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电心范文
时间:2023-03-27 21:14:13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心电心,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篇1
【摘要】心电图自动诊断系统已在临床上得到一定的应用。虽然目前还比不上专业医生的水平,但它们还是得到了一定的认可。问题是心电图分类的质量是否能进一步改进。改进心电图诊断和程序的新方向是:(1)利用每个心跳中的信息;(2)综合不同程序的结果;(3)吸收在体表电位和仿真模型中的知识;(4)采用非心电图的数据;(5)用记录完备的心电图数据库来评估心电图诊断程序。 1 引 言
毫无疑问,计算机对心电图的诊断的是知识处理在医疗卫生领域中为数不多的几个成功应用的例子之一。尽管心电图诊断系统还比不上专业医生的水平,但它们在门诊检查、基础护理、职业病防治、人口筛选和流行病研究等领域仍得到一定的应用。问题是虽然现有计算机诊断系统看来已达到其最佳的诊断能力并已被用户所接受,但心电图分类的质量是否能进一步改进。从几个评估研究来看,如欧共体心电图标准化工作组的评估,都说明不仅最好的心电专家仍然比最好的程序要好,而且不同程序或心电专家的综合诊断要好于单个程序或单个专家的诊断。显然心电图的自动分析仍有改进的余地。
因而,各研究小组正按不同的侧重点进行研究,以期对诊断程序作进一步的改进。如:(1)利用每个心跳中的信息;(2)综合不同程序的结果;(3)吸收在体表电位和仿真模型中的知识;(4)采用非心电图的数据;(5)用记录完备的心电图数据库来评估心电图诊断程序。
2 历史上的研究方向
2.1 心电图特征法 :心电导联主要有Einthoven的标准导联,Wilson的单极加压肢体导联和胸导联,Frank导联校正体系等,也有描述心脏电活动的空间向量和心电向量图。
在心电图诞生之初,Einthoven 的等边三角形理解心肌所产生的电场的最简单模型。Wilson导联是由直觉和经验确定的,而不是从电生理的角度考虑的。只有在引入了心电图后,才使得心电图有一个坚实的物理基础。
所有导联系统都存在一个共同的问题:即怎样得到的心电信号可以尽可能完整地描述心肌除极过程,并尽可能地独立于病人的解剖位置。事实上,心电图导联主要是为方法上正确描述心电图信号而定义的。但是没有一种导联系统能充分考虑到实际意义方面的问题,即心电图的临床意义。的确,方法上正确描述心电波形的导联系统不一定能为心电图的最佳诊断分类提供最好的特征。由于心电偶极概念只有非常有限的价值,没有足够的理由说明物理上正交的导联系统同时也会对疾病分类有最大的灵敏度和特异性。
2.2 心脏仿真法:这是根据物理上电偶极子和电学的理论,及心脏电生理的特性,采用仿真的方法来模似心脏的电流活动和电流传导,记录它们在心电图上的反映,并可人为改变仿真模型上的某个条件来观察相应的心电图变化,以期找出在正常和异常情况下心电活动变化规律的方法
心电仿真可分为形态仿真和节律仿真。形态仿真是研究心脏在某一心动周期内心电活动的体表电位分布,一般是单周期的,它可分为设定型和传播型两类;节律仿真是研究心脏在某一较长时间内心电活动的体表电位分布,一般是多周期的,它可分为简化模型和真实模型两类。
心脏仿真模型从结构上看,可分为单极子、多极子和从大量心肌细胞单元合并成多极子三大类;从功能上看,可分为QRS波、T波、QRS/T三大类。
Plonsey 和Borr等人或是在仿真模型中采用了电活动的更高极数,或是成功地定义了运动偶极子或片段偶极子等非偶极子的方法在物理上更好地描述了心肌去极化过程。
这些研究者希望通过一个可靠的正向推理,为建立可用于逆向推理过程的仿真模型打下适当基础。只有当计算机可用来仿真时,才使容积导体的作用可以加以考虑,但这实质上仍然是Burger物理模型和Drank躯体模型的扩展。逆向计算也就变得更为复杂,但实际上所形成的电场并不更接近于“真实”。
2.3 体表电 位图法 :体表电位图法是胸部和背部安放多极导联,同时记录出的各电极部位的心电波形,由此可绘出的心动周期中任一时刻体表心电的等电位图,极值轨迹图及等时线图等等,这些图谱即体表电位图,它们有助于了解心电场在体表分布的全貌。
在体表电位图中,体表电极的安放位置和数量是研究的主要对象。研究人员试图统筹考虑人体表面丰富的去极化电场。早期Taccardi为完整地描述心脏电活动作了大量的工作,但是数据量之大令人吃惊,没有人能够为解释这些图谱而制定定量的规则。后来人们想方设法采用最少的电极和基本的信号来简化体表电位图,如Barr和 Spach采用最少的环身24个电极来可靠地描绘体表电图。
2.4 判定模型法 :在建立仿真模型和描绘体表电位图的同时,临床上每年有成千上万例的心电图被记录和诊断。因此另一组人员开始为这些海量的数据寻找正式的解决方案。这里也有不同的研究方向,一方为“实用主义者,”另一方面为“纯正主义者”。与此相关联的是“纯正主义者”则更倾向于采用直接推断法。看来“实用主义者”。已占了上风,但是争议尚未结束,因为计算机的心电图诊断能力不再受只有记录12导联心电图的制约。CSE研究显示“实用主义”和“纯正主义”都已接近各自方法的上限,要进一步改进和精致,设计人员已开始关注心脏仿真模型和体表电位图的研究
。 3 新的研究方向
现在到了更好地利用从心电学不同研究领域中获得的经验的时候了,进一步改进心电图诊断程序的新方向可能是:
3.1 采用所有心跳中可获得的所有信息:许多程序只用到一个所选定的或平均的心博来进行分类,未考虑到心电图内在的变异性。研究表明,通过综合对各单个心博的分类,可以改进对心电图的鉴别。
