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湾海峡宽度范文
时间:2023-03-22 11:08:23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台湾海峡宽度,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篇1
自古以来,台湾就是中国的神圣领土,不可分割的一部分。台湾与大陆只隔着一条台湾海峡,它最深不过200米,最浅仅50米;宽度不过200公里,窄的仅130公里。在波涛浩瀚的太平洋中,台湾海峡只不过是一条又浅又窄的小走廊。可两岸人民的来往却困难重重,许许多多血肉相连的亲人,就因为这一条浅浅的海峡把他们隔开了几十年,几百年……
去年暑假,我有幸跟随厦门市青少年宫舞蹈团受邀到金门表演。为了去金门我们竟提前两个月办理手续,拍照、登记、填表,样样都不能少,十分麻烦。哎,都是自家人,去一趟怎么就这么难呢?我们终于踏上了征途。去金门的那天,本来无知的我们还以为好遥远,好遥远。我们乘着“马可波罗”号行驶了一小时就到了金门,真没想到这么快,这么近。
到了金门,金门的政府特派了一些高中的大哥哥大姐姐给我们当向导,他们还特地制作了一幅巨大的欢迎布条在码头迎接我们,这让我们感动极了。踏上金门的神圣土地,四处张望,我发现其实金门与我们福建大部分地区并没有什么两样,语言相同,习俗相近,就连日常行为也差不多,我们感到十分亲近,就像回到了家乡一样,并没有想象中的隔阂与陌生,大家很快成了好朋友。
我们认识了佳蕙姐姐,“豆腐”哥哥和蔚彦姐姐,他们三个各有所长,能歌善舞,样样都通,可称“全才”呢!还有一大群活泼可爱的金门小朋友。我们互相表演了精彩的节目,一路上,大家都是乐呵呵的。我们还游览了金门的风景名胜,更令人惊喜的是,路上竟插满了我们过去表演时的照片。
时间飞快,三天就要过去了,我们也要踏上回家的路,大家依依不舍,下次不知什么时候还能相见。大家互留了通讯方式。
离别时,佳蕙姐姐的一席话让大家都哭了,“就要离别了,我们大家都流泪了,大家不要说再见,其实分开了并不代表情谊会改变。相信在不久的将来,我们一定会再见面。” 这时的佳蕙姐姐泪水和头发都交织在一起,一个个泪流满面。此时,不仅能说金厦距离很近,还能说金门人厦门人的心是一样的,已经紧紧贴在了一起。大家都是盼望祖国能够早日统一,美丽的宝岛台湾能早日回到祖国妈妈的怀抱里。
篇2
一、基于桥梁寿命耐久性的材料研发
1.桥梁全寿命与结构耐久性设计
传统设计理论主要关注于结构的安全,没有涉及桥梁使用期的管理、养护、维修、构件更新、拆除等诸多问题。同时,在投资决策上,只注重建设期的投资成本,而不重视桥梁整个寿命周期内的总成本。要卓越地跨越就需要逐步建立基于耐久性的全寿命设计理念,制定相应的规范和标准,使桥梁在设计和建造阶段就考虑到全寿命的使用性能和要求。对于巨型桥梁工程,投资巨大,应提高桥梁的设计寿命。1500m以上跨度的应考虑200年寿命期。相应地,对钢材和混凝土性能提出了更高的耐久性要求,还应开发耐腐蚀、耐疲劳的超高性能材料,以适应桥梁高寿命的需求。
2.高性能材料研发及其结构体系的创新
