谈论人生范文
时间:2023-04-03 16:23:51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谈论人生,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篇1
2、一个人生气蓬勃的时候决不问为什么生活,只是为生活而生活——为了生活是桩美妙的事而生活。
3、人生里有价值的事,并不是人生的美丽,却是人生的酸苦。
4、从佛教的否定人生,儒家的正视人生,道家的简化人生,这位诗人在心灵识见中产生了他的混合的人生观。
5、人生的长度只有那么长,我们能改变的唯有它的宽度。
篇2
从前,在劳资对抗的严峻形势下,产业关系(IR)得到极大关注,产业中的劳资人事成为该学科主要的研究对象,并有了20世纪50—60年代的学科“黄金时代”[1];然而从20世纪70年代起,随着经济潮流的转向,研究过于狭隘的人事管理已无法满足现实的需要,企业需要从更开阔的视角去考虑如何协调组织内的资源,时代呼唤人力资源管理(HRM)的到来,它要求这种管理具有战略性和主动性,更适应当今组织的管理模式和发展趋势,人力资源不应该只看作成本,更应看作资产(Asset)。就这个意义说,从人事管理到人力资源管理,实现了管理的一次飞跃。然而,管理的变革并不是一蹴而就的,它不仅仅是从产业关系到人力资源管理这样一个术语的更替,如何在其内涵中获得可操作性指导才是实现人力资源管理变革的真实含义。从这个角度来说,人力资源管理发展还需要进一步的提升。在当今的组织里,人力资源管理正经历着一场重要的变革,基于胜任力的人力资源也许符合了这种潮流,逐渐在实际经济管理中得到运用。像以往的情形一样,这种新的人力资源管理理念既具有克服以往不足的优势,同时也面临着考验。如何更为准确地把握其整体内涵,直接关系到理论的实施和有效性。此外,跟随经济的发展,基于胜任力的人力资源管理最终也面临历史的再次选择。本文基于以上研究思路,探讨人力资源管理的发展逻辑及趋势。
一、顺从心理定式:现有的人力资源管理及问题
不同于从前的产业关系的人事管理,发展后的人力资源管理增加了更多的内容,它不是被看作仅仅是特定职能部门的责任,相反,人力资源管理表述了某个组织环境各方面的发展变化,用以鼓励甚至指导管理行为面向人来展开[2]。然而这种管理理念如何作用于实际管理仍只具有意向性,以往人事管理的方式因其实施的便利性,更多地主导着现实中人力资源管理,形成一种刚性效应。对于上述情况,杜波依斯和罗思韦尔等人认为,“曾经一段时间———并非很久以前———人力资源管理专业人员(HRManagementpractitioners)被期望成为像组织里面的交通警察。……相应地,人力资源管理人员的职责就是记录那些法律不容或者是与组织政策相悖的行为,然后惩罚违规者[3]。”因而,归结起来这种管理可以称为是一种顺从导向的管理,顺从心理定式(Mentalset)①在其中起决定作用,这是人事管理刚性在现有人力资源管理中的必然反映。由人事管理刚性导致的人力资源管理心理定式是管理者追求规避风险,希图通过规范的形式化过程来完成人力资源的管理职能,因此,以工作分析(Joba-nalysis)作为人力资源各种活动基础的管理必然成为当前的实践和理论主流。这种按图索骥的管理模式并非一无是处,它的确在具体实践过程和理论说明中起到了积极作用。Walker(1980)从四个维度详细地考察了职务分析的目的,并且说明其对人力资源计划的重要性。此外在人力资源管理实践中的工作描述书(Jobdescription)说明了任职者从事的任务、职责以及责任等职位情况,而工作规范书(Jobspecification)则反映了职位对任职者必需的最低工作要求,包括知识、技能等其他特征。基于这种工作分析,形成了现有人力资源管理的有机运行系统.不容否认,传统人力资源管理的优点在于能够形式化说明任职者需要完成的活动,并且在一段时期十分有效,而缺点是在工作日益知识化的时代,它无法明确描述符合组织要求的、可以量化的产出或者结果,是一种过程导向的管理模式。本论文由整理提供从理论上来说,过程导向与结果导向的管理在效果上具有同一性,并没有优劣之分。但这通常需要与具体的工作环境———方法的约束条件———相适应,在没有充分的相应条件下实施既定的管理模式很难获得期望绩效。因此,这让形式上完整的传统人力资源管理,在实质上仅仅是一个急待完善的半成品。随着经济竞争的加剧,刚性执行这种基于工作分析的人力资源管理,必然无法让企业跟上变革的节奏,在竞争中处于劣势,表现为企业不断的忙于寻找求职者,同时不断发生员工流失,在组织中员工和管理者都对面临的问题不知所措,人们意识到了问题的存在,却不知问题出在何处。实践表明,现有的人力资源管理过于强调形式而忽略了其管理的本质内容,过多地强调了操作的规范性,这造成管理者不愿意采取积极的行动去释放组织成员的才能,因为这要求采用更灵活多变的探索新方法,不可避免地会导致过高风险,从而产生大量的组织成本。这种固守形式的行为无疑阻碍了人力资源管理的更大发展,无法跟上变化的节奏,变革的形势却要求打破原有的顺从心理定式,形成迥异于以往角色的人力资源管理新理念,从而让人力资源发挥更大的潜力,实现组织的战略目标。
二、基于胜任力的卓越者:新人力资源管理的核心
从以上论述中可以发现,传统的人力资源理论的确给予人力资源管理更多的内容,并且提供了一个分析问题的框架。正是这种框架的要求,现有的人力资源管理不会仅仅停留在这种状态,如何充实其内涵,使其符合组织形式的发展与工作性质变化的需要,成为目前的急需任务。20世纪70年代初,美国著名心理学家McClelland在《测量胜任力而非智力》提出的胜任力理论,为新时代的人力资源管理研究与实践提供了一个全新的视角,对克服当前人力资源管理领域的局限具有重要意义[5]。他认为组织实现目标的关键是能够识别组织中的胜任力,即在工作和有关情境中,帮助个体取得成功的决定性的、基本的个体特征。自麦克利兰首次提出“胜任力”的概念后,学术界对胜任力的研究便逐渐增多。Klemp(1978)、oyatizis(1982)、斯班舍Spencer等(1993,1994)[6]对胜任力理论进行了更为全面的阐述,他们的研究内容主要集中在三个方面:胜任力的界定、胜任力的分类和胜任力模型[7]。综合各种论述,所谓胜任力通常是指在一个组织中绩效优异的员工所具备的能够胜任工作岗位要求的知识、技能、能力和特质。从“胜任力”内涵的定义中可以发现,胜任力理论的关键在于寻找组织中的绩效卓越者。通常来说,在组织中一个绩效卓越者具有的明显优势是能够主动完成组织的目标,而不是以顺从心理定式来消极履行职务说明书,他通常具备灵活处理工作任务的快速变动,他具有持久的竞争力,可以满足组织的多种经营需求。因此,基于胜任力的人力资源管理需要从直接影响工作业绩的个人条件和行为特征来寻找卓越者,具体则需要从知识、技能、个性、动机、价值观、态度、自我形象或社会角色等角度将企业中的绩效卓越者和绩效达标者进行对比,从中挑选出绩效卓越者的特征和达标者的特征,最终将组织中的绩效卓越者和绩效达标者区分开来(杜波依斯,罗思韦尔等,2006)。一旦企业获得绩效卓越者,一个组织将具备剩余优势,为组织适应变革赢得更多时间和竞争力。由以上论述可以肯定,不同于传统的人力资源管理,基于胜任力的人力资源管理首先关注于人,即寻找出卓越者,然后才关注他或她的产出和结果,将胜任力特征改造以往的人力资源管理模型;而基于这种理念,胜任力贯穿于人力资源管理的各项职能,至此,组织将形成一个拥有基于胜任力的人力资源管理系统。
在这个系统中,胜任力模型成为人力资源管理各个职能模块相互联系的纽带,通过胜任力模型的不断完善推动人力资源管理实践的发展。在基于胜任力的人力资源管理模式中,胜任力成为人力资源管理的起点和核心,整个管理的目标是通过胜任力的开发和管理来实现的。基于胜任力的人力资源管理模式主要由三大部分组成,即基于胜任力的人力资源管理实践、胜任力管理和胜任力整合。整个管理模式在动态中相互协调,形成一种柔性的组织形式,不断地识别出组织内的胜任力特征,保持组织总是置于卓越者工作之中。这种人力资源管理模式使组织处于不断创新的过程中,从而有可能打破传统人力资源管理的僵化程序。
三、对新的人力资源管理模式的挑战
