于谦石灰吟范文
时间:2023-03-19 12:19:17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于谦石灰吟,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篇1
[中图分类号]G[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0450-9889(2012)01A-0068-02
一、教材简析
《石灰吟》这首诗托物言志,诗人以石灰白比,在赞颂石灰坚强不屈、洁身自好的同时.更以此来表现自己那种不畏艰险、不怕磨难的精神,抒发诗人不怕牺牲的英雄气概,进而表达自己不屈不挠、坚守高洁情操的信念。这首诗语言简明、生动,通篇洋溢作者磊落刚直的英雄正气,具有极强的感染力。诗作者于谦,为明代名臣,民族英雄.虽官至少保。但仕途坎坷,命运多舛。《石灰吟》这首诗正是诗人生平、人格的真实写照。
二、教学目标
(一)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背诵古诗。
(二)学会生字,理解古诗中词、句的意思。
(三)凭借语言文字,体会作者情感。
三、教学重点
理解诗中词、句的意思。
四、教学难点
凭借语言文字,感受作者“清白留人间”的气节。
五、教学准备
(一)创造条件获取矿工采石、煅烧石灰的视频,供学生了解石灰的制作过程。
(二)师生搜集与于谦有关的资料。
(三)师生搜集几首托物言志诗,便于学生了解该类型诗的特点。
(四)教师准备多媒体课件一组。
六、教学时间
一课时。
七、教学过程
(一)欣赏激趣
1.欣赏。多媒体播放著名播音员方明的配乐朗诵《石灰吟》。教师激情朗诵:“千锤万击出深山,烈火焚烧若等闲。粉骨碎身全不怕,要留清白在人间。”
2.展示。投影展示于谦的几幅画像。
师:这就是于谦,明代名臣,民族英雄,虽官至少保,但仕途坎坷,命运多舛。他的诗作多表达自己忧国忧民的感情和坚贞的情操。他和岳飞、张煌言并称“西湖三杰”。同学们,他能和民族英雄岳飞并称,可见其历史地位。
3.过渡。
师:歌咏言,诗言志。今天,我们就来拜读其诗,走近其人,领略其风采。
(二)合作探究
投影展示诗句,录音机播放我校小播音员提前录制的《石灰吟》配乐朗诵。
师:这首诗虽意蕴悠长、寄意深远,但文字简明浅显、通俗易懂,相信借助前期的准备,通过同学们的合作探究,一定能正确解读。
1.自主学习,理解诗文。小黑板出示学习要求:自学古诗,理解诗句和词语的意思;借助课前的准备,在自主学习的基础上,再合作解决疑难之处。
师:下面,进行大组交流。
(1)释题解句。
生1:吟,古典诗歌的一种形式,在诗中有赞颂、颂扬的意思。
生2:“千锤万击出深山,烈火焚烧若等闲”,石头是经过千万次敲打才从大山中开采出来,它把烈火焚烧自己看作是很平常的事。
生3:“粉骨碎身全不怕,要留清白在人间”,即使身体被粉碎,我也毫不畏惧,也要把洁白干净的石灰留在世间。
师:谁能试着用自已的话把整首诗的意思连起来说一说。
生4:石头要经过多次敲击才被从山中开采出来,它把被熊熊烈火焚烧看成是再平常不过的事。即使粉身碎骨,石头也毫不畏惧。也要把洁白干净的石灰永留人间。
(2)释疑解难。
师:从刚才交流情况看,大家不但准备充分。而且理解较为正确。很好。但有几个地方还要请大家注意一下:
“吟”的解释有“唱,声调抑扬地念;叹息,痛苦的声音;中国古代诗歌的一种名称;鸣,叫”。请写出下列词语中“吟”的解释:( )、吟诵( )、猿吟( )、暮江吟( )。
“等闲”在不同的诗句中意思也不同,如“不怕远征难,万水千山只等闲”指( );“莫等闲,白了少年头空悲切”指( )。
(3)朗读再现。
师:这首诗,生动地再现了石灰制作的全过程,自己读一读,让我们的头脑像看电影一样再现一次。组内读一读,要求读得正确、流利。诗中的石灰给你留下了什么印象?你能用诗中的一些词句来回答吗?
在学生回答的基础上,师标出朗读重音。
千锤万击出深山,烈火焚烧若等闲。
粉骨碎身全不怕,要留清白在人间。
师:同学们,让我们通过自己的朗读。表现石灰虽历经磨难,却坚强不屈、宁死不屈、英勇无畏。让我们来比一比、赛一赛,看谁读得更有感情、更富韵昧。
2.借助媒介,认识石灰。
师:于谦从小学习刻苦,志向远大。相传有一天,他信步走到一座石灰窑前。观看师傅们煅烧石灰。只见一堆堆青黑色的石头经过熊熊的烈火焚烧之后,都变成了白色的石灰。他深有感触,略加思索之后,便吟出了《石灰吟》这首脍炙人口的诗篇。
视频展示石灰制作的全过程:爆炸开采(师:古代主要依靠锤击、敲打)、煅烧、成灰。
师:石灰有何作用?请你用“它能……它能……”的句式说一说。
生1:它能建房造屋,它能使房屋变白。
生2:它能杀茵消毒。它能牺牲自己净化环境,让人类生活在一个干净的世界中。
师:石灰的作用,用文中的诗句来加以概括,就是?
生:要留清白在人间。
师:石灰清白留在人间,需要经历(生:千锤万击),需要经历(生:烈火焚烧),需要经历(生:粉骨碎身),真的令人敬佩。由此,你想到了那些成语?
