC)及进展(PD),CR+PR为有效率;临床受益(CBR)评估标准:止痛药用量减少≥50%、体力状态(KPS)改善≥20%、体重增加≥7%,上述指标有一项好转并持续4周;生活质量按KPS评分减少10分为以上者为改善,减少10分以下者为减退,无增加者为稳定;毒副反应按WHO抗癌药物毒副反应标准进行评定。
1.4 统计学方法 统计软件采用SPSS 13.0。两组有效率及毒副反应采用χ2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近期疗效 联合组CR1例、PR 25例、SD 15例、PD 9例,有效率(CR+PR)为 52.0%(26/50);TP组CR0例、PR 22例、SD 12例、PD 14例,有效率(CR+PR)为 45.8%(22/48)。两组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0.373 , P>0.05)。
2.2 生活质量改善与临床受益比较 联合组改善33例、稳定9例、减退8例,TP组改善15例、稳定10例、减退23例,两组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1.54, P
2.3 两组化疗毒副反应情况比较 联合组50例,对照组48例可评价的化疗不良反应见表2。
3 讨论
肺癌是世界上发病率最高的恶性肿瘤,每年发病率大约120万人,死亡大约110万人[2]。非小细胞肺癌(NSCLC)占肺癌80%以上,而且肺癌确诊时已为晚期。多西他赛是目前治疗非小细胞肺癌疗效较好的药物之一;其主要作用机制是促进微管蛋白装配成微管,同时抑制其解聚,导致丧失正常功能的微管束产生和微管的固定,抑制细胞的有丝分裂,导致细胞死亡;它与顺铂联合治疗NSCLC已成为标准一线治疗方案,有效率20%~35%左右,中位生存期7.3~8.5个月[1],研究显示以顺铂为主的联合化疗要优于单药化疗,且毒副作用小于铂类为主的三药化疗[3]。但该方案同样面临着如何平衡疗效与毒副作用的问题。
复方中药联合化疗是提高恶性肿瘤治疗效果的重要,得力生注射液是我国第一个获得国家卫生部二类新药证书的复方抗瘤中药注射剂,是人参、黄芪、斑蟊、华蟾素的合成提取液,在体内外均能抑制多种肿瘤的生长[4],晚期癌症患者正气亏损,瘀血阻滞占主导地位,所以应当采用扶正祛邪的方法治疗;方中黄芪、人参是传统医学中首要的扶正药物,近年来大量的实验和临床研究证明黄芪可调节机体免疫功能,提高杀伤细胞活力[5],人参具有保持肾上腺和骨髓的功能[6],这些有助于骨髓造血功能的恢复、提高机体的免疫力,减轻化疗所致的骨髓抑制和免疫抑制;而华蟾素和斑蝥具有杀伤肿瘤细胞的功能,对多种肿瘤具有抑制作用[7]。
本实验以得力生注射液联合TP方案治疗NSCLC并以单纯TP方案组对照研究,结果显示两组均有较好的近期疗效,且联合组略高于单纯TP组,但其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联合组患者生活质量、临床综合获益明显提高(P
因此,我们认为得力生注射液能明显提高患者的生存质量和临床获益,并减轻其不良反应,增强患者的免疫功能,与TP方案合用有相加协同作用;可以作为治疗NSCLC的增效减毒辅助药物,有一定的临床推广价值。
参 考 文 献
[1] Schiller JH,Harrington D,Belani CP,et parison of four chemotherapy regimens for advanced non-small cell lung cancer.N Engl J Med,2002,346(2);92-98.
[2] Parkin DM.Global cancer statistics in the year 2000.lancet Oncol,2001,2(9):533-543.
[3] Delbaldo C,Michiels S,Syz N.et al.Benelits of adding a drug to a single-agent or a 2-agent chemotherapy regimen in advanced non-small cell lung cancer:a meta-analysis.JAMA,2004,292(4):470-484.
[4] 刘建新,路华,张玉珍,等,得力生联合化疗的体外抗癌活性.河北医科大学学报,2001,22(5):294-296.
[5] 赵冠英,昊正军,昊瑞贤,等.参芪扶正冲剂的研究.中国中西医结合杂志,1993,13:395-360.
篇6
比赛简介选手简介
Liqud.NazguI:他是TeamLiquid站点以及战队的创始人。作为荷兰星际争霸界的灵魂人物,他曾是当年最强的非韩选手之一然而他的大赛成绩并不是很理想,几年前他转型做了一名职业扑克玩家,不过在星际争霸2面世之后,Nazgu J在采访中表示会回到电子竞技的舞台中。
RogaIos:在ZCup第五周的比赛中,波兰冲族选手Rogalos一路过关斩将进入最终的冠军争夺战。在和对手大战五回台之后,RogaIos以2:3遗憾败北。不过由此可以看出Rogalos也是一名实力型战将。
前段时间,神族内战出现了一套战术,具体的运作流程是:前期在家中拍下三个传送门,接着建造控制核心升级折跃门,接着派出一个探针到对手家中造个水晶培,然后利用时空门的召唤技能将部队传到对手家中。不过随着暴雪的补丁更新,控制核心的折跃门研发时间从60秒提高到140秒,也就将这套战术打入了冷宫。
于是神族内战就只能另辟蹊径,本场比赛中,RogaloS很好地利用了星际争霸2中的新元素来为自己的胜利增加了筹码,那么,RogaloS究竟是如何击败Nazgul的呢?
