镁在空气中燃烧范文
时间:2023-03-20 13:43:24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镁在空气中燃烧,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篇1
关键词:镁带;燃烧;实验探究;产物
中学化学教材中写得很清楚,镁带在空气中燃烧的产物是氧化镁。实际上,在空气中除了氧气还有大量氮气,那么镁带在空气中点燃,产物应该还有氮化镁。参加反应的氧气和氮气是否也是按空气中存在的质量比进行的?如果是这样,镁带燃烧的主要产物就应该是氮化镁了。鉴于上述原因,本人设计了下面几组实验,以探究镁带在空气中燃烧的产物。
一、实验原理
原理一:碱土金属活泼性略差,室温下这些金属表面缓慢生成氧化膜。它们在空气中加热才发生显著反应,除生成氧化物外,还有氮化物生成。
原理二:空气中氧气和氮气的质量比。
m(O2):m(N2)=32×0.21∶28×0.78=6.72∶21.84=0.308
原理三:氮在高温时能与许多金属或非金属反应而生成氮化物如Mg3N2。这类氮化物大多是固体,化学性质活泼,遇水即分解为氨与相应的碱。
Mg3N2+6H2O==3Mg(OH)2+2NH3
二、实验用品
电子天平、镊子、石棉网、镁带、坩埚、火柴。
三、实验方案
让镁带在坩埚中燃烧,称量燃烧后剩余的产物质量。根据计算结果,推断空气中与镁带反应的氧气和氮气质量的比值,并与空气中氧气与氮气的质量对照,分析原因。
四、实验过程
1.实验操作
实验一:称取镁条M,放入坩埚中,将坩埚放在石棉网上,用电子天平测出质量m,用酒精灯加热,结果无现象,实验失败。说明镁带在加热的情况下反应没有明显实验现象。
实验二:称取适量镁条M,用镊子放入坩埚,将坩埚放在石棉网上,罩上烧杯,用电子天平测出质量m1。用火柴点燃,快速罩上烧杯,在通风恒温条件下等反应结束。冷却实验用品到室温,用电子天平测出质量m2。现象为烧杯内有耀眼白光,反应刚结束时烧杯内有浓烟,当降到室温时,烟仍未散尽。说明通过冷却密封的办法来称量镁带燃烧的所有产物,是不现实的。
由实验原理三知道,镁带在空气中燃烧生成氧化镁和氮化镁,氮化镁遇到空气中的水分就生成氢氧化镁和氨气,大量逸出的白烟就是新生成的氢氧化镁。如果实验能准确称量剩余的氧化镁,根据镁的总重量,就可以算出生成氮化镁的质量。
总结上述实验的不足,设计如下实验。
实验三:(1)用电子秤把坩埚和罩子的总质量测出m1。
(2)向坩埚中加入镁带,将坩埚放在石棉网上,再次测出总质量m2。
(3)点燃镁条,不用密闭。镁带剧烈燃烧,放出大量的白烟。
(4)等镁条完全燃烧后,大量白烟消去,冷却,测出总质量m3。
注意:镁带不能过多,因为太多镁带不能充分燃烧,影响实验结果;燃烧过程有烟产生,要有通风设备;称量要冷却在室温下,减少实验误差。
2.数据分析
第一组数据分析:m(O2):m(N2)=1.65
第二组数据分析结果m(O2):m(N2)=1.17(舍弃)
第三组数据分析结果m(O2):m(N2)=1.75
实验平均值m(O2):m(N2)=1.70
由实验原理二知道,空气中氮气的含量远远比氧气多,氧气的质量与氮气的质量比为0.308。总结上面实验数据知道,参加反应的氧气的质量比氮气的质量多。
3.理论解释
《无机化学简明教程》209页指出N的电负性为3.04,O的电负性为3.44,所以氧元素比氮元素非金属性更强。氮的电负性和氧的电负性很接近,但氧气要比氮气活泼得多,主要是因氮原子间形成的键能太大,N=N的键能为946 kJ/mol,O=O的键能为498 kJ/mol。而拆开这些键需要的能量很高,虽然氮气理论上也能与镁反应,但由于活泼性的限制,燃烧产物中氮化镁就很少了。
另外,镁也可以跟空气中的CO2反应生成氧化镁和碳。但实验中并没有观察到生成碳,原因是在空气中二氧化碳的体积仅占约0.03%、正四价碳的氧化性比氧氮弱,就算有少量反应物生成,氧也把它氧化了。
五、实验结论
镁带燃烧时,主要产物是氧化镁,同时产生的大量的白烟是氮化镁水解的产物氢氧化镁和氨气。
六、实验反思
由空气中氮气和氧气与金属镁反应的多少,得出在化学反应中,我们不能想当然地认为含量多的气体,反应就多,更重要的是要考虑气体自身的活泼性。
参考文献:
[1]王金龙.镁与氮气反应实验的设计[J].中学化学,2006(3):21.
[2]王祖浩.化学(必修)[M].南京:江苏教育出版社,2005:56.
篇2
关键词:钠;空气;燃烧;黑色物质;碳;二氧化碳
中图分类号:G633.8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672-1578(2015)05-0463-01
在人教版高中化学教材必修1的47页讲金属与非金属的反应时,有一个重要的演示实验:实验3-2钠在空气中燃烧生成过氧化钠的实验。笔者在做这个实验的时候发现:金属钠在空气中燃烧生成的黄色过氧化钠产物中混有少量的黑色物质,那么这黑色物质究竟是什么呢?
条件好的学校应该在初中化学实验课上做过镁在二氧化碳中燃烧的实验:用坩锅钳把点燃的镁条伸进充满二氧化碳的集气瓶中,发现镁条在集气瓶中继续燃烧,生成大量的白色烟雾,瓶壁有少量的黑色物质产生,该反应说明镁条能与二氧化碳反应生成氧化镁和单质碳,化学反应方程式为:。
金属活动性顺序表告诉我们:金属钠比金属镁还要活泼一些,既然金属钠的还原性比金属镁的还原性要强,那么理论上金属钠应该也能与二氧化碳反应,而且金属钠与二氧化碳的反应要比金属镁在二氧化碳中的反应更剧烈一些。事实究竟是不是如理论所说的这样呢?该黑色物质究竟是不是金属钠与空气中二氧化碳反应的产物:单质碳呢?
