真心话的问题范文

时间:2023-03-26 00:56:57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真心话的问题,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真心话的问题

篇1

随着科技的发展,护肤品领域开始出现可以媲美美容手术功效的药妆产品,药妆品牌运用尖端科技,使分子细小到可以直接为肌肤吸收,直达真皮层,起到显著的护肤功效。长期使用有助于持久而稳定地为肌肤补充精华能量,不仅能够逐渐纠正已经产生的肌肤问题,同时也能有效预防问题进一步发展恶化。但是,护肤产品毕竟是逐渐对皮肤产生功效的,因此,并不能完全代替美容手术和激光治疗的效果。

如果皮肤问题只是早期的症状,以及疤痕体质的人,建议使用药妆产品进行护理矫正。当皮肤有较为严重的问题,或使用护肤品不能解决的深层问题,可以考虑进行美容手术等治疗方法。但在美容手术前,务必请教皮肤美容专家,并选择具有资质的医疗机构进行这些手术和治疗。

除皱 :让光阴无痕

岁月永远是女人最大的敌人,再怎么不情愿,总有长出第一道皱纹的时候,任何人都无法抗拒岁月带来的老化现象。

药妆保养时,越早保养越好。没有正确的保养,脸上就会有细纹产生,细纹若置之不理,则皱纹必将横生。皮肤科医生建议,持有“愈早保养愈好”的观念,才能让细纹不与年龄的增加成正比。

帮助皮肤呼吸。每天做好彻底的脸部清洁工作,不用碱性皂,避免刺激皮肤,使毛孔变得粗大,导致敏感并生出细小皱纹;每周两次去除老化角质,帮助皮肤充分吸收保养品中的营养成分。

使用精华类抗皱产品,紧致及滋润是关键之关键。含胶原蛋白、弹性纤维等成分的面霜,有助于提高皮肤的组织密度,让肌肤最外层的细胞脱落,有效紧致、支撑皮肤系统;油脂型保湿霜可使皮肤变得柔软,并提高皮肤的自我保护能力。

祛斑:还青春无瑕

在所有的肌肤困扰里,最难解决的莫过于色斑的问题,不仅要花费大量的时间和精力,而且效果往往来得不快。

药妆保养时,要注意及时消炎杀菌。在色斑即将冒出时便采取消灭姿态,消炎杀菌一定要使用天然护肤品,如茶树精油,不可使用那些含抗菌素的化妆品,否则易有副作用。消炎、杀菌护肤品一定要用在清洁干净的皮肤上,且不适合大面积使用,仅点在色斑将冒出来的位置即可。

使用美白产品需加强保湿。美白本身是一个净化的过程,它令黑色素从表皮细胞脱落后,皮肤表层变干净的同时,自然也需要添加水分及其它营养来保护,所以在使用了美白祛斑产品的同时最好使用补充水分的乳液。

注重夜间保养。夜间细胞的运作要比白天活泼得多,如果在夜间为细胞补充水分和营养,可以透过细胞间快速传输,更快地让肌肤深层细胞获得水分和营养,以达到肌肤的润泽、亮丽、嫩滑和祛斑功效。

解决问题肌肤手术大冒险

医院除皱术:

激光除皱:工作原理是通过激光照射主要产生光热效应,热能使皮肤病变组织迅速地热解、气化,或碎裂成微小的碎片,被体内吞噬细胞吞噬,排出体外,从而达到除皱的目的。

生物除皱:是利用一种生物活性物治疗皱纹的方法,它将这种生物活性物直接注射在皱纹的周围,使面部看上去光泽、,显得更加年轻、漂亮。据说刘晓庆就是通过这项手术重获青春的。

注射填充除皱:若有较深的皱纹褶皱,又不想在手术中留下痕迹,那么这种方法也许适合你,注射填充除皱的方法多受明星的宠爱。但要特别注意注射量和部位,这也是考验治疗医生技术的最关键环节。

医院祛斑术:

篇2

【关键词】城镇规划;统筹兼顾;基本原则;生态旅游

0.引言

统筹城乡发展,积极稳妥推进城镇化,加快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在政府提出的在新型城镇化背景下进行小城镇建设的规划发展一定要从实际出发,根据实际情况进行综合分析,我国产业的发展要紧紧的围绕着小城镇展开,还要做到坚持以人为本,要进行科学性合理性的规划,建设时要严格要求,要坚持特色的城镇化建设,不要随波逐流,少走一些不必要的弯路,使小城镇建设的高级目标的实现越来越近。

1.新型城镇化的内涵

新型城镇化其实指的就是一定要坚持以人为本,把新型的工业化作为动力,本着统筹兼顾的基本原则,以此把城市推向集群化、现代化、生态化、农村城镇化,并且使城镇化的水平与质量得到有效的提高,坚持走科学发展的道路,并且要做到拥有完善的功能、友好的环境、高效的集约以及和谐的社会,在拥有鲜明的个体的同时,还要做到城镇一体化,无论是大中小城市还是小城镇都要走协调发展的路子。

2.新型城镇化的基本原则和特征

新型城镇化的基本原则要做到几点。

(1)以人为本的原则,对城镇化建设一定要进行明确的就是农民,农民获得市民的待遇,成为城镇的居民。农民是新型城镇化建设的主体,只有把农民的权益维护好,在新型城镇化建设过程中才能顺利进展。在这一过程中,要让人全面性的发展,对人的能力以及整体素质都能得到全面性的提升,无论对城市和乡镇的管理与规划问题,还是加上你和与发展问题,在各个方面上都要时刻坚持以人文本的原则。如今城市的经济发挥展迅速,高科技产业日益增多,农民要想真正的融入到城市生活中,就要对农民进行教育培训,加强基础知识的普及,大力开展文化活动,培养现代化城市生活方式,还要培养精神文明素质,对文明程度进行高度普及,使得每一个农民都能够轻松愉快的融入到城市这一大家庭中。社会的发展离不开农民工的贡献,要想真正使农民融入到城市中,一大部分进城务工人员的就业于居住等生活方面的安顿是一重大的问题,也是急需解决的问题,不仅仅要改善他们的居住与就业问题,他们的医疗保障,以及子女的就学问题都应该得到改善。

(2)协调可持续发展的原则,我国的可持续发展观要落实,实现人与自然能够和谐的相处,新型城镇化建设要做到与农业现代化,信息化以及工业化全面协调的发展,建立各个方面的支撑体系,加强城镇的基础设施的建设,平衡城镇医疗,住房,就业等方面的均衡发展,在城镇化建设过程中要使人口,环境,与资源等等都得到可持续的发展。

(3)坚持集约化发展的原则,资源的配置要不断的更新升级,不断的进行优化,并且要做到合理的利用,不断的提高城镇化的质量与水平,要坚持集约化的发展原则。以上的三种原则,在新型城镇建设中要务必体现。

