雷电颂范文

时间:2023-03-14 03:43:16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雷电颂,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雷电颂

篇1

这几天,天空仍是那样的阴森,老天爷总板着脸,让人看了胆寒。总是不停地下雨打雷,并伴随着风的突袭,使我有些开始发麻。只有似乎冷了的心,不时随着雨点的跳跃而跳动几下。

唉!人生在世不如意,大人们不让孩子们叹长气,可谁又会了解现代社会我们这样的少年的烦恼呢?心里也在稀里哗啦地下着雨,犹如硕大黄豆的雨点滴落在我的思绪上,接着思绪也乱了。

这个不宁静而且疯狂的夜晚,令人窒息,让我辗转不眠。猛地跳下床来,倚在窗前,欣赏着“和平之后的暴风雨”,急躁的心突然平缓下来,有些舒服,这是我有生以来第一次这么感觉过。也许我懂得了思考,就表明了自由幸福的童年生活的美好时光已逝去,标志着载着艰辛梦想的列车已启程。就这样望着窗外,看见天边闪烁的灯塔,巡视着这黑夜,给无际的天宇增加别样色彩。这个夜,风乱着,雨下着,雷劈着,电闪着,风雨雷电交加,给我的心上了把锁,总是打不开。雷的轰鸣,把我的耳朵炸的有些耳鸣。一瞬间像来到另一个世界。电闪,一道如犀利长剑的光,把这黑夜变的亮堂堂;可一会,这短暂的光明又被黑暗吞噬,接着传来轰隆的雷声,不免有些????的气势。

这个季节,没有春风的温柔;夏雨的朦胧;秋意的矜持;冬雪的洁白。在这个春夏交替之际,剩下的只是狂风的怒吼,黄河般的咆哮,使我的心开始迸发出火热四射的激情。

这使我想到了。屈原跳江,留下的是流芳百世的美好赞誉;项羽自刎,留下的是不肯过江东的英雄气慨;文天祥不屈,留下的是精忠报国的一片赤心;鲁迅拼搏,留下的是立志中华的民族气节。他们的人生也犹如空中的闪电,辉煌闪耀在史册……

“长天一裂四光散,离合悲欢世俗淡。生死畏惧有何难,只是一笑灿漫烂。”我是一朵朔方的雪花,在空中飘荡这么唱,但我并不能任风摇摆、动摇我坚定的决心。

狂风!你怒吼吧!咆哮吧!深情的咆哮怒吼吧!在这昏暗的夜晚,一切都呼呼沉睡的时候,让我的心也一起咆哮吧!把我的思绪也吹干了吧!吹凉了吧!全部都冰封起来吧!

小宇宙啊!我心中的小宇宙啊!赶快爆炸吧!你,广袤无垠,为什么不带着我一起尽情的翱翔,让我的心火热,使我的思绪再次跳跃。啊!宇宙尽情发挥你们的神力吧!发泄出无边无限的怒火,把我的一切烦恼和不如意都一起发泄出来吧!

我敬仰的雷!你那让人震撼的激动的声音,比陨石撞击地球那地裂山崩的声音还要响亮,一声清脆的霹雳,打响了我的心扉。请你大声的吼呵走我心中的乌云。请把我的思绪拉到星星上去,到月亮上去,到银河边上去啊。我要眺望那一望无际的齐鲁大地,我要听那和谐动听的神话,我要化作一丝柳絮从流飘荡,任意东西。也许我会飘到一个孤独的小岛上去,过着鲁滨孙还要充实的生活,哪怕会面对着生命危险,生命也精彩。

我亲爱的电,你这世界上最锋利的匕首啊!你划破这漆黑的夜幕吧!请你闪烁的光照亮这暗淡的黑夜,照清这浑浊的河水,让这河水洗净人的邪恶,请赐予我力量挣脱着束缚吧!我要像鲁迅笔下的雪那样,绝不粘连;像巴金笔下的飞蛾那样,在扑火中追求光和热;像郭沫若笔下的屈原那样,宁死不屈,热衷于国家,忧国忧民,具有大诗人般的孤傲;像高尔基笔下的海燕,面对即将来临的暴风雨,并没有像企鹅那样退缩,而是黑色闪电般飞翔。

在这天边的星河之下,闪过一道流星,完成了一道完美的弧线,成了与风雨雷电相结合的别样彩虹,象征的一丝希望,我闭着眼,开始许愿。

我虽已流泪,但宇宙没有眼泪。泪是干什么的?是振作人的,是激励人的,是人感情的流露。我望着天,迎来的是雷电的轰鸣,我擦干眼泪大声喊道:“心冷了,思绪还会乱么?”耳边传来的是雷电给我的回答,我知道那是我心灵的歌颂……

篇2

关键词雷击线路跳闸原因防雷措施

1、前言

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与电力需求的不断增长,电力生产的安全问题也越来越突出。对于送电线路来说,雷击跳闸一直是影响高压送电线路供电可靠性的重要因素。由于大气雷电活动的随机性和复杂性,目前世界上对输电线路雷害的认识研究还有诸多未知的成分。架空输电线路和雷击跳闸一直是困扰安全供电的一个难题,雷害事故几乎占线路全部跳闸事故1/3或更多。

因此,寻求更有效的线路防雷保护措施,一直是电力工作者关注的课题。

目前输电线路本身的防雷措施主要依靠架设在杆塔顶端的架空地线,其运行维护工作中主要是对杆塔接地电阻的检测及改造。由于其防雷措施的单一性。无法达到防雷要求。而推行的安装耦合地线、增强线路绝缘水平的防雷措施,受到一定的条件限制而无法得到有效实施,如通常采用增加绝缘子片数或更换为大爬距的合成绝缘子的方法来提高线路绝缘,对防止雷击塔顶反击过电压效果较好,但对于防止绕击则效果较差,且增加绝缘子片数受杆塔头部绝缘问隙及导线对地安全距离的限制,因此线路绝缘的增强也是有限的。而安装耦合地线则一般适用于

丘陵或山区跨越档,可以对导线起到有效的屏蔽保护作用。用等击距原理也就是降低了导线的暴露弧段。但其受杆塔强度、对地安全距离、交叉跨越及线路下方的交通运输等因素的影响,因此架设耦合地线对于旧线路不易实施。因此研究不受条件限制的线路防雷措施就显得十分重要,将安装线路避雷器、降低杆塔接地电阻、进行综合分析运用,从它们对防止雷击形式的针对性出发,真正做到切实可行而又能收到实际效果。

二、雷击线路跳闸原因

高压送电线路遭受雷击的事故主要与四个因素有关:线路绝缘子的50%放电电压;有无架空地线;雷电流强度;杆塔的接地电阻。高压送电线路各种防雷措施都有其针对性,因此,在进行高压送电线路设计时,我们选择防雷方式首先要明确高压送电线路遭雷击跳闸原因。

1.高压送电线路绕击成因分析。根据高压送电线路的运行经验、现场实测和模拟试验均证明,雷电绕击率与避雷线对边导线的保护角、杆塔高度以及高压送电线路经过的地形、地貌和地质条件有关。对山区的杆塔,计算公式是:

