格列佛游记读书笔记范文
时间:2023-03-25 02:48:19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格列佛游记读书笔记,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篇1
课外阅读对学生很重要,小学语文课程标准指出:“阅读浅近的童话、寓言、故事,向往美好的情境,关心自然和生命,对感兴趣的人物和事件有自己的感受和想法,并乐于与人交流”;“诵读儿歌、童谣和浅近的古诗,展开想像,获得初步的情感体验,感受语言的优美”。课标明确规定小学1~6年级课外阅读量不少于145万字,重点要培养学生的课外阅读兴趣、方法和习惯。课外阅读最好是多读文学名著,它是人类智慧的结晶,其思想性和文学性不是一般作品所能替代的。多读名著可以使人变得滔滔不绝,才思敏捷,在潜移默化中学习到丰富的知识,陶冶了情操,提高了鉴赏能力;同时也会加快学生口语转化为书面语言的速度,为学生提供写作的范本,减少了学生学写作文的难度,使学生学会写作。
一、选对书阅读
茫茫书海中名著数不胜数,但并不是所有的名著都适合小学生阅读,古今中外的名著,卷帙浩繁,不可能全部读过来。教师要注意为学生选择好作品,老师可以根据学生的年龄特点和年级不同,给学生确定阅读范围和时限,选择《语文新课程标准》建议的有品位的经典作品,如《西游记》、《水浒传》、《骆驼祥子》、《格列佛游记》、《名人传》、《童年》、《简・爱》等,来让学生阅读,这些长篇名著比较适合学生的心理和情趣的需求。读时应合理安排时间,可以指导学生以周为单位,规定每周读多少回或多少字,另外,寒暑假是可以充分利用的好时机,教师可以将长篇阅读与假期作业相挂钩。比如小学一年级如果让学生一个月内读完《西游记》就不太可能,我们可以根据书的特点,把里面的一个个除妖的小故事拿出来,让学生在一两个星期内阅读完一个故事,那么,一个学期之后,学生自然就能读完一本名著。同时要兼顾学生的学习特点,低年级段要选择插图多,有拼音的书阅读,中年级和高年级段则可以选择连载的书来阅读。
二、选对方法阅读
光布置选择了好书而没有合适的方法阅读,一本好书读了也等于没读。
1、速读法和选读法
在低年级段我们可以采用速读法和选读法。速读法是对所读著作集中注意力快速地观其概貌,在快速的浏览中作出快速的信息处理和消化,用最少的时间获取尽量多的信息,这样可以让学生读到更多的著作。一般我们可以引导学生读书前先看书的前言、书评和目录。古今中外的儿童名著无计其数,作为一年级的学生不可能这么多时间把好的儿童著作都读完,也没有必要把作品一字一句全部读完,所以采用选读法,选自己最喜爱的人物或故事情节进行阅读。比如他如果比较喜欢《格列佛游记》中的小人国的故事,那么调到小人国这个章节去先阅读也未尝不可。读了小人国的故事,孩子自热就想知道巨人国里发生了什么有趣的故事,接着关心格列佛回到家乡了吗?这样不但可以让孩子们读到更多的书,了解更多自己喜爱的人物和故事情节,还可提高孩子们阅读兴趣和阅读能力,更可以培养学生的个性。
2、精读法和摘录批注法
中高年级段提倡精读法和摘录批注法,精读法就是作品中的精彩情节或喜欢的人物等,集中精力逐字逐句由表及里精思熟读的阅读方法。利用这种方法指导学生,让学生全身心投入,调动多种感官,做到口到、眼到、心到、手到,边读和边想,逐渐养成认真读书的好习惯。摘录批注法,此阅读法就是在阅读过程中对自己的需要的人物形象,精彩情节等摘抄,对阅读的喜爱的人物或精彩的情节划记号,作注释,写评语,这样在阅读中要做到“手脑并用”,阅读才更有实效,才更有收获。
3、评述法
评述法是阅读了名著后的反馈。评述法是多种多样的,传统的做法一般是写读后感的形式,这种形成能够使学生读写结合,适合于高年级段学生。高年级的学生具有竞争和表现欲特点,所以可以采用课堂争论,故事情节的表演、谈自己最喜欢的文学人物、讲述自己最喜爱的文学故事等形成进行评述。每次可以利用课前口语交际简单提问一两个问题,让学生分享阅读的书,中高年级可以让学生把最近的阅读以读书笔记的形式体现,让学生找自己感兴趣的精彩片段、好词佳句、各类描写和精彩的情节等,并加以适当点评,阅读分享读给大家听。这样能大大调动学生的读书积极性,加深了对名著的理解。
三、课内外阅读相结合
篇2
加强名著阅读,不仅是时代对语文教学的呼唤,更是世界范围教育成功的经验。在我们的语文教学中,要把阅读纳入语文教学的轨道,充分利用现实生活中的语文教育资源,优化语文学习环境。开展丰富多彩的语文学习实践活动,拓宽语文学习的内容、形式与渠道,使学生在广阔的空间里学语文、用语文。在具体的教学工作中,如何指导学生进行有效阅读呢?