建造材料的革新始终是推动桥梁工程发展的主要动力之一。从20世纪40年代起,各类轻质高强的高性能复合材料陆续登场。纤维增强聚合物(FRP)以其轻质、高强、耐腐蚀的优良性能成为一种颇具发展前途的新型材料。
FPR是各向异性材料,可根据工程需要采用不同材料、纤维含量和铺陈方式等不同工艺设计出不同强度指标、弹性模量及特殊性能要求的FRP构件。可以预见,今后复合材料将更普遍地出现在桥梁工程中。伴随着新型材料的应用,传统桥梁结构体系可能从强度问题转变为刚度问题,因此必须加强研发与复合材料相匹配的新型桥梁结构体系;同时在计算、设计、制造、连接等方面,建立起一整套不同于传统材料的设计理论和方法,推动桥梁工程进入新的发展时期。
3.超深水基础建造技术
跨海长桥建设必然会遇到超深水基础问题,目前已建桥梁的最大基础水深长桥采用了“加筋土隔震基础”和预制装配的桥墩。而琼州海峡中线和台湾海峡的水深均超过80m,因此对于水深为65-100m的超深水水域,需要开发出一种既便于深水施工,又经济耐久的新型深水基础形式,同时还要研发相应的大型基础施工装备创新施工装备和监测设备的研发跨海长桥非通航孔的上部结构和下部基础墩身一般采用预制结构,部件质量将接近万吨级甚至更重,必须采用大型浮吊整体吊装施工以减少海上作业。目前挪威的“天鹅号”起重能力则达到
9000吨。
4.跨海长桥建设目标实现发展路径选择
为了满足未来跨海长桥建设的需要,应当开发大型浮吊和巨型造桥机等施工装备。研发最先进的机电一体化技术,发展大型施工装备(建筑机器人),使更大的上、下部预制构件都能迅速、准确就位。智能监测设备(传感器、诊断监测仪、便携式计算机)以及大型智能机器人施工设备的创造发明,将使桥梁的施工、管理、监测、养护、维修等一系列现场工作实现自动化和远程管理。
5.桥梁设计理论和技术的发展
与新理念、新材料、新工艺建造桥梁相匹配的桥梁设计理论将得到发展和完善;桥梁抗风和减、隔震技术将进一步发展以抵御强风、大震和恶劣天气的影响。技术和计算机处理能力的不断提高以及结构分析软件的不断进步将使桥梁设计更加精细化。在桥梁建设过程中实现继机械化、电气化、电子信息化之后的第4次工业革命――智能化,研发适合于桥梁工程的BIM软件。
展望未来的桥梁工程,桥梁人将面临许多挑战,但同时也将迎来可以跨越宽阔海峡、战胜自然灾害、化解飓风,具有全新姿态和功能,跨越能力卓越的新桥梁。
二、高性能材料在桥梁工程中的应用型革命进程
材料的进步对桥梁工程的促进是革命性的。木材、石材是天然材料,混凝土和钢材特种人造材料在工业革命后成为土木工程的主要结构材料。除传统混凝土与钢材往高性能方向发展外,近20年来,FRP和智能材料也取得长足进展。本节主要介绍高性能混凝土和FRP材料。
1.超高性能混凝土
混凝土桥、钢桥和钢-混凝土组合桥梁的疑难问题长期悬而未决,根本原因是混凝土构件自重过大,组成结构的材料和连接的静力或疲劳抗拉性能不足;而发展以UHPC材料为基础的新型桥梁结构,有望根治以上重大疑难问题。解决钢桥面结构开裂和铺装层破损的对策。面对正交异性钢桥面钢结构易疲劳开裂和铺装层频繁破损的难题,采用强化抗拉能力的RPC替代传统的钢桥面沥青混凝土铺装,形成钢―RPC组合桥面结构。研究表明,这种桥面系能大幅提高钢桥面的刚度,显著改善铺装层的应力和降低钢结构疲劳应力幅,可基本消除疲劳开裂的风险。该结构2011年应用于广东省肇庆市马房大桥钢桥面,检测结果表明,采用钢-RPC组合桥面结构后,车载作用下钢桥面纵肋和面板中的应力平均降幅分别达到80%和92%。