山区高压送电线路的绕击率约为平地高压送电线路的3倍。山区设计送电线路时不可避免会出现大跨越、大高差档距,这是线路耐雷水平的薄弱环节;一些地区雷电活动相对强烈,使某一区段的线路较其它线路更容易遭受雷击。

2.高压送电线路反击成因分析。雷击杆、塔顶部或避雷线时,雷电电流流过塔体和接地体,使杆塔电位升高,同时在相导线上产生感应过电压。如果升高塔体电位和相导线感应过电压合成的电位差超过高压送电线路绝缘闪络电压值,即uj>u5o%时,导线与杆塔之问就会发生闪络,这种闪络就是反击闪络。

由以上公式可以看出。降低杆塔接地电阻Rch、提高耦合系数k、减小分流系数β、加强高压送电线路绝缘都可以提高高压送电线路的耐雷水平。在实际实施中,我们着重考虑降低杆塔接地电阻Rch和提高耦合系数k的方法作为提高线路耐雷水平的主要手段。

三、高压送电线路防雷措施

清楚了送电线路雷击跳闸的发生原因,我们就可以有针对性的对送电线路所经过的不同地段,不同地理位置的杆塔采取相应的防雷措施。目前线路防雷主要有以下几种措施:

1.加强高压送电线路的绝缘水平。高压送电线路的绝缘水平与耐雷水平成正比,加强零值绝缘子的检测,保证高压送电线路有足够的绝缘强度是提高线路耐雷水平的重要因素。

2.降低杆塔的接地电阻。高压送电线路的接地电阻与耐雷水平成反比,根据各基杆塔的土壤电阻率的情况,尽可能地降低杆塔的接地电阻,这是提高高压送电线路耐雷水平的基础,是最经济、有效的手段。

3.根据规程规定:在雷电活动强烈的地区和经常发生雷击故障的杆塔和地段,可以增设耦合地线。由于耦合地线可以使避雷线和导线之间的耦合系数增大,并使流经杆塔的雷电流向两侧分流,从而提高高压送电线路的耐雷水平。

4.适当运用高压送电线路避雷器。由于安装避雷器使得杆塔和导线电位差超过避雷器的动作电压时,避雷器就加人分流,保证绝缘子不发生闪络。根据实际运行经验,在雷击跳闸较频繁的高压送电线路上选择性安装避雷器可达到很好的避雷效果。

目前在全国范围已使用一定数量的高压送电线路避雷器,运行反映较好,但由于装设避雷器投资较大,设计中我们只能根据特殊情况少量使用。

本文主要对安装线路避雷器、降低杆塔的接地电阻两方面进行分析:

安装线路避雷器。

运用高压送电线路避雷器。由于安装避雷器使得杆塔和导线电位差超过避雷器的动作电压时,避雷器就加人分流,保证绝缘子不发生闪络。我们在雷击跳闸较频繁的高压送电线路上选择性安装避雷器。

线路避雷器一般有两种:一种是无间隙型;避雷器与导线直接连接,它是电站型避雷器的延续,具有吸收冲击能量可靠,无放电时延、串联间隙在正常运行电压和操作电压下不动作,避雷器本体完全处于不带电状态,排除电气老化问题;串联间隙的下电极与上电极(线路导线)呈垂直布置,放电特性稳定且分散性小等优点;另一种是带串联问隙型,避雷器与导线通过空气间隙来连接,只有在雷电流作用时才承受工频电压的作用,具有可靠性高、运行寿命长等优点。一般常用的是带串联间隙型,由于其间隙的隔离作用,避雷器本体部分(装有电阻片的部分)基本上不承担系统运行电压,不必考虑长期运行电压下的老化问题,且本体部分的故障不会对线路的正常运行造成隐患。

线路避雷器防雷的基本原理:雷击杆塔时,一部分雷电流通过避雷线流到相临杆塔,另一部分雷电流经杆塔流人大地,杆塔接地电阻呈暂态电阻特性,一般用冲击接地电阻来表征。雷击杆塔时塔顶电位迅速提高,其电位值为

Ut=iRd+Ldi/dt (1)

式中,i一 雷电流;

Rd一 冲击接地电阻;

Ldi/dt―暂态分量。

当塔顶电位U.与导线上的感应电位U1的差值超过绝缘子串500%的放电电压时,将发生由塔顶至导线的闪络。即U1一U1>U50 ,如果考虑线路工频电压幅值Um的影响,则为Ut 一U1+u >U 因此,线路的耐雷水平与3个重要因素有关,即线路绝缘子的500%放电电压、雷电流强度和塔体的冲击接地电阻。一般来说,线路的50%放电电压是一定的,雷电流强度与地理位置和大气条件相关,不加装避雷器时,提高输电线路耐雷水平往往是采用降低塔体的接地电阻,在山区,降低接地电阻是非常困难的,这也是为什么输电线路屡遭雷击的原因。

加装线路避雷器以后,当输电线路遭受雷击时,雷电流的分流将发生变化,一部分雷电流从避雷线传人相临杆塔,一部分经塔体人地,当雷电流超过一定值后,避雷器动作加人分流。大部分的雷电流从避雷器流人导线,传播到相临杆塔。雷电流在流经避雷线和导线时,由于导线间的电磁感应作用,将分别在导线和避雷线上产生耦合分量。因为避雷器的分流远远大于从避雷线中分流的雷电流,这种分流的耦合作用将使导线电位提高,使导线和塔顶之间的电位差小于绝缘子串的闪络电压,绝缘子不会发生闪络,因此,线路避雷器具有很好的钳电位作用,这也是线路避雷器进行防雷的明显特点。但由于其费用较高,故综合考虑后未进行行推广运用。

2.降低杆塔的接地电阻。杆塔接地电阻增加主要有以下原因:

(1)接地体的腐蚀,特别是在山区酸性土壤中,或风化后土壤中,最容易发生电化学腐蚀和吸氧腐蚀,最容易发生腐蚀的部位是接地引下线与水平接地体的连接处,由腐蚀电位差不同引起的电化学腐蚀。有时会发生因腐蚀断裂而使杆塔“失地”的现象。还有就是接地体的埋深不够,或用碎石、砂子回填,土壤中含氧量高,使接地体容易发生吸氧腐蚀,由于腐蚀使接地体与周围土壤之间的接触电阻变大,甚至使接地体在焊接头处断裂,导致杆塔接地电阻变大,或失去接地。

(2)在山坡坡带由于雨水的冲刷使水土流失而使接地体外露失去与大地的接触。

(3)在施工时使用化学降阻剂,或性能不稳定的降阻剂,随着时间的推移降阻剂的降阻成分流失或失效后使接地电阻增大。

(4)外力破坏,杆塔接地引下线或接地体被盗或外力破坏。高压送电线路的接地电阻与耐雷水平成反比,根据各基杆塔的土壤电阻率的情况,尽可能地降低杆塔的接地电阻,这是提高高压送电线路耐雷水平的基础,是最经济、有效的手段。

针对某供电局部分线路接地电阻值长期以来偏大,降低了线路的耐雷水平。为确保线路安全运行,对不同的杆塔型式我们采用的φ8园钢进行了接地网统一没计、统一加工,避免了高山大岭上进行施工焊接造成工艺质量不合格等的可能,同时也减少了野外工作量,大大降低劳动强度,加快改造速度。通地改造使杆塔地网的接地电阻值大幅度降低,从而使线路的耐雷水平从理论上得到大大提高。

