父子情范文

时间:2023-03-18 19:18:28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父子情,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篇1

周五下午等儿子是我的一大趣事,我总是能在忙碌中寻到机会,搬一把凳子或是径直站着,看散学的人流淹没公路。青春的潮流让人躁动,进而就有一种淡淡的失落甚至是妒意,又不免哑然失笑。

我的儿子,他置身于这洪流,亦如当年的我,朝气蓬勃。

我是能一眼瞅到儿子的,这该是一种默契,就像儿子看到我的嫣然一笑。他的步法就变作散乱,而后径直挤出人流,跑到我的身边来。

儿子小手胖胖的,可我不能一把握住,我还不想以一种绝对对等的姿态与之交流。我想保持某种权威,又迫切的想要一种亲近。我终于拉住他的手:“来,孩,爸给你掏掏耳朵眼。”儿子扭捏:“咦!还掏?”随即搬把凳子,一头扎到我怀里。我便受用到一种无上的美丽,儿子在我怀里,乖乖的,暖暖的。他叫我爸爸,童声呢喃,却是人世间最美的音符。

晚饭是我的专利,我平时不做饭,把生的弄成熟的尽管是我的强项,但这几年吃馋坐懒了,也就不再争取。唯独周五的这顿晚饭我是非做不可,儿子住校,难免吃不好,就一股脑儿的补呗。我其实还有一个秘密,就是做饭可以不看门市,儿子在客厅看电视,我呆在门市里没意思。

我做饭,儿子看电视,煎煎炒炒说说笑笑不亦说乎。

我最爱听儿子的:“哇!”尤其是饭菜上齐时儿子的那一声,最美!一天的辛劳,开心也罢,痛苦也罢,只此一声,忘完!

看儿子睡觉是我的一大嗜好,妻子老骂我“信球”我不感觉亏,但这丝毫不能阻止我把“信球”继续。夜很静,我披衣下床,轻轻地挪动脚步,轻轻地弄开儿子那扇小门,再小心的开灯。我看到了儿子,甜甜的睡,我想逗他笑一笑,我做尽鬼脸,使尽花招依然无效。我恼,我想打,却见他懒懒的翻了个身子,依旧是睡。那鼾声想起,如细雨,似涧泉。此间,就有万千细手撩拨我心灵深处的柔弱,我想哭!——情为亲所致,爱为情所囿,这该是一种动力,睡梦中的妻子她不懂。

篇2

通过这些书信,不仅儿子和亲人之间建立了牢固的纽带,也通过这一条纽带,使孩子与远离的祖国牢牢地建立了感情。既然是父子之间的家书,那么书中最突出的,当然是浓浓的父爱了,或许每个父亲对他们的孩子都疼爱有加,但在疼爱的同时,不忘对其进行音乐、美术、哲学、历史、文学乃至健康等等全方位教育的,不知能有几人。

傅雷教育孩子的方法比较特别,他通过书信对远方儿子的生活和艺术进行指导,而且还透露了对儿子的牵挂和爱。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一个好的家庭,对孩子来说是一件好事,它决定了孩子的一生。

儿子在日常生活中,他告诫儿子“人总得常常强迫自己,不强迫就解决不了问题,最基本的就是要抓紧时间”;“做事要科学化,要彻底”;“在外面世界均勿难为情,被人家随便多留,才能不打乱事先定好的日程”;“修改小习惯,就等于修改自己的意识与性情”。

我不禁想到我的父母,他们虽不像傅雷那么出名,也不能说出让人立身处事的大道理,但他们事事为我着想,不管做任何事,都会先为我考虑,为我打算。傅雷家书中有着许许多多做人处世的大道理,是一笔宝贵的精神财富,然而,父母日常的教诲又何尝不是立身行事的准则呢?

篇3

相声情缘由父亲启蒙

说起我父亲,大家再熟悉不过了――相声演员杨少华。他的表演很有个性,每次蔫塔塔地给观众甩一两个包袱,在观众哈哈大笑的同时,自己也跟着观众一起开怀大笑,笑出满脸皱纹、笑得眼睛眯成了一条缝……

我是父亲最小的儿子,在家排行老五,小名“小五”。我打小就喜欢说说唱唱,对艺术特别感兴趣,不论是歌曲还是戏剧,只要听过几遍就能模仿得惟妙惟肖,上学以后很快便成了学校的文艺骨干。

我虽然喜欢文艺,身边又有个说相声的爸爸,但从小学到初中,对相声却始终不“感冒”。直到1979年夏天的一个周末,我在家闲着没什么事,傍晚见父亲准备出门,知道他又有演出,就随口问了一句:“爸,今儿晚在哪个剧场演?”“不,今儿去工厂!”一听去工厂演出,我非要跟去看看。

到了工厂礼堂,我环顾四周,只见大礼堂里座无虚席,黑压压的足有上千人。而令我更意外的是,演出开始后,父亲在台上每说出几句话,台下的观众就会捧腹大笑,整场演出持续了三个多小时,掌声、笑声伴随了三个多小时。看着这种场面,我大为震撼,心中突然冒出一个念头:“相声这么有魅力,我守着父亲这样的好演员,干嘛不学说相声呢?”

第二天我就向父亲提出要跟他学相声,并表示今后要成为一个像他那样的相声演员。父亲听了我的话,沉思片刻对我说:“小五啊!当相声演员非常不易,特别苦!咱家的人都没读太多书,你还是好好学习,将来做个文化人吧!”“不!我就是想学相声!”父亲是个很开明的人,他看我态度认真又坚决,便说:“既然你选择了学相声,就好好努力吧!”

