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产员工管理制度范文
时间:2023-04-07 19:13:46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生产员工管理制度,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篇1
一、车间员工除按照公司人事制度、考勤制度、生产制度来加强管理外,还要服从本管理制度。
二、进入车间工作前须做到:
1、首先在来公司的路上调整好自己的心态,整理好自己的厂服,带好厂牌做好工作
2、看生产安排看板中的生产任务或听从主管安排生产,并做好生产准备进行生产。
3、清楚工作台和身边影响工作的物品,做到工作顺畅利索。
4、到仓库找仓管领用生产所需的物料,并做好数据统计。
5、检查生产工具和生产设施是否能正常生产,如果不能正常生产立即上报给主管,由主管到办公室给予解决;如果正常,就开始生产。
三、在工作中应做到:
1、对每道工序都不能马虎,确保工艺质量的优良,尽一切可能做到“零次品”。
2、组装中能用的螺丝钉、螺丝帽、垫片、扎线、套片、压线帽、海绵条等部件不能作为废品乱扔,每位员工都应有节少成本意识,要有把一个能用的螺丝垫片都要检起来用在产品上的作风。
3、在贴产品标签时应帖端正,看上去比较美观正规。
4、各工序应按操作规范进行操作,严防违规操作,确保品质优良。
5、在领安装部件时应填写领料单,然后将领料单交给仓管签字,仓管签字后跟随仓管一起到仓库领料。
四、下班后应做到:
1、生产工具和零部件(如:螺丝钉、垫片、海绵条、扎线、贴标、套片、压线帽等)定位摆放,保持整齐有序。
2、检查风批气管是否漏气和电器线路、开关是否有隐患;如有漏气现象发生应及时报告给主管,并及时解决。
3、按照主管划分的清扫区域来清扫车间,保持车间清洁整齐;并分清用与不用的掉在地上元件,特别是螺丝钉、垫片、海绵条、扎线、贴标、套片、压线帽等,放入各定位的地方,不能乱扔或丢在垃圾里。
4、关电、关水、关电器、关窗户,以防车间安全;火灾、水灾、偷盗、损失。
5、整齐有序地到打卡机前打卡下班。
五、规章制度:
1、以上二、三、四项不管是谁如果不按规定操作或违规,发现一次罚款30元;如果三次违规除处罚外给予辞退。
2、员工要服从主管安排,分配到每个人的工作任务要认真做好做完,不得拖三拉四完成不了任务和质量要求,否则给予重罚。
3、车间工作中不能说与工作无关的话和说脏话,更不能吵架、打架斗殴;违者:说与工作无关的话和说脏话者每次罚10元,吵架、打架斗殴者,不管是谁,也不管是什么原因罚50元,并给于辞退。
4、不能带陌生人进厂,如有违者每次罚款30元。
5、不能在车间内抽烟和玩打火机,违者罚款200元。
6、装车不能托托拉拉,应听从发货员的安排进行装车;如有不服从者每次罚款20元。
7、退货回来的拆机配件和装机零部件不能丢在垃圾里,违者罚款50元;如果查明不了违反者,车间班组统一罚款5元。
8、如那个车间将垃圾没有丢在垃圾棚里而丢在外面,罚所丢者20元;如查明不了所丢者,车间班组统一罚款5元。
六、质量操作制度
1、员工必须严格按照工序质量流程进行作业生产,不得任意妄为。
篇2
关键词:企业文化;企业管理制度;契合
随着经济全球化和市场经济的深入发展,企业面临着复杂的国内外市场形势,竞争环境也日益激烈,面对严峻的形势,企业必须在经营过程中将企业文化和企业管理制度有效结合,从而形成适合时展要求的新管理模式。但在实际操作中,很多企业管理者并没有重视两者的融合,甚至认为企业文化并无大作用,这种观念和做法在很大程度上阻碍了企业的发展。各企业必须创新理念,加强企业文化建设的同时,落实企业管理制度,促进企业长期稳定发展。
一、企业文化与企业管理制度的关系
1.企业文化与企业管理制度相互包含
企业文化和企业管理制度有着紧密的关系,企业文化是随着企业管理的日益完善而渐渐形成的。在内容上,企业管理制度包含在企业文化之内,反过来说,企业管理制度能够映射出企业文化。企业文化是在企业管理制度的基础上发展起来,企业管理制度势必体现出企业文化的价值因素。
2.企业文化与企业管理制度相互促进
企业管理制度推动着企业文化的形成,企业文化的使命是使每位员工了解和认同企业价值观,指导员工规范自身的工作行为,这也在一定程度上规范和引导着企业管理。另一方面,企业文化的重要内容也在企业管理制度的完善过程中体现出来,企业管理制度促使企业文化不断强化和具体化,这样企业的发展就与企业文化具有同根性,员工也更容易接受企业文化。同时,企业管理制度要依照企业文化的要求不断创新和完善,在企业文化的支撑下,员工也更容易接受企业管理制度。
二、企业文化与企业管理制度契合的重要性
1.有利于降低成本,提高企业效益
随着市场经济竞争的日益激烈,传统的企业管理模式已不能满足企业发展的要求,企业目标难以实现。而企业文化与企业管理制度的有机契合则改变了企业的管理模式,有利于充分调动和发挥企业各生产要素的作用,提高企业效率。可见,在市场经济供求剧烈变化的当下,企业文化与企业管理制度有机契合势在必行,企业领导只有将企业文化融入到企业管理的每个环节,才能有效控制企业生产经营成本,最大程度地提高企业经济效益,实现企业的终极目标。
2.有利于促进企业权利义务的结合
企业主体性主要是通过权利和义务的结合来体现的,企业实现权利与义务的结合,有利于在生产经营活动中有效控制只享受权利不履行义务或只履行义务不享受权利的现象,使企业主体避免一些不必要的损害。为此,各企业必须加强企业文化与企业管理制度的契合,将企业文化渗透到企业管理的各个环节中,积极引导员工构建正确的价值观,有效结合员工的权利和义务,提高员工的自我约束力,从而使企业管理制度能创造更大的利润。企业文化是企业管理的一项重要内容,实现了企业文化与管理制度的契合,就能有效调整企业组织结构,提升企业生产经营活动的运行效率。
3.增强员工对企业的认同感
