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晓作者范文

时间:2023-04-07 02:13:13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春晓作者,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春晓作者

篇1

春晓作者听到了鸟叫声、风声、雨声,看到了落花,想起晚上听到的风雨之声,感受到了春天的到来。这首诗是唐代诗人孟浩然的作品。孟浩然早年隐居鹿门山,后入长安谋求官职,考进士不中,还归故乡。

全诗:春眠不觉晓,处处闻啼鸟。夜来风雨声,花落知多少。

译文:春夜酣睡天亮了也不知道,醒来只听到到处有鸟儿啼叫。想起昨夜里风声紧雨声潇潇,花儿不知道被打落了多少?

诗人抓住春天的早晨刚刚醒来时的一瞬间展开联想,描绘了一幅春天早晨绚丽的图景,抒发了诗人热爱春天、珍惜春光的美好心情。首句破题,写春睡的香甜;也流露着对朝阳明媚的喜爱;次句即景,写悦耳的春声,也交代了醒来的原因;三句转为写回忆,末句又回到眼前,由喜春翻为惜春。全诗语言平易浅近,自然天成,言浅意浓,景真情真,深得大自然的真趣。

(来源:文章屋网 )

篇2

青春是一个普通的名词,它是幸福美好的,但它也是充满艰苦的磨练。不碰钉子怎么能积累经验呢?在重重地曲折中,微笑着,坚强地去在青春这片蓝天下创造一份美好吧。

微笑着,去唱青春的歌谣吧。视失败如尝试。有谁可以没有失败就能成功呢?伟大的发明家爱迪生也是在失败千百次才成功发明了电灯。再失败中成长,持之以恒的努力。

微笑着,去唱青春的歌谣吧。是成功为幸运,没有人可以永远成功,马有失蹄,人有失足时。你这一次成功看,或许只是幸运呢?下一次不一定就会成功;我们应有一颗谦虚的心——山外有山,人外有人。

微笑着,去唱青春的歌谣吧。戒骄戒躁。失败是成功之母,我们不能气馁;骄傲使人落后,我们应该虚心学习;冲动是魔鬼,我们要冷静地面对、处理问题。

篇3

[内容]

 <?XML:NAMESPACE PREFIX = O />

小语第四册第二单元由古诗《春晓》、童话《丑小鸭》和儿童诗《春雨》组成。每篇课文都有插图,前两篇是讲读课文,《春晓》是唐代著名诗人孟浩然的一首五言绝句,诗句描写了春天早晨雨后初晴的景象,表达了诗人热爱春天、珍惜春光的思想感情;《丑小鸭》这篇童话讲的是一只丑小鸭,自从出世以后就被人看不起,谁都欺负它,被迫出走,最后才发现自己已不是丑小鸭,而是漂亮的天鹅;《春雨》是自读课文,这首儿童诗描述了春雨给大自然带来的变化,赞扬了小朋友顶着春雨种树,绿化祖国的行为。阅读本单元课文,使人感到字里行间洋溢着浓浓的春意,述说着动人的故事。通过学习,使学生接受从小要和善待人、正确认识自己的教育;了解春天大自然的变化和春雨对植物生长的益处,教育学生积极参加绿化祖国的活动。如何教好本单元课文,提出如下建议。

1.突出重点,学好生字、新词。本单元两篇讲读课文共有14个生字,在教学过程中,既要将音、形、义结合起来教学,又要各有侧重,突出重点。如《春晓》中“晓、眠、闻、啼”等字词可充分利用学生已有的识字基础和能力,借助拼音读准字音,并根据形声字的特点让学生掌握字形和字义:“日”出为“晓”,闭目而“眠”,故“晓”为“日”旁,“眠”为“目”旁,“闻”是听,与耳朵有关,所以是门字里边一个“耳”,“啼”为鸟叫,所以是“口”旁。在《丑小鸭》一文的生字中,重点要读准“剩、瘦、除”这几个字的卷舌音,字形分析中要突出“瘦”、“越”两字的难点:“申”和“戊”的笔画笔顺。

2.加强朗读,帮助理解内容。本单元课文的文体是诗歌和童话,因此在教学时应以朗读为主线,朗读训练的重点应放在重音与停顿上。采取多种形式的朗读,激发学生的兴趣,引导学生认识语言规律,加强学生对课文词、句、段的记忆,使学生不但理解内容,而且能化作者的语言为自己的语言,特别是在古诗教学中,朗读有助于理解古诗的内容,领悟只能意会无法言喻的意境和韵味。有感情地朗读古诗是综合感受语言美、意境美的重要手段,教学时,要在学生理解诗句意思、体会作者思想感情的基础上,指导学生有感情地朗读,并通过反复诵读达到背诵和默写的目的,使学生从中得到美的熏陶。

3.借助插图,品味诗文意境。本单元三篇课文都配有相应的插图,教学时要借助插图的作用,诱导学生品味诗文的意境。如《丑小鸭》一文有四幅插图,要引导学生注意图与图、图与课文内容之间的联系,弄清故事发展变化的过程。《春晓》与《春雨》两课描绘的一幅是雨后,一幅是雨中春天鸟语花香的绚丽图景,这正是诗的意境。教学时可从图入手,图文结合,将学生带入画中,品味诗文意境。

4.运用旧知,学好自读课文。自读课文是供学生课余阅读的文章,没有学习生字的任务,一般不占用课堂上的时间,但教师必须启发诱导学生运用已有的知识和在讲读课文中学到的阅读方法,自己阅读课文。本单元中《春雨》这篇自读课文,教师可指导学生充分运用在《春晓》这首古诗中学到的有关春天气候的特征以及春雨给大自然带来的变化等知识自学《春雨》中所讲到的内容。

