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教版语文范文

时间:2023-03-30 13:38:39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苏教版语文,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苏教版语文

篇1

关键词:语文教材;苏教版;高中语文教材;教材分析

《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实验)》明确指出:“语文是最重要的交际工具,是人类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是语文课程的基本特点。”[1]苏教版高中语文教材在体现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的同时通过科学的编排,独具特色的选材以及新颖的呈现方式很好的体现了苏教版语文教材的科学性。

1.科学的编排结构

1.1采用了立体的编排方式。苏教版高中语文教材在选文的安排上采用了立体的安排方式。

从纵向看,每一册都有自己独特的专题,每一个专题下面又设置了富有特色的题目,形式新颖。苏教版高中语文教材每一册都有自己特点,同时在内容上又是相互延续的,每一册的的思想内容都围绕着工具性和人文性的统一来进行编排,使思想相互渗透,内容相互交叉。

从横向上看,苏教版高中语文教材结合语文的传统教学与课改过程中提出的新理念创造性的提出了“文本研习”、“问题探讨”、“活动体验”三种呈现方式。“文本研习”,提供了一系列的经典美文,并创设对话情境,引导学生参与阅读对话,表达自己阅读后的所感、所想、所思、所悟,并且进行情感的交流与体验,意在提高学生的解读文本和鉴赏文本的能力。“问题探讨”意在培养学生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进一步提出新的问题,发表独到的见解,在问题探讨中发展批判思维和理性认识。“活动体验”要求学生围绕专题并结合学习材料开展语文活动,让学生在活动中学习,在实践中学习运用。

1.2 符合学生心理发展规律。教材根据学生的心理发展特点,在第一册的第一个专题设置了“向青春举杯”的专题,设置了“吟诵青春”“体悟人生”“向青春举杯”的活动体验,让处于青春期的学生能够正确的认识自己,树立正确的人生态度,并且对自己的人生有初步的规划。在接下来的几个专题中又设置了“获得教养的途径”、“像山那样思考”、“如琢如磨”等专题,具体的指导学生在青春期如何进行思考和学习。同时,在专题安排上穿插了一些像“月是故乡明”“祖国土”等,在兼顾人文情感培育的同时避免了说教成分。在内容安排上也采取了由易到难的顺序,考虑了学生从初中刚刚升入高中这一特殊阶段的学生心理。

2.教材的选文特色

2.1注重对现当代文学作品的选择。苏教版特别注重对现当代文学作品的选择。现代文更贴近学生的实际生活,特别是一些能够反映当代生活的文学作品对学生的思想和行为具有重要的引导作用,同时现当代文学作品更有利于培养学生的语言实际运用能力。另外,在实际教学的过程中我们也能发现学生对现当代文学作品的喜爱远远高于文言文,现当代文学作品的选入有利于提高学生对语文的学习兴趣。

《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实验)》中指出:“要学习中国古代优秀的文学作品体会其中蕴涵的中华民族精神,为形成一定的文化奠定基础。”等这些建议对古诗文和文言文的选入做了一些建议,但是语文教科书在编写过程别要注意文言文等古文的编排。在高中学生之间存在“三大难”的问题,那就是作文、周树人、文言文。因此在编排的的时候要注重文言文的选择和安排,苏教版高中语文教材选入了大量的现当代的文学作品并在其中穿插了文言文,这样的编排在符合学生的心理需求的同时很好的将各类文章做了编排和分配,有了现代文的调剂,不至于使学生对文言文产生厌倦,在选入大量现当代文学作品的同时又兼顾了中国古典传统文化的学习。

2.2注重精读文章的作用。苏教版高中语文教材注重精读课文的选择,在培养学生的研读文本的能力、思考体悟、发现问题的能力等方面有很大的促进作用。同时在数量方面,苏教版高中语文教材在文章数量上也有所拓展,这样大大的拓展了学生的阅读视野,扩充了学生的知识面。

2.3文化视野的拓展。外国文学作品是我们认识不同的文化,了解不同思想的重要途径。苏教版高中语文教材在选择文章的过程中充分认识到了这一点,在选入了较多的外国文学作品,虽然有些文章对于高中生来说充分理解存在一定的困难,但是这类文章的大量选入有利于学生阅读视野的开拓,了解不同地域的风俗文化,对于培养学生的文化意识和阅读不同类型文章的能力具有重要的意义,同时也培养了学生多种文化思维的能力。

3.不足及建议

3.1 选文超出了学生的理解能力。苏教版语文教材在编写过程中虽然选入了多种题材多种类型的文章,但是也难以避免的选入了一些比较难懂的文章。为了了解这一情况我在泰安市第四中学高一年级的两个班级做了一个调查,发现苏教版高中语文中的一些文章《像山那样思考》《奥德赛》《流浪人,你若到斯巴…》《我们头上灿烂的星空》《一滴眼泪换一滴水》等文章学生阅读起来感到十分吃力,并表示不会主动阅读这类文章。所以苏教版语文教材在选择文章的时候要充分地考虑到学生的理解能力,特别是在高一阶段所学的文章中要考虑学生的知识储备和阅读文章的能力。

3.2注释存在错误。在必修一选入的《使得西山宴游记》当中,“岈然洼然”中“岈然”的注释为“山谷空旷的样子”。[2]但是,文中的“岈”和“洼”是对应上文的“上下”而言的,所以这里的“岈然”应该指的是“山崖高耸的样子”。必修一《赤壁赋》当中的“洗盏更酌”的“更酌”,课本解释为“重新酌酒”的意思。[3]如果把“更”字做“重新”理解的时候,那么“更”字读去声。但是,苏轼《赤壁赋》手迹中“更”下注“平”字,所以这里应当为平声。既然为平声,“更”字就不能解释为“重新”的意思,《楚辞・招魂》里有:“华酌既陈,有琼浆些。”王逸注:“酌,酒斗也。”这里“酌”指的是酒杯的意思。所以在这里应当注释为“更换酒杯”的意思。

3.3注释不够详细。在实际教学过程中,有些一线老师反映苏教版高中语文教材的文言文在一些地方注释的不够详细,有的甚至比较重要的知识点没有做出解释。如必修四中《滕王阁序》:“童子何知。”这里的“童子”一词,课本中并没有进行注释,如果不做注释的话很容易被理解为“年幼的孩子”。而实际上,这里的“童子”指的是“晚辈”的意思,是王勃的自谦之词。

对于这些问题,需要老师在教学过程中增强重点意识和版本意识,及时的补充重点知识点和难点,并且要增强版本选择意识,选择合适的版本进行注释。

4.结 语

总的来说,苏教版高中语文教材融入了课改新理念,而且相对于传统的高中语文教材它采用了最新的编排方式,以新的形式和内容呈献给学生,有利于语文教学的现代化,同时也配合了语文教改的实施。当然作为实验版的教材也存在着一些问题,需要编者对其中的问题进行进一步的改正和思考。(作者单位:广州大学人文学院)

参考文献:

[1]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制定.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实验)[S].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3.4.

