飞向太空的航程范文
时间:2023-04-08 03:52:09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飞向太空的航程,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篇1
1.学生对长篇新闻的结构把握不太准确。
2.学生对我国航天事业的发展情况不完全了解。
【教学目的】
1.知识能力目标:分析文章的层次与脉络结构,提高分析长篇新闻的能力。
2.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让学生关注中国航天,感受到航天人员的敬业、诚信,学习航天人的执著、拼搏、奉献精神,增强民族自豪感和自信心。
【教学重点】
1.引导学生耐心阅读较长篇幅新闻,整体把握文章脉络、线索,获取有用信息。
2.引导学生关心国家航天事业,增强民族自豪感和爱国热情。
【教学难点】
1.体会本新闻的写作特色:标题的双重含义,背景材料占主体地位,首尾圆合型结构。
2.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文中的体现。
【教学方法】
分析整合法、合作探究法,多媒体辅助教学。
【课时安排】
一课时。
【教学课型】
导读课、合作讨论课。
【教学过程】
一、情景导入
(展示PPT 1,上课!同学们好,请坐!请看大屏幕。播放视频“神五飞天”)
PPT 2,2003年10月15日9时9分50秒,是一个激动人心的时刻,我国自主研制的“神舟”五号载人飞船,将中国首位航天员杨利伟顺利送入太空。航天英雄杨利伟圆了中华民族的千年飞天梦!但大家可曾想到,这伟大梦想终于成真的背后,一代代科技工作者经历了多少风风雨雨,挥洒了多少智慧与汗水,付出了多少牺牲与奉献……今天让我们走进《飞向太空的航程》来了解这段艰辛而辉煌的历程。
二、向学生展示“飞天”组图
(出示幻灯片三)飞天梦之一 龙在九天 我们的飞天梦做了几千年,那是因为我们是“龙的传人”,在祖先心中,很早就产生了翱翔天宇的渴望。
(出示幻灯片四)飞天梦之二 嫦娥奔月 嫦娥奔月让飞天梦具有浪漫色彩,更引发了后人无数的幻想。
(出示幻灯片五)飞天梦之三 敦煌飞天 甘肃敦煌地区的大量的飞天形象,是飞天梦走向现实的一种体现。
(出示幻灯片六)飞天梦之四 万户飞天 六百多年前的万户,身绑土制火箭,勇敢地飞向天空,虽然没有成功,但他的探索精神令人敬佩。万户可以算是人类历史上尝试乘坐火箭升上天空的第一人。
三、合作探究
1.(出示幻灯片七)标题是新闻的眼睛,反映最真实最简明的内容。新闻界有个“三分之一时间写标题,三分之一时间写导语,三分之一时间写主体”的说法,思考:
你能从本则新闻的标题中看出什么?
明确:标题有两层含义(虚实):
其一,实指“神舟”五号飞船发射的过程。
其二,喻指中国飞天梦经过了几代人的不懈努力终于取得成功这一探索过程。
2.理清文章脉络:找出导语、主体、结尾部分。
导语(1-3):点明事件发生的时间、地点和场面,具体说明“神五”发射时间、地点、意义。(描述式+评论式)
主体(4-26):叙述半个世纪以来中国人的“飞天”航程。
结尾(27-30):呼应开头,回到导语重点内容――中华民族迎来飞天梦圆的时刻!
现实―历史―现实
首尾圆合型结构,本文首尾两部分记录的是“神舟”五号的发射场景,中间则穿插了中国航天史的简要回顾,二者衔接自然,浑然一体,让人印象深刻。
导语放在开头,由最新鲜、最主要的事实和依托新闻事实的议论(主观评价)组成;而主体部分则具体展开对新闻事实的叙述。
而《飞向太空的航程》的主体部分写的是什么呢?(请大家再次阅读课文主体部分,概括一下。)
3.筛选信息。
课文主体部分按照怎样的顺序回顾了中国航天发展史的重大事件?有哪些重大事件?
明确:时间顺序。
《飞向太空的航程》的主体部分并没有继续叙述“神舟”五号飞船发射的经过,而是叉开一笔过渡叙述半个世纪以来中国人的“飞天”航程。
4.作者用了这么多精确的表示时间的数字,对这则新闻起到什么作用?
