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的教育范文
时间:2023-03-26 22:36:06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孩子的教育,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篇1
【关键词】孩子;感恩;教育
我们要感恩,感恩爸爸妈妈,给了我们无尽的爱和祝福;
感恩老师,给了我们知识和希望;
感恩朋友,给了我们友谊和快乐;
感恩每一个帮助过我们的人,感恩他们的每一句叮咛、每一次微笑、每一份关爱…
孩子要达到这样的感恩境界仅仅靠学校的教育活动是远远不够的,更重要的,还是来自家庭的感恩教育。做为家长首先应该要以身作则,从小就培养孩子的感恩之心。爱孩子要让孩子懂得体验权利和义务的对等性。而不是过份而无目的的溺爱和纵容自己孩子的各种自私行为。要从生活的细节上培养孩子的感恩心理,在孩子的心理播下爱的种子。让孩子学会“感恩”,让他们学会懂得尊重他人,对他人的帮助时时怀有感激之心,这些都是家庭教育孩子的重要内容。孩子在成长过程中,家长始终是孩子的一面镜子,父母必须以自己感恩的言行影响和感染孩子,令孩子从家长的言行中学会感恩。家庭的感恩教育可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一、在日常生活中培养感恩意识
我们可以在有意无意中创设感恩的氛围,把感恩的思想观念贯穿在每一件小事上。比如在孩子的幼儿时期,我们可以利用晚上临睡前给孩子讲故事的机会,有意识地挑选诸如“羔羊跪乳”“乌鸦反哺”和“大黄狗报恩”的故事,告诉孩子,做人要知道报答,要有情有意,要像乌鸦那样,将来有能力回报他人;在路上行走的时候,看到洒水车一边播放音乐,一边向道路两旁喷洒着清水,我们在这个时候也有意无意地告诉孩子,这不仅仅好玩,环卫叔叔是在工作,是为社会作奉献,不要埋怨水珠喷溅到自己的裤子上,应该从心里感谢叔叔们的劳动,正是他们,才使我们有了一个好的生活环境。
二、在成人的榜样下进行感恩教育
相信很多人都被电视上一句“妈妈,我帮你洗脚”的广告词深深地感动,可以说家庭是孩子的第一个学校,而家长也是孩子的第一任教师,小孩的各种习惯与行为首先来源于家人,所以当您或者您的孩子接受了别人的帮助时,请示范表达感激之情;当您为孩子服务时,请告诉他,应该谢谢您;无论你的工作有多忙、多累,都别忘了在假期带上孩子去看望双方的老人;春暖花开时带上孩子一起陪老人去公园赏花观景;过年过节、老人生日时和孩子一起为老人选购礼物;朋友送来的稀有食物先给老人留出一份……久而久之孩子会在这样的氛围下,不自觉的表达自己的爱与关心,“妈妈上班很累,等她回来,我要给妈妈倒杯水”等等。
三、在游戏中开展感恩教育
在游戏中体验并学会感恩是让孩子直接体验接受的良好途径。游戏是孩子的伙伴,孩子的一日生活都离不开游戏。在孩子们的游戏中开展感恩教育会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如在“我来当妈妈”游戏中,要求孩子们抱着一个小娃娃去走路、吃饭等等,孩子们真切的体验到当妈妈的不易;在家中要寻找机会和孩子互换角色,如让孩子代替父母考虑一天的油盐柴米问题和家务安排,使孩子真正明白:“一粥一饭,当思来之不易”,使其体会父母持家之不易,真正体会到父母之恩深似海。
四、在真实的生活环境中实施感恩
感恩教育不能只停留在理论上,更要落实在行动中。因而必须做到知行合一,在具体的真实的生活环境中去活动、去冲突、去体验,让他们在“亲近自然、融入社会和认识自我”的实践活动中开展感恩活动。
坚持开展家庭“感恩”活动,经常对父母说说体贴或感激的话——“爸爸、妈妈,您们辛苦了!”经常给爸爸、妈妈写一封信,交流思想感情;经常为爸爸、妈妈等长辈制作“感恩”卡——例如:生日卡、节日卡等,写上一句祝福的话。
在生活中力求自强自理,在双休日想方设法帮父母做些力所能及的家务事,扫地、洗碗、拖地板、烧饭、做菜等;多为父母做一些侍奉性的事——例如“为父母捶捶背、洗洗脚、擦擦汗等,尽自己的一份“孝”心。
篇2
1、对症下药方可治愈疾病。
2、父母是子女在生活中一切言行举止的最早启蒙老师。
3、对孩子来说,家庭环境类似母亲的子宫。母亲的子宫是孩子的第一宫殿,家庭环境是孩子的第二宫殿。
4、爱孩子并不意味着一定理解孩子,要和孩子成为朋友,教育才能发挥作用。
5、想象与显示不分使孩子很容易融入到故事情景中,并从中受到教育。
6、孩子坏的习惯80%都是在家里形成的。
7、父母要想培养孩子一个健康的人格,就一定要营造一个轻松和睦的家庭。
8、孩子自己动手制作小玩具,虽然粗糙,但远比得来现成的精美玩具快乐。
9、让孩子独立完成他所从事的工作的基本部分,哪怕不会有积极的结果。
10、在生活中学习,是幼儿最有效的学习方法。
11、家长在家庭教育时一定要记住情感教育永远都大于道理教育。
12、帮孩子制定他的个人和完成的方法。
13、没有一个朋友能比得上健康,没有一个敌人能比得上疾病。
14、谋生型父母不能因外出打工而对孩子有愧疚感,更不能因愧疚而迁就孩子的胡闹。
15、让孩子有机会真正作决定。
16、打骂不能解决孩子的教育问题,只能宣泄父母的急躁情绪。
17、天赋如同自然花木,要用来修剪。
18、只要家长善于利用,生活中的每个细节都可以用来教育孩子。
19、在孩子的世界里,一切东西跟人一样,都是有思想有感情的。
20、教育的艺术不在于传授本领,而在于极力唤醒和鼓舞。
21、激发幼儿的求知和学习的欲望,远比教会有限的知识有意义得多。
22、对孩子来说,生活就是一所学校,一草一木都可以成为研究探索的对象。
