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敲的典故范文

时间:2023-03-17 18:32:49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推敲的典故,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篇1

——题记

“鸟宿池边树,

僧敲月下门。”

贾岛绝句,

典故千古。

由“推”改“敲”,

灵性更谐和。

推敲”二字是斟酌,

去“推”用“敲”更传神。

“推”无声响,

“敲”有震音。

一个无声,

一个有声,

都生发出了各自不同的情。

推门?敲门?

让我们展开千年梦想的翅膀,

作一番奇思妙想的云游。

篇2

潇湘妃子的典故是红楼梦中林黛玉的号。书中说,大观园中姐妹起诗社,众女儿个起字号,黛玉号为“潇湘妃子”。曹雪芹为黛玉起这个名号,大概与娥皇女英的故事有关,以泪洒斑竹的娥皇女英象征黛玉的悲惨命运。

“潇湘妃子”是古代传说中舜妃娥皇、女英哭夫而自投湘水,死后成湘水女神之称,也叫湘妃。历来用其故事者,总离不开说夫妻生离死别、相思不尽、恸哭遗恨等等。如果不管什么关系,什么性质,只要有谁老哭鼻子便叫她潇湘妃子,推敲起来,恐怕有些勉强。因为娥皇、女英泣血染竹本是深于情的表现,并非一般地多愁善感,无缘无故地爱哭。

(来源:文章屋网 )

篇3

一、读懂——诗歌鉴赏的基础

由于年龄知识等的限制,初中古代诗歌的鉴赏需要以读懂为前提。所谓读懂,就是指对所读古代诗歌的词句含义、内涵能够有正确的理解和认识。可见,读懂是阅读古代诗歌的基本要求。如果连一首诗歌的意思都不能理解,那鉴赏就无从谈起。所以,要了解诗歌的内容,读懂诗歌,就必须掌握诗歌用语的含义,了解诗人的基本情况,相关的创作背景以及相关的典故。

1.掌握诗歌关键用语的含义

诗歌中有一些高度聚集作者情感或者用来描述氛围的关键词语,我们把这些词语叫做诗眼或词眼。

2.了解诗歌典故的含义

用典是古代诗歌常用的艺术手法,可以增加语言的容量和弹性,使诗歌典雅含蓄。典故的含义一般是固定的,因此对诗歌内容的分析鉴赏有时可以从诗的典故意义着手。

3.弄清诗歌创作的背景

了解诗歌的文学常识、生活常识、时代背景和社会现实。比如读杜甫的作品,就必须了解当时的社会背景和作者当时的处境,才能更好地体会到作者的心酸。

了解诗人的思想倾向、政治主张、志向追求和生活经历等等,由于作家的生活经历、感情气质、艺术素养等各不相同,因而在创作中表现出各自独特的格调、气派和趣味,这就形成了作品的不同风格。如王维诗风的恬淡生动;王昌龄诗风的雄健浑厚;李白诗风的飘逸洒脱;杜甫诗风的沉郁顿挫;韩愈诗风的气势磅礴、奇特新颖;白居易诗风的平白清新;李商隐诗风的清丽俊逸;杜牧诗风的含蓄绰约。了解诗人的风格,有利于把握他们在诗中表达的思想,更好地读懂诗歌。

二、感悟——诗歌鉴赏的关键

对于诗歌,光是读懂是远远不够的,还需要有所感悟。所谓感悟,是指在读懂诗歌的基础上,要有较深入的理解,了解其表现内容的艺术形式和表现手法。展开联想,弄懂诗歌的形象,品味诗歌语言的深层涵义,还要展开想象,融入诗人营造的意境中去,从而最终使读者和诗人产生共鸣。

1.了解诗歌的意象

古诗词中有一些意象的意义是固定的,这些意象有着丰富特殊的文化内涵,它已不是一种单纯的物体了,而是一种情感的象征,古人常用这些意象的象征意来表达自己的思想感情。

2.深入诗歌的意境

诗离不了景物的描写,诗歌的意境是通过景物来表现的,因为古人通常把情感寄寓在景物之中,如小桥流水、高山大川、清风明月、沙漠沧海等,所以要体味一首诗的深邃的意境,可从诗中的情和景着手进行分析。

3.把握诗歌的题材

我国诗歌众多,类型多样,了解诗歌的题材对于诗歌的鉴赏有很大的帮助,大致可分为借景抒情诗、咏史怀古诗、伤春伤别诗、羁旅行役诗、山水田园诗、托物言志诗、边塞征战诗、赠友送别诗、闺怨诗、谈禅说理诗等多种类型。