生:不屈不挠、坚贞不屈、一身正气、宁折不弯、宁死不屈。
多媒体播放背景音乐,音乐前段舒缓悠扬,中段激昂铿锵,后段辽远悠长。
师(充满激情):同学们。石灰历经万难,宁可粉身碎骨也要留下清白在人间,让我们带着敬重之情、感叹之情、颂扬之情来朗诵这首《石灰吟》。
3.拓宽渠道,研读于谦。
投影展示文中插图。
师:于谦伫立在山顶之上,凝望着祖国的大好河山,此时此刻,于谦会想些什么呢?
录音播放于谦的生平。
生1:他会想作为进士,我要心系百姓,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
生2:他会想,我是朝廷重臣,我要为皇帝分忧,为社稷着想,绝不贪图享受。
生3:他会想虽然许多大臣都鱼肉百姓,但我绝不同流合污,我要做一个清廉之官,一身正气,两袖清风。
4.再现情境,扮演于谦。
背景音乐悄然响起。
师(深情地):于谦,不为利益所诱,不为环境所迫,不为恶势力所惧,胸怀国家,忧国忧民,浩然正气流芳百世。不正像《石灰吟》所吟诵的那样“要留清白在人间”?
师生合作表演于谦面对不同境况的情景。
师(谄媚地):于大人,您是太子的老师,这十两黄金送给您了,请您在太子面前替我美言几句。
生1:对,我是教太子,但我只教清正廉明,只教胸怀百姓,只教纲纪严明。
师(引诱地):于大人,您看看,像您这样手握大权的官员哪个不是腰缠万贯、地超万顷,只有您还是两袖清风,您官任少保,只要您批个条子,我包您发大财。
生2:哼,我不图家财万贯,我只求百姓安居,我不图权倾朝野,我只求百姓安宁。
师(威逼利诱,强硬地):于谦,你负责兵部,只要你劝说皇帝老儿放弃抵抗.在新皇帝面前我保举你做丞相,怎么样?
生3:你这个奸贼,不管你给我什么官我都不稀罕,我一定会力主抵抗。一定会把来犯之敌全部歼灭,一定会保国家太平。
师:此时此刻,你在想些什么?你想说些什么?
生1:于谦真是一个为国为民、忧国忧民的人。
生2:于谦,您真不愧为一代名臣、重臣、忠臣。
生3:于谦,您真像诗中所吟诵的那样“只留清白在人间”。
(三)诵读内化
师:此时此刻,于谦的形象在我们心目中豁然高大起来,他是一位忧国忧民的诗人,他是一位胸怀国家的名臣,他是一位宁折不屈的英雄。
师:谁愿意通过自己的朗读来表达自己的情感?先小组推荐,然后大组竞赛,推选出四名同学进行朗读录音,准备在学校小广播播出。在录音之前,老师想问同学们一个问题,你朗读时会带着什么样的情感?为什么?
生1:仰慕之情,我长大了也要像于谦那样,无论做什么都要想着国家,想着民族,想着他人。
生2:敬重之情,于谦不但立志为国为民,更在做官以后用自己的行动践行着自己的诺言。
生3:爱戴之情。
生4:感叹之情。
(四)拓展延伸
1.填空。诗言志。
《石灰吟》分明就是于谦在表明自己“――,――”的志向;《墨梅》中有“――,――’的诗句,也是王冕在表明信念;爷爷在《青松》中有‘――――’的豪言壮语;‘――――’正是王安石的生平写照。
2.诵读下面这首《咏煤炭》,诗中哪些句子最令你感动?为什么?咏煤炭明・于谦
凿开混沌得乌金,藏蓄阳和意最深。
爝火燃回春浩浩,洪炉照破夜沉沉。
鼎彝元赖生成力,铁石犹存死后心。
但愿苍生俱饱暖,不辞辛苦出山林。
(五)总结升华
师:石灰由于它的坚强不屈、洁身自好在人间留下了清白。而于谦呢,他也像石灰一样任凭怎样的千锤万击.任凭烈火如何焚烧,哪怕是粉骨碎身,他都亳不畏惧,坚决同恶势力斗争到底。可见。《石灰吟》就是于谦自己一生的写照啊!让我们一起有感情地背诵。
多媒体播放京剧片段《石灰吟》。
师:同学们,请欣赏京剧片段《石灰吟》。有兴趣的可以跟着学一学。
(六)板书设计石灰吟明・于谦
千锤万击出深山,烈火焚烧若等闲。
篇2
1.认知目标: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诗文,背诵课文。学会生字“焚”,理解诗句中的词语,并说说诗句的意思。
2.能力目标:运用四步学诗法学习古诗,能凭借语言文字、背景点睛,体会作者表达的思想感情――不同流合污,坚决同恶势力斗争到底。
3.情感态度:学习诗人坚强不屈、洁身自好的品质。
二、教学过程
(一)诗词有韵(读出韵律美、节奏美)
1.教师板书、学生书空题目“石灰吟”,重点强调“吟”的读音和写法。学生齐读诗题。
2.提问:你认识石灰吗?它给你留下了什么印象?吟,又怎么理解?
(引导学生在生活中认识石灰:白白的墙壁就是用石灰刷就的。出示图片丰富了解。吟:古代诗歌体裁的一种名称。生带着理解再读诗题)
过渡:这洁白的石灰之前可是经历过无比艰难的生活,让我们到诗中去了一看究竟。
3.出示自读要求:读通、读准、尝试读出节奏。结合上下文或查工具书解决疑难,不能解决的问号标注。
4.检查自读情况:
一读,随文识字:指名板演“锤”“焚”,学生纠正,教师板演,学生介绍识字方法。引导学生结合诗句想象生词含义,学生描红。
二读,找出韵脚,读出节奏,指名朗读,
三读,个性朗读,达到熟练,齐读。
这一环节强调学生用自己喜欢的方式去读,给学生一个轻松、愉悦的学习氛围,在引导学生自主、合作、探究,尊重个性差异的同时“授之以渔”,提供给学生一种学法,一种思路,“面向全体学生”,人人“有法可依”。不少于四次的听读和阅读,践行了“以读为本”的理念。
过渡:“书读百遍,其义自见”,这首诗向我们讲述的是什么呢?