3.2 采用在不同程序中得到的所有知识:进一步的改进可来自于综合不同的心电图程序中的专家知识,即有直接推断法或统计法,也有用神经网络或贝叶斯信任网络。现已解决了把心向量转换成心电图和把心电图转变成心向量图的方法。CSE研究已表明综合那些具有不同的特性知识和不同的分类知识的不同程序来进行心电分类的优越性。
3.3 吸收心电学其它研究领域中所得到的知识:体表电位图研究人员已对心电图的临床分析作出了很有价值的贡献,如Kornieich等人已从126个电极位置中确定了诊断心肌缺血最重要的9个位置;Selvester等人根据正向模型判断,表明有可能定量地描述心肌缺血的程度;Schijvenaars等人已证明用体表电位图对心电图或心向量诊断作灵敏度分析的优势所在。心电图诊断程序的研制人员可以从别人的研究中获益。
3.4 采用非心电图的信息:如采用存贮在综合心血管工作站中与心电图无关的病人数据,通过计算条件概率和先验概率这些数据也许能更好地修正最后的诊断结果。
篇2
摘 要:目的 探讨动态心电图在检测窦房结功能方面的应用。方法 选取本院2018年4月至2019年2月62例怀疑有窦房结功能异常的心脏病患者,对所有患者进行动态心电图监测、食管电生理检查、阿托品试验,比较3种检查对窦房结功能检查结果差异性。结果 3种检查结果中,房室传导2∶1、窦房结恢复时间、矫正窦房结恢复时间、房室结有效不应期比较,动态心电图与食管电生理检查和阿托品试验不存在差异(P> 0.05);患者的心电生理参数异常,房室传导2∶1、窦房结恢复时间无差异性(P> 0.05)。结论 动态心电图可以对患者的窦房结功能做出评价,为医师提供有效的诊断依据。关键词:动态心电图 心脏停搏 心电生理窦房结功能异常可以产生严重的心律失常,最严重的是心脏停搏,临床症状表现为无意识,机体处于昏迷状态,肢体抽搐[1-4]。瞳孔在心脏停搏后30~60 s出现散大情况,60~120 s后瞳孔固定。心脏停搏发病突然,若不进行诊治,患者随时有生命危险。临床中,有较多的方法可以检测窦房结功能,其中包含动态心电图、食管电生理检查、阿托品试验,本次试验是对这3种方法进行比较,试图找出最简便、最有益于患者的检查方法,为临床医师诊断提供有效参考依据,从而开展针对性治疗,提高预后效果。具体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选取本院2018年4月至2019年2月共62例怀疑有窦房结功能异常患者为研究对象。62例患者中男性38例,女性24例,年龄33~85岁,平均年龄(63.35±1.54)岁。1.2 纳入标准与剔除标准1.2.1 纳入标准(1)病历完整。(2)怀疑有病态窦房结功能异常患者。(3)患者及家属自愿参加此次研究。(4)生存期超过60 d。1.2.2 剔除标准(1)并发其他急性心血管疾病。(2)中途退出者。(3)感染性疾病。(4)肝肾功能障碍。(5)精神系统疾病。(6)血液系统疾病。(7)恶性肿瘤。(8)妊娠期与哺乳期女性。1.3 方法对所有患者进行动态心电图监测、食管电生理检查、阿托品试验,分析3种检查结果的差异性。1.3.1 动态心电图监测运用3通道、12通道的24 h动态心电图记录仪进行心电图监测,监测前停用3 d抗心律失常药物。明确导联电极放置部位,尽量减少皮肤阻力。运用70%乙醇棉球对预放置电极部位的表面皮肤进行擦拭以消毒,正确安装电极与导联线,做好记录,并检查基线有无出现漂移等不良情况。对患者进行连续24 h的心电图监测,并做好患者的24 h活动日志。安置好仪器后,将数据传输于计算机进行回放,分析患者的心率变化、早搏总数、ST段变化等情况。1.3.2 食管电生理检查将电极导管从患者鼻孔插入食管,深度为男性36~40 cm、女性34~38 cm,或按计算公式:(受检者身高+200)/10=插管深度(cm)。当电极导管插入至上述深度时,位置相当于左心房水平,为最佳起搏部位,经过一系列电刺激检查窦房结功能。1.3.3 阿托品试验将阿托品注射液0.02 mg/kg溶于剂量为2 m L生理盐水中,采用静脉注射方法注入患者体内,这样可中断迷走神经,观察不同时间段(1、3、5、7、10、15、20 min)的心电图变化情况。1.4 诊断标准1.4.1 动态心电图诊断标准窦房结功能异常:表现为窦性心动过缓,全天平均心率<50次/分,窦性停搏:P-P距离超过1 500 ms;长R-R距离超过1 500 ms,同时窦性心动过缓基础上常出现快速心律失常,24 h最大心率<90次/分,负性变时效应降低[5]。1.4.2 食管电生理检查诊断标准窦房结恢复时间超过2 000 ms,文氏阻滞点低于130次/分,矫正窦房结恢复时间高于550 ms,房室传导2∶1低于160次/分,房室结有效不应期高于420 ms。1.4.3阿托品试验诊断标准0.02 mg/kg,溶于生理盐水2 m L,1 min内静脉注射完毕后,观察1、3、5、7、10、15、20 min的心电图,观察窦性心率变化情况,出现窦性过缓,交接性逸搏心律,心率不到达90次/分,出现房室传导阻滞,或诱发心房颤动等,为试验阳性。1.5 观察指标(1)分析患者的动态心电图监测结果,记录出现心脏停搏的时间、房室传导2∶1、窦房结恢复时间、矫正窦房结恢复时间、房室结有效不应期。(2)分析患者的食管电生理检查结果,记录文氏阻滞点、房室传导2∶1、窦房结恢复时间、矫正窦房结恢复时间、房室结有效不应期。(3)分析患者的阿托品试验结果,记录房室传导2∶1、窦性停搏时间、房室结有效不应期。(4)对比3种检查结果的差异性,观察指标包括最大窦性心率、Ⅱ度以上房室传导阻滞、窦性停搏、窦房结恢复性、窦房结功能异常。