尽管胜任力的理念拓展了人力资源管理的视野,基于胜任力的人力资源管理也获得了普遍关注,并且在某一些管理实践中展开了应用,但远没有实现变革的预期目标,人们对胜任力本身还持有很大疑问。在没有满意回答对胜任力的诘问之前,基于胜任力的人力资源管理注定只能在讨论中进行。针对胜任力的第一个挑战就是,胜任力的精确属性是什么。在目前诸多胜任力的定义出现了许多不同含义的解释,这导致胜任力这一术语无法清晰、一贯的加以理解。以至于Zemke不得不承认:“胜任力、胜任力特征、胜任力模型、基于胜任力的培训都是一些噱头,单词本身并无意义,定义它们的人想要它们是什么意思就可以是什么意思。[8]”尽管在此之后,大量理论工作者为此付出巨大的努力,状况依然没有改观。目前在中国,基于胜任力的模型也在一定的程度上运用,例如在企业、学校、政府以及金融机构等部门都展开了胜任力模型的建立,给出了所谓的胜任力清单,但是这些都徒具形式,所谓的胜任力不过是将以往的工作说明书写得更为冗长。针对胜任力的第二个挑战是,如何度量胜任力,以及其所带来的收益值得建立基于胜任力的人力资源管理模型。首先识别胜任力将是一件非常艰难、细致和长期的工程,它的识别并非像它所给出的直观意义那样简单,人们无法在短期内肯定某种个人特征就是胜任力。它要求非常耐心而又富有经验者,通过不断地分析绩效卓越者的行为;此外如何克服因为识别胜任力所导致的费用也是一件不能忽略的事情。很多的胜任力模型之所以无法实施,很大原因在于过于简单地寻找卓越者的行为特征、动机和态度,因为过少的经费无力支持仔细而详尽的分析。其次,如何检验胜任力所带来的收益。尽管从理论上讲,可以假定检验环境的确定性来分析具体的胜任力的效度,但是在实际观察中,不可能存在这种类似真空的环境;此外,胜任力所带来的收益并非在短期内可以实现。因此,如何获得具体的验证方法测定胜任力的效度,从而获得胜任力收益在目前仍没有进展。正是这种不可验证性导致现在的胜任力清单往往比较求全,面面俱到,将某些非胜任力要素列入其内,而这可能影响胜任力模型的解释力。一旦一个组织发现其所花费的成本只可能获得一个套套逻辑,必然影响到组织对胜任力模型的采用。超级秘书网
针对胜任力的第三个挑战是,如何改造目前的人力资源管理环境。基于胜任力的人力资源管理并非是在从前的管理模式上机械照搬,它需要相应的实施环境,例如,追求变革的动机,良好的组织文化等。而在目前,顺从心理定式仍主导着管理方式,成为运用新管理的阻力。一个企业或组织是否能够下决心改变现有状态,将会是一件极具挑战的工作。综上所述,基于胜任力的人力资源管理的现实意义在于提出了问题,并且给出了改进的途径,但在实践方法中仍乏善可陈。因此,基于胜任力的人力资源管理是否会成为新世纪的潮流,将待时间来检验。
四、永远的卓越者———辩证的卓越者
考察人力资源管理的目标可以发现,其实质在于最优化使用组织的人力资源,不断实现组织的战略目标。因此,为了满足这种本质要求,管理者不仅仅需要寻找足够数量的劳动者,而且需要发掘符合组织目标的卓越者,这是从近半个多世纪人力资源管理实践中总结获知的。然而这不是历史的唯一启示,更重要的是历史提供了人力资源管理的辩证发展逻辑,卓越者是一个发展的概念,在从前它适合于科学管理,具备的素质是满足一定规范的工作技能,操作性素质是关键。基于这种要求,注重形式的人力资源管理模式在管理中流行开来。而发展了的卓越者在适应新的工作环境中具有更多的素质,它需要在工作中获得绩效卓越,而不仅是满足工作要求,追求剩余优势是竞争的关键,它为组织的转型赢得缓冲的时间。正是在上述意义来看,基于胜任力的人力资源管理符合这种工作环境的要求。然而,也正是这个原因,基于胜任力的绩效卓越者将在未来被替代,胜任力不会是人力资源管理的终极发展目标。可以预料到的是,由于过于注重胜任力的获得,不可避免的导致工作中的不和谐,这种不和谐不是来自于工作本身,而是来自于工作中人与人之间的关系紧张,这成为组织实现战略目标的又一个障碍,也成为人力资源管理需要解决的下一个问题。历史不断地赋予卓越者具体的内涵,因此永远的卓越者将是辩证的卓越者。
[参考文献]
[1]王一江,孔繁敏.现代企业中的人力资源管理[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98.
[2]迈克尔•本论文由整理提供比尔,等.管理人力资本[M],北京:华夏出版社,1998.
[3]杜波依斯,罗思韦尔,斯特恩和肯普.基于胜任力的人力资源管理[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6.
[4]董克用、叶向峰.人力资源管理概论[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3.
[5]McClelland,DavidC..Testingforcompetenceratherthanfor“intelligence”[J].AmericanPsychologist,1973,28(1):1-14.
篇3
1 问题提出
民族认同是指某一民族共同体的成员将自己和他人认同为同一民族,对这一民族的物质文化和精神文化持亲近态度。回族是在中国分布最广的回少数民族,回族大学生是回族群体的重要组成部分,他们的认同状况及其与社会适应的关系,对于个体的身心健康发展以及回族群体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关系到和谐社会的建设。针对各种民族认同研究理论共存的现状,我们从认知、评价、情感和行为四个维度出发,综合民族认同的发展阶段和构成内容,自编回族大学生民族认同状况调查问卷,以期多维度、多学科综合地对回族大学生的民族认同状况进行调查。
2 对象与方法
2.1 被试
随机抽取中南民族大学回族学生,发放问卷163份,回收问卷121份,有效问卷115份。其中男生59人,女生54人,缺失值2人;来自聚居区的52人,非聚居区61人,缺失值2人;来自城市39人,农村76人。
篇4
关键词:地勘单位 人员 晋升理论
晋升,是对员工卓越表现的最具体、最有价值的肯定方式和奖励方式。身份变迁,直接关系到一个人的荣辱兴衰,决定着其积极性的涨落。若如对员工的提升得当,可以产生积极的导向作用,激励全体员工的士气。晋升激励理就是为了激发员工的工作热情,而将优秀的员工由原一来的职位选拔到的职权、待遇更高,承担责任更多的的职位上去。让员工晋升,让他承担更多的责任,担当更重要的职务,使员工对工作产生更大的满足感,并激发他们的责任心,使其更加努力奋斗工作。通过提供晋升机会,激励员工上进也成为很多企业激励员工的常用手段。
1.规范晋升途径
为每一个员工指明努力的方向,让他明白他所在的岗位可以朝哪个方面晋升,是晋升激励理论的第一步,是规范晋升的途径。我们所说的晋升不是员工个人的晋升,而是员工所在岗位的晋升方向。要规范晋升途径,就需要把所有的岗位分成不同的岗位群,使得每个岗位都有他相应的岗位群中,逐渐地从下往上晋升。地勘单位的员工在每个员工干了很多年,由于缺乏晋升激励,没有晋升途径,严重打击了员工的积极性。
2.建立晋升的阶梯
晋升途径是指指明岗位的上升途径,而规范了晋升的途径,第二步就需要建立晋升的阶梯,晋升的阶梯就是指明在晋升的道路上的多少岗位以及具体分布。通过规范晋升途径,建立晋升阶梯,为员工的职业生涯道路指明方向,员工就有努力奋斗的方向,目标明确地朝着这个方向而努力,员工的积极性就被激活,从而不断地提高劳动效率,从而提升自己的业绩,提升自己的能力,从而也给地勘单位带来了持续发展的机会,增强地勘单位在激励的市场中的竞争活力。
3.制定晋升标准
规范了晋升途径、建立了晋升阶梯,接下来就需要制定相应的晋升标准,员工的晋升是有一定的标准,不是仅仅因为在一个岗位呆的时间长,工作年限长就可以获得晋升。制定的晋升标准,需要包括以下三个部分:①岗位的能力要求:是指适应该岗位所需要具备的能力;②岗位的任职资格标,是指包括学历、专业、专业年限、同等学历年限、同行年限等。③绩效要求,是指晋升该岗位所需要达到的绩效标准。员工在晋升的过程中,地勘单位要严格按照此标准进行晋升激励。晋升下属必须遵循下面两个基本原则;一是称职,一个年轻下属能否得到提升,关键看他是否适合其将要从事的新职务。能够证明这一点,惟有他在现有职务、并确实获得成绩者,方可予以提升。这一原则是“德才兼备”标准和“量才任职‘原则的引申和具体化。二是适时,对于有较高才能的年轻下属,应该提拔到更为重要的岗位,让他们得以尽早地、充分地发挥才干。这样才能早出人才,快出人才。有了优秀人才而迟迟不重用,不仅对单位发展无益,而且在目前的人才流动机制下,也不易留住真正有才能的人。同时,晋升激励不是只有上没有下的,有向上的流动同时也应该有向下的流动,对员工有升也要有降。对于表现好,符合晋升标准的则给予晋升,对于工作能力较差,符合降级标准的要实现降级处理,从而实现有升有降,对员工实现最大激励,推动员工的工作积极性。
4.晋升体系的应用
由于地勘单位的实际情况,与一些高福利企事业相比,工资仍然是工作主要目的,薪酬具有最大的动力,因此,要更好的发挥晋升的激励作用,就需要将晋升与薪酬挂钩,将晋升标准公开化,明确化,那么就能更好地合理应用晋升体系,使员工按照晋升标准,有了明确的努力方向。
篇5
论文关键词:职业院校学生;思想道德教育;人格;自我教育