篇4

关键词:译者主体性;《春晓》;英译本

Witter Bynner,美国诗人,中国文学史学者。他与中国友人一起翻译了不少中国诗歌,其代表作之一便是《唐诗三百首》。许渊冲,生于江西南昌,北京大学教授,翻译家。从事文学翻译长达六十余年,译作涵盖中、英、法等语种,翻译集中在中国古诗英译,形成韵体译诗的方法与理论,被誉为“诗译英法唯一人”,他是我国诗歌翻译界最具有影响力的学者之一,“译诗不但要传达原诗的意美,还要尽可能传达它的音美和形美”的“三美”理论是许渊冲先生早期最有代表性的诗歌翻译理论,并且一直指导着他的诗歌翻译实践。

1 译者的主体性

译者的主体性是指译者在翻译活动中表现出来的本质特征,即翻译主体能动地操纵原本,转换原本,使其本质力量在翻译行为中外化的特征,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1 译者的意识形态

翻译作为一种跨文化交际活动,必定受到社会意识形态的影响,而其又会影响翻译策略。翻译就是改写和操纵文本以使其符合不同的意识形态和诗学目的。翻译中的删减就是典型的社会意识对翻译的影响。

1.2 译者的文化立场

译者的文化立场总是基于一定的文化背景。面对不同文化,译者立场不同所采取的翻译方法也不同。即译者的文化取向可能符合当时社会主流文化,通过翻译来维护现行的文化,如19世纪对苏联现实主义文学作品的翻译;也可能通过翻译来批判现行文化进行改革,如梁启超翻译的一些政治书目及中西方冷战时期对西方文学作品翻译时的删减和改写。

1.3 译者的动机

任何翻译都不可能没有目的。翻译是一种动机性很强的跨文化活动。翻译动机直接决定了作品的选择和翻译策略。梁启超翻译的伟大思想家和政治家的作品充分说明了这一点。19世纪末期,梁启超认为翻译是一种振兴国家的途径。他认为中国最需要关于西方法律、政治、历史、教育和商业等等的作品翻译来改革中国当时的政治制度。

1.4 译者的审美价值、创造性和个人经历

译者的审美价值、创造性和个人经历也会对译本产生重大的影响。这就是同一个人翻译的不同作品中都有自己的特点,从而形成自己独特的翻译风格。

2 从译者的主体性来对比研究《春晓》

《春晓》是唐代著名诗人孟浩然所做的一首五言诗。这首小诗,初读似觉平淡无奇,反复读之,便觉诗中别有天地。它的艺术魅力不在于华丽的辞藻,不在于奇绝的艺术手法,而在于它的韵味。自然而无韵致,则流于浅薄;若无起伏,便失之平直。《春晓》既有优美的韵致,行文又起伏跌宕,所以诗味醇永。诗人要表现他喜爱春天的感情,却又不说尽,不说透,“迎风户半开”,让读者去捉摸、去猜想,处处表现得隐秀曲折。

这首小诗共有四行20个字,首句破题写春睡的香甜,也流露着对朝阳明媚的喜爱;次句写景,描写了悦耳的春声,也交代了醒来的原因;三句转为写回忆,通过描写夜间的潇潇风声,渲染户外春意盎然的美好景象;末句又回到眼前,由喜春转为惜春。然而惜春即是爱春,爱极而惜,全诗字里行间处处流露着诗人内心的喜悦和对大自然的无比热爱。这首小诗没有华丽的辞藻,但其风格就像行云流水一样自然、悠远、深厚,独臻妙境。千百年来,人们传诵它、探讨它,更有多位国内知名学者将其译为英文,广为流传。下面对《春晓》的两个英译本进行对比分析,从而探讨译文中译者主体性的体现。

原诗:春眠不觉晓,处处闻啼鸟。

夜来风雨声,花落知多少?

译文一:I awake light―hearted this morning of spring, everywhere round me the singing of birds, but now I wonder how many blossoms were broken. (Witter Bynner 译)

译文以第一人称的描写方式,即诗人本人以抒情主体直接介入外在情景,并以自身的感受作为描述中心。也就是说,在译作中,外在情景全围绕抒情主题自身展开。这种译法满足了英文语法表达习惯,但汉语古诗极重诗的抒情性,诗人常常不漏痕迹的消融于客观事物之中达到物我交融。原诗中诗人写春之声,处处蹄鸟、潇潇风雨,都只是诗人在室内耳闻,而这阵阵春声透露的无边春色则留给读者去想象,去体味。因此,全部采用第一人称过于直白,把原诗中隐含的意思说了出来,这不利于含蓄之美的创造,也难于构筑特别的意向,无法扩大读者的审美参与意识。

译文二:This spring morning in bed I’m lying not awake till I hear birds crying. After one night of wind and showers how many are the fallen flowers?(许渊冲译)

译文让原诗作者作为出现于作品中的叙述者,从他的主观视角来描述,抒发感情。在译诗中第一句中用第一人称代词“I”做主语,虽然这样看似使译诗的意境变得狭隘了,但表达了作者的孤独与伤怀,更具有美学的感召力。译者将原诗中第三句处理为介词短语,充当下一句的环境成分,并选择“the fallen flowers”作为参与者,隐去了诗人和体现诗人心理过程的动词,不但与原诗协作风格吻合,而且较为含蓄简洁。可以说,该译本融合了汉语古诗以少取多,词约意丰及英语诗歌受形合特点影响突出人称代词两方面的特点,再加上译者的个性解读,将原诗译得出神入化。

3 结语

译诗难,译中国古诗更是难上加难,汉诗英译中不同的人称确定会产生不同的情景联想和不同的抒情效果。《春晓》一诗是汉语重意合的高度体现,这首诗四句话中的主语,即“我”全部省略,属于典型的无主句。在翻译过程中,译者根据自己对原诗意境的理解,从自身主体性出发来诠释这首诗歌。但从以上分析不难看出,对原诗意境的正确理解对古诗英译中译者主体性的展现起着决定性的作用;反过来,译文中的抒情效果和意境的再现又是判断译文优劣的主导因素。这就说明要想真正翻译好古诗,我们不仅要加强翻译理论知识的学习与实践,还要加强自身的文学修养,要全面正确地分析研究原诗中的价值观念、人生追求以及对世界的感知方式和审美情趣,从而确定恰当的英文人称,以使英文读者能够获得与原文读者一样的感受。

参考文献:

[1] 查明建,田雨.译者主体性――从译者文化地位的边缘化谈起[J].中国翻译,2003.