23、谁能让孩子“动如脱兔,静如处子”,谁就掌握了教育的秘密。
24、帮助孩子寻找值得注意的电视节目。
25、父母不要万事代劳,剥夺孩子的生活自理能力。
26、父母是孩子认识世界获取知识的第一所学校。
27、帮助孩子与来自不同社会文化阶层的孩子正常交往。
28、育儿过程有艰辛,也有欢乐。
29、父母唯有不断进取,通过自己的人格力量去获得孩子的钦佩和敬爱。——姜晶
30、父母不可能陪伴孩子一辈子,所以必须从小培养孩子的社会意识和独立的意识。
31、如果你真的爱孩子,就该送他“出海经风浪”。
32、任何行业中,走向成功的第一步是对它产生兴趣,幼儿学习更是如此。
33、在达到理智的年龄之前,孩子不能接受观念,而只能接受形象。
34、父母关心孩子的性健康,等于给了孩子一生的幸福。——马文会
35、教育必须从心理上探索儿童的兴趣和习惯开始。
36、教育上操之过急和缓慢滞后,都会摧残孩子正常的心理发育。
37、良好的个性胜于卓越的才智。
38、学前教育更要重视孩子良好习惯的养成。
39、适时引导孩子讲故事,这是保持他们思想活跃的绝妙方法。
40、丰富的想象力比书本知识更重要。
41、幼儿的学习是全方位,并不局限于读写算和各种技艺。
42、所有纨绔子弟都是富裕子弟,尽管并非所有富家子弟都是纨绔子弟。自古英雄多磨难,从来纨绔少伟男。
43、母爱是人世间最神圣的感情,应为这种感情最没有利禄之心掺杂其间。
44、孩子在幼儿其间,蕴藏着无限的可能性,需要父母加以挖掘和引导。
45、详细制定实验计划,帮助孩子了解更多的事情。
46、教导儿童的主要技巧,是把儿童应做的成一种游戏的。
47、性格塑造始于婴儿时期。
48、父母是天然的教师,他们对儿童,特别是幼儿的影响最大。
49、体罚是一种单纯的“棍棒+粗口”的原始教育,对孩子的身心成长极其不利。——许传利
50、家庭教育的任务,首先是父母教育父母学习。
51、良好的习惯是孩子所储存的资本,会不断增值,而人的一生就在享受着它的利息。
52、如果你做到了以上二十条家庭教育格言,定能成就优秀孩子哦。
53、父母在自己担任家庭教育前最好是自己先学习教。
54、让孩子在帮助他人时体验无能为力的尴尬和痛苦。让孩子想帮助他人又力所不能及无能为力,由此激发他的“自强欲望”,让自己变得更加强大,负责任地成长,以便将来能够帮助更多的他人。
55、父母要准备一个记事本,记录和孩子在一起发生的事情,或者发现的问题产生的困惑。经常记录的过程,其实就是一个简单的反省自己的过程。
56、谁能让孩子有主见又懂得妥协,既果敢又懂得顺从,谁就遏住了教育的关键。
57、赏识使孩子成功,抱怨使孩子失败。禁止意味着引诱,压抑反而是强化。
58、家长的责任是为孩子提供两个“遗传”:一个是先天遗传。一个是后天遗传。教育者可以对教育持乐观的态度,但不要乐观到不考虑遗传的程度。丑小鸭变成白天鹅,主要不是丑小鸭努力学习的结果,而是丑小鸭的妈妈生了一个鹅蛋而不是鸭蛋。
59、简单凝练的童话往往蕴涵着丰富的知识和深刻的道理。
60、运动贵有恒,饮食贵有节。
61、父母要逐渐培养孩子独立思考独立解决问题的习惯,并由此树立孩子的信心。
62、父母不应把所有的教育都寄托在学校和老师身上,因为孩子一年有一半的时间都在家里,所以家庭教育和学校教育一样重要,甚至更重要。
63、培养孩子将来成为一个什么样的人永远比孩子现在的成绩是怎样的更为重要。
64、结合童话寓意,引导孩子去思考探索,比单纯说理要深刻。
65、平时在家里,父母和孩子尽量保持一种平等的地位,遇事要征求孩子的意见。
66、一个行为反复养成习惯,习惯反复形成品质,品质改变命运。
67、孩子的幽默是最自然最坦率的人类语言,需要父母用心去发现和体会。
68、教育幼儿除了要有耐心之外,还要讲究方法和技巧。
69、父母要给予孩子自由成长的空间,对错误的方向给予引导,对于正确的方向给予鼓励。
70、父母在教育孩子的同时,也在进行自我教育。
71、穷人的孩子早当家,但必须警惕“人穷志短”。
72、只要教师和家长协调一致,才能形成教育的合力。
73、把天真快乐的童年还给孩子,保存和丰富孩子的感受能力吧,它是自然对人类最大的恩赐,它是孩子终身的财富!——甄世田
74、没有体谅和信任,便没有友谊。
75、孩子的理性是不断成长的,不要喂养他们,而要引导他们。
76、建一个陈列架,让孩子在上面充分展示自己的作品。
77、孩子挑食是从父母谈哪一个不好吃开始的。
78、影响孩子成绩的主要因素不是学校,而是家庭。家庭教育是人的成长的根部和根本,它是“培根教育”。
79、婴儿的情绪,是认识世界的反映。
80、一个人的成功=1%IQ——智商)+99%EQ——情商)。
81、中国年轻的父母会花数千元学开车或把自己孩子送到培训机构,却鲜有自己参加家庭教育培训。
82、孩子的祖父母可能只有一些有限的教育经验,而这些有限的教育经验又因为祖父母的溺爱和放纵而派不上用场。
83、让孩子在艰苦的地方体验他人的苦难,让他为他人提供力所能及的帮助,并由此获得成就感和自我认同感。改变孩子自暴自弃的坏毛病的唯一办法是既让他面对他人的苦难,让他为苦难者提供力所能及的帮助。
84、鼓励孩子尽量不依赖成年人。
85、当父母在孩子的教育问题遇到困惑时可以尽量请教老师邻居或是教育专家。
86、一切教育都是从我们对儿童天性的理解开始。
87、如果家庭教育出了问题,孩子在学校就可能会过得比较辛苦,孩子很可能会成为学校的“问题儿童”。
88、使一个人发挥最大能力的方法,是赞赏和鼓励。
89、教孩子学走路,学说话的方法,是人世间教育孩子的最好方法。
90、对孩子的教育不能只注重智力和分数,因为决定人生成败或幸福与痛苦的往往不是学问的高低,而是人格的健康水平,行为习惯恰恰是影响人格发展的关键因素之一。