(二)诗意绽放(读懂诗意,读出诗情)
1.小组交流说读懂的句子,探究疑惑之处。教师巡视点拨。
过渡:圣贤教导我们“默读便于思考”而“不动笔墨不读书”,请同学们边默读边批注。
2.出示默读要求:读到“千锤万击”,你仿佛看到了( ),听到了( ),“烈火焚烧”“粉骨碎身”让你想到( )的画面。你感受到石灰( )。
3.集体交流,指导朗读
(1)(出示图片)“当、当、当”山谷传来震耳欲聋的敲击声,让人惊心动魄,石灰石忍受着、忍受着这“千锤万击”的痛苦,它咬紧牙关不逃避、不屈服,再来读这句――“千锤万击出深山,”(语气铿锵有力)
(2)播放视频:石灰在烈火中煎熬、坚持,蜕变成洁白的颜色,这洁白的石灰石在水中沸腾,发出咕咕的响声,人若接触轻则烫伤,重则伤命。石灰粉身碎骨,化作洁白的石灰。接着读“烈火焚烧若等闲,粉骨碎身浑不怕”,读出高昂、坚定的语气。
4.此时此刻,你最想对石灰说( )!
5.齐读:让我们带着钦佩,带着赞美,再次来感受石灰的坚强、石灰洁身自好的追求吧。
在这一环节、学生自主交流、合作探究,分享收获,解决疑难。在默读中想象,想象中朗读,朗读中体味,并随时批注,较好地达到了“能动学习”而非“被动学习”的目的。尤其能很好地“辨别词语的感彩,体会其表达效果”“体味作品的内容和情感”。
(三)意境感悟(明了意境,合三为一)
1.见到此情此景,作者会怎么想,怎么说,怎么做?
2.走近诗人。学生交流于谦相关资料。教师解读背景。
3.再读体会,思考:于谦仅仅是写石灰吗?“言为心声”,他想借石灰表明什么样的志向呢?
4.学生自由读,在小组内讨论。
5.集体交流。教师点拨:“诗言志”诗人借石头表明自己不同流合污,坚决同恶势力斗争到底的志向。
6.播放音乐,指名配乐朗读。小组赛读,最后诵读。
7.师生总结:石灰由于它的坚强不屈、洁身自好在人间留下了清白,而于谦正像他笔下的石灰一样任凭怎样的千锤万击,烈火焚烧,哪怕是粉骨碎身,他都毫不畏惧,坚决同恶势力斗争到底。可见《石灰吟》正是于谦自己人生追求、高尚人格的写照。这种借事物来表达志向的写法被称为――托物言志。
此处带领学生重温作者,解读写作背景,为学生、文本与作者之间搭建沟通的桥梁,诗词意境的感悟便水到渠成。最后,引导学生领悟诗作的表达方法,遵循高段语文阅读教学中强调的“初步领悟文章的表达方法”。
(四)诗作欣赏
像这样托物言志的诗有很多:
咏 煤 炭
于谦
凿开混沌得乌金,藏蓄阳和意最深。
爝火燃回春浩浩,洪炉照破夜沉沉。
鼎彝元赖生成力,铁石犹存死后心。
但愿苍生俱饱暖,不辞辛苦出山林。
这首诗的意思是:开凿出来的煤炭,藏蓄着巨大的热力。“煤炭燃烧像火炬,使人感到无限温暖,如大地回春;也使深沉的夜空变得很明亮。人要以国家社稷为己任,就是死了也要为国家做贡献。只要能为人类造福,一切牺牲在所不辞。最后两句直抒胸臆,表达了作者愿意尽最后一滴血、一份热,为人类造福。此诗借物咏志,诗中句句赞颂煤炭,实际是句句抒写自己为国家鞠躬尽瘁、死而后已的抱负。
竹 石
郑燮
咬定青山不放松,立根原在破岩中。
千磨万击还坚劲,任尔东南西北风。
这首诗借物喻人,作者通过咏颂立根破岩中的劲竹,含蓄地表达了自己绝不随波逐流的高尚的思想情操。
(五)作业
1.做一期以“于谦”为主题的手抄报。
2.收集托物言志的古诗,背诵其中的两首。
板书设计:
石 灰 吟
颜色 志向
篇3
一、朗读,读出意蕴
1.读要融情。正确、优美的诵读是一种语言艺术,也是走入古诗意境的一条道路。朗读古诗时,要使学生的情感自然而然地与作者的情感交融在一起,入情入境,使学生朗读真正做到流畅自如,感情丰富。因此,在朗读教学中绝不可急于求成,应引导学生由易到难,循序渐进,逐步深入。
2.读应有悟。古诗一解释往往就容易变成标准答案,这恰恰是古诗文教学的弊病。教学中,通过熟读慢慢体会诗的意境。引导学生用读诗文的形式来回答问题,反复诵读。通过联系古诗的上下文并结合看图,让学生熟读自悟一些内容。在熟读的基础上,然后质疑问难,教师请他们通过查字典等方法印证自己的看法,让他们感受自学成功的愉悦,疑问处还可让学生展开讨论。通过熟读,质疑解疑,大家自然能体会出诗中意思,达到自悟自得。