1.设计接地网改造型式。方案:利用绝缘摇表采用四极法进行土壤电阻率的测试,以及采用智能接地电阻测试仪,直测土. 壤电阻率。根据测试的土壤电阻率的结果进行比较再根据设计时所给予的接地装置的型式,确定最终的接地体的敷设方案。有架空地线路的线路杆塔的接地电阻

接地放射线

(1)土壤电阻率在10000欧・米及以上的杆塔:采用八根放射线不小于518米的φ8圆钢进行敷设并焊接。

(2)土壤电阻率在2300~3200欧・米的杆塔:采用八根放射线不小于518米的φ 8圆钢进行敷设并焊接。

(3)土壤电阻率在1500~2300欧・米的杆塔:采用八根放射线不小于358米的φ8圆钢进行敷设并焊接。

(4)土壤电阻率在1200~1500欧・米的杆塔:采用八根放射线不小于238米的φ 8圆钢进行敷设并焊接。

(5)土壤电阻率在750~1200欧・米的杆塔:采用八根放射线不小于198米的φ 8圆钢进行敷设并焊接。

(6)土壤电阻率在500~750欧・米的杆塔:采用八根放射线不小于138米的φ8圆钢进行敷设并焊接。

(7)土壤电阻率在250~500欧・米的杆塔:采用八根放射线不小于118米的φ8圆钢进行敷设并焊接。

(8)土壤电阻率在250欧・米及以下的杆塔)采用八根放射线不小于388米的φ 8圆钢进行敷设并焊接。

2.杆塔接地装置埋深:在耕地,一般采用水平敷设的接地装置,接地体埋深不得小于0.8米;在非耕地,接地体埋深不得小于0.6米。在石山地区,接地体埋深不得小于0.3米。

3.接地电阻值不能满足要求时,可适当延伸接地体射线,直至电阻值满足要求为止,个别山区,如岩石地区,当射线已达8根80米以上者,可不再延长。

4.接地体的连接:采用搭接方式,两接地体搭接长度不得小于圆钢直径的6倍。

5.防腐:焊接部位必须处理干净再做防腐处理。

6.为了减少相邻接地体的屏蔽作用,水平接地体之间的接近距离不得小于5米。

三、采取的措施

1.对线路中测出的接地电阻不合格的杆塔的接地电阻进行重新测试;并测试土壤电阻率。

2.对查出的接地电阻不合格的杆塔接地放射线进行开挖检查,重新对本杆塔的敷设接地线,并进行焊接。

3.对检查中发现已烂断或无接地引下线的杆塔接地装置进行焊接,并对接地电阻重新测试,不符合规定的重新进行敷设。

4.对被浇灌在保护帽内的接地引下线,采取的方式可为将引下线从保护帽内敲出,再重新浇灌保护帽或将引下线锯断重

新进行焊接。

5.对重新敷设的接地电阻不合格的杆塔,再次使用降阻剂进行改造。

篇3

关键字:送电线路;防雷;接地措施

中图分类号: TU856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引言

当前我国的送电线路主要依靠杆塔顶端的架空地线作为防雷击的主要措施。这种避雷措施的运行以及维护主要是对杆塔接地电阻进行日常的检测及改造工作,因为防雷措施的单一性,往往无法满足送电线路防雷的要求。然而,若采用安装耦合地线、增强线路绝缘水平的防雷措施又会受到条件的局限性而无法形成有效的实施方案,例如增加绝缘子片数或改用大爬距的合成绝缘子等方式来提高线路的绝缘性能,这些方式虽然对防雷击杆塔顶部反击过电压的效果较好,但对于防止绕击的效果就不是很明显,同时增加绝缘子片数又会受限于杆塔顶部的绝缘间隙和导线对的地安全距离等因素,所以,这种方式对绝缘性能的增强作用也是十分有限的。

对于山区以及丘陵地带,安装耦合地线原理上一般比较合适,这样就能够对导线进行有效的屏障保护,也就是说有效的减少了暴露的导线弧段。但这种方式对交通地形等条件的要求比较高,杆塔强度、交叉跨越以及交通情况等等都会对耦合地线产生巨大的影响,因此,对于旧线路等就很难利用这种方式进行防雷。

因此,找到如何能够既不受条件的约束又能够有效的防止雷击的办法就显得意义重大。

2.高压送电线路防雷

2.1 雷击原因

送电线路遭受雷击主要由以下四个因素所引起的:线路绝缘子的放电电压、是否架设高空地线、雷电的电流大小、塔杆的接地电阻。

2.1.1高压送电线路绕击成因分析

根据高压送电线路的日常实践经验以及模拟实验和实测资料,可以证明雷电绕击率与避雷线的对边导线保护角、杆塔的高度以及送电线路的走径及其相应的地质状况都有很大的关系。山区里的送电线路的绕击率一般为平地中的绕击率的3倍左右。山区送电线路无法回避的要遇到大跨越、大高差等情况,这也是线路中耐雷击水平最差的环节。在一些雷电气象比较活跃的地区,这一地区中的某一区段的线路会比其他的线路更加容易受到雷击。

2.1.2高压送电线路反击成因分析。

雷击到杆塔的顶部或者避雷线时,电流将流经杆塔本体和接地体,这样就会使杆塔的电位迅速升高,与此同时在相导线上还会产生感应过电压。如若这两种所合成的电位差超过了绝缘闪络的电压值,导线和杆塔之间则会产生闪络现象,这种闪络称之为反击闪络。

2.2 高压送电线路防雷措施

2.2.1加强高压送电线路的绝缘水平

高压送电线路的绝缘性能与抵抗雷击水平成正比关系,要加大力度对零值绝缘子的检测,确保高压送电线路要有充分的绝缘强度,这样才能整体的提高送电线路抵抗雷击的水平。

2.2.2降低杆塔的接地电阻

高压送电线路的接地电阻与抵抗雷击的水平成反比关系,依据每个杆塔的土壤电阻率的实际情况,要最大限度的降低杆塔的接地电阻,这不仅是提高线路抵抗雷击水平的基石,也是最经济有效、最为实用的方法。

2.2.3适当运用高压送电线路避雷器

当杆塔与导线的电位差超出了避雷针的动作电压时,避雷针就分流出一部分电流,这样就确保了绝缘子不会发生闪络。根据实践经验可以发现,在因雷击而频繁跳闸的线路上有选择性的合理加装避雷器可以收到良好的避雷效果。但由于避雷器的成本较高,因此只能在特定的情况下进行合理的使用。

2.2.4依据规定进行设计

依照规程所规定,在雷电气象比较活跃的地区或者经常发生雷击事故的地区,可以合理的增设耦合地线。因为耦合地线可以增加避雷线和导线间的耦合系数,而且可以分流杆塔上的电流,进而可以提高高压送电线路的抵抗雷击的水平。

