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国白金汉宫范文
时间:2023-04-01 02:23:55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英国白金汉宫,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篇1
英国伦敦。白金汉宫是英国君主位于伦敦的主要寝宫及办公处。宫殿坐落在威斯敏斯特,是国家庆典和王室欢迎礼举行场地之一,也是一处重要的旅游景点。
历史:在英国历史上的欢庆或危机时刻,白金汉宫也是一处重要的集会场所。1703-1705年,白金汉和诺曼比公爵约翰·谢菲尔德在此兴建了一处大型镇厅建筑“白金汉宫”,构成了今天的主体建筑。1761年,乔治三世获得该府邸,并作为一处私人寝宫。此后宫殿的扩建工程持续超过了75年,主要由建筑师约翰·纳西和爱德华·布罗尔主持,为中央庭院构筑了三侧建筑。1837年,维多利亚女王登基后,白金汉宫成为英王正式宫寝。19世纪末20世纪初,宫殿公共立面修建,形成延续至今天白金汉宫形象。二战期间,宫殿礼拜堂遭一枚德国炸弹袭击而毁;在其址上建立的女王画廊于1962年向公众开放,展示皇家收藏品。现在的白金汉宫对外开放参观,每天清晨都会进行著名的禁卫军交接典礼,成为英国王室文化的一大景观。
(来源:文章屋网 )
篇2
2012年,英国迎来隆重的女王登基60周年庆典。自1952年2月6日登上宝座以来,今天,85岁的伊丽莎白二世已成为除维多利亚女王之外在位时间最长的英国君主。与半个多世纪前相比,今天的英国王室正在朝着更富时代感、现代化的方向蜕变,也成为英国人维系爱国主义价值的一个节点。风云变化的60年间,看似一成不变的英国王室如何找准定位,主动或被动地适应时代变革和社会变迁?女王的60载君主路或许就是英国王室的一部蜕变史――王室现代转型史。
每天白金汉宫最后熄灭的那盏灯
1952年2月6日,当英国国王乔治六世突然去世,英国王室宣布伊丽莎白公主即位时,人们对她二战期间为激励民众而作出的努力记忆犹新,舆论也因此兴奋地期待着这位风度优雅的“世界甜心”能开创一个“新伊丽莎白”时代。
然而,年仅26岁的伊丽莎白二世登基的最初几年,英国尚未摆脱战后的经济低迷,同时亚非拉去殖民化潮流兴起令英国这个“落日帝国”趋于分崩离析。这样的大背景下,伊丽莎白二世面临的首要挑战是寻找作为君主的自身定位,并领导王室家族适应时代变迁。
一般认为,女王在现行英国君主立宪制当中具备咨询权、褒奖权及警告权。但实际上,在极为重视不成文传统和先例的英国,立宪君主制的责任和权利都十分模糊。女王曾在青少年时代用了6年时间研究英国宪法,她认识到,她必须保持一种微妙平衡。按照母亲王太后的建议,伊丽莎白二世把自己视为“体现民众对国家之热爱的工具”,她以强烈的责任感忠实地履行着自己的职责,成为英国人心目中鞠躬尽瘁的典范。
于是乎,几乎每一天,女王的生活都被各种会议、会见、访问所占据。王室传记披露,每天早上女王在用过简单的麦片早餐后就开始处理信件和国事。一天之中,她可能需要参加数个会见,下午和晚间还会安排公开活动。白金汉宫的官方网站有这样一句话:“通常,白金汉宫的最后一盏灯会在女王处理完国事后熄灭。”
在位60年间,伊丽莎白二世曾出访海外300多次,在英国各地访问2.5万多次,主持了超过100次国宴,收到过350万封信件,授予了近40万个荣誉头衔和奖项。她每周要与首相举行一次会晤,讨论国家事务,但她从不试图影响英国政治,也不会在公开场合发表任何未经英国政府认可的政治观点。60年来,英国先后经历了12任首相,每一位首相都对女王给与高度评价。前首相托尼・布莱尔(任期:1997年~2007年)曾说,伊丽莎白女王就是“不安全的世界中一个代表团结的符号”。
在王室过度曝光和低调间寻找平衡
作为王室家族的家长,女王也一直身体力行使王室适应时代的变化。尽管女王的形象严谨、保守,但事实上她的一生中有无数次率先打破传统。
登基后不久,女王和丈夫菲利普亲王首次开始在白金汉宫举行小型的非正式午餐聚会,招待杰出的民间人士。上世纪60年代,英国王室制作并公开了第一部有关王室生活的纪录片《王室家庭》。1962年,女王还在白金汉宫中开辟了一个新的展厅,专门展览王室的收藏。这是白金汉宫有史以来第一次向普通民众开放。
这些开放的举措拉近了王室与普通人之间的距离,但与此同时,白金汉宫不得不在王室过度曝光和保持低调之间寻找平衡。上世纪80年代末,媒体披露了王储查尔斯与王妃戴安娜的不和,撕开了掩盖着王室家庭事务的帷幕,此后,女王子女们的婚姻问题不断见诸于报端。
1992年成为了英国王室的“灾难之年”。在那一年,查尔斯王子和安德鲁王子先后与妻子分居,安妮公主的婚姻正式破裂,温莎城堡还在一场火灾中部分受损。面对舆论对王室的批评,女王显示出坦然的态度,她表示,批评是难以避免的,但她希望这些批评能够“带着幽默、温和和理解”。
女王的内心情绪很少向人倾吐
一度,在英国公众看来,王室的变化相比时代的进步而言还是来得太慢了。1997年,戴安娜王妃在车祸中不幸身亡,女王2天后才返回伦敦,白金汉宫迟迟没有降半旗志哀。这种回避的态度令英国王室遭遇了空前的信任危机,支持女王退位的英国人增加了一倍。一些英国媒体批评说,女王“过于拘泥于王室礼仪”,对戴安娜王妃之死表现得漠不关心,这令英国人感到失望。
