食堂管理系统范文
时间:2023-04-10 04:00:07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食堂管理系统,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篇1
一、中小学食堂财务管理工作中存在的问题
(一)管理科室众多,财务要求口径不一
中小学校食堂管理工作包括饮食安全、物资采购、内控管理、帐务处理、审计和信息公开等方面,相关业务综合、复杂,涉及面广。在教育主管部门层面,往往根据内设科室的职责范围分别由财务、安全、监审等多个科室负责管理。而财务管理作为学校食堂管理工作中的核心内容,贯穿食堂管理工作始终,是各个科室对学校食堂管理工作进行指导和检查中不可回避的重要内容。但由于各科室的管理重点各异,其对食堂财务管理工作上的要求也不尽相同,而这种要求口径上的差异很容易使得学校在相关工作中产生混淆。
(二)原材料采购不规范,普遍存在“白条”入账现象
当前我们中小学校食堂在采购原材料时,一般都是在保证质量的前提下由学校自主选择供应商。校方在选择供应商时往往会因为某些主客观因素(比如交通、价格等)而选择一些相对来说营业规模较小的供应商(如个体经营户)。而这些供应商的产品质量、服务水平和规范程度均不高,且无法开具合法的销售发票,从而导致学校食堂的财务账无法按照国家财务制度要求杜绝“白条”入账。
(三)学校食堂内控管理不规范
1、食堂内控制度不健全
一些学校对食堂管理工作不够重视,没有建立完善的内控制度,仅凭经验进行食堂管理。从而造成管理环节上多存有漏洞,管理行为不太规范,甚至由此滋生舞弊行为。
2、食堂内控制度执行不力
首先,有一些中小学校虽然建立了完善的食堂内控制度,但却更多的是为了应付上级检查,而非提升自身管理水平。在内控制度的执行过程中往往流于形式而不问实效,使得相关制度形同虚设,完全起不到应有的作用。另外,大多数中小学校的食堂管理人员基本上都由后勤和聘用人员由成,他们的专业素养不高,培训机会很少,往往无法很好地理解和运用内控相关制度,造成学校食堂内控制度执行效果不尽如人意。
(四)教育主管部门对学校食堂的财务监管力度不足
目前,教育主管部门对学校食堂的财务监管工作主要以内部审计的方式展开,但内部审计只是一种事后监督,无法及时发现学校食堂财务工作中的问题并予以纠正。而且当前我们进行的内部审计大多是综合性的财务收支审计,而少有食堂财务专项审计。综合性的财务收支审计内容多、范围广,审计组投入到食堂财务问题上的精力就难免有限,因此在审计过程中就难免会有所疏漏。最后,对于我们审计报告所反应出来的问题,学校也往往不太重视,仅对一些重大的问题予以整改。而对于一些普通的问题特别是审计建议,看过之后就束之高阁,而在实际管理工作中却依然故我。而教育主管部门也忽视了对审计结果的后续跟踪管理,导致审计报告的效用没有得到充分的发挥。
二、中小学食堂财务管理体系的构建
当前中小学校食堂财务管理工作中存在着诸多问题,亟待我们所有从业人员群策群力,不但要找出上述问题的症结所在,作出针对性的布署,更应在此基础上构建一套完善的中小学食堂财务管理体系。而基层教育主管部门作为中小学校的直接管理部门则更应首当其冲,责无旁贷。基于此,笔者尝试着以教育主管部门的视角,在现行食堂管理制度的基础上改进目前存在的问题,尝试构建一套中小学食堂财务管理系统。
(一)建立食堂监管协调联席会议制度
集中所有涉及学校食堂管理工作的有关科室,建立学校食堂监管协调联席会议制度。对于涉及学校食堂管理的重大事项皆由联席会议作出决定,其他普通的食堂管理事项在实施前先知会参加联席会议的其他科室,确认无异议后再予实施。对中小学校食堂工作的各项检查也统一由联席会议调派人员,以确保检查人员组成的合理性。通过联席会议将学校食堂管理事权和监管力量纳入统一管理,协调一致,有效提高管理效率,避免令出多门,甚至自相矛盾的情况出现。
(二)制订综合的食堂管理制度
将各级各部门制订的中小学校食堂管理相关的规章制度汇总并结合本地区中小学校食堂管理实际情况,制订出一部综合性的,涵盖所有中小学校食堂管理相关工作的管理制度,作为本地中小学食堂管理工作的指导性文件。该制度不但可以使中小学校明确上级部门对食堂管理工作的具体要求,同时也可以督促学校根据它制订出自身的食堂管理内控制度,规范食堂管理行为。另外它也是教育主管部门对学校食堂管理工作进行检查和考核的依据。
(三)定期培训食堂管理人员
定期组织中小学校食堂管理人员进行业务培训,提高他们对学校食堂管理工作的重视程度和业务水平,并及时将最新的政策方针传达给从业人员。使各类管理人员了解学校食堂管理基本流程,明确自身工作职责,掌握本岗位必须具备的专业技能。
(四)调整原材料采购方式,提高供应商准入门槛
由基层教育主管部门汇总下属学校食堂的原材料需求,定期公开招投标引入有实力的原料供应商为下属中小学校食堂的原材料需求实行定点配送。通过此方式可以让学校获得长期稳定的优质原材料供应渠道,同时也解决了学校无法获得正式销售发票的难题。对于个别无法实行招投标定点配送的原料,除了交通不便的偏远学校允许其相关供应商在提供详细联系方式后开具领款收据,其他学校原则上都要求去正规商场采购,以合法的销售发票入账。
(五)强化学校食堂财务管理的监管力度
1、对中小学食堂财务收支进行审核
近年来,随着国库集中支付制度在教育系统的推行,各地教育主管部门纷纷成立了国库集中支付中心教育分中心(以后简称“教育分中心”),负责对下属中小学校的财务收支业务实行“见单审核”。因此,对于条件成熟的地方,可以将中小学校的食堂财务也纳入教育分中心的审核范围,将食堂财务收支情况的监管环节从事后审计提前到事中审核,可以及时发现学校一些不合理、不规范的食堂开支并予以制止。
2、进一步强化对学校食堂财务收支情况的内部审计
对中小学食堂财务实行3-5年为一周期的全覆盖轮审制度。审计组不但要根据现场审计情况对被审单位出具审计报告,指出食堂管理过程中存在的问题,提出整改建议。还要汇总当年所有中小学食堂财务审计整体情况向联席会议提交专项审计报告,为联席会议就中小学校下一步食堂管理工作布署提供参考意见。同时,也要关注被审学校对审计报告的反馈意见,并可根据实际情况责成学校上交书面的审计反馈意见书或整改报告,并监督其落实。
3、将“阳光食堂”工作和财务监管结合起来
