赋得古原草送别古诗范文
时间:2023-03-30 15:12:36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赋得古原草送别古诗,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篇1
关键词:《赋得古原草送别》 吐字 力度 情感表现
一、《赋得古原草送别》的词
《赋得古原草送别》是由著名曲作家谷建芬写的一首新学堂歌,其曲调和谐且自然大方。从词的角度看无疑是凝练、诗意的。唐代诗人白居易借“枯荣”二字来表现“古原草”生命力的顽强并引出“送别”之意,不难看出这种“离别”大有意味。
二、《赋得古原草送别》的曲调
(一)旋律美
《赋得古原草送别》旋律非常优美,音乐缓缓响起,进入第5小节,圆润、温暖、细腻的横笛音色使音乐增添了几分诗意,“离离原上草,……春风吹又生。”点出了全曲的主题思想,旋律主要围绕小字一组g平稳进行,起伏不大,以叙事性为主,节奏比较规整,首调#5音的出现更加突出了地域文化特色。
乐曲部分(22―30小节),3―的六度大跳将音乐推向。南唐李煜《清平乐》中曾说:“离恨恰如春草,更行更远还生”,仿佛旋律中的每一个音都饱含着离别之情。此处虽然是情感的升华,但作曲家依然延用了叙事段落起承转合的结构形式,第29小节旋律移高八度的进行,把人们看见萋萋芳草而送别的愁情油然生的感觉充分释放出来。第31―39小节为歌曲抒情性段落,以虚词“啦”贯穿此部分,旋律出现了前奏中的主题音乐思想,并且运用X X X(前八后十六)的节奏型,这种长加短的节奏格式使得该曲风格绵长、惬意,特别是绵长的二分音符带着一种伤感的气息。正是这种二分音符的长节奏与前八后十六节奏的完美结合,恰如其分的表达出诗词的韵律,似是一种绝唱,也抒发了诗人深切的离别之情。
(二)曲式和声美
全曲共39小节,为非再现单三部曲式结构,其中前奏12小节,主部27小节,分为A、B、C三个段落,每个段落均由方整形乐句组成,调式为c和声小调。其曲式结构如图所示:
A B C
前奏 a + b c + a′ d + d′
4 + 5 4 + 5 4 + 5
1-12 13-16 17-21 22-25 26-30 31-34 35-39
从和声角度看,由于全曲以小调调性贯穿始终,因此左手伴奏的和弦编配上主要以小和弦为主。第20小节音乐使用了c和声小调级大和弦,使人们从听觉上有种特别的新意。第16和25小节虽然旋律和歌词都一样,但在和声功能上却有很大的区别,第16小节为级小和弦,以叙事性为主。第25小节为―Ⅲ大和弦进行,以抒情性为主,主要体现了小草“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的顽强生命力。像这种大和弦的运用的地方还有第32小节和38、39小节处。需要强调的是,第38、39小节8拍的长音,作曲家并没有用小调主和弦草草结束,而是用了小和弦到大和弦的过渡,再次将整首诗的寓意升华,到此点明“送别”,结清题意,关合全篇,将“古原”、“草”、“送别”打成一片,给人一种“意境极浑成”的完满收束。
三、《赋得古原草送别》的演唱
与西洋艺术歌曲相比,中国艺术歌曲吐字行腔、力度速度、情感等方面的把握往往要复杂些,特别是对古诗词的演唱就有自己的一套规律。西周《乐记・师乙篇》中记载:“故歌者,上如抗,下如坠,曲如折,止如木,倨中矩,句中,累累乎端如贯珠。”公孙尼子《乐记》记载:“凡音者,生人心者也。情动于中,故形于声;声成文,谓之音,……”可见古人之意在于表达歌唱的最高境界即是情感的表达,因此只有词、曲、声三者完美结合才是完美的歌唱。《赋得古原草送别》这首新学堂歌虽然借助了现代作曲技法,但在演唱风格上极明显地体现了上述法则,具体表现如下:
(一)吐字咬字美
《赋得古原草送别》这首儿童歌曲虽是八句诗词的重复演唱,但两个乐段处理上却各不相同。第一乐段具有很强的叙事性,旋律上比较平稳舒缓,演唱时要身体自然放松、气息流畅,因此咬字也要轻柔些。可能有些歌者会认为“轻柔”就是没有弹性,其实不然,正所谓“张中有驰,张弛有度”,只要力度适中,依然可以将词作者含蓄的思念之情表达出来。第二乐段的演唱就要根据歌曲的歌词、节奏及强弱要求,字与字之间“咬”得紧些,并且吐字清晰、准确。随着乐句的力度变化,歌者内心的情绪也发生着变化,并把全曲推向。
(二)情感表现美
声音是歌曲的载体,情感是歌曲的灵魂。学唱一首歌曲不难,但如何将词曲作者寄予在歌曲中的情感完美地表达出来却值得深入研究。简单来说,声乐中的情感表达除了歌唱外,还包括表情、姿态、动作等方面。《赋得古原草送别》这首歌曲中,前奏结束后,人声部分正式进入,这一乐段的感情呈现方式我们可以把它叫做缓舒式,虽是非平行乐段,自身稍有起伏,但总体上看是平稳的抒感。当音乐进行到本乐段的最后一小节(第21小节)时,调性并无变化,旋律结束在小调的主音上,但伴奏却使用了3-6-7音阶上行,筑起了一个感情波澜,将音乐推向了,即情绪的转折点。第二乐段随着高音的出现,音量逐渐增大、力度增强,即感情的激放式。到了a′句后,节奏型基本保持不变,曲作者做了渐弱处理,从感情处理方面来看,虽是满怀离别之情,但已转变为了内省式的抒情。第三乐段结构仍然与前两个乐段保持不变,此部分只用了一个虚词“啦”演唱,这是一种对感情深层的体验和内省,带有回味性。
参考文献:
[1]余笃刚.声乐艺术美学[M].北京:人民音乐出版社,2005.