其次,新型城镇化发展的基本特征,具体表现如下三个方面:第一,城乡一体化,新型城镇化就是用城乡一体化发展的方式代替城市发展。这种转化是城乡一体化发展的重要体现,从改革角度来分析,要由原来的重单项突破,改变为大力推进户籍、保障、就业等综合配套体制改革。第二,城镇规模和布局协调发展,城镇规模主要包括城镇的人口规模、用地规模、经济规模等概念。大中小城市与小城镇协调发展是新型城镇化的一个重要特征。第三,可持续发展原则,新型城镇化把可持续发展放在突出的位置,土地市场得到进一步完善,切实保护和合理开发节约各种自然资源,提高资源的使用率,实现人口、资源经济、环境之间的协调发展。

3.新型城镇化背景下加强小城镇规划建设的重要战略意义

(1)小城镇规划是国家和乡镇政府关于小城镇建设与发展的法律法规及方针政策的具体落实,是一定时期内小城镇的经济社会发展,土地利用,空间布局以及各项建设的综合利用和具体安排,同时也是小城镇建设与发展的主要依据之一。新型城镇化背景下加强小城镇规划建设具有重要的战略意义,首先对于农村剩余劳动力的转移有较大的作用。一部分的农民进入小城镇,坚强了大中城市的压力,降低了大中城市的社会成本。这样有利于城镇化的长远发展。要使农民富裕起来,就要使农民本身有所作为。小城镇是最佳的选择,因为它具有城市和农村的上冲结合点,这也是实施可持续发展的正确选择。其次,重大战略意义还体现在民营经济的发展开拓了空间,可推动各行各业的发展,使民营经济快速的增长,也增加了农民的经济收入。

特色的小城镇规划模式,具体内容有一,镇域总体规划。二,镇区建设规划。三,重要的地段的详细规划和意义。坚持市场运作进行多元化的投资,完善政府服务职能。结合实际,循序渐进,走精明增长、智慧发展的新型城镇道路。

4.新型城镇化背景下的小城镇规划有关工作问题的思考

第一,小城镇建设的规划。小城镇的建设要有一个相当准确的定位,根据定位来制定规划。要想使小城镇经济增涨的基本就是大力推动与发展产业。要对小城镇的整体进行全面性的研究,掌握小城镇发展的特色,清楚的知道小城镇经济的支撑靠的是什么。因此一定要充分的突出特色,通过小城镇的特色发展经济,发挥他们的带动作用。

第二,多元化投资经营小城镇。在市场经济化的社会下,小城镇建设也应该采取市场化的运作,实行多元化的投资来经营城镇建设。小城镇的建设应该加强市场今年估计理念,逐步的提高竞争的意识,不断的对投资体制进行革新,并且建立完善的投资体制。要加大力度吸取社会的投资,用来小城镇建设的基础资金,这样才能解决小城镇建设的资金紧缺问题。

第三,坚持结合实际。要以实际出发,与实际相结合,紧密相联,这样才能制定出可行性的小城镇发展规划。规划一定要站在高点,要以不同的视角进行规划。它应该具有超前意识,具有高水平高标准的要求,要进行科学性的规划,科学含金量比较多高。这样一步一个脚印的开展下去,在建设中,可以采用分期进行,把任务分散式,不仅减轻了工作压力,也会有效的避免重复性的建设,这样对工程的进程起到了一定的作用。一旦对规划进行了确立,就没有任何人任何事可以随意的对规划进行修改,并按照规划严格的执行。在小城镇建设规划中,要注重现代气息与特色风格联系起来,要着重突出地方特色,把风格充分的体现出来,把小城镇建设母豹与可持续发展原则紧密的联系起来。

5.结束语

通过全文所述,新型城镇化背景下进行小城镇建设规划发展具有战略性的意义,在规划发展的同时需要把握好几项基本的原则,坚持以人为本人原则,坚持可持续发展原则,坚持集约化发展原则。这几项原则环环相扣,紧密围绕小城镇展开,要进行科学性的合理性的以及高水平性的建设,使这一规划建设真正走上发展的道路。 [科]

【参考文献】

[1]范恒山,陶良虎.中国城市化进程[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9.

[2]田光进.中国城镇化过程时空模式[M].北京:科学出版社,2009.

[3]谢文蕙,邓卫.城市经济学[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8.

[4]杨焕彩.加快推进新型城镇化[J].山东经济改革研究,2010(7):4-9.

[5]彭红碧,杨峰.新型城镇化道路的科学内涵[J].经济研究,2010(4):75-78.

[6]戴均,良燕.中国城镇化必须走集约型发展之路[J].城市发展研究,2007.

篇3

推进城镇化建设是一个自然历史过程,是经济社会发展的必然趋势和客观要求,是现代化发展的必由之路,是保持经济持续健康发展的强大引擎。新型城镇化要以人为本,要给进城人口以人文关怀,要加快户籍制度改革,使那些长期在城市打工的农民工落户,享受城市的教育、医疗、社保、住房等服务。户籍制度不改革,不将进城人口市民化,那么,新型城镇化就没有落地,也不会持续发展。新型城镇化要以产业为支撑,新型城镇化建设的前提是土地规模化,将富余的农村劳动力转移到城镇,农民以新型经营主体的身份到城镇从事新的工作。那么,城镇必须有产业、有工业,否则,农民就无业可就。此外,新型城镇化还必须是低碳环保的城镇化,是以市场导向的资本运营的城镇化,协调发展的城镇化。

目前,我省在新型城镇化建设推进中虽然取得了巨大成绩,但仍存在着一些重要问题。据省统计局运用数学模型和实证分析,一是城镇化质量不高,主要表现存在“半城镇化”现象,户籍统计的城镇化率为48.8%,与常住人口计算的该指标数值相差8.1个百分点;产业结构不合理,资源型、原字号产业比重大,第三产业增加值占GDP的比重低于全国平均水平4.1个百分点;城镇的综合承载能力仍然偏弱;资源型城市多,内生动力不足。二是第一产业劳动生产率相对滞缓。主要表现,生产经营规模偏小;农业产业内部结构不尽合理;农产品深加工程度较低,我省规模以上农副产品加工业产值占农业总产值的比重仅为54.9%,而发达国家是我们的2至3倍。三是农村消费市场需求不足,农村消费品零售额仅占全省的12.3%。因此,我们在新型城镇化推进中要注意把握以下几个问题:

一要把握新型城镇化建设的总体指导思想,概括起来是“三要三不要”,即方向要明、步子要稳、措施要实,不要急于求成、搞,不要盲目刮风,不要人为强制、超越发展水平。要从实际出发,量力而行,一步一步走。

