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志摩的爱情范文

时间:2023-03-24 11:44:52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徐志摩的爱情,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徐志摩的爱情

篇1

论文关键词:伊是清涟独映我心,徐志摩,林徽因

 

徐志摩、林徽因的爱情,想来大家是非常熟稔的,但知道这结局的,是否有跟我相似的,就仿佛曾目睹过一件举世无双的玉器但又亲眼见着它破碎了一样的心情。正是心里总是被这种心情所纠缠,我忍不住把卷也轻吐一语。

观徐志摩的照片,品他的诗和信笺,想他的举止为人,不禁让人觉得他就像一尊古希腊时期的俊朗的雕像,不是让人直眼相看,而是用心去赏。上天赋予了他绝美的品质,他是天上的一片云:轻灵、缱绻、飘逸;他的天作之合,当是林徽因,她有着水的韵致:柔婉、静幽、深沉。他俩的邂逅,有着童话一般的唯美浪漫。那时十六岁的林徽因,姣好如初春之花,令这位多情细敏的诗人只觉得“一道神异的光亮”在眼前扫过,他觉得“幸福”,深深感到他那“飘零的生命”找着了归宿。我们看资料文献,徐志摩的发妻不可谓不端庄贤慧、知书达理,但在浪漫诗人的心里,这“小脚与西服”的结合是不合适也不合意的。所以他们的这偶然的一遇,使诗人坚信他在茫茫人海中访寻到了“唯一灵魂之伴侣”,这就注定他的心要追逐这一池清涟,为这“爱、自由、美”的化身终其一生。

林徽因是一位秀外慧中的奇女子,面对诗人的爱的波澜,她既没有被世俗的虚荣所淹没,更没有迷失在少女懵懂的情愫里,她纯真而且自尊,对爱,她不能容忍丝毫的瑕疵。她惶惑,母亲的命运,是她生命中无法挥遣的阴影。她理性,清醒地知道自己是被“诗人的浪漫情绪想象出来的”爱的对象,所以,面对诗人的火热、痴迷,她用“沉静守住我的魂灵(林徽因《仍然》)”。康桥的不辞而别,乃至后来的执手他人,让曾“在梦的轻波里依洄”的徐志摩蓦地承受着“在梦的悲哀里心碎!(徐志摩《我不知道风是在哪一个方向吹》)”读徐志摩的传记,当我们悲悯地体味诗人那漂泊无依、孤苦无告的怅惘时,上述所分析的或许可以让我们探究出当年林的真实心境吧。

但徐志摩毕竟有着他独一无二的人格魅力,充满诗意的灵魂、孩童般纯净的天真、对艺术的痴迷、对理想的热忱,特别是他是林徽因步入文学殿堂的引路人,林徽因对徐志摩是感佩敬仰有加的。许多人常常会问林徽因到底爱不爱徐志摩,其实她的心是非常微妙而复杂的。据费慰梅的叙述可知,林徽因是“被徐志摩的性格、他的追求和他对她的热烈感情所迷住了,徐志摩对她的热情并没有在这个缺乏经验的女孩身上引起同等的反应。” 所以林徽因才会“抱着百般的疑心,对你的每一个映影!(林徽因《仍然》)”然而这并不等于说在林徽因的心里没有一丝被爱的柔风吹皱的涟漪,像林徽因坦承的那样,在英伦那段孤独的岁月里,“理想的我老希望着生活有点浪漫的发生,最要紧的还是有个人要来爱我。我做着所有女孩做的梦。” 毋庸置疑,那时的林徽因对爱情是渴望而憧憬的,徐志摩的到来,犹如灿烂的阳光冲破了英伦阴霾的天空,洒在少女的心田,孕育了爱的奇葩。这一点也在她的《山中》得到了印证:“当时黄月下共坐天真的青年人情话,相信那三两句长短,星子般仍挂秋风里不变。”只是明月如旧,清风依然,两个人最后还是定了各自的方向与生活的模样。(林徽因《那一晚》)

只有到了美国,林徽因才慢慢咀嚼出徐志摩对自己的真情与深情。这就像再去听从前的一首歌,原以为喧闹,现在却觉得热烈;去观从前的一幅画,原以为缭乱,现在却觉得繁富;去品原来的一壶酒,原以为辛辣,现在却觉得甘醇。如果说原来的徐志摩是匆匆被林徽因囫囵吞了下去,那么现在,林徽因是想从新把他含在嘴里,去细品他的人、他的情。1927年在致的信中她说现在“只有盼他原谅我从前的种种的不了解。我昨天把他的旧信一一翻阅了。旧的志摩我现在真真透澈的明白了。”

只是这份想了解、想悟透的心不能不说已经迟了,罐里的清泉已经淋湿了指尖,再如何能捧起?林徽音最终要和梁思成携手已是不能更易的结局,而1926年徐志摩已与陆小曼缔结连理,这对璧人真正分开了。此时的林徽因,应该也是怅然若失的。可是人在这一世的命途当中有多少次能了悟命运,能把握住自己呢?对于林徽因而言,她只能很沉定地说“但是过去,现在不必重提了,我只求永远纪念着。”她选择了把这份深情埋藏心底。

“永远纪念着”,对徐志摩又何尝不是呢?虽然在林徽因远赴重洋后,他迎娶了陆小曼,但这何尝不是一种“不思量,自难忘”的刻骨铭心!再看他写给林徽因的《你去》,不就将自己始终不变的真情热切而坦荡地呼唤出么?他宁愿目送着她远去,直到消失了她的踪迹,他忍受着寒风荆棘,但终无惧怕终无悔意,因为支撑他的是全部的信仰“我爱你”!这真像洪亮的交响乐冲击着我们的耳膜,震撼着我们的灵魂!

这种痴情的眷恋一直到1931年的深秋,徐志摩的意外遇难。没人能再现当时的场景了,但没有人不作这样的联想,他的心该是蓄满了几多期待朝着那梦想的天空飞去……

徐志摩的死,对所有爱他的朋友来说,是巨大的悲痛,但我却愿将这位爱美、爱自由的诗人的归去带上些许童话的色彩。“我们最初就是飞了来的,有的做完了事还是飞了去,他们是可羡慕的。”(徐志摩《想飞》)这童真的道白应验了,上天真让志摩的灵魂在他的肉体消殒以后找着了他期待的归宿,他的痴情在这池清涟中投影下永恒的光晕。

我一直在想,如果徐志摩依然活着,他和林徽因将还会一直做伯牙、子期那样的知音,性灵上的朋友。虽然林徽因以前曾深深伤害过他,但随着时间的逝去,这种歉疚感会慢慢减弱乃至消失。可徐志摩的突然离去,就使得林徽因隐隐的伤口急剧地撕开,由歉疚、懊悔而汇聚的痛苦的大海也随之将她淹没。所以应当说在徐志摩逝世后,林徽因才重新真正面对了她和徐志摩之间的情感与自己的内心世界,来总结或是反思他们“太是匆匆”的相爱(《给秋天》)。这时候她不再是冷静地审视周遭的世界:“生命早描定她的式样,/太薄弱/是人们的美丽的想象。/(《深夜里听到乐声》)”而是要勇敢地“应和”那一直萦绕耳边的凄凉的弦声!林徽音回复到一个易感的诗人。她写了许多诗追忆过去,这些诗或隐或显,凄婉是它们的主调,但有一点是确证的:徐志摩活在她的诗里,在她的心里被“永远纪念着”!

确然如此。当诗人“所有的情感/都并入一股哀怨/如小河,大河,汇向着/无边的大海”(《展缓》)时,思绪的潮水滚滚而来。这里有往事如烟的凄喟,“四面里的辽阔,如同梦/荡漾着中心彷徨的过往/不着痕迹,谁都/认识那图画,/沉在水底记忆的倒影!(《记忆》)”;有触景伤情、无人倾诉的凄苦,“梅花你这些残了后的枝条,是你无法诉说的哀愁!(《对残枝》)”;有咬啮灵魂的痛苦自责,“我苛刻的咒诅自己/但现在有谁走过这里/除却严冬铁样长脸/阴雾中,偶然一见(《给秋天》)”,以及对当年抉择的默默悔悟,“把绝望的结论,稍稍/迟缓;拖延时间,――拖延理智的判断,――会再给纯情感一种希望!(《展缓》)” 而更为激荡人心的,则是她发自肺腑的声声呼唤 ,“别丢掉/这一把过往的热情,”“你向黑夜要回/那一句话――/ 你仍得相信/山谷中留着/有那回音/(《别丢掉》)”这是林徽因对爱的最好的回应,她让已在天国的徐志摩坚信他们的灵魂相拥!