不过英国媒体也指出,戴安娜王妃死后王室遭受的批评甚嚣尘上,这恰好显示出民众对王室还怀有强烈的感情,并希望王室能够与民众分享喜乐悲欢。
时任英国首相的布莱尔建议,虽然英国人仍然愿意将君主政体作为一种传统保留下来,但它必须朝着现代化的方向改变。女王采纳了布莱尔的建议,她打破惯例,在葬礼前一天发表全国电视讲话,向戴安娜王妃表示哀悼。葬礼当天,当戴安娜王妃的灵柩经过白金汉宫时,女王鞠躬致哀。这一难得的感情表露为女王重新赢得了民众的支持。
女王的密友们透露,女王私下是个坦率、有幽默感的人,但一半出于天性,一半出于所受的教养,女王鲜少流露感情。据说女王古板的祖母玛丽王后甚至曾教导她如何在公众面前忍住笑容。1957年,伊丽莎白二世女王曾对公众表示:“对你们而言,我显得有些遥不可及,这是难以避免的。”
新近出版的传记《女王伊丽莎白》披露,即便是女王的密友也不能过问她的个人感受。在这本传记里,作者莎莉・史密斯将女王称为“世界上最有隐私的公众人物”。女王的一位表亲告诉史密斯,女王总是自己解决情绪问题,很少向人倾吐。在位60年来,她从未接受采访。
不过最近10多年,伊丽莎白女王在公众场合开始尝试表现出更多的情绪,这成为了王室进一步蜕变的标志。人们开始看到她在公众场合微笑、在悼念“9・11”事件死难者时流泪。她也开始在公开场合表达对威廉王子等孙辈的爱护。另外,尽管女王一直对查尔斯王子与卡米拉的关系持不赞同的态度,但是最终,她还是接受了两人的婚姻。
将企业经营之道融入王室管理
100年前,英国历史学家沃尔特・白芝浩曾写道:“王室的神秘感就是它的生命,我们决不能让阳光驱散那种魅力。”无疑,今天的英国王室的神秘光环正在逐渐淡化,但是,在女王的领导下,新的活力正在注入。
包括女王的丈夫菲利普亲王在内,许多人都把英国王室视为一个“家族企业”,而作为执掌这个家族企业的女“CEO”,已介85岁高龄的女王近年来逐步实现着她对这个企业的“经营理念”。
市场营销专家,英国广告专家大卫・克尔肖认为,英国王室经营之道堪比哈佛商业案例教程。2010年举行大婚的威廉王子和凯特王妃就是英国王室推出的最新品牌。在经历了查尔斯―戴安娜品牌的失败后,英国王室倾力把威廉王子夫妇打造成为亲民、现代化、与时俱进的象征。
而在这场重新定位王室的运动中,女王显示出了对各种媒体传播形式的充分运用。登基之初,女王就确立了每年在圣诞节前夕发表电视讲话的惯例。查尔斯王子出生后,英国媒体首次获准对王储的命名仪式进行了电视转播。女王还是首位在王宫内引入摄像头的英国君主。
2002年,在庆祝登基50周年时,女王首次在白金汉宫花园主办了公共音乐会,其中,女王亲自出席的流行音乐会创下了收视纪录,全球有2亿观众收看了这场音乐会的直播。
信息技术的崛起使王室与大众交流的渠道更为多元化。早在1976年,女王发出了生平第一封电子邮件。最近几年,女王先后开通了她的YouTube频道、推特账号等。2010年10月,女王还在图片共享网站Flickr上开通了帐号,公开了英国王室的600多张珍贵相片。其中包括英国王室成员的生活照、结婚照和一些此前从未公开的老照片。白金汉宫的一位新闻发言人表示:“如果你们留意的话可以发现,女王一直是一个与时俱进的人。她总是一位变革的先锋,但她同时又恰到好处地保留了传统的东西。”
“瘦身”计划挽回民心
眼下,女王的挑战主要来自国内对于王室开支的不满。
女王成长于二战及战后的艰苦岁月,养成了相对简朴的生活习惯。她每天早餐用大众化的塑料饭盒盛麦片,在白金汉宫等居所推行“随手关灯”的做法,并要求花卉装饰等尽量简单。最近王室的各处宅邸还安装了新的节能设备,以削减供暖和用电的开支。在女王的推动下,与1992年相比,王室的日常维持开支压缩了近一半。1992年起,女王和王室还开始缴纳税金。
尽管如此,英国政府每年仍然要为维持王室支付大量纳税人金钱。2009~2010年度,英国王室共花费了纳税人3820万英镑。一些英国人批评,尽管女王节俭,但其他王室成员“奢侈”的生活方式仍然为纳税人带来沉重负担。
2010年英国媒体报道说,为了进一步减少王室开支,女王有意大幅缩减王室成员,即只保留她本人、查尔斯王储、威廉王子和哈里王子四人作为王室成员。此举有望大大减轻纳税人负担,女王也希望藉此巩固王室的形象。此外,女王已同意改变长子继承制度,并允许女性后代继承王位时拥有同等权力。
篇3
The London Eye is 135 meters high, which makes it one the world’s tallest observation wheels[观景摩天轮]. It has 32 capsules[密闭舱] and carries around 10,000 visitors every day. The London Eye has become the most popular paid-for UK visitor attraction, visited by over 3.5 million people a year. While traveling in complete safety, you can see up to 40 kilometers away in all directions from each capsule.