二要着力推进“三个发展三个节约”即推进绿色发展、循环发展、低碳发展。做到三个节约,即节约利用土地、节约用水、节约能源。

三要具有“三个特色”,即历史记忆特色、地域特色、民族特色。

四要处理好“三个关系”,即处理好工业化、城镇化和农业现代化的关系。工业化、城镇化需要土地,农业现代化要保证土地数量和质量,特别是要保护好寒地黑土。我省作为世界上三大黑土带之一,寒地黑土非常珍贵,一些地方的黑土层由开垦初期的60厘米至100厘米减少到目前20厘米至30厘米,再这样下去,据专家测算再有50年寒地黑土将不复存在。经中科院研究人员模拟实验,人为去掉30厘米黑土层,种植大豆和玉米基本绝产。如果寒地黑土遭到破坏,保证国家粮食安全,建设绿色食品基地和“全国健康大厨房”将受到严重威胁。

五要把握“三个空间”的总体要求,即按照促进生产空间集约高效、生活空间宜居适度、生态空间山清水秀的总体要求,结合化解产能过剩、环境整治、存量土地面积开发、形成生产、生活、生态空间的合理结构。

六要立足“三个不能”的制度约束,即土地公有制性质不能变,耕地红线不能变,农民利益不能损,在此基础上可以有序探索。

篇4

【关键词】新型城镇化;村镇规划;管理;建议

城镇化是社会发展进步的必由之路,推动着现代化的进程,这也是一个理所当然、自然而然的发展过程,但也不能因噎废食,只求速度不求质量。城镇化是一个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过程,在城镇发展的同时也要保证良好的空气质量,蔚蓝的天空,清澈的河水、绿油油的草地,城镇化本身就是城乡统筹发展的过程,要想完善发展城镇化就一定要解决号城乡二元结构存在的问题,使城乡机会均等以及让城乡都能享受到公共服务;城镇化在发展进程中,必须协调产业发展和城镇发展的平衡,城镇化也是一个文化传承的过程,必须保护古代建筑,传播文化。所以,新型城镇化发展肯定是长时间发展的过程,既要遵循科学原则,逐步有序,稳扎稳打,循序渐进。新型城镇化发展所谓的新,就是指要坚持科学的方向,共同发展。

新型城镇化中村镇规划建设的工作重点

1.1 突出发展小城镇建设

小城镇建设是推动城乡一体化发展进程的重要载体。加强城镇中心的建设,对于带动和促进农村区域经济发展和社会全面进步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加快中心城镇建设,不断拓展城镇骨架,引导人口与产业向中心城镇集聚,通过产业集群培育,产业结构升级,商贸物流发展,增强中心城镇的集聚能力,服务和带动农村经济社会发展。编制小城镇发展规划,经过多少年,人口规模增长到什么数目,城镇建设用地面积为多少公顷,村镇建设发展以改变镇容,改善环境,塑造亮点为重点,以促进经济社会全面协调发展为目的,充分运用市场机制,对城镇实施开发建设,实施居住、休闲、商贸、工业分区。计划多少年以后完成镇域总体规划修编,在镇区主干道实施改善镇容镇貌、道路维修、自来水改造、垃圾处理场、联合联建住宅小区建设为重点,拉通断头路,拓展集镇骨架,完善集镇功能。适时编制重要地块的修建性详细规划,经过几年以后,完成对小镇的基础设施配套,通过招商引资,沿线布局3-5家骨干企业,打造镇域工业经济的支撑企业。

1.2 建设美丽幸福新村

以高标准建设好新农村聚居点和综合体,以点带面,整体推进,镇域范围内实施“五改”、“五通”工程,五改就是指改水、改路、改厕、改圈、改房,五通是指通水、通电、通电话、通广播、通宽带。建设设施配套、环境整洁、民风淳朴、文化活跃、社会稳定的新农村。切实加强村民聚居点整治。突出农村传统文化特色,突出人与自然和谐,突出农村田园风光,大力实施以道路交通、给水排水、环境卫生、垃圾污水处理为主要内容的村庄整治,改善和优化农村人居环境,达到布局优化、道路硬化、卫生洁化、水体净化、环境美化。计划经过多少年,在什么年份完成多个居民点村庄整治,形成多个样板区,经过发展,基本上完成居民点的整治,镇容村貌、卫生明显变化、改造农村危房,结合土地增减挂钩土地整治理等项目,通过迁村腾地,新增耕地,引导农村居民向规划聚居点集中建设。加强村庄道路建设。建设通村道路,完善村内道路网,村庄主次干道硬化率达一半以上,通村主干公路达四级以上标准。完善给排水系统。镇域农村村庄供水水质符合《生活饮用水卫生标准》的规定,做好水源地卫生防护、水质检验及供水设施的日常维护工作,加快安全饮水工程实施步伐。聚居点内排水以明沟和暗渠为主,普遍采用三格式化粪池,双层沉淀等简易设施,有条件的地方铺设排水管道,采用氧化沟、生物塘、人工湿地、生物滤池等集中式处理污水。加快公共服务设施的配套和完善。村委会、文化活动场所、商业服务等建筑结合公共活动场地统一建设。村级组织办公和村民议事用房,文化活动场所、便民超市、村级卫生室等设施统一设置,综合利用,充分发挥文化中心户带头和辐射作用。

加强绿化建设与生态保护。镇域绿化覆盖面达一半以上,充分利用村旁、宅旁、路旁、水旁及宅间空地,种植常绿植物,利用再生能源取代燃烧柴草,利用太阳能、沼气等天然能源和再生能源,减少对空气和环境的污染。公用水池定期维护,及时清淤,保持水面洁净。保护植被,严禁乱砍乱伐,防止水土流失。

推进新型城镇化发展的对策措施

2.1 加强规划管理。

根据总体规划目标,高起点、高标准、高水平的修订和完善村镇发展规划,形成总体规划、分区规划、控制性详细规划、专业规划衔接配套的完整的规划体系。严格执行“一书两证”(即选址意见书、建设用地规划许可证、建设工程规划许可证)制度和“一书一证”(即选址意见书、乡村规划许可证)制度。建立有效的监督制约工作机制。加大对各类违法建设行为的查处力度,切实维护村镇规划的权威性。对随意改变规划造损失的,要依法追究责任。

2.2 建立多元化的投资管理机制。

新型城镇化的核心是人,必须切实解决农民如何融入城镇的问题,必须把农民的意愿和利益放在首要位置。在推进新型城镇化建设中,要建立以就业为支撑,有服务来保障的长效管理机制,切实解决农民的就业、住房、福利、保障等问题,促进农民变居民、农村变城镇,使农民顺利融入城市,真正过上城市生活。加快小城镇建设,关键是投入。广辟门路,建立以农村集体和农民个人投资为主,国家、地方、企业等共同投资的多元化、多渠道的小城镇建设投资机制。把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和发展公益事业纳入公共财政,鼓励各种主体参与新农村建设,加大对农村基础设施建设投入的力度。突出抓好以环卫、绿化、道路、给排水、小区为重点的村镇基础设施的建设,努力改村镇环境,提升村镇品位,全面改善农村面貌。