战局未开,侦查先行
Nazgul出生在地图的右上角,Rogalos在地图的左下角开始运营,两人都是在9人口补水晶塔、12人口补传送门。随后,Nazgul便补充了第二个传送门,此外Nazgul并没有在家中补充采气场,俨然一副前期Rush的打法。不过,这―切都被RogaloS探路的Probe看在眼里,走科技路线的Rogalos见势优先在家中补充了第二个传送门来应对对手可能到来的Rush。
Blistering Sands的出生点位相距甚远,要是想前期Rusb对手的话就必须做好前面的部队全部阵亡而后续兵还没赶到的准备。而Rush战术最讲究的就是部队的衔接,因此在Blistering Sands上这样光天化日的双传送门Rush显得有点自欺欺人。
沉着应对,巧度险境
在传送门建造完毕之后,双方各自训练狂热者。不过此时,Nazgul使了一次坏,他在野外偷偷地拍下了水晶塔和第三个传送门决定将Rush打到底。
当Nazgul的三个狂热者千里迢迢赶到Rogalos家门口的时候,迎接他的是Rogalos的四个狂热者,这就是在前文提到的续兵问题。不过RogaloS依旧选择了镇守高地,此时,Nazgul只能霸王硬上弓强行交战,在损失了―个狂热者之后,Nazgul的两个狂热者冲上了高地,但是两个残血的狂热者又能有何作为呢?在对手基地绕了一圈之后,Nazgul又撇了回去。
Nazgul的开局有点问题,既然决心要Rush,为何不选择家中摆一个传送门然后在野外偷两传送门呢,这样的话,Rogalos也许就会认为Nazgul也走科技路线,也就不会补充第二个传送门了。
力场立威,局势渐显明朗
随后,RogaloS补下了第三个传送门并控制核心中研发折跃门,传送门中则是开始训练哨兵,一来可以调整自己的水晶和气矿的比例,二来可以利用哨兵的力场技能来封死路口防止对手Rush。
另外一边,RogaloS利用前期探路的Probe在Nazgul家中阴了一个水晶塔,随时准备召唤部队到Nazgul家中骚扰。
Nazgul这边虽是久攻不下,但是此时双方部队上还是持平。在集结了九个狂热者之后,Nazgul再度压制到RogaIos家中。然而,这一去就真的成了“壮士一去兮不复还”了。Rogalos一道华丽的力场将Nazgul的部队截成了两段。Nazgul苦苦鏖战终于突破了这一道防线冲入了Rogalos家中,但是毕竟是异地作战,在Rogalos后续部队出现之后,Nazgul全面溃败。
这里RogaloS的操作细节做得并不是很完美,在路口处防守的话,尽量让自己的部队舒展开来,要不后排的部队只能在那里绕圈圈看戏了。
吹响反击号角,前后夹击终获胜
在扛下这一波进攻后,Rogalos掌握了比赛的节奏。Rogalos直接传送了三个狂热者到Nazgul家中进行骚扰,正面部队也是径直奔向Nazgul基地。待折跃门CoolDown结束后,Rogalos又传送了若干部队到Nazgul家中。在RogaloS的如浪潮般的部队的压制面前,Nazgul完全无力反抗,在享受了Rogalos的蹂躏之后,Nazgul爽快地打出了GG。
篇7
细胞膜上钠泵活动的生理意义是建立起一种势能贮备、保持渗透压。钠钾泵又称“钠泵”或“钠钾ATP酶”,使细胞外的NA+浓度高于细胞内,当NA+顺着浓度差进入细胞时,会经由本体蛋白质的运载体将不易通过细胞膜的物质以共同运输的方式带入细胞。
钠钾泵(也称钠钾转运体),为蛋白质分子,进行钠离子和钾离子之间的交换。每消耗一个ATP分子,逆电化学梯度泵出三个钠离子和泵入两个钾离子。保持膜内高钾膜外高钠的不均匀离子分布。钠钾泵的一个特性是他对离子的转运循环依赖自磷酸化过程,与之相类似的还有钙泵和质子泵,它们组成了功能与结构相似的一个蛋白质家族。
(来源:文章屋网 )
篇8
[关键词]最低生活保障;福利依赖;反福利依赖
我国目前在福利制度方面还有很大的欠缺。①福利对象的方向,侧重于城市户籍居民,我国的户籍制度捆绑着高福利,限制了广大的更低收入者无法享受到福利。②福利捆绑带来的低保边缘群体的生活困难,许多政策都同时优先考虑低保群体,这使得低保人群享受了多重补贴,而处在低保线边缘的人群只因没能划入低保群体,就得不到任何的福利待遇,使他们成为了“更穷”的人群。③对福利制度缺乏监控,没有一套完整的监督机制,更没有督促享受福利的人改善工作能力,减免福利依赖的制度设计;使低保人群一旦进入低保行列就很难出去,甚至出现骗保行为等。④福利统筹层次低,现阶段的福利制度,基本上各地为政,经济条件好的地方,福利也就越好,也就更容易导致收入差距扩大。
最低生活保障制度下存在的“福利依赖”现象使低保对象产生福利依赖心理,不愿意劳动,造成很多不良影响:低保对象“只进不出”,这类人只靠政府低保金维持生计而不愿参加劳动,增加了政府财政的长期负担;由于低保户不需要劳动就可以维持基本生活,使得处于工作的人员心理不平衡,可能造成人际效仿,使更多的低保对象形成“福利依赖”,同时增加社会矛盾;导致了社会的不公平,不利于社会的稳定;低保人员不断增加而真正的贫困者生活水平却得不到保障和改善,直接影响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目标的实现。