The London Eye really has to be included in a trip to London. Because of the way the capsules are suspended[悬挂], it allows for a full 360-degree panorama[全景] when you’re at the top of the wheel. Tickets can be booked online, which really is the right thing to do as it saves a lot of time. The queues look long when you arrive, but they move quickly. Don’t forget your camera!
伦敦眼高135米,是世界上最高的观景摩天轮之一。它有32个乘坐舱,每天载客量多达一万人。伦敦眼已经成为英国最受欢迎的付费旅游景点,每年有超过350万人登上参观。你可以在安全可靠的乘坐舱里欣赏周围景色,视线范围远至方圆40公里。
伦敦眼无疑是伦敦之旅的必备景点。由于采用了独特的悬挂式乘坐舱,在到达摩天轮顶部时,你可以看到360度全景。你可以在网上预订门票——这是正确的选择,可以帮你节省很多时间。去到后你会看到队伍很长,但移动得很快。别忘了带上你的相机!
Tower of London 伦敦塔
The Tower of London is where the Crown Jewels are housed. It’s also where you can stand on the execution[死刑] site of three English queens!
The Tower of London was home to the kings and queens of England for many years.
It was a prison and many famous prisoners were held there, including Sir Walter Raleigh注1. He was held in the Bloody Tower for 13 years, but made use of his time by writing The History of the World (published in 1614) and growing tobacco on Tower Green.
Public executions were held on Tower Green, including two of Henry VIII’s wives: Anne Boleyn and Catherine Howard.
伦敦塔是收藏御宝的地方。另外,你脚下踩着的可能就是三位英国皇后被处决的地方!
有很长一段时间,伦敦塔曾经是英格兰多位国王和皇后的住所。
它以前曾是一个监狱,囚禁过沃尔特·雷利爵士等众多名人。在血腥塔长达13年的囚禁期间,他充分利用时间写下了《世界史》(于1614年出版),还在绿塔种植烟草。
绿塔是公开处决犯人的地方,死刑名单上包括亨利八世的两位妻子——安妮·博林和凯瑟琳·霍华德。
Tate Modern 泰特现代美术馆
Tate Modern is the national gallery of international modern and contemporary[当代的] art from 1900 onwards[向前]. The gallery opened in 2000 in a converted[使转变] power station on the south bank of the Thames. You can visit again and again as it’s free and the modern art displays change quite frequently.
Don’t forget: also in London we have Tate Britain, and you can take the Tate Boat between the two Tates and the London Eye.
泰特现代美术馆是展示20世纪以来现代及当代艺术的国家级美术馆。该馆于2000年开馆,由泰晤士河南岸一个发电站改建而成。你可以一游再游,因为该馆免费开放,而且各种现代艺术展品经常更换。
不要忘了:伦敦还有泰特不列颠美术馆。你可以乘坐泰特船在两个泰特美术馆和伦敦眼之间穿梭。
Buckingham Palace 白金汉宫
Buckingham Palace is Queen Elizabeth II’s official residence[住处] and has been the official London residence of Britain’s sovereign[君主] since 1837. It was once owned by the Duke of Buckingham back in the 18th century. George III bought Buckingham House in 1761 for his wife Queen Charlotte to use as a family home near to St James’s Palace.
The State Rooms at Buckingham Palace have been opened to the public for the Annual Summer opening, every August and September since 1993, after the fire at Windsor Castle in November 1992. Initially[最初] the Summer Opening was considered a way to pay for the damage at Windsor Castle, but it became so popular that The Queen has continued to allow visitors every summer. The Queen is not at Buckingham Palace when it is open to the public—she goes to one of her country residences.
If you are visiting at a different time of the year, go along to see the Changing of the Guard. It happens on scheduled[预定的] days, so check before setting off and arrive early to get a good position to watch the action!
白金汉宫是伊丽莎白二世的正式寝宫,自1837年起便成为英国君主在伦敦的正式寝宫。它在18世纪曾经为白金汉公爵所有。乔治三世在1761年买下白金汉官邸送给妻子夏洛特皇后,作为邻近圣詹姆士宫的一处住所。
从1993年起,在每年的8月和9月,白金汉宫的国事厅都会在年度夏季开放日向公众开放。温莎堡在1992年发生了一场大火,年度夏季开放日原本是修葺温莎堡的集资方式之一,但由于此举广受欢迎,女王决定往后的夏天继续允许游人参观。白金汉宫对公众开放期间,英女王不在宫内,而会到乡间的某处住所居住。
如果你不是在八九月到白金汉宫,那么就去看看换岗仪式吧。换岗仪式在固定时间进行,所以你要在出发前查清楚,早点去占个好位置哦!
Natural History Museum 自然史博物馆
The Natural History Museum is all about discovering the natural world around us, and appeals to[有吸引力] all age groups. I remember seeing the dinosaurs[恐龙] when I was five years old, and seeing them now still sends the same tingle[兴奋] down my spine[脊骨]. Don’t miss“The Power Within,” where you can experience what an earthquake feels like!
自然史博物馆旨在启发我们去探索身边的自然世界,对任何年龄段的人都极具吸引力。我依然记得五岁时看见恐龙的激动心情,现在看着它们,兴奋的感觉仍会顺着脊骨灌满全身。别错过“内在的力量”展示区,你可以在那里体验一场地震!