从此我与相声结下了不解情缘。父亲首先指点我从学传统相声《地理图》开始练基本功,他对我要求很严格,每天都要练到口干舌燥嘴里发麻才罢休。由于父亲悉心指点和我自己的努力,很快我说学逗唱的功夫大有长进,一年下来便能说不少段子了。

遇挫折有父亲指点迷津

有了相声的陪伴,我的生活快乐了许多,后来没进专业团体,也在厂里成了文艺骨干。改革开放初期,天津的文艺演出界非常活跃,不论正规还是业余的文艺团体,只要演相声,一准儿爆满。这给我提供了很多演出机会。

我的相声之路并非一帆风顺,1983年,河北保定曲艺团邀请我去演出。到了演出现场,我发现条件比较差,音响设备的质量也不是很好,心中不免有些紧张。结果这种情绪影响了我的正常发挥,表演时由于语速太快,观众有些听不清,“包袱”抛出后,台下一点反应都没有。我正想调整,不料观众席中爆发出了起哄声:“下去!下去!”“换一个节目!”听到这刺耳的呼喊声,我大脑一片空白,结果越紧张越出错,不仅嘴皮子不听使唤了,连台词都忘了,最终不得不在一片嘘声中走下舞台。

父亲知道了这件事。我一回到家,他就问我当时是怎么回事。为了挽回点面子,我说:“都是音响效果不好。”父亲脸色一下严肃起来:“同样的音效,为什么别人行,你不行?这说明你自己的功力还不够,应该多从自己身上找原因。干演员这一行的,在舞台上保不齐会出现什么问题,如果出现问题总从客观上找原因,那你一辈子也不能进步!”

听了父亲的批评,我无话可答,低下了头。我们爷俩就那么静静的坐着。过了一会儿,我先开了口:“爸,我知道自己错了,您放心,我会记住这次教训的!”听了我的话,父亲站起身,像儿时一样轻轻抚摸了一下我的头,只说了句“我信!”就转身而去。在我的记忆中,父亲从我上了初中后就没再这样抚摸过我,这久违了的动作使我非常感动!

这件事以后,我练功更加刻苦。经过一段时间刻苦努力,我的表演不仅赢得的掌声和笑声越来越多,还在一些大赛中先后获奖,马三立、马季、侯耀文等相声前辈看过我的表演后都赞赏有加,父亲看在眼里,喜在心中,不时给我一些鼓励,但更多的是敲打,提醒我不要骄傲。

事业发展有父亲鼎力相助

2002年,中央电视台要举办“首届全国相声大赛”。我得到消息,赶紧报了名。我把消息告诉父亲,“好小五,有志气!”父亲眯起小眼睛瞅着我笑了起来,接着一字一顿地说:“我也报名参赛了。”我一听大吃一惊说:“您这么大岁数还要参加这种新人赛?”我的话还没说完,父亲马上收住笑容说:“我就是要和你一起比赛。怎么样,你小子怕不怕?”

闻听此言,我明白父亲参赛的真正原因是为了激励我。我第一次真正感受到了父爱的厚重,一股暖流旋即涌上心头,眼泪夺眶而出。有了父亲这特殊的激励,大赛中我发挥得很好,一举获得了冠军,父亲也宝刀不老,获得了最佳荣誉奖。

获奖后,北京曲艺团青睐我的表演,2004年将我收入麾下。我对相声事业也有了更高的期望,希望相声得到更多人的喜爱。我把想法和父亲一说,他点拨我:“现在电视发展了,但以相声的形式表现老百姓生活的电视喜剧还是个空白,你为何不试一试呢!”

父亲的话使我茅塞顿开,我拍了一部电视喜剧名为《杨光的幸福生活》,主角杨光由我饰演,其他角色的演员也很快落实下来,朋友建议剧中杨光的父亲由父亲出演。我想到父亲已经70岁了,身体又不太好,我深知,拍戏是一件很苦的差事。

父亲却找到我:“小五啊!你有孝心我很欣慰。这部戏是你筹拍并主演的第一部电视剧,压力很大,老爹愿意助你一臂之力!”我听了此言,激动得简直无法用语言来形容。父亲不但努力演好自己的角色,当我遇到资金周转困难时还用自己的房屋作抵押,为我筹钱解燃眉之急,可谓鼎力相助。

篇4

晚上,爸爸穿上衣服,说:“铭,爸爸有事出去一下。”我便放下笔,帮爸爸开门。出门,弯腰,穿鞋,爸爸有条不紊地做着,他背对着我,穿鞋的时候,用手支着鞋柜,身子微倾,似乎有些不大灵便。他的背影投到地上,微微显些呆滞;继而,直起腰来:“快去做作业吧,早些睡。”我关上门。脑里突然闪过朱自清文章里那个父亲的背影,心中一颤。

第二天,爸爸走了,我的桌子上一块新表压着一张短字条:

铭:

爸爸去河源办事,大约四五天回来。你的生日快到了,买了一块新表。本想生日那天再给你,可这几天看你老问时间,就先戴上吧,一样的。书要认真读,回来我要检查,家务要帮着妈妈干些。

爸爸

我拿起来:小巧,精致,秀雅,眼泪流了下来,打在爸爸留下的那张纸条上,化开,化开。。。。。。突然间,我觉得自己好傻好傻,傻得过去竟读不懂朱自清的《背影》,傻得过去竟体会不到这深沉的父爱。

篇5

导演:蒂姆・波顿

演员:伊万・麦克格雷格 阿尔伯特・芬妮

父亲年轻时,很爱讲自己的传奇经历,虽然大家都对他敬佩不已,但他的儿子威尔却觉得爸爸虚荣浮夸,父子关系渐渐疏离。

威尔结婚后就再没和家里联系。有一天母亲突然打来电话,她告诉威尔,他的父亲得了癌症,很快将离开人世,请他回家见父亲最后一面。威尔和妻子重返故里,从父亲病弱的气息里,威尔仿佛领悟到从来没有过的感受,也许父亲的叙述有修饰的成分,但在他的心中,那些经历直到生命的最后一刻,仍充满激情和想象,而父亲终于在儿子的理解和深爱下闭上了眼睛。

《海洋天堂》

导演:薛晓璐

演员:李连杰 文章 桂纶镁

22岁的王大福患有自闭症,他的目光呆呆的,老是重复着别人的话,在水里却异常灵巧。大福的妈妈在他年幼的时候,因为承受不了儿子患病的打击而自杀,王心诚独自一人把大福抚养长大。如今王心诚身患肝癌,自知时日无多,大福成为王心诚放不下的牵挂,他甚至有了和儿子一同赴死的想法。王心诚到处打听、求助,终于找到了一个收容机构,但行为刻板的儿子在那里并不快乐。大福生水,每天在父亲工作的海洋馆里畅游是他最快乐的时光,为了让大福能够快乐地生活下去,留在他最心爱的海洋馆,王心诚决定教会大福在海洋馆“上班”。