我还要特别说一下,那就是林徽因做了一件让大多数人无法做到甚至不敢去做的事,在徐志摩死后,她一直将徐失事飞机的残骸碎片悬于卧室,直到生命的尽头!在那个保守的年代里,这是需要勇气的。我感佩的是,这是怎样的一种感情,如此透明、坦荡而又深沉,从而将世俗的鄙薄和浅陋击得粉碎!

1955年,林徽因,这位在文学殿堂中款款信步、吟哦穿行的女诗人在北京仙逝。让我穿过时空隧道,在她的弥留之际,停在她的身旁,做一诗相送:

这一池静水

微风过,

涟漪点点。

看头顶上响晴的蓝,

白云舒卷。

只一朵缓缓的,依洄

向我,

笑靥依然。

徐志摩和林徽因的一世情缘,引得多少人感慨万千。美不管以怎样的故事结

尾,它都会长存心间。

篇2

徐志摩是一个复杂的诗人,历来对其评价不一,徐重庆曾说“徐志摩是一个资产阶级诗人”,因为他曾经反对无产阶级革命,宣扬资产阶级的人性论。在《追忆志

摩》中说:“他的人生观是一种单纯的信仰,这里面只要三个大字,一个是爱,一个是自由,一个是美。”而他自己也曾说:“我是一个不可教训的个人主义者”。的

确,徐志摩是一个一直追求其“单纯信仰”的人,他的“单纯信仰”就是由爱、美和自由组合起来的理想主义人生观,而爱情观作为其人生理想不可或缺的一部分,也

不可避免的打上了理想主义的烙印,可以说徐志摩追求的爱情是一种神圣的、绝对的、永恒的、完全的、圆满的理想爱情。从徐志摩与张幼仪、林徽因和陆小曼的婚恋

以及其众多的爱情诗中我们可以看出其爱情观具有以下特点:

一. 爱情是神圣至上的,对爱情的追求要不懈而执着。

众所周知,徐志摩对林徽因的追求煞费苦心,当他在伦敦第一次见到年仅16岁的林徽因时,就彻头彻尾的喜欢上了她,当时他感觉到眼前出现的就是美神,是仙女下凡

,当然当时的林徽因也为这位多才的浪漫诗人倾心,因此后来,康桥边、叹息桥、芳草甸、伦敦的书屋……便处处留下了他们初恋的倩影,飞扬着浪漫的爱情,不幸的

是后来林徽因提出只有徐志摩和张幼仪离婚她才会和他结成伉俪,而此时的张幼仪也在伦敦,徐志摩便将她送往德国,不久张幼仪便产下二儿子彼得,如果是一般人,是绝

不会在此时抛下张幼仪母子提出离婚的,即使他并不爱她,也要处于一种婚姻的责任和义务继续把这种关系维持下去,而徐志摩毕竟是一个浪漫主义诗人,为了他心中那完

美圣洁的爱 ,不惜顶着来自家庭和社会的巨大压力,毅然在这时候提出了离婚,无耐造化弄人,当他与张幼仪离婚之后,林徽因却受其父之意回国并与梁启超之子梁思成达

成口头婚约,当徐志摩知道此事后痛苦万分,真是赔了夫人又折兵,他苦苦追索的希望就这样被埋藏了:“希望,只如今……/ 如今只剩下遗骸;/ 可怜,我的心……/ 却教

我如何埋掩?”――《希望的埋藏》 后来,当徐志摩得知林徽因与梁思成并未正式订婚,仅是个口头婚约时,他死了的希望又开始重新开始冒烟,他想,爱情面前人人

平等,徽因若最终选择思成,我尊重她的选择,但她若是最后选择了我,我还是可以敞开怀还接受的,于是他便频繁的给林徽因打电话、写信、找她聊天、散步,还送

给林徽因许多诗篇,也许是徐志摩追求林徽因的决心过与坚定,梁启超才不得不将思成和徽因送往国外求学,这就使得徐志摩的希望彻底破灭,他和林徽因《在那山道

旁》做了最后的道别。

二. 爱是光明正大的,爱情是无罪的。

在徐志摩看来,恋爱是光明正大的,没有什么见不得人的,爱情是无罪的。这首先表现在他对张幼仪的婚姻上,当徐志摩决定与张幼仪离婚后,首先写信告知了他的好

友们,尤其是其师梁启超,梁启超收到信后苦心相劝,希望能有挽回的余地,但他给梁启超的回信却振振有辞的说道:“我之甘冒世之不韪,竭全力以斗者,非特求免

凶惨之苦痛,实求良心这安顿,求人格之确立,求灵魂之救度耳。” 徐志摩是在柏林由吴经熊、金作霖作证同张幼仪正式解除婚姻关系的,此后,他便在《新浙江》

报副刊《新朋友》上正式发表《徐志摩、张幼仪离婚通告》,向世人告知他离婚的消息,在那样的时代背景下,人们对这样的事情都是遮遮掩掩,生怕别人知道,所谓

“家丑不可外扬”,而徐志摩倒好,不但告知了其朋友、师父,还把消息发报公告天下,真可谓是中国近代史上西式离婚的第一人。

徐志摩对林徽因的追求也是光明正大的,虽然在外人看来,林徽因只是小徐志摩很多的他的一个“小朋友”,可徐志摩可不管这些,只把她当作心中的女神来追求,在

泰戈尔来华是,他还托泰戈尔为其说情,希望林徽因能回心转意,而此时的林徽因已与梁思成基本确立了关系,此事一方面可以说明他对林的不懈追求,另一方面也说

明了他的坦率与勇敢,从不怕外界的非议。徐志摩在8月21日和19日的《爱眉小札》中分别写到:“只要爱情是真的,就没有什么见不得人的地方,恋爱本事光明事。

”“真爱无罪”。因为坚定了相信了这一点,徐志摩才会在重重的社会和家庭压力下仍有着追求真爱的勇气和决心。

三. 爱情是情爱和的完美结合。

徐志摩认为,爱情不光是精神上的沟通与共眠,更是灵与肉的完美结合。这集中体现在他与陆小曼的爱情中,徐志摩在1925年3月3日写给陆小曼的信中直接阐明了自己

的灵肉观:“灵魂是需要救度的,肉体也不能永久让人家侮辱蹂躏;因为就是肉体也含有灵性的。…… 因为灵与肉实在是不能分家的。”徐志摩当时说这些话的目的

是鼓励陆小曼彻底的与家庭决裂,既心已有所属,就不能维持身心分裂的局面,继续原来的夫妻生活。在同年6月26日从欧洲写回的一封信里,徐志摩说的更为直接:

“你身在那鬼世界的中心,也难怪你偶尔的气馁,我也不妨告诉你,这时候我想起你还得与他同住,同床共枕,我这心痛,心血都迸出来似的!”,徐志摩在这里希求

的,已经不是与其他女性之间的心灵的默契,而是全身心的占有。

徐志摩的灵肉观在其诗中也有体现,先看比较含蓄的《雪花的快乐》与《翡冷翠的一夜》。《雪花的快乐》基本上是一首托物言志的诗,但那朵雪花最后“贴近她柔波

似的心胸”,“溶入她柔波似的心胸”,已经接触到身体了,在徐志摩后期的作品中,对的描写则更为直接,例如经常被别人拿来批评的《活该》和《别拧我,疼

》。特别是后一首,具体而细腻的描写了欢爱时女方的表情、声调和眼神。在另一首《春的投生》的诗中,诗人使用了一系列象征性的暗语,如雷雨的猖狂、春投生于

残冬的尸体、潭水缠绵等,来展示男女双方欢爱时爱和欲的和谐、愉悦、欢畅和美妙,而较为露骨的,如脚下的松软、耳鬓的温驯、桃花开上脸,以及呼吸的投射,肢

体胸膜的异常跳动,敏锐的消受眉,手臂迫切地要求缠身,等等动作性很强的词语,则强化了男女欢爱时的灵与肉的律动感和亢奋感,正因为作者有这样的情感体验,

他才能将男女在一起的欢娱表达的如此酣畅淋漓。可见,追求灵与肉的完美结合也是其理想主义爱情观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徐志摩的爱情理想中的大胆追求、执着热烈、积极向上的精神特质是值得肯定的,其爱情理想是对传统恋爱观的挑战,在新旧交替的20年代,这是难能可贵的,然而,