2.3 防雷措施的探讨与分析

2.3.1安装线路避雷器

如前所述,由于避雷器的分流作用可以避免绝缘子发生闪络,因此,可以在设计时有选择的合理的安装避雷器。线路的避雷器一般有两类:一类是无间隙型的,即避雷器直接与导线相连,是电站型避雷器的一种延续,具有无放电时延、确保串联间隙在正常运行和操作的条件下不会动作、避雷器保持适中的不带电状态等诸多优点。而且串联间隙的上下电极是以垂直的形式进行的布置,放电的特性十分的稳定,并且其分散性极低。另一种则是带串联间隙型,即避雷器是通过空气与导线相连接,当有电流的条件下才会承担工频电压的作用,具有可靠性高,使用寿命长的优势。通常情况下应用最多的是带串联间隙型,因其间隙有着隔离效果,使得避雷器的本体基本上不会承受正常运行下的电压,这样就没有必要去考虑长时间运行时的老化问题,最重要的是本体的故障不会影响整个线路的正常运行。

当雷击到杆塔时,部分电流会通过避雷线而流向其他杆塔,余下的部分电流则会通过杆塔本体流向大地,杆塔的接地电阻这时呈现暂态特性,可以用冲击接地电阻表示。当安装避雷器后,电流的分流状况会发生一些变化,部分电流通过避雷线向临近的杆塔进行分流,部分则仍然流入大地;当电流超过一定的限度时,避雷器的动作也会参与分流,这时大部分的电流会通过避雷线而流经导线进而临近杆塔。避雷线和导线中的电流,由于会发生电磁感应,就会在在导线和避雷线上作用出耦合分量。由于避雷器的分流作用要大大超过避雷线的分流作用,因此,这种分流的耦合作用就会使导线电位升高,进而会使得导线和塔顶之间的电位差不超过绝缘子串的闪络电压,绝缘子串就不会发生闪络现象。由此可见,避雷器起到了很好的钳电位作用,这就是避雷器防雷措施的主要原理。

2.3.2降低杆塔的接地电阻

(1)垂直接地体法。沿着接地装置的射线方向,每间隔10m安设一段长度0.6m的采用放热焊接的垂直接地体,且要要牢固的焊接在接地射线上。

(2)集中接地法。沿着杆塔的四周挖宽为60cm的沟道,在沟道内间隔3m增设一个1.2m的镀铜棒,再把所有的铜棒用Ф10的镀铜钢绞线进行连接,最后与铁塔的接地引线相连。

(3)新型接地材料。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各种新型的材料也层出不穷,在实际的工程实践中也普遍的进行了应用。采用镀锌角钢作为垂直接地体、镀锌圆钢作为水平接地体,这种传统的节点方式有着很大的弊端,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由于焊接部位的材质易损会导致整个地网受到腐蚀、耗材量大、施工作业的难度高、后期的养护工作量大。

3.结论

综上所述,在设计的过程中,要综合考虑送电线路经过的地区的气象条件、地质情况以及土壤电阻率的高低等,同时还要充分利用自身送电线路运营的实践经验及方式方法,通过合理的选取防雷设计方案,提高送电线路抵抗雷击的水平,防止和减少雷击事故的发生。同时,雷电活动是一个不好预测的复杂的现象,这就要求电力系统各部门与相关单位要加强协作,将雷电灾害带来的损失降低到最大限度。

参考文献

[1]方世清.自动发电控制机组在电网一次调频中的应用研究[J].中国电力,2003,6.

[2] 段南等.大型火电机组一次调频功能投人的研究[J].华北电力技术,2003,10.

[3]关根志.高电压工程基础[M].北京:中国电力出版社,2003,7.

[4]王洪利.输电线路防雷计算进展[J].吉林电力,2001,4.

[5]李长友.输电线路架空地线融冰法[J].中国电力,2005,8.

[6]张志林,马文霞.超/特高压输电线路雷电绕击防护性能研究[J].中国电机工程学报,2005,10.

篇4

送电线路是电力系统的大动脉,它将巨大的电能输送到四面八方,是连接各个变电站、各重要用户的纽带。送电线路的安全运行,直接影响到了电网的稳定和向用户的可靠供电。本文通过分析高压送电线路防雷现状,分析了雷击送电线路跳闸的原因,在进行线路防雷工作时,提出一些合理的防雷措施,以提高送电线路耐雷水平。

Abstract

Power system transmission lines is the main artery, it huge power transmission to all directions, is connected to each substation, all major users of the link. The safe operation of transmission lines, a direct impact on grid stability and a reliable power supply to the user. This paper analyzes the status of high-voltage power transmission line lightning, lightning, power transmission line analysis of the reasons for the trip, during the line lightning protection work, the mine made some reasonable measures to improve the level of mine-resistant power transmission line.

关键字:送电线路 雷击跳闸 防雷措施

Keyword: Power transmission line Lightning trip Lightning Protection

1、概述

架空送电线路是电力网及电力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由于它暴露在自然之中,故极易受到外界的影响和损害,其中最主要的一个方面是雷击。架空送电线路所经之处大都为旷野或丘陵、高山,送电线路长,遭遇雷击的机率较大。电网中的事故以送电线路的故障占大部分,送电线路的故障又以雷击跳闸占的比重较大,尤其是在山区的送电线路中,线路故障基本上是由于雷击跳闸引起的,据运行记录,架空输送电线路的供电故障一半是雷电引起的,所以防止雷击跳闸可大大降低输电线路的故障,进而降低电网中事故的发生频率。

2、送电线路防雷的必要性

2.1 送电线路防雷现状

我省属于雷电灾害的重灾区,年平均雷暴日数为87.6天,部分地区年雷暴日数高达127天。雷电发生时,除了巨大的机械力作用外,雷电产生的高温、高压、高频电磁脉冲往往成为灾害源,引发火灾、爆炸、建筑物损毁、信息系统瘫痪等次生灾害,给国家利益和人民生命财产造成严重损失。

目前输电线路本身的防雷措施主要依靠架设在杆塔顶端的架空地线,其运行维护工作中主要是对杆塔接地电阻的检测及改造。由于其防雷措施的单一性,无法达到防雷要求。而推行的安装耦合地线、增强线路绝缘水平的防雷措施,受到一定的条件限制而无法得到有效实施。因此研究不受条件限制的线路防雷措施就显得十分重要。

2.2 雷击送电线路跳闸原因

高压送电线路遭受雷击的事故主要与四个因素有关:线路绝缘子的50%放电电压;有无架空地线;雷电流强度;杆塔的接地电阻。高压送电线路各种防雷措施都有其针对性,因此,我们选择防雷措施首先要明确高压送电线路遭雷击跳闸原因。

上图是雷击送电线路的物理过程

高压送电线路绕击成因分析。根据高压送电线路的运行经验、现场实测和模拟试验均证明,雷电绕击率与避雷线对边导线的保护角、杆塔高度以及高压送电线路经过的地形、地貌和地质条件有关。

山区高压送电线路的绕击率约为平地高压送电线路的3倍。山区送电线路不可避免会出现大跨越、大高差档距,这是线路耐雷水平的薄弱环节;一些地区雷电活动相对强烈,使送电线路更容易遭受雷击。