[2] 刘玉娟.译者主体性研究[J].群文天地,2012(6).

[3] 潘文国.汉英语对比纲要[M].北京:北京语言大学出版社,1997.

篇5

据统计,仅北京地区1985年以来登记在案的版权纠纷就近50起。其中,1985年l0起,1986年20起,1987年上半年达16起。由于我国没有一部完整的《版权法》,许多人没有这种法律意识,仅仅将其归之“道德问题”甚至“工作偏差”。

这是一个严峻而苦涩的生活现实。

《白鹅女》和《野葡萄》

1986年。北京友谊宾馆。

某国作家访华团成员、作家M女士在琳琅满目的柜台前浏览着,选购着。

当她回到房间,把刚刚购买的一本装潢精美、设计新颖的儿童画册《白鹅女》读完之后,心中不由犯起了糊涂:由外文出版社出版,以英、法、德、日、俄五种不同语言发行,并赫然标明作者“李某某”的这部作品似曾相识!她慢慢回忆着,翻出厚厚一本留名册。蓦地,她的目光迅速落在一个极熟悉的中国同行的名字上:葛翠琳。

葛翠琳,中国作协儿童文学委员会委员,作协北京分会理事,专业作家。她的童话集《野葡萄》《进过天堂的孩子》《翻跟头的木偶》《比孙子还年轻的爷爷》等,受到广大读者的普遍喜爱。

M女士手中这本《白鹅女》就是《野葡萄》的改编本。白鹅女正是《野葡萄》中的女主人公。《野葡萄》1956年在《人民文学》发表后即编入同名集子,1979年获全国儿童文学大奖,1985年拍成电视剧送西德电视节参展并获奖。令M女士疑惑的是:葛翠琳与李某某是什么关系?谁是这同一作品的真正作者?

M女士喜欢追根寻底。她持此书,驱车前往北京和平里,就教于她的中国朋友葛翠琳。

葛翠琳震惊了。她既未接到任何人请求改编的征询,也未授权任何人改编自己的作品。她不认识李某某,他们之间没有任何关系。 官司打到北京市文化局版权处。经多方查证,李某某未经原作者同意,擅自改编他人的作品并署上自己的名字,按有关规定,这是侵权行为。外文出版社对此事极为重视,对李某某进行了批评教育,并向葛翠琳赔礼道歉,同时决定立即停止此书的发行,听候版权处的裁决。

结果是可以想见的:

第一,将价值20万元的全部改编本近期作技术处理,,去掉李某某的姓名,标明据葛翠琳《野葡萄》改编,并注明是全国获奖作品。

第二,付给葛翠琳应得的稿酬。

第三,出版《野葡萄》单行本。

如此 “版权所有”

手捧《PROLOG语言程序设计及其应用》这本还散发着油墨香的崭新教材,某工业大学计算机系的同学,心中不禁油然升起一股崇敬之情,因为书中标明此书由本系讲师纪有奎与其子冀某共同编译。他们没有也不愿相信这美丽光环背后所隐藏着的并不光彩的故事。

1985年6月,纪有奎分别找到计算机系的青年教师范春晓和自动化系教师刘海门,拿出爱丁堡大学出版的《PROGRMMING IN PRO-LOG》 一书的英文复印本,请范春晓翻译前7章,刘海门翻译8至11章及附录。纪一再叮嘱他们不要对外人谈此事,也不必向领导报告。纪还告诉刘,将来出书时,在书上署上刘海门的名字并给刘适当的报酬。

同年7月,范春晓、刘海门将译好的稿子分别交给纪有奎,此后便杳无音信。

1986年4月,计算机系学生分别购得由海洋出版社出版的《PROLOG语言程序设计及其应用》新教材,注明由纪有奎和冀某编译。“前言”称,此书“编译过程中,范春晓、刘海门等同志给予协助,表示感谢”。具有讽刺意味的是,书中用黑体字标明:“版权所有,不得翻印。”

4月7日,范春晓到纪家,提出想看已出的书和自己翻译的底稿。纪说书还未出。范颇感惊奇,告诉他已见此书于市。纪不得已拿出书,称此乃样书。范始觉受骗,便向纪索取底稿,纪说全部底稿已丢失。24日晚,范再去纪家,纪退给范4页译稿(前7章共有译稿110页),并说,“不要对别人说前7章是你译的”。范坚持索要全部底稿,纪如同哄小孩一般:“底稿不存在了”,“已剪零碎了”,“我要留着存档”,“你在我家看可以,不准拿走”。最后,纪拿出200元钱,说是给范的报酬,范气不过,坚决不收,纪从四楼追到一楼非要范收下不可。

两天之后,纪有奎将刘海门请到家中,拿出此书,仍说是样书,还未正式出版,并交给刘200元钱,要刘保密。

就这样,除程序部分外,20万字均由范、刘两人翻译的著作的版权,就轻而易举地成了纪氏父子的囊中之物。

当北京市文化局版权处的同志找侵权者纪有奎调查时,纪承认书是范、刘两人翻译的,但又说那只是请他们帮忙,与版权无关,充其量在前言中提一下即可,就是不提也无妨。为证明此事不稀罕,并非没有先例,他又强调指出,在此之前,他已用同样手法以自己的名义出版过翻译作品达7部之多。

好一个理直气壮!