随着经济全球化的不断深入,市场经济体制越来越开放,在这样的大环境中,企业的生存发展面临着更大的风险。企业只有选择正确的经营决策,管理者合理运用经营决策,才能充分调动全体员工的工作积极性,将风险转化为机遇,从而强化企业的抗风险能力。只有实现企业文化与企业管理制度的高度契合,才能提高员工抵抗风险的意识,降低市场大环境带给企业主体的风险。
三、促进企业文化与企业管理制度契合的有效措施
1.为企业文化和企业管理制度的契合提供和谐稳定的环境
理论上说,企业文化和企业管理制度是相互促进的,但在实际操作中,两者往往有不一致的地方,当企业文化与企业管理制度的某些内容相冲突时,两者不仅不会有效融合,还直接阻碍企业的经营发展,甚至会产生经营不当的情况,给企业造成巨大损害。因此,各企业必须营造一个适合企业文化与企业管理制度相契合的氛围,使两者在规范和价值上达成一致,共同为企业的发展发挥作用。
2.在实践经营中培育企业文化和完善企业管理制度
事实证明,无论企业文化还是企业管理制度都要建立在实践基础上不断发展完善,企业文化的建设依赖于企业管理制度,在企业实际管理活动中要注重培育企业文化,只有使二者与实践相结合,才能形成具有指导意义的企业文化和管理制度。另外,企业要将企业文化和企业管理制度贯彻落实到实际运营中,并在实践中不断完善。
3.运用企业管理制度的引导功能孕育企业文化基因
企业价值观是企业文化的核心,它是企业在经营过程中对自身行为进行价值判断的依据,包括为客户提供优质的产品、履行相应的社会责任等现代企业应有的价值观。这些价值观是通过企业管理者对员工进行社会责任感等方面的教育来建立的,当员工的责任感上升到为全社会生产服务的层次时,就会自觉地提高产品和服务质量,形成优质的价值观。因此,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企业管理者要善于运用企业管理制度,及时纠正出现的道德失范现象,比如,大到为了提高效益,防止偷税漏税,小到企业内部搞小集团、走后门等。员工只有认识到自身的职业道德义务,才会正确处理各方面的关系,从而逐渐形成孕育企业文化的基因。
四、结语
总而言之,企业文化与企业管理制度之间有着密切的联系,二者有机契合,形成相互促进的力量,有利于增强企业员工的凝聚力和向心力,提高迎接挑战和抗击风险的能力,从而为企业的发展提供强大的动力支持,确保企业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
参考文献
[1]徐焕龙.浅谈如何促进企业文化与企业管理的相互融合[J].投资与合作:学术版,2014,(5):173-174.
[2]柳晓琴.机遇企业文化与企业管理制度有效融合的分析[J].商场现代化,2014,(28):122.
篇3
一、今年做出的主要工作:
修订了《员工考勤管理制度》于09年4月29下发,制订了《食堂用餐管理规定》在09年4月23日下发、修订了《工作餐管理办法》在09年4月23日下发;
通过了劳动与社会保障监管部门对我公司2008年度的劳动年检,拿到了年检证;
融合《工伤保险条例》、××省出台实施《工伤保险条例》若干规定的重点,结合企业发生事故后的关键处理起草了针对内部的《工伤保险指导文件》,并通过工伤机构认定,下发到相关人员;而且邀请工伤科科长针对公司相关人员做了进一步的培训。
经历了工伤事故申报、工伤鉴定、待遇支付全过程;了解了工伤事故发生后申报办理的流程;
对公司保险一块进行了规范,启用月报管理,每月会同生产区进行数据更新,经核对汇总上交财务;
设计了适合公司统一使用的《离职手续办理表》,已经审批印刷下发使用,减化了繁琐的办理流程,达到了方便、实用,提高了工作效率;
广播站设备陆续齐全,广播组成员日趋稳定,广播节目质量比去年上升到一个新台阶;
二、目前存在问题:
招聘方面:
技术管理类人才难招;特殊岗位人才难遇(如:招投标主管);下一步考虑尝试启动专业人才网引进专业技术管理人员;某些特殊岗位建议从公司内部选择素质相对较高的人员进行培养;
部门在招聘人员时未严格按照公司规定填写《人员增补申请单》进行审批,而是随意的口头或电话通知,同时也未明确招聘的岗位要求、工作内容的描述,导致人力资源招聘过程中不尽完美;
部门人员的岗位调动,与其它部门发生的人员调动不事先知会人力资源中心;
考勤:
考勤系统输出数据单一,只有原始记录,不能计入正常休假、出差、病假、公假放假等信息,部门上交的纸质考勤与考勤机统计的考勤经常存在不一致的现象,每月需要花大量的时间手动输入、核对;得不偿失。只能依靠指纹打卡,经常手脱皮的人员无法打卡。
离职办理:
部门未按照合同要求严格控制离职人员在试用期内提前三天,在转正后提前一个月提出书面申请的辞职报告,而往往是自行协商一致即时通知人力资源中心办理离职手续,造成人事部门没有足够的时间可以招聘人员到位进行工作衔/交接。
合同管理:
多数人员合同到期未进行任何处理,(集团定期处理不符合要求,生产区重视不够,经常不做处理);生产区存在只与劳动者签订一份合同的现象;存在入职手续办理时收取43元押金,一星期内不适应办理离职手续尚退还35元,一星期后办离职手续即全部不退的现象,而合同中未有规定,此举又是违反合同法的;
制度不完善,人力资源在人员管理上监管困难;
员工手册未建立,对员工的宣传未达到一定的效果,员工的对公司的认可度、归属感较淡;
部门职责及岗位职责未修订/完善;工作内容不明确,造成忙得格外忙,闲得上班甚至玩游戏,公共环境下影响团队建设及员工心理平衡;
缺少激励机制,不能激起员工的工作热情;
岗位说明书及工作流程图资料不齐,下一步工作开展缓慢;
生产一区广播站未好好利用,达不到预期效果;
三、对所存在问题的建议处理措施及2012年工作计划
招聘、离职:落实所制订的综合的内容全面的《人事管理制度》,审批下发,严格按照制度要求来规范各部门的人员招聘、异动、离职手续办理;监管各部门的考勤;
考勤:下一步考虑是否更换科学的考勤机解决上述问题,提高工作效率和考勤管理?