职校院校学生毕业后将直接进入社会,步入职业生涯,是我国未来产业大军的重要来源,因此他们的思想道德状况如何,直接关系到我国产业大军的素质,甚至关系到国家和民族的未来。如何使广大的职校生成为热爱祖国、努力学习、技能过硬、积极向上、自强不息的有用人才,是当前职业院校思想道德教育的重要任务之一。根据职业院校的实际情况和学生的特点,我们认为加强人格教育是职业院校思想道德教育的重中之重。
一、人格是思想道德教育的基础
(一)人格是“成人”的基础
关于人格的定义,不同的流派有不同的说法,但在本质上基本是一致的。美国人格心理学家阿尔波特(C.W.Auport,1897-1967)认为,人格是个人适应环境的独特的身心体系;英国心理学家艾森克(Hans J.Eysenck,1917-1997)认为人格是决定个人适应环境的个人性格、气质、能力和生理特征;美国心理学家卡特尔(Raymond Bernard Cattell,1950-1998)认为人格乃是可以用来预测个人在一定情况下所作行为反应的特质;马克思(Karl Marx,1818-1883)认为,人的本质并不是单个人所固有的抽象物,实际上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概而言之,人格包括了人的认知系统、情感系统和意志系统,既属于心理学范畴,又具有教育学、政治学和社会学意义,是人的价值观、道德观、思维方式和心理素质的综合体现。
关于健康人格的标准,也有多重表述方式。但不管如何表述,其本质也基本上是一致的。一个良好的、健全的人格,是人的价值观、道德观、思维方式和心理素质与社会发展的完美的结合。美国人格心理学家、实验社会心理学之父奥尔波特(Gordon W. Allport,1897~1967)认为,具有健康人格的人就是成熟的人。成熟的人具有七条标准:一是专注于某些活动,在这些活动中是一个真正的参与者;二是对父母、朋友等具有显示爱的能力;三是具有安全感;四是能够客观地看待世界;五是能够胜任自己所承担的工作;六是能客观地认识自己;七是具有坚定的价值观和道德心。美国心理学家、当代人本主义心理学主要代表之一的卡尔·兰塞姆·罗杰斯(Carl Ransom Rogers,1902-1987)认为,具有健康人格的人是充分起作用的人。充分起作用的人具有五个具体的特征:第一,情感和态度上是无拘无束的、开放性的,没有任何东西需要防备;第二,对新的经验有很强的适应性,能够自由地分享这些经验;第三,信任自己的感觉;第四,有自由感;第五,具有高度的创造力。也就是说,一个成熟的人、能充分发挥作用的人,才是一个人格健全的人。
从上述人格的定义和健康人格的标准中可以看出,人格的本质实质上就是人的社会性。人若脱离了社会,不与人们交往,也就谈不到人格,至少不是健全的人格。人格乃是个体社会化的结果,个体社会化的过程就是成人化的过程,积极向上的环境有利于个体健康人格的形成,会使人的认知、情感、意志及价值观与社会同步成长,能够积极主动地融入社会,适应环境,成为一个成熟、乐观、自信、健康的人。因此,人格是长大“成人”的基础。
(二)人格是思想道德教育的基础
我们知道,思想道德教育主要包括民族精神和时代精神的教育、理想信念教育、道德和法制教育、奉献社会的教育、心理健康教育以及珍爱生命、健全人格的教育等。从这些内容我们不难发现,健康人格教育既是思想道德教育的主要内容,又是思想道德教育的基础。离开健全的人格,其他的一切都必然成为空谈。
第一,健康人格是人的价值观形成的心理基础。人的价值观念必须统一和稳定,这就需要一个人的心理过程及其人格形态是统一而稳定的。分裂的人格只能产生分裂的观念,分裂的人格必然产生分裂的思想,影响一个人正确价值观的形成与确立。
第二,健康人格是世界观和人生观形成的心理依据。正确的理论指导和学习是正确的世界观的重要来源。但是如果没有良性的人格形态作为内在的心理基础,正确的理论指导和学习很难发挥作用。“对牛弹琴”正是这种意思的最典型的表达。
第三,健康人格是形成特定道德素质的重要动力。人格具有品质化的特性,人格一旦形成,人就具有了相应的道德倾向,良性的人格自然易于建立良性的道德素质,不良的人格则很难形成良性的道德素质。或者说,人格状态是发散的、隐性的和原始的思想道德状态,而思想道德则往往是发展了的、成型的、成熟的、显性的人格表现。
当然,人格的这些基础作用只是相对的,且往往同时与人的价值观、世界观、人生观和道德意识发生相互的影响和转化。因而人格既有统一性和稳定性,也有分化性和可变性,这些特性也就决定了良性人格养成的艰难性与长久性。
二、职业院校学生人格问题分析
为了深入了解职业院校思想政治教育方面存在的现实问题,我们针对职业院校学生的基本情况及心理感受问题进行了问卷调查。课题组采取随机抽样和方便抽样的方法,在河南、江苏、广东共发放学生问卷5100份,回收问卷5043份,回收率为98.9%,有效问卷4973份,有效问卷率为97.5%。其中,河南省学生问卷3529份,江苏省858份,广东省586份;男生占39.3%,女生占60.7%;一、二、三年级的学生分别占总人数的比例为40.6%、35.9%、23.5%。调查结果显示,职业院校学生具有明显的弱势特征,影响了健康人格的形成。
(一)弱势的家庭背景影响职业院校学生健康人格的形成
职业院校学生家庭背景的分析主要包括来源地、父母受教育程度以及家庭收入。调查数据显示,在学生来源地上,34.1%的职业院校学生来自于城镇,65.9%的学生来自于乡村。即职业院校的学生大多来自乡村,在家庭来源上处于弱势。在父母受教育程度方面,父亲受教育程度为文盲、小学、初中、高中、大专及以上的比例分别是1.3%、14.5%、53.4%、27.3%、3.5%,母亲受教育程度为文盲、小学、初中、高中、大专及以上的比例分别是4.9%、26.6%、49.3%、16.7%、2.5%。数据表明,职业院校学生父母的受教育程度主要在初中以下水平。在学生家庭经济收入方面。职业院校学生家庭年收入在2000元以下、2000-4000元、4000-6000元、6000-10000元、10000元以上的比例分别为23.89%、26.93%、17.58%、12.52%、19.08%,另外还有3.58%的数据缺失。即家庭年收入在10000元以下的占据了近4/5。以上三个方面在一定程度上说明了职业院校学生家庭处于弱势地位。
我们知道,一个人的生存质量和发展机会取决于自身的能力,但能力决不仅仅是内在的、自身的基础能力,更包含后天的、外在的社会资本、经济资本、文化资本等。已有相关研究证实,学生家庭背景的弱势地位,将对学生产生很大的影响,不仅影响学生的学业成绩,而且在很大程度上影响着一个人的一生。职业院校学生家庭背景的弱势,容易导致学生缺乏自信、孤僻、自卑、厌学、偏执等人格缺陷。
(二)学生选择的被动性使职业院校学生产生理想与现实的冲突
我们针对职业院校学生选择接受职业教育是主动的还是被动的进行了调查。调查数据显示,被动选择上职业学校的学生占52.4%,主动选择职业学校的学生占47.6%。
表中数据显示,半数以上的学生属于被动选择职业学校,江苏省高达65%。有观点认为,经济越发达,对职业教育的需求就越旺盛,虽然调查数据支持和印证了这个观点,但经济发展水平相对较高的广东,被动选择职业学校的学生也达四成以上,这不得不引发我们的深思。学生分流过程中缺乏主动权,大部分学生就读职业学校是没有考上普通高中无奈的选择,这种入学机会的不公平,极易使学生在思想上产生理想与现实的矛盾与冲突,导致学生人格的分化甚至分裂。
(三)负面的心理感受容易导致学生的人格障碍
学生的心理感受既是人格形成的结果,又是人格形成的外在原因。心理感受与人格具有密切的关系。为了深入了解职业院校学生的内心感受,我们通过设计“是否乐意告诉别人自己就读职业学校”、
“在学校的学习生活是否开心”、“人际交往以及学习情况”、“对未来的预期”等问题进行了调查。当问及“有邻居或者亲戚朋友问你在哪上学时”,有近30.0%的学生不愿意告知别人自己就读职校,只有20.6%的学生愿意告诉别人自己就读职业学校,其他选择“说不清楚”。当问及“你在职业学校的生活和学习的心情”时,近70%的学生选择“一般”或者“很不开心”,只有22.3%的学生选择“很轻松愉快”。人际交往是最能反映学生心理的一个方面。当问及“节假日,你和就读普高的初中同学有来往吗”,59.8%的学生选择“较少”,11.3%的学生选择“从来没有”,只有29.0%的学生选择“经常”。
尤其值得关注的是,高达79.7%的学生认为自己存在学习困难。但是在“如果可以在升学和就业之间自由选择,你将如何选择”时,53.8%的学生愿意“升学”,29.9%的学生选择就业,另外还有16.3%的学生“不清楚”。
良好的心理是一个人幸福、健康的基础,不少职业学校学生不愿意告诉别人自己就读职业学校,不愿意与初中时的同学交往,说明学生内心不能接纳、认可自己。在当今这个“唯学历论”的时代,不少用人单位看重的是学历。在这样的背景下,学生为了获得社会的认可,追求较高的学历是一种理性的选择。但不少职业院校学生在学习困难的情况下,还抱着强烈的升学欲望,从中我们不难感受到学生承受着多么大的痛苦与折磨。