高压送电线路反击成因分析。雷击杆、塔顶部或避雷线时,雷电电流流过塔体和接地体,使杆塔电位升高,同时在相导线上产生感应过电压。如果升高塔体电位和相导线感应过电压合成的电位差超过高压送电线路绝缘闪络电压值,导线与杆塔之间就会发生闪络,这种闪络就是反击闪络。

理论分析可以得出,降低杆塔接地电阻、提高耦合系数、减小分流系数、加强高压送电线路绝缘都可以提高高压送电线路的耐雷水平。在实际实施中,我们着重考虑降低杆塔接地电阻和提高耦合系数的方法作为提高线路耐雷水平的主要手段。

3、送电线路防雷措施分析

架空输电线路雷害事故的形成通常要经历这样四个阶段:输电线路受到雷电过电压的作用:输电线路发生闪络;输电线路从冲击闪络转变为稳定的工频电压;线路跳闸,供电中断。针对雷害事故形成的四个阶段,现代输电线路在采取防雷保护措施时,要做到“四道防线”,即:防直击,就是使输电线路不受直击雷。防闪络,就是使输电线路受雷后绝缘不发生闪络。防建弧,就是使输电线路发生闪络后不建立稳定的工频电弧。防停电,就是使输电线路建立工频电弧后不中断电力供应。

3.1 架设避雷线

架设避雷线是输电线路防雷保护的最基本和最有效的措施。避雷线的主要作用是防止雷直击导线,同时还具有以下作用:分流作用,以减小流经杆塔的雷电流,从而降低塔顶电位;通过对导线的藕合作用可以减小线路绝缘子的电压;对导线的屏蔽作用还可以降低导线上的感应过电压。

通常来说,线路电压愈高,采用避雷线的效果愈好,而且避雷线在线路造价中所占的比重也愈低(一般不超过线路的总造价的10%)。因此规程规定,220kV及以上电压等级的输电线路应全线架设避雷线,110kV线路一般也应全线架设避雷线。

为了提高避雷线对导线的屏蔽效果,保证雷电不致绕过避雷线而直接命中导线,应当减小绕击率。避雷线对边导线的保护角应做得小一些,一般采用20°~30°。220kV及330kV双避雷线线路应做到200左右,500kV及以上的超高压、特高压线路都架设双避雷线,保护角在15°及以下。

3.2 安装线路避雷器

运用高压送电线路避雷器。由于安装避雷器使得杆塔和导线电位差超过避雷器的动作电压时,避雷器就加入分流,保证绝缘子不发生闪络。我们在雷击跳闸较频繁的高压送电线路上选择性安装避雷器。

线路避雷器一般有两种:一种是无间隙型;避雷器与导线直接连接,它是电站型避雷器的延续,具有吸收冲击能量可靠,无放电时延、串联间隙在正常运行电压和操作电压下不动作,避雷器本体完全处于不带电状态,排除电气老化问题;串联间隙的下电极与上电极(线路导线)呈垂直布置,放电特性稳定且分散性小等优点;另一种是带串联间隙型,避雷器与导线通过空气间隙来连接,只有在雷电流作用时才承受工频电压的作用,具有可靠性高、运行寿命长等优点。一般常用的是带串联间隙型,由于其间隙的隔离作用,避雷器本体部分基本上不承担系统运行电压,不必考虑长期运行电压下的老化问题,且本体部分的故障不会对线路的正常运行造成隐患。

3.3 降低杆塔接地电阻

避雷线与塔脚电阻相配合,在雷击时能够起到大幅度降压的作用,故而对110KV以上的混凝土杆或铁塔线路,是一种最有效的防护措施。

(1)利用接地电阻降阻剂

在接地极周围敷设了降阻剂后,可以起到增大接地极外形尺寸,降低与周围大地介质之间的接触电阻的作用,因而能在一定程度上降低接地极的接地电阻。降阻剂用于小面积的集中接地、小型接地网时,其降阻效果较为显著。降阻剂是由几种物质配制而成的化学降阻剂,是具有导电性能良好的强电解质和水分。这是目前采用的一种较新和积极推广普及的方法。(2)采用爆破接地技术

爆破接地技术是近年发展起来的降低接地装置接地电阻的新技术,通过爆破制裂,再用压力机将低电阻率材料压入爆破裂隙中,从而起到改善很大范围的土壤导电性能的目的,相当于大范围的土壤改性。

(3)采用多支外引式接地装置

如接地装置附近有导电良好及不冻的河流湖泊,可采用此法。但在设计、安装时,必须考虑到连接接地极干线自身电阻所带来的影响,因此,外引式接地极长度不宜超过l00m。

(4)采取伸长水平接地体

结合工程实际运用,经过分析,结果表明,当水平接地体长度增大时,电感的影响随之增大,从而使冲击系数增大,当接地体达到一定长度后,再增加其长度,冲击接地电阻也不再下降。

参考文献:

[1] 黄庆祥.中压架空绝缘线路雷击断线浅析.农村电气化,2005,(2):20

[2] 赵志大.浙江大学.高电压技术,中国电力出版社

篇5

关键词:语言;诵读;积累

中图分类号:G622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2-7661(2015)22-224-01

1、经典诵读能提高儿童的识字能力

经典诵读能有效补充现行中小学语文教材教学内容。根据义务教育阶段语文新课程标准的要求,1~6年级应学会2500个生字,认识3000个生字。把经典诗文中的精华部分移植到学校教学中,为完成小学语文阅读教学、识字教学等目标开辟了一条捷径。

2、经典诵读能提高儿童的智力

通过“经典诵读”,提高了他们的记忆力、语言表达能力,同时也提高了他们的注意力和思维能力,这使他们在学校的学习很轻松。“经典诵读”对学生在记忆力、语言能力、注意力和思维能力等方面的提高会在语文教学中逐步体现出来。

3、经典诵读能陶冶学生的情操

通过将传统诗词、经典哲学与语文课堂教学紧密结合,在教改中实现课程整合,优化课堂教学,中小学语文教学将逐步成为推广经典诵读的主阵地。这一举措,有利于推动素质教育的进程,使学生在学习中不仅使语言表达,协调沟通的能力得以提升,独立思考和自主创新的精神也得到培养,从长远看,让学生陶冶性情,涤荡心胸正是中华经典的精髓所在。

4、经典诵读能提高学生写日记的能力

“多读胸中藏汇,勤写笔下生花”,坚持写日记是积累材料的最好方式,也是练笔的最佳途径。由于日记的内容很广,可写听到的、可写看到的、也可写想到的。总之,自己的喜怒哀乐都可无拘无束地表现出来。

那么如何指导学生进行经典诵读?