一、要求学生了解作者背景,理清故事情节
在阅读名著之前,对作者的有关情况应有所了解(包括作者生平、家庭背景、政治思想、生存状况等),这将有助于学生对其作品内容的阅读理解。如阅读《红楼梦》,应对曹雪芹的身世有所了解;阅读《聊斋志异》,要了解蒲松龄的身世遭际;阅读《钢铁是怎样炼成的》,就要知道奥斯特洛夫斯基的生平经历。有的同学在答名著题时,连作者都想不起来,甚至出现张冠李戴的情况,这些都是对作者生平经历不甚了解的缘故。小说是通过故事情节的叙述来反映社会生活的。同学们之所以爱读名著,就是因为那里面的故事情节生动有味,吸引人的眼球。由于不少名著都是长篇巨制,故事情节复杂多变,再加上作者创作手法的不同,所以只有理清故事情节,才能把握全篇。如长篇小说《水浒传》,总的故事情节是写以一百零八将为首的英雄好汉们是如何被残酷的社会现实逼上梁山走造反这条路的,但在每一回里,又根据各自情况的不同有具体的故事情节。九年级《语文》上册入选的《智取生辰纲》,就是节选自该书的第十六回“杨志押送金银担,吴用智取生辰纲”,这里的“智取”就是故事的主要情节。
二、阅读时合理安排,形成习惯
1.老师要对新课标推荐的阅读书目做到心中有数,分年级落实好。鼓励学生自愿购买名著或以班为单位到图书馆借书阅读。对考纲中的12部名著,要求学生尽可能在初一、初二读完。要求初三阅读的《格列佛游记》可放到初一提前阅读,教科书《名著导读》中没有而考纲中有的《汤姆・索亚历险记》也放到初一阅读,《水浒》可放到初二提前阅读。
2.布置适当的阅读量,合理安排好阅读的密度和时间。七年级,让学生每天抽出一个小时进行阅读;八年级,让学生每天抽出30~40分钟阅读;九年级,让学生每天抽出20分钟左右阅读回顾精彩片段,包括12部名著;寒暑假可尽量多安排一些。同时,七八年级每周可安排一节课阅读或点评名著课。
3.加强督促检查,促使习惯的形成。我主要通过定期开展故事会和定期检查读书笔记进行。为督促学生读名著,平时要求学生在课前5分钟讲一个小故事,或介绍一个自己喜爱的人物等,这样既可达到检查的目的,又可加强学生对名著的理解,还可以让学生在相互交流中集思广益、相互启发,实现信息交换、资源共享,扩大信息与思维的量。所谓“不动笔墨不读书”,学生养成写读书笔记的习惯,既可让学生积累语言,提高写作能力,又可初步培养学生的文学欣赏能力,让学生体会到语文学习的快乐。每星期,检查学生读书笔记两次;每学期,举办一次优秀读书笔记展评活动。
三、阅读要做到课内向课外延伸,教给学生阅读的方法
篇3
语文教师要以身作则,带头多读书,不断学习。“腹有诗书气自华”,教师自己读的书多了,在日常教学中就会在不经意间流露出儒雅之气及丰厚的知识底蕴。教师以自己的学识魅力,言传身教,对学生起到一种潜移默化、耳濡目染的效果,对引导学生阅读就是一种无形的影响和无声的力量,对营造浓厚的读书氛围有莫大的作用。
当然,要想使学生喜欢阅读、学会阅读,最重要是语文教师的阅读教学必须有法、得法。切实加强阅读方法的指导,真正让学生逐步学会阅读、乐于阅读,把阅读变成“悦读”,轻松享受阅读。把阅读真正变成学生的内在自我需求和一种伴随其终生的习惯。“阅读教学的重点是培养学生具有感受、理解、欣赏和评价的能力。……逐步培养学生探究性阅读和创造性阅读的能力,提倡多角度的、有创意的阅读,利用阅读期待、阅读反思和批判等环节,拓展思维空间,提高阅读质量。”我每次接手一个新班,都要对学生做一个阅读情况的摸底调查,通过问卷、谈心或家访等方式,先理解学情,然后再对症下药。整理出一些切合学生实际的阅读的具体方法和计划任务,采取阅读专题指导课和在日常教学中渗透相结合的方式,指导学生有法有序地开展阅读。
常用阅读的方法有:默读,可以加快阅读速度;跳读,就是先看文章开头的两段,接着仅看以下各段的第一句,然后将最后两段逐字逐句读完,这样可以避免把时间花在不必要的文字上,适用于阅读篇幅较长的文章;略读,也叫泛读,用最快的速度先浏览所选择书目的前言和内容介绍等,了解其大概内容即可;细读,对一册课本中的重点单元内容、范例、篇章或精彩语段须认真阅读,反复研读、品味;比较读,即阅读时把不同的作者,不同的时期,或不同的地域,同一体裁,又是类似内容的放在一起进行比较研读,看有何异同点,有什么创新,从中学到新的知识;整体感知读,就是瞬间辨认一个短语、甚至一个句子,整体理解它的意思,可以大大提高阅读速度;搜索信息核心地读,注意搜寻作者用来强调信息要点的标志性句子,例如,搜寻段落之间承上启下的过渡段和过渡句,搜寻在“综上所述”“总之”“由此可见”等之后所作的简单概括。
篇4
—— 苏霍姆林斯基
阅读是人心灵深处的饥渴,是点亮世界的火种。我国杰出的数学家华罗庚说:“阅读天生重要。”一个人知识的丰富、精神的陶冶、智慧的启迪无不来源于阅读,阅读能给人带来终身发展的幸福,能为社会提供高素质的人才。因此,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把塞万提斯、莎士比亚和纳博科夫等世界著名作家出生或去世的4月23日作为“世界读书日”,世界各国也都把提倡阅读风气、提升阅读能力列为教育改革的重点,尤其是美国的布什政府更是在2003年要求国会拨款10亿美圆以加强美国中小学的阅读教学。相比之下,我国原本就少得可怜的人均购书量目前还在日趋下降,鉴于此,提倡读书,鼓励读书,建设书香社会已成为当务之急。作为培育人的学校更应该成为一个学习型的组织,更应该把营造校园浓厚的读书气氛,培育师生的读书习惯,建设书香学校作为自己不可推卸的责任。
我们乡地处偏远农村,经济落后,人们的文化素质不高。我校的大部分学生生活在缺乏学习气氛,没有读书习惯也无书可读的家庭环境之中。学校本身的读书状况也不容乐观,学生轻视读书,校园读书空气淡薄,学生课外阅读缺乏科学指导,几乎处于无组织状态。我们的学生视野狭窄,文化素养偏低,缺少创造精彩人生的原动力。因此,经过慎重的考虑,我们把大力开展读书活动,积极构建校园阅读生态,努力打造书香校园确定为本校的特色。
一、“打造书香校园”要达到的三维目标
我们把打造书香校园的目标确定为三维。
第一维目标:培养学生的阅读习惯,通过阅读使他们的知识得以丰富,精神得以陶冶,智慧得以启迪。尤其是通过阅读让学生具有“可持续性接触知识能力”,让学习成为学生生命的一部分,让学习与学生相伴终生。我们对学生提出的口号是:“阅读让我的未来更精彩!”
