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说韩愈范文
时间:2023-04-11 23:57:42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马说韩愈,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篇1
缅甸人不说汉语,官方语言为缅甸语。缅甸语,属汉藏语系藏缅语族缅语支。
主要分布于伊洛瓦底江流域和三角洲地区。使用该语言的人口约2800万,历史悠久,有极为丰富的文字记载。在汉藏语系语言中除了汉语和藏语,缅甸语也是一种重要的语言。研究汉藏语系对诸民族的政治、经济、历史、文化等具有重要意义。
(来源:文章屋网 )
篇2
所谓诵读,就是在初步理解古诗文的基础上,用朗读的方法反复熟读课文,逐步加深理解,直到能够背诵。怎样做好背诵,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
第一,要读准字音,对古诗文中的生字,要通过查工具书来解决。对于多音多义字,要弄清该字在具体语境中的意思,结合句意确定读音。如“翩翩两骑来是谁”,唐・白居易《卖炭翁》中的“骑”读jì,指骑马的人。“车六七百乘”,汉・司马迁《史记・陈涉世家》中的“乘”读shèng,量词,古代指四匹马拉的车,一辆为一乘。再如“一食或进一粟一石”,唐・韩愈《马说》中的“石”,读dàn,古代容量单位,十斗为一石。对于通假字,要弄清与哪个字相通,就读哪个字的音。如“凤吹草低见牛羊”,北朝民歌・《敕勒歌》中的“见”通“现”,呈现,露出来之意,读xiàn。“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论语》中的“说”通“悦”,高兴、愉快之意,读yuè。又如“食之不能尽其材”,唐・韩愈《马说》中的“食”通“饲”,喂养之意,读sì;“材”通“才”,才能本领之意,读cái。关于生僻宇读音,必须弄明白读音和意义。如“荆有云梦,犀兕糜鹿满之,江汉之鱼鳖鳖鼋鼍为天下富”,《墨子・公输》中的“犀兕糜鹿”泛指野生动物,依次读、xī、mi、u ;“鱼鳖鼋鼍”泛指水中动物,依次读yu、bie、yuan、tuo等等。
第二,要读好停顿。古诗文的停顿主要有两种形式:一是按意义停顿,弄懂句子的意思是读好停顿的关键。如“安陵君受地干先王而守之”(《战国策・魏策・唐睢不辱使命》)句意是安陵君从先王那里继承了封地,愿意终生守住它。正确的停顿节奏是“安陵君/受地于先王/而守之。”再如“且欲与常马等不可得。”(唐・韩愈《马说》)句意是况且要让它同普通的马等同不能达到。正确的停顿划分是“且/欲与常马等/不可得。”另外,文言中常有虚词放在句首起领起作用,如“夫、盖”等,读时要稍作停顿,不能与后面的连续,如“盖/大苏/泛赤壁云。”(明・魏学伊《核舟记》);“夫/专诸/之刺王僚也。”(《战国策・魏策・唐睢不辱使命》)。二是按音节停顿,即一个文言句子中有几个音节就有几处停顿。(注:音节是由一个或几个音素组成的语音单位,其中包含一个比较响亮的中心。)如“故人/具/鸡黍,邀我/至/田家。”(唐・孟浩然《过故人庄》)。“岐王/宅里/寻常/见。”(唐・杜甫《江南逢李龟年》)等。
篇3
2、【原句出处】
《杂说四·马说》
韩愈(唐)
世有伯乐,然后有千里马。千里马常有,而伯乐不常有。故虽有名马,祗辱于奴隶人之手,骈死于槽枥之间,不以千里称也。
马之千里者,一食或尽粟一石。食马者不知其能千里而食也。是马也,虽有千里之能,食不饱,力不足,才美不外见,且欲与常马等不可得,安求其能千里也?