Trafalgar Square 特拉法加广场
How could you miss one of London’s most iconic areas? Come and marvel at[对……惊奇] Nelson’s Column and the four huge lion statues.
On the north side of the square you can visit the National Gallery, and just around the corner on St. Martin’s Lane is the National Portrait Gallery. Both have free permanent[永久的] displays and regular special exhibitions.
Within walking distance of Trafalgar Square you can easily go shopping in Covent Garden, have a meal in Chinatown, walk down Whitehall注2 to Parliament Square and see the Houses of Parliament and Big Ben, or walk down the Mall注3 to Buckingham Palace.
你怎么能错过伦敦最具代表性的其中一个地区呢?到这里来看看雄伟的纳尔逊纪念柱和四尊巨型狮子雕像吧。
在广场北面,你可以参观国家美术馆,而在不远处的圣马丁路则坐落着国家肖像馆。这两个博物馆都有免费的永久展览和各项常规特展。
你可以在距离特拉法加广场几步之遥的科文特花园进行购物;在唐人街吃上一顿美餐;沿着白厅步行到国会广场,看看国会大厦和大本钟;或者沿着林荫路走到白金汉宫。
Houses of Parliament 国会大厦
The Houses of Parliament are only a short walk down Whitehall from Trafalgar Square to Parliament Square. The building is stunning[令人吃惊的] from Parliament Square, but it’s worth taking a walk over Westminster Bridge and getting the view from the South Bank. Note: Big Ben is actually the name of the bell in the clock tower, which chimes[敲钟] every 15 minutes.
The site of the Houses of Parliament is the Palace of Westminster, a royal palace and former[以前的] residence of kings. The layout of the Palace is intricate[复杂的], with its existing buildings containing nearly 1,200 rooms, 100 staircases, and well over three kilometers of passages.
从特拉法加广场沿着白厅向国会广场方向走一小段路就可以到达国会大厦。虽然从国会广场观赏国会大厦已经美得让人震惊,不过到威斯敏斯特大桥走一趟、从南岸观赏也是值得的。注意:大本钟实际上是钟楼内大钟的名字,每15分钟响一次。
国会大厦的所在地是威斯敏斯特宫(这个王宫以前是英国国王的住所)。威斯敏斯特宫的布局非常复杂,现存的建筑里约有1200个房间、100道楼梯以及超过三公里长的过道。
British Museum 大英博物馆
The British Museum opened to the public in 1753 and prides itself on remaining free ever since then. The British Museum houses more than seven million objects, and it would probably take a week to see everything!
Don’t be fooled into thinking the British Museum is full of artifacts[人工制品] from old England. No, in days gone by the English were incredible warriors, and the British Museum is full of the treasures the soldiers brought back from distant places. Those treasures include the Rosetta Stone注4, an Easter Island statue, and the earliest known image of Christ. The collection of Egyptian and Greek antiquities[古物] are without a doubt amongst the largest and best-known in the world. Don’t miss them!
于1753年向公众开放的大英博物馆至今仍然免费,这也是该馆引以为豪的一点。大英博物馆收藏了超过七百万件藏品,要看完所有藏品恐怕要花上一个星期呢!
别以为大英博物馆里都是古英格兰的文物。不,过去的英格兰人是了不起的战士,大英博物馆内满是士兵们从远方带回来的珍宝。这些珍宝包括罗塞塔石碑、复活岛的一尊塑像和已知的最早期的基督肖像。这里的埃及和希腊文物藏品无疑是世界上规模最大、最有名的收藏,千万别错过哦!
Museum of London 伦敦博物馆
This is the place to visit if you’re interested in London’s history. The Museum of London documents[用文件证明] the history of London from prehistoric[史前的] times right up to today.
Learn about London from the days when the whole population would fit on one doubledecker[双层汽车] bus! Make sure you see the Lord Mayor’s Coach[四轮大马车], which was built in 1757 and is still used every year for the Lord Mayor’s Show.
如果你对伦敦的历史感兴趣,来这个地方就对了。伦敦博物馆的馆藏展示了从史前时代一直延续到今天的伦敦历史。
从伦敦过往的历史开始吧,那时的总人口只能填满一辆双层巴士!记得去看看市长巡游马车,这架制造于1 7 5 7年的马车现在依然在每年的市长巡游上派上用场。
Victoria and Albert Museum (V&A) 维多利亚和阿尔伯特博物馆( V&A)
篇4
沿着大英的血脉前行
上课的时候,老师问:你喜欢伦敦吗,为什么?