如山水田园诗,是诗人以山水田园为审美对象,把细腻的笔触投向静谧的山林、悠闲的田野,创造出一种田园牧歌式的生活,借以表达对现实的不满,对宁静平和生活的向往,代表人物主要有陶渊明、谢灵运、孟浩然、王维、杨万里等。

篇4

主题;意向;驳岸;植物搭配;小品设计

[中图分类号]TU986[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9646(2011)06-0021-02

导读:

秋天的雨后,天气显得格外晴朗,心情也格外舒畅。应邀与好友一起来到古琴台,我们漫步和游览于月湖公园和琴台广场之间,感受别样的秋高气爽。

古琴台又名伯牙台,位于汉阳龟山西麓,月湖东畔,是为纪念俞伯牙弹琴遇知音钟子期而修建的纪念性建筑。相传,古时有位名叫俞伯牙的琴师曾在此弹琴,抒怀,樵夫钟子期听懂其志在高山、志在流水,二人遂结为知己。后来,钟子期病故,俞伯牙悲痛不已,在友人墓前将琴摔碎,从此不再弹琴。“知音”典故由此而来。古琴台是后人为纪念这一对挚友而建。看到这样的典故,与我同行的好友都感慨万分,更加珍惜友谊的宝贵。

针对自己的实际考察,分别从以下几个方面来对月湖公园及其古琴台的景观设计进行分析和总结:

一、景观设计的主题设计

湖利用武汉的湖泊语言和参考西湖、拙政园等类似环境的造园理水手法,在现有低洼地和鱼塘深挖成湖,把湖面还给自然、现代的,我们不再填湖,我们扩湖,还地域本来面目。(图1.2)湖面水体的丰富带来与之相适应的滨水功能活动空间,使“月湖”沿岸成为一个具有丰富想象力、同时拥有自然生态和城市活力的湖。沿着湖岸我们组织一个个景观节点,从古琴台残月的摇曳树影到琴台艺术中心的宏伟尺度,古今文化在此交流、共生、升华。月湖一周由以下主题连接而成。

二、意向设计

月湖的形状似偃月,与龟山、梅子山相依傍,月湖风景区充分展现中国“月文化”精神,充分体现中国天人合一的哲学思想境界,因月在中国人民心中是永恒圣洁又神秘的天体,是中国人美的意向。月湖---夜湖的意向加强了区域的审美深度。琴台剧院和音乐厅中间的镜面水境是满月的意向。南岸主会场前水域是半月的意向。两岸联接堤是三潭映月的意向。“琴台残月”是武汉人心里关于琴台永远的意向。月湖---夜湖让景观富有诗意。

三、驳岸设计

岸从城市到绿地,从绿地到湖面,必达的空间就是岸,水前空间服从且服务于人的行为模式也引导人的行为模式。月湖的驳岸设计可以让人傍水,戏水,听水,侧观,近观,远观,上观,对水的接近做到极致。堤是岸,亲水平台是岸,桥是岸,湖是我们的主旋律,岸是一个个高低音音符。

四、园林植物搭配

植物造景可谓艺术在其中起很大作用。在月湖公园和琴台广场的植物搭配分别“利用乔木、灌木、藤木、草本植物来创造景观,并发挥植物的形体、线条、色彩等自然美,配置成一幅美丽动人的画面,供人们观赏。在植物的搭配上同时结合植物栽植地、小气候、干扰等多因素的考虑。此外,院内还利用植物造景艺术原理,形成疏林与密林、天际线与林缘线优美、植物群落搭配美观的园林植物景观。让人更加愿意去亲近大自然,融入大自然。

五、小品设计

园内小品的种类多多,如坐凳,花架,雕塑,健身器材等,坐凳是景观中最基本的设施,布置坐凳要仔细推敲,一般来说在空间亲切宜人,具有良好的视野条件,并且具有一定要安全和防护性的地段设置坐凳要比设在大庭广众之下更受欢迎。可见,设计必须提供辅助座位,如台阶,花池,矮墙等,往往会收到很好的效果。

六、结语

通过这次的实地考察和分析我们也深刻的认识到,景观要素的细部设汁也很重要,一个景观的好坏不仅要看结构和不合理,也要看细部,从台阶的尺寸,雨水口的处理,到铺装图案建筑的立面种植方式都很关键,要反复推敲。道理很简单,但真理往往掌握在少数人手中,在我们的设计中也常常忽略许多,既然我们意识到这一点,抓紧时间学习,弥补自身的不足,相信在不断的探索学习中,自己的景观设计水平会达到一个新的水平。