第二维目标:让阅读成为教师的自觉需求,让阅读成为教师获取知识的源头活水,用阅读提升教师素质,用阅读合理释放工作压力。我们对教师提出的口号是:“阅读提升我自己!”
第三维目标:创设学习化、人文化、潜移默化的校园阅读生态环境,让校园氤氲书香。通过阅读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习惯,通过阅读带动我校整体教育教学质量的提高,让阅读成为我校一张亮丽的“名片”。我们学校的口号是“构建阅读生态,打造学校品牌!”
二、“打造 书香校园”应做到的五个结合
(一)、把“打造书香校园”与新课程实验结合起来。
在打造书香校园的过程中,我们要结合新课程的要求,通过学生的自主阅读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习惯和自主学习能力,通过设计办手抄报培养学生的动手实践能力,通过举办各种读书交流活动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尽信书则不如无书”,我们还要在阅读中培养学生质疑、探究的能力和批判的精神。
(二)、把“打造书香校园”与加强学生思想道德建设结合起来。
英国哲学家笛卡儿说:“读一切好的书,就是和许多高尚的人说话。”阅读是点亮人生的精神明灯,是构建学生精神家园的唯一途径。在打造书香校园的过程中,我们要针对中学生成长中出现的问题,开展诸如“诚信”、“善行”、“孝心”、“礼仪”、“宽容”等专项读书活动,在浓郁的书香中使学生的思想素质和道德修养得以提高,人格得以完善。
(三)、把“打造书香校园”与提高教育教学质量结合起来。
创办特色学校的过程是一个学校提高知名度的过程,是打造学校品牌的过程,而要提高学校知名度的关键靠的还是学校的教育教学质量,因此,“打造书香校园”必须与提高教育教学质量结合起来。开展读书活动,我们要以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为突破口,通过引导学生阅读政治、历史、地理、科学等多方面的书籍,带动学生整体成绩的提高,全方位带动学校教育教学质量的提高。
(四)、把“打造书香校园”与创建和积淀校园文化结合起来。
一个真正优秀的学校必然是一个文化土壤丰厚的学校,它能以自己多年积淀起来的独特的文化激励人、感染人、培养人,而在这样的文化土壤中成长起来的学生也必然是一朵芬芳着 浓郁文化气息的奇葩。“打造书香校园”的过程就是我们创建学校文化的过程,就是我们不断培育 “勤奋创新、务实严谨”的程中精神的过程,就是我们不断形成文明、合作、爱心、上进的育人环境的过程。
(五)、把“打造书香校园”与实用技术教育结合起来。
我们乡中是一所农村学校,除一部分升入高一级学校就读的学生外,大部分学生将回到农村担负起农民的责任。为使大多数“准农民”走出校园后成为家乡经济建设的可持续发展型人才,从而推动一方经济的发展,我们要将劳动技术教育和实用技术教育纳入读书活动之中。尤其在学生即将毕业的九年级,要对学生进行此方面的集中教育,要求学生读一本劳动技术方面的书,掌握一门实用技术。
三、“打造书香校园”的七项措施
(一)、建立读书领导机构,为“打造书香校园”提供组织支持。
(二)、建立立体图书网络,为“打造书香校园”提供物质保障。
1、学校激活图书室。学校在现有图书资源的基础上逐年购置填充,集中征订报刊杂志建设学校阅览室,并坚持每天下午课外活动时间对师生开放两室。
2、班级建立图书角。发动学生捐书建立班级自己的图书角,每班设立一名图书委员。学生毕业后图书转赠下届学生,使班级图书不断积累丰富。同时,建立班级图书交流制,使班级和班级的图书定时进行交流,以最大限度的发挥图书的作用,扩大学生的阅读量。
3、师生建立图书架。鼓励师生自主订购报刊图书,建立师生个人小书架。为发动师生订书,我们出台了奖励制度,对措施得力,班级订阅图书数量多的班主任进行奖励,对于教师订阅的图书学校给予20%的资金补贴。同时,开展 “图书共享,精神共享”活动,建立生与生之间的图书共享机制。
(三)、优化校园文化环境,为“打造书香校园”营造浓郁氛围。
为在全校营造浓郁的读书氛围,我们要在校园环境的建设中增加文化的含量,在校园,在教学楼、餐厅、宿舍的每面墙壁设置有关读书方面的名言文化牌,借古今中外文化巨人之口告诉学生读书的意义和方法。同时,以教研组为单位每两周出一期校园黑板报,向学生介绍本学科知识,内容上要求把知识性与人文性、科学性与趣味性有机结合起来。我们目的是让校园的每个角落都成为学生阅读的书页,力求做到“让每面墙壁说话,让每个角落育人”。
(四)、学生阅读课进两表,为“打造书香校园”提供时间保证。
要切实把学生的读书活动落到实处,必须在每天的时间表里为学生的阅读安排时间,并把阅读课安排在课表里。我们的具体做法是:
1、每周从语文课里抽出一节安排为阅读指导课,由语文教师或对学生进行一些必要的阅读方法指导,或解决学生在阅读过程中遇到的疑难,或向学生推荐介绍阅读材料,或师生交流读书心得等;
2、每天晚自习之前安排20分钟的学生自主阅读时间,由班主任或语文老师具体组织。