2.3 坚持建管并重

村镇可持续发展一靠规划,二靠建设,三靠管理,强化建设管理是建设好村镇的重要环节。管理工作要突出三大内容,即规划管理、村容镇貌管理和工程质量管理。在实践中探索和总结行有效的长效管理机制,巩固和完善村镇建设的成果。

3.建立综合协调机制。

加强小城镇建设,加强组织领导和协调工作,将其纳入重要议事日程和政府目标责任考核体系,明确责任,明确任务,落实到位。镇应成立以政府主要领导任组长,分管领导任副组长,相关部门负责人为成员的工作领导小组和专班,明确工作目标,分解工作任务,制定工作计划,落实工作责任。

结语:城镇化是现代化的必由之路,城镇化是拉动国内需求的最大动力,发展城镇化进程可以高效的激发城镇消费能力和投资潜力,总理提出解决“三个一亿人”问题,为当前新型城镇化工作指明了方向,建设美丽幸福村镇,对促进农业转移人口就地就近城镇化地位无可替代。在以后长期内,新型城镇化进程中对小城镇和新农村建设仍是发展的重点,全面推进城镇化发展进程对于加快我国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将起到重要的作用。

参考文献

[1] 孙守相.新型城镇化进程中农民权益保障问题研究[J]. 社科纵横. 2014(02):09-11

[2] 钟群英. 新型城镇化与农业现代化融合发展模式初探[J]. 科技广场. 2013(11):22-25

[3] 宋正富.职业教育是推进新型城镇化的巨大引擎[J]. 重庆工贸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13(04):06-08

篇5

摘 要 近几年,大港测试公司面对国际油价低迷,油田内外部环境发生深刻变化的严峻形势,为了赢得企业竞争优势,实现企业持续稳健发展目标,以变应变,整合企业文化的历程。以大港油田四十年发展中创造的宝贵精神财富为思想基础,坚持在继承中创新,在创新中发展,把最能推动企业发展的精神、理念、作风等进行总结、提炼,形成了独具特色的五大文化体系。

关键词 经营文化 人才文化 管理文化 安全文化 现场文化

一、推进“五大文化”落地,“小”载体发挥“大”作用

1.经营文化从“服务”入手:把推销技术转向满足油田勘探开发技术需求,通过优质的技术服务让建设方满意。

作为一个企业,测试公司通过先进的测试技术和优质的技术服务被各采油厂和建设方所认同,通过树立市场形象,体现公司专业技术形象。该公司立足三个转变,以满足油田测试需要为目标,在空白技术调研、新增技术推广、成熟技术精细和科研课题研究上下功夫、求实效,全面加快监测技术的发展步伐。

2.人才文化从“双赢”入手:是雄鹰给你一片蓝天,是骏马给你一片草原。

测试公司奉行“以人为本”的原则,为了实现员工与企业“双赢”,采取了三种措施:为重塑中国石油良好形象,全面了解油田发展历程,重温大庆精神、铁人精神,开展了“观劳模风采、学劳模精神”、“学庆新铁人精神”等活动,在全员中营造了甘于吃苦、乐于奉献、崇尚先进、积极进取的思想文化氛围。二是强化了以专业知识为重点的理论培训。充分利用网络教育学院,积极组织员工开展采油测试工理论知识自学自测,并根据需求对题库内容进行了扩充。三是强化了以岗位实践为重点的技能培训。制定详尽的基层练兵指导方案,定期组织各岗员工进行技能经验分享,积极开展导师带徒活动,将“教、学、做”融为一体,加快了青年技能型人才的成长步伐。

3.管理文化从“严格”入手:挑战管理极限,追求更高目标。

测试公司牢固树立“强基固本”的理念,以基层队“创先争优”为平台,公平竞争,严格考核。一是统一标准,公平竞争激活力。编制了活动检查细则,对生产指标、质量管理、HSE体系、基层建设、规章制度等五个方面的考核内容进行了梳理细化,让一线员工做有准则、行有标准。二是严格考核,政策激励聚合力。公司每季度对班队的检查情况进行讲评,同时将班队排名进行网上公布,并严格按照兑现办法对前三名班队进行奖励,对后三名班队进行处罚。三是一抓到底,筑牢根基提实力。专门成立活动领导小组,先后召开动员大会、阶段推动会、班队长座谈会、现场观摩交流会,使全员树立了管理工作需要持续抓、长久抓的思想。活动开展以来,基层队平均分由893.9分提升到987.7分,活动成效十分显著,为深入推动三基工作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4.安全文化从“执行”入手:安全只有起点,永远没有终点。

一是注重全员安全意识教育,使员工不愿违章。积极探索公司特色的安全文化,注重文化引导和制度规范的有机结合。

二是落实安全环保责任追究,使员工不敢违章。完善以各级主要领导为核心、覆盖全员的安全环保责任体系,签订各类安全环保责任书、承诺书;强化安全环保事故责任追究,将安全环保事故与各级领导的“帽子”和职工的“票子”挂钩。

三是加大人防、物防、技防力度,使员工不能违章。继续实施“三方”监督机制,确保监督职能有效发挥。加大技防措施的实施,强化风险评估和隐患排查,保证隐患治理资金投入,对安全隐患进行限时改进,切实消除事故隐患。开通了“家人亲情热线”,使注入亲情的安全工作融入了浓浓的“家”的氛围。

5.现场文化从“规范”入手:以现场标准化管理,规范员工现场操作规程,实现标准化作业。

经过长期的现场实践和总结,测试公司将《现场文化手册》编辑成册。《现场文化手册》对公司企业文化建设目标及内涵进行了明确阐释,详细解释了以“三理念、三必备、三崇尚、三自精神”为主体的公司“3333”文化。

二、扎实开展示范点建设,“点”带动形成“面”效应

一是理念提炼、宣贯注重“实际”。测试公司按照“自下而上提炼,自上而下推广”的方式,根据每个示范点的发展实际,进行“理念征集”活动,并通过“我说我岗、我展我才”等主题鲜明的活动,进行文化理念宣贯,得到了公司上下的一致认可。一个个鲜活生动、贴近实际的理念在员工中产生,统一了员工思想,凝聚了人心、鼓舞了干劲,并且在生产中起到了指导和推动作用。

篇6

[关键词]新型城镇化 土地流转 发展 制度

[中图分类号]F291;F321.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5349(2015)05-0134-01