要求学校食堂将每天的菜单和所有原材料采购信息(包括供应商、单价、数量、金额)都公布于教育主管部门的官网上。教育主管部门在网站后台数据库将各校原材料采购信息按财务要求分类汇总,并每学期与学校报表数据核对一次,确保学校食堂财务账上的原材料采购成本与“阳光食堂”公布的采购信息一致。
(五)加强对学校食堂财务数据的分析和利用
由教育分中心建立一套学校食堂伙食成本组成结构分析的指标体系,根据学校上报的食堂支出报表进行横向(兄弟学校之间)和纵向(不同会计期间)分析比较,指引学校逐步降低食堂运行成本,改善伙食条件。
(六)对学校食堂管理工作组织专项考核
篇2
中图分类号:R256.5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7-2349(2011)12-0050-01
近年来笔者采用B超诊断结合中药治疗泌尿系结石44例,取得一定疗效,现报道如下。
1临床资料
1.1一般资料本院自2007年~2009年共收治44例泌尿系结石患者,其中男17例,女27例;病程最短30 d,最长2 a;年龄最小20岁,最大51岁。44例患者均有不同程度腰及腹部疼痛,尿赤,尿痛,其中肾结石5例,输尿管结石16例,膀胱结石23例,结石最大1.2 cm×0.8 cm,最小0.3 cm×0.6 cm。
1.2诊断标准参照国家中医药管理局1994年颁布的《中医病证诊断疗效标准》[1]。
2治疗方法
采用自拟排石通淋汤治疗,方药组成:金钱草60 g,石韦20 g,冬葵子15 g,瞿麦12 g,蓄10 g,滑石30 g,车前子15 g,海金沙20 g,炒鸡内金10 g,木通10 g,地龙30 g,郁金10 g,川牛膝15 g。随症加味,腰腹绞痛加白芍、甘草缓急止痛;血尿加大小蓟、白茅根清热凉血止血;小腹胀痛加台乌,木香,枳壳行气止痛;伴瘀血症加桃仁,皂刺红花破气行血;神疲乏力,腰酸膝软加黄芪,杜仲,水煎服,每天1剂,每天服3次,10 d为1个疗程,3个疗程统计疗效。
3疗效标准与治疗结果
3.1疗效标准参照《中医病证诊断疗效标准》[1]“石淋”疗效标准拟定。治愈:结石排出,伴随症状及体征消失,B超检查结石消失;有效:症状及体征消失或明显改善,B超检查结石缩小或下移;无效:症状无改善,B超检查无变化。
3.2治疗结果治愈21例,有效19例,无效4例,总有效率为91%。
4典型病例
王某,女,35岁,农民,于2007年3月29日下午2时突发左侧腰及腹胀痛难忍,遂到本院就诊,症见腰腹胀痛,额面大汗淋漓,舌苔黄腻,脉弦,尿常规RBC(+++),B超,右侧输尿管有0.8 cm×0.5 cm结石声影,伴左肾轻度积水,诊断:石淋,证属湿热蕴结下焦,膀胱气化失司,治以清热利尿,通淋排石,行气活血。采用自拟排石通淋汤治疗,方药组成:金钱草60 g,石韦20 g,冬葵子15 g,瞿麦12 g,蓄10 g,滑石30 g,车前子15 g,海金沙20 g,炒鸡内金10 g,木通10 g,地龙30 g,郁金10 g,川牛膝15 g,桃仁15 g,红花10 g,皂刺10 g,1剂/天,分2次服。服上方5剂后疼痛明显减轻,伴随症状消失。效不更方继用上方再服5剂结石排出,B超检查泌尿系统未见异常。
5体会
《诸病源候论》将淋症分为石、劳、气、血、膏、寒、热7种证型,石淋为临床常见病,系由湿热蕴结下焦,煎熬尿液而形成。其临床表现主要以突发剧烈腹绞痛感,少腹拘急坠痛,或阵发性疼痛,伴小便涩痛,或尿中断,尿频急,色赤黄等。
《临症指南医案》云:至于淋症,有肾、膀胱积热所致,肾虚则小便数膀胱胀,积热则小便涩,皆属湿热。排石通淋汤方中金钱草,石韦,冬葵子,瞿麦,蓄,滑石,车前子,海金砂,木通,清热利湿,排石通淋,鸡内金化石通淋。地龙,牛膝郁金行气活血,行滞止痛,全方共奏清热利湿,排石通淋,行气止痛之功。另外结石不仅是下焦湿热,同时伴有肾气亏虚,或气血瘀滞,随症加黄芪,杜仲以补气益肾,提高机体防病抗病能力,现代医学证明补肾药能增加尿流动力,即尿液对结石的冲击力;通淋利尿药能增加肾脏血流量及肾小球滤过率,活血化瘀可以松驰痉挛平滑肌,扩张尿路;行气药以增强平滑机蠕动;化石药缩小结石体积,有利于排石。服药期间嘱多饮水,配合作适当跳跃运动,可提高疗效。参考文献:
篇3
【关键词】 呼吸系统疾病;三拗汤;儿科;盛丽先
三拗汤系由《伤寒论》麻黄汤去桂枝而成,主治鼻塞声重、咳嗽痰多、头痛目眩等外感风寒咳嗽证。在《太平惠民和剂局方》中首次出现以“三拗汤”为名的成方,采用连节麻黄、连皮杏仁、连梢甘草,与常规炮制加工方法相拗,故名三拗汤。《和剂局方》认为此方长于开宣肺气、降逆平喘,因去辛温之桂枝,发汗力不及麻黄汤,可放心使用。历代医家以三拗汤为基本方加减,治疗感冒风寒、头痛身疼、喘咳胸满、痰白清稀、风寒犯肺、肺气闭郁、声音嘶哑等症,取得了显著的疗效,使之成为治疗外感咳嗽的经典方剂。导师盛丽先教授以三拗汤为主方加味治疗感冒、咳嗽、支气管炎等呼吸道疾病取得了较好的临床疗效,现举例介绍如下。
1 风寒感冒
案例1 张某,男,6岁,2005年12月6日初诊。发热2 d,伴咳嗽,咳痰不爽,鼻塞流清涕,喷嚏,无汗,体温38.5 ℃,口不渴,咽不红,舌淡红,苔薄腻,脉浮紧。治拟疏风散寒,宣肺解表。处方:麻黄6 g、苦杏仁9 g、生甘草6 g、荆芥6 g、防风6 g、紫苏叶9 g、桔梗6 g、辛夷9 g、前胡6 g。2剂,每日1剂,水煎分4~5次口服。2剂后汗出热退而愈。
按:患儿发热无汗,鼻塞流清涕,为风寒外束之象。咳嗽不爽为肺气失宣,兼见咽不红,口不渴,舌淡红,苔薄腻,辨证为风寒闭肺,故以三拗汤疏表宣肺为主方,合荆芥、防风、苏叶以增强辛温发散之力,加桔梗、前胡、辛夷以宣肺化痰通窍。药后腠理开泄,汗出风寒得解,肺气得宣而热退咳止。正如《景岳全书·小儿则》所云:“其脏气清灵,随拨随应,但能确得其本而撮取之,则一药可愈。”
2 哮喘
案例2 刘某,男,5岁,2006年3月22日初诊。咳嗽气急3 d。现症见恶风阵咳,夜间晨起为甚,咳痰不爽,气喘痰稠,色黄或绿,咽红,乳蛾红肿,舌边色红,苔薄黄,脉弦滑数,两肺听诊满布哮鸣音及痰鸣音。治拟散寒宣肺解表,清热化痰平喘。处方:炙麻黄6 g、苦杏仁9 g、生甘草6 g、炒紫苏子9 g、炒葶苈子(包煎)9 g、款冬花9 g、桑白皮9 g、浙贝母9 g、竹沥半夏9 g、黄芩6 g、白果6 g。3剂,每日1剂,水煎分2次服。药后咳止喘平,诸症均安。