[2]丁帆,杨九俊.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语文(必须一).江苏教育出版社,2008:86.

篇2

关键词: 苏教版初中语文教材 唐宋诗词 注释 校补

一、校释“殷勤”、“看”

苏教版初中语文八年级下册,李商隐《无题》:“蓬山此去无多路,青鸟殷勤为探看。”教材将“殷勤”释作情谊深厚,“看”释作探望。我认为“殷勤”应当释作、烦请之义,“看”应当释作试试看之义。“蓬山此去无多路,青鸟殷勤为探看”一联,应译作“此去蓬山没有多少路,烦请青鸟为我试着探望。”

(一)释“殷勤”

“殷勤”可释作烦请、多承之义,动词。司空图《重阳山居》:“满目秋光还似镜,殷勤为我照衰颜。”言:“满目秋光似镜子,烦请为我照衰颜。”李咸用《谢僧寄茶》:“倾筐短甑蒸新鲜,白眼细匀于研。砖排古砌春苔干,殷勤寄我清明前。”鲍溶《相和歌辞・采莲曲二首》:“殷勤护惜纤纤指,水菱初熟多新刺。”刘虚《送韩平兼寄郭微》:“余忆东州人,经年别来久。殷勤为传语,日夕念携手。”白居易《长恨歌》:“临别殷勤重寄词,词中有誓两心知。”翁绶《横吹曲辞・折杨柳》:“殷勤攀折赠行客,此去关山雨雪多。”于武陵《游中梁山》:“因此见乔木,几回思旧林。殷勤猿与鸟,惟我独何心。”元稹《任醉》:“本怕酒醒浑不饮,因君相劝觉情来。殷勤满酌从听醉,乍可欲醒还一杯。”郭绍兰《寄夫》:“我婿去重湖,临窗泣血书。殷勤凭燕翼,寄与薄情夫。”韦庄《洪州送僧游福建》:“八月风波似鼓鼙,可堪波上各东西。殷勤早作归来计,莫恋猿声住建溪。”张籍《送友生游峡中》:“殷勤一杯酒,珍重岁寒姿。”“殷勤”义同上,可证。

(二)释“看”

张相《诗词曲语辞汇释》:“看,尝试之辞,如云试试看。”李商隐《无题》:“蓬山此去无多路,青鸟殷勤为探看。”教材将“看”释作探望,误将“探看”看作一词解。

韦应物《送宫人入道》:“公主与收珠翠后,君王看戴角冠时。”看戴犹如试戴。杜甫《空囊》:“囊空恐羞涩,留得一钱看。”王昌龄《别辛渐》:“别馆萧条风雨寒,扁舟月色渡江看。酒酣不识关西道,却望春江云尚残。”王建《老妇叹镜》:“十年不开一片铁,长向暗中梳白发。今日后床重照看,生死终当此长别。”耿《秋夜思归》:“何处无留滞,谁能暂问看。”崔峒《江南回逢赵曜,因送任十一赴交城主簿》:“江上长相忆,因高北望看。”看义同上,可证。

二、补释“坐”

苏教版初中语文八年级下,孟浩然《望洞庭湖赠张丞相》:“坐观垂钓者,徒有羡鱼情。”教材释作:“看着人家钓鱼,只能白白地产生羡鱼之情了。”很好地规避了对于“坐”字的解释,我认为此处的“坐”应当释作空、徒或枉之义,不同于动词坐之义。

(一)自证

孟浩然《同张明府清镜叹》:“愁来试取照,坐叹生白发。寄语边塞人,如何久离别。”此处,坐犹空、徒也,言空叹自己白发生。愁与坐相应,故可证。孟浩然《望洞庭湖赠张丞相》:“坐观垂钓者,徒有羡鱼情。”“坐”与“徒”相应,故“坐”可释作空、枉。

(二)诗证

江淹《望荆山》:“岁晏君如何,零泪沾衣裳。玉柱空掩露,金樽坐含霜。”“坐”与“空”均互文。韦应物《清明日忆诸弟》:“唯恨乖亲燕,坐度此芳年。”“唯”与“坐”相应。陈子昂《题居延古城赠乔十二》:“徒嗟白日暮,坐对黄云生。”“徒”与“坐”互文。毛:“漏残钟断,坐愁人世超忽。”“坐”犹空、徒。石孝友《卜算子》:“折得月中枝,坐惜青春老。”犹言枉惜青春老去。李白《拟古》:“愚夫同瓦石。有才知卷舒。无事坐悲苦。块然涸辙鲋。”鲍溶《秋夜对月怀李正封》:“徒望空景光坐忆执手时”杜甫《钱注杜诗》:“銮刀缕切空,纷纶黄门飞。”“空”一作“坐”。李白《李太白集》卷十六:“奈何怀良图,郁悒独愁坐。”“坐”一作“空”。李白《代美人愁镜二首》:“铅粉坐相误,照来空凄然。”“坐”与“空”相应,可证。

三、校释“悠悠”