篇4
韩愈号称“文人之雄”,是我国古代的思想家、哲学家,又是唐宋家之首。他的教育思想大体可分为三个部分。一是与其人性论观点相联系的关于教育作用的学说,如“五原”学说;二是为实现“古道”而提出的教育目的的学说,如《进学解》;二是尊师重道的教育实践理论,如《师说》。韩愈为了整顿当时秩序和振兴儒学道统而提倡学习古文,又为了宣传古道而写作古文。曾倡导古文运动,他的儒学思想对后代产生了积极的影响,并成为我国教育理论的奠基人,在此笔者就韩愈的教育观点展开探析。
一、人格培养才是教育的最终目标
韩愈的教育目的主要强调的是人才培养的目标即人格,与我们当今的现代教育目标是不谋而合的。韩愈的政治主张规定着培养人才的标准和要求,其政治主张也就是他的教育目的。在韩愈的“五原”(原道、原人、原性、原毁、原鬼)学说中,他把性分为三品,上品人“善焉”,中品人“可导而上下”,而下品人则是“恶焉”,除性之外还有情,情是“接于物而生的”,它包括“善、怒、哀、惧、爱、恶、欲”七种,情也分为上中下三品,上品人七情的表现都能“适中”:具有中品的人要求适中,但往往“有所甚,有所亡”,即过与不及,而不能恰如其分:具有下品的人“直情而行”毫不控制。
在历史的长河中不乏有上品之人,远古的舜就是上品之人,他要求自己严格而全面,对待他人宽松而简单,所以处事不怠惰,对待别人乐于善举,他的为人是仁义之人。韩愈在“五原”说中究其原因:仁义之人做事都会由己推他,便会常常责问自己说:“他,是个人;我,也是个人。他能够这样,而我却不能这样。舜、周公,是大圣人,后世没有能及得上他的人。”于是便有人说:“不如舜,不如周公,是我的不足啊。对他人要求多,所以他人不容易有善举;对自己要求少,所以自己进取少。看到我的见解而记住它,那么国家差不多就能够治理好啊!”[1]这就是韩愈的原始教育理念。当今世人,指望自己的名誉美好、道德得以弘扬,在高尚的情操上想有所作为的人,就要培养自己的人格,人格更应该作为我们现代人的培养目标。
韩愈认为三品的人都固定在天生的“品”的界限内的,是“不移”的,不能相互转化。在“品”的内部,可用教化和刑罚使人改变,也就是我们现代人强调的教育与法制。而教育的作用就是在既定的品格内使其性移动。看中他人好的一方面,而不求全责备要求其他的方面;认可他人现有的,不追究他人的过去。诚惶诚恐惟恐他人不能因为做善举而有好报。[2]一方面的善是容易做到的;而一种技艺就更容易做到,所以我们在培养人才技术的同时要及时传授新的思想,注意性情的疏导和引领。韩愈的性三品说,坚持上下品不可移的观点,说明教育的作用具有局限性。他提出的“性情”说对宋明理学产生很大影响,也包括对现代心理学中性情说都有不可低估的作用。怠惰和忌妒就是所说的根源,怠惰的人不能修养身心,而忌妒的人害怕他人有修养,所以在高尚情操的培养过程中,首要的是身心培养与性情的修炼。只有引导、修炼怠情和嫉妒,才会使人向善的一面去转化,这样才不失我们对人才培养和教育的目的。
二、韩愈倡导“古道”的学说
韩愈倡导吟读六经的文章翻阅百家的著作,对记事的作品—定记下它的要点,对立论的撰写一定探索它的头绪。对学问永不满足,务求有所收获,攻击异端邪说,排除佛、老学说,填补儒学的缺漏,阐发精深的道理;寻找那茫无头绪、行将失传的儒家道统,孤独地广泛搜寻远远继承;力挽已经倾泻的狂澜回到正途。对于儒学沉没在芬芳醇厚的典籍滋养之中,咀嚼体味当中的精华,[3]写出来的文章堆满房间。上古的典籍,先生学习《尚书》中的《虞书》、《夏书》,内容博大深远,无边无际;周代的诰文、商代的《盘庚》,文词艰涩拗口:《春秋》谨严精当,《左传》铺张夸大;《易经》奇妙变化却有法则可循,《诗经》内容纯正而文辞华美;六经以下,直到《庄子》、《离骚》,《史记》,以至风格不同,却又各有特色的扬雄、司马相如的辞赋。昌黎先生的文章,可说是内容深博而文辞奔放流畅。
