冬令进补范文
时间:2023-04-06 04:49:51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冬令进补,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篇1
有关专家认为,在冬至前后进补为最佳。因为,冬至日是一年中白天最短、黑夜最长的一天。《易经》中有“冬至阳生”的说法。具体地说,节气运行到冬至这一天,阴极阳生,此时人体内阳气蓬勃生发,最易吸收外来的营养,而发挥其滋补功效,这充分说明在这一天前后进补最为适宜。当然,冬令进补时间的选择因人而异。患有慢性疾病又属于阳虚体质的人需长时间进补,可从立冬开始直至立春;体质一般而不需大补的人,可在三九天集中进补。因此,民间早就有“夏补三伏、冬补三九”的说法。
冬令时节进补,能充分发挥补药的作用,益气填精,调和阴阳,增强体质,达到更好的防病治病的效果。冬天人们食欲大增,脾胃运化转旺,此时进补能更好地发挥补药的作用。事实证明,冬令进补不仅能调养身体,还能增强体质,提高机体的抗病能力。
哪些人宜进补
1、年老体弱者:年迈体弱者除注意起居、调养精神以外,善于进补也是很重要的。祖国医学《灵枢天年篇》提到:“五十岁肝气始衰,六十岁心气始衰,七十岁脾气虚,八十岁肺气衰,九十岁肾气焦。”说明人的功能随年龄增长而减退,要适时进补;或因体质素虚、劳力过度或重病、手术后身体虚弱,也必须进补。
2、患冬令病者:一些慢性病一到寒冬便易发作,故称之为冬令病。如慢性支气管炎、尿多症、冻疮等。这类病人多肾气亏虚、阳虚外寒,预防和治疗的最佳方法就是温补,以温药和之。其他如肿瘤病人化疗、放疗后,慢性病如胃病、肝病、贫血、哮喘、心血管病、关节痛等。
3、阴阳气血亏虚者:中医认为“虚者补之、损者益之”,气虚宜补气,阳虚则温肾助阳,血虚宜补血,阴虚则滋补。肾阴。
4、夏病冬治者:一些体弱的人容易在春夏发作一些如哮喘、疮疡一类的疾病,中医认为“正气存内,邪不可干”,如果能在冬季将身体调养好,使身体强壮,就可以防患于未然。
冬令如何进补
1、服用中药材:由于每人体质不尽相同,所需食补药材也不同。一般来说年纪较大的人则是以补肾为主,儿童大多都是阳气旺盛,以补血为主。
2、蛋白质、脂肪:含丰富蛋白质、脂肪的鸡鸭鱼肉等通常是补品的主要材料,炖补时再加上酒或麻油等高热量之调味品及配料,使得热量更高,但减肥者、糖尿病患者、高血脂症患者等,要特别注意减少过多摄取肥油的机会。
3、高纤维食品:每日约30克的高纤维食品,如新鲜的蔬果或其他含高铁的食品,能帮助肠道正常的蠕动和排泄,降低食物脂肪的吸收,及降低血中胆固醇及尿酸的浓度。
4、动物内脏:补品中要避免添加动物内脏,因这类食物胆固醇、嘌呤含量很多,有痛风、高脂血症、糖尿病等慢性疾病的人病人要特别注意。
5、服用膏方:膏方是中医传统的冬季进补的方法。服用中药熬制的膏方,一般由冬至“一九”到“九九”为止,可服用2-3个月,每日可1-2次,每次1-2汤匙,用开水冲溶后服用。膏方空腹服用较佳,但如消化功能不佳者也可饭后服用。在服用膏方期间,如遇到感冒发热、腹泻等急性病时应暂停服用,否则无益有害。
冬季进补的禁忌
1、忌乱进补:道理十分简单,在祖国医学中,进补是治疗虚弱病症的调治方法,身体强壮的人不需要进补。补是对虚而言,不是一概可补。另外,补药也是药,是药就有偏重。即使能进补的人,也不是什么药都可以吃,首先要分清属于哪一类虚症,是“气虚”,还是“血虚”、“阳虚”、“阴虚”,然后对症补虚,补而受益。
2、忌外感进补:患有感冒、发热、咳嗽等外感病症时,不要进补,中医认为这会将外邪留在体内,久之则留邪为寇,后患无穷。
3、忌过于滋腻厚味:对于身体虚弱,脾胃消化不良者来说,腹泻、腹胀是家常便饭,他们不论吃下什么的补药都不会有好的效果。因此,他们的冬补重点在于恢复脾胃的功能。而过于滋腻厚味不仅不会收到好的效果,还有可能也引起消化不良。因此,冬令进补应以易于消化为准则。
4、忌以贵贱论优劣:对于补药,绝不要存在越贵越好、越贵越有效的想法。中药的效果关键在于运用,药物只要运用得当,大黄可以当补药;服药失准,人参即为毒草。
篇2
黑米党参山楂粥
材料:党参15克,山楂10克,黑米100克。
制作:把党参洗净、切片;山楂洗净,去核切片;黑米淘洗干净。把黑米放锅内,加入山楂、党参,加水800毫升,用武火烧沸,改文火煮5分钟即成。
功效:黑米营养丰富,含蛋白质、维生素、叶绿素、胡萝卜素、锰、锌、铜等成分。具有开胃益中、健脾暖肝、明目活血、滑涩补精之功,对少年白发、妇女产后虚弱、病后体虚以及贫血、肾虚均有很好的补养作用。高血压患者可四季常服。
黑木耳炒胡萝卜
材料:于黑木耳150克,胡萝卜 100克,姜、蒜、葱片、精盐、味精、食用油各适量。
制作:将干黑木耳用温水泡涨,撕成小片;胡萝卜去表皮改片。将胡萝卜、木耳入沸水锅汆一下捞出沥水。锅中倒少许食用油烧热,投入姜、葱、蒜炒香,放入胡萝卜、木耳翻炒,调入精盐、味精炒匀出锅装盘即可。