91、父母教育孩子的过程,也是自身不断感悟和学习的过程。
篇3
1、只有爱才能培养孩子。
2、孩子的理性是不断成长的,不要喂养他们,而要引导他们。
3、发挥孩子积极认识自己才干的能力。
4、每天都抽出时间和孩子单独在一起。
5、家中没有严父慈母之别,若说严,父母都严;若说慈,父母都慈。全家相处有如朋友一样。——福泽谕吉
6、勇气使我们抵抗我们所怕的危险和所感的突祸,对于这种四面受敌的人生是很有用的;所以我们最好及早使得儿童具备这种武装,武装愈早愈好。——洛克
7、试将理想的父亲和理想的母亲对比一下。父亲以宠爱孩子为好,而母亲在必要时要牢牢管束孩子,有时也要加以严厉的斥责。父亲老是吵吵嚷嚷,过于严格,孩子就会对他敬而远之。而母亲怎么严厉,只要出自于一片爱心,孩子仍然寸步不离跟着她。——池田大作
8、认真地对待孩子的个人要求。
9、让孩子从小养成读书的习惯。
10、给孩子一个房间或者房间的一部分,主要供孩子玩耍。
11、帮孩子制定他的个人计划和完成计划的方法。
12、不要空洞地和不真诚地表扬孩子。
13、鼓励孩子编故事,去幻想。
14、父母是孩子们启蒙教师,孩子是母亲的一面镜子。——李岫云
15、不因孩子房间里或者桌面上很乱而责骂他,只要这与他的创作活动有关。
16、从来不对孩子说,他比别的孩子差。
17、帮助孩子与来自不同社会文化阶层的孩子正常交往。
18、把孩子和他们同龄人隔离,将给他们的心灵带来无法磨灭的创伤。
19、最好的教育是以身作则。孩子们对谎言或虚伪非常敏感,极易察觉。如果他们尊重你、依赖你、他们就是在很小的时候也会同你合作。——甘地夫人
20、孩子最喜欢爱他的人……也只有爱才能培养他。当孩子看到并感觉到父母对自己的爱的时候,他会努力听话,不惹父母生气。——捷尔任斯基
21、爱子,教之以义方,弗纳于邪、骄、奢、,所自邪也。四者来,宠禄过也。——《左传》
22、良好的个性胜于卓越的才智。
23、详细制定实验计划,帮助孩子了解更多的事情。
24、我们仅仅指望给孩子们两份永久的遗产:一份是根,一份是翅膀。
25、——艾森豪威尔
26、父亲清楚的表示,倘若我想掌握更大的权力,就必须在每一个问题上继续和他争论下去。我抱怨他的态度太粗暴,他大声呵斥到:“我已经没有许多时间来跟你罗嗦,那是我教你工作的惟一办法。”看来这就是他培养,锻炼我、造就我的一套办法。——小托马斯·沃森
27、父母要逐渐培养孩子独立思考、独立解决问题的习惯,并由此树立孩子的信心。
28、教孩子与各种年龄的成年人自由交往。
29、教育的艺术不在于传授本领,而在于激励、唤醒和鼓舞。
30、定期为孩子读点东西。
31、教孩子学走路,学说话的方法,是人世间教育孩子的最好方法。
32、如果孩子由于生性好动、天真活泼而做了顽皮的事,他自己会后悔的。随着年龄的增长,他的意志力也日益增强,当他善于控制自己的时候,他会自己支配自己的良心,不会让那种坏的伙伴和外界的生活条件等等来支配自己。——捷尔任斯基
33、鼓励孩子发现问题,随后解决这些问题。
34、父母教育孩子的过程,也是自身不断感悟和学习的过程。
35、给人以鱼,不如教人以渔。
36、不能因孩子犯错误而戏弄他。表扬孩子会背诗、讲故事和唱歌曲。
37、帮助孩子修改他的作业。
38、在孩子干的事情中,不断寻找值得赞许的地方。
39、结合童话寓意,引导孩子去思考、探索,比单纯说理要深刻。
40、让孩子独立思考问题。
41、赏识使孩子成功,抱怨使孩子失败。禁止意味着引诱,压抑反而是强化。
42、允许孩子玩各种废弃物。
43、孩子都想得到尊重、赏识、掌声和认可。
44、向孩子说明,他本身已经很可爱,用不着再表现自己。
45、穷人的孩子早当家,但必须警惕“人穷志短”。
46、关心孩子是必要的,但若把他前进道路上的石块全部清扫干净,坑坑洼洼全部垫平,他可能暂时平平安安,但同时也失去了走坎坷道路的能力。——孙蒲远
47、激发孩子的求知和学习的欲望,远比教会有限的知识有意义得多。
48、不对孩子的失败表示瞧不起,并对孩子说:“我也不会干这个。”
49、在我家里,关心别人是理所当然的事。父母亲从小就向我们灌输,一个人既要有雄心壮志,又不能自高自大目中无人,自立自强是生活的基本原则。
50、带孩子到他感兴趣的地方去玩。
51、我们应该赋予子女勇气和自信,还要帮助他们加以发展,正如牛津大学巴利奥学院院长史密斯1919年给英国首相的信中所写的那样:“心胸开阔,目光敏锐,热爱真理,就能抵制无理诡辩,陈腐信仰,哗众取宠和伪善之言”。——甘地夫人
52、让孩子做他力所能及的事情。
53、孩子的言行就像一面镜子,反映着家庭和父母的精神,所以希望孩子好,首先自己要起模范作用。父母或教育者的日常性言行,对培养孩子的人格有最强的说服力。——谷口雅春
54、向孩子提供书籍和材料,让孩子干自己喜爱的事情。
55、脱开了母亲的扶助,孩子才真正学会了走路。
56、人类有义务将最美好的东西给孩子。
57、父母不可能陪伴孩子一辈子,所以必须从小培养孩子的社会意识和独立意识。
58、如果你真的爱孩子,就该送他“出海经风浪”。
59、家长养成合理的行为习惯并留心使孩子学着去做。
60、教育上操之过急和缓慢滞后,都会摧残孩子正常的心理发育。
61、不用辱骂来惩治孩子。()
62、认真对待孩子提出的正经问题和看法。
63、建一个陈列架,让孩子在上面充分展示自己的作品。
64、诚实地评价自己对孩子的感情。
65、允许孩子参加计划家务和外出旅行的事情。
66、我祈求,请不要把他引上平静安逸的道路,而要把他置于困难和挑战的考验和激烈之下。让他学会在暴风雨中挺立,让他学会对那些失败者富有同情心。——麦卡瑟
67、对孩子提出的所有问题,都耐心、老实地作出回答。
68、爱之不以道,适所以害之也。——《资治通鉴》
篇4
“您了解自己的孩子吗?”?