1 最低生活保障制度中“福利依赖”的成因
1.1 有限的就业空间
我国人口基数大,每年近千万新增劳动力出现,需要就业的人数不断增加,新增就业人口涌入劳动力市场后,进一步降低劳动力的价格,使个人经济收入降低,由此产生不愿就业的心理。处于城市贫困的居民能够享受到政府的低保福利,在社会整体工资水平与低保福利收入差别不大的情况下,低保对象自然选择放弃工作,依赖低保福利。
1.2 贫富差距的因素
市场经济的发展使一部分人先富了起来,造成贫富差距逐渐拉大的形势,越来越多的人处于最低生活线以下,尽管有些人有工作,但是工资十分低,有的甚至达不到国家的最低保障金,这些因素的影响使得一部分人放弃自己的工作依靠国家的低保生活,在他们看来放弃工作反而得到了生活的改善,所以对低保产生依赖。
1.3 最低生活保障膨胀因素
政府要求各地要努力实现“应保尽保”目标,力求全面解决城市困难居民的生活问题,实现社会稳定。但在一定意义上讲“应保尽保”可能导致最低生活保障的膨胀,产生很多负面影响:“应保尽保”容易被泛化或扩大化的理解,在街道社区、居委会审核低保权利很大的前提下,可能造成这样的情景。首先,基层社区可能将社区贫困居民扩大化,即使不够条件的也“保”;其次,可能导致“关系优则保”;再次,并非将资源用于贫困者身上,而是用国家的钱,尽可能地为本社区创造福利。正是“应保尽保”的泛化,可能助长低保人员“福利依赖”的心理。
1.4 就业歧视因素
根据走访调查,多数失业工人不甘于享受政府的低保福利,愿意自谋就业岗位,但是在自谋职业过程中,往往受到年龄歧视,性别歧视,经验歧视,劳动技能歧视和文凭歧视等。一次次的失败,挫伤了他们的自尊心,并对工作机会表示失望,消极心理客观上成为他们对政府的低保产生依赖的原因。
1.5 心理失衡因素
与社会歧视相关,低保群体中不愿工作的人都有相似的经历,他们积极地寻找工作,可是无情的现实却将他们彻底打败。无法找到工作的同时还被歧视,这些是他们心理上难以承受的,长此以往他们有了心理阴影不愿再主动寻找工作。于是宁愿选择放弃,依赖国家提供的最低生活保障金清闲的度日。
2 最低生活保障制度中反“福利依赖”的措施2.1 完善法律体制,建立健全的最低生活保障“准入准出”机制由于没有明确的准入准出机制和监管部门的失误,使部分有劳动能力的劳动适龄人口混迹于低保人群之中,不仅占用了有限的福利资源还侵占了他人的合法权利,造成社会的不公平和低效率,所以应该建立一整套完善的最低生活标准人群的监督监管体制,明确“准入准出”机制,使人们在贫困、走投无路时可以得到国家的大力支持与帮助,在获得能力和机会的时候第一时间退出机制,自力更生,将资源留给更需要帮助的人群。促进社会效率,保证社会公平。
2.2 加强低保人群的就业知识和技能培训
加强低保劳动人口的再就业培训,是保障和拓展其发展机会的重要举措,也有助于减少“福利依赖”。劳动与社保部门要加强对承办低保劳动人员就业培训机构的扶持及业务监督,培训机构根据目前劳动力市场上用人单位及岗位知识和技能的具体需要,对低保人群进行免费的课程培训。同时民政部门要激励有劳动能力的低保对象参加培训,并对其培训效果进行绩效考核,将合格者推荐给岗位空缺的企业与部门。
2.3 激励低保人群参加公益劳动
组织低保人员参与公益劳动的意义有三个:一是使参加者保持劳动意识、能力和习惯;二是通过花钱购买公益劳动,适当增补家庭收入;三是监督隐性就业。政府花钱购买公益劳动是许多国家行之有效的社会政策。例如,可以通过以劳代赈的方式,通过政府提供保洁、保绿、保安等公益性岗位,街道和社区联系区域内企业提供岗位等多种途径,帮助促进有劳动能力的低保对象就业和脱贫。
2.4 发挥心理关爱的积极作用
心理关爱对于低保人员,有助于缓解他们心理上的焦虑、失落和不满,重塑生活信心,鼓励低保人员参加就业,减少社会排斥,也有助于切实了解到低保人员境况,鼓励其就业,提高生活水平,进一步完善低保制度,减少“福利依赖”心理。
3 结 论
“福利依赖”现象反映了很多的社会问题和社会矛盾。很大一部分人得不到合适的工作,没有经济来源,他们只能依赖国家的救济;还有一部分人是通过特殊的办法进入到这一保障领域,从而获得更多的保障,如医疗和经济适用房等。面对这些不同的人群我们所能做的是加强最低生活保障制度的监控,让真正需要的人得到保障。更重要的是要提高全民素质,改变人们一直以来喜欢依赖的观念,使更多的人能摆脱依赖。只有这样最低生活保障制度才能真正发挥作用,“福利依赖”现象才能更好地解决,当然这不仅需要政府不断提出好的惠民政策,也需要我们每个人的监督努力。
参考文献:
[1]彭华民.社会福利与需要满足[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8.