韩愈的《进学解》,内容深博而文辞奔放流畅,很有正义感。韩愈通晓治学的方法,更能融汇、吸收不同方向的学问。提倡公开、公平地提拔人才,使用聪明的、老实的人才,不拘一格选拔人才,使各方面的人才都得到任用。沉着委婉的人,可以表现他们特有的美态;卓越超群的人,可以显露他们非凡的才能。衡量各人的长短,恰当地加以分配任用,使每人都能人尽其才各尽所能。韩愈认为:从前孟子喜欢辩论,孔子的学说由他而得以阐明。孔子周游列国,车辙遍布天下,最终在不获重用中了结一生;荀子坚持儒学正道,博大精深的理论得以弘扬,为了逃避谗言而跑到楚国,最终被罢免官职,老死在兰陵。这两位儒者,说出来的话就是经典,做出来的事就是榜样,超出了常人的思想境界,优秀到足以进入圣人的境域,他们在世的遭遇又怎样呢?当时韩愈虽然学习勤奋,他本人认为还不是正统之学,言论虽然繁多,却未能掌握要领,文章虽然奇妙却不切实用,德行虽然有一定修养却没有传颂给别人。而现代人在陈旧的古书中抄袭一些说法,有一些行动便遭到诽谤,那就等于质问木工为何不用小木条做大柱,批评医师用菖蒲来延年益寿。
韩愈在《马说》中宣扬重用人才的观点,文章匠心独运,用“伯乐——过冀北之野,而马群遂空”比喻“大夫乌公一镇河阳,而东都处士之庐无人”,赞颂乌重胤慧眼识贤、善于荐拔人才;又用“私怨于尽取”反衬乌公“为天子得文武于幕下”的难得可贵,似“怨”而实颂,且比正面称赞更为有力。文中也不直写温生之贤能,而是从多方面叙说温处士出仕后给东都带来的“不良”影响,反面衬出其过人之才,十分含蓄而巧妙。原本是士大夫的“冀北”有真才实学而隐身不仕的。
三、韩愈尊师重道的教育实践理论
韩愈在教育教学活动中除亲自执教之外,还对科举制度和传统教育进行了批判,并提出了一些很有价值的观点,指出当时科举制度的流弊是:“有司者,好恶出于其心。”他认识到靠科举考试是选不到人才的。同时他还提出了识别人才、培养人才的有见地的学说,如他在杂说四《马说》一文中提出了“世有伯乐,然后有千里马;千里马常有,而伯乐不常有”的观点。这就是说,他认为人才总是有的,关键在于能否加以识别和扶持,只要善于鉴别又培养得当,人才就会大量涌现出来。韩愈对当时的学校教育提出了批评。他做四门博士时,请求恢复国子鉴生徒,要用学校来培养人才;做国子博士时,作《师说》、《进学解》,倡导尊师重道,指出成才之道;做国子祭酒时,奏请严选儒生为学官整顿国学。韩愈作《子产不毁乡学颂》,批评了当时不重视地方教育的现象,歌颂郑子产的不毁乡学。他重视地方教育,在潮州做刺史时,拿出自己的薪俸兴办州学,发展地方教育。
韩愈倡导的“道”也有特定的含义。其内容是要“忧天下”、“兼济天下”,而不是像传统儒家那样。韩愈是不主张“独善其身”的,而更重视与现实密切相关的因材施教。韩愈在《进学解》一文中强调“学业的精进在于勤奋,而荒废在于嬉玩的态度;德行的成就在于思考,而失败在于随便。”[4]韩愈运用事实“粗大的木材做屋梁,细小的木材做屋椽,柱上的斗拱、梁上的短柱、门臼、门坎、门插、门楔,各用合适的材料建造,用以做成房屋,这是木工的心思。贵重的地榆、朱砂、天麻、青芝,粗贱的牛溲尿、马屁菌,破鼓的皮子,都收藏起来,以备使用时无有遗缺,这是良医的修养”来例证学习是一个积累过程。
当今世界的科技竞争,实际上是人才的竞争,人才最可贵的品质是创造性。而创造教育应成为一种发展趋势。新世纪教育事业的快速发展,使我们在教育战线工作的人感到欣慰的同时,更感到了压力。要想跟上时代的步伐,必须要加强自身学习,提高自身素质。教书育人,被誉为“人类灵魂的工程师”。教师劳动的知识性、专业性、艺术性、创造性、复杂性、长期性和示范性的特点,决定了教师素质构成的特殊性。为此,我们只有加强自身的修养与磨练,才可能成为称职的教育者。
参考文献
[1]王运熙等.中国文学批评.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01.