我们应当指出的是,徐志摩所追求的爱情太过于理想,在错综复杂和物质化的现实社会中是很难有市场的,它只能存在于我们的精神世界,正如徐志摩的老师梁启超所

说的“天下岂有圆满之宇宙”一样,世界上不存在绝对的和完美的爱情的。

徐志摩为爱而生,为爱而死,而他与张、林、陆的情爱故事,连同他为爱而歌的情诗,必将愈久愈真,愈久愈新。

参考书目及文献

[1]顾永棣 《徐志摩诗全集》 学林出版社 1997年7月第2版

[2]高恒文/桑农 《徐志摩与他生命中的女性》 天津人民出版社1999年版

[3]《诗人徐志摩》 重庆出版社 1982年版

[4]杨新敏《徐志摩传》 团结出版社 1999年版

篇3

[关键词] 3H护理模式;胃癌;情绪状态;睡眠质量

[中图分类号] R473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3-7210(2016)07(a)-0156-04

[Abstract] Objective To observe the effect of 3H nursing mode on emotional state and sleep quality of patients with gastric cancer, in order to understand the application effect of 3H nursing mode. Methods 92 hospitalized patients with gastric cancer in Shengjing Hospital Affiliated to China Medical University from December 2013 to September 2015 were divided into the control group (46 cases) and the observation group (46 cases) by random number table method. The control group was given conventional nursing of gastric cancer, the observation group was given 3H nursing mode. The emotional state and sleep quality of the two groups before nursing and at 1st,2nd and 8th week after nursing were respectively evaluated by PSQI scale, SCL-90 scale and POMS scale, then the evaluation results of two groups were compared. Results Before nursing, there were no significant differences in scores of PSQI scale, SCL-90 scale and POMS scale between the two groups (all P > 0.05). 1st, 2nd and 8th weeks after nursing, the scores of PSQI scale, SCL-90 scale and POMS scale in the two groups were all improved continuously; scores of PSQI scale and SCL-90 scale were all higher than those of the control group and the same group before nursing (P < 0.05); the energy and self-esteem scores of POMS scale were all higher than those of the control group and the same group before nursing, while other items scores were all lower than those of the control group and the same group before nursing (all P < 0.05). Conclusion The effect of 3H nursing mode is better in improving the emotional state and sleep quality of patients with gastric cancer, and it lays function for the improvement of survival status of patients.

[Key words] 3H nursing mode; Gastric cancer; Emotional state; Sleep quality

胃癌是消化内科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该疾病患者的生存状态受疾病不适感及心理压力等影响较大,多表现出较差的状态。研究显示,胃癌患者机体及心理状态较差的情况对其治疗及预后十分不利[1]。因此,对于此类患者进行护理时,对不良心理情绪状态的改善是必要的前提与要求。另外,患者的睡眠质量与其心理情绪密切相关,且对患者机体状态及治疗均有较大影响[1-3],因此,对胃癌患者睡眠质量的改善是评估护理效果的重要依据。本研究就3H护理模式改善胃癌患者情绪状态与睡眠质量的效果进行探究,现报道如下:

[2] 侯悦媚,邹少华,郑丽端.胃癌患者心理弹性与情绪调节方式相关性研究[J].重庆医学,2015,44(12):1664-1666. [3] 彭小兰.循证护理模式对改善围手术期胃癌患者生存质量及情绪状态的效果评价[J].吉林医学,2015,36(7):1460-1461.

[4] Timmermans C,Doffagne E,Venet D,et al. Statistical monitoring of data quality and consistency in the Stomach Cancer Adjuvant Multi-institutional Trial Group Trial [J]. Gastric Cancer,2016,19(1):24-30.

[5] 蔡翔,张爽.护理干预对胃癌患者围手术期负性情绪及生活质量的影响[J].河北医学,2015,21(8):1510-1512.

[6] 叶珠霞.优质护理干预模式改善胃癌化疗患者焦虑情绪的有效性分析[J].中国高等医学教育,2014,4(12):138-139.

[7] 张继红,徐宇红,汤黎明,等.协同护理模式对腹腔镜胃癌D2根治术病人负性情绪及生活质量的影响[J]. 护理研究:中旬版,2014,28(7):2454-2456.

[8] 郭蕊.优质护理对胃癌患者围术期不良情绪的影响研究[J].吉林医学,2014,35(3):613.

[9] Lim HS,Cho GS,Park YH,et al. Comparison of Quality of Life and Nutritional Status in Gastric Cancer Patients Undergoing Gastrectomies [J]. Clin Nutr Res,2015,4(3):153-159.

[10] 赵爽.治疗性沟通系统对胃癌术后化疗患者负性情绪及生活质量的影响[J].检验医学与临床,2013,10(23):3229-3230.

[11] 王亚朋,庞英,唐丽丽.团体心理治疗对胃癌患者生活质量及情绪状况的效果[J].中国心理卫生杂志,2013, 27(7):490-495.

[12] Kang JI,Chung HC,Jeung HC,et al. FKBP5 polymorphisms as vulnerability to anxiety and depression in patients with advanced gastric cancer: a controlled and prospective study [J]. Psychoneuroendocrinology,2012,37(9):1569-1576.

[13] Misawa K,Fujiwara M,Ando M,et al. Long-term quality of life after laparoscopic distal gastrectomy for early gastric cancer: results of a prospective multi-institutional comparative trial [J]. Gastric Cancer,2015, 18(2):417-425.

[14] 张凤兰.个性化护理对胃癌患者术后睡眠质量的影响研究[J].中国现代药物应用,2014,8(20):181-182.

[15] 田璞.综合护理干预对胃癌化疗患者睡眠质量的影响[J].贵阳中医学院学报,2014,36(3):118-120.

[16] 万静平,余慧敏.胃癌化疗患者生活质量及睡眠质量的调查研究[J].中国医药导刊,2012,14(4):716.

[17] 叶爱香,张君华,邵.心理护理干预对胃癌术后患者负性情绪、疼痛及睡眠时间影响的临床研究[J]. 中国实用护理杂志,2010,26(11):72-73.

[18] 杨吉英.综合性护理在改善胃癌患者生活质量中的应用效果观察[J].社区医学杂志,2015,13(11):70-71.

[19] 黄秀玲,王雪珍.心理护理对胃癌化疗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J].国际护理学杂志,2015,34(12):1686-1687.

[20] 任景丽,俞耀军.心理护理干预对胃癌根治术患者负性心理及生活质量的影响[J]. 中国现代医生,2015,53(30):149-152.

[21] 宁涛,白铁成,刘文娜,等.奥沙利铂联合替吉奥治疗进展期胃癌疗效观察[J].疑难病杂志,2014,13(1):53-55.

[22] 沈娟月,俞耀军.综合性护理干预对胃癌患者术后胃肠功能及生活质量的影响[J].中国现代医生,2015,53(17):154-157.

[23] 周积美.胃癌患者围手术期临床护理分析[J].中国医药科学,2014,4(17):118-120.

[24] 路琳,崔秀洁,姜北,等.胃癌根治术后腹腔热灌注化疗联合 XELOX 方案的临床效果观察[J].疑难病杂志,2015, 14(10):1043-1046.

[25] 赵灵,俞耀军.认知干预护理对胃癌手术患者疾病不确定感的影响[J].中国现代医生,2015,53(25):147-150.

篇4

我喜欢张晓风,她是一个满腹经纶的女子。可我更爱徐志摩的文字,那若隐若现的忧伤。那让人猜不透的情感,那让人心疼的心思细腻。是啊,文字连缀这一个又一个忧伤的故事,而我却只是忧伤,想要感同身受却总是做不到。

“轻轻的我走了,正如我轻轻的来。我挥一挥手,不带走一片云彩。”徐志摩的这首《再别康桥》,美的让我一次又一次落下泪水。那文字里琉璃而又破碎的故事,我想只有有心人才能明白吧。

雨后的空气是那么的清新,正如徐志摩倾心于林徽因。那段爱情,我心醉又心碎。有人说,最爱林徽因的是金岳霖,他守护了他一生。那么,徐志摩呢?这个男人的悲伤,又有几个人愿意去体会。

他文字里的忧伤仿佛透漏着那段爱情的悲哀。包办婚姻的悲剧,是啊,如果是在现代,林徽因和徐志摩应该是一对佳偶吧!