在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过程中,新型城镇化建设是其中的重要一环,然而土地流转乃是新型城镇化建设的重点所在。土地是农民的经济生活的来源,如何在土地流转过程中切实保障农民的利益,农民在土地流转后的生活保障,以及达成土地流转的条件;土地流转的现状,土地流转的主要渠道,以及土地流转之后农民的就业情况、农村剩余劳动力的转移的方向、现在主要存在的问题等都值得我们的关注。本文将就以上问题做一个简要的论述与分析。

一、土地流转问题的可行性分析

农村土地问题是一个永远不老,永远值得探究的问题,尤其是我们国家,农村发展关系重大,农村城镇化建设已在多数农村地区开展起来,但是农村土地流转尚且存在很多问题,如农村土地闲置,被迫低价出租,被城市建设用地占用等。导致一些地区农民与政府的不和谐局面,且这些问题存在于多数农村地区,目前却并没有得到更为合理的解决。综合考虑,土地流转问题是一个涉及国家快速实现全面小康社会的关键所在。

二、土地流转需解决的问题

如何在实现和保障农民利益的条件下实现土地的流转;如何将理论运用于实践,切实尊重农民的意愿,实现土地高效合理的流转利用;如何兼顾好资本与农民两者的利益,从而实现土地流转的真正目的;政府、企业、农民三者之间应如何做,才能更好地实现土地流转,从而推动新型城镇化的建设。

三、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纠纷情况的分析

由于在流转过程中大多数情况下流转信息不对称,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行为的管理不善,致使双方产生矛盾,以此形成纠纷。

(一)纠纷形成原因分析

流转纠纷的形成涉及方面较多,主要包括当前农民的认识水平的欠缺,农民主要考虑当前的既得利益,土地流转实现的规模化收益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导致农民当前的既得利益没有得到很好的保证,加之一些当地政府的处理不当,或方法欠缺,引起土地流转的纠纷。对土地纠纷的原因分析如下:

对土地流转制度立法的不足,流转行为的不规范,农民的法律意识欠缺,在大多数情况下缺少正当的流转协议。加之,村镇管理服务的的欠缺,缺少调节机构发挥纠纷调节作用,村级干部面对土地纠纷处理方式的不当,上述都可以加重矛盾的进一步升级。

(二)预防和处理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纠纷的对策思考

现阶段怎样有效地预防和处理好流转纠纷,关系到广大农民群众的切身利益和农村的改革、发展和社会的稳定。所以相关的机构必须高度重视,实施相应的措施,最主要的还在于底层干部的协调作用,县、镇两级人民政府和村委会均应加强对流转纠纷的调解,充分发挥矛盾纠纷调解的作用,及时化解纠纷;使村级干部学习法律知识,提高的法律素质;对于农民要采取自治对策加强自我的法律意识和维权意识,作为土地流转的一方要切实行使好自己的权利,保护自己的合法权益不受到侵害。

四、对农村土地流转问题的认识与建议

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使土地承包经营权按照市场经济自愿、有偿、依法有序的流动起来,有利于合理配置土地资源,促进农业规模经营,提高农业经济效益;促进生产的规模化,实现农业生产利润的最大化;加快农村产业结构调整,以便于农村剩余劳动力的转移,更快更好地推进新型城镇化的进程。

纵观整个社会局势,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是我国的一个政策目标,而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第一步便是新型城镇化建设,而在新型城镇化建设中农民土地流转就成了显著问题,如何才能让土地流转既保护了农民的切身利益,又实现了土地最大化的使用价值,创造更大的经济效益,如何协调好这两者的关系变成了尤为重要的现实问题。在十八届上三中全会中,党的文件提出关于新型城镇化建设的若干问题,其明确提出新型城镇化建设并不是一味地将农村变为城市,而是城乡统筹协调的一体化发展,推动城乡要素平等交换和公共资源的均衡配置是实现新型城镇化建设的基本条件,完善城镇化健康发展体制是实现城乡一体化的基础和保障。

【参考文献】

篇7

一、加快人口集聚是新型城镇化的现实需求

总体上看,淮安城市建设规模的扩大快于城镇人口的增长,加快人口集聚既是增强城市活力、提高城镇化质量的客观需要,也是造福百姓、统筹城乡发展的现实需求。

人口向城镇集聚是农民改善生活的迫切愿望。在淮安市,纯粹的传统意义上的农民占比非常小,处于“农民工”状态的占比非常大。2012年6月,对全市170个村民小组10033户39323人进行抽样调查,结果显示,长期(半年以上)无人居住房屋1165户,空关率11.61%;劳动力人口19797,占总人口的50.34%,户均1.97人;实现就业18675人,占劳动力人口的94.33%,户均1.86人,其中在外地就业10256人,占劳动力人口的51.8%,户均1.02人。这种状态是土地、户籍、政策等多种原因形成的,并非农民的本意。调查表明:超七成农户支持宅基地置换,六成农民有进城转为“市民”意愿,且年龄越低进城愿望越强烈,其中18~30岁的新生代农民九成左右希望进城生活,以家庭为单位再加上老人、孩子,人口向城市集聚是广大农民,特别是处于“悬浮状态”的农民工的迫切需求。

人口向城镇集聚是城镇化发展的必然结果。随着城镇化进程的不断加快,城市生活形态已成为当今经济社会中的主要生活模式,对人们的生产、生活观念产生着深刻影响。改革开放30年,淮安城镇化取得了较显著成效,城镇化率由2003年的35.5%提升到2012年的53.5%,近10年间提升18个百分点,城市人口也由2003年的184.3万人提升到2012年的256.96万人。

人口向城镇集聚是城镇化可持续发展的内在要求。人是社会经济活动的主体。有人流,才有物流、商流和资金流,才能促进地区经济的可持续发展。根据《淮安市中心城市建设行动计划(2012~2016年)》,到2016年全市城镇化率将提高到60%,市区建成区面积达到180平方公里、人口超过160万人,四个县城建成各具特色和富有竞争力的中等城市。要实现这一目标,首先要保持人口向城镇转移的持续性。从中心城市发展看,目前淮安中心城市人口约142万,还需新增约18万人,每年需有4~5万人向城市转移;若按中心城区1万人/平方公里的人口密度通行标准计算,还需新增38万人。从县城和乡镇发展看,2012年涟水、洪泽、盱眙、金湖四县城市化率分别为44.1%、45.5%、45.3%、45.8%,县城人口分别为30万人、13.8万人、19.8万人、12.9万人,2016年县城人口要分别达40万人、20万人、30万人、20万人,包括重点乡镇在内需累计新增约40万人,每年需转移10万人。