合同管理:针对以上现象人力资源中心依据劳动合同法,结合企业现状及查阅相关案例,制订了一系列的应对措施,设计了《劳动合同到期通知书》、《劳动合同续签通知书》、《劳动合同解除通知书》、《终止劳动合同通知书》、《解除、终止劳动合同证明书》以及《劳动合同变更协议书》;下一步工作准备把以上措施制订成合同管理的制度或规定,形成文件,对集团和两边生产进行统一管理。
制度建设:成立制度建设小组,做出制度建设策划方案,明确制度制订、修订的流程、完成时间、主要负责人等,通过集中研讨、分期修订完善现有尚可用的制度;废止不适用的制度;新增为了适应企业以后发展需增加的制度,反复推敲意见一致后上报集团审批,统一结册、下发、执行。 部门职责、岗位说明书、工作流程图:部门职责由行政总监做出限期,各部门经理修订完成;各岗位职责、岗位说明书、工作流程图由人力资源中心设定限期,各岗位人员自行起草,各部门负责人统一收集审稿上交人力资源。集团设立部门职责、岗位说明书、工作流程图统一建设小组,由人力资源中心进行初审,人力资源中心会同小组进行复审并终审,上交集团审批,结册、下发、执行。
激励机制:可由集团领导、行政总监随意暗访、调查听取“民声、民意”,组织相关人员进行意见收集、统一,起草文件,纳入公司相关制度中执行。
广播站:广播站的一系列文件资料已经发往生产一区,后期将把集团设备赶快配齐后,同李火生到生产一区进行现场调查、共同协商,需要时进行指导。制订方法,争取把一区广播站办成和集团一样的效果。
2012年工作计划: 人员管理:针对新入职的人员:采取培养、管理有机结合——新人入职后,要按《新员工入职手续清单》办理;每一个人都要通过岗前培训,考试合格后凭《到职通知单》转入部门,由部门安排工作位,部门领导委派指导老师进行指导、部门和人力资源中心进行试用评估考核!针对公司各部门的人员管理,建议在今年集团办和人力资源开展的述职会议基础上,结合既定的激励机制,增加对每个人考核机制,且多关心下属,分月或分季度的进行工作总结考核,时刻与之前对比,重视效率,重视成绩。从工作上看成绩,从生活体现关心。形成一种紧迫向前,扬优汰劣,互相尊重的环境。体现领导的仁、道。
表格管理:对人事方面的表格进行统一收集、分析,保留或精进适用表格,废止不适用的表格,增进适应企业以后发展备用的表格,统一集中成册,编号,下发各职能部门控制使用,以规范人事管理。
附:现有制度分析:
2009年修订并下发了《员工考勤管理制度》,《工作餐管理办法》,《食堂用餐管理规定》。
2006版下发的制度有29个,目前制度情况:
现有制度分析/分类
制度名称
废止制度
《员工考勤管理制度》、《电话管理制度》、《微机室管理制度》、《员工准则及实施细则》
不适用制度
《员工证件证书管理制度》、《上岗证管理制度》、《关于增补新员工临时管理办法》、《浴室管理办法》、《印章管理规定》、《员工考核制度》、《宿舍管理制度》
暂未用制度
《活动室、阅览室的管理办法》
修改待审批下发的制度
《人事管理制度》、《培训管理制度》、《财务管理制度》、《销售管理制度》。
目前运行的制度
《业务员差旅制度》、《办公用品管理制度》、《办公自动化设备管理制度》、《文件收发管理
需增加的制度
《档案管理制度》(可修订《文件资料收发规定》),《员工考核管理制度》、《薪酬管理制度》
其它
篇4
1.1管理制度存在缺陷
在煤矿的生产工作中,其实施和展开都要有一定的安全管理制度作为指导,因此职工在安全生产中,依照这一标准才能更好的进行煤矿开采,运输等一些列的生产活动。在对有关数据和事故进行分析中,如果煤矿企业对安全生产的管理制度制定的越详细,越规范,管理的越严格,那么该单位的生产人员在执行上一致性就越高,而且为工作人员的预测带来了极大的方便性,在人为方面导致问题出现的关系就少之又小。具体而言,因为管理制度不完善,内容制定不全面,或者其主要内容没有基本的可行性,都是导致安全管理制度不能科学有效引导煤炭生产工作的重要原因。
1.2安全监督管理力度不强
就目前而言,我国在对企业的安全监督管理环节,仍然有很多有待解决的问题,其都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在进行煤矿监督过程中,监督方式比较落后,相关人员进行安全检查中,通常是通过自身的经验来进行检查工作,这种安全监督检查模式,不仅会拥有很强的主观色彩,没有根据科学的量化指标,因此也就不能保证安全检查和监督人员的专业技术性和整体的综合素质,那么煤矿安全事故的发生也就不可避免。
1.3培训工作不完善
在员工入职后,以及老员工都要定期的进行培训,以此来提高整体的职业技素养和专业技能,但是大部分煤矿企业都没有对新入职的员工进行系统而完善的培训工作,即便是进行了培训工作,其培训内容也不是十分细致,或者是和实际工作存在一些偏差,加上管理不严格,那么其最终的培训效果可想而知。不如在有些企业,进行员工培训之前,选择的培训内容就不符合实际,或者内容过于书面而没有可行性,或者和该煤矿企业的实际情况不符,要不设备比较落后而培训内容却是比较先进的操作技能,那么在实际工作中就没哟用武之地,在培训方法上,有的进行书面讲解,完全是照搬书面化,文化水平差的有可能理解不上去,而且整个培训过程没有互动环节,让人听起来非常无聊,大多数人都不能坚持住,这种培训方式不科学的情况造成培训效果差。
2煤矿安全管理的防控途径
2.1完善煤矿安全管理制度
针对现今在煤矿安全生产方面所出现的问题,煤矿的有关领导应该紧密的联系实际,针对该企业在实际中出现的问题,以及其特有的煤矿开采环境,制定出符合科学理论的管理系统。通过完善煤矿安全管理制度,以此来保障煤矿企业生产过程中的可靠性和安全性。制定管理制度之前,一定要注意下面几点,第一,要抽调企业各个方面的骨干人员,通过组员们的集思广益,对本企业在安全生产中所存在的问题,以及解决问题的办法进行分析,从而有针对性的制定出有效的管理制度。第二,不同企业所制定的管理制度应该有其自身的特点,比如制度的系统性和全面性,同时制定制度要主次分明,因此小组所有成员进行管理制度的制定过程中,必须从多个角度考虑,全面对问题进行思考,同时要避免各个规章制度有重复问题的出现,第三,制定管理制度必须切合实际,同时应该有超前意识,确保其发挥积极的指导作用。