1.6 统计学方法采用spss18.0统计软件进行数据分析,计量资料以表示,组间比较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率(%)表示,采用χ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2.1 动态心电图监测结果62例患者经动态心电图检查,其中出现窦性停搏26例,Ⅱ度以上房室传导阻滞导致心室停搏27例,心房颤动长R-R距离导致心室停搏10例,其中患者出现停搏的时间为2 450~6 800 ms,房室传导2∶1(133.54±12.06)次/分,窦房结恢复时间(1 687.82±101.03)ms,矫正窦房结恢复时间(652.63±8.99)ms,房室结有效不应期(568.86±24.02)ms。2.2 食管电生理检查结果6 2例患者经食管电生理检查,其中文氏阻滞点(163.22±13.56)次/分,房室传导2∶1(187.89±13.02)次/分,窦房结恢复时间(1 839.94±167.72)ms,矫正窦房结恢复时间(590.23±8.02)ms,房室结有效不应期(553.82±20.53)ms。2.3 阿托品试验结果62例患者经阿托品试验后,其中房室传导2∶1(136.66±12.55)次/分,窦性停搏时间(1 762.53±103.23)ms,房室结有效不应期(551.32±25.23)ms。2.4 3种检查结果的差异性比较比较3种检查结果无差异性(P>0.05)。房室传导2∶1、窦房结恢复时间、矫正窦房结恢复时间、房室结有效不应期比较,动态心电图与食管电生理检查和阿托品试验不存在差异(P>0.05)。患者的心电生理参数异常,房室传导2∶1、窦房结恢复时间无差异性(P>0.05)。见表1。表1 对比3种检查结果的差异性
3 结论心脏窦房结病变是严重的、应该被重视的心脏病,能引起严重的心律失常,可表现为窦性停搏、窦性过缓、交接性逸搏及逸搏性心律、心率变时性差、窦房结恢复时间长[6-7],严重的会出现心脏停搏引发心室颤动情况,严重威胁患者的生命安全。由于老龄化问题的影响导致心脏停搏发生率递增,这对患者生活与心理健康均有不利影响。动态心电图监测应用价值高,可长时间的记录患者心电活动,提高捕捉心电异常概率,针对暂时性的心律失常有一定监测价值。动态心电图监测通过监测窦性节律、窦性频率等评价窦房结功能,医师还可据此分析临床症状与心动过缓、过速之间的关联,有利于临床及时采取相应的干预措施。动态心电图监测具有无创、无痛苦、经济的特点,患者的接受度较高。食管电生理监测主要是对心脏电生理进行检查的一种方法,根据机体食管和心脏之间解剖关系,应用心脏刺激仪调搏心房与心室,此方法主要针对心律失常疾病进行诊断[8]。通过食管电生理监测,医师可以准确了解患者的窦房结恢复、传导时间、矫正的窦房结恢复时间。经过对以上62例患者的检查结果分析,与动态心电图检查结果差异不大。阿托品是一种胆碱能受体阻断药,大剂量阿托品能够阻断窦房结M2受体,减轻迷走神经对心脏的影响,继而诱发心率加快。阿托品试验中,监测62例患者心电图后也可见观察其心率变化,并心电图的一系列表现也可以为窦房结功能做出评价。动态心电图监测与食管电生理监测的主要区别在于,前者能够准确反映自况下的窦房结自律与传导异常,后者可反映激况下的窦房结功能。临床检查中,单项检查若无法明确判断时,可结合二者进行检查,以达到提高诊断率的效果[9-10]。通过此次研究中得知:62例患者经3种检查出现窦性停搏、房室传导阻滞导、快速心律失常、心房颤动、房速,3组指标无明显差距。这表明:窦房结功能异常患者通过动态心电图监测、食管电生生理检查、阿托品试验后,3组检查结果之间不存在明显差异,其中食管电生理检查需要经食管插管入左心房的水平进行刺激检查,给患者造成痛苦。阿托品试验是药物试验,对于青光眼以及明显的前列腺肥大的患者为禁忌,阿托品试验也有一定的风险性,3种筛选窦房结异常的方法中,动态心电图监测最简单易行,通过本次试验可以明确动态心电图监测可以取代食管电生理检查、阿托品试验,作为诊断窦房结功能异常的检查方法。综上所述,动态心电图监测可对怀疑有窦房结功能异常的心脏病患者的窦房结功能进行评价,为医师提供有效诊断依据,便于医师实施合理、科学的治疗,此项检查无痛、无创、易实行,是值得推广的检查方法。参考文献[1]苏运璞.超长时程动态心电图诊断心房颤动价值评价[J].云南医药,2020,41(6):560-561.[2]王海燕.动态心电图在冠心病左心房容积、功能及同步性评估中的应用研究[J].首都食品与医药,2021,28(1):10-11.[3]王丽颖,王新康.动态心电图与经食管心脏电生理检查在心悸病因诊断中的价值比较[J].实用心电学杂志,2021,30(1):28-31.[4]陈秀颖.动态心电图与超声心动图的诊断价值分析[J].继续医学教育,2021,35(1):68-70.[5]谌秀玲,刘鸣.心电散点图鉴别诊断窦房结功能横向分离和房性早搏[J].实用心电学杂志,2019,28(5):372-373.[6]陈丽萍,林妹.窦房结功能分离和阵发性房颤心电散点图分析鉴别[J].医学理论与实践,2021,34(2):358-360.[7]彭隆,王嘉睿,刘金来,等.常规心电图、动态心电图及多导心电图对流出道室性早搏定位诊断价值比较[J].广东医学,2020,41(9):890-893.[8]陆媛.动态心电图监测传导阻滞与窦房结功能不良患者起搏器植入术后的价值观察[J].中国实用医药,2019,14(30):17-19.[9]曾雁云,王锐.食管调搏与动态心电图对窦房结功能的诊断价值[J].大医生,2019,4(16):175-176.[10]王娇,李慧.动态心电图监测传导阻滞与窦房结功能不良患者起搏器植入术后的临床研究[J].贵州医药,2020,44(11):1715-1716.