2.超高性能混凝土自重开裂问题
解决钢-混凝土组合梁自重大及负弯矩区混凝土易开裂的对策。提高钢-混凝土组合梁的抗裂安全性及降低自重,是扩大和完善钢-混凝土组合梁在超大跨桥梁上应用的唯一出路。由于UHPC的高强和高弹模,与钢结构组合协同受力的能力强大,故可直接将UHPC层浇注在钢梁上,形成钢-UHPC组合桥梁结构。通过对跨径110m左右的传统钢-预应力混凝土组合连续箱梁桥与钢-UHPC轻型组合梁桥对比计算,结果表明:钢-UHPC轻型组合梁的抗裂能力是钢-预应力混凝土组合梁的4倍,超载能力前者是后者的2.45倍,但自重仅为前者的47%,故有望彻底解决传统钢-混凝土组合梁负弯矩区易开裂和自重大的缺点。
3.纤维复合材料
CFRP材料凭借着其比强度高、抗疲劳、耐腐蚀等优良性能脱颖而出,成为土木工程的研究热点。CFRP索(筋)锚固体系的研发是CFRP材料应用于实际工程的关键问题之一。目前,CFRP筋锚固形式主要有粘结型锚具、夹片型锚具、复合型锚具。粘结型锚具。对以水泥砂浆为粘结介质的粘结型锚具的锚固性能进行了研究。梅葵花对直筒粘结型、直筒+内锥粘结型锚具的锚固性能和受力进行了对比试验。方志等对CFRP筋表面形状、粘结锚固长度、粘结介质、套筒内壁倾角等影响参数进行不同组合,得到了各设计参数对锚固性能的影响。
4.智能材料与纳米材料
混凝土中加入纳米材料,成为纳米混凝土,可从微观改善混凝土性能,在材料内部产生众多具有特殊性能的界面相、改善界面摩擦耗能能力和局部塑形耗能能力,进而提高材料的强度、弹性模量、疲劳性能和阻尼性能;混凝土中加入适量纤维,成为纤维增强水泥基复合材料,可以限制裂缝的宽度,提高混凝土抗拉、抗弯和抗剪强度,大幅提高延性、韧性、抗疲劳、抗冲击性能;加入乳胶微料、硅粉、甲基纤维素等聚合物增强掺合料,可制成具有大阻尼特征的混凝土。
通过掺加功能相材料,使传统材料在保持原有基本力学性能不变的情况下,获得一些特殊功能,是材料学科发展的一个主要趋势。学习航空航天领域的“智能材料与结构系统”,混凝土领域的自感知混凝土、自集能混凝土、智能感知骨料等智能混凝土也获得较大进展。以压电陶瓷、磁致伸缩合金、形状记忆合金以及电磁流变液等为代表的智能材料取得了长足进展。智能材料与土木工程的交叉融合是新兴学科和研究方向的原动力,推动了智能土木结构的发展。与传统结构相比,智能结构具有自感知、自控制、自修复、自愈合、自回复、自集能的特征。将智能感知材料、智能驱动和阻尼材料、压电材料与土木工程结合,分别形成了结构健康监测、结构振动控制、自集能智能结构研究方向。
三、小结
桥梁工程施工中对材料、理论、装备、计算机技术的需求和应用效果方面,已经日渐形成具有较高应用水准的一个新局面。新世纪的桥梁工程有着更为广阔的发展舞台,同时也面临着严峻的技术挑战,我们可以对未来桥梁工程结构、材料和施工发展的进程,呈现出具有无限美好的想象空间。
参考文献
[1] 肖汝诚.桥梁结构体系[M].北京:人民交通出版社,2013.
