鸟的天堂教学设计范文
时间:2023-04-07 15:53:53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鸟的天堂教学设计,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篇1
1、熟读课文,有感情朗读课文第二部分的有关句段,感受“鸟的天堂”里众鸟纷飞的壮观景象。
2、学习课文第二部分,理解“应接不暇”、“留恋”等词语的意思,会用“应接不暇”说句子。
3、精读课文,分析比较描写特点。体会课文描写景物动态和静态的方法,了解作者观察描写的细致、巧妙。
教学过程:
一、复习巩固
1、激趣引入
上节课,老师和你们一起来到新会县的天马河中观赏了鸟的天堂,这株奇特美丽的大榕树,你们喜欢吗?(喜欢)老师也很喜欢。(出示小鸟图)请看着大屏幕齐读两遍课题。
2、背诵课文第一部分你喜欢的文段。(机动)
指名背诵文段。(评价背诵结果,表扬做得好的同学。)
二、精读课文,感受情趣
同学们,本节课老师将和你们再次来到新会县的天马河中观赏了鸟的天堂,看看早晨的景色有什么不同?
1、用你喜欢的方式阅读课文第二部分第12、13自然段,完成阅读思考
(1)【课件出示】
阅读思考:用一句话表达你的感受,并说说你是从课文的什么地方知道的?学生自学,教师巡视。学生汇报。(我的感受是……。是从课文的……知道的。)教师评价。你们真是个认真学习的好孩子!
(2)【课件出示】好句赏析
我们继续拍掌,树上就变得热闹了,到处都是鸟声,到处都是鸟影。大的,小的,花的,黑的,有的站在树枝上叫,有的飞起来,有的在扑翅膀。一只画眉鸟飞了出来,被我们的掌声一吓,又飞进了叶丛,站在一根小枝上兴奋地叫着,那歌声真好听。
(3)教师根据学生的回答随机点拨、板书。
A、学生读文段,找动词,说句子意思。创设“众鸟纷飞、百鸟齐鸣”的壮观景象。分角色表演情境,深化、理解文段内容。
B、感情朗读训练。指导读出惊喜、欢快的感情语气。
提问:这句中你们还读懂了什么?
初步认识排比句,有的……有的……有的……,用词说句子。同学评价。
(教师板书)
(4)小结:不管是众鸟纷飞的场面还是一个鸟的活动,作者都观察得很细致,描写的很具体。
2、学习课文14自然段
(1)女生朗读文段。角色朗读第一句话。析“留恋”意思并进行接龙。
(2)角色朗读第二句话,欣赏句子。
【课件出示】“昨天是我的眼睛骗了我,那“鸟的天堂”的确是鸟的天堂啊!”理解这两个“鸟的天堂”的意思有什么不同? 学生自学;检查反馈。
3、师小结
这部分运用动态描写的表达方法,体现了大榕树上众鸟纷飞的壮观景象以及作者对大自然的喜爱和赞美之情。(板书 喜爱 赞美)
三、熟读课文,体会写法
1.分析比较表达上特点
自由读课文第一部分7、8自然段、第二部分12、13自然段内容。学生分组讨论,比较两个部分在表达上的相同点和不同点。
教师板书: 相同点:有描写、有赞美。
不同点:静态描写;动态描写。(引导学生在感性阅读的基础上进行理性分析,领悟作者观察、描写的精细和巧妙。)
2、小结文段,体会情感
师:文中一静一动的表达方法相结合,抒发了作者对大自然的赞美和热爱之情。
四、延伸课文,鼓励探索
师:同学们,我们一起感受了鸟的天堂的美。学习了文章的表达方法,还有什么不懂的地方吗?
1、学生质疑。师生共同释疑。【课件出示】质疑
那【“鸟的天堂”的确是鸟的天堂啊!】中,为什么第一个“鸟的天堂”要用双引号【“”】而第二个不用双引号呢?(在质疑中帮助学生解决一些感兴趣的问题,弥补一些教学中遗漏的问题,可以称为教学民主,也可以理解为因学而教。)
2、说说 “导游词”
师:鸟的天堂是旅游胜地,现在请你们当导游,带我们一块去观赏吧。
(1)出示预习作业本,小组交流“导游词”。
(2)掌声请出小导游,为我们介绍鸟的天堂独特的风光。
【课件出示】导游词。
3、爱国爱乡教育。师简介家乡风光。(播放“平远旅游区”视屏。)
五、作业布置
篇2
小学语文教学环节设计,是教师不断总结和积累教学经验的过程,也是教师提高文化知识和语文能力的过程。教学环节设计,是教师上好每一堂课的关键。科学设计教学环节,最终目的是使教学实现最优化,不断提高课堂教学效率,使教学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如何科学设计小学语文课堂教学环节,笔者在以下几个方面作了一些探索。
一、巧设导入,唱响教学前奏
“良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课堂导入,是小学语文教学的前奏,是教学环节中的重要一环。一是讲故事导入。如教《乌塔》一文时,教师可以设计这样的导语:同学们,作者“我”在罗马的一个旅馆里结识了一位14岁的德国女孩,交谈中知道,她竟然是独自一人游欧洲!她为什么这样做呢?让我们一起打开课文吧!简洁的故事,能唤起学生的共鸣,使其尽快进入教学佳境。二是唱歌典导入。如教《燕子》一课前,唱唱《小燕子》,既唤起了学生对美丽春天的记忆,又水到渠成地引领学生进入课文的学习。在教学适时、适当的演唱,无疑能“锦上添花。”三是设悬念导入。如教《草船借箭》,导入新课进可这样设置悬念:《草船借箭》是根据我国著名古典历史小说《三国演义》改写的。当时刘备派诸葛亮到孙权那里帮助作战,孙权手下的大将周瑜妒忌诸葛亮的才能,想陷害他。诸葛亮是怎样应付的?事情结果怎样?让我们一起来读课文。这一问题将充分诱发学生的学习欲望,调动学生的思维。
二、巧创情境,营造教学氛围
“感人心者,莫先乎情。”创设情境,能激发学生感情共鸣,营造良好的课堂教学氛围,使学生尽快进入课文角色,以最佳的学习心理去获取知识,成为学习的主人。如教学《只有一个地球》一课时,强以充分运用多媒体创设情境。学习课文前半部分时,适时播放宇航员遨游太空拍摄的地球表面照片,引发学生对地球“神密美”的向往;在学习后半部分课文时,可结合展示学生在课前搜集到的有关地不球资源遭受人类破坏的图片及数据资料,激感,指导朗读。教师生动、形象的语言描绘,同样是创设情境不可缺少的途径。例如教学《老人与海鸥》时,在哀婉的乐曲声中,老师动情地说道:“老人生前孤身一人,每到冬季,他天天徙步二十多里,到昆明的翠湖之畔去喂来越冬的红嘴鸥……也从此定格为昆明市民心目中永久的‘海鸥老人’。”教师绘声绘色的叙述与音画构成了和谐的氛围,不知不觉将学生带入了课文的情境中。
三、巧抓重点,突破教学难点
精彩的课堂教学,总是合理地、艺术地选择并调配各种类型的“点”,使学生始终处于积极的学习状态,从而突破教学的难点。一是巧抓切入点。语文学科大部分教材中都有“牵一发而动全身”的切入点――词语、句段、开篇、结尾……找准切入点进行教学设计,引导学生从整体感知课文,能让学生对课文留下完整的印象。譬如《跨越海峡的生命桥》一课,教师可以两位青年、两个“静静地躺在病床上”作为切入点进行教学设计,富有创意,收到出其不意的效果。二是巧抓品词析句点。语文教学应当着眼于语言的学习,引导学生品味语言的音、形、意、境、情。比如《我的伯父鲁迅先生》一课,抓住“饱经风霜”一词引导学生咀嚼、品味,使学生体会鲁迅先生对处于社会底层百姓的同情。三是巧抓朗读指导点。如教学《搭石》一课,教师可将第3自然段对“一行人走搭石”场景的描摹作为朗读指导点,通过朗读节奏的巧妙把握,通过将课文改成小诗的形式,使学生理解“协调有序”的意味和乡村的画面美、人情美,仿佛在我们眼前展现了一幅有声有色的美丽画卷。这样引导,既悟了词义,又读出了美感,感受了美境,学生兴致勃勃,读得津津有味。