《当幸福来敲门》

导演:加布里尔・穆奇诺

演员:威尔・史密斯 贾登・史密斯

克里斯・加德纳是生活在旧金山的黑人男青年,靠做推销员养家糊口。可是就算他多么努力,都无法给妻儿提供一个良好的生活环境,妻子最终选择了离开家。没过多久,克里斯因长期欠交房租被房东赶出家门,带着儿子流落街头。但克里斯仍然坚强面对困境,同时也努力培养孩子乐观面对困境的精神。

一次,克里斯在停车场遇见一个开高级跑车的男人,克里斯问:“做什么工作才能过上这样的生活?”那男人告诉他自己是股票经纪人,克里斯从此决定要做一个出色的股票经纪人。完全没有股票知识的克里斯,靠着毅力在华尔街一家股票公司当学徒,因为头脑灵活,他很快就掌握了股票市场的知识,随后开了自己的股票经纪公司,最后成为百万富翁。

《那山那人那狗》

导演:霍建起

演员:刘烨 滕汝俊 陈好

身为乡村邮递员的父亲退休了,他的儿子没有考上大学,不得已回到山村,于是父亲决定让儿子继承自己的事业。

篇6

事实面前,父亲为儿子的幸福婚姻感到高兴,并为当年对儿子没尽到责任真诚道歉,取得了儿子的谅解。父子终于找回血浓于水的亲情――

被父母离异所伤,他与经济学家父亲沟壑深深

2005年春节后,郎世玮与身为经济学家的父亲郎咸平发生了回国后最激烈的一次争吵,争吵的原因是父亲不同意他和草根女友走到一起。父亲反对的依据是:门不当户不对的婚姻,99.9%的结局都是悲剧,他不相信儿子是那0.1%里的异类。

郎世玮对父亲的观点不屑一顾,他愤怒地斥责父亲:你自己是个婚姻失败者,有什么资格对我的选择指指点点,我偏要成为那0.1%里面的成功者。

儿子的逆反和激烈的情绪让郎咸平无言而又心伤,他摇摇头,没再和儿子辩论,而是选择了沉默。

看到一向强势的父亲被他“打败”,郎世玮心里有种莫名的,继而又有些不安。

郎世玮1981年出生,三岁那年,父亲把他和母亲接到美国。然而,父亲当时只是个穷学生,母亲没什么技能,找不到合适的工作。贫贱夫妻百事哀,从郎世玮记事起,父母经常为家里缺钱而争吵。为了贴补家用,不会说英语的母亲只能到华人家里当保姆,周末做小时工。最困难的时候,母亲还偷偷去唐人街去做缝纫黑工。即便如此,收入情况最好时,一家人一天也只有20美元的生活费。

终于熬到父亲读完博士学位,家里的经济状况渐渐好转。然而,父亲却联系到香港一所大学任教,母亲此时在纽约邮政局谋到了一个相对稳定的职位,这份工作对于在美国苦了多年的母亲非常难得,她不愿放弃。就这样,父亲一个人回到香港教书,郎世玮和弟弟陪着母亲留在美国。由于两地分居,父母在不断的争吵中,感情渐行渐远。不久,他们便分了手。

父母离婚,给了少年郎世玮很大打击,让他有种被世界遗弃的感觉。就这样原本学业优秀的郎世玮破罐子破摔,胳膊上纹了一条张牙舞爪的青龙,和一帮痞子们称兄道弟,混起了社会。15岁那年,郎世玮在学校与同学打架,并把对方打伤,受到了学校严重处分,这让他更看不到自己的未来。

母亲把郎世玮的颓废告知了在香港的郎咸平。很快,郎世玮接到了来自父亲的越洋电话,父亲在电话里一字一顿地说:“小玮,你给我记住,世界上男人最可悲的是没有出息!你要不好好读书,下场只能是可悲的!”面对父亲的警告,郎世玮吼道:“我没有出息还不是你造成的,我恨你!”说完,便挂了电话。

虽然从心底怨恨父亲,但郎世玮把父亲的警告还是放到了心里。为了证明自己并不是一个没出息的人,他开始发奋读书。后来,他考入伦斯勒理工学院,边服兵役边读书。

2000年,郎世玮大学毕业了,父亲希望儿子从事律师或医生行业。只想和父亲对着干的郎世玮选择到美国高盛公司,成了一名投资银行的系统分析员。

儿子在美国的情况牵动着郎咸平的心。此时,他应聘到北京大学教书,在国内声名鹊起的他认为大陆经济发展速度快,机会多,建议儿子回国发展。在母亲的劝说下,郎世玮于第二年秋天回了国。因为对父亲一直心怀怨恨,他与父亲在北京匆匆见了一面,便直接飞到深圳寻找机会。

郎世玮原以来回国会是一个新的开始,殊料最初的那段日子却十分心酸,他翻报纸找工作,从最初只有880元的文秘做起,一度落魄到靠朋友救济,正常生活都成问题,但无论多么困难,郎世玮都不会向父亲开口。

在深圳工作一年后,郎世玮来到了上海,最后在宝钢华信信托找到了一份研究员的工作。在这里,他认识了在前台做服务人员的现在的妻子,两人真诚相爱了。妻子是本地人,父亲是普通工人,母亲在公安局做内勤,在这样的家庭成长起来的妻子,贤惠懂事,让郎世玮找到了心灵的归宿。

然而,父亲得知郎世玮所找的伴侣来自普通人家,就拿自己的婚姻为例,规劝儿子放弃这段感情。对父亲一直心怀怨恨的郎世玮不但不听他的话,还毅然和女友领证结了婚。

父爱从未远离,他听到内心坚冰融化的声音

成家之后,郎世玮的事业开始步入上升期。他先后担任上海复星国际集团总经理助理、德邦证券研究所所长。2007年,郎世玮创办了中国第一支私募对冲基金“郎基金”,并担任上海哲珲金融首席执行官,成为上海滩知名的年轻企业家。然而,事业的成功并没有消减郎世玮早年因父母离异带来的伤痛,对于名满天下的经济学家父亲,他依然有股难遏的怨气。

2007年9月的一天,郎世玮接到父亲的电话,说他要到上海出差,顺便到儿子家里坐坐,让郎世玮到机场去接他。

在机场接到父亲后,习惯于开快车的郎世玮一路风驰电掣,很快就把父亲带到了家。刚刚坐定,父亲便以责备的口吻说:“阿玮,你都是快要做爸爸的人了,得有点责任感,车子开得这么快,出了事媳妇和孩子怎么办?”