按:此为哮喘寒包痰火之证,内有胶固之热痰,外有非时之寒邪。寒邪束表,阳气内郁,不得泄越,蕴而膈热,遂致痰热阻塞,喘则发作。故以三拗汤加桑白皮辛甘发散,泻肺而解表。方中麻黄既可发散风寒,又可宣肺平喘止咳,麻黄每用必炙,意在削其发汗之力而存其宣肺之功;杏仁“主咳逆上气雷鸣”,降肺气中兼有宣肺之功,为止咳要药;配合甘草祛痰解毒,调和药性;款冬花温润以止咳化痰;白果收涩以敛气定喘;紫苏子降气;葶苈子化痰平喘;黄芩清热润肺;浙贝母、竹沥半夏清肺热化痰浊。全方配伍合理,药性平和,温清并用,对于寒包痰火的哮喘,确为良剂。
3 咳喘迁延
案例3黄某,女,2岁,2006年4月17日初诊。咳嗽半月余。患儿半月前因发热、咽痛、咳嗽诊为支气管肺炎收住某院,经治好转出院。现症见恶寒发热,咳嗽不爽,痰多黏稠,甚时伴气促,面色苍白,胃纳不佳,大便溏薄,舌淡胖边有齿痕,苔白腻,脉浮滑。听诊右下肺仍可闻及喘鸣音。治拟散寒宣肺,健脾化痰。处方:炙麻黄6 g、苦杏仁9 g、生甘草6 g、姜半夏9 g、茯苓9 g、陈皮6 g、浙贝母9 g、炒紫苏子9 g、前胡6 g、桔梗6 g、炒白术9 g。3剂,每日1剂,水煎分2次服。药后热退身凉,咳嗽好转,胃纳转佳。
按:本案肺脾两虚、痰湿内生而致肺炎迁延不愈,又感风寒,咳嗽加剧。“脾为生痰之源,肺为贮痰之器”,其病本为肺脾气虚,病标为风寒外束,乃标本均急之候,故用三拗汤散寒宣肺止咳,辅以二陈汤健脾化痰以杜生痰之源,前胡、桔梗助三拗汤解表,紫苏子、浙贝母助二陈汤降气化痰,白术健脾燥湿,合二陈汤能收理气渗湿、培土生金之功。全方配伍表里同治,标本兼顾。
4 急性喉炎
案例4陈某,男,9岁,2006年9月3日初诊。患儿发热、声哑、犬吠样咳嗽1周,西医诊断为小儿急性喉炎,曾肌注青霉素、口服强的松,疗效不佳。来门诊时,仍发热、声音嘶哑、犬吠样咳嗽。检查:体温39 ℃,咽后壁充血,扁桃体不大,无充血,无呼吸困难,脉浮滑数,舌红苔薄黄腻。胸透(-),血常规无异常。治拟解表宣肺祛邪,清热化痰利咽。处方:麻黄6 g、杏仁9 g、甘草6 g、桔梗6 g、射干6 g、黄芩6 g、大青叶9 g、瓜蒌9 g、天竺黄9 g、蝉蜕6 g、僵蚕6 g、浙贝母9 g。3剂,水煎服,每日1剂,分3次服。药后患儿热退,犬吠样咳嗽消失。
篇4
日本的一项研究发现,就餐时先吃点蔬菜再吃饭,不管有无糖尿病症状,都有助于降低血糖值并减少其变动幅度。而血糖值大幅变动可能导致动脉粥样硬化、心肌梗塞、脑梗塞等疾病。
研究小组将19名糖尿病患者和21名健康人分为两组对照研究,要求他们按照规定的顺序就餐,并连续4天每隔5分钟就检测一次血糖值。结果发现,糖尿病患者一组中,如果是先从米饭等碳水化合物开始吃,就餐过后2小时,他们的血糖值平均达到每百毫升195毫克,而如果先吃点蔬菜再吃米饭,这一数值则是每百毫升160毫克。血糖值明显降低,且变动幅度也降低很多。在健康人对照组中,研究小组也发现了先吃蔬菜和先吃饭对血糖值的类似影响,这显示身体健康者就餐时,先吃点蔬菜也有助于控制血糖值。
研究小组认为,这似乎是由于蔬菜的纤维质使得碳水化合物的吸收变慢了,遏制血糖值变动的激素功能得到了加强。可见,只要就餐时稍加注意进食顺序,就能够帮助预防生活习惯病。
街头吸烟会增加路人罹患肺癌风险
新西兰研究人员最新发表的一份研究报告显示,街头吸烟会增加路人罹患肺癌及心脏疾病的风险。
研究人员花费5周时间,使用专业检测仪器在惠灵顿市区街道上测量空气质量,在一个大型购物中心外,研究人员在平均2.6米外检测了284名吸烟者周围的空气,结果发现,正在吸烟者周围空气中的细微颗粒物比非吸烟者周围高出70%。当站在一个吸烟者旁边时,空气污染度是周围没有人吸烟时的16倍。
空气中增加的细微颗粒物会加大罹患心脏疾病及肺癌的风险。参与研究的科学家说,希望政府能在公共场所全面下达禁烟令,以减少对非吸烟路人健康的危害。
肥胖疫苗靠免疫系统抵抗体重增加
近日,美国一家制药公司研发出一种肥胖疫苗针剂,利用人体免疫系统对抗体重增加。实验中,老鼠接受这种疫苗后4天便减少了自身体重的10%,而且这些实验中的老鼠被给予高热量的食物。这也许意味着,肥胖疫苗能让人们食用高热量食物的同时还能保持身材。
据报道,这种肥胖疫苗的工作原理在于,使人体免疫系统制造生长激素抑制素的抗体。生长激素抑制素是由大脑和消化系统生成的一种激素,这种激素能抑制人体内其他的生长激素从而减慢新陈代谢,导致体重增加。同时,肥胖疫苗并不会影响对人体至关重要的其他激素。
多吃桃子李子可以预防糖尿病
据美国《科学日报》近日报道,美国得克萨斯农工大学生态农业研究中心科学家最新研究发现,桃子、李子以及油桃等水果中含有多种生物活性的化合物,有助于防止与肥胖有关的糖尿病和心血管疾病。
桃子和李子等水果中富含的酚类化合物主要包括四大类:花青素、绿原酸、槲皮黄酮衍生物和儿茶素。这些酚类活性物质可分别应对脂肪细胞、巨噬细胞和血管内皮细胞,因而可发挥抗肥胖、抗炎症和抗糖尿病的独特功效。这些物质还可以降低坏胆固醇LDL的水平,进而降低心血管疾病危险。
严控食品规范可使心血管疾病死亡率降低20%
世界卫生组织网站近日刊载最新研究成果说,实行严格的食品规范能使心血管疾病引发的死亡率降低20%。
该研究证明,一些加工食品、垃圾食品和罐装食品富含饱和脂肪、反式脂肪、热量和盐,长期食用,患心血管疾病几率将增加一倍。严格控制以上成分的用量,并在饮食中增加水果、蔬菜的摄入量,可以降低心血管疾病发病率和死亡率。
研究选取了丹麦、芬兰、挪威和瑞典等已采取严控政策的国家和英国等尚未行动的国家进行对比。结果显示,采取严控政策的国家心血管疾病导致的死亡率显著下降,糖尿病和癌症的发病率也有所降低。
日食30克橄榄油可降低心脏病死亡风险
橄榄油有益心脏健康,那么到底有什么益处?西班牙研究人员发现,一天食用大约30克橄榄油能降低近一半因心脏病死亡的风险。
西班牙研究人员分析了40 622名西班牙居民的数据。这些居民于1992年至1993年参加欧洲癌症与营养前瞻性调查,参与时年龄为29~69岁。这项调查主要了解参与者日常饮食情况,包括橄榄油摄入量和热量摄取。至2009年调查结束时,有416名参与者死于心血管疾病,956人死于癌症,417人死于其他原因,126人死因不明。研究人员发现,橄榄油摄入量排名居前四分之一,即每日食用橄榄油超过29克的参与者,与不食用橄榄油的参与者相比,死于心脏病的几率低44%;与其他参与者相比,总体死亡率低26%,因癌症及心脏病以外原因而亡的几率低38%。研究人员还发现,橄榄油无益于降低死于癌症的风险,不过,数据显示,橄榄油可能有助预防某些癌症,尤其是乳腺癌。
橄榄油富含单不饱和脂肪酸、维生素E和酚类化合物,这些成分可能在预防心血管疾病等慢性病过程中发挥一定作用。
中国青少年糖尿病发病率是美国的4倍