篇3
不过中卫莱康创始人孟宇却发现了一个将梦想变现的好机会。对心脏病患者,特别是对于心绞痛患者来说,如果他们到达医院时心绞痛已经缓解,那么这个时候的心电图不会有异常显示。孟宇的解决方案是用一部可以测量心电图的手机或者腕表,即时记录和传输心电图。
这个准确的切入点,让中卫莱康在2010年就开始盈利。据孟宇提供的数据,中卫莱康2011年收入超过3000万,与国内60多家心血管医院建立合作关系。
2005年创立公司之前,孟宇并没有太多的医疗背景。他只是在朗讯销售过半导体芯片。“创业初期没有什么医院和专家的资源,有医生朋友反馈说需要远程医疗方案,所以我们就开始做了,”孟宇说。
中卫莱康的终端设备包括手机和腕表,其中内置了感应芯片。在孟宇看来,这并没有太高的技术门槛。第一代产品并不带有通讯功能,在几次优化之后,用户将手机置于手掌心,维持30秒就可以测出心电图,然后手机将心电图传输到中卫莱康的呼叫中心,客服人员在几分钟之内利用短信或者电话的形式将用户的心脏健康情况进行反馈。
听起来这并不是个很难实现的主意,至少一开始孟宇也是这么想的。不到一年的时间孟宇就解决了技术问题并找代工厂做出产品,并在2006年通过了药监局的批准,然而最大的困难才刚刚开始。
和所有的药物一样,这个全新的医疗监测设备同样需要经过临床试验的检验。对于医生这个相对保守的群体,只有在临床试验中表现获得认可的新药物和设备,才有可能得到医院最后的接纳。
对于中卫莱康而言,首先要证明的是它的产品和医院的设备测出来的心电图没有差异。这个新产品在医生看来很新鲜,但真正愿意开展临床的医生少之又少。更何况2006年孟宇碰到了一个尴尬的时间点:医疗行业反商业贿赂风声正紧。医生人人自危,几乎没有人愿意因为开设新的项目而被关注。
孟宇和他的团队开始不停跑医院。他们锁定了几家在心血管领域相当顶尖的医院,将实验方案修改了几十次,并保持对医生的拜访频率。另一方面,他们开始参加各种医疗学术会议,旁敲侧击扩大人脉。
这样的寻找花费了一年的时间,第一个突破的是北京阜外医院心血管医科主任。“或许也正好是医生对这个设备感兴趣”,孟宇说,“持续不断的去找,总会有医生愿意试一试的。”
中卫莱康为医院提供了设备,并开发了一套软件。这套软件最开始只有患者的姓名和联系方式,在临床试验中不断的反馈之下,中卫莱康将患者的手术记录、手术现象和药方都植入了设备软件。长期的记录才具有价值,患者自己在家测量的心电图会发到这套终端设备中,而医生可以随时查看患者的情况。
在阜外医院中卫莱康的产品得到了不错的试验数据,他们在一年中的几百个测量案例中,与医院设备的测量数据达到了100%的吻合。
突破了第一个临床试验以后事情就顺利许多。2007年之后接受临床试验的医院大幅增长,目前为止国内60多家治疗心血管的医院都已经购入了中卫莱康的整套解决方案。另一方面,随着医生的试验成果发表,已经出现了几篇关于移动终端测量心电图的学术论文。最后这些论文和医院都成为了孟宇突破新市场的宣传材料。
中卫莱康的收费模式是将终端和服务卖给医院,医院可以出租给做完手术、已经出院但还需要观察的病人,每天的租金需要100多元。最初,几个投资人曾对中卫莱康的定位提出过质疑。直接售卖终端是能够更快收回资金的办法,但孟宇坚持了服务商的定位。
在孟宇看来,提供服务而非只是提供设备的好处是,虽然提供硬件一次性赚到的钱比较多,但提供服务却可以有持续的收入。当然这个想法也具有更高的 风险,如果无法得到认可,快速积累用户数量,并持续不断地引入投资,中卫莱康很可能无法长期坚持下去。
按照这个定位,售后服务支撑是必不可少的投入。中卫莱康的数据库中存储着每一个用户的信息,在医生调用的同时,公司的呼叫中心也会给出反应。孟宇雇佣了一批具有医生资质的工作人员在呼叫中心轮班,“因为只是看心电图,给出异常意见而非诊断意见,所以一般经验的医护人员就可以胜任”。
但随着用户数量的增加,呼叫中心的运行效率却成为问题。一旦用户的心电图出现异常,呼叫中心的医生会以电话的形式通知用户,建议对方去医院检查。用户往往像抓住救命稻草一样,有时候通话时间甚至会长达一个小时。
孟宇从携程请来了一位管理人员,帮助呼叫中心重新建立流程。工作人员以标准化的方式回答对方提出的问题,现在每个电话一般控制在10分钟之内,每个用户的等待时间不会超过2分钟。
除了医院,中卫莱康开始围绕个人消费者做起了生意。所以中卫莱康找到了一些其他的合作伙伴,包括运营商和平安健康保险。
和中国电信在安徽的试点合作中,中卫莱康负责技术的副总曲公博发现自己的设备在一些地区无法做到良好的通信支持。“手机厂商的产品优先保证通讯,但我们的东西作为医疗产品,首先要保证的是心电测量,”曲公博说,“CPU的优先级不一样,面对上百张不同的SIM卡,一些地区的通信出现了问题。”
以前针对医院售出的设备都是中卫莱康自己选择的SIM卡,但运营商对信号的要求不仅于此。每个省不同的套餐SIM卡都不一样,有时候数据通信在不同的地区会出现中断现象。曲公博只好调整技术,在系统中预留出富余的计算容量,平衡通信与测量的使用层级。
这个经验帮助他们解决了后来与个人客户的合作问题。去年年底,中国电信在自己的零售柜台推出了中卫莱康的手机。中卫莱康将心电图监测服务打包出售给合作伙伴,合作伙伴再以收取年费的方式卖给个人。
何雪波是中卫莱康第一批投资人之一,作为天使投资人,他为公司提供了5万美元的资金。2005年他最大的担心是是否真的能做出产品,如果产品测量的准确度无法达到要求,这个项目就无法成立。
“公司的发展关乎两点,一是营收,二是资本市场,用户数量的增长可以吸引到更多的投资人。”在何雪波看来,当中卫莱康的用户数量达到5万,年利润超过2000万时就可以申请上市。
但是在孟宇看来,这个市场还远远没有被培育起来。他用强生推广血糖仪的例子做了类比,“以前没有人想到可以在家里测血糖,强生用了5到10年去培育这个市场,后来一批公司才借由生产这个便携设备搭船上 市。”
在他眼里,自己设计出来的心电测量仪也是一个新事物,没有现成的模仿对象,也还没有竞争者。“大公司不会来做这个业务,”孟宇的判断是,“服务的利润太低,大公司的产品都有超过100%的利润,它们暂时不会进入这个领域。”中卫莱康现在的利润率还不到20%,但孟宇觉得自己抓住了先行优势。毕竟每一个竞争者的进入,都必须面对几年的临床检验。在这个间隙当中,他认为自己可以跑得更快。
目前为止中卫莱康已经接受了包括天使投资在内的三轮融资,融到资金1000多万美元,预计今年的收入将会过亿。
“服务见效慢,但却是长足的发展”,按照这个路径先把公司做强是孟宇的打算。60多家医院的合作还远远不够,如何将业务铺到更多的社区医院并普及到个人,是他未来推广的重点。去年9月,中卫莱康成为高通“无线关爱”的合作伙伴,将自己的设备铺到了山东、安徽和四川的社区医院。
但需要孟宇考虑的不仅于此。移动医疗终端的发展还处于探索阶段,这个市场仍在培养期。中卫莱康与合作伙伴的尝试只在几个省区展开,无论是合作医院还是城市都还只是两位数。在他拿到下一笔投资之前,是否能够等到这个机会,现在的移动医疗市场环境还不明朗。
定位于服务似乎是正确的战略,条件是源源不断的资金支持。随着用户的增长,呼叫中心的人力和运营成本将会是一个不小的成本支出。
篇4
关键词:动态心电图;常规心电图;心脏病;诊断
本文主要探讨动态心电图与常规心电图在临床心脏病诊断中的应用价值,现将探讨结果报告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取我院2013年12月至2014年12月期间收治的200例心脏病患者作为本次的研究对象,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对照组,每组各100例。其中观察组100例患者中男性56例,女性44例,年龄最小的26岁,最大的65岁,平均年龄(52.3±3.6)岁,病程最短的6个月,最长的7年,平均病程(3.5±1.1)年;对照组100例患者中男性51例,女性49例,年龄最小的28岁,最大的63岁,平均年龄(53.15±2.4)岁,病程最短的5个月,最长的6年,平均病程(3.19±1.4)年。