篇5
――题记
早晨7点50分,我准时打开防盗门去上学。
我住在11楼,没有电梯。当我跟别人说起时,他们总会张大嘴一脸惊愕地感叹居然没有电梯。我个人认为这是对深灰色楼梯的一种歧视,踩着它们上上下下有什么不好?难道非要钻进那个狭窄的小铁皮箱然后摁下几个键默默等待?况且这仅仅是11楼。
因为被叮嘱早饭后不能走太快,所以我下楼的平均时间为4分钟。我一面打着呵欠一面试图使自己完全清醒过来,头天晚上忙着看地理书而睡太晚――为了应付结业考试。自然,这也就解释了为什么每天下课的时候总有N多人“一秒都不能少”地趴在桌上小憩,至于目的则是希望在上课时以一种气血方刚斗志昂扬的精神面貌面对老师。不过在上某些课时,还是会看见班上一大片人光荣地趴下,并且嘴角挂着细细的口水。
8楼。
我抬头看到灰白的墙面上印着的暗红色数字。由于不太喜欢“8”这个数字,所以我匆匆离开了。我放下手里装满书的袋子弯腰把过长的裤脚稍稍卷起一点,然后继续“”,并开始背语文第23课,是韩愈的《马说》,脑子里搅来搅去尽是伯乐和千里马。我一边慢吞吞地背书一边构思着是不是可以根据伯乐和千里马的故事来写篇小说什么的,不过转念一想现在不行吧,很忙,每天都是恍恍惚惚的。真不知道初三要怎么办!
“这样的生活何时才是个尽头哇!”常听到某某用疲惫的声音叫苦,我笑她无病,她张牙舞爪地冲上来跟我理论,还一并带着各种夸张的肢体语言,结果弄了半天我还是不懂她究竟要说什么。
到了7楼,我仔细端详了一下那个数字,真是完美!唉,完美怎么说的?哦,对,perfect,是perfect,记得这个单词还是我问小吉她告诉我的。小吉这个人总是神经兮兮的,上自习本来就很吵了还能听到她鸭子一般的叫声,不管怎么说她都改不了,真是个不懂事的小孩子!顺便说一句,我和她已经是两个层次的人了。我不再属于儿童节,而小吉正捏着棉花糖站在她13岁的尾巴上对着我笑,一脸稚气。
墙上的数字在变小,把《马说》背完的时候我已经站在4楼的某级楼梯上了。过去的生活淡淡的,没有浮躁,没有不安,就像林海音写《城南旧事》那样的不温不火。而现在,我感觉自己像是在沼泽中摸爬滚打,弄得到处都是泥浆,头上、脸上、身上、衣服上缠满了各种奇奇怪怪的花花草草,尽管最终会爬上岸,可是我怎么也高兴不起来,我只有寂寞地对着天空苦笑,苦笑到日月无光,苦笑到天昏地暗,苦笑到天空开始下雨。
就像Flas一样,我终于看到“1”的出现。它孤独地从高处俯视着我,四周是灰灰的脚印和足球留下的痕迹。
篇6
“世有伯乐,然后有千里马。千里马常有,而伯乐不常有。”这句话是出自于文学家韩愈的《马说》。无可否认,作者此时所阐述的是识别人才的人和人才之间那种微妙关系,他们在很多时候似乎总一前一后出现,而且识别人才的人(伯乐)对于人才又决定性的作用。正因如此,当一个时代的“伯乐”稀少时,那么“千里马”不就要“骈死于槽枥之间”吗?这对于那些“千里马”来说多可悲呀!但是,这些“千里马”就只能依靠别人来找你吗?他们自己就不能站出来毛遂自荐吗?一个人才的悲哀莫过自己不具备这种精神啊!