3.读必交流。古诗中所表现的既是诗人对宇宙万物关怀的感情,也表现了诗人的品格、修养和怀抱。如果能把诗歌中感人的力量传递出来,对于提高少年儿童的资质品格一定能收到很好的效果。在学生初读的基础上,师生初步交流互读,从师生相互读、互评、再读、再评的过程中逐步领会诗歌的意境,要求能从读诗到吟诗。
二、想象,激发潜能
1.读诗,展开想象,感受音乐之美
诗歌,讲究音律的和谐押韵,极富有音乐的美感。格罗塞曾说:“每首原始的诗,不仅是诗的作品,同样也是音乐作品。”有些古诗文形式,像宋词、元曲,本来就是供艺人演唱之用。教学古诗中,我们首先要指导学生将诗文读出感情,读出音乐感来,“悦耳有时比悦容更为重要”。给古诗配以恰到好处的音乐,营造氛围,可以触发学生的想象力。
2.画诗,展开想象,给古诗配以插图
古人讲究诗画统一,王维云:诗画兼具,则传神也。不少写景状物的诗歌本身就是一幅优美的图画,教学这类古诗时,我们可以引导学生借助想象,拿起七彩的画笔,将读到的东西“画”下来。如《绝句》(小语第六册):黄鹂、白鹭、茅屋,披雪的山峦、泊岸的船队,春意融融下却不乏荒凉寂寞之感。学生画诗的过程,实际上就是理解诗意的过程,是想象力得以驰骋、个性得以张扬的过程。尽管“一千个读者就有一千个哈姆雷特”,但只要学生的“画”不背离诗的原意,我们就应该予以肯定与鼓励。
3.写诗,展开想象,增补诗中空白
补充古诗的“空白”, 古诗讲究字词的精炼,但又要在几十个字中表达完整的内容,所以,诗句中存在大量的“空白”,即“言未及但意已寓”之处,内容上跳跃性强。教学中,我们要引导学生在尊重诗歌本意的基础上发挥想象,来补充这些“空白”。如教学《游园不值》,我就启发学生想象:“小扣柴扉久不开”,是主人不愿还是主人不在?叶绍翁会想些什么?又会怎么做?学生充分想象后组织交流,然后再去理解“满园春色关不住,一枝红杏出墙来”,水到渠成,事半功倍。
三、论诗,提升品位
1.析词句。王安石的《泊船瓜洲》教学中,我补充了关于“春风又绿江南岸”的故事,引导学生通过将“绿”与“过“、“到”等词的对比品味,想象江南勃勃春景,最后很好地理解了“绿”的精妙之处:“绿”把江南融融春意的动态之美淋漓尽致地表现出来,同时又传神地表达了诗人思乡念归之情。
2.品诗境。如果说诗句只是一块块砖石,那么,整首诗才是完整的建筑物。在古诗的教学中,我们更应该注重引导学生对整首诗的把握,通过对诗句的诵读、感悟,启发想象,感受这架建筑体的艺术效果――诗的意境之美。如《渔歌子 西塞山前白鹭飞》,白鹭、桃花、流水、鳜鱼、戴青箬笠穿绿蓑衣的渔者,好一幅美景!如果孤立地看这一个个孤单的意象,我们是不可能很好地体味到诗的意境的,只有把它们联系起来融为一体,借助想象的力量,才可以享受到那份桃花源般的境界下怡然自得的超然心态。
篇4
唐・王之涣
黄河远上白云间,一片孤城万仞山。
羌笛何须怨杨柳,春风不度玉门关。
【练习】
1.诗的前两句写所见: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第三句写所闻:________(均用诗中词语回答)。
2.《凉州词》中“孤”字的含义特别丰富,你认为它有什么含义?
3.后人称此诗为边塞诗中的“绝唱”,请以诗的后两句为对象,分析诗歌是如何写出“征夫离愁”之情的。
石灰吟
明・于谦
千锤万凿出深山,烈火焚烧若等闲。
粉身碎骨全不怕,要留清白在人间。
【练习】
1.用/表示朗读中的停顿,这首诗的朗读停顿不正确的一句是( )。
A千锤/万凿/出深/山。 B烈火/焚烧/若/等闲。
C粉身/碎骨/全/不怕。 D要留/清白/在/人间。
2.《石灰吟》当然要紧扣石灰的特点。请举一句诗说明描写了石灰的什么特点?
3.有一个同学默写时,把第二句写成“烈火焚烧若等嫌”,把第四句写成“要留青白在人间”。这说明他对这首诗的理解有什么不足?
4.这首诗吟的是石灰,赞颂了什么人?这种写法用一个四字成语来表示,该怎么说?