篇5

【摘要】徐志摩是我国现代新诗发展史上“新月诗派”的代表人物,他的艺术性较高,具有鲜明的个性特色,是西方现代文学思潮与中国古典文学精华的结合体,其诗意境优美,想象丰富,表现手法多样,音律优美和谐,具有独特的美学价值和艺术魅力,为现代新诗的发展作出了贡献。

【关键词】徐志摩诗 想象 意境

徐志摩是现代新诗发展史上最伟大的诗人,可以说欣赏他的诗歌的人无以计数,徐志摩的每首诗歌都构思巧妙,充分展现了他超俗的想象力和不凡的艺术才华。徐志摩的诗歌具有独特的艺术风格,他融会了中国古典诗词、散曲、民歌的精华,兼取欧洲浪漫派诗人的风格样式,积极、认真地在现代白话格律诗的原野上耕耘,形成了一种新颖、独特的诗风。具有鲜明的浪漫主义特色。

一、意境优美,回味无穷。

徐志摩作诗就十分注意意境,《志摩的诗》中大部诗作,形成他独辟的艺术境界,如《雪花的快乐》,作者把对理想的追求的主观感情与客观的自然景象交融互渗,从而化实景为虚境,创出了一个优美的艺术境界:

假如我是一朵雪花,

翩翩的在半空里潇洒,

我一定认清我的方向――

飞扬,飞扬,飞扬,――

这地面上有我的方向。

不去那冷寞的幽谷,

不去那凄清的山麓,

也不上荒街去惆怅――

飞扬,飞扬,飞扬,――

你看,我有我的方向!

在半空里娟娟的飞舞,

认明了那清幽的住处,

等着她来花园里探望――

飞扬,飞扬,飞扬,――

啊,她身上有朱砂梅的清香!

那时我凭借我的身轻,

盈盈的,沾住了她的衣襟,

贴近她柔波似的心胸――

消溶,消溶,消溶――

溶入了她柔波似的心胸!

徐志摩作品中意境创造的经典之作当属《再别康桥》。康桥(即剑桥)是诗人一生的转折点,是他的理想的摇篮,故地重游,情感非同寻常。“河畔的金柳”,“波光里的艳影”,“软泥上的青荇”,“康河的柔波”,“别离的笙箫”,构成诗歌缠绵悱恻的意境。诗人把美丽的景色与诗人的心境融为和谐的一体。康桥的柔波在诗人的心头荡漾,诗人甘心做一条水草飘摇在康河。总有别离的生箫、沉默的夏虫,终要离开,于是他悄悄作别西天的云彩。诗人赋予夏虫、康桥以人的感情,它们也在替诗人忧伤。这就把主观感情和外在景物的融合。诗人不但借景传情,而且达到了“物我交融”的境界。总之,徐志摩将各种因素高度和谐地统一运用,让我们一接触他的诗歌,就陶醉在他创造的意境之中。

二、韵律和谐,富于音乐美。

徐志摩是主张艺术的诗的。他深崇闻一多音乐美、绘画美、建筑美的诗学主张,而尤重音乐美。徐志摩诗歌在音乐美方面的贡献最为突出,影响也最为深远。在理论上他将音乐看作是最为重要的诗美因素。他的作品几乎全部采用当时的口语,就是现在的读者读来也琅琅上口,韵味十足。在这方面,《雪花的快乐》、《沙扬娜拉》和《再别康桥》都堪称经典。其中《沙扬娜拉》、《再别康桥》是音乐美的代表:

最是那一低头的温柔,

象一朵水莲花不胜凉风的娇羞,

那一声珍重里有蜜甜的忧愁――

沙扬娜拉!

这首诗准确地抓住日本侍女在与客人道别时的一瞬,用“温柔”、“娇羞”、“忧愁”等富有感彩的词汇,道出了说不尽的温情,画出了一个侍女动人的形态和神态,特别是最末一句“沙扬娜拉”的款款道出,犹如一幅余音缭绕的娇美图。徐志摩的诗歌形式自由而又都精巧典雅,深得白话新诗的精髓。

三、词藻华丽,想像力丰富。

徐志摩诗歌并不刻意追求词藻的绘画美,但富于想象力,又善于驾驭现代汉语中的各种雅俗语言,因此,在文词的使用上也常常表现出“香艳”或“浓艳”的特点,甚至以丑为美,给人以强烈的感官刺激,有着西方现代派诗歌的影响。“香艳”如《她是睡着了》:“看呀,美丽!三春的颜色移上了她的香肌。”《罪与罚(二)》:“肉鲜鲜的引诱”,“鲜艳的沉沦”等;“以丑为美”如更接近他的散文风格的《婴儿》:“她那眼,原来像冬夜池潭里反映着的明星,现在吐露着青黄色的凶焰,眼珠像是烧红的炭火,映射出她灵魂最后的奋斗,她的原来朱红的口唇,现在像是炉底的冷灰。”如《半夜深巷琵琶》写得妩媚明丽,有很高的审美价值。如《雪花的快乐》,以雪花自喻,追求真挚的爱情和美好的理想;如《沙扬娜拉》状写日本女郎贴切传神,既纯清无瑕,又楚楚动人

四、比喻新奇、表现手法多样。

他善用反讽、比喻、象征等手法, 在他大量的四行一节的抒情诗中常使用重叠、反复、排比、对偶等多种修辞手法,从而使其诗歌达到情景交融、情趣横生、意境深邃的审美境界,大大提高了诗歌的美感和表现力,强化了诗歌的表达效果。

他写了许多爱情诗,由于注意表现手法的变幻,而毫无雷同之感。意象的选择贴切而独具匠心,如《雪花的快乐》中的雪花,《婴儿》用一个行将临盆的产妇对腹中婴儿的企望,象征作者对资产阶级共和理想的向往,不落俗套。

篇6

关键词:徐志摩;托马斯·哈代;诗歌

一、徐志摩的哈代情结

阅读徐志摩的诗,使我们感觉到他的人生经历了一个由乐观到悲哀的过程。他的四部诗集《志摩的诗》《翡冷翠的一夜》《猛虎集》《云游》勾勒了由积极向上、满怀希望到颓废绝望、走向死亡的图画。纵观徐志摩的诗歌作品,我们可以明显地感到两种迥然不同的风格:一是在他前期的作品中所表现出来的,受英国19世纪浪漫主义风格的影响而创作等歌颂人生与自然的诗作,这其中既有拜伦的叛逆精神又有华兹华斯的闲情逸致,既有雪莱的热情笔触,又不乏济慈的唯美主义;二是后期徐志摩在英国维多利亚文人尤其是托马斯·哈代所特有的悲观厌世的人生观念的影响下所创作等悲怜命运多舛等情调低抑的诗品。正如美国著名中国文学专家西里尔·伯奇曾说:“我认为如果无视徐志摩对哈代的崇敬仰慕和偶然模仿,就不能解释他诗歌生涯中一个重要问题,即他的忧郁,翻开他四部诗集中的任何一部,人们会发现,在他那热烈奔放,才思焕发,恋情炽热的诗篇中,还夹有一类诗,充满惊人而深刻的哀怨。”他接受哈代的真诚和素养,无论是取自文学灵感还是个人灵感,他都获得了巨大的动力。在他短短的一生中,不仅翻译了哈代的二十多首诗歌,而且曾四次撰文或赋诗对这位老人进行深切的追忆和凭吊。那么徐志摩究竟为何如此的崇拜这位伟大的诗人,将其作品介绍给国人,同时极力的模仿哈代赋诗的风格呢?作者归纳有以下几点:

1、性格的相仿

天生浪漫,追求自由的徐志摩风流倜傥。爱情与婚姻生活充满了起落不定的传奇色彩,早期追求浪漫的田园气息的情怀转变成后期的悲天悯人的心态。徐志摩天生忧郁的气质与桀骜不羁的天性与哈代不谋而合。从哈代的作品中,他发现自己孜孜追求的资产阶级理想的自由、平等与博爱与当时业已腐朽不堪却有根深蒂固的封建专制互相矛盾。哈代在诗歌中所表现出来到愤世嫉俗的思想给许志摩的内心深处留下了不可磨灭的痕迹。于是,他译介了诸如哈代的《致人生》(To Life),《窥镜》(I look myself in the mirror)等。徐志摩视哈代为知音,徐志摩把哈代分析得很透彻,说哈代是“厌世的”,“偏挑那阴凄的调儿唱”,“爱把世界剖着瞧”有“夜鸮的古怪”,“爱真诚、爱慈悲”“高擎着理想”,但哈代“不是完全放弃希冀”。在许志摩眼里,哈代是反抗悲观的深沉的英雄。徐志摩后期灰暗的心境使他从中获得了“灵魂探险”的勇气。从1925年起他思想上搏斗的轨迹就日益深刻。在《自剖》、《再剖》等一系列文章里,徐强忍着痛苦,坚持“往更深处挖”,“我相信真的理想主义者是受得住他往常保持着的理想煨成灰、碎成断片、烂成泥,在这灰这断片这泥的底里,他再来发现他更伟大更光明的理想”,“在我这灵魂的冒险是生命核心里的意义”,这些心态明显有哈代思想的烙印。