总之,虽然我们总体上认为职业院校学生的心理是健康的,但职业院校学生心理上的弱势表现,极易导致他们的人际障碍、适应性心理障碍、情感交往障碍、行为意志障碍等人格方面的问题,容易出现自卑、害羞、怯懦、懒散、偏狭、嫉妒、抑郁、焦虑、虚荣等的人格不足与缺陷,容易出现自我防御机制过强、缺乏勇气和信心、排斥心理与敌对情绪严重等问题。而所有这些都直接影响着职业院校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效果。因此,要提升职业院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实效性,必须把学生的人格教育作为重中之重。 三、职业院校学生人格教育的路径选择
(一)切实树立“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
“以人为本”不仅是科学发展观的核心,更是教育的根本;不仅是教育的出发点和落脚点,更是教育的理论根源。我们强调教育事业要“以人为本”,其完整内涵就是坚持“办学以教师为主体,教学以学生为主体”。职业院校强调“以人为本”,就是在管理中要突出人的主体性地位,切勿发生“见物不见人”的现象。教师坚持“以人为本”,就是要求教师在教学中必须肯定人的价值和意义,尊重学生,遵循教育规律。人格教育强调“以人为本”,其核心就是要尊重学生的个性差异,正确对待学生的优点与不足,变“统一标准”为“因材施教”。只有这样,才能使人格教育收到实效。
(二)建立全方位的人格教育阵地
职业院校具有丰富的人格教育因素。除了具有职业特色的校园文化之外,还具有更为丰富的课程和完善的实践环节。首先要发挥职业院校思想道德教育课程的主阵地作用,通过亲情教育促进学生健康人格的形成,力戒假、大、空的说教,努力提升思想道德教育课程的科学性、有效性和实效性。其次可开设情绪训练、心理健康教育以及文明礼仪教育等课程,实现健全人格教育的课程化、校本化。再次要充分利用和发挥各学科教学中健全人格教育的重要作用。因为每一门学科都包含着健全人格教育的独特功能,要充分挖掘学科课程中丰富的人格教育资源,让学生在学习中得到人格的熏陶和训练。第四要充分利用实践教学环节加强学生的人格教育,这是职业院校人格教育的优势之一。因为实践教学接近生活、接近职业、接近社会,因此更有利于职业院校开展人格教育。
(三)改革人格教育的方式方法
对青春期的学生而言,方式方法是决定教育成败和成效的重要因素。
第一,要实现学校外在教育与学生自我教育的结合。灌输是学校思想道德教育的重要方法,因为一个人正确的世界观的形成需要科学的理论做指导,而科学的理论不能自发产生,需要外部灌输。但外部灌输是社会教化的过程,这些理论要真正产生实效,必须经过主体的选择和确认,形成自我信念,内化为个人的品性特征。而主体的这种选择和确认,便是自我教育。人的自我教育是个体内化的过程。因为只有把知识、信念、理想等内化为学生的自觉需求,才能达到人格教育的目的。因此,灌输也离不开学生的自我教育。
篇6
关键词: 成人专科;生物化学;绪论;教学
中图分类号:G423.0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4311(2014)07-0277-02
0 引言
目前,成人继续教育作为高校教育不可缺少的一部分,大量的成人学员重新回归课堂,通过短期的学习获取最新的医学知识,填补理论知识的空缺。生物化学作为一门十分重要的医学基础课程,对于成人继续教育而言也是必修课。生物化学是从分子的角度看待研究对象,在这个微观的世界里涉及的内容多又抽象,学生大都反映难理解、难记忆;按照教学大纲,教师除了要讲授最基本的经典生化内容以外,还要讲授部分分子生物学的内容,这样更加大了知识涵盖量,所以有些全日制的学生都为此而放弃学好这门课,更不用说成人了[1]。那么如何才能激发学员的学习兴趣,调动他们的学习主动性呢?绪论课的讲解就是生物化学课程建设中的重要一环,通过学习绪论,建立起学员学习本课程的良好心理环境,明确学习生物化学与医疗工作的相关性,对全课程的教学将会起到非常积极地推动作用[2]。
1 认识成人学员的特点
教学中接触到的成人学员大多在农村卫生所、乡镇卫生院、甚至少数名族自治县的一线医疗单位,学员大都年龄偏大、学员之间年龄跨度大,原有知识老化。学员们平时由于工作繁忙,因而存在着知识更新慢,对纯理论、新理论的理解能力较差等问题。目前,很多成人教育的课程设置、教学内容的安排等基本是照搬全日制的专科或本科教育,未顾及学员对临床问题的解决和对医学新知识、新理论学习的需求,忽略了他们对再学习的期望值,这是不科学的[3]。在生化教学中,教师们总是把生化的重点放在后面的物质代谢等章节上,这样安排是对的,但对于全书学习的指南,可以帮助学员树立学习生化的信心,和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的绪论课的教学就不容忽视。
2 通过打比喻,由浅入深挖掘“生物化学”定义,激发学员学习兴趣
俗话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为了迅速调动学员的学习兴趣,在绪论课中通俗易懂的讲解生物化学的定义显得十分重要,从定义来看“生物化学”研究的就是生命体的物质组成及在生命体中发生的化学变化,就物质组成而言,指的就是蛋白质及核酸两大方面的知识;就化学变化来讲,就是指物质的代谢,但如果一开始就谈及枯燥的蛋白质结构、核酸结构、糖代谢、脂代谢无疑让学员顿时感到“头脑发晕”,然而我们通过巧妙的打比喻的方式,换一种轻松的视角来阐述这个问题,估计效果就不同了。例如:我们可以简单的把物质代谢比喻为一份普通的“蛋炒饭”,这份“蛋炒饭”进入机体必将转化成所需的能量,“蛋炒饭”中的“饭”指的就是“糖”,“炒”指的是“脂”,而“蛋”则代表“蛋白质”,为了让这份饭吃起来可口,还得加点如盐、辣椒等等的作料。当我们把这份普通的“蛋炒饭”吃进去后,它就在人体内就发生复杂的化学变化,也就是糖代谢、脂代谢和蛋白质代谢,以及水、盐电解质、维生素的代谢了;另外复杂的代谢中需要各种酶来催化,这时巧妙的引入酶的概念、蛋白质的结构与功能等章节就顺理成章了。通过这样的比喻和安排,一方面很轻松的阐述了生物化学研究的内容,将专科教材中相关的10个章节的内容梳理了一遍;另一方面也让学员感觉生物化学知识就在我们身边,并非那么遥不可及、神秘莫测。通过前面形象的比喻和安排,大部分学员头脑里的“雾水”已经打消了许多,那么再从深部挖掘“生物化学”的定义就更容易了。
3 结合学员的临床知识,讲解生物化学与医学的关系
成人学员最大的优势就是已经在临床实践中积累了一定的经验,在讲解一些常见疾病的发病机理时,他们更容易理解和接受。人体除意外伤害等非正常的状态,大部分疾病都可能是因为生化的改变而引起的,通过对生化的学习,促进对人发病机理的认识,提高对疾病的正确诊断至关重要。例如,随着人类生活水平的提高,生活节奏的加快,由高血脂、高血压引发的疾病逐年增加,人类可以利用生物化学方法检测血液中血脂的含量,得到诊断高血脂最有利的证据,利用生化知识研究与开发治疗高血脂的新药特药;此外过去昂贵的降糖药物胰岛素,因为有了今天成熟的生化技术,大大降低了生产成本,同时也降低了不良反应,成为糖尿病患者的福音;日前每个新生儿都可以免费接种的乙肝疫苗,和其他一些常见疫苗一样,都有赖于成熟的生化技术,通过这些简单的临床知识可以很容易的让学员认识到生物化学是一门非常有用的学科,它与医学密不可分。
4 依托成人学员的优势,应用适合的教学方法
成人学员具备丰富的实践工作经验,在新知识、新技术源源不断涌入岗位的冲击下,他们对学习往往具有积极性和主动性,他们大都是带着问题来进行学习提高的;成人学员入学前往往接受过专科或是中职教育,医学知识储备较完整,对于应用PBL是很有利的;此外,成人学员可以充分利用工作单位和个人具备的信息检索条件,收集、分析、确定PBL的相关材料,所以提倡在成人生化教学中使用PBL。当然,生物化学本身是一门记忆与理解并重的学科,相关物质的化学结构、化学反应式、代谢途径、生理功能等只能依靠记忆,在记忆的基础上才能积少成多,渐渐融合贯通,最终形成理解式的牢固记忆。所以比喻法、联想法、模型示教法、多媒体教学法、病案教学法等都可以应用到成人生化的教学当中。
作为教师积极地思考、归纳总结、联系临床、因材施教才是可取的办法;而作为学生只有对生化知识感兴趣、学习有方法,才能牢固掌握生物化学的基本理论知识,并能熟练运用所学知识分析问题解决问题。
参考文献:
[1]周俊萍.PBL教学法在成人专科生化教学中的应用探讨[J].卫生职业教育,2012(8):132-133.