下面我们探究一下金属钠与二氧化碳的反应:
事先用集气瓶(瓶底铺上一层细沙)收集一瓶二氧化碳,从煤油中取出一小块金属钠,并用滤纸吸干其表面的煤油,把周围淡黄色的表皮切掉,放在燃烧匙中并用酒精灯点燃,然后迅速把燃烧匙伸进充满二氧化碳的集气瓶中,发现钠在集气瓶中继续燃烧,待反应结束,发现燃烧匙内的产物表面几乎全是黑色物质,取出燃烧匙并将燃烧匙中的产物转移到一张洁净的滤纸上面。发现除了有黑色固体产物外也有一部分白色固体产物。
现在终于可以肯定黑色物质就是单质碳了。那么白色固体是什么东西呢?
类比镁与二氧化碳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我们可以写出金属钠与二氧化碳的化学反应方程式:,白色固体就可能是氧化钠。但是我们知道氧化钠的化学性质比较活泼,遇二氧化碳又有可能变成碳酸钠,其化学方程式为:,将(1)(2)两个方程式叠加起来,消去氧化钠便可以得到金属钠与二氧化碳的反应方程式:。
下面我们来验证一下该白色固体:
将滤纸上的产物全部转移到一支小试管中,加入少量的水,充分振荡后静置一会,发现白色物质消失,下面有少量的黑色不溶物。取出少量的溶液,滴加氯化钡溶液,发现立即产生白色沉淀。由此,完全可以证明该白色固体是碳酸钠。
滤出黑色不溶物,放在燃烧匙上并用酒精灯加热,虽然不能看到明显的燃烧现象,但是黑色物质的最终消失,也进一步证明该结论的正确性。
篇3
近几年来,本人在初中化学课堂教学实践中沿着这一方向作了一些探索,现以仁爱版九年级化学上册专题2《利用大气资源》单元1《多组分的空气》这一节中“空气中氧气含量的测定实验(演示实验)”为例进行研究。
一、由一次“失败”的实验引出的讨论
在一次上课时,由于本节课的内容较少,我在做完“空气中氧气含量的测定”的演示实验、讲解完相关内容之后,又找了一个同学上来将实验重做一次,却发现集气瓶中水位上升的体积远远小于集气瓶内空气体积的1/5。我抓住这个机会,让同学们积极思考,分析实验“失败”的原因。
二、研究过程
1.原因分析
(1)同学们经过思考讨论之后,分析出了如下原因:
①红磷的量不足,使得集气瓶内的氧气没有消耗完,气体减少的体积小于1/5。
②装置气密性不好(如橡皮塞没有塞紧等),导致外界的氧气进入了集气瓶内。
③测量体积时温度没有恢复到原来的温度。由于红磷燃烧要放出热量,使集气瓶内的气体温度高于室温,剩余气体处于膨胀状态。
④玻璃管内残留有一部分水没有进入集气瓶中。
(2)在讨论过程中,有的同学还分析出了下列原因(虽然可能性不大,但我还是予以了肯定):
①烧杯内的水太少,上升不到所需的高度。
②红磷燃烧产生的白烟没有完全消散,也占了一定的体积。
③集气瓶的刻度不准(我们做实验时是用几根橡皮筋将集气瓶内的空气分成几等份的)。
④燃烧匙伸得太长(水面上升到一定的高度后就将红磷淹没了,从而不能继续燃烧)。
⑤气压偏低(不能将水压上足够的高度)。
⑥读数时仰视读数(这个同学对量筒的使用印象特别深)。
2.知识延伸
在分析完原因后,我又提出了以下几个问题(这些问题我在后面的学习过程中给他们一一作了解答),作为一种激趣的手段:
(1)燃烧的药品红磷能否用木炭、硫磺、蜡烛、铁丝、镁带等代替?
①木炭、硫磺、蜡烛在燃烧时尽管消耗了氧气,但同时会生成新的气体,如二氧化碳、二氧化硫等,补充了减少的部分。
②铁丝虽然在氧气中能够燃烧,在空气中却不能燃烧。
③镁带虽然与氧气反应生成氧化镁固体,但它同时也会和空气中的氮气反应生成氮化镁固体而使气体减少的体积偏多。
(2)要除去密闭容器内空气中的氧气,得到较纯净的氮气,最好是用燃烧何种物质的方法?
……当然是燃烧红磷了。
(3)家用电灯泡内的玻璃柱上的一点暗红色物体是什么?
为了防止灯泡内的钨丝被氧气氧化,常常要把灯泡内的氧气除尽,在灯泡内的玻璃柱上涂一点红磷可以将残留在灯泡内的氧气反应掉,以延长灯泡的寿命。
3.提出假设
最后,我又提出了以下几点假设,鼓励学生利用课外时间以分组讨论、阅读课外数据、上网查阅等多种方式继续进行研究。
(1)课本上的实验方法是不是唯一的方法?可不可以用其它的方法来研究空气的组成?
事实上,有很多资料上都提到这样一种方法(示意图如下):
(2)集气瓶内剩余的气体是什么?你能猜测它具有哪些性质?如何验证你的猜测?
篇4
关键词:高中化学;方程式;高效教学法
高中化学是一门思维性非常强的学科,不仅要求高中生有高度的客观理解能力,更需要他们具有主观的头脑影像再现能力,在化学方程式的学习中,这一点更加突出,以下就来探讨一下如何高效地学习高中化学方程式。
一、类推再生法
所谓类比,就是由一个到多个,高中阶段学习化学,就是这样一个过程,在类比中也再生,如,在学习“单质与氧气的反应”时,教师先做一个实验,将金属“镁”在空气中点燃,经过燃烧,生成了“氧化镁”,得出化学方程式:然后,进行类推,当金属铜和铝在空气中燃烧会生成什么呢,依次做实验,可以得出,当铜在空气中不能燃烧,却能受热生成氧化铜,得出化学方程式:,当铝在空气中燃烧,生成氧化铝,得出化学方程式:从镁在氧气中的燃烧逐步类推其他金属铜和铝在空气中燃烧后的物质,使知识得到再生,而高效地掌握这三个化学方程式。
二、情景实验吸引法
怎么样的教学方法,能吸引学生的兴趣呢?在化学这门课程中,实验是一个很好的选择,因此,教师要充分地利用好、做好实验,当然,最好选一些化学反应明显的实验,如,在做硫酸溶液和氢氧化铜溶液的反应,当两种溶液混合时,首先生成氢氧化铜,呈现蓝色的沉淀,然后,将溶液加热,氢氧化铜会受热分解为水和黑色的氧化铜,所以,溶液变黑,这一化学过程,带有一些神奇而微妙的感觉,能使学生喜欢上这个实验,自然也记住了这个化学方程式:H2SO4+Cu(OH)2=CuSO4+2H2O,高效也由之而来。
三、合理归纳教学法
高效的教学法,来之不易,想要学生学得好,教师先要做得好,这个做得好就是指,教学合理而有序,当教师讲解化学方程式时,应该从易到难,从一般到特殊,如讲解酸+碱的反应时,一般先从简单的盐酸溶液和烧碱溶液的化学反应开始学习,化学方程式为:HCl+NaOH=NaCl+H2O,然后再学习硫酸溶液和氢氧化铁溶液的反应,化学方程式为:3H2SO4+2Fe(OH)3=Fe2(SO4)3+6H2O。
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教学和学习一样,本是一个无尽的探索过程,教学方法的探讨也应不停地求索和创新。
参考文献:
[1]张志宽.浅谈元素化合物教学设计的策略和方法[J].中国科教创新导刊,2010(30).
