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海经全文范文
时间:2023-04-03 05:26:47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山海经全文,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篇1
论文关键词 行政侵权 精神损害 国家赔偿 立法完善
2010年底我国新修订的《国家赔偿法》将精神损害支付赔偿金纳入其中,并且对于相关问题进行了明确的规定,这在一定程度上实现了通过赔偿方式来减少受害一方精神痛苦的目的,是对我国《国家赔偿法》的进一步完善,是我国社会主义法制建设的一大进步。
一、行政侵权精神损害赔偿的含义
行政侵权精神损害赔偿可以从两个层面来理解。首先是精神损害赔偿,所谓精神损害是指公民由于侵权人的侵权行为所引起的精神上的伤害和损失,最终表现为精神痛苦。而精神损害赔偿则是指民事主体因其人身权利受到了不法的侵害,导致当事人在人格和身份利益受到精神痛苦,要求侵权人采取财产赔偿的方式来进行救济和补偿受害人的一种民事法律制度。其次是行政侵权精神损害,这是指国家行政机关在行使职权时,违反了国家法律法规的规定侵害了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的合法权益所造成的精神损害。
新修改的国家赔偿法第35条明确规定:“有本法第三条或者第十七条规定情形之一,致人精神损害的,应当在侵权行为影响的范围内,为受害人消除影响,恢复名誉,赔礼道歉;造成严重后果的,应当支付相应的精神损害赔偿抚慰金。”从上述法律条文中不难发现,国家设立精神损害赔偿制度对于保护公民的合法权益,对受害的行政相对方给予精神抚慰金,并对侵权人给予了一定的惩罚,能够更好的保证国家机关及其工作人员更好依法行使职权,防止权力滥用。因此,我国确立行政侵权精神损害赔偿是完全有必要的。
二、行政赔偿精神损害赔偿的立法现状
(一)行政侵权精神损害赔偿的适用范围新修改的《国家赔偿法》在第35条中对行政侵权精神损害的赔偿范围给予了明文的规定:“有本法第三条或者第十七条规定情形之一,致人精神损害的,应当在侵权行为影响的范围内,为受害人消除影响,恢复名誉,赔礼道歉;造成严重后果的,应当支付相应的精神损害抚慰金。”具体主要从以下四方面进行了限制:
侵权行为方面,在新的国家赔偿法中我们可以发现,只有当国家机关的工作人员实施了上述第3条和第17条中的内容受害人方能提起精神损害赔偿公民的权利方面,行政侵权精神损害赔偿是由于国家机关及其工作人员侵实施了侵权行为给受害人的人身权利造成了一定程度的伤害,这包括生命健康权,人身自由权,名誉权等。
损害程度方面,由于行政侵权精神损害赔偿不同于一般的民事赔偿,他是精神损害,是很难用实际情况进行计算和估量的,因此,明确侵权行为对受害人精神损害的程度,是确定赔偿金额的一个重要的因素。
权利主体方面,在新国家赔偿法中,提起精神损害赔偿的权利主体只能是自然人,而法人和其他社会组织则没有权利提起,这是因为这种赔偿是针对精神损害,而法人和社会组织不是真实的人,当然也就没有感知能力。
(二)精神损害赔偿的标准界定对于精神损害的赔偿,他不同于一般的人身损害赔偿,可以通过司法鉴定进行界定,从而确定明确的赔偿标准。新的国家赔偿法中虽然是明确将精神损害赔偿纳入到了赔偿的范围之中,但是在具体的法律规定中,只是做了原则性的规定,没有给出具体的赔偿标准,也没有对最高赔偿数额的问题给出相应的司法解释和规定。这就决定了在具体的司法实际中,法官在面对精神损害赔偿的案件中更要发挥自己的自由裁量,针对具体的情况和当事人的实际进行赔偿金额的确定,这也是在今后的司法实践和立法中所应该弥补的地方。
三、行政侵权精神损害赔偿的局限性
(一)精神损害无法认定以及精神损害“严重后果”的认定不明确在新国家赔偿法第35条明确规定了:有本法第三条或者第十七条规定情形之一,致人精神损害的,应当在侵权行为影响的范围内,为受害人消除影响、恢复名誉、赔礼道歉;造成严重后果的,应当支付相应的精神损害抚慰金。然而,在实际的司法实务中,我们面临的事具体的个案,对于受害人精神损害的认定就是要面临的大问题,他不同于人身损害,往往出出现受害人认为自己受到了精神损害,但是法院对其精神损害无法认定,导致其精神损害赔偿的请求不能全部满足,对于精神损害严重后果的认定更是无从谈起,何为严重后果,司法界也无法给出一个合理的解释,这就使得在司法审判过程中界定不明确,无法考虑赔偿金的问题。
(二)虽然新国家赔偿法增设了精神损害抚慰金的条款,但是并没有规定抚慰金的支付数额和支付的范围随着司法的发展和进步,在我国的司法实践中遇到了各种各样的问题,申诉人在对自己的精神损害提起请求的时候,法院也要酌情考虑案件的实际情形做出裁决,给予受害人相应的精神损害赔偿,但是,现实往往出现的情形是,受害人认为自己受到的精神损害程度已经达到了法律规定的支付抚慰金的情形,然而考虑到法官的自由裁量和个案的实际情况,很难满足受害人的请求,导致了申诉,上访情况的出现。
(三)对于实际的赔偿形式法律虽然明确规定了侵权行为人要对受害人恢复名誉、消除影响、赔礼道歉,但是对于在什么情形,什么方式实施上述行为没有给出明确的规定,同时,假如侵权方没有对受害方给出恢复名誉、消除影响、赔礼道歉的赔偿方式,法院是不是会对侵权行为方给出相应的处罚,这在法律上也是空白。
(四)在确定精神损害赔偿标准方面由于法律没有给出明确的标准,这就决定了司法机关在对精神损害赔偿标准的认定过程中存在着一定的自由裁量权,但是在现实审判中,往往出现法官主观臆断的情形,没有根据实际情形和法律的依据,给出相应的赔偿标准。
四、行政侵权精神损害赔偿的立法完善
(一)从新国家赔偿法第三条和第十七条中我们可以发现,行政侵权精神损害赔偿的条件仅限于人身自由的保护,而忽略了对公民其他权利的保护我认为可以借鉴我国民事赔偿中精神损害赔偿和西方国家的赔偿方式,具体应该在三个方面给予赔偿:首先是生命健康权。因为生命健康权是人身权中最基本的权利。侵害了公民的生命健康权不仅对公民的身体健康带来了一定的痛苦,而且给受害人的家属带来了精神损害,理应设在赔偿范围之内;其次是侵犯名誉权。在之前的国家赔偿法中指出,国家机关及其工作人员在执行公务的过程中侵犯了公民的名誉权,应该在侵权行为发生之后给予受害人恢复名誉、消除影响、赔礼道歉。当这些方式不足以弥补受害人的损害时,就需要国家对受害人给予财产补偿;最后是侵犯姓名权和肖像权。
(二)针对国家赔偿法的规定,精神损害赔偿有两种主要方式一是恢复名誉、消除影响、赔礼道歉;二是精神抚慰金。法律中还明确规定,国家机关及其工作人员在行使职权时由于不法侵害给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的合法权益造成精神损害的,应该为其“消除影响、恢复名誉、赔礼道歉”;当造成严重后果时,需要赔偿精神抚慰金。对于精神抚慰金,我认为在今后的立法实践中要具体进行规定,具体我认为可以从以下几方面确定精神抚慰金的标准:
第一,请求精神抚慰金的主体。在现实中,国家机关及其工作人员实施了不法侵害,给被害人的精神造成了一定的损害,但是同样也给受害人的家属造成了一定的精神痛苦,如果出现这种同时提出精神抚慰金的请求,就会导致混乱。因此,请求精神抚慰金的主体必须是受害者本人,而不应该再对受害人的亲属给予二次补偿。