第41期3版参考答案:
《俯向大地的身影》
1.(1)把母亲比作“一座丰富的矿藏”,既说明自己很少写母亲是因为担心写不好,也突出了母亲的朴实深厚。(2)以“唯一”“最后”来突出母亲的“惜粮如命”,赞美了母亲的节俭,不忘本。
2.完成收割后的田野宁静、优美。以此烘托母亲艰难翻地、捡拾残粮的劳动形象。
3.结构上:照应题目和前文;情感上:表达了作者对母亲的体贴、深爱和赞美。
4.示例:(1)通过正面描写展现母亲形象。第三段中,正面描写了母亲翻地、捡拾的 动作,展现了一个纯朴、惜粮如命的劳动者形象。(2)通过侧面描写来烘托。第二段中“我不由自主地就跪了下去”、“眼泪就出来了”,第五段中母亲生病后父亲的唠叨,都是写家人的心疼,从侧面烘托了纯朴、惜粮如命的母亲。(3)通过细节描写点染。第三段中“举起,落下,举起,落下”的小锄头、母亲发现我以后却站不起来这些细节写出了母亲的认真细心和翻地、捡拾的辛劳。(4)通过外貌描写生动表现。第三段中“青衣青裤”“扎着黑色的包巾”“粘满了泥土的膝盖”,第五段中母亲“枯瘦的手,粗糙得犹如一截干枯的树干”都形象地写出了母亲的纯朴,辛劳。
《故乡的椿芽》
1.交代了文章叙述的主要内容,引起下文的作用。
2.母亲摘下枝头的嫩椿叶,洗过了,淘净了,切成小段,在滚水中漂过,便在太阳下暴晒起来。嫩椿叶的水分晒得差不多时,放上些盐巴、辣椒粉等用手细细地揉搓,揉搓三四遍,又放在太阳下晒,等全晒干后,便放进小坛里,密封保存起来,久之,就成了香喷喷的干椿芽。
3.小时候爬漆树身上起了红疹,在没有任何办法的情况下,母亲用椿芽煎汤又洗又喝,最终战胜了病魔。
篇5
动物诗
百啭千声随意移,山花红紫树高低。
始知锁向金笼听,不及根本林间自在啼。——宋欧阳修《画眉鸟》
不论平地与山尖,无限风光尽被占。采得百花成蜜后,为谁辛苦为谁甜。——唐罗隐《蜂》
两个黄鹂鸣翠柳,一行白鹭上青天。——杜甫《绝句》
西塞山前白鹭飞,桃花流水鳜鱼肥。——张志和《渔歌子》
托物言志
我家洗砚池边树,朵朵花开淡墨痕。不要人夸好颜色,只留清气满乾坤。——元王冕《墨梅》
篇6
译文:春蚕结死时丝才吐完,蜡烛要燃尽成灰时像泪一样的蜡油才能滴干。
2、《石灰吟》——明代于谦
千锤万凿出深山,烈火焚烧若等闲。
粉骨碎身全不怕,要留清白在人间。
译文:经过千锤万凿从深山里开采出来的石头,它把熊熊烈火的焚烧当作很平常的一件事。即使粉身碎骨也毫不惧怕,只要把高尚的节操留在人世间。
3、《蜂》——唐代罗隐
采得百花成蜜后,为谁辛苦为谁甜。
译文:蜜蜂啊,你采尽百花酿成了花蜜,到底为谁付出辛苦,又想让谁品尝香甜。
4、《过零丁洋》——宋代文天祥
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
篇7
[关键词]阅读教学;全新视角;高效;嫁接
[中图分类号] G623.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7-9068(2017)13-0050-01
语文教学中的 “嫁接”,是指拓展语文教学的边界,打破以教材为唯一中心的教学壁垒,有意识地借助其他学科领域的资源来优化语文教学的配置,并通过自主、积极的语文实践,以语文学科的本质力量进行深入地悦纳与吸收,从而促进学生语文能力的提高。
一、拓展:为“嫁接”寻找适切匹配的资源
从嫁接的视角看,语文课程的拓展,就是选择相同或者相近的资源,便于和教材内容进行整合、融通。例如,苏教版二年级上册的“练习1”要求背诵一组与秋天相关的成语和一首描写秋天的儿童诗《秋天到》;“练习2”的“做做说说”也要求学生将对秋天的观察以绘画表现出来或者描写下来;课文《秋游》也运用生动形象的语言再现了老师带领学生外出秋游的情景。同时,思品教材为学生选编了《秋天到了》《回味秋天》《巧手剪秋天》的内容,以多样的形式展现秋天,引领学生对秋天进行深入感知。两门完全的同课程,无论是在进度还是内容上,都同时编排了秋天的内容。在统整联合之下,我们可设置综合性的主题单元展开教学。
语文的外延即生活,其教学资源蕴藏在学生广阔的生活和丰富的学习活动中。教师要善于从中选择与教学内容相匹配的类群资源,为语文课堂的顺利“嫁接”提供支撑。
二、融通:为“嫁接”探寻彼此激发的渠道
语文课堂教学中的“嫁接”,并不是形式上的附着与内容上的叠加,而是认知上的融通,形成1+1>2的综合效应。从另一个角度来看,引入课外资源的目的在于对教材内容这一教学本体的激活。因此,教师对嫁接资源的遴选,不仅要对资源本身的价值进行审视,更要赋予其激活教材内容的机能。这就要求教师要在资源介入之后,积极引导学生开展感悟、积累、运用等语文实践性活动,激发学生内在的认知兴趣,使得介入的资源价值最大化,与教材内容融通,构建成课堂教学的有机整体。
如,在教学于谦的《石灰吟》时,教师先后选择了石灰的产生过程和于谦的生平经历两份材料。首先,这两份材料有着自身独有的信息价值,石灰的产生过程让学生对石灰的外表、品性等有更深入、更全面的了解;而于谦的生平资料让学生对于谦其人、其文有了通透的理解。其次,这两份资料对学生理解这首诗产生了积极的促进作用:石灰的产生与诗歌的内容形成对应之势,是引领学生自主学习、理解诗歌大意的有效拐杖;生平资料的介入有助学生洞察于谦与石灰之间的共性特征,为深入理解咏物诗的表达密码提供了认知的支撑。在教学中,教师首先引领学生根据石灰产生过程的资料,深入到诗歌语句中,自主体悟诗歌的基本大意;随后,要求学生自由阅读于谦的生平,并联系石灰在制作过程中所经受的折磨,寻找于谦与石灰之间的共同之处,从而借助石灰深入体验于谦的优秀品质。
在这一案例中,教师并没有让学生仅仅了解石灰是如何生产、于谦有着怎样经历等知识性认知上,而是借助这些资源充分引领学生深入文本内核,与文本内容形成了良性的化学反应,起到了较好的教学效果。
三、裂变:为“嫁接”探寻多样有效的方式
从植物学的角度来看,成功的嫁接对植物品种的进化有着积极的促进作用。而对课堂教学而言,语文教学对其他领域内容的吸收,不仅可以在内容上对本体形成拓展,还能在教学活动的形式上有所调整和更新,在经历了从抽象到具体的思维裂变中,使语文学习变得更加轻松而有效。