根据纪有奎的侵权情节和态度,版权处作出裁决!

一、纪向范、刘两人道歉。

二、对该书进行技术处理。重新署名为纪有奎、冀某编,范春晓、刘海门译。稿酬重新分配。

三、对纪有奎罚款100元。

记者、剧作家和评剧皇后

篇6

《春晓》的艺术魅力在于诗人使用清新隽永、平淡质朴的语言方式写景叙事,将人们带入一种隐约的、朦胧的、飘忽的、空灵的美学境界,充满超脱、宁静的意趣。这首诗的大意可以理解为“春天里睡眠是十分惬意的,睡着睡着,不知不觉天已经亮了,人也就醒来了。听一听外面的动静,到处是鸟儿的啼鸣。于是大脑里浮出昨夜睡时那风声雨声不绝于耳的情景,不由人顿然生出怜春惜春的柔情——又该有多少美丽的花朵香消玉殒哦!”[1]。孟浩然没有用强烈的感彩去描绘美好春景,也没有借景抒发自己的壮志情怀,而是用一种轻描淡写的方式衬托了自己祥和平静的心境,来刻画诗人对尘世的淡薄。

诗中体现出的祥和平静与诗人的人生境遇是密不可分的。孟浩然政治失意、求仕不得,基本过着隐居的生活。清心宁静、淡泊超脱的他将自己对生活的不满意寄情于山水之间,用陶醉于美丽的自然景象来排泄心中的不满、忘却苦闷。事实上,他或许真的忘却了、超脱了,因为他的诗无不透露出质朴独特的田园风格,符合古诗审美理论中重要的美学特征之一,即有一种“清水出芙蓉,天然去雕饰”[2]的自然美。

全诗没有华丽优美的辞藻,唯有自然纯朴的语言,但整首诗俗中藏雅,行云流水般勾勒出一副宁静、清新、祥和的明朗画面,让人不禁沉醉其中,淡薄世俗功利、忘却世间的纷纷扰扰,使自己对生活的不满得到某种程度的发泄。黎英海先生给《春晓》谱曲时末尾处用了一个长达14拍的延长音,将这种诗人恬静、祥和、超脱的心境刻画得淋漓尽致,意犹未尽,耐人寻味。

关于《春晓》一曲,它所表现的是一种“懒洋洋的,有些消极、颓废的感觉。在声音音量和音色的处理上,全曲应用半声演唱,音色应该柔和、空灵、淡雅”[3]。“半声唱法”是声乐演唱中的技巧之一,要求演唱者具有扎实的功底和对气息、声带及腔体良好的控制能力。“半声”,顾名思义即全声的一半,受控制、音量小是它的显著特点。演唱时要求喉头位置低而稳定、气息深而有力、送气柔和、声音集中上下贯通、腰腹肌控制横膈膜的力量均匀、力度适中富有弹性、共鸣腔体通畅等。“歌唱状态似放声歌唱,但音量很轻,又称为弱声大状态。”[4]这种唱法不同于假声歌唱,也不同于一般的弱声,它建立在高位置、深呼吸的基础上。这种声音在良好的呼吸控制下可强可弱,音色可浓可淡,故难度较大。

《春晓》可分为两大部分,全谱没有任何“强”记号标志,故全曲音量应在弱的范围内的“半声”演唱。第一部分谱面标记力度为“mp”,用慢而多的“闻”式吸气法呼吸,并采用软起音法起音。由于该曲每句均只有两小节的时值,呼吸为每一句一次呼吸。

第一、二、四句基本上以均衡的音量和非常平和的语气演唱。第一乐句后以“补”气吸气方式,平衡地过渡到第二乐句。第二乐句与第三乐句之间有一个八度的音区跨越,且音高处在以“F”为中心的高音声区,需要较大的气息量,故第二乐句结束时“鸟”的四拍时值可以留一拍时值用作第三乐句的气息准备,此时可采用慢而多的“闻”式吸气法吸气演唱。依谱例第三乐句有一个力度的过渡,在“风雨”的演唱音量渐强,打破强弱规律,在弱拍的“雨”上作一个强音的处理。“声”字根据旋律的走向控制音量,在“F”和“G”音强处理后,到二度音阶下行时进行减弱处理。经过“补”式吸气法换气,进入到平淡、祥和的第四乐句,结束第一部分。

第一部分与第二部分之间有一个长达四个小节的虚词过渡句(见谱例1)

【谱例1】

此句既承上启下,又是全曲的一个精华部分,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此句的特点是前两小节都有一个有意义的八分休止符。“哦”代表的是叹气的感觉,休止在此处体现的是欲言又止的感觉,是感情的延续,唱歌时要给旋律予生命,做到余音绕梁,而此句意境的表现、情感的抒发、感染力的渲染关键在呼吸气口上。此句的前八分休止的小切分节奏(即弱起)的吸气法不同与前面所说的乐句的开头的呼吸。在第一部分乐句最后一个全音符“bB”的演唱时,应该将气息坚持到四拍时值结束的那一刻,然后采用快而少的“偷”式吸气法软起音方式演唱过渡句。过渡句的第二小节即:①处仍然采用“偷”式吸气法,音量处理为上弧型方式。第三小节的②处同样采用结束处有一个“rit.”减慢和自由延长记号。在③处不必换气,但声音线条要有种似断非断的感觉,连贯到减慢的“bG-bA-bB”的上行级进进行,最后一个音延长直到气息全部用完。

第二部分的音量整段比第一部分要弱,控制在“p”范围内。第一句、第二句均使用“上弧型”[5]音量处理,似乎是在拟自然界的“风雨声”,第二句的情绪随着音区的向下模进而降低。(见谱例2)