你我都知道,“伯乐”是个人,一位你我一样的凡人,只不过他熟悉马,了解马罢了。仅此之外,他也没有特别之处,那么,作为你——一匹有日行千里能力的好马。你能把自己的光明前途全部寄托给伯乐吗?你敢保证,你认定的伯乐不会在芸芸众生的大世界里去找其他千里马吗?要知道,世上的千里马不是仅你一匹啊!与其做这样没有把握的选择,还不如自己把才美外现出来,尽管在有些“千里马”和“伯乐”眼中看来,那样做等于自傲,自以为是,但是,只要自己的作法对自己,对国家都有利,能让自己有奉献才能的机会,又怕别人说什么呢?好歹自己不枉上天给自己的恩泽,没浪费自己的才华!天底下的“千里马”们,你们何乐而不为?
一个时代的“伯乐”是有限的,而一个时代的“千里马”是数不清的,因此自然避免不了有大部分“千里马”没有被“伯乐”发现的可能了,那么既然不被发现,那些“千里马”们就一定祗辱于奴隶人之手,骈死于槽枥之间吗?答案不是唯一的,关键在于你自己的选择!
“千里马”们,在自己没被“伯乐”发现的时候,请你们抛开那份怕他人道长短的心理!做一个“走自己的路,让别人去说”的大智“千里马”吧!
篇7
文言虚词的意义由用法决定,所以辨析文言虚词异同,先用法后意义。
一、看语法结构
无论是现代文还是文言文,其语句的组合都靠的是语法。因而,借助语法结构分析,可帮助我们推断文言虚词的用法。今以“之”述之。
例如:臣之壮也,犹不如人;今老矣,无能为也已。(《烛之武退秦师》)
“臣之壮”是主谓短语,“之”用在主谓之间,取消句子的独立性,不译。
如:我见相如必辱之。(司马迁《廉颇蔺相如列传》)
“辱之”是动宾短语;“之”是动词“辱”的宾语,代词,代“蔺相如”,可译为“他”。
再如:东割膏腴之地,北收要害之郡。(贾谊《过秦论》)
“膏腴之地”和“要害之郡”都是偏正短语,“之”用在定语和中心语之间,是结构助词,可译为“的”。
二、看前后内容
辨析虚词前后的语句内容,也是我们区别虚词用法的一种方式。比如“而”作连词,有几种情况最易混淆,即表并列、表递进、表承接。最简单的区分方法就是考察“而”前后内容的结构,如果是非动词性内容,则不能表示承接关系;反之,则可将“而”前后的内容调整次序进行辨析,表承接关系的“而”表示动作的先后性,因此前后内容的次序绝不可颠倒。至于表递进关系的“而”则表示后面的内容较前者更进一步,因此次序不能颠倒。只有表并列关系的“而”其前后的内容可以颠倒,且意思基本不发生变化。
如在《过秦论》一课中,“此四君者,皆明智而忠信,宽厚而爱人,尊贤而重士”,此句中的三个“而”所连接的内容,可前后对调位置,大意未变,因而表示的都是并列关系;“然陈涉瓮牖绳枢之子,氓隶之人,而迁徙之徒也”,“瓮牖绳枢之子”是形容陈涉之穷困,“氓隶之人”是说陈涉是下层百姓,“迁徙之徒”是指被征发的人,更无地位可言。所以,此处的“而”表示的是递进关系,突出陈涉身份之卑微。
三、看对应位置
语言结构相同或相似的词句构成的对文,其对应位置上的词语的用法往往相同或相似。由此,可从句中熟悉的虚词的用法,进而推断出对应位置的疑难虚词的用法。
例如:因利乘便,宰割天下,分裂山河。(贾谊《过秦论》)
“因利乘便”为同义复用,“因利”就是“乘便”,“因”和“乘”处于对应位置,“乘”是介词“趁着”的意思,由此可推断“因”也是乘着的意思。此句的“利”、“便”也是对文,都是指有利的形势。