(五)、加强阅读教学研究,为“打造书香校园”提供智力支持。
为引导读书活动沿着正确的轨道有效深入的展开,我们要加强学生阅读心理、阅读方法和学生自主阅读习惯的养成等方面的教学研究,并与市教研室联系申请有关阅读方面的科研课题。通过“打造书香校园”活动,我们要力求产生一系列阅读方面的科研成果,给活动提供强大的智力支持。
(六)、开展读书活动,为“打造书香校园”提供动力支撑。
开展丰富多彩的读书活动,为师生搭建展示读书成果的平台,以唤起师生阅读的原动力,是“打造书香校园”的有力支撑。我们将定期组织如下活动:
1、两月一次“好书大家读”图书推荐会;
2、每期一次“书籍告诉我”读书知识竞赛;
3、每期一次“请与我分享”读书心得交流会;
4、每期一次“诗思飞扬”诗歌朗诵会;
5、每期一次作文竞赛;
6、每月分别一次读书笔记和手抄报展览。
此外,我们还要创办《书香》月刊,向师生推介优秀图书,介绍阅读理论,同时,刊登师生的读书心得、优秀习作等。
(七)、评价检测常规化,为“打造书香校园”建立激励机制。
读书习惯的养成必须经过反复的历练,并用评价检测激励机制作保障。教师的读书笔记每月由教务员检查一次,把完成情况纳入教师量化考核之中。学生的读书笔记每周由语文教师检查一次督促其完成,把完成情况作为评价学生的一项重要指标。每半期在学生中评选一次“阅读之星”,每学期评选一次“古诗文诵读之星”,每月评选一次优秀读书笔记、手抄报,以先进激励引领全校的 师生。此外,语文考试中要纳入课外阅读方面的内容
四、“打造书香校园”,师生阅读规划
(一)、教师阅读规划:每位教师每年读大部头书籍不少于2本,每星期作读书笔记或读书心得不少于1000字,每月检查一次。
(二)、学生阅读规划:
1、 三年总体要求:
(1)背诵古诗文不少于200篇。
(2)阅读各类图书报刊达到200万字。
(3)写读书笔记达到10万字。
(4)办手抄报30份。
2、平时具体要求:
(1)、每周常规:
a、背诵古诗文2篇。
b、阅读图书报刊2万字,写读书笔记1000字。
c、完成课外阅读试题一份。
(2)、每月办手抄报一份。
3、各阶段阅读计划:
(1)、七年级:
a、背诵:复背1—6年级学过的古诗70首,新背古诗文40篇。
b、阅读:《西游记》、《鲁滨孙漂流记》、《安徒生童话》、《伊索寓言》、《繁星 春水》、《爱的教育》等。
(2)、八年级:
a、背诵:古诗文50篇。
b、阅读:《童年》、《名人传》、《朝花夕拾》、《骆驼祥子》、《童年》、《格列佛游记》等。
(3)、九年级:
a、背诵:古诗文50篇。
篇5
【关键词】阅读氛围;阅读书目;方法
开展课外阅读可以引起孩子浓厚的学习兴趣和探求知识的强烈欲望,可以丰富孩子的知识面,开阔孩子的视野,提高孩子的文化素养,奠定孩子的人生底蕴。怎样培养孩子浓厚的阅读兴趣呢?
一、营造阅读氛围
一个喜欢阅读的班级更容易培养出一个喜欢阅读的孩子。一个喜欢阅读的老师,更容易带出一批喜欢阅读的孩子。营造良好的阅读氛围,要加大对小学生课外阅读资料的投入。让学生随时随地有书可读,班级建立图书角,让学生课余时间有书可读,有条件的学生家庭可以购买一些适合学生特点的书籍,让孩子节假日有书可读。书是孩子们自己从家里带来的,图书的管理、使用,由孩子们自己合理的支配,使孩子们真正成为读书的主人。他们从书中懂得了珍惜时间、珍惜生命;懂得了与书为友的快乐。
二、选择阅读书目
让学生从小爱读书,读好书,好读书,是我们的出发点。中华五千年文明源远流长,博大精深的优秀文化传统给我们留下了宝贵的财富,它犹如一座取之不尽的宝藏,积淀着智慧的结晶,映射着理性的光辉。那些流传了几千年的言论著作、诗词曲赋,如灿烂星辰,在历史的长河里熠熠生辉。文化积累和语文功底是一个人整体素养的重要标志。
1.经典诗词。每学期精心挑选三十首必背古诗,以家长、同学、老师共同参与评析的方式,让学生熟读成诵,从而领略中国传统文化的博大精深。
2.中外儿童名著。具有一定的年龄特征小学阶段的孩子一般都有好奇心强、好表现的特点,比较喜欢冒险、刺激、神秘,仰慕机智、勇敢、轰轰烈烈等。《格列佛游记》、《哈里波特》、《爱的教育》、《伊索寓言》以及郑渊洁的童话、笛福游记等都是孩子们喜欢的读物。
小学生求知欲旺盛,但缺乏辨别是非的能力,面对浩瀚的书山文海,教师应根据学生的阅读能力、思想状况、年龄特点、兴趣爱好,选择贴近儿童生活实际、思想健康、语言优美的文章,让学生去欣赏,去品读。一般来说,只有符合儿童的心理和认知发展水平的课外读物,才能促进学生提高课外阅读能力,才能纯净孩子的精神世界,才能敞亮孩子的心扉,才能成为孩子的经典读物。
三、教给阅读方法
阅读是一种心智活动,它是读者和文本进行对话的过程,它需要静静的思考,需要细细的品味,需要心与心的交流。我们努力让学生在阅读时进入到文本所描绘的情境,同故事中人物同呼吸共命运,随着其喜而喜,随其悲而悲。在平常的教育教学中,常见的有这样几种阅读方法:
1.选读法。这种方法的运用一般是根据学生在课内学习或写作上的某种需要,有选择地阅读有关书报的有关篇章或有关部分,以便学以致用。如:我们学习了《景阳冈》之类的课文后,指导学生去图书馆借阅《西游记》,以培养摘录资料和运用资料的能力。同时也丰富了语言积累,提高了阅读兴趣和阅读能力。