二、淮安建成苏北重要中心城市进程中

人口集聚的相对优势

具有便捷的区位交通优势。淮安位于长三角经济圈和环渤海经济圈交汇处,境内5条高速公路交汇,新长铁路直达30多个大中城市,连淮扬镇等高速铁路即将启动建设,未来将形成“米”字形铁路枢纽,大运河、盐河等高等级航道通江达海,淮安机场已开通香港、北京等15条航线,形成了公、铁、水、空立体式交通网络。

具有相对优越的环境优势。淮安市域河湖交错,境内水域面积占1/4;森林覆盖率达23.6%,城市绿化覆盖率近40%。先后获得国家卫生城市、国家园林城市、国家环保模范城市等称号,目前正在创建国家生态市,推进建设国家低碳城市试点,为人口集聚提供了优越的生态居住环境。

具有良好的人口潜力优势。2012年底,淮安户籍人口548.8万人,现有农村劳动力195.9万人,外出务工人员由2006年的120万人下降到2012年的87万人,年均返乡就业增长8.5%;而外来务工人员由2006年约10万人增加到2012年的23万人,年均增长13%。

具有特殊发展阶段的后发优势。2012年淮安人均GDP已达6335美元,工业增加值958.88亿元,处于向1万美元迈进的快速发展期,处于产业集聚加快形成阶段。按现有工业基础和发展速度测算,2016年工业增加值将达1730亿元,将新增30万个以上就业岗位,为人口集聚提供了经济基础和发展空间。

三、淮安新型城镇化进程中

人口集聚面临的制约因素

城镇化步伐相对较慢。由于历史原因,淮安是传统的农业大市,基本农田保护面积达633.4万亩,占全市国土面积的42%。工业化、城镇化发展相对滞后,经济总量、工业增加值均居全省11位,地方可用财力有限,在城镇化方面投入能力相对偏弱,2012年城镇化率仅高于全国平均水平0.9个百分点,较全面小康社会目标值55%还差1.5个百分点,较全省平均水平63%还存在较大差距。

“半城市化”人口较多。近年来淮安城镇化虽取得了显著成效,城市的吸引力正在持续提升,但从城镇化率计算方法看,目前全市约有50万在城市长期居住但户籍仍在农村的进城人员,有约23万外来务工人员,两项累计约78万人被计算在城镇化率中,拉升城镇化率约16个百分点。这部分人群的稳定性,将影响着淮安城市的辐射力,也是今后一段时期城镇化的工作重点之一。

县乡区域经济基础较薄弱。推进城镇化是一项系统性工程,工作重点将在县城和乡镇,而淮安经济发展“短腿”也在县城和乡镇。淮安乡镇经济发展实力、设施配套水平、平均财政收入、平均财政支出等均处于全省下游水平。县、乡镇经济薄弱,必然造成基础设施投入不足、功能配套不完善,降低了农民转市民的积极性。同时,中心城市功能配套优势不够明显,没有形成“优势级差”,商业质态不高,同质化竞争突出,在一定程度上也削弱了人口向城镇集聚的吸引力。

机制创新不足。自2003年淮安取消“农转非”制度、实行户口迁移准入制度以来,10年来从农村向市区落户约25万人,仅占长期在城区居住但户籍在农村人口的1/3左右,且有放缓的趋势。其主要原因是农民不愿放弃附着在农村户籍上的既得利益。《土地承包法》规定:“承包方全家迁入设区的市,转为非农业户口的,应当将承包的耕地和草地交回发包方。”农民不敢承担放弃农村土地的风险。近年来,淮安在鼓励农民进城落户方面也进行了积极探索,但市一级城市机制创新空间有限,力度不大,总体上效果不够明显。

四、把握人口集聚的关键着力点

加快人口集聚,关键是要打破城乡二元结构形成的壁垒,建立城乡要素之间的转换通道,既要让农民“想进城”,更要让农民“融进城”。解决这一问题需坚持两手抓,一手抓农村土地制度创新,将附着在土地上的利益显性化,探索建立城镇发展用地与农民进城资金保障的置换通道;一手抓城镇公共服务均等化和产业支撑力,着力提升城镇包容性,实现进城农民真正融入城市生活、享受城市生活。重点把握以下八个方面:

建立合理的权益置换制度。随着中央对“三农”问题越来越重视和一系列惠农政策的出台,附着于“农村户口”上的权益也日益增多,特别是取消农业税并发放每亩120元左右的种粮补贴,对农民吸引力特别大,甚至有的地方出现已迁入城市的居民迫切要求回迁到农村。推进城镇化,实现人口向城镇集聚,必须针对农村宅基地和房屋使用权、承包土地经营权、集体资产处置收益权和惠农政策收益权等建立不同的置换制度,确保农民权益因进城落户保值增值,不因城镇化而受损。

剥离附着于户口上的福利功能。淮安的城市人口迁入条件相对还是比较宽松的,但是居住在城区的农民却大多不愿将户口迁入城市,最主要的原因就是附着于农村户口上的福利功能远远大于城市户口对农民的吸引力。解决这一问题,通行的做法是建立以身份证为核心的人口流动制度。在现阶段可分“三步走”。第一步,对农民进城落户设定一定年限的过渡期,过渡期内附着于“农村户口”上的权益保持不变。第二步,试行常住人口同城化待遇,对有进城意愿的“农民”允许其带着宅基地、承包地和林地等土地权益进城,在住房、医疗、教育、就业、养老保险、失业救济等方面,给予同等“市民”待遇,在过渡期内完成对附着于农村土地上的不同权益的合理置换,并将进城“农民”转为“市民”。第三步,设立农民权益转换专项资金,以政府或第三方的名义有偿购买或以其他方式转换附着于农村土地上的不同权益。

探索宅基地使用权有偿退出路径。随着“半城市化”人员的增多,农村村庄空心化现象越来越普遍;而另一方面,由于城市人口的增多,城市规模的扩大,城市建设用地非常紧张。解决这一矛盾的办法,就是要在二者之间建立通道。主要有三条路径:一是根据城镇发展规划,对现有的村庄进行合理的整合,使人口向小城镇集聚,集中集约利用土地;二是在农民自愿选择的原则下,开展农村宅基地使用权及农民自住房屋货币化退出;三是以宅基地及自住房等值置换城镇商品房产权。为保证该项工作的平稳推进,先期可由政府牵头,组建或委托国有资产公司,负责农村宅基地的置换、整理、经营,统筹城乡建设用地,推进土地整治结余指标市场化配置。为鼓励农民进城,对进入中心城市、县城和小城镇在指定小区选购商品房的,可分别给予一定的货币补贴或政策优惠。