明确:精确的时间数字,显示了新闻真实性的特点。梦想将变为现实,表现出当时人们紧张、激动、欣喜的心情。
四、拓展延伸
1.同学们说说“神五”后期的航天发展概况。
神舟六号 2005年10月12日 首次进行多人多天的航天飞行,承载的宇航员是费俊龙和聂海胜。
神舟七号 2008年09月25日 首次承载三名宇航员进入太空,承载的宇航员是翟志刚、刘伯明和景海鹏,成功进行出舱活动(又称太空行走)。
神舟八号 2011年11月1日由改进型“二号”F遥八火箭顺利发射升空。2011年11月3日凌晨,与组合天宫一号成功实施首次交会对接任务,成为中国空间实验室的一部分。
神舟九号……
总结:近年来,我国航天事业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绩,从无到有,从航天弱国到航天较强国,彰显了我国日益增长的综合国力,感受到国家的繁荣富强,展示出中国跻身太空强国的雄心壮志,增强了民族自豪感。
(学生阅读补充材料)
2.情感教育指导:引导学生了解成就的背后是无尽的艰辛与数不清的付出,我们在激动与兴奋之余,要多想想那些默默付出的无名英雄及集体力量的可贵。
航天英雄获2013年度感动中国十大人物集体奖。
从2003到2013,中国载人航天走过了十年路程,伴随着一次又一次的起飞,中国人在太空中行走的越来越远,而我们的梦想却越来越近,让我们向载人航天英雄群体致敬。
从他们身上我们学到了什么?
中国航天人勇敢地肩负起攀登航天科技高峰的神圣使命,为了祖国的航天事业,淡泊名利,默默奉献。他们献出了青春年华,献出了聪明才智,献出了热血汗水,有的甚至献出了宝贵的生命。在他们身上我们明白了什么才是爱岗、敬业、诚信,是我们学习的榜样。
“特别能吃苦 特别能战斗 特别能攻关 特别能奉献”是对载人航天精神的高度概括。
五、课堂总结
为实现中华民族载人飞天这一瑰丽梦想,一代代科技工作者顽强拼搏,攻坚克难,永不言弃,铸就了“特别能吃苦 特别能战斗 特别能攻关 特别能奉献”的载人航天精神。
一转眼,十多年过去了。中国人飞向太空的航程远未结束;中国人对太空的探索正向着更远更深处迈进,太空行走、交会对接、绕月登月,甚至飞向火星。(师诵)
让我们和中国航天人一起,和全体中国人民一起,和全世界所有的炎黄子孙一起,在中国航天精神的激励下,万众一心,与时俱进,为实现我们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为实现我们无比瑰丽的中国梦而不懈奋斗!(生齐诵)
六、布置作业
篇2
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语文》必修一(人教版)第四单元第十二课《飞向太空的航程》中有一幅插图叫《嫦娥奔月图》,这幅图其实是马王堆汉墓1号墓帛画的一部分。该帛画(图略)为彩绘,上世纪70年代出土于湖南长沙市马王堆,创作时间为西汉文帝时期。
帛画是绘在一张棕色丝绢上的,画上宽92厘米,下宽近48厘米,全长205厘米,为T字形,画面完整,形象清晰,色彩鲜艳、丰富。帛画右上方是一株高大的扶桑树和一轮又大又圆的红色太阳,太阳里面有一只黑色的鸟;左上方,便是一弯镰刀形的白色月亮。月亮之上趴着一只大蟾蜍,蟾蜍两旁缭绕着祥云;弯弯的白色镰月下面是一个冉冉飞升的女子,她就是嫦娥。这幅《嫦娥奔月图》上还有仙鹤翼龙神兽等。必修一上的《嫦娥奔月图》只是T字形帛画的左上一角,占整幅帛画很小的一部分。
仔细观察那只蟾蜍,那蟾蜍居然有着四条腿。可是传说月亮里的蟾蜍是三条腿的,吕叔湘先生主编、商务印书馆出版的《现代汉语词典》“蟾蜍”一词也如此注释。
那么,月亮里的蟾蜍到底是三条腿还是四条腿呢?