篇7
[论文摘要】孟子的“性善论”和苟子的“性恶论”是中国古代思想史上影响最大的两种人,陛论。他们二者一个立足于人的道德属性,主张道德修养是对人先天具有的内在的道德意识的开发,强调了道德修养的可能性和主动性;一个则立足于人的自然属性,主张道德修养是通过主体的学习达到对外在的礼法制度的遵从,强调了道德修养的必要性和被动性。两种理论形态看似对立,实则互补。
人性的善恶是中外思想史上争论不休的问题,也是伦理学研究的基础。几乎每一位重要的伦理学家都对人性问题发表了自己的见解,对人性善恶的不同回答建构了不同的学说体系。中国古代思想史上影响最深的人性论当属孟子的“性善论”和苟子的“性恶论”,后世学者对于人性的看法深受其影响。孟子所提出的“性善论”和苟子所倡导的“性恶论”在理论形态上看似对立,在逻辑意蕴上实则互补。孟苟人性论的争议与其说是人性究竟是善还是恶的问题,不如说是人性概念的内涵问题。
一、孟子“性善论”与荀子“性恶论”的起点不同,即他们对人“性”的理解和界定不同
孟子主要从人的类本性即人的道德属性人手来理解人性,认为人性是“人之所以异于禽兽者”,吃喝性色这些生理本能固然是人生而具有的并且也是维持人的生存所必需的,但是却是人和动物共同具有的,不是人的本质,所以不能以此来定义人性。孟子认为,如果把这些生物本能理解为人性的话,那么岂不是“犬之性犹牛之性,牛之性犹人之性与?”所以,人性是人之所以区别于动物的内在依据,即人具有道德意识和道德素质,具体地说就是“恻隐”、“善恶”、“辞让”、“是非”之心。“无恻隐之心,非人也;无善恶之心,非人也;无辞让之心,非人也;无是非之心,非人也。”“恻隐之心,仁之端也;羞恶之心,义之端也;辞让之心,礼之端也;是非之心,智之端也。”‘人之有四端也,犹其有四体也。”‘仁义礼智,非由外铄我也,我固有之也。”这就是说仁义礼智四端是人生而具有,就好像人生而具有四肢一样,并且是内在于人的,即人先验的具有“善端”、“良心”,而人性正是指这种人区别于动物并且为人所特有的道德属性,所以孟子认为人性本善,“人性之善也,犹水之就下也;人无有不善,水无有不下。”孟子的“性善论”揭示了在人的先天禀赋中含有道德属性的胚芽和种子,具有从善的可能性,但是这并不是说每个人都必然地表现为善,个人还需要一定的修为才能保持善性,这就为他的道德修养论的提出作了铺垫。
与孟子不同,苟子主要从生理上的自然属性和生理欲望来理解人性。苟子认为天赋之性善是不存在的,人的天然之性中不包含道德之善,他批判孟子不察乎性伪之分,即不能区分人的自然属性的天然性和人的道德之善的人为性。“性”是指人的自然本能,如“饥而欲饱”、“寒而欲暖”、“劳而欲休”、“目好色”“、耳好声”、“心好利”、“骨体肌肤好愉佚”…等等。这些都是人与生俱来的,无需后天的学习和熏陶。他说:“凡性者,天之就也,不可学,不可事。……不可学,不可事,而在人者,谓之性;可学而能,可事而成之在人者,谓之伪,是性伪之分也。”苟子严格区分了先天之“性”与人为之“伪”,他认为孟子的“性善论”混淆了“性”“伪”的区别,善不同于好利疾恶、耳目之欲等本能,它不是人的自然本性中就包含的因素,而是人为的,是人后天对于礼法制度的学习和遵从的结果,所以不能认为人性善。“人之性恶,其善者伪也”。
既然苟子把人生而具有的自然属性和生理欲望规定为性,那么为什么会得出性恶的结论呢?因为人与生俱有的好利、疾恶、声色之好等自然属性或生理欲望,包含着产生争夺、残贼、等不好的社会后果的可能性,他说:“今人之性,生而有好利焉,顺是,故争夺生而辞让亡焉;生而有疾恶焉,顺是,故残贼生而忠信亡焉;生而有耳目之欲,有好声色焉,顺是,故生而礼义文理亡焉;然则从人之性,顺人之情,必处于争夺,合于犯分乱理而归于暴。”这就是说,如果任由人的这些自然属性和生理欲望发展而无所规范节制的话,将会带来争夺和纷争,引起恶的结果。所以确切地说,性恶的“恶”不是社会伦理道德意义上的恶,而是指人的先天素质的质朴与粗糙。如果不通过后天的学习和礼法制度的约束对人的质朴粗糙的先天本性进行改造和规范,顺着人的自然之性发展的话就会带来不好的结果。所以,性恶不具有道德判断的意味,而是对人的自然属性的发展结果的描述。
概而言之,盂子、苟子都肯定人具有自然属性和道德属性,但又通过以何种属性为人性的解释阐明了性善和性恶。孟苟人性论的基本差异就在于对人性的规定不同,借用康有为的概括就是:“苟子言性以魄言之,孟子言性以魂言之”。孟子主要从人的道德属性和天赋的道德素质出发定义人“性”,而荀子则从人的自然本能和感官生理欲求出发来理解人“性”,孟子和苟子对人性的规定不同,所得出的结论自然不同。
二、孟子的“性善论”与荀子的“性恶论”出发点不同,所以个体成善的途径不同
从性善论出发,孟子认为“人皆可以为尧舜”。但是在现实中,并非人人都是尧舜或者都是为善的,相反却有为恶的人,孟子认为这是因为人虽然生而具有蔷端和良心,但是人性可能丢失,人不为善的原因不在人性本身,而在于环境的浸染和主观不努力从而丧失了其纯然至善的本心,即“放其良心”。例如,山上原有茂盛的树木,由于遭砍伐和牛羊的啃食变为秃山,人们就以为山上本来没有树木,但是这不是山本来的面貌。同样的道理,人之为不善,“岂无仁义之心哉?其所以放其良心者,亦犹斧斤之于木也,旦旦而伐之,可以为美乎?”¨l既然人的善良本心是有可能丢失的,那么如何防止它的丢失保持人纯然至善的本性呢?为此,孟子提出了如何保有和扩充人的善心的方法,即个人成圣成德的修养功夫。
孟子提出的修养功夫最大的特点就在于强调向内用功,从心内求。人天生具有使自己成为圣人君子的欲求和能力,因而修己主要是一种自主行为,人们须“反求诸己”,对自己所固有的善性及其所体现的良心进行存养扩充,便可以成德作圣。这就要求人们“存心养性”,将人心中固有的仁、义、礼、智等善端“扩而充之”,达到“尽心知性”的目的。如果能将仁义礼智善端扩充就能体现人之善性,“凡有四端于我者,皆知扩而充之,若火之始燃,泉之始达。苟能充之,足以保四海;苟不充之,不足以事父母”。孟子强调以仁、义、礼、智等道德观念来节制人的物质欲望,从而使物欲服从良心的指引,防止良心受物欲支配而丧失,即“养心莫善于寡欲”。纠盂子发扬了孔子的“内自省”的修己方法,要求主体对自己的思想和行为从动机上经常进行自我反省,对保持善性有益的就要发扬,有害的就要防止,“存心”的同时也要“求其放心”即找回失去的善良本心。
苟子不认为人的先天本性中包含善端,而是认为善乃是人为的,是在对人的质朴粗糙的自然之性进行改造的基础上产生的。所以,在个体成善的途径上,苟子与孟子也是有区别的。与孟子强调内在的善性的存养扩充不同,苟子强调的是对于外在的礼法制度的学习和遵从。
苟子虽然进行了“性伪之分”,但是主体可以通过“化性起伪”而达到性伪相合,即人性虽恶但是后天的努力可以改造人性,变性恶为性善,由此苟子提出了“涂之人可以为禹”。的命题。“凡禹之所以为禹者,以其为仁义法正也。然则仁义法正有可知可能之理,然而涂之人也,皆有可以知仁义法正之质,皆有可以能仁义法正之具;然则其可以为禹明矣。”ⅲ这就是说,圣人并非生而为圣人,也是通过对仁义法正的学习和遵守、改造了其质朴粗糙的自然本性而达到的。仁义法正是可以被认识和学习的,每个人都具有认识和学习的能力。能否成圣成贤则在于个人是否“肯为”,即是否能坚持不懈的学习和遵守礼法制度。只要个人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学知礼义道德,并以此来改造人的先天之性,就可以成为圣贤。所以,学知礼义道德就是化性起伪,积善成德的最根本的途径和方法。可以看出,苟子十分重视学习的作用,他主张“学不可以已”,“不可须臾舍”,“舍之,禽兽也”。ll引而学习的内容就是仁义法正和道德规范。同时苟子还十分重视“注错习俗”和“师法之化”即环境、习俗以及贤师对于个人道德修养的作用,“故君子居必择乡,游必就土,所以防邪僻而近中正也”,‘求贤师而事之,择良友而友之”。加这是要求主体选择好的环境和好的师友以增进道德。