【谱例2】

第三、四句接近尾声,情感抒发转入低潮,整句情绪较为平淡、坦然,不再有弧型音量的变化,似乎不管诗人多么惜春、悯花,这些春逝、花落已经悄悄发生。演唱时可采用“闻”式吸气法进行呼吸。第一段的最后一句尾声“花落知多少”是引用第三、四句的旋律进行材料,将速度放慢来升华感情。(见谱例3)

【谱例3】

全曲反复演唱,最后乐曲终结的尾声,如谱例,是第一段的尾声经过高八度上翻而成,是声乐作品中常见的结尾方式。(见谱例4)

【谱例4】

此句的“半声”应区别于前部分的“半声”,用的更弱的“半声”,真、混声的所占的比例更少,基本上更接近假嗓。然而,这用假嗓巧妙地处理的乐句正体现了这悄悄发生的春景已经渐渐远去,诗人的思绪也随着飘向更远的远方,而听众的情感也在这一刻凝固、升华。轻声的弱唱是对于以用更多真音为特点的男声来说是较难的技巧,需要“用要求从强音到弱音,中间不能隔断控制,气息要集中、均匀,用力不要猛,不要太强。气息力点要深,支点略靠上,喉咙打开,与强音一样有混响共鸣,似真非真、似假非假地在高位置上走动,声音线条清晰、柔和而有力度,音色迷人,走动灵活。收声时自下而上,最后消失在头顶。”[6]

总之,在演唱古诗词歌曲时,先了解诗词作者的写作背景和诗词的内涵,了解作曲家的音乐织体形式及所营造的意境,才能将歌曲演绎得淋漓尽致。

注释:

[1]裴戈.解读的一种方式——孟浩然《春晓》审美分[J].贵州教育学院学报(社会科学),2003,(3).

[2]尤兢生.“青水出芙蓉、天然去雕饰”——浅谈孟浩然诗歌的自然美[J].党史博采,2009,(2).

[3]苏楠.黎英海艺术歌曲《唐诗三首》创作的民族特色与演唱风格研究(附录:姜嘉锵先生访谈录),华中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4]曲歌,丹红,琚军编著.声乐知识300问.河南文艺出版社,2005.

篇7

原文:

《春晓词》朝代:明    作者:陆德蕴

窗明云母光催曙,娇鸟惊啼画栏树。

流苏复帐开芙蓉,枕屏残梦犹朦胧。

篇8

阿里研究院高级顾问梁春晓在第六届中国智慧城市技术与应用产品博览会上表示,就中国而言,互联网经过了20年的发展,人们已从最一开始将其当成工具、渠道,直到现在把它视作基础设施,互联网在中国已经彻底走过了“工具时代”。现在是将互联网作为基础设施的时代,从中又衍生出了信息经济、信息社会、智能社会等社会形态,正改变着我国社会、经济、文化等各个层面的状态。可以看出,互联网所带来的变化,不是局部的、细枝末节的,而是一个总体性的变化,它推进了我国从工业时代到信息时代的大转变。

信息社会的三大动力

梁春晓指出,信息社会带来的整体变化中,有三个新的因素起到了关键性的作用。“未来,不论人们是在思考经济的发展、社会的发展,还是在思考整个社会创新的时候,它们都会显得特别重要,会与每个人的生活、工作都分不开。”

第一,新基础设施。云计算、移动互联网、智能终端等,作为新的基础设施,已经在商业领域取得了越来越大的共识。“但是,这也正在成为整个信息社会的基础设施。30年前,人们在谈及改革开放时,会说‘要想富,先修路’;现在,人们在说到基础设施时,已从当时的公路、铁路、机场变成了云网端、云计算,所以,现在已经迎来了以云网端、云技术等新型信息技术为基础设施的时代了。”梁春晓分析说。

第二,新要素。以前,在谈及社会发展时,土地、劳动力、资本企业家才能等是重要的生产要素。现在,有一个非常重要的要素正在崛起,那就是数据。当前全球企业中,特别是互联网企业,价值就是通过“数据”来体现的。梁春晓举例说,Facebook曾在两年前收购了一家公司,虽然这家公司只有55人,但是当时的估值却很高。究其原因,其最核心的价值就是数据。他提到,目前中国以数据为基础的公司也已经越来越多。

第三,新结构。以前,我国的工作模式更多的是着眼于分工明确,未来则将更着眼于大规模协作的共享模式。因为,随着基础设施的升级,既产生了大量的数据,又使数据流动起来,最终产生了数据智能,这样的数据智能就成为共享经济的最大来源。那么,为什么会有共享经济?梁春晓表示,首先是在互联网平台上发生的,等平台上有了大量的数据,并形成了非常高效匹配的数据资源,能够把大量的需求匹配起来,从而形成规模化的共享经济。例如,一直很受关注的网约车,就是涉及分享经济、共享经济的典型例子,它所带来的绝不仅仅是人们通过什么方式去打车和出行的变化,它将非常有可能带来整个经济结构或者社会结构的大转型。因为,基础设施极大地降低了交易成本,使数据能够在空前的范围内流动和共享。这种流动和共享最终又支撑人们对所有的社会资源进行共享,从而改变了整个经济结构,让分享和共享成为整个经济的核心。

自由连接体:新型就业群体

当工业时代来临之时,出现了当时前所未有的基础设施,大城市、大工厂能提供更低的成本、更高的效率,很多人从高成本、低效率的地方被吸引过来,很多农民都走出农村来到城市。那么,有了信息时代的基础设施会发生什么?由于新基础设施的形成,“自由职业者”越来越多,美国称其为“自我雇佣者”,一个人可同时扮演不同的角色。比如“张三:演员/电子商务论坛主持人/导演/策展人等等”。新基础设施为其提供了低成本、高效率的环境,使其可以随时改变角色。未来,这样的自由人会越来越多。