苏教版初中语文八年级上册,崔颢《黄鹤楼》:“黄鹤一去不复返,白云千载空悠悠。”教材中“悠悠”作飘荡的样子解。我认为应释作遥远、长久之义,表明时间之久远。

《诗・王风・黍离》:“悠悠苍天,”言苍天之久远。《楚辞・九辩》:“袭长夜之悠悠。”犹言长夜漫长。毛亨《毛诗注疏》:“驱马悠悠言至于漕。”《注》:“悠悠远貌”《诗经》:“山川悠远。”《疏》:“其道路悠悠然而长远。”扬雄《方言笺疏》:“【笺疏】夏传作攸攸,荀作悠悠,刘作云远也。”《楚辞》:“弥远路兮悠悠”,言路之悠远。

白居易《长相思》:“思悠悠,恨悠悠。恨到归时方始休,月明人倚楼。”犹言思悠远,恨悠远。陈子昂《春夜别友人二首》:“悠悠洛阳道,此会在何年。”皎然《南湖春泛有客自北至说友人岑元……叙相思之志以寄焉》:“故人隔楚水,日夕望芳洲。春草思眇眇,征云暮悠悠。”胡舒元舆《桥山怀古》:“今来古往无不死,独有天地长悠悠。”刘禹锡《九华山歌》:“疑是九龙夭矫欲攀天,忽逢霹雳一声化为石,不然何至今,悠悠亿万年,气势不死如腾。”“悠悠”义同上,可证。

以上几点是我对于苏教版初中语文教材中唐宋诗词注释的校补,仅作参考。

参考文献:

[1]张相.诗词曲语辞汇释[M].中华书局出版社,1977.

[2]王瑛.诗词曲语词例释[M].中华书局出版社,1980.

篇3

kāi mén rì yuè bái yún liù gè chū rù

rén kǒu chū rù fēi niǎo rén kǒu dà mǐ

二、请给下面的字组词。

日( ) 田( ) 九( ) 门( )

月( ) 中( ) 无( ) 入( )

三、数数有几笔,填在屋子里。

四、谁和谁是一对,请帮它们拉拉手。

远 chuān 漂亮 liǎng àn

窗 yuǎn 两岸 xiāng cǎo

穿 chuāng 香草 piàoliɑng

圆 yuán 暖和 shuō huà

热 xià 说话 guǒ pí

夏 rè 果皮 nuǎn huo

五、请你想一想,再连一连。

拍 电话 来 远

捉 皮球 冷 去

看 迷藏 近 有

打 电视 无 热

暖和的 冬天 小河里 有一台电视机。

寒冷的 云朵 屋子里 有十只小鸡。

雪白的 衣服 草地上 有两条小鱼。六、选 字 填 空。(在要选的字上打对号)

1.我们不能只看眼前,要(目 木)光远大。

2.小学生要爱护花草树(目 木)。

3.我家有(八 入)条小鱼。

4.去超市要从(八 入)口进。

5.夏天天气很(冷 热)。

6.冬天天气很(冷 热)。

七、把相应的序号填在括号里:

①条 ②只 ③片 ④杯 ⑤群 ⑥朵

一( )小狗 一( )小河 一( )白云

一( )草地 一( )牛奶 一( )白鹅

八、按课文内容填空:

1、 春去花还在,( )来( )( )惊。

2、 弯弯的( )( )( )( )的船。( )( )的船( )两( )尖。

3、 雪( )( )肚( )( )挺,他顽皮地说:“我就是冬( )。”

4、 阳光像金( ),洒遍( )野、高( )和( )河。

九、照样子,写句子。

1、例:弯弯的月亮像小船。

蓝蓝的天空像 。

闪闪的星星像 。

2、例:我家门口有一棵小树。

篇4

一、以人为本,让学生长期保持学习成语的兴趣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让小学生自始至终地保持学习成语的兴趣是教学成功的关键。在实际教学过程中,许多教师为了帮助学生在考试中取得好成绩,反复让学生背诵和默写教材中要求掌握的成语,最终分数上去了,但是学生最珍贵的兴趣在机械性的训练中渐渐没有了,失去了可持续发展的活力。如果我们在语文教学中多采用一些行之有效的做法,结果可能就大不一样了。我以苏教版小学语文教材第六册练习中的成语教学为例来谈谈自己的做法。

1.读成语

成语是汉语言长期以来的积淀,读起来朗朗上口,如诗如歌,很有韵味。苏教版语文教材在每个练习中都安排了一定量的成语,而且排列有序,注重压韵,非常适合学生诵读。我常常引领学生像品味古诗一样采用不同形式的朗读,读出它的美,读出它的内涵,读出它的滋味……不但在教学这部分内容时朗读,而且利用一切机会让学生去读,最终既帮助学生达到自然成诵的效果,又使他们感受到成语的魅力,不断激发学习兴趣。

2.画成语

一个成语往往就是一幅画,一组成语常常是学生大脑中最动人的画卷。在指导学生大概弄清成语的意思后,让他们结合自己的生活经验把这些成语所表现的画面画下来,会更好地帮助他们理解成语、记忆成语、感悟成语。例如,苏教版小学语文教材第六册中有这么一组成语:烟波浩渺、一碧万顷、游人如织、谈笑风生、一帆风顺、风平浪静、鸥水相依、海波不惊。这些成语理解起来很简单,不必逐字逐词地去讲解,如果让学生通过自己的想象把它们描写的画面用七彩的笔画一画,我们就会看到一颗颗闪亮的童心。

3.说成语

有时一个成语就是一个动人的故事。苏教版语文教材中编排了许多故事性的成语,非常适合学生讲故事。例如第六册第八单元有这么一组成语:揠苗助长、杯弓蛇影、螳螂捕蝉、鹬蚌相争、郑人买履、叶公好龙、狐假虎威、黔驴技穷。这些成语都是有趣的寓言故事,如果教师引领学生讲一讲,就会达到较好的学习效果。当然教材中还编排了许多历史故事成语、神话故事成语,都可以采用谈故事的方法开展教学。

二、立足教材,集中教学和分散教学相结合

苏教版语文教材的每个单元练习都安排了一定量的成语,这些成语一般与本单元的课文有一定的关系,因此,我们可以巧妙地利用课文资源帮助学生采取分散学习与集中学习相结合的方法降低学习难度,达到理解和运用的目的。