2.精读法。元朝的程端礼说:“每句先逐字训之,然后通解一句之意,又通解一章之意,相接连作去,明理演文,一举两得。”这是传统的三步精读法。它是培养学生阅读能力最主要最基本的手段。有的文章语言隽永,引经据典,情节生动。教师可以利用这些作品为依据,指导学生精读,要求学生全身心投入,调动多种感官,做到口到、眼到、心到、手到,边读、边想、边批注,逐渐养成认真读书的好习惯。
3.速读法。速读法就是对所读的书报,不发音、不辨读、不转移视线,而是快速地观其概貌。这就要求学生在快速的浏览中,要集中注意力,作出快速的信息处理和消化。我国古代有“好古敏求”“读书十行俱下”之说,可见早就提倡速读能力。利用速读法,可以做到用最少的时间获取尽量多的信息。当今科学突飞猛进,生活日新月异,人们的生活节奏也随之加快,这必然要求我们的工作讲质量讲时效。如果我们的学生只会字斟句酌地读书,很难适应社会飞速发展的需求。
4.摘录批注法。此阅读法就是在阅读过程中根据自己的需要将有关的词、句、段乃至全篇原文摘抄下来,或对阅读的重点、难点部分划记号,作注释,写评语。俗话说:“不动笔墨不读书。”文章中富有教育意义的警句格言、精彩生动的词句、段落,可以摘录下来,积存进自己设立的“词库”中,为以后的作文准备丰富的语言积累。同时还可以对自己订阅的报刊杂志,将其中的好文章剪裁下来,粘贴到自己的读书笔记中。读与思共,思与读随。总之读书要做到“手脑并用”阅读才将会变得更精彩、更有实效。
四、拓展阅读空间
篇6
如何有效地引导学生阅读呢?笔者在教学过程中进行了一些实践和探索,我认为,以下几点值得尝试:
一、用浓厚的兴趣奏响学生阅读的交响曲
皮亚杰说:“所有智力方面的工作都依赖于兴趣”,实践证明,兴趣促进成功,很多语文成绩优异的学生,他们的积累往往来源于课外,阅读对语文成绩的提升是显而易见的,因此,引导学生积极主动地课外涉猎至关重要。
(一)课内激发,课外拓展
教师课堂的渗透对于学生阅读兴趣的培养非常重要,短短45分钟的语文课要实现学生广泛的阅读是不实际的,因此课内激发,课外拓展是一条必由之路。只有在有限的课堂教学中,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促使他们在没有教师关注的情况下真诚、投入地开展课外阅读,才能实现学生课外阅读的有效拓展。
例如对于课文中出现的名人,教师要把握契机,及时激趣,引导学生课下通过阅读对他们进行多方位的了解,或者可以有意识地引导学生通过课外阅读加深对课堂知识点的理解,教师课堂上阅读兴趣的成功激发将大大促进学生的课外阅读,而课外的自主阅读犹如沁人心脾的呼吸,必将使很多学生爱上了阅读,变被动阅读为主动阅读,不知不觉中实现阅读的积累,从而收到良好的成效。
(二)缤纷活动,持久激发
教学的艺术不仅在于传授本领,更在于激励、唤醒、鼓舞。中学生情感外露,期待成功的体验和展示自我的机会,用缤纷的阅读活动为学生提供展示自我的机会,陶冶学生的阅读豪情,持久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使学生在一系列的活动中,开拓视野、增长知识、提升能力、充分表现是学生非常乐于接受的形式,也是教师不容忽视的课题。十几年来我一直持续开展课前演讲、推荐好书、解读名人、课本剧表演、读书笔记交流会等活动,为学生的课外阅读活动提供丰富的舞台,活动后更重视给予奖励,通过这些活动,学生了解了自己课外阅读活动的价值,能正确评价自己课外阅读活动的成效,在阅读活动中充分陶冶了自己的情操,切实提升了自己的审美情趣,而且始终对课外阅读保持浓厚的兴趣,整体素质得以提高。
二、用经典的作品陶冶滋养学生的阅读豪情
网络文化和视听文化盛行的今天,虽然文学作品层出不穷,但良莠不齐是个很严重的问题,如果学生远离了经典作品的环境,偏离了人类文化精华的滋补,欠缺健康文化的涉入,那么,情趣高雅,语言精彩将成为奢望,因此,帮助学生树立精品阅读意识,让学生的阅读走进经典是当务之急。
(一)强化精品意识,丰富学生的生活
阅读教学中,引导学生树立精品阅读意识是教师的责任,教师在了解学生的实际情况和心理需求的基础上,帮助学生在选择书籍的时候摈弃那些不健康的书籍,选择符合自己特点和阅读口味、利于智力和能力发展的课外书很重要。很显然,只有选择适合中学生阅读的书籍,才能充分调动他们的阅读积极性,引导他们积极主动地和作品碰撞,从而产生思想的火花。教师可以根据不同年级的特点向学生开出推荐书目供学生参考,推荐的书目既可以是蕴涵历史的古典小说、精彩纷呈的科学小品,也可以是适合学生阅读的报纸、杂志等;可以是课堂内容的延伸,也可以是生活实践的感悟,教师可以通过多种途径向学生推荐精美的时文、范文,也可以通过讲座、读书报告会等形式推荐精品图书,提升学生的读书审美能力,帮助他们树立精品意识,并在优秀书籍的海洋中汲取养分,丰富自己的生活,完善心灵和人格,引导他们获得语文学习的快乐。
(二)走进经典名著,温暖学生的心灵