研究显示,中国青少年糖尿病发病率是美国的4倍。外媒称,这是由于最近几十年中国人生活方式和营养结构发生巨大变化,体重超标以及肥胖儿童和青少年数量不断增加造成的。
据法新社报道,国际肥胖研究协会主办的《肥胖综述》月刊公布研究报告估计,中国有170万7岁至18岁的青少年饱受糖尿病之苦,另外还有2770万人被认为是糖尿病前期。前期症状表现为血糖水平升高,并可能已经对心脏和血液循环系统造成长期损害。中国青少年患糖尿病的比例为1.9%,相当于美国同龄人(0.5%)的4倍,且明显高于亚洲各邻国。
报告指出,中国有12%的儿童超重。在不满17岁的青少年儿童中,有三分之一的孩子至少出现了一种心血管危险因素。
补充维生素C可降低男性痛风危险
加拿大一项新研究发现,摄入维生素C可降低男性痛风危险。
篇5
【关键词】高校 快餐 经营管理
随着经济社会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整体提升,高校师生对餐饮服务的要求越来越高;同时,高校的大规模整合和扩招,对餐饮服务的内容和方式也提出许多新的更高要求。高校食堂在扩大规模,改善硬件条件的同时,经营管理方式也必须作出相应变革,才能适应这些新变化。近年来,通过借鉴移植,高校食堂的经营管理引入了许多新元素,其中,快餐化经营模式成为食堂经营管理创新的亮点。
一、食堂快餐化经营的主要做法
1、引入工业化生产方式。工业化生产是快餐经营的本质特征。经过近年来的设备升级改造和管理理念创新,高校食堂在很大程度上已从传统的作坊式生产,逐步走向工业化。一是大力提高厨房设备的机械化程度。无论是新建食堂,还是改造老食堂,引进专业设备,提高厨房机械化程度都是建设者和管理者关注的重点。目前,不少高校食堂都已采用了自动蒸饭机、和面机、揉面机、面点成型机等设备,有的还引进了米饭自动生产线,淘洗、加水、蒸制全程电脑控制,实现了主食生产全自动化。机械化不仅降低了劳动强度,提高了生产效率,而且有效地保证了产品质量,降低了损耗。二是实行菜品制作标准化。一些食堂借鉴快餐制作模式,实行标准化生产。如编制菜品生产的操作规程,明确规定每道菜主料多少、配料多少、佐料多少,乃至蒸、煮、炒、炖所需的时间,使人为因素对菜品质量的影响降到最低,保障了质量和口味的稳定。制定明确的原料、半成品和产品质量和份量标准。三是后堂工作程序化。后堂的每一项工作均遵循一定的工艺流程,采取流水作业的工作方式,明确岗位职能,实行质量控制。
2、实现就餐便利化。一是提供餐具。这是现在的高校食堂与传统食堂的典型区别,也是食堂售卖方式与快餐厅经营模式接轨的典型特征。对需要穿行于不同校区的师生来说,随身携带餐具非常不便,由食堂提供餐具解除了师生的后顾之忧。为方便师生携带,有的食堂还配备了封杯机,并提供打包服务。二是供应时间延长。随着学校规模扩大,课外活动增多,特别是研究生等非日常上课学生人数的增加,使就餐时间难以统一,不少高校食堂都延长了供应时间,特别是晚餐有的营业到午夜,较好地满足了各类师生的就餐需要。三是提供套餐。在提供单菜式售卖的同时,提供荤素搭配的套餐,既丰富了口味,也有助于均衡营养,受到师生的普遍欢迎。有的高校还探索建立开放式自助餐厅,将饭菜盛好后摆出,由师生自取,进一步方便师生就餐。另外,就餐卡的普及应用也提高了就餐的效率和便利。
3、食堂服务迈向规范化。一是强化以服务为导向。高校食堂作为后勤服务的重要组成部分,承担着重要职责,不少高校食堂采取教育和制度约束相结合,努力推动食堂工作人员转变观念、改进服务,服务态度和服务质量有了根本转变。有的高校食堂还对接待就餐者的程序、语言和态度作出明确规定,以规范、热情的服务迎接师生就餐。二是注重塑造就餐环境。不少高校食堂在装修和设备采购阶段就充分考虑了就餐环境问题,针对学生的年龄特点,对色调的选择、标志的设计以及餐桌的选型,借鉴了肯德基、麦当劳等快餐厅的设计理念,力求创造简洁、清新、愉悦的就餐环境。三是强调清洁卫生。对餐厅清理和餐具清洗有明确的步骤要求和严格的量化规定。如洗涤餐具实行“四步法”:一刮、二洗、三清、四消毒,并采用专用的三格池,标注洗涤液用量刻度和用水量刻度,操作人员按照标识规范操作,避免操作随意性。四是售卖采用标准量具。标准量具的广泛应用,保证了饭菜分量标准统一,有的食堂还采用统一的小碗蒸菜,饭用若干规格的碗盛好再卖,进一步提高了菜品标准化水平。
二、提升食堂快餐化经营水平的努力方向
高校食堂快餐化经营提升了保障能力,较好地满足了师生的餐饮需求。未来,应当结合学校餐饮服务的特点,继续吸收借鉴快餐经营的成熟理念和成功经验,并着力在提升管理水平上下功夫。
1、逐步推行连锁化经营。目前,规模较大的高校都有多个食堂,分布在不同校区,有的高校食堂甚至已经走出校门,承揽校外餐饮服务。但是,各食堂是相互独立的经营单元,基本处于各自为战的状态,无法形成规模效应。应当借鉴快餐连锁经营模式,建立原料供应中心厨房配送中心各食堂的运作体系,实行统一管理、统一采购、统一生产、统一配送,把各食堂独立的经营活动组合成整体的规模经营,实现专业化、集约化生产和管理,产生规模效应,并逐步形成品牌。实行食堂连锁化经营,必须抓住中心厨房这个关键,中心厨房又可称为配送中心或配餐工厂,集采购、仓储、半成品或部分成品加工、配送、管理等职能于一体,是连锁经营的枢纽。在起步阶段,中心厨房可与最大的食堂或机械化程度最高的食堂合并设置,进行有限配送,待运作成熟,再另行择址建设,并逐步丰富配送内容、扩大配送范围。同时,强化中心厨房菜品研发功能,引进专业技术人员,针对学生所处年龄阶段、来自地域和消费能力,从营养、卫生、风味等多方面研发菜品,编制操作手册,制订菜谱,指导各食堂进行生产。
