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合作的名言范文

时间:2023-03-29 02:18:31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关于合作的名言,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关于合作的名言

篇1

2、盛年不重来,一日难再晨。及时宜自勉,岁月不待人。--陶潜

3、人生太短,要干的事太多,我要争分夺秒。--爱迪生

4、明日复明日,明日何其多!日日待明日,万事成蹉跎。世人皆被明日累,明日无穷老将至。晨昏滚滚水东流,今古悠悠日西坠。百年明日能几何?请君听我《明日歌》。--文嘉

5、生命是以时间为单位的,浪费别人的时间等于谋财害命,浪费自己的时间,等于慢性自杀。--鲁迅

篇2

一、精心创设情境,激发和培养学生对化学的兴趣

爱因斯坦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所以激发和培养学生对化学的兴趣,是学生学好化学的前提条件。学生一旦对化学感兴趣,就会愉快和主动地去探究化学的奥秘。在化学教学中可以根据化学学科的特点及学生的特点,精心创设激发和培养学生对化学的兴趣的教学情境,让学生获得兴趣激发的体验。如在探究“金属活动性顺序”时,我创设了一个实验情境:在烧杯中加入一定量的稀盐酸,分别加入大小相同的镁片、铁片、铜片。这些实验可让学生分组做,学生怀着好奇的心情,会产生许多的问题:为什么冒出气泡的速度有的快,有的慢?冒出气泡的有的多,有的少?……在这样的情境下学生还会产生疑问:不同的金属与酸反应是这种情况,那么其他物质反应时会有什么规律呢?为了解决这个问题,学生进一步设计实验,通过实验探究、收集资料等方式,回答自己提出的问题。通过创设问题情境,充分调动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使学生不断理解和感受知识产生的过程,同时也培养了学生深入钻研、主动创造的精神。

二、不失时机表扬学生,让学生的学习热情高涨

古人云:“数子十过,不如赞子一功。”可见表扬鼓励对一个人的成长是多么重要。义务教育阶段《化学课程标准》倡导教学中以学生为主体,提倡教师多表扬和鼓励学生,特别是学困生。在适当的时候,对学生进行恰如其分的表扬,使他们看到自己的闪光点,树立自信心,能使他们产生积极的情绪体验和愉悦的成就感,更重要的是能让他们的学习热情高涨。

如在《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科学》中,在做“对人体吸入的空气和呼出的气体的探究”实验之前,我先讲解了用排水法收集呼出的气体的操作和注意事项,然后请了一位并没有举手的同学上讲台,并用期待的眼光看着他做用排水法收集呼出的气体的示范。当他按老师的要求完成实验后,我就对着全班学生夸他:“你做得很好!你为全班做了一个正确的示范,全面同学都应该向你学习!”就是这一句夸奖,竟如同一副灵丹妙药彻底改变了他。他是一个学困生,其他的课程学得非常吃力,唯独化学学得轻松愉快,表现也很积极,因为化学课上我经常表扬他,使他对学习有了信心。从此,他渐渐甩掉了落后的帽子,成了班上的佼佼者。

三、加强小组合作学习,培养良好的团队意识

《学记》中有这样一句名言:“独学而无友,则孤陋而寡闻。”而孔子《论语》中有句名言:“三人行,必有我师焉。”这两句千古名言都指出相互合作交流在学习中的重要作用。

合作的意识和能力是现代人所应具备的基本素质。合作学习的开展有利于创造人际沟通与合作的教育环境,使学生学会交流和分享、研究信息、集思广益,让学生从更广阔的角度去吸取知识、发展能力,有助于培养学生乐于合作的团队精神。

化学教学中可以从多方面给予学生合作交流的体验,在《二氧化碳制取的研究》中,将全班分成小组形式学习,探究哪些药品适合用于实验室制取CO2,如何设计发生装置和收集装置。学生在探究二氧化碳制取的研究活动中,加强了与同伴的交流,结合自己的方案不断反思,最终完善方案。

四、学生在每一节的化学课学习中体会成功感

“成功等于每天进步1%”,教师一定要让学生知道成功是一种生活方式,而成功的定义也就是:每天在各方面持续不断地进步一点点。一个人要有伟大的成就,必须天天有一些小成就,因为大成就是由小成就不断累积的结果。在每一节的化学课学习中,学生都会学到一些新的知识,也就是说新的知识每天都在累积,要明确让学生知道,今天我学了新知识,比昨天进步了。

我时常告诉学生:“成功很简单――只要方法正确。”要想在化学学习中取得成功,必须做到以下两点:(1)会看、会做、会想(学会学习);(2)会说和会写(合作与交流)。如学习完第三单元《自然界的水》后,我布置了两个课外作业,一个是自制净水器,另一个是出一份关于水资源的手抄报,让学生任选其中的一个来做,一个星期后交。当学生的作品交上来时,我感到很满足、很高兴,因为交上来的自制净水器和水资源的手抄报都做得很好,为此我专门买了一些价格便宜但又十分精美的笔记本奖励给那些完成课外作业的学生。当同学们走上讲台领奖时,大家都自发为他们鼓掌。学生都有这样的感觉,当众多的人为自己鼓掌的时候,就会特别兴奋,心里就会有一种满足感和成功感。获奖的同学在以后的学习中态度更加积极,自信心更强。这都来源于他们在平时的学习中得到的成功感。

我们都知道人的潜力无穷无尽,而人的潜力在很大程度上是通过别人的表扬和鼓舞激励出来的,当我认识到这一点后,课堂上一有机会就表扬学生,让他们知道自己每天都在进步。

在每一节化学课下课后我都会让学生试问自己三个问题,问题如下:

第一:在今天这节化学课当中我学到哪些东西?

第二:在今天这节化学课当中有哪些方面我可以做得更好?

第三:在今天这节化学课当中我享受了哪些过程?

篇3

关键词:教学生态环境;有效教学;生物教学

中图分类号:G633.9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992-7711(2016)07-0109

一、教学生态环境

教学生态环境也叫教学生态场景,是学校教育环境的核心内容与重要组成部分,是教师与学生共同活动的生态环境,是师生群体和谐共生、互动双赢的生命舞台,一个开放的、动态的系统直接影响着学生的成长。

二、有效教学

有效教学是指教师在遵循教学活动的客观规律下,以尽可能少的时间、精力和物力投入,取得尽可能多的教学效果,以满足社会和个人的教育价值需求而组织实施的活动。

三、笔者所在学校生物教学生态环境与有效教学的结合

经过多年的发展,灵山中学已经发展成为一所拥有一流办学设施和学习环境、一流师资队伍和一流教学质量的具有重要影响的地方名校。目前全校共有教职工300多人;学校基础设施建设也达到全区一流水平,现有校舍建筑面积94570多平方米,学生都在宽敞明亮的教学楼里上课;教学仪器装备达全国一类标准,图书馆藏书270000册(含电子图书)左右,教室基本实现多媒体化,学校建有校园闭路电视系统、电脑备课中心、电教资源信息库;学校完善的生活设施为广大学生提供优质高效的服务:学生全部住上了整洁的公寓楼,宿舍安装有电话、电风扇和热水系统等设施,宽敞明亮、高档次配备的学生饭堂大楼能同时容纳5000人就餐。

我们生物学科全体人员在教学生态环境方面,也为学校努力创建好有关生物教学生态环境的硬件。

1. 协助学校搞好“生物绿化”

我们灵山中学创建于1914年,位于灵山县城西郊著名的三海岩风景区内,占地面积215亩。校园三面奇峰环抱,风景优美,古树成荫,四季如春,素来有“花园式学校”之美誉。学校植物、动物等生物品种繁多。有桃树、牡丹、海棠、金钟、杜鹃花、石榴花、茉莉花、桂花、木芙蓉、山茶花、迎春花、、荷花、睡莲、芍药、万寿菊、水仙、荔枝树、芒果树、铁树等,甚至还有国家级保护植物的银杏。