篇2
1.有关物理变化的古诗词、成语
(1)有关的物理变化古诗词:①欲渡黄河冰塞川,将登太行雪满山(李白《行路难》);②气蒸云梦泽,波撼岳阳城(孟浩然《望洞庭湖赠张丞相》);③千里冰封,万里雪飘(《沁园春・雪》);④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岑参《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⑤只要功夫深,铁杵磨成针(与李白有关的成语故事);⑥白玉为床,金为马(曹雪芹《红楼梦》);⑦夜来风雨声,花落知多少(孟浩然《春晓》);墙角数枝梅,凌寒独自开,遥知不是雪,为有暗香来(王安石《梅花》)。在远处就能闻到梅花香味,是因为分子不断运动。
(2)有关物理变化的成语:①木已成舟:物体外在形状发生改变。②花香四溢:分子在不断的运动。③滴水成冰:物态变化中溶化现象。④铁杵成针:物体形状由大变小。⑤积沙成塔:积少成多的过程。⑥沙里淘金:从泥沙里淘取黄金的过程。⑦飞沙走石:爆炸或大风中的沙石运动。⑧山崩地裂:地震过程中的山地变化。
2.有关化学变化的成语、古诗词
(1)有关化学变化的古诗词。①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白居易《赋得古原草送别》):涉及草原上的野草发生燃烧现象。②爆竹声中一岁除,春风送暖入屠苏(王安石《元日》);这首描写爆竹中黑火药燃烧,引发爆炸。③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白居易《赋得古原草送别》)。涉及草原上的野草发生燃烧现象。
(2)有关化学变化的成语:①蜡炬成灰:涉及物质的燃烧现象。②火上浇油:增加燃料使其燃烧更为充分。③釜底抽薪:清除可燃物,以达到灭火的目的。④杯水车薪,抱薪救火:灭火方法不当,会适得其反。⑤千锤百炼,百炼成钢:说明金属冶炼在生产中重要性。⑥水滴石穿:水中溶解的CO2生成了碳酸,碳酸与石灰石反应生成可溶性的Ca(HCO3)2,发生了化学变化。
3.同时含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的古诗词
(1)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李商隐的这句诗写的是通过蜡烛燃烧和蜡烛熔化来告诉我们要坚持不懈地追求,甘愿付出自己的所有。
(2)千锤万凿出深山,烈火焚烧若等闲。粉身碎骨浑不怕,要留清白在人间。《石灰吟》是明朝民族英雄于谦在幼年所作的一首诗,通过借鉴钙元素的三种化合物转化,来比喻自己的意志和情操。
4.试题链接
(1)成语是中华民族语言的瑰宝,下列成语中,其本意主要为化学变化的是()
A.铁杵磨成针 B.死灰复燃
C.木已成舟 D.积土成山
(2)古诗词是古人为我们留下的宝贵精神财富,下列诗句中只涉及物理变化的是()
A.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 B。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
C.只要功夫深,铁杵磨成针 D.爆竹声中一岁除,春风送暖入屠苏。
(3)明代爱国将领于谦的《石灰吟》:千锤万凿出深山,烈火焚烧若等闲;粉身碎骨浑不怕,要留清白在人间。该诗体现了诗人的崇高情操和献身精神诗中蕴含着石灰的来源、生产、性质、用途等化学事实,下列化学变化中与诗意无关的是()
A.CaCO3=CaO+CO2B.CaO+H2O=Ca(OH)2
C.Ca(OH)2+CO2=CaCO3+H2OD.CaO+2HCl=CaCl2+H2O
(4)下列俗语与物质的化学性质无关的是:()
A.真金不怕火炼B.百炼方能成钢
C.纸里包不住火D.玉不琢不成器
(5)黄金是一种贵重金属,在人类漫长的历史中,素有“沙里淘金”、“真金不怕火炼”之说这说明黄金在自然界中主要以________形式存在,也说明黄金的化学性质在自然条件下非常________。
(6)“墙角数枝梅,凌寒独自开,遥知不是雪,为有暗香来”(王安石《梅花》)诗人在远处就能闻到梅花香味的原因是()
A.分子很小B.分子是可分的
篇3
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
远芳侵古道,晴翠接荒城,
又送王孙去,萋萋满别情。
古诗《赋得古原草送别》中也讲到了野草,“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这一句诗,更是突出了野草顽强的生命力,秋枯春荣使野草岁岁循环。它不需要你刻意的播种和细心的照料,它可在石缝中,土地上,农作物之间……生存下去。
虽然野草会影响其他植物的生长,经常被认为是有侵害性的植物,但是那并不影响野草在我心目中崇高的地位,与我一样敬佩喜爱野草的还有爱憎分明的鲁迅先生,记得他在《野草》题词中说道“我自爱我的野草,但我憎恶这以野草作装饰的地面。”,野草没有虚荣的花朵,没有醉人的香味,它甚至连根都没有深如地下,它朴实无华,只是吸取一些维持生存的养分,就只是那么一点儿,只要足够它生存下去。
篇4
第一,在观念上,不能为背诵而背诵,而要认识到古诗文是中华民族的优秀文化,积累古诗文,可以为学生打下精神的底子。诗词中蕴涵的思想精华和情感魅力,举不胜举。因此,教师指导古诗文的诵读,既不能放任自流,又不能降格为技能技巧的分析,要着力于整体感知,充分发挥诗词所蕴涵的丰富的育人功能。用中华优秀文化,用精炼、精湛的母语哺育我们的后代,在他们的心田撒播文化的种子,播撒做人的良种。如王之涣的《登鹳雀楼》,当读到“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时,那种不断进取、立志攀登的精神能给人启迪,发人深省。再如白居易的《赋得古原草送别》中所寓含的顽强拼搏、百折不挠的意志,是学生成长的重要精神养料。