2.2建立安全的管理责任体系
在对煤矿企业进行管理过程中,要在安全管理中,建立事故责任体系,同时对惩罚制度不合理的地方,应该进行有效的改进。业内人士都十分清楚,管理煤矿企业中,管理人员,以及有关技术人员必须拥有足够的安全意识和安全理论知识,只有这样,才能确保煤炭的安全生产。一般情况而言,完善的管理责任体系,就是要求生产分工明确,各个成员脚踏实地把自己的本职工作做好,而有关的企业领导,必须严格抓好安全生产事宜,要求各个班组的负责人,把本班组的人员安排到位,同时针对不同的问题,做好有针对性的分析,比如员工生活上有问题,要及时予以帮助,确保在工作中不分心,而在心理上有困惑,领导也要主动和其交谈,避免和员工,企业领导发生隔阂等。而管理人员要把本职的管理工作做好,最终贯彻企业相关的安全责任,确保整体生产的安全性。
2.3加强员工的系统性培训
对煤矿员工进行教育和培训过程中,必须紧贴工作实际,建立系统的煤矿员工安全培训基地,比如煤矿规模不大,就必须逐步进行系统化的培训,以此来避免安全事故频发。如果企业自身满足不了培训工作需求,也可以把员工送到专业的安全培训机构,让其进行全面而系统的安全培训。而在煤矿开采中,也会涉及到很多种类的施工人员,由于所处岗位,专业技能不同,因此对这些员工还要有针对性的做技能培训,以及有关的安全知识培训,而有些从事特殊操作的人员,要进行专业知识的培训和考核,考核完成后颁发证件,进一步落实持证上岗,有利于之后的安全生产管理。在社会的发展中,有很多煤矿工人之前都是农民,因此在进行安全指示培训中,如果只是按照书本进行书面培训,那么其培训效果就有局限性,为了提高培训效果,避免由于员工文化指示不够而得不到很好的培训,其培训方式应该多样化,进一步强化员工在安全生产知识的掌握,比如制作系列的安全培训宣传片,或者是通过员工上台演讲,加强员工之间的互动,而在互动中也加强了安全知识的掌握。或者是在培训之后,安排员工进行安全指示竞赛,可以有笔试,也可以进行实际操作,通过多样化的形式,立体的让员工了解安全操作的重要性。除此之外,培训工作还要结合矿井实际情况,对每一个操作环节都要进行科学而高效的培训,同时还要予以考核,最终把安全思想的理念深入化,多方面的管理培训,促进按照安全管理制度进行煤矿的生产工作。
3总结
篇5
关键词:煤矿安全管理;组织错误;防控途径
0引言
煤矿在中国能源结构中占据着重要地位,煤矿事故是中国工矿企业安全事故中最为严峻的一类。尽管随着社会经济迅猛发展,中国科学技术、生产技术及煤矿安全设备都有相应改进与提升。但根据现实情况,针对频频发生的煤矿事故,必须加强煤矿的安全管理工作。规范的煤矿安全管理制度是保障煤矿生产安全的基础,必须引起重视。
1煤矿安全管理中的常见组织错误及其危害
1.1制度不健全
煤矿安全管理制度是一种对员工安全生产进行管理的有效方式,它指导着企业各种安全生产活动的进行。通过调查研究发现,煤矿安全管理制度越多越详细,那么员工在执行工作任务时就更为细心认真,员工之间的工作行为就会趋于一致,方便了工作人员对煤矿安全的前期预测,人为问题发生的机率也就越小。但不健全的煤矿安全管理制度则会对员工的工作及行为造成错误导向,使得煤矿安全管理制度的作用得不到发挥。具体表现为:煤矿安全管理制度表述不明、内容不规范完善、缺乏全面性与实际操作性,管理制度的要求和煤矿实际工作脱节,使得不同的管理制度之间不能达到相互促进的作用。伴随着时间推进或遇到某种特定事件的发生,安全管理制度不健全的影响就会逐渐显露出来。如对煤矿安全管理制度完善不加以重视,那么将会导致其与实际工作相脱节,失去制度约束性与规范性的有效目的,最终误导员工工作行为,增加不必要的人为事故发生[1]。
1.2培训不到位
在煤矿的安全管理中,对于员工的安全教育培训十分必要。员工可通过安全教育培训,增加煤矿工作安全知识,提高自身工作能力及综合素质。在对员工进行安全教育培养后,会进一步增强员工的安全生产意识,进而增强员工行为的科学度与可靠性。但安全教育培训的不规范,也就是对于工作人员培训不到位,则会导致企业的资源浪费(包括人力、物力及财力),进而不能满足实际生产工作需要。其具体表现有:对于教育培训工作不重视、培训目的不明确、培训内容不完整不恰当、培训方式方案不科学不合理、培训考核机构不全面等。如煤矿企业对于员工的安全教育培训不重视,或培训的内容、目的、形式等与煤矿实际需要不相符,就会导致煤矿企业内部员工和管理层的管理水平降低,不安全的行为因素增加,相应知识观念落后,进而使事故发生的机率增大。
1.3不系统的管理
将企业的整个安全生产看作一个系统工程,对系统中各个环节及要素进行质量安全的保障,从而促进安全生产机制正常运行。对于煤炭企业的管理人员而言,依托较为系统、全面的思想观念监测、管理企业,有利于企业整体效率的提高,更有利于保持企业整体与企业各部门之间的平衡。但煤炭企业中不系统的管理问题还有很多,具体表现有:煤炭企业管理人员往往忽视了企业总目标,只关注和自己相关的专门领域;部分企业管理人员工作重点不够明确;企业管理人员的管理方法存在错误;还有部分企业在重大问题的解决上不能采取征求多数人意见的方式,不能调动员工积极性与主动性,而是只通过最高领导进行个人决策;这种管理不系统的现象,最终使得企业安全管理丧失整体性,管理混乱,主次问题的关系区分不清,不能发挥安全管理的效用,致使煤矿安全管理问题不能从根本上得到解决[2]。
1.4不合理的奖惩
煤炭企业中管理者对影响员工行为采取的主要手段是奖惩机制。煤炭企业通过奖惩机制来影响员工工作的心理状态及工作进程,是对员工工作方式及效果的评价。煤炭企业必须通过不断完善奖惩机制,才能增加管理方法的灵活性,进而实现企业的战略服务目标。煤炭企业的奖惩制度不健全,主要表现为:企业针对一些特殊事件或事故采取的奖惩不恰当,奖惩力度及奖惩对象不合理,具有随意性;往往出现只罚不奖的现象,出现事故或发生问题时会做出相对应惩罚,但对于有业绩的员工却没有做出相应奖励。这种不科学不合理的奖惩制度继续延续下去势必会造成煤炭企业员工心理的不满,影响员工工作主动性、积极性及工作中的价值判断,迫使员工可能会做出一些不安全行为。