在校内景区三海岩门口旁边甚至还有野生灵芝。在学校校园内,由于环境保护意识较强,生态较好。经常可以看到县里其他地方不容易见到的松鼠在我们校园的树上跳跃。还有猫头鹰、老鹰等不时在校园内出没。我们在三海岩山脚下还特地为学生设计了一个“植物园”。学生课余时间可以到这里观赏我们种植的灵山县少见的植物品种。

我们在教室周围开辟园地让学生自己种植,让他们学习种植孟德尔遗传定律中的豌豆。体会下基因分离定律和基因自由组合定律实验中孟德尔的实验乐趣。由此,从普通的认识生物个体开始,学生进而产生对高中生物课学习的兴趣。不仅喜欢曾经初中了解的花鸟树木,对他们高中阶段的关于生命活动规律的基础知识,以及这些知识在生产、生活和社会实践等方面的应用也会更感兴趣,从而产生了学好生物的浓厚兴趣。

2. 先进的生物学实验室设备

我们学校生物实验室水平可以达到省级同等学校实验室水平。配备有光学显微镜等一大堆与实验相匹配的先进仪器。对高倍镜观察叶绿体和细胞质流动、植物细胞的质壁分离与复原、叶绿体中色素的提取和分离、DNA的粗提取与鉴定等有关实验都指导学生参与并完成。

3. 具有多媒体技术教学优势

因为多媒体具有图、文、声并茂甚至有活动影像这样的特点,具有许多对于教育、教学过程来说是特别宝贵的特性与功能,这些特性与功能是其他媒体(例如幻灯、投影、电影、录音、录像、电视等)所不具备或是不完全具备的。计算机就可以很方便地对它们进行存储、加工、控制、编辑、变换,还可以查询、检索。充分发挥多媒体教学的优势,对于培养学生的创造思维,具有重要作用。

4. 在学校校园和教室内粘贴励志名言

张贴名人名言,读记名人名言,说讲名人名言,抄写仿作名言等。这样,以名人名言为载体,或教师一起来,或让学生独自搞,以“共赏名人、共读名言”,相互交流“我最喜欢的名人名言”“我想推荐的名人名言”等活动,对学生进行健全人格的培育,使他们一步一个脚印,步步走得踏实。

5. 有效的课堂教学

针对不同的教学内容,教师可采取不同的教学方法。如“温度对酶活性的影响”,适合采用探究式教学。如“细胞膜的功能”适合采用自主学习。而合作式教学法是指在课堂上给了学生自主合作的机会。随着新课程实施,教师们纷纷尝试在课堂上组织切实有效的小组合作。

总之,和谐的生物教学生态环境是一种重要的教育资源环境。高中生物有效教学的设计策略远不止上述几种,应是形式多样、不拘一格的,应是因材而异、因生而异的,有时还是多种方法的综合,这些都需要我们学校继续摸索和探究。

参考文献:

[1] 教育部.生物课程标准(实验稿)[S].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3.

[2]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通览编委会.基础教育课程改革通览[M].北京:中央民族大学出版社,2002.

[3] 张 璐.略论有效教学的标准[J].教育理论与实践,2000(11).

篇4

关键词: 校企合作模式 人才培养 体系 构建途径

引言

在世纪之交兴起的高等教育改革运动中,世界各国都不约而同地把培养创新人才作为改革的主要目标之一。教育部在1998年12月制订的《面向21世纪教育振兴行动计划》明确规定:“高等学校要跟踪国际学术发展前沿,成为知识创新和高层次创造性人才培养的基地。”[1]1991年,美国《国家教育目标报告》指出:“培养学生对学术领域问题和现实生活问题的批判思考能力不仅是教育的重要目标,这对在当前复杂多变的世界,培养会思考的公民和有能力的劳动者,进而维护民主社会都意义深远。”“应培养大量的具有较高批评性思维能力、能有效交流、会解决问题的大学生。”[2]日本临时教育审议会在1985年指出,“在未来的社会中,教育不仅仅是单纯获得知识和信息的途径,还必须重视自如地运用各种知识及技能,培养独立思想、创新、活用的能力。”[3]1998年5月,法国国民教育、研究和技术部与经济、财政和工业部,在巴黎科学与工业城联合召开了科学与技术创新会议,要求高等学校与科研机构、企业一起为法国的技术创新作出贡献。

应用型创新人才是一个由“应用型人才”和“创新人才”二维复合的概念。应用型人才是相对“学术型”人才而言的,是指具有必要的理论知识、较强的实践技能和良好的职业素质的人才。与“学术型”人才相比,应用型人才更强调学生具有较强的实践技能和动手能力,能较快地适应岗位的需求,解决工作中的实际问题,为社会经济发展服务。创新人才是与常规人才相对应的,是指具有创新意识、创新精神、创新能力并能够取得创新成果的人才。与常规人才相比,创新人才具有更强的创新意识、创新精神、创新思维和创新能力。对于应用型创新人才培养来说,高校不是一个完备的、理想的教育系统,更需要发挥企业的先进技术、真实环境和实践条件等资源优势。应用型创新人才需要从高校的内部培养走向开放的校企合作培养。[4-5]

一、基于“共生”理念和学校特色的校企合作

综观国内外校企合作各种模式,可根据校企合作的主要目的不同分为两类:一是以技术创新、技术创业为主要目的的校企合作;二是以培养人才为主要目的的校企合作。所谓以技术创新、技术专业为主要目的的校企合作是指:企业与高校通过技术合作,共同推进科技成果产业化和企业科技进步的过程或活动。如美国的“大学工业联合研究计划”、欧洲的“尤里卡计划”、我国的“产学研联合开发工程”、“863计划”等。所谓以培养人才为主要目的的校企合作是指:高等院校为实现其社会职能、体现教育适应经济发展的要求,本着平等互利、优势互补、资源共享、共同发展的原则,与社会其他主体所进行的高等教育与经济发展相结合的多层次、多形式的合作办学模式。如德国的“双元制”人才培养模式、我国的“订单式”人才培养模式等。本文探讨的校企合作属于以培养人才为主要目的校企合作。

“共生”概念由德国生物学家德贝里于1879年提出,是指两种不同生物之间形成的紧密互利关系,后由布克纳的“内共生”、科瑞勒和刘威斯的“寄生、互惠共生、同住现象”概念以及斯哥特关于“共生是生物体生命周期的永恒特征和生理上彼此平衡的状态”的观点得到扩展与丰富。进而衍生的共生理论可运用于经济学、社会学以及教育问题的分析中。基于“共生”理念的校企合作,是指构建校企合作共生体的共生单元。在这个单元内,行为主体是各自具有独立法人资格的企业和高校。这两个合作单元各自在共生体内承担着不同的功能,而这不同的功能是各单元专有能力的体现。企业的专有能力表现为高校提供实践场所及设施、实习岗位、技术指导、师资培训等方面;高校主要承担为企事业单位提供所需人力、项目攻关、管理咨询、职员培训等职能。

基于学校特色的校企合作,就是将学校的专业特色和企事业单位的行业特色充分对接,在寻求二者共同优势的基础上,构建校企合作体系。以我校为例,中国计量学院是一所具有鲜明的计量标准检验检疫特色的高校,若开展基于学校特色的校企合作,就需在质量监督检验检疫行业寻找相关的企事业单位。

二、政策引导和制度建设

政府主导校企合作,是真正实现校企合作的法宝。二者的关系是,前者是后者的必要条件,后者是前者的核心内容。阿基米德有一句名言:“如果给我一个支点,我就能撬起地球。”高等教育大力发展的支点是校企合作,如斯坦福大学的“硅谷”模式。而校企合作的支点又在于政府的管理和支持,学校与企业联姻,政府是“媒婆”。