3讨论
心脏病是一类比较常见的循环系统疾病。循环系统由心脏、血管和调节血液循环的神经体液组织构成,循环系统疾病也称为心血管病,包括上述所有组织器官的疾病在内科循环中均属于常见病,其中以心脏病最为多见,能显著地影响患者的劳动力。心脏病分为先天性心脏病和后天性心脏病,其中后天性心脏病主要由于受到外来或机体内存在的因素作用而致病。心脏病的临床症状主要表现为心悸、呼吸困难、发绀、咳嗽、割血、胸痛、水肿、少尿等。
临床上对心脏病的诊断主要为心电图检测。心脏在每个心动周期中,由起搏点、心房、心室相继兴奋,伴随着生物电的变化,通过心电描记器从体表引出多种形式的电位变化的图形,心电图是心脏兴奋的发生、传播及恢复过程的客观指标[5]。心肌受损,供血不足、药物和电解质紊乱都可引起一定的心电图变化,特征性的心电图改变和演变是诊断心血管疾病可靠实用的方法。随着医疗技术的发展,动态心电图逐渐被运用于临床诊断治疗中,动态心电图是利用高科技术手段,对大量心电图数据进行快速分析、诊断的一种检查方法。可以长时间记录并编辑分析人体心脏在活动和安静状态下心电图变化。可于24小时内可连续记录多达10万次左右的心电信号,并打印出书面报告,这样可以提高对非持续性心律失常,尤其是对一过性心律失常及短暂性心肌缺血发作的检出率。同时,动态心电图还可以判断患者的心悸、头晕、昏厥等症状是否与心律失常有关,如极度心动过缓、心脏停搏、传导阻滞、室性心动过速等,这是其最重要,应用最广泛的原因之一。
本文主要探讨动态心电图与常规心电图对心脏病的诊断效果,结果显示,动态心电图的检出率和远远高于常规心电图,对各种心律失常和传导阻滞的诊断分析具有肯定价值。
参考文献:
[1]寇艳,易志.动态心电图与常规心电图在临床心脏病诊断中的应用价值对比[J].中国伤残医学,2014,(21):110-111.
[2]蔡红梅.老年室性早搏患者动态心电图临床意义及分析[J].中国保健营养(下旬刊),2014,24(3):1412-1413.
[3]史松,杨丽,易金玲等.老年1万次以上室性期前收缩动态心电图分析[J].中国当代医药,2013,20(10):46-47.
篇5
关键词:心电图; 教学 ;实习教学
我院是一所教学医院,我科心电图带教工作包括了临床医学本科、影像医学本科、护理本科、护理专科的带教工作[1]。
心电图是诊断学中教学难点、是诊断心血管疾病的重要辅助检查之一,是临床医生必须掌握的技能之一。但是由于其理论知识非常抽象,教学内容多,课程及实习短,使得学生对心电图的重视不够,因而出现教与学的难题,因此,怎样培养合格的能尽可能好的掌握心电图的医学生,是一直值得我们思考的问题,现将在多年带教工作中的体会和经验做一总结。
翻开2004年的教历,我们可以看到课时的分配:临床医学本科和影响医学本科心电图理论课18学时,课程分为9次,1次/w,没有见习教学。护理心电图护理本科理论课10学时,护理专科6学时,都没有见习教学[2]。心电图学在诊断学中是一门相对独立的学科,除与电生理有相关外,心电图知识与学生学习的前期专业知识基本上没有联系。心电图的理论知识非常抽象,学生觉得心电图枯燥无味,很难准确理解和想象出心肌细胞的除极负极怎样构成了心电向量,又怎样构成了体表心电图。由于不理解,就很难对心电图理论学习产生兴趣,为了应付考试,只是机械的背诵心电图的诊断依据,考完后,就会很容易忘记。而且学生毕业后很少直接从事心电诊断工作,往往不被学生重视。根据以上情况,我科在学生教学中,列举心电图在临床各科室应用的例子,如讲到[3]心律失常时,早搏动分类在心电图上能够准确的判断,见到心肌梗塞时,心电图也有不可替代的优势,从以往的经验中提高学生对心电图的重视,让学生知道心电图是临床医师对疾病的诊断、对危重患者进行有效抢救的重要依据。无论临床哪个科室的患者都离不开心电图的检查,启发学生对心电图学习的兴趣,使学生在兴趣盎然的状态下学习,心情愉快地去学习,表现出个体的积极性和创造性。由于没有多媒体和课外见习,我科就鼓励学生利用课外时间来我科见习,我们就从临床上使学生深刻认识到心电图学习的重要性,认识到学会分析心电图对做一名临床医生的重要性,从而增加对心电图学习的兴趣,树立必须学习好心电图的决心。
2008年我校开始普遍使用多媒体教学。新技术的应用,改变了之前死板的板书教学,是枯燥的心电图学习变得多彩了起来。多媒体教学拥有生动的画面,可承载大量的信息。我们制作了多媒体心电图教学课件,利用所有可以利用的资源,来讲解复杂的心电基本原理,把心脏的传导系统各部分以鲜明的颜色标记,建立三维立体动态心脏,讲解心电图与心电向量环之间的关系,生动形象的讲解心电图各波形与心电向量的关系,从而避免学生机械记忆。我们将大量在临床工作中见到的心电图病例制作到多媒体中,和学生一起分析心电图的特点,做出正确的判断。从而避免了大多学生只会死记硬背心电图诊断特点,而不会阅读心电图的特点。
多媒体技术使得学生可以更多更好的分析诊断心电图,但是在实践方面实践是很重要的。我科在教学中通过积极申请,使临床医学本科、影像本科的心电图教学多了6学时的见习教学,护理也有了4学时的见习教学。每一位到心电图见习的同学,首先学会心电图机的正确操作方法,使同学们熟练掌握各导联的位置。在心电图阅读上,首先分析正常心电图的特征。带教老师首先将正常心电图给带教学生阅读,令其分析各波形的特点,如果有回答不全,带教老师带着暗示的方式询问,启发学生的思考,加强记忆。对异常的心电图阅读,首先也是学生做出诊断,分析诊断依据,再由老师启发思考,最后由老师做出总结,并提出相关的问题,令学生查阅资料。在见习中尽量让每个学生都自己单独完成一次独立操作,独立分析诊断[4]。在讨论中教师以引导为主而不是讲解,鼓励学生积极思考,踊跃发言,引导学生由此及彼、由表及里地去思索、分析、综合、推理、做出正确的诊断。并进一步了解心电图的发生机制及临床意义,最后由教师归纳总结[3]。考核是对前期学习和带教工作效果的一种评定,同时也是对日后带教工作经验的积累,考核在教学中也显得尤为重要。要做好心电图考核工作,首先要考核心电图基本知识,也就是期末考试,使试卷内容多样化,有理论知识,也有病例分析。其次考核心电图的操作,例如操作心电图机时的注意事项,怎样消除操作时产生的伪差,导联放置的位置是否正确,采用一问一答评分式,最后给出分数并点评,学生做出学习心得与总结。
在从事心电图带教的同时,我科带教老师也在从事临床心电图工作。在教学和工作中,带教老师不仅要熟练掌握本专业教学内容,而且要学习新颖合理的带教方法,教学新观念,派遣老师到著名实习医院学习取经,进一步提高与学生沟通的技能,提高自我启发学生兴趣学习主动性的能力。同时加强多方面知识的学习,全面提高自身素质,拓宽知识面,括计算机知识与操作、多媒体课件制作知识、多种形式的教学方法的探索等,使心电图教学生动而富有生气,不断探索教学的自身规律.包括心电图知识的学习规律,心理学的学习规律,以及探讨客观评估学习成绩和教学效果的科学方法等.在实践中不断总结、不断完善。我们在工作和教学中始终坚持温故而知新,努力学习新技术、接受新知识,不断完善我们的带教工作,争取做到更好的向学生传授心电学知识。
参考文献:
[1]诊断学[M].7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10:1-252.