“当然了解!”几乎所有的父母都会这样回答。?
俗话说:“知子莫若父”。每一位父母在一定程度上是了解自己的孩子并能说出他的一些特点的。孩子从出生之日起就融入充满爱的家庭氛围之中,父母是孩子最亲密最值得信赖的人。家庭成员生活在一起,朝夕相处,为父母了解和研究儿童提供了时空和情感上的便利条件。应当说,天下没有人比父母更能了解自己的孩子了。但是父母的看法并不总是准确和全面的,也不总是能够考虑到孩子各方面的特点的。“察子失真”的现象在现实生活中是许多父母很容易犯的错误,这究竟是什么原因呢?因为父母经常与孩子在一块,就会对孩子的一些行为表现熟视无睹或视而不见。还有些父母忙于事业发展,累于生活琐事,很少能抽出时间专门地观察、研究自己的孩子,因而不能形成对孩子正确、全面的认识。这正如一句古诗所云: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
了解和研究孩子是教育孩子的前提,古今中外的知名教育家都十分重视了解和研究教育对象。英国教育家、思想家洛克指出:“教育上的错误比别的错误更不可轻视,教育上的错误正如配错了药一样,第一次弄错了,决不能弄错第二次,第三次去补救,它们的影响是终身洗刷不掉的。”家庭教育也不例外。家庭是孩子的第一所学校,家长特别是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教师,是家庭教育的主要实施者和责任人,是最直接、最经常、最主要的教育者。因此,家长在孩子的成长培养上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我国古代《学记》认为:“知其心然后能救其失也。教也者,长善而救其失者也。”按照这个要求,我们的父母就要能够洞察孩子的心,全面把握他们的长处和短处,再有针对性地“长善”和“救其失”,才能使孩子健康成长。?
2.家长了解和研究孩子,具有许多得天独厚的条件?
首先,从时间和空间条件看,父母和孩子间的时空距离是最为接近的,两代人频繁互动的交往为家长了解孩子提供了客观的可能性。孩子主要生活在家庭里,家庭是满足孩子物质和精神需要的主要场所。即使是上小学后,孩子每天仍有大约三分之二左右的时间在家庭里活动。在每天同孩子的交往中,父母经常为孩子操心,满足他们的需求(尤其是物质需求),在这个过程中父母自然会去了解孩子的各种状态,去体会孩子的心态,去思考孩子的要求。长此以往,父母就能对孩子有一定的了解。另外,父母还能站在“历史的高度”去把握孩子的过去和现在,并推知孩子将来的发展,这是任何其他人所不能胜任的。
其次,父母和孩子间的亲子关系为家长了解和研究孩子筑就了坚实的情感基础。在家庭关系中,除了夫妻关系,就是亲子关系,这是异于夫妻关系的又一种最基本、最重要的家庭关系。正是这种亲子关系,促使父母对子女产生深切而真挚的爱以及强烈的责任感,促使父母时刻关注孩子的言行,去考虑孩子的教育和培养。目前,我国推行计划生育的国策,因之,父母对独生子女期望值愈来愈高,家长重视家庭教育,努力去掌握有关教育知识,加强自身科学文化素养,为深入了解和研究孩子做好了知识上的储备。?
3.了解和研究孩子的一般内容?
鲁迅先生说:“孩子的世界与成人截然不同,倘不先行理解,一味蛮做,便大碍于孩子的发达。”“孩子的世界”究竟是怎样一番景象呢?主要反映在以下几个方面:?
(1)孩子的健康状况与身体发育情况,主要是指儿童的形体结构、生理机能、身体素质、基本活动能力和对自然环境的适应能力、运动的基本知识、技能、自觉锻炼身体的习惯等。
(2)孩子的智力发展水平和学习情况。
智力是各种认识能力的综合表现,是观察力、记忆力、想像力、思维力等能力的综合,而思维能力是智力的核心。情感、动机、注意等非智力因素对智力发展也有影响。
学习情况主要包括学习目的、学习态度、学习方法、自学能力、学习成绩以及学习中的困难等。
(3)孩子的个性心理品质。
这大致表现为在能力、气质和性格上的差异。个性的形成与如下四种因素有关:先天的生理素质、孩子所处的生活环境、个人的活跃程度、周围人对孩子的教育熏陶。孩子的气质、性格、兴趣、能力等个性特征的不同,要求家长对孩子的教育训练做到因人而异、因材施教。如果忽视孩子在某一方面所具备的能力素质,粗暴地强制他们放弃原有的兴趣爱好,强迫孩子学习他们根本不感兴趣的东西,只会收到适得其反的效果。?
篇5
望子成龙,望女成凤。纵是心肠再狠毒的人,也希望自己儿女长大有出息,做人上人,干既轻快挣钱又多的美差,智勇双全,一表人材,能说会道,总之是好上加好,青出于蓝而胜于蓝,不想培养子女成材的人有吗?
三十多岁的年轻家长中,很多都把培养孩子提到意识日程上来了。早让孩子接触社会,接触新环境,其用心可见一斑了。特别周日更是让人为年轻而辛劳的家长们折服、敬佩和羡慕。将孩子送到少儿艺校学习的大有人在。有送到市群艺馆学钢琴或小提琴的,有送到少年宫学书法、美术、唱歌、跳舞的,还有送到少体校学体育当运动员的,总之许多为人父母者为子女长大后有出息已蠢蠢欲动了。这很让我感动和惶恐不安,为人父者扪心自问我为小女做了些什么呢?难道我愿意耽误孩子前途吗?我不会有大出息了,难道也让孩子也没出息吗?