有个答案我很喜欢:因为这里的每件东西都有自己的历史。
火车驶向伦敦市中心,教堂、国会、白金汉宫由远及近地映入眼帘。这些无数次在小说和电影中看到的建筑物倏然出现,倒有些受宠若惊,不知如何应对。大不列颠缓步前行的历史似乎没有让伦敦发生太大的变化,即使是工业革命和世界大战也没有一丝一毫地撼动圣保罗教堂的威严。
抬眼便是大本钟,空气里弥漫着古旧潮湿的味道,像是旧照片。指尖触在建筑物并不平整的墙面上,想起亨利八世的披风也曾从上面拂过,仿佛摸到了大英帝国跳动的脉搏。从来都对这些古老的东西着迷,站在它们面前会有很神圣的感觉,想到自己的脚印与古人重合,便忍不住会用瞻仰的目光试图将它刻在脑海中。来到伦敦,对我来说仿佛一场饕餮盛宴。
离教堂不远处有咖啡屋和面包店,游人三三两两聚在外面的树下拍照或者聊天。教堂仍然高耸威严,却不知不觉沾上了人间的气息。它就这样轻易地融入了人们的生活。
圣保罗大教堂在喧闹繁华的市中心,栅栏外车水马龙,栅栏内却连鸽子也不敢出声,让人下意识地屏气凝神。沿着小路绕教堂一周,竟不知用什么词语形容内心的震撼。这座教堂最早建于公元604年,多次毁坏和重建,1666年一场大火后,教堂毁于一旦。我们现在看到的教堂由建筑师雷恩爵士从1675年建造,整整花了35年心血。
参观之前要在门口排很长的队,于是我有足够时间仔细打量殿堂富丽堂皇的装饰。大殿上有精致华丽的雕花,彩色的琉璃描绘着圣经的故事,每个细节都完美得无懈可击。唱诗班在两侧,牧师的讲坛在大殿的尽头,三十年前查尔斯王储和戴安娜王妃就是在这里接受世界的祝福。天花板很高,好像有神在俯视着你,让人连呼吸都变得小心翼翼。沿着窄窄的楼梯向上攀爬,随时都有掉下去的危险。后来发现只要时刻仰望前方的阶梯而不看来时的路,底气便足很多。大概有时瞻前顾后反而不能更好地前进就是这样的吧。圣保罗大教堂的圆顶被称为离神最近的地方,肃穆而庄严。我不是信徒,却也被某种力量深深震撼。我记得有人跟我说,人有信仰是好的,无论是信宗教还是信科学,总该有一种东西指引你前进,时时约束你。这便是教堂存在的意义,它已经成为英国人的精神支柱,给予他们生活的信心。
在伦敦同样具有代表意义的是白金汉宫的换岗仪式。它在英国人心中的地位相当于我们天安门广场的升旗礼。每天都有来自全世界的游客早早等候在那里,希望一睹传说中戴着熊皮高帽穿着红色制服的英国皇家士兵的风采。离仪式开始的时间还早,我们先在圣詹姆斯公园休息。两位王子年幼时,戴安娜王妃就常带他们在圣詹姆斯公园游玩。即使离游人如织的白金汉宫不远,公园里还是有许多松鼠和麻雀,并不怕生,大概平日都受到友好的对待。
白金汉宫门前,游客们想尽办法占据最佳位置,许多人坐在喷泉池的边上,我为了看得更高甚至试着站起来,却差点一个趔趄掉进水里。
随着音乐声一支仪仗队走出了皇宫的大门,果然穿着鲜艳的大红色制服,头上高高的帽子也十分引人注目。导游说这种帽子是用真正的熊皮制作的,价格高昂,也是这顶帽子给英国政府带来了许多非议,动物保护主义者强烈抗议使用真正的熊皮来制作这顶帽子。
令我惊讶的是,与我们整齐划一的仪仗队不同,这支代表国家形象的队伍里,士兵们体型肤色各异,还有人戴着眼镜。他们手持各种乐器,步伐也不那么整齐,但每个人脸上的表情都是肃穆的。听说美国法律规定招聘时外貌种族都不能作为条件,不知道英国法律是否也是如此。但不以貌取人,大概是西方世界的传统。也许比起外形的统一,真正的才华才是更重要的东西。步幅相等动作相同能够体现我们威武之师训练有素,但一味追求“好看”,倒不如这样的“不整齐”能够体现人性化,显得更有活力一些。
人们跟着仪仗队一路小跑,大声欢呼,换岗仪式并不是很严肃的事情,这跟我对伦敦人的印象很相符。他们总是很随意,允许各种观点和行为的存在,最安静的地方不是皇宫门前而是美术馆里。甚至就在议会前的桥上,有人打扮成女王在卖艺。这是我向往的自由。
传说中的唐宁街就在离皇宫不远的地方。这片排屋建于1682年,曾是私人住宅,数次更替后成为英国的权力中心。里面的装潢早就变了模样,骑兵穿着精致威武的制服骑在高头大马上任人拍照,头戴钢盔荷枪实弹的警察才真正负责保卫任务。颇有些物是人非的意味,无端生出一股苍凉。老城都逃不过这样的悲伤。古老的建筑物见证太多世事,曾经叱咤风云的人物也不过是游客而已,他们来了又去,留下老房子沉默地伫立在时间的长河中,等待下一个故事发生。
唐宁街给我印象最深的不是10号首相府邸,而是一块深灰色的石碑,雕刻着悬挂的衣服和帽子,这是为了纪念二战中失去生命的女性。导游没有停下来讲解这块石碑,大概因为它就在马路上,我们若是停下,将影响整条路的畅通。这是更打动我的地方,英国的历史和文化都在随处可见的地方,不必专门到博物馆去。就像贝克街的地铁站,瓷砖上都是福尔摩斯的剪影,提醒人们这里是个大名鼎鼎的地方。这些都是不需要刻意做广告宣传的,一点一滴都渗透在人们心上。