1.把单元练习中的成语渗透在课文教学中

在教学一个单元之前,教师应认真钻研教材,看看练习中的成语分别与哪些课文有关系,在教学课文时以什么方法帮助学生学习这些成语。例如,在教学《少年王勃》这篇课文时,我结合课文的内容帮助学生理解了单元练习中的这一组成语:风华正茂、出类拔萃、才思敏捷、后生可畏、文思如泉、手不停挥、笔下生花、力透纸背。由于是有针对性的学习,每一个成语都能在课文中找到相关的内容,因此学生学得很轻松、很扎实。等到单元集中学习时,学生已经很自然地熟读成诵。

2.从成语出发寻找课文中的相关内容

在教学单元练习中的成语时,先指导学生读好成语,然后分别从前面的课文中找出与之相关联的课文内容,感性地理解成语的意思。由于学生对课文的内容已经有了较为充分的理解,因此对成语的内涵领悟得非常深刻。例如在苏教版小学语文教材中有这样一组成语:精妙绝伦、炉火纯青、活灵活现、栩栩如生、梦笔生花、浑然天成、斗酒百篇、鬼斧神工。我让学生结合本单元的古诗《望庐山瀑布》的作者李白的生平来理解成语,使古诗所蕴涵的内涵与成语完美地融合在一起,学生很快就懂得了这些成语的意思,并且对诗仙李白也有了更进一步的了解。

三、注重实际,上好成语活动课

学生学习成语的渠道很多,语文教材所提供的成语毕竟是非常有限的,应该针对学生的实际状况机动灵活地上好成语活动课,使他们能从多方面轻松地搜集和积累成语。

1.从课外阅读中学习成语

每周安排学生一定量的课外阅读,要求他们有意识地从书本中摘录成语,或者用成语概括所读文章的内容及人物。在每周一次的课外阅读汇报课上组织学生进行交流,当然这样的交流应形式多样,确保学生的学习热情。例如,在学生阅读完《三国演义》时,结合书中的人物让学生积累成语,从而懂得三顾茅庐、望梅止渴等成语的意思。

2.从游戏中学习成语

经常开展成语游戏活动,让学生在既紧张又活泼的氛围中积极地学习和积累成语。例如,让学生说一说有关动物、植物的成语,写一写有关一年四季的成语,读一读含有某个字的成语,背一背有关勤奋学习的成语,认一认有关特殊结构的成语等,以数量多者为胜。也可以开展成语接龙活动,学生一定会兴趣盎然,受益匪浅。

篇5

关键词:初中语文教材 古文中“金”的译解 析疑匡谬

在中国的第一部字典——东汉许慎编的《说文解字》中,对“金”做了如下解释:“黃爲之長。久薶不生衣,百鍊不輕,从革不違。”此为《说文》对“金”的原解。亦即:金,本指黄金。但随着古代汉语的发展,“金”在古文中的义项不断丰富,并被赋予了更多的用法。然而,也正因其释义的多样性和“金”字所在语言环境的复杂性,导致苏教版初中语文教材配套的《语文教学参考书》中对“金”做了一些不当译释,本文将对此进行析疑。

一、本应解作尊贵、华丽、精美等形容词,配套《语文教学参考书》却未作译解

课本古文例句:

1、世间花叶不相伦,花落金盆叶作尘。——李商隐《赠荷花》(七年级下册《咏荷诗歌五首》)

《语文教学参考书》第P406页译为:世间的人们对待花和叶的态度不一样,把花栽入金盆把叶子变成尘土。

配套《语文教学参考书》此处将“金盆”直接译作“金盆”,很容易让师生将“金盆”误解为“金作之盆”,实为不妥。金盆可释为“精美的花盆”。

“金”作尊贵、华丽、精美之解,古语俗语颇多例句。例如:

若得阿娇作妇,当作金屋贮之也。——汉·班固《汉武故事》

金屋:极言屋之华丽精美也,而非黄金之屋。

对“金”作如此解释,成语俗语常见。如:“金口玉言”“金枝玉叶”“金榜题名”“金盆洗手”等。

二、本应解作尊贵、华丽、精美等形容词,配套《语文教学参考书》却将其作为专有词汇来解释

课本古文例句:

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可以调素琴,阅金经。无丝竹之乱耳,无案牍之劳形。——刘禹锡《陋室铭》(八年级语文下册)

课本注释:【金经】指佛经。

将“金经”注释为“指佛经”有笼统之嫌。应注解为“精美的佛经”或“尊贵的佛经”。

配套《语文教学参考书》将“可以调素琴,阅金经”一句翻译为“可以弹奏不加装饰的古琴,阅读泥金书写的佛经”。“‘金经’,用泥金(一种用金属粉末制成的颜料)书写的佛经。”

配套《语文教学参考书》此处将“金经”作如此解释,是拘泥于“金经”这一专有词汇,似为不妥。

我们都知道《陋室铭》一文运用了比兴的手法,其实文中也不乏对比的运用。尤其“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可以调素琴,阅金经”这两句中对比的运用尤为明显——“鸿儒”对“白丁”,“素琴”对“金经”。另外,作为骈文,应该很讲究对仗。若将“金经”解释为“用泥金(一种用金属粉末制成的颜料)书写的佛经”,那么,跟前面的“素琴”则对仗不工。其实,根据上下文,我们大可不必将文中的“金经”作为专有词汇来解释。唐朝是礼佛的国度,对于佛经,常尊之贵之而加以精美的装帧。因此,此处“金经”应解释为“尊贵、华丽、精美的佛经”,如此,便可与“素琴”工对。所以“金经”可译为“精美的佛经”。亦即“佛经的精装本”,甚或连精装本都不是,只是出于信仰而心生敬意的表达方法而已,大可不必将“金经”译为“用泥金(一种用金属粉末制成的颜料)书写的佛经”。

三、本应解作尊贵、华丽、精美等形容词,配套《语文教学参考书》却将其当作介词词组,译为“以金为饰”

课本古文例句:

金樽清酒斗十千,玉盘珍羞直万钱。——李白《行路难》(九年级语文下册)

课本注释:【金樽清酒斗十千】金樽中的美酒,价钱很贵。金樽,古代盛酒器,以金为饰。清酒,清醇的美酒。斗十千,形容酒美价高。

课本将“金樽”注释为“古代盛酒器,以金为饰”,似乎不妥。此处“金樽”之“金”,可解释为“华丽、精美”。“金樽清酒斗十千,玉盘珍羞直万钱”为对偶句,“金樽”与“玉盘”相对,乃李白用夸张手法极言“樽”“盘”之精美,而非实指。若“金樽”之“金”解释为“以金为饰”,那么“玉盘”之“玉”则应推释为“以玉为饰”,岂不谬哉?