篇5
关键词:铝的实验 效果不明 系列实验 揭秘
中学化学中,有关铝的实验效果很不明显,长期以来困扰着我们这些实验工作者,通过不懈的探索和努力,终于揭开了其中的奥秘。
在人教版九年级化学(下册)第八单元课题2“金属的化学性质”中,关于金属铝有这样一段描述:铝在空气中与氧气反应,其表面生成一层致密的氧化铝(Al2O3)薄膜,从而阻止铝进一步氧化,因此,铝具有很好的抗腐蚀性能。从上段话中可以得到如下启示:1、铝的化学性质很活泼,在常温下就能与空气中的氧气反应,生成氧化铝。4Al+3O2=2Al2O3 2、氧化铝是致密而坚固的,致密的程度如何呢? 3、如果用铝与其它物质发生化学反应,铝表面上的氧化膜会影响甚至会阻止反应的进行,怎么办呢?这就是我们需要解决的问题。
在人教版的化学九年级下册第11页中,有这样一个探究实验:把一根用砂纸打磨过的铝丝浸入硫酸铜溶液中,过一会儿取出,观察,有什么现象发生?从理论上讲,这个实验很容易成功的,不就是一个置换发应吗?而在实验操作中却很感意外。实验过程:(1)、反应原理:2Al+3CuSO4=Al2(SO4)3+3Cu (2)、实验步骤:a、用砂纸反复打磨铝丝,直到光亮,确信已除掉氧化铝薄膜。b、将铝丝插入装有质量分数为2%的硫酸铜溶液的试管中。c、现象:依稀可以观察到有极少量的红色物质附着铝丝上,溶液的蓝色变化很不明显:。这与理论上的结论相差太大了,什么原因呢?是铝不纯,还是铝表面的氧化膜未除净?还是硫酸铜溶液有问题?于是我又做了另一个实验:将用砂纸打靡过的光亮的铁丝浸入装有硫酸铜溶液的试管中,观察到:铁丝表面有红色物质析出并覆盖在铁丝上,溶液由蓝色逐渐变为浅绿色。反应原理:Fe+CuSO4=Cu+FeSO4这个实验说明了硫酸铜溶液没有问题,那么问题一定是出在铝丝上。
人教版高一化学第一章第三节“化学反应中的能量变化”有这样一个实验:[实验1-3]在一支试管里加入几小块铝片,再加入5ml盐酸,当反应进行到有大量气泡产生时,用手触摸试管外壁,并用温度计测量溶液的温度变化。第五章第二节“元素周期律”又有这样一个实验:[实验5-2]取一小片铝和一小段镁带,用砂纸擦去表面的氧化膜,分别放入两支试管,再各加入2ml 1mol/L盐酸,观察发生的现象。“[实验3-1]”重在铝与盐酸反应的剧烈程度,通过用手触摸试管外壁和通过温度计测量溶液的温度,直观地感受到和观察到化学反应前后温度的较大变化,从而得到在化学反应中确实存在能量变化。而在实验过程中通过用砂纸打磨过的铝片与3mol/L的盐酸反应的温度变化需要在30min后才能观察到,并且温度变化不很明显,大约从室温可以上升到35℃左右。时间长,效果差,还不如铁与盐酸的反应剧烈。2Al+6HCl=2AlCl3+3H2 Fe+2HCl=FeCl2+ H2“[实验5-2]”重在比较镁、铝与盐酸反映的剧烈程度,从而对比两者的金属性强弱。在实验过程中,镁带与盐酸反应非常剧烈,有大量的气泡产生,同时放出大量的热。而铝与盐酸反应只有少量的气泡附着在铝片上。从金属活动性强弱来讲,铝仅次于镁,而从实验现象上看,铝的金属性却比镁相差甚远,原因何在呢?
人教版高二化学第四章第一节有“铝箔的燃烧”这个实验。[实验4-1]把2cm×5cm的薄铝箔卷成筒状,内部裹一纸片,铝箔的一端固定在粗铁丝上,点燃纸片,立即伸入盛有氧气的集气瓶中(集气瓶底部要放一些细沙),观察现象。在具体的实验过程中用砂纸反复打磨过的铝箔却不能在氧气中燃烧,分析其原因大致有两点:1、铝箔的氧化膜未除净。2、未达到铝箔的燃点。 转贴于
上述几个实验都有一个共同的问题,是不是铝表面的氧化膜未除净而影响了实验效果呢?那么又如何除去铝表面的氧化膜呢?前面这几个实验用了两个方法:1、用砂纸反复打磨。由于氧化铝是致密而又坚固的,这个方法是费力而不讨好。2、在盐酸中浸泡。Al2O3+6HCl=2AlCl3+3H2O从上面的[实验3-1]和[实验5-2]中可知:在盐酸中浸泡时间长,效果差,这两种方法都不可取。大家知道,Al2O3是两性氧化物,既可以与酸反应,也可以与强碱反应Al2O3+2NaOH=2NaAlO2+H2O如果将铝片(丝)放入NaOH溶液中浸泡,效果又如何呢?通过反复实验,终于找到一个切实可行的好办法,步骤如下:1、将铝片(丝、箔)投入装有NaOH浓溶液(质量分数为30%,摩尔浓度为6mol/L)的烧杯中浸泡,直到大量气泡产生为止,浸泡时间约为10-12min。反应原理:(1)Al2O3+2NaOH=2NaAlO2+H2O(2)2Al=2NaOH=2H2O=2NaAlO2+3H2因为铝表面的氧化膜与氢氧化钠反应后,里面的铝也会与强碱溶液发生反应,生成氢气。当有大量氢气产生时,说明铝表面的氧化膜已基本除净。2、保存方法:将除去氧化膜的铝片(丝、箔)浸泡在装有煮沸并冷却后的蒸馏水(125ml)的广口瓶中,并在蒸馏水中滴入2-4滴稀硫酸,防止铝片氧化。将通过浓的氢氧化钠溶液处理过的铝片(丝、箔)来重做上面的几个实验,效果很好,完全能够达到书上讲的理想效果。由此可见,如何除去铝片(丝、箔)表面的氧化膜,是做好关于铝的性质实验的关键。