一听爸爸讲出“责任感”三个字,郎世玮长久以来积压在心底的怨气火山般地喷发了:“少在我面前提‘责任感’,我需要你的时候,你又在哪里?你是家庭生活的失败者,没有资格教训我!”

儿子排山倒海的一通怒火,把郎咸平给轰得默然不语。如果不是郎世玮的妻子极力打圆场,这对父子间的火药味儿会更浓。

看到气氛凝重,郎咸平和儿媳聊了几句,便黯然离开了儿子家。几天后,郎世玮又接到父亲的电话,说他完成了公事,现在上海外滩一家西餐厅,请他过去聊聊。放下电话,郎世玮赶了过去。

父子在餐桌边坐定,几杯红酒下肚,郎咸平向儿子第一次敞开了心扉,从父亲缓缓的叙说中,郎世玮第一次知道了父母的故事。

看到儿子若有所思,郎咸平接着说:“在离婚这件事上,我对不起你妈妈,更对不起你和弟弟。那时我们太年轻,一心只想着如何努力改变命运,却弄丢了婚姻。我现在每一天都活在痛悔中,痛悔我自己身为父亲的失职……”

父亲的诚恳道歉让郎世玮内心深受震动,他想起自己刚回国,父亲请他到北京一家西餐厅吃饭,点餐时,父亲翻来覆去看菜单,却迟迟做不了决定,后来他叹了口气,说,什么时候吃饭不看价格就好了。最后,父子俩还是离开了西餐厅。现在,郎世玮才明白父亲当初点餐为何如此纠结,那是曾经的艰难生活给他留下的烙印啊!

郎世玮想到此前对父亲的种种怨恨、蛮横,暗暗后悔自己对父亲的态度,他犹豫了片刻,把手轻轻放到父亲的手背上,此刻,他听到自己内心坚冰融化的声音。

很快,郎世玮迎来了儿子的出世。有了孩子后,他真正开始重新审视父亲。想到父亲大学一毕业就结婚有了自己,在异国他乡带着妻儿艰难地求学,他突然感到很心疼,对父亲的满腹怨恨也化成了怜爱。

用事实“打败”父亲的婚姻观,

重新找回血浓于水父子情

为了证明父亲“门当户对”的婚姻观并非放之四海而皆准的真理,本就很珍视婚姻的郎世玮升格为父亲后,对自己的小家庭更加用心。

尽管公务繁忙,郎世玮从不把工作带回家里,也不愿为了事业牺牲和家人在一起的时光。每到周末,他会放下所有的工作,甚至关掉手机,专心在家里陪伴妻儿,享受当奶爸的快乐。儿子的一颦一笑以及妻子在厨房里煎炒烹炸传出的香味儿,都让他意识到自己生活在幸福之中。

似乎是为了弥补曾经失落的爱的表达,一向节俭的郎咸平很舍得给儿子一家买礼物。郎世玮的妻子有一大堆名牌包包,那是疼爱她的经济学家公公送给她的礼物。郎世玮的儿子、女儿总有玩不完的新奇玩具,那是宠爱他们的爷爷送的。在郎世玮眼里,一向不喜欢孩子的父亲竟兴致盎然地给孙子、孙女当马骑,祖孙们玩得不亦乐乎。

郎世玮彻底谅解父亲后,他最大的愿望就是想和父亲一起做更多的事情,来弥补以前错过的无数遗憾。这个念头在他出席儿子的幼儿园毕业典礼时变得前所未有的强烈。

篇7

这未尽的父子情缘

2012年8月29日深夜,正在美国普林斯顿大学攻读博士的李翰被母亲急召回洛杉矶的家,母亲韩琦含泪对他说:“你爸爸去世了,脑溢血……我帮你定好了机票,明天就回国……”李翰的脑子里顿时一片空白,爸爸走时才52岁,最后的5年,他们父子仅见过3次面……

李翰1988年出生于美国洛杉矶。那年,父亲李岩林28岁,母亲韩琦比父亲小两岁,夫妻结婚一年,刚刚移民到美国。李岩林在国内时是厦门一所大学的社会学讲师,到美国后进入一家科技公司当工程师。最初,韩琦没有找到工作,两年后能干的韩琦成为一名房产经纪人,一家人在美国的生活渐渐稳定下来。在李翰的童年记忆里,父母关系和谐,他的童年无忧无虑。

13岁那年,李翰有一次无意间发现父母分居了。随后,父亲辞职,一边在一个公益性人类学团体里任顾问,一边在加州大学洛杉矶分校攻读博士,平时住在学校。2005年,李翰被美国著名的普林斯顿大学化学系录取。之后,一家三口分居三地,平时一个月也见不到一次面。

2009年冬天,49岁的李岩林突发轻度中风,在医院里住了半个多月,此时李翰已在普林斯顿大学攻读硕士。李岩林出院后,辞去了自己在加州大学的讲师职务和所有的社会职务。他坚决地对妻儿说想回故乡厦门养病,韩琦一开始坚决不同意,她私下告诉了儿子一个秘密:在李翰13岁那年,他在厦门的奶奶去世,李岩林回国奔丧,认识了一个叫朱小银的女人,回来后李岩林就一直想离婚,从此心都在中国,而那个朱小银,只是一个茶楼的服务员……李翰很愤怒,在他年轻孤傲的心里,他觉得这样的父亲已经不值得挽留了。他觉得妈妈还年轻,离开了爸爸,她反而有更好的生活……很快,李岩林和韩琦办理了离婚手续,李岩林启程回国。

5年的时间里,李岩林再也没有回美国。期间李翰回中国四次,只跟父亲见了三次面……直到他有了女朋友,母亲也再婚后,才渐渐地不再恨父亲。然而,多年时空相隔,父子间的关系也难免淡漠……