四、本应解作“货币单位”作量词,配套《语文教学参考书》却译作“黄金”作名词

课本古文例句:

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杜甫《春望》(八年级上册《古诗四首》)

配套《语文教学参考书》“课文简析”中对此的翻译是:战火直到如今春深三月仍连续不断,一封家书抵得上万两黄金。……“抵万金”,极言家书难得。

如此翻译当属望文生义,应将译文中的“黄金”改为“白银”。理由有二:

1.诗中之“金”,应为古代货币单位,作量词,而非实指黄金。

《古汉语常用字字典》对“金”作为古代货币单位的解释是这样的:“周秦以黄金二十两为一镒,一镒为一金,两汉以黄金一斤为一金,汉以后以银一两为一金。”

古代大多时候的通用货币都为银子。所以,“抵万金”的正确解读应是“抵得上万两白银”。是例多矣:

子墨子曰:“请献十金”。——《墨子·公输》

购子头千金。——晋·干宝《搜神记》

项王乃曰:“吾闻汉购我头千金,邑万户,吾为若德”。——《史记·项羽本纪·垓下之战》

有贤士大夫,发五十金,买五人之脰而函之。——明·张溥《五人墓碑记》

上述例句中之“金”,皆应作“货币单位”之解。

2.诗中之“金”,即使不作古代货币单位解,也只能解为钱财与货币,作名词,亦非实指黄金。如:

孟尝君予车五十乘,金五百斤。——《战国策·齐策四》

所赐金帛。——汉·刘向《列女传》

则甘言媚词,作妇人状,袖金以私之。——明·宗臣《报刘一丈书》

上述例句中之“金”,皆泛指钱币,钱财是也。

由此可见,配套《语文教学参考书》将“家书抵万金”翻译成“一封家书抵得上万两黄金”是错误的,应翻译成“一封家书抵得上万两白银”,或者译成“一封家书抵得上万两银钱”。

“金”在古代汉语中的释义和用法比较复杂,苏教版初中语文教材古文中所涉的“金”字虽不太多,然因其义项繁杂,故容易误释。但是,只要我们掌握其规律,并且在译释时联系语境,还是能够给出正确释义的。本文对苏教版初中语文教材古文篇目中的“金”作了几处另类解释,实为一孔之见,姑妄言之而已!

参考文献:

[1]王力等.古汉语常用字字典[S].北京:商务印书馆,2005.

篇6

【关键词】苏教版;初中语文;写作教学;探讨

作文是指经过人的思想考虑和语言组织,通过文字来表达一个主题意义的记叙方法。在学生时代,语文是教学的重中之重,语文是基础教育中的一门教学科目,语言文化便是其教学的主要内容,学好语文是学好其它课程的基础,语文的学习就离不开写作,学好作文便是学生面临的挑战。如今,初中语文作文教学到了尴尬的境地,想法单一,不具真实性,更缺乏生活性。而教学的一成不变也为这份挑战添上了难度,教师应当把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放在首位,兴趣是最好的老师,要让学生在写作中得到快乐和满足。本文以苏教版初中语文为探讨对象,以完善教学方案,提高教学指导为目的。

一、苏教版初中语文教材

⑴改革创新

教材是教师教学的灵魂,更是学生学习的核心,教材产生的作用不仅是教会学生如何写作,更应该注重于教育学生学会思考、提高阅读和理解能力。一本好的教材能充满激起学生的学习兴趣,兴趣是提高写作水平的一大关键。随着时代的进步,学生的思维模式产生了巨大的变化,他们注重创新,拒绝死板。以人为本,以激发学生的兴趣和创新精神为主,简化头绪、避免繁琐、突出重点、致力于提高学生的写作素养。多选取时下初中生关注的热门话题,以此为题材的质量优秀的好文章,符合学生的身心特点。当然,也可以在教材的基础上,增加光盘、卡片的教学方式,让学生产生强烈的好奇心。

⑵开放性理念

好的教材不能只注重于文章质量和数量的选取,这固然重要,但是也要激发学生开发和创新的空间,让他们学会思考,让他们有充分的想象空间,这也可以满足各类学生不同的学习和发展目标。

⑶调动学生的积极性

教材的选文过于严谨,缺乏活泼性,也就减少了学生想继续读下去的兴趣,多选用一些时代性强、题材新颖、可读性强的文章。注重学生的写作素养,多设立一些写作训练,写作,口语交际、情景模式,从各方面入手,充分调动学生积极的学习态度,良好的写作思维。

二、写作教学

⑴教学方式

随着时代的进步,学生的观念、思维模式已发生巨大变化,而教师的教学方式仍然采用传统的教学方式,没有根据时代的发展及时更新自己的教学方式,也就导致了教学质量不够高,不能很好的l挥教师真正的教学水平。优化教学模式,在写作教学的同时难以培养和激发学生的写作积极性。

⑵培养学生的写作积极性

先要让学生对写作产生兴趣,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教师可以在每天的上课中准备几篇优秀的具有代表性文章发给学生传看或者朗读,让学生感受到文字语言的奥妙,产生强烈的好奇心,从而愿意尝试。自我表现是每个孩子都愿意去做的事,找准学生的心理,对症下药,培养学生的写作兴趣,激发学生的写作积极性,找到适合学生学习的写作方法。鼓励学生多尝试,实践出真知,在实践中找出问题并解决问题,这是最有效的提高写作水平的方法之一。

⑶多看多想多写

教师应把“三多”的重要性贯彻到学生的日常中,让学生在“多看多想多写”中提高文学素养和写作水平。

①“多看”引导学生多阅读一些可读性强、题材新颖、专业性强的好文章,在提高学生阅读理解的同时还能提高学生的写作技巧,用心积累,取其精华,持之以恒,长此以往自然在写作时言之有物,改掉内容空乏这一写作大忌。