说到贝克街,作为侦探迷,来到伦敦不去朝圣一下实在可惜。于是挑了一个行程宽松的下午,我们来到了贝克街221b——这个在梦中无数次想象的地方。沿着窄窄的楼梯上去,来到了起居室。福尔摩斯出去办案了,他的小提琴摆在壁炉旁边,两把椅子相对地摆放在壁炉的两侧。戴着礼帽的白胡子华生接待了我们,华生与我想象中有些不一样,我觉得在阿富汗负伤的华生应该高高瘦瘦,走起路来有点摇摇晃晃。这位华生先生矮矮胖胖,看起来和蔼可亲,他指给我们看他的药箱,并一一介绍了房间里的陈设。三楼是卧室,我坐在陈旧的摇椅上,十指相对,假装自己置身于清晨的伦敦,喝过咖啡,房东太太送来的报纸上又报道了一起凶杀案。再往上便是蜡像,逼真地描绘了几起经典大案,我和同伴叽叽喳喳地指着它们:“这是希腊译员!”“这是莫里亚蒂教授!”掩饰不住兴奋的表情。屋子里其他人也是福尔摩斯迷,看见我们的样子都露出会心的微笑。语言不通没有关系,我们喜欢同样的作品。
篇5
大英博物馆又称不列颠博物馆,位于伦敦牛津大街北面的大罗素广场,是世界上历史最悠久、规模最宏伟的博物馆之一。
2、白金汉宫
白金汉宫是英国的王宫,位于伦敦最高权力的所在地——威斯敏特区。东接圣·詹姆斯公园,西临海德公园,是英国王室生活和工作的地方。
3、伦敦塔桥
伦敦塔桥是泰晤士河上诸多桥梁中,位于最下游的一座。塔桥以两座塔做为基底,采用哥特式厚重风格设计。当大型船只要通过时,全长270公尺、重约1000吨的桥身会慢慢打开成“八”字状。
4、霍华德古堡
霍华德古堡位于英格兰的北约克郡,已有300余年历史,被称为世界上最美建筑之一,这是一座典型的英国巴洛克古堡,古堡前面就是英式园林,而且这里还是一处结婚胜地,许多情侣都在这里结婚。
5、圆形广场
圆形广场是英国着名的地标性建筑,由世界上最为着名的建筑师约翰伍德父子打造,设计新颖,构思巧妙,一半象征太阳,一半象征月亮,十伦敦最为着名的景点之一。
6、威斯敏斯特教堂
威斯敏斯特教堂位于泰晤士河北岸,始建于公元960年,一座圣公会教堂,而且还是英国皇室专属的礼拜堂,教堂是一座典型的哥特式建筑,英国许多名人都埋葬于此。
7、叹息桥
叹息桥位于剑桥大学内,它连接着学院的旧庭与新庭,叹息桥的名称由来有很多版本,流传最广的就是考试不过拿不到学位的同学们,经常来这里叹息流泪,因此学校为了警醒同学们而命名为叹息桥。
8、罗马浴池
罗马浴池1870年被世人所发现,世界上最大的露天浴池,是古罗马时期的遗迹,池水常年保持在46度左右,雕像也都是19世纪最为着名的人物。
9、布莱尼姆宫
布莱尼姆宫不仅是英国十大着名建筑之一,也是英国规模最大的建筑之一,英国经典的园林式建筑,是无数游客最喜欢的旅游胜地之一。
10、国会大厦及大本钟
篇6
白宫是美国总统居住和办公的地方,建于1792年到1800年,首次被约翰・亚当斯总统使用。“9・11事件”后,参观白宫变得异常艰难。只允许10人以上的团参加,还必须提前6个月向国会议员或游客国家驻美国大使馆申请。
西班牙马德里皇宫
马德里皇宫是西班牙国王的官方住所。皇宫原址的历史可以追溯到公元10世纪,那时摩尔人在这里建造了一个防御堡垒。真正的皇宫建于1738年到1755年,1764年卡洛斯三世将其定为官方住所。
莫斯科克里姆林宫
克里姆林宫是一个巨大的防御工事,包括4个宫殿、4个大教堂,还有封闭的克里姆林城墙。克里姆林宫是俄罗斯总统的官方住宅,只有三分之一对游客开放,但这足以让游客欣赏到皇宫的雄伟。
西班牙塞维利亚堡垒
塞维利亚堡垒最初是个摩尔堡垒,是西班牙保存最好的主要穆迪哈尔建筑之一。后来,皇室在堡垒上加入了他们自己喜欢的元素,现在堡垒的顶层是塞维利亚皇室的官方住址。
英国白金汉宫
白金汉宫虽是伊丽莎白女王二世的主要住所,但是它却属于国家而不是皇室的私有财产。守卫的换岗仪式通常在皇宫的前院举行,因此吸引了很多的游客。从5月到7月,换岗仪式在每天11:30举行。
泰国大皇宫
大皇宫的建造开始于1782年,是泰国国王的住所,一直到阿南达・玛希敦国王1946年的离奇去世。其兄弟蒲美蓬・阿杜德继承了王位,并把皇室迁到迟塔拉达宫。但是大皇宫依然是皇室的官方住宅,经常用于举行盛大的皇室典礼。
奥地利霍夫堡皇宫
霍夫堡皇宫位于维也纳,是奥地利总统的官方住所。事实上,这是哈普斯堡皇室冬天的住所,夏天,他们会在美泉宫居住。从1438年到1583年,从1612年到1806年,这里是罗马帝国的皇家住所,直到1918年才成为奥地利的皇室住所。
东京皇城
东京皇城是日本统治者的主要住所,宫殿内部和宫殿的建筑物平时都对公众开放,除了1月2日和12月23日,因为这两天皇室要公开露面。
瑞典德罗特宁霍尔姆宫
德罗特宁霍尔姆宫建于16世纪晚期,是瑞典皇室的私有官方住宅。宫殿里的花园和周围的公园,以及现在依然使用的剧院都是著名的景点,每年都会吸引很多游客。
荷兰王宫
荷兰王宫位于阿姆斯特丹中心水坝广场的西边,建于17世纪,曾经是拿破仑的皇家宫殿,现在是受阿特丽克斯女王支配的王宫。
篇7
止住血后的爱丽希娅回到家中后,一头扑在母亲的怀里哗哗哭个不停,将公园遇袭的经过告诉了母亲。母亲心疼地吻了她的额头,并告诉她。按照法律规定,英国境内所有天鹅的主人都是女王陛下伊丽莎白。母亲要求她以后不能和动物靠得太近,应该远远观望。爱丽希娅又大哭起来,叫嚷着:“为什么女王不管好自己的天鹅,不把天鹅驯养得和我一样乖……”
母亲看着孩子,不知如何是好,只好敷衍道:“那你就投诉女王吧。”说着,连母亲自己都暗暗好笑,投诉女王,怎么可能呢?