畅通农民承包地经营权流转渠道。目前,制约农民承包地经营权流转的瓶颈主要有两个方面,一个是《土地承包法》规定,全家迁入设区的市,转为非农业户口的,应当将承包的土地交回发包方;另一个是农民承包地“细碎化”严重,“插花”现象很普遍,土地成片流转难、规模经营难。但如果保证农民在承包地经营权流转过程中利益不受损,就可从根本上解决这两个难题。循着这一思路,可采行的方法有:“搭建一个平台”,即是承包地经营权流转平台,组建土地股份合作公司,作为农村承包地的“蓄水池”,吸引农业龙头企业规模经营土地,农民以土地经营权换股权后,可视同承包地退出,允许其全家迁入设区的市转非农业户口。“建立一项制度”,即农民承包地利益保障制度,对大部分已流转小部分没流转的田块,探索设立“保障田”,将不愿流转的农民土地调整到保障田中,保障田的收益要不少于原田块的收益。“抓紧一项工作”,即抓紧推进农村土地确权登记颁证,开展农村集体土地所有权、使用权地籍调查,为农村土地流转、宅基地置换创造条件。

区别对待不同农民的需求差异。保证农民利益在土地流转、城镇化过程中不受损,既是中央对“三农”的一贯政策,也是农民向城镇集聚过程中的题中应有之意,必须区别对待,满足不同农民的需求差异。大体可分为五类:一是对长期在外务工的技能型农民,他们有一技之长,工作岗位较稳定,思想观念、生活方式已基本融入城市,转为市民条件已成熟,土地既是他们的牵挂,也是最后的保障和退路,可通过“土地换社保”等制度设计,解决其后顾之忧,促进其主动流转农村土地经营权。二是对近郊农民,由于土地、集体资产等权益收益较高,财产性收入是其总收入的主体构成部分,及时做好社会保障,避免因城镇化不彻底带来的社会不稳定。三是18~30岁的新生代农民,他们接受了一定程度的文化教育,但基本没有务农经历,具有转变成市民的强烈意愿,对城市生活基本适应,鼓励他们到中心城区或县城落户。四是对外来务工人员,要在工作、生活等多方面给予关心支持,还可开展一些如“荣誉新市民”等活动,提升对淮安的归属感,促进他们融入淮安,增强人口流入的稳定性。五是对长期生活在城里的农民、私营企业主,鼓励举家迁入中心城区或县城,老人到城市与家人享受天伦之乐、儿童到城市享受较优质教育资源。

统筹发展城乡产业体系。产业是人口集聚的首要载体和活水之源。首先,要完善产业体系,加强城镇规划与产业发展规划、城镇规模与产业规模的衔接,形成中心城市、县城、乡镇不同层级、互助互补的产业体系,吸引各个层级的人口集聚。其次,要扩大产业规模,纵向看淮安产业发展快,对人口的吸引已成加速态势,但横向看还有一定差距,还没有形成真正意义上的千亿元的产业体系,还没有一个从业10万人以上规模的产业集群。第三,要推动“产城”融合,围绕产业发展需求完善城镇功能,发挥产业对城镇的支撑作用,以产业发展促进城镇扩张、增强城镇对人口的承载能力,促进中心城市、县城、乡镇分别形成千亿元、百亿元、十亿元产业体系,实现工业化和城镇化互动发展。

建立包容性的城镇运行体系。让农民认同城市、融入城市,不向农村“返流”,享受与市民同等的生活质量,是城镇化的核心内容。包容性的城镇运行体系主要体现在四个方面:一是文化包容。不歧视、不排斥农民生活的一些习惯、方式,容许其有个从农民向市民逐步转变的过程。二是制度包容。对进城农民的待遇以制度形式予以明确,及时将转户居民纳入城镇就业服务和政策扶持范围,保障进城农民享受与城镇居民同等待遇。三是空间包容。按照人口发展规划,完善基础设施配套,合理配置学校、医院,落实住房保障、医疗保险、生活救助等社会保障,使农民进城后能在就业、就学、就医等方面享受同城待遇,实现公共服务均等化。四是生活包容。及时做好土地使用权置换和城镇生活保障之间的衔接,研究制订医疗、保险等城乡之间顺畅快速有效转换的办法,让失地农民及时感受到城市生活的便捷,促进举“家”进城落户,举“家”共享市民生活。

篇8

【关键词】新型城镇化土地资源配置策略

中图分类号:F29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1.背景与问题

新型城镇化是实现城乡一体化的重要路径。本世纪我国工业化、城镇化进程加快,土地问题成为城镇化进程中的一个瓶颈。我国土地的现状警示,人多地少,土地资源的有限性逼迫中国的城镇化不能走无限定的扩展城镇空间规模为主要形式,必须另辟蹊径,走节约集约土地资源,合理配置有限的土地资源为道路。但是,现实与理论总是存在一定的悖论,破坏生态自然,挤压农村的空间,借发展之名圈占农民的土地等等短视现象屡禁不止,进而引发大量社会矛盾,甚至造成。因此,在推进城镇化过程中,着眼于“新型”二字,用新型的理念、新型的机制、新型的路径解决目前城镇化进程中的合理配置土地资源问题是一个长期的实践问题。

2.城镇化进程中城镇建设土地资源配置总体趋势:——合肥实践

根据合肥市2006—2020年土地总体规划,合肥市土地资源配置总体趋势是:(1)耕地与基本农田保护目标。至2020年,规划耕地保有量374027.39公顷。2006-2020年,规划耕地净减量控制在 3537.24公顷以内。其中,2006-2010年,耕地净减量控制在 2720.92公顷以内。规划期内,基本农田保护面积目标为 322429.96公顷。(2)土地整理复垦开发补充耕地目标。至2020年,规划新增建设用地占用耕地约为 22821.52公顷,通过土地整理复垦开发补充耕地 22821.52公顷。其中,2006-2010年,新增建设用地占用耕地 8311.77公顷,通过土地整理复垦开发补充耕地 8311.77公顷。2011-2020年,规划新增建设占用耕地 14509.75公顷,通过土地整理复垦开发补充耕地 14509.75公顷。(3)建设用地控制规模。至2020年,规划建设用地规模控制在 137749.31公顷。2006-2020年,规划净增建设用地 22890.56公顷。其中,2006-2010年,净增建设用地 11193.22公顷;2011-2020年,规划净增建设用地 11697.34公顷。

从以上趋势看,今后长时期合肥土地资源配置主要呈现如下特点:(1)在国家土地法律、法规和政策的框架下将继续强化土地资源开发的管理,通过规划明确开发与保护的范围;(2)禁止性开发的区域将呈增多的趋势;(3)限制性开发区域将采取更加严厉的硬性的保护指标进行量化;(4)“大土地”理念治理下,更加注重和鼓励向地下空间、高空等拓展建设空间;(5)建设用地土地供应量将受到进一步的控制,特别是郊(县)区建设用地的土地报审批制度更加严格,建设用地供应量日趋紧张。