篇3
关键词:福建深沪湾;地壳运动;地震
Abstract: This paper describes Shenhuwan main causes, landscape and geological heritage, and accordingly on the Shanghai and Shenzhen Bay region crustal movement of the laws of the analysis, given the new Shiqiang Shenhuwan the basis of ancient earthquakes. Keywords: Fujian, Shanghai and Shenzhen Bay; crustal movement; earthquake
一、前言
福建深沪湾位于台湾海峡西岸中段,福建省晋江市东南,泉州湾与围头澳之间。湾口朝东,湾口较大,约 4.5 km,比海湾东西宽度还长 250 m 左右,海湾呈肾状。海湾的北岸是石狮市永宁镇,西岸是晋江市龙湖镇,西南和南岸是晋江的深沪镇。在国内外所发现的古森林遗迹中,以日本的富士湾和我国福建晋江的深沪湾的海底古森林遗迹最为典型,其中日本的富士湾因发现沉水林的古树种类多、数量大,己被确定为国际性遗迹加以保护,而我国深沪湾所发现的海底古森林以裸子植物的油杉为主,并有皂荚树、桑树、和南亚松(该种植物现今福建无分布)等,它们均属典型的陆生植物,在该古森林遗迹的南侧同时发掘出距今21000年左右的大片古牡砺礁遗迹,两者相差14239年,上述古森林需要典型的陆域环境才能生长,古牡蝠礁则需要典型的海洋环境才能生存的,上述生长环境和生长年代差异巨大的生物在同一处出现,这在世界上其它地方绝无仅有的。
二、深沪湾主要地质遗迹景观及成因分类
深沪湾区域地质遗迹内容丰富多样,典型美观,具有很高的科学研究价值和旅游价值。公园内地质遗迹的成因主要有两种:内动力地质作用和外动力地质作用。
1、由内动力地质作用形成的地质遗产主要有地质构造类、地层岩石类和新构造活动类等。其中地质构造类景观主要表现为公园内发育的深沪~金井断裂和衙口~丙洲断裂两条大断裂及金井滨海动力变质带中发育的一系列节理、劈理、韧性剪切带和褶曲等地质景观;地层岩石类主要表现为金井滨海动力变质带中的混合岩、混合花岗岩、伟晶岩、细晶岩、基性岩脉及变质岩中的流变结构、脉体穿插、眼球构造及发育的捕虏体等地质景观;新构造活动类主要表现为深沪湾海底古森林和古牡蛎礁等反映海平面变化遗迹类及龙湖和虺湖等堰塞湖景观。
2、由外动力地质作用形成的地质遗产主要有地貌类、第四纪沉积物、水体类和风化壳类等。其中地貌类以海滨地貌为主,主要有岛屿、海蚀地貌、港湾、岬角、沙滩、沙丘、红土台地和灾害地貌等地质景观;水体景观主要有龙湖和虺湖等湖泊及阳溪、湖漏溪、梅塘溪等河流;风化壳类景观主要表现为古老基岩的风化及典型的网纹红土剖面,第四纪沉积物,除了红土台地景观外,最具科学价值的景观是旧石器古人类活动遗址的深沪镇军营剖面等。
三、深沪湾地区地壳运动的论证
1、钻孔揭示已发现的深沪湾3片海底古森林都分布在主要为晚更新世含砾砂粘土(局部为花岗岩风化土)构成的凹陷、槽地或洼地内,并且植根于这种松散沉积层中。在深沪湾浅滩和潮下带海底多见由晚更新世含砾砂粘土构成的褐红色、黄色的斑状地块散布,地块之间的低洼处为全新世滨海相及海相沉积充填,也显示了这种被埋藏的凹陷、槽地和各种低洼地貌。如果沉没海底是因为地壳缓慢下沉或缓慢海侵所至,则这种古地形连同生长的古森林会被侵蚀、夷平,只有在快速下沉作用下才能保留大量的这样被滨海相沉积埋藏和被海水淹没的古地形。深沪湾海底展布的是一幅由强古地震造成的被埋藏的陆陷成海残留的地震地貌图像。2、较多古树在大致相同时间内死亡并且相当部分古树木发生倾斜、折断,有的树干折断,横卧在浅滩上,由于下部枝干被掩埋牵引,至今未被海水搬运;有的树枝折断后倒挂至今未与主干分离。