爱丽希娅真的跑到书房,拿起笔便给女王写了封“投诉信”。在信纸上,她断断续续地写了些话。表达了她被天鹅啄伤手指的事实,还特意画上了一只张牙舞爪的天鹅和一张悲哀的小脸。信写完后,就寄往了白金汉宫。
爱丽希娅一直等着女王的道歉信,有时独个儿喃喃自语:“这女王也太不乖了,连我这个小孩子,做错了事,都要说对不起的!”
篇8
近些年来,英国王室的取暖燃气费和电费不断上升,其中燃气费从2002年的31.9万英镑猛增到目前的60.6万英镑,电费则从2002年的24.9万英镑猛增到眼下的58.3万英镑,然而,由于财政吃紧,女王对这笔开销显得有些力不从心。
眼看着气温一天天走低,女王为此可谓费尽心思。究竟该如何解决这个问题呢?女王的脑子灵机一动,想起了一条途径:在2004年的时候,英国政府就专门制定了一套扶贫措施,凡是英国境内的低收入阶层和公益单位,政府都会负责承担40%的取暖费,也就是说,那些低收入阶层和公益单位,只需要负担60%的取暖费用就够了。
女王心想,他们都能享受政府的特殊待遇,更何况并无直接经济来源的英国王室呢?于是,女王在2010年10月9日向英国财政部提交了一份申请书,她告诉财政部说,政府每年提供的1500万英镑的王室维持费已经不够用了,希望得到财政部的额外援助,根据扶贫规定为她支付40%的取暖费用,还有更换白金汉宫、温莎城堡的4套取暖设备。女王还在申请书上这样写道:“和大街上的许多贫民住宅一样,英国王室的房子屋顶也漏水,但王室财政紧张,我无钱对此进行加固和维修,这一切都必须依靠英国财政部来提供经费上的援助!”
当然,在这封申请书的结尾,女王署上了自己堂堂的伊丽莎白二世的大名。然而,女王的大名对向来只按原则办事的英国政府机构来说,似乎并没有多少威慑力。财政部在收到英国女王的这一请求后,并没有直接批准。他们先是对此展开了严格的审查和评估,经过认真商议,他们认为虽然有专项计划向低收入阶层和公益单位提供取暖补贴,但正如该扶贫措施中所说的,这一总额达6000万英镑的项目只针对低收入阶层和公益单位,而英国女王显然不在低收入人群之列,英国王室也不属于学校、医院等公益单位,更何况,英国纳税人每年已经向王室支付了3800万英镑的费用,如果英国王室再从这一扶贫计划中获得补助,则会影响社会公平。
最终,英国财政部决定拒绝女王的申请。10月14日,英国财政部部长达林这样回复女王说:“很抱歉,女王陛下,您并无权利享受这个待遇!”
女王被无情地拒绝了。没有开源,唯有节流,为应对资金不足的危机,女王只能大幅削减开支,节约王室包机、火车以及直升机,甚至是日常饮食的花费,这样一来,预计勉强可减少1/3左右的开支。这就意味着,女王要想在今年过上一个温暖的冬天,就必须依靠自己的节衣缩食了。王室的求援申请虽然被拒,但事情却不知如何被媒体知晓了,在10月16日晚上的一个皇家活动中,伦敦最权威的《独立报》记者问女王说!“您是否会因此而生气?”