1.政府应制定校企合作的政策、法规,引导和鼓励校企合作。如制定校企合作的规范性文件,加强对校企合作工作的指导,制定校企合作企业税收优惠政策,鼓励企业积极参与校企合作等[6-8]。

2.成立服务机构,加强对校企合作排忧解难,搭建校企合作平台。有政府的支持,学校能选择到当地优秀企业作为合作伙伴,优秀企业文化对学生的教育和人生发展是不一样的;学校与企业建立“产、学、研”密切型的合作关系才有更现实的条件。

3.把校企合作纳入政府工作职责,构建校企合作的评价机制,保证其效果。如对深度合作校企双方进行嘉奖,对校企合作形成的“产、学、研”成果进行奖励等。校企合作的效果直接关系到学校培养人才的质量和水平,也影响到企业未来的发展。

三、主要措施

在各级政府统筹和支持下,寻找符合学校特色和定位的企事业进行联姻,在此基础上建立有效的合作模式与机制,校企合作才能够真正实现,达到双赢的目的。校企合作可以在以下几个方面进行探索,逐步建立校企合作的有效运作机制。

1.成立专业建设咨询委员会

基于培养人才为目的的校企合作首先要着眼于专业建设,以专业建设为基点做全面谋划。专业建设咨询委员会应基于校内教师、外校教师和行业专家的构成,可以单个专业为单位进行建设,也可以几个相关专业进行联合建设。外校教师的聘请应是专业领域内在学术上或是教学上造诣深厚的教师,聘请的行业专家则是多年在企业工作的,在业内具有一定知名度的资深工程师等,其中委员会中非本校的成员要占到绝对比例。专业建设咨询委员会在以下方面发挥自己的独特作用:(1)研究专业建设的学术和社会环境、条件等主要客观影响因素;(2)研究审定专业发展方向;(3)研究制定专业教学质量标准,承担专业建设发展的评估工作;(4)审议培养方案和专业核心课程教学大纲。

2.建立独立的管理队伍

校企合作平台是一个实体机构,为保障其高效运作,需要独立的管理队伍,管理理念应是基于服务性质,主要在制度执行、发现问题、积极沟通的层面上发挥重要作用。严格执行制度和操作流程,善于发现管理中出现的问题并进行梳理继而转化为管理制度,逐步减少和杜绝人治,逐渐达到决策有法可依和办事有章可循。

3.建立实习见习基地

据调查,企业所青睐的高校毕业生是有丰富的社会工作经验或实习经历,有良好的人际交往能力,善于沟通的毕业生。而80%左右的调查对象(高校应届毕业生)显示工作经验欠缺,或没有参加过实习,这在庞大的求职大军中明显处于劣势地位,难以吸引招聘者的眼球。

校企合作共建校外实习见习基地为大学生提供充足的实习见习机会,设置岗位时充分考虑企业的人才需求和产业的发展需要,基地长年及时公布岗位需要,实现学生零散实习和集中实习相结合,丰富和完善实习见习的模式,如顶岗实习[9]。同时建立实习见习制度,如签订协议,明确责任和任务,形成考核,保证实习见习的质量。

4.共建实验室

校企共建实验室以企业和学院为双主体,在共建实验室的过程中,共建研究室、促进学生就业、联合培养师资、科研合作等[10-11]。实验室在“工程中心、重点实验室”的申报中积极参与,提升“产学研”合作水平。实验室管理人员及专业队伍及时将行业需要转化为科研项目,并有效细分以供师生攻克;同时亦将实验室的科研成果及时进行孵化,为企业服务。积极推动实验室向全校师生开放,建立宣传网站,实现大型仪器共享,师生根据自身需求网上申请进入实验室进行课题开发、科技创新等活动。同时注重公正合理地厘清科研成果的产权问题,保障当事人或当事单位的利益。

5.联合举办教学班

高校和企业在相互了解的基础上,整合双方优势资源,把握行业动态和学术前沿,联合开办试点教学班[12-13]。教育部在2011年颁布的《教育部关于实施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的若干意见》里也明确指出:“高校和企业联合培养人才机制的内涵是共同制定培养目标、共同建设课程体系和教学内容、共同实施培养过程、共同评价培养质量。”校企联合办班是实施这一过程的有效载体。教学班是搭建学生就业和企业需求互通的平台,采取学生自愿报名、校企教学委员会面试等模仿企业招聘录用的机制进行招生。教学班管理运作“企业化”,移植合作企业的员工管理制度,制定相应的管理办法,签订协约,明确职责和任务。进一步在合作企业开辟毕业论文答辩场,邀请校企双方专家教授、技术人员等参与论文答辩,检查和验证学生对所写论文论题的认识程度和现场论证问题的能力。

6.举办竞赛和设立奖金

根据校企合作所在的学科前沿和行业问题,举办创新性竞赛和技能比赛,并设立奖金。鼓励引导本学科学生和相关学科学生积极参与,培养学生竞争意识,调动学生创新思维。

7.专业人员交流互访和举办学术讲座

高校具有人才密集、学科交叉、视界前沿和交流广泛的优势,但对企业生产实际中的技术应用、成果转化、工艺衔接及产品研发等实际问题却缺乏了解。在校企合作的平台上积极推动专业人员交流互访,定期举办学术讲座,专业学者和行业专家联袂论道,以此及时更新信息和理念,保证平台建设的持续性和生命力[14]。

结语

综上所述,基于校企合作模式的应用型创新人才培养是个系统工程,必须有政府、企业和高校三方的有效参与及联袂组织管理。政府给予政策支持和制度保障,扫清障碍;高校和企业具体实施方案,积极互动,共同打造合作平台。一方面倡导高等教育追求真理的灵魂,贯彻追求创新的本质。另一方面,引进企业管理模式和激励制度,主动参与到把握行业发展,解决现实问题的过程中来,使高校人才培养和社会需求紧密相连,为社会发展和进步提供源源不断的动力。

参考文献:

[1]教育部.面向21世纪教育振兴行动计划学习参考资料[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1999,7.

[2]李春生.美国和俄罗斯关于创新教育的研究[J].比较教育研究,2002,(11):41.

[3]吴时明,石正兰.产学研合作教育是培养创新人才的当然选择[J].教育发展研究,2000,(2):56-58.

[4]尹训红.地方高校创新型应用人才培养模式的探索[J].黑河学刊,2012,182(9):106-107.

[5]阎光才.关于创造力、创新与体制化的教育[J].教育学报,2011,7(1):15-20.

[6]刘宏.构建有效机制,促进校企合作[J].合作经济与科技,2012,449:100-102.

[7]俊.开发区校企共建实训基地的政府统筹集群建设[J].成人教育,2012,9:54-56.

[8]朱光俊,杨治立,杨艳华.校企联合应用型本科人才培养机制探析[J].教育与职业,2002,26:39-40.

[9]杨继宏.顶岗实习管理策略的探索与实践[J].科技创业,2012,9:114-115.

[10]张东平,耿玉,刘献锋.校企共建实验室管理模式的实践与思考[J].中国电力教育,2012,25:108-109.

[11]耿玉,张东平,潘效军.“双主体”校企共建实验室在应用型人才培养体系中的实践[J].中国现代教育装备,2012,(15):23-25.

[12]张游.校企合作“订单式教学班”管理模式创新点探析[J].消费导刊,2009,13:173.