四、看特殊句式
要准确把握文言虚词的用法,可根据文言特殊句式的特点进行推断。
例如:夫晋,何厌之有?(《烛之武退秦师》)
“何厌之有”是宾语前置句,句式当为“有何厌”,“之”就作宾语前置的标志,不译。
再如:蚓无爪牙之利,筋骨之强,上食埃土,下饮黄泉,用心一也。(《劝学》)
“爪牙之利”和“筋骨之强”都是定语后置句,语序应为“利爪牙”“强筋骨”,“之”作定语后置标志(中心词+之+定语、中心词+之+定语+者),可不译。
五、看语气表达
有些文言虚词的用法可以根据语句所表达的语气来推断。
①攻之不克,围之不继,吾其还也。(《烛之武退秦师》)
②圣人之所以为圣,愚人之所以为愚,其皆出于此乎?(韩愈《师说》)
③其真不无马邪?(韩愈《马说》)
这三句中的“其”均为语气副词,但所表达的语气各不相同,因而用法也就不同。第①句中的“其”表示的是祈使语气,可译为“还是”;第②句中的“其”表示的是揣测语气,可译为“大概”;第③句中的“其”表示的是反诘语气,可译为“难道”。
六、看语言环境
同文言实词一样,特定的语言环境,决定着虚词的不同用法。要确定一个虚词的用法就必须联系语境作具体分析,做到“字不离句,句不离篇”。
例如“不拘于时”与“学于余”中的两个“于”字,所处的位置相同,都在动词后,名词前,不结合文意就无法判断出用法的不同。“不拘于时”是说不受当时社会风气的影响,很显然,这里的“于”字是表被动的;而“学于余”是说向我学习,因而此处的“于”字是介词“向”,和表被动无关。
七、看特殊标志
文言文段与段、句与句衔接过渡,起承转合,常由一些虚词充当的标志性词语。这些词语多用来发议论、转话题、抒感叹、表关联等。根据这些标志性词语,可推断其用法。
①夫人之相与,俯仰一世。(王羲之《兰亭集序》)
“夫”用在段首引发议论,是发语词,可不译。这种用法的虚词还有“若夫”“故夫”“且夫”“盖”等。
②至于颠覆,理固宜然。(苏洵《六国论》)
“至于”用在句首承接上文,表示另外再说一层意思,用法与现代汉语相同。这种用法的虚词还有“至”“至若”“至如”。
③嗟夫!予尝求古仁人之心。(范仲淹《岳阳楼记》)
“嗟夫”用在段首抒发感叹,可译为“唉”。这种用法的虚词还有“噫”“呜呼”等。
④是故无贵无贱,无长无少。(韩愈《师说》)
“是故”表事情的关联,可译为“因此”。这种用法虚词还有“是以”“虽然”“然则”“盖”等。
八、看教材例句
高考试题中,文言虚词用法题共四组,八个例句,除原文外,其余四个句子一般都出自课本,句式和课文基本相同。对近几年高考中选自课本的例句可以看出,大多出自《史记》,也涉及一些传统篇目,如《出师表》、《过秦论》、《六国论》等。因此,只要熟悉课本中传统篇目中的常见虚词的用法,再加以比较,就能推断出答案。这也是解答虚词用法题的常用之法,即“由内而外”,以课内知识解决课外问题。
篇8
杜荀鹤
自小刺头深草里,而今渐觉出蓬蒿。
时人不识凌云木,直待凌云始道高。
这首小诗借松写人,托物讽喻,寓意深长。