如,在教学《詹天佑》时,对文中所说的帝国主义者的“要挟”“嘲讽”,全国人民的夥撸詹天佑的“毅然接受任务”都是一种怎样的状态,学生都觉得难以理解。如何引领学生真正走进课文情境,体会人物思想呢?笔者为学生嫁接了“新闻会”的形式,邀请一部分学生以“帝国主义”的角色出席会,一名学生扮演詹天佑,其他学生以普通群众的身份参与。整个过程,以新闻的形式展开,“帝国主义者”率先发难,结合故事情境,自行设计语言,将“要挟”“嘲讽”的形态活灵活现地展现出来,而“普通群众”的义愤填膺也在会现场得到表现,“詹天佑”的一段“真情告白”,使学生感受到詹天佑的思想境界。这样,有效地解决了课文理解的难点,并对学生的语言表达进行了深入有效的历练。
这一案例中,教师从课文内容特点出发,巧妙地“嫁接”了新闻会的形式,给予学生表达自己角色的契机与平台,吸引了学生参与实践、思考的过程,使教学信息和学习主体之间形成多向互动的良性状态。
篇8
1.有关物理变化的古诗词、成语
(1)有关的物理变化古诗词:①欲渡黄河冰塞川,将登太行雪满山(李白《行路难》);②气蒸云梦泽,波撼岳阳城(孟浩然《望洞庭湖赠张丞相》);③千里冰封,万里雪飘(《沁园春・雪》);④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岑参《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⑤只要功夫深,铁杵磨成针(与李白有关的成语故事);⑥白玉为床,金为马(曹雪芹《红楼梦》);⑦夜来风雨声,花落知多少(孟浩然《春晓》);墙角数枝梅,凌寒独自开,遥知不是雪,为有暗香来(王安石《梅花》)。在远处就能闻到梅花香味,是因为分子不断运动。
(2)有关物理变化的成语:①木已成舟:物体外在形状发生改变。②花香四溢:分子在不断的运动。③滴水成冰:物态变化中溶化现象。④铁杵成针:物体形状由大变小。⑤积沙成塔:积少成多的过程。⑥沙里淘金:从泥沙里淘取黄金的过程。⑦飞沙走石:爆炸或大风中的沙石运动。⑧山崩地裂:地震过程中的山地变化。
2.有关化学变化的成语、古诗词
(1)有关化学变化的古诗词。①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白居易《赋得古原草送别》):涉及草原上的野草发生燃烧现象。②爆竹声中一岁除,春风送暖入屠苏(王安石《元日》);这首描写爆竹中黑火药燃烧,引发爆炸。③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白居易《赋得古原草送别》)。涉及草原上的野草发生燃烧现象。
(2)有关化学变化的成语:①蜡炬成灰:涉及物质的燃烧现象。②火上浇油:增加燃料使其燃烧更为充分。③釜底抽薪:清除可燃物,以达到灭火的目的。④杯水车薪,抱薪救火:灭火方法不当,会适得其反。⑤千锤百炼,百炼成钢:说明金属冶炼在生产中重要性。⑥水滴石穿:水中溶解的CO2生成了碳酸,碳酸与石灰石反应生成可溶性的Ca(HCO3)2,发生了化学变化。
3.同时含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的古诗词
(1)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李商隐的这句诗写的是通过蜡烛燃烧和蜡烛熔化来告诉我们要坚持不懈地追求,甘愿付出自己的所有。
(2)千锤万凿出深山,烈火焚烧若等闲。粉身碎骨浑不怕,要留清白在人间。《石灰吟》是明朝民族英雄于谦在幼年所作的一首诗,通过借鉴钙元素的三种化合物转化,来比喻自己的意志和情操。
4.试题链接
(1)成语是中华民族语言的瑰宝,下列成语中,其本意主要为化学变化的是()
A.铁杵磨成针 B.死灰复燃
C.木已成舟 D.积土成山
(2)古诗词是古人为我们留下的宝贵精神财富,下列诗句中只涉及物理变化的是()
A.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 B。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
C.只要功夫深,铁杵磨成针 D.爆竹声中一岁除,春风送暖入屠苏。
(3)明代爱国将领于谦的《石灰吟》:千锤万凿出深山,烈火焚烧若等闲;粉身碎骨浑不怕,要留清白在人间。该诗体现了诗人的崇高情操和献身精神诗中蕴含着石灰的来源、生产、性质、用途等化学事实,下列化学变化中与诗意无关的是()
A.CaCO3=CaO+CO2B.CaO+H2O=Ca(OH)2
C.Ca(OH)2+CO2=CaCO3+H2OD.CaO+2HCl=CaCl2+H2O
(4)下列俗语与物质的化学性质无关的是:()
A.真金不怕火炼B.百炼方能成钢
C.纸里包不住火D.玉不琢不成器
(5)黄金是一种贵重金属,在人类漫长的历史中,素有“沙里淘金”、“真金不怕火炼”之说这说明黄金在自然界中主要以________形式存在,也说明黄金的化学性质在自然条件下非常________。
(6)“墙角数枝梅,凌寒独自开,遥知不是雪,为有暗香来”(王安石《梅花》)诗人在远处就能闻到梅花香味的原因是()
A.分子很小B.分子是可分的
篇9
【关键词】 同义词 词汇学习 语义成分
【中图分类号】 G623.3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6-5962(2012)06(b)-0033-01
在教学法的历史上,对于词汇在外语教学中的地位问题一直争论不断。有一些学者认为只要记住单词并懂得语法就算掌握了语言;另外一些学者认为学习语言是以句子为基本单位,不能孤立地记忆单词。现在的学者认为过分重视和过分忽略词汇学习都不利于掌握一门外语。任何语言技能的形成都是以一定的语言材料为基础的。而积累语言材料最重要的一个环节就是掌握外语词汇。因此,无论使用什么方法进行外语学习,词汇学习都占有不可忽视的作用。在学习过程中,外语学习者感到的一个巨大的困难就是对外语词汇的记忆,这一困难也使得很多潜在的外语学习者对外语学习“望而却步”。对真正的外语者来说,对词汇的记忆也是一个很难的过程,或者错误百出。这些错误经常是有一定的规律,那么,外语学习者为何犯这样的错误,这中间我们有什么规律可循吗?