3.合肥新市镇建设中土地资源配置的策略和建议

创新土地节约集约利用方式和提高土地资源配置管理水平是创新土地资源配置方式关键点。因此,合肥在推进新市镇建设过程中创新土地资源配置方式至关重要。

(1)更新新市镇建设理念是创新新市镇土地资源配置方式的前提。首先,在推进新市镇建设过程中,对新市镇的土地资源配置要始终坚持节约土地、集约发展、合理布局、统筹城乡发展的原则,健全土地资源配置的市场机制,特别是要有合理的土地产权基础和收入分配机制,以形成土地资源配置的长效机制,实现土地利用的节约集约化,为合肥新市镇的可持续发展储备足够的土地资源。其次,合肥在推进新市镇建设过程中,通过严格筛选项目用地,合理确定和严格执行建设项目的容积率、用地标准等措施,实现土地节约集约利用。新市镇建设要创新规划管理,从根本上避免平面规划制度方法,确立高空、地面、地下立体式规划制度方法,最大限度地配置以土地为支轴的使用空间,提高土地复合使用水平。再次,借鉴国内外土地资源配置的成功经验,结合合肥郊县的实际,深入分析各地土地资源的特点,探索适合合肥新市镇建设用地路径。

(2)建立科学的土地节约集约利用综合评价体系是创新新市镇土地资源配置方式的关键。综合相关研究成果,建立合肥新市镇建设的土地使用的合理评价体系,科学规范具体流程。①新市镇土地节约集约利用的评价指标体系。首先,在宏观层面上,建立新市镇用地结构分析的指标体系。②以新市镇功能区(居住区、工业区、商业区、政务文化区)为评价对象,基于土地集约利用的内涵和约束条件,并考虑通过现有规划图件获取数据的实际操作情况,制订中观层面上的功能区土地集约利用评价指标体系。③确立合理的评价标准。依据国家规定的标准,按照土地利用程度将新市镇土地划分为四个等级:低度利用、适度利用、集约利用、过度利用。对应上述评价等级,根据新市镇建成区的实际范围分别确定市民居住用地、工业用地、商业服务用地、政务文化区用地各项指标的评价标准。④确立科学地评价方法。明确合肥推进新市镇建设的不同阶段目标,科学合理地确定评价指标权重的方法,比如专家估测法、频数统计分析法、主成分分析法、层次分析法、模糊逆方程法等;其次,建立比较科学的评语集;再次,对评价标准和评价对象进行标准化计算;最后,给出新市镇建设用地节约集约利用的评价结果。

(3)建构合理的土地管理长效机制是创新土地资源配置方式的目标。土地资源配置是一项长期的复杂的系统工程,合肥在推进新市镇建设过程中,要实现土地资源配置的最优化,提高土地管理水平,就要建构合理的新市镇土地管理长效机制。根据国家和安徽省制定的土地利用管理的相关法律法规和政策,一要科学地制定新市镇建设土地利用总体规划;二要科学编制和严格实施新市镇建设土地利用年度计划,做好新市镇建设用地增加与农村建设用地减少挂钩,制定补充耕地数量质量按等级折算的考核办法,真正实现建设项目考核耕地占补平衡;三要在新市镇建设中大力推进新市镇所在地的旧集镇改造,从改造中拓展更大的居住与建设用地空间;四要在招商引资中充分重视社会法制环境、服务环境、信用环境、市场环境的同时高度重视新市镇可持续发展中土地资源的综合承载力;五要提高土地资源监督与执法管理水平。

——————————————

参考文献

①毛蒋兴,阎小培,《城市土地利用模式与城市交通模式关系研究》,《规划师》,2007年第7期。

②郭先登,《关于合理配置城市土地资源的思考》,《东岳论丛》,2007年第2期。

③姚士谋,陈爽,年福华,《中国大城市用地空间扩展的若干规律特色》,《地理科学》,2009年第1期。

④吕萍等,《土地城市化及其度量指标体系的构建与应用》,《中国土地科学》,2008年第8期。

⑤张安录,杨钢桥,《小城镇发展与建设用地管理》,《城市规划》,2000年第9期。

⑥国土资源部地籍司,《全国土地利用变更调查》,中国大地出版社2004年版。

篇9

1、真心话大冒险。

玩法:通过猜拳或者抽牌选出一个人,那个人选择真心话或者大冒险。真心话可以让在座的任何一个人问任何问题,必须如实回答。大冒险要被在座的人指使去做一件事情。

2、第一印象游戏。玩法:适合于刚认识不久的人。大家轮流说一个有趣的特点,比如“你觉得谁睡觉要打呼噜”,然后1、2、3之后大家同时指向自己觉得最符合这个特征的人,得票数最多的人喝酒。

3、拍七令。玩法:从1到99报数,当有人数到含有“7”的数字或“7”的倍数时,不许报数,要拍下一个玩家的后脑勺,

(来源:文章屋网 )

篇10

>> 基于SWOT分析的内蒙古新型城镇化建设问题研究 金融支持新型城镇化建设问题研究 新型城镇化建设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浅谈团场城镇化建设问题及对策 生态文明理念下的新型城镇化建设问题研究 河北省新型城镇化进程中创新型城市建设问题与对策研究 新疆兵团城镇化建设问题研究――以双河市为例 浅谈城镇化视阈下我国新型城镇化建设问题 城乡统筹与金融支持新型城镇化建设问题研究 我国新型城镇化建设问题研究 启东新型城镇化建设的问题及建议 新型城镇化的内涵、问题及对策 新型城镇化中交通基础设施建设问题的探索与建议 关于新型城镇化建设问题的若干思考 抚松地区新型城镇化进程中文化建设问题的思考 生态文明视角下的新型城镇化建设问题探析 新型城镇化规划建设的问题研究 当前新型城镇化建设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推动师市城镇化建设问题研究 中国城镇化建设问题研究 常见问题解答 当前所在位置:.2014-03-05.

[9] 颜廷平.近十年来中国农村城镇化若干问题研究综述[J].理论与当代,2011(1):12-15.

[10] 马 远.新疆特色城镇化路径研究[D].新疆石河子:石河子大学,2011.

[11] 潘自立.塔里木河的变迁与罗布泊的演变[J].第四世纪研究,2009(3):232-240.

[12] 阎东彬.河北省新型城镇化建设的问题及原因剖析[J].金融教学与研究,2012(1):54-57.

[13]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统计局.新疆统计年鉴[M].乌鲁木齐:中国统计出版社,2014.

[14] 陈宇光.论布尔迪厄社会实践理论的三个核心概念[J].南通职业大学学报,2003(4):43-46.

[15] 王康熙.新疆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的困境及对策研究[J].农业经济,2013(7):79-80.

[16] 冯 浩.一路一带战略下国际通道建设问题的思考[J].综合运输,2014(10):29-3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