四、巧设问题,提高教学效果
“问”是一门重要的学问,所提问题是否科学、巧妙、有价值,难易是否适度,将直接影响教学效果。在初读课文环节,可以对文章印象提出疏通性的疑问;进一步阅读,则可以引导提出较深层的问题;在学生读懂课文后,则可引导提出延伸扩展性的问题。设问从学生已有的知识出发,根据语文的课程要求、教材的重难点进行设问,注重目的性和方向性,注意把握好设问的难度,要有助于理清作者的写作思路,加深对课文的理解,引发学生深厚的求知欲。以《落花生》一课为例,文章借物喻人,极富哲理。教学中,为了让学生领悟文章的写作特点,体会文章的内涵,教师可这样巧设问题:父亲拿花生和桃子等来对比,是要表达什么呢?父亲要重点突出什么?人能不能讲体面?讲体面有没有错?学生在咬文嚼字的讨论中,明确父亲话语的重点是“做对别人有用的人”,并体会到借物喻人的表达方法。还有,教材中课后思考题也要落实到具体教学中,发挥其导教、导学的作用。例如《鸟的天堂》课后有这样一道思考题:课文里五次提到鸟的天堂,为什么有的加了引号,有的没有加呢?这个问题引导学生关注课题,并引导学生体会文章的表达方式。教学中可以将其进行分解,以帮助学生更好地阅读、理解――作者几次去鸟的天堂?分别见到了怎样的景象?为什么会有这些不同?依照学习的步骤,学生将问题逐个解决,最后明白了“鸟的天堂”的含义,达到了水到渠成的教学效果。
篇3
文本解读要求创造性地理解文本,有两层意思:一是面对文本有实事求是、具体问题具体分析的科学解读态度,你的话语只适用这个文本,而不是所有的文本都可以用;尤其反对习惯的、常识的价值观线性地、平面地去套文本,说些文本中基本没有或者完全不包含的意思。从形式上说,就是要读出文本的独特样式,读出文章在表达方式上的“这一个”,而不是拿丰富的文本去简单印证那些最低的知识。二是学生的个性化体验。师生能用现代眼光独到地体会或拓展文本意义。
在阅读教学中,文本是水之源、木之本,教师应立足于文本。多元解读首先要读懂文本,与文本真诚对话,深入理解文本内容。钱梦龙先生说:“找到文本对解读的限制和解读自由度之间的契合点,恰恰是阅读教学最能显示其魅力之处。因为,阅读教学不但要帮助学生理解课文,更要通过学生的阅读实践培养和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使学生学会怎样品味语言,怎样捕捉文字背后的隐含信息,怎样揣摩文本中那些‘重要的暗示或提示’,怎样获得审美的愉悦,怎样对文本作出既富有创造性又符合文本实际的解读。”
文本意义是作者赋意、文本传意和读者释意的复合体,是作者、文本、读者多维对话的产物。而语文教学的对话状态更是一个复杂的组合体,包括师本对话、生本对话、生生对话、师生对话等等。如果能找到维系两者的最关键、最敏感的话题,从这一话题切入,就能引导学生寻幽探秘,获得更新更深的文本意义。
我们应充分运用丰富的对话机制,努力使教学充满创意、生机勃勃。下面我根据自己的教学体会从教师角度谈谈如何在与作者、学生、同伴的多重对话中努力丰富、创新文本,进行创意解读。
一、在与作者的个性对话中丰富、创新文本
在传统语文教学中,教参对文本的诠释就是权威解读,教师无须对文本进行个人解读,只要通过一些固定的程式,将教参的权威理解转化为学生的理解即可。这种方式限制了教师的解读视野,禁锢了教师的思维,导致了教师个人解读的缺失,使教师沦为文本的奴仆、教参的传声筒,教学毫无创意、活力可言。接受理论和现代语文教学理论让教师明白,课堂上精彩纷呈的对话往往是以自己对文本的深入解读为前提的,自己首先是一个读者,与文本交流应有自己的声音,然后才能汇入学生多声部的合唱中,通过创设多元对话的教学情境,激活学生的灵感,挖掘学生的潜能,以自己对文本创造性的解读启发、带动、引领学生创造性的解读,让课堂奏出有个性色彩的动人交响乐。为此,教师在进入课堂之前,必须充分调动主观能动性,积极参与对文本意义的解释和建构中――激活自己的想象力、感悟力、理解力,不仅将文本所包含的丰富内涵再现出来,而且要渗入自己的人格、气质、生命意识,重新创造出各具特色的形象和意义,甚至开拓、再构出作者在创造这个形象和意义时所不曾想到的东西,从而使其更加生动、丰富。
例如,我在教学《老王》一文时,由于这篇课文内容并不深奥,因而教学进行得很顺利,学生深刻体会了老王的不幸遭遇,对他表示深深的同情,并为作者一家的善良之举所感动,也找到了中心句:“我渐渐明白:那是一个幸运的人对一个不幸者的愧怍。”但是,一个男生竟然高举着手,表示了自己对中心句的怀疑。他的根据是:文中写作者最后一次见到老王的时候,把老王的外貌写得很可笑,说他是僵尸,简直是从棺材里倒出来似的,好像在讽刺他。我一时愕然,乍一听,也觉得学生讲得似乎有几分道理。但是,我很快否定了那位学生的曲解。我建议学生认真地朗读作者最后见到“老王”时的那几个片段,找出表达作者情感的语句。果然,学生纷纷发表意见,指出“我强笑说”“我直担心他半楼梯摔倒”“我回屋才感到抱歉”这些语句都表达了作者当时对老王的担心和内疚之情。还有一名学生更指出了文末的关键句“但不知为什么,每想起老王,总觉得心上不安”。就这样,通过联系上下文,学生比较准确地理解了有关“僵尸”的那些语句并不是让人觉得可笑,而是形象地表现出老王已经完全失去生命力,突出体现了老王死前可怕的惨状。通过品味语言,学生真正领悟了作者字里行间体现的对善者关爱的真情,并无嘲讽之意。
二、在与学生的互动对话中丰富、创新文本
动态开放的课堂中,教师要改变以往的观念,把封闭式课堂中“老师讲,学生听”或“学生讲,老师听”的单向流程,扩展为一个多维立体的动态场。教师作为“平等中的首席”,在阅读过程中扮演组织者和主持人的角色,在课堂上抓住学生回答中一些很有意思的话,穿针引线,挑起生生之间的互动,最大限度地促进班级学生之间的合作,再从比学生更高的思维层次上加以引申,由此及彼,突破预设方案,灵活地调整教学设计,生成“趁热打铁”的新教学思路,使课堂出现一些让人记忆深刻的闪光点,从而取得出其不意的效果。
例如,我在教学《鸟的天堂》一文时,当不少学生为树上众鸟纷飞的壮观景象所震撼,为文本状写的形象生动所折服的时候,一位学生冷不丁站了起来,满脸疑惑地问道:“鸟的习惯是晨出暮归,天一亮就离巢觅食。巴金爷爷第二次经过‘鸟的天堂’是早上,怎能看到如此奇异的景象呢?”一石激起千层浪,于是有了以下对话:
师:从同学们的议论声中,我知道小刚提的问题很有研究价值。不过马上回答可能答得不那么全面、深刻,怎么办?