1.5不恰当的行为
安全管理者的行为严重影响着煤矿的安全管理。安全管理者对安全工作的态度、实施奖惩制度的状况及分配生产任务的情况等,都会对员工的情绪及行为造成一定影响。可是管理者由于受诸多影响,往往不能很好地履行安全管理职责,表现为安全管理行为不够尽职尽责,也就是所谓行为不恰当。主要是在管理者对工作努力程度和行为的选择方面。比如,部分管理者不能积极解决工作中的问题,对于一些员工的违规行为比较漠视;缺乏对现场工作的监管,忘记自身工作职责;甚至有的管理工作人员由于自身管理行为不当,直接致使不安全事故发生,限制了管理工作的顺利开展。
2煤矿安全管理的途径和对策
2.1完善煤矿安全管理制度
根据当前煤矿企业在安全生产方面所存在的问题,企业内部领导应立足于企业发展,积极应对实际生产工作中出现的问题,根据企业煤矿的开采环境,制定出符合科学理论的管理系统。利用煤矿安全管理制度的完善程度来保障煤矿企业生产的安全可靠性。在制定管理制度时,必须注意以下几方面:a)集思广益。通过企业人员共同讨论,分析并解决煤矿企业在安全生产中所存在的问题,进而针对具体情况制定出有效的管理制度;b)对于管理制度,一定要通过反复检验,保证制度的合理性和全面性,避免相关问题在各个规章制度中重复出现;c)必须有长远的目光,制定安全管理制度时,注重其积极作用的充分发挥[3]。
2.2规范培训
煤矿企业在实际工作中,提高对员工培训工作的重视度。主要加强员工的安全教育培训工作,要把教育培训工作贯穿到员工工作各个环节中。注重安全教育培训中的创新性环节,建立员工工作竞争机制,切实改变员工技能培训手段,对员工采取针对性培训。突出安全教育的人性化与亲情化,提高员工的安全教育意识,培养员工养成良好的工作习惯与态度。
2.3科学奖惩塑造行为
完善煤矿企业的激励机制,做到奖罚分明。落实企业内部工作的公正公平,可采用物质激励和精神激励相结合的方式。明确员工的工作标准与特点,建立科学的评估方式,以确定奖惩标准,适时做出客观性评价与奖励。同时,根据评估结果对各项工作进行改进。进而激发员工工作积极性。企业的安全管理者要严格约束规范个人行为。不断充实自身管理经验与管理知识,提高对问题的分析处理能力。认真履行职责,提高工作的公平有效性[4]。
3结语
近年来,煤矿事故时有发生。为实现煤矿安全,国家政府与相关企业不断加大投资力度。针对煤矿安全管理中常见组织错误:制度不健全、培训不到位、不系统的管理、不合理的奖惩、不恰当的行为五方面,及其危害进行简单陈述,并提出了针对性解决措施,完善煤矿安全管理制度、规范培训、科学奖惩和塑造行为,逐步加强对煤矿安全管理工作的落实和深入,希望对后期发展提供帮助。
参考文献:
[1]钱敏,穆丹丹.煤矿安全管理评价指标体系[J].采矿与安全工程学报,2008,25(3):375-378.
[2]汪永芝,吴健斌.浅析煤矿安全管理存在问题及应对策略[J].煤炭工程,2011(5):137-139.
[3]林杨.煤矿安全管理存在的难点问题及对策探讨[J].安全与健康,2010(3):36-37.
篇6
和谐理论正是基于这样的基础上发展过来。简单来说,和谐理论就是将企业、社会中存在多方面因素进行综合考虑最终使得要素之间能够进行有效的匹配,进而促使整体环境的协调。
二、企业人力资源管理中和谐管理的“和谐”内涵
(一)人力资源管理制度安排的基础性和谐
人力资源管理制度安排的基础性和谐是“和谐”内涵中较为重要的一方面,基础性和谐是人力资源中各个要素的和谐。也就是说,人力资源管理各要素的合理分配、有序排列、协调一致都属于基础性和谐的范畴。要实现人力资源管理制度安排的基础性和谐就需要在人力资源管理的各方面下工夫,招聘、培训、试用到上岗后的升迁与辞退都需要有一个完善的体系进行相互配合,让各个要素在整个系统中都能得到有效的排列。
(二)人力资源管理制度安排的匹配性和谐
人力资源管理制度安排的匹配性和谐更多的侧重于人力资源管理制度与公司各方面或者外界的某一方面进行匹配。只有在相互匹配的情况下,企业人力资源管理制度才是有效的。具体来说,人力资源管理制度应该与整个企业内部的规章制度相匹配,与企业历史文化内涵相适应,能够适应社会的人才招聘相关法律法规等等。
(三)人力资源管理制度安排的适应性和谐
企业中的人力资源管理制度安排的适应性和谐是针对企业中的人力资源本身来说的,人力资源管理制度的存在是为了对企业进行更好的管理,但是如果企业员工对企业的人力资源管理制度是抗拒的、反对的,那么这份人力资源管理制度不仅不能取得预期的管理效果。反而会让整个企业处于无序的状态,激发员工的厌恶心理。因此,在制定人力资源管理制度时,要充分考虑企业员工的想法。
(四)人力资源管理制度安排的功能性和谐
和谐的本质就是追求社会、环境、人、各要素(包括企业、医院等)的和谐共生,但是其中最为重要的便是人与人之间的和谐,人力资源管理制度安排的功能性和谐正是基于这一问题出发,追求企业中人与人之间的和谐相处,培养良好的企业环境。同时,功能性和谐也是减少企业内部矛盾,实现企业最大效益的重要途径。
三、和谐管理理论下的人力资源管理制度构建
(一)注重企业文化建设,构建和谐经营环境
企业文化对于企业的发展至关重要,是一个企业历史的积淀,同时也是一个企业存在与发展的根基所在。在和谐管理理论的背景下更应该注重建设企业文化,在企业内部中构建和谐的生产经营环境。众所知周,环境会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人以及改变人。公司开展讲座、播放企业发展史、年会报告等多种形式传播企业的优良文化,在不断建设公司内部的企业文化中会让员工不由自主受到感染并逐步得到改变。员工是人力资源中的构成主体,员工得到了改变,其和谐理论也将得到有效的落实。
(二)注重利用资源和收入分配手段,提高企业效益