[2]郑功成.社会保障学[M].北京:中国劳动社会保障出版社,2005.
[3]刘燕生.社会保障的道德风险与负激励问题[M].北京:中国劳动社会保障出版社,2008.
[4]杨宜勇.我国社区就业状况及对策研究[N].中国经济时报,2001-01-09.
[5]严建卫.德国人为什么要向“懒人”开战[N].文汇报,2001-07-30.
[6]郭伟和.福利经济学[M].北京:经济出版社,2001.
篇9
【关键词】阿细祭火;仪式;再生产;调研报告
火对人类的发展进化有着特殊的意义,火不仅改善了人们的饮食习惯,而且给人类带来了温暖、光明和希望。于是,火便在许多民族的心目中占据了神圣的地位,种种别开生面的祭火仪式已经在不同的民族中沿袭了千年。钻木取火是人类远古祖先所经历的文化创举。西方有“普罗米修斯为人类盗天火”的传说,中国也有自古流传的“燧人氏钻木取火”。传承于西一镇至今保存完整的阿细祭火仪式乃是九州难寻的活化石,红万村的阿细祭火仪式至今保留着人类对火的最原始的崇拜,它向人们展示古老原始祭火崇拜的精彩场面。
一、阿细祭火仪式的再生产历史渊源
每年农历二月初三,居住在弥勒县西一镇红万村的阿细人,都要举行撼人心魄的神秘祭火仪式,其回归自然,如癫似狂,视火为万物之灵的神秘庆典,堪称“东方狂欢节”。彝族阿细人的祭火仪式是祖辈留传下来的古老传统,相传已有近千年的历史。祭火仪式再生产的形成,有一个逐渐发展的过程,但都与阿细人对火的崇拜有密切的关系。阿细人崇尚火,认为火具有驱邪逐魔、消灾去秽的能力。从生下来在火塘边进行的命名仪式,到与火离不开的各种活动,一生都与火结缘。关于火种的来源,阿细的创世史诗《阿细的先基》中是这样记载的:
“天上打起雷来,有一样红通通的东西,从天上掉下来,一直钻进老树里。这样好看的东西,人们从来没见过,这样稀奇的东西,人们从来没看过。姑娘和儿子们,在旁边的树蓬里,折了些小树枝,拿来撬老树,撬着撬着嘛,撬出火来了。人们有了火,会把生的肉,烤成熟的吃,会把生的东西,烤成熟的了。” [2](P39-40)
这是最早的记载关于阿细人的自然火的来源,火给他们带来了光明和温暖,带来了熟食,驱走了凶猛的野兽,因此他们把火尊为神。《弥勒县志》里也有关于阿细祭火仪式的记载:
“阿细人崇尚火,祭火是最古老的传统。以西一镇红万村为代表的阿细村寨,每年二月初二日,先到密枝林祭神树后,下午在村里摆长龙宴。第二天一早妇女煮好糖鸡蛋及粑粑供客人和家人就餐后就把火熄灭。村里选出的祭火队伍,在毕摩的带领下,抬着祭品到密枝林祭火神,并在原先备好的朽木上,用干木钻出火星,引燃火草,点着火把,置于“火神”(事先准备好的纸神人或泥神人)座下的火盒里抬回村内。村里的男人,赤身画满红、黄、褐、白、黑不同颜色的五色圈,代表日、月、星辰、虎、牛、飞禽走兽,无数跳动的火苗和光芒四射的骄阳,还用藤条、树叶、花草把自己装饰,戴上鬼怪妖魔的面具,模仿远古时代原始人的生活形态挥舞刀、叉、剑,簇拥在祭火队伍的前后,沿街游行。” [3](P519)
从这则材料可以看出阿细祭火仪式和现在的很接近,但阿细祭火仪式的再生产不是凭空产生的,它与过去人们的记忆有一定的关联。据红万村的何汝贵老毕摩回忆说,从建国以后,他们就一直保持着阿细祭火仪式的传统,当时人数很少,规模也不是很大。但阿细祭火仪式从来就没有中断过,即使是期间(当时人们把传统的民族文化当成了封建迷信),他们也在偷偷地进行,只有毕摩去祭祀,不发动群众搞活动。改革开放以后各项政策都趋于稳定,阿细祭火仪式的人数比以往增多,但规模仍然不是很大,只有附近的几个村庄参与,因为群众心里还是担心,怕中的情况会反复出现。经过20多年的沉淀,到2000年左右,国家各项政策稳定,经济蓬勃发展,随着文化旅游事业的蓬勃兴起,加之国家开始重视文化建设,阿细祭火仪式的再生产才开始扩大规模,村委会也开始支持祭火。前两年主要是精神支持,自从2004年的文化普查之后,中央电视台“东方时空”节目报道了阿细祭火仪式,才逐渐受到了镇里的重视。2005年在县里的大力支持下,红万村成功的申请了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区,从2007年以后,不管是镇里、县里还是省里支持的力度都比较大,到2012年红万村阿细祭火时接待的游客包括大陆、日本、台湾等已经超过了7万人。