2、境遇类似

20世纪初,中国新诗的现代性一直是一个核心命题重心所在,而徐志摩在当时却被一笔带过,被看作前现代诗人。作为新月派的创始人,尽管他在诗歌创作上产量颇丰,却遭到很多诗人的质疑。在遥远的英国,哈代也遭受了和徐志摩一样不公平的对待。哈代为众人所知的,大多是他的小说,像《苔丝》,《无名的裘德》,《远离尘嚣》,等等,而他真正诗人的身份却不大为人关注。他的妻子曾经说过,“读他的一百行诗胜过读他一部小说”,由此可见其诗歌的价值。哈代就是这样被遮蔽了,被强行驱逐到前现代的境地。与其说哈代是一个什么样的诗人,不如去了解他拥有什么样的心智。看看哈代的诗《中间音调》,《月食》,《对锁》,《声音》,《以后》,《写在“万国破裂”时》,《两者合一——有感于泰坦尼克号的沉没》,就可以发现他的现代心智的成熟,这是一个“有着非同寻常的知觉和诡诈的人”,“艾略特需要满满一捧灰土才能察觉到的恐惧,对于哈代来讲,一小撮就够了。”

徐志摩大量译介哈代的诗歌,把哈代的思想介绍给国人。1924年初,徐志麾又在《东方杂志》第21卷第2号上写了《汤麦士·哈代的诗》一文,高度评价了哈代的作品,指出从哈代的诗歌和小说中,我们能够发现他对于人生的不满足,发现他不倦地探讨着人生这猜不透的谜,发现他的暴露灵魂的隐秘与短处,发现他悲慨阳光之暂忽、冬令的阴霾,发现他冷酷的笑声与悲惨的呼声,发现他不留恋地勘破虚荣或剖开幻象,发现他尽力地描画人类意志之脆弱与无形的势力之残酷,发现他迷失了“跳舞的同伴”的伤感,发现他对于生命本体的嘲讽与厌恶,发现他题咏“时乘的笑柄”或“境遇的讽刺”。哈代60年创作生涯,只不过是一种心灵活动,他不断地观察、描写、考虑、分析、解释、问难的只是人生问题的一个解答:人生究竟是什么?我们为什么要活着?既然活着了,为什么又有种种的阻碍?徐志摩说哈代像春蚕吐丝制茧似的,抽绎他最微妙轻灵最可爱的音乐,纺织他最缜密最鲜艳最经久的诗歌,这是他献给我们珍贵的礼物。

1924年,徐志摩写了诗歌《一条金色的光痕》,发表于2月26日《晨报副刊·诗镌》,原诗有序,其中有对哈代评价:“汤麦士·哈代吹了一辈子厌世的悲调;但是一只冬雀的狂喜的狂歌,在一个大冷天的最凄凉的境地里,竟使这位厌世的诗翁也有一次怀疑他自己的厌世观,也有一次疑问这绝望的前途也许还闪耀着一点救度的光明。”

3、谒见哈代

也许正是因为与哈代颇为类似的境遇,与哈代的会见使徐志摩更加的崇拜这位英雄。1925年,由狄更生引见,徐志摩终于在英国拜访了哈代。这位老人的高傲和忧郁的气质使徐志摩油然而生一种敬畏之情,越发激发了对他的崇拜。次年,徐志摩便撰写了《谒见哈代的一个下午》一文,记述了这次会面。后来他又在《新月》创刊号上发表《汤麦士·哈代》一文,对哈代和法国的法朗士极为推崇:“他们的伟大不是偶然的,思想是最高的职业。因为它负责的对象不是人间或人为的什么,而是一切事理的永恒。”‘并高度评价了哈代的文学成就:“哈代在这六七十年间最关心的还不只是一茎花草的开落,月的盈昃,星的明灭,村姑们的叹息,乡间的古迹与传说,街道上或远村里泛落的灯光,邻居们生老病死,夜蛾的飞舞与枯树上的鸟声。再没有这老儿这样的鄙塞,没有他这样的倔强。除了他自己的思想他再不要什么伴侣。除了他本乡的大地他再不问什么世界。”徐志摩翻译了哈代的《她的名字》、《窥镜》、《分离》、《伤痕》、《在火车上一次心软》、《“我打死的那个人”》、《公园里的座椅》、《两位太太》、《送他的葬》、《人生》、《在心服里的颜面》、《多么深我的苦》、《在一家饭店里》、《一同等着》、《疲倦了的行路人》、《一个悲观人坟上的刻字》、《一个厌世者的墓志铭》、《文亚峡》、《八十六岁诞日自述》、《对月》、《一个星期》等21首诗,可见他对哈代诗歌的喜爱。

篇7

关键词:林徽因 你是人间的四月天 感情倾向

中图分类号:I206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9-5349(2016)23-0119-02

“你是人间的四月天,笑响点亮了四面风,你是四月早天里的云烟,黄昏吹着风的软,星子在无意中闪,细雨点洒在花前,那轻那聘婷的你是,天真庄严的冠冕,你戴着你的天真庄严,你是夜夜的月圆,你是爱、是暖、是希望,你是一树一树的花开……”林徽因女士生平写了许多、又为数不多的文章。我们为什么说林徽因写了许多、又为数不多的文章呢?因为林徽因女士的文学作品如果从数量上讲,是为数不多的,因为她生平只有数十首诗歌、部分小说和散文,与那些文学大家或者说那些高产的作家比起来,简直小巫见大巫,不值得一提;可是从质量上讲林徽因女士无论是诗歌作品还是散文作品或者唯一一部小说作品《九十九度中》,均在当时的文坛刮起了一阵新鲜的旋风,她的作品不仅是脍炙人口的,而且还是被当时许多文坛大家所推崇、赞叹的……林徽因女士不仅具备强大的审美能力,她与夫君梁思成作为那个时代的建筑家为中国的建筑事业、为世界建筑历史作出了巨大的贡献。林徽因女士的人生还不止这些,总之很多人都认为林徽因女士是一位伟大的女性,是一位幸福的女性,是一位才华横溢的女士,林徽因正因为她的才华,得到当时文坛大才子徐志摩的青睐,最后在报纸上公开与妻子离婚消息,只是为了与林徽因女士交好。正因为她的才华横溢,所以建筑界的奇才梁思成才会一见倾城,二见倾人国,三见就痴恋上了林徽因,就连当时大人物梁启超都对自己这个儿媳妇赞叹尤佳;更有甚者就是当时大学者或者说诗人作家金岳霖,为了对于林徽因女士的痴情,忠贞不渝又保持距离的爱,终生未娶,一直默默地伴着林徽因女士生活,二人互相爱慕又保持了极好的距离,相伴一生。这就是林徽因女士专属的幸福。今天我们来探讨的就是林徽因那首最著名的诗歌《你是人间的四月天》究竟是写给自己的情郎文坛大才子徐志摩,还是写给自己刚出生的宝贝儿子梁从诫的。针对这个问题,学术界以及相关林徽因女士的研究者意见不一,但是主流意见就是以上两种:一种是部分人主张这篇文章是写给徐志摩的,表达自己对于文坛大才子徐志摩的情谊,或者说对于徐志摩与林徽因一起的康桥回忆的重要写照;二是极大部分研究者认为《你是人间的四月天》这首诗,是刚刚做母亲的林徽因女士为了表达对于自己新出生儿子梁从诫先生的喜悦之情而有感而发、撰写成诗的。

那些研究者中认为《你是人间的四月天》这首诗歌是写给林徽因女士刚出生的儿子梁从诫的占有绝大多数,或者说压倒性胜利。

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可以体现林徽因女士的《你是人间的四月天》是写给自己的儿子梁从诫的,而不是写给自己所谓或者在别人眼中看作情郎的徐志摩的。

一、林徽因女士与丈夫梁思成两人之间爱情十分的忠贞坚定

林徽因女士与梁思成先生两人是自由恋爱,而不是由父母包办婚姻而结合的,林徽因女士对梁思成先生、梁思成先生对林徽因女士同样是忠贞不渝的,所以林徽因女士与梁思成先生的婚姻是经得住时间、空g以及其他各种事情的考验的。即便是文坛巨匠、文坛才子、诗坛璀璨的新星徐志摩先生各种求爱示爱依旧不改自己对梁思成先生忠贞不渝的爱。所以说这首《你是人间的四月天》被认定为写给众人眼中的情郎徐志摩是极为不合理的,正因为写给所谓的情郎徐志摩不合理才使这首《你是人间的四月天》是写给自己刚出生儿子变得合理。因为那个时候林徽因女士与梁思成先生的二儿子梁从诫恰好是这个时候出生,为了表达一个母亲对于新出生孩子的喜爱之情,赋诗一首较为符合林徽因女士作为文人的文人情结,也是极为符合林徽因女士与梁思成先生深情真挚的爱恋,所以为了表达自己与梁思成先生的爱写了这首《你是人间的四月天》是极为合理的。