[1]《城市生态公园规划设计方法》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

篇5

旧瓶装新酒现象在现代语言发展中起了重要作用。而“旧瓶装新酒”一词则源自《圣经》中《新约》里面对观福音书。该典故don’t pour new wine into old wineskins /bottles本是指“旧皮袋不能装新酒”,但是由于误译,该典故在被译入汉语时被译成了“旧瓶不能装新酒”,并随着语言的发展,该习语逐渐发展成了其肯定意义“旧瓶装新酒”并为语言的发展做出了贡献。

【关键词】

new wine into old wineskins; 旧皮袋不能装新酒;旧瓶装新酒

“旧瓶装新酒”是指将新酒装在旧瓶子里,比喻用旧形式表现新内容。生活中用旧瓶装新酒的现象比比皆是。以词语为例,随着社会经济的迅猛发展,新生事物大量涌现,而词语的增长速度有限,于是很多旧词被赋予了新的意义。汉语中如“白领”其本意为白色的衣领,后来引申为有教育背景和工作经验、从事脑力劳动的阶层,是西方社会对企业中不需做大量体力劳动的工作人员的通称,如今白领还被赋予了又一层新的含义:白领了薪水(的人),意思就是好不容易发了薪水,结果交了房租、水电煤气费,买了柴米油盐后,口袋里就没有剩下多少钱了,只能感叹一声:这月工资又白领了!英语里旧瓶装新酒的词语也比比皆是,尤其在新兴行业里,如mouse,原指“老鼠”,随着计算机行业的兴起,mouse被赋予了新的含义:鼠标。由此可见,旧瓶装新酒有着重大的意义。而这一重要的词语和思想最早是出现在《圣经》。

《圣经》是基督教的圣书,是“浸润欧美文学的不可或缺的两支重要伏流”[1]之一。它是犹太教和基督教的宗教经典,不仅记录了古希伯来人(即犹太人)的历史,也给世人展示了内涵深邃的哲学思想,并且为西方文学提供了最根本且有源源不绝的素材。其语言也已经渗透到人们的日常生活中。习语“旧瓶装新酒”只是其九牛之一毛。该习语源自《圣经》但业已成为英语语言的一部分。更重要的是,该习语传播到中国,也成为了中国一个流行的习语。

旧瓶装新酒源自对观福音书,即《马太福音》、《马可福音》、《路加福音》。《圣经》分为《旧约全书》和《新约全书》,而《新约全书》则包括福音书、历史书、使徒书信和启示录四大部分。而福音书有四卷,其中《马太福音》、《马可福音》、《路加福音》的很多章节在内容、风格和观点都十分相似,因此称为“对观”或“同观”(表达相同观点)。根据《马太福音》第九章第十七节、《马可福音》第二章第二十二节、和《路加福音》第五章第三十七到三十九节,耶稣收了马太(利未)作门徒后,有人来问耶稣为什么约翰的门徒要禁食而他的门徒不禁食呢,耶稣答道:

没有人把新布补在旧衣服上;因为所补上的反带坏了那衣服,破的就更大了。也没有人把新酒装在旧皮袋里;若是这样,皮袋就裂开,酒漏出来,连皮袋也坏了。惟独把新酒装在新皮袋里,两样就都保全了。”

该典故原意是新酒不能装入旧皮袋(即don’t pour new wine into old wineskins/bottles 或者new wine not into old wineskins/bottles),这是因为盛酒的皮袋(又曰皮囊)是由动物皮做成的,将动物皮缝在一起,只留一个开口装酒。装了酒后,皮袋就会被紧紧缝上。新酒倒进皮囊后就会发酵,新皮囊也会随之膨胀。但是旧皮囊由于已经失去了弹性,如果倒入新酒,旧皮囊就会随着新酒的发酵而胀裂。所以此处该词实际上是“旧皮袋不能装新酒”。

在基督教教义里,新酒是指耶稣的新教义而旧皮囊则是指旧的犹太宗教体制。耶稣用“旧皮囊不能装新酒”比喻旧的犹太体制或当时其他宗教体制并不适合耶稣的新教义,有强大生命力的基督教义不应束缚在缺乏生机活力的犹太教体制下。很多人特别是基督教徒将此当做一个与犹太教以及施洗者约翰教义分庭抗礼的新宗教的开端。

这是“旧皮袋”与“新酒”最初的宗教涵义。后来“酒”与“皮袋”关系的比喻渐渐增加了其非宗教涵义:旧形式不适合新内容,新内容应该有新形式。这个典故常常见于西方文学文化中,逐渐形成了“旧瓶不能装新酒”。如歌德在其长篇诗剧《浮士德》中,梭罗在其著名散文集《瓦尔登湖》中都曾使用过该典故。