篇5

创新创业教育作为新时代的重要教育目标,我国各高校都积极探索把其融入当前教育体系中的有效方式,从而顺应时代要求,培养出具有专才专能的创新型人才。而作为高等教育重要组成部分的民办教育,也同样重视推进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

本研究的理论意义在于响应《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和《关于进一步加强高技能人才工作的意见》的精神,在民办高职院校资金短缺、软硬件设施与公办院校相比相对落后的现实下,探索出具有“本校特色”的校企合作推进大学生创新创业的有效路径,有利于培养大学生的创新精神、创业能力,为民办高校完善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体系提供一定的理论指导。其实践意义在于,完善民办高职院校校企合作的多种形式,充分利用各种可行的校企合作方式引导更多高职学生参与到实践中来,提高大学生的创新创业能力,使高职院校人才培养质量进一步提升,投身创业实践的学生明显增加,缓解高校毕业生的就业压力;企业、学校、学生创业团队三者之间进行紧密合作、共享利益,既在一定程度上减轻了民办高校开展创新实践教育的资金压力,有利于高职院校创新型应用人才的培养和输送,也增加了企业的盈利模式,为企业输送新鲜血液,为社会的经济建设注入新的活力。

2民办高职院校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的现状

之前很长一段时间,我国民办高等教育面对着政策滞后、资金缺乏、办学经验不足等各种不利因素,导致其发展相对缓慢。近几年,国家的利好政策不断出台,逐步加大对民办高校的扶持力度,民办高校教育事业开始蓬勃发展,使越来越多民办高校与公办高校可以在一个平台上和谐发展。而作为国家一直关注的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各民办高校也纷纷和公办院校一样投身其中,积极探索适合自己的创新创业教育之路。民办高职院校作为国内民办高校的主要组成部分,也处于摸着石头过河的探索阶段,创新创业教育体系还没有完善,教育方式方法也不健全,要想使创新创业教育真正融入专业技能教育之中,面临着严峻的考验和压力。

21部分民办高职院校对创新创业教育的重视不足

尽管全国上下都积极地加入到“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大潮中,但由于民办高职院校办学经验较公办院校相比普遍较少,加之目前民办院校发展在一定程度上存在着参差不齐的现象,部分民办高职院校由于资金短缺,为了扩大生源,把更多的精力放在了提高大学生的就业率上,而忽视了培养大学生的自主创新、创业能力,还没有意识到在当前大学生较高的就业压力下,提高大学生的创业能力,是缓解就业压力的有效方式,也是目前高等教育的重要教育目标。

据有关部门数据显示,2008―2016年九年时间,我国年应届毕业生数量从5590000人次增长至7650000人次,其增长速度甚是惊人,加上其他青年需就业群体,大约有 1500 万青年人在2016年需要就业。面对如此庞大的就业压力,大学生自主创业是一味良剂。然而,据统计我国近几年应届毕业生的自主创业比仅为29%左右,而在欧美等发达国家这个比例则达到了20%。由此可见,我国大学生的创业能力还有很大的潜力可挖,作为培养应用型人才的高职院校更应该把学生的创新创业教育重视起来,民办高职院校也有着义不容辞的责任。

22创新创业教育起步晚、方式方法比较单一

由于民办高职院校的创新创业教育起步比较晚,因此,在方式方法上还存在着比较单一的现象。目前,大多数民办高职院校只是把大学生的创业教育,作为一门理论课程请进课堂,仅对学生进行一定的创业理论指导,而对于学生真正创业的实践指导和具体扶持政策还比较模糊。一些走在前列的民办高职院校,尽管能够做到给予理论及实践指导,也能够给学生提供一定的创业资源,但是,也仅解决部分优秀学生的创业问题,而对于全体学生的创新创业教育问题,并没有做到面面俱到,也仅能在理论教育方面做到所谓的全面。

在创新创业理论教育方面,很多院校也只是作为一门课程来讲,并没有做到和学生所学的专业知识相融合,不论什么专业的学生,上的创业教育课内容几乎都是一样的,没有专业针对性,收到的教育效果自然也是一般。

23开展创新创业教育所面临的微观环境较差

高职院校与综合性大学相比,在课程开发能力、师资队伍、实训基础设施、创新创业文化等方面普遍比较落后,而民办高职更是如此,这些微观环境在一定程度上还达不到创新创业教育的要求,创新创业型人才的培养质量也因此受到很大的影响。改善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的微观环境,充分激发高职学生的创业激情,挖掘高职学生的创新创业能力迫在眉睫。

面对以上现实问题,这就需要民办高职院校,结合自身情况,合理选择适合的教育方式,形成良好的教育生态环境,寻求适合自己的创新创业教育之路,而“校企合作”则是其中一条可行之路。

3民办高职院校校企合作的现状及问题

目前,由于国内民办高职院校的创新创业教育起步晚,与企业的合作模式还比较单一,所处的合作层次还比较浅。有些做得相对较好的学校,也仅停留在“订单班”形式的合作。即学生在学习阶段,除了学习专业课程以外,同时接受来自于企业的管理或工作人员的培训课程,从而保证培养出能与该企业直接对接的有用人才,使学生毕业后直接就业,同时企业也获得了想要的人力资本,学校的毕业生就业率也相应提高。这种模式确实在一定程度上做到了企业、学校、学生的三赢互利,三方也确实都比较满意。但是,作为高职院校,仅靠一种校企合作模式还远远不能够满足学生创新创业教育的培养要求,学生的独立创业能力也不能充分得到发掘。总体来说,我国民办高职院校的校企合作模式还属于松散型模式,还存在着很多不足之处。

31缺乏长期发展规划

民办高职院校校企合作还停留在浅层次,意识不到其深层次的意义,对于校企合作并没有去长期规划,也没有把它系统地纳入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中去。由于大多数高职院校更重视当下?W生的就业率问题,对校企合作与大学生自主创业能力的培养还没有充分重视及挖潜,使得现有的校企合作活动得不到深层次的发展,也无法真正与教学计划相匹配。

32忽视企业的发展要求

校企合作本身属于三赢模式。但目前,很多民办高职院校更重视自身发展,忽视了企业的真正需求及发展,对企业激励不足,导致很难引入优秀的先进的企业入校开展合作项目。即使有所合作,也会因为利益的摩擦而使合作不能够长远。

33缺乏灵活的合作机制

在和企业开展合作项目时,大多民办高职院校合作机制比较单一,也不够灵活,校企合作的有效性不佳。达不到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的培养要求,也就很难与一体化的教学目标相匹配。

面对以上当前民办高职院校校企合作的现状及存在的不足,要想使校企合作成为民办高职院校推进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的有效方式,真正融入到现代职业教育体系中去,必须对校企合作的现状进行改革。

4民办高职院校校企合作推进大学生创新创业的改进措施

41丰富校企合作的有效模式

校企合作的形式应该是多种多样的,不同高职院校应根据其自身特点积极探索适合自身的合作模式,充分发挥企业对于学生创新创业教育的积极作用。通过查阅大量资料,目前有以下几种形式可以借鉴与采纳。

(1)选择优秀企业作为学校的校外实训基地。考虑到相当一部分民办高职院校建校时间较短,资金不足,校园内硬件设施比较薄弱,利用合作企业扩大校外实训基地,是弥补自身不足,保证创新创业教育的良剂。在校外实训基地,学生既可以得到很好的实习实训机会,又可以为企业工作,使企业有所收益,还可以节省校内资源。建立校外实训基地,筛选出一批设施设备和管理理念均先进的优秀企业,形成互利共赢的长期合作机制,对民办高职院校的创新创业教育意义重大。

(2)丰富“引企入校”的合作模式。校内的实训环境也是必不可少的,可以尝试引入有意向的优秀企业,本着合作共赢的原则,共建大学生创业孵化基地。具体操作,可以学校出场地及硬件设施,企业提供软件操作平台及管理方式。另外,可以和企业合作建立“行业学院”。如山东英才学院,就积极引入了中兴通讯集团,建立了中兴通讯信息学院,校企两方共同出资,混编教师队伍共同打造具有真实职业场景的校内创新创业教育平台。