为此,阿里研究院提出了“自由连接体”的概念。即一个人,或一个小的组织,今天可以加入这个连接,明天可以加入那个连接,或者可以同时加入好几个连接。正是因为这种存在方式,才使得共享经济成为可能。“基于此,未来会有越来越多的人或机构处于既是专家又很柔性的状态,我们称其为‘专业化+柔性化’的生存方式。”梁春晓说道,专家化有三个特点:人人都是专家,人人都在某一个领域全球第一;形成新木桶原理,即只需强化个人长板,无需弥补短板;人人也都必须要成为专家,进行自我监督、自我管理、自我提升。柔性化有两个特点:U盘式生存,即自带系统,随时拔插,类似“剧组”;人们选择更加自由,以前人们毫无选择地进入工厂,接受管理,现在人们可以越来越柔性地安排工作、生活、学习。

小前端+巨平台:大规模协作

互联网促进社会化大协作,平台模式是大协作方式的主要形态和体现。具体表现为互联网极大地推动了社会协作的效率,使得企业外部协作成本下降迅速,远快于企业内部协作成本的下降速度。因此,企业与市场的边界围墙松动、坍塌,“篱笆”到处都在被拆除,从而“大平台+海量前端”的开放化、社会化、大规模的协作方式开始出现并逐渐主流化。

其实,平台模式由来已久,但是在互联网时代获得了全新的规模、内涵与影响力。全球性的巨型平台开始出现,其生态化程度非常高(物种多样性与自组织化程度很高)。而且,由于举行平台及其生态圈的发育,社会的“分工――协作”全面突破了工业时代“分工深化”与“协作成本上升”之间的互相锁定,提供了一套全新高度上的分工与协作体系,极大地扩展了社会经济的新边疆与可能性,提升了社会福祉。

小前端+巨平台:网商+电子商务平台

由于互联网技术创新的推动,出现越来越多的互联网和电子商务企业,涌现出越来越多的新商业模式和新商业形态,即商业创新。现在,进一步推动了社会创新,所导致的变化不仅是经济层面,不仅是一个企业或一个行业,而是整个社会的变化。

网商的崛起:使电子商务从边缘到主流。海量网商的出现,是电子商务发展进程中的转折点,电子商务由此大规模、大范围展开。电子商务平台:主导新商业生态。电子商务平台是电子商务与传统商务的重要差别,是电子商务生态演进的关键。

为什么需要小前端?梁春晓解释道,因为每个人的需求都是个体化的,必须以个性化的生活方式来满足个性化的需求。但是,这样的小前端如果是孤立的运作,需要通过什么来支撑成本呢?就是巨平台,比如现在微信、淘宝的平台上都聚集了很多小前端,他们都同时存在于一个巨大的平台,这就是小前端+巨平台的大规模协作形态。

这样的形态,在梁春晓看来,从一定意义上也是人们理解电子商务的一把“钥匙”,电子商务最近这十年的发展过程中,最核心的动力就是网商与电子商务平台之间相互的促进和相互的拉动。因为出现了平台,所以有更多网商可以低成本进行创新,所以就吸引了更多的网商,更多的网商就催生了更大的平台,从而催生了整个电子商务的发展。

新经济“三位一体”:微经济、平台经济、共享经济

如果说在2008年,人们看到了“网上交易”出现巨大规模的可能性,那么在2015年,人们则看到了“通过云计算处理”这种巨大规模的可能性。而在可以预见的未来,可以看到微经济、平台经济和共享经济“三位一体”的新经济体系正在形成。

微经济:现在,在互联网上有很多自由连接体,亦或很多小微企业以各种各样的方式创新发展,这正是近年来经济发展的主要因素。这些小微企业的主体,是数以千万计的卖家,甚至超过50%的人都是工作家庭化。

平台经济:目前我国市值公司排名前十的基本都是做平台的公司,平台已经成了最有竞争力的商业模式。不光是企业,一些政府部门也在针对平台发展进行思考,例如,上海市在2015年了《关于上海加快推动平台经济发展的指导意见》。

共享经济:这是社会发展的必由之路。当今时代,社会问题众多,环境问题、老龄化问题、贫富悬殊问题、数字鸿沟问题等等,但有一个问题可能是最大的:人类创造的财富,从无到有,从少到多,总量巨大、人均丰裕但分布严重失衡,并且自然资源难以持续支撑。人类不可能把财富之饼无限摊大,因为资源有限,所以,共享经济是唯一出路。共享经济不仅是必须的,而且是可行的,因为目前已经有信息时代的新基础设施、新要素和新结构做基础。可以同时在线几千万、上亿网民,每天产生几千万笔交易,存有数以十亿计的商品数,超过1000万卖家,这些在以前都是无法想象的,但是现在都可以做到,所以共享是可以实现的。

微经济、平台经济、共享经济这三种“经济”是一体化的。如果没有微经济,平台就没有用处;如果没有平台,就不可能有共享;如果不能产生共享,那么微经济的优势就无法发挥。所以,三种“经济”是三位一体,不可能孤立存在。

在后天的世界里,有你位置吗?