第二,考虑受害人所在地的平均生活水平。如果由国家统一规定精神赔偿抚慰金忽略了受害人所在地的生活水平,往往会产生差距,导致受害人所在地的法院在审理案件确定赔偿标准的过程中按照国家规定的标准进行一刀切而忽略了其所在地的平均生活水平,往往显得比较盲目。
第三,适用精神抚慰金制度要遵循一定基本原则。首先要遵循抚慰为主补偿为辅的原则,当侵权方对受害人采取的消除影响、恢复名誉、赔礼道歉不足以弥补受害人的心里创伤时,国家须对受害人提供一定的精神抚慰金,这在一定程度上可以减轻受害人的精神痛苦但是不要盲目的追求精神抚慰金,真正的目的是要达到抚慰心里的创伤。其次是赔偿数额适当的原则。较之于旧法在实行时,考虑到了国家的承受能力,在国家对受害人造成损害时仅仅实行“消除影响、恢复名誉、赔礼道歉”进行赔偿,但是新法较之前加入了精神抚慰金制度,但是我们也要明确,精神损害赔偿制度设立的重点是要对受害人的精神进行安慰和弥补,是辅的,并非是主要的起支配地位的,毕竟我国仍然是发展中国家,在确定行政侵权精神损害抚慰金的过程中必须从我国的国情出发,赔偿的能力要与当地的生活水平和国家的经济发展状况相适应。最后是案后及时赔偿的原则,针对之前出现的受害人反复申诉,上访的情形,在新的国家赔偿法规定中我们可以看到,赔偿义务机关应当自收到精神抚慰金申请之日起七日内,依照预算管理权限向有关的财政部门提出支付申请。财政部门应当自收到支付申请之日起十五日内支付抚慰金。这就决定了申请人在递交精神抚慰金申请之日后二十二日内边可以拿到国家抚慰金,因此相应机关应该准确落实,保证抚慰金的及时到位,保障受害人的合法权益,杜绝申诉上访事件的发生。
篇2
关键词:标题 含义 作用 思路指导
标题是文章的“眼睛”。总的来说,叙事、写景、抒怀类文章的标题一般都具有深刻的含义,或者隐含有多重的意思。正确理解这类文章标题的含义或作用,有助于学生领悟文学作品的思想内涵,理清文章思路。因此,对标题的分析理解就显得尤其重要,理解文章标题的含义或作用,也就成了历年中考考查的一个热门的知识点。一般来说,有以下几种题型:(一)谈谈你对文章题目的理解。(二)这个题目有什么含义?(三)试分析题目的作用(好处、妙处)。(四)给文章加(换)个题目。(五)标题好不好?能不能换另外一个?
一、标题的含义
要分析标题的含义,一般要结合全文的内容、主旨以及所使用的修辞手法来分析。
解答时,既要答出题目的表层含义,即标题的字面含义,还要答出题目的深层含义,如引申义、比喻义或象征义等。有的标题一语双关,如《心声》,文章表层含义是指李京京的心声,他渴望朗读课文。而深层含义则是指他渴望得到老师和同学的肯定、理解和尊重;渴望父母和谐,家庭温暖;渴望亲情和友谊,想念爷爷和儿时玩伴;渴望情感的倾诉与宣泄。除此之外,还指作者的心声,作者希望教师能公正、平等地对待每一个学生,给予每个学生相同的关心和发展机会。解答时既要答出题目的表层含义,还要答出题目的深层含义。我们可用这样的格式来作答:“既是指(表层含义)……也还是指(深层含义)……”如果题目中运用了修辞,还要还原它的本义再分析作用。
如果标题是比喻性的,文中往往不会围绕标题的字面意思来展开叙述,我们应该联系文章的具体内容,弄清比喻义或象征义,从而领悟出标题的深刻含义。如《变色龙》这个标题,“变色龙”的字面意思是一种善于变色的蜥蜴,而契诃夫的《变色龙》中的“变色龙”是比喻像变色龙一样的奥楚蔑洛夫。用比喻生动形象地写出了主人公善变(见风使舵)的性格,具有极强的讽刺性。
再如2006年河北中考记叙文阅读《我看到了一条河》,其中有这样一题:谈谈你对题目的理解。从故事情节来看,问题中的“河”是实实在在的,“我”看到了它后态度有什么变化呢?结合原文可知,“我”把它当成了最后的机会,坚信自己能赢,并两次强烈要求停车,这些都能体现我乐于寻找挑战的性格特点,所以说,“河”比喻的是机会,题目的含义是:“我”找到了一次挑战的机会。
二、标题的作用
标题的作用有很多,有的交作对象,如老舍的《济南的冬天》;有的交代主要内容,如鲁迅的《阿长与〈山海经〉》;有的交代故事发生环境,如孙犁的《芦花荡》;有的作为线索(或暗含线索)贯穿全文,如鲁迅的《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有的揭示主旨(或暗示主旨),如王剑冰的《绝版的周庄》,“绝版”一在表明周庄的不可复制性,二在表明作者对江南古镇周庄被现代商业日渐侵蚀的忧虑,这也就是文章所要表现的主题思想;有的具有象征意义,如《海燕》,海燕就象征着英勇无畏的无产阶级革命战士;有的是作者感情和思想变化的触发点,如《那条河流》;有的引用古诗,增添文章的诗意(或文学性),如《满架秋风扁豆花》;有的富有哲理,引人深思,如《心灵是一棵会开花的树》;有的新颖醒目,吸引读者,如《不吸烟的007》;有的制造悬念,吸引读者,如2008年江苏南京中考卷的《田野上的白发》。
对题目的作用应多角度理解,如《背影》:既作为线索,贯穿全文,又抓住外貌特写镜头表现父子深情这一主旨。《阿长与〈山海经〉》既交代了文章的主要内容,突出了阿长为我买《山海经》这件事,又表现出阿长真诚、善良和乐于助人的品质,还表明了我的感激和怀念。《心声》一语双关,表层意思是李京京在课堂上十分渴望读课文,深层意思是需要得到老师和同学的肯定、理解和尊重;需要父母和好,家庭温暖,需要亲情和友情,也还是指作者的心声,作者希望教师能公正、平等地对待每一个学生,给予每个人相同的关心和发展机会。2008年江苏南京中考卷的《田野上的白发》中的“白发”的作用就有好几点:(1)“白发”是全文的叙事线索;(2)“白发”是母亲的形象特征(交作对象);(3)敲盆赶鼠、跪着插秧时的“白发”,突出母亲的辛劳(交代主要内容);(4)表达出作者对母亲的心疼、对母亲的爱和对母亲怀念(透露情感主旨)。
三、答题思路指导
1.标题的表层含义
如解释标题中某个关键词语的含义,或点明文章写作的对象,或概括文章的主要内容。
2.标题的深层含义
结合全文的内容、主旨来分析。如点明中心、揭示主旨,表明作者的情感态度,作者感情的触发点等。
3.结构上的作用
作为线索,贯穿全文。
4.修辞手法及其表达效果
如运用比喻、拟人、双关等修辞手法,生动形象、含蓄寓意、言简意丰、发人深思、新颖醒目、吸引读者。
5.表现手法
如象征手法,象征某人或某些品质,或设置悬念,吸引读者。
篇3
关键词:初中语文 阅读 教学法
语文是最重要的交际工具,学好语文对于学生学好其他学科具有重要意义。素质教育要求教育要面向全体学生,注重开发受教育者的潜能,促进教育者全面发展,语文教学要想达到这一目标,出路在于深化教改,因此教师必须加强教育教学方法的科学研究,力求以最少的时间获得最佳的教学效果。
一、培养学习兴趣,掌握读书的方法和技巧
(一)培养学习兴趣