该典故在二十世纪初被译入汉语并保留了其否定的意义[3]:旧形式不适合新内容,但是该典故不是被译成了“旧皮袋不能装新酒”而是译成了“旧瓶不能装新酒”。 “皮袋”一词对应的英语为“wineskins”,wineskins是指皮革尤其是山羊皮做成的酒囊。多数英译圣经版本都是选用的该词,但也有部分英译本(如钦定版圣经等)则选用了“bottle”一词,bottle现常指塑料、玻璃等制成的形状固定的瓶子,但是也可用来指皮囊、皮带。美国神学家巴恩斯(1798-1870)解释说,bottle由动物皮制成,它产于东方而且现在仍在使用。[4] 该典故被译入汉语的时候源语选用了“bottle”一词,并误选了其常用意义“瓶子”,但是却保留了其意义,才导致了“旧瓶不能装新酒”的产生。

以后,该译语逐渐发生了改变,意义从否定变成了肯定即“旧瓶装新酒”,因为“旧瓶不能装新酒”在汉语中是经不起推敲的。汉语中“瓶”是指“口小腹大的器皿,多为瓷或玻璃做成,通常用来盛液体”[5]。 那么瓶子既然可以装新酒,那么为什么就不能装旧酒呢?鲁迅1933年10月1日《重三感旧》曾说过:“近来有一句常谈,是‘旧瓶不能装新酒’这其实是不确的。旧瓶可以装新酒,新瓶也可以装旧酒……”。逐渐地,“旧瓶不能装新酒”就演变成了“旧瓶装新酒”。

从宗教意义到非宗教意义,从英语到汉语,从否定意义到肯定意义,从“don’t pour new wine into old wineskins/bottles”到“旧瓶装新酒”,其语言的发展展示了语言生命与活力,也为今天的词汇发展发挥了重要作用,更是世界文化交流的一个例证。

参考文献

[1] 常耀信. 漫话英美文学——英美文学史考研指南[M]. 天津: 南开大学出版社, 2004:1

[2] 圣经(和合本). http:///

[3] 石坚等主编. 圣经文学文化词典[G]. 成都: 四川大学出版社, 2003:320.

篇6

一、在语境中猜测词义

有研究表明,信息处理水平对记忆具有很大的影响,对信息的加工水平越深,信息就越能长时间地保存在记忆中,而根据语境猜测词义就是一种深度的信息处理过程。让学生在词汇学习过程中根据上下文猜测生词的含义,对训练学生的分析能力有着极其重要的作用。猜词的方法一般可根据文章或段落、句子中的同义词、反义词对比、定语词组、从句等不同的语义提示线索解析生词,从而获得正确的词义。

二、通过语境消除歧义

英语中有大量的一词多义的现象,这些词汇在不同的语境中有不同的词性和词义,如果脱离了特定环境孤零零地去学习,就容易产生歧义。因此在教学中,一定要注意将词汇置于特定的环境中,找出恰当的词义。以country为例,做名词时,有“国家”、“农村”之意,如果是一个独立的句子,如I love the country,则可能产生歧义,但若在句子后加上一个修饰语whose independence I have been fighting for,此句子中的country就成了“国家”之意。以上的例子充分证明,在阅读中究竟取哪一个词义,要结合具体语境分析,仔细推敲,才能准确地把握词义,掌握其用法。

三、在语境中辨别汉英词汇差异

词汇是在人类历史发展中形成的一种符号语言。在演变过程中,由于各国的文化、风俗习惯、思维方式不同,各种语言中的词汇所代表的概念不是完全一致的。如,汉语中的“看”,英语中有look,see,watch,notice等,在不同的语境中有不同的表达形式:看电影用see the film或go to the movies,看电视用watch TV,看书用read a book。汉语的“看”在这里用了完全不同的英语词汇。另外,英语的一个词,有时代表几个汉语意思。如uncle的汉语意思有伯父、叔父、舅父、姑父、姨夫、叔叔、伯父等。又如“一双新鞋”,许多人译成a pair of new shoes,看起来好像是正确的,但这种表达不符合英语习惯,正确的表达应是a new pair of shoes。类似的还有a big piece of paper,a new type of bike等。以上例子表明,英语的词汇学习要注意了解英美国家的文化、风俗习惯、中美文化差异等方面的知识,在恰当的时候、恰当的地点,恰当地应用词汇,才不至于产生语言障碍。

四、在语境中掌握习语

篇7

【唐】贾岛

松下问童子,言师采药去。

只在此山中,云深不知处。

何须惆怅不相逢

贾岛是以“推敲”著名的苦吟诗人。可是,《寻隐者不遇》一诗,乍一看,明白如话,全无半点推敲的痕迹。其实,推敲不一定在词句上,整个构思也可以推敲。

首先,我们来看,这首诗一共写了几个人?隐者、寻者、童子。那么,谁又是主角呢?从题目上来看,好像是隐者。隐者,古代指不肯做官而隐居在山野之间的人。诗中的这位隐者,像谜一样,时隐时现,若有若无,自始至终都飘浮在诗的意境深处。