(3)注重教材编写方面的校企合作。邀请校外企业专家与校内教师合编教材,形成能够提高学生自主创新能力的具有使用价值的高职专业教材系列,供教育教学使用。

42与企业共建高职教师队伍

目前,大多数校内专职教师具有丰富的校内教学经验,但普遍缺乏校外企业的工作实践经验,导致在学生教育教学过程中,也仅能在理论层面对于学生进行创新创业教育。学校可以对此现象利用合作企业进行改革。比如,可以提倡教师在寒暑假及周末的时间去企业工作,积累社会实践经验,从而提高自身综合素质,进而提高创新创业教育的效果。对于主动利用业余时间投身企业实践的教师应给予明确的奖励措施,并能够积极为校内教师提供校外实践机会。另外,还可以直接聘请合作企业的专业人才作为校外指导教师,定期专门为学生讲授创新创业课程,弥补校内专职教师实践经验缺乏的不足。

43将企业文化资源融入校园文化

校园文化对于学校人才的培养有着不可替代的引领作用。要想从根本上改变当下高职学生散漫的学习态度,提高创新创业的积极性和能动性,潜移默化的熏陶和影响必不可少。这就需要民办高职院校在校园文化上下功夫。可以尝试把在创新方面比较知名的优秀企业的企业文化元素放到校园里,使校企在文化层面能够真正相融,使学生能够在这样的积极的文化中得到熏陶,引导其正确的创新创业观,培养不怕失败与困难的创新创业精神。比如可以在校园醒目位置张贴励志的企业家创业故事及名言,定期请优秀的创业成功者进校园开交流会等。

篇6

语文综合性学习的活动课程的探讨和实施,促使学生学习方式产生了实质性的变化:改变单一的接受性的学习方式,通过研究性学习、参与性学习、体验性学习和实践性学习,实现学习方式的多样化,体现了学生的主体性、探究性、独创性、协作性、对话性,促进学生知识与技能、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整体发展,对培养未来需要的创新人具有重要意义。

一、从“听话”转向“自主”,体现主体性

综合性学习的前提是“自主”,即“主动”,能主动地在语文实践中丰富学生的人文素养,提高学生的语文能力。可以说,综合性学习的过程就是学生运用自己的学习方式自主选择、自我建构的过程:学生参与确定对自己有意义的学习目标的提出,自己制订学习制度,参与设计评价指标;学生积极发展各种思考策略和学习策略;学习过程有内在动力的支持,能从学习中获得积极的情感体验;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对认知活动能够进行自我监控,并做出相应的调适。这些能够使学生获得积极的、深层次的、体验的教学,真正做到了让学生自主学习,有效地促进学生的发展。

在《金钱,共同面对的话题》的活动中,老师与学生一起确定课前准备:1.一、三小组收集关于金钱的诗句名言俗语;2.二、四、五小组探究金钱的小故事;3.六、七、八小组每个人反思自己的金钱观;4.每一组准备回家调查家里的收支基本情况和反思自己的支出(用纸记);5.每个人搜查对古今钱币的图片和实物等等。小组同学互相协作,分工合作,将查找及筛选的“金钱”的资料制成图文并茂的PPT演示文稿。然后学生之间、小组内与小组之间在课堂上合作交流:1.走进“学术报告厅”:告诉同学们钱币的发展史,向同学们展示自己的钱币,请大家欣赏部分钱币图样;2.开圆桌故事会:众说纷纭话金钱;3.话家常:我也来当一回家;4.交流“我的赚钱计划”;5.调查身边朋友的消费方式与消费量,创建一个用钱方案,并写出《调查报告》。在学习的过程中,要让学生有话就说,大胆表达,通过活动使学生明白:金钱是一柄双刃剑,它能扶你步上康乐大道,也能把你甩入万丈深渊,关键在于你是以一个什么样的心态去面对它。

在活动过程中,教师做到尽量捕捉、放大学生学习过程中的闪光点,及时对学生做出评价。当学生发现自己的见解被肯定、被鼓舞、被信任时,他们的学习兴趣和强烈的求知欲就自然地被激发了出来,也就会产生强烈的“我要学”的愿望和要求,进而能真正主动地参与学习活动,成为学习的主体。

二、从“接受”转向“探求”,体现探究性

教育学家苏霍姆林斯基说过:“在人的心灵深处,都有一种根深蒂固的需要,这就是希望自己是一个发现者、研究者、探索者,在儿童的精神世界里,这种需要特别强烈。”满足学生的的渴求和愿望,让他们学会探究,是我们教改的奋斗目标。

在综合性学习《探索月球奥秘》的活动课中,教师准备了一份学习的时间表,一份较详细的阅读书目和部分网址,与月球有关的科学文字、图片和录象资料,关于月亮的神话传说、民风民俗和文艺作品及每个学生一个资料袋。民主推选四位组长后以自愿组合的方式进行活动:1.网络组(十二人)探究的课题是:月球奥秘知多少。五人负责网上查阅资料,下载图片,三人负责文字资料,两人负责图书馆查阅书面文字资料;2.“月亮小报”组(十二人)探究的课题是:我是月亮报小编辑。组长在活动中介绍说:“我们负责制作有关月球的知识和月亮的文化的电脑小报。没做前,我们认为很容易,在制作过程中,我们才知道很难。我们遇到了很多困难,如文中的插图、排版、彩色打印等。文曦远家有彩色打印机,我们求助他帮忙,竟然把打印机的油墨都用干了,真是不可思议。制作小报过程中,我们查了大量的资料,才感到自己知识的肤浅。通过制作小报,我们锻炼了动脑动手能力,也掌握了大量的关于月球的知识。”3.竞赛组(十五人)探究的课题是:“我是月球小博士”。六人查资料出题,六人找答案。从100多道题中选出有代表性的20道关于月球的题五道关于月亮的题;4.“月亮文化”组(十五人)探究的课题是:“我是月球文化人”。展示后,组长总结说:“我们小组通过这次活动,对有关月球的知识和月亮的文化有了进一步的了解,也养成了查资料的好习惯,同时提高了我们的审美能力和语文素养,更让我们感受到了我们祖国悠久的文化史、科学史,我们作为一名华夏炎黄子孙感到无比的骄傲和自豪!我们在查阅大量资料的过程中,感到自己目前的知识同茫茫的知识海洋比是那样的渺小。所以我们今后一定会更加努力,为人类的科学献身。” 在学习中,人人参与,分组合作,锻炼了学生搜集筛选信息的能力,体现出了合作探究的精神。

三、从“单干”转向“合作”,体现协作性

语文综合性学习是教师和学生交往及学生与学生之间的相互合作、共同发展的互动过程。交往就意味着人人参与,共同发展就意味着师生之间要合作。教师与学生之间应是一种民主、平等的双向交流合作的关系,师生之间通过相互沟通、相互影响、相互补充,从而达到共同认识、共同分享、共同进步。综合性学习的一个重要目标是促进全体学生共同参与,共同进步,合作学习打破了常规班级授课制的局限性,使学生能摆脱教师这一权威的束缚,自由发表自己的言论,可以极大地增加学生的参与意识,教师促使学生在小组内充分与同学交流、与其他组成员交流、与教师交流。多层次的交流活动让学生在课堂中的参与程度越来越强,每一位学生都有主动学习和创新学习的机会。

笔者在《探索月球奥秘》活动课中,办“月亮知识小报”时,既有和老师的交流,也有同学们的合作,还聘请了学生家长(报社的编辑)参与了全过程的指导:资料的筛选、内容的确定及版式的设计。

篇7

关键词:一个中心 情感认知 激发赏析 拓展思维 个性创意 主动评价

        我国九年义务教育初中阶段的美术课,是实施美育的重要途径,它对陶冶情操、启迪智慧、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培养“四化”建设人才,具有不可忽视的重要作用。尤其是近几年,原国家教委在基础教育中强化了全面素质教育,重视美育(即审美教育),学校中的美术教育也得到了迅速地恢复和发展。国家和地方教育行政部门为了加强基础教育,不断地改善教学条件,修建了一些新的教学楼,我们学区初中,就是其中之一。它周围山峦环绕,河流相伴,绿树成荫,崭新的教学大楼被蓝天白云衬托,自然景观十分优美。为促进内涵发展,学校不断加大力度,精心营造育人环境,在路旁、亭边、花坛里、操场上,矗立起一块块大小不一的石头,并在上面镌刻了三十多条(首)引人思考、催人奋进的名言警句、诗词谚语,如“德,国家之基也”、“振民育德”、“上善若水”、“天地之气,莫大于和”、“学而不厌,诲人不倦”、“运动,生命的源泉”等,让每一块石头都会说话。“石头文化”成了学校创建和谐校园的宣传阵地,通过这些名言警句对学生进行了潜在的、无声的教育。