1、熟读背诵 加强语言积累

长期以来,我们的语文教学,注重的是对篇章结构的分析、语法知识的传授、基础知识的灌输,造成学生普遍语言积累不足、文化底蕴单薄。通过熟读和背诵不仅可以强化语言,还可以帮助学生大量积累语言。因此,教师在教学中要解放思想,更新教学理念,应减少一些对课文的分析讲解,以引导学生多读书为主旨,多背诵教材中的优秀范文,使学生读书的意识增强,对语言的积累加大,由少而多,聚沙成塔,为培育文化底蕴打下坚实的基础。语文教学实践也证明,大量阅读和积极背诵能丰富学生的语言积累,不断积淀。

2、大量阅读 丰富语言积累

小学阶段正是培养小学生阅读兴趣的关键时期,大量阅读是学生丰富语言积累的有效途径。作为语文教师,更应该树立新的阅读教学观:阅读是为了帮助学生增加文学修养,提高文学素养,在阅读与写作的实践中学会学习。因此,教师要指导学生将课内阅读积累与课外阅读积累有机地结合起来,实现课内阅读积累向课外阅读积累的有效迁移,使阅读积累能够不断延伸、逐步增量,进而实现学生文化底蕴、语文素养的提升。

3、品读经典升华语言积累

“腹有诗书气自华”,一个人读书多了就会有学问,有一种非凡的气度,这也是说要有丰厚的语言积累。大量阅读保证了学生阅读的量,为积累丰富的语言打下良好的基础。在此基础上,教师还要引导学生积累一些经典语言,尤其是积累那些经过时间证明了的优秀典范的言语作品。我们要让那些凝聚着智慧、映射着丰富情感、蕴涵着优美意境的经典陶冶学生的情趣,培养文化底蕴,使他们成为有良好修养的人。此外,还有很多方法,比如:

(1)对照座谈:每周开展一次经典讨论会。以班为单位,组织学生对照经典要求,反思自身言行。亦可组织学生把学用经典给自己和家人带来的变化写出来,在讨论会上交流。

篇6

1标签推送

标签是App运营人员对自己用户的划分。比如:有些用户喜欢看时事政治报道,有些用户喜欢看娱乐头条,还有一些用户只是通过你的视频客户端来追某电视剧。对这些人群按照标签分类后进行推送,很轻松就能达到非常好的效果。

比如告诉喜欢看《虎妈猫爸》电视剧的用户,今天晚上大结局,那么此次推送到用户手机上的消息是有效的,用户会因为消息是他们想要的内容而高兴地点击通知并打开App。

2帐号体系推送(alias推送)

每个App都会或多或少的引导用户去创建账户。账户体系越完善,App对自己当前用户就越了解。这样推送起来也会更加精准,不至于产生骚扰。

比如,《侏罗纪世界》电影的热播,会引起不少男生对侏罗纪三部曲的怀念,这种情况下可以通过帐号体系选择20–28年龄段的用户进行推送消息,告知侏罗纪三部曲合集可观看,相信这部分筛选出来的用户的活跃度一定会有大大的提升。

3多维度推送

第三方推送平台往往都会有一些自带维度,来协助App运营人员进行推送。像友盟推送,基于多年来友盟统计对App数据的积累,提供了如下维度:

①应用版本②分发渠道③地理位置(目前通过IP定位,支持精确到省和直辖市)④用户活跃度(X天不活跃、X天活跃)⑤机型(包含热门机型与全部机型)⑥性别(男女)⑦消费力、购买力⑧群组(高富帅、女汉子、穷屌丝等等)

不同的维度可进行组合,取交集或者并集来推送,效果会更佳。下图是友盟推送后台的一个截图:

4对沉默用户的推送

沉默用户是每个App都很头疼的一部分用户,这些用户下载后玩了一段时间后可能再也没有开启过App,如果没有一个有效的提醒,会有潜在的流失风险。根据这一刚需,友盟推送可以对任意沉默天数的用户进行推送,从而唤醒他们,且这样的推送还不会对活跃用户造成骚扰。

如下图所示:

5升级版本的推送

视频类App整个用户群体中,零碎版本很多。通过版本的推送,告知用户有新版本更新,便可以让更多的用户主动去升级到最新版本,从而让用户享受更好的体验。

视频类App推送技巧

1消息标题:简单而又直观的标题是吸引用户的硬性条件

推送通知最好保持在110个字符之内,大概4行文本,并要保证将最重要的细节内容写在前面。保证消息足够简单,让用户能够轻松理解内容。较长的通知内容有可能不能有效传达信息并且会导致用户难以集中精神。适当的时候可以发挥一下娱乐精神,来引导用户。如下图:

澎湃新闻这条推送简洁,信息传递准确,并能引起用户的好奇。这样的推送保证推送不会骚扰到用户,还会引起一定比例的用户点击消息、进而打开App。

而如下的某新闻客户端推送的消息便显得臃肿,用户需要花时间去理解这条消息。运营人员想法挺好,想短时间内把娱乐消息发给用户,可过多的点反而会让用户阅读起来不够顺畅。

2消息打开的后续动作

消息推送不仅可以引导用户打开应用,我们还可以查看用户打开消息后的行为轨迹,便于了解用户习惯性使用的功能版块。友盟推送跟统计自定义事件打通后便可以较好地解决此问题,通过消息推送的后台可查看比较清晰的轨迹。

App运营人员还可以通过消息推送来引导用户关注新功能模块,从而有效提高App内各模块的使用率。如图:

3消息推送维度的使用

分地域推送。某些地域性新闻,如果不足以让全国各地的人观看的时候,还是选择地域性推送比较好,这样可像“墨迹天气”一样,用户收到的信息一直是与当地的天气有关,而视频类应用分地域推送的话,用户收到的也是当地发生的事情。

分渠道推送。分渠道推送可检测渠道用户质量以及该渠道用户的活跃度。假如某渠道下的沉默用户过多,那可增加推送次数。

单播。这个主要是针对反馈过BUG的用户或者某活动中奖用户,一对一的推送沟通。友盟的消息推送也与自有产品用户反馈打通,这样的话会让App推送能力更加强大,基于强大的友盟推送底层还可以通过单播将推送变成IM。

组播。这个就是主要把用户分类推送。选择不同的用户标签,精准到具体人群进行推送。往往App都会有自己的账号系统,可以把自己的账号体系导入友盟推送系统,进一步细分用户画像。通过账号体系推送亦可达相对应的效果。

4定时发送

根据友盟统计来看用户活跃时间段,在用户比较活跃的时候定时推送,这样用户接受度更高。

比如,从友盟统计后台来观察,每天用户的活跃高点集中在下午1点–2点和晚上的19–20点,那么可以选择这两个时间段来发送消息。

而其他的时间,便可以选择拉起沉默用户。

5过期时间设置

视频类应用,在推送具有时效性的热点新闻时,消息过期时间可以设置的短一些,以避免过了新闻时效性后打开App的用户再收到过时消息。假如对时效性要求不是很高的娱乐新闻,可设置长一点的过期时间。正常我们建议设置消息推送为1天内有效,这样可以避免用户在第二天登陆的时候还收到前一天的消息。

篇7

关键词:引水隧洞;岩石质量Q系统分类方法;支护

Abstract: Vietnam loose state 4 hydropower station diversion tunnel length of 3.2 km, design and excavation hole diameter 8 m, in the process of tunnel excavation, the rock quality Q system classification method supplied a technical guarantee for the timely and effective support in the excavation face, support type determined by Q value at the same time, the optimization design of engineering, not only speed up the construction progress, but save support quantity of about 7 million yuan, has obtained the good economic benefits.