生:仔细读书,查找资料,认真讨论……
师:对,这些都是解决问题的有效途径。下面就请同学们再读书,再思考,力求从文本中找到答案。老师这儿也有一些文字资料和图片,说不定对你们有用,如需要,就请来拿,好吗?
(于是学生再次投入到读书当中。教师也“钻进”学生群里,与学生共同探讨。不一会儿,学生便迫不及待地交流起来。)
生:我通过查找资料以及与同桌交流发现,鸟的习性是晨出暮归,天亮就离巢觅食,但这是在树木稀少的地方出现的情景。如果在较大的树林里,往往整天都有很多鸟儿活动、栖息,那是由于树林里本身就有足够的食物。像这棵“独木成林”的大榕树上食物一定非常丰富,鸟儿当然不需要急着一早飞出去觅食了。
师:有道理。
生:我有不同的看法。我认为,鸟儿晨出暮归这是自然规律。这儿之所以一大早就会出现众鸟纷飞的情景,是因为其他地方的鸟看到这里环境优美,树大叶茂,食物丰富,所以慕名而来。
师:好一个“慕名而来”,你思考的角度与众不同。
生:我还有补充。这儿不但自然生态环境好,人们的生态保护意识也很强,前文就交代“农民不许人去捉它们”。有了人与自然的和谐,才有名副其实的“鸟的天堂”啊!
师:能联系上下文解读很好!不管是留巢不出的鸟儿,还是“慕名而来”的鸟儿,都在这儿找到了安宁与幸福,享受着自由与快乐,它们怎么舍得离开这“鸟的天堂”呢?
生:(兴奋地接着说)鸟儿每天为大榕树捉虫、施肥、唱歌,不仅给大榕树带来了生机,还增添了欢乐,所以树也离不开鸟。
生:鸟儿离不开树,树离不开鸟儿,人们也离不开赖以生存的自然环境。鸟与树是那么和谐,人与自然也是那么和谐,怪不得巴金爷爷情不自禁地赞叹“鸟的天堂”的确是鸟的天堂啊!
师:由和谐的自然之美想到了人们的精神之美、行为之美,同学们的确读出了自己的见解!
……
各抒己见,自由表达;用心聆听,互相启发。师生之间的互动对话促成了智慧火花的碰撞,促进了文本新的意义的生成,实现了“潜在文本”向“现实文本” “创新文本”的转化。课堂上的多向对话之所以能有如此力度、深度、效度,与教师“平等者中的首席”的正确定位是分不开的。他既是对话的参与者,又是对话情境的设置者、对话资料的提供者、对话方法的指导者、对话深入进行的推动者,在鼓励畅所欲言的同时,又不露痕迹地加以诱导、引导、指导。
三、在与同伴的专业对话中丰富、创新文本
不同的教师,其气质禀性、才情学识、文化背景、人生经验等都是不同的,这使他们面对同样的文本时可以横看成岭侧看成峰,使他们教学的理念、目标、方法、途径都各具特色。如果不同的教师能经常就同样的文本、教学现象进行认真反思、深入研讨、专业对话,他们必能在相互启发、碰撞中拓宽思路,丰富认识,获得创意,让文本解读的宽度与高度,让课堂对话的深度与广度都上升到一个新境界。
篇4
自从互联网进入中国后,以惊人的速度向前发展,随着互联网在各行各业的普及和应用,对人们的思想方式、生活方式以及生产方式带来前所未有的冲击,网络在教育教学中的应用,特别是网络下语文学科的教学研究更是我们语文教育者面对的新的课题。面对着铺天盖地的各种信息,丰富的教学资源,为我们教育者提供了许多的教学组织形式,为学生提供了多样化的外部刺激和更多的认知途径。特别是现在多媒体技术已经能够把语音处理技术、图像处理技术、视听技术集在一起直观地呈现教学信息。特技的效果、艺术的手法以及交互性的较好应用,提供了更加丰富的感知,网络引进语文课堂,给语文教学改革带来了勃勃生机。那么,如何利用网络资源进行教学来优化课堂教学结构,提高课堂效率,更好地落实素质教育呢?下面是我在教学中的点滴体会。
一、利用网络资源,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心理学研究表明:“学习的最好刺激,乃是对所学教材的兴趣。”心理学活动规律又告诉我们,陌生的信息给人新异感,而新异的对象又使人没有自我意识到的,既是客体特征来决定的,又是个体决定的吸引力的作用,所以新异的刺激容易引起兴趣。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多种多样,如激情的导语、生动的故事、有趣的谜语、自制的课件等等,而巧用网络资源引入课文也能引起学生的极大兴趣。例如我在《养花》的教学中,先让学生欣赏从网上下载的各种花卉,配上古典的优美音乐,学生在悦耳的音乐声中渐渐进入花的世界,情不自禁地赞叹:“啊,真美啊!”老师接着问学生:“能用哪些词语来形容这些花的“美”?学生抢着说:“五颜六色”、“争奇斗艳”、“绚丽无比”、“含苞欲放”……师:“同学们积累的词汇真丰富!看着看着,我仿佛也成了那一朵花了!世界有了花的点缀,才多姿多彩;人类有了花的衬托,才更富生命力。老舍先生也和同学们一样喜欢花,而且喜欢养花,从中得到许多知识和乐趣,学后我想你也许也会更喜欢花,甚至爱养花呢!”再如教学《美丽的西沙群岛》,西沙群岛学生肯定没去过,无论老师你说的多美,在学生的脑海中始终是一个模糊的概念。教学时我对学生说:“同学们,西沙群岛美在哪呢?我们一起去看看。课件演示,通过直观同学们从课件演示中看到了西沙群岛的美,从而在脑海中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所以,课堂上老师一开始就充分利用网上的资源调动学生从视觉、听觉进入一种境界,然后通过口头表达加深对事物的印象,再在老师的总结中自然过渡到语文内容,让学生感受到所学的课文内容不仅是老舍先生感兴趣的,也是自己想要去阅读的,这样学生的学习兴趣就会被激发出来。大多数写景的课文,都可以充分利用网络资源,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把学生带入情境中,会收到事半功倍的教学效果。
二、利用网络资源,使教学生动有趣
利用网络教学资源为学生提供许多直观、形象生动活泼,丰富多彩的形式,如有些说明文,术语较多,比较枯燥,学生比较不感兴趣,如果能利用网络教育资源把比较枯燥的文字变成生动、直观的画面,把难懂的术语变成动态的超时空的形象化知识,就可以迅速掌握课文的主要内容,了解课文的基本知识。如我在教学《鲸》一文时,先把从网上搜索的资料(图和文字以及鲸的活动景象)展示出来,立即引起学生的兴趣,学生在观赏、讨论、汇报中,就能迅速了解到,鲸是怎样的,属不属于鱼类,有几类,以及有怎样的生活习惯。这样老师就可以少讲了许多,留下更多的时间去研讨写法和仿写训练。又如教学《自相矛盾》和《滥竽充数》这二则寓言故事时,通过FLASH动画的播放,学生便能从画面中直观地了解故事的意思,从而让老师省了许多的讲解。再如教学《少年闰土》一文时。文中那深蓝的天空下、那稻鸡、还有那猹是怎样的一种东西?通过网络资源,课件演示,学生理解就容易多了,这就是网络的魅力!