二、各方对阿细祭火仪式的再生产的态度及影响
西一镇政府对阿细祭火仪式是全力支持,他们在阿细祭火仪式中不断表现出强大的凝聚力以及充当组织指挥者的角色。“为了繁荣发展民族文化,挖掘阿细民族文化精髓,扩大和更深层弘扬人类文明、共建美好精神家园,充分展示人类文明最后的火种,以阿细祭火古老神奇庄严的魅力,促进西一民族民俗文化旅游业的发展”,他们适时抓住有利时机,自从2005年以后,他们每年都会组织举办一年一度的阿细祭火节,以促进西一镇民族文化的发展和繁荣。在祭火节期间,他们积极邀请各种媒体,以扩大对外宣传,影响甚广,阿细祭火现已成为彝族文化的重要标志。国内外探寻原生态民族文化的专家、学者及欲一睹原生态阿细文化真容的游客络绎不绝。他们聘请专家对阿细祭火仪式进行艺术设计,对红万村的旅游进行整体规划,在保持原汁原味的基础上,充分挖掘民俗文化旅游资源,以促进当地经济的发展。如在阿细祭火仪式期间又增加了阿细摔跤,规划中还要发展农家乐风味餐饮、民族民歌表演、民族民间工艺、民族服饰加工等,但民族文化旅游的发展还处于萌芽阶段,对于社会和经济发展的促进作用还不是很明显,还需要长期的努力。
笔者在调查的60名红万村村民中,除了1名在祭火中受伤保持中立态度外,其余的都是赞成阿细祭火的,他们对阿细祭仪式的态度达到了很高的认同程度。当问到他们为什么支持阿细祭火时,很少一部分人知道是传承民族文化,促进当地经济的发展,他们中的大部分人都回答不上来,这说明阿细祭火仪式已经深入到了他们的集体无意识,成为生活中的一部分了。当问到阿细祭火有没有给他们带来收益时,他们的回答都差不多都是一致的,带来了很少的收益,主要有一些集体收入,个人收入很少。集体收入主要是祭火当天的长龙宴,记者每位100元、旅行团每位80元、个人旅游每位50元,个人收入主要是村里在祭火期间给每位工作人员发的补助,也就是几十块钱,并不是每人都有。在阿细祭火仪式期间,工作人员有的是维护治安,有的是主持祭祀(毕摩),有的准备长龙宴,有的是跳火神,还有的是表演阿细跳月。红万村的大部分人都没有参与商业行为,只有在祭火场地旁边有土地的人将土地租给外村人做生意,以赚取少量的租金,一般也就是二三百块钱。当问到他们为什么没有从事商业行为时,他们都觉得阿细祭火是他们古老的地方风俗,必须要参与其中,做生意也赚不了多少钱,而且祭火期间可能还会有很多亲戚到家中做客,要招待他们,根本没有时间做生意。由此可见,在大的市场经济背景下,他们的观念还没有彻底转变,形成了“本村搭台,邻村唱戏”的局面,在阿细祭火期间,他们全村的人基本上都参与其中,而巨大的商机都被附近村庄里的人占据了。阿细祭火仅有短短的三天,并没有扰乱村民们正常的生活秩序。阿细祭火仪式促进了社会的和谐稳定、民族团结,更促进了精神文明建设,但当地经济的发展依然缓慢,阿细祭火仪式并没有成为当地经济新的增长点。
三、阿细祭火仪式的再生产的艺术设计
在阿细祭火仪式再生产的艺术设计中,起主导作用是西一镇政府。据西一镇文化站站长杨文忠介绍,自从1993年他当上文化站站长以来,就一直参与阿细祭火。早期阿细祭火仪式的规模很小,参与人数也仅限于附近的几个村庄,而且参加祭火的人员全部都是男性,妇女不得参加。阿细祭火期间的跳火神也仅限于男性,是男人的狂欢。然而,祭火仪式中女性虽然在实体上缺失,但人们对女性的崇拜意识却存在于祭祀仪式的每一个环节里[4],于是有了男扮女装的表演者,他们装扮原始人跳舞,模拟先祖们的祭祀仪式。在阿细祭火仪式的表演中,也只是用近乎的身体来进行,没有一系列的表演工具。祭火仪式的场地也不固定,有些年份在大路边上,有些年份在学校旁边。祭火仪式中也没有火神(木邓赛鲁),火神只是存在于人们的记忆当中。跟着群众参与了几年之后,他就有了一些想法,如果把这一古老的习俗开发出来,必定能促进当地经济的发展,于是他就向领导反映,当时没有得到政府的重视,直到2000年,县上要发展民族文化大县,这一提议才受到了重视。