第二,在方法上,要突出吟诵,把握诗歌的音乐美,引导学生展开想象,培养学生的创造意识。古诗文经典诵读,意在突出一个“诵”字。中国的诗词一向也是“吟诵”的,而不是“朗读”的,更非机械识记、背诵。如果只是一味地让学生反复多次的读,在方法上无疑机械了一些,学生学得被动,缺乏乐趣,久而久之,学生吟诵起来有口无心。教师也迫于完成任务,缺乏创造性。
学生是有个性的,每个学生对于诗中形象、情味等,都有自己独特的理解与感受。因此,教师要放手让学生自己诵读。学生只有真正进入角色,与诗中景、诗中情、诗中人沟通,才可以读得慷慨激昂,读得委婉含蓄,才能与诗意、诗情、诗境合拍。当然,学生在诵读过程中,教师的指导作用也不能忽视。如字音读错要纠正,停顿有误要指点。教师也可以示范吟诵,更可以利用现代媒体,让学生倾听名家大师们的经典诵读作品等。
篇5
关键词:诗歌 标题 诗类 增删调换 建模
在阅读诗词的过程中,不少学生不重视诗歌的标题,对标题一扫而过,或者干脆就不读标题,径直读诗。其实诗歌的标题传达了不少的信息,重视标题,认真阅读标题,能帮助我们明了诗歌体裁,初步把握诗歌内容。
一.读题明体裁
很多诗的标题就明确告诉了我们诗歌的体裁,是古体还是近体。例如“琵琶行”、“长恨歌”、“走马川行送封大夫西征”、“轮台歌”、“李凭箜篌引”等,标题中的行、歌、吟、引等字,揭示了诗的体裁为古体诗。这就意味着这些诗在平仄、押韵、字数、句数上比较自由,长短不限。诗歌的形式的自由能够为诗人表达自己的感情、志向、思想提供更为广阔的空间。
二.读诗知内容
“咏柳”、“咏梅”从标题我们就知道,这些诗是咏物诗,咏物诗借咏叹之物来表达作者的志向、情感,托物言志是这类诗常用的手法。
“送元二使安西”、“送杜少府之任蜀川”、“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这些标题明明白白告诉我们这些诗是送别诗,一般会表达朋友间的惜别之情。
从标题中我们大体可知诗的类别,所写的大体内容。从而为我们读懂诗词奠定了基础。
三.增删调换显本色
1.删 对标题进行删减压缩,化长为短,显类别,将标题的重要信息显示出来。
例如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删减为:白雪歌,即描写雪景的古体诗。或变为:送武判官归京,可知为送别诗。综合起来,可知写雪景表达送别之意。
例如梦游天姥吟留别,删减,可变为:梦游天姥吟。可知诗写梦游天姥山,目的是留赠朋友。
例如登柳州城楼寄漳汀封连四州,删减,可变为登楼。可知此诗为即景抒情诗。
2.增 对标题进行扩展,化简为繁,显背景,把标题中省略的信息补充出来。
例如春望,可增加信息,变为:被困长安春日眺望,或时逢国难春日眺望。这样将诗人写作的背景恢复出来,理解诗歌就更容易了。
3.换 对标题中的要素进行替换,打通诗与诗之间的壁垒,彰显一类诗歌的实质。
例如送武判官归京,换去武判官为杜少府,标题就变成,送杜少府之任蜀川;再换去杜少府为孟浩然,标题就变成,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送别诗的要素就这样显示了出来。
再如登柳州城楼寄漳汀封连四州,替换掉柳州城楼,就可以变为,登岳阳楼。登楼即景抒怀诗类就显示出来了。
4.调 对标题进行变序调整,显示出诗歌内容的要素。
例如宣州谢眺楼饯别校书叔云,变序调整,可变为,饯别校书叔云于宣州谢眺楼,饯别的地点就被凸显了出来。这样我们就很容易理解诗句中的“中间小谢又清发”“蓬莱文章建安骨”,这些都是由饯别之地引发的。
通过对标题进行增删调换的变形,标题的特点,诗歌的要素,那些不明显的地方就被显现出来了。这就帮助我们深入理解诗歌内容,把握诗歌要素。
四.诗题依类建模
1.咏物言志诗建模 咏柳、咏鹅、咏松、、题竹石、在狱咏蝉,基本形式可构建成:咏(题)、(赞)、(赋)、(吟)+物。
2.即景抒怀诗建模 望庐山瀑布、望岳、终南望馀雪、登岳阳楼、登幽州台歌、登金陵凤凰台、登乐游原、登鹳雀楼、黄鹤楼等,基本形式可构建成:登(望)+某地。
3.送别赠别诗建模 送元二使安西、送杜少府之任蜀川、芙蓉楼送辛渐、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轮台歌奉送封大夫出师西征、赋得古原草送别、别董大、金陵酒肆留别等,基本形式可构建为:某地+送(别)+人+事。
4.思乡怀人诗建模 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梦李白、月夜忆李白、天末怀李白、望月怀远、月夜忆舍弟、除夜有怀等,基本形式可构建成:(时间)+忆(怀)+人。
5.咏史怀古诗建模 赤壁、隋宫、马嵬坡、贾生、蜀先主庙、蜀相、西塞山怀古、楚江怀古、苏武庙、乌衣巷、越中览古等,基本形式可构建为:地(人)+(怀古)。
6.闺怨宫怨诗建模 春怨、闺怨、春宫怨、玉阶怨等,基本形式可构建成:闺(宫)+怨。
诗题依类建模的意义就在于通过一般情形帮助我们把握诗类,迅速把握诗歌所写的大体内容和表达的常见情感。同时,也可以进行差异比较,从内容上,表现技巧上,语言上,比较同类诗的不同之处,从而更深入地理解诗歌的内容和所表达的情感。
篇6
大家好!