企业的资源与收入分配是影响企业员工积极性的重要方面,合理有效的资源收入分配往往能够促进企业员工生产积极性与主动性的提升。相反地,不公平的资源与收入将极大的挫伤员工的生产热情。因此,在进行人力资源时要更加注重企业的资源与收入分配,这不仅仅是和谐管理理论的重要方面更是提高企业效益的有效途径。很大程度来说,一个合理的企业分配制度能够促进和谐欢快的企业氛围形成,多劳多得或者对员工进行适当补贴能够大力提升员工的企业责任感与企业归属感。
(三)注重文化融合管理
文化融合指的是具有的不同特质的文化通过相互间接触、交流沟通进而相互吸收、渗透,学习融为一体的过程。在企业中的文化融合就是说将企业中的各个部门、各个要素统筹进行考虑,利用和谐制度对其进行有效的整合。通过文化之间融合,能够将企业内部中存在的一些矛盾进行解决。其次,企业整体制度体系的和谐发展也离不开各个部门的规章制度和谐,在进行企业文化相互融合后,人力资源管理的效率和实效性都会得到有效的提升。企业在进行文化融合时也应该预防融合中可能出现的问题,比如在文化的碰撞和筛选阶段,每种文化都具有表现自己以及排斥其他文化的特性,两种文化接触后必然发生撞击。在撞击过程中企业要联系自身实际进行选择,最后选优汰劣。
(四)注重企业员工和谐健康心态的养成
企业中最为重要的要素便是人力资源。俗话说得好“人心齐泰山移”,这充分说明了人力资源的重要性。因此,在企业人力资源管理时要更加注重企业员工和谐健康心态的养成,使其能够更好的在公司运作中更好的发挥自己的作用。那么如何在和谐管理理论中帮助企业员工养成和谐健康的心态呢?简单来说,就是让员工能够深刻认识到其工作岗位的重要性,能够对所做的岗位产生认同感和归属感,进而借助企业这个平台实现自己的价值。因此,企业不仅应该注重对员工进行物质上的奖励,还要对员工进行精神上的鼓舞,使员工能够在精神和物质上都能得到一定的满足,只有更加注重员工和谐健康心态的养成,才能真正激发员工的积极性与创造力。
四、结束语
篇7
现在结合具体的行政管理培训有关内容具体讲一下,员工礼仪和工作纪律、档案管理制度、会议管理制度、印鉴管理制度、公文打印管理制度、办公及劳保用品管理制度、库房管理制度。
1、员工礼仪和工作纪律
主要包括:员工的着装、仪表、语言、行为、及商务活动中的礼仪等等。工作纪律主要有上下班管理制度、请销假制度、休假制度、奖惩制度、离职及辞退制度。对一些行业来讲,员工的礼仪和工作纪律是公司行政管理制度中最重要的内容。
2、档案管理制度
主要制度包括:材料的收集、归档范围、立卷、档案保管期限、保密级别、档案的借阅等等。
3、会议管理制度
主要制度包括:会议的分类及召开权限、会议的组织、会议纪律、会议记录、会议跟进等等。
4、印鉴管理制度
主要制度包括:印鉴的制发、公司印鉴对内对外使用规定、印鉴的权责人及部门、印鉴的保管、印鉴使用登记等等。
5、公文管理制度
主要制度包括:公文格式及行文规范、收文程序、发文程序、公文归档、公文清退、公文销毁等等。
6、办公及劳保用品管理制度
主要制度包括:购置规定、保管制度、领退制度、登记制度。
篇8
一、两票管理制度概述
两票是指工作票、操作票,是增强电力生产与加工的重要保障,能降低安全隐患,风险发生的几率会变小。工作票是指被允许参与到电子生产与加工过程的书面证明和命令,只有持有工作票才能参与工作,具备参与电气设备、系统软件等的资格。工作票的内容包括工作编号、负责人、员工、地点和具体的工作内容等要素,涉及的内容之多,范围之广。工作票是由命令和任务的领导进行填写,工作开展前下发到电力工程队伍中,从工作票的填写、签发到执行,需要经过一个复杂的流程,如高压电力电缆需停电的工作、控制盘和低压配电盘工作等,必须具备工作票才可参与。操作票是指经过许可,能参与电气设备及系统操作的书面证明,是对操作人员技术的肯定和保证,主要操作内容是调度指令和变电操作。操作票的设置,是避免操作失误的有效途径,在进行事故处理、拉合断路器的单向操作可以不用操作票。操作票和工作票如出一辙,其操作内容包含编号、工作内容、流程、操作人员、时间等,记录着详细的操作细节。通过操作票的设定,能更为直接的规范操作技术,可大大提高操作水平,降低电力安全生产的隐患,建立操作票制度具有必要性。
二、电力安全生产中两票管理制度的运作现状
1.无票工作现象严重。
通过对电力企业安全生产过程中两票管理制度运行现状的分析,从中解读出大量问题,其中无票现象严重是其突出性问题。所谓的无票工作就是未按照规定提前填写两票的就开展工作,缺乏票据作为重要依据,员工的资格和技术有待考量。造成无票现象严重的主要原因有很多,工作人员本身不重视、无所谓,以开具工作票或操作票麻烦为借口,未严格按照流程开票手续,是导致无票工作现象频繁出现的主要原因。例如,电路中电线老化,要对电线进行更换,工作人员并未按照规定制定办理工作票,停电与验电手续未办理,且缺乏有效的安全防护措施,导致部分工作人员出现了轻微的触电现象,还有一名工作人员双臂烧伤严重,若是更为严重的电路问题,后果不堪设想。
2.搭票带来的局限性。
搭票是指缺乏针对性、专业性的设计的工作票,并不是根据具体电力施工项目而专门填写的票据,在电力安全生产过程中的措施防护以及工作都缺乏专业性与目标性,施工对象的安全性堪忧,只是在办理某项工作时附带办理该任务,在专注度和专业性上都有所欠缺,无法保证工作内容的安全性与科学性,是电力工程项目不负责任的表现。搭票是两票制度管理中的常见现象,对附带项的要求并不是很高,会滋生电力安全隐患。
3.工作票设置不合理。
在两票管理中,工作票的设置不合理是另一个突出性的问题,工作票中工作内容、项目详情和地点不够明确,且不够具体。例如,任务下达者并未将工作任务进行明确的表述和分派,也有可能是填票人对自身的工作内容不够明确,都属于工作票设置不合理的表现,会影响电力工程施工质量。
三、电力安全生产中两票管理制度的优化措施
1.强化对无票工作的制止。