2012年8月31日凌晨,李翰和母亲抵达厦门。天亮后,在厦门人民医院的太平间里,李翰见到了父亲的遗容,旁边有位女士一直在抽泣,她就是朱小银。韩琦自始至终没有和她说一句话,也没有正眼瞧她一下。李翰却无法平息心头的愤怒,对这个女人恨之入骨,这样一个普通卑微的女人怎么可以和自己的母亲比?怎么有资格抢走父亲?之前他几次回国看望父亲,都没有发现这女人的踪迹,大概是她知趣回避了。听一个亲戚说,这5年来,朱小银一直和父亲在一起,但两人并没有结婚。李岩林的遗体告别仪式于9月2日在厦门殡仪馆举行,李翰拒绝了朱小银的参加,朱小银交给他一串钥匙后就消失了。

葬礼结束后,李翰回到父亲的旧宅,那是位于集美鹭岛湾临海的一栋老别墅。整理遗物时,他发现父亲的卧室里有一只上了锁的大箱子,他用朱小银给的钥匙一把把试,终于打开了箱子。箱子里有一些父亲收藏的字画,有些是爷爷奶奶传下来的,有些是父亲晚年收集的,收藏字画是父亲唯一的爱好。在箱子的小隔层里,李翰发现一个信封,信封上写着“爱儿李翰亲启”,展开,内容很长,落款日期是2012年6月11日,是父亲去世前两个月写的。

“翰儿:爸爸虽和你远隔重洋,但没有一天不在想你。这些年来,爸爸没有陪在你身边,是因为你已长大成人。这些年,我在故乡过着自己的生活,你一定很不理解。我想给你讲讲我和朱小银之间的事,以前之所以一直没告诉你,是因为我担心你不能足够理解大人之间的事。现在,我的身体一日不如一日了……我对自己的儿子,已经没有什么秘密需要隐瞒了,你已经长大了,是时候让你明白发生在你父母之间的事了……”

李翰读着信,他的脑海里浮现出昔时年月,那个年轻的父亲……

一封书信揭开当年情

父亲的真爱在故乡

李岩林1961年出生于厦门的一个知识分子家庭,母亲卢敏之是厦门某音乐学校的一名钢琴教师。李岩林的父亲过世得早,晚年,卢敏之倾尽积蓄,在集美海边购置了一套旧别墅,一生浪漫优雅的她将别墅取名为“海角之家”,她依然收学生教钢琴,参加演出,生活过得有声有色。2001年5月3日,独居的卢敏之突发心肌梗塞身亡,享年67岁。独子李岩林向单位请了四个月假,独自回国奔丧。

李岩林办完母亲的丧事后,来到“海角之家”,那里离海很近。然而一走进没有母亲的家,他就被一股强烈的抑郁情绪笼罩。他在沙发上不吃不喝,昏天黑地地睡了两天两夜,直到敲门声将他惊醒――

“翰儿,你知道那时候我是带着一种怎样的心情回国的吗?你母亲做房产生意一直得心应手,几年后她的收入就超过了我,很快我们迈入了美国中产阶级的行列。我觉得我们的生活有足够保障了,就想到加州大学去攻读博士,以后依然教书。但你母亲不同意,说我们依然比很多白人家庭差,在美国当大学老师的收入也绝不会比现在多……真正让我们关系破裂的,是你母亲和她的健身教练有了亲密关系,就在我回国前……翰儿,今天跟你说这些,只是在说已经过去了的你的父母辈之间的事,你母亲无论做什么,都不应该减损她在你心中的形象,她是一个伟大的母亲。然而,那之后我们分居了,我提出离婚,她不同意……早在我回国前,我已经有了抑郁症倾向,在公司里主动要求调任到一个没有升职空间的轻闲职位,正因如此,你奶奶去世,我才得以被批四个月假……”

站在门外的是朱小银,她说自己是李岩林母亲生前的“钟点工”,前段时间回家了,现在想来悼念一下。闲聊中,朱小银问李岩林打算怎样处理屋子,李岩林说已经在房产中介登记了,打算卖掉。朱小银说,现在房子里积满灰尘,花园里也生了杂草,卢老师生前对我很关照,我可以义务帮你把这里整理一下,那样房子能卖得更好。李岩林同意了,留下朱小银整理屋子,李岩林继续上楼睡觉。几个小时后,他感觉有人在拍他,睁开眼,发现是朱小银。朱小银大大咧咧地说,我给你做了一顿午饭,你再不吃就会饿死了。

李岩林一下楼,就闻到浓郁的香味。餐桌上已摆了两菜一汤,椒盐虾,野韭菜炒鸡蛋,车螺芥菜汤,李岩林的鼻子一酸,差点滚下泪来,这是他从小最喜欢吃的母亲做的菜,可朱小银怎么知道的?李岩林大快朵颐时,朱小银说,卢老师常常跟我说起你……李岩林问朱小银是否愿意每天给他做一顿饭,酬劳随便她开。朱小银说她每天下午上班,可以中午过来。

那些天,虽然李岩林饥渴多年的胃得到了极大的抚慰,但他的抑郁症越来越严重,十几天后,由于长期失眠,朱小银准备的可口饭菜也唤不起他的食欲了。他常常坐在海边发呆,看着悠悠的海水,总有想跳进去的冲动……朱小银被李岩林的样子吓着了。一天吃完午饭后,朱小银没有走,她找来一个垫子,让李岩林赤膊俯卧在花园里的阳光下,然后拿来许多热毛巾,一条条摊开敷在李岩林背上,倒上精油,给李岩林按摩肩颈和足部穴位……

“……我在美国尝试过多家收费昂贵的专业按摩师服务,一点用都没有,但朱小银为我忙碌一下午后,我竟然躺在垫子上就睡着了。当晚,我一个多月来第一次有了三个小时的睡眠。第二天朱小银来,给我带来了一些治疗失眠的中药材。我很感激她,恳请她再帮我按摩几次,并说会按美国的标准给她付费,朱小银说不要报酬。她告诉我,母亲在时,家里常常宾来客往,母亲一个人忙不过来,就叫她来做帮手。”

两人之前是在朱小银工作的茶馆里认识的。朱小银得到的报酬是,母亲每天亲自为她弹奏一个小时的钢琴,两人根本不是雇佣关系,而是忘年交。朱小银的父亲是一个老中医,从小她就跟父亲学会了识草药和认穴位……