今天不讲读书的大道理,跟大家分享阅读的体会。
我真正意义上的阅读是1993年。那个时候村子里小学毕业的人都不多,书籍是罕见的物品。家长没有让孩子阅读的意识,认为把课堂里的书读好才是正事,其他的闲书只会分心影响学习。有时候,看到别的同学拿一本连环画册到学校,都会发自内心地羡慕。上小学三年级,对阅读有着与生俱来的向往,把别人的连环画册借来看过之后,觉得有书看是一件很快乐的事情。新学期,让我期许的事情就是领新书,领到之后就开始翻阅语文课本,那时实在是没有什么可读的书籍,不到半天功夫全部翻完,然后从头到尾再翻一遍。
篇7
一、有效“点拨”需要“心中有底”
所谓“心中有底”,指的是教者必须具备深厚的专业知识功底。有些“点拨”出现科学性的错误,原因是教师没有牢固掌握必要的专业知识。教师的知识储备不足,必然捉襟见肘。如一位教师执教《赶海》。文中有“嘿”“咦”“哦”“哎”等词,教师告诉学生,这些词是语气词,引导学生读好这些词,并说说感悟。其实,这些词并不是语气词,而是叹词。语气词是指能放在句尾或句中停顿处表示种种语气的词。叹词是表示感叹或呼唤、应答的词。叹词的独立性很强,一般不同别的词语发生结构关系,常作感叹语或句子。可见,教师的现代汉语知识掌握不牢,“点拨”反而会成为误导。
有效“点拨”往往还表现了教师的古诗文功底。一位教师执教《送元二使安西》时启发学生:“人生自古伤别离,古人非常注重离别,古代有许许多多有关送别的诗,你能举几首吗?”很多学生背诵出白居易的《草》:“离离原上草,一岁一枯荣,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但是感觉好像不是送别诗,学生们拿不定主意,有的说是,有的说不是,教师也犹豫不决,就顺从大多数学生的意思说了句“不是”一带而过。其实,这首诗原题是《赋得古原草送别》,是一首五言律诗,全诗还有四句:“远芳侵古道,晴翠接荒城,又送王孙去,萋萋满别情。”这怎能不是一首送别诗呢?
二、有效“点拨”需要“手中有法”
点拨要想做到“手中有法”, 教师先要“吃透文本”。特级教师于永正指出:“这法那法,读不好教材就没有法;只有老师读出味儿来,才能教出味儿来。”只有吃透教材,点拨才会富有实效。一位教师执教《水》,在引导学生领会写法时设疑:“就实际情况而言,缺水的日子人们一定过得很苦,但是作者在文章里却更加生动细致地描述了水给人们带来的快乐,为什么这样写呢?”学生们回答不出来,教师通过举例来点拨:“鸡蛋是放在大手里显得大,还是在小手里显得大?怎样让小巨人姚明看上去更高?怎样让老师看起来更瘦?怎样让这张纸看起来更白?”学生渐渐明白了反衬的写法,也理解了文中反衬法的作用:越是写得到水的快乐,越能衬托出缺水的苦涩,越能说明水的珍贵。
有效“点拨”不仅要吃透文本,还要钻研课后作业。比如,《滥竽充数》课后作业中有一道题是用“不要……而要……”关联词造句。学生们有的说:“我不要小猫,而要小狗。”有的说:“我不要你的东西,而要他的东西。”他们错误地把这里的“要”理解成动作动词。有的教师没有深入思考,在这里就没有点拨到位,文中的句子是:“可是他不要许多人一齐吹,而要一个一个地单独吹。”这里的“不要……而要……”是关联词语,“要”并不是动作动词。
三、有效“点拨”需要“目中有人”
所谓“目中有人”,这里指的是教者要了解学生,了解他们的知识储备、年龄特点和生活阅历等。一位教师执教《推敲》一课,引导学生解读部分,即“引手作推敲之势,误入韩愈仪仗队”一段,出示问题:“贾岛骑着毛驴误入骑着高头大马的韩愈的队伍,贾岛的态度怎样?韩愈的态度又如何呢?”学生们根本不了解贾岛和韩愈分别是什么身份,就窃窃私语。有的说,韩愈很生气,因为贾岛违反了交通规则,贾岛应该向韩愈道歉。也有的说,贾岛、韩愈是同代诗人,贾岛没必要低声下气的向韩愈道歉。于是,课堂枝节横生,乱了套路。其实,在引导学生深入理解文本的时候,应点拨韩愈的身份地位和贾岛的苦吟精神。韩愈当时是“权京兆尹”,京兆尹是首都地区的最高行政长官,而贾岛是一位诗僧,对诗歌创作达到了如痴如醉的地步。有了这样的知识背景,再引导学生走进文本,学生自然就能理解,贾岛推敲诗句时居然闯入宰相的仪仗队,自己却全然不知,足见其痴迷、执著、严谨。而韩愈得知贾岛作诗得句下字未定的事情后,不但没有责备他,反而立马思之良久,最后敲定“敲”字,可见韩愈宽容大度、爱惜人才和对诗歌的钟爱。
另一位教师执教二年级《笋芽儿》一课,其中有这样一段:“沙沙沙,沙沙沙。春雨姑娘在绿色的叶丛中弹奏着乐曲,低声呼唤着沉睡的笋芽儿:‘笋芽儿,醒醒啊,春天来啦!’”教师生成问题:“作者为什么不说‘春雨姑娘来了’,而要说‘春雨姑娘在绿色的叶丛中弹奏着乐曲?’”对于还没有更多语感积淀的二年级的小学生来说,他们是感受不到其中的奥妙的。于是,教师通过对话进行点拨。
师:你听到过春雨的声音吗?