2、实行全程质量控制。在实行机械化和标准化生产以后,食堂生产环节的规范化程度已大为提高,要在不断提高机械化水平和标准化程度的基础上,逐步将管理的重点应转到质量控制上来。一是严把原料关。原料采购关乎食品安全,而且与生产成本密切相关,必须高度重视。由于食品原料种类繁多,季节性强,品质差异大,加上人为因素,原料质量不易控制。应当制定严格的采购标准,如产地、等级、性能、色泽等,并在采购中坚持使用。按照公开公平公正的原则,同时也为了降低采购价格,对大宗物资应实行招标采购,对零星物资也应实行集中定点采购,选择相对固定的原料供应商统一供货。有条件的,可以建立原料供应基地,与种植、养殖企业建立中长期合作关系。二是加强仓储管理。首先,要按照时令变化,合理计算采购量,既要能保证日常生产需要,又不至于造成库存积压或腐烂变质。其次,各类原料应有固定的储藏位置,经验收入库后应立即存放到位,入库时应标明进货日期,并按照先进先出的原则发放原料,防止变质损失。应建立严格的入库、领料程序和完整的进货、发货记录,加强对存货的管理。三是建立生产质量管控体系。可借鉴快餐企业的做法,针对原料保存状况、产品制作程序和设备保养状况三个方面,结合开展危害关键控制点分析,研究制定质量检查表,由食堂主管、食堂总经理和专业检验队伍分级对食堂产品品质进行监测,并及时研究解决检验中发现的问题。四是加强服务质量管理。牢固树立服务育人的理念,充分运用学校已有的“伙食委员会”等与师生沟通的渠道,引入快餐经营的客户关系管理概念,细化分析师生对食品和服务的需求,实现与师生的良性互动。同时,要结合高校特点,拓展服务内容,如可以探索实行校内送餐服务,一方面解决师生因做实验等原因无法前往食堂就餐的问题,另一方面也可以增加校内勤工俭学的岗位。
传统食堂经营管理是一种经验式、模糊式的粗放管理模式,比如,菜价的制定都是现场估,原料进出库都是手工记录,带来很多管理上的漏洞,也无法及时作出管理决策。高校食堂应当建立能够快速传递和处理相关信息的业务平台,提高精细化管理水平,同时,也可以让食堂管理层从繁琐的具体业务中解脱出来,便捷、准确地获得各类业务和各层面的管理信息,腾出精力从宏观层面加强食堂管理。高校食堂信息化建设内容应当包含七个方面:采购管理业务系统,包括供货管理、采购计划、采购价格管理、结算管理等;仓储业务管理系统,包括进出库管理、盘存管理等;生产管理系统,包括食谱管理、生产计划管理、质量管理、领料管理、余料登记管理等;销售业务管理系统,包括配送管理、菜品核价、就餐卡管理、订餐服务和顾客评价管理等;财务系统,包括固定资产管理、现金收支管理、成本核算、会计记账业务等;人力资源管理系统,包括个人信息管理、培训管理等;决策分析系统,包括审批业务办理,日月报表统计和查询等。■
篇6
关键词:企业食堂 食品卫生 管理策略
近年来,随着社会对企业食堂食品安全的关注度越来越高,大部分企业对于食堂的管控相对来讲有了许多进步,但仍然有部分企业对食堂的关注和重视程度不够,管理松懈。甚至还有一些企业为了经济效益,随意将企业的食堂承包出去,导致出现员工食物中毒的情况,这不仅会影响员工的健康,也会给社会带来恶劣影响。为了杜绝此类事件的发生,应该对企业食堂工作进行严格把控,确保企业食品安全。
一、食堂食品安全现状及问题
随着我国出现多起员工食堂中毒的事件之后,企业的食堂问题也进入了社会各界人士的视线。员工是企业最重要的资源,也是决定一个企业前进和后退的关键。而现今,作为与员工息息相关的企业食堂,却还存在有许多会影响到员工健康的问题。其中包括,第一,企业的食堂承包方过于关注己方利益,忽视了自身所承担的责任和义务。作为食堂承包制的一些企业,基本是个人或者组织在对食堂进行管理。该过程中,其会想法设法降低材料购入成本,获取利益。例如,使用廉价的地沟油、坏菜、坏肉等,毫无管理制度可言,对员工的身体健康造成巨大伤害。除此之外,企业对食堂员工的管控也是尤为重要的。大多数工作人员没有良好的卫生习惯、没有经过系统培训、没有健康证。甚至有经营者认为,食堂员工不需要什么文化和烹饪素质。反正大锅菜、米饭大家都会做,只需要招聘对薪资要求低的社会人员即可,导致聘请的人员素质参差不齐。最终结果是食堂在食物搭配上时常引起食物相克导致的食物中毒,或是使用发芽土豆、有毒蘑菇,频频发生食品安全事故。第二,食堂管理混乱,缺少应有的设施设备。比如,作为食堂来讲,消毒设施和冷冻设施是必须具备的。但有的企业为了节省成本,购入老化的、陈旧的设备,根本达不到消毒和食品保鲜的要求。甚至一些企业食堂干脆省下了购入设备的成本,不购入设备。导致食物细菌滋生,给员工提供变质的食品。而管理混乱则体现在,管理人员对食堂员工管理和监督过于松懈。没有健全的管理制度,责任就无法落实到人头上。职责划分的不明确让食堂的工作一片混乱,这对重要的采购环节的影响是非常大的。
二、食堂食品卫生安全管理的创新策略
食堂食品卫生安全管理创新策略主要包括,建立系统、合理的卫生安全制度,购进新鲜、健康、优质的食品原料以及对员工进行卫生安全培训等。具体如下:第一,管理者应结合实际,建立健全的卫生安全管理系统。在对员工进行系统培训之后,提高员工对食品的安全意识。同时认识到自己所在岗位可能会对员工们造成的影响,改进烹饪技术和错误观念。
第二,严格控制食品原材料。在采购原材料的时候,应该购入新鲜、健康、达到国家标准要求的原材料。食堂内经常出现的食物中毒现象的原材料通常是发芽的土豆、毒蘑菇之类的有毒原材料,还有过度使用国家严令禁止的食品添加剂之类。要培养员工,养成自觉抵制这类会给员工带来危害的原材料。
第三,加强对食具和员工所用器具的消毒和日常对食堂的监控程度。达到从源头消灭细菌、不忽略细节、全过程掌握食品安全度的目的。让员工们在工作中多多交流,当发现安全隐患时及时对其进行消灭和解决。将饮食安全工作进行责任分工,落实到人头上,提升对食品安全的把控。
第四,严格控制食堂承包问题。食堂的承包方对于整个食堂的运作的影响是最为直观和巨大的,这也直接决定了企业食堂的质量。因此,企业在挑选承包方时,应对其职业道德、从业经验等多方面进行了解和确认。让挑选的承包方在具有食堂管理知识的同时保证食堂饮食的安全和质量。做到营养又好吃。不能为了己方利益而忽视食堂的卫生和食品安全。
综上所述,食堂是众多员工用餐的主要场所,应该得到大力关注。因此,对食堂的管理尤其重要。企业和承包方的管理者都应该对自身食堂的现状和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和改进。只有加强自身的管理,运用创新的管理模式对食堂管理进行优化,才能真正起到管理的作用。对食品安全来说最重要的莫过于食品的原材料选料、管理模式、卫生、消毒、食材搭配以及食堂员工人员管理。只有在这些方面做到严控把控,才能做好食堂的食品安全工作。所以,食堂的安全问题是如今企业必须尽快解决的一个问题,要在食品安全上给员工一个可靠的保障。
参考文献
篇7
[关键词]饮食服务中心;财务管理;信息化;直联
[DOI]10.13939/ki.zgsc.2016.32.163