[2]邹小英,王淑华,匡刚.对临床心电图实习生的带教感想[J].中外健康文摘,2011,44.
篇6
1.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10例患者均为门诊病例,男8例,女2例,年龄在18-30岁之间,平均年龄在19岁。
1.2 心电图特征:10例患者均采用GE公司生产的MAC1200心电图机进行同步常规12导联心电图描记。心电图表现为[1]①出现J波,J波抬高在V2-V5或Ⅱ Ⅲ avF导联上最为明显;②自J波后ST段呈现凹面向上抬高0.1-0.6mv;③T波高耸,双肢不对称,ST段抬高的导联T波高大直立,可达1.0mv;④R波降支模糊或有明显切迹,V1-V3导联可能出现r'波,类似右束支阻滞改变。
1.3 变化特点:心电图改变可多年不变,但运动、过度换气及心率加快时ST段可以暂时全部或部分回到等电位线。
1.4 10例患者均自觉胸闷、喜长出气来诊,均排除器质性疾病。3例行超声心动图检查,3例行X线胸片检查。结果均未发现异常。
2.结果
早期复极变异(ERS)是良性心电图变异,一般不需特殊治疗,预后良好。
3.讨论
3.1 早期复极综合征是一种较常见的正常心电图变异,其ST-T改变可长时间甚至多年不变,常伴有窦性心动过缓,运动之后,心率较前增快,ST段回落至等电位线,其有助于心电图的诊断。文献报道其发病率为1.0%-6.1%,[2]以青壮年,男性多见。
3.2 目前其发病机制尚不完全清楚。有报道称与心室复极顺序异常、自主神经张力异常、旁路加速传导、心外膜机械牵张作用及遗传因素有关。[1]亦有人报道运动后ST段回落至等电位线,认为这种变化可能与运动后除极电力加速后复极电力减慢有关。[3]而青壮年患病率高,可能与青年人喜欢运动,体力活动及劳动强度大有氧活动量大有关,因而平静时迷走神经张力较高,易发生早期复极综合征。而女性与男性正好相反,故其患病率低于男性。
3.3 早期复极综合征患者无器质性心脏病征象,多数无任何症状,属于正常变异。极少数人有胸痛,胸闷不适而就诊。临床有时误诊为急性心包炎、变异性心绞痛、急性心肌梗死等。近年有报道早期复极综合征有伴恶性心律失常者甚至猝死。早期复极综合征虽为常见心电图变异,诊断容易,但仍需与某些器质性心脏病引起的心电图改变加以鉴别。所以了解其患病情况对于临床鉴别诊断有重要临床意义。
参考文献
[1] 郭继鸿.心电图学.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2:767-775.
篇7
动态心电图与常规心电图的比较
长程性:常规心电图检查过程一般2~3分钟,只能记录即刻短暂的心电活动。动态心电图连续24小时记录受检者全日的心电活动信息,因而能显著提高偶发性、短阵性心律失常和一过性心肌缺血发作的检出率。故动态心电图又称长程心电图。
动态性:常规心电图检查时受检者须静卧,其心电图反映的是静息状态的心电活动。动态心电图24小时全程记录患者工作、休息、进食、睡眠以至大小便等日常活动状态下的心电图变化。动态心电图也由此得名。
关联性:动态心电图仪具有自动计时系统,可以准确记录和报告任何心电变化的发生、持续及终止时间。结合患者按时记录的当日活动事项及有关反应,可以明确患者活动、症状及用药等与其心电变化之间的关系。
定位性:常规心电图常规采用12个导联,能较全面地探测心脏不同部位的情况。目前的动态心电图多为2~3个导联同步记录,只能反映心脏的局部情况,在病变定位方面受到一定限制。
图形质量:常规心电图由于是静态短暂记录,干扰因素少,呈现图形质量较好。而动态心电图容易受、活动、情绪等影响而造成心电图形失真,医生在评阅分析时需注意识辨。
动态心电图的主要临床应用
用于捕获偶发、短阵的心电异常:临床上有些患者时常会出现心悸、胸闷、胸痛、头晕或晕厥等疑似心血管疾病症状,但常规检查(包括心电图)往往是查无实据,以致不能确定诊断。此时采用动态心电图检查,常能捕捉到常规心电图难以发现的偶发性、短阵性心律失常或一过性心肌缺血发作,从而使患者得到明确诊断与治疗。这是动态心电图目前应用最广泛的主要作用之一。
用于心律失常的定性定量分析:对常规检查已有发现、但其性质或潜在风险尚不完全明确的一些心律失常,可借助于动态心电图检查,进一步采集24小时的心电信息进行定性、定量分析,常能明确心律失常的类型、发生频率及危险程度等。这对心律失常的正确诊断、预后评估和防治决策具有无可替代的重要作用。
用于缺血性心脏病的诊断:常规心电图对心肌缺血漏诊率较高。动态心电图24小时全程记录患者工作、休息、睡眠以至大小便等日常生活状态下的心电变化,不仅能显著提高心肌缺血的检出率,还能显示缺血发生的时段、持续时间、出现频率、缺血程度及其与患者活动、症状之间的关系,从而能为缺血性心脏病的诊断和治疗提供更全面的切实可靠的客观依据。
动态心电图还常用来评定抗心律失常、抗心肌缺血药物疗效和人工心脏起搏器性能。此外在医学科学研究中,动态心电图可用来探测正常人心率的生理变异及运动员、潜水员、宇航员的心血管功能等。
篇8
“什么小盒子?”我疑惑地问。
“就这么大。”王阿姨比划着,“上面还有电线,电线末端用胶布贴在我胸上。”
我一下子就明白了,王阿姨这是接受了动态心电图检查,那个小盒子是记录器,它可以连续监测人体24小时的心电变化,而普通心电图只能记录某一时刻的心电改变。
王阿姨告诉我,前段时间她总是胸痛,每次约5分钟,但休息一下就好。到医院检查时心电图显示正常,医生就建议住院观察,并让她每天背着个小盒子。住院第三天,她在上下楼梯锻炼时再次出现胸部不适。我连忙让王阿姨把动态心电图记录给我看看,发现入院第三天时王阿姨出现心肌缺血改变,而且变化很明显,这是一个明显的心绞痛提示。
我告诉王阿姨,多亏有了动态心电图,不然是不会发现心绞痛的。
“这里的医生也这么说。”王阿姨庆幸地说。
“其实动态心电图不仅仅用在冠心病的诊断,还有利于很多心脏疾病的诊断和监护。比如,它能协助医生判断患者间歇出现的症状(如胸闷、心悸、眩晕、黑蒙或晕厥)是否由于心脏疾病引起,并确定其原因和性质;还可检出隐匿性、短暂和特定情况下出现的心律失常;另外可以检出心肌缺血时伴随的心律失常类型及频率,帮助临床治疗缺血性心脏病时选择药物;也能较全面地发现心性猝死的危险因素,有助于及时采取治疗措施;更能帮助心律不齐患者确定是否需要安装人工心脏起搏器,以及帮助已安装起搏器的患者评价其效能。”我一股脑地将一些关于动态心电图的专业知识向王阿姨说出来。