下面从同义词的角度对学习者在外语学习过程中所犯的错误进行分析。
英语中的同义词特别丰富,这有其历史上的原因。Palmer在Semantics一书中指出“英语词汇有两个来源,一是法语、拉丁语和希腊语,一是盎格鲁撒克逊语。”前者被成为外来语,后者被成为母语。也就是说,英语中同义词丰富主要是由于母语与外来语的混合所致。而随着历史的发展,英语实用范围日益扩大。世界上使用英语的地区和国家相当多。其中美国使用的英语对英语所产生的影响尤为显著,这也反映在同义词的组合上。英语中不少同义词是由英国英语词语和美国英语词语构成的。这一类同义词的特点是:意义完全相同,只存在地区上的差异。英美人由于习惯于使用这些词语,一般界线划得比较清,而非英美人则往往混合使用。
但是,同义词虽然用来表达同一概念但在语义上存在着差别。没有两个词的意思是完全是一样的。产生这种错误的直接原因是只注意到同义词之间的共性,忽视了词与词之间的个性。例如:
(1)He watched my watch and noticed the son. *
(2)He looked at my watch and looked at the son.
从以上两个例句中可以看出,例句1是错误的。例句1中的“watched”和“noticed”都应该使用“looked at”。“Watched”,“noticed”和“looked at”这三个单词都有“使用视力”的语义成分。“看”是这三个单词共有的深层含义,另外每一个单词都有其各自特殊的语义成分。其中,“looked at”具有“无意”或者“随意”(to turn one's glance or gaze)的语义特征。例如:
(3)The men all turned to look at her as she entered the room.
从例句3我们可以看出“look at”所体现的含义是“并不十分在意地看”、“望一眼”。同它相比,“watch”和“notice”都没有“随意看”的语义成分。但是后 词汇都具有“专注地看”、“细微地观察”、“全神贯注地看”等语义成分。例如:
(4)Harriet watched him with interest.
(5)He watched helplessly as Paula fell into the icy water.
从以上两个例句可以看出,两个“watch”都表示“全神贯注”地“盯着看”,不含有“随意”的意思。
以上例句中出现的错误均与汉语中的同义词有关。但是在实际的使用中,被错误使用的单词与本应该使用的单词之间在英语中并不是同义词。与之相对应的汉语词之所以成为同义词是因为在汉语的词组中,起主导作用的关键词是同一意义或者就是同一个汉字。这类词汇错误的产生是忽视了其辅助作用的字的语义成分。避免此种错误出现的一个最好的方法就是避免直接的汉语思维,在学习英语的过程也是一个学习在用英语去思维的过程。另外,语言学习者在学习词汇的过程中应尽量连同它的语义成分一起掌握。这对避免此类错误的产生对起到不可估量的作用。
参考文献
[1] Jeremy,Harmer.The Practice of English Language Teaching [M].New York: Longman Inc.,1983.
[2] 朱纯.外语教学心理学 [M]. 上海: 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1994.
篇10
一
钱德明,字若瑟,1718年出生于法国土伦,1737年加入耶稣会,1750年到达澳门,翌年奉乾隆皇帝谕令进京供职于朝廷,此后居留北京42年直至去世,为耶稣会中国传教团最后一任会长。他曾在法国受过良好教育,来华后又把大量精力投入到对中国文化的研究上,是一位罕见的多才多艺的传教士汉学家。钱德明颇具音乐天分,擅长吹奏横笛、弹羽管键琴,1751年进京后秉承利玛窦(Matteo Ricci)等前辈耶稣会士的“学术传教”路线,将音乐作为他与中国士人联系的纽带。在与宫廷权贵和上层文人的交往中,他意识到中西音乐之间的巨大差异――“你们的音乐不适于我们的耳朵,我们的音乐也不适于你们的耳朵,你们不能像你们感觉你们最美丽的作品一样感觉我们认为最美丽的作品”,于是萌发了研究、介绍中国古代音乐及其乐理的强烈愿望。
1754年,钱德明将康熙年间文渊阁大学士李光地所撰《古乐经传》一书译为法文,并将译稿连同中文原本一起寄往法国。《古乐经传》西传后并没有得到充分利用,法文译稿不仅始终没有出版,还遭到当时法国音乐界的几位著名人士如拉莫(dean-Phijippe Rameau)、卢梭(Jean-Jacques Rousseau)、鲁西埃(Pierre Joseph Roussier)修道院长的严重曲解和篡改,最后竟然不翼而飞;中文原本则深藏皇家文库,一直无人问津,不失为中西音乐交流史上的一大缺憾。1774年,即《古乐经传》西传20年后,法国皇家文库图书管理员比尼翁(Bignon)先生将鲁西埃修道院长的著作《论古人的音乐》寄给钱德明。钱德明从该书中得知《古乐经传》译稿已被篡改得面目全非。于是,他在一名中国文人的帮助下撰写了《中国古今音乐考》(Mdmoire sur la musiquedes Chinois tant anciens que modernes)。钱德明在前言中表达了他的写作宗旨:“我希望通过我这部对中国音乐介绍的著作,使这些人能够得出对中国音乐的正确评价。”该书于1776年完成,1779年在巴黎出版,1780年又被收入Mgmoires concernant lhistoire,les sciences,les arts,les moeus,les usages,etc.des Chi-nois,par les missionnaires de Pekin(《北京传教士关于中国历史、科学、艺术、风俗、习惯的论文集》)第6卷。