教师不仅可以利用网络资源是教学深动有趣,还可以应用网络资源激发学生的情感因素来影响学生的心理,使他们呈现“爱”、“愤”、“恨”的心理状态,让他们的心理随着课文内容起伏,会达到很好的教学效果。如我在教学《圆明园的毁灭》时,先让学生从网上查找大量圆明园的资料,让他们交流、讨论、汇报。让学生充分感受圆明园的“金碧辉煌”、“别具一格”。这时,放出“”的录像,再读课文。爱之深,才会恨之切。当老师问到:对残垣断壁的圆明园,你想对他说一些什么话时?学生你一言,我一语地痛诉八国联军侵略者,愤怒之情溢于言表。这是传统教学无法达到的效果。
三、利用网络资源,开展研究性学习
网络资源进行搜寻、筛选,是学生主动探索和研究精神的体现。学生在学习过程中自己发现问题,综合利用各种资源去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并得出结论,这就是研究性的学习。经常开展研究性的学习,能充分调动学生的主动性和创造性。如我在教学《鸟的天堂》时,就让学生在学习中提出自己的问题,然后上网搜集这棵大榕树的资料和当地环境状况和人们环境意识。有的学生提出的问题:为什么那里能成为“鸟的天堂”?经过探讨性的学习,学生除了从书上获得这棵大榕树枝繁叶茂适合鸟儿生存外。还从网上和其他途径中得知“当地的环境状况和人们的保护意识”也是成为“鸟的天堂”的重要原因。其次,通过探究学习让学生了解,那“鸟的天堂”的确是“鸟的天堂”的意思是:这里的鸟很多,鸟儿能在这里自由的生活,快乐的生息繁衍。
因此,开发网络资源,借助网络环境以及网络资源的优势,把阅读文章与品赏、质疑、回答、自练自悟、互助情感体验等有机结合,不同的教师可以利用网络资源进行研究性的教学设计;指导学生开展研究性的学习,可以创设生动或感人的情境,使学生整体感知。然后上网学习、置疑释疑。学生在自学的基础上,安排学生以小组为单位对课文内容质疑释疑,对于小组无法解决的问题,进入“学习论坛”,将问题给全班,全班学生进行讨论。这样,既把课文的重点通过问题展示给大家,又使每个学生的问题有机会发表,学生的学习能力在“质疑释疑中得到提高。
四、利用丰富的网络资源,拓宽学生的知识层面
篇5
一、找准现代教育技术与语文教学的最佳结合点,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现代教育信息技术的知识表达多媒体化和师生便利的交互性,让内容丰富的语文课堂异彩纷呈,成为语文课堂一种崭新的支撑。现代信息技术与小学语文课堂教学整合的核心是立足于人的发展,不能片面追求技术手段。要加强有利于合作、探究、自主学习方式的积极实践。同时注意与传统教学有机结合,二者相得益彰,对传统教学积累起来的优良传统作法予以继承,对传统教学资源加以充分利用,以降低教学成本,提高教学的效益。
在进行教学设计时,教师要根据教学目标,教师应首先思考和拟定好教学目标和教学设计原则,找准现代教育技术与小学语文课堂教学的最佳结合点。比如在上《一株紫丁香》这节课时,体现的教学目标与教学原则就非常明确,即通过看课件紫丁香的图片与倾听对紫丁香的介绍结合,把学生没见过的植物形象地展示出来,一下子激发起学生的兴趣。再通过展示课文主体画面,播放《每当我走过老师窗前》的歌曲,让学生更深地理解了一株紫丁香所蕴含的同学们尊敬老师,关心老师的深厚情感。这节课的设计就是通过多种媒体的参与,使学生在课堂上跃跃欲试,主体“自求”的愿望非常强烈,从而实现了现代教育技术与小学语文课堂教学的整合,使学生感知到了课堂是快乐的、有趣的。教师课堂教学设计的创新,会给学生留下难以忘怀的新鲜与特别,会让学生受益终身。
二、运用信息技术手段,培养学生的识字能力,提高识字教学效益
在小学识字教学中,应着眼于识字能力的培养,才能使学生在学习上变被动为主动,使学生所学的知识转化为实用的技能、技巧,最后达到自主识字的目的。
汉字从外形上呈现出来的是一个一个的方块。识字本身是单调而枯燥的,低年级儿童的自制力差,注意力的稳定性和持久性也较差,要从根本上改变识字本身的单调、乏味,在教学中充分运用信息技术手段,并结合学生的认知特点进行教学,就可以收到较好的效果。比如在上小学二年级的《一株紫丁香》及《美丽的小路》这两节课时,先随课文展示带拼音的生字,在学生认读熟悉之后,去掉拼音再认读。最后根据各个字的结构组形特点,先出示生字的一部分,再出示另一部分;或者把几个形近字放到一起,辨析异同。这样根据儿童的心理特征,借助现代教育技术媒体的具体直观、形象生动来进行小学语文的识字教学,不但便于集中学生的注意力,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也使学生的书写得以规范,识字教学取得了最佳的效果。
三、运用信息技术手段,创设恰当的学习情境,提高阅读教学的效益
在阅读教学中,要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关键是要营造出一种浓厚的学习氛围,激发起学生的强烈地好奇心和求知欲,让每个学生都能全身心参与学习过程。在信息技术环境中,学生有充分的时间主动感悟、搜集和分析相关的信息,对所学的问题进行思考、讨论,提出各种假设并努力加以验证,再经过引导步入新的知识境界。使学习主体参与教学,形成发现问题――积极探究――追求创意的模式,促进学与教的优化。建构主义认为,学习情境必须有利于学习者对所学内容的意义建构。在教学设计中,创设有利于学习者建构意义的情境是最重要的环节或方面。在这方面,传统的课堂教学往往受单一的教学手段的限制。多媒体课件在教学中的广泛运用,通过其独特的优势,创设了恰当的学习情境,充分调动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提高了学生的学习兴趣,激发起学生强烈的探究热情,有话想说,有话可说,达到对文章内容具体而深刻的理解。如我在组织学生学习《鸟的天堂》一课时,先出示榕树图片,创设情景,导入新课。然后通过视频播放百鸟奏鸣及大榕树的近观远观图,使学生如身临其境,鸟的天堂形象在学生头脑中已然具像化了,加深了对课文的理解。