生:听过。
师:春雨落在叶丛中会是怎样的声音?
生:沙沙沙,沙沙沙。
生:滴滴,嗒嗒。
生:叮叮,咚咚。
生:刷刷刷,刷刷……
师:多么美妙的声音啊,难怪课文要说――
生:春雨姑娘在绿色的叶丛中弹奏着乐曲。
篇8
(课文、古诗、日积月累)
第1课
古诗二首(第1-2页)
村居
[清]
高鼎
草长莺飞二月天,
拂堤杨柳醉春烟。
儿童散学归来早,
忙趁东风放纸鸢。
注释:
村居:在乡村里居住时见到的景象。
拂堤杨柳:杨柳枝条很长,垂下来,微微摆动,像是在抚摸堤岸。
醉:迷醉,陶醉。
春烟:春天水泽、草木等蒸发出来的雾气。
散学:放学。
纸鸢:泛指风筝,它是一种纸做的形状像老鹰的风筝。鸢:老鹰。
译文:
农历二月,青草渐渐发芽生长,黄莺飞来飞去,轻拂堤岸的杨柳陶醉在春天的雾气中。村里的孩子们早早就放学回家,赶紧趁着东风把风筝放上蓝天。
咏柳
[唐]
贺知章
碧玉妆成一树高,
万条垂下绿丝绦。
不知细叶谁裁出,
二月春风似剪刀。
注释:
柳:柳树,落叶乔木或灌木,叶子狭长,种类很多。本诗描写的是垂柳。
碧玉:碧绿色的玉。这里用以比喻春天的嫩绿的柳叶。
妆:装饰,打扮。
一树:满树。一,满,全。在中国古典诗词和文章中,数量词在使用中并不一定表示确切的数量。下一句的“万”,就是表示很多的意思。
绦:用丝编成的绳带。丝绦:形容一丝丝像丝带般的柳条。
裁:裁剪,用刀或剪子把片状物体分成若干部分。
二月:农历二月,正是仲春时节。
似:好像,如同。
译文:
柳树像碧玉装扮成的美女一样,千万枝柳条像她那绿色的丝带。知道这细嫩的柳叶是谁剪裁的吗?就是那象剪刀的二月春风啊!
题解:
这是一首咏物诗,通过赞美柳树,表达了诗人对春天的无限热爱。
日积月累一(第13页)
赋得古原草送别(节选)
[唐] 白居易
离离原上草,
一岁一枯荣。
野火烧不尽,
春风吹又生。
日积月累一(第27页)
予人玫瑰,手有余香。
平时肯帮人,急时有人帮。
与其锦上添花,不如雪中送炭。
识字2
传统节日(第31-32页)
春节到,人欢笑,
贴窗花,放鞭炮。
元宵节,看花灯,
大街小巷人如潮。
清明节,雨纷纷,
先人墓前去祭扫。
过端午,赛龙舟,
粽香艾香满堂飘。
七月七,来乞巧,
牛郎织女会鹊桥。
过中秋,吃月饼,
十五圆月当空照。
重阳节,要敬老,
踏秋赏菊去登高。
转眼又是新春到,
全家团圆真热闹。
日积月累三(第39页)
子鼠
丑牛
寅虎
卯兔
辰龙
巳蛇
午马
未羊
申猴
酉鸡
戌狗
亥猪
日积月累四(第55页)
轻诺必寡信。
——《老子》
失信不立。
——《左传》
小信成则大信立。——《韩非子》
日积月累五(第69页)
冠必正,纽必结,袜与履,俱紧切。
置冠服,有定位,勿乱顿,致污秽。
唯德学,唯才艺,不如人,当自砺。
若衣服,若饮食,不如人,勿生戚。
——《弟子规》
第15课
古诗二首(第71-72页)
晓出净慈寺送林子方
[宋]
杨万里
毕竟西湖六月中,
风光不与四时同。
接天莲叶无穷碧,
映日荷花别样红。
注释:
晓:太阳刚刚升起。
净慈寺:全名“净慈报恩光孝禅寺”,与灵隐寺为杭州西湖南北山两大著名佛寺。
林子方:作者的朋友,官居直阁秘书。
毕竟:
到底。
六月中:六月的时候。
四时:春夏秋冬四个季节。在这里指六月以外的其他时节。
同:相同。
接天:像与天空相接。
无穷:无边无际。无穷碧:因莲叶面积很广,似与天相接,故呈现无穷的碧绿。
映日:太阳映照。
别样:宋代俗语,特别,不一样。
别样红:红得特别出色。
译文:
到底是西湖六月天的景色,风光与其它季节大不相同。那密密层层的荷叶铺展开去,像与天相接,一片无边无际的青翠碧绿,阳光下荷花分外鲜艳娇红。