功效:黑木耳富含蛋白质和碳水化合物,以及多种矿物质、核黄素、磷脂多糖体等,有补脑强心,抵抗动脉硬化、冠心病、细胞变性和坏死、肿瘤等多种疾病的作用。胡萝卜含有丰富的胡萝卜素和人体所需的多种营养成分,有润皮肤、润肠道、帮助排汞、降血压、养肝明目的作用。
香菇板栗汤
材料:干香菇40克,糖炒板栗300克,葱15克,高汤、精盐各适量。
制作:香菇去蒂洗净,用高汤泡软,加入去壳的糖炒板栗,煮至软时,加精盐入味,起锅时撒上葱花即成。
功效:板栗为肾之果也,肾病患者宜食之;香菇素有“菇中皇后”的美名,入胃、肝经,能益肠胃,化痰理气,久食可补脾胃、益气、降血压。将以上二者结合,有补肾、强筋骨、健脾胃等作用,可作为脾胃虚弱、年老体衰、食少乏力及咳嗽、动脉硬化的辅助治疗食品。
黑芝麻核桃散
材料:黑芝麻100克,黄豆50克,花生、松子仁、核桃各适量。
篇3
冬令进补,在时间上主要指立冬后至立春前这段时间,而习惯认为冬至前后最为适宜。
俗话说:“药补不如食补”,食补在冬季调养中尤为重要。
冬令进补最好先在秋季做引补,即“底补”,通俗地说就是打基础。老年人及体虚或患有慢性病的人,进补后易引起消化不良,进而则影响吸收功能。这种“虚不受补”或“病不受补”的情形,可在秋季就开始纠正并逐步调整人体脏腑功能,使人体慢慢适应冬季的严寒气候,为冬令进补“垫底”。秋季“底补”以食补为宜。可食用芡实、山药、大枣、龙眼肉、核桃肉、百合、莲子等性味平和的滋补品。打“底子”时,可重点选用黄芪、红枣、花生仁加红糖炖服,以调整脾胃功能。其中,芡实是人们喜爱的滋补品,营养丰富,易于消化,具有健脾益胃、祛病强身之功效。可用芡实炖牛肉食用。多食山药也很有益处。山药有补益气血、健脾补肾和调整脾胃的作用。体质较虚的人,亦可适当多吃一些瘦猪肉、牛肉、鸡蛋、豆浆、红枣等,此类食品有扶正祛邪功效。亦可在中医师的指导下,适当服用生晒参或西洋参,以补气生津、健脾安神。同时,风湿病是体弱年老者在冬季的多发病,凡由肝肾亏虚、气血不足、寒湿痹阻所致者,如能在秋季服用独活寄生丸以扶正祛邪,则能在冬季拒外邪于体外;慢性支气管炎与支气管哮喘等症,为肺肾两虚之病,冬季寒冷时常使咳嗽、气喘加剧,如能在秋季服用蛤蚧大补丸或肾气丸,并食用核桃肉等,以补肺益肾纳气,则可减轻在冬季的发作。一句话,“底补”搞好了,在此基础上,再服补药便可增加滋补效力。
冬季气温过低,人体为了保持一定热量,就必须增加体内糖、脂肪和蛋白质的分解,以产生更多的热量,适应机体的需要,所以必须多吃富含糖、脂肪、蛋白质和维生素的食物。同时,寒冷也影响人体的泌尿系统,排尿增加,随尿排出的钠、钾、钙等无机盐也较多,因此应多吃含钾、钠、钙等无机盐的食物。可多吃蔬菜,适当增加动物内脏、瘦肉类、鱼类、蛋类等食品,有条件的还可多吃鸡、甲鱼、龟、羊肉、桂圆、荔枝、胡桃肉、木耳等食品,其他还有药酒、药粥等,也可选用。
至于药补,常用的补益中药有:属补气类的,如人参、西洋参、太子参、黄芪、党参、山药、白术、大枣、蜂蜜等,适用于气虚不足,面色苍白,气短乏力,脾虚泄泻等症状之人;属养阴补血类的,如熟地、阿胶、当归、枸杞、何首乌、白芍、桂圆肉等,适用于面白无华,头晕心悸,口唇苍白,血红蛋白偏低,妇女月经量少等症状之人。鹿茸也是冬令的常用补品,适用于平素怕冷,四肢不温,腰酸多尿,或男子阳痿等人服用。值得提出的是,当视气虚、血虚、阳虚、阴虚而分别选用针对性的补益药,才能收到良好的效果。如人参具有大补元气、强心、生津止渴、安神等功效,气虚病人如体力衰弱,四肢无力,精神疲软等,能够服用。所以,一般来说,气虚者可服用党参膏、参芪膏或人参;血虚者可服用十全大补膏(丸)、滋补膏、补气益血膏、参杞补膏、阿胶膏等:阴虚者可选服人参固本丸、龟板胶、琼玉膏、龟鹿二仙膏、健身长春膏、双龙补膏等:阳虚者则选服参鹿补膏、海参丸、龟龄集、全鹿丸、三肾丸、鹿茸片等。这些最好找医生按方剂服用。
冬令进补并不是说人人到了这个季节都要进补。身强体壮无病之人,对寒冷有良好的适应能力,就不必进补。“无虚滥补”以及服用补品“多多益善”等,其结果都是有害无益。
篇4
冬令进补为了啥
人类生活在自然界,生理功能随着四季变化,冬季是人体“收藏”的季节,适当进补能够增强体质、祛病强身、延年益寿。根据中医虚则补之,寒则温之的原则,在膳食中多吃温热肾阳食物,有利于提高机体耐寒能力;补充富含蛋白质、维生素,有利于人体营养平衡。
冬季进补,有人吃鹿茸补血,有人吃人参补气。从中医角度来说,冬天日短夜长,天气寒冷,人体顺应自然变化,在肾阴得到滋养的同时,适当进补肾阳,可以使肾功能进一步加强,从而使“肾精”得以充盈,而“肾精”为人之根本,这就达到了进补的目的。
冬令进补的对象,应为身体虚弱的老年人;劳累过度、亚健康状态的白领中青年人;久病、术后以及大病初愈等群体。年轻体壮无病之人,对寒冷有良好的适应能力,则无需进补。广东地处南方,冬天不会太冷,所以不能大补。冬天不冷,大补肾阳,不但吸收不了,反而有损健康。如果一个人每天睡眠不足,晚上打牌、白天睡觉,这种情况千万不要大补。人要在充分睡眠的基础上,才能适当进补,而且需要注意观察补后情况,如有身体不适,马上停止进补,多休息,让身体调整回来。