月亮里存在蟾蜍的说法比较古老。战国时代的屈原作品《天问》里有“厥利惟何,而顾菟在腹”这句话,为其作注释的东汉文学家王逸,把“菟”释为“兔”,宋代的朱熹认为“顾菟”应该是兔的一种名称,而现代学者闻一多则认为“顾菟”就是“蟾蜍”。如果我们遵照闻一多先生的解释,那么这句话应该理解为“它的肚腹里有个蟾蜍”,而《天问》也应该是最早提及月中有蟾蜍的古籍。
除此之外,较早的还有西汉皇族淮南王刘安主持撰写的《淮南子》。《淮南子·精神训》有“日中有踆乌,而月中有蟾蜍”之句。
东汉初期的思想家王充《论衡·说日》云:“日中有三足乌,月中有兔、蟾蜍。”明确说了日中之乌为三足,但没说月中蟾蜍几条腿。
同为东汉但比王充稍晚的天文学家张衡《灵宪》中说:“日者,阳精之宗。积而成鸟,象乌而有三趾……月者,之宗。积而成兽,象兔蛤焉……羿请无死之药于西王母,姮娥窃之以奔月。……姮娥遂托身于月,是为蟾蜍”。其大意是“太阳积阳精而成鸟,象乌鸦但有三脚趾,月亮积而成兽,为兔子与蛤蟆……嫦娥窃药奔月,寄身月中,变为蟾蜍。”
唐记小说《酉阳杂俎·天咫》说:“旧言月中有桂,有蟾蜍,故异书言月桂高五百丈,下有一人常斫之,树创随合。人姓吴名刚,西河人,学仙有过,谪令伐树。”“有人玩八月十五夜,月光属于林中如疋布。其人寻视之,见一金背虾蟆,疑是月中者”。此两处有桂树、蟾蜍、吴刚,疑是月中的金背虾蟆(蟾蜍),然而仍未说蟾蜍(虾蟆)是三条腿。
以上几则是与“月中蟾蜍”有关的重要文献,但它们都没有说月中蟾蜍是三条腿。
那月宫中的蟾蜍是三条腿的传说又出自何典起于何时呢?
通过百度、搜搜、谷歌多次检索“三脚蟾”或“三足蟾”,我们发现其内容大致相同:传说在古时有一叫刘海(或曰刘海蟾)的仙人,他是八仙吕洞宾的入门弟子。他云游四海时,收伏了一只会变钱的三只脚的蟾蜍,由于刘道长最喜布施,这只会变钱的三只脚金蟾,正好帮他变出钱来布施贫民。后来民间便流传“刘海戏金蟾,步步钓金钱”的传说。清代褚人获的笔记小说《坚瓠五集》卷一“刘海蟾歌”条云:“今画蓬头跣足嘻笑之人,手持三足蟾弄之,曰此刘海戏蟾图也。”与刘海相关的这个三足金蟾辟五兵,镇凶邪,助长生,是主富贵的吉祥之物。但遗憾的是笔者看不出这个蟾蜍与月宫、桂树、嫦娥有任何关联,反而让人有“此蟾蜍非彼蟾蜍”之感。并且,刘海蟾是五代时期的人,他的师傅吕洞宾生于中唐宗贞元年间,关于吕洞宾的神奇传说,最早起源于北宋。即使从吕洞宾算起,这只三足金蟾的出现不会早于中唐。
有资料说古文献中最早提出月中蟾蜍为三足的是南朝梁任昉(有说南朝祖冲之)的志怪小说《述异记》。书中云“古谓蟾三足,窟月而居,为仙虫”。如果这种说法确凿无疑(注:笔者多次在网上下载查阅《述异记》全文,一直未找到上述文字),那么,三足蟾蜍的最早提法也是在志怪之风甚烈的南北朝时期。因此,南北朝之前六七百年的西汉文帝时期的帛画《嫦娥奔月图》蟾蜍四条腿也就不足为怪了。
篇3
第一,学案的制定,培养学生独立思考的习惯。
以前均是教师备课,写教案,然后讲给学生,然而现在要有所变化,不但要把课备好、把教案写好,还要制定供学生使用的学案。虽然也去学习考察过,但那毕竟只看到些皮毛,而没有深入到精髓,以为学案就是针对本课课文的一些习题,让学生做一做,讨论讨论,最后找出共同的问题所在,由教师来解决。所以在最初制定学案的时候,就出了大量习题。用了不久,我们发现学生干脆把学案当作练习题,爱做不做。没有起到学案的作用,我们又在一起研究,如何改善这种状况。在不断改进中,我们领会到学案的制定并非一些习题就可,而是把课文中的知识由浅入深地连贯起来,以问题的形式出现在学案上,学生通过学案能够联系整篇课文,抓住重点,从而深入理解文章。然后再结合制定的一套配套试题,让学生全面完成对知识的巩固与掌握。