西一镇对阿细祭火仪式的再生产进行艺术设计主要目的可以从阿细祭火的筹备方案里看到:“为进一步发展民族文化,弘扬民族精神,打造民族文化精品,发展西一镇民族文化生态旅游业,促进农村经济、社会、文化协调发展。” ①他们为了发展民族文化生态旅游,一方面积极对外宣传,以镇政府的名义向媒体发送公告,并通过中央电视台“东方时空”在网络上进行炒作,以扩大其影响力。另一方面,他们积极加强基础设施建设,于2006年争取到上级宣传部门资金15万元,群众出资投劳17万元,结合2007年新农村建设项目7万元修建了祭火台、祭火广场,使阿细祭火仪式的再生产的场地固定下来,这样可以吸引更多的游客。在阿细祭火仪式中原来没有火神,出于发展民族文化生态旅游的需要,1993年左右阿细人根据过去的记忆创造出了火神,就像在《传统的发明》中所说的那样:“被发明的传统”意味着一整套通常由已被公开或私下接受的规则所控制的实践活动,具有一种仪式或象征特性,试图通过重复来灌输一定的价值和行为规范,而且必然暗含与过去的连续性。[5](P2) 制作火神的材料是泥土和彩绘,而且火神的外形像原始的动物。至1998年左右,由于用泥土做的火神太重,人们抬着不方便,材料换成了棕榈树、布匹和彩绘等,外形更接近于现代的人性。差不多于此同时,村里也允许女性参加装扮原始人跳舞,从此女性有了与男性同样的权利。在阿细祭火仪式的狂欢中,逐渐增加了一系列的表演工具,如大刀、木棍等,人们挥舞着大刀木棍等将一系列的不干净的东西驱逐出去。随着近些年发展生态民俗旅游的需要,西一镇于2006年成立了专门的“阿细火文化开发管理中心”,对阿细祭火仪式进行一些列的开发,他们聘请专家对阿细祭火仪式的文艺表演队进行了指导,包括舞蹈的动作、舞曲的编排等。我们可以从“阿细火文化开发管理中心”的《高举“火”字品牌,做强特色产业》文件中可见一斑。他们积极组织并招聘人马,在全县范围内阿细人聚居的村寨招收60人青年男女,聘请州级传承人3人对他们进行业务(民族歌、舞、乐)的培训,进行经营性的演出,同时对各类文艺骨干进行培训・・・②笔者通过西一镇文化站站长杨文忠了解到,火文化管理中心对阿细祭火仪式的开发还处于初级阶段,以后还有很长的路要走,他们已经初步完成了对红万村墙体的整体改造,将红万村的墙体统一涂成火红色并且绘制表现彝族发展史、彝族文化、火文化、图腾等系列壁画,与阿细祭火仪式的整体格调相协调。正在规划当中的有寨门、火神洞和火神庙,据杨站长介绍他们要建造一个特点鲜明,具有彝族文化特点、火文化特点、原生态特质的彝家风格寨门,寨门的主体形象为燃烧的火焰,背面墙体以反映彝族火图腾雕刻为内容。对于火神洞,主要是利用祭火广场南侧40m长的喀斯特溶洞建一条火神通道,喻示:“火神穿过黑暗,走向光明”,建成火文化旅游产业的一个重要看点。此外,在阿细祭火仪式的取火处建一座火神庙,供奉彝族火神,火神庙的建筑风格与彝族图腾相符,从村中修建一条石板路到火神庙,以供取火或参观之用。①虽然西一镇对阿细祭火仪式进行了艺术设计,但在阿细祭火仪式中仍然存在着一些问题,如祭火场地有限,容纳不了太多的观众,阿细祭火仪式没有完全的开发出来,村庄的接待能力有限,后勤保障没有达到先进的水平,公共的基础设施较差(卫生间、垃圾桶较少等),交通不便,缺乏必要的财政支持等。
四、阿细祭火仪式的再生产的建议
(1)完善相关的配套设施。在体闲旅游、观光旅游、度假旅游等各种旅游方式中,生态文化旅游,尤其是“村落旅游”作为一种新的旅游方式受到越来越多的人的青睐。除加强宣传力度对外打出知名度和品牌外,还要加强相关的基础设施建设,如改善交通状况,加强餐饮住宿设施,升级电力设施、增强通信设施的信号,增加卫生间垃圾桶等,将红万村建设成知名度较大、旅游形象突出、在省内具有一定吸引力的优秀乡村旅游示范点,最终成为云南省著名的乡村民俗文化旅游的目的地。
(2)进一步转变观念。树立农村文化产业意识,产业的发展需要观念的进步,发展乡村文化旅游要纠正长期以来形成的错误观念。“对村民进行旅游文化开发建设与观念改变的教育着重引导以阿细文化活动形态,成为民族文化旅游精品的观念改变上,使公众日益关注保护本民族的传统文化,形成自发地将本民族的传统文化习俗进行整理、创新、传承。”1 加强农村公益性文化体系建设。推动农村乡风文明建设,培养有文化、懂技术、会经营的新型农民,提高全村农民的整体素质,就必须加强公共文化体系的建设。
(3)加大资金投入。资金是文化旅游产业发展的基本要素,政府应在力所能及的条件下增加旅游建设投入,主要是基础设施和公益性事业建设为旅游文化产业发展提供直接支持,营造发展文化旅游产业和招商引资的优良环境,为发展产业奠定坚实的物质基础。可采取不同的投入方式,整合财力资源,多渠道筹集资金,并可探索项目制拨款的扶持方式,鼓励社会力量发展产业。同时增强政策保障,努力营造有利于发展文化产业的良好政策坏境,制订深化改革政策,提高市场化水平,制定产业发展政策,引导产业升级。