当然,冬令进补也包含“预防”的意思,通过进补达到养生健体目的,正像中医古籍《内经》所说:“故藏于精者,春不病温”,冬令进补能使“精气”储存于体内,到春天就不会患病了。
冬令进补是中医养生的一大特点,但是并非人人都要冬季进补,任何补药过量有害,进补不当会加重脾胃、肝脏负担。
盲目进补有误区
体质不虚也大补。有人吃了补品,心烦意躁,鼻子出血,这是滥用补品惹的祸。“补”要针对“虚”,人参补气、当归补血、燕窝养阴、鹿茸温阳,各有所长。所谓补药“有病治病,无病强身”的说法,毫无科学根据。
辨证不清随意补。冬季盲目吃膏方;孕妇滥用补品,导致流产、早产;儿童滥用补药,造成性早熟;黄芪在高热、大渴和便秘时服用,无异于“火上浇油”。古籍记载,进补大量地黄,引起突然死亡。药症相符,大黄也补;药不对症,参茸也毒,进补需要辨证施治。
名贵药品能大补。一副膏方,少则几百、多则上万。经济实力强的人,服用冬虫夏草,反而口干舌燥、鼻子流血。人参大补元气,对心衰、休克、出血、体质虚弱、阳痿等症,确有保健功效;倘若补不对症,轻则不适,重则致命。
不知先服“开路方”。肠胃功能不佳,消化吸收很差,再服滋补药品,必然加重症状。三高病人,焦虑、抑郁等身心疾病和脾胃虚弱者,都需先服“开路方”。
地域不分却“滥补”。我国幅员辽阔,地理环境各异,气候各不相同。冬季大西北天气寒冷,进补宜大温大热;如果在长三角地区多食羊肉、狗肉、鹿肉,容易燥热动火,出现咽痛、口疮、鼻出血等症状。
误把药补当食补。有人把药补当食补,重药物轻食物。实际上,许多食物都是很好的滋补品,如萝卜、山药、芹菜、南瓜、胡桃、芝麻、花生、红枣、扁豆等,都是滋补佳品。
羊肉只当首选补。油腻食品,在人体消化过程中,会产生脂类、糖类物质,往往是心脑血管疾病的诱因。冬令食用牛羊肉,不应忽视蔬菜和水果,提倡饮食清淡,为人体提供多种维生素和微量元素。
重“进”轻“出”难排毒。近年来,有人提出关注“负营养”的保健新观念,重视人体废物排出,减少“肠毒”滞留与吸收。提倡在进补的同时,重视排便及时通畅。食物代谢后的有毒物质,不能及时排出,危害身体健康。
篇5
专家门诊时间:
周二 下午 龙华医院总院
周三 上午 龙华医院浦东分院
膏方门诊:周二 上午 龙华医院总院
冬令进补早已是街头巷尾无人不知的养生“黄金守则”,而阿胶、膏方等也进入寻常百姓家,不再是帝王将相独享的养生妙招了。看着火爆的冬令进补大军“汹涌来袭”,我们本着科学负责的精神,不得不思考:冬令进补,你补对了吗?
《科学生活》:蔡主任,您好!民间素有“冬令进补,开春打虎”这个说法,请问膏方究竟有什么作用?
蔡主任:膏方有平衡阴阳、调和气血、扶正祛邪和培补五脏的几种功效。膏方的药效更平和一些,调理的方面更细腻一些。
中医认为“阴平阳秘,精神乃治,阴阳离决,精气乃绝”。也就是说疾病的发生、发展,均受各种致病因素的影响,导致阴阳失调,从而形成阴阳的偏衰或偏盛的病理状态。利用药物的偏胜之性,补其偏衰,抑其偏盛,纠正人体阴阳的不平衡,是制订膏方服药的主要原则。
中医中气血是阴阳的主要物质基础,又是人体生命活动最基本的物质基础。通过膏方来调理气血,使周身气血流通,生化有源,达到气血充沛,精力旺盛的目的。
正气虚损是人体发病、衰老的重要因素。膏方能补气养血,提高机体免疫力,扶植体内“正气”,改善内环境,减少疾病的发生和发展。
中医认为人体是一个有机的整体,脏与脏、脏与腑、腑与腑之间在生理上相互协调、相互促进,在病理上也是相互影响。当某一脏腑发生病变时,会影响别的脏腑功能,甚至同时发生病变。膏方属于大方、复方,不仅能调补某一脏腑,还能综合性调理脏腑,使脏与脏、脏与腑、腑与腑之间的关系逐步趋向平衡、协调,最终达到治愈疾病的目的。
《科学生活》:您能和我们简单说说膏方与普通中药的区别吗?为何它如此神奇、备受推崇呢?
蔡主任:膏方是在大型复方汤剂的基础上,根据人的不同体质、不同临床表现而确立不同处方,经浓煎后掺入某些辅料制成的一种稠厚状半流质或冻状剂型的药剂。古人冬天没有太多动物蛋白可摄入,适当补充一定的“胶”,从中医的角度讲可以补充冬天耗散的热量,此时肠胃功能较强,对食物的吸收也很有利。中医中的膏方和一般的疾病治疗不同,膏方效用更侧重于全面而整体的调理。膏方具有补虚和治病两大特点,可以说是扶正祛邪。中医有丸、散、膏、丹、酒、露、汤、锭八种剂型,膏方是其中之一。之所以膏方需要做成膏状体,是因为一些膏方中含有某些食品(如核桃、芝麻),做成汤剂会有沉淀,不利服用、吸收,膏状可以把食品、药品融合在一起,有利于服用、吸收。膏方之所以是膏状的,是因为膏方中添加了阿胶、龟甲胶、鹿角胶、黄明胶、鳖甲胶等胶状体。
中医认为冬天为封藏的季节,滋补为主的膏方容易被机体吸收储藏,所以冬令是服用膏方的最佳季节。治疗为主的调治膏方可视病情需要,根据特点开具。一些春夏易发之病,如哮喘等,如果能在冬季将身体调养好,就不易发作,正所谓“正气内存,邪不可干”。
从现代医学角度来看,人体在冬季新陈代谢速度减慢,此时适当补养,可调解和改善人体各器官的生理功能,增强抵抗力,达到防病治病的作用。
《科学生活》:请问哪些疾病适合膏方治疗?哪些不适合膏方治疗?服用膏方后出现不良反应该怎么办?