新课程下的语文教学的内容颇多,如《飞向太空的航程》等课文,学生对这些浅显的文章,如果能在预习中掌握,教师完全可以让学生自学此类作品,从而也节省了教学时间。更重要的是体现了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的著名教育原则:让每一个儿童都能抬起头来做人。意为让学生在积极主动中表现自己,并体验到成功的喜悦,在成就感的促使下获取自信,从而追求新的成功。素质教育的核心思想就是帮助学生养成自主学习的能力,其实课前的预习正是体现了这一核心思想的。课前的规范性预习可以提高课堂学习效率,激发了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同时也为学生提供了独立思考的机会。为了适应新课标的需要,指导学生进行规范性的预习,培养学生良好的预习习惯也成为当务之急。
第二,学分的考核,引导鼓励为主发展学生个性。
根据班内的情况,学生的座位也由以前的一律向前,调换成面对面,对学生加以分组,这样便于课堂上讨论问题,并制定相应的学分制度以鼓励学生学习。
学生刚接触这种课堂模式时,很积极很踊跃,争先恐后地回答问题。但一段时间以后,学生就处于疲惫的状态,甚至在讨论时也懒于张口。调查原因,大多数学生认为长时间只加分,不见有什么奖励,挫伤了积极性,多少有些泄气;再者,一些学生以前很少主动回答问题,在讨论时仍是不大爱说话,这也影响了一部分学生的情绪。当了解到这些后,及时做了相应的调整,缓解了这种沉默的局面,为课堂气氛重新注入了生机。
譬如,必修一第三单元第10课《小狗包弟》研讨与练:研读下面的材料,联系课文,选取一个合适的话题(如,小议我靠的是感情,谈身边琐事的深广内涵),写一点独特的感想,与同学讨论。这就提示我们,人文内涵关乎阅读者的独立钻研精神、与他人合作精神,关乎语文训练中生发的情感态度和关注社会的意识。
这些例子只是随意挑选的,其实可以引发出的人文内涵的操作训练应该是很多的。这也提示师生,要想大力提高语文素养(人格修养、人文素养等),必须让学生去体验、去探索、去创造、去发展,培养学生探究能力。
第三,课堂的驾驭,转化角色提高课堂效率。
新的课堂模式让教师从以前的演变为现在的导,从口干舌燥的痛苦中解救出来。让学生由以前的听众,变为现在的演员,成为课堂的主体。课堂由以前的教师讲得津津有味,学生听得昏昏欲睡,变为学生争争吵吵,教师随时指导。这样教师看似从课堂中解放出来,实际上却更费神了。
传统模式时间的安排全由教师决定,很容易控制课堂的局面,而这种新的模式就没那么简单了,打断他们的阐述,这样就得延长时间,这样常常完不成本节课安排的内容。针对学生这种各抒己见的局面,也做了调整。首先,对之予以肯定,但也不能听之任之,而是适当地加以引导,找出他们的共通之处,相互整合。再者,课堂时间的控制与安排也是在和学生不断地磨合。
第四,加大阅读量,鼓励学生到图书馆去。
篇4
如何才能让语文课堂绽放光彩,迸发火花,使其成为学生向往的精神乐园?笔者认为,语文教学应添点“油”,加点“醋”,让其“五味俱全”,这样,学生才能尽情享用,怡情养性,全面发展。
一、“人文味”,是语文教学的“灵魂”
人文教育就是将人类优秀的思想文化成果等通过知识传播和环境熏陶,使之内化为人的品格、气质、修养,并成为人相对稳定的内在品质。一位科学家曾说过:“一个国家,一个民族,如果没有优秀的人文文化,就会不打自垮。”如今,人类的生存环境、理想信念、价值观念等都受到了前所未有的挑战,而许多学生却缺少历史使命感和社会责任感,患上了“精神软骨病”。?