随着管理信息化的逐步推进,财务管理作为高校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信息化管理水平也有了长足的进步和发展。高校饮食服务中心是一个相对独立的经济实体,就目前情况来看,我国各高校饮食服务中心财务管理方面还比较薄弱,信息化水平低,未纳入高校计财处账务系统统一管理。现有的电算化会计核算模式已不能满足饮食服务中心管理的需求,成为高校财务管理的凹地,不利于学校的稳定和发展。针对高校饮食服务中心财务管理现状,笔者在工作实践中就饮食服务中心财务管理现状及问题进行了思考。
1 高校饮食服务中心财务管理现状及存在问题
(1)饮食服务中心单机版或小局域网版的会计核算模式对全校财务管理信息化提升造成负面影响。近些年来,各高校财务管理信息化发展迅速,银校直联的开通,使财务结算的效率和准确性得到很大提升。但由于高校饮食服务中心无独立法人资格,不能在商业银行开设独立的银行结算账户,资金结算只能在校结算账户内进行。因此,各高校计划财务处不得不在银校直联后还保留原有资金结算科室或岗位,对银行进出账单进行人工分拣,致使银校直联的优势难以发挥。高校饮食服务中心等独立核算二级单位的存在,使全校银行存款自动处理难以实现,阻碍了高校财务管理信息化进程。
(2)高校饮食服务中心财务管理已成为高校信息化管理的短板,信息化水平亟待加强。从目前现状来看,各高校饮食服务中心信息化管理水平还很低,没有专门的进销存管理系统,财务核算仍停留在单机版或小局域网版会计电算化水平,和智慧校园的管理要求差距很大。笔者所在学校饮食服务中心,已外出对业务信息化管理系统进行多次专项考查,已初步选定一套商业化的进销存的管理软件作为饮食服务中心业务管理系统。但是在业务软件选择过程中,财务人员未能参与其中,对财务管理软件和业务软件如何衔接也无明晰思路,很可能会采购到一个和财务管理无法直联对接的单一管理系统,管理效能将大打折扣。
(3)高校饮食服务中心会计核算的精细化程度不高,对业务管理难以提供有效的财务信息支持。由于高校饮食服务中心日常业务管理尚停留在手工记录层面,饮食服务中心日常业务管理人员素质不高,难以及时准确地提供会计核算所需原始数据。所以饮食服务中心会计核算也只能以现有数据做有限的价值核算,最多按照食堂或承包窗口进行简单收入记录,成本费用核算难以有效实施,不可能进行如单品种成本核算等精细化财务管理。
(4)会计政策和会计核算软件适配度低。目前,各高校饮食服务中心无全国统一的会计制度适配,基本上都会套用企业会计制度进行会计核算。由于管理粗放,会计科目及核算项目设置也只设最基本的科目、部门、项目、单位等核算内容,全成本核算难以开展。经营结果计算口径不统一,对校内补贴、水、电、气等消耗也无明确的核算标准。管理费用支出口径飘忽,会计人员无法准确把握,账务处理难度大。由于职业判断差异,不同会计人员对同一业务的处理方法各异,也使得饮食服务中心会计核算结论无可比性,对领导层决策管理无太大参考价值。
综上所述,高校饮食服务中心财务管理工作尚存在诸多问题,财务管理工作应顺应发展趋势,以信息化为导向,从硬件设施、软件开发、网络环境等方面进行全面革新。
2 高校饮食服务中心财务管理问题的解决思路
(1)高校应对饮食服务中心及其他未纳入大账系统核算的二级单位账务进行合并,让计财处大账系统促进饮食服务中心财务管理信息化。目前各高校计财处,财务管理软件发展迅速,以天财、天翼等高校财务管理系统为核心的商业软件使用程度很高。所以在现阶段,在无专门高校饮食服务中心财务核算软件的情况下,各高校可以将饮食服务中心各食堂按部门进行设置,各窗口都依部门下的项目进行独立设置,细化核算单元,配合使用“经营支出”、“经营收入”等经营类科目,对各核算单元细化管理。同时可以共享已建成的网络预约报账、银校直联等先进的技术手段,结算效率、管理水平等方面都会有很大提升。
(2)以信息化自动业务处理为导向,要求饮食服务中心选用的业务管理系统有和财务管理系统进行无缝对接的功能。在饮食服务中心实施业务管理信息系统之初,应当让财务部门参与其中。在高校选用饮食服务中心业务管理软件时,要考虑财务管理需求,在业务管理的各个层面,都要有财务数据提取的标准接口,并且业务管理数据库和财务系统数据库要双向互通。要从供货商管理、合同管理、库存管理、业务窗口管理、刷卡售卖管理、结算管理等各个业务模块都要能和财务管理无缝对接。同时也要能从财务管理系统中提取往来账务信息、银行结算信息等相关数据,真正做到饮食服务中心管理信息化,杜绝再造一个 “饮食服务中心业务管理系统数据孤岛”。
(3)在信息化管理的前提条件下,饮食服务中心财务核算要精细化、标准化。业务信息系统可以提供详细的业务管理信息,财务部门就有了细化核算单元的数据基础,可以核算出更加有利于管理的财务信息,提升管理水平。比如,财务管理系统和售卖系统数据的无缝对接,就可以在财务核算中以窗口为一个收入核算单元,更可以细化到以每个售卖机为一个收入核算单元,进行独立核算。同时也对销售成本核算提出更高的要求,对原材料消耗、人工费用、公用分摊等的核算更加细化精准。实现无缝对接后,我们可以通过系统设置,使此类业务处理流程化、标准化,这些核算都可以让系统自动处理,降低财务人员工作强度,让财务人员腾出时间,将精力用在更高级别的数据分析等财务管理活动中去。
(4)高校财务行业学会等机构应对高校饮食服务中心会计制度、核算模式等进行规范,提高财务数据可比性。现阶段,各高校饮食服务中心多用企业财务管理软件,同时套用企业财务会计科目进行会计核算,财务软件和会计制度与饮食服务中心业务适配度差。所以,在行政主管部门无统一财务管理制度的情况下,特别需要各高校会计、后勤服务等行业协会能发挥专业协会的业务优势和对高校管理的理解,制定出一套符合高校饮食服务中心管理实际的标准成本定额、会计核算制度,统一会计科目和报表格式,以期提高饮食服务中心财务管理的整体水平。
(5)商业软件商或高校应有针对性地开发适用高校饮食服务中心的专业财务管理软件。饮食服务中心财务管理需要专业化的财务软件,各高校财务软件供应商应当及时介入,利用他们在高校财务管理软件上已有的软件基础,深入高校饮食服务中心业务研究,开发出适合我国高校饮食服务中心使用的财务管理软件,能和现有高校管理系统无缝对接,用优质软件占领这个软件处女地,实现企业效益与高校饮食服务中心管理双赢。
3 结 论
现阶段高校饮食服务中心财务管理中还有许多不成熟的地方,已不能满足现代高校管理的需求,提高和改进现有核算和管理模式势在必行。在信息化发展潮流的推动下,财务管理应配合业务部门管理系统的逐步建设,尽快转型升级,实现财务信息化管理,为高校繁荣稳定更好地做出应有的贡献。
参考文献:
[1]李智行.试论ERP系统对高校食堂管理的优化[J].企业改革与管理,2014(9):118.