这说明是由于强地震及其伴随的快速下沉、快速海侵和快速被掩埋造成的。3、海底古森林中区浅滩中钻孔揭示:生长古森林的低凹洼地表面含一层厚达20 cm的碳化、半碳化和未碳化的木头碎片,并夹有不多的砾石,该砾石被推断为构成低凹洼地的晚更新世含砾砂粘土海侵前被片状水流侵蚀的产物。该层没有因海侵而被侵蚀搬运,并且该层还含少量中细砂,粒度分析为海相沉积,含淡水-半咸水硅藻、咸水硅藻等多种硅藻。中细砂的形成可能是强古地震使地壳急剧下沉导致海侵,并携带中细砂掺入原先陆相坡积,在冲积层中形成的地震沉积相。在深沪湾,其灌入的物质是海相砂,很可能是强地震陆陷成海的另一种地震沉积相。此外,在生长古森林的古地形表面直接上覆的1 m余海相砂中含有较多的黄色小泥团,团块粒径约1~2 cm,这是更上部的泻湖相沉积及现今深沪湾沿岸砂堤、砂丘中和滩面上所不能见到的。通常潮间带海浪会把这种粘土团块稀释而不能保存,这种含粘土团块的海相砂也应该是地震沉积相。4、深沪湾全新世又一次强古地震大约发生在距今2 000年左右,其根据是,通常深沪湾退潮时海面下4.2 m处(浅滩下1.2 m)所含有泻湖沉积为距今2 800年±100年,一般认为当时的水动型海平面与今天大致相似,说明距今2 800年以来深沪湾已下沉约4 m;此外,深沪湾砂堤中下部的贝壳年龄为距今1 500年左右,说明距今1 500年以来深沪湾已较稳定,已大致形成现今海岸。因此,其主要下沉时间在距今2 800~1 500年之间,推测为距今2 000年左右,这也是晚全新世深沪湾古地震的可能年龄此外,在距今2 800年的泻湖沉积上覆有20 cm厚的红色中细砂,与上覆1 m左右的浅黄、灰白色的潮间带海砂明显不同,推测该红色砂为地震前的风成砂(现今深沪湾近岸砂丘中可见及),可能是由强古地震快速下沉残留所致。5、地震后古森林部分被长期掩埋,至距今2 800年深沪湾掩埋古森林的主要为泻湖相沉积。经计算,地震时(含地震后短时间的缓慢下沉)的沉积速率是地震后至距今2 800年沉积速率的11倍,而地震时下沉(含地震后短时间的缓慢下沉)速率(6.25 mm/a)是地震后至距今2800年下沉速率(0.25 mm/a)的25倍,沉积物的粒径和颜色也显示了从下而上由粗―细―粗和浅色―深色―浅色,即由海相(含地震沉积相)―泻湖相―海相的沉积环境变化。
总之,深沪湾由于有海底古森林、古牡蛎滩、红土台地、古人类活动遗迹及丰富多彩的海蚀地貌等一批珍贵、稀罕的地质遗迹,使得该地区具有十分重要的科学价值和科考意义。
篇4
关键词:无人机 航测 INPHO 风电场
中图分类号:P2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098X(2015)12(b)-0080-02
风电以其可再生和清洁等特点,已经引起国家的重视,风电场已在电力行业中占有一席之地。近年来,随着无人机技术的不断发展,以及航空摄影测量技术在勘测领域的不断深入,基于无人机的航空摄影测量技术目前已被广泛应用于电力行业中。
福建省地处中国东南沿海,有着“依山傍海”的地理特点,九成陆地面积为山地丘陵地带,台湾海峡“狭管效应”赋予了福建得天独厚的风力发电条件。但也正因为这些地理特点,对风电场的勘测工作带来一定的难度。
基于无人机影像在INPHO平台上的摄影测量技术是目前一种较新的测绘科技手段,以其快速获取测区影像数据及其处理的特点,对中小测区尤其风电场建设前期勘察设计具有明显的优势和重要意义。
1 无人机航摄技术简介
无人机航摄系统是一种小型、先进技术与设备高度集成的系统,与常规航摄系统相比具有以下特点:(1)执行任务快捷、高效、轻便。(2)无需机场起降。(3)高度集成了飞行平台、GPS导航系统、飞机控制装置、通讯装置和数码传感器及惯性导航测量装置(IMU)。(4)较低的天气条件要求。(5)维护简单便捷。(6)工程安全风险较低。