Key words: water diversion tunnel; Rock quality Q system classification methods; The supporting

中图分类号:[TM62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2095-2104(2013)

1.工程概况

越南南松邦4水电站地处越南与老挝的边界,建在Vu Gia河的支流Bung河上,项目所在地距离越南中部港口城市岘港市西南方约96km。该项目主要为国家电网提供能源,装机容量156MW,年发电量5.9亿kw.h。项目主要建筑物有:导流箱涵、碾压混凝土坝、坝顶溢洪道、进水口、引水隧洞、调压井、发电厂房、开关站和尾水渠。

引水隧洞布置在大坝右岸,引水隧道埋藏深度为25~425m,全长3225.59m,隧洞断面为圆形,主洞段的开挖洞径为φ8.1~φ8.2m。引水隧洞共布置有2个施工支洞,分别在0+895.62m桩号和2+919.74m桩号和主洞相连通,支洞洞身段断面为4.5×6m的城门洞形。隧洞内岩石岩性主要为颗粒形砂岩及紫褐色的粉砂岩。

2.开挖与支护施工之间的矛盾

由于本工程合同为FIDIC条款合同,工程师在隧洞工程施工中对环境安全要求都很高。在隧洞开挖过程中,如何对岩石状况进行准确描述,然后根据实际地质情况,对开挖面采用及时有效支护,防止围岩因卸载而产生位移变形及坍塌,保证开挖施工质量与施工安全,是现场工程师最关心的一个问题;而承包商则更关心进度与安全。因为,一方面,支护施工必然要占用开挖施工时间,影响开挖的进度;另一方面,及时有效的支护可以保证开挖施工的安全,促使开挖施工顺利进行。两者是一个矛盾统一体。如何来把握这个度,我们想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是保证支护的及时性。监理工程师要求开挖一个循环,支护一个循环,支护必须紧跟开挖掌子面。我们认为围岩自身具有一定的自承能力,也就是说支护可以滞后开挖作业面一定的距离,但这个滞后距离得有个标准,即基于隧洞开挖出露的岩石的现实状况而定;二是保证支护的有效性。采用何种支护方式为有效方式。我们是沿用原设计的系统锚杆支护加随机锚杆的支护方式,还是采用更符合实际地质条件的支护方式。为了杜绝现场意见的分岐,承包商与监理一起商定,按岩石质量Q系统分类法对围岩进行细致分析判别,然后根据Q值,确定相应的支护方式。

3.岩石质量Q系统分类法原理及对应的支护方式

3.1岩石质量Q系统分类法原理

岩石质量Q系统分类法是1974年挪威的巴顿(Nick Barton)等人通过工程实例,建立起来的一种综合考虑岩体完整性、节理特性、地下水、地应力等多因素影响的岩石质量分类方法,后经两次修正,现在国际国内工程广泛应用。

Q值的计算公式为:,式中第一个比式粗略反映岩石的完整程度; 第二个比式反映嵌合岩块的抗剪强度;第三个比式反映围岩的主动应力.

式中RQD-Deer岩石质量指标,其为不小于10cm的岩芯柱总长度与钻进总长度之比的百分数,其中RQD不取0,最小值取10。

Jn-节理组数,见表1,

注:隧洞交叉口取3×Jn , 隧洞进口取2×Jn .

Jr-节理面粗糙度系数见表2,

注:表中取值适用于中、小规模的节理,如果节理间的平均间距大于3m,则Jr增加1,平直、光滑且具有线性的节时,如果线理方向合达,Jr可取0.5,Jr适于描述最脆弱节理或不连续介质。

Ja-节理蚀变系数见表3,

注:Ja的取值不能笼统地把该地段节理蚀变程序最差的数值作为代表,而应以最不利洞室稳定的节理组蚀变系数作为代表。

Jw-节理含水折减系数 见表4

注:没有排水措施,应适当增大Jw的取值。

SRF-地应力影响折减系数见表5,

注:1)当剪切区不在交叉口处,SRF应减小25%~50%;2)顶部覆盖层小于跨度,SRF应取5;3)一般用开挖影响范围描述 开挖时岩体的影响,这一影响范围为0~5,5~25,25~250,>250m时,对应的SRF值分别为5,2.5,1.0,0.5,可以参照此值,与Jw的取值相对照,以描述有效应力对Q值的影响.

表1岩石裂隙组数系数Jn

表2岩石裂隙粗糙度系数Jr

表3 岩石裂隙粗糙度系数Ja

表4节理含水折减系数Jw

表5 地应力影响折减系数SRF

3.2对应的支护参数及方式确定

此分类法根据针对不同的支护比、跨度或高度及计算的Q值,通过查图表确定对应支护类型及参数。详见下图:

根据上表,我们采用了简化措施,按Q值的范围即大于4、1~4、0.2~1、0.02~0.2、小于0.02五种情况,分为5个支护类型段,并将表中的钢纤维喷混凝为挂网喷混凝土,同时约定支护滞后开挖面的长度的基本原则,最后根据洞内监测点的位移变形情况,判别支护是否及时有效。支护类型及参数见下表

Q值法对应的支护类型及参数表

其特点有:1)将岩石分类与支护相结合,充分考虑了围岩的自承能力;2)综合岩体完整性、节理的粗糙程度与蚀变程度、地下水、地应力等多因素影响;3)其对岩石支护的推荐是细致的。

4.施工程序及方法

在全面充分掌握设计阶段的地质勘测资料后,使用Q值法进行岩石质量评价分类及支护施工,将按如下施工程序及方法进行。

4.1施工程序

1)在隧洞一个开挖循环完成后,就进行断面测量;

2)与此同时,地质工程师根据开挖出露的围岩情况进行地质素描,再将地质素描叠放在测量图上,完成Q值的计算及地质素描图;

3)然后根据计算的Q值,对应约定的支护类型、参数及滞后开挖的长度来进行支护施工工作;

4)布置监测点。为量测开挖后的隧洞顶拱下沉位移及围岩周边收敛变形,在开挖断面埋设钢筋测标,按监测规范的检测频率进行监测。

5)根据监测结果可以判定支护是否及时有效,是否需要调整支护类型及参数设计。

4.2施工方法

1)准备工作

技术准备:在全面充分掌握设计阶段的地质勘测资料后,可以根据地质资料对隧洞支护类型进行预估,根据预估支护类型,作好材料准备,尤其是钢拱架,制作周期长,可提前准备3~5个备用。

施工准备:施工的风水电等临时设施、支护需用的锚杆钻孔、注浆、喷混凝土施工等设备及人力资源准备,要组织到位。

2)在开挖爆破后的通风排烟、排险、出渣等工作完成后,组织测量人员及地质工程师进入洞内进行测量及地质素描。

3)完成地质素描图后,提出建议支护类型,报监理工程师批复。其中地质素描图应包含的信息有:完成地质素描的时间、所描述的位置(桩号)、有附图的地质情况描述、Q值计算表、岩石质量评价、支护类型的建议、支护时效的建议,详见隧洞地质素描图。

4)按支护类型图组织施工。支护使用简易台架,支护程序:钻孔(手风钻)锚杆安装及注浆(如需要)挂网(如需要)喷砼(湿喷机喷砼,搅拌车运输)。

隧洞地质素描图

5)按要求布置监测点,各测点的布置方法、检测频率分别见下表。

测点布置表

5.施工效果

原设计方案在整个隧洞采用系统锚杆支护,锚杆L=3.9m,a=1.5m×1.5m,同时根据地质情况不同采用5cm或10cm M300的喷混凝土施工;在隧洞进出口、交叉口段及局部地质较差采用了钢拱架支护。这种方案没有对开挖后围岩的实际地质情况进行细致分类与仔细分析,支护类型没有很好地考虑实际地质情况,存在一定的缺陷。