兴趣是最好的教师,有兴趣才有动力,强迫学生去学效果可想而知,语文课程本身富于趣味,但笔者在调查中发现只有很少学生学习语文的热情很高,造成这种局面的主要原因是语文教师教学方法不恰当,扼杀了学生学习语文的积极性,因此,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就成了首要任务。学生的兴趣不是天生的,要靠老师去培养、去引导,我们首先从导入新课入手,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如见其人,如闻其声,如临其境,使学生和老师一起走进多姿多彩的知识天地,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以期达到最佳教学效果。如在讲朱自清的散文《春》时,先让学生说自己知道的描写春的诗句,学生学习兴趣极高,争先恐后积极发言,一下子就把学习的积极性调动起来了。
对于学生兴趣的培养,我们不只停留在浅层次上,还十分注意引导学生广泛阅读美文,向他们推荐好书,鼓励他们写读书笔记、心得感悟,组织学生交流,让他们由兴趣逐渐走向理智型阅读,培养他们良好的品味,使学生真正喜欢语文。
(二)掌握读书的方法和技巧
学生有了浓厚的兴趣后,教师要及时指导学生掌握读书的方法和技巧,才能获得良好的效果。
第一步:通读课文,整体把握
这一步的主要任务是检查学生生字掌握的情况,弄清文章的作者及体裁,感知文章的主要内容,明确文章结构。可以采用分组式、提问式等,大约需要10分钟左右的时间。如学习鲁迅的《阿长与〈山海经〉》时,在学生自读之前,教师提出:“文章围绕阿长写了几件事?重点写哪一件?”这一问题,学生从问题出发很快就能从课文中找到“阿长切切察察的毛病”、“阿长懂得许多令人厌烦的规矩”、“阿长的‘大’字,睡相”、“阿长讲有关长毛的往事”、“阿长给我买《山海经》”5件事,重点写“阿长给我买《山海经》”的事。有些学生可能不会全部找出,但教师只要稍加点拨,学生也会及时理解,有些疑难问题在分组讨论后很快就会得到圆满解决。
第二步:跳读课文,具体分析
在学生通读课文、整体把握的基础上,教师根据教学重点设计一些针对性强、启发性强的问题,让学生到课文中去寻找,把找到的课文内容一一详加罗列,让学生总结出一个表现主题,使学生掌握为表达主题选材的能力。以《背影》为例:我们可以抓住“背影”这一线索,让学生去找全文中所有描写背影的句子,并告诉学生要跳读,也就是“一目十行”,并指出看谁找得又快又准。学生找出四次写父亲背影的句子,然后进行分析,让学生揭示“背影”凝聚着父子间深厚、真挚的爱这一中心。在学生探究过程中让学生自己领悟到什么是围绕中心选材,从而逐步具备围绕主题选材的能力。
第三步:精心品读,赏析文法
这是欣赏能力和谴词造句能力的训练。欣赏范围要要采用下列方法进行品赏:
1.要求学生对文章中重点词语和精彩句段作出标记,然后精读圈点。
2.能总结出文章的写法特点及材料安排。
3.背诵精彩的片段。
如我们在学习玛丽・居里的《我的信念》一文时,文中有这样一句话:“我唯一的奢望,是在一个自由国家中,以一个自由学者的身份从事研究工作。”学生查字典可知道“唯一”的含义是“只有一个,独一无二”,“奢望”的含义是“过高的希望”,通过对这两个关键词语的分析理解,对整句精心品读,学生很容易体会到玛丽・居里一生对科学的热爱与追求,以至于献身科学的崇高的人格美。在整节课将要结束时,全体师生怀着对玛丽・居里无限崇敬的心情,饱含深情地朗读品味最后两个自然段。
第四步:通览全文,点明主题
通过以上课文的分析,文章的主题就明白了,让学生再回头通读一下课文,此时要求学生要把文章中精彩的语段有感情地朗读出来,把自己的感情融入到文章中去,甚至达到会背的程度。
二、课内课外相结合,指导阅读方法,提高学生的语文综合素质
(一)以课本的自读课为范例,教会学生阅读各种体裁文章的方法。
如以《鲁提辖拳打镇关西》为例教给学生“通读课文理情节――跳读课文析人物――精心品读赏写法――通览全文明主题”的小说阅读方法;以《谈骨气》为例教给学生“通读课文找论点――跳读课文寻证据――逐段分析辨论证――通览全文理结构”的议论文的阅读方法。
篇4
不同游戏类型总能带给我们不同的游戏感受,但没有哪种类型能像RPG(角色扮演游戏)那样,真正把我们带进游戏的世界:在《仙剑奇侠传》中,我是李逍遥,为林月如的死而肝肠寸断;在《天之痕》中,我是陈靖仇,小雪和玉儿让我左右为难;在《博德之门2》中,我又化身为邪神巴尔的儿子,毅然踏上对抗自己父亲的道路……
难怪有人说RPG是最经久不衰的游戏类型,因为每一款成功的RPG,都是一个耐人寻味的故事,而玩家,就是故事的主角。
在这个炎热的暑期,又有几款RPG大作接踵而至。希望它们能让你我暂时忘记酷暑,进入那个亦真亦幻的世界。
“大宇双剑”中的轩辕剑又一次出鞘了。《轩辕剑5》除了传承该系列一贯的世界架构之外,还借鉴古籍《山海经》的内容来构建新的故事背景。
游戏主角名为陆承轩,他从小便拥有强大的力量,但因不懂控制而被人们当作了怪物看待。缺乏自信,多疑且不易吐露心声的他,看来并不出彩,不过据说他其实是传说中的一位重要人物哦。要想了解他究竟是谁,还是静待游戏的推出吧。
由于本作涉及到众多的种族与地理环境,因此游戏中出现的能参与战斗的角色数量高达15名,也是历代作品之最。
《幻想三国志3》的舞台仍然设定在一个虚构的三国时代,主角也是完全原创的一位新人。第一作中曾经有吕布的女儿貂芝作为同伴登场,本作会以什么样的形式让三国人物登场呢?这还是一个不大不小的悬念。
本作将人物完全3D化,背景还是采用精致细腻的2D画面。战斗中,许多2D时晃眼一下就结束的动作,在3D化之后呈现得更完整。但2D可以对人物衣饰做详细的描绘,3D就没办法绘制得如此细致。它的战斗界面没有做太大的修改,对老玩家来说,应该可以迅速上手。
由SEGA制作的知名科幻题材角色扮演游戏系列的最新作《梦幻之星:宇宙(Phantasy Star:Universe)》,在两度延期之后,将于8月正式推出PS2与PC平台版本。
国内不少玩家把《梦幻之星》称为“来自日本的《Diablo》”,因为两者确实存在一些相似性。本作仍然分为单机模式和网络模式,其中单机模式的游戏时间在40小时以上。在网络模式中,玩家们可以创建属于自己的个性角色,多人组队进行冒险,并且Xbox 360/PS2/PC的玩家可以连接相同的服务器一同冒险。
篇5
【关键词】审美 文学教育 散文 途径
文学教育具有审美的功能,它来自文学的审美特性。文学教育的审美功能便是在这种审美创造与审美欣赏过程中,培养人的审美能力,领悟与塑造审美境界,陶冶人的性情,实现和谐人格的建构。
散文是文学作品不可或缺的一个重要部分,中学语文教材编选了大量文质兼美的散文。阅读这些文质俱美的散文,既能开拓中学生的思维能力,提升他们的文学素养,又能使学生受到情感熏陶,享受审美乐趣。审美,应当是文学教育的主体坚守。那么,在散文教学中审美应当如何进行?
一、以形象的直觉感知美
朱光潜在《文艺心理学》中明确提出美感经验是一种“形象的直觉”。所谓形象的直觉是指审美主体对审美对象在审美主体大脑中所呈现出来的形象最初的直接感知。
散文既具有写实性,又体现着文学的特性。散文中叙写的日常生活中的所见、所闻、所悟均体现着作者独特的审美创造。而作者这种独特的审美创造落根在个性化的文字表达上。视觉、听觉是感知美的两种主要官能,而朗读恰恰能调动学生的听觉、视觉,将无声的文字转化为有声的语言,使他们对审美对象产生最初的直接感知。
例如《济南的冬天》课堂教学片段:
师:请同学们听老师朗读课文,感知济南的冬天好在哪里。(师配乐背诵全文。)同学们,济南的冬天好在哪里?