2 INPHO系统介绍
INPHO系统是国际著名的专业数字摄影测量系统,由斯图加特大学阿克曼教授创建于德国,1980―1990年提供空三和地形建模产品,1990―2000年成为数字摄影测量的组件供应商,提供地形自动化提取和自动化三角测量的产品。其中包括MATCH-AT――空三加密、Match-T DSM――自动且精确提取DTM/DSM,OrthoMaster――影像正射纠正,Ortho Vista――自动高效的影像镶嵌匀色等模块等。与其他摄影测量系统比较,有很多独到之处,其连接点匹配算法是基于特征级和最小二乘匹配相结合的多级影像金字塔匹配算法,其高精度、高效率的匹配特征能够保证每张像片超过100个匹配的连接点,自动匹配有效连接点的功能强大,即使在沙漠森林等纹理比较弱的区域也可以很好地进行匹配,有效提高数字摄影、测量、制图的质量、速度,对数字影像纠正、拼接、数据处理也有良好的效果,大大减少了人工参与度,提高工作效率。
3 工作流程
3.1 数据准备
生产数字正射影像图之前,需要进行以下数据测量工作:通过无人机获取测量区域航片影像;通过布设一定密度的像控点来调整成图精度,在野外选取像控点时需要选择地理环境特别区,测量实际三维坐标,帮助空中三角进行平差解算,像片主距、像点坐标、框标坐标。
3.2 空三加密及区域网平差
在INPHO系统中进行空三加密:在系统中开始进行新建工程(相机文件设置;影像引入;GPS/IMU数据引入;像控点引入;设置航线等)。使用自动空三时,建立相邻航片之间的连接结构,并且整合所有独立航片,创造成稳定的网状连接状态。使用外业控制数据。通过数字模型自动匹配模块,使用高效影像匹配法,提取像对中相邻的同名像点,自动获取像对中存在的数字模型与高程模型,为正射影像图提供纠正数据。
进入Match-AT模块,选择Postprocessing(adjustment only)进行区域网平差,根据区域网平差后各控制点的残差值进行点位微调、删除残差较大的点,并通过人机交互式编辑方式使其控制点位尽量准确,直至各控制点的残差值满足测图精度要求。
3.3 影像纠正
数字正射影像图纠正是通过对工程项目导入相机数据、影像数据、区域高程模型等资料,对单张航片正射纠正,最终获得单位航片区域正射影像图。软件的特点是采取通用空三处理结果与DEM数据,并且对航片之间的重叠度与纠正结果进行实时检测。航拍需要一定重叠度来获取航片,根据不同光照角度、光线强度以及曝光条件,使纠正后的影像在色彩上达到统一,并且确定自然分幅图可以无缝连接,对后期影像拼接进行缓冲,保证影像具备均光功能。数字正射影像需要拼接工程文件,引入单片正射影像,加强拼接线,选择影像较好的部分,最终裁切为符合使用要求的正射影像图。
4 工程应用实例
4.1 数据获取
该实验风电场位于福建省某一山区内,其地势西北高,东南低,呈层状倾斜,以丘陵台地为主。最高山峰主峰海拔约789 m。地表多为矮小但通行困难的灌木,局部地表为较茂密林地。溪河短浅,多独流入海。场区共有拟建风机23台,分为5个片区。由于距离海岸线相对较近,加上海拔高度较高,风速相对较大,风能资源丰富集中。较有利于利用航测法测制1∶2 000地形图。
此次航摄设计相对飞行高度为700 m,航向设计重叠度为60%~75%,最旁向重叠度为30%~55%,采用Nikon D800相机作为航摄仪,相机焦距为36.170 67 mm。
4.2 数据情况
数据经过畸变纠正、格式转换等预处理工作,像幅大小为7 360×4 912像素,像元大小4.88 μm;平均地面分辨率为0.10 m,影像色彩均匀、清晰、颜色饱和,部分影像含有少量云影,但符合相关规范的要求。
4.3 控制测量与调绘