二
《中国古今音乐考》主要参考李光地的《古乐经传》和明宗室郑恭王厚烷之子朱载值摹堵陕谰义》写成,全书除前言外共分三个部分。第一部分按照中国传统分类法介绍八类中国乐器,即“八音”――革、石、金、土、丝、木、竹、匏,代表乐器分别为鼓、磬、钟、埙、琴、、管子和笙。书中对每种乐器的历史、制作和用法都有详细说明,并附大量图例,是西方最早具有音乐图像学意义的中国乐器介绍。第二部分探讨中国律学理论,涉及中国传统的三分损益律及生律方法、中国管律的长度和口径的数据、朱载执戳⒌氖二平均律理论等,并特别指出欧洲当时流行的十二律是朱载值难芯砍晒。第三部分论述中国音乐的“调”,即调式理论,还收录了三节《先祖颂》,即中国祭祀仪式中赞颂祖先荣耀的歌曲,并附五线谱曲谱。
钱德明之前来华的耶稣会士著作中也有一些对中国音乐的零星记载,但多半持否定态度,如利玛窦就在其名著《中国札记》中写道:“中国音乐的全部艺术似乎只在于产生一些单调的节拍,因为他们一点不懂把不同的音符组合起来以产生变奏与和声。然而他们自己非常夸耀他们的音乐,但对外国人来说,它却只是嘈杂刺耳而已。”钱德明的《中国古今音乐考》却对中国音乐作出积极的评价,同样是和声问题,钱德明表达了与利玛窦截然不同的观点:“假如有人直截了当地问我中国人是否早就具有了关于和声的概念,我敢十分肯定地说,中国人是世界上最早通晓和声学的民族,他们最广泛地吸取了这门科学的精华。那么有人又要问他们是如何吸取这门科学的精华的,我这样回答,他们的和声学是包括在一个总括万物的“和弦”中的,它存在于物质力量之间、精神力量之间、政治力量之间,存在于构成其与政府机构的一切无形的事物之间。所谓声音的科学只不过是对于这一总括万物的和弦的展现形式。
他还反复强调中国音乐体系的独创性及其在世界音乐发展史上的重要地位:“早在毕达哥拉斯之前,早在埃及的祭司制度确立之前,更不用说早在墨科利神出现之前,在东方中国,人们就已经意识到了将八度分为十二个半音的问题,中国人称之为‘十二律’。”“在古老的中国,伶伦已经创造出了令人叹为观止、精彩无比的音乐,并不见得逊色于――其实是完全可以与赫尔墨斯神、恩弗伊神相媲美的。中国哲学音乐家用他们的琴和瑟再加上磬,用他们乐律千古不衰的方法能够使最为凶悍的野兽为之驯服,使那些常常比猛禽还要凶残的人变得温良恭俭让。”“中国人是这些大才子们所探索研究的音乐体系的真正创始人……这一体系问世之日便是他们部落制成立之时――也就是说至少在公元前2637年。”
三
《中国古今音乐考》是向西方人系统介绍中国音乐的开山之作,可以跻身子第一批采用西方治学方法研究非西方音乐的著作创列。由于钱德明并非职业音乐家,书中还存在诸如音乐术语使用不当、对汉文典籍解释不够确切等缺陷,但它却向欧洲人展示了中国特有的音乐体系,自刊印以来一直是西方中国音乐研究者的必读文献,被誉为中西音乐交流史上的一页“重大资源”。正如法籍华裔汉学家陈艳霞所说的那样,“钱德明神父有关中国人音乐的著作在18世纪下半叶就如同满月一般闪烁光芒。与它相比,这一时代的其它著作仅仅如同一闪即逝的小流星一般,没有产生过多大影响。”直到18世纪末,法国研究中国音乐的一些主要著作都不同程度地引自《中国古今音乐考》。
1780年,即《中国古今音乐考》出版次年,拉莫的学生、法国作曲家德拉博尔德(Jean-Benjamin de La Borde)就在其著作《论古代和现代的音乐》第1卷“论中国现代乐器”部分转载了《中国古今音乐考》中的相关内容。1785年,格鲁贤(jean-Bap-tiste Grosier)修道院长在所著《志》中也引用了《中国古 今音乐考》前言和第一部分的大量文字。1791年,法国诗人、评论家甘格纳(Pierre-Louis Ginguene)在其《入门百科全书》第1卷中写了一条很长的有关中国音乐的辞条,标题为《中国人的音乐》。在该条目的第一部分,甘格纳对《中国古今音乐考》作了长篇综述,并在其后转引了收录于《中国古今音乐考》中的《先祖颂》。
上述作者在引征钱德明作品的同时,也对他提出的中国音乐是一个独立、完整的音乐体系的观点表示赞同:“这位满腹经纶的传教士由此而在其珍贵的《中国古今音乐考》中得出结论认为,希腊人和埃及人从比他们更古老的中国人中汲取了科学和艺术的内容。他断言这一真理是由一系列的证据向他证明的……习惯于远足世界的埃及人很可能,甚至是肯定利用了中国人的知识,而不会是几乎从不离其国土一步的中国人从埃及人那里学习其科学和艺术。”“钱德明神父所断言的真理,只在那些不用心倾听他的说教,或从不试图深入了解其论断的人眼中看来,才是奇谈怪论。我们对他获得如此富有见地的研究成果,以及为我们所作的非常清楚而又极富判断力的介绍所花费的心血,表示衷心的感谢。”“中国人的音乐体系是他们自己独创的,与其他东方民族的音乐体系没有任何关系。他们与埃及人和古希腊人的音乐体系具有同样的优越性。甚至据某些学者认为,埃及和希腊也借鉴了中国的音乐体系以及中国艺术中的许多其他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