绝句
[唐]
杜甫
两个黄鹂鸣翠柳,
一行白鹭上青天。
窗含西岭千秋雪,
门泊东吴万里船。
注释:
西岭:西岭雪山。
千秋雪:指西岭雪山上千年不化的积雪。
泊:停泊。
东吴:古时候吴国的领地,江苏省一带。
万里船:不远万里开来的船只。
译文:
两只黄鹂在翠绿的柳树间鸣叫,一行白鹭直冲向蔚蓝的天空。坐在窗前可以看见西岭千年不化的积雪,门口停泊着从东吴开来的万里船。
第16课
雷雨(第74页)
满天的鸟云,黑沉沉地压下来。树上的叶子一动不动,蝉一声也不出。
忽然一阵大风,吹得树枝乱摆。一只蜘蛛从网上垂下来,逃走了。
闪电越来越亮,雷声越来越响。
哗,哗,哗,雨下起来了。
雨越下越大。往窗外望去,树啊,房子啊,都看不清了。
渐渐地,渐渐地,雷声小了,雨声也小了。
天亮起来了。打开窗户,清新的空气迎面扑来。
雨停了。太阳出来了。一条彩虹挂在天空。蝉叫了。蜘蛛又坐在网上。池塘里水满了,青蛙也叫起来了。
日积月累六(第83页)
悯农
(其一)
[唐]
李绅
春种一粒粟,
秋收万颗子。
四海无闲田,
农夫犹饿死。
日积月累七(第100页)
二十四节气歌
春雨惊春清谷天,
夏满芒夏暑相连。
秋处露秋寒霜降,
冬雪雪冬小大寒。
日积月累八(第113页)
舟夜书所见
[清]
查慎行
月黑见渔灯,
孤光一点萤。
篇9
一、学生钟情“中国风”歌曲,成祸?
现在,学生们大多会唱《千百度》,甚至写作业也会哼唱出声。于是,有的老师反对了,这样做作业不是不够专心吗?他们认为对于中学生来说,学习时间很宝贵,如果把过多精力花在学唱流行歌曲上,会影响学业的!
学习古诗文,对于当今的许多学生来说确实是比较痛苦的事。学习古诗文,教师难免要求学生认真地读,熟练地背。而古诗文不比现代文,读着很拗口,读得多了更是索然无味,谁还去管它是什么千古名篇。于是,在学生眼中古诗词简直是累赘,是负担,是折磨人的课业。有的教师要说了:背诵都不会,何谈唱歌!
第16个“世界读书日”刚过,调查表明中国人的阅读量又有所下降。而一种文化行为一旦到了需要过节的时候,就说明我们已经逐渐失去了它。于是,有人认为,在教育领域中,既然学生还有时间唱流行歌曲,倒不如让他们多去阅读几本经典!
二、师生赏读“中国风”歌词,有获!
原国家教委副主任柳斌曾说过:在教师的主导之下,选可读之文章去读,选精美之文章熟读,是学语文最根本的办法。①既然学生喜爱唱“中国风”,“中国风”歌词又文质兼美,具备古典文化元素,我们何不引水归渠呢?在学生爱唱的基础上,把古典歌词引到古诗文的渠道当中,悄无声息地提升学生的文化品位,积累古诗文名句岂不是一件快事!
(一)学生唱得开心、学得起劲
据统计,学生们大多对许嵩的歌比较喜爱,尤其是他的那首《千百度》。于是,我解释“中国风”歌词特色,并且把《千百度》歌词摘录下来,做好课件,与大家一起赏读,并且许愿:如果大家能够把歌词中融入的古诗词原句背诵出来,则可以继续欣赏其他的中国风歌曲,一时间竟然群情激奋。我趁势鼓动他们大声朗读,激越有神地读;全身心投入,全神贯注地读;摇头晃脑,自我陶醉地读。
说过:非高声朗读则不能展其雄伟之慨,非密咏恬吟则不能探其深远之韵。强调了发声朗读和动情吟咏方法的有效性。反观今日的“中国风”歌词朗诵课堂,似乎做到了这一点。
(二)教师导有蹊径、教有成效
语文报社社长蔡智敏就说:“我认为周杰伦的一些歌词还是写得非常美的,既具有古典的意境,又具有现代精神,深受青年人的喜欢,具有语文教学价值。”②教师应是导演,要为整个语文教学精心设计一个有声有色、卓有成效的进程。那么,语文教师能否巧妙利用中华经典美文和流行文化的结合点来引导学生学好古诗文呢?