根据飞行形状结合实地情况,预计在各拟建风机位中心、进场道路附近以及测区外侧共布平高像控点80个(考虑到测区植被多为树林、草地、灌木等,大部分区域无适合作为外业控制点的明显地物点,不能用传统的方法布测外业像控点,因此该次以人工的方式,在航飞前对各航带铺设“地物点”标志,主要以红色油漆、麻袋等组成,标志为1.5 m×1.5 m的正方形,外部以浅灰色填充,中心十字标志尺寸为1 m×1 m,宽度为0.1 cm,颜色为白色,实地布点时要选择在视野开阔,周围无水域等可能引起影像曝光过度的位置,不能在弧形地物及高程变化较大的斜坡处布设像控点)。
对野外现场进行外业调绘:对像片上各种明显地物作性质、数量说明,具体调绘内容包括居民地、道路、管线、地貌、水系等。
4.4 空三加密及数字线画图生产
采用INPHO中进行空三加密,即经过影像输入、内定向、自动生成连接点、控制点转刺、区域网平差等计算过程。区域网平面位置中误差为0.3 m,高程中误差为0.26 m。
数字高程模型(DEM)利用外业控制点以及空三加密成果自动生成。
由自动空三成果数据恢复立体模型,将地物、地貌要素的采集根据《1∶500、1∶1 000、1∶2 000地形图要素分类与代码》进行人机交互式采集。因测区位于山区,其范围内居民地及其独立地物相对较少,地物主要为地貌、道路及少量水系。
正射影像图DOM是根据单张航片的内外方位元素和数字高程模型DEM,通过OrthoMaster模块进行正射影像处理即通过影像重采样纠正影像因地面起伏、飞机倾斜等因素引起的失真从而得到单张像片的正射影像,再通过OrthoVista模块对图像进行拼接处理,最终生成标准的正射影像图。
4.5 立体模型检查精度
将空三加密成果(外方位元素文件)导入海拉瓦摄影测量立体平台中进行精度检查。主要通过以下两种方式,一种是检查控制点在单模型中的精度和在不同模型中的精度差异,一种是检查野外实测的检查点与模型的精度差异。通过检查发现,控制点在单个立体模型中贴合较好,平面和高程误差较小,且同一个控制点在不同立体模型中均贴合较好,模型差较小;同时,采集的野外检查点在平面及高程上跟模型差别较小,符合实际工程情况要求。
5 该项目设计应用分析
利用基于无人机影像在INPHO平台上的摄影测量技术,对福建某风电场进行了前期勘测及规划选址工作,综合考虑了风能资源、地形地貌以及交通运输等条件,确定了每台风机的位置,以获得风电场最优的发电量及经济效益。其成果数据主要应用于:(1)风电场风机位排布及其容量计算;(2)风电场区域内地物分类及面积统计研究;(3)风电场区坡度分析;(4)居民地缓冲区分析和河流汇水线分析;(5)进场道路的运输分析。
6 结语
福建地属沿海,风能资源丰富,但由于福建省特殊的地理环境,海拔高、植被茂密、道路交通条件差等情况,采用人工野外实测地形点成本高、耗时长,不能满足风电工程预可研阶段对地形资料的快速获取要求。利用无人机机动灵活、快速航摄等特点,在风速大、海拔高的情况下正确获取测区范围内的高分辨率影像,通过布设一定数量的像控点,结合高精度、高效率的INPHO数字摄影测量软件进行空三加密,在航测数字测图系统中进行地形图测绘,并结合外业调绘数据、外业检测点数据进行内业地形图修测,高效提供了DLG等数据产品,精度满足工程需求。
无人机摄影测量技术在风电场的规划、设计选址等方面有着实质性的帮助:工作效率的提高、工程周期的缩短、外业工作量的减少等等,对我国新能源的开发利用、勘测技术手段的不断提升也有着很大的推动作用。然而,无人机航测技术也存在一些不足:影像数据旋偏角受气候影响不够稳定、影像数据量庞大、外控点较多等。因此,在无人机自身专业技术的提升以及针对具体项目的变通处理上都有着较大空间的深化研究空间。
参考文献
[1]胡海友.基于Inpho的空三加密及正射影像制作方法研究[J].铁道勘察,2013(6):12-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