四、运用信息技术手段,增加信息量,提高作文教学的效益
小学作文教学必须首先解决的是“写什么”的问题,其次是“怎么写”的问题。学生的生活越丰富,写作的内容也就越充实。在实际教学过程中,常常遇到学生经历的事多,但是叙述简单,甚至无话可写的状况。传统的作文教学,主要通过理论引导和作文讲评来解决这一难题。可是,告诉学生怎么写,这是纯理论的抽象的东西,学生在听的时候,基本上印象模糊,不能领会老师的具体要求;还有就是作文讲评,评好的作文发下去,讲讲优点,缺点,错别字,这些对于学生来说,比较空泛,而缺乏实际性的指导。然后再读几篇范文,教师觉得文章好,可学生听完后,并不能知其所以然,因为单一的声音信息刺激量相对来说是不够的。
篇6
一、阅读教学设计应以语言交流活动为主
语言交流是促进语言发展的重要途径,语言文字训练则是促进语言交流的手段之一,也是语文教学的基础和核心。在语文教学中,我们发现有的教学活动虽能体现语言训练,但方法不灵活,缺乏科学性,效果不佳;有的则是零乱的、孤立的、片面的训练,完全曲解了语言训练的内涵。语言训练应是师生双方相互协调、有机进行的——种语言交流活动,它最明显的特性是操作性、互存性和情感性。所以,语言训练要通过对文章语句、内容的理解,通过对文章情意、韵味的体验来训练学生学习语言,掌握知识,培养能力,提高素质。因而教学活动的设计至关重要:
1、要在教学设计中体现以读为主的原则,体会语言。
“读”是理解文章的一种有效手段,是阅读教学的重要内容,更是体会语言的有效途径之一。因此,教学设计中要采用不同层次、不同形式的读,达到训练的目的。如教学中可以采取默读、朗读、范读、试读、自由读、指名读、背诵等方式,使学生从读中发现问题,解决问题,使读与课文的内容、语言表达、能力训练结合在一起;不是为读而读,用读的方法训练学生经历一个由“自读一学读一练读一美读”的提高过程。如《花潮》一课,在理解第4自然段“每棵树都在微风中炫耀着自己的鼎盛时代,每一朵花都在枝头上显示着自己的喜悦。”时,可以设计三层读的活动。悟读,让学生自由练读,联系上下文想象句中描绘的是一种怎样的景象,从中体会出什么?评读,教师先动情地范读,再让学生评析“老师读得怎样,好在哪里”,教师的范读以言传情,以声传情,感染了学生。赏读,配合电视音乐画面,欣赏美丽的景象,重演作者的情感历程,加以感情朗读,净化和升华学生们的心灵。三个层次的活动,以读为操作手段,体现师生语言的交流与互动,不仅使学生体会到了语言文字的独特神韵,并对文中那种只能意会不能言传的意境有了“感悟”。
2、要在教学中挖掘情感因素,激发学生的“语感”。
语言是表情达意的工具。语文教学是一个认识和情感相生相伴、互相促进的过程。因此,教学设计中,要充分考虑情感因素,引导学生学会感受语言、体验情感。如:《鸟的天堂》中,在学习第12自然段(动态描写的片断),当学生抓住了表示鸟活动的句子后,教师引导学生品词悟“意”,品句悟“情”,让学生置身于快乐的鸟群中间,想象一下鸟儿会怎样“叫”、怎样“飞”、怎样“扑”。这个环节的设计——下子就触动了学生的情感,课堂顿时活跃起来,学生情趣盎然,将想象又融入了外显性的活动中,霎那间,众鸟纷飞,欢快鸣口叫,无拘无束,自由自在的热闹场面伴随着语言文字的理解在学生的头脑中生成。这样的设计也促进了师生间情感的互动与交流,激发了学生对语言的接受与感受能力。
3、要在教学中加强语言实践,培养听说读写的能力。
语文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学科,语言只有通过不断的实践,才能内化为自己的语言。在阅读教学中,应让学生有足够的时间进行语言实践。如《日新月异的电视机》教学中,学完课文后,老师让学生选其中的一种自己喜欢的新型电视机进行“自述”,举行产品推销会。然后,让学生写下这个产品的特点,并为其设计广告词。
二、阅读教学设计应渗透阅读方法的培养
阅读是一种对语言的理解和运用的活动。培养学生的阅读方法是阅读活动的重要任务,要“让学生学会、会学、乐学”,可以从以下三条途径入手:
1、让学生在阅读中学会自读自悟。在教学活动中,教师要真正地把学生当作活动的主体,设置具有思维价值的问题情境,然后留给学生充足的自读空间与时间,让孩子去读、去想、去悟,并引导学生养成“不动笔墨不读书”的良好的阅读习惯。在自我阅读的活动过程中,要及时圈画出重点词句,在书中空白处记下自己在自读中的感受及认识,会用不同符号标记出自己的疑惑之处,达到自动探究、主动发现的目的。
2、让学生在阅读中学会合作学习。
合作学习的目的是让学生在宽松、平等、自主的课堂氛围中通过多层面的交流,达到相互切磋、共享信息的目的。合作学习的主要形式是小组交流和班级汇报。两种活动方式中,要让学生学会将自己的理解用语言表达出来,学会善于倾听别人的观点,更要善于筛选别人的观点,补充、完善自我的认识,最终学会在理解中的感情朗读。如执教《可贵的沉默》二课时,教师可设计具有启发性、激活性、童趣性的问题情境:“开始的时候,开始教室里那么热闹,可后来为什么沉默了呢?”“大家都来帮帮班上的同学出出主意,使他们也又高兴起来,教室里又热闹起来?”老师让学生组成学习小组学习,根据学生的特点先分好工(对班上的学困生也不放弃,可以分配一些较轻的任务。如找找文中哪些语句写了教室热闹的场面等)参加讨论。在这一富有趣味的活动中不知不觉就解决了文章理解的难点,也发展了学生的思维。
3、要让学生在阅读中敢于质疑问难。
鼓励学生质疑问难,这是阅读教学中培养学生自学能力的一项重要内容,应贯穿在整个教学过程中。要鼓励学生不满足提出一个问题,帮助学生克服思维定势,鼓励学生发散思维、求异思维、逆向思维……培养思维的灵活性、敏捷性、深刻性。