篇6
镁的制作成本比铝高,制作难度比铝大,所以,镁更珍贵。
1、镁,它是一种银白色的轻质碱土金属,化学性质活泼,能与酸反应生成氢气,具有一定的延展性和热消散性。镁元素在自然界广泛分布,是人体的必需元素之一。工业上利用电解熔融氯化镁或在电炉中用硅铁等使其还原而制得金属镁。
2、铝,银白色轻金属,有延展性。商品常制成棒状、片状、箔状、粉状、带状和丝状。在潮湿空气中能形成一层防止金属腐蚀的氧化膜。铝粉在空气中加热能猛烈燃烧,并发出眩目的白色火焰。铝易溶于稀硫酸、硝酸、盐酸、氢氧化钠和氢氧
(来源:文章屋网 )
篇7
关键词:小组合作 低效问题 解决策略
一、低效问题的提出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的报告《教育――财富蕴藏其中》一文中指出:“学会合作是面向21世纪的四大教育支柱之一。”由于合作学习能合理地利用竞争机制,形成良好的人际关系,促进学生人格的健全发展,“小课堂,大社会”,因而成为了新课程积极倡导的学习方式之一。但是,笔者在听了我校一位教师的公开课《质量守恒定律》后,发现初中化学课堂教学中学生小组合作学习存在着严重低效问题。本文就这节课,总结了六种常见低效问题,并结合教学实际对应提出了六种具体解决策略。
二、常见低效问题
问题1:形式不冷,实质低效
化学课堂上,合作形式很热烈,但实质很低效。
例如:在公开课《质量守恒定律》中,教师直接让学生进行小组实验,“按照课本上做实验,看看白磷燃烧后质量有什么变化”,学生合作实验气氛很热闹,教室里人人在动,人人在说,这位公开课教师后来也组织了学生进行实验结果的交流汇报,一时感觉还不错。但是仔细反思起来,这样就是合作学习吗?在小组实验(学习)前既无分工,也没有告诉学生合作的要求,更没有深入的分析讨论、交流与合作。其实学生根本就不知道如何合作,也不会合作,这不能算作真正意义上的合作学习。所谓的合作不仅仅是形式上的热闹,而应是实质上的进步,是学生的发展、目标的达成、合作精神的培养。
问题2:参与不均,整体低效
只有少数优生参与积极,得到发展;而大多数却参与不多,越来越差。造成少数发展,多数旁观,两极分化严重,整体上极其低效。
例如:在公开课《质量守恒定律》中,学生完成实验后,教师提出问题“反应前后质量为什么相等”,让学生分组进行讨论,合作学习。我作为听课者作了一个比较准确的统计:全班39位同学中有9位同学在课堂上调皮捣蛋;有6位同学在小声议论,可能连自己也听不见;只有4位胆子大的、成绩好点的同学在唱独角戏,真正在讨论老师提出的问题;还有20多位同学漠不关心,一言不发,都在等着其他同学和老师的结论。到最后老师让同学停下来,来表达交流问题,这样的合作讨论的效果可想而知。
问题3:内容不当,目标低效
许多教师是为了合作而合作,没有经过认真分析思考,选择不恰当的内容进行合作学习,使达成的知识目标和合作精神培养目标极其低效。
例如:在公开课《质量守恒定律》中,授课者设计了几个合作学习内容:
(1)合作进行白磷燃烧前后质量的测定和铁钉与硫酸铜反应前后质量的测定的实验。
(2)合作进行盐酸与碳酸钠粉末反应前后质量的测定和镁条燃烧前后质量的测定的实验。
(3)合作归纳总结质量守恒定律的概念。
(4)合作进行盐酸与碳酸钠粉末反应前后质量减小和镁条燃烧前后质量增大的讨论。
(5)合作进行质量守恒原因的讨论。
上面这些合作内容中,(1)、(2)、(4)、(5)可以选作小组合作学习的内容,(3)不宜进行小组合作学习,但本节课还是严重拖堂,选择的合作内容过多。通常情况下,合作内容有的偏离重点,无合作的需要;有的过于简单,无合作的必要;有的难度过大,讨论不出结果,无合作的空间;有的合作内容过多,各个问题都合作,无合作的时间。
问题4:组织不力,过程低效
在合作学习课堂中,经常看到,课堂上吵吵闹闹,乱七八糟,秩序混乱,致使合作学习过程组织不力、非常低效。
例如:在公开课《质量守恒定律》中,组织学生合作进行实验探究,课堂上个别学生在做;一些学生只是旁观者;很多学生在一旁,说说笑笑,打打闹闹;还有的学生拿着材料在玩弄,我行我素,甚至有的学生下位,跑到其他小组去捣蛋。
问题5:讨论不透,深度低效
讨论未能深入透彻,教师就要求每组派代表汇报,草草收场,非常低效。讨论前没有充分时间思考,讨论时时间不充分,讨论后没有总结深化,使讨论的内容停留在表面,只有温度,没有深度。
例如:在《质量守恒定律》课题的学习中,学生在做镁燃烧后质量有何变化的实验探究时,教师没有让学生有充足的时间独立思考和交流汇报,学生的意见很肤浅,甚至错误,停留在问题的表面,没有深度。
三、低效问题的解决策略
1.合作机制要长效
在化学课堂合作学习过程中,建立起小组合作学习的长效机制,是解决小组合作学习形式热烈,实质低效问题的重要措施之一。如何建立小组合作的长效机制呢?