近些年,阿里研究院常讲一个词――“后天”。梁春晓指出,社会上的每个人都在谈论明天、规划明天,但是如果人们仅仅只从今天看明天,明天很可能只是又一个今天,无非是量的修正和调整。届时,当人们真到了明天,可能会发现别人已经远远超越了自己。所以,阿里研究院特别强调“后天”,一定要超越明天,看得更远,预测全新的变化和未来。

众所周知,工业时代的宏观经济体系分第一产业、第二产业、第三产业,当中国移动与理发师都同属于第三产业时,人们会感觉到这个划分体系本身出现了问题。在目前越来越多的领域中,已经没法再套用工业时代的产业划分方式来划分和解释了。因为一、二、三产业的划分,是横向分工式的划分。比如种小麦是第一产业,把小麦磨成面粉是第二产业,将面粉做成包子卖出去是第三产业。它所强调的是“分工”,但目前社会上有越来越多的“共享”。

未来,要关注的是这个事物到底是做基础设施的,还是做平台的,或者是做自由连接体的;是生产者、服务者还是消费者。其价值不再是取决于在某个环节中创造了什么价值,而是取决于该事物能提供的共享能力有多强。

篇9

关键词:矛盾 课堂

教学片段(一):“知”还是“不知”?

国标本小学语文第四册《春晓》教学片段实录:

师:《春晓》的晓理解吗?它是日字旁,说明跟什么有关?

生:太阳。

师:晓的意思是早晨,春晓呢?

生:春天的早晨。

师:看了这个题目,你想知道什么?

生2:作者在春天的早晨看到了什么?

生2:春天的早晨作者听到了什么?

生3:春天的早晨作者想到了什么?

生4:春天的早晨作者做了什么?

……

师:自己读读诗,看看你们想知道的这些诗人写没有?

生:诗人写了听到的和想到的。

师:春眠不觉晓,理解吗?

生1:春天睡觉,不知不觉天就亮了。

生2:春天一睡就睡到早晨了。

师:作者在春天的早晨醒来后听到了什么?又想到了什么?自己读读这首诗,分别做上记号。

师:春天的早晨作者听到了什么?你从哪儿知道的?

生:作者听到了鸟叫声,我从“处处闻啼鸟”知道的。

师:怎样的鸟叫声?

生1:动听的鸟叫声。

生2:清脆的鸟叫声。

生3:许多鸟叫声。

师:你从哪儿知道许多鸟的?

生:我从处处知道到处都是鸟叫声。

师:春天的早晨作者还听到了什么?你从哪儿知道的?

生1:还听到了风雨声,我从“夜来风雨声”知道的。

生2;不对,夜来风雨声是想到的。

师:其它同学呢?

生3:风雨声是夜里的,不是春天的早晨听到的。

生4:是春天的早晨想起夜里的风雨声。

师:春天的早晨作者还想到了什么?你从哪儿知道的?

生1:作者还想到“花落知多少”,花落了不知道有多少。

生2: 不对,花落知多少是花落了知道是多少。

生3:书上写的是“知”啊?

生4:不对,花落了怎么数得清多少呢?应该是不知。

师:究竟是“知”还是“不知”?

(生互相看看,眼睛里写满了疑惑)

师:那落了是多还是少?

生5:是多。

生6:花落了数不清。

生7:花落了不计其数。

师:那知道还是不知道?

生8:知道的,是花落了多得数不清。

生9:不知道,花落了多得数不清,不知道有多少了。

生10:花落了虽然不知道具体的数字,但是知道肯定数也数不清。

生11:就是花落了多得数不清的意思。

生12:老师,我觉得花落知多少后面用问号更好,花落下了知道多少吗?就是数不清的意思。

师:同意吗?

生一致同意。

教学片段(二):“报得”还是“报不得”?

国标本小学语文第四册《母亲的恩情》教学片段实录:

师:儿行千里母担忧,一路上,孟郊感慨万千,默读第三自然段,,用横线划出孟郊看到的,用浪线划出孟郊想到的。

生1:孟郊看到了生机勃勃的小草和衣服上又细又密的针脚。

生2:孟郊想到了“母亲的慈爱,不就像这春天里太阳的光辉吗?沐浴着阳光的小草,无论怎样都报答不了太阳的恩情啊!”

师:老辈人有这样的习俗:针脚又细又密,出门人就会很快回来。母亲又细又密的针脚是盼望儿子?

生:早日回来。

师:老师这儿有两个数学题目,谁会解?母亲的慈爱=?小草=?

生1:母亲的慈爱=太阳的光辉,小草=孟郊

生2:母亲的慈爱=太阳的恩情,小草=儿女

师:沐浴着阳光的小草,无论怎样都报答不了太阳的恩情啊!就是说谁报答不了谁?

生:儿女报答不了母亲。

师:五十岁的孟郊难忘此情此景,写下了这句诗:“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是报得还是报不得?谁理解这句话?

生3:小草报答不了太阳的光辉。

生4:儿女报答不了母亲的恩情。

生5:谁说小草能报答得了太阳的光辉呢?

生6:谁说儿女能报答得了母亲的恩情呢?

师:是报得还是报不得?

生(一致):报不得。

生7:老师,我觉得报得三春晖后面应该用问号才说得通,谁说小草能报答得了太阳的光辉呢?谁说儿女能报答得了母亲的恩情呢?用上问号就是报不得的意思。

师:大家认为呢?

生(一致):用问号更好!

教学片段(三):“眠”还是“不眠”?

国标本小学语文第五册《枫桥夜泊》教学片段实录:

师:枫桥是地名,位于苏州城外,枫桥夜泊理解吗?

生:夜晚停船在枫桥。

师:看了这个题目,你想知道什么?

生1:作者为什么要夜晚停船在枫桥?

生2:夜晚停船在枫桥看到了什么?

生2:夜晚停船在枫桥听到了什么?

生3:夜晚停船在枫桥想到了什么?

师:自己读读诗,把诗人看到的用横线画出,听到的用浪线画出。

师:诗人看到了什么?你从哪儿知道的?

生1:诗人看到了月落、霜满天,我从第一行诗知道的。月亮落下去了,乌鸦在啼叫,到处都是霜。

生2:诗人看到了江枫、渔火,我从江枫渔火对愁眠知道的。

师:江枫渔火对愁眠谁理解?