篇8
一、高校食堂信息化采购管理的意义
后勤物资需求种类繁多,主要是由于高校后勤保障项目、品种的逐步增加,因此高校的投资也迅猛增加到后勤采购上。高校后勤采购管理工作与高校的后勤物资的优化发展问题有着紧密的联系,要从未来发展的角度思考高校后勤物资采购管理。
采购管理是对采购行为进行的管理活动,它要求采购要满足最高的效率和最低的成本,来达到自身经营活动的需要。其中包括对供应商、原材料等在内的相关影响因素进行计划、实施和改进等一系列过程,采购管理是高校后勤实体经营管理的核心内容。高校食堂原材料的价格稳定、安全卫生是采购管理的核心问题,通过实施高校信息化采购管理可以建立起行之有效的原材料准入管理模式,提升原材料信息的共享和动态监控,对原材料源头进行追踪和信息反馈,实现信息一体化管理,有效提高采购的安全稳定性和管理效能。
二、现阶段高校后勤采购急需解决的问题
1. 后勤管理经验不足,管理方案相对落后。传统的后勤管理对高校后勤采购有着重大影响。现阶段,我国高校虽然在实践中摸索出一套自己的管理方案,但与西方资本主义发达国家相比,我国后勤物资采购在发展全局和发展速度上还是相对落后,在管理方面还有待提高和改善。
2. 没有明确的采购计划。目前我国大部分高校在采购物资时都没有制定明确的采购计划,没有严格的管理措施。在这样的条件下高校采购必定是无章可循、混乱不堪,这不仅浪费人力,更重要的是对学校资源和资金的浪费,加大高校的经济负担。
3. 信息化管理存在严重缺陷。现代采购要求及时、准确的采购信息,而原有的信息化管理极易导致采购信息的不准确,进而导致财务核算的准确性,工作量提高、效率低,严重影响后勤采购的统计。所以,在采购中要求强化高校的信息化平台,为采购物资提供及时、有效的市场信息,避免不必要的损失。
4. 采购方式传统,缺乏创新力度。现阶段大部分高校采用选择性招标,很难实现在不同的物资采购过程择优选择,价格便宜化,达到节约成本的目的。因此,要突破传统,进行广范围的招标,使采购管理开拓更广的发展道路。
三、高校后勤物资采购需加强管理措施
搭建新的信息化系统平台。充分发挥计算机网络的优势,建立集计划、库存管理、预警等一系列功能的采购管理信息系统平台,保证采购信息的及时准确,减少随意、拖沓现象发生,提高工作效率。通过信息化系统,各个部门可以随时了解库存情况,制定有效的采购计划,避免采购过多或者采购品种不全,提高工作效率,也是对高校采购人员廉洁采购有效措施。
高校信息化采购作为一种全新的商业模式,不再通过人工采购,而是通过计算机来代替原有的买卖方式,通过电子网络来联系卖家。这种采购方式相比较传统采购方式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的优势:
1. 采购周期能有效缩减。高校可以通过信息化采购平台进行竞价采购,没有繁琐的采购流程,节省时间,有效的缩短采购周期。
2. 采购成本能有效节省。在信息化采购时,可以通过竞价进行选择,可以获得更为合理和低廉的价格。
3. 信息化采购提供选择有效供应商的机会。信息化采购是先建立专业、可靠的采购物资信息系统平台,采购高校可以通过这个平台选择可靠性强、可信赖的合作商家,而且这个数据库可以基本涵盖全国范围的商家,采购方高校可以不受区域、行业的限制,数据库的资源信息共享,获得更多供应商的资料,为选择合适的供应商提供支持。另一方面,高校不仅可以通过这个平台及时了解市场资源信息,有效整合供应商资信和资源,还可以通过这个平台了解供应商以往交易情况,客户评价以及供应商的履约情况,找到真正适合的供应商。
四、高校信息化采购存在的问题分析
现阶段,我国高校食堂在一定程度上实现了信息化采购,但是由于食堂管理工作的复杂性,导致目前的信息化与食堂管理呈现低水平对接状态,管理信息系统的功能没有得到充分发挥。
1. 信息化安全校验功能不够完善
高校食堂需求的产品和原材料种类繁多、数量巨大且频次极高,因此与供应商的对接过程中产生大量的信息和数据。因此,高校食堂采购信息系统或者相应的信息模块需要具有一个强大的数据处理功能,从前期的产品产地信息跟踪到物流配送过程,从入库监管到原材料消耗后的品质反馈等各个方面,应该专门设立一个信息准入与查验的功能,实现供应商、食堂和第三方监管部门信息实时共享,这样既节约了管理成本,也真正实现了对安全风险的防范和控制。
2. 信息系统操作人员水平参差不齐
通过对国内部分高校食堂的信息化采购调查发现,许多食堂的采购信息系统管理和操作人员对信息系统的理解有偏差,认为信息化采购系统可有可无,作用不大,处于为了使用而使用的状态。有的单位并没有设立专人负责操作信息采购系统,由其他工作人员兼职负责,因此出现了信息漏录和补录现象。部分系统操作人员计算机操作水平较低,无法实时进行产品信息的跟踪录入。这些问题都直接影响了采购信息化的实现和系统功能的真正发挥。
3. 缺乏信息化采购的价格监控机制
食堂信息化采购的功能除了对食品安全的监控,同时优化采购流程,节约采购成本功能也非常重要,通过采购信息系统建立高校供应商数据库可以实现对供应商的管理和筛选。采购信息系统不仅要有供应商的基本产品信息,而且要有供应商的资质信息、营业执照信息和完税登记信息等基本信息,这些可以保障采购渠道的安全和正规,但是目前很多高校食堂的信息化系统缺乏这一监管机制。特别是在价格监控环节,采购管理系统没有充分发挥实时跟踪产品价格信息功能,并且缺乏价格的分析和决策支持分析功能设计,而有效的价格分析能够帮助食堂做出较好的采购方案设计,并节约采购成本。
五、全面提高信息化采购管理的措施
1. 树立科学的信息管理理念。信息化采购也是由传统向现代转变的过程,大部分高校在实践过程中已经有了一套流畅的采购程序。但随着我国市场经济竞争越来越激烈,科技技术越来越发达的背景下,高校要跟上时代的步伐,应树立科学的信息管理理念,建立集成、快速与高效的采购管理系统,实现全面高效的信息化采购。
篇9
一、健全组织、完善制度。
1.成立组织机构。成立由新区管委会分管领导任组长,社会事业发展局局长任副组长,党政办、监察局、财政局、经济发展局、市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等部门为成员的新区农村义务教育学生营养改善计划实施工作领导小组。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办公室设在新区社会事业发展局,办公室主任由社会事业发展局副局长担任,社会事业发展局学生营养改善管理工作人员为成员,具体负责新区托管乡镇学校学生营养改善计划的日常事务和组织实施。
2.建立责任体系。新区管委会是学生营养改善计划实施工作的行动主体和责任主体,各有关部门按职责分工,具体负责实施。
(1)社会事业发展局负责制定学生营养改善计划实施方案,会同有关部门做好日常工作,对食品配送及领取全程进行监督管理,负责学校卫生安全工作,指导学校开展卫生防疫、学生营养健康状况监测评估,对学生营养食谱和营养改善提出指导意见。
(2)监察局负责对营养改善计划实施工作进行监督审计。
(3)财政局负责专项资金拨付、监管及食品配送招投标监督工作。
(4)经济发展局负责建立价格监测和预警机制,组织开展生产成本调查和食品价格监督检查。
(5)工商分局负责供餐服务企业主体资格的审查和管理。
(6)食品药品监管部门负责对学校食堂、供餐企业及托餐家庭(个人)的食品生产流通环节进行安全监管,制定应急预案,组织查处食品安全事故;负责制定食品安全培训方案和教材,对实施营养改善计划的中小学校长、食堂负责人、工作人员以及供餐企业相关人员进行食品安全法规制度和行业规范培训。
(7)质监部门负责对供餐企业食品生产过程进行监管,查处食品加工中的质量问题及违法违规行为。
(8)各镇政府负责本镇学生营养改善计划实施方案的制订和组织实施工作,并定期或不定期组织相关人员进行督查、指导和评估。
(9)各镇中心校对本镇义务教育学生营养改善计划实施过程进行全程监管,及时报告食品配送异常情况,统计核对当天、当月学校学生食品发放数量,建立专项资金账目并负责核算。
(10)各有关学校负责营养改善计划的具体实施工作,实行校长负责制。学校要安排专人领取营养食品,妥善存放,每天按时、按标准发放到每一个学生手中,并做好实名登记工作,按月汇总上报。
3.健全完善规章制度。为进一步细化目标要求,靠实工作责任,确保营养改善计划的顺利实施,各镇政府和中心校要制定《学生营养改善计划实施细则》、《食品安全事故应急预案》、《食品安全保障管理办法》等相关规章制度。