二、每一个词汇无不巧妙地展示了一位母亲对于自己儿子真挚的爱

“你是人间的四月天,你是四月早天里的云烟,轻灵在春的光焰中交舞着变……”

四月是一个代表生命的季节,所以林徽因女士才用四月告诉或者说庆祝自己新出生儿子梁从诫来到了这个世界上,把他形容成四月的云烟,轻灵像是春的光焰,交舞着变化,可想而知,林徽因女士对于自己和梁思成先生的爱的结晶是多么的喜爱,来自一位母亲最深的喜悦之情。

“黄昏吹着风的软,星子在无意中闪,细雨点洒在花前……”在《你是人间的四月天》这首诗中,她把新出生的儿子比作黄昏之后风吹过的暖,她把新出生的儿子比作是天空中新出现的不断闪烁的星星,她把自己的儿子比作是洒在花前的那种春天里的春雨,那温柔缠绵的春雨一样。林徽因女士在她脍炙人口的诗歌《你是人间的四月天中》也表达了一种对于自己新出生儿子的恋人情节,从而表达了一位母亲对于这个新出生小生命的深深的依恋与热爱之情。

“那轻那聘婷的你是,你戴着你的天真庄严……”林徽因女士展开自己极为丰富的想象力与感性思维,将自己新出生的儿子形容得细致入微,从各个方面、各个视角展示新出生儿子所带给家里的喜悦之情与幸福之情,表达了一种儿子的出现给家中所有的一切都带来了极为可喜的变化,这就是一位母亲对于自己孩子母爱的力量。

“你是夜夜的月圆,你是一树一树的花开,你是燕子在梁间呢喃,你是爱、是暖、是希望,你是人间的四月天。”

林徽因女士在诗中将自己新出生的儿子比作是月圆、花开、燕子呢喃、是爱、是暖、是希望。这些无不体现一位母亲对于新出生孩子的爱恋,月圆、花开、燕子呢喃,这种意向并不适合表达自己对于情郎或者说是对于情侣的思念,尤其是从燕子在梁间呢喃一句中体现出一位母亲对于新生儿的爱恋,只有还没离开母亲喂养的乳燕才会在梁间呢喃,好像这并不符合部分人所说那种对于自己情郎徐志摩的爱恋表达的那种情感吧。是爱,当然要数是母爱;是暖,当然要数是一位母亲对于孩子或者一个孩子长大后对于母亲的暖了;是希望,更是一位新出生孩子的所带来的希望了,林徽因女士与梁思成先生所诞生的爱情结晶可以代表世界上绝大多数生命那样,生命繁衍、生生不息的,只有充满爱、充满暖、充满希望的世界才值得人民去生活,只有一位母亲对于自己新出生儿子的爱,才能表达得如此淋漓尽致,才能如此感情充沛。

三、由第一任当事人所传送的信息

除了林徽因女士与梁思成先生忠贞不渝的、真挚的爱恋以及字里行间展示出来那种母亲对于新生儿的喜爱之情之外。还有就是梁从诫先生长大之后,或者说在林徽因女士去世之后的几年里,他曾经跟自己的父亲梁思成先生在私下里或者日常生活中谈论文学作品的时候就谈论到了母亲这首《你是人间的四月天》所展示的情感倾向,后来得到自己父亲梁思成先生的证实,这首诗是为了庆贺或者说庆祝新的生命的诞生而特意撰写的一首爱子的诗歌,并非像是传言中的那样是写给大家眼中所谓的情郎徐志摩的诗,这种由第一任当事人所传送的信息,或者说这位与林徽因女士朝夕相处的梁思成先生所亲口说出来的那种“这首诗的写作目的是对于新生儿梁从诫先生的喜爱与岚之情”,这比那些只依靠冰冷的无生命的文字所推理出来的写给林徽因女士情郎徐志摩的更有说服力吧?

四、从林徽因女士个人性格来分析

林徽因女士是那种生活在旧时代的新时代女性,既然是新时代的女性势必会有新时代女性那种时刻迎接新事物生活方式与生活态度,可这并不影响林徽因女士作为旧时代女性那种爱一个人就要忠贞不渝的方式方法,就连曾经为了林徽因女士而终身不娶的金岳霖先生依旧没有得到林徽因女士的青睐,始终和他做着好朋友,始终不会跨越雷池一步的金岳霖先生都没有从梁思成先生那抢走林徽因,何况是一个抛弃妻子的诗坛浪子的徐志摩呢?所以我们再次可以通过人物的性格分析之后,可以断定这首诗是林徽因女士写给新出生的儿子梁从诫的,而不是那位被人误认为是林徽因女士的情郎徐志摩的。

综上所述,林徽女士作为当时的文坛新星,当时的一位伟大的建筑家,作为名人梁启超先生的儿媳,作为伟大建筑师梁思成先生的妻子,作为当时文坛新星或者说文坛才子徐志摩先生所一生追逐的爱人,作为当时名人金岳霖先生一生未娶的对象,作为中国文坛中伟大的女性,作为未来几位优秀儿女的母亲,无疑会收到这样或者那样的关注,会受到这样那样的期待,当然绯闻或者流言蜚语一定是不能少的,和其他领域的明星一样,会饱受其他人或者百姓、群众甚至是评论家的关注。而且林徽因女士的《你是人间的四月天》还是那种极为优秀的文章,林徽因女士又是那种极为传奇的女性,所以由一位传奇的女性写出的传奇文章势必会受到各界研究者以及评论家的强烈的关注。所以在这里,作为林徽因女士文章与个人的喜爱者,我也来迎合一下目前对于林徽因女士研究的潮流,对于林徽因女士这首最脍炙人口的诗作《你是人间的四月天》来加以评论,提出自己的一些关于林徽因女士的个人观点,或者说这对这首诗究竟是写给情郎徐志摩的还是写给自己的儿子梁从诫的加以评定,找准属于自己的站位。

参考文献:

[1]蓝棣之.作为修辞的抒情――林徽因的文学成就与文学史地位[J].清华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5(2).

[2]李向珂.试论林徽因诗歌中的“孤独”情感[J].郑州航空工业管理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1(6).

篇8

一、文体特征

诗歌的语言是简洁的、思维是跳跃的、意味是多重的。现当代诗歌尤其善于运用意象、暗示、象征等表现手法,造成了诗歌情绪层次的跳跃性和诗义的朦胧多义性。因此,解析现当代诗歌就不能太明确、太清晰,更忌诗义统一。我们要对学生进行作者和背景材料透视,让学生自己去领会诗歌的主题意义。

《再别康桥》作为徐志摩的代表作,对于学生来讲可能不是很陌生。但对于现当代诗歌特征,学生可能并不是很了解。所以,首先应向学生介绍现当代诗歌的产生、发展历史及其所具有的独特特征,并引导学生运用发散思维,通过想象和联想,体会诗中的思想情操,品味言外之意,培养学生良好的读诗趣味。

二、作者

接下来,就要向学生介绍作者――徐志摩了。这个时候,我们如果简单地按照课本或教案上讲的介绍,学生对徐志摩是有一些了解,但这些对学生理解诗歌又有多大帮助呢?学生对于诗人灵感的闪光――诗歌,又会有多大兴趣呢?答案恐怕不能令人满意。

假使我们换一种方式,从徐志摩与三个女人(张幼仪、林徽茵、陆小曼)的故事入手进行讲解,也许效果就会好得多。我们知道,作为一代才子的徐志摩,他所经历的爱情波折也许比他留下的诗篇更令后人感兴趣。同时,我们通过讲述徐志摩与三个女人的故事,可以把徐志摩从杭州中学时代,欧洲留学时代,北京、上海教书、出版刊物时代一直介绍到他去世。这样,不但能调动学生的听课积极性,也对学生理解《再别康桥》有很大帮助。

三、创作背景

创作背景是帮助我们理解作品的重要因素。我们只有把作品与作者创作的时间、地点及其当时的生活、思想感情联系起来,才能体会个中“滋味”。关于《再别康桥》的写作时间和缘起,一直以来就有几种不同的说法。其实,翻开《徐志摩小传》,不难发现,准确的说法应为:《再别康桥》作于徐志摩第三次欧游的归国途中,时间为1928年11月6日,地点是中国海。

四、文本特点

对一个文本特点把握程度的高低决定着我们对该文本理解的深度。《再别康桥》,是诗人徐志摩最重要的代表作。正如谢克强先生所说的“这首使诗人获得巨大声誉的诗作,就其思想内容而言,的确没有什么重要的东西,只不过是表达一种极其平常普通的离情和那种微波似的轻烟似的别绪,并无什么深刻的思想意义。”但有一点却是我们所不该忽视的,那就是这首诗的艺术美、诗意美。