        一、一个中心

        “人与生活”的一个中心即围绕“学校生活、社会生活”进行美术教学探索与研究。学校生活,是农村初中每个学生最有体会的生活经历,对学校的学习生活环境、美化寝室的应用设计,是以现有教学环境和生活环境为物质基础的整合改造,有利于学生在主动学习中培养热爱生活的情感,提高艺术修养和审美品味;社会生活,是以学生较熟悉的文化生活延伸到将来必将参与的社会经济生活,有利于学生在主动学习中培养认识生活的心智,提高人文素质和生活品味。整个设计教学的思路是在视觉传达设计教学中引入商业美术模拟实验教学的基本的指导思想,同样也适合设计欣赏教学的建构。

        二、五个要素

        为了体现以生活为中心的美术课堂教学理念,本人设计了“情感认知——创设生活情境;激发赏析——结合实际生活;拓展思维——探究设计规律;个性创意——凭借生活阅历;主动评价——合作学习研究”五个基本要素。整个教学模式遵循生活(素材)创作(设计)赏析(作品)的过程步骤,在具体教学操作中,对上述环节运用有所侧重,并可以适当地调整与增减。 

        1、情感认知——创设生活情境

        列宁说:“缺乏情感的认识便失去了认识的深入,人的思想只有被浓厚的情感渗透时,才能得到力量,引起积极的注意、记忆和思维。”学习兴趣是学习动机重要的心理成分,是带有情感色彩的认知倾向,是思维活动的起点,没有学习兴趣就不会有智慧和灵感。因为美术作品、艺术家和学生之间存在距离,所以教师要在学生和艺术作品之间架起桥梁——即心灵的沟通。

       2、激发赏析——结合实际生活

        结合实际生活既体现了艺术源于生活的创作理念,也体现了人文主义的思想理念。本要素是在师生广泛搜集生活素材的基础上开展的以人为本的教学方式,体现学生的主动学习和合作学习过程,针对生活素材进行处理,建立师生素材共享,以及学生之间、师生之间的互动信息库。

        3、拓展思维——探究设计规律

        要创设生活问题情境,引发关于艺术与生活的热点话题,引导学生参与文化的传承和交流,倾听学生的独特见解,并列举社会生活中的例子,展开辩论、讨论,进一步拓展思维。随着数字化时代的发展,尤其是网络技术的普及应用,美术设计可以利用特定的电脑软件来制作,并可以利用多媒体展示,为美术课堂提供了空间,更便于教学。

        4、个性创意——凭借生活阅历

        美术设计课应充分调动中学生热衷于改变自己的生活和好想好动的天性,使学生主动进行创造,设计出符合青少年和时代特征的作品。要依据学生所感知的生活、审美情趣以及学生所理解、掌握的美术知识,提供典型的、与学生生活较贴近的设计师作品,从多角度探究作品成功的原因和规律,找寻设计师创作的灵感来源。

篇8

但目前来说,实现智能家居全面联网仍然存在难度。使各种设备的芯片具备大规模联网功能并不难,难就难在如何在家居互相通信的过程中,让使用廉价电子钟的设备(比如微波炉、暖炉)与使用相对高档电子钟的设备(比如电视机)保持时钟同步。用乔布斯的一句话来形容这个难题很恰当――“这样做问题多多,它们之间互相妨害。”

智能家居市场现状

对于想享受智能家居之便的人来说,最简单的选择就是在自己家里配备同一个品牌的各种设备,比如自动化系统制造商Crestron的全套产品。这样做的好处是设备间不会发生软件冲突,而缺点是成本太高,而且这类设备与其他品牌产品的兼容性往往不好,一旦你想给家里添一件其他品牌的智能设备,麻烦就来了。

如今,智能家居的设计者们正在为实现各类家居设备的无缝衔接而努力工作。他们的目标是让智能家居的便利惠及所有人,而不是仅仅成为富豪们的专利。但这中间也有个难题:人们对智能家居功能的期许并不相同。

正如专注报道苹果公司产品动向的网站AppleInsider之前分析的,消费级智能家居的市场过于碎片化,很多厂商都想成为行业标准的制定者,有的设备则使用受专利保护的通讯协议,由此造成的结果是不同品牌设备间的互联互通性非常差。

杀出个HomeKit

苹果公司开发的智能家居整合套件HomeKit意在解决不同品牌设备互联互通性差的问题。它没有试图硬性接管各台设备的控制权,而是很聪明地担任起设备们的“翻译”:它借助一个控制界面,让车库门遥控开关、电灯、门锁等智能设备能够“听懂”同一种简介的指令。

苹果公司认为,如果每件设备都要配上专门的app软件,用户肯定会觉得用起来太麻烦。同理,软件开发者也不愿意费神去反向破解每件设备的通讯协议,或是逐一编写不同的控制程序。

苹果公司安排上千名工程师开发HomeKit自然不是为了助人为乐,其目的在于增加iOS设备的销量,而更深的用意则在于营造一个让苹果设备用户生活更为便利的生态圈,并使他们远离诺基亚、三星等品牌的产品。

有传言说苹果公司推出HomeKit之后,下一步就要全面进军智能家居设备制造市场,苹果灯泡、苹果门锁之类的产品很快就会面世。但事实应该并非如此,关于这一点,回顾一下苹果公司以往的发展战略就明白了。

苹果生态圈

人们普遍认为,近年来苹果公司的成功发展源于“控制”:它成功地影响了用户的消费习惯。乔布斯的这个经营思路来自他最喜欢的一句艾伦・凯伊(Alan Kay)名言的启发,这位计算机科学家曾说:“真正在乎软件的人,应该自己制造硬件。”

从iPod时代刚刚到来的时候起,苹果公司已经开始了苹果系列产品生态圈建设的布局。在苹果公司的强势主导下,与之合作的第三方设备制造商和程序开发者都告别了自主灵活性,要想从成百上千万的果粉手里赚钱,他们唯一的选择就是遵循苹果公司制定的规则开发产品。

在掌握主导权的同时,苹果公司也鼓励第三方合作伙伴的发展。如今主要或者完全依靠为苹果设备设计生产配件而生存的大厂商为数众多,而借助App Store谋生的程序开发者更是不计其数。虽然如此,但每当苹果公司觉得第三方合作厂商的硬件产品思路跟不上趟的时候,它还是会亲自出来示范一把,带Hi-Fi系统的iPod、早期的iPhone蓝牙耳机、保护iPhone 4玻璃背板的手机保护套等产品都是这样的例子。

智能家居生产厂商的实力都很强,它们生产的硬件无可挑剔,但与之相配的软件品质令人遗憾,于是苹果公司有了机会,HomeKit应运而生。

智能家居统领者

据说苹果公司没有生产太多品类智能机家居设备的打算,如果把苹果设备构建的生态圈比喻成房子,那这将是一幢线条简洁、四壁清爽的房子,一切装修都有待于房屋主人的亲自谋划。因为苹果公司知道人们的生活情趣各异,但另一方面,大家毕竟都是要有地方住的。基于这种考虑,苹果公司跻身智能家居硬件制造领域的时候,没有从智能电灯、智能门锁之类的小设备入手,而是选择了具有革命性创新意义的苹果电视。