生:济南的冬天没有风声,不像我们这里,呼啸的北风令人受不了。
生:济南的冬天是温情的,不像我们这里的冬天,即使有阳光,也是冷得厉害。
生:济南的冬天很温柔,还充满了绿意。令人不禁想到我们这里的春天。
这种对济南冬天最初的直接感知,就是美感直觉性的生动具体的体现。而朗读是日常教学中调动学生的听觉、视觉来最初感知审美对象的最基本的方法。
济南的冬天在学生大脑中所呈现出来的形象,既是济南冬天本身的形状和现象,也受到学生情绪的影响而发生变化。因此,为了更好地调动学生的美感直觉性,应结合课文在导入新课这个环节充分调动学生的听觉、视觉。例如,特级教师于漪在教《春》一课时,首先组织学生齐诵王安石和杜甫的“春风又绿江南岸”“两个黄鹂鸣翠柳”等诗句,并且饱含深情地讲了一大段描摹春色、赞美春天的导语。一开场就充分调动了学生的听觉,奠定了美的基调,马上把学生带入了欣赏春色美景的特定氛围中,收到了极佳的效果。
二、以情感的融合体验美
情感活动是审美心理当中极为重要的组成部分。因为任何审美过程,如果不能动人以情,那就不能使人产生美感,或者至少这个美感是不深刻的。体验是一种心理过程,即移情。移情就是设身处地地体会审美对象的心情,以达到情感的融合。
王荣生教授说:“散文的第一要素,是‘表现自我的真情实感’。”那么,如何引导学生触摸到作者的真情实感呢?正如钱理群先生所言:“在我看来,文学作品中的阅读,其本质就是对话:打破时空的限制,与作者进行精神的对话、心灵交流与撞击。”在散文阅读教学中,可想方设法抓住体现作者情思的关键词句段等,引导学生与作者对话。如阅读杨绛的《老王》,应以“那是一个幸运的人对一个不幸的人的愧怍”这句话作为与作者进行情感对话的关键点。“不幸的人”是谁?他为何是不幸的?幸运的人是谁?“老王”和作者一家相互为对方做了哪些事?为何作者会感到愧怍?在这样的引导之下,学生不仅仅能体察到在不幸之下还保持着真心付出的那颗善良之心,更重要的是学生能触摸到杨绛的那颗同情之心、在善良品格之下不断反省的崇高之心。
当然,对话不仅仅是通过关键词句段来引导,有时还需还原,还原点应落实在作者的“真情实感”上。如《阿长与〈山海经〉》阅读教学中,就可以牢牢扣住“作者对阿长的真正感情”这个点进行还原。先以形象的直觉引导学生认知阿长。再从所叙之事中抓住作者对阿长的感情变化,去认知为何重点写阿长给“我”买《山海经》,从而还原作者对阿长的真正感情。
引导学生与作者进行对话,才能让学生真正体验到作者的真实情感。正如钱理群先生所言,“真正理想的文学教育,课堂应该是一个情感的共振场――这样的情感共振,有时是激昂亢奋的,更多的是一种情感的沉潜状态,教师和学生在共同阅读和鉴赏中,达到精神的愉悦与生命的升华”。
三、以联想和想象再造美
学生在审美过程中面对的是一种美的形象,自然而然地激发起对审美对象的联想和想象。这些联想和想象反过来又会加深对审美对象的感受和理解。
文学是语言的艺术,语言艺术的审美必须要通过联想和想象再造美。即在散文阅读教学中,应引导学生体味精准的语言表达,通过自觉的想象和联想,使文学作品中的形象在学生眼中组成审美意境,使学生获得精神上的愉悦。
例如《背影》课堂教学片段:
师:通过朗读课文,同学们发现,哪一次的背影写得更具体?
生:父亲去买橘子的背影。
师:很好。就请你把第六段朗读一下,其他同学注意思考,找出描写父亲外貌和动作的语句,同时你由此想到了什么?
生:“戴着黑布小帽,穿着黑布大马褂,深青布棉袍”是外貌描写,从黑色我想到了他的祖母刚刚去世。
生:他父亲穿的、戴的都是布的,我想到了父亲给他做的紫毛大衣,还有前文父亲失了业,变卖典质,还借了钱。
生:“蹒跚地走”,“慢慢探身下去”,“用两手攀着上面”,“两脚再向上缩”,“肥胖的身子向左微倾”都是动作描写。
师:不错!我们现在把过道当铁道,把讲台当月台,谁能来演示一下父亲的动作?
(一学生到讲台旁演示。)
父亲买橘子时的艰难通过学生的形象再现而一览无余。在“失去亲人、前景黯淡、经济无力”的背景之下,再状其动作,写其穿越铁道之不易,父亲深沉的爱子之心一下子展现在我们眼前。
正是基于精准的语言,通过联想和想象,再现背影形象,使学生更深刻地感受和理解到父亲的爱子情深,使学生获得了审美上的愉悦。
文学作品是有生命的,它有声、有色、有味,有情感、有厚度、有质感与力度,需要学生自己体味、沉吟、把玩,教师只能引而不发。需要学生自己匍匐在文字上,感知、体验、联想、想象,从而把文学的营养吸收到自己的体内。
【参考文献】
[1]朱光潜.文艺心理学[M].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09.
[2]王荣生.散文阅读教学设计原理[J].语文教学通讯,2012(4B).
[3]钱理群.中国现当代文学名著导读[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4.
篇6
翻看学生的作文本,发现部分学生存在着“一逗到底”的现象,在作文中似乎只看见逗号和句号的身影,而标点符号的魅力被很多人忽视了。
标点符号的魅力具体是怎样的呢?
一、巧妙使用标点符号,可以帮助表情达意,从而生动感人
标点符号是将语言以及内心的感情信息转换成视觉形体的标志。作为书面语言的一种独立角色,标点符号本身所特有的表情达意能力,必将在具体语境的运用中展现变化。我们可以借助某些标点符号,去表达内心深沉热烈的思想感情,也可以去表现跌宕起伏的情感态度。
仁厚黑暗的地母啊,愿在你怀里永安她的魂灵!(《阿长与〈山海经〉》)
这一段结尾,字数不多,最后一个感叹号,淋漓尽致地表现了作者对长妈妈深切的怀念之情,感情之真挚,之深厚,在感叹号上彰显出来了。
“这好极!他,——怎样?……”
“他?……他景况也很不如意……”(《故乡》)
原本故乡的荒凉,渲染了“我”悲凉的心绪,当母亲提到闰土时,“这好极”三个字后面的感叹号,显露了“我”内心淡淡的喜悦,也冲走了淡淡的悲凉。接着逗号、破折号、问号、省略号的精巧配置,次第推出,把“我”快要见到闰土哥的几分快乐、几分期待、几分向往和担忧的复杂心态表露得含蓄而又酣畅。
当情感充沛而又复杂的时候,巧妙运用标点符号,会起到更加生动感人的表达效果。且能让读者沉浸在情感的海洋中,和作者产生心灵上的共鸣。
二、巧妙使用标点符号,能够以细节传情,刻画人物个性
人说话是需要停顿的,而且有些停顿配之以恰当的神情、动作、语气,可以表现人物的心理活动。而当语言通过笔反映在纸上时,没有了说话人的动作、神态、语气,我们怎么才能看出说话人的心理活动呢?这就要发挥标点符号的作用。
“老爷!……”(《故乡》)
“老爷!……”这是闰土对迅哥儿的应答,仅仅“老爷”二字,因为用了一个沉重的叹号,和省略号,那局促的神态就生动地出现在读者眼前,那唯唯诺诺的恭敬的语调也尖锐地刺入读者的心。一声“老爷”,冲刷了“我”先前的淡淡的喜悦。“老爷”后面的叹号和省略号更似一道厚障壁,无情地横亘于两人之间,实在可悲。在困顿挣扎中的闰土,即使内心有千万种情感,也不能说,更不敢说。诚惶诚恐的无奈,可怜可悲的神情,沉重的心理负荷,全在一个省略号上。
三、巧妙使用标点符号,可以烘托氛围,增强表达效果
“意之所随者,不可以言传也。”即人们所说的“只能意会不能言传”,往往来形容浑然无迹的感情世界,书面语言中的标点符号,在这方面也可以充分发挥作用。因为恰当的标点符号能够烘托氛围,形成强有力的表达效果。
“让开,让——开。”(《听见一匹马的呼吸》)
“让开,让——开。”作者以一句稚气、急促的呼告式开头,看似突兀,却巧妙地用引号、逗号、破折号,营造了某种紧张、兴奋的“呼吸”氛围,读者刚刚读了第一句话,就不由自主地跟着紧张起来,也为后文的撞狗事件埋下了远远的伏笔。这样一来,表达效果就尤为突出了。
四、巧妙使用标点符号,能够改变词语性质,加强语势语气
标点符号可以在文字语言力所不能及的情况下独当一面,也可以在需要强调语气的句子中挺身而出,同时还可以改变语句内容,加强所要表达的句子的语势语气。
于是点上一枝烟,再继续写些为“正人君子”之流所深恶痛疾的文字。(《藤野先生》)
这里的“正人君子”,用上了引号,就表示反语,讽刺了那些为军阀政客张目而自命为“正人君子”的文人,词语的性质发生了变化,厌恶痛恨的情感却更为强烈。又如鲁迅先生的“好个政府”,“友邦人士”是些什么东西,单说“友邦人士”是指邻国像朋友一样的人,而加上引号的友邦人士非但不是朋友反而成了敌人。
标点符号还起到承上启下,照应全文的作用。巧妙地运用标点符号还可以在作文的构思上一展风采,可见标点符号的魅力是实实在在的,不容小看的!