学唱中国风歌曲,可以激发学生学习、阅读古诗词的兴趣,一定有利于古诗文的记忆、背诵,这是不言而喻的。语文教师如果尊重学生,能够捕捉到学生生活中一个个的兴趣点,那么将中国风歌词赏读引入语文教学,不失为帮助学生学习古诗文的重要途径。学生在老师的正确引导下,可以更加深刻地理解歌词,在享受旋律、领略文学意境的同时,也思考流行文化的“弦外之音”,这样紧随学生的兴趣,用“生活味”、“时尚味”盘活了资源、激活了课堂、学有成效。
(三)歌词读中品味、歌中积累
新课程标准提出“诵读古代诗词,有意识地在积累、感悟和运用中,提高自己的欣赏品位和审美情趣”。诵读是获得以上语文能力的重要途径。
中国风的歌词创作常常从古典诗句中汲取营养,在主题营造、意境构思、语言运用等方面得到启发,化用古人诗词中的语句改动或者将诗中意象进行再创造,所以歌词创作有诗情画意、古韵古情的特点,迎合了现代人对古典情韵的喜好。
例如歌曲《千百度》作品呈现的意境与马致远《天净沙・秋思》“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中那种淡淡的哀愁极其相似,甚至更为凄绝。歌词中也多处可以捕捉到其他古典诗词的影子,如:
千百度――辛弃疾的《青玉案・元夕》:蛾儿雪柳黄金缕,笑语盈盈暗香去,众里寻他千百度,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
客怎眠――张继《枫桥夜泊》:月落乌啼霜满天,江枫渔火对愁眠。姑苏城外寒山寺,夜半钟声到客船。
瘦马――马致远《天净沙・秋思》:古道西风瘦马。
怅然――《玉台新咏・古诗为焦仲卿妻作》:阿兄得闻之,怅然心中烦。
鹧鸪――辛弃疾《菩萨蛮・书江西造口壁》:江晚正愁余,山深闻鹧鸪。(“鹧鸪”也为词牌名。在诗歌中,鹧鸪声是哀怨、凄清的化身。)
清怨――纳兰性德《虞美人》:凄凉别后两应同,最是不胜清怨月明中。
一岁荣枯――白居易《赋得古原草送别》:离离原上草,一岁一枯荣。
此外,词中出现的多种意象,如野店、风雪、瘦马、鹧鸪声、旧楹联、灯盏,都可以联系到古典诗词,都透出一种典雅之美。
学生品味大量的“中国风”歌词,可以更多地领略古诗词的雅韵,从中汲取营养,受到古典文化的熏陶。书到精绝潜心读,文穷情理放声吟,这是语文教学应追求的一种境界。
三、语文教学“中国风”作品,留惑:
在苏教版初中语文教材里,仅有的几首歌词如《我的中国心》《希望的田野上》等,歌词不可谓不美,但距离学生的现实生活却有些远。那么,歌词的阅读教学该教些什么内容,又怎么教呢?
(一)“中国风”歌曲能进中学课堂的大雅之堂吗?
我们都清楚地知道,当阅读变得高不可攀、与兴趣相违背时,学生就会不自觉地拒绝阅读,这正是语文学习的大忌。
复旦大学中文系主任陈思和认为:不能把阅读看得太狭隘,只有看几本好书才叫阅读。从广义上说,看电视新闻、文艺节目等,都是一种阅读。阅读大致有两个动机,一个是求知,一个是消遣。对正常人而言,这两种阅读都需要,它们并没有高下之分。③
“中国风”歌曲终究是时下流行音乐,学生的阅读动机介于求知与消遣二者之间,它适合走进语文课堂吗?
(二)“中国风”歌词古味典雅必然优秀吗?
优秀的“中国风”歌词有洗练的特点,能够用简短的文字承载起复杂的内容和思想,保持着类似绝句和律诗那样的高承载力,内容和形式兼具古雅特色,反映出我国传统的古典意境和古典情怀。
中国风作品的品质主要看曲辞精神和格式上的表达美,拼凑者为下品,叙述流俗者为庸品,精练流畅者为上品。的确也有的“中国风”词作里加入一点文绉绉看似典雅的辞藻,堆砌了典故,层叠了意象。然而对相同的歌词,仁者见仁,智者见智,语文教师没有一双识得真金的慧眼,难以甄别歌词的优秀与否。
(三)“中国风”作品的情感内涵对中学生有负面影响吗?