②“多想”是为了培养学生的文学素养,好的文章不只能带给读者好的精神感受,还能让读者在谜团中豁然开朗。在阅读好文章的同时,学生要思考作者这篇文章好在哪里,以便取其精华。学习使人产生动力,而思考则让人在学习中进步。所以,思考是写作中必不可少的一部分,也是人生旅途最为重要的一部分。

③“多写”是为了锻炼学生的文学水平和文字水平,写得多了,学生就能知道毛病出现在哪里,以便更好的改正它。告诉学生生活中的每一件事都可以当做写作的素材,生活是另一方面的老师。

⑷感受生活,积累写作素材

现在的孩子随着社会的进步物质条件也是越来越好,更多的是家中独子,在长辈的溺爱下,慢慢形成了不与人沟通交往,缺少情感,更加缺乏对生活的感受和领悟。没有写作素材,缺乏写作情感是目前学生写不好作文的一大因素。写作源于生活,生活是写作的源泉,生活是丰富多彩的,作为学生不能只关注于学习,盲目的追求高分数。走进生活,多与人交流沟通,走出自己的世界,感受生活中的点点滴滴,用心创作,注重真情实感,做到不敷衍、不反感,其实生活中的每一件事都可以写进文章,所以多与人交往、感受生活是写作中一大组成部分。

⑸激励前进

教师要做到正确引导,当学生开始尝试写作时,一定要进行鼓励政策,使每个学生都有自己被重视、被赏识的感觉,从而内心受到鼓舞,增强自信。比如学生的每次写作,老师都要做到用心阅读,这不仅是对学生的尊重也是对作者的尊重,用心写评语,画出学生写得比较优秀的地方,也要用适当的语言指出是很恰当的部分。既能增强学生对写作的兴趣、写作的信心,还能让学生明白不足并加以改正。

结束语

作文,本应该是真情流露的过程,现在却成了流水账、内容空泛、敷衍了事,作文已经成为学生重点学习的一大模块,在当前的应试教育的背景下,教学的一成不变,学生的心理负担,都造成了语文作文教学的困境,教师要改革创新,增强语文写作的有效性,调动学生对语文作文的积极性,点燃学生文字创作的激情,正确引导学生走进生活、感受生活、多与人沟通交往,用心创作。写作是一件需要持之以恒的事情,一朝成功是不可能的,它离不开方方面面的学习。总而言之,写作就是让学生走进生活、感受生活,在生活中积累素材。初中语文作文要适应时代的发展,以人为本。掌握写作特点,提高写作学习效率。

【参考文献】

[1]李转萍.初中语文写作教学中写作要素分析[J].学周刊,2014(12):50

篇7

di xing shen zhou huo zhe piao dang

( )( )( ) ( )

jin zhan xiao chu fan chuan wan shua

( ) ( ) ( ) ( )

ge ming shang liang cui zhu pan xuan

( ) ( ) ( )( )

二、比一比,组词(16分)

装( ) 摇( ) 传( ) 制( )

壮( ) 遥( ) 船( ) 治( )

功( ) 优( ) 注( ) 纪( )

攻( ) 忧( ) 助( ) 记( )

三、给加点字选择正确读音(12分)

海滨(bin bing) 剩下(shen sheng) 勉强(qiang qiang)

拼命(pin ping) 喘气(chuan chuai) 旅伴(lǚ lu)

四、填字成词。(8分)

( )来 暑( ) 奋起( )( )

( ) 吭 高 歌 世 界( )名

人一( )( ) 春( )花 开

一( ) 无 ( ) ( )家 可 ( )

五、把句子补充完整,并加上标点4%

1、 我家附近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回家了吗

3、 __________一边_________________一边 ________________

五、把下面的词语整理成句子,并加上标点。(8分)

1.出来了 散了 慢慢地 大雾 太阳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野花 啊 山坡上 多 的 真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教室里 写 我 小明 作业 看见 在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六、排列句子,整理成一段通顺 的话。(5分)

( )吃在嘴里,又香又甜。

( )它的形状是弯弯的,像个小月牙。

( )剥开果皮,露出了白色的果肉。

( )香蕉是我最喜爱吃的水果。

( )果皮是淡果黄色的,还略带些小黑点。

七、根据课文内容填空。(14分)

1、梅兰芳学艺的( )( )没有( )( )。他常常紧盯空中飞翔的鸽子,( )( ) ( )( )水底游动的鱼儿。日子一长,他的( )( )渐渐( )( )起来。

2、《登鹳雀楼》这首诗是 代诗人 写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告诉我们只有站得高,才能看得远的道理。

3、( )丹顶鹤从( )北方飞回来了。

4、他们( )走进( )小院。

八、阅读短文,回答问题:(12分)

蚂蚁整(zheng zhen )天辛勤(qin qing)地劳动,没有一个偷懒的。它们很团结(jie jie),见了面就互相摇着触角打招呼。我很喜欢它们,有时捉(zhuo zuo)虫给它们吃。

1、 这段话共有_____句话。(1%)

2、 给文中加点的字选择正确的读音。(4%)

3、 “它们”指的是_______(2%)

篇8

一、?变“划一性”为“多样性”

新课标在教学建议中提出:“应尊重学生的个体差异,鼓励学生选择适合自己的学习方式。”专题教学既要面向全体学生,又要注意个别差异。在布置作业时,要适应不同学生的发展特点,突出多样性,留一些可供选择的作业,便于学生自己把握。为此,笔者变单一作业为多样作业,同一教学内容布置多样形式的作业供学生选择。比如,讲故事、演小品,讨论会,演讲赛,排话剧等等,以便发展学生多种潜能。

如在教学《狼》专题时,让学生以小组为单位,选择不同的作业。A小组负责收集故事,整理故事,学生从《小红帽》《三只小猪》《东郭先生和狼》《狼和小羊》等一系列故事中看到了人们对狼的不良印象。B小组根据《母狼的智慧》编写剧本,表演小品,学生从动人的表演中体会到狼“慈善”的一面。C小组查阅有关资料,以《谈谈狼和其他野生动物的生存关系》为题,做了一个调查报告,激发学生热爱大自然,保护野生动物的情感。这次作业大大调动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提高了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体验了情感态度价值观和辩证唯物主义的世界观。