篇9
我去过包括英国在内的几个欧洲国家,发现他们但凡有王室的,都把它当大熊猫对待。比如白金汉宫虽说也是“日不落帝国”的基业,房子盖得也还算俏丽,但若说规格建制的辉煌庄严,比我们紫禁城规格要差得远。不过倒也是游人如织,若说有什么好看的,大概对绝大多数游人来说,就是看看皇宫的卫队换岗仪式。所谓“皇家卫队”热闹倒是很热闹,但其实也很山寨。
今天英国王室的御前侍卫们穿着还是当年“龙虾兵”的红制服,戴着假熊皮的帽子。最可笑的是,我仔细观察过,穿得倒挺像那么回事,他们却连步子都走不齐,随便我们哪个县的国旗班战士,拉出来都可以给他们当教练。而且人长得也不整齐,高矮胖瘦都有,显然没挑选过。大概清朝末年的八旗兵就是这个军容状态,纸糊的架势,马也骑不稳,弓也拉不开。我看的那次白金汉宫换岗,队伍前面还牵着条狗,据说是他们团的吉祥物,那狗也不是什么哮天犬,长得像个赖皮狗,而且很不给力,那天不知是不是围观队伍里谁手上拿着热狗,香气吸引了它,那畜生挪不动步子,不往前走,拼命想往人群中窜,那个带头的干部硬是扯着绳子拉,那个畜生被拖着往前走了十几米还一步一回头的。我还看过丹麦、挪威的王室卫队,更是不成体统,甚至我还见到队伍里男女混杂,非常不严肃。
可就这么点儿糊弄人的把戏,天天搞,游客还百看不厌,那些老外其实也跟乡下人差不多,挺没见识的,有人带着铺盖卷来,一大早等着,一看王室卫队出来,激动得大呼小叫的,看卫队走到哪里了,撒丫子就追,那劲头比我们中国老百姓排队买盐还大,个个伸长了脖子,好像漏看了一眼就亏了几万英镑一样。
假如赶上王室成员哪天兴致好,出来露了一脸,那人群都要疯了,让我想起来,我小时候逛动物园,看到一些大人拼命拍巴掌,吹口哨,想让那些懒洋洋的孔雀开一下屏,或者老虎伸个懒腰的情形。
而且围绕王室成员带动了一系列下游产业,旅游就不要说了,满街的旅游纪念品都是有皇家标记的。要说那些欧洲的公主王妃什么的,要我看也真算不上是国色,比林志玲差远了,不过人家老百姓就认这个,把头像都印在盘子上,折成人民币卖几十块一个。估计很多义乌的小商品加工企业也从中受益了。还带动了媒体产业,很多欧洲的媒体,国家太平惯了,如果不是靠王室经常出个绯闻什么的,都不知道该报道什么。王室成员有点儿口吃之类的小毛病就如获至宝,演绎演绎,拍个片子,还能得奥斯卡奖。
这几天英国女王给她孙子结婚办酒,其实那规格和我们一个村支部书记办喜事也差不多,无非是摆摆流水席,把沾亲带故的再加上七里八乡有头有脸的人物都请上,大家喝喝酒,划划拳,说点儿吉利话,闹闹洞房,再每人随上个份子。另外以接新娘子的名义,排上一溜好车,把聘礼嫁妆什么的都贴上红纸抬出来,好显摆一下家族的气派。这都是人之常情。
结果把全世界人给激动的,围观的热情快赶上奥运会了,据说一下子把经济景气指数都提升了。如此看来这王室给国家带来的效益,简直比大熊猫还好。
我也不知道是操的哪门子心,这几天有些郁闷,读读历史就觉得心烦,你说当年冯玉祥架着大炮抄逊帝溥仪家的时候,怎么就没想到今天呢?
篇10
五月,《成都女报》携手眷恋这座城市的女人们,
憧憬成都建设“世界现代田园城市”的美好蓝图,
奏响一首田园城市的畅想曲。
五月,我们一起编织一个成都梦,一个田园梦。
[现代田园城市畅想曲第一乐章]
100多年前,英国老头霍华德用一本叫作《明日的田园城市》的书为这个世界上的许多城市勾画出了未来的方向。在这样的未来中,也许我们可以不用生活在汽车尾气和强酸降雨中,也许每天睁开眼睛可以看见窗外有一抹新绿,也许家的旁边有一小块土地,可以种上任何自己喜欢的东西……
关于“田园”一词,汉语字面的意思是田地和园圃,于是它就很容易让人联想到陶渊明式的“静念园林好,人间良可辞”的遁逃。而如果将田园与城市放在一起,貌似矛盾的概念之下展现的应该是一种生活方式对另一种生活方式的诗意向往和表达,是城市人站在摩天楼下对远山淡绿的眺望。这样的跨越一定需要一种柔韧的精神来连结,所以成都会用20年的时间初步建成世界田园城市,因为没有哪座城市可以这样柔软而坚韧,可以因为它的女性和女性气质而被人念念不忘。
是的,田园对于女人的吸引就像醇酒之于男人,是永远潜藏在骨髓里的冲动。我们都希望在某个不被打扰的安静角落,有青山环绕绿、水长流的一所小屋,用来装载城市荒漠里无处安放的焦躁空洞,躲避所有会让人害怕的钢铁水泥棱角。当被电话QQMSN骚扰得几尽崩溃、被前不见首后不见尾的汽车阵折磨得不顾形象、看见满街匆忙奔走的人就有焦虑欲呕的症状,闭上眼睛想想那座外墙上爬满了花朵的房子,就能平静下来,仿佛吸到了来自澳洲牧场的草香。
所以一座美丽建筑物在一座以田园为理想模型的城市里的位置举足轻重,它几乎就是女人的田园图画中那个黄金分割点,只有它出现了,周围的娇花嫩草莺飞燕啼才能获得意义。而我们对于城市未来的所有想象,也必须依托于它之上。也许让未来的成都出现座理想中的乡间小屋很不现实,但至少可以努力寻找和想象一些未来的影子。
日本著名建筑师隈研吾说,成都是一个将诗文化与生活融为一体的城市,这样的城市里应该有一个建筑能寄托成都人的信念,承载成都的历史记忆。而其实建筑之美,说来也许全在情感投射,泰姬陵如果没有痴情国王的故事做背景,必然逊色几分;帕特农神庙若非希腊文明做注脚,也不过是一些略显巍峨的石柱;即使戏剧效果没那么强烈的埃菲尔铁塔和大笨钟,也与城市历史互相成全。我们希望未来的成都可以像伦敦一样成为若干个大村庄的集合,以白金汉宫那样的黄金分割点为中心,辐射出牧场、池塘、森林和全新的城市生活,而寻找这个成都的白金汉宫,就是我们今天想要做的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