篇7
关键词:小学语文 提高 效率
随着新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提高小学语文课堂教学效率已是当前小学语文教师面临的一个紧迫任务。下面,我将根据自己的教学实践,谈谈自己的肤浅看法。
一、抓好课前预习
预习是学生对课文的知识事先做个先知先觉的过程,学生预习时会动眼、动脑、动手、动口,对于困惑或疑问的知识点会有深刻的印象,学生往往经历了一个自动获得知识、解决疑难的过程。学生带着疑问上课就会主动探求问题的答案,再加上教师的正确引导,更能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变被动接受为主动探索。如学生在预习《草船借箭》一课时,对诸葛亮的神机妙算钦佩不已的同时也产生了几个疑问:为什么诸葛亮去借箭的时候故意一边擂鼓一边呐喊?为什么诸葛亮知道曹操一定不敢派兵出来?为什么诸葛亮只要二十条船,不要多点或少一点的船?……因此,学生带着强烈的求知欲在上课时迫不及待地要求解决。在集体讨论和教师点拨中,学生对诸葛亮的神机妙算有了更进一步的认识,顺利地解决了教学的重点和难点。学生养成预习的习惯,课堂上就能节省时间,有利于教师优化课堂教学,更有助于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
二、做好充分的课前准备
大量的事实证明,凡优秀的教师,在课前都会很认真地做好课前准备。有的反复修改教学设计方案,有的细细斟酌考虑,他们所做的教学设计方案,许多都成了青年教师学习参考的材料。因此,备好课是搞好教学的基础之基础。语文教学尤其要重视备课,因为只有深入钻研教材、精心设计课堂教学,才能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只有了解学生的情况,知道学生该学什么,才能弄清自己该教什么、该怎样教。可以说,一堂课就是一盘棋,我们要下好这盘棋,就得在踏上讲台之前有一盘计划,只有这样,我们才能在课堂上灵活应对,才能保证课堂教学目标的顺利完成。
三、创设和谐的氛围
教学过程是教师与学生、学生与学生心灵碰撞的过程,不光是知识的传递,更是情感的交流、合作的运用,因此,我主张教师本身首先是一团火,并把这一团火化成对学生的情和爱带进课堂,尊重、理解、宽容学生,让学生从教师的热情服务中、关心与尊重中体会到温暖与期望、激励与鼓舞,进而感到老师可亲、可信。
教师要因“学”论“教”,设计教的过程,课堂上打破学生围着老师转、老师围着教案转,而是教师根据学生学习的需要,设计教的过程。
四、重视朗读训练
阅读教学的第一步是读文。书读百遍,其义自见。注重阅读教学中的朗读指导,是每个语文教师应尽的职责。要提高学生的朗读水平,教师的范读十分重要。当然教师范读时要让学生边听边想、边看边画,正确听出节奏、停顿和速度,听出轻重缓急,让学生进入意境。像《给予是快乐》、《去年的树》这类课文,通过朗读就能体会文中的思想感情,激发学生的同情之心;像《火烧云》、《观潮》、《鸟的天堂》等这类文字优美的课文,更要让学生用恰当的语调、语速有感情地朗读,在朗读中体会课文的思想感情,积累优美词句,受到美的熏陶,产生爱国之情。在阅读教学中,课文中的重点段,有些词语很准确,有些句子含义深刻,对表现中心思想作用较大。指导学生朗读理解好这些词语、句段,可以帮助学生深入体会文章的思想感情。朗读不但可以感受语言文字的韵律美,而且能在有限的时间里感受文中的思想美、情感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以提高课堂教学的实效性。当然,朗读的形式也要多样化,可引导学生自由读、小组读、同桌互读、比赛读等,让学生在读中理解、读中体会。
五、培养边读书边思考的习惯
良好的读书习惯是提高阅读能力和教学效率的重要途径之一。要让学生真正进入文本与作者对话,明白文本的主旨,从更深的层次理解文段,老师要让学生在阅读的过程中学会联系上下文、联系生活、联系有关背景资料进行深入理解。如阅读《匆匆》这篇课文,读懂了作者从八千多个日日夜夜中产生的感受,可以联想到自己度过的四五千个日日夜夜,从而与作者的感受产生共鸣,也悟出一些道理。在阅读的同时,要让学生学会抓住重点词句体会作者的感情,通过动笔画一画、写一写、与同学议一议,加深对文本的理解。只有养成了边读书边思考的习惯,学生的阅读能力才会有大幅度的提高,我们的课堂才会真正具有实效性。
六、运用多种教学手段
篇8
由于平时对课程整合的实践不足,这种演戏式的使用常常会走样。如一次语文课《鸟的天堂》,学生一会儿欣赏鸟岛的风景,一会儿又在网上查询鸟类的相关知识,最后教师还设计了在论坛上讨论保护鸟类的环节,忙了半天,却忘记了这是一节语文课。显然这节课唯独少了语文本身应有的一些东西。比如通过对课文的朗读,体会句子的优美以及对生字词的掌握。
像这样的例子在各种公开课、观摩课、比赛课中经常见到。信息技术的应用游离于学科知识以外,不是信息技术为学科教学服务,而是学科教学为信息技术应用提供舞台。在进行整合的过程中要时时清楚整合的目的,信息技术只是一种教学和认知工具。要用什么信息技术、方法策略,主要取决于其是否能优化教学活动过程,是否能更好地实现教育教学目的。课程整合主要在学科课程的学习活动中有机结合使用信息技术,以便更好地完成课程目标。但整合不等于混合,它强调在利用信息技术之前,教师要清楚信息技术的优势和不足以及学科教学的需求,设法找出信息技术在哪些地方能提高学习效果。像上面提到的那个教学设计,显而易见,开完课就没有人会用它,因为它只出彩而对教学没有实际效果。整合的目的是为了提高教学的水平、教学的质量,不是为整合而整合,更不是让人参观。在进行整合实验时,要讲究实用,不能脱离实际,将教学质量搞上去,这样的“整合”才是真正有价值,才有生命力。
那么一线教师可以怎样进行课程整合的实践呢?