篇7
一、地理审美教育
地理是一门综合性和实用性很强的学科,蕴含着丰富的美学因子,在审美教育中具有得天独厚的优势。不同学者对地理审美教育概念的界定不同,本文主要采用杜均兰、陈宝芳的概念:地理审美教育又称地理学科美育,就是要在具备科学的地理美育教育观的前提下,正确把握地理美育内容体系,通过课内外地理教学过程,运用恰当的地理教学手段,让学生充分感受、体验、欣赏地理世界气象万千的自然美、社会美、科学美、艺术美、形式美等丰富生动之美的形态,在进行各种美的特点认识的同时,使其明晰地理美的本质,受到美的熏陶,发展其对自然环境、人文环境、地理图表的审美情趣和鉴赏能力,从而形成正确的审美观念,培养学生对地理美的感受力、想象力、判断力和创造力,引发起保护自然美、风景美、生态环境美的意识和行动,从而更好地实现地理美育的目标,也使自己的心灵得到美的净化和升华。深入探究我国古地理著作中蕴含的美学因子并将其应用于地理教学实践中是开展地理审美教育的重要一环,也是实现素质教育的重要途径。
二、我国古地理著作中的美学因子
我国古地理著作类型多样、体例齐全、内容丰富,主要包括:①先秦的地理著作,如《禹贡》、《山海经》、《穆天子传》、《管子·地员篇》等;②正史地理志,如西汉司马迁的《史记·货殖列传》、东汉班固的《汉书·地理志》、唐房玄龄的《晋书·地理志》、唐魏徵主编的《隋书·地理志》等;③历代总志,如唐李吉甫、贺次君的《元和郡县图志》、北宋王存主编的《元丰九域志》;④地理专著,如北魏郦道元的《水经注》、《三辅黄图》、北魏杨衒之的《洛阳伽蓝记》等;⑤地方志,如南宋范成大的《吴郡志》、《寒山寺志》等;⑥游记类地理著作,如东晋法显的《佛国记》、唐玄奘口述编辑辩机编写的《大唐西域记》、明徐霞客的《徐霞客游记》等;此外,还有北宋沈括的《梦溪笔谈》等。这些古地理著作中不仅具有较高的科学价值且蕴含着丰富的美学因子。
2.1语言美
我国古代典籍大多出于大家之手,语言简洁,形象优美,字里行间充斥着一种节律美、色彩美,而且内涵丰富。其中描述地理知识的语言亦不乏以上特点,能给读者美之享受。
譬如,东晋南朝时的盛弘之在《荆州记》中用“京师之所寄,上流之所总”来描述荆州的地理位置,简单数语就道出了当时荆州在全国之要害地位,语言之简练,细细推敲,则有“增一字则多,删一字则少”之美感。
又如,宋代单鳄在《吴中水利书》中描写太湖流域上中下游各水道关系时写道:
“鳄视其迹,自西五堰东至吴江岸,犹人之一身也。五堰则首也,荆溪则咽喉也,百渎则心也,震泽则腹也,旁通震泽众渎,则络脉众窍也,吴江则足也。”
这种采用人体的构造及其机能来比喻太湖流域上中下游各水道之间关系的手法,颇为形象生动,语言凝练简明,蕴含着一种明快的节律美,使人产生无限遐想。
2.2历史美
历史美是体现着人类历史发展的本质与规律,能够引起人们的愉悦情感的具体的社会历史现象。历史美的本质是人的本质的高度凝聚,历史美的特征是人的创造性、自主性等性格的对象化。我国古地理知识大多依附于文学著作或历史著作,史地不分家,具有明显的历史特性,蕴含着历史美。仔细品味,我们的脑海中就会浮现出一幅幅优美的历史画面。
《三辅黄图》详细地记载了汉长安三大宫(未安、长乐、建章宫)以及汉代分布在三辅地区的其他离宫别馆,富丽堂皇,尽管时隔两千多年,我们仍能勾画出汉长安城宫殿的清晰轮廓,使人联想到汉代的一座座宫殿拔地而起,豪华壮丽无与伦比。宋代的宋敏求在《长安志》中描写的唐都长安更是一座无比壮丽、光彩照人的大都市,今人读后为之震撼。
再如,《洛阳伽蓝记》中先描述了洛阳城之繁华,又描述了当时洛阳城由于战火破坏而衰败:“至武定五年,岁在丁卯,余因行役,重览洛阳。城郭崩毁,宫室倾覆,寺观灰烬,庙塔丘墟,墙被蒿艾,巷罗荆棘。野兽穴於荒阶,山鸟巢於庭树。游儿牧竖,踯躅於九逵;农夫耕老,艺黍於双阙。”前后对比强烈,充满了一种苍凉的历史美。
此外,还有我国古代典籍中多次提到的“燕京八景”,既充满了历史美又蕴含着风景美,在课堂教学中教师要以展示风景图片为主并结合必要的语言描述,肯定能达到较好的效果。
2.3神秘美
神秘是美的重要源泉。在古代,由于科学知识的局限性,人们对某些自然现象认识不清,于是就赋予了它们一些神话色彩,《山海经》就是最典型的一个例子。书中不仅包含我们所熟悉的“夸父追日”、“女娲补天”、“羿射九日”、“黄帝大战蚩尤”、“鲧、禹治水”等神话传说,对一些自然现象的描述亦富有神奇色彩,如《海外北经》中的:“钟山之神,名曰炽阴。视为昼,瞑为夜,吹为冬,呼为夏。不饮,不食,不息,息为风,身长千里。在无之东。其为物,人面,蛇身,赤色,居钟山下。”记载的就是北极地带半年为昼,半年为夜的极地现象,只不过是古人无法解释这种现象,于是就用神话来解释。
海拔愈高的山峰气象变化愈剧烈,被神化的程度也愈深。庐山民谚描写的庐山云雾变化:“庐山戴帽,平地安灶;庐山系腰,平地安桥。”就能给人以某种神秘美。此外,南宋著名地理学家范成大在《吴船录》中描写的峨眉山之佛光,《雪窦寺志》记载的“应梦名山”的故事等也能给人以神秘感。
转贴于
2.4生态美
生态美体现的是人与自然的生命关联和生命共感,是一种和谐美。
我国古代就非常注意环保,如《孟子》中的“数罟不入池,鱼鳖不可胜食也;斧金以时如山林,材木不可胜用也。”就是古人环保思想之真实写照。