孟子重视发挥人的善良本心的作用,强调向内用功,通过反求诸己,寡欲养心,求其放心而扩充保持善心。而苟子则重视学习的作用,主张通过教育培养、社会约束、师长示范和个人的主观努力化性起伪,达到圣贤境界。他们二者一个诉诸于内在德性的追寻,体现了“为仁由己”的自律性;一个诉诸于外在规范的遵从,体现了“约之以礼”的他律性。
三、“性善论”与“性恶论”虽然在理论出发点和个体成善的途径上观点不同。但是理论目的都是教人从善。在这一主旨的统摄下。二者可以相互补充
孟子的“性善论”和苟子的“性恶论”虽然对人性的内涵界定不同,在个体成善的途径上观点也不一样,但是他们却殊途同归,目的都是教人从善,使人达到理想的道德境界。清代学者钱大昕说:“孟子言性善,欲使人尽性而乐于善;苟子言性恶,欲使人化性而勉于善。立言虽殊,其教人以善则一也。”这种评价是十分中肯的。
孟子的“性善论”是从正面激励人奋发向上,自觉向善的。孟子从人与动物不同的类本性人手阐述了人的本质,把人的食色之性排斥在人的本性之外,而把道德观念、道德理性看作人的本性,从而深化了对人的本性的认识,突出了人的善良本性;在主体的道德修养中,孟子又强调了“为仁由己”的主动性和自觉性,从而挺立起道德实践的主体性,鼓励主体好善恶恶、积极向上,努力提高自己的道德修养,实现道德理想和人的本性。钱穆先生说性善论“启迪吾人向上之自信,鞭促吾人向上之努力”也正是这个意思。
苟子的“性恶论”是从反面激励人进取、去恶成善的。苟子强调了性伪之分,而把人之不可学、不可事、生而有之的自然本能之性定义为“性”。因为人的自然之性的质朴与粗糙,所以要加强后天的学习和改造。如果缺乏后天的学习与教育,人就不可能化性起伪,达到善良境界。人只有通过学习,通过道德的训导、礼法的约束,才能对质朴粗恶的先天自然之性加以改造,去恶为善。苟子言性恶可以说是提醒人们认识到自己先天素质中的粗劣之处而不放松自身的修养与改造,从而造就完善的人格。孟子和苟子的人性论在理论形态上看似对立,实则互补。
首先,他们分别揭示、强调了人性的不同侧面。孟子强调了人的道德属性,苟子强调了人的自然属性,而人性本身就是一个双重结构,是自然属性和道德属性的统一。“人是一种力量与软弱,光明与盲目,渺小与伟大的复合物”一方面,人作为感性生命,具有自然本性和欲望本能,这些自然本性和欲望本能具有一种天然的吸引力,人如果一味追求欲望和本能的满足就会堕落为一种动物性的存在;但是另一方面,人也具有道德理性,它使人努力构建一种不同于动物式的生存方式,使人不仅仅满足于过一种追求物质和欲望的生活,同时使人希望过一种理想的应该的生活,即道德生活,追求精神和灵魂的满足。所以,孟子和苟子对于人性的揭示都是不完整的,他们虽互相对立却也互相补充。
其次,孟子和苟子的人性论关于道德修养的观点也是相互补充的。孟子的“性善论”从人先验的道德属性出发,将人先天具有的道德萌芽——善端、良心看作人的本性,而把人的生物本能排除在人的本性之外,可以说是孟子人性论的贡献和创造,不仅给出了人性之善的内在依据,而且为个体通过“反求诸己”、“寡欲养心”、“求其放心”等修养功夫使善良之心“扩而充之”提供了可能性,突出了个体在道德选择和道德实践中的主体性作用和能动性作用,鼓励人们好善恶恶,积极向上,为中华民族文化心理的形成发挥了重要作用。道德于孟子而言是先验的、绝对的,是人的义务而不是为了服从外界的压力,所以修身活动对个体而言是纯粹内在的“为仁由己”的内在道德意识的开发和挖掘。但是孟子忽视了人的感性生命及其对道德修养的影响,因而片面强调了道德修养的主动性和自觉性,而忽视了道德修养的必要性与被动性。
篇8
一、走出校园,体验本土文化
军训拉练是遵义八中多年来坚持的一项传统品牌活动。学生以旧址、烈士陵园、遵义战役旧址为路线,体验的活动足迹,体味为什么在敌人围追堵截中,能够创造一个又一个奇迹的道理。
学生在娄山关战场遗迹体验了笔下“雄关漫道真如铁,而今迈步从头越,苍山如海,残阳如血”的神奇美景;体验了主席革命英雄主义和浪漫主义的胸怀。
军训拉练对于今天中的孩子,是很痛苦的一件事。但当他们的脚步与英雄的脚步产生共振时,对的崇敬之情,战胜困难的信心,都会油然而生。这就是体验教育的神奇化育魅力所在。
此外,遵义还有着丰厚的历史底蕴:西汉的尹珍在遵义开堂讲学,清代中叶西南三巨儒留下的沙滩文化,抗战时浙江大学竺可帧校长在遵义坚持气象观察和科研的活动轨迹,钱穆在遵义讲学的逸闻趣事等等,数不胜数。鼓励学生到课外搜集相关信息,体验探究、交流与合作,获取新知识,真正感受遵义的人文精神、历史巨变和山川秀美,是生态体验活动的应有之意。
二、生态社团活动,展示个性特长
每年10月,学生都可以向校团委提出组建个性化社团的申请,在社团章程和活动符合学校规定的前提下,在校内招募社团成员。学校则会选派有特长的教师或者聘请专业人士担任社团指导教师。
学校2011-2013年舞蹈社社长是一名高一进校时成绩很差的学生,他喜欢跳舞,自己带着一帮没有任何舞蹈基础的学生,勤学苦练,自编自导了舞蹈《七月火把节》,参加“多彩贵州”选拔赛,一路过关斩将,获得遵义市第二名。他找到了自信,从对学习不感兴趣,到发奋学习,终于考入大学舞蹈系学习,成为学弟、学妹学习的榜样。羽毛球社的同学,坚持训练,在全区高中生羽毛球比赛中,多次获得单打、双打第一名。环保爱心社的同学,长期在校内回收矿泉水瓶,坚持每周六的“保护母亲河公益环保活动”,定期到敬老院关爱孤寡老人……
丰富多彩的社团活动,使校园充满了生机活力,学生自信阳光,行为规范,个人潜能得到充分发挥。
三、生态艺术节活动,升华生命激情
篇9
低碳,(low carbon),意指较低温室气体(主要是二氧化碳)的排放,涵盖所有降低二氧化碳的排放方式。低碳生活,(low-carbon life),通过减少生活作息中所消耗的能量,从而降低二氧化碳的排放,减少大气污染,减缓生态恶化,是一种低能耗、低污染、低投入的生活方式。由于大多数人认为导致气候变化的碳的排放主要是在人的生产和消费活动中,所以提出了低碳生活作为低碳的核心内容之一。这也是人类应对地球气候变化所采取的一种措施,反映了人类面对全球变暖的气候问题和能源枯竭的威胁而对未来的担心,或者是一种源自人类传统的未雨绸缪的心理。低碳生活是从国外传过来的,近年在国内也开始逐渐被接受的一种生活方式,可以看作人类从工业文明向生态文明转向的一个标志。
低碳生活就是人类通过反思那些习以为常的消费模式和生活方式,根本转变生存发展观念,以更合理的方式处理人与自然的关系。低碳生活因为与作为伦理存在的人密不可分,所以低碳生活本身蕴含着伦理的意味,同时,低碳生活是为了应对人与自然关系中的问题而出现的,所以其相应的蕴涵着生态伦理的因素。低碳生活这种方式,表明了当代人对于保持与大自然的更安全、更和谐关系的诉求。
二、生态伦理的概念
生态伦理是人类应对日渐恶化的生态环境,处理人与自然关系中产生的一种新型伦理思想,相对于传统的人际伦理和社会伦理,它是对伦理概念的崭新突破,将道德关怀的对象拓展到了自然界,扩大了人类的道德责任范围。
生态伦理作为一种价值理念,是对人与自然关系中各自的地位及处理好人与自然关系重要性的看法和评价。同时,生态伦理又是产生于人对自然的实践活动中又对活动起着重大影响的实践精神。儒家的“天人合一”,古希腊的自然神论哲学等就是在实践过程中,在对人与自然同一关系的领悟、体会基础之上确立的,是原始的具有生态伦理意味的价值理念。生态伦理还是道德主体的内在品格、责任意识的体现,生态伦理的实现有“契约式”和“美德式”的两种,其中“美德式”的生态伦理跳出了权利、义务相互交换的窠臼,主张生态伦理是道德主体自身潜能的充分发挥,是德性的完满展现,对自然爱护与否,是一个人是否具有良好道德品性的重要标志。生态伦理还是一种处理人与自然之间关系的道德规范,即人类处理自身与其周围的动植物等生态环境关系的一系列道德规范,通常是人类在进行与自然生态有关的活动中所形成的伦理关系及其调节原则。