朱小银是湖南常德人,考上大学那年因为父亲去世而辍学,嫁了一个比她大十多岁的厨师丈夫,后来随丈夫来厦门开饭馆。她曾经有一个儿子,是个弹钢琴的小天才,但孩子在8岁那年溺海身亡,之后她丈夫精神失常,后来也得病去世了。之后朱小银未再婚,一直在“古道茶馆”当茶艺师,业余时间在茶馆附近的住家做钟点工。见到李岩林那一年她33岁,儿子走后,她就喜欢上了听卢敏之弹钢琴,仿佛儿子就在身边……李岩林对朱小银说,我也会弹钢琴,你给我做饭,我给你弹钢琴……

“……我的睡眠渐渐恢复了正常,整个人也从抑郁中走了出来。为了感激她,我不光给她弹钢琴,还教她欣赏名曲。她的悟性很高,才听了几次,就能准确描述出巴赫和肖邦的风格差异……朱小银还教我品茶……她会很多和生活密切相关的技能……”

在朝夕相处中,他们都对对方产生了依赖感。进入11月,半个月后李岩林就要回美国了,他们都恋恋不舍。11月下旬,朱小银请了几天病假,李岩林才发现自己一天也离不开她,他去了朱小银的住处,非常冲动地抱住了她……

恩怨情仇如云散

儿子替父亲完成遗愿

“……朱小银身上有许多低调而美好的品质。她很普通,但她让我感受到了来自平凡生活的喜悦和幸福感。我和你母亲的感情已破裂,难以再维持下去。我考虑把朱小银带去美国,但她不愿意,我知道她是没有自信,我想自己先离婚后再跟她商量这件事。我没有卖掉奶奶的家,而是把钥匙交给了朱小银。但回美国后你母亲怎么都不同意离婚,还将电话打到朱小银工作的茶馆……很快,朱小银将别墅钥匙交给我的一个亲戚后,就和我失去了联系,我让好几个朋友到茶馆找她,都说她不在那里工作了,谁也不知道她的去向……

我一直托厦门的一个朋友寻找朱小银。一年后朋友告诉我,朱小银还在厦门,但是她再婚了,和一个便利店的老板。我很吃惊,逐渐灰心……你考上大学那年,厦门的朋友突然给我打来电话,说是他弄错了,朱小银并没有结婚,她当年出了车祸,手骨折断,得到便利店老板的照顾,她谎称结婚是不想拖累我,也觉得自己配不上我……我的心又激荡了起来,想回国去看看她。但你母亲一直藏着我的护照,直到那次我中风……

回厦门后,我找到了朱小银,车祸在她的左手上留下了轻微残疾。相隔了7年,我们都老了,我们都感到时光不能再错过了,于是一起住进了奶奶留下的房子里……翰儿,如果我说这5年来,是我人生最幸福的时光你相信吗?很奇怪的是,我和一个只有高中学历的女人反而能真正琴瑟和鸣,举案齐眉。她的温柔和忍耐,她的贤淑和善良都让我如沐春风。5年的时间里,我心无杂念,全身心翻译引进了四本有价值的社会学书,这都要归功于她对我的精心呵护,没有她,我的生活没有任何质量可言……

我提出和她结婚,她反而不看重这些,怕别人说闲话。和我在一起后,所有人都觉得她是冲着我的身份钱财来的。事实上,她依然在茶馆工作,自食其力,我给她买件贵点的衣服她都舍不得,但她却舍得跑遍整个厦门给我买回最新鲜的食材……我如此详细地告知你我们的故事,也是想对你未来的感情婚姻有所指引和帮助,选择伴侣就像选择一双鞋子,合脚的鞋子才是最好的……

此生我得到了一个优秀的儿子,晚年得到了一份贴心的情感,我心已足矣。但我的身体还是每况愈下,我本想立份遗嘱,将我的遗产留一部分给她,让她晚年的生活有点保障。但我更想把这个任务交给你,我唯一的儿子,你是个善良而深明大义的孩子,你知道该怎么做……”

读完父亲的信,李翰感慨万千,他明白了父亲的苦心,心里涌起对朱小银深深的感激。要是没有她,父亲晚年恐怕会郁郁而终。是朱小银,给了父亲最深的慰藉!李翰把信交给母亲,韩琦看完也泪流满面地说:“我对不起你爸爸,我一直以为只有我才能让他幸福……”末了,韩琦对儿子说:“我们应该感谢朱小银,你去把她找回来吧!”

然而,朱小银在哪里?她的手机一直关机,问遍所有认识她的人,都找不到她。李翰和母亲只有半个月假,他们花了一个星期,想尽各种办法在厦门寻找朱小银都无果,只好返回美国……

2013年3月18日,李翰再次从美国回到中国,抱着一线希望来到朱小银的故乡常德寻找。一次偶然中,他打开《常德日报》,看到一个寻人栏目,便约请了主持栏目的社会新闻部记者李杰,将自己的来意和盘托出,恳请李杰利用自己的记者身份帮他寻找,但因涉及隐私,他不希望在报纸上公开呼吁……李杰答应了。

翌日,李杰到常德派出所查找户籍,和朱小银同名的人有155个,这样排查太为耗时。李翰听父亲说朱小银的祖上是有名的中医医师,便和李杰一起找到常德第一中医院的院长谭世平,谭世平致电自己的老父亲,父亲说,和他同时代有一个叫朱付心的中医,曾在桃花源路的“国医堂”问诊,因医术高明,很多人慕名而至……李杰去查朱付心,查到朱付心有一个内侄叫朱力,如今在常德市第五中学当叫校长。

见到朱力,他们顺利地要到了朱小银的电话。电话一拨通,得知朱小银果然回到了常德,现在一个远房姑妈开在滨湖路的金翔酒楼里帮忙,朱小银已无直系亲属,她一个人过着孤苦伶仃的生活。22日下午,亲戚将李杰和李翰带到朱小银租住的位于滨湖路44号的房子前……门一打开,朱小银猛然抬头看到李翰,似乎明白了他的来意……看到朱小银,李翰仿佛看到了自己慈爱的父亲,他主动抱了抱朱小银,喊了声“阿姨”,昔日的恩恩怨怨,都在这一声呼唤中化为风尘,朱小银眼中含满热泪……

篇8

在国内排坛,子承父业的例子有不少,但父女同在国家队却从未有过。国家女排新任主帅王宝泉与自由人王茜,中国女排首次有了一对“父女兵”,同时也引发了公众的关注:素有“魔鬼教练”之称的王宝泉面对女儿,会是什么模样?