电力企业在生产与运营的过程中,难免会出现安全事故,其中大部分的事故都是由无票现象而引发的,主要归咎于电力企业的不重视。为此,企业应加强对两票制度的重视,坚决制止和杜绝无票现象的发生,注重对工作票内容的及时补充,对电气设备、系统软件等的应用应予以严格要求,构建安全预警机制,强化对工作票据的专业性和目标性设置,针对项目开具专属的、专项的工作票,以保证项目施工的安全性。另外,对原有的工作票制度进行不断的优化,对无票现象应予惩处和监督,必须经过工作票的审核,才能投入到工作中,是对电力安全生产工作人员的基本要求。为了杜绝无票类现象的发生,我国专门发起来紧抓无票的管理活动,取得了成效,降低了电力企业安全生产中的安全事故。
2.建立两票管理的标准。
为了进一步管理工作票和操作票,可以通过开票率和合格率来考核电力企业,制定严格的标准,严禁两票被撕毁,否则会失去真实的计量标准。严格遵循两票管理制度,一旦发现其中有缺项、漏项、错项、工作地点不明等现象,全都不符合规定,违背了两票管理制度。在考核时,应根据停电记录、事故跳闸现象等来判断开票率,对应该填票却未填票的人员应予以警告或处理,根据开票概率以及票面内容的合格率来决定最终的两票管理质量。另外,也应加强对票面的管理,其是决定任务安全性的关键,诸多工作的内容、细节和票面的整洁度都会对票据的质量产生影响。
3.注重对票据使用的管理。
为了提高两票的管理质量,应注重对票据现场使用时的管理,对票据的现场填写、审核、检查等进行严格的把关,强调对施工现场的票据存放,一式两份,一份由施工负责人持有,另一份由工作许可人员持有,完工后全交于任务许可人手中。另外,操作票应在操作前填写操作票,在操作的过程中,操作票由监护人员掌握,并进行唱票,而操作人员的职责就是进行操作技术和技巧的应用,电力企业应强化对员工专业能力的培训,注重员工业务素质的不断提升,对两票管理重要性予以宣传与推广,借助以往电力企业安全事故案例的解读与回顾,对两票管理不善而导致的后果灌输给员工,以提升其责任感和使命感,优化与完善两票管理制度是关键。
四、结语
篇9
煤炭企业的安全生产管理要求是煤炭企业生产发展永远遵守的定律,缺少生产安全管理的要求和实际管理方法,会加重矿难事故的产生危害,甚至导致企业的停产。因此煤炭企业生产安全管理就成为当前煤炭企业发展和竞争的主要出发点,以下我们就以分析煤炭企业安全生产管理的重要性和主要的安全生产管理方法进行全面的研究,从而给煤炭企业的生产和管理提供更多的出发依据,提升煤炭企业的生产效率。
一、分析煤炭企业安全生产管理的重要性
1.有助于维护煤炭企业的安全生产发展
矿难无疑是对煤炭企业造成危害最为严重的事件,产生该事件会给企业的总体发展和竞争带来较大的阻力,因为矿难就以企业没有做好相对应的安全处理以及设置事故的应对措施,才导致矿难事故的发生。所以为了实现煤炭企业的安全生产发展,实施安全生产管理能够从自然条件和安全技术装备、以及管理制度上开展对于煤炭企业的生产管理。建立健全企业的管理制度、构建相关的安全文化体系,注重员工的培训,才能达到对煤炭企业生产安全管理的全体要求。所以煤炭企业的生产效率才会提升,其发展和建设才能被保障。
2.提高煤炭企业的实际经济效益
在安全生产管理制度有效开展情况下,形成对于煤炭生产过程中的安全意识,科学开采有效地防御,安全隐患才能被消除,进而给煤炭企业的经济发展提供更多的实际帮助。在安全生产管理的要求下,企业内部的安全管控和安全生产绩效管理才能达到实际的指标要求。同时能够加强安全文化和安全意识在煤炭企业内部的员工的日常工作中,因此在煤炭企业内部树立起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的方针,切实的加强企业内部员工的安全生产责任感和紧迫感。因此煤炭企业的安全生产管理才能真正的达到企业的发展要求,不断的提升企业的实际生产效率,并且在安全生产管理的环境中,企业内部的各项管理和工作运行才具有更加科学有效地展开,因此煤炭企业的实际经济效益才能被提高。
二、煤炭企业安全生产管理的开展方式
1.树立安全生产的管理意识
思想决定行动。煤炭企业作为一种特殊的资源开发和利用经济创造模式,其日常的工作形式主要是进行地下的开采和生产,因此煤炭企业受到的安全威胁较多,不仅需要全面的安全防护措施的制定和落实,更重要的还是要给生产建设的员工树立安全防护意识。领导阶层要将安全生产作为日常会议的主题,不断的深化安全要求,加强安全生产的管理。树立安全生产意识才会在日常的指挥和工作中将安全防护措施在自身的日常工作中落实起来。因此树立安全生产的管理意识才是开展其他安全生产管理的基础。
2.实施对于员工安全生产管理的重点培训
因为煤炭企业的基本生产环境和条件给员工的生命安全造成较大的威胁,最初和最多接触煤炭生产一线的还是基层的员工,因此加强员工的安全培训教育,才能提高员工的安全认识,提升员工的工作操作能力,从而完善安全教育的制度要求,并在员工的实际工作中实践开来。
建立员工从进入矿井、安全生产和安全培训的考核、安全教育从而能够落实各个环节的安全教育,并且有助于制定新的灵活多变更加注重实际性的安全防护具体措施。进行对员工的安全生产管理能够直接的进行更多实际安全生产管理制度的制定,并且安全生产管理的培训质量才会不断的上升,并发生质的飞跃,毕竟接受和实践落实是不同的两种安全生产管理结果。
3.构建企业的安全生产文化提升员工对安全的认识和理解
在建立健全的生产安全管理要求下开展企业安全生产文化的构建,才能丰富企业的发展内容,进而提炼企业的安全文化,并大力的弘扬和倡导本质的安全,构筑全面的安全生产防范体系,形成从理论到实践的全面构建。因此安全生产管理才能在安全生产文化的产生重,制定更加具有针对性的安全生产目标责任,形成自上而下的安全管理体制,形成从点到线再到层面的全面安全生产管理模式,提升安全生产在企业内的认可度。
并且在安全文化体系的构建之下才能不断的进行员工的工作热情的激发,打造企业的知名度,提升企业的影响力,保障企业的发展核心和发展理念围绕企业的价值观进行充实,所以安全生产文化就成为提升企业安全生产认识和构筑安全管理网络的基础。同时要进行更加丰富的安全宣传,例如:用广播、电视、宣传栏等形式展示安全生产管理的重要性,提升大家对于安全生产的深刻性认识。
同时还要借助安全生产的事故进行教育宣传,并做到安全事故的安全分析,掌握员工的安全意识和安全人士,努力做到宣传到位、教育到位、培训到位、考核到位,全面的排查不安全隐患。