三、低碳生活的生态伦理意蕴
(一)低碳生活提出了公正分配资源的生态理念。
公正(正义)是处理自身与他人、人类与自然的利益问题的重要准则。亚里士多德认为“分配的正义就是自愿同另一个或更多的人分享共同福利方面的正义”[1],它对于人类尤为重要,是维持人类社会及人类与自然界秩序必不可少的因素。亚当·斯密指出:“正义犹如支撑整个大厦的主要支柱。如果这根柱子松动的话,那么人类社会这个雄伟而且巨大的建筑必然会在顷刻之间土崩瓦解。”[2]
自然资源是有限的,而人的欲望是无限的。在西方的启蒙运动之后,摆脱上帝、神权束缚的自由幻化成了个体的无限制的欲望,这直接导致了对自然资源的疯狂掠夺,加之科技知识的发展,让人体会到了控制自然的乐趣,最终导致人的异化,让人与自然在本质意义上渐行渐远。而在社会中,人与人之间的不平等关系直接影响着自然资源分配的不平等,对于自然的掠夺也让人类对于子孙后代无法交代,公正(正义)在代内代际都显得越来越弥足珍贵。“当约束对保存环境来说必不可少时,似乎每个人都应当根据适当的正义原理获得其公正的部分并受到某种公正程度的制约”。[3]
西方国家的发展历程已经表明,在社会共同体之间存在着资源占有的不公平,工业化进程让发达国家在经济、科技上遥遥领先于发展中国家,但这是以能源消耗和大量碳排放为标志的,这种高碳模式不仅表现在生产中,也表现在生活中,石油危机和气候变化让人类体会到了这种模式带来的危害。从某种意义上讲,发达国家带来了更多的能源消耗,所以更应当在节能减排、环境治理方面负起更多的道义责任,不考虑发展程度、科技水平、经济实力等实际情况来谈治理环境责任是不公正的。从1997年12月,149个国家和地区的代表通过了旨在限制发达国家温室气体排放量以抑制全球变暖的《京都议定书》,到2005年的2月《京都议定书》正式生效,开始了以法规的形式限制温室气体的排放的历史,都表明发达国家及发展中国家已对温室气体对于气候变暖的影响达成共识,并在考虑承担义务的问题。但是2009年12月的哥本哈根气候峰会最终也没有出台一份具有法律约束力的协议,让人对于各国在公正分配自然资源、承担保护自然环境责任的真诚度打了问号。
低碳生活主张能源的低消耗,强调全球的每个公民都选择这种生活方式,也是在倡导对资源进行平等公正的分配,在利用自然资源、谋求自身利益和发展的过程中,把大自然看成全人类共有的家园,平等地享有自然资源,共同承担维护自然的责任。同时,当代人在满足自身需要、利益的同时,还要考虑到后代人的生存和发展需求,尽可能的给他们留下更广阔的生存和发展的条件和空间,在世代更替过程中对利益的享有保持公平。低碳生活方式让大家站到了一起,一起去尽责任,一起为后代子孙考虑,在限制人的欲望、重新分配资源中实现伦理的公正。从这个角度看低碳生活承担了代内代际资源分配消费公正的责任。
(二)低碳生活提供了适度消费的生态规范。
生态伦理是处理人与自然关系的一种规范。低碳生活以适度消费等体现了生态伦理的规范内涵。传统的高碳生活,大肆铺张浪费,比拼消费规格,高消耗、高排放、高污染带来了环境问题、能源问题,正是在应对环境问题和能源危机的威胁中,低碳生活应运而生,其提倡的适度消费的道德规范具有深刻的生态伦理意蕴。
随着经济水平的提高,人们的消费观念开始向西方消费至上主义、享乐主义倾斜,超前消费、一次性便捷消费等观念受到热捧,但高消费在刺激生产,提高生产的高效率的同时也导致了生产与消费领域的高碳排放、资源的高消耗和环境的高污 染,“目前的消费方式,尤其在消费驱动的工业经济中的消费方式,正是导致环境恶化的元凶,现在的消费情形正是要改变的东西。”[4]所以,从长远来看,过度消费是一种不顾长期利益和整体利益的短视行为。毕竟,地球可以满足人类暂时的需要,但是始终满足不了人类无止境的贪婪。
西方工业文明的进程是以能源的耗费为代价来实现经济的飞跃、科技的发展,这种发展模式对能源的耗费显而易见,20世纪50年代的首次石油危机就已经表明其问题所在。人类必须估计到,非再生矿物能源资源枯竭可能带来的危机,从而将注意力转移到新的能源结构上,尽早探索、研究开发利用新能源资源。同时,在生活中处处注意能源的节约。
消费不仅具有经济意义,它还有伦理意义,而适度消费是一种传统美德。中国传统消费伦理思想崇尚节俭,“俭,德之共也;奢,恶之大也”。(《左传》)。在西方,节制(节俭)与智慧、勇敢、公正并称为古希腊“四主德”。亚当·斯密认为“奢侈是公众的敌人,节俭是社会的恩人。”[5]这些都体现了古人对于适度消费的认可和提倡。
低碳生活的消费观念主张,消费主体在消费的同时要考虑他人及子孙后代消费需求的满足,考虑自然的承受能力。世界自然基金会研究的数据显示,每节约1度电就可以减排1千克二氧化碳;少用10双一次性筷子,减排0.2千克;用手洗代替一次洗衣机洗衣,减排0.3千克。所以,为了维持人类的可持续发展及生态平衡,就要节制,适度消费,使消费更加符合道德价值要求。具体来讲,就是选择健康的、自然的生活方式,让舒适、环保和可持续共同主导自己的生活。
低碳生活引导公民重新认识传统的消费观,强调节约身边的各种资源,破除过度消费观念,适度消费不是提倡为了节约能源、保护环境就抑制生产的发展和个体的合理需求,而是在满足正当需求的同时注重精神需求,让适度消费不仅成为一种道德规范,也成为人的一种精神追求,最终目的是让人类与自然和谐相处、共同发展。
(三)低碳生活呼唤道德主体的生态品性。
低碳生活作为人类应对生态环境恶化、资源短缺等问题而选择的一种生活方式、生活习惯,与道德实践主体密不可分,是道德主体的一种理性选择,体现了道德主体的责任意识。
这种责任是单向度的。汉斯·约纳斯指出,人类与自然都是存在,都有被保护的渴求,但人是唯一的目的性力量,在与自然的关系中占据主动地位,所以人应当主动承担起保护自然的义务。人对自然的这种道德保护,如同“父母对子女的爱”,是“不可逆”的。按照这个理解,低碳生活方式也是道德主体的一种责任,面对温室气体排放造成的污染及气候变化,道德主体自觉的承担保护自然的责任,无需任何回报。
这种责任是整体的、长远的。低碳生活指向的责任客体不仅是当代人,还包括子孙后代,不仅是人类社会,还有自然界。每个公民都将自身的日常生活与他人与自然联系起来,切实承担起减少碳排放的责任,保护人自身也保护人的“无机身体——自然界”。道德主体让自己的日常行为与他人、与后代甚至与自然界联系起来,用长远的、整体的目光看待人与自然的关系,反对“杀鸡取卵、竭泽而渔”的做法,体现了整体、长远的责任意识。
低碳生活呼唤道德主体自身的善良品性。中国传统儒家的观点主张,道德是一个主体去自觉显现自身固有善良本性并努力实现其的问题。对于儒家而言,每一个普通人都能够成为圣人,只要他愿意并选择去做。因为人性是上天所赋予的,是天道的体现。儒家伦理学认为,在自我实现的过程中,要有主观努力的自我实现行为,更有作为基础的道德心。亚里士多德认为道德的实现是人的各种潜能的充分发挥,是对功能的完满实现。低碳生活呼唤大家面对自然,时刻注意去显现并努力实现自身爱护自然的善良本性,要倾听自身内部理性声音并认真遵循其指导,保护环境、节约能源,展现关爱自然、与自然和谐相处的德性。
总之,低碳生活不仅需要人类秉持公正的价值理念,也需要建立保护环境、适度消费的道德规范,同时需要道德主体显示爱护自然的责任感与内在品性,以真正地促进低碳生活方式的养成和生态伦理的建设。
参考文献:
[1]宋希仁:西方伦理思想史[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3年版第75页.