让我们一起来慢慢地读一读这首诗,边读边从字里行间来寻找隐者的踪迹。第一句中的“松”,比喻隐者的风骨;第二句中的“药”,暗指隐者采药为生,兼济世人;最后两句中的“山”和“云”,则告诉我们隐者身居高山,与白云为伴。读到这里,这位隐者的形象是不是从字里行间悄然闪现?此时,我仿佛看到了一位老者,白发长髯、布袍棉袜,给人一种清雅闲适、超凡脱俗之感。这样的隐士高人,怎么可能会轻易见着呢?于是,就有了寻者和童子之间的三问三答。

“松下问童子”时,心情轻快,满怀希望;“言师采药去”,答非所想,一坠而为失望;“只在此山中”,在失望中又萌生了一线希望;及至最后一答:“云深不知处”,就惘然若失,无可奈何了。说这首诗构思精巧,就在于这是一首问答诗,却只有童子的三答,而没有寻者的三问。唯其如此,才给读者留下更大的可以想象的空间。

“推敲”这个典故的来由,事情的真假虽不可知,但是像《寻隐者不遇》这首诗,就不仅着眼于锤字炼句,在谋篇构思方面也是同样煞费苦心的。“遇”与“不遇”,一切随缘,何须惆怅不相逢?

山行

【唐】杜牧

远上寒山石径斜,白云生处有人家。

停车坐爱枫林晚,霜叶红于二月花。

秋日胜春潮

“自古逢秋悲寂寥,我言秋日胜春朝。”唐代诗人刘禹锡《秋词》中的诗境,与唐代另一位诗人杜牧《山行》中的诗境,颇有异曲同工之妙。“诗言志”,“诗情”即志气。人若有志气,便有了奋斗精神。自古以来,每逢秋天都会感到悲凉寂寥,他却认为秋天要胜过春天,这是刘禹锡的乐观情怀。

杜牧的这首《山行》和刘禹锡的《秋词》有着相同的诗境。你看,远处的秋山有一条蜿蜒的石径盘屈而伸。山顶上,白云掩映,变幻万千,几家竹篱茅舍隐约可见。近处,红枫似火,诗人情不自禁地停下车子,留连不舍地欣赏着。

本来,枫叶的颜色比红花显得更浓烈,这是谁都能感受到的。但它没有在春天和群花争艳,却在秋天呈现芳姿,这也是人们熟知的事实。可是,过去没有诗人把这两层意思联系起来组成诗句。有的只是“浔阳江头夜送客,枫叶荻花秋瑟瑟”的凄凉;有的只是“月落乌啼霜满天,江枫渔火对愁眠”的惆怅;有的只是“枫醉未到清醒时,情落人间恨无缘”的无奈。然而,杜牧却赋予了枫叶以花一般的不同气质,并且让它和春花进行比较,组成“霜叶红于二月花”的绝妙意象,使人读后产生许多深沉的联想和想象。有时,这种联想和想象,超出原作者的本来创作意图。从“霜叶红于二月花”这句诗中,我们不仅看到枫叶在色彩上比春花还要红艳,还能感受到枫叶比春花更耐得住秋霜的磨炼。

和诗人杜牧一样,我也喜欢秋天。喜欢秋天里夹杂着甜甜果香的凉风,喜欢秋天里金灿灿的丰收的麦地,喜欢秋天的田地里人们忙碌的身影……秋天,不仅代表着成熟,还是“万山红遍”的喜悦和诗情。

(郭学萍,特级教师,南京市下关区第二实验小学副校长)

郭老师以散文的形式,还原诗歌的意境,再现文字背后的精彩故事,传达当下“我”的阅读百感。这种内心的拜谒、亲近、契合、对话、乃至辨析,又以童真般的调皮、可爱、灵动的句子延伸开来。即使遇到妙不可言的“千古绝唱”,郭老师也能与你拾级而上,渐入佳境,心会其意。有时,郭老师又故意宕开一笔,留下“空白”,让你自己去领会作者细腻婉约的心思,抵达悠远旷达的境地。郭老师其人、其文、其课,本身就是一首清丽静美的诗,浸沉阅读中,其喜洋洋者!