“魔鬼”父亲 曾用球砸哭女儿

今年,女排国家队来到漳州基地的第一天,王茜就露出了懂事成熟的一面。匆匆吃完晚饭后,她主动跑去帮着分发新队服。王茜在每套分好的衣服旁边都不忘贴上名字,非常细致。其实,王茜的这种成熟多少还要拜父亲王宝泉所赐。

王茜在天津队时,教练就是王宝泉。不过,王茜不仅从未因父女这层关系而受到特殊照顾,王宝泉对她反而更严厉。队内对抗练习,按规定输了球,就要受罚加练。而王茜就算是赢的一方,也要跟输球方一起加练。王茜曾抱怨过:“小时候在家里从来没挨过爸爸的骂,更没有打过我。可我练上排球以后,尤其是当上专业运动员后,如果表现不好,爸爸就会很生气,拿球砸我,可疼了。”一次在训练场上被砸,王茜跟爸爸赌气:“有本事你砸死我!”她当时哭得很厉害,“爸爸为什么总跟我过不去?”父亲的严厉甚至让王茜有时觉得自己不是王宝泉的女儿,“他不骂我的时候,我觉得他是爸爸。在场上他要是喊起来,我只感觉到他是严厉的教练。”

中国女排的第一次训练,王茜由于没达到训练要求被王宝泉骂哭了。对此,王宝泉感慨道:“也许我有些做法不太妥当,但不严格要求不行啊。女儿在天津队时,被我骂哭是常有的事。”中国女排集训10多天来,王茜所在的自由人组并没有得到王宝泉的更多关注。“在国家队来不及给她开小灶了,主攻的问题更大,我全盯着主攻了,根本顾不上她。”

对于王宝泉这种“高标准严要求”,王茜一度无法理解,觉得爸爸跟自己过不去。不过现在她已明白王宝泉的良苦用心:自己身高只有1.74米,如果训练时不比别人更努力,绝无可能穿上国家队球衣。

进了国字号球队,王宝泉对女儿也丝毫不“手软”。过去在国青、国少队的时候,主教练也没有因为她是王宝泉的女儿对她另眼相看。王茜在国青队训练时,主教练是蔡斌。有一次她的力量训练做得不好,蔡斌半开玩笑地吓她说:“要不我让王宝泉来看着你练?”

“温情”父亲 在家a常为女儿做饭

其实在家里,王宝泉是非常疼女儿的,女儿的要求,他都尽量满足。王宝泉透露,尽管在训练场上很严格,但回到家中自己还是个慈父,“会跟我撒个娇,或者跟我说‘买嘛’,我就全答应了。我还不会上网,都是她教我用电脑的。”

在训练、比赛时王茜受伤了,王宝泉也特别心疼,虽然他从不当众表露出来,但王茜能感觉到他的关心。有一次王茜跟着天津队去瑞士打教学赛,结果被一个球扣到脸上,鼻子眼睛都出血了,在场上王宝泉只是冷冷地说:“能坚持就坚持,不能坚持就下去。”比赛结束后,王宝泉没有专门到房间看王茜,但在电梯里碰上时,他轻轻问:“还疼不疼?”这让王茜很感动。

以前,一有时间,王宝泉会带女儿、妻子出去玩,他们常去射击、打保龄球。现在,王茜跟父亲出去玩的机会越来越少。休息时,一家人大都待在家里,王宝泉会下厨做饭。王茜透露,“他做的宫爆鸡丁、烧茄子特别好吃。但就是慢点,一般上午10点多进厨房,12点多才出来。”王茜很享受爸爸做的饭。王茜也曾给爸爸煎过鸡蛋,结果弄得屋里都是烟,因为忘开抽油烟机了。吃完饭王宝泉“命令”王茜洗碗,可在家王茜不是队员,这招也就不灵了。最后,洗碗总是王茜的妈妈。

父女两的惟一一次“反目”是在2008年的夏天。

那时王茜很想去穿耳洞,这事王宝泉早就表示过不赞成,无奈之下王茜只能一得空闲就缠着爸爸磨,王宝泉最终还真默许了女儿。

王茜戴上了漂亮的耳钉,只有妈妈注意到了王宝泉的情绪变化:“明显他后悔同意女儿了,他心里不痛快,又不好发作。”

第二天,只因为王茜一个防守动作做得不够好,王宝泉就大发雷霆:“你能打起精神吗?你想不想练了?不想练给我滚出去!”

虽然爸爸一向对自己要求很严格,但是莫名其妙地发火王茜还从没见过,这让她感觉特别委屈。“滚就滚!有什么了不起的?”王茜瞪着爸爸往场边走。

自从2004年被抽调到天津一队当爸爸的队员,王茜在训练中没少挨爸爸的骂,被爸爸罚,但这是第一次,她高昂着头顶撞了王宝泉。

对于女儿的顶撞,王宝泉抄起手边的排球砸向女儿,一个接着一个……

王茜哭着跑出训练馆,回宿舍抄起电话打给妈妈,要告爸爸的状。一番哭诉之后,妈妈就送给她两个字――活该,因为“在球场上你爸爸永远都是对的”。

那天晚上,王宝泉想缓和关系,可是王茜始终不接话茬儿。

偏偏第二天父女俩要去天津电视台录制节目《津夜嘉年华》。去电视台的路上,王茜一直把头扭向窗外,继续和爸爸闹别扭。王宝泉心里很不是滋味,但是女儿一点儿不给台阶,他也不知该怎么办才好。

父女俩就这样一直冷战到了登台。王宝泉没忍住,告诉了大家因为前一天把女儿轰出训练馆的不愉快经历,但是“没办法,既然干了,就得干好,我在训练场上确实是六亲不认,可是在场外,我还是非常疼她的。”