苹果公司并不打算让大家把家里的智能家居设备都换成苹果牌的,而只是想让大家能更方便地使用它们。当你把第四代苹果电视买回家并连上Wi-Fi网络的时候,马上就能通过Siri语音系统控制家里的各种品牌的智能电灯、智能电暖炉等设备了。这种将家里智能设备统一管理起来的方式可谓投资最小,费事最少,而这都要归功于HomeKit。

篇9

我国大学教学发展机构的设立还处在起步阶段,除清华大学早在1998年率先成立了教学研究与培训中心外,其他高校的教学促进机构基本上都是在近几年刚刚发展起来的。虽然在此之前高校或设有教师培训中心,或教学研究室,但基本上只是简单地承担诸如新教师培训、外语培训、计算机培训等少数几个培训项目,或教学改革研究课题项目,难以承担欧美国家大学教师教学发展那样的重任。2012年,教育部启动国家级教师教学发展示范中心建设工作,在中央部委所属高校中重点支持30个国家级示范中心,我国真正意义上的教师教学发展机构的建设正式拉开了序幕。在此推动下,一些地方高校也纷纷开始尝试成立类似的教学促进机构。从组织架构上看,我国大学教学发展中心或定位为“直属机构”或“直属单位”,或定位为正处级单位。大多数教学发展中心挂靠在学校的管理部门,如教务处、人事处等部门下。学者李红惠分析了30个国家级教师教学发展示范中心陈述稿中教师教学发展中心的机构设置、人员组成和运行机制,发现“教师教学发展中心组织趋向于矩阵式结构”③。矩阵结构是由纵向的职能领导系统和为完成某一任务而组成的横向项目系统共同组成,在组织管理中,它将“垂直”联系和“水平”联系,集权化和分权化较好地结合了起来,有利于加强各职能部门之间的协作和配合,及时沟通情况,解决问题。在人员构成方面,大部分高校强调实行专职人员与兼职人员或者专家与管理人员相结合的人员配置制度④。从组织职能上看,由于我国大学教学发展中心的建设是作为本科教学质量保障的重要举措之一,其成立的宗旨是促进教师教学能力的发展和教学水平的进一步提高,进而提升学生的学习品质,提高人才培养的质量,所以大部分大学教学发展中心将工作重心定位在为教师的教学发展提供服务和支持。当然,教学发展与个人发展、组织发展是分不开的,由于我国教学发展中心的建设还在起步阶段,教师发展项目的开发还需不断地探索。

二、组织文化之于大学教学发展中心建设的意义

组织文化是组织在长期的发展过程中,经由组织成员相互作用,积淀生成的组织成员广泛接受的价值观念以及由这种价值观念所决定的行为准则和行为方式。组织文化可以创造竞争优势,具有其他资源不可比拟的优越性,但同时如果坚守旧文化,拒绝变革和创新,又会使组织陷入僵化状态,对外部环境的变化缺乏必要的反应能力⑤。可见,组织文化是一把“双刃剑”,能否打造好这把“双刃剑”,是至关组织成功的关键。

(一)突出大学教学发展中心的组织特性

大学教学发展中心的设立只是为大学教师的教学发展搭造了一个“硬”环境,但有效的学习和发展还必须有“软”环境的支持,既一种促进教师持续合作学习和共同发展的文化。从组织视角而言,当前教育发达国家的教师发展组织,其建设重心已经从组织外在的形式建构转向组织内部的整体提升了⑥。组织内部的整体提升,组织文化建构是一个不容忽视的问题。我国大学教学发展中心虽属于起步阶段,但借鉴国外经验,在注重外在组织形式建构的同时,同样不能忽略组织文化的建构。如前所述,我国大学教学发展中心具有矩阵组织的属性,这一组织结构的优点是将组织的纵向联系和横向联系很好地结合起来,有利于加强各职能部门之间的协作和配合;把不同部门、具有不同专长的专业人员组织在一起,有利于互相启发,集思广益,更加圆满地完成工作任务,在发挥人的才能方面有很大的灵活性;但这种松散合作的特性,容易使组织成员产生临时观点,不安心工作,从而对工作产生一定影响,也容易造成管理秩序的混乱,使组织工作过程丧失效率性。在这种情况下,运用好组织文化这一变量,通过打造适当的组织文化,引导、规范、约束组织成员的行为显得尤为重要。在当代组织理论研究中,组织文化是一个非常受关注的内容,就是因为人们普遍认识到文化软实力对组织成功具有关键作用。

(二)弥补大学组织文化的缺失

大学组织文化是指大学师生所共同拥有的价值观及其表现出来的行为方式⑦。大学组织文化一旦形成,便会形成一个“场”,渗透到大学的各个层面,引导和塑造全体师生员工的态度和行为。大学教学发展中心虽是大学里的“新生事物”,但其成员主要还是来自大学各部门、各院系,因此,大学教学发展中心的组织管理方式、员工定义工作的方式、员工之间学习和互动的方式依然不可避免地遵循着大学组织既定的价值观和行为准则,而当前大学组织文化的缺失会严重影响到大学教学发展中心功能的发挥。首先,大学组织内的强势科研文化。尽管近年来,高等学校普遍强调重视本科教学,重视教师的教学评价,但实际上,偏重科研,以量化的科研成果作为评价教师工作主要指标的倾向并没有得到很大的改观。其次,大学组织内的行政权力泛化。行政权力渗入到大学组织的各个领域,行政权力优于学术权力,不仅干扰着教师的教学按照一定的教育规律进行,也严重打击着教师刻苦钻研教学的积极性。再次,大学组织内的不良沟通文化。大学里不同群体之间的价值冲突造成了沟通障碍,行政人员的效率观与学术人员探究学术的自由观之间的冲突,不同学科、专业的人员在价值取向、思维方式上的不同,都造成了相互之间理解和沟通的困难。教师之间相互疏远和隔离,不利于相互取长补短,共同学习和发展。大学教学发展中心的组织职能是为大学教师的教学发展提供服务与支持。组织活动方式强调深度交往与对话,强调合作与共享,如教学沙龙、教学咨询室、午餐会、名师工作坊、新教师研习营、各种专题讲座等工作方式都需要教师之间打破层级观念,建立起积极而融洽的分享、合作和对话关系,需要教师敞开自我,走近他人,建立真诚、信任和相互支持的关系。但是如果组织成员依然沿习旧有的文化传统,漠视教学,漠视教学发展,组织内行政权力至上,不沟通或止于浅层沟通,那么各种活动只会流于形式,最终无法实现组织目标。组织理论认为,环境对组织形式的影响过程并非是单向。组织不仅受环境的影响,而且也影响环境⑧。虽然大学组织文化对大学教学发展中心这一组织细胞的影响至深,但是我们也可以从局部寻求突破,通过大学教学发展中心的组织文化建构,影响甚至辅射整个学校。