[2][英]亚当·斯密:道德情操论[M],北京:商务印书馆,1997年版第106页.
[3][美]温茨著:环境正义论[M],朱丹琼,宋玉波译,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7年版第13页.
篇10
[关键词]利益关系人理论;研究生;选拔方式
[中图分类号]G64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5103(2017)03-0053-02
研究生教育作为教育结构中最高层次的学历教育,肩负着为国家现代化建设培养高素质、高层次创造性人才的重任,是增强综合国力、增强国际竞争力的重要支撑力量。研究生教育的核心问题、关键环节和全球竞争力均与研究生招生选拔密切相关,研究生招生选拔方式不仅是研究生教育的一项制度安排,更是研究生教育的财力、人力资源配置的源头,是研究生教育提高质量的关键环节。因此本研究试图从利益关系人理论的视角,分析当前研究生招生类别,并为进一步深化改革提供新的视角。
一、当前研究生选拔方式的构成
1.国外研究生选拔方式的概述
美国的导师自主的选拔方式。政府、学校不干预招生计划,各培养单位完全自主,没有名额限制,没有统一考试时间,没有教师职称限制,只要拥有足够的课题和科研经费,就可以招收研究生。德国实行入学资格认可制度。每个通过本科毕业考试的学生,都可以申请攻读硕士,没有统一的入学考试,录取的最重要条件是找到一位愿意接受自己的导师。日本采用弹性化的招生考试入学资格政策。培养单位有很大的自主性,招生计划自主制定,招生考试自主进行,不管有没有获得本科学历和学位,只要完成规定课程、修满学习年限,就可以取得参加研究生人学考试的资格。
总结国外各具特色的研究生选拔方式,依据流程和要求大致可以分为四类:“推免资格+知名教授推荐+复试”制、“资格考试+有效期内导师审核”制、“统考+复试”制、“注册缴费申请+免试审核”制。其中以“推免资格+知名教授推荐+复试”制、“资格考试+有效期内导师审核”制为主,导师有充分的自。
2.我国研究生选拔方式的构成
我国的研究生选拔方式从单一走向多样化经历了较长的变革发展期。改革开放初期,以统招统分的统考方式为主,辅之以单位推荐,选拔必须严格服从国家计划。1980年以后,研究生选拔方式出现了一系列的具体变革。1984年北京大W等22所高等学校开始招收委托培养硕士研究生;1985年出现本科培养高校推免制;1987年首次出现单考,对法律硕士、教育硕士等专业学位,以及强军计划、少数民族骨干计划等事关国防、民族问题的招生计划进行试点,可以对本科毕业后有五年以上实践经验、且工作中确有成果的在职人员进行单独考试,作为计划内定向或计划外委培,所有科目由招生单位自己命题;1988年增加选拔方式,研究生招生计划包括国家计划、用人单位委托培养计划、一定比例的定向培养计划和在职人员联合培养计划;1997年增加了联考;2001年招生工作会议扩大招生范围,推出境外选拔方式。
经过反复的优化设计和政策调整,按照遴选方式的不同,目前的研究生选拔方式分为统考、联考、推免(含联合培养、委培)、单考四类。统考又称“全日制本科攻读硕士学位”,国家出题、国家批改,并划定分数线,各培养单位在分数线以上自行定线。在统考为主的选拔方式中,政府通过指标分配实现了保证教育公平、均衡发展的利益偏好,学生、高等学校等其他关键利益者的权益也得到了较好的实现。理论上,研究生选拔方式的丰富,扩大了利益相关者的范围和实现利益的可能。联考又称为在职人员攻读硕士学位全国联考,分一月联考和十月联考;单考是指学校依据研究方向和侧重点的不同,自主出题,自主批改。推免即“推荐优秀应届本科毕业生免试攻读硕士学位研究生”,是指学生因在本科生期间表现优异,可以不用参加研究生考试而直接读研的一种情形,推免形式多样,分交叉、本系直博、本系直硕、外推、工硕五种方式。
二、利益关系人分析理论视角下的研究生选拔方式解读
1.利益关系人分析理论及应用
利益相关是一个平衡问题,利益关系人分析理论最早运用于企业管理的研究。克拉克将利益相关者定义为,“对企业来说,存在这样一些利益群体,如果没有他们的支持,企业就无法生存”。弗里德曼认为,利益关系人是“能够影响一个组织目标的实现,或者受到一个组织实现其目标过程影响的所有个体和群体相关者”,不仅仅局限在企业,学校和政府部门的正常运转和高效发展同样依赖于利益相关者之间的平衡。米切尔指出利益关系人具有“合法性”“权力性”和“紧迫性”三个基本属性。“合法性”是指具有法律和道义上的,或者特定的对于系统的索取权;“权力性”是指拥有影响系统决策的地位、能力和相应的手段;“紧迫性”是指要求能立即引起系统管理层的关注。
2.研究生选拔方式中利益相关者
我国研究生招生管理机构分为三个层次:一是教育部归口管理全国研究生招生工作,二是省、自治区、直辖市招生委员会,一般是教育厅统一管理负责本地区研究生招生管理工作,三是招生单位包含高等学校和科研院所负责本单位的研究生招生工作。三个层次的工作职责各不相同,省级管理部门在研究生招生仅起到从属地位。在实际工作中,招生单位内部的管理结构可分为校级研究生招生行政管理部门,如研究生招生办公室,但研究生招生的利益相关者不止于此。
参考米切尔关于利益相关者的分类方法,并结合我国大学的实际情况,孟洁提出了由三类利益相关者组成的大学模型。权威利益相关者包括教师、学生、行政人员、出资者、政府等;预期性利益相关者包括校友、捐赠者和立法机构;潜在的利益相关者包括市民、媒体、企业界、银行等。研究生教育中利益相关者的结构庞大,利益相关者关系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一是利益主体不同,其利益偏向也不同。政府的利益偏向是多元的但集中表现为对“秩序”的追求,高校的利益偏向是招考自,导师的利益偏向是生源质量,考生的利益偏向是入学机会。二是职责交叉互补的较多,利益关系的平衡有很多冲突。这些冲突主要表现在:招生公权力属性与行使者的个体利益的矛盾,各利益相关者的招生权力缺乏明确的界定,权力结构的不对称和运行机制差异,利益相关者利益表达机会不同造成的信息不对称。三是分层级的主导与合作模式。整体上的、政府主导、高校合作模式,政府是出资者、管理者、立法者,在招生规模和资源分配上起主导作用,在需要与高等院校等招生单位合作时,适当放权;大学系统内部为培养单位主导、教授合作的模式。
3.不同选拔方式的利益内涵分析
现行的各类研究生x拔方式及配套制度,规定了利益相关者的选择范围和行动方向,提供了何者可为、何者不可为的信息和认知模式,明确了利益相关者的选择范围和行动的方向。
事实上,潜在学生的个人意愿、招生单位的社会地位、用人单位的招聘偏好对整个选拔过程的运行起到了中介作用,最终的选拔结果形成了循环的马太效应。无论全日制还是在职的,本身具有良好潜质的生源获得了有限的优质教育指标,非211院校的本科毕业生,仅有不到10%的少数能获得进入985高校攻读研究生的机会,学校在研究生招生质量上的不均衡,以及地域不均衡、投入不均衡,使得不同利益层级、相同利益层级问的利益博弈更加激烈,甚至出现了无法调节的僵化局面。
三、研究生选拔设计中缺失的重要利益者与均衡策略
1.研究生选拔设计中缺失的重要利益者
近几年来,研考政策和招生办法虽然作出了一些调整,但从利益关系人理论的视角,研究生选拔设计中的重要利益者的缺失亟待解决。这些在研究生选拔过程中,严重缺失的重要利益者有三类群体:一是用人单位(尤其是研究生就业集中的单位),研究生教育的直接受益者,也是潜在投资者,但是在全日制脱产研究生的选拔制度设计中严重缺席;二是导师希望得到优秀生源,但是研究生招生的质量控制权高高在上,导师在招生选拔中的地位明显边缘化;三是招生单位都希望招收到最优秀的研究生生源,而忽视了研究生招生考试作为社会阶层流动的渠道、社会公平的手段等作用。他们的缺失不仅打击了导师教书育人的积极性、地方发展教育的主动性、企业对知识性人才的满意度,还导致了研究生培养过程中的一系列问题,整体上导致研究生的科研产出、社会产出都没有达到预期的效果。
2.研究生选拔设计中的均衡策略