第一,进行合理分组,并建立基本固定的学习小组。学生是具有丰富个性的学习者,遵循“组内异质,组间同质”的原则,把学生分成四人一个小组的“”,选择那个能力强学习优的同学担任首轮小组长,构成一个相对稳定而富有变化的“橄榄”形,争取组间实力相当。合作学习时,组内合作,组间竞争;组长组内轮换,人员组间交流,如同NBA球员的“转会制”,使学生学会与不同性格个性的人合作,但一定要注意保持小组的相对稳定性。最后,请每个小组给自己取个响亮的名字,如“火箭队”、“公牛队”等,构建小组文化内涵,增强组员的主人翁意识和小组的凝聚力,培养的集体荣誉感。
第二,进行合理分工,学会各项合作技能。刚开始进行合作学习时,因为大家对组员的情况和合作学习的方法比较陌生,有一个熟悉的过程、适应的过程和了解合作学习方法的过程,因此特别要发挥组长的领导作用,负责组织本组成员学会小组合作学习。要针对内容对组员进行合理分工,明确任务和职责;负责课堂上讨论、实验、探究、表达交流的纪律;养成良好的习惯。大家完全熟悉合作学习的某一分工后,再进行组内轮换,使每个学生、每种能力都得到提高。
第三,树立合作学习新理念,构建合作学习型班级和学校。我们在教学实践中,一定要把合作学习理念贯彻到我们教学工作之中,主要方法是建立和营造合作学习型班级和学校,使班级和学校成为合作学习型组织。如在班级中,在座位编排时,小组合作成员就是相邻的四人小组,方便合作交流,同时合作学习小组不仅是合作学习小组,还是劳动小组、体育运动小组、宣传小组、生活互助小组等,使之成为班级的一个基本组织单元。
2.合作方法要训练
通过训练合作学习方法,可以有效解决合作学习参与不均、整体低效问题。
美国明尼苏达大学“合作学习”中心的约翰逊兄弟认为,教师不能只是把学生放到一起,然后告诉他要合作,应当在适当的人际交往及小组合作技能方面指导学生,合作学习既是一种学习方式,又是一种学习能力,这种能力不是与生俱来,自然生成的,而是与其他能力一样,通过教师有意识、有计划的培养和训练而形成的。通常我们采取课外讲座、课内实践的形式,主要内容有:第一要培养学生独立思考的习惯;第二要培养学生认真倾听的习惯;第三要培养学生交流表达能力;第四要培养良好的组织纪律性。通过这样的训练与学习,为化学课堂小组合作学习打下了良好基础,学生学会了合作,合作学习就优质高效。
3.合作内容要精选
精选合作内容,准确把握学习目标,是解决合作学习中内容不当、目标低效的重要策略。
(1)选择探究性知识内容开展有效合作学习。
例如:在认识空气的成分及含量的教学中,我开展小组合作探究尝试,要求各组设计实验,测定氧气的含量。这个值得探究的问题一下子激发了小组合作学习的积极性,各小组成员在受到拉瓦锡实验的启发下,设计了许多测定方案,提出了五个具有代表性的方案
方案一:用硫在空气中燃烧消耗氧气来测定空气中氧气的含量。
方案二:用磷在空气中燃烧消耗氧气来测定空气中氧气的含量。
方案三:用碳在空气中燃烧消耗氧气来测定空气中氧气的含量。
方案四:用蜡烛在空气中燃烧消耗氧气来测定空气中氧气的含量。
方案五:用镁在空气中燃烧消耗氧气来测定空气中氧气的含量。
通过小组实验比较,学生惊奇地发现,用不同的物质燃烧测出氧气的含量不相同,带着新的问题再一次组织小组讨论,查阅资料,分析原因,最终找出了测定氧气体积分数不同的原因,找到了测定空气成分使用的最佳物质是磷,并顺利地测出了空气中氧气的体积分数。
(2)选择开放性知识内容开展有效合作学习。
例如环境污染问题、食品营养与健康问题等内容的学习,是开展合作学习的很好内容,在组织这些开放性知识学习中,可以先让学生进行社会调查,收集一些有关资料,了解这些问题的产生原因及解决的办法,然后进行小组交流、讨论,既能培养学生收集整理加工处理信息能力,又能确保学生所学知识的完整性和系统性,形成环保意识和健康意识。
(3)选择寻找知识规律性内容开展有效合作学习。
例如:碱通性知识的学习,采用小组合作学习形式,通过对两种碱氢氧化钙、氢氧化钠的性质进行比较、分析、讨论,就能比较全面、正确地找出两种碱的共同的化学性质,总结归纳出碱类化学反应的一般规律。
因此化学小组合作学习主要有以下内容:一是教材的重点、难点;二是探究性实验;三是需要归纳总结的内容。同时还要注意内容不要过于简单、过于繁难或过多、过滥。
4.合作组织要得当
在合作学习过程中,得当组织合作学习秩序是解决组织不力、过程低效的重要方法。
(1)要加强巡视指导。在小组合作学习过程中,要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教师要加强对小组的巡视指导,及时了解各组学习情况,当小组成员对学习任务不明确或产生疑问时,教师要耐心地向学生说明任务的内容,点拨解题思路,指导学习方法和操作程序。
(2)平等地参与小组交流。教师要平等地参与到各小组的合作学习中来,成为学生学习的伙伴,与学生一样平等地发表自己的观点,接受学生的质疑,对小组的学习情况及时地引导、帮助和鼓励,提供到位而不越位的帮助,制止合作学习中的“垄断”和“游离”现象,给小组成员创造更多的表达、交流机会,真正发挥学生的学习主动性和主体作用。
(3)要发挥小组长的作用。小组长是进行小组合作学习的核心,是教师的好帮手,组织是否得当,除了教师,小组长还要起很关键的作用。组长既要进行小组任务分工,指挥小组合作对象,控制小组合作进度,还要负责维持小组合作纪律。充分发挥了小组长的积极作用,小组合作学习一定会取得极大成功。
5.合作讨论要深入
深入进行合作讨论是解决讨论不透、深度低效的重要策略。
例如:我在《质量守恒定律》课题的学习中,学生在做镁燃烧后质量有何变化的实验探究时,如果学生有充足的时间思考和汇报,就会使讨论出深度,这与公开课有很大的不同。
[小组1]认为:变大。因为镁燃烧时与氧气化合,生成氧化镁固体。依质量守恒定律,参加反应的镁和氧气的质量总和等于生成的氧化镁的质量,故镁燃烧后的质量变大。
[小组2]认为:我们想也是变大,但我们组做出的结果是质量变小,究竟哪里出了问题?
[小组3]认为:我们的结果也变小。但发现有白烟进入了空气中。
[小组4]认为:我发现了,埚钳上沾有白色粉末,这部分氧化镁的质量没有称量……
实践证明,在化学学习中,教师要少讲,把课堂还给学生,给学生充足的独立思考、参与讨论和交流表达的时间,合作学习自然就能讨论出深度,讨论出成果,讨论出积极性。
6.合作评价要创新
创新合作学习评价是解决评价不全、发展低效的重要策略。
在具体操作中,可采用学生自评、组员互评、老师参评相结合的方法,以小组总体成绩为评价依据来决定奖励,由过去对学生个人的奖励发展为面向小组的合作性奖励;由过去奖励学生物质需要发展为奖励学生精神需要。及时给那些取得进步的同学表扬与鼓励,以提高他们合作学习的兴趣与信心;给那些表现不好的同学给予善意的批评与鞭策,以促进他们合作学习的改进与坚持,这就使更多的学生获得成功的乐趣。
四、结语
总之,化学课堂小组合作学习是一种富有创意和实效的化学教学理论与策略。针对当前化学课堂小组合作学习出现的常见低效问题,通过建立合作长效机制、训练合作学习方法、精选合作学习内容、得当组织合作学习秩序、深入进行合作讨论、创新合作学习评价等有效策略,完全可以得到很好解决。这样,学生对化学小组合作学习一定会从不会到会,从会到熟练,教学质量一定会大面积地得到提升,合作精神一定在学生心中生根生长。
参考文献:
[1]庞维国.《自主学习――学与教的原理与策略》[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3.