蔡主任:肾病、心病、中风病、慢性支气管炎、肺气肿、哮喘、胃痛、肝炎、妇女月经不调、更年期综合征、障碍、老年人腰腿痛、各种手术后气血未复、产后、放化疗后或大病后气血不足等,均可以膏方调治。
一些急性病和有感染者(如胆囊炎发作的病人等)、慢性病急性发作者(如高血压、糖尿病不稳定时等)、危重病人,不宜服用膏方。孕妇、肠胃功能不适者、患感冒伴咳嗽的病人,也是膏方的禁忌人群。服用膏方要取得好的效果,能充分消化吸收是关键。有些人脾胃运化功能较差,临床常见舌苔厚腻、没有食欲,同时感觉胸胁痞闷等,此时服用膏方,不但影响到对膏方的消化吸收,反而加重脾胃负担,出现各种不适症状。如遇患者感冒发热、急性肠胃炎或恶心、腹泻等情况,以及育龄妇女行经期不适时应暂停服用膏方。一般没有特殊情况,不用前来就医。
服用对症的膏方而不是“江湖郎中”的膏方,一般不会有明显的副作用。对一些特别敏感的病人以及初次服用膏方的病人,可能会有一些不适,如胃口变差等。尤其是第一次服用膏方的人一定要和医生说明情况,有些病人虚不受补,故在对症下药的基础上要就轻,用膏、用糖、用药的量一定要酌情,宁愿药剂不达第二年接着添加。
膏方因为药性温和,副作用较小,一般不会出现较大的不适,最多的不适现象主要有两种:火气大、胃部
不适。
一般服用膏方要先一天一顿,有一个熟悉的过程,若是感觉良好,再一天两顿。胃不舒服时就要根据药方具体分析,可适当减量。若出现很严重的不适,停服也是必要的,不过这些膏方也就浪费了。
上火是与气候有关,也可能与药偏补了一些有关。有些病人表现为牙龈肿痛,有些病人表现为流鼻血。一般是热性的药用得过多或过重,这时我们可以利用药物与食物之间的相冲来缓解。一般吃膏方时我们不建议病人食用生冷食物,尤其是生萝卜,但鼻子出血时可以适量吃一点把热消除。
值得注意的是,有些药房中有坐堂医生不收取诊疗费开膏方,但是开出的膏方往往价格偏贵,容易使病人出现不适,这和某些药房坐堂医生的收入与药材销售直接挂钩而导致医生一味使用贵药有关。一般建议病人开膏方也要到正规的医院,虽然医院收取诊疗费用,但药材使用并无提成,膏方也会更适合病人体质。膏方是结合疾病和体质来开的,个体差异不同,就诊前要详细和医生说明自己的情况,且服用膏方需要在有资质的医生的诊断和指导下进行服用。
《科学生活》:膏方中补药是否多多益善呢?补药是否越贵越优?
蔡主任:老百姓认为膏方就是补药,这是错误的。膏方是治病和补虚相结合,扶正用的是补药,祛邪是辅助、帮助治疗疾病的,多为倾泻的药物。“虚则补之,实则泻之”,补药并不是多多益善,缺多少补多少为最佳。
补药的价格并非越贵越好,尤其是名贵的补药,首先要合适自己,要对症,其次要考虑性价比,不要盲目跟风。俗话说“药症相符,大黄也补;药不对症,参茸也毒”。一方面,有些名贵滋补药材的作用是可以用普通药材代替的,不必一味追求名贵。另一方面,由于现代人日常摄入的营养较为丰富,真正需要用高档滋补品大补的体质的人群并不多见。适合患者的补药才是最好的,并非越贵越好。
《科学生活》:补酒服用有什么禁忌吗?小儿可以服用成人补品吗?
蔡主任:酒也是剂型之一,既可以作为食补,也可以作为药补。补酒是利用酒中乙醇的成分使中药里的药物成分非常好地溶出,更利吸收。补酒并不是一种保健酒,它的重点并不是酒而是其中析出的药物成分。根据每个人的情况,补酒也需要一人一方,而且也不要长期饮用一种药酒,药酒也需要根据身体体质的变化来做修改。高血压、糖尿病等病人本身就要护肝保肝,不适合饮酒。
另外,普通百姓若想自己动手泡药酒,那就需要从药房、医院购买专为补酒特别加工过的药材。举个例子,把捉来的蛇直接放入酒中,蛇的毒性还在,这酒就变成毒酒了。即使是正规途径购买的中药材也不能直接放入酒中,很多药材接触酒后会有毒性,需要经过特殊工艺才能安心放入酒中。曾经有患者将他人送的生三七切片直接泡入酒中,天天吃一小杯,半年后肝功能衰竭,无力回天。放多少量、怎样组合要在有经验的中医师的指导下进行,不可想当然。药材的选择也要谨慎,酒不是解毒剂,更不能什么都放入酒中。喝多少也要定量,过度饮用对身体也是有伤害的。
儿童是否应该服用膏方?医学界有一定的学术争论,我个人认为没有疾病、不适的儿童是不需要进补的,特别是体格偏胖的小朋友,更是没有必要。也就是说儿童健康活泼,身体各方面没有中医理论所指的虚或缺,没必要进补。由于小儿生长发育的特点,单为进补,儿童不宜盲目服用膏方。确实因病需要调理,须为年龄在3岁以上的儿童并且要掌握“不虚不补”的原则。
有些有哮喘、慢性疾病、体质虚弱的儿童可以适量吃些膏方。体质偏虚的儿童比较适合膏方进补,但是,胃肠功能弱的儿童尽量不要食用膏方。那些患有反复呼吸道感染、哮喘、遗尿症、生长发育迟缓、营养不良的小儿,可在疾病缓解时适当使用膏方调理。家长最好还是请正规医院的医生为孩子诊断后,再开方调理。
《科学生活》:很多人选择冬令进补是为了调补身体。那么,哪些人才适合在冬天进补?哪些人不适合冬令进补?“药补不如食补”还是“食补不如药补”?