经典名著是经历了时间的磨砺沉淀下来的优秀作品,是人类文明发展的见证,是滋养学生心灵的沃土,阅读经典名著能够极大地丰富学生的知识容量、语言积累,提高学生的文化品位,可以增加学生对生命的理解、构建学生的个性解读,引导学生感受真、善、美,温暖学生的心灵。语文教师应该引导学生热爱这些优秀的作品,把名著阅读纳入教学,让学生在教师的帮助和引导下更好地阅读和理解这些优秀的作品,让这些熠熠发光的经典读物成为学生阅读领域里的座上宾,成为学生生命旅程中的风景线。教师可以带领学生一起阅读《水浒传》《西游记》《巴黎圣母院》《家》《子夜》《格列佛游记》等,和他们一起在名著的海洋中畅游,在帮助学生丰富自己阅读体验的同时,感受名家名篇厚度,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提升学生文化的品味,并最终走向精神的成熟。
三、用清晰的方法指导打造学生的个性阅读
要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提升他们的文学素养,就要教给学生一些行之有效的阅读方法,只有把打开知识大门的金钥匙交给他们,才能激励他们主动阅读,有了方法,学生才能体会到阅读的乐趣,才能鼓励他们开拓视野,开发智力,去探索课外丰富多彩的世界,才能在个性化的阅读中收获累累硕果。阅读方法种类很多,在教学实践中,我发现以下三种方法非常适合初中生在课外阅读中使用。
(一)诵读法
诵读不是普通的朗读,它要求学生对作品有较深层次的认识,能够用清晰响亮的声音,准确的停顿,抑扬顿挫的语调,准确的眼神和表情把作品演绎到位,这需要学生把握作品,充分融入自己的感情,是学生在对作品深化认识的过程中产生的个性化艺术创造,因此我常对学生说:“能很好地诵读作品就说明你已经基本理解了作品的内涵。”“读书百遍,其义自见”,诵读可以帮助学生集中注意力,加深对文章的理解,增强阅读的兴趣,能够帮助学生走近作者、走近作品,是阅读教学中必不可少的方法,因此教师重视诵读,教给学生最基本的诵读方法,课内多做诵读训练,指导学生在课外阅读的时候把书面语转化成精彩纷呈的有声语言,运用朗诵技巧,提高阅读实效,读出作品的精彩,读出作品的情感,读出自己的理解,相信诵读法将大大提升学生的阅读综合能力。
(二)“精读”和“略读” 并用法
“精读” 和“略读”是两种基本的阅读形式,教师要逐步指导学生学会根据不同的情况选择不同阅读方法,获得最佳的阅读效果。怎么运用“精读” 和“略读”需要教师作出明确指导:作为拓宽知识面的资料性阅读,教师可以引导学生采用“略读”的方法,不求甚解,只要提纲挈领地把握阅读材料的基本内容,快速提取自己需要的信息,用最短的时间打开最大的阅读面;对于优秀的文学作品和精彩篇目,教师就要引导学生采用“精读”的办法加以推敲,教会学生在整体把握的基础上抓住重点语段由表及里地反复诵读、品味,调动多种感官,边读边琢磨,边批注,边总结,精读的方法可以通过课堂的教学指导达成,并在课外阅读指导中加以延伸。同时对于略读作品也要给出相应的要求,不是读多就好,而要重视读的面、质和量。在课外阅读中指导学生灵活选用不同的阅读方法将扩大学生的阅读面,增加学生的课外积累,提高阅读效率,从而极大地提高学生的阅读兴趣。
(三)读写结合法
篇7
――郑晓微
新生代感言
笔尖滑过洁白的稿纸,氤氲着一行行优美工整的字迹,只为留下心中的情愫,或欣喜,或迷茫……
闲暇时,我喜欢捧上一本书慢慢地消磨时光。抛开学业的忧虑、生活的烦恼,置身作者精心编织的美好中,心情无比轻松。我喜欢畅游《万物有灵且美》中春风和煦的约克郡,敬佩吉米・哈利对生命的尊重;也爱忐忑不安地徘徊在《解忧杂货店》里的街道旁,思考着该何去何从;不断思索着《苏菲的世界》中抛出的三个终极哲学问题……这些文字给予了我力量。
阅读让我学会感受文字、爱上文字,它们的千变万化总是让我充满期待与惊喜。提笔写一段文字感觉轻松自如,只因为笔端流露的都是来自心灵深处的感受与憧憬。
我想成为这样的人:用笔墨书写情怀,用灵魂书写人生;不为哗众取宠、取悦旁人,只为表现真实的自己,让生活有滋有味。
新生代简历
2013年在第十届深圳童话节童“画”世界少儿书画大赛中荣获铜奖;
2013年在深圳市第十四届读书月小学生现场作文大赛中荣获二等奖;
2014年荣获2013―2014学年度区级“优秀班干部”;
2016年在4・23世界读书日“齐运动・健身心”主题征文创作比赛中荣获一等奖;
2016年在寻找“最美南粤少年”活动中荣获广东省“自强好少年”称号。
得失之间 郑晓微
郑晓微习作
我一直没去过美术馆,不是没有机会,而是没有空闲与朋友同去,最近陈老师布置了参观任务,终于可以拜访关山月美术馆了。
我们去得早,馆内基本只有我们一拨儿人,偶尔能看见一两位白发苍苍的老年参观者。馆内极安静,心中的躁动感一下子消散了,我们三三两两各自观赏,不知不觉散开了……
本来想欣赏关山月老先生的绘画作品,但绕着偌大的展厅走了一圈又一圈,眼前各种形式、各种风格的作品很多:缤纷的油画、淡雅的水墨画、独树一帜的版画……唯独没找到关山月老先生的作品。我心灰意冷、无精打采地在一层的展厅里闲逛着,漫不经心地浏览着墙上的画作。忽然,墙上一幅“两虎争霸图”吸引了我。