[2][美国]M.希乐伯曼.积极学习[M].陆恰如译.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5.
篇8
[关键词]化学实验现象 观察 描述
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自然科学,通过实验我们可以观察到大量生动、有趣的化学反应现象。根据观察到的现象,从定性、定量的角度去分析、推理、验证和探索问题。对化学实验现象的描述既要有严密性,又要有科学性,往往一字之差,便面目全非,稍有不当,就会产生错误。所以,学生学习化学时就要有正确的观察实验、描述化学实验现象的方法。正确地观察、描述化学实验现象,应从以下七个方面入手:
1 观察实验现象要全面。
1.1 观察化学实验仪器和装置。对化学实验仪器,要观察其颜色、状态、大小、比例和构造等;对化学实验装置,要先从下至上、从左至右进行整体观察,在此基础上迅速找出装置的中心部位进行重点观察,必要时还要对构成装置的仪器的形状、大小及其各部分的比例、构造等进行观察。
1.2 观察化学实验操作。要观察实验仪器的持拿方法和使用方法,观察实验装置的安装方法,观察教师进行演示实验操作的步骤和方法。
1.3 观察化学物质及其变化。对物质(包括反应物和生成物)要观察其颜色、状态、气味、挥发性、溶解性、密度、硬度、熔点、沸点和酸碱性等特征;对物质的变化,要观察其熔化、溶解、升华、结晶、沉淀、冒出气泡、颜色变化、放热、吸热、燃烧、闪光、发声和爆鸣等现象。
2 观察实验现象要有顺序、有目的。观察化学实验现象的顺序为:反应前,观察物质的颜色、状态、气味;变化时,观察发生的现象;变化后,观察物质的颜色、状态、气味。按顺序观察得到的实验现象才完整。
化学实验不同于玩魔术,它有着明确的实验目的,这就要求我们观察实验时要抓住实验的关键现象。如“镁条的燃烧”实验,它的目的是要说明有新物质生成的变化是化学变化。观察实验时,如果只去欣赏“耀眼的白光”而观察不到有“白色固体生成”,就达不到实验目的。
3 观察实验现象要细心比较。观察化学实验不能马虎了事,粗心大意。尤其是对相似的实验,必须进行细心的比较。如“氢气还原氧化铜”和“一氧化碳还原氧化铁”的实验,就必须用心观察,否则,就很难分辨出颜色变化的现象差别。再如“硫在空气中燃烧”和“硫在氧气中燃烧”实验,不细心观察,就观察不到火焰明亮程度的差别,也就得不到硫在氧气中比在空气中燃烧更旺的结论。
4 要做到边观察边思考。观察化学实验时必须进行思考,只有多问几个“为什么?”才能达到“知其所以然”的目的。如观察“氧气的制取”实验时,就应想想“为什么实验前要先检查装置的气密性?”、“试管口为什么要略向下倾斜?”、“实验结束时,为什么先从水槽中拿出导气管然后再移去酒精灯?”。这些问题弄明白了,这个实验的操作要领和注意事项也就真正地掌握了。
5 描述化学实验现象要注意用词,谨防张冠李戴、表述混乱。在实验中往往出现用词不清的情况:
5.1 “点燃”和“加热”、“高温”不分。如木炭燃烧需要的条件是“点燃”而不是“加热”。再如高锰酸钾分解需要的条件是“加热”,不是“高温”,更不是“点燃”。
5.2 “烟”、“雾”、“气”不清。“烟”、“雾”、“气”是物质存在的不同状态(烟是固体小颗粒分散于空气中形成的混合物;雾是液体悬浮在空气中形成的小液滴),不通用。比如在描述磷在氧气中燃烧的实验现象时就不能说“产生了白雾”或“产生了白气”而应说“产生了白烟”,因为生成物五氧化二磷是固体小颗粒。又如“打开浓盐酸的试剂瓶塞”观察到的现象不能称为“白烟”或“白气”,而应该称为“白雾”。
5.3 “光”和“焰”混淆。“发光”是指固体颗粒被灼烧的结果。如:点燃镁带时产生“耀眼的白光”;木炭在氧气中燃烧时“发出白光”,这两个实验现象中都只是发光,而没有火焰。“火焰”是气体或蒸汽燃烧时所特有的现象,如氢气在空气中燃烧产生的是“淡蓝色火焰”。“光”、“焰”是不能相互替代的。
6 防止把结论当现象。现象是事物的表面特征,而结论则是通过对现象的分析得到事物的本质特征,二者虽有联系,但决不能相互代替。描述现象时,不能说出生成物的名称,如将铁丝在氧气中燃烧的现象描述成“剧烈燃烧,生成黑色的四氧化三铁固体”。显然,这是对实验结论的表述,而不是对现象的描述。正确的描述是“剧烈燃烧,火星四射,生成黑色固体,放出大量的热”。同样的道理,若将锌粒与稀硫酸反应的现象描述为“有氢气产生”也是错误的,因为氢气是该反应的产物之一,“有氢气产生”是对该实验结论的表述。在该实验过程中所能观察的现象是“锌粒表面有大量气泡产生,锌粒逐渐变小,放出热量”。
篇9
1、镁条在空气中燃烧:发出耀眼强光,放出大量的热,生成白烟同时生成一种白色物质。
2、木炭在氧气中燃烧:发出白光,放出热量。
3、硫在氧气中燃烧:发出明亮的蓝紫色火焰,放出热量,生成一种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
4、铁丝在氧气中燃烧:剧烈燃烧,火星四射,放出热量,生成黑色固体物质。
篇10