二、供餐方式和流程
(一)供餐方式
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实施农村义务教育学生营养改善计划的意见》(〔2012〕54号)文件明确规定:中央财政对试点贫困县农村(不含县城)义务教育学生提供营养膳食补助,标准为每生每天3元,全年按在校200天计算,每生补助600元。补助资金不得发给学生或学生家长个人,由学校按标准统一提供营养早餐、课间加餐或午餐。
根据《省农村义务教育学生营养改善计划试点方案》,全省可选用学校食堂供餐、企业供餐、家庭托餐三种供餐模式,结合新区目前学校食堂供餐条件尚不完全具备的情况,为了尽早为学生供应营养餐,启动阶段新区先采取通过各中心校招标确定企业统一配送、学校食堂(伙房)供餐模式,供餐内容为早餐或课间加餐。当新区农村义务教育学校食堂通过新建或改扩建能具备学生营养改善计划供餐条件时,新区托管乡镇学校将逐步采用食堂供餐方式。
(二)供餐流程
1.制定学生营养食谱:参照《省农村义务教育学生营养改善计划试点方案》中“营养配餐标准”,为便于操作,确保尽快实施,新区暂时确定为:星期一、星期三、星期五早餐供应:牛奶1袋(200毫升)、鸡蛋1个,烤花卷1个(100克);星期二、星期四早餐供应:伊利优酸乳1盒(190毫升),小烧锅1个(100克),苹果1个。当启动正常后,在供餐品种、营养成份、价格相当的情况下,适时予以调整,逐步完善营养配餐标准。
2.食品采购及配送接收。按照甘政办发〔2012〕27号文件中关于“鼓励学生营养食品原料采购本地化,建立食品生产供应基地”的精神,社会事业发展局负责牵头,通过镇中心校公开招标,确定供餐企业及采购品种、价格,并与中标企业签订合同及质量安全保证协议,由中标企业统一为新区托管镇学校供餐配送,各中心校在招标时必须发招标通知,竞标企业必须提供营业执照、经销证、机构代码证、税务登记证、全国工业产品许可证、公司授权委托书、清真食品许可证、质量管理体系认证、卫生许可证等证书原件和复印件。
配送食品车辆及用具必须保持卫生清洁,每次运输食品前应进行清洗消毒,在运输装卸过程中要注意保持清洁,运输后进行清洗,防止食品在运输过程中受到污染。
学校要确定专人接收供餐企业配送的食品,并按时、按量分发给学生。要认真做好配送食品的接收、保管、发放登记工作,建立食品收发台账。
3.存贮、加工食品。供餐企业和学校要建立符合食品安全卫生标准的食品储藏、储存场所,配备必要的食品储藏保鲜设施,建立健全食品出入库管理制度和收发登记制度。食品贮存应当分类、分架、安全管理,并遵循先进先出的原则,及时清理销毁变质和过期的食品,严禁不符合卫生安全要求的食品流向学生餐桌。需要熟制加工的食品应烧熟煮透,其加工时食品中心温度应不低于70℃。加工后的熟制品、半成品与食品原料应分开存放,防止交叉污染,严禁将回收后的食品经加工后再次提供。食品添加剂应严格按照《食品添加剂使用标准》(GB2760)要求的范围、用量和方法使用,严禁超范围、超剂量滥用。不得向学生提供隔餐食品、腐烂变质或者感官性状异常、可能影响学生健康的食物。食品在烹饪后至学生食用前的间隔时间一般不超过2个小时,若超过2个小时存放的,应当在高于60℃或低于10℃的条件下存放。加工食品必须做到熟透,不得向学生提供冷荤凉菜。
4.供餐。全体学生统一伙食费标准,由学校食堂(伙房)统一提供食品。学校校长或管理人员要轮流陪餐(餐费自理),做好陪餐记录,及时发现和解决供餐企业和学校食堂(伙房)存在的问题和困难。
5.食品留样。每餐次的食品成品应留样,留样食品应按品种分别盛放于清洗消毒后的密闭专用容器内,并放置在专用冷藏设施中,在冷藏条件下存放48个小时以上。每个品种留样量应满足检验需要,不少于100g,并保存食品名称、留样量、留样时间、留样人员、审核人员等信息记录。
三、建立管理系统
1.建立学生实名制管理系统。根据教育部《中小学学生学籍信息化管理基本信息规范》要求,由新区社会事业发展局负责,建立实名制学生信息管理系统。对农村义务教育阶段学生学籍实行联网式电子化管理,项目包括:“学号、姓名、性别、出生年月、政治面貌、学生电子照片、家长姓名、家庭地址、联系电话、所在学校”等内容。校长对学生资格审查负全责,学生信息由班主任登记造册,校委会成员分工负责审核学生信息登记情况。
2.建立学生营养健康状况监测评估制度。由新区社会事业发展局牵头,会同镇卫生院、中心校建立学生健康检测指标体系,对学生身高、胖瘦、贫血率等指标进行跟踪调查。建立学生营养状况监测评估制度,定期或不定期组织监测评估小组调查了解学生营养状况,为开展营养改善计划绩效评估提供科学依据。
3.建立实施义务教育学生营养改善计划工作资金管理制度。新区财政局、社会事业发展局要制定严格的经费管理制度。各镇中心校、各学校要建立独立帐户,严格帐目管理,独立核算,做到专款专用,不得将营养餐费用直接发给学生及家长个人,不得用于员工工资等人员经费的开支,任何单位、组织或个人不得截留、挤占和挪用。
四、加快学校食堂(伙房)建设
1.农村学校食堂(伙房)现状和供餐能力
新区托管乡镇5所寄宿制学校,食堂仅能够对寄宿学生供餐。面向全体学生供应营养餐存在一定困难,需要进行扩容改造。其余43所学校没有食堂(伙房),需要新建或改造。
2.新建、改扩建食堂(伙房)建设规划
根据国家对学校食堂建设的标准,新区托管乡镇43所学校需要新建学生食堂,建筑面积11000平方米,需资金2200万元;5所寄宿制学校餐厅需要进行扩容改造,扩容改造面积600平方米,需资金120万元。以上共需投入资金2320万元。力争2012年内,通过争取中央、省、市专项资金支持和新区自筹,完成中小学食堂(伙房)新建和改扩建任务,以满足实施农村义务教育学生营养改善计划工作的需要。
篇10
1.管理人员素质偏低
信息化是科技发展的必然产物,这种新兴的管理模式需要从业人员具有较高的个人素质和文化水平。然而,在目前国内很多学校的后勤管理工作者的年龄普遍偏高,后勤队伍的干部也往往对于先进的管理理念比较陌生,这就为后勤管理工作信息化的实施带来了很大的困难。很多年龄较大的后勤管理人员个人文化素质较低,而且年龄较大,对于新兴的信息化管理理念接受程度不高,对于计算机的使用也是非常困难,甚至有很多后勤教师对于计算机的使用仅仅局限于文字的处理阶段,这对于后勤管理的信息化进程是一个极大的阻碍。
2.学生宿舍信息化的问题
学生宿舍管理历来都是学校后勤管理的重点内容之一,学生宿舍管理包括入住学生的个人档案、人员迁入和迁出记录、供水供热以及电器使用等,在传统的宿舍管理过程中,这些记录都是通过人工登记完成,在查询的时候非常繁琐,而且容易出现纰漏。同时生宿舍是一个人员相对变动的集体,学生由于毕业、入学、宿舍调整情况都需要进行登记信息的调整,而手工记录的登记册不便改动,另外造册又很难与原登记名册进行关联,这就需要利用信息化的手段进行管理,将宿舍入住学生的个人信息录入到计算机系统之中,通过软件程序来进行宿舍的人员管理。
3.学校食堂管理的问题
食堂管理是学校后勤管理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是学校教学、科研、师生生活的重要保障,而且学校食堂是非盈利部门,既不能牟利,还要搞好伙食,不仅吃好,还得健康。然而,在实际食堂管理中存在着很多问题,如食堂管理体制不完善,由于成本原因菜品单一、员工素质较低等,这些都制约着食堂的良好发展。因此,学校食堂也应该引进先进的技术、管理方法,把信息管理系统引进食堂管理中,不仅可以提高食堂的效益,结合市场合理制定食堂的饭、菜价格,而且还可以更好地进行协调,统一管理,不断优化食堂管理。
二、后勤管理信息化实施策略探析
1.提高认识,培养管理人员个人素质
管理工作必须以人为本,在后勤管理工作中更是如此,要实现后勤管理的信息化,必须先提高后勤管理人员的个人信息化素质,开展后勤人员的信息化培养,全面提高后勤人员的个人信息素养,同时也要大力宣扬信息化管理的优势之处,作为后勤管理人员能够切身地体会到后勤管理的繁杂和困难,同时对于信息化管理的准确性和高效率都会有极为清醒的认识,这在很大程度上能够调动起后勤人员信息技术学习的内在动力。
2.加强信息化基础设施建设
相关文章
精品范文
10食堂管理情况汇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