古地理著作中描写生态美的例子繁多,譬如,清嘉庆七年《甘州府志》所载之《八宝山松林积雪说》:
“甘州人民之生计,全依源自[祁连山的]黑河之水,于春夏之交,其森林之积雪初溶,灌入五十二渠溉田。于夏秋之交,二次之雪溶入黑河,灌入五十二渠,始保其收获。若无八宝山[即张掖附近的祁连山]一带之松林,冬雪至春末,一涌而溶化,黑河涨溢,五十二渠不能承受,则有冲决之灾。至夏秋二次溶化之雪微弱,黑河下而低,不能入渠灌田,则有极旱之虞。”
这段文字在描述祁连山地区灌溉农业情景及大自然勃勃生机的同时亦蕴含了作者对大自然的热爱与赞美之情,给人以恬静舒适之感。
再如,范成大在《吴船录》中对成都平原的描述:“绿野平林,烟水清远,极似江南。”“郫邑屋极盛,家家有流水修竹,而杨氏之居为最。县囿大竹万个,流水贯之,浓翠欲滴。”这些精致典雅的描述从不同的角度勾画出了一幅幅和谐且充满生机的生态画面。
2.5风景美
风景美能给人以自然而真实感。古代许多地理大家善于描绘自然风景之优美,他们把祖国的大好河山描绘的如诗如画,今人品之亦有心旷神怡的美之体验。
盛弘之在《荆州记》中对三峡景观的描绘堪称奇笔:
“三峡七百里,两岸连山,略无缺处,重岩叠峰,隐蔽天日,自非停午夜分,不见日月。至于夏水襄陵,沿泝沮绝,或王命急宣,有语云:朝发白帝暮至江陵,其间一千二百里,虽乘御风不为疾也。春冬之时,则素湍绿潭,回清倒影,绝巘多生怪柏,悬泉瀑布,飞漱其间,清荣峻茂,良多雅趣。每至晴初霜旦,林寒涧啸,常有高猿长啸,属引凄异空谷,传向哀博久绝。故渔者歌曰:巴东三峡巫峡长,猿鸣三声泪沾裳。”
可以说这是我国古代典籍中关于三峡的最精彩的描述。郦道元在《水经·江水注》中几乎一字不漏的引用其全文;李白脍炙人口的《早发白帝城》诗:“朝辞白帝彩云间,千里江陵一日还。两岸猿声啼不住,轻舟已过万重山。”用的也是盛弘之《荆州记》的文意。古人尚且对其钦佩至此,何况今人?细细品来,使人有“神游八极”之遐想,对三峡充满无限的热爱和向往之情。
徐霞客在《楚游日记》中用“于是四旁皆奇峰宛转,穿瑶房而披锦幛,转一隙复攒一洞,透一窍更露一奇,至狮象龙蛇,夹路而起,与人争道。”来描写九疑山之景;在《粤西游日记一》中用“中夜仰视,莹鸟烛山,远近交映。以至微而成极异,合众小而现大观,余不意山之能自绘,更无物不能自绘也”来描写漓江之夜景等,寥寥数笔,写出了自然之美,给人以美的享受和精神上的振奋,把一些静物描写得栩栩如生,令人心驰神往。
古代地理著作的美学价值还有很多,如:知识美、科学美、宗教美、人物美及文献美等等,这里不再一一论述。
三、如何将我国古地理著作中蕴含的美学因子应用于地理教学
3.1中学教师应该加强自身知识修养,努力多读古代地理文献
对于最著名的古代地理著作,如《水经注》、《荆州记》、《大唐西域记》、《徐霞客游记》等,中学地理教师应该做到通读,对其他的重要地理文献也应该多加浏览并注意培养自己的美学修养。
3.2应将最好的地理文献片段选入中学地理教材
传统地理教材只是一味地注重地理知识的传播而忽略了美育,空洞无奇,容易使学生疲倦,失去学习兴趣。新课程要注重学生兴趣和能力的培养,要多引用一些中国古代地理文献中的精彩片段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
篇8
首先,从某一个作品的节选拓展到整个作品。在语文阅读教材中,由于篇幅和内容上的限制,有些课文都是一些作品的节选,虽然这些节选的内容都体现出了一定的独立性,但是如果可以对全文进行阅读,会对节选出来的文章有更加深入的理解。比如《鲁提辖拳打镇关西》一课,可以适当的引导学生阅读《水浒传》的相关章节,让学生了解鲁智深所处的时代背景以及拳打镇关西的前因后果,从而对鲁智深的性格特点以及文章内涵有更深层次上的把握,也更容易让学生产生情感上的联想和体验;又如在教学《关雎》和《蒹葭》的过程中,还可以适当选择《诗经》上的其他一些章节供学生阅读,以进一步拓展学生的阅读视野,从而更好地激发学生探究作品深层情感的热情。
其次是以某个作者为中心,从某篇作品向其他作品拓展。这种拓展方式主要是实现对某一位作家的思想感情、写作风格实现系统性的了解,在拓展阅读视野的同时,加强学生的情感体验。就以鲁迅先生的文章为例,初中课本中的《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阿长和山海经》以及《藤野先生》,都是出自他的散文集《朝花夕拾》,这部散文集写于1926年,从相关的作品中可以看出在那个时期作者情感和思想上都处于一种痛苦和迷茫的状态,如果单看以上这三部作品,也许学生不会有深刻的感悟,但如果引导学生去阅读作者同时期的《风筝》以及《秋夜》等作品,就会对鲁迅当时的情感有个更为深刻的理解和感悟。
最后需要对某些文章进行相关文化背景上的补充和介绍,某些对于学生来说较为模糊的理解可以深入探讨,这样才能让学生在阅读中保持期待的热情。
要使学生全身心地投入到学习中去,就必须让学生面临有兴趣的或有意义的问题。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该努力让学生通过阅读来生成期待,把学习看成是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那么在教学实践中,如何更好地使学生产生阅读期待呢?