蔡主任:进补与否除了和个人的体质有关,更和每个人的健康程度有关。从中医的角度来说,讲究平衡——“气、血、阴、阳、升、降、出、入”,不同的人有不同的体质,身处不同的环境,在不同的时段,“气、血、阴、阳、升、降、出、入”会有偏差,冬天的时候出现的虚证、寒证会比较明显,所以冬天比较需要进补。对于那些“气、血、阴、阳、升、降、出、入”有偏差但是不那么严重的人来说可以通过食疗进补,并不一定需要用到膏方,而有明确疾病的患者那就一定需要看病治疗,膏方也无法治病。换句话说,膏方针对的人群是除去前两者外,“气、血、阴、阳、升、降、出、入”较大偏差的以及有宿病但未达到疾病的人。
另外,值得注意的是,食材不是药材。食材虽然有性味的偏差,人们也用不同食材的性味来调理身体中“气、血、阴、阳、升、降、出、入”的平衡,但是相比药材性味、作用比较缓和,要起到药材的作用是很困难的。所以,要根据自己的体质来做调整,不要一味地食补或是药补,两者也可以互为补充。
《科学生活》:膏方能坚持吃完吗?饮食禁忌有多少?
蔡主任:调查发现,只有53%的人按时服用完了膏方;45%的人只服用一部分;2%的人基本没服用就扔掉了。
对于只服用了一部分的人而言,膏方的疗效会受到影响。因为膏方是由20~40味中药配伍而成,收膏时使用阿胶、鹿角胶、龟板胶等胶类,一般要从冬至起服用50天左右。膏方虽然药味多,但平均到每天的药量较小,且膏剂的药效发挥相对缓慢,调理时间也要求较长。膏方进补本身是一种细水长流型的进补方法,如果想在短时间内迅速达到疗效并不现实。吃吃停停会降低疗效,而有时猛吃、有时不吃,则更不科学。
一般来说,服用膏方进补,要忌食生冷、油腻、辛辣、不易消化以及有较强刺激性的食物,以免妨碍脾胃的消化功能,影响膏剂的吸收。服膏方时不宜饮浓茶,含有人参的膏方忌食萝卜,含有首乌的膏方要忌猪、羊血及铁剂,且不能与牛奶同服,因为牛奶中所含的钙、磷、铁易与滋补药中的有机物质发生化学反应,生成难溶解稳定的化合物,甚至产生不良反应。在服用膏方期间,如发生感冒、发热咳嗽、多痰或其他急性疾病时应暂停服用。急性胃肠炎、呕吐、腹泻或服用膏剂时若发生恶心、呕吐、厌食、腹泻等胃肠道疾病时应暂停服用,若症状严重,应及时就医。
《科学生活》:现在的膏方与传统膏方相比有哪些改良呢?
蔡主任:首先,代糖的使用使糖尿病人也可以使用膏方了。以前糖尿病病人无法服用膏方,现在糖尿病病人服用膏方已经十分普遍了。现在的糖尿病人膏方不再加入冰糖、饴糖,而是用其他甜味剂代替,比如木糖醇、甜菊叶。
篇6
肿瘤病情长期稳定,有基础慢性疾病者或年老体衰者 此类患者可按老年科或内科疾病的治疗调补,在冬季服用由医师按中医辨证要求开具的膏方。对于放、化疗后和手术后体虚,或为减轻放化疗带来不良反应的肿瘤患者,宜用中药汤剂调治而慎用膏方。因为这一阶段的肿瘤患者身体情况变化较多,症状易出现波动,病情尚不稳定,所以中药处方要根据疾病状态变化而不断调整。
尚在治疗期间的肿瘤患者 严格来讲,在不妨碍治疗的情况下,可以适当采取一些调补的措施,一般主张用单味中药或小复方制剂,或以食寓药,比如气虚或阳虚者,可用单味生晒参泡茶或隔水蒸服以改善虚证。如人参皂苷有抗肿瘤作用,也可用党参和黄芪煮水代茶,有双向调节免疫功能作用。如有阴虚者可用枫斗(石斛)煮茶,以改善阴虚证和放疗后遗症。有脾虚湿阻者可以用生薏苡仁、红枣、冬瓜子煮服以健脾利湿,且薏苡仁酯有很好的抑制肿瘤作用。适当用一些灵芝制品也可以收到益气健脾,滋补安神的作用,而且灵芝有抗氧化、抗衰老的作用,对肿瘤细胞也有抑制作用,亦能调节免疫抑制。
总之,冬令调补要适时、合理、恰当,而不能为补而补。要结合自身的病症、状态,请医师指导处方,做到切合实际。一定要“准量精裁”,不能从市面上胡乱采购一些成品膏滋药自行服用,以免出现不良反应,损害健康。
(作者每周二上午、周五下午有专家门诊,每周二下午有特需门诊)
冬令进补常用剂型
中药汤剂 最大特点是灵活性,可以根据患者的症状、体质、舌象及脉象的变化,处方每周或两周给予适度的调整或重新依据患者新的情况而组方,以更适合患者当前状况的治疗与调补,时常随其身体状态的变化而“改裁翻新”。