通过采用Q值法对围岩的细致分类,采用有针对性的支护类型,优化了隧洞的支护施工方案,总计节约各类锚杆12万余米,喷混凝土2万余平米,钢拱架100余吨,共计节约金额700余万元;同时也加快了开挖的施工进度,采用钻爆法施工,曾创下单工作面200米的进度纪录,同时整个隧洞施工没有因支护不及时或支护效果达不到要求而引发安全事故。整个开挖支护过程真正做到了快速、高效、安全,此方法值得借鉴与推广。

参考文献

1.《水利水电工程施工手册》编委会《水利水电工程施工手册》 第2卷-土石方工程2002年12月

2.康小兵、许模、陈旭 《岩体质量Q系统分类法及其应用》《中国地质灾害与防治学报》2008年第04期

3.贺里尧 《一般性坝基岩体力学参数取值研究路线探讨》 2009年

篇8

“屈原”我崇拜你。你一生竟作了这么多令人赞叹的文章,你的忠心令我敬佩。我想穿到你的时代,看看你为什么会投汩罗江自尽。

终于有一天,我们村里出现一个大黑洞。把我吸了进去,当时我被吓晕了。等醒来的时候,我看见一大堆人在看着我。我问了一个人“这里是哪里?”他说这里是楚国,这位是我们的屈原大夫。说了一会话,人们就散了。我心里想这不是上天给我的机会吗?于是我开始跟踪“屈原”。发现他为人正直,头脑非常聪明。突然有一天,皇上让他编写国家法令。可他还没写完,就有许多人嫉妒他。有一天一名大夫觉得皇上太重用屈原了,于是就去抢屈原编写的法令,屈原不给。他就去楚王那里告状说:“皇上,您不是让屈原编写法令吗?今天我走过屈原门前,听见屈原在屋里说这世上再也没有人能写出这么明智的法令了。”楚王听完后,大怒,决定以后不再相信屈原了。从此以后,楚王对他的态度越来越冷漠了。事后屈原听到此事,很伤心。因此写出了《橘颂》,最后因小人陷害依次写出了《受诬》《招魂》《被囚》《雷电颂》四篇文章。被小人诬陷逐出国以后,还怀着一颗爱国之心。在秦国攻打楚国的时候,他也无力回天。他披头散发来到汩罗江边,有一个渔翁看见他的样子。问他:“你怎么了?”他说“这个世上就我一个干净的人。”渔翁说“那你为什么不跟着同流合污呢?”他说“这样活着有什么意思?”说完后他就投江自尽。之后,人们为了不让他的尸体被鱼吃掉。每年5月2日都往汩罗江里丢粽子喂鱼,从此有了端午节。

屈原的精神是纯洁的,他有一颗效忠的心。生是一个天才,死了是个鬼才,被人悼念。

初二:周川

篇9

一、要“让”出课堂,激发学生的主动意识

学生是学习的主人,要让其发挥主体意识,积极主动地参与学习。在实施新课程标准的过程中,语文教学的重点逐渐倾向于体现学生的主体性,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注重自主学习意识的提高和自主学习情境的创设;还要根据学生的性格差异,激励学生选择正确、有效并适合自己的学习方法。在制定教学目标时,教师要设计符合学生的评价手段,安排有效的学习时间,促使学生养成良好的自主学习习惯。例如:在教授《雷电颂》这一课时,以读、演、写结合组织教学活动,激发学生品读带有抒情意味的语句,理解具有深刻内涵的段落,让学生在朗读中理解文章的思想感情。在朗读课文时,要引导学生注意移情,观海则情溢于海,看山则情满于山,要将屈原的愤怒挪移到自己身上,像一个话剧演员,变身于屈原,与屈原同呼吸共命运,把屈原的愤怒,声情并茂地表达出来。教师还可以抛砖引玉,自己先朗诵一遍,用铿锵有力的语气感染学生,把屈原受侮辱时的感情表达出来,将蹂躏诗人自尊、灵魂的愤怒彻底喷薄出来。

二、要“让”出课堂,培养学生的主动意识

长期以来,老师对学生存在“不放心、不放手、不放权”的问题,担心学生摔倒,在学习上走弯路,浪费宝贵的课堂时间,不是耐心培养、挖掘潜能,而是越俎代庖、强硬灌输,有的老师更担心学生会放任自流。因此,教师要结合具体的教学实践,组织、引导学生,扶放有度,成为学生学习的引导者和促进者。并且在教学设计上,要能促进师生双方产生高效互动。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还要尽可能地把课堂时间“让”给学生,让学生自主学习、独立思考,在充当学生自主学习的培养者和呵护者的同时,教师还要引导学生正确的自主学习。在《雷电颂》的教学中,教师可以把主动权“让”给学生,引导他们自我感悟、主动探究、合作学习,进行有效地课堂教学。“让”学生分角色把《屈原》这部历史剧演绎出来,加深学生对课文思想内涵的了解。教师还可以让学生写读后感,满足他们的知识体验,提高写作能力。

三、教师要与时俱进,树立学生主动参与意识

篇10

上帝创造了人,人都有两面:一面是动,另一面则是静。每当夜深人静时,不知你是否会痴痴地看着天空呢?这也许就是人那安静的一面吧,与动相比,或许你会把这称为孤独,但我不会,我并不认同这个说法。不过,人类坏是需要孤独的,没有孤独,人们就不会懂得纯洁的友谊的重要。孤独就如同天使的翅膀一样,请允许我这样描述,别冲动,我们这一代现在太冲动了。下了晚自修时,常常独自一人站在走廊上呼吸新鲜的空气,看看星星,想象着自己就是一颗星星,在天上飞呀飞,飞到郭沫若写的[[雷电颂]]中的那个小岛上。既而又想起巴金写的[[月]]。他说月光是冷的,也许吧,个人有个热的观点,人生就是一面平面镜,你展现什么表情,它也回复你什么表情。现在,连白天也喜欢呆呆地望着天空入神,一个人幻想。

有时候自己会提前起床,洗脸之后在运动场上一圈又一圈得走着,打着今天的计划,忽而又怅然得对着围墙发呆。独自一人发呆的时间越来越多了,总搞不清楚自己在干什么,自己总说要以乐观的态度面对自己的今天,可最后却总是以平淡收场。算了,只要不是失败就行了,就算没有轰轰烈烈得结果,但能保持一颗平淡得心也不错吧,这是消极心态吗?应该是吧!

最近自己变得很离谱,身体已经没有感觉了,刚刚用手狠狠地打了打头,居然没感觉!今天也公布了成绩,只有35%分,自己对于数学根本没有理解,看,把乘法当成除法算,怎么可能会对呢!苯!若你是后来者,一定要好好学习,加强训练,别像我一样。为自己地梦想而努力吧!

我现在又点头晕,很痛,可能我快要变成一只无忧无虑地小鸟了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