一番话说哭了站在一旁的王茜,王宝泉的眼圈也红了。主持人建议王茜和爸爸拥抱一下,这一回,王宝泉主动拥抱了女儿。

父女情深 反对爸爸执教国家队

王茜15岁时进入天津女排,之前她在业余体校练了4年。王茜文化成绩不错,当时可以选择考大学,但是她自己坚持要女承父业当排球运动员。“我的偶像就是爸爸,看他带队拿冠军,太帅了。”女儿要进专业队,王宝泉起初是反对的,“这行太辛苦了。为了让她早点放弃,我还专门给她苦吃,希望她自动放弃。”但女儿的坚持,使王宝泉最后做出让步,“她跟我的性格一样,能吃苦,而且非常好胜。对于她自己的选择,我告诫她一定要咬牙走下去,不能浪费青春。”在刚进队的时候,王宝泉就对她严格要求,“她刚进队时,我每天带她早晨早起加练,晚饭后也去练习,否则她的水平根本跟不上全队的要求。”

去年,王茜第一次入选国家队。王宝泉先给王茜泼冷水,他不希望王茜过早地进国家队,“你这个水平,你这个年龄,先在天津队打好。太早进国家队,技术不全面,发挥不稳定,出了问题可能会在心理上造成影响,技术成熟点再进国家队更好。”

前段时间,王宝泉接任中国女排帅位,王茜的第一反应竟然也是反对。王茜和她妈妈担心当国家队教练太累,王宝泉的身体吃不消。来漳州之前,问起王茜到了国家队最担心什么,王茜脱口而出:“我最担心我爸的身体。”在来国家队之前,父女俩进行了沟通,王宝泉告诫女儿,“对别人怎么样我也会对你怎么样,决不会因为你是我的女儿就嘘寒问暖。我们一起在国家队,可能会有各种各样的说法,但我不怕,我们必须用实力说话。”

至于自己的偶像,王茜脱口而出:“当然是我爸,我就觉得我爸特厉害。我们打联赛能拿冠军,联赛后国手走了,我们打大奖赛、锦标赛也能拿冠军,到了亚俱杯和国外的友谊赛,我们还能拿冠军,我真是太佩服我爸了。”在王茜看来,爸爸之所以能够获得成功,除了在训练上很有一套外,另一个关键就是能够服众,“我爸在训练场上经常发火,但他发火有发火的原因,一发火大家真的就能有提高,队员们也都特服他。我觉得这是他平时为人处世的方式方法积累出来的作用”。

篇9

夫子,您那个时代有吴刚的传说吗?他一刻不停地砍着桂树,桂树的创口即砍即合。如果您处在那样的状况下,您是否还能保持您“进退有礼”的儒学风度?而我每次背诵《李凭箜篌引》中一句“吴质不眠倚桂树”时,都会欣慰音乐给了他休息、喘息的空间。?

夫子,您的那句“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我铭记心中,这恐怕是您得出“生无所息”结论的理由之一吧。千百年来,它催促着人们快跑,快跑,用那须臾的生命追赶日月轮回的速度,可您想过,那一刻不停追赶太阳的夸父是怎样倒下的吗??夫子,在我们这个年代,有很多人由于过度劳累而死,他们中有很多都可以用原本应该拥有的时间为我们这个社会作出更大的贡献,对于这点,您又怎么看呢??当然了,夫子,我并不赞同无谓的休息。就好像工作了一天的人拿玩命打牌当作休息一样,那只是愚蠢地消耗自己的生命。我们这个时代,有一位非常著名的科学家王逸先生,他曾说:“作为我们这样的工作者,注定不能享受一些人能享受的乐趣,”是的,他勤勤恳恳地工作,没有一般人出入舞厅、打牌喝酒、游山玩水的休息权利,但他也会在工作之余,侍看花草,与学生谈心来休息。这使他暮年,成为了培养青年人才,支持年轻人的推前浪的“后浪”。?

夫子,人非圣贤,若我们被迫去面对一个永无休止的命运,相信很多人都会丧失勇气,不如像刘墉先生鼓励他儿子一样:“当一次大考摆在你面前,你若想到有一个长长的假在等待着你,是否会觉得舒服些?”?

夫子,让您门生休息会儿吧。或寄情于山水,又或纵情于天地,他对人生可能有更深的感悟。如您门生所说:“春服既成,与童子五六人,冠者六七人”沐浴那春光,岂不美哉?

篇10

时间一长渐渐透过你我的交流 ,我有了一种想要你呵护的冲动 .这种感觉让我显得很迷茫 ,更使我无所适从.我不想代替那个人而成为她在你心目中的替代品 ,这似乎对我不是很公平.(希望有一天为了我 你会藏她在心底) 所以曾经我一度逼自己打消那种想要你呵护的念头 , 可是越是想忘记却越是忘不掉 .越是想远离你却越是离不开......与其让自己心潮澎湃不如选择勇敢的面对 ,最后不知道为什么会爱上你 .也许当时只是喜欢跟你在一起时的自己吧.

你老说自己笨,而我就是讲大道理给你听, 讲到最后我甚至都不知道自己在讲什么, 而你更不知道自己在听什么.(不许偷笑) 一个总是把笨蛋两字挂嘴边的你在我的心里一点都不笨 , 比如说在我不开心的时候你总是从我的只言片语中察觉 . 然后你的一声“宝贝” 立刻就让我的不开心 我的烦恼 通通的烟消云散......(你就是这么伟大)

你总是关心我生活上的好多细节,(具体这里不说 你自己最清楚)你的细心加关心总是让我对你感激涕零.你的可爱总是让我对你佩服的五体投地 , 你霸道的爱真正让我感受到被爱的喜悦 . 你说我有了你就等于有了整个世界, 我想你绝对是正确的 . 你的依赖性很强, 而现在我没有给你任何依靠, 任何照顾唯一给你的只有用一生才能够实现的承诺.

我真的不忍心看着你一个人独自的面对着整个世界 , 可是我应该怎么办呢 .你可不可以告诉我? (相信很快我就会到你的身边陪着你吧) 无论将来结果会怎么样 ,我们都应该注重的是爱情本身的过程而非她的结果 . 更有责任加倍的珍惜这一份纯真美好的爱情 ,尽最大努力不让我们的爱留下任何的遗憾.因为我们都有一个共同的心愿就是要永远的在一起.让我们一起为自己的爱情祝福吧:春天来临的时候 , 不必询问花期, 故事开始的时候 , 不必询问结局 ,当你我已经出发, 不要担心风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