漫读古诗

语文教学不能游离于语言文字之外,教师必须引导学生通过对语言文字的咀嚼、感悟、品味和运用,理解课文内容,感悟人物精神,学习课文写法。“咬文嚼字”理念下的教学设计,更多地应根据学生学习的特点,紧扣中心词,运用看图观察、创设情境、联系生活、想象练说、感情朗读等多种途径,慢慢嚼、细细品、深深悟。下面,以《梅兰芳学艺》一课为例,谈谈具体的教学设计。

一、 看剧照视屏,走近梅兰芳

1. (出示梅兰芳剧照)你们知道这是谁吗?(板书:梅兰芳)(出示梅兰芳生活照)你们知道这是谁吗?小朋友们,这也是梅兰芳。他是一位先生,而在京剧舞台上却是一位美丽动人的女子,真是让人佩服呀!想听一听梅兰芳的演唱吗?(放一段《贵妃醉酒》视屏)

2. 同学们被梅兰芳的精湛表演深深地吸引住了。那他怎么会演得这么好,成为世界闻名的京剧大师呢?让我们一起到课文中去寻找答案吧。

【设计意图】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咬文嚼字”要讲究兴趣、兴致的激发。学生们对梅兰芳或许知之甚少,这里通过运用观照片、看视屏,让他们走近梅兰芳,对梅兰芳产生浓厚的兴趣。

二、 学第1自然段,初知梅兰芳

1. 梅兰芳小时候去拜师学艺的时候,师傅却说他“不是唱戏的料子”,这是为什么呢?请小朋友自由轻声读读课文的第1自然段,找找原因。

【设计意图】 选择恰当明确的“对话话题”是“咬文嚼字”的策略与方法。学生的思维往往是在矛盾中被激发的,一个世界闻名的京剧大师小时候怎么被师傅认为“不是唱戏的料子”呢?这个问题将进一步激发学生的探知欲望。

2. 生自读课文后交流:“师傅说他的眼睛没有神儿,不是唱戏的料子。”

(1) 理解“没有神儿”。(出示梅兰芳小时候的照片)师介绍:梅兰芳小时候是近视眼,眼皮下垂,遇到风还总是流泪,这就叫“眼睛没有神儿”。

【设计意图】 儿童对词语的感悟和理解离不开生活的实际和情景,“咬文嚼字”也如此。学生对“没有神儿”这个词语的理解存在难度,通过梅兰芳小时候的照片,让学生观察感受什么叫“没有神儿”。因为学生眼前有了形象的画面,理解就容易多了。

(2) 京剧演员的眼睛很重要,可梅兰芳的眼睛没有神儿,所以,师傅说他“不是唱戏的料子”。

(3) 小朋友,你们知道什么是“料子”吗?你们看,老师外面穿的衣服是用布做的,这布就是做衣服的料子;里面穿的是毛衣,毛线就是编织毛衣的料子。那这里“不是唱戏的料子”意思是说什么呢?(不适合唱戏,不具备唱戏的条件)

(4) 当师傅看到小梅兰芳的这双眼睛,会怎么想、怎么说?

(5) 师傅说的话大家都读懂了,谁能用“因为……所以……”连起来说说这句话? 出示句式:

A. 师傅说梅兰芳不是 ,是因为 。

B. 因为梅兰芳 ,所以师傅说他 。

3. 小朋友说得都很好,相信小朋友一定能把第1自然段读得更好!(齐读)

【设计意图】 咬嚼感知“料子”一词,这里运用了三种咬嚼品析的方法:一是联系生活――结合学生的生活实际和实物帮助理解;二是句式说练――让学生明白“眼睛没有神儿”“不是唱戏的料子”之间的因果关系;三是朗读感悟――轻轻拿起书,齐读课文第1自然段,为下文的学习做了铺垫。

三、 学习第2、3自然段,走近梅兰芳

1. 这时候,如果你是小梅兰芳,你听到师傅这么说,心里会想些什么呢?

2. 梅兰芳和你们一样,并没有因为师傅的话而丧失信心,他下定决心,要克服自身先天的不足,好好学唱戏。让我们一起来读好这句话。(生读)

篇8

【关键词】形象表述;生动;魅力

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对授课内容多采用叙述性、说明性的表述,虽听起来清楚、明白,却常常使人感到枯燥乏味。如果我们不失时机地使我们的讲课语言多一些形象表述,我们的课堂教学就会变得生动有趣,富有魅力了。形象表述要求我们在课堂教学中适当穿插与讲授内容有关的故事、生活事例使讲课语言丰富、形象。现就旅游教学中形象表述的运用及效果谈点体会。