这是刘怀山老先生的《山月虎啸图》,画面的三分之二都是陡峭的山崖,悬崖边盘踞着两只成年老虎。体形较大的一只前腿紧蹬,后肢呈半蹲状,尾巴高高地翘起,头微微下探,后脖处的皮毛挤出几层皱纹。往头上看,它的双眼泛着绿光,大嘴稍张,露出几颗锋利的牙齿,凝视着天空中的皎月;体形稍小的那只老虎稍侧着身子,看似漫不经心,实则双耳挺立,后肢肌肉明显紧绷,尾巴中部向下,尾巴尖儿却高高翘起。
已赂咚剩青翠的松柏坚韧地探出崖缝;皎月凄寒,映照着鲜艳的花朵……
我不知道刘怀山先生作画时的想法,但我颇有感触:一山不容二虎,但真正的较量不是望月长啸、卖弄勇武,而是隐藏实力、静待时机
流连在这幅画前,忍不住与身边的同伴交流几句,我的兴致越来越浓。紧接着闯入眼帘的是《秋溪虎啸图》,这幅画的背景是气势磅礴的断崖瀑布,线条一气呵成,瀑布水流湍急,被几块巨石一分为二。一头体形巨大的猛虎潜伏在秋叶中,橙黑相间的条纹在火红的秋叶间若隐若现,锋利的虎爪寒光闪闪。最精妙的莫过于它的双眼,仿佛散发出淡淡的绿光,正锁定猎物……
浏览了一上午,直到走在回家的路上,才有同伴提到关山月老先生的作品都在美术馆二楼,我心想:原来错过了。
虽然错过,却不是完全的遗憾,一切随缘,原来也很好。现在回想起那次错过,也是另一种得到,因为它让我遇见了不一样的精彩……
教师点评
两幅“虎啸图”深深打动了小作者,让她沉迷其中,以至于“忘记”了要看关山月老先生作品的初衷。有时,生命的精彩就在于偶然出现的“意外”中。懂得随时随地投入、欣赏,不执意完成某项“任务”,这是本文给我们最大的启示。
(古焕英)
享受快乐 郑晓微
初夏的教室里,没开风扇,十分闷热,但丝毫不影响同学们热火朝天的忙碌……
为了筹备第二天的招生工作,大部分男生和少数女生留下来进行大扫除。
首先要擦拭天花板上吊着的几台电扇。男生们分成了几个小组,只见李其蔚先踩着椅子,然后踏上桌子,可还是够不着电扇。不过身高不够脚尖凑,他努力踮着脚尖,才刚刚够着电扇,宽厚的手掌在扇叶边胡乱拧了半天,风扇盖还没拆下来,脚下的桌子却不老实了,居然剧烈晃动起来,吓得我赶忙冲过去和站在一旁的叶伟乐扶稳桌子。过了一会儿,叶伟乐不耐烦了,他拍了拍李其蔚的裤腿,示意他下来。李其蔚已累得够呛,不停抱怨着,小心翼翼地踩着凳子跳下来。他刚下来,叶伟乐便抬起大长腿,一只脚直接踩在桌面上,轻松一跃,便稳稳当当地站在桌子上,马上开始拆除风扇盖。我站在下面一边扶着桌子一边惊叹,灰尘纷纷扬扬地落在我的头上……
看着他们越干越顺利,我就走开了,以免妨碍他们干活儿。我刚走到前门,便发现詹岳睿孤身一人与电扇“做斗争”,只见他用几根手指小心翼翼地捏着抹布,使劲儿擦着扇叶的一圈污渍。污渍很顽固,牢牢地粘在叶片上,颇有誓死不从的“豪气”。忙活半天毫无效果,詹岳睿气得龇牙咧嘴,却丝毫没有停手的意思。我不能站在一旁看热闹,在教室和厕所之间跑来跑去为擦风扇的同学洗抹布,不一会儿就大汗淋漓,浑身黏糊糊的,难受极了,更不用说在教室里挥汗如雨的同学们了。
我灵机一动,忙抓起教室后面的塑料桶直奔厕所去接水,再放回教室里供大家洗抹布,后来索性站在门旁边专门洗送过来的脏抹布。我们自动分成几个小组密切合作,大家的全身都被汗水湿透了,却笑容满面,耳边笑声朗朗……
那天我们干到很晚。走在回家的路上,身体很疲惫,我却很开心。大家齐心协力做卫生,就像家庭里的年前大扫除,忙碌而温馨。
我享受着迎面吹来的清风,阵阵凉风好似吹进燥热的毛孔,倍感惬意。我享受这种齐心协力劳作后的疲累,享受汗水过后舒爽的清风……
我想,你们也一样吧,一样享受这份劳动的快乐。
教师点评
本文描写了一次班级大扫除,场面描写真实自然,表现了同学之间家人般的和睦又温馨的情谊,文字生动感人。劳动中的同学们合作默契,虽没有鼓舞人心的激情话语,却如涓涓流水般温和,如暖暖阳光般和煦,叙述平静而愉快。
(古焕英)
野老话家常――读季羡林《我的童年》随感 郑晓微
“语朴情醇,野老话家常”,我想大概就是语言朴实情感浓醇,就像乡村田野中的老人唠叨家中琐事的意思吧。这句话不仅是学者钟敬文对季羡林老先生的评价,更是每位读者的读后感受吧。至少我是如此。
季羡林老先生笔下叙写的童年没有红,没有绿,只有平实的灰黄,正如他的字里行间,没有艳丽多彩的修饰,甚至稍微花哨的辞藻也没有。这让我想起茨威格的《列夫・托尔斯泰》,全文运用了大量的比喻与夸张等修辞手法,甚至让我感觉,每一句作者都恨不得再修饰得华丽些。季羡林老先生的文章是否平淡如水?的确,可我更觉得,他的散文是那种百读不厌、每读必有感触的类型,完全是“语朴之至”。
《我的童年》全文很长,文章大致分为五大部分,语言朴素却不是记流水账,也没有深深隐藏情感,而是毫无悬念地开诚布公。比如文章里说:“尽管此时不但能吃上白面馒头,而且还能吃上肉;但是我宁愿再啃红高粱饼子吃苦咸菜。”以一个孩童天真又真挚的想法,表达了对故乡对亲人浓厚的思念之情,不愧“情醇”。
“语朴情醇”的作家自然不少,但我认为,真正能做到如同“野老话家常”的,恐怕只有季羡林老先生。就《我的童年》来说,真如同跟友人回忆童年往事一样,更恰当地说,是写自己回忆童年的日记。他如同唠家常一般自然平淡,娓娓道来,给我一种舒畅贴心之感,让我深深感到,他的文章不为吸引多少读者,只为取悦自己。这才是写作的真谛,能做到这点的人有多少?季羡林老先生就是这样“野老话家常”,平淡自然,真好!