如何才能让孩子有出息呢?这就要培养,舍得为她付出辛苦,舍得为她付出更多的有意的时间,喜欢音乐就培养学音乐,喜欢舞蹈就培养她跳舞的积极性,喜欢写字就培养她成为书法家,喜欢绘画就培养她当个画家。孩子本是一棵稚嫩的小树苗,怎么铸造就形成什么样的艺术品。孩子教育重在早期的启蒙,打什么样的基础就建造什么样的建筑,钢筋混凝土灌筑的一定是高耸入云的魔天大厦,破砖烂瓦盖起的只能是矮趴趴的贫苦人住的摇摇欲坠的危险房屋。
篇6
第一句话是:优秀是一种习惯。
这句话是古希腊哲学家亚里士多德说的。如果说优秀是一种习惯,那么懒惰也是一种习惯。人出生的时候,除了脾气会因为天性而有所不同,其他的东西基本都是后天形成的,是家庭影响和教育的结果。所以,我们的一言一行都是日积月累养成的习惯。我们有的人形成了很好的习惯,有的人形成了很坏的习惯。所以我们从现在起就要把优秀变成一种习惯,使我们的优秀行为习以为常,变成我们的第二天性。让我们习惯性地去创造性思考,习惯性地去认真做事情,习惯性地对别人友好,习惯性地欣赏大自然。
以热爱大自然为例,我们不少家长,只是嘴上说说,真的到了星期天,往往会以孩子课业重、家务忙等等为借口,错过了与大自然亲密接触的机会,或者是这个周末想到了就去做,下个周末,忘了就算了,其实这是因为很多根本不知道什么叫着习惯,其实,人类语言中并没有习惯二字,只是我们做某些事,做得多,做得连贯,不自然地养成了习惯而已。我还是说得更直白一点儿吧,所谓习惯,就是要会“装”,要持续的、不间断的“装”,装久了就成了真的了,就成了习惯了,比如准时在孩子到家后,拿起高雅一点儿的书本来读,每次都这样,你装装看,你装一年看看,装十年看看,装的时间长了就形成了习惯。
第二句话是:生命是一种过程。
事情的结果尽管重要,但是做事情的过程更加重要,因为结果好了我们会更加快乐,但过程使我们的生命充实。人的生命最后的结果一定是死亡,我们不能因此说我们的生命没有意义。世界上很少有永恒,比如爱情,但我们能就此否定爱情的美好么?因此,体验,是丰富我们生命过程的一剂良药。
比如喂养孩子这个生命过程的体验。不少农村母亲,由于不是享受这个别人无法体验的生命过程----这个孩子慢慢地长大、慢慢地呀呀学语、慢慢地蹒跚学步而给自己带来的无限,于是牢骚满腹、埋怨充斥整个亲子空间,在广大农村,甚至把孩子交给爷爷奶奶看管,自己落得“一身轻松”,等孩子长大了,有缺憾了,才后悔当初没有好好跟孩子一起享受TA长大的过程,埋怨孩子的爷爷奶奶没有好好教育孩子,其实,是因为这些农村父母不懂,所谓的最好教育,就是陪孩子一起长大。生命本身有没有意义,在于你有没有赋予它意义,在于你自己有没有赋予你的生命一种你希望实现的意义,因此享受生命的过程就是一种意义所在。
一直很享受与女儿一起长大的那些点点滴滴。
第三句话是:两点之间最短的距离并不一定是直线。
在人与人的关系以及做事情的过程中,我们很难直截了当就把事情做好。我们有时需要等待,有时需要合作,有时需要技巧。我们做事情会碰到很多困难和障碍,有时候我们并不一定要硬挺、硬冲,我们可以选择有困难绕过去,有障碍绕过去,也许这样做事情更加顺利。大家想一想,我们和别人说话还得想想哪句话更好听呢。尤其在中国这个比较复杂的社会中,大家要学会想办法谅解别人,要让人觉得你这个人很成熟,很不错,你才能把事情做成。
所以,我们一直在谅解别人,欣赏别人,却唯独在谅解自己的孩子上出了问题,甚至,我们对他们的要求是苛刻的:别人能做到的,我们要求他们也要一定做到,别的孩子做不到的,我们也要要求我们的孩子做到,而且,在孩子们面前,我们会用最简短的语言----直线语言表白:“一分值两万七啊!”“唉呀,你说你再不好好学,你能考上哪啊,赶紧学吧。”“人的一生中,有好多次机会和转折,这是你人生的一次重要转折,抓住了机会,你就会成为人上人,如果错过了,也就不会再有转机。”“必须考上四中、五中!”这种看似最短距离最直白的表达最能直抵孩子心灵深处的语言,其实,与孩子距离最远!
当然,如果你在考数学试题,一定要答两点之间直线段最短,如果你在走路,从A到B,明明可以直接过去,但所有人都不走,你最好别走,因为有陷阱。在亲子教育上,直线性思维在很多地方要碰壁,这是中国特色的中国教育方式。
有时候,欣赏孩子爱玩、会玩也是一种曲线救国方式。女儿小时候很爱带小朋友到家玩,女儿也一直把我欣赏她会玩作为她的骄傲,转而让我欣赏她的学习。
第四句话是:只有知道如何停止的人才知道如何加快速度。
去年暑假教女儿轮滑的时候,女儿最大的体会就是停不下来。我没有给她请教练,其实,教她之前,我也从没有接触过轮滑,我只是从物理平衡角度教她学习,一开始,我就从教她练习静止,练了两天,我看女儿能穿上轮滑鞋静止下来了,才开始教她前行,这个时候我就发现女儿已经会滑了。只要你能停下来,你就不会撞上树、撞上石头。因此,只有知道如何停止的人,才知道如何高速前进。
第五句话是:放弃是一种智慧,缺陷是一种恩惠。
篇7
关于教育孩子的发言稿篇01由于现在小孩绝大多数都是独生子女,加上现在生活条件好,捧在手里怕摔了,含在嘴里怕化了,很难给幼儿一个独立成长的机会,直接导致幼儿在身体和人格上的不足。儿童的成长离不开学校、老师的教育,更和家庭、父母的培养息息相关。现在的家庭教育非常重要,谁都不可忽视,现浅谈几点家长教育幼儿心得:
家长教育幼儿心得1、注重孩子的思想品德教育,人的品质是第一要素,是决定孩子未来人生道路的关键。孩子在成长过程中难免会受到社会周围环境的一些消极或负面的影响,因此,我们做到凡事从正面教育孩子,帮助孩子辨别是非、真善,培养孩子的善良、宽容、积极乐观、富有同情心、客观公正等良好品质,以及热爱集体,尊敬师长,遵守一切规章制度等行为规范。而家长是孩子的“克隆”对象,家长是子女所有行为的被模仿者与榜样,想要孩子有好的品质,首先要从我们自身做起。