一、借助故事、典故、传说等导入新课,可激发学生的求知兴趣

通常一节课开始的时候,学生刚坐下,心还未安定下来,外界的干扰还未完全排除,注意力比较分散。根据学生的这一心理特点,教师用形象的故事、典故等导入新课,就会使学生产生一种新奇感,这样一上课教师就紧紧抓住了学生的思维,使他们的注意力很快集中到学习上来。心理学研究表明人的注意力集中到某一方面一般可持续半个小时左右。而有了这半小时左右的“黄金时间”,我们这一节课的主要内容的讲授也应该接近尾声了。因此,只要我们能用形象的语言,设计一个生动有趣引人入胜的开局,我们的课堂教学可以说成功了一半。如:在讲授《菜点酒水知识》“鸡尾酒”一节时,首先介绍“鸡尾酒”一词来历的典故:十八世纪中叶,英国流行一种游戏活动“斗鸡”,而且据说灌了酒的鸡斗志高昂,持续作战能力强,许多“鸡主”为了使自己的鸡能战胜对方而取得高额奖金,便身体力行的亲自感受、尝试不同的酒后身体的不同感觉,然后再让鸡喝。取得胜利后,鸡主把鸡所喝过的酒经过调配后拿来与大家分享以示庆祝。久而久之,就出现了我们现在所知的“鸡尾酒”(COCKTAIL)。这样讲解,不但吸引了学生的兴趣(包括一些调皮的学生),更激发了想了解“鸡尾酒”的意愿,一堂课,在学生不断提问、发言的活跃气氛中轻松完成了。

又如,在《导游基础知识》的讲解中,讲解“路南石林”导游词的解说时,先撇开书上讲的内容,而是直接给学生讲一段关于“阿诗玛”的传说。学生们都听得津津有味,当讲到有关“路南石林”的时候,突然一个直转,“你们知道路南石林吗?”“路南石林”的解说当成了故事的一部分给记住了。省去了死记硬背的苦恼,加深了对“路南石林”的理解,把学习变被动为主动。

二、可采用具体的生活事例揭示抽象的理论、概念,帮助学生增强记忆

人体的心理特征决定了在生活、学习中较容易接受、记住生动形象的事例,而不是枯燥、抽象的理论。因此,教师在讲课中有意进行形象表述,对增强学生记忆效果有着很重要的意义。而学生对教师讲课中有意设计的具体、生动的事例的记忆往往是不留心、不注意的,但却是很牢固的,过了很久都还记忆犹新。

记得在所教《公共关系与公关礼仪》中有这么一节内容“形象策划的基本原则和方法”,所列条款共五条,复杂而繁琐,学生学起来觉得枯燥、无趣。但这节内容却是重要的,要求学生必须掌握,那么怎样去讲这节课呢?经过一再思索,理出了这样一个思路:一、以大家在电视上都耳熟能详的公益广告“祸从天降”为例,在讲解该广告的同时引出知识点,使其与广告中的内容——对应。二、针对五个基本原则举一些生活事例来加以形象表述,再次加深学生印象。三、试着让学生分组讨论再以生活事例来表述五个基本原则。教师从旁给予指正和补充。四、让每个学生举例说明并做在作业本上。经过“四道工序”的“冶炼”,成功的把一节枯燥而乏味的理论课转变成了一节生动的形象描述课,学生也能变理论为实践,形象地加以描述,快而深的吸收所学知识。由此可见,教师在向学生讲授某一理论,表明某一观点时,有意设计一些生活事例,讲课中注意形象表述,能帮助学生增强记忆。

三、在引用故事、事例等进行形象表述时应注意以下几点

(一)精选

不管是故事、典故还是我们了解或经历的生活事例中有许多是生动感人的,当用于我们教学时还应该进行适当的挑选、剪裁。记得,在我刚开始教学时,为了提高学生的兴趣,在讲“旅游的发展”时,提到旅游业的创始人——托马斯·库克,一时兴趣,一味地讲托马斯·库克的成功历程,当我意识到已经偏题,再回到原来的讲解上时发现大部分学生不但心不在焉,而且老是提有关“托马斯·库克”本人的问题,根本无心在课堂所讲的内容。可见,课堂教学中教师在进行形象表述时所选故事、事例等内容应该考虑很多因素,进行精心的挑选、剪裁、加工锤炼,反之你的课堂教学只能给人一种罗列知识之感,甚至因引用材料的宠杂而影响正常的教学进程,导致喧宾夺主。

(二)简炼

讲课的语言表述不同于文字描写字斟句酌,反复推敲。一般我们讲课中所引用的内容只在教案上粗线条地做个提示,更多具体的内容都是在讲课时就地裁剪,临时就具体情况进行语言组织,有时根据课堂气氛需描述得更生动、更形象。这样,语言表述比起文字描述就有更大的机动性、灵活性,因而也会产生更大的随意性,想到那说到那,东拉西扯收不住场,所以在进行形象表述时应特别提醒自己语言要简炼。