4.建立健全安全管理制度加强安全隐患的排查
煤炭企业制定最多的制度就是安全生产管理制度,但是制定的制度被落实才是制定安全管理制度的目的。因此加强安全管理的制度管理,并及时的制定更多相关的比较符合实际的安全管理制度,才能不断的提升安全生产管理的实际开展价值。
实施安全隐患的排查,就是加大对于安全生产管理的力度,将每个月的安全生产质量进行全面的检查,从采矿覆盖的各个头面和各个作业地点进行安全隐患的排查,确保安全生产。将生产中使用的各个工具,例如:机电、通防、运输等环节的生产设备进行工作后的检查,确保隐患能被及时的发现,并能被及时的处理。另外在进行矿下作业的施工人员一定要及时的进行自身防护设备的配套检查,有效地维护安全管理的落实,从而保障安全生产。
5.坚持精细管理强化监督机制
监督机制的制定为了给企业安全生产管理的各项制度落实进行全面综合的评价,而且在监督机制的落实中,不仅能够落实各项安全生产管理更重要的就是促使安全生产管理的制度进行及时的创新,坚持安全预防、生产控制、事后的监督,从而增强员工的工作责任心和工作态度,确保各项安全生产管理的要求都能被制定并执行。
篇10
关键词:化工企业;安全生产;环境管理;分析总结
中图分类号:F2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2064(2017)12-0205-01
化工生产,本身就具有较强的复杂性以及困难性,所以对相关环节的操作要求也是极其严格,并且,在整个化工生产过程当中,所使用到的材料不同程度上都具有危险性,常常处于一个高温、高压的环境下来进行生产,这样在很大程度上加重了事故发生的频率。所以,相关企业更应当加强化工生产的安全性以及环境管理的重视度。
1 目前我国化工企业在实际生产过程问题发生的主要原因概述
1.1 相关工作人员自身安全意识淡薄
从一些频发事故的化工企业来看,由于相关人员的不安全行为引起的事故发生数量,在整体的化工企业事故数量当中,占据将近一半以上。相关人员自身的不安全行为则主要体现在员工自身对于安全生产的思维意识不够强烈所造成的,相关员工自身的安全意识淡薄,也是严重导致事故发生频率增多的主要原因之一[1]。
1.2 在实际化工管理当中对于安全生产的管理制度执行力度不够
对生产易燃易爆炸的化工企业来说,一定要严格按照我国相关规定来进行安全生产管理,虽然目前我国大多数的化工企业都是在严格遵循我国相关规定来进行一定程度上的宣传以及安全生产管理工作的,但是这对降低化工企业事故发生频率还未起到显著效用。其主要是原因还在于部分化工企业对自身安全管理制度的执行效率以及执行力度上不够到位[2]。
2 有效增强化工企业生产管理的安全性的措施概述
2.1 积极调动化工企业全体员工共同参与到实际的安全管理当中
在我国有句俗话讲的好:“安全生产、人人有责”,这对于我国各个化工企业来讲更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企业的安全生产管理是基于全w员工之间共同努力协调,主动参与到整个安全生产管理中去的。首先,相关的化工企业,一定要不断的增强企业全体员工自身的安全思维意识,帮其树立一个良好、有效的安全生产思维理念,然后再积极调动全体员工的积极性,最终,在动员全体员工主动参与到化工企业自身的安全生产管理当中。这样做的目的,不光是能够有效的增强企业员工自身的安全思维意识,还能够在最大限度上降低了化工企业安全事故的发生频率[3]。
2.2 健全、落实安全管理制度概述
一个化工企业,一定要拥有一套具有良好、完善、有效的安全管理制度。着主要是因为,一个健全有效的安全管理制度,在整个化工企业安全生产管理过程当中,是核心关键。目前,我国一些化工企业还未切实建立一套健全的安全管理制度,尽快的建立一个符合于自身企业实际情况的安全管理制度。化工生产的安全性直接关系到企业所有员工自身的生命安全,也是推动一个化工企业在今后发展过程中处于稳定、持续的良好因素[4]。
与此同时,如果化工企业在最大限度上确保了整个化工生产的安全性,那么也能够在很大程度上提升化工企业自身的竞争优势,若没有及时建立一个健全的安全生产管理制度的企业,就一定会面临着被当前竞争激烈的市场平台所淘汰。与此同时,一个企业仅仅拥有一个健全的安全管理制度是远远不够的,要想真正的将其作用发挥至最大化,就一定要增强化工企业高层领导自身的领导能力的重视度。只有这样才能够切实的将安全管理制度落实开展下去。
3 有效增强化工企业生产管理的环保性的措施概述
3.1 增强对各种污染物排放标准的控制
污染物排放标准,在整个环境管理指标体系当中,是占据着非常重要的地位的,并且,在整个环境风险监控管理当中,也是发挥标杆和监测的作用,不光能够在很大程度上约束相关化工企业在日常生产当中的污染物的排放数量,还能够从根本上去尽可能的减少对于周围环境的污染程度,是企业健康可持续的发展。
3.2 加强对于行业的管理
加强行业管理,主要是指相关行业协会对产品质量上进行监管和监督,从整体的角度出发对其进行科学、有效的布局,从而使得相关的行业协会所推广的一些较为先进的技术以及先进的管理设备得以引进和推广,以此最大限度使我国各个化工企业在运用这些具有较强先进性的技术以及管理设备上,对于自身的环境进行处理,从而有效的减少和降低污染物的排放数量。
4 结语
综上所述,安全生产以及环境管理是国各个化工企业在今后发展的必然趋势和挑战,所以,化工企业自身一定要加强对其的重视度,以此降低一些不必要的事故发生,从而为整个化工企业的全体员工自身的生命以及财产的安全上打下结实的基础和保障。
参考文献
[1]李延平,王红侠.浅析石油化工企业在生产中的安全管理[J].中国石油和化工标准与质量,2011,09:200.
[2]魏朋丽,韩钢,刘迪.浅析防腐蚀工作在石油、石化和化工生产安全管理以及环境管理工作中的重要性].化工设计通讯,2016,03:165.
相关期刊
精品范文
10生产成本控制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