“哦,动态心电图功能这么强大,那我们还做普通心电图做什么?”王姨疑惑地问。
我笑着回答说:“其实这两种检查手段各有千秋,动态心电图可以将受检者24小时静息、活动以及立、卧、坐位等不同时间、不同状态的心电波形,连续不断地记录下来,但对急性心肌梗死的定位,它就无能为力,只能依靠普通的心电图。但普通心电图对于那些间歇发作、缓解一段时间后又可恢复正常的心血管疾病,很容易漏诊。”
“你这么一说,我全理解了,下次有什么问题,我还要麻烦你。”王阿姨认真地说。我反到为自己的“卖弄”不好意思起来。
链 接
动态心电图检查
注意事项
忌带手机。佩戴期间要远离手机、电脑、电视等强电场、强磁场物品,不能睡电热毯,不将手机带在身上,但遇到急事,接听一两个电话是不受影响的。
停药。停用影响心跳的药物,比如降压药心得安。
篇9
【Abstract】Object: Electrocardiogram performance and diagnosis values of myocardial ischemia are to be investigated. Methods: Electrocardiogram diagnosis performance of 40 cases of patients with myocardial ischemia who treated in our hospital was selected for analysis. Results: Segment ST of horizontal or downward sloping type went down at least 0.1mV after point J (where is the junction of wave QRS and segment ST) for 80ms. Conclusions: Electrocardiogram is the most often used method to detect myocardial ischemia, because it is easily available with low cost and easy application.
【关键词】心肌缺血压;心电图;
心肌缺血是心肌的氧供需失衡的结果。冠状动脉粥样硬化等疾病的冠状动脉阻塞减少含氧血液的供应。虽然这种阻塞可能不足以引起休息时的心肌缺血,但在活动中,心肌耗氧量增加可促发心肌缺血。心电图是最经常用于检测心肌缺血的方法。选取2012年月6月~2013年12月收治的慢性心肌缺血患者心电图诊断表现分析如下。
1 临床资料
本组收治的40例慢性心肌缺血患者,其中男24例,女16例,年龄43~76岁,平均61岁。冠心病18例,高血压23例,糖尿病4例。均经冠状动脉造影或有典型心肌梗死和心绞痛表现。
2心电图表现
心肌缺血主要由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或冠状动脉痉挛所引起,心电图往往提示损伤或(和)缺血的表现,但未出现心肌坏死波形[1]。心电图的缺血型改变包括心内膜下心肌缺血和心外膜下心肌缺血,前者表现为对应导联出现高大的T波,后者对应导联T波倒置;临床发生透壁性心肌缺血时,心电图多表现为心外膜下缺血。
2.1典型心绞痛 如在心绞痛发作当时心电图出现异常,则有诊断意义。典型心绞痛可出现ST-T异常改变。一过性ST段偏移,心内膜下心肌易发生缺血,胸痛发作时ST段水平型或下斜型压低≥0.10mV,持续时间lmin以上;ST段与R波下降支所形成的夹角≥90°。原有ST段下移者,在原有基础上再下移>0.10mV。根据ST段下移的导联判定心肌缺血的部位,准确性和特异性差。
2.2变异性心绞痛 临床诊断变异性心绞痛,不仅根据卧位或静息状态出现胸痛、疼痛程度加重、疼痛时间延长等特征,而且需参考心电图表现。心电图对变异性心绞痛有诊断意义,常表现为一过性ST段抬高伴T波高尖及对应导联ST段下移。有ST段降低或T波倒置的患者,胸痛发作时心电图可出现“假性正常化”。ST段抬高导联所对应的部位常为将来发生心肌梗死的部位。
3 讨论
ST段变化恰是心肌需求增加所致缺血的可靠指标,也是冠状动脉供血不足所致缺血的可靠指征。对患急性心前区疼痛病人心电图上ST段的位置(与PR段和TP段的关系)的观察提供了关于心肌缺血或梗死存在与否的临床证据。典型的ST段偏移是水平型或斜型朝向T波,当ST段从J点向T波更进一步移动时,倾斜产生更大的偏移。有时为确定透壁性缺血的诊断或估测其程度而选择用 ST段的不同部位以测量ST段偏移。如“J+0.02s”和“J+0.06s”在一些临床工作中已被使用[2]。透壁性缺血的心电图标准的出现,可伴随缺血的其他表现如典型或非典型心前区疼痛、血压降低或心律失常。
因此,在左、下和前侧的导联中呈现正向或抬高。在背离受累心肌区域正极的心电图导联中,ST段对应性呈珊为负向。当ST段抬高和降低都出现在心电的不同导联中时,最大偏移的方向通常认为是原发的,较小的偏移方向认为是继发的或对应性的。
后降支起源于右冠状动脉,这已被命名为右冠状动脉优势。其他有左冠状动脉优势的10%当中,后降支起源于左回旋支动脉,右冠状动脉仅供应右室。在室后一侧1/4圆周的基部和中部位于全部12个标准心电导联正极的远端。因此,ST段的压低而非抬高指示后一侧壁透壁性缺血。后侧胸的附加导联将记录此区域透壁性缺血所致ST段抬高[3]。当右冠状动脉的血供不足时,透壁性缺血也可累及薄壁的右室心肌。右室透壁性缺血在标准心电图上表现为V1和V2导联的ST段抬高[3]。在更向右的导联V3R和V4R甚至抬高更明显。
T波变化是需求增加所致缺血的不可靠指征,也是冠状动脉供血不足所致缺血的不可靠指征。在所有病人中这两种心电波形都朝向左室前侧壁偏移,在一些病人中,T波偏移程度类似于ST段,因此被认为是继发的。在其他的一些病人中,T波偏移明显增大。这些原发性T波抬高已被命名为超急T波,其仅出现于急性冠状动脉血栓形成的短暂时间。因此,超急T波的出现在病人有急性心前区疼痛时测定透壁性缺血的发生时程程有有用的。
【参考文献】
[1] 郭继鸿.心电图学.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2:130-135.