生1:江边的枫树和渔船上的灯火对着忧愁睡觉。

生2:对是伴的意思,江边的枫树和渔船上的灯火伴着我的忧愁睡觉。

生3:我觉得诗人忧愁得难以入眠,这里的眠应该是不眠。

生4:对,江边的枫树和渔船上的灯火伴着我的忧愁难以入眠。

师:诗人为什么而愁?

生1:可能是想家,思乡之愁。

生2:可能是客居他乡而愁。

生3:可能是见不到朋友而愁。

生4:可能做不了官而愁。

生5:可能是考状元没考到而愁。

师:这么多愁思是眠还是不眠?

生(一致)不眠。

师:那这一句诗怎么理解?

生:江边的枫树和渔船上的灯火伴着我的忧愁难以入眠。

师:你还从诗中哪里可以看出不眠?

生:夜半钟声到客船,都半夜了他还听到钟声,说明他还没睡着,是不眠。

矛盾一词,语出《韩非子》的《自相矛盾》,在唯物辩证法中,即对立统一,指事物内部各个对立面之间的互相依赖而又互相排斥的关系。矛盾,就是一种对立的状态,也可以理解为事物发展的两个端点。矛的存在是因为盾的存在,所以他们又是统一的,缺一不可。我们就说它是对立统一的。我们在可以教学中利用好这一对立与统一的关系,激起思维的火花,于矛盾处生成、生长,于矛盾处见精彩:

一、让矛盾成为课堂教学的生成点

常言道:“不唯上,不唯书,只唯实。”敢于向教材说“不”,孟子曰:“尽信《书》,则不如无《书》。” 在教学中,我们没必要把教科书当作圣旨,可以使学生有自己的主见,不学鹦鹉,人云亦云。敢于向老师说不,“人非圣贤,孰能无惑,孰能无过?”师不必高于弟子,弟子不必不如师。在上述案例中,敢于向权威挑战,相信自己,学生才会成为有主见的人。统一性表现为对立面之间具有相互依存、相互渗透、相互贯通的性质,斗争性表现为对立面之间具有相互排斥,相互否定的性质。在教学中寻找到矛盾点:知还是不知,眠还是不眠,报得还是报不得,生成了课堂教学的思维点,激起学生思维的碰撞,促使深度向广度和深度发展,课堂的灵动产生于思维的活跃。

二、让矛盾成为课堂教学的对话点

统一是对立面双方的统一,它是以对立面之间的差别和对立为前提的。矛盾的斗争性寓于矛盾的统一性之中。斗争是统一体内部的斗争 , 在对立面的相互斗争中存在着双方的相互依存,相互渗透。斗争的结果导致双方的相互转化,相互过渡。找到了矛盾点,要注意抓住矛盾的两面性,激化矛盾,也就是对矛对盾的深入理解。以《春晓》为例,为什么是知?为什么是不知?通过例举理由,让学生在寻找理由的过程中使矛盾更加深化,使矛盾成为一种迫切要解决的问题。你说你有理,我说我有理,在对话的同时,真理越辨越明。

三、让矛盾成为课堂教学的精彩点

激化矛盾之后,怎样找一个和谐统一点,让两者可以相辅相成,更好地理解课文呢?矛盾双方既统一又斗争推动事物发展。矛盾的统一性是矛盾存在和发展的前提,矛盾双方互相渗透,贯通为矛盾的解决准备了条件;矛盾的斗争性导致矛盾双方力量对比和相互关系不断变化,以致最终造成矛盾统一体的破裂,致使旧事物被新事物所取代。一个和尚能够挑水吃,但毕竟太累太孤独,他期待着新同伴的加入。后来又来了一个和尚,很快两个和尚就成了好朋友。再后来又来了一个和尚,这下子协调状态被打破了,三个和尚总是争吵大于做事,以至于混到了大家都没有办法再忍受下去的地步,其中一个和尚就主动出走了。余下的两个和尚一开始总是闹着别扭,但慢慢的又成为了一对新的好朋友。 寻找矛盾的平衡点,如:知和不知都是为了说明花落得多,平衡点是花落得多;报得和报不得都 是为了说明儿女报答不了母亲的恩情;平衡点是儿女报答不了母亲的恩情;眠和不眠都是为了写作者忧愁,平衡点是忧愁。条条道路通罗马,无论怎样辨论,真理是不变的,大家异曲同工,同样的精彩。

四、让矛盾成为课堂教学的再生点

从矛盾的解决中引导学生敢思考敢质疑,在教材空白处或有疑问处加以辩论,在辩论中升华对教材的理解,养成尊重科学、尊重真实、尊重知识和善于思考的习惯以及创新的意识。旧的矛盾解决了,新的矛盾又来了,课堂由于新的矛盾再出发,从不知到知,再到更深层的不知,课堂充满了活力。

易经系卦辞传:“三人行则损一人,一人行则得其友,言致一也。”,也就是说,三人走路就会失去其中一人,一人走路就会得到自己的朋友,是言语导致了人与人之间的相互斗争和相互协调的共同存在。

课堂是一个复杂的生态系统,教学是一门遗憾的艺术,教学是一个不断打破平衡、寻找平衡的过程。在这知识经济时代,学习的终身化需要我们更多的去关注教育的生态平衡,为学生学习的可持续发展扎实基础。

参考文献:

篇10

《田园乐七首·其六/闲居》原文:

桃红复含宿雨,柳绿更带朝烟。(朝烟一作:春烟)

花落家童未扫,莺啼山客犹眠。

《田园乐七首·其六/闲居》译文:

红色的桃花还含着隔夜的新雨,碧绿的柳丝更带着淡淡的春烟。

花瓣凋落家中的小童没有打扫,黄莺啼叫闲逸的山客犹自酣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