《再别康桥》的艺术美表现在诸多方面:感情真挚,形象生动、鲜明,语言优美洗练,十分注意诗的结构、形式的美和音乐美。同时,这首诗还具有丰富的联想性、趣味性,还借助音乐节奏来加强和推动它。然而,在构成诗的艺术美的诸因素中,至关重要的却是诗的意境美。诗人将自己多年对母校的感情,浓缩在凝练的诗句中,溶化到一些富有个性特色的形象和想象中间,巧妙地把气氛、情感、形象三者融合为一,造成一个色彩鲜明、线条清晰、匀称柔和的境界。

五、作品补充

现代教学向老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老师不能局限于课本。除了讲析课文外,还要对学生进行适当的知识补充,这也就是所谓的“知识迁移”。因此,教师在教《再别康桥》这篇课文时,要适当地给学生介绍一下徐志摩的其他作品,如:《我来扬子江边买一把莲蓬》和《我等候你》等。通过介绍这些诗篇,让学生更好地把握徐志摩诗歌善于用细腻的笔触表现丰富复杂的情感的特征。

篇9

摘要:徐志摩是一位浪漫主义诗人,但他却对英国批判现实主义诗人托马斯・哈代情有独钟。而他的诗作与哈代的诗作也有很多共通之处。如其《问谁》与哈代的《黑暗中的鸫鸟》具有共通的创作背景、悲观气息和诗歌意象。

关键词:徐志摩 哈代 诗歌 悲观 意象 共通性

中图分类号:I106 文献标识码:A

徐志摩(1896-1931),浙江宁海人,新月派的代表诗人。1921年赴英国留学,在剑桥两年深受西方教育的熏陶,并在欧美浪漫主义和唯美派诗人的影响下,开始创作新诗。托马斯・哈代(1840-1928),英国诗人、小说家。哈代是横跨两个世纪的批判现实主义作家,其早期和中期的创作以小说为主,继承和发扬了维多利亚时代的文学传统;晚年以其出色的诗歌开拓了英国20世纪的文学。在五四时期的中国文坛上,徐志摩担当了融合和传播中西文化的重要角色,译介了大量的外文作品。有趣的是,在他短短的一生中,不仅翻译了哈代的二十多首诗歌,而且曾四次撰文或赋诗对这位老人进行追忆和凭吊。徐志摩对这位英国诗人极为崇敬仰慕,称他为“老英雄”。美国著名中国文学专家西利尔・伯奇曾说:“我认为,如果无视徐志摩对哈代的崇敬仰慕和偶然模仿,就不能解释他诗歌生涯中的一个重要问题,即它的忧郁。”翻开徐志摩四部诗集中的任何一部,人们会发现,在他那热烈奔放、才思焕发、恋情炽热的诗篇中,还夹有一类充满惊人而深刻的哀怨的诗。

《问谁》来自徐志摩自己选编的《志摩的诗》,这部诗集主要表现了对人生自由的向往和对恋爱自由的渴望。但《问谁》这首诗却流露出作者的人生理想在现实中遭到碰壁后的悲观主义气息。

《黑暗中的鸫鸟》表达了哈代面对风雨飘摇的社会而产生的怀疑,对人类前途怀有的困惑。英国诗人阿尔弗雷德・诺伊斯曾对此诗作过这样的评价:“这是我们这种抒情的语言所能写出的最出色的哀怨动人的抒情诗……”《问谁》与《黑暗中的鸫鸟》在创作背景与个人心态、诗歌意象等方面拥有诸多的共通性。

一 共通的创作背景和悲观气息

关于徐志摩的思想,曾说过:

“他的人生观真是一种‘单纯信仰’,这里面只有三个大字:一个是爱,一个是自由,一个是美。他梦想着三个理想的条件能够会合在一个人生里,这是他的‘单纯信仰’。他的一生历史,只是追求这个‘单纯信仰’的实现的历史。”

然而,由于生于中国一个特定的历史年代:19世纪末20世纪初的中国。诗人的信仰在阶级社会里根本不可能实现,当然会碰壁、会失败。诗人逐渐变得消极,产生怀疑和悲观的情绪。另一方面,他的爱情和婚姻的破灭也为他带来更多的苦闷消沉:1922年3月,徐志摩向发妻张幼仪提出离婚,并试图与林徽因继续新的爱情,但他们的爱情却并没有结果;之后与陆晓曼的婚姻更是一个错误。诗人的爱情与婚姻的经历表明,他的理想主义的理想人生在现实社会不能得以实现,从而也为他的诗歌蒙上了悲凉的气氛。《问谁》就诞生于这样一个时期,诗的开头写道:

啊,这光阴的拨弄/问谁去声诉/在这冷沉沉的深夜,凄风/吹拂她的新墓。

颓废的基调已经定了下来,诗人心中的苦闷不吐不快。死亡是幻灭的体现,但他还怀有一线希望:

因此我紧揽着我的生命的绳网/像一个守夜的渔翁/兢兢业业,注视着那无尽的时光/期冀有彩鳞掀涌。

可是,现实是残酷的:

但如今,如今只余这破烂的渔网/嘲讽着我的希望/我喘息地怅惘着不复返的时光/泪依依的憔悴。

远处的村火、星星似乎透射出一点点希望的光芒,但伤心的人儿不敢直面人生,希望能永远活在这幻想之中:

但愿天光更不从东方/按时地泛滥/我便永远依偎在这墓旁/在沉寂里消幻。

这时的诗人还未被悲观的情绪吞没,黑暗中隐隐觉得还有一线光芒和希望:

但青曦已在那天边吐露/苏醒的林鸟/已在远远间相应的喧呼/又一度清晓/不久,这严冬过去,冬风/又来催促青条/便妆缀着冷落的坟墓/也不无花草飘飘。

春天的气息在感染着诗人,生命的力量也在温暖渐渐冰冻的心灵。希望似乎在前方招手,尽管诗人仍存有一丝怀疑:

但为你,我的爱,如今永远封禁/在无情的地下……/我更不盼天光,更无有春信/我的是无边的黑夜。

诗的字里行间回荡着诗人感伤和忧患的回声,表现了诗人失望苦闷的悲观情绪。

哈代的《黑暗中的鸫鸟》创作于1899年12月31日,恰在世纪之交。我们可以这样推测:19世纪的最后一个黄昏,在那样一个特别的日子里,年过半百的诗人,回顾往昔――自1800年起,英国依靠圈地运动、海外掠夺和殖民统治积累原始资本,生产力得到迅猛发展,成为了“世界工厂”。现代机器的隆隆声打破了农村的宁静,甜美、安详、平静的生活一去不返,取而代之的是浮躁喧哗和混乱。面对现实的十字路口,哈代的心情紧缩得如冬日风中瑟瑟发抖的鸫鸟,孤独而凄凉:

我倚在以树丛作篱的门边/寒霜像幽灵般发灰/冬的沉渣使那白日之眼/在苍白中更添憔悴。

“寒霜”、“幽灵”、“冬的沉渣”、“苍白”,都在渲染一种苍凉萧瑟的气氛,正如世纪交替时人们心中充满怀疑的悲凉心情。

哈代破灭的不仅是理想的乡村生活,宗教信仰的破灭也许给了他最大的打击。19世纪后期,是西方科学与宗教激烈冲突的时代。达尔文提出了进化论的科学观点,动摇了哈代与生俱来的上帝造人的宗教信仰。同时,1896年问世的《无名的裘德》受到了外界诸多的质疑和攻击,内心极度痛苦的哈代遂放弃小说写作,倾注全力于诗歌,并且常常表达出对阴郁环境的哀愁和怅惘,正如诗中所写道:

陆地轮廓分明,望去恰似/斜卧着世纪的尸体/阴沉的天穹是他的墓室/风在为他哀悼哭泣。/自古以来萌芽生长的冲动/已经收缩的又干又硬/大地上每个灵魂与我一同/似乎都已丧失热情。

这里的“尸体”、“阴沉”、“墓室”更加直接地反映出哈代此时的心态已接近绝望。然而,哈代并不是一个悲观主义者,他在其《道歉》中说道:

“如今对本作者的作品所提出的‘悲观主义’,事实上只是对现实探索上的倔强的疑问……这是修缮心灵,也是修缮人体的第一步。”

由此可见,哈代在悲观中的刚强。哈代历来反对称他为悲观主义者,自称是社会向善论者。他曾经多次申明:“作为向善论者,我对世界抱有信心。”诗中第三节笔锋一转,描写了一只欢唱的鸫鸟,令人精神为之一振:

突然间,头顶有个声音/在细枝萧瑟间升起/一曲黄昏之歌满腔热情/唱出了无限欣喜。/ 这是一只鸫鸟,瘦弱,老衰/羽毛被阵风吹乱/却决心把它的心灵敞开/倾泻向浓浓的黑暗。

鸫鸟的欢唱冲淡了前两节诗中的悲观情绪,预示着新的世纪可能会带来一点生机,也让我们感受到了鸫鸟在艰难的生存环境中所表现出的顽强的生存意识、旺盛的生命力和乐观精神。

历史的大背景与个人的不幸遭遇交织在一起,造就了两首悲观中透着希望的诗,正如徐志摩对哈代的体会:

“汤麦士・哈代吹了一辈子厌世的悲调; 但是一只冬雀的狂喜的狂歌, 在一个大冷天的最凄凉的境地里,竟使这位厌世的诗翁也有一次怀疑他自己的厌世观,也有一次疑问这绝望的前途也许还闪耀着一点救度的光明。”

在徐志摩眼里, 哈代是反抗悲观的深沉的英雄,他自己也从中获得了“灵魂探险的勇气”。

二 共通的诗歌意象运用

诗歌作为一门审美情感具像形态的艺术,是“将审美情感物化为诗的意象,然后依着诗人情感活动的脉络、轨迹富有个性地组成意象,以意象结构显现感情结构,传达情感”。所以,意象是诗歌内在构造的基本元素。在这个意义上,虽然不能把意象作为检验一首诗的试金石,但可以肯定的是,一首好诗在意象运用上一定是成功的。因此许多诗人往往致力于以“生花梦笔垂丽天之象”,极尽造奇之能事。在《问谁》与《黑暗中的鸫鸟》中,一些原本日常所见的平常意象诉诸读者的感官,调动了读者的想象,如《问谁》中的深夜、凄风、新墓、黑夜、黑影、新坟、旷野、严冬;《黑暗中的鸫鸟》中的寒霜、冬、藤蔓、尸体、墓室、风。

两首诗中所营造的凄清寒冷的境界竟是如此的相似,诗人将简洁的意象组成一幅萧瑟凄迷的图景,以感情的逻辑组合意象,将题旨指向的平面感用立体交叉的意象流动地呈现出来。意象是具体化了的感觉,诗的意象是情意化了的形象。

死亡,作为人物质生命的终结,长久以来在中西方的传统文化中带给人深重的焦虑和困扰,成为与美对立的丑的存在,连飘逸洒脱的徐志摩也不得不承认它的不吉利。但在徐志摩的诗文创作中,人们看到的却多是鲜花青草相伴的静谧的墓园,死亡成了解脱和自由的天国。值得注意的是:徐志摩对墓园和死亡的美丽想象是建立在他对死亡的悲剧性深刻体认之上的。这其中的二律背反,正折射了徐志摩死亡意识的矛盾性和复杂性。徐志摩在致友人凌叔华的信中说:

“我的想象总脱不了两样货色,一是梦,一是坟墓,似乎不大健康,更不是吉利,我常在黑地里构造意境,其实是太晦色了……”

然而,在《问谁》中,尽管诗中重复出现了这样的意象:新墓、黑夜、黑影、新坟、旷野、严冬,但全篇却传达出道家死亡哲学的痕迹:中国传统的道家文化消解了死亡与生命的绝对对立,认为死亡是与此在人生相通的彼在世界,徐志摩对墓园的美丽想象,在努力消解死亡的悲剧性并对死后的美好产生的期待与预设,就得益于道家文化的熏染。

哈代在意象运用上确有独到之处,无论在小说还是在诗歌创作中,哈代都是一位擅长描写自然的作家,自然意象在揭示主题、塑造形象方面,起着画龙点睛的神奇效果。在《黑暗中的鸫鸟》这首诗中,作者为了传达这样一种信息――希望,创造了这样几个意象:寒霜、冬日、藤蔓、陆地、天穹、风、鸫鸟。诗人通过这几个原本日常所见的平常意象诉诸于读者的感官,调动读者的想象。诗歌一开始,向读者推出了一组凄清惨淡的镜头:寒霜幽灵般地降临大地;冬天的乏味好比是咖啡壶底的渣滓;白日则像一个忙碌的妇人眼神倦怠;藤蔓纠缠在一起像断弦一团,徒增伤感;万籁俱静,不见人影。

就在满目萧瑟、一片死气沉沉之时,突然一曲欢歌打破了沉寂。此时诗人充分利用视觉效果,歌声不是由细枝间传来而是“升起”,仿佛是一束明光穿透了渐浓的黑暗,它使人们心中久已熄灭的希望之火得以重新点燃。“只闻鸟声,不见鸟影”,读者不禁会想象:寒风中放歌的鸟该是正当盛年吧?但接下来,诗人却描绘了这只鸫鸟的瘦弱和衰老。这必是大大出人意料的一笔,惟有仔细寻味才能领悟到诗人的良苦用心。这只显然久经风雨的鸫鸟在逆境中毫不沮丧,敢于迎接黑暗(象征死亡)的挑战;敞开心扉,是因为它心中怀有对幸福的希望。如前所述,哈代是个宿命论者,所以他选择了一系列灰暗、残损的意象,这一点已经为我们所理解。但在这里,鸫鸟这一意象为何又体现了与前面诗节迥异的情感?这是因为,作为叔本华信徒的哈代同时又是达尔文进化论的弟子;他在对人类未来深感悲观的同时,又相信人类社会会进步、会发展。其矛盾的思想体现在诗歌中,便出现了这种前后情感意象分庭抗礼的局面。也正因此,在诗歌结尾,诗人才会发出“它欢乐的晚安曲调,含有某种幸福希望――为它所知,而不为我所晓”的感叹。

徐志摩诗作中的一些特定形象和事件或创作技巧及风格也许是无意中模仿了哈代,但无论是有意还是无意,都使徐志摩受益匪浅。因有感于哈代,所以徐志摩对哈代诗歌的吸收和借鉴都是从诗的本身内涵出发,而非单纯地模仿。也正因此,他能创作出自己最优秀的诗篇。

参考文献:

[1] :《志摩纪念号EJ》,《新月》,1932年第4期。

[2] 哈维・韦伯斯特:《在黑暗的平原上:汤姆士・哈代的艺术与思想》,康涅狄克州出版社,1964年版。

[3] 徐志摩:《迎上前去》,《徐志摩全集》(第三卷),广西民族出版社,1991年版。

[4] 飞白、关笛译:《梦幻时刻――哈代抒情诗选》,中国文联出版公司,1992年版。

[5] 张中载:《托马斯・哈代――思想和创作》,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1997年版。

篇10

一句“轻轻的我走了,正如我轻轻的来”足以让人感受到康桥的静谧和安宁,念到这里,仿佛自己也如诗人一样,轻轻的迈动着双脚,轻轻地走在康桥上,生怕吵醒了熟睡的虫子和鸟儿,破坏了康桥的静谧和宁静。

太阳就快落山,我站在康桥上,可以看到西边天上的五彩云霞,余辉反射四周,河畔的柳树仿佛穿上了金色的嫁衣,就像一位夕阳下的新娘一样,美丽婀娜,风儿吹起她的衣角,她就这样在微风中向我走来,我陶醉着不自觉伸开双臂,朝她走近,走近,甚至就连她倒映在水中的影子也是如此迷人,一直在我的心头荡漾、荡漾,陶醉了我的心智。

你看河中软泥上的青荇,油油的在水底招摇,在柔波中它随着流动的河水飘荡,自由自在忘情地舞蹈。这时,仿佛自己也是一棵水底的小草,只要让我静静呆在康河水中,我便心甘情愿地只做一棵无名的水草。

云彩和霞光的余辉倒映在水中,一阵风吹来,仿佛是被打碎的七彩石一般,撒碎在海藻间,像是彩虹的梦境。

我多么想“撑起一支长篙,向青草更青处漫溯”,用小船载满一船的星辉,在星辉斑斓的河上放歌,但是我怕打破了今晚沉静的夜色,我悄悄的划着小船,在稀稀疏疏的月色中寻找着志摩当时划过的地方,听风儿轻轻在我耳边哼唱!

再美好的梦也有苏醒的时候,“轻轻的来”“轻轻的走”,康桥沉默了,夏虫也为我沉默,“我挥一挥衣袖,不带走一片云彩”,再见了,康桥!

我就这样沉醉在康桥上,我就醉在《再别康桥》的意境之中,久久不能自已。徐志摩的浪漫情愫实在令人折服,简简单单的词藻却能勾绘出如此生动静谧的画面,令人神之神往,欲罢不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