语文学科是滋养人文精神的沃野。语文教学要充分挖掘人文资源,注重人文精神的陶冶。具体地讲,就是语文教学要坚持用课文中饱含的真善美,帮助学生提高人生境界,丰富美好心灵,塑造健全人格。为此,语文课堂上,教师要不断融入人文精神,使学生拥有“天生我材必有用”的自信,展现“仰天大笑出门去”的豪情,树立“亦余心之所善兮,虽九死其犹未悔”的信念,获得“久在樊笼里,复得返自然”的感悟,确立“人生各有所乐兮,余独好修以为常”的高尚人格……在语文课堂中融入“人文味”,让语文教学成为铸造学生灵魂的手段。
二、“人情味”,是语文教学的“土壤”
有位伟人说过:“情感如同肥沃的土壤,知识的种子就播种在这块土壤上。”语文课堂教学过程是师生情感交流与互动的过程,而教材(课文)也“不是无情物”——是承载和传播情感的载体。教学中,只要教师能引导学生付出真情,使学生的情与文章的情融为一体,语文教学就会达到“登山则情满于山,观海则意溢于海”的“育情”境界。?
语文课堂上,教师注入“人情味”,引导学生与优秀的文化接触,与古今中外的高贵灵魂对话,充分挖掘和发掘教材(课文)的情愫,让学生始终涌动情感的生命源泉,培育热爱祖国、关爱社会、体察民情、眷念故土、珍爱青春、感恩亲情的情感,不仅可以实现语文教学提高学生语文素养的目的,还可以实现教育的育人目标。例如,教师可以引领学生从《大堰河——我的保姆》中感受养母情深,从《我与地坛》中体会母子深情,从《边城》中认识祖孙、兄弟之情,从《致橡树》中领悟独立不依的爱情,从《雨霖铃》中体悟“执手相看泪眼,竟无语凝噎”的离别深情,从《京口北固亭怀古》中感悟拳拳赤子之情……的确,语文教学确实是情意绵绵,怎一个情字了得!
三、“文学味”,是语文教学的“养料”。
所谓“文学性”,就是引导学生欣赏课文的文学价值,给学生以美感,激发学生对文学作品的兴趣。而在实际教学中,教师仅从理论引导学生分析课文的构思、技巧,却忽略了文学作品的“形象性”。久而久之,势必使语文教学陷入枯燥、机械的境地,使学生对语文课文失去了应有的兴趣和热情。
文学类作品所占的比例都在60%以上。由此可见,给语文课堂植入“文学味”,让语文教学实现“诗化”,对于中学语文教学是多么重要。
给语文课堂植入“文学味”,引领学生品味或幽雅或豪迈、或沉郁或飘逸、或讽刺或幽默的优秀文学作品,可以净化学生的心灵,陶冶他们的性情,丰富他们的诗化语言;给语文课堂植入“文学味”,引领学生欣赏文学作品中呈现出的情景交融的意境美,可以让学生在审美鉴赏活动中主动提高审美能力;给语文课堂植入“文学味”,引领学生走进文学王国,阅读经典,丰富人生,可以让学生的生命在阅读中展现更多的精彩。
四、“生活味”,是语文教学的“活水”
著名教育家陶行知先生曾说过:“生活即教育,社会即学校,没有生活做中心的教育是死教育。”的确如此,生活确实是教育的中心,教育只有依靠生活才能产生力量而成为真正的教育。
宋学家朱熹在《观书有感》中说:“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生活犹如潮水,每时每刻都激荡着我们的情感,刷新着我们的知识。教师只要能在课堂上及时抓住学生心中的每一次感动,引导学生反复咀嚼,仔细玩味,语文课堂就必然会充满激情,绽放出美丽的光彩。
要想给语文课堂引入“生活味”,教师必须在教学过程中以学生的实际生活和经验为基础,高度重视课程资源的开发和利用,创设各种学生能够自主探究的学习情境,通过内引、外联等方法沟通课堂内外。在《孔雀东南飞》一文中探讨焦仲卿、刘兰芝对封建礼法抗争时,学生就说双双殉情的抗争是消极的,现实生活中一般会私奔,这时候教师就应引导这就是文学的力量,为尾段化鸟双飞,化木连理的浪漫主义结局做铺垫。学生根据生活经验把抽象的语文知识转化为具体而充满生命活力的能力。
五、“时代味”,是语文教学的“脉搏”