(三)有关联

即教师上课选定的形象表述的内容必须与授课内容有关,能为讲课主题服务,不要牵强附会。更不能海阔天空,离题千里。有的教师为了迎合学生听课兴趣,利用课堂讲故事,课堂上教师讲得有声有色,头头是道,学生听得如痴如醉,津津有味。课后布置学生自己看书,看与不看,看得懂与不懂那是学生自己的事。这种置教学任务与不顾的做法,课讲得再生动也没有什么价值。

如果说,要领理论的解说是课堂教学的筋骨,那么讲课中适当穿插故事、事例等进行形象表述则是课堂教学的血肉。一堂课能否成功,能否产生巨大的魅力,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有没有具体、生动的事例,追求形象表述完美乃是我在旅游教学中不可或缺的有效途径之一。

【参考文献】

[1]魏书生.课堂教学的艺术[M].广西:漓江出版社,2000

篇9

生于名门,有力拔山河之气,雄姿英发,手握楚地之精兵,名震九州扬四海,号令天下,秦兵闻风丧胆,战无不胜,所向披靡,帝王之属;名不见经传,出身卑贱,手无缚鸡之力,浪荡不堪,衣不着体,徒有崇高之志,惰懒极至。历史嘲弄,登上帝王之座却是他,为何如此,项羽生性豪爽,不拘细节,攻占咸阳,犒赏士兵,导致民心所离,而刘邦在咸阳与民约法三章,不动民一草一木。此细节在人民心深受感动,刘邦乃贤主,奠定刘邦帝业根基,也预兆项羽的败北。细节处彰显成功魅力。

一个词汇、一个字词,点缀在字里行间。王维诗中“青白”二字用的甚好,含在口中竟如同含着几千年重橄榄,品味一字一句何尝不是这样,贾岛推敲典故,春风又绿江南岸的练字之精,单是马致远的“古藤老树昏鸦”的萧瑟细节,足以拨人心弦,为之三日而不绝。文人骚客细微之处心裁,凸显文化宏大。

细节如同一块砖,一片瓦,搭垒在中国建筑上。蜀山兀,阿房出,阿房大气,但最令人迷恋是弯曲飞檐转角,故宫百里对称,建筑伟岸,令人兴叹是出水口的栩栩如生龙头。天降大雨时,龙口吐出涓涓流水,象征风调雨顺,细微之处彰显匠心,凸显民族气魄华美。

世上本没有路,走的人多了也便成了路,他用他的热情与执着寻找细节,开辟人生道路;朱自清笔下细节如同背影忽现忽明。乱花渐欲迷人眼,细节躲藏其中,亲情在逢佳节倍思亲中涌现,友情在细节里播种开花,爱情在细节中孕育。

不要漠视细节,如果把它放在一边,你就放弃成功开端:要把握住细节,记录在你日记中,翻开那里有你辛勤汗水,有你酸甜苦辣,点燃你前进的希望。

篇10

26.作者写《吃饭》这篇文章的最主要目的是( )。

A.表明吃饭还有许多社交的功用

B.说明可口好吃的菜还是值得赞美的

C.表达吃饭有时很像结婚,名义上是最主要的东西

D.发表他对人生、社会诸种现象和问题的看法

27.《吃饭》中,作者展开联想的主要途径是( )。

A.时间统一性联想

B.地点统一性联想

C.相似性联想

D.对比性联想

28.《如何避免愚蠢的见识》中主要运用的论证方法是( )。

A.归纳法

B.演绎法

C.类比法

D.对比法

29.在《冯谖客孟尝君》中,冯谖第三次“弹铗而歌”的原因是( )。

A.长铗归来乎!食无鱼

B.长铗归来乎!无以为家

C.长铗归来乎!出无车

D.长铗归来乎!食无肉

30.在《冯谖客孟尝君》这篇文章中,凿成“三窟”的最主要人物是( )。

A.冯谖

B.孟尝君

C.齐王

D.梁王

上期答案:21. 正确答案:D答案解析:一般说来,在议论文中,凡引进普遍性原理或名家名言的地方,都是运用演绎论证法来证明论点的。文章在第二层的议论中,提出了“人类的习惯总是喜同而恶异的”观点,这一观点可谓是普遍性的原理,接着通过塞维图斯的惨史印证这一观点,最后演绎出“容忍异己是最难得,最不容易养成的雅量”的结论。

22. 正确答案:C答案解析:文章有:“无论是阅读或写作,字的难处在意义的确定与控制”,可以看出答案为C.

23. 正确答案:B答案解析:本题考查文章的中心论点,只有B符合题意,其余选项也是作者的观点,但不是本文的中心论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