篇7
取母鸡1600克,当归、党参各35克,生姜、葱、黄酒、食盐适量。将母鸡宰杀,去内脏,洗净;再将洗净切片的当归、党参放入鸡腹内,置沙锅中,加入调料,放入适量水,武火煮沸后,改用文火煨炖至肉熟脱骨即可。可分餐食鸡肉及汤。具有补血益气,扶持虚弱之功,主治肝脾血虚及年老体弱,产后、病后血虚气弱,或面色萎黄、头晕、心悸、肢体倦乏等症。
当归生姜炖羊肉
羊肉250克,当归50克,生姜20克。将上药及羊肉一起放盅内加水适量,隔水炖熟服用。当归有补血调经、活血止痛、润肠通便之功效,生姜有促进血液循环的作用,并能止呕、散寒。羊肉有补阴、丰体泽肤、补虚劳、益气血、壮阳道、开胃健力之功。该品可治血虚头晕、身体虚寒、腹痛、面色苍白、腰痛及血枯经闭等症。本品性温,对患有热症者忌服。
龟肉百合红枣汤
乌龟肉250克,百合50克,红枣30克。将乌龟肉和温水洗净的百合、红枣,一并放入瓦锅内,加水适量,先用旺火煮沸后,改用文火慢煮至龟肉熟透即成。早晚食用。龟肉能滋阴补血,百合能养阴润肺、清心安神。有祛痰、止咳、平喘之功用,且可调节免疫功能。红枣亦有养血安神之效。该汤则具有滋阴润燥、养血安神之功效,适用于阴虚之失眠、心烦、心悸及阴虚肺燥的久咳等症。
猪髓补腰骨汤
猪骨髓(又名脊髓)一条,杜仲20克,补骨脂10克。将猪骨髓洗净,放入杜仲、补骨脂,加水煲汤服食,分早晚服用。凡是猪、牛、羊的骨髓,都能治若干虚弱病症。促进骨骼的发育和骨质的新陈代谢,均是对身体有价值的营养品。故凡吃猪、羊、牛骨髓等时,要养成碎骨吮髓的习惯.确实是大有益处。本品的猪骨髓能补脑填髓、治虚劳,配合杜仲、补骨脂,可补肾阳、强筋骨,同收协同之功。对老年人腰背痛、精神疲乏、常作伛偻状,极为有益。
注意:骨髓含大量胆固醇和脂肪,故血压高兼肥胖者不宜食用。
腊八粥
用粳米100克,花生仁、黄豆、莲子、红枣各20克,同煮为粥。该粥具有健脾益肾、滋补虚损的功效,对于久病体虚、脾肾不足之人具有一定效果。此粥性味平淡不腻。脾胃虚损的病人服用能达到补而不滞的效果.所以尤其适用于老年人服食。
篇8
厚重的大衣,呼呼的寒气,冬天悄悄走进了我们的生活。与寒冷的天气形成鲜明对比的是,读者朋友对冬令进补问题非常关心,纷纷来信询问如何正确进补,怎样避免走入进补误区等等。为此,雪莉请教了上海市中医医院的莫锦明主任医师,将大家关心的主要问题罗列出来并进行解答,希望能为大家提供指导和帮助。
1、冬天是最适合进补的季节吗?
冬天气候寒冷,人体对能量与营养的要求较高,而且此时人体的消化吸收功能相对较强,适当进补能将滋补品中的有效成分储存在体内,从而增强机体的抗病能力,为明年开春乃至全年的健康打下基础。因而民间有“今冬进补,来年打虎”“三九补一冬,来年无病痛”的俗语。可见,冬令确实是一种最适合进补的季节。
2、有人说“药补不如食补”,进补时应以食补为主吗?
中医素有“药食同源”之说,表明医药与饮食同属自然界,兼具保养及治疗的作用。从这点上看,药补与食补是有一致性的,但两者针对性不同。药补以治病为目的,食补则利用食物的性味来调理人体阴阳平衡,主要是为了提升人体的免疫力,远离疾病,改善体质。
比如现在上海有70%亚健康人群,专业医生对其进行诊断后,可根据个人体质及精气神等不足之处进行药补,效果会更显著。药补最有效的方法便是开膏方,这也是近两年膏方如此流行的主要原因。
3、膏方人人都适合吗?
虽然膏方是药补的有效方法,但并不是人人都能吃的。膏方一人一方,主要用于调理阴阳气血,因此适合身体机能较稳定的人做缓慢调理用,若身体机能常有变化,吃了膏方说不定只会有副作用,因而身体有大毛病的人不宜吃膏方。此外,一般冬天进服的膏方,都是以补益为主,必须考虑到进服者能否吸收。如果患者脾胃消化功能失常,就要先服“开路药”,调理好脾胃。儿童也不宜随便吃膏方,必须在医生的指导下进行。
4、我一直身体健康,但照着书上的药膳食疗方吃了一段时间后,总感觉不适,这是为什么?