1、化学变化:生成了其它物质的变化 2、物理变化:没有生成其它物质的变化 3、物理性质:不需要发生化学变化就表现出来的性质 (如:颜色、状态、密度、气味、熔点、沸点、硬度、水溶性等) 4、化学性质:物质在化学变化中表现出来的性质 (如:可燃性、助燃性、氧化性、还原性、酸碱性、稳定性等) 5、纯净物:由一种物质组成 6、混合物:由两种或两种以上纯净物组成,各物质都保持原来的性质 7、元素:具有相同核电荷数(即质子数)的一类原子的总称 8、原子:是在化学变化中的最小粒子,在化学变化中不可再分 9、分子:是保持物质化学性质的最小粒子,在化学变化中可以再分 10、单质:由同种元素组成的纯净物 11、化合物:由不同种元素组成的纯净物 12、氧化物:由两种元素组成的化合物中,其中有一种元素是氧元素 13、化学式:用元素符号来表示物质组成的式子 14、相对原子质量:以一种碳原子的质量的1/12作为标准,其它原子的质量跟它比较所得的值 某原子的相对原子质量= 相对原子质量 ≈ 质子数 + 中子数 (因为原子的质量主要集中在原子核) 15、相对分子质量:化学式中各原子的相对原子质量的总和 16、离子:带有电荷的原子或原子团化学知识点的归纳总结。一、初中化学常见物质的颜色 (一)、固体的颜色 1、红色固体:铜,氧化铁 2、绿色固体:碱式碳酸铜 3、蓝色固体:氢氧化铜,硫酸铜晶体 4、紫黑色固体:高锰酸钾 5、淡黄色固体:硫磺 6、无色固体:冰,干冰,金刚石 7、银白色固体:银,铁,镁,铝,汞等金属 8、黑色固体:铁粉,木炭,氧化铜,二氧化锰,四氧化三铁,(碳黑,活性炭) 9、红褐色固体:氢氧化铁 10、白色固体:氯化钠,碳酸钠,氢氧化钠,氢氧化钙,碳酸钙,氧化钙,硫酸铜,五氧化二磷,氧化镁 (二)、液体的颜色 11、无色液体:水,双氧水 12、蓝色溶液:硫酸铜溶液,氯化铜溶液,硝酸铜溶液 13、浅绿色溶液:硫酸亚铁溶液,氯化亚铁溶液,硝酸亚铁溶液 14、黄色溶液:硫酸铁溶液,氯化铁溶液,硝酸铁溶液 15、紫红色溶液:高锰酸钾溶液 16、紫色溶液:石蕊溶液 (三)、气体的颜色 17、红棕色气体:二氧化氮 18、黄绿色气体:氯气 19、无色气体:氧气,氮气,氢气,二氧化碳,一氧化碳,二氧化硫,氯化氢气体等大多数气体。 二、初中化学之三 1、我国古代三大化学工艺:造纸,制火药,烧瓷器。 2、氧化反应的三种类型:爆炸,燃烧,缓慢氧化。 3、构成物质的三种微粒:分子,原子,离子。 4、不带电的三种微粒:分子,原子,中子。 5、物质组成与构成的三种说法: (1)、二氧化碳是由碳元素和氧元素组成的; (2)、二氧化碳是由二氧化碳分子构成的; (3)、一个二氧化碳分子是由 一个碳原子和一个氧原子构成的。 6、构成原子的三种微粒:质子,中子,电子。 7、造成水污染的三种原因: (1)工业“三废”任意排放, (2)生活污水任意排放 (3)农药化肥任意施放 8、收集方法的三种方法:排水法(不容于水的气体),向上排空气法(密度比空气大的气体),向下排空气法(密度比空气小的气体)。 9、质量守恒定律的三个不改变:原子种类不变,原子数目不变,原子质量不变。 10、不饱和溶液变成饱和溶液的三种方法:增加溶质,减少溶剂,改变温度(升高或降低)。 11、复分解反应能否发生的三个条件:生成水、气体或者沉淀 12、三大化学肥料:N、P、K 13、排放到空气中的三种气体污染物:一氧化碳、氮的氧化物,硫的氧化物。 14、燃烧发白光的物质:镁条,木炭,蜡烛。 15、具有可燃性,还原性的物质:氢气,一氧化碳,单质碳。 16、具有可燃性的三种气体是:氢气(理想),一氧化碳(有毒),甲烷(常用)。 17、CO的三种化学性质:可燃性,还原性,毒性。 18、三大矿物燃料:煤,石油,天然气。(全为混合物) 19、三种黑色金属:铁,锰,铬。 20、铁的三种氧化物:氧化亚铁,三氧化二铁,四氧化三铁。 21、炼铁的三种氧化物:铁矿石,焦炭,石灰石。 22、常见的三种强酸:盐酸,硫酸,硝酸。 23、浓硫酸的三个特性:吸水性,脱水性,强氧化性。 24、氢氧化钠的三个俗称:火碱,烧碱,苛性钠。 25、碱式碳酸铜受热分解生成的三种氧化物:氧化铜,水(氧化氢),二氧化碳。 26、实验室制取CO2不能用的三种物质:硝酸,浓硫酸,碳酸钠。 27、酒精灯的三个火焰:内焰,外焰,焰心。 28、使用酒精灯有三禁:禁止向燃着的灯里添加酒精,禁止用酒精灯去引燃另一只酒精灯,禁止用嘴吹灭酒精灯。 29、玻璃棒在粗盐提纯中的三个作用:搅拌、引流、转移 30、液体过滤操作中的三靠:(1)倾倒滤液时烧杯口紧靠玻璃棒,(2)玻璃棒轻靠在三层滤纸的一端,(3)漏斗下端管口紧靠烧杯内壁。 31、固体配溶液的三个步骤:计算,称量,溶解。 32、浓配稀的三个步骤:计算,量取,溶解。 33、浓配稀的三个仪器:烧杯,量筒,玻璃棒。 34、三种遇水放热的物质:浓硫酸,氢氧化钠,生石灰。 35、过滤两次滤液仍浑浊的原因:滤纸破损,仪器不干净,液面高于滤纸边缘。 36、药品取用的三不原则:不能用手接触药品,不要把鼻孔凑到容器口闻药品的气味,不得尝任何药品的味道。 37、金属活动顺序的三含义:(1)金属的位置越靠前,它在水溶液中越容易失去电子变成离子,它的活动性就越强;(2)排在氢前面的金属能置换出酸里的氢,排在氢后面的金属不能置换出酸里的氢;(3)排在前面的金属能把排在后面的金属从它们的盐溶液中置换出来。 38、温度对固体溶解度的影响:(1)大多数固体物质的溶解度随着温度的升高而增大,(2)少数固体物质的溶解度受温度影响变化不大(3)极少数固体物质的溶解度随着温度的升高而减小。 39、影响溶解速度的因素:(1)温度,(2)是否搅拌(3)固体颗粒的大小 40、使铁生锈的三种物质:铁,水,氧气。 41、溶质的三种状态:固态,液态,气态。 42、影响溶解度的三个因素:溶质的性质,溶剂的性质,温度。