三、大学教学发展中心组织文化的特质及其建构

(一)大学教学发展中心组织文化的特质

对组织来说,根据自己所处的情境与自己的类型,选择一个适当的文化,是一项很重要的工作⑨。虽然每个大学教学发展中心所处的情境不同,但是有一些共同的文化特质是必须具备的。基于对大学教学发展中心组织特性及对大学组织文化缺失的分析,笔者认为,大学教学发展中心的组织文化建构重点应放在营造一种以强势教学发展、自由对话、合作与协同发展为主要成分的文化氛围上。首先,营造强势与支持性的教学发展文化。设立教学发展中心只是学校重视本科教学的第一步,如果学校“重科研轻教学”的观念没有根本改变,大学教学发展中心很可能会出现组织变异,最终沦为功能单一的研究机构或行政部门。同时,大学教学发展中心许多活动和项目的开展具有非正式松散合作性,如教学沙龙、午餐会、教学研讨会、教学咨询等等。非正式松散合作性教师教学发展是依靠吸引、鼓励与支持等引导性措施,使教师希望发展和愿意合作,所以,营造强势与支持性的教学发展文化很重要⑩。学校要营造重视教学、支持教学、支持和服务教师教学发展的文化,营造教师间研究教学、互相观摩教学、追求教学发展、追求教学卓越的文化,以引导、吸引和鼓励教师参与到各种教学发展活动和项目中来。其次,营造自由对话的沟通文化。尽管大学不同学科、不同部门之间的价值取向和思维方式不同,但他们并不是不可以对话的,造成以往沟通障碍的根本原因在于人们长期以来对这种关系的基本假定,并没有试图突破这一思维定势。大学教学发展中心强调对话和深度交往,所以必须营造积极的沟通文化。自由对话的沟通文化是以平等、宽容、信任等文化特质为具体内涵的。领导和教师之间,不同学科和部门成员之间平等地交流信息,每个教师都有相同的话语权,尊重他人的不同见解、容忍错误和失败,相信他人的责任和能力、相信他人的人格。没有平等、宽容和信任,教师无法真正敞开自己,走进他人,而当教师彼此之间产生心理防卫时,任何形式的沟通、交流和对话都不会产生建设性的意义和价值。再次,营造合作与协同发展的文化。建设大学教学发展中心就是帮助教师走出长期以来在教学方面自我尝试的“单打独斗”的局面,让合作学习成为教师教学发展的常态。因为教师之间相互支持与合作,会使教师及时快速地汲取更多的教学知识和教学智慧,少走弯路,从而实现更加快速和健康的发展。大学教学发展中心要创设一种文化氛围,帮助教师走出个人主义的文化藩蓠,鼓励教师之间、不同群体和团队之间建立起紧密的联系,彼此视对方为工作和学习的伙伴,一起面对和解决遇到的各种难题,一起成长和发展。

(二)大学教学发展中心组织文化的建构

篇10

3月初,科勒2012经销商大会暨经济论坛在三亚成功举办,论坛期间,科勒家族第四代掌门人、科勒全球总裁大卫・科勒亲临现场,为科勒中国区经销商代表们鼓劲。此外,他就卫浴未来发展趋势、科勒品牌理念等话题,接受了《财富堂》专访。

谈起自己家族的历史,他尤其自豪,这是一个典型的美国创业者的故事。1873年,美国正笼罩在经济萧条的阴影下,时年29岁的奥地利移民约翰・麦克・科勒(John Michael Kohler)以5000美元作为启动资金,在威斯康辛州创建了科勒公司。初创 10年间,科勒公司只是一家生产农具铸件的家庭式工厂。1883年,约翰・科勒将一个马槽加热至1700摄氏度,再浇铸搪瓷粉制成第一只科勒浴缸。这一个“装配了四个脚架的马槽”的浴缸最终以一头牛和14只鸡的价钱卖给了当地一个农民,却由此揭开了科勒传奇的序幕。

1929年,纽约大都会博物馆挑选科勒的黑色系列产品和配件,举办了一次宣扬浴室艺术化的展览会。这次展览会可以说是正式确认了浴室在室内装修中举足轻重的地位。

至今科勒家族都传承着约翰・科勒的信条,它来自英国艺术家和作家约翰・拉斯丁的名言――“没有劳动的人生是罪恶,而没有艺术的劳动是野蛮”。在这一信条的指引下,科勒品牌完美地将制造生产与文明艺术结合在一起。

对话科勒

事实证明,科勒进入中国市场后取得了巨大成功,在这个发展过程中,哪一个时刻最令你难忘?

大卫・科勒:科勒在中国的发展一直充满了传奇色彩。今天,你很容易就能发现,很多中国知名的五星级酒店和高尚住宅都选用了科勒产品。对我们来说,一个最令人难忘的时刻是,2001年我们决定将亚太地区总部移至中国上海。因为,我们已经认识到中国是亚太地区最重要的市场,所以我们始终会保持创新设计,密切关注中国卫浴消费市场的变化。中国市场蕴藏的巨大潜力要求我们做出快速调整,以便能够继续成为市场和消费时尚的领导者。

科勒先生,你在获得MBA学位后,并没有回到科勒公司而是到另一家公司打工,当时的考虑是什么?

大卫・科勒:我刚毕业的时候的确是去了另一家公司,那家公司是做零售的,只是觉得那样的经历对我而言,也是一个有用的历练,后来我父亲说正好有一个位置可以让我尝试,我就回到了科勒公司。

我们看科勒的整个发展历史,很少看到谁取代了谁,而是一种很自然的、很稳定的代际传承,这种领导风格是否来自于家族的传统?

大卫・科勒:在科勒139年历史中,共有18个总裁,科勒公司也一直认为领导力是管理层的一个重要能力,从139年的发展来看,管理层还是保持了相当的稳定。

科勒先生是2009年4月被任命为总裁兼首席执行官的,此后三年全球经济动荡,请问你面临的最大挑战是什么?

大卫・科勒:在我被任命为总裁兼首席执行官后,确实碰到了很大的困难,当时美国整个经济十分疲软,甚至持续在衰退。2009年的经济危机和以前的经济衰退有所不同,我也意识到这一个问题,对我来说也是相当大的挑战。为应对这个挑战,我主要做了两方面工作。一是在整个组织架构上做了比较保守的调整;第二,在新产品创新和品牌建设方面,做了很大努力,以抵消经济危机带来的负面影响。

科勒在中国有800家专卖店,从2008年到现在增长了300家,有没有考虑到科勒在中国快速扩张的潜在风险?

大卫・科勒:从长期来说,中国是很有潜力的一个市场。短期来看,防止房地产的泡沫,中国政府也采取了经济软着落的措施,而且我们也看到政府在采取其他一些举措,比如保障房建设、提高就业率等,所有这些都是对经济的有序调整,因此我对中国经济保持乐观,未来在中国市场上还是会看到强劲上升趋势的。

中国经济从一年半前开始软着落,那么在这段时间内有没有对科勒中国的业绩造成影响?

大卫・科勒:影响肯定有,但是是短期的,我们认为现在不是房地产市场整体出了问题,有些城市是有问题,有些城市还是很良性的。说实在的,我们有些地方的增长还是保持在近150%的速度。对科勒而言,在中 国的发展确实是有快有慢的时候,但我们看重的是中国的长期市场,我们在美国做了139年,并不是希望在中国只做两三年就走,我们希望在这里做10年,甚至100年。

科勒作为全球领先的厨卫品牌,在产品设计和生活潮流方面起到一定引领作用,那么对于未来厨卫方面的发展趋势,科勒先生是怎么看的?

大卫・科勒:最主要是四大方面。一是人类生活节奏变快,会感到压力比较大,回到家里需要好好休息,所以我们认为家庭水疗产品会是一大趋势。我们有全线的水疗产品,能够给消费者带来很好的休憩体验。二是厨卫电子化,我们看到在现在人们的生活中,电子化已经渗透到人类生活的每一个角落。在科勒展示厅中可以看到,我们在一些镜柜中安装了电子化的装置,比如可以看mp3、mp4等功能,还有触摸屏,这样一来能给消费者带来很好的体验。还有,我们去年推出了全智能立体座便器,它有自动感应系统,对男女有识别,有自动翻盖、自动冲水功能。三是节能的趋势。全球的能源、资源非常有限,所以不论在美国还是中国,我们都认为绿色是一个很大的发展方向。比如在我们的产品展示中,很多座便器都拥有高效冲水系统,能做到用很少的水就能实现全部功能。四是我们推出了一些装饰性产品,你可以看到我们一些艺术系列的产品,整个产品在视觉上可以给你一个很好的体验。

科勒先生对未来中国的业务有什么期待?

科勒:我们不断地成长、快速地发展,每年有25%的增长率。我相信我们会快速发展,非常希望我们在中国的所有业务都能成功。

科勒在全球会做一些艺术展,请问如何看待这些有形资产和无形资产之间的关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