中医认为人的体质可分为平和质、气虚质、阴虚质、阳虚质、痰湿质、湿热质、瘀血质、气郁质、特禀质等,冬令进补一定要根据个人的体质针对性的进行调理,并遵循“热症寒治”、“寒症热治”的原则,如阳虚者冬季怕冷,适宜吃羊肉等性热类食物,而阴虚者容易腹泻,吃羊肉会不适,不防吃薏仁粥、莲心、芡实等健脾胃的食物。如果你还不很清楚自己属于哪种体质,可以请专业医生进行诊断。需要提醒的是,刚恢复健康的肝炎、肺炎病人不可急于求成、随意进补,因为病情反复性大,要稳定两年以上才可以进行进补,因而平时饮食只能以清淡为主。
篇9
但其间,总有个别不法者利欲熏心,以次充好,以假乱真,不择手段地变换花样蒙骗坑害消费者,谋取不义之财。因此忠告广大消费者:切忌贪图小便宜,到没有经营资质的商铺和个体摊贩处购买参茸滋补类中药,以免上当受骗。购买参茸药材应去诚信度高、商誉和服务态度好的老字号名店、大药店、专卖店。同时选购时务必认定正宗品牌、名牌,以图货真价实,买得放心。
作为消费者,为了维护自己的消费权益,掌握了解一些基本的商品常识也是必要和有益的。现将五种滋补中药的商品知识简要介绍如下:
一、林下山参(野山参)
林下山参(野山参)有补虚救脱、大补元气的功效,能强精健身益寿延年,药用价值极高,是一种名贵中药材,价格不菲。但一般并不用于日常进补。
林下山参(野山参)鉴别要点:辨别五形(芦、纹、体、皮和须)。
1.芦:典型的林下山参(野山参)具有三节芦,即一个芦头上具有三种不同形状的节痕,如下部呈圆柱形称圆芦,系芦碗紧密或年久与土壤磨损消失所形成,上部呈堆花状或马牙状。
2.纹:林下山参(野山参)肩部有细密而深的螺旋横纹,纹深细而紧密,横纹密集于肩部。人参的年限越久,螺旋纹越深。
3.体:参形灵秀。主根短粗,肩部宽大,腿多为两个。腿由粗及细,收缩快。
4.皮:主根外表皮显“老”,上品应呈黄白或黄褐色,显老气平滑且有光泽,细洁而紧密。
5.须:须应细而长,清疏而不乱,柔韧性强,须上缀有明显的疙瘩点,俗称“珍珠点”。
防伪:有不法商家给林下山参(野山参)“异肢”拼接、“整形”刻纹、插入金属异物来增重等,甚至还有用啤酒喷洒人参来改变其成色,从视觉上增加人参年份的。
为确保货真价实,消费者在购买林下山参(野山参)时一定要选购品牌产品,确认是否有权威机构鉴定。
二、冬虫夏草
冬虫夏草具有补肺益肾,止血化痰功效,能提高机体免疫功能,增强抗病能力等。冬虫夏草是我国名贵传统的滋补药材,因产量有限,价格昂贵。
冬虫夏草鉴别要点:冬虫夏草虫体与从虫头部长出的真菌子座相连而成。虫体似蚕,长3~5厘米,直径0.3~0.8厘米;表面深黄色至黄棕色,带黄色菌丝体,有环纹20~30个,近头部的环纹较细。头部红棕色,足8对,中部4对较明显;质脆易折断,断面略平坦,淡黄白色。子座细长圆柱形、弯曲,基部略粗,长4~7厘米,直径约0.3厘米;表面深棕色至棕褐色,有细纵皱纹,上部稍膨大;质柔韧,断面类白色。气味腥,味微苦。
防伪:要防冬虫夏草的类似品、伪品、掺杂品较多。冬虫夏草同属的类似品较多,虽外形较相似,但只要细辨还是不难区别的。虫草的伪品有地蚕、模具制造的模压虫草以及人工拼接的虫草等。虫草的掺杂现象比较多,主要有掺杂泥沙、重金属粉及可溶性盐类,以增加虫草的重量。还有的把断虫草用牙签等串联压重,以次充好。
三、铁皮枫斗(铁皮石斛)
铁皮枫斗为兰科植物铁皮石斛的干燥茎,是石斛类植物中药用价值最高的一种,被尊为“中华古代九大仙草”之首。能提高人体免疫能力,增强记忆力,补五脏虚劳,抗衰老,抗缺氧。还能抑制肿瘤,改善糖尿病症状等。
铁皮枫斗的鉴别要点:螺旋形或弹簧状,通常为2~6个旋纹,茎拉直后长3.5~8厘米,直径0.2~0.4厘米。表面黄绿色或略带金黄色,有细纵皱纹,节明显,节上有时可见残留的灰白色叶鞘;一端可见茎基部留下的短须根。质坚实,易折断,断面平坦,灰白色至灰绿色,略呈角质状。气微,味淡,嚼之有黏性。
防伪:如用石仙桃属的假鳞茎加工成的枫斗,表面特别光亮(染色的除外),形状偏扁不圆,两端有假鳞茎脱落的痕迹,放到嘴里品尝有股香味。还有一种是用吊兰属的植物如岩珠、草珠等加工成的枫斗,外观短小,表面也特别亮(染色的除外),形状多单卷。至于市场上伪冒的染色枫斗,对其鉴别方法很简单,染色枫斗用潮湿的双手多捏搓几下会褪色。
四、燕窝
燕窝是金丝燕分泌出来的胶质唾液,含有多种氨基酸,蛋白质,营养价值极高,既是珍贵的佳肴,又是名贵的药材。有补肺养阴、补虚养胃、养颜美容之功效,主治虚劳咳嗽、咳血等症,对癌症也有抑制和抗衡作用。
优质燕窝的鉴别要点:1.燕丝细而密(像没有空隙)。2.盏形大而厚身(大约三只手指叠起一般大)。3.有些海腥味。4.手感干爽。5.盏内有小量细毛。6.燕角较细。7.内部囊丝较密。8.燕窝浸水以后,平均可发大3~5倍,上等燕窝甚至可以发大5~7倍。9.燕窝的色泽通透带微黄,有光泽,且有燕窝的香味。
防伪:用海藻制成的人造燕窝和用淀粉等制成的假燕窝几乎可以乱真,所以购买燕窝一定要辨分真假,还要注意品类和档次。
五、蛤蟆油(蛤士蟆油)
蛤蟆油为雌性中国林蛙的输卵管,因加工干燥后呈脂肪状,故称蛤蟆油,俗称“雪蛤”。蛤蟆油含多种人体必需的脂肪酸、蛋白质、氨基酸、维生素及微量元素,具有润肺养胃、补肾益精、抗衰老、抗疲劳、降血脂等功效,能促进新陈代谢,提高人体免疫力。
篇10
意守丹田补元气