五、结语
西一镇红万村阿细祭火是阿细人的传统节日,被称为“最后的狂欢”,它比较完整的保存了古代“钻木取火的”的仪式,为研究火文化及民族学、民俗学、历史学、人类学等提供了一部“活”的史料。在文化可以资本化理念的推动下,阿细祭火仪式重新进入了人们的视野,正如马炜指出那样,云南省弥勒县驱火妖仪式是把消失了的仪式复活,是“当地人在全球化时代下将文化进行资本化运用,寻求新的发展机会的一种努力”。[6] 在阿细祭火仪式过程中,权力机构以及村民的不同行为产生了不同的作用:西一镇政府通过包装阿细祭火仪式来吸引外界的目光,促进民族文化旅游资源的开发;其他成员通过参加阿细祭火仪式与狂欢表演“实践”了传统文化的习性,而国家话语在指导阿细祭火仪式时再一次得到了体现。
注释:
①材料由西一镇文化站站长杨文忠提供。
②材料由西一镇阿细火文化开发管理中心李正德提供。
【参考文献】
[1]彭兆荣.人类学仪式的理论与实践[M].北京:民族出版社,2007.
[2]云南省民族民间文学红河调查队.阿细的先基[M].云南:云南人民出版社,1959.
[3]弥勒县地方志编纂委员会.弥勒县志(1978-2005)[M].云南:德宏民族出版社,2008.
[4]贾平,王海蓉.论阿细祭火中的女性观――对云南红万村阿细祭火仪式的考察[J].湖北:孝感学院学报,2009(3).
篇10
著名心理学家威廉詹姆士有段名言:播下一个行动,收获一种习惯;播下一种习惯,收获一种性格;播下一种性格,收获一种命运。这段名言意思是说:习惯是可以改变一个人的命运的。有了好习惯的孩子是走遍天下都可以放心的孩子。可见,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是件多么重要的一件事。
《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指出:幼儿园必须把保护幼儿生命和促进幼儿健康放在工作的首位而良好的生活卫生习惯是保证孩子身体健康的必要条件。因此,培养幼儿特别是小班幼儿良好的生活卫生习惯就更重要了。由于他们的认识水平较低,自控能力较弱等特点,在教育过程中我发现习惯的养成是一个比较困难的问题。如何采取有效措施促进小班幼儿良好生活卫生习惯的养成呢?我开展了实验研究,努力探索培养小班幼儿良好生活卫生习惯的有效途径。
二、研究步骤与方法
第一阶段:前测阶段。利用调查问卷法,调查幼儿原来的卫生习惯。
第二阶段:实施阶段。利用行动研究法和观察法。
第三阶段:效果对比。调查问卷法。
第四阶段:汇报研究成果,进行反思。
(一)为了全面的了解幼儿生活卫生习惯的基本情况,我在全班范围内进行了问卷调查,为了确保问卷的真实性,采取了不记名形式。我此次问卷分为三个步骤:第一步,召开家长会,向家长说明此次问卷的目的;第二步,指导家长进行填写问卷,要求必须真实;第三阶段,进行汇总。我共对全班44名幼儿家长进行问卷调查,通过汇总,统计这些问卷,我掌握了比较实际的真实的情况。
表一:小三班幼儿生活卫生习惯调查问卷表(前测汇总统计表)
调查项目
自己能做到(人数)
所占比例(%)
定时起床和睡觉
18
42
自己穿脱衣服
18
42
独自睡觉
15
34
不吃手
28
64
用完的东西会收拾整齐
15
34
早晚刷牙
20
45
饭前便后洗手
15
35
每天能喝白开水,少喝饮料
22
50
不偏食,不剩饭菜
16
35
自己吃饭,注意保持桌面干净
16
35
餐后能主动漱口
10
23
大小便会自理,会提裤子
25
57
睡觉时不蒙头
30
38
通过表中的数据看,小班幼儿由于年龄小,生活自理能力差,家长包办代替的较多,许多习惯还未养成。有一部分幼儿虽然已掌握洗手、漱口的正确方法,但是缺乏自觉性,没有老师的提醒的监督往往流于形式,没有起到真正的作用,究其原因,是因为幼儿对为什么餐前便后要洗手、饭后漱口等没有真正理解,不是发自幼儿自身的需要,为了执行老师的指令才去做,处于被动状态。
(二)据此情况,我实施中的操作方法如下:
1.在一日生活各环节中养成幼儿生活卫生习惯
《幼儿园快乐与发展》教师指导用书中指出:小班幼儿主要的活动方式是游戏化的一日生活,幼儿园应充分认识和利用一日生活各种活动的教育价值,通过合理组织、科学安排,让一日活动发挥一致的、连贯的整体的教育功能,寓教育于一日活动中中。可见,培养小班幼儿的行为习惯在一日生活中进行渗透是首先想到的途径。我在一日生活各环节中制定规则,吃饭时做到饭菜搭配,不掉饭粒,不玩耍、不说话;吃晚饭要擦嘴漱口,午睡要保持安静。有正确的睡姿;玩具掉了及时捡起来等。在以后的日常生活中逐步引导幼儿做到。这样坚持下来,幼儿的行为习惯在不知不觉中逐渐形成了。
2.树立榜样的作用
根据小班幼儿爱模仿的特点,我在日常生活中时刻注意自己的言行,为幼儿树立榜样。见到地上的纸屑主动捡起,饭前便后洗洗手,吃完饭立刻漱口擦嘴,见到玩具丢在地上弯腰捡起,口渴了喝点白开水等。如果有的孩子做得比较好,我就把他作为幼儿学习的榜样。比如唐笑小朋友收拾玩具动作比较快,玩具放得也很整齐,我及时表扬到:笑笑小朋友收拾玩具很快,放的也很整齐,你们要向他那样。浩浩洗手的动作很规范,我在班上树立榜样:孩子们,你们洗手的时候,看看浩浩小朋友。他洗手的姿势很正确。让孩子们知道,怎样做才是对的,也为幼儿树立了明辨是非的思想。
3.在教育活动中,用儿歌、故事游戏等幼儿喜闻乐见的形式,养成幼儿的行为习惯。
在常规活动中,洗手、入睡、穿脱衣裤是常见的三项活动。在培养和训练中孩子不是把先后顺序弄错,就是细节达不到要求。在情中之急我想:为何不把它们编成儿歌,这样既可以熟练地掌握要领又能掌握动作的先后顺序。如在指导幼儿洗手时,我和孩子们一起学习了儿歌:搓搓小手心,搓搓小手背,两手搓一搓,搓搓大拇指,手指勾一勾。谢谢水,滴滴答。在指导幼儿漱口时我们学习了这样的儿歌:手拿花花杯,喝口清清水,抬起头,闭上眼,咕噜咕噜吐出水。小班幼儿常把假想当成现实的特点决定了它们爱听故事。我利用这个特点,指导幼儿吃饭不掉饭粒时讲了《漏嘴巴与大公鸡》的故事,孩子们通过看、听、表演的形式,在玩中学会了正确的进餐方法。以游戏为基本活动的原则是幼儿园的特殊原则,我们通过娃娃家的游戏,小宝宝睡觉的时候哭了,引导幼儿知道趴着睡觉的姿势是不正确的,从而知道睡觉的正确姿势。
4.家园共育,培养幼儿的良好习惯。
《纲要》中明确指出,家庭是幼儿园重要的合作伙伴,应本着尊重、平等、合作的原则,争取家长的理解,支持和主动参与,并积极支持,帮助家长提高教育能力。而现代家长中,家长对幼儿过分溺爱,怕让孩子吃苦,认为孩子小,需要成人无微不至的照顾,等将来长大了,习惯就自然养成了。这种认识是不正确的。习惯要从小培养。因此,培养幼儿良好的生活卫生习惯,只靠幼儿园是远远不够的。家庭教育起着重要的作用。为此,在开学初,利用家长会,我向家长介绍了本学期幼儿生活卫生方面的培养目标。让家长心里有数。告诉家长,要率先垂范,为幼儿做出榜样,并时刻监督自己孩子的行为。我还利用家园联系栏向家长宣传幼儿在园的表现。及时与家长沟通。每学期末,表扬几位优秀家长。
(三)效果与反思
表二:幼儿生活卫生习惯问卷调查表(后测汇总结果统计表)
调查项目
自己能做到(人数)
所占比例(%)
定时起床和睡觉
40
91
自己穿脱衣服
35
80
独自睡觉
32
73
不吃手
42
95
用完的东西会收拾整齐
30
68
早晚刷牙
35
80
饭前便后洗手
38
86
每天能喝白开水,少喝饮料
32
73
不偏食,不剩饭菜
30
68
自己吃饭,注意保持桌面干净
28
63
餐后能主动漱口
25
60
大小便会自理
40
91
睡觉不蒙头
42
95
根据上面的数据可以看出,通过一学期的实践研究,幼儿良好生活卫生习惯的养成效果很显著,幼儿在原有基础上减少了不良的生活卫生问题,逐渐养成了良好的习惯。经过一学期的努力,在对幼儿实施良好的习惯养成教育的过程中,为了收到良好的教育效果,我进行了反思。
1、要循序渐进,不要操之过急,
2、要家园一致,保教结合,形成合力。
3、持之以恒,不能时紧时松。
免责声明
公务员之家所有资料均来源于本站老师原创写作和网友上传,仅供会员学习和参考。本站非任何杂志的官方网站,直投稿件和出版请联系杂志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