二、变“封闭性”为“开放性”

新课标把“努力建设开放而有活力的语文课程”作为课程理念之一。专题学习具有综合性、开放性特点,我们必须立足课本,着眼课外,把专题学习向社会生活延伸,加强作业与社会生活的联系,突出其开放性。在专题《广告多棱镜》的学习中,可让学生从生活中寻找一些好的广告语进行欣赏,如“人类失去联想,世界将会怎样”(联想集团);“只溶在口,不溶在手”(M&M巧克力);“除了相片,什么都不要带走;除了脚印,什么都不要留下”(某公园保护环境标语);“孔府家酒,让人想家”(孔府家酒)等。让学生不仅了解广告的基本知识,广告创作的基本要求,而且还能从语文角度对广告进行赏析,并尝试创作。通过写作和语言实践,在广告赏析和创作中进一步培养理解、赏析能力和口语交际能力。不仅如此,还让学生走出教室,进行创作,给校园带来了许多温馨的提示。草坪上:“少一份压迫,多一份绿意”;花朵旁:“我如此美丽,你怎么舍得把我摘下”;厕所间:“冲一冲你走了,正如你匆匆的来”;水池上:“惜水,爱水,节水,从我做起”……通过这类活动,既可提高学生的语文综合能力,达到教学目标,又能更好地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

专题学习不仅要走出课堂,还要走出校门,走向社会,走进生活。将专题学习与生产劳动、社会考察、公益活动、参观访问等综合实践活动紧密联系起来。这是学生学习的需要,生活的需要和成长的需要。

三、变“个体性”为“合作性”

新课标把“积极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作为课程理念之一。专题教学的作业大多是探究性作业,这就要求学生团结合作来完成。

比如做手抄小报和出专题黑板报,在培养学生合作学习与学习兴趣方面作用很大。在具体操作时,笔者让学生参与选题,课后通过互联网,报刊杂志,社会调查等渠道收集相关资料,放手让他们自己确定小报的名称,设计小报的版面与栏目。以专题《荷》为例,学生以小组为单位,组员都要参与资料的搜集,分类,整理。出报时进行分工,有的负责抄写,有的负责校对,有的负责剪贴,有的负责设计图案和花边。这样的一份小报,把古今中外描写荷花的诗、词、散文、小说、绘画作品、摄影作品、影视作品等等都囊括进来。最后在课堂上展示、交流和评比,不但能共享合作学习成果,还能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精神。

四、变“理论性”为“实践性”

篇9

一、推进苏教版初中语文教科书结构改革的必要性

(一)语文教科书的内容偏深、偏难,给学生造成了较重的学习负担

内容偏深、偏难,不符合学生的实际情况是苏教版初中语文教科书存在的最大问题。实际上,语文教科书既是语文教师开展教学活动的重要参考资料,又是学生进行语文课程学习时重要的依据。因此,教科书内容的难易程度不仅会影响到学生的学习效率与质量,而且还直接关系到学生学习语文的积极性与能动性。苏教版初中语文教科书的编者认为,教科书的内容会由教师一一向学生讲解,所以应结合教师的实际能力进行编制,如此一来,教科书编制以教师为主体,却忽视了教科书对学生的影响,这势必会给学生造成较重的学习负担,从而导致学生逐渐丧失对语文学习的热情。

(二)语文教科书内容偏旧,落后于社会发展潮流

通过对比分析发现,苏教版初中语文教科书始终从文选系统、文体序列及讲读中心三大层面设置内容。与此同时,苏教版初中语文教科书始终依照历史背景进行编制,与社会的发展脱轨,以致其内容偏旧,难以让学生接受到新思想、新信息,不利于教学的可持续发展。

(三)语文教科书成人本位主义思想倾向较严重

形式单一、内容枯燥是苏教版初中语文教科书存在的另一显著问题,受这一问题的影响,苏教版初中语文教科书成人本位主义倾向较严重,其中教科书内的多数文章过分夸大英雄伟人形象或过度诋毁政治批判对象,以致学生不能够辨证地评判人和事,这样既不利于培养学生的道德素养,又容易扭曲学生的道德价值观。

二、苏教版初中语文教科书的结构创新

(一)弘扬“人文精神”,注重“个体”发展

1.重视学生“个体”存在的价值与创造潜能

旧苏教版初中语文教科书设有单元教学目标,明确了课文学习重点,做好了预习提示、读中提示及读中评点等多项工作。以《孔乙己》为例,其“预习提示”一栏指出:“这篇小说通过描写一个未考上秀才的读书人沦落为可悲、可笑的废物的这一悲剧故事揭示封建制度、封建文化的残酷。”除此之外,“读中提示”“读中评点”一栏还备注了相关解释,即学生在阅读文章之前便已了解文章的主题,不利于对学生的思维能力的培养。

而新苏教版初中语文教科书则更重视学生“个体”存在的价值与创造潜能,删除了“预习提示”“读中提示”及“读后评点”,要求学生在阅读文章时能够自主学习、自主思考、自主判断,这充分体现出学生“个体”存在的价值,能提升学生的思维能力。以新苏教版初中语文教材中的《狼》与《母狼的智慧》为例,编制者从生态学、社会学等角度要求学生对“狼”进行客观公正的评价,鼓励学生以辩论、讨论等多种方式解答问题,并要求写读后感。实践表明,这种学习方式既能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又能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培养其思维能力。

2.注重语言文字的“人文精神”

旧苏教版初中语文教科书的扉页为“前言”或“说明”,而新苏教版初中语文教科书的扉页为“致同学”:“一本透着黑墨清香的语文教科书已在你手中,你喜欢吗?愿他成为你忠实的朋友……”与前者相比,后者不仅能让学生体验到自己身为语文教科书的主人,进一步强化学生的主体意识;而且还起到了激励、支持学生开展语文学习活动的作用,让学生切实感受到教科书给予的亲切感,从而产生亲近、拥有它的冲动。