1 从小做起
在开始用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方式进行教学时,切不可为整合而整合,贪大求全,追求所谓的完美,否则就会顾此失彼,失去继续整合的信心。由传统方式到整合方式应有一个过渡转变,要分步实施,局部易做、可控、可测,从某一方面着手,然后在此基础上逐步展开。
课件就是困扰一线教师的一个问题。课件的开发涉及多方面的电脑技术,不是每个教师都能完成的。即使有好的课件,这些课件的生命力也不强,演示过后往往就被束之高阁。原来目前的课件绝大多数都是无法重组的教学整件,不利于教师教学个性化的需要。于是“积件”代替“课件”成为教师的新宠。而积件是根据教学需要而组合运用多媒体教学信息资源的教学软件系统,相对来说,积件的开发就比课件容易多了。如果说课件是机器的话,积件就是零件,一线教师针对教学中的重点难点开发几个零件往往可以达到四两拨千斤的效果。与此同时,各种教学资源素材库和多媒体著作平台为广大师生制作积件提供了大量的素材来源和创作工具,各种教学管理软件平台(如考试评价系统、网络教学管理平台系统以及各种教学支持系统)也使得教学过程更加规范有效,成为教师教学活动的得力助手。
2 合理使用
目前很多学校的教室都安装了新三机一幕和校园网络。硬件的完善使课程整合得到物质上的保证。各学科尤其是主课都有大量的教学光盘,许多教师就利用这些光盘进行课堂教学。在这一过程中发现相当一部分教学课件的设计过多地考虑“教”的方面,比较少地考虑“学”的方面,因而使学生只能按照教师的思路方法以一定的程序进行学习,而且师生的直接交流随之减少。这种模式不能适应各种不同层次学生的不同需求,许多问题到了学生做作业的时候才发现。造成这一情况的主要原因是早期过多强调多媒体计算机给学生带来的好处,以至于多媒体的应用局限在“媒体论”的阶段,成为教师“机灌”的工具。
新三机一幕的使用并不意味着黑板、粉笔就是落后的。既要坚信信息技术具有巨大的作用,又要看到它的工具本质。一方面,要看到信息技术手段为教学带来了新气象、新机会和新方法,使教学活动方式进一步丰富和多样化;另一方面,也要看到信息技术的局限和不足的一面,多样化的感官刺激、过多的动态过程,会导致学生失去思考和想象的乐趣。课件的使用和选择原则应以突破教学难点为根本目的,只有在用常规手段不能很好解决教学难点时,才考虑使用课件,以起到辅助教学的作用,顺利突破教学难点。
教学的过程实际上是一种“情感的交流过程,是灵魂的对视”,机器无论如何不能代替人,多媒体只能是教学的一种辅助手段。所以目前有的学校公开课已经不再强调要使用多少技术手段,而是注重实用性,数学题目的演算、汉字的笔顺还是需要在黑板上讲解。例如数学上的一些拼图内容,能让学生用学具操作的就用学具,教师演示最多使用实物投影。实践证明,这样的教学效果不会比拿着鼠标在电脑上拼图差。语文的朗读更是需要教师和学生的主动参与。
3 加强合作
在网络上,许多教师在谋求建立一种“教师联盟”的组织形式,它可以是某个学科教师的网上联合体,但更多的是由跨学科的教师、教育工作者等自愿结成的联合体,这种网络教师联合实体大多组织结构松散,也可能是由某种契约或需求所聚集起来的。但他们在网上进行了实质性的教学研究活动,组织了业务学习活动以及各种培训活动等,他们也有的通过网络组织了跨地域性的合作式学习活动,尝试了远程教学的实践活动。目前各种网络教师联合体的集体力量和社会影响力还相当薄弱,运作机制还有待成熟,一切都处于一种萌芽发展的状态。但可喜的是这些教师的联合无形中已经凝聚为一股集体智慧共享共进的力量,它对于推动课程整合乃至整个教育信息化的进程将有着相当积极的作用。
在校内,各个学科的教师也可以互相沟通。举个例子,在目前的教学格局下,各个学科分别由不同的教师承担教学任务,而各个学科教师之间的沟通不够畅通。如信息教师在教学生用Logo语言绘制正多边形的时候不仅会涉及数学中关于多边形的内角和问题,还与英语学科中的部分单词密切相关。所以如果这三门学科的教师能进行一下沟通,就能达到一石三鸟的效果。
对于学科课程上特别适合使用信息技术的部分内容,学校领导可以组织相关教师一起攻关,以求突破。如英语的单词和语法,目前已经出现不少优秀的英语学习小软件,这些软件都是一线教师设计和开发的,虽然在界面等方面比不上商业软件,但是非常实用。
篇9
【关键词】小学语文 课堂提问 高效课堂
【中图分类号】G633.4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5)18-0126-01
课堂提问是一门艺术,运用得好,能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使他们成为学习的主人。能开发学生潜能,培养学生创新精神,优化教学效果,从而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怎样进行提问,尤其是在新课程中如何进行启发式提问就成为我们亟待解决的问题,下面我谈谈在教学中的肤浅认识。
一、摸清学生,面向全体
在教学过程中,要求教师对学生的情况了如指掌。为此,教师必须深入实际,调查研究了解和掌握学生的思想动向,知识基础,接受能力,思维习惯动机情绪及学习中的困难和问题等。有了这些方面的基础,教师方有可能有针对性提问启发,既做到面对全体学生,又做到面对个别学生,基于因材施教的原则,教师对课堂提问做出层次设计以后,到课堂上实施时,应注意把较难问题安排给“优生”答,或在合作学习时讨论解决。把容易的问题安排给“差生”答,这样可以激发“差生”的学习积极性,启发和培养他们的思维能力。同时,老师在提出问题后,还要随机点拨,为学生的思考“架桥”,降低问题的坡度,以利于逐步接近“目标”,达到预期的教学效果。从学生的实际出发,面向全体,让每个学生都成为课堂的主人、学习的主体,使得班内各层次的学生都得到发展。
二、把握情景,适时提问
注意把学生带到课文所描述的世界里,让学生去体验、感悟作者的思想,达到与文本、与作者的对话。例如教学课文《鸟的天堂》文章写得十分优美,课堂上借学生的质疑:“那翠绿的颜色,明亮地照耀着我们的眼睛,似乎每一片绿叶上都有一个新的生命在颤动。”“新的生命在颤动”指的是什么?鼓励学生大胆表达自己的见解,积极地各抒己见。让学生联系上下文,联系生活实际和平时的感受,看看自己有什么见解。学生通过朗读,大胆想象是风吹、鸟动、新发的嫩芽、阳光的照耀、绿叶本身蕴育的无限生机……该篇文章用词优美,语句精辟、简练,教师用提问的方法,引导学生充分地读,在读中感悟,在读中培养语感。例如:关于“真是一株大树”一句,学生读时习惯强调句中的“大”字,实际上作者强调的是“一”株大树,所以要启发学生朗读时读出“一”株大树。读好这句话,读出榕树的大,鼓励学生相互交流朗读的感受,说说为什么这样或那样读。在学生置入文章的情境中时,就是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的最佳时机。
三、难易适度、因材施教。