松,树木中的英雄、勇士。数九寒天,百草枯萎,万木凋零,而它却苍翠凌云,顶风抗雪,泰然自若。然而凌云巨松是由刚出土的小松成长起来的,小松虽小,却已显露出必将“凌云”的苗头。此诗前两句,生动地刻画出这一特点。“自小刺头深草里”――小松刚出土,的确小得可怜,路边野草都比它高,以致被掩没在“深草里”。但它虽小而不弱,在“深草”的包围中,它不低头,而是“刺头”――那长满松针的头,又直又硬,一个劲的向上冲刺,锐不可当。那些弱不禁风的小草是不能与它相匹敌的。“刺头”的“刺”,一字千钧,不但准确地勾勒出小松外形的特点,而且把小松坚强不屈的性格、勇敢的战斗的精神,活脱脱地勾画出来了。一个“刺”字,显示出小松具有强大的生命力;它的“小”,只是暂时的,相对的,随着时间的推进,它必然由小转大。不是么?“而今渐觉出蓬蒿”。蓬蒿,即蓬草、蒿草,草类中长得较高者。小松原先被百草踩在脚底下,可现在它已超出蓬蒿的高度;其他的草当然更不在话下。这个“出”字用得精当,不仅显示了小松由小转大、发展变化的情景,而且在结构上出起了承前启后的作用:“出”是“刺”的必然结果,也是未来“凌云”的先兆。事物发展总是循序渐进,不可能一步登天,故小松从“刺头深草里”到“出蓬蒿”,只能“渐觉”。“渐觉”说得既有分寸,又很含蓄。是谁“渐觉”的呢?只有关心、爱护小松的人,时时观察、比较,才能“渐觉”;至于那些不关心小松成长的人,视而不见,哪能谈得上“渐觉”呢?三、四两句,作者笔锋一转,发出深深的慨叹:“时人不识凌云木,直待凌云始道高。”这里连说两个“凌云”,前一个指小松,后一个指大松。大松“凌云”,已成事实,称赞它高,并不说明有眼力,也无多大意义。小松尚幼小,和小草一样貌不惊人,如能识别出它就是“凌云木”,而加以爱护、培养,那才是有识见,才有意义。然而时俗之人所缺少的正是这个“识”字,故诗人感叹道:眼光短浅的“时人”,是不会把不小松看成是栋梁之材的,有多少小松,由于“时人不识”,而被摧残、被砍杀啊!这些小松,和韩愈笔下的“骈死于槽枥之间”(《马说》)的千里马,不是遭到同样悲惨的命运吗?
篇9
——题记
古诗云:细雨湿衣看不见,闲花落地听无声。在这大千世界中,我们每个人都似那芸芸众生中的一滴细雨,一片闲花,虽普通却也别致。
曾读过这样一个故事,一位少年,因为身材矮小而常常被忽视,14岁时,他主动报名参加并入选了“全球青少年文化论坛”全国选拔赛,分组后每一组派一名代表演讲。不幸的是他没被小组选上,他找到主持人,从而得到了演讲的机会。04年他得到了联合国正式邀请。5月,身高只有1。2米的他,作为中国唯一一名代表站在了国际论坛上,演讲完毕,掌声雷动。
一位14岁的少年,能取得这样的成绩,着实让人吃惊。1.2米的身高让他常常似闲花细雨般受人忽视,正如他在16岁时接受西班牙国家电视台采访时说的那样:“当你被别人忽视的时候,记住一句话——你就是自己的伯乐!”他就是姚跃。
芸芸众生中那一朵朵生命之花,这是一个“万物霜天竞自由”的世界。我们平凡,所以任何人都有可能被忽视,但唯一一个不可以忽视你的人便是你自己!尊严、财富、成功……这世间的东西不会由上帝打包送给你,也不是由别人施舍的,而是靠双手去创造!倘若一切阶梯不能使你成功,你必须学会在自己头上攀登。
韩愈在《马说》中所写的千里马,因伯乐的缺失郁郁而终。马儿鸣叫世人不通其意,马儿挣扎却被缰绳所缚,报国无门,这是何等的凄凄惨惨戚戚!
心是自由的,我们可以选择挣脱命运的缰绳,自由驰骋在生命之原上。
一个不会自己奋斗的人注定是个失败的人;一个不会自己奋斗的民族必定是个落后的民族;一个不会自己奋斗的世界必定是个行将就木的世界!