语文课堂教学应抓住时代脉搏,体现时代特征,将课堂与社会、人生紧密联系在一起。语文课堂上,教师恰当地导入具有时代气息的知识,可以创设新颖独特的教学情境,激发学生参与探究学习的激情,陶冶他们的情操,激活他们的思维。比如,在上《飞向太空的航程》一课时,我用多媒体展示了神六,神七的发射过程,学生们对将要发射的神八也充满了无限期待,也想到了很多有实际意义的东西。
篇5
关键词:阅读教学 文本 空白 心理图式
传统阅读教学中,空白艺术的解读多指向文本主体,捕捉文本中未实写出的或未明确写出的部分,来体悟作品的精妙之处。文本空白存在于各层结构中,主要包含:语言层面的空白、句式上的空白、结构上的空白、情感上的空白等等。阅读是读者主体、文本主体和作者主体从表层到深层的同化与调节。从读者主体出发,剖析阅读教学中的空白主要从读者心理图式的空白入手,抓住读者在阅读文本前已有的生活经验和审美经验与文本中所释放的经验之间所产生的对立统一点。基于此,教师要以阅读文本为依托,基于学生心理图式的发展特性选择刺激点,直击学生心理图式的空白处,唤醒心理召唤结构,使学生在不断地同化和顺应中实现心理图式的平衡发展。
一.把握读者心理图式,找准心理召唤结构
心理图式,类似于海德格尔的“前理解”、姚斯的“期待视野”,是由读者的经验、兴趣、素养、理想等构成的结构图式,包括两个方面,一是读者已有的生活经验,源于读者所生活的时代、所接受教育状况、生活的环境以及因此而形成的性格、气质、情感、人生观等;二是读者已有的审美经验,它主要指读者的文学知识、阅读经验以及对语言、主题、形式等方面的熟悉程度和领悟能力。
结合皮亚杰的认知和情感发展理论,心理图式的发展也是在已有图式的基础之上通过同化、顺应和平衡,不断从低级到高级发展的过程。同化是学生在遇到新的文本内容刺激时,将新的知识、情感纳入已有图式的心理活动过程。落实到阅读教学中,同化主要是指相似知识点、思想情感的阅读教学实施。顺应主要是当学生遇到新的文本内容刺激时,通过改变已有心理图式或形成新的心理图式来适应新刺激物的心理过程。具体到阅读教学中主要是指相互矛盾对立着的知识、思想情感的阅读教学实施。而知识与情感的相似与对立是矛盾统一的,既可以体现在文本内部又可以存在于文本之间。在同化与顺应中必须注意发展的均衡性,因为同化只能引起心理图式量的扩充,所容纳的知识、情感具有同构性,不能引起质的改变。而顺应是改变了原有的心理图式,可以推动学生心理图式发生质的飞跃,达到一个新的水平。如果学生对新知识、情感只是一味的同化而没有顺应,则心理图式很难得到发展;相反,如果学生只是顺应而不去同化,就造成心理图式的单维性。因此,在心理图式的发展中,平衡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
在具体的阅读教学中,教师不仅要把握读者心理图式,更要深一步的找准与文本相对应的心理召唤结构。学生的个体差异性使得学生心理图式也呈现出多元性特征,在心理图式的发展中,存在着由认知、情感等交错构成的心理召唤结构,这个结构热情地召唤着教师创造性的激发与引导,召唤着知识、情感对心理图式空白的补充与蜕变。教师要高度重视这个“召唤结构”,抓住填补学生心理图式的可能性,促进心理图式的发展。
二.构筑文本刺激点,呼应学生心理召唤结构
针对学生的心理图式进行阅读教学引导,有效的呼应学生心理召唤结构,要从文本上下功夫,找准文本中对学生已有心理图式来说的对立统一面,也就是刺激点。具体可以从三个方面、四个维度来构筑。三个方面是依据学生心理图式发展来说,分为同化、顺应、平衡;四个维度是针对文本表达来讲,对同一文本不同的解读、对不同文本之间的对比教学。三方面四维度交错构成四个部分,而平衡在其中起到调节作用。
(一)文本内部知识、情感的同化