学者钟敬文说:“浮花浪蕊岂真芳,语朴情醇是正行。”
我说:“繁花粉饰亦美却不耐,平凡盛花绝美香溢浓。”
教师点评
季羡林老先生的文章语言朴实而隽永,叙事平实而富有内涵,而作者小小年纪竟能品出其中滋味,不能不说是有天赋的。她在叙写自身感受时还懂得运用对比写法,说明书读得不少,并且还有自己的体会和思考。
(古焕英)
我看郑晓微
印象最深的是,报到那天,老师问:“上小学时谁当过班长?”晓微悄悄跟我说:“我从幼儿园开始就当班长,一直到现在当了九年了。当班长太累了,我才不举手呢。”
最K她未能如愿。我打趣她说:“晓微太威武了,浑身散发着一种霸气,就算不举手,老师也会把你挖掘出来。”
当班长自然不能只靠霸气,晓微的管理才能总是在不经意处熠熠发光。语文早读课,她站在讲台上带领大家认真朗读;午休时,她坐在后面用严肃又掷地有声的语气警告吵闹调皮的同学……
晓微并不总是这样严肃,她很爱笑,笑起来让人感到亲切。她捂着嘴乐不可支的样子在我眼里便是一种可爱与率真。
――同学 戎雨菡
怎么说呢,晓微这个人啊,就是一板一眼、认认真真的,无论干什么事,做什么作业都特别用心,特招老师喜欢;上课时,最迅速地响应老师提问,发言最积极,这种学习态度是我们1班同学的骄傲。
从初一开始,我们就彼此相伴,一起憧憬未来,一起欢笑,一起迷茫,一起加油,两年时间悄悄过去了。一路走来,有生日时的祝福,有考试时的鼓励,还有跑800米后的拥抱,只想简简单单说一句话:晓微,有你真好!
――同学 黄丽莎
我一直没有告诉你,你是我见过的最认真努力的女孩。我从未见过你迟到或违反校规;你的作业总是干净整洁,字迹端正秀美;遇到问题你不逃避,而是想方设法解决;无论课上课后,总能看见你认真学习的身影,或是拼命奔跑的背影……你认真得纯粹,像泉水;你认真得令人敬佩,像流向远方的江河。阳光下的你蓬勃向上,如同你的文字,散发着平实又独特的味道。
你的成绩是你应得的,你是我们的骄傲。
汗水浸湿你的衣襟,困难搅乱你的思绪,你仍勇往直前,不退缩、不停滞,仿佛前方就是你的未来,那里黎明熹微,初升的太阳冲破云层,照亮你蔚蓝的天空。愿你像飞鸟一样翱翔,永远认真、纯粹,微笑面对未来。
――同学 薛雅仪
午休的铃声准时响起。“好了啊,打铃了,都坐到自己座位上,不要再说话了。”一阵中气十足又具有穿透力的声音传来,先前的吵闹声戛然而止。循声望去,你正坐在座位上提醒大家。
教室里安静极了。可20分钟后,有些同学耐不住性子,偷偷摸摸讲起话来,而且声音越来越大,影响了正在专心写作业的同学。你抬起头,竖起耳朵,捕捉着声音的方向,对正在讲话的同学们大喊:“不要讲话!”你的眼神像一把利刃,吓得他们赶紧闭了嘴。
可5分钟不到,说话声又响起来,连教室外面的保安叔叔都拍着门喊:“太吵了,安静点儿!”可很快又是老样子。你扯着嗓子一个个点名,吼了无数次“安静”,还拍了几下桌子,但班里并没有安静多少。
你无奈地趴在书桌上,又缓缓站起身,轻轻在我耳边说:“梦琪,你陪我去一趟洗手间吧。”在走廊里,你无力地哽咽:“梦琪,我真的管不动了。”
走进洗手间,你静静地站在洗手盆旁,低下了头,双臂直直地撑在台面上,我看不见你的表情。你缓缓抬起头,看着镜中的自己。我发现镜中的你两眼通红,泪痕清晰可见。你面带悲伤地看着我,带着哭腔说:“我越来越管不住班级了,一天比一天吵闹,我真的很累,怎么办啊,梦琪……”褪去坚强外壳的你与教室里的你判若两人,可一回到班里,你仍面带微笑。
后来,你跟我说,班长这个职务你做不下去了,交给别人了,你觉得自己做得不够好。
我想,你也许不是管理能力最强的那个,但一定是最有责任心的那个。
――同学 王梦琪
“娉娉袅袅十三余,豆蔻梢头二月初。”晓微清纯有活力,又成熟稳重,是老师的得力助手。清晨,我刚进办公室,就听到隔壁教室传来晓微清脆悦耳的领读声:“《望江南》温庭筠,起!”同学们也跟着她大声朗读起来。听说她从幼儿园起就当班长,班级事务管理得特好,我问她当班长怕不怕得罪人?她爽朗地笑着说:“习惯了。再说,班长不就该多管闲事吗?”
晓微也爱读书,我布置了读书任务,一学期过后,好家伙,晓微积累了厚厚一大本读书笔记,自己还起了名字《墨迹生香》。“卷首语”里的一句“去吧,拿上一本书,细细品味,去感受文字的魅力,这是墨迹的芬芳”,令我印象深刻,端正秀气的正楷字让人赏心悦目。读书笔记里都是她对阅读的独特理解,有对水浒英雄、花果山美猴王的赞叹;有对培根、罗曼・罗兰、三毛等名家作品的感悟;有对《海底两万里》《格列佛游记》的追逐;也有对徐福贵、骆驼祥子的叹息。
通过大量阅读,她写出了不少佳作,《追思滕子京》《顾乡》《石缝问的生命》《曾经错过的》《阳光的真谛》《赢得芬芳》无不渗透着她对这个世界的独特理解。
师生相遇是缘,朋友相待是福。桃李不言,静待花开,遇到晓微那样的孩子,我很欣慰。抚摸着厚厚的《墨迹生香》,真是喜看稻菽千重浪,倾听幼竹拔节声。
――语文教师 古焕英
郑晓微于2016年在寻找“最美南粤少年”活动中荣获广东省“自强好少年”称号,罗湖区仅晓微一位中学生入选。
她不仅是我们班的班长、语文课代表、学校摄影社社团副社长,还曾荣获翠园管理之星、优秀学生干部等称号。
上小学时总是年级第一的她,进入中学后名次波动较大,她也迷茫过,但并没有放弃,而是认真听好每堂课,做好每次作业,踏踏实实,每天进步一点点,终于重回前列。同时,她对班级工作也毫不懈怠,每天早上组织同学早读,中午组织同学们午休;同学们遇到不开心的事情,都会找她倾诉,有不懂的问题,也会找她咨询。我们班的同W亲切地称她为“一班妈妈”。
- 上一篇:我有一个梦想马丁路德金
- 下一篇:就职演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