新苏教版初中语文教科书的“人文精神”主要体现在各篇文章的语言文字中。课程改革背景下,苏教版初中语文教科书的编制者以叶圣陶先生“教材即为例子”的思想为指导,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人生观、世界观。其中《》一文告诫学生要培养艰苦奋斗、勇往直前的品质;《爱国》告诫学生要培养爱国情怀,要求学生将个人利益让位于国家利益。此外,还有诸多优秀文章教导学生要继承与发扬中华“人文精神”,为我国社会的可持续发展注入新活力。

(二)重视“单元合成”,强化“整体训练”

1.教学单元的传承与创新

通过查阅、分析相关资料发现,苏教版初中语文教科书的教学单元在不断发展与完善。尽管如此,社会在发展、时代在进步,所以苏教版初中语文教科书只有不断发展与创新才能够满足教育教学的需求。为此,需要设计新的语文综合实践系统。洪宗礼认为:应通过“主题合成”单元、“名著推荐与阅读”、“专题”及“附录”四大板块推进苏教版初中语文教科书的教学单元创新,这样既能够转变语文教材的呈现方式与学生的学习方式,又能从根本上规避单一文选现象的发生,对确立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主体地位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2.保证教材呈现方式的活泼生动

篇10

一、实施原则

(一)回归生活。综合实践活动的课程性质客观上决定了这类课程在确定课程内容时必须真正回归学生的生活实践,从学生真实的生活世界中选取那些具有综合性、实践性、现实性的案例来设计教学内容。

(二)立足实践。让学生亲身参与,主动实践,在实践中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各种实际问题,提高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是综合实践活动的最根本特点。要在语文综合实践活动中运用所学知识,主动探索、发现、体验,获得解决问题的经验,从中提升语文素养。

(三)着眼创新。着眼于学生创新意识、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的培养,是综合实践活动课程价值与目标最本质的体现。与语文学科课程相比,语文综合实践活动为学生创新品质的形成提供了更为宽松、自由的空间。在活动过程中,学生始终处于主体地位,自己发现问题,自己设计方案,自己收集资料,自己解决问题。

二、课型简介

(一)“专题整合型”

案例:《鸟》专题――观鸟、咏鸟、赞鸟(八年级下)。

准备:背诵咏鸟诗;熟读《白鸽》《空山鸟语》,写好读后感。学生以小组为单位,搜集写鸟的诗歌、散文。

活动:

观鸟 出示收集的鸟的图片,感受鸟的外形美。

咏鸟 诵读咏鸟诗文,领略关于鸟的文学精品。

赞鸟 请学生写诗文来赞美它。

苏教版初中语文教材中设置了十个专题,分别是《狼》、《荷》、《长城》、《汉字》、《鸟》、《叶》、《气象物候》、《广告多棱镜》、《系统思想与统筹方法》和《我心中的语文》。从选材上看,这十个专题范围非常广,和自然、社会、生活有着密切的联系,为学生的语文综合实践活动提供了广泛的空间,是沟通学生与社会的桥梁。

(二)“实际应用型”

案例:我爱文学――制作读书卡(七年级上)。

语文课本中有一个“我爱文学”活动,我们可以请学生谈谈自己最喜欢的一本书,由此开展主题活动。

活动:学生选择自己最喜爱的一本书进行深入研究,想想自己最喜爱这本书的原因是什么,我该怎样把它介绍给大家,让大家都爱看这本书。同时在阅读的时候把自己喜欢的语句和自己的感悟等写下来,完成读书卡。

篇名: 出版社:

作者: 国籍:

内容梗概:

我的摘抄:

我的感悟:

这样的活动,把生活和学习紧密结合了起来,学生在充满活力的氛围中学习,综合素质的提高当然就更快了。在课文中,很多材料我们都可以采用生活化的方式进行处理,如名著阅读《水浒》、《钢铁是怎样炼成的》等及综合实践活动《走进图书馆》等。

(三)“拓展延伸型”

案例:《阿里山记行》(八年级上)。

1.分组上网、走进图书馆搜集台湾的相关历史及风物人情。

2.全班交流展示自己的成果。

3.畅所欲言,谈谈对宝岛台湾的认识。

4.结合热点时事谈谈对、国家民族统一等焦点问题的认识。

通过深入了解台湾,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国家、民族责任感和使命感。

现行的苏教版教材中类似于《三峡》、《宇宙里有些什么》、《沙漠里的奇怪现象》等都可以设计类似的语文综合实践活动。

(四)“关注生活型”

案例:远离烟毒,走进健康。

1.主题:“远离烟毒,走进健康”的实践活动方案来自于学生生活,产生于他们对生命的热爱。

2.研究过程:①网络调查组进行有关“吸烟与被动吸烟危害”的资料搜索;②针对“吸烟与被动吸烟的危害”,健康小组利用课余时间,采访保健老师;③对自己所在的居民小区进行《吸烟与健康问卷调查》。

当然平时的生活中还有很多是值得我们关注的,比如“限塑令”、“秸秆焚烧的危害”等,如果我们有针对性地设计语文综合实践活动,那么对学生语文综合素养的提升将很有好处。

(五)“科技创新型”

新版的苏教语文有个很大的特点就是关注了科学,在7-9年级的每册课本的最后一单元基本都是科学小品,旨在让学生关注科学。

案例:关于“生态农业”的语文综合实践活动(长安初中)。

研究内容:①生态农业究竟是怎样的一种生产模式?有哪些具体的形式?②生态农业产品人们是否能够接受?对农村经济有什么样的好处?

③我地的生态园是如何实施生态农业生产的?前景如何?

④世界各地有哪些成功的实例?

研究过程:第一小组利用书籍、网络等媒体了解什么是生态农业,以及有哪些具体的模式;第二小组进行社会调查,看人们对生态农业的了解程度及生态产品的销售情况;第三小组到调查当地的生态园是如何实施生态农业生产及前景;第四小组调查我国及世界各地是如何开展生态农业的,有哪些成功的实例。

总结汇报:①各小组汇报调查研究成果;②观看各小组制作的小报、PPT,并进行评比;③同学们畅想:如果我是一个村的村官,将如何带领大家搞好生态农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