如果注定是普通的闲花,也要向不平凡靠拢;如果注定是细雨中的一滴,也要创造最大的价值。
努力争取后,就不会再为得不到的东西而疾世愤俗,空留遗憾,努力才能让成功的脚印绵延,越来越远,让遗憾如走过的路,深深烙上奋斗的脚印。这样,蓦然回首时,看那成功与遗憾一起随风飘散,心,才会释然。
篇10
文圣:孔丘,字仲尼,春秋末期的思想家、教育家,儒家学说的创始人。
史圣:司马迁,字子长,我国第一部纪传体通史《史记》的作者。
诗圣:杜甫,字子美,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著有《杜工部集》。
医圣:张仲景,东汉著名的医学家,所著《伤寒杂病论》和《金匮要略》两书,对我国医学发展影响很大。
武圣:关羽,字云长,东汉末期蜀国大将,重义气,精武艺,也称“关圣”、“关帝”。
书圣:王羲之,字逸少,东晋时期著名书法家。
草圣:张旭,唐朝书法家,擅长草书,当时其草书与“李白诗歌”、“裴文剑舞”并称“三绝”。
画圣:吴道子,唐朝著名画家,擅画人物,有“吴带当风”之美誉。
茶圣:陆羽,唐朝人,以嗜茶著名,著有《茶经》三卷。
古人为何把居丧守制称考“丁忧”?
“丁忧”最早见于《宋史·礼志》:“咸平元年,诏任三司、馆阁职事者丁忧,并令持服。”那么,古人为什么把居丧守制称为“丁忧”呢?究竟什么是“丁”?什么是“忧”呢?《尔雅·释诂》中说:“丁,当也。”是遭逢、遇到的意思。《尚书·说命上》有:“忧,居丧也。”所以,古代的“丁忧”,就是遭逢居丧的意思。父母去世,“遭逢居丧”时,儿女们会忧伤,会居丧,会遵循一定的民俗和规定“守制”,这显然比单纯“人丁忧伤”包含的内容要广泛得多。“丁忧”期限三年,其间要吃、住、睡在父母坟前,不喝酒、不洗澡、不剃头、不更衣,并停止一切娱乐活动。“丁忧”作为一种文化习俗,在中国存在和沿袭了数千年。到了现代社会,“丁忧”的繁杂形式已经不能适应飞速发展和高度文明的现代社会,只是作为—种古代文明,一种道德符号,永久地留在史册中。
梁山好汉为何总吃牛肉?
《水浒传》中,梁山好汉吃肉几乎只吃牛肉,整部书中指明是牛肉的就有48处,而明朝的其他小说中,写到吃牛肉的却极少。如,《金瓶梅》全书具体描写吃食种类有41处,但其中只有一处指明为牛肉。《醒世姻缘传》的吃食描写中则没有一处指明为牛肉。这是为何?原来按照明朝的法律,屠宰耕牛是犯罪行为。《水浒传》作为历史上唯——部正面描写“反贼”的小说,作者有意描写吃牛肉,以此来烘托和渲染梁山好汉公然藐视法律、“天不怕、地不怕”的英雄气概。
古体议论文的分类
古体议论文根据论述方式、论述内容或适用场合的不同,分为许多种,常用的有“论”、“说”、“辩”、“原”、“议”、“赞”、“谏”等。
论,析理推论的议论文体,如,《六国论》、《过秦论》。徐师曾的《文体明辨》把论分为理论、政论、经论、史论、文论、讽论、寓论和设论八种。
说,用记叙、议论或说明等方式阐述事理的文体。如,《师说》、《马说》、《内储说》。与“论”相比,“说”更重旨趣,以托物寓意的方式来解述。古人常将“论”、“说”两体并称,后世的论说文由此得名。
辩,明辨是非的议论文体,盛行于唐、宋以后,如,《讳辩》、《桐叶封弟辩》
原,推原事物本源或本义的文体。唐代韩愈作“五原”,即《原道》、《原性》、《原毁》、《原人》、《原鬼》,后人效仿者颇多,于是“原”体也成了一种受人重视的文体。
议,凡议政论事的文辞皆称为“议”,如,《驳举乐议》、《省试学生代斋郎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