一、在疑惑中产生期待
古人云“学贵有疑,小疑则小进,大疑则大进。”疑者,觉悟之机也。可见质疑能力是培养学生探究真理的有效途径,也是促进学生学习方式转变的有效方法。所以在对学生进行期待视野的刺激方面,我主要注重对学生质疑能力的培养。学生有疑问,才会有兴趣去探究,而在探究的过程如果可以解答问题,不但可以加深对问题的理解,而且还会让学生产生更多更广泛的阅读期待。所以教师要善于打破学生头脑中地“平静”,激发学生思维活动的“波澜”,引导他们在疑惑――期待――发现――疑惑的循环往复中探索新知,提升阅读能力。如杜牧的《赤壁》,看起来是一首咏史诗,但给人的感觉又不只是咏史那么简单,这时学生的心里就会产生一种疑惑,一种期待。而作为教师,就要善于抓住学生好奇渴求的期待心理,让学生的期待视野和作品之间产生一定的“美学距离”,酿成一种“山穷水尽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的境界,这样才能让学生的思维处于不断更新的“期待”之中。 另外随着学生对作品的进一步探究,学生在扩大阅读视野的同时,会因为时代、阅历等原因,无法理解文章中的某些句子和观点。这时,教师就要引导学生在强烈的阅读期待的支配下,带着问题去查阅相关资料,寻找答案。如《信客》中学生对“做信客的,就得挑着一副生死祸福的重担”很不解,这时教师不要忙着解释,而应该引导学生在疑惑中形成渴望,在自主释疑中形成新的阅读期待。
二、于细微处生成期待
篇9
关键词: 中西方神话 异同点 比较
1.引言
神话(来源于希腊文mythos,意为神话、传说、虚伪、传奇),它是人类最远古的珍贵文化遗产,是世界文学的最初源头,对后代文化、文学的发展产生极为深远的影响。神话是人类的影子,凡有人群的地方就必定有产生神话的土壤。现在的一般学者认为神话是原始人们对世界起源、自然现象和社会生活的原始理解,是中西方文化共同的源头,它集中体现了人类童年时代对自然与人生的困惑及征服大自然的强烈愿望,是他们自然观和社会观的曲折反映。所以,神话反映了人类初期的一些意识形态,而这些意识形态一旦被记录下来,流传下来,也势必会对人们造成一定的影响。由于中西方不同的地理环境、生活经验、社会意识等,人们所形成的神话也是大大不同的,而这些也就深刻地影响了他们的政治、经济、历史、文化和民族特性,甚至思维、生活习惯,等等。本文从几个方面对中国神话和西方神话(主要是古希腊神话)的异同点作了一些比较。
2.中西方神话的起源和传播
2.1神话的起源
古代神话,是全民口头传承的原始文化结晶,它的起源、发展和人类语言的发展、叙事能力的增长是同步并进的。就神话的起源而言,中西方神话并没有太大的差异,都是因为原始时代自然条件恶劣,人们生产方式极其落后,而为了维持和延续生命,人们渴望从自然界的诸多不可解释的现象中得到慰籍,所以对自然界的诸多现象和各种生物产生的崇拜和幻想,这就产生了神话。神话的产生无异于原始的,给予原始人们必不可少的希望和精神力量,帮助他们战胜当时恶劣的生存环境,而且促使他们积极思考,使他们的大脑得到一定程度的开发。神的形象虽然是他们幻想出来的,但是却是他们自己的理想状态,起到了模范作用,使他们不断追求而不断进步。在起源方面,中西方神话是没有太大差别的,但是在神话的流传中,中西方的情况就不一样了。
2.2神话的发展与传播
中国神话早在3000多年前的历史之初就有了,它深深扎根于那片幅员辽阔、自然环境多样、河流众多的土地上,并经过文学家、哲人、诗人之手流传下来。在西方,古希腊神话经过几百年的口头流传,后又经过许多作家、史学家、哲学家的不断加工和整理,形成了一个比较完整的神话体系。中西方神话是通过以下的传播方式发展的。
在神话的保存和流传过程中,由于中国古代文明发展较快,文字成熟较早,但文字在春秋战国时期主要的作用却不是用来记载神话,而是作为诸子百家表达他们哲学思想和政治理念的工具,因此神话并没有过多地发扬光大,而是短小、零散、不成体系地散见于一般的文章,在《山海经》、《淮南子》、《穆天子传》等古籍中零零散散地有所保留。而且,由于中国讲究“实用理性”,中国神话的“神性”慢慢消解在这种理性之中,人们烧香膜拜,甚至把现实中具有某种权利和力量的人神化后作为膜拜的对象,希望从膜拜中获得利益层面的幸福。在西方,神话却被人们加工的内容丰富,动辄便是长篇大作。不仅如此,古希腊人还将很多地区和城邦的神交织在一起,建立了完善而又系统的古希腊神话世界。另外,西方人的“原罪”意识促使他们对于神的乞求与膜拜来源于救赎的愿望,依据这种关系,西方人渐渐完善了对于神的构筑,基督便是这种形象的凝缩。
基于以上原因,中国的神话对后世的影响远远不如古希腊神话,尤其是在文学方面。在中国值得称道的有关神话的诗歌或许只有屈原的《天问》,小说有后来的《西游记》和《封神榜》,却又大多吸取了佛教的东西,很少有远古神话的影子,其它散见于古籍散文中。而在西方,一开始便有了荷马史诗和一系列戏剧文学,如《阿伽门侬》、《俄狄浦斯王》、《被缚的普罗米修斯》等,以后虽然经受了中世纪基督教的束缚和禁锢,然而在文艺复兴时期又一次大放光彩,直到今天依然被很多作家吸取。但是古希腊神话太过耀人耳目了,所以大多数文人只能叹为观止,学习领会,却难以再加以创作,而中国神话却断断续续从六朝志怪到唐传奇,从明清小说到当代文章都有它们的影子,显示着久远的生命力。
3.中西方神话的内容与形象
古希腊神话在流传过程中,一般都有一个比较完整、有起有落的故事框架。这种故事结构与神话完整的神系相适应,显示了古希腊神话鲜明的审美特征。相比之下,中国神话的审美内涵远远不如古希腊神话那样充分。中国神话尽管神多,却缺少像古希腊神话那样完整的神系和完美的故事。表现在具体的神话意象上,便自然而然地形成了一种简约、概括的故事结构。把本来可以构成曲折生动、引人人胜的神话意象,往往一笔带过,把本应具有审美的内涵和审美价值的故事简约化了。其中的异同点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3.1创世神
在中西方神话中都不可避免地描写到了创世和造人,在这方面,无论中西,古人都认为世界的原貌是混沌一片的。西方创世神话最明显的特点是创世神有很强的系统性,各神在主神宙斯的领导下各司其政,共同参与创世大业,形成了建立在血缘关系上的秩序井然、分工各异的创世神体系。相比之下,中国的创世神是零落分散、不成体系的,不但几十个民族的创世神构不成系统,而且从单个民族的创世神也难以寻出个完整系统来。
3.2战争主题
战争在古时是经常发生的,而每一次战争都意味着流血牺牲,其中胜负输赢和英雄们的故事受到人们的广泛关注,对于胜方或者百战百胜的英雄人们当然会疑有神助。特别是在古希腊,人们甚至认为战争的起因、发展、结束都会有神参加,而且会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这在中国几乎是不可思议的,因为中国一直重视战争的正义性,即使是“三座大山”,在世界上崛起以后,也承诺决不称霸,决不首先发动战争,这种爱好和平的民族性大概和远古时代的神话是一致的。
3.3众神形象
在古希腊神话中诸神除了少数几个之外大多数更具人性,他们虽然超越凡人,权力大于人类,但却有着人的形体,像人一样有喜怒哀乐、欲望好恶,甚至相互族妒,在血缘、思想、性情、行为等方面与人没有太大区别,有些甚至连人性都没有,更接近“魔”性。在希腊诸神中除了“人类之父”的普罗米修斯之外,恐怕没有几个神同情和愿意帮助人类了。例如众神不仅千方百计地阻挠人类获得不灭之火,而且把装有疾病、瘟疫、嫉恨等祸端的潘多拉盒子丢给人类。
而中国的神往往庄严、伟大、完美,充满创造力而又至高无上。在中国的很多经史典籍中,上古的主要大神们,诸如伏羲、女娲、炎帝、黄帝、尧、舜、禹等,都是崇高和圣洁的。他们不苟言笑,从不戏弄人类,更不会嫉妒和残害人类。在个人的私生活中,他们从来都是十分规矩和检点的,十分注重小节、品行和德操修养,并且尊贤重能。一般说来,中国的神都是爱人类,为人类牺牲或作出贡献的。同时,中国神话中的主要神还缺少血缘关系。即使有母亲、妻儿老小,也非像希腊神活那样具有一种严格意义上的血亲关系。但中国形成了一种家国组织关系,远古的神乃至后来的王后国君,都是“子民”的家长,他们在为人民造福的同时也把他们组织成为一个群体,人民也习惯于这种群体的呵护,从而“家”的观念在中国根深蒂固。
4.结语
综上所述,中国和古希腊神话因都产生于人类的初始时代,都在与自然的斗争中,发展自己的想象力和创造力,积累形成自己的世界观,因而有相似之处。而又因为中西方的地域、自然条件、历史发展等方面的不同,造就了不同的差异,形成了中西方神话的不同特色。在当今世界文化大汇集,大综合的时代,我们不仅需要挖掘研究我们自己的文化,而且要把眼光延及全世界,不仅学习借鉴世界文化的发展现状和最先进的文化知识,而且要挖根朔源,全面了解每一种文化的产生、发展、走向,以趋利避害,完善自己,发展自己。
参考文献:
[1]田兆元.神话与中国社会[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98.
[2]王德保.神话的意蕴[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2.
[3]万书元.神话探幽[M].东南大学出版社,1995.
[4]茅盾.神话研究[M].百花文艺出版社,1981.
[5]谢选骏.神话与民族精神[M].山东:山东文艺出版社,1986.