篇10
1硬件设计
1.1前置放大电路的设计前置放大电路是模拟信号采集的前端,也是整个电路设计的关键,它不仅要求从人体准确地采集到微弱的心电信号,还要将干扰信号降到最低,由于心电信号属于差分信号,所以电路应采用差动放大的结构,同时要求系统具有高共模抑制比、高输入阻抗、低漂移等特点。因此,选择合适的运算放大器至关重要,这里选择仪用运放AD620实现前置放大,AD620具有高精度、低噪声、低输入偏置电流低功耗等特点,使之适合ECG监测仪等医疗应用。AD620的放大倍数由1与8脚之间的反馈电阻决定,增益G=49.4kΩRG+1,由于心电信号中含有较大的直流分量,因此前置放大电路的放大倍数不能过大,在这里选择放大约10倍,因此反馈电阻R6取约5kΩ,为提高电路的共模抑制能力,这里用一个OP07检测R10,R4上的共模信号驱动导线屏蔽层,消除分布电容。同时用另一个OP07运放和R5,C3,R7组成右腿驱动电路[7],在R10,R4上检测到的共模信号经反相放大器后经R7反馈到人的右腿,进一步抑制了共模信号和50Hz工频干扰,这里右腿驱动有一个对交流电的反馈通路,交流电的干扰可能对人体产生危害,因此这里要注意做好绝缘措施,同时保护电阻R7尽可能大,取1MΩ以上。此外系统电源的不稳定也对心电信号的采集有较大影响,因此在本系统中,所有运放的电源脚都并联两个0.1μF和10μF的电容退耦,提高系统的稳定性,前置放大电路的电路图如图3所示。图3前置放大电路
1.2带通滤波器的设计从前置放大电路输出的心电信号还含有较大直流分量和肌电信号,基线漂移等干扰成分,所需采集的有用心电信号在0.03~100Hz范围之间,因此需设计合理的滤波器使该范围内的信号得以充分通过,而该范围以外的信号得到最大限度的衰减,这里采用具有高精度,低偏置,低功耗特点的两个OP07运放分别组成二阶有源高通滤波器和低通滤波器,高通滤波器由C11,C12,R7,R10组成,截止频率f1≈0.03Hz,低通滤波器由R8,R9,C10,C13组成,截止频率约为f2≈100Hz,系统带通滤波器的电路如图4所示。
1.350Hz双T陷波器设计工频是心电信号中最主要也最常见的干扰源,虽然前面的右腿驱动电路对其有一定的抑制作用,但是仍有较大部分进入了后面的电路,因此有必要设计截止频率为50Hz的带阻电路来进一步滤除干扰,带阻电路也称陷波器,顾名思义,带阻电路就是使某特定频率范围内的信号大幅衰减,而对该频率范围外的信号几乎不产生影响。双T陷波电路是典型的带阻电路,在双T网络中,两个T型网络的参数是对称的,如图5所示的50Hz双T陷波电路中,R13=R14=2R16=R=32kΩ,C20=2C19=2C18=C=200nF,本质上是由两个T型高通滤波器和低通滤波器并联组成,图5所示电路的截止频率f0=1/2πRC≈50Hz。
1.4主放大以及电平抬升电路设计心电信号的幅度约为0~4mV,STM32AD转换的输入电平要求为3.3V,因此,为了单片机能够处理采集到心电信号,需将采集到的模拟信号放大800~1000倍。前置放大电路已放大了10倍,理论上主放大电路约放大100倍即可。为确保信号不失真,一般单级放大不超过10倍,因此,可采取两级放大的方式来达到放大100倍的效果,U9固定放大10倍,U11的反馈电阻采用可调电阻,这样就可以通过变阻器的调节达到放大100的效果。此外,因为STM32单片机的A/D采集不能采集负电平,因此这里设计了如U7所示的电平抬升电路把心电信号提到0电平以上,方便单片机采集。
2软件设计
得到心电信号后要输入STM32进行AD采集和软件滤波,最终送LCD实现波形显示,单片机初始化后,程序设计定时器每6ms中断一次,在中断函数里,对读取到的A/D值采取均值滤波的形式滤除干扰,然后把之转换与彩屏对应的坐标值,在彩屏上画线实现波形的实时显示,整个系统的程序流程如图7所示。
3测试结果分析
通过电极片和三导联线在人的左臂,右臂,右腿部采集心电信号经前端模拟电路和STM32处理后,最后在示波器和彩屏上得到的心电信号如图8所示。从彩屏和示波器上所得的心电图来看,50Hz工频信号和基线漂移得到了较好的抑制,从示波器上可看出,相邻两个波峰之间的时间大约为900ms,这与真实的心电信号基本吻合,图像清晰稳定,能够较好地反映人体心电特征。
4结束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