所谓元气又名原气、真气,是人体最重要、最根本的气,是人体生命活动的原动力。元气的组成主要是肾所藏的先天精气。人体元气充沛,各脏腑经络功能就好,生命力就旺盛,人体素质就强健。如果元气耗损太过,就会形成元气虚衰而导致脏腑、经络功能失调的病变。元气具体到现代医学的概念,可细化为思维反应正常,睡眠好,能吃能喝消化好,能跑能跳心不慌,不咳不喘气顺畅,气色良好声音亮。而人体的免疫力依赖于人体的原动力——元气。心脑血管疾病是指由于元气亏耗不足,五脏气血,阴阳失调,加之忧思恼怒,或饮酒暴食,或劳累,或外邪侵袭等诱因,以致气血不能濡养心脑;或由于元气亏耗,痰浊、瘀血、水饮等病理产物随之而生,引起心脑功能失常和病理变化的一类病症。其本为元气亏耗、气血不足、阴阳亏损,其标是气滞、血瘀、痰浊、水饮。临床表现多为虚实夹杂,可出现胸闷、心悸、心绞痛等心血管症状以及头晕头疼、记忆力减退、感觉和运动障碍等脑血管症状。
意守就是运用注意力和想象力两方面的功能,来达到调节血液分配,调动某些机能,调畅气血运行,调整脏腑功能,达到补神的目的。实验和事实证明,人的意念活动也能间接支配植物神经系统管理的内脏活动,通过意守,可调节许多生理功能。意守丹田是指将注意力和想象力集中于肚脐下小腹的丹田部位,可使元气归根,达到交通心肾、培补元气的作用。每天练习3~5遍,久之皮毛润泽、耳聪目明、能食强健、百病皆去。如能根据自己的症状,选择默念放松、快乐、温暖、有力、容光焕发等等暗示性的语言,效果会更好。如果意守丹田比较难做到,还可用热敷丹田的办法,来达到“温肾壮阳,培元固本,补精填髓”的作用。
隔姜灸补正气
在中医学中人体的生理功能与抗病的能力称为正气,元气是身体的原动力,也是“正气”的主要成分,故有时又将其作为正气的代称。不生病的力量,来自神奇的身体自我康复和自身免疫力,这种具有强大的防护机制、应变能力和自适应性,中医称之为正气。正气与人体的肾、脾、肺有密切关系。其中,肾为元气之根,脾为正气之源,肺为卫气之本,所以正气的强弱与人体五脏的盛衰密切相关。五脏虚导致正虚,正虚使免疫力下降,从而降低抗病力。
隔姜灸是间接灸,取新鲜的老生姜,切成比一元硬币略厚的薄片,置于选定的穴位上,上置艾炷3厘米左右,从艾炷尖点燃,吹熄明火。当感到灼痛时,可以将姜片稍稍提起,等灼痛消失后,即刻再放下,再行灸治,反复进行直至局部皮肤潮红为止。生姜性温味辛,具有助阳散寒、温中止呕的作用。在施灸后立即快速地按住施灸的穴位,其目的是使正气聚而不散,从而达到补其不足的目的。平日可以对肾俞穴(在腰部、当第2腰椎棘突下,旁开1.5寸)、命门穴(腰部后正中线上,第二腰椎棘突下凹陷处,指压时,有强烈的压痛感)施灸,直接起到补益肾阳的作用;也可以艾灸足三里(外膝眼下3寸,胫骨外侧约一横指处),可以调整脾胃的功能,使食欲增强,胃肠道的消化吸收功能也增强,使得气血生化之源充足,从而补益了心血肝血等,起到了间接补益的作用。
热敷补筋骨
一般来讲,筋骨疼痛属中医痹证范畴。“所谓痹者,各以其时重感于风寒湿之气也”。痹证的发生,主要是由于筋骨正气不足,感受风寒湿邪所致。中老年人筋骨正气不足,腠理空疏,营卫不固,是引起痹证的内在因素,经脉气血凝滞不通,是痹证的主要病机。因此,治疗痹证之疾,除以祛风散寒、除湿之法,还应施以补益筋骨的益气助阳,活血通络之法。
黄芪30克,鸡血藤30克,桂枝18克,当归、红花、羌活、独活、地龙、防风、防己各10克。研碎后装入布袋备用。具体治疗方法:患者取俯卧位或侧卧位,将药袋煮20分钟后,置于腰、腿等关节部位(以不烫伤皮肤的温度为适宜温度),直至患者患部热感逐渐消失,更换药袋,每个部位每次15~20分钟,每日1次,10天为1周期,如果平时有筋骨疼痛的毛病,可以连续进行3个周期。如果平日没有筋骨疼痛的毛病,则每1~2个月进行1个周期即可。上述中药中黄芪益气助阳,并可透表达邪,地龙深入血分,防风、防己通络,与桂枝、羌活、独活配伍则可祛表、里之寒湿,当归、红花、鸡血藤则可养血活血、通络益气助阳,散风除湿通络,温经活血止痛。以诸药热敷患部,使药力直达病所,使病邪去,正气复,经脉气血运行通畅,则腰腿痛可除,而活动自如。
浴足补肺气
传统医学认为,肺主皮毛,司呼吸。肺主气,包括主管呼吸之气和主宰一身之气两个方面。肺的呼吸运动在人体生命活动中至关重要。它不仅关系到体内外的气体交换,还涉及人体之气的生成、气血的运行,以及津液的输布代谢等。若肺的呼吸功能异常,可变生多种病理变化。若肺气不足,不仅会引起呼吸功能减弱,而且会影响宗气的生成和运行,而出现咳喘无力,气少不足以息,动则更甚,声音低怯,体倦乏力等气虚(尤其是宗气虚)的症状。肺气虚损,呼吸功能减弱,亦可出现胸闷、腹胀等气机壅滞之症。肺气虚还可出现因卫表不固而自汗、畏风,易于感冒等症。
现代医学认为,人体五脏六腑在脚上都有相应的反射区域,坚持热水洗脚,可刺激脚上的穴位,以疏经活络、颐养脏腑、益智补脑和延年益寿。方法很简单,每天睡前用50℃左右的水泡脚15~20分钟就可以了,如能同时按摩脚心、脚趾,效果更好。中医学认为,春天泡脚升阳固脱,夏天泡脚可祛暑温,秋天泡脚肺润肠蠕,冬天泡脚丹田温灼。现代医学认为,脚与人体,特别是呼吸道的健康密切相关。脚部受凉时,上呼吸道黏膜的毛细血管就会发生收缩,使黏膜的抵抗力下降,潜伏在鼻咽部的病毒和细菌便会乘虚而入,引起上呼吸道感染、气管炎和肺炎等疾病。用热水洗脚,可反射性地引起呼吸黏膜内的毛细血管扩张,血液循环加速,黏膜表面的纤毛摆动加快,从而增强呼吸道的抗病能力,有助于防治呼吸道炎症。
另外,用醋泡脚还能促进机体的血液循环,解除疲劳,帮助入睡,有效治疗失眠。只要在泡脚水中加150毫升食醋,如上述方法泡脚即可。
按摩补肾
精品范文
1冬令进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