家长教育幼儿心得2、注重培养孩子的行为习惯,良好的行为习惯一经养成,孩子将终身受益。首先,孩子能做到的事情尽量让他自己去做,包括自己赶车上学,自己背书包,自己洗漱、穿戴,做力所能及的家务。其次,让孩子养成独立学习和思考的习惯,针对孩子好动、注意力不集中的毛病,我们有意识引导孩子自己做学习计划,在规定的时间内完成作业,自己做检查,家长最后作全面检查。
家长教育幼儿心得3、注意培养孩子的自尊心,孩子也一样有自尊的。有的父母总是喜欢在别人面前说自家孩子不好,这样做的效果往往是相反的,孩子的心里产生逆反心灵,孩子就会想,我做得那么好,父母说做得不好,反正好也是不好,不好也就这么不好,干脆就不做好。别总盯着孩子的缺点,孩子是要经常夸奖的。家长教育幼儿心得4、善于挖掘孩子的潜在优势,培育孩子特长和兴趣。每个孩子都有特长,家长应扬长避短,善于挖掘孩子的优势,进行有意识的培养。孩子的思考是在好奇和兴趣中产生,家长千万不要磨灭孩子闪光的苗头
关于教育孩子的发言稿篇02各位家长:
下午好!首先我代表三(1)班全体任课老师对你们的到来表示热烈的欢迎,对我们工作一如既往的信赖和支持表示衷心的感谢。一切为了孩子们的发展,是我们的共同目标,因此也让我们有了共同的话题。
一、班级简介
本班现共有学生38人,其中男生18人,女生20人。
我们三(1)班是一个健康向上、团结友爱的集体。男生聪明活泼,女生勤奋踏实。学生常规、学习情况汇报优点:大部分同学有良好的行为习惯和学习习惯。能按时完成,积极参加学校的各项的活动。不足:学生发言不主动,写作业速度较慢。个别同学纪律观念差,上其他课时说小话,搞小东西,甚至下位,影响同学上课,有一部分孩子自觉性差、学习习惯差,学习基础差,学习成绩差,常不完成作业,不按要求完成作业,没做完作业,极个别孩子常不做作业,并且撒谎说放在家里。
二、三年级的特点
各位家长都知道三年级是一个爬坡的年级,但为什么是爬坡的年级,各位家长并不十分清楚。在小学阶段,老师们最不愿接教的不是一年级就是三年级。这是因为一年级的学生刚入学,什么都不懂,一切都要从头开始。既要教给他知识,又要培养他良好的行为习惯和学习习惯。而三年级的学生则由低年级刚进入到中年级。这一年同学们要掌握的知识就像泛滥的洪水一样蜂涌而至,各位家长只要留心看一下孩子们的试卷就会发现:三年级的试卷上除保留了一二年级的字词之外,成语、古诗、名人名言、改写把字句、被字句、阅读理解、习作等都在等待着学生们来猎取。而这时孩子们的发育却处在缓慢阶段,更需要老师和家长的帮助。
现在我要说的是家长必须重视家庭教育。家长的善导是家庭教育的黄金,要掌握孩子的心理,抓好萌芽教育,才能使孩子逐步入正道,教育孩子是我们教师的责任,也是家长们的责任。学生来到学校接受教育,提高和进步,是我们老师的愿望,也是家长们的愿望,希望大家能够真正理智的关爱孩子。大文学家高尔基曾说过一句话:“溺爱是误入孩子口中的毒药,如果仅仅是为了爱,连老母鸡都能做到这一点。”溺爱是一种低本能的爱,真正的爱是理智高尚的爱,吃喝拉撒睡是爱,教子吃苦、教子成材更是爱。
三、探讨教育孩子的问题
1、配合抓好孩子学习
有的父母见到孩子学习松懈.成绩一时不够理想,便十分焦急.有的时常抱怨、斥责,甚至懒得去管。这样做是十分错误的.殊不知,学习习惯的养成是有一个过程的.急于求成,恨铁不成钢,这种心情可以理解,但是事实上并不可能.因而,必须炼而求成或炼铁成钢,方可奏效.那么,家长应当从哪里入手提高孩子的学习成绩呢 首要就是抓好作业.要规定孩子放学后必须做完作业,必须检查.口头作业、复习、预习作业也不容草率.
关于教育孩子的发言稿篇031、注重发挥家庭的教育功能。教育子女的责任,要由父母共同承担,哪一位都不能放弃自己的责任;同时,父亲和母亲要为对方承担教育责任创造条件,在教育孩子上有分工有合作,不应单方独揽“大权”;只有在父母共同承担教育责任、对子女的教育影响力和谐互补的情况下,才有可能全方位发挥家庭的教育功能。
2、多给孩子一些表扬和鼓励。多给孩子欣赏的目光,有利于培养孩子良好的道德行为习惯和品质,有利于增强父母对孩子的信任。多给孩子以欣赏的目光,就会看到孩子与众不同的长处和优点,看到她的一点点进步,肯定她,坚持鼓励她,耐心引导她,平和看待她,并以实际行动支持她,孩子就会把自己的优点发扬光大,这一点是很必要的。
3、加强与班主任及老师的沟通和联系。主动向班主任介绍孩子的情况。比如我们在刚开学时就向班主任重点表明:孩子胆小、老实,请老师给予关照。之后,经常向班主任及老师了解情况,坚持每天看一看联系本、并签字,将孩子的点点进步向班主任及老师汇报,这样便于和班主任及时沟通。衡量一个老师的能力不单单是她的教学质量,更应该看她是如何教育孩子做人及与学生和家长的沟通方式。孩子是否能顺利成长,家长很重要,老师是关键。这一学期来,孩子进步很大,已经能自觉地积极主动举手发言,发言的声音也变得响亮了。孩子通过班主任及老师的培养,变得自信、开朗了,也在学校交了几个朋友。在这方面,作为家长感到十分欣慰。
4、注重与孩子日常交流,帮助孩子克服缺点。我们非常注重与孩子的交流,让她说同学的优缺点,自己有哪些不足的地方需要改进。比如我们的女儿好犯粗心大意的毛病,总是把加法当减法,减法当加法。我们就设计一些作业,其中有许多粗心大意的错误,故意请她当“老师”批改。反复训练几次,在这方面的错误明显减少了。针对她吃饭慢的不良习惯,我们就想办法培养她做事快的习惯,给她讲明道理:只有把自己的事尽快做好了,才有时间玩或学别的东西。
篇8