[6]曹海青.比较中西方神话透视其所蕴涵的文化精神[J].忻州师范学院学报,2002,(2).
篇10
《水经》是三国时代桑钦所著,因原文仅万余字且缺乏系统性,北魏时期的郦道元在其基础上进行了再创作、再论证。郦道元饱读《山海经》等地理学著作,遍游名山大川。他先后参阅前人430多种书作,查看了许多山川地貌图,并进行实地考察和调研,游历了秦岭、淮河以北和长城以南等广大地区,问询当地居民水道的古今变迁及河流渊源,搜集到许多当地的风土民情及历史神话故事。《水经注》全书共四十卷(原书宋朝已佚五卷,今本是经后人改编而成),计30多万字,记述了1252条河流及有关的历史遗迹、人物掌故、神话传说等,比原著增加了近千条,文字增加了20多倍。《水经注》既是一部系统而完整的地理学专著,又是一部广博而优美的古文学作品,对后世游记散文的发展也影响颇大。
二、《水经注》传统文化之内涵
《水经注》全文虽以古文行篇,但文字通融,毫无拖沓、偏僻字句,易读易懂,若通篇阅读则朗朗上口,仿佛于山水之间有天籁之音,耐人寻味,文采斐然。
其一,《水经注》文学魅力深刻隽永。
《水经注》能从不同角度对自然山水进行个性化刻画,恰如其分地表现出山水各自面貌;在着力挖掘对客观景物的内在品质时,能使山水景物风貌的精神特质得以深刻的体现,突出地刻画显现了各种不同的山水性格;而在叙事描写之中饱含着著者的真情实感,能够融情入景、情与景偕,亦堪为之称道。《水经注》对自然山水、草木的描写细致入微,恰如其分,传递出独特的文学美感、空间质感和画面美感。诸如《水经注》卷十六《谷水》中写道“山有都亭,堂上结方湖,湖中起御坐,石也。御坐前建蓬莱山,曲池接筵,飞沼拂席,南面射侯夹席,武峙背山。堂上则石路崎岖,严峰峻险,云台风观,缨峦带阜。游观者升降阿阁,出入虹陛,望之状凫没鸾举矣。其中引水飞睾,倾澜瀑布,或枉诸声溜,潺潺不断。竹柏荫于层石,绣薄丛于泉侧,微飙暂拂,则芳溢于六空,实为神居矣”。其中所营造出盎然的生机、悠远的境地都如丹青目呈毕现,令人为之神往。又如《水经注》中山有描写峰峦、洞穴、岩岫、怪石、陵阜等所处,水有刻画瀑布、泉源、清溪、津渡等,还有对城池关隘、宫殿庙宇、物产古迹等处的走访、考证、记载和描述,可谓洋洋洒洒,兼收并蓄,异彩纷呈。这些都是与郦道元要“地以存古”的本意相符的。郦道元擅于将所描述自然物象与之所处环境关系进行整体考量把握,对山水构造、山水意境及山水性格都有准确到位的再现和塑造。在对景物“随物赋形”,做个性化描写时极见文字功力,让一部人文地理著作也能放射出文学的光芒。
其二,《水经注》艺术情感真挚醇厚。
囿于《水经注》自身的特别体例和内容要求,郦道元以尊重自然的写实笔法描山绘水时,也赋予其情景交融的感染力,避免说解上给人枯燥感。如《水经注》卷三十七《夷水》中有“其水虚映,俯视游鱼,如乘空也。浅处多五色石,冬夏激素飞清,傍多茂木,空峙静夜听之,恒有清响……不觉疲而忘归矣”。郦道元在对自然美景与友人情怀相交集中,“不觉疲而忘归”,借景抒情、融情入景,笔下生动地展现他以及游人的真情实感,抒发出不同自然环境中审美者的不同心情和体验,使审美的客体和主体在一定程度上得到交融,流露出深深的体悟和真挚的情感。在《水经注》卷十四《湿徐水》中描述,“(居庸关)南则绝谷,累石为关垣,崇墉峻壁,非轻功可举,山岫层深,侧道褊狭,林鄣邃险,路才容轨……聆之者莫不伤思矣”。郦道元笔下以写自然景色的幽静、凄美,给人以一种冷冷清清的心理感受,如同对漂泊之苦、思乡之悲的反复歌咏,让“聆之者莫不伤思”。
三、《水经注》山水主题之启示
山水画作为中国传统绘画的重要表现形式之一,经过历史漫长的发展沿承,现已非常成熟。其间,各种中国画美学思想层出不穷并各持己见。有的偏重于“师承古人笔墨”,而忽视生活实践的创造性;有的过于强调以写意为主、“神采为上”,而忽视形质、理法的交互性。现实中,山水画家必须既懂得古人之理法,又懂得自然之理法。山水画教学作为高校艺术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常常通过临摹课、写生课相结合的方法和途径,达到让学生既可以掌握古人之理法(临摹),也可以掌握自然之理法(写生)的目的。因为只有把客观存在的自然景物与主观能动的艺术情感相融合,才能实现“物我交融”“天人合一”,才能创造出真正富于感染力的优秀山水画作品。对于现代人而言,郦道元的《水经注》已经不仅作为地理学著作来加以理解,其中承载的传统文化和山水精神,也蕴含着对山水画教学的发展启示。
其一,以文化本源探求山水真谛,实现知行统一。
中国画与传统文化关系紧密,可谓一脉相承,其独特的品评方式、学习途径、鉴赏方法及创作手段由来已久,发展已臻于完备并自成体系。西风东渐百年来,原有的中国画教育体系受到冲击,多是以牺牲民族文化和中国画自身为代价的。从20世纪初始,学院教育就把中国画的绘画系统给丢失了。黄宾虹先生坚持“于传统溯求本原,于未来以求开放”,认为既要继承传统文化精华,又要学习并掌握传统文化中最本真的、最有生命力的那部分,然后融入“时代精神”大胆变革,方能有所成就。明代李日华在《墨君题语》中言:“绘事必须多读书,读书多,见古今多,不狃狭理见闻,自然胸次廓彻,山川灵奇,透入性地时一洒落,何患不臻妙境。”从某种意义上说,《水经注》能藉山水之名传递出传统文化之美,一如其后许多的文人游记,值得称道的是,郦道元不虚千里之行,才有了文字与山水的相互生发。古人云:读书以明理。在山水写生教学中,提高学生的文学修养非常重要。通过结合《水经注》的通读诠释,将读书与行路有机结合,有助于学生进行写景状物,融情入景,“登山则情满于山,观海则意溢于海”,学会将笔、墨、景、情统一起来,达到体味山川精神与抒漫情怀的完整结合。
其二,以传统美学推进山水教学,实现人文统一。
在第十二届全国美展中国画展学术研讨会上,美术理论家张晓凌指出,现在的学院教育缺乏对中国传统美学思想的传授,很多学生对古代美学思想精髓都没有具体认知,写生也只是对自然景观的照搬,缺乏最重要的思考酝酿环节。理论家尚辉认为,所谓的“坚守”,其实就是对中华文化的立场问题。无论中国画如何汲取外来艺术养分、如何推进艺术变革,都应该以坚守中化文化的核心价值观、中国画的核心审美规定为立场和依据。放眼看去,在各级各类美术大展上的许多山水作品,在片面追求画面的造型能力、写实效果的同时,恰恰失去了中国画审美中强调的“雅、静、清”等精神品格,暴露出画家在传统文化素养上的不足。董其昌《画禅室随笔》中记载:“昨岁在石湖写此图,今携至西湖展观,乃绝似两峰六桥景界。惟是积雨连旬,烟霏不开,与李营丘画法无当,须米家父子可为传神也。”可见,古代画家在画论、画理等美学修养方面也造诣极高,这样才能在山水表现上做到通融顺达,创作出精妙的山水佳作。对于中国传统的人文精神,我们必须对之先有认识,然后发挥光大,否则中国过去或未来之人文思想,皆为无本之木,无源之水。
其三,以民族精神凸显山水风骨,实现笔墨统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