流行歌曲事实上就是中学生文化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但绝大部分学生关注的仅仅是歌手的嗓音、歌曲的曲调旋律等外部形式,很少会思考、品评歌词的内涵。所以在赏读内容的选定上,我们不仅强调字词句的韵味、各种写作手法的运用,更强调歌词的思想内容的评析,使学习更贴近学生生活的情感内核。
这次练笔中,学生魏××写道:我喜欢《千百度》这首歌,它的歌词以诗的形式写成,有古典的韵味,我还喜欢它淡淡的忧,轻轻的愁,和我的心境正合,令我的身心不禁卷入音乐的漩涡。徐××写道:《送别》让我更珍惜当下和同学们的友谊,这三年的缘聚将不会有遗憾。它的歌词有悠远的意境,写得非常凄美。还好,这些情感都是真善美的一种,至少没有出现让教师担忧的。
歌曲对人们文化生活具有很强的影响力,流行歌曲多属于成年人的精神消遣品,但孩子们过多涉足情感表述,当然有负面影响,如何尽可能地减少这些负面影响也正是继续研究的方向。
时尚与古典并重,通过赏读“中国风”歌词体会中国古典诗词的魅力,在美读中积累,在吟唱中感受语文的价值,我们真的可以在轻松、愉悦的状态下,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
附:
千百度(许嵩)
关外野店,烟火绝,客怎眠,寒来袖间,谁来为我,添两件。
三四更雪,风不减,吹袭一夜,只是可怜,瘦马未得好歇。
怅然入梦,梦几月,醒几年,往事凄艳,用情浅,两手缘。
鹧鸪清怨,听得见,飞不回堂前,旧楹联红褪墨残谁来揭。
我寻你千百度,日出到迟暮,一瓢江湖我沉浮。
我寻你千百度,又一岁荣枯,可你从不在,灯火阑珊处。
送别(李叔同)
长亭外,古道边,芳草碧连天。晚风拂柳笛声残,夕阳山外山。
天之涯,地之角,知交半零落。一壶浊酒尽余欢,今宵别梦寒。
注释:
①《语文教学应重视阅读》,《中国教育报》2011年5月5日。
②blog.省略 《语文报社社长蔡智敏:周杰伦的歌词有语文价值》。
篇10
1.利用古诗词创设情景,感悟哲学
在哲学课堂教学中,利用古诗词创设情景导入新课,凭借古诗词特有的语言艺术,喧染课堂气氛,激发学习兴趣,同时陶冶学生情操,可以收到意想不到的效果。
例如《生活与哲学》第四课主要讲唯物论中有关物质、运动、规律的知识。我受唐诗“诗中有画、画中有诗”意境的启发,先用多媒体播放了一幅国画,然后徐徐白居易的《赋得古原草送别》——“离离原上草,一岁一枯荣。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学生可以形象而直观的看到物(草)、人处于永不停息的变化之中,而且这种变化不是杂乱无章而是有规律的——“春风吹又生”。既讲清了相关的哲学道理,又让学生感受到了文学的美,以及对生活的顽强追求。
2.利用古诗词突破重难点,如虎添翼
正如“擒贼先擒王,射人先射马”一样,要上好一堂课,也必须从突破重点、突破难点着手。哲学教学中的教学重点和难点往往都是些知识性、理论性、抽象性很强的概念、观点或原理,如果采用单纯的说理,其效果显然是不会理想的。所以笔者认为,借助古诗词,适度选择,合理解释,精心设计和演示,教学的重点问题就容易说清楚,难点问题就容易突破,学生也容易记忆和理解,大大提高了课堂的教学效果。
例如在讲授《事物是运动变化发展的》一课时,就可以引用下面的一首诗,宋朱熹《观书有感》:“半亩方塘一鉴开,天光云影共徘徊。问渠哪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 组织学生集体朗诵后,笔者提问学生:这“半亩方塘”为什么这么清澈呢?生答:因为有这源头活水不断地补充进来,才使得它这么清澈。在笔者的提示下,学生纷纷发表自己的看法:事物都是运动、变化、发展的,万事万物只有在运动中才能保持自己的存在。正是这种不间断的运动、变化和发展,使事物才能在不断自我更新中存在下去。这种运动一旦停止,事物也就不可能存在了。如果没有知识的不断更新,不断积累,一个人的学问也就会变成一潭死水,毫无生气和进展了。
3.组织讨论,开展师生互动
矛盾,是整个辩证法中最难理解的部分之一,在以往的哲学教学中,学生往往不能很好的理解矛盾分析法,觉得在哲学中这是最抽象的,不可捉摸。此时教师可以利用古诗词特有的文学魅力,在课堂热烈而深刻的讨论中,引领学生思路,帮助其理清逻辑,轻松快乐思考,达到教学相长的效果。
例如在上《矛盾的同一性和斗争性》一课时,我首先用多媒体展示了两首诗,宋代诗人王安石的《钟山即事》——“茅檐相对坐终日,一鸟不鸣山更幽。”六朝王籍的《入若耶溪》——“蝉噪林逾静,鸟鸣山更幽。”让大家对其中的“一鸟不鸣山更幽”和“蝉噪林逾静,鸟鸣山更幽”进行热烈的讨论,让学生通过广泛而深入的讨论,感悟哪句诗更优美,为什么?最后一致得出结论:王籍的“蝉躁林愈静,鸟鸣山更幽”比王安石的“一鸟不鸣山更幽”更好。因为唯其鸟鸣婉转,方知人迹不至,才显山更幽静,以“蝉躁”衬托“林静”,用“鸟鸣”显现“山幽”。在此基础上,提出一个问题:躁和静、鸣和幽是什么关系?这种既对立又相互统一的关系,就是哲学上所讲的“矛盾”。
4.设置“陷阱”,促进师生共鸣
古诗词往往用朴实的字句揭示出深邃的哲理,使人增长智慧,通晓事理。讲授唯物论中“意识活动的主动创造性和自觉选择性”时,必须讲清作为人脑对客观事物反映的意识不是消极被动的,而是主动的、有选择的,是一种主动创造的过程。正因为如此,不同的人观察同一客观对象可能产生不同的结果。这一知识点,在第六课“追求真理是一个过程”中表述得十分清晰:人们对客观事物的反映受不同的立场、观点、方法、知识体系、思维能力、生理素质等条件的限制。显然这个“立场”的角度不是唯一的,所以当我运用了苏轼的《题西林壁》——“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即从观察事物的角度来进行解释时,班上立即有同学朗读了李约的《观祈雨》——“桑条无叶土生烟,萧管迎龙水庙前。朱门几处耽歌舞,犹恐春阴咽管弦。”这是从不同的阶级立场的角度来解释。这种师生互动,学生主动钻研的精神,正是新课程改革所要达到的效果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