给儿子洗完澡,儿子爬到床上,很快进入甜甜的梦乡,而我却久久不能入眠。幼儿对男女在外貌及生理上的差异非常好奇,常常会提各种让人意想不到的问题,而幼儿所接受的有关性问题的准则和观念,是其成年后性心理的基础,对他的性格乃至一生都有很重要的影响。对儿童进行性教育,关键时期是在14岁以前,尤其是在五岁以前。在我国,由于长期受到封建思想的禁锢,家长和老师面对孩子提出的性问题,不能大胆地正面回答,要么采取回避的态度,要么采用欺骗的手段,编造故事搪塞了事,更有甚者训斥和打骂孩子。这种不正确的引导,极不利于儿童形成正确健康的性观念,会给其成年后的心理健康带来非常不利的影响,许多成人的性心理障碍都根植于幼年时期,所以幼儿期对孩子进行性教育非常重要。可是如何对孩子进行正确的性教育呢?在此笔者谈谈自己的一些看法,与年轻的父母们商榷。
一、帮助幼儿形成性别认同
一两岁的幼儿就能认识到男女在外貌上的差别,随着认知的萌芽,在此阶段可帮助幼儿凭外观特点,来辨认男女两性的差异。如:帮助幼儿去认识男孩所穿的裤子跟女孩所穿的裙子有何不同,男孩和女孩发型的不同等。男孩穿裤子,留短发,女孩穿裙子,扎辫子,以具体、明显、简易的形象区别性别。这样可逐渐帮助幼儿形成性别认同,让孩子懂得男女不同的性别角色,即性的社会角色,男孩要勇敢,女孩要温柔。在日常生活里,要训练孩子穿属于自己性别的裤子或裙子,强化自我性别的认同,以免将来性别混乱不清,或者产生性别认同对换的可能性。
二、正确回答孩子的性问题
幼儿的好奇心很强,一般幼儿到两三岁的时候就会开始探究一些有关性的问题。其中问得最多的问题就是“我是从哪里来的?”对于这个问题,大多数家长可能会回答:“你是从街上捡来的”;“你跟孙猴子一样是从石头缝里蹦出来的”;“从医院抱来的”……或者有的家长干脆就粗暴地拒绝回答。这种做法会压制孩子的好奇心,会让孩子感到这些问题是肮脏的,不应该问的,从而在他幼小的心灵里留下性是神秘的、卑下的不正确观念,不再以实事求是的态度对待它,自然也会影响以后他对性的正确的、进一步的认识。关于孩子的出生问题父母可借用自然现象、寓言故事、童话故事采用比喻的手法把性教育的内容穿插其中。笔者在文章开头对孩子的讲解可供年轻父母们参考。
孩子们除了对自己的身体好奇之外,还会对别人的身体感兴趣,因此同龄的孩子会经常互相注意对方的生殖器官,他们常对男孩与女孩的差异感到迷惑不解(尤其是身体器官的差异),会向父母提出“男孩与女孩为什么不一样?”对于孩子提出的性别差异问题,父母要按孩子的认识水平来回答,回答要简单易懂,语言既要科学化,又要儿童化。应该像回答其它问题一样,轻松自然地告诉孩子,就如指出孩子的五官一样,为孩子指出生殖器的名称。因为性教育的第一步就是认识人体各部位的名称。人体各部位及相关功能都有标准术语。在教幼儿认识时,要采用术语和儿童化语言相结合的方法进行。如,在认识性器官时说:男孩的是露在身体外面的,像小,小是男孩的宝贝,自己要保护它。女孩没有小,是因为女孩的生殖系统隐藏在身体里边。父母可根据他们的年龄特点和理解能力,运用生动形象的语言,以故事的方式,给予巧妙的回答,或用动物的生殖活动进行比喻,帮助孩子理解性。不能过分详细地讲述性、生殖等情节,如果讲不透,孩子的好奇心得不到满足,会更觉得神秘,这样会给孩子带来更不好的影响。解释的时候要坚持从生物学角度来说明。这样,幼儿的好奇心既得以满足,又使问题得到科学的解答。
三、引导幼儿的性游戏和
有的孩子不但会提出各种各样的问题,甚至会做出一些大人们不易理解的行为,如摸摸、摩擦双腿、玩弄自己的外生殖器,有性的感觉与满足。还有的男女幼儿相互抚摩生殖器。家长看到幼儿的这些行为可能会很不理解,甚至很生气。弗洛伊德认为儿童的性蕾期从大约3岁至5或6岁,性满足的来源从区转移至生殖器期。在这一年龄,抚摸和玩弄或会产生。所以,幼儿的性游戏是儿童成长中比较常见的现象,是正常的举止,对于孩子的性游戏不能简单粗暴地加以呵斥或惩罚,这样会给孩子的心理发展带来阴影,对孩子的性游戏和应正确引导,家长应设法用玩具、讲故事、游戏等转移孩子的注意力。
对幼儿进行性教育的目的是使幼儿树立正确而恰当的性别同一性和性别角色;从小防止性压抑和性抑制,甚至产生性神秘感。对幼儿进行正确的性教育,使其身心健康发展是父母、学校、社会不容推迟的责任。开展幼儿性教育活动要求教育者(主要是孩子的父母、老师)对有关性的问题及其重要性加以认识,对性知识有科学、正确的认识,才能对孩子的求知欲望与好奇心给予恰如其分的指导与解答。
参考文献:
[1]刘金花.儿童发展心理学(修订版).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1997:289,291
篇9
一、找回同情心
如教学《》这首诗时,为了让孩子们体会爷爷、奶奶童年时的苦难,让孩子们认识苦难的旧中国是怎样艰难前行的,我把《卖报歌》中的画面剪辑下来用多媒体播放。谁知学生看到片中的小男孩摔得浑身是泥,举着报纸在雨中到处跑,不但不同情,反而哄堂大笑,我被他们的笑声震住了,认为他们麻木、冷血。但我没有过多指责他们,因为他们还是孩子,他们远离那个年代,没有尝过为吃穿愁的滋味。
为了这“麻木不仁”的笑声,我动之以情,可达到的效果不明显。最后我决定把《三毛流浪记》这部连续剧在班级里放一下。刚开始许多学生还嘻嘻哈哈,可看着看着,都严肃了,许多女生还抽噎起来,至三毛披着麻袋冒雨在大街上走时,再没有一人笑了,孩子失落的同情心被我找回来。
二、找回感恩的心