三、初中化学常见混合物的重要成分 1、空气:氮气(N2)和氧气(O2) 2、水煤气:一氧化碳(CO)和氢气(H2) 3、煤气:一氧化碳(CO) 4、天然气:甲烷(CH4) 5、石灰石/大理石:(CaCO3) 6、生铁/钢:(Fe) 7、木炭/焦炭/炭黑/活性炭:(C) 8、铁锈:(Fe2O3) 四、初中化学常见物质俗称 1、氯化钠 (NaCl) : 食盐 2、碳酸钠(Na2CO3) : 纯碱,苏打,口碱 3、氢氧化钠(NaOH):火碱,烧碱,苛性钠 4、氧化钙(CaO):生石灰 5、氢氧化钙(Ca(OH)2):熟石灰,消石灰 6、二氧化碳固体(CO2):干冰 7、氢氯酸(HCl):盐酸 8、碱式碳酸铜(Cu2(OH)2CO3):铜绿 9、硫酸铜晶体(CuSO4 .5H2O):蓝矾,胆矾 10、甲烷 (CH4):沼气 11、乙醇(C2H5OH):酒精 12、乙酸(CH3COOH):醋酸 13、过氧化氢(H2O2):双氧水 14、汞(Hg):水银 15、碳酸氢钠(NaHCO3):小苏打
四、初中化学溶液的酸碱性 1、显酸性的溶液:酸溶液和某些盐溶液(硫酸氢钠、硫酸氢钾等) 2、显碱性的溶液:碱溶液和某些盐溶液(碳酸钠、碳酸氢钠等) 3、显中性的溶液:水和大多数的盐溶液
五、初中化学敞口置于空气中质量改变的 (一)质量增加的 1、由于吸水而增加的:氢氧化钠固体,氯化钙,氯化镁,浓硫酸; 2、由于跟水反应而增加的:氧化钙、氧化钡、氧化钾、氧化钠,硫酸铜 3、由于跟二氧化碳反应而增加的:氢氧化钠,氢氧化钾,氢氧化钡,氢氧化钙; (二)质量减少的 1、由于挥发而减少的:浓盐酸,浓硝酸,酒精,汽油,浓氨水; 2、由于风化而减少的:碳酸钠晶体。
六、初中化学物质的检验 (一) 、气体的检验 1、氧气:带火星的木条放入瓶中,若木条复燃,则是氧气. 2、氢气:在玻璃尖嘴点燃气体,罩一干冷小烧杯,观察杯壁是否有水滴,往烧杯中倒入澄清的石灰水,若不变浑浊,则是氢气. 3、二氧化碳:通入澄清的石灰水,若变浑浊则是二氧化碳. 4、氨气:湿润的紫红色石蕊试纸,若试纸变蓝,则是氨气. 5、水蒸气:通过无水硫酸铜,若白色固体变蓝,则含水蒸气. (二)、离子的检验. 6、氢离子:滴加紫色石蕊试液/加入锌粒 7、氢氧根离子:酚酞试液/硫酸铜溶液 8、碳酸根离子:稀盐酸和澄清的石灰水 9、氯离子:硝酸银溶液和稀硝酸,若产生白色沉淀,则是氯离子 10、硫酸根离子:硝酸钡溶液和稀硝酸/先滴加稀盐酸再滴入氯化钡 11、铵根离子:氢氧化钠溶液并加热,把湿润的红色石蕊试纸放在试管口 12、铜离子:滴加氢氧化钠溶液,若产生蓝色沉淀则是铜离子 13、铁离子:滴加氢氧化钠溶液,若产生红褐色沉淀则是铁离子 (三)、相关例题 14、如何检验NaOH是否变质:滴加稀盐酸,若产生气泡则变质 15、检验生石灰中是否含有石灰石:滴加稀盐酸,若产生气泡则含有石灰石 16、检验NaOH中是否含有NaCl:先滴加足量稀硝酸,再滴加AgNO3溶液,若产生白色沉淀,则含有NaCl。 17、检验三瓶试液分别是稀HNO3,稀HCl,稀H2SO4? 向三只试管中分别滴加Ba(NO3)2溶液,若产生白色沉淀,则是稀H2SO4;再分别滴加AgNO3溶液,若产生白色沉淀则是稀HCl,剩下的是稀HNO3 18、淀粉:加入碘溶液,若变蓝则含淀粉。 19、葡萄糖:加入新制的氢氧化铜,若生成砖红色的氧化亚铜沉淀,就含葡萄糖。
七、物质的除杂 1、CO2(CO):把气体通过灼热的氧化铜 2、CO(CO2):通过足量的氢氧化钠溶液 3、H2(水蒸气):通过浓硫酸/通过氢氧化钠固体 4、CuO(Cu):在空气中(在氧气流中)灼烧混合物 5、Cu(Fe) :加入足量的稀硫酸 6、Cu(CuO):加入足量的稀硫酸 7、FeSO4(CuSO4): 加 入足量的铁粉 8、NaCl(Na2CO3):加 入足量的盐酸 9、NaCl(Na2SO4):加入足量的氯化钡溶液 10、NaCl(NaOH):加入足量的盐酸 11、NaOH(Na2CO3):加入足量的氢氧化钙溶液 12、NaCl(CuSO4):加入足量的氢氧化钡溶液 13、NaNO3(NaCl):加入足量的硝酸银溶液 14、NaCl(KNO3):蒸发溶剂 15、KNO3(NaCl):冷却热饱和溶液。 16、CO2(水蒸气):通过浓硫酸。
八、化学之最 1、未来最理想的燃料是H2 。 2、最简单的有机物是CH4 。 3、密度最小的气体是H2 。 4、相对分子质量最小的物质是H2 。 5、相对分子质量最小的氧化物是H2O 。 6、化学变化中最小的粒子是 原子 。 7、PH=0时,酸性,碱性最弱 。 PH=14时,碱性 ,酸性最弱 。 8、土壤里最缺乏的是N,K,P三种元素,肥效的氮肥是 尿素 。 9、天然存在最硬的物质是 金刚石 。 10、最早利用天然气的国家是 中国 。 11、地壳中含量最多的元素是 氧 。 12、地壳中含量最多的金属元素是 铝 。 13、空气里含量最多的气体是 氮气 。 14、空气里含量最多的元素是 氮 。 15、当今世界上最重要的三大化石燃料是 煤,石油,天然气。 16、形成化合物种类最多的元素:碳
九、有关不同 1、金刚石和石墨的物理性质不同:是因为 碳原子排列不同。 2、生铁和钢的性能不同:是因为 含碳量不同。 3、一氧化碳和二氧化碳的化学性质不同:是因为 分子构成不同。 (氧气和臭氧的化学性质不同是因为分子构成不同;水和双氧水的化学性质不同是因为分子构成不同。) 4、元素种类不同:是因为质子数不同。 5、元素化合价不同:是因为最外层电子数不同。 6、钠原子和钠离子的化学性质不同:是因为最外层电子数不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