文本内部知识、情感的同化是指就同一个文本的某一主题,教师避开学生已有心理图式,选择空白点、陌生点为刺激入口进行解读。比如在对《红楼梦》中宝黛O爱情悲剧解读时,传统上往往从三人命运、性格以及封建礼教的角度定格爱情悲剧。这些角度也是学生在阅读文本时容易体悟到的。此时,教师不妨从“宝、黛、钗”这三个字入手,“宝黛钗”不仅仅是三个人名字的合称,更预示了三个人相交相对的关系。“宝玉”对于黛玉而言,“宝玉”即是宝(宝玉)加玉(黛玉)表示了宝玉与黛玉的婚恋关系;宝玉对宝钗而言,“宝玉”即是宝(宝钗)加玉(宝玉)表示了宝玉与宝钗的婚恋关系。此外,“宝玉”还是宝(宝钗)与玉(黛玉)并列相对关系的反映。假如我们仿照训诂中的“音训”法,对“钗黛”二字不妨注曰:“黛,代也;钗,叉也。”“黛”与“钗”也暗示着林黛玉和薛宝钗二人与贾宝玉的婚恋关系都不可能有完满。这一角度的解读,不仅直击学生心理图式的空白,还丰富了学生对宝黛钗三人悲剧的认识。
(二)文本之间知识、情感的同化
文本之间知识、情感的同化是指针对同一主题的不同文本,教师针对学生心理图式的特征,选择知识、情感的相似性作为刺激点进行对比教学。像在讲借景抒情这一表现手法时,教师可以选择同是写秋但又抒发不同情感的文本进行对比阅读,如选择借枯藤、老树、昏鸦这一类衰景抒发悲情的《天净沙秋思》,选择借湘江、万山、百舸、雄鹰等壮阔景象来抒发大志豪情的《沁园春长沙》,选择赞美霜叶红于二月花的《山行》等等。让学生通过真实的文本去体会、把握其中的妙处,丰富积累,扩充心理图式。
(三)文本内部知识、情感的顺应
文本内部知识、情感的顺应是指就某一文本的解读,学生传统的认识存在值得商榷之处,这时教师就要带领学生从文本出发,找准刺激点,以新的知识、情感碰触原有心理图式,使之发生变化。例如在解读《孔雀东南飞》中刘、焦悲剧根源时,学生们往往惯性地将悲剧归结于封建礼教、婚姻制度的迫害,而焦母不免会被推上罪魁祸首的宝座。从文本中刘兰芝被遣回家后县令、太守又去提亲,以及结合相关史料可知,当时的婚姻制度对女性的束缚相对而言是较为宽松的,说婚姻制度的迫害着实有些牵强。如果从焦母、刘兰芝、焦仲卿三人性格的矛盾冲突入手,焦仲卿与刘兰芝、焦母与焦仲卿、焦母与刘兰芝之间虽有爱却不懂相处等等都是这场悲剧的凶手之一。教师要引导学生从文本出发寻找有利论据,总结出合理的论点,使学生修改原来的图式将新的刺激纳入其中,或创造一个能把新刺激纳入其中的新图式。
(四)文本之间知识、情感的顺应
文本之间知识、情感的顺应指针对同一主题的不同文本,并且这些不同的文本反应同一主题的不同侧面时,老师可选择文本中知识、情感的矛盾冲突面作为刺激点进行对比教学。如短新闻(《别了,“不列颠尼亚”》、《奥斯维辛没有什么新闻》)、《飞向太空的航程》与学生从报纸上看的消息、通讯又有不同之处,并且这三篇新闻又各有千秋。教师在教学时可以从报纸中精选与教材所收入的体现不同侧面的新闻对比解读。使学生明白在新闻报道中记者作为旁观者的身份出现,不仅可以只做纯客观记叙,由事实本身说话;还可以在叙事事实的同时表达自己的看法或情感。利用不同的知识点共同建构新闻的基本知识与写作技巧,并完善学生的心理图式。
文本作为一个静态的存在,只有在读者的不段解读中才能动起来。如同多元解读的提倡,学生的心理图式也存在着多元性、差异性。教师在基于文本选择心理图式的刺激点时,既要注意到学生心理图式发展的普遍性、一般规律,又要涉及到学生心理发展的特殊性、个别性。只有文本的刺激点与学生的心理图式空白处能够相互作用时,才能体现其价值,任何一方的偏执都会导致事倍功半。
总之,教师要不断提高自身的专业素养,在深入把握学生心理图式的基础之上研究文本,寻找恰当的角度作为文本解读的出发点,直击学生心理图式的空白处,使阅读教学不仅成为学生增加文学积累、提高文学素养的去处,更是学生心理图式得到发展的佳所。
参考文献
[1][法]沃尔夫冈伊塞尔,姚基译.文本与读者的交互作用[J].上海:上海文论,1987(3),91-96.
[2]孙绍振.读者主体和文本主体的深度同化与调节[A].钱理群,孙绍振,王富仁.解读语文[C].福州:福建人民出版社,2010,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