一节成功的课堂教学,教学任务的落实不应只是针对班级的中上等生,而是要面向班级的全体学生。由于学困生有各种差异,所以在课堂教学时应考虑他们的接受能力,尽量设置一些适合他们回答的问题,当然简单并不意味着没有价值,没有内涵,而是在探讨的时候容易找到答案,这样他们就不会觉得学习对他们来说是遥不可及的事情,从而坚定他们对学习的自信心,从而自觉地参与到学习中来。比如在教学《田忌赛马》一课,在课堂安排实战演习,让每名同学都有机会参与表演,并且适时的向学困生提出:为什么第一场比赛田忌会输给齐威王?为什么同样的马被孙膑重新安排顺序就会赢呢?通过演练,学生会很快给出准确的答案。另外也要同样关注优等生,不要让这部分人觉得所有问题对于他们过于简单,而掉以轻心,不注意听讲,慢慢地失去了学习的兴趣。同样是这一课,可以给优等生设置这样的问题:孙膑是通过观看比赛才给田忌出的计策,那么孙膑到底看到了什么才有重新赛一场的想法的?这个问题就需要开动脑筋,没有现成的答案,需要联系上下文,找到关键词与句子。这样的问题比较具有挑战性,也是比较符合优等生们的学习愿望,这样可以充分调动他们的思考能力。所以提问要面向全体学生,问题设置要有针对性,多角度,多层次,这样才能满足各个层面学生的需求。
四、妙抓节点,激发兴趣
篇10
关键词: 信息技术 学科整合 语文学科
现代科学技术的发展,促进了现代教育的不断进步,尤其是以多媒体计算机和网络为代表的信息技术的迅猛发展,使人类迈入了知识与信息的时代。将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整合已成为课改的趋势,是开展信息技术教育和实施教育信息化的必然要求,是在学科课程教学中扎扎实实推进素质教育的重要举措。
一、对信息技术与学科整合的认识
教育改革是教育跟上或超前于社会需要和发展的一个永恒主题。而课程改革则是这个主题的核心。单一的传统教育手段已不能适应新课程的实施,以及对创新型人才培养的需要,为此,在教育领域中,一场由以“教”为中心向以“学”为中心的教育改革、一场由单向信息传递向多向信息流动的教学变革正拉开序幕。信息技术为师生简易地获取信息创设了条件,使师生之间、生生之间的信息传递形式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并以此逐渐地改变着教师的教学方式和学生的学习方式,而给当今的教育烙上了现代的印记,因而现代教育必然是融入信息技术的教育。
二、信息技术与学科整合的实践
自实施教育信息化工程以来,经过几年时间的学习、思考与实践,我们初步形成了组织指导学生进行信息化学习的教育环境、教师队伍和教育方式,积极探索了信息技术与各学科相整合的可行性,充分发挥了信息化的教育教学功能,收到了良好的教育教学效果。
1.积极钻研现代教育技术,改进教法,努力使常规教法和信息技术手段有机地结合,在教案中体现信息技术辅助教学的思维、方法、步骤。
所有公开课、示范课均需采用信息技术手段辅助教学,使信息技术与学科进行整合,保证信息技术在教学中的使用,充分调动教师使用信息技术的积极性。而利用信息技术手段开展教育教学活动,深受学生的欢迎,且优化了课堂教学,提高了课堂的教学效率,为信息技术与学科整合迈出了坚实的一步。
2.开展信息技术应用能力的培训,促进信息时代教师角色的转变,建设一支高素质的教师队伍。
要充分发挥硬软件设备的功能、效益,关键在于教师能熟练地掌握其操作技术,并将之运用于课堂教学。
(1)对教师进行分层次培训。如校园网络使用、PowerPoint、Flash等动画制作技术的培训、渗透新理念的因特尔未来教育培训。使大多教师能初步进行多媒体教学的操作并具有初步自行制作多媒体课件的能力,能在网络环境下查询、阅览和开展教学活动,进行信息技术与学科整合的尝试。
(2)举办课件展示、评比。为了激励广大教师参与课件制作活动,进行信息技术与学科的整合,学校可展示教师一些制作的课件,并利用校园网络将其上传到公共资源库中,供全校教师参考。
(3)重视理论与实践的有机结合。如:进行优质课及优秀课件的讲评,让教师结合实际,比较传统教学媒体与现代教学媒体功能上的差异,钻研如何合理使用媒体;让运用信息技术水平较高的教师谈自己学习应用的体会,谈在信息技术与学科整合中的得失,使教师间互相交流,取长补短。另外,还可开展青年教师信息技术与学科整合探究性教学设计评比。
3.充分利用校园网络,实现教学方式和手段的现代化,促使信息技术与学科的整合。
校园网络的建立,促进了教育信息的交流,大大提高了工作效率,丰富了广大教师的教育教学、教育科研的经验。教师能够通过网上查询,下载大量的有关学科发展动态、国内外教改信息、名师教学经验等,使教师通过查询弥补备课中参考资料不足的缺憾,使网络进入课堂,实现交互式教学。
三、信息技术与语文教学的整合
信息技术与学科的整合使教师更新了教育观念,提高了自身素质,以积极的心态迎接信息技术的挑战,促进了角色的转变,由知识传授者转变为知识学习的指导者、建构者,由课程教材的执行者转变为教学研究者、设计者。
1.运用信息技术激发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强烈的求知欲望是学生自主学习的强大动力。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如何优化导入环节,迅速引起学生的注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形成学习的动机,这是进行新授课的首要环节。我们利用现代信息技术,适时地将声音、图像、视频、动画与文字等信息进行处理,进行巧妙恰当的呈现,制成课件创设良好的问题情境,补充学习的知识背景,相机提出要学习的新课题的学习目标,使学生对所要学习的课题产生深厚的兴趣,必能大大激发学生的学习欲望,使学生保持高昂的学习情绪。
2.运用信息技术促进学生对教学内容的理解。
因为学生生活的范围狭小,所以在阅读、写作时会遇到一些困难。我们应为学生提供丰富的图文声像并茂的阅读、写作辅助材料。这些材料,能解决学生在阅读与作文中的“困惑”的问题。通过在信息技术环境下的教与学,学生的想象能力可得到强化。如学习《我的伯父鲁迅先生》时,学生对当时的等问题存在疑惑,不能理解,因此,我将有关鲁迅生平的记录片、文字、图片资料制作成课件,让学生感知当时时政,发挥想象力,使每个学生都主动地参与到学习过程中来。
3.运用信息技术培养学生的朗读能力。
朗读是一项重要的语文基本功,传统的朗读训练会使学生产生厌倦感,而利用光盘的播放训练学生的朗读能力,不但能使学生正确地理解课文,解决培养学生的朗读能力,而且能促进学生识字、写字能力的提高。如《桂林山水》、《鸟的天堂》等优美散文的学习没有读是不能称得上真正的鉴赏的,对这类课文应充分朗读,体悟作者的感情。教师运用信息技术提供的朗读素材可以随意控制,按自己的进度进行跟读、自读、感情朗读,朗读时注意语速、节奏,尤其要符合作者的感情。而配有画面的课文朗读,则可以让学生看画面通过自己的朗读体验作者的情感及作者写作的技巧,从而使学生的朗读能力得到有效提高。
4.运用信息技术培养学生运用祖国语言文字的能力。
语文教学的最终目的,就在于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增强学生的口语表达能力和书面表达能力。而素养的提高、能力的增强,关键在一个“用”字。在运用中领悟,在运用中发现,在运用中创造,这是学好语文的关键。知识运用能力的培养不能搞闭门造车,应当充分运用信息技术为学生提供多渠道的训练途径。
总之,信息技术与语文学科教学的整合,提高了语文教学效率,促进了学生学习方式的转变,有利于教学目标的达成,有利于突出教学重点,突破难点,提升学生的语文素养和信息素养,促进学生的语文学习,促进学生的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