如教学《爱之链》这一课时,我进行了这样的统计:(1)统计一下今天父母为我做事情的件数;(2)统计一下我今天为父母做事情的件数。结果比例是429∶2。许多学生的父母在一天中为他做的事情有十几件,而他为父母做事的件数是零,更有甚者发表这样的言论:“我们是小孩,就不该做事,他们是大人,就该为我们做事。”针对这一现象,我在班级举行了“扮家家”活动,让他们收拾一间零乱的房间,看谁在最短时间内把房间收拾得又整洁又漂亮,最后评出“居家好妈妈”、“居家好爸爸”。通过这项活动,学生终于体会到父母养育我们是多么不容易。许多孩子在小结时都说:“长大了一定要好好孝敬父母”、“爸爸妈妈真辛苦”……最后揭题:爱可以相互传递,学生知道了感恩。
三、找回宽容的心
一年级老师要有相当大的承受能力,不说别的,每天接受的“鸡毛蒜皮”的案件就有上百件,无非就是:“他把纸扔我们这边”、“他的胳膊超过我这边”、“他走路撞我们身上”等。从这些报告中,我明显感到孩子的心胸狭隘得只容下自己,我一直苦于没有方法使他们心胸开阔。
一天,我穿了一套乳白色的新西装,在班级上美术课。学生在认真画画,我在行间巡视,走到王伟身边时,可能他的彩笔出不了水,他一甩,在我的身上留下了一排绿色的圈点。他当时愣住了,其他学生都停住手中的笔,等我发作。我心里非常气愤,同时也很心疼,但我清楚我不能发作。于是我稳了稳气,平静地对他说:“没有什么,老师知道你不是故意的,下次小心就是了。”接着我又对全班学生进行了一次教育:“我们以后要像老师这样原谅别人不小心犯的错误。”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从那以后,我班“鸡毛蒜皮”的事少了。即使有,很多学生都会举我的例子教育他们。每每这时,我都会感到欣慰,一套西装换来了孩子们的“宽容心”,值了。
四、找回正义的心
我班有一个弱智生叫周大游。下课了,学生都围着他,逗他说话,因为周大游吐字不清,说话时会流口水。我在课堂上说:“下课不准欺负周大游。”可下课依然有人围着他,逗他取乐。
教学《邻居家的小伙伴》、《雅各布的故事》时,我特地把雅各布仗义帮小刚的事,与我班学生欺负周大游的事进行对比。我看到平常爱欺负周大游的几个男生都低下了头。为了激起他们的正义感,我在班级又放了一段《警察抓小偷》的片断。看完后,学生都义愤填膺,很多学生当时就信誓旦旦地说:“将来也要当警察,专门打击坏人。”我说:“我们先从身边小事做起,谁来保护我们班的周大游,让他不再受别人欺负。”我话没说完,全班学生都举起手,我知道他们一定会做到的。
五、找回上进的心
我们同轨班级很少,只有两个班,每次考试过后,学生都把自己在班级里排排位,顶多和邻班学生比。学生只满足于自己小圈子里的点滴进步。我总想让他们吃点苦头,让他们明白“汗水换回成功”的道理。机会终于来了,学校要举行全校广播操比赛。我在训练广播操时,总是让他们和六年级学生一起做操。这样,他们永远也跟不上六年级水平。集体荣誉感迫使他们不甘落后,即使休息时,也有学生在纠正动作。五月的太阳异常炎热,孩子们都晒得汗水直流。我心疼地让他们休息,可他们谁也不愿意。这将是他们人生中难忘的一页。比赛了,我们班是低年级组最好的,校长宣布结果那一刻,全班都沸腾了。我十分冷静地告诉他们:“这是汗水换来的荣誉啊!”从那以后再遇到什么困难,我总让他们想想广播操比赛,不流汗,怎么会有成功的喜悦?
六、唤回独立的心
篇10
从我国与美国家庭教育现状的对比,可以看到我国当代家庭教育存在的不足,吸取美国民主、开放的家庭教育观对于促进我国当代家庭教育的良性发展有着十分重要的指导作用和现实意义。
一、美国家庭教育的特点
1.独立个性。美国的家庭教育是要培养孩子富有开拓精神和竞争能力,使其能够成为一个自食其力的人。在美国家庭中,父母非常注意发展孩子的主观能动性,绝大多数18岁以上的青少年都是靠自己挣钱来读书。美国的家长普遍都支持自己的孩子通过打工、做兼职等来锻炼独立生活的能力。
2.民主开放。美国的家庭教育崇尚民主,父母和孩子共同制定能维护各方面权益的规范。父母们常能宽容孩子们的顽皮、淘气,不太注意小节,他们的教育方式是开放的。
3.创造能力。在美国父母很重视孩子的创造能力,他们会有意识地为孩子提供环境和条件进行劳动训练,竭尽全力去肯定孩子们的一切努力,去保护和激励孩子们所有的创造欲望和尝试。
4.经济意识。美国的父母从小注意帮助孩子树立明确的经济观念和经济独立的意识,父母们教导孩子怎样有计划地消费有限的零用钱,如何想办法去赚钱。
二、中国家庭教育的现状
1.望子成龙,望女成凤。如今的等级观念根深蒂固,家长认为只要孩子学习好,其它无所谓。
2.养育代替教育。现在不少父母仅仅关注孩子的衣食住行,会忽略孩子内心世界,这样孩子容易出现心理问题和品德问题。这种教育十分的不合理,缺乏科学性。
3.为孩子,更为自己。中国家长爱孩子,更爱面子,家长喜欢拿孩子作为自己炫耀的资本,满足虚荣心,给自己挣面子。他们理所当然地认为孩子是他们的,他们就有权利支配孩子的行为。
4.家庭教育氛围缺乏。家长的教育观念方法过于陈旧,缺乏正确的教育方式,其实父母与子女的交流更多的是非语言的,家长的言谈举止,思想观念,行为习惯无一不在言教之中,无形影响,构成对孩子最直接最深刻的教育。
三、中美家庭教育的差异
1.家庭成员关系不同。在我国家长总是意味着权威,作为统治者在家庭中处于领导核心地位,这就在家庭中形成了一种不平等。 美国家长更注重与孩子自由平等的相处。所以,孩子有独立的时间和空间去自由的想像或进行创造性活动。
2.教育方式不同。我国教育孩子的方式是:生活上包办代替;社交上过度保护;经济上任意放纵;学习上过于严厉。而美国家长重视锻炼孩子独立